一、电力系统铁磁谐振的数字仿真及小波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琪[1](2021)在《基于PSCAD的110kV变电站铁磁谐振的仿真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宋伟[2](2021)在《中压配电网中电磁式互感器引起的铁磁谐振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压配电网中,为了监测母线对地电压,通常在母线上装设一次绕组接为星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简称PT)。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励磁电感的非线性特性,在外界电压的扰动下,易导致铁芯饱和,造成励磁电感下降,与中压配电网中的对地电容参数共同作用,引起铁磁谐振,使配电网出现过电压。这种过电压轻则仅引起供电中断,造成一定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引起重大设备的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文中首先给出了各类型铁磁谐振的参数范围,对非线性电感、电容组成的串联铁磁谐振回路用图解法解析了基频铁磁谐振的基本原理;对三相回路中由PT饱和引起的中性点工频位移过电压、谐波谐振过电压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同时总结了分频和高频的发生原理。其次,利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了以接地电容值为变量的简单系统,得出不同情况下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发生的情况,分析各种情况下的频谱图及相轨迹。然后,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中,为了研究多组PT并列运行时发生谐振的特征,搭建了10k 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互感器的励磁特性计算方法以及按计算编制的程序,计算互感器的励磁特性。以单相接地故障瞬时消失作为触发条件,仿真分析不同类型的铁磁谐振过电压、过电流特点,总结发生铁磁谐振时电气量的规律。最后,利用基频和分频谐振发生时的电气量特征,建立了基频、分频谐振识别的算法。通过仿真出不同铁磁谐振的电压信号,利用加窗FFT算法进行频谱分析,可以从频谱图中得出谐振发生的频率,以三相电压的变化以及相角是否发生跳变区分基频谐振与单相接地。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判别方法能够有效进行谐振的识别。
张田明[3](2021)在《基于HHT变换和多尺度排列熵算法的铁磁谐振故障辨识》文中指出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系统中,单相接地是系统最常见的故障类型,单相接地故障发生以前常伴随弧光接地故障,单相接地故障消失以后又容易激发起铁磁谐振故障,这三种故障特征较为接近,但处理的方式不同,尤其是铁磁谐振故障若不及时处理则会造成熔断器烧毁或互感器损坏等后果,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电可靠性。对铁磁谐振故障加以辨识并与单相接地和弧光接地故障及时区分,可为及时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提供重要基础。为此,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HT变换和多尺度排列熵算法的铁磁谐振故障辨识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在剖析单相接地、弧光接地、铁磁谐振故障机理的基础上,对单相接地、弧光接地和铁磁谐振三种故障进行模拟仿真,再仿真所得到的故障波形数据基础上,结合故障特征和非平稳信号特征值提取方法,提出了基于HHT变换和多尺度排列熵算法的铁磁谐振故障辨识方法。其次,对故障中性点电压数据进行EMD分解,并对EMD分解中存在的端点效应问题采用镜像对称延拓法进行处理,再将所有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Hilbert-Huang谱和Hilbert边际能量谱,根据信号的频谱特征初步对高频谐振和分频谐振故障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系数法选取和原始信号相关系数最高的IMF分量进行多尺度排列熵分析,根据信号复杂程度和规律性进一步对基频谐振和弧光接地、单相接地故障信号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对铁磁谐振故障准确辨识。最后,结合新疆巴州某一110kV变电站实际参数,搭建仿真模型,在模拟了各种工况下的三种故障后得到了大量的故障数据,应用所提出的故障辨识方法对铁磁谐振故障加以区分,在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后,对影响因素不确定情况下辨识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小波能量谱辨识方法进行比较,表明了论文方法的优越性。
霍敏[4](2020)在《基于小波分析与DTW距离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迅速选择出故障支路,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由于配电网运行情况复杂,故障选线准确性较差,可靠性较低。因此,本文研究了零模电流暂态特征,构建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实现对故障支路的准确辨识。构建配电网单相接地模网络等效模型。通过对配电网模网络的分析可知,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之间的暂态零模电流波形差异较大,非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之间的暂态零模电流波形形态相似。以此故障特征作为配电网故障故障选线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首先,选择具有时频特性的小波分析对零模电流进行小波分解,利用分解后1/4周期对应的零模电流小波系数形成小波系数矩阵;其次,对小波系数矩阵进行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算法处理,得到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的零模电流小波系数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矩阵;最后,对故障支路与非故障支路的距离矩阵相似性进行辨识,得到故障选线向量,并且对故障选线向量中的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其中元素为1的即就是故障支路。