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DATABASE的实验课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海婷[1](2021)在《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文中提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学课程资源,注重生命观念中信息观的构建,新增了“生物信息学与人类基因组”模块。生物信息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生物和生物信息方面的数据,几乎涵盖了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其中蕴含着大量可供生物学教学的生物信息资源未被开发。因此,本研究选取一个综合型的数据库——NCBI数据库(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开发适用于高中生物学课程的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生物信息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构建学生的信息观,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认知学习理论、多元化智能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选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归纳国内外关于课程资源与NCBI的研究现状,确定研究主题,明确研究意义;问卷调查当地生物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及NCBI数据库的了解程度;研习高中生物新教材,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两本教材为依据,从NCBI数据库中筛选出与高中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的数据库,获取并处理成图像资源,依据NCBI数据库的资源具有的形式多样性、内容科学性、价值潜在性等优势,总结归纳开发NCBI数据库资源需要遵循有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匹配性原则以及开放性原则,制作并发放成果评价问卷;利用基于NCBI数据库所开发的成果,制作三个详细的教学案例,并对“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内容,选择广西某中学的两个实验班进行一个学期的课堂实践,以检验开发成果的可行性与教学效果,最后整理归纳形成论文。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这两个班的学生在运用基于NCBI数据库开发的课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前后,其学习兴趣、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四个维度的均值方程t检验显着(双尾)值皆为0.00<0.05,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本研究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应用于辅助高中生物学教学是可行的。(2)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出紧密结合生物知识点的课程资源,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3)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当地生物教师对生物信息数据库的认知与运用能力比较缺乏,但对于该数据库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工具给予期望。在对开发成果进行评价时,本研究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大部分教师认为该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较优秀,并指出开发的数据图像效果直观。这说明了虽然当前大部分生物教师对于生物信息数据库的认识不足,导致开发意识薄弱,但只要给予足够的指导与培训,越来越多的生物教师也会加入到生物信息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的队伍中。因此,笔者认为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与重要性,应鼓励生物教师以及生物教学研究者积极对其开发利用。本研究中的开发成果以及教学设计可为生物教师今后对生物信息数据库进行开发利用作为参考,希望能够集中各方力量建立属于国人自己的高中生物信息数据库课程资源平台,以便适应新课标要求,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形成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胡玲[2](2021)在《《5G+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示范及推广》(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传媒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人类已经进入了多模态发展的时代。过去单一模态的表达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交际活动,因此需要结合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空间、动作等多种模态来充分表达意义,达到交际的目的。在多模态时代背景下,多模态翻译不仅对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翻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笔者在实习期间,接受长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翻译了多模态文本《5G+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示范及推广》节选内容。以此翻译项目为基础,笔者撰写了本翻译报告。首先,笔者对国内外多模态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学习,包括其产生、发展、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及应用等。其次,笔者对原文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借助于CAT软件完成了原文本的多模态翻译。本报告中多模态翻译主要是指文字翻译、图文翻译,尤其注重图文翻译过程中对字体大小、字数、空间、结构布局、色彩、排版等问题的处理,以及分析了图文关系对翻译的影响。接着,笔者对翻译实践项目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探讨了多模态翻译对译者素养和翻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译者素养要求译者不仅需要具备翻译能力和译者素质,还需要具备使用工具能力(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图像编辑软件、办公软件等)、交际能力、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以及其它能力。对于翻译教学,笔者认为将传统教学与多模态教学相结合,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达到培养新型翻译人才和满足社会所需的目的。最后,笔者叙述了三方评价、报告总结,并希望此报告能够对同行的翻译实践和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带来一些启发。