验证了基于小波分析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的准确性,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配电网仿真模型,模拟不同接地情况下的单相接地故障,通过Matlab对数据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接地电阻、不同故障初始相角、不同故障距离和不同的系统补偿方式下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选线方案有效性,构建10kV配电网物理模型进行不同故障条件下的大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故障选线方法准确可靠,具有有效性与适应性。
冷爽[5](2020)在《550kV GIS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全国各地电网改造和扩建工程的大量进行,电网整体结构发生了相对较大的变化。随着电网结构的复杂性不断改变及频繁使用,为保证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及网络安全运行的可靠与稳定,对铁磁谐振过电压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电压系统中由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以及线路中的电容元件所产生的铁磁谐振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本文首先对高压中铁磁谐振机理及谐振类型做了详细的阐述,然后结合戴维南电源的伏安特性,利用单纯包含工频分量的励磁特性总结出其特性下的对应表示方程,在此基础上联合非线性电感所属的工频励磁特性,从而得到了相应的基波谐振准则。其次,描述了传输线的数学模型和各种电器模型,根据实际线路参数计算等效模型参数。选择合适的PT模型和线路分布式模型作为配电线路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高压变电站的基本参数,采用GIS变电站典型的母线充电、线路投切、系统检修三种运行方式作为计算条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变电站在不同工况下产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及过电流进行计算,判断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否对站内设备绝缘造成危害,并归纳总结出容易产生铁磁谐振的操作方式。根据危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消谐措施。最后,设计消谐方案,针对不同操作下所产生的的谐振过电压及过电流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对消谐方案进行校验,确定消谐方案,分析消谐装置的投入、线路操作方式的改变等因素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影响。分析不同消谐措施对系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抑制效果。为了研究整条配电线路的消谐效果,分别针对检修时切空载母线以及切空载短引线等14种工况进行仿真研究,得出合理的消谐方式以及得到合理的配电线路的防护方法进行谐振治理。
方园[6](2020)在《基于改进J-A磁滞模型的变压器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智能变电站和超大规模换流站建设的兴起,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意义重大,由于变压器是一种非线性电磁元件,它的暂态过程十分复杂,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运行要求也不断提高,电力系统数字仿真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变压器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变压器其结构和运行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对变压器电磁暂态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一种能考虑到变压器结构以及在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各种特性的精细化的通用模型,对变压器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仿真模拟。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J-A磁滞模型的变压器建模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J-A磁滞模型的基础理论、相关原则以及研究现状,并对模型进行分析论证,改进了模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研究了不同种类的变压器模型,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处理,求解对应的实时电感矩阵,建立描述变压器运行特性的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传统J-A磁滞模型是对铁磁材料的一种理想化建模,没有考虑铁磁材料的实际工况。本文分析了变压器铁芯实际运行状况,计及磁滞损耗、涡流损耗、相关杂散损耗以及不同加工制造工艺对变压器铁芯运行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变压器铁芯实时动态特性的改进J-A磁滞模型。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对模型中出现的非物理解进行辨析修正。相比于其他铁芯模型,本模型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了变压器运行中铁芯的电磁特性,动态反应了铁芯在实际运行中的各种损耗,使建立的模型能够更准确的描述变压器铁芯的动态运行特性。(2)针对不同种类变压器其结构和运行方式不同,建立相对应的变压器数学模型。根据不同种类变压器的结构得到对应的磁等值回路,同时建立对应的漏磁通模型,由磁等值回路和漏磁通模型得出各芯柱的自感和芯柱之间的互感,建立对应的实时动态电感矩阵。结合建立的相对应的变压器铁芯实时动态磁滞模型求解等效磁导率,得到不同结构变压器的实时电感矩阵,从而建立完整的变压器动态模型。相比于其他模型,本模型从变压器原理简单,计算方便,不用考虑变压器复杂的接线方式。(3)考虑变压器模型的通用性,本文模型根据不同变压器的结构不同,在计算电感矩阵时,根据变压器结构将漏感参数独立,同时更新变压器铁芯参数和电感矩阵参数,模型简单,计算速度快,使用方便。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分别验证改进的J-A磁滞模型、单相变压器模型、三相多柱式变压器模型,并根据所建立的模型与现有的模型仿真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对本文模型存在的潜在应用场景做出了进一步探讨。
杨丽丽[7](2020)在《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辨识及选线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中压配电网多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其供电可靠性高,发生单相接地时仍可带故障运行1~2h。然而单相接地故障概率高,随着我国配电网馈线数量的增加、电缆线路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对地电容电流增大,若不能及时切除故障,很可能进一步扩大故障影响范围,降低供电可靠性。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选线准确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对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由于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更是大幅降低了利用稳态故障信息选线的可靠性。因而,尽管专家学者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对选线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未得到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法。首先,本文总结并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基于此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现有故障选线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后的零序电压及零序电流变化规律。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总结故障信号规律,与理论分析相互对照,为故障选线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为使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可靠启动,本文对工频铁磁谐振及消弧线圈串联谐振引起“虚幻接地”情况的相电压及零序电压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优化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启动判据,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最后,本文对所运用的基于相电流增量结合Fréchet距离算法及k-means聚类分析算法的选线方法进行理论说明,分析了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母线首端监测点及各线路首端监测点的相电流增量规律。对于母线首端监测点,利用其各相电流增量间的特征规律实现故障相判别。对于线路首端监测点,利用线路自身各相电流增量间的波形差异性表征故障的横向特征,利用各线路间故障相电流增量的波形差异性表征故障的纵向特征。以此为依据结合Fréchet距离算法,将相电流增量的横向特征和纵向特征作为表征故障特征的测度,构成特征点映射到二维平面上。为避免阈值的设定,结合k-means聚类分析算法区分“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两种模态,给出了一种利用各监测点相电流增量幅值特征的聚类选线方法。对于含有多分支的主干线路,利用各分支自身的当前横向Fréchet距离特征,结合树的层次遍历实现故障分支选择。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论文有图75幅,表20个,参考文献87篇。
赵锡彬[8](2020)在《配电网铁磁谐振过电压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智能电网作为它的主要方向,当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要求智能电网通过对电力线路实时监测,实时分析系统参数,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电力运行维护人员分析和处理系统故障,同时通过上报故障信息到管理系统中然后故障进行处理,保障用电安全。铁磁谐振的发生是在电力系统存在非线性电感和电容的回路当中,当电感和电容在达到一定的条件下会造成过电压或者过电流,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用电安全同时对管理人员的安全也造成威胁,正因为铁磁谐振具有的很强的危害性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它的发生原理和谐振的特征进行了大量实验和分析研究。铁磁谐振本身具有类型多样和产生条件复杂,它的产生导致过热发生绝缘故障,不仅造成线路损坏还会造成电力设备损坏。配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它所连接的设备越来越多样,操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造成铁磁谐振发生的概率也逐渐增大,过电压的也会更加频繁。铁磁谐振故障越来越严重,吸引着学者的研究。