刘丹[3](2020)在《中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 ——以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技术的促进作用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迅速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迅速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居民的生活方式。基于此背景下,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社会、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数据库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的分支之一,是高等院校乃至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就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课程内容陈旧,更新相对滞后;课程设计缺少创新精神,难以提升学生的学生兴趣;教学偏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操作,削弱了学生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以教学设计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开发设计的理论基础,同时结合中职学校数据库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师问卷调研结果,找出了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在网络教学、教学资源投入等方面的不足。然后以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案例,确定了数据库课程教学开发设计六项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职校数据库课程的教学目标,运用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实现维护等四个阶段开展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最后以图书管理系统借阅、图书归还功能的数据库设计为案例展开数据库教学的课程设计,通过教学实践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结果表明,采用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课程在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理论知识理解程度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理论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且普遍认可数据库课程的形式和内容。
朱颖[4](2020)在《基于容器技术的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而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的支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水平和潜力。星环公司依托自身技术,结合多行业落地案例,推出了一系列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积极开展相应技术培训。为满足培训需求,公司开发了一款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理论学习与项目实战于一体的实训平台――星环大学(Transwarp University,以下简称TU)。TU为管理员提供了用户管理、课程管理等功能,方便管理员对平台中的所有资源进行集中统一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任务管理和教学资源管理功能,满足教师管理课件、组织课程练习与课程考试、批改试题、统计课程反馈的需求,大幅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使老师将宝贵的精力投入教学资源的优化之中。TU还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管理、课程学习和实验功能。在实验课程中,TU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接入星环大数据平台TDH和人工智能平台Sophon的实验容器。在容器提供的实验环境中,结合相应的实验手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星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体系,还能通过实际操作学习TDH与Sophon平台组件的使用和面向真实行业场景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落地案例。TU主要包括课程模块、教学模块、教学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用户模块以及日志模块六个功能模块。TU使用当前主流技术开发:前端实现基于Angular框架;后端采用Spring Boot框架搭建;使用Spring Security框架保障系统安全;采用Spring Data JPA作为数据持久层框架操作My SQL和Redis数据库。系统特色功能实验容器的实现由Docker提供技术支持,通过VNC技术实时处理实验环境中的桌面图像数据,再由no VNC作为VNC客户端以网页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一个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操作的实验环境。其技术难点实验容器的管理由Kubernetes技术提供支持。本文阐述了TU的设计与实现,给出了需求分析、系统整体设计和模块详细设计,并对重要功能的实现进行了详细说明。自上线以来,TU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了星环公司内部以及合作伙伴的培训需求。
石林[5](2020)在《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检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应用的基础条件。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作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类型之一的Flash动画是传递信息内容的重要媒体,更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学习资源,其内容由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交互、动态效果等组成。因其强大的多媒体交互及表现能力,Flash动画被广泛应用于远程教学、精品课程网站、慕课平台等领域。网络上积累了海量的Flash动画资源,给动画需求者的检索带来了很多的干扰。学习者如何迅速精准地获取自己需要的Flash动画,是Flash动画搜索引擎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的网络Flash动画检索一般是基于关键词、元数据特征或者网页上下文,检索准确率不理想。于是人们展开了对Flash动画内容特征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本研究的选题正是基于SWF格式的文件组织结构,对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如场景结构特征、组成元素特征和画面情感特征等进行分析。论文依据Flash动画语义提取的四层框架(即元数据、组成元素、场景、语义层)分别研究了场景特征提取、组成元素特征提取、画面情感特征提取等多项关键技术。该研究的意义主要是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和网络自学习者以及Flash动画爱好者提供快速、精准的Flash动画搜索服务,从而提高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教育应用效率,充分发挥其教育特性。