铁磁谐振的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性很难通过获取精确参数对它进行研究,以往的研究都是通过回路模型去研究他的产生机理来提供理论支持,但无法在实际中去使用。为了解决铁磁谐振过电压的识别和抑制两方面的问题,本文首先对铁磁谐振研究通过研究它的电压时间序列入手分析它的谐振特性,通过对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序列来进行相空间重构,相空间重构把电压时间序列扩展到更高维来分析谐振特征。通过更高维的特征获取实现铁磁谐振过电压的监测、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为谐振抑制提供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原理的研究,通过建立铁磁谐振经典回路,改变其回路参数使其产生谐振,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先求出基本的状态方程,根据在电力系统中获取的具体参数进行模型的搭建,对已知系统利用常用求解方法来对铁磁谐振系统产生机理进行分析。(2)针对铁磁谐振过电压的识别的研究,通过在线监测仪采集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序列,利用相空间重构来把电压时间序列扩展到更高维,其中维数选择和延时时间利用改进C-C算法优化,重构后的电压时间序列再提取铁磁谐振的特征量;最后根据提取的特征量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的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铁磁谐振的识别系统。(3)针对铁磁谐振的抑制措施,通过上文提到在线电压的时间序列能够识别类型,在此基础上获得过电压的抑制方法。当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时候为了将其控制在理想的电压范围内,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本文提出柔性抑制方案,通过仿真和试验,这种方式能很好的实现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抑制。
张蒙[9](2019)在《华能莱芜电厂500kV GIS母线送电过程电压异常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2*1000MW)升压站采用了 SIMENS的GIS产品。系统在2015年12月投运后,遇到了母线电压异常的问题,在母线进行分合开关时,出现三相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当用线路对母线进行倒送电过程中,在拉开母联开关后,会发生Ⅱ母线电压升高现象,有时表现为B相,C相电压偏高;有时表现为B相电压偏高且伴有电压畸变现象。在之后的几次操作中,故障情况都为随机出现。本文首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参阅相关的文献后,对故障波形进行分析,分析了故障可能出现的原因,对铁磁谐振过电压产生机理、特征和参数范围以及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次,结合现场实际参数,利用Simulink仿真现场实测波形的过电压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断路器开关闭合后产生了铁磁谐振过电压,且为典型的分频谐振;提出了利用多分辨率小波特征识别方法对铁磁谐振过电压进行识别,从而为抑制铁磁谐振提供支撑;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铁磁谐振线路进行了参数仿真,对几种消谐措施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华能莱芜电厂500kV GIS母线铁磁谐振预防与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我厂母线及线路已运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三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一是加装消谐装置,二是将现有电磁式PT改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ive Potential Transformers,CVT),三是修改运行操作规程。目前,我厂经过综合考虑运行成本,后期投资及安全性等各方面因素,采取的解决措施为修改母线相关操作规程。
赵天一[10](2019)在《现代配电网内部过电压的辨识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配电网系统不断发展、运行方式与智能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从电能质量的角度出发,针对配电网内部过电压的辨识分类问题,在分析其中发生概率较大的几种过电压的机理和特征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矩阵奇异值分解和多级支持向量机(SVM)的内部过电压识别方法。选取过电压发生后的零序电压信号作为特征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首先利用自适应参数的变分模态分解对信号进行充分的分解,然后通过Hilbert变换获得其频域信息,经过带通滤波算法以频率为划分间隔构造配电网暂时频矩阵描述其时频特征;通过对时频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按照统计学理论提取所获得波形奇异谱中的各项分布参数并结合时域特征量作为特征向量,按照构建的多级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中不同SVM的不同分类任务,分别将对应的特征向量输入经改进PSO算法优化的SVM中,以实现对配电网内部过电压进行自动辨识。通过MATLAB对该辨识方法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具备识别率高的优势,可实现对配电网内部过电压故障的有效辨识,且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仍可以良好的实现辨识功能。同时考虑到配电网实际运行工况的复杂性,针对在信号提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干扰的问题,在对信号加入不同程度的噪声后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辨识方法拥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外部条件下执行识别任务。该论文有图31幅,表6个,参考文献64篇。
二、电力系统铁磁谐振的数字仿真及小波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力系统铁磁谐振的数字仿真及小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中压配电网中电磁式互感器引起的铁磁谐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铁磁谐振特点及危害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磁谐振研究方法 |
1.2.2 消谐措施的研究 |
1.3 谐振过电压信号识别方法 |
1.3.1 基于零序电压和三相电压对比法 |
1.3.2 利用故障后的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 |
1.3.3 零序电压的频谱分析 |
1.3.4 小波奇异点检测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磁谐振的产生机理及分析 |
2.1 铁磁谐振的分类及参数范围 |
2.2 基频谐振原理 |
2.3 三相铁磁谐振原理 |
2.3.1 铁芯电感的非线性特性 |
2.3.2 工频位移过电压 |
2.3.3 谐波谐振过电压 |
2.4 分频和高频谐振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磁谐振现象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研究 |
3.1 混沌及其特征 |
3.1.1 李雅普诺夫指数 |
3.1.2 相平面 |
3.1.3 分岔图 |
3.2 铁磁谐振现象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
3.2.1 状态方程的建立 |
3.2.2 PT谐振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与分岔图 |
3.2.3 不同铁磁谐振的仿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PT并列运行铁磁谐振仿真分析 |
4.1 配电网模型 |
4.2 PT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PT等效模型 |
4.2.2 PT励磁特性计算方法 |
4.2.3 考虑励磁损耗的非线性电感的ψ-i_l 特性计算 |
4.3 系统等值电路 |
4.4 谐振仿真分析 |
4.4.1 分频谐振 |
4.4.2 基频谐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加窗FFT算法的铁磁谐振类型识别 |
5.1 基频谐振与单相接地故障识别 |
5.1.1 基频谐振特征 |
5.1.2 单相接地故障特征 |
5.1.3 基频谐振判据 |
5.2 基频谐振识别方法 |
5.2.1 傅里叶级数 |
5.2.2 基于FFT算法的铁磁谐振类型识别 |
5.3 分频谐振识别 |
5.3.1 分频谐振特征 |
5.3.2 分频谐振判据 |
5.4 FFT算法的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 |
5.5 窗函数 |
5.5.1 矩形窗 |
5.5.2 汉宁窗 |
5.5.3 高斯窗 |
5.6 加窗FFT算法检测铁磁谐振类型 |
5.6.1 电压突变量启动原理 |
5.6.2 谐振判断阈值 |
5.6.3 加窗FFT算法的实现 |
5.6.4 算法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基于HHT变换和多尺度排列熵算法的铁磁谐振故障辨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过电压特征识别研究进展 |
1.2.2 铁磁谐振故障辨识研究进展 |
1.2.3 非平稳信号特征提取算法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小电流接地系统过电压故障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
2.1 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2 铁磁谐振故障特征分析 |
2.3 弧光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4 铁磁谐振故障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铁磁谐振故障特征值提取 |
3.1 HHT算法与常用时频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
3.2 基于HHT变换的特征值提取 |
3.2.1 Hilbert-Huang理论 |
3.2.2 EMD端点效应处理 |
3.2.3 端点效应抑制的评价指标 |
3.3 基于多尺度排列熵的特征值提取 |
3.3.1 排列熵 |
3.3.2 多尺度排列熵 |
3.4 铁磁谐振故障特征辨识指标 |
3.5 铁磁谐振故障辨识框架与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铁磁谐振故障辨识方法的应用与可靠性分析 |
4.1 算例概述 |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电源模块 |
4.2.2 变压器模块 |
4.2.3 电压互感器模块 |
4.2.4 线路及负荷模块 |
4.3 基于故障特征指标的铁磁谐振故障辨识 |
4.3.1 基于HHT变换的铁磁谐振故障辨识 |
4.3.2 基于多尺度排列熵的铁磁谐振故障辨识 |
4.4 判据可靠性分析 |
4.4.1 故障发生位置 |
4.4.2 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刻 |
4.4.3 过渡电阻 |
4.4.4 PT饱和特性 |
4.4.5 系统运行方式 |
4.4.6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小波分析与DTW距离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配电网故障选线研究现状 |
1.2.1 配电网单相接地稳态选线方法 |
1.2.2 配电网单相接地暂态选线方法 |
1.2.3 利用外加诊断信号的选线方法 |
1.3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配电线路零模网络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网络模型建立 |
2.1.1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模型 |