论文首先给出了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定义,分析并建立了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然后构建出场景结构模型,提出场景的分割算法以及场景特征的提取过程;再后,分析并完成了组成元素特征的提取;最后建立了Flash动画的情感分类模型,利用机器学习获得低层视觉特征(主要为颜色和纹理)到高层情感语义的映射关系,从而完成Flash动画的情感分类,并分别用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情感识别,分析不同学科、学段和教学类型的Flash动画画面情感特征的区别。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最终将前期提取的场景特征、组成元素特征、情感特征存入索引数据库,建立基于内容的Flash动画检索系统,用于网络用户的Flash动画检索。基于此数据库,论文最后还通过实验,利用灰色关联法验证了Flash动画包含的各内容结构特征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的关联度。结果表明Flash动画中的动态效果特征与学习兴趣的关联度最高,在激发学习者兴趣、集中学习者注意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Flash动画中,对学习者学习兴趣唤起起关键作用的内容结构特征是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能够为Flash动画课件创作者在开发Flash动画课件时按照不同学段和学科进行视觉特征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前期研究者开发的网络动画爬取程序,本研究从网络上下载了大量Flash动画,从中筛选出教育特征明显、能辅助进行知识学习的4808个Flash动画学习资源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库。参考教育理论和查阅文献,本文将这4808个样本按学科、学段来划分,并且提取的视觉场景、组成元素特征、情感特征都按照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学段和学科的Flash动画的特征,为后期的Flash动画自动分类工作提供指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并从学段、学科、教学类型三个维度分析了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建立了场景结构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颜色直方图和边缘密度相结合的视觉场景分割算法;建立了情感分类模型,分别基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卷积神经网络完成Flash动画的情感语义识别;分析了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联度。
祁晓慧[6](2020)在《多模态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多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创新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黑板板书,而是转变为包含文本、课件、视频、语音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然而,课程知识的大体框架在课本中主要以目录章节的形式展现,而章节中包含的细小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却不能一目了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如何对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自动整合以及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组织呈现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面对以上问题,知识图谱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以大学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课程为例,整合不同来源不同结构的数据,提炼出数据中包含的实体及实体间语义关系,构建多模态课程知识图谱,提供一个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多模态检索平台。一方面将知识点以直观清晰的知识图谱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本文构建的多模态课程知识图谱使得文本和语音模态课程资源之间相互补充,实现多模态资源整合以及课程更底层的知识点的学习路径检索,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贡献有:1.本文定义了多模态课程知识图谱的数据模式,即实体类型及实体之间关系的定义。将知识点实体定义为结构、算法、相关术语三类,并将语音也定义为一类实体,并在实体之间定义了六种语义关系。2.本文采用融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将文本的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进行结合,采用条件随机场算法对特征序列进行标注,并结合了领域词典,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该模型F1值有所提高,具有较好的命名实体识别效果。3.在关系分类工作中,本文将词法和句法特征向量结合,作为分类器模型输入,采用基于注意力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处理关系分类任务。通过与其他模型对比,证明该模型表现最佳,并对提升模型效果的注意力进行了可视化分析。4.本文提出了一个多模态实体链接方法,主要解决知识图谱中的多模态问题。首先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老师讲课语音识别成文本,其次通过文本匹配实现语音与知识点实体的匹配链接,并将二者间关系定义为关联,从而完成多模态实体链接工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命名实体识别算法和关系分类算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使得构建的知识图谱具有较高的质量。本文最终基于Neo4j图数据库存储知识,构建出完整的多模态课程知识图谱。为了探究本文构建的多模态课程知识图谱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搭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多模态检索平台,提供基于知识点的多模态搜索案例,引导学生通过知识间关系进行学习。同时能够提供老师对特定知识点的课堂讲解语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杨芬[7](2019)在《提升搪瓷合格率的喷涂参数培训软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波炉搪瓷制作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工艺,这种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会因为受到不同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产品质量差异,其中搪瓷喷涂工艺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工序,被企业高度重视,并组织相关技术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掌握水平。