2.1.2 配电线路解耦矩阵可行性分析 |
2.2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 |
2.2.1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稳态特征分析 |
2.2.2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小波分析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
3.1 零模电流高频分量小波分析算法 |
3.1.1 小波分析原理 |
3.1.2 零模电流小波基选取可行性分析 |
3.2 配电系统暂态零模电流小波分解系数的选取 |
3.3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辨识小波系数的选线准则 |
3.3.1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信号辨识方法 |
3.3.2 零模电流小波系数DTW距离的构造 |
3.3.3 零模电流小波系数DTW距离选线向量及判据 |
3.3.4 小波分析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选线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4 小波分析与DTW距离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仿真验证 |
4.1 配电网故障选线模型的建立 |
4.2 配电网选线方法典型算例分析 |
4.3 基于小波分析与DTW距离的配电网选线方法适应性验证 |
4.3.1 不同接地电阻下单相接地选线仿真验证 |
4.3.2 不同故障初始相角下单相接地选线仿真验证 |
4.3.3 不同故障距离下单相接地选线仿真验证 |
4.3.4 不同补偿方式下单相接地选线仿真验证 |
4.4 基于小波分析与DTW距离的故障选线方法仿真结果分析 |
4.5 实验验证 |
4.5.1 配电网物理建模 |
4.5.2 不接地系统实验 |
4.5.3 谐振接地系统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550kV GIS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磁谐振研究现状 |
1.2.2 消谐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铁磁谐振机理分析 |
2.1 铁磁谐振产生机理 |
2.1.1 铁磁谐振产生条件 |
2.1.2 分频和高频铁磁谐振原理 |
2.1.3 铁磁谐振特点及危害 |
2.2 工频铁磁谐振特性 |
2.2.1 常规励磁特性 |
2.2.2 工频励磁特性 |
2.3 基波谐振判据 |
2.3.1 戴维南电源伏安特性 |
2.3.2 工频铁磁谐振判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550kVGIS变电站的铁磁谐振电路分析及仿真计算 |
3.1 550KVGIS变电站的计算背景 |
3.2 550KVGIS变电站的基本参数的确定和模型建立 |
3.2.1 系统实际参数的确立 |
3.2.2 线路模块 |
3.2.3 隔离开关电弧模型 |
3.2.4 PT建模 |
3.3 计算方法 |
3.3.1 解析法 |
3.3.2 数值分析法 |
3.4 铁磁谐振仿真计算与分析 |
3.4.1 母线充电 |
3.4.2 线路投切 |
3.4.3 检修时的正常操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550kVGIS变电站的铁磁谐振消谐措施仿真计算 |
4.1 常见消谐措施 |
4.2 投入消谐装置 |
4.2.1 消谐装置参数 |
4.2.2 针对线路投切问题 |
4.2.3 针对检修操作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工况示意图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改进J-A磁滞模型的变压器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J-A磁滞模型的研究与改进 |
2.1 J-A磁滞模型的基本理论 |
2.2 动态J-A磁滞模型的推导 |
2.3 J-A磁滞模型的改进 |
2.4 J-A磁滞模型参数的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3 变压器仿真模型 |
3.1 单相变压器模型 |
3.2 三相变压器模型 |
3.3 模型参数的求解 |
3.4 模型求解 |
3.5 本章小结 |
4 变压器模型仿真验证与分析 |
4.1 改进J-A磁滞模型的仿真 |
4.2 单相变压器模型仿真 |
4.3 三相变压器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7)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辨识及选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3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现状 |
1.4 单相接地故障准确选线难点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
2.1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类及特点 |
2.2 单相接地故障的稳态基波分析 |
2.3 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特征分析 |
2.4 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单相接地故障与“虚幻接地”辨识 |
3.1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启动判据 |
3.2 铁磁谐振特征分析 |
3.3 消弧线圈串联谐振特征分析 |
3.4 仿真与辨识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相电流增量的聚类分析选线方法 |
4.1 相电流增量特征 |
4.2 构建选线判据 |
4.3 聚类分析选线方法的实现 |
4.4 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仿真验证 |
5.1 仿真模型搭建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配电网铁磁谐振过电压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2 铁磁谐振过电压分类识别研究现状 |
1.3 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磁谐振动力学模型分析 |
2.1 铁磁谐振基本原理 |
2.2 铁磁谐振动力学模型搭建 |
2.3 铁磁谐振动力学系统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磁谐振的识别研究 |
3.1 电压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 |
3.2 改进C-C算法确定相空间重构参数 |
3.3 基于重构状态量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模 |
3.4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优化 |
3.5 实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 |
4.1 控制器设计 |
4.2 铁磁谐振控制分析 |
4.3 铁磁谐振抑制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磁谐振试验 |
5.1 装置整体设计 |
5.2 硬件设计 |
5.3 联合调试 |
5.4 实验与仿真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华能莱芜电厂500kV GIS母线送电过程电压异常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磁谐振理论与实验分析研究现状 |
1.2.2 铁磁谐振过电压识别研究现状 |
1.2.3 铁磁谐振过电压抑制措施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现场实际问题分析 |
2.1 故障过程描述 |
2.2 故障原因初步分析 |
2.3 铁磁谐振发生机理 |
2.3.1 铁磁谐振过电压产生过程 |
2.3.2 铁磁谐振的特征 |
2.4 事故原因确定 |
2.4.1 事故原因理论分析 |
2.4.2 仿真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磁谐振自动识别方法 |
3.1 波形解析方法 |
3.2 小波多分辨率识别 |
3.2.1 基本原理 |
3.2.2 小波函数的选取原则与标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磁谐振抑制方法分析与选取 |
4.1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预防方法 |
4.2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抑制方法 |
4.3 抑制方法分析与选取 |
4.3.1 修正电压互感器的断口均压电容值与对地电容值 |
4.3.2 加装消谐装置 |
4.3.3 改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
4.3.4 改变操作方式进行消谐 |
4.3.5 抑制铁磁谐振方法选取 |
4.4 选取方法实际录波 |
4.4.1 现场实验接线 |
4.4.2 采用正常操作方式时录波情况 |
4.4.3 采用改进操作方式时录波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现代配电网内部过电压的辨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配电网中不同种类的过电压分析 |
2.1 单相接地过电压 |
2.2 铁磁谐振过电压 |
2.3 断续电弧接地过电压 |
2.4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过电压 |
2.5 本章小结 |
3 过电压信号分解及特征向量提取 |
3.1 基于VMD的过电压信号分解 |
3.2 过电压信号的时频矩阵构造及分解 |
3.3 本章小结 |
4 配电网过电压的分级识别模型 |
4.1 支持向量机辨识原理 |
4.2 核函数的选择 |
4.3 SVM的参数优化 |
4.4 过电压辨识的多级SVM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仿真分析 |
5.1 配电网仿真模型 |
5.2 辨识方法仿真分析 |
5.3 辨识方法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的仿真分析 |
5.4 信号噪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电力系统铁磁谐振的数字仿真及小波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SCAD的110kV变电站铁磁谐振的仿真及分析[D]. 王佳琪.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2]中压配电网中电磁式互感器引起的铁磁谐振研究[D]. 宋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基于HHT变换和多尺度排列熵算法的铁磁谐振故障辨识[D]. 张田明.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4]基于小波分析与DTW距离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研究[D]. 霍敏.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550kV GIS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问题研究[D]. 冷爽.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改进J-A磁滞模型的变压器建模与仿真研究[D]. 方园. 三峡大学, 2020(06)
- [7]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辨识及选线研究[D]. 杨丽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配电网铁磁谐振过电压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D]. 赵锡彬. 济南大学, 2020(01)
- [9]华能莱芜电厂500kV GIS母线送电过程电压异常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D]. 张蒙. 山东大学, 2019(02)
- [10]现代配电网内部过电压的辨识方法研究[D]. 赵天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