传统的培训方式组织难度大、培训任务大,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培训工作管理效率低下,培训资源利用率和共享程度不高,缺乏高效、准确的统计手段,不能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内容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培训效率低下,培训效果无法考核,因此,亟需通过开发一套信息化的培训考核软件来解决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课题建设的现实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明确了论文研究主要目标和重要意义,介绍了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然后对系统开发过程应用的核心技术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技术特点进行阐述,主要包括Spring MVC、MyBatis、Oralce、Jquery、Tomcat等技术;其次分析了系统构建的可行性,指出了系统主要用户构成,对系统业务功能、业务流程等进行了需求分析,指出了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再次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明确了系统设计需要遵循的相关原则,采用层次化方式设计系统应用架构,主要包括用户层、表现层、业务功能层、数据访问层、数据存储层,相邻层次相互作用,下层为上层提供数据或者业务服务,然后采用流行Spring轻量级框架设计系统技术架构,确定系统部署环境,搭建系统网络架构,确定系统采用的各种技术、架构内容,培训考核管理系统使用UML建模语言构建,主要包括系统登录、资源管理、培训管理、考核管理、资讯管理、统计分析、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最后进行了系统性能、功能、数据等方面测试,测试表明系统功能正常、性能稳定,能够发布上线。本课题设计完成的搪瓷喷涂参数培训软件,促进了企业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变,为企业培养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学员,提升了公司产品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同时提高了企业员工搪瓷生产水平与工作效率,加强了研发与市场的沟通交流,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使学习成为一项关键业务,提高了部门间的协作和交互能力。
胡玉娇[8](2019)在《基于翻转课堂的知识可视化案例教学 ——以七年级美术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明确翻转课堂中运用知识可视化的意义以及价值。知识可视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运用、融合,以期解决教师在翻转课堂课前录制优秀的视频,便已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兴趣,课中以及课后运用知识可视化语言符号转换、思考方式、行为习惯的培养,便已提高学生理解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其次,梳理基于翻转课堂中运用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进行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分别对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以及知识可视化在知识体系的作用加以阐述和分析。再次,结合国内外现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析分析知识可视化的研究框架,探讨翻转课堂设计的要素和流程。明确翻转课堂划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具体学习步骤,设计课前的知识导入,课中的学习环境交互式学习活动、课后反思等环节,依据研究者的研究提出具体基于知识可视化的翻转课堂模型的设计,测试模型在设计课前自学的学习任务规划学习目标,课中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内化实践活动以及课后翻转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然后,基于课程模型设计实践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中学美术基础课程的设计、开发应用。最后,践教学中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等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验证本研究中基于模型的有效性。
郑焱方[9](2019)在《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21世纪是信息时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解决人才培养问题,许多高校都设有通信工程专业,光纤通信作为通信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技术更新速度快、知识体系涉及面广、组网结构复杂、实际应用场景较多的特点。现有的通用在线学习系统大多是不具有课程针对性且无学习效果反馈的静态学习系统,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因此需要开发一套光纤通信课程在线学习系统,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弥补一般学习系统作为通用学习辅助工具,没有光纤通信课程应用知识针对性。另一方面利用学习效果反馈机制,学生能够得到不同阶段学习效果的情况反馈,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更好的进行课程知识学习。教师可以及时总结分析教学方向,改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在线学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在线学习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光纤通信课程性质特点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设计了一个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本文研究了光纤通信课程内容体系和学习资源表现形式,通过对系统总体需求的具体分析,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阐述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技术与方法。系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学习效果评价反馈功能。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学习评价表,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行为的相关数据进行挖掘,采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建立学习行为和学习评价的联系,在系统功能中进行结果呈现。本文最后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测试,可以验证模块功能与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本文研究的在线学习系统面向学生用户的主要功能包括:学生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中心信息查询修改、课程资料学习、留言互动、模拟测试、学习效果评价信息查看。面向教师用户的功能包括:用户信息权限管理、主页管理、资料上传分类、考试试卷成绩管理、留言审核回复、评价指标设定。该系统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拥有一个学习资源丰富、具有学习效果评价、师生间能够进行良好互动学习的光纤通信学习平台。
费阳[10](2019)在《基于互联网的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疗平台(APnet)的构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胰腺炎(AP)诊疗面临诸多瓶颈:救治缺乏多学科协作理念;边远地区难以及时获取先进的新技术;诊疗产生的大量数据影响了诊疗精确性;缺乏信息化随访等。宏观政策方面,政府部门多次强调医学领域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因此急需建立广覆盖的嵌入多个功能模块的平台。目前国际国内AP诊疗信息化建设明显不足。本研究旨在基于互联网建立AP多学科诊疗信息平台(APnet),并开发远程会诊、在线教育、AP共享数据库以及辅助诊疗决策系统,为AP的临床诊疗指导提供新的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进而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首先,我们构建了 APnet。系统应用层采用“客户端/中间层/服务器”的三层架构设计、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层次化框架模式、组件化的算法、多层细粒度权限控制、及嵌入式数据接口设置。支撑平台采用千兆以太网等技术;主机平台采用互为热备份的双机群集系统;存储平台为存储局域网络存储系统;备份平台采用虚拟磁盘/网络数据管理协议等方式;安全平台则为防火墙/点对点协议/静态路由体系。APnet以前置交换机为中心进行星形部署,应用开发框架面向个人电脑端、APP端和微信端,音、图、文采用网页实时通信技术双向传输。APnet上线后提供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教育、远程查房、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APnet现有APP注册用户14188人,公众号粉丝数23268位,已覆盖医院达3472家。基于APnet平台已开展220余次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多数为重症患者。并实现包括远程培训、远程疑难病例讨论、远程查房等在线教育功能,现已开展250多场,累计覆盖医护人员10万余人次。其次,建立AP业务数据库。根据数据、格式和协议导入应用数据,完成元数据分类、维护和扩展,对字典内容实施标准化,根据变量制定数据库表结构,实施定义和关联,进行数据的存储结构、索引策略、存储分配,进行编程、数据的加载,建立标准数据库,并于APnet推送和交付测试。数据库包括基本信息库、症状体征库、诊断评估库等9个子库。库内已婚患者占75.4%;A型、B型、O型和AB型血的患者分别占22.4%、33.4%、13.5%和30.7%;轻/中度AP(MAP/MSAP)患者和重症AP(SAP)患者分别占85.8%和14.2%。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分别占86.7%、7.7%和3.7%。南京、苏州和扬州分列就诊人数前三位。MAP/MSAP患者中6%为未婚者,低于SAP患者的16%。与普通居民相比,AB型血患者比例明显较高(13.5%vs 8.8%)。SAP中更为显着(18.7%)。聚类显示,AP的病因、AP严重度和患者ABO血型这三个属性在聚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采用自组织映射网络将样本分为五类,各类具有各自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再次,对AP诊疗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并建立辅助诊疗决策系统。我们利用反向传播(BP)网络、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和logistic回归分别对AP伴门静脉血栓(PVT)的发生进行预测。预处理后,共353例进入研究,按5:1:1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验证组和测试组。将年龄、红细胞比容(Hct)、凝血酶原时间、空腹血糖、D-二聚体(D-dimer)、血清淀粉酶(AMY)等9个变量纳入输入层,使用Matlab2016b工具箱进行编程。BP网络模型测试显示灵敏度(SEN)为80.0%、特异度(SPE)为85.7%、准确度为83.3%。RBF网络测试结果为SEN78.2%,SPE92.0%,准确度88.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SEN为65.3%,SPE为83.6%,精确率为75.3%。三种模型预测结果比较显示,预测准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最高(大)的均是RBF网络,其次是BP网络,logistic回归最低(小)。神经网络模型的效价高于回归分析模型,而RBF网络优于BP网络。AMY、D-dimer和Hct是影响AP伴发PVT的重要因素,其相对重要性分别为100%、92.3%和68.9%。基于建立的模型算法,我们开发了辅助诊疗决策系统,并在APnet上实现。综上所述,我们建立的包含远程会诊、在线教育、AP数据库和辅助决策系统功能模块的APnet,为AP多学科规范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理论实践基础,为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可及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基于DATABASE的实验课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DATABASE的实验课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生物信息数据库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物课程资源 |
2.1.2 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2.1.3 NCBI数据库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学习理论 |
2.2.2 多元化智能理论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高中生物学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概况 |
3.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内容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的发放与信效度检测 |
3.2 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教师的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
3.2.2 教师以生物信息数据库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
3.3 问卷调查小结 |
第4章 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
4.1 生物信息数据库简介 |
4.2 NCBI数据库资源优势 |
4.3 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的开发 |
4.3.1 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
4.3.2 NCBI数据库课程资源的开发成果 |
第5章 基于NCBI数据库开发成果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案例 |
5.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案例 |
5.1.1 教学背景 |
5.1.2 教学目标设计 |
5.1.3 教学过程 |
5.2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案例 |
5.2.1 教学背景 |
5.2.2 教学目标设计 |
5.2.3 教学过程 |
5.3 “人类遗传病”教学案例 |
5.3.1 教学背景 |
5.3.2 教学目标设计 |
5.3.3 教学过程 |
第6章 基于NCBI数据库开发成果的评价与分析 |
6.1 教师对开发成果的评价与分析 |
6.1.1 问卷设计 |
6.1.2 问卷调查结果与评价分析 |
6.2 学生对开发成果的评价与分析 |
6.2.1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设计与实验对象选择 |
6.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2 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利用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3 NCBI数据库辅助高中生物课堂效果评价量表 |
附录4 “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应用 NCBI 数据库课程资源的教学思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5G+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示范及推广》(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Project introduction |
1.2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3 Purposes of the report |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1.1 Communication with client |
2.1.2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ext |
2.1.3 Other preparations of translation |
2.2 Translating |
2.2.1 Verbal translation process |
2.2.2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process |
2.2.3 The influence of image-verbal relationship on 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of Multi-modal Translation |
3.1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multi-modality |
3.2 Multi-modal translation |
3.2.1 Verbal translation |
3.2.1.1 Vocabulary translation |
3.2.1.2 Sentence translation |
3.2.2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
3.2.2.1 Overview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
3.2.2.2 Flow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
3.2.2.3 Demonstration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
3.2.2.4 Tabular image-verbal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Discussion on Translator Literacy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under theMulti-modal Background |
4.1 Discussion on translator literacy |
4.2 Discussion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
Chapter Five Three-party Evaluation |
5.1 Self-evaluation |
5.2 Peer evaluation |
5.3 Client evaluation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Findings of the report |
6.2 Prospect of multi-modal practice |
Acknowledgement |
Bibliography |
Appendixes |
Appendix A Photo of Client Evaluation |
Appendix B The Original Chinese Text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
Appendix C Acronym table |
Appendix D Comparison Tabl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image |
(3)中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 ——以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教学课程的开发需求和理论基础 |
2.1 教学课程的开发需求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学设计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3.1 教师基于网络的教学能力及信息化水平 |
3.1.1 教师基于网络的教学能力 |
3.1.2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
3.1.3 教师数据库教学工具现状 |
3.2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的管理现状 |
3.2.1 中职学校数据库教学硬件配备情况 |
3.2.2 中职学校数据库教学培训现状 |
3.3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 |
3.3.1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 |
3.3.2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的实施影响因素 |
第四章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课程开发——以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例 |
4.1 课程开发原则 |
4.2 实施目标和主要流程 |
4.2.1 实施目标 |
4.2.2 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流程 |
4.3 中职学校数据库教学课程设计 |
4.3.1 课程设计 |
4.3.2 教学过程 |
4.4 实施效果分析 |
4.4.1 学生教学反馈 |
4.4.2 学生接受度反馈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5.1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特点 |
5.1.1 讲与练相结合 |
5.1.2 课后总结 |
5.2 中职学校数据库课程教学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
5.3 讨论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基于容器技术的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技术综述 |
2.1 容器技术 |
2.1.1 Docker |
2.1.2 Kubernetes |
2.2 Angular框架 |
2.2.1 架构概览 |
2.2.2 前端框架对比 |
2.3 Spring Data框架 |
2.3.1 框架简介 |
2.3.2 JPA |
2.4 Spring Security框架 |
2.4.1 框架简介 |
2.4.2 框架原理 |
2.4.3 CAS单点登录 |
2.5 noVNC |
2.5.1 VNC系统 |
2.5.2 noVNC架构 |
2.6 Redis数据库 |
2.7 TDH星环大数据平台 |
2.8 Sophon星环人工智能平台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U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TU需求分析 |
3.1.1 总体需求分析 |
3.1.2 课程模块 |
3.1.3 教学模块 |
3.1.4 教学管理模块 |
3.1.5 资源管理模块 |
3.1.6 用户模块 |
3.1.7 日志模块 |
3.2 TU总体分析与详细设计 |
3.2.1 系统总体设计 |
3.2.2 理论课程详细设计 |
3.2.3 实验课程详细设计 |
3.2.4 系列课程详细设计 |
3.2.5 考试流程详细设计 |
3.3 TU数据库设计 |
3.3.1 原则设计 |
3.3.2 数据库概念设计 |
3.3.3 数据库逻辑设计 |
3.3.4 数据库物理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U的实现 |
4.1 课程模块的实现 |
4.1.1 课程展示功能 |
4.1.2 课程练习功能 |
4.1.3 课程评价功能 |
4.2 实验容器的实现 |
4.2.1 实验容器部署 |
4.2.2 实验容器构成 |
4.2.3 TDH与Sophon的接入 |
4.3 教学模块的实现 |
4.3.1 课程资源上传功能 |
4.3.2 学习进度展示功能 |
4.4 资源管理模块的实现 |
4.4.1 用户管理功能 |
4.4.2 班级管理功能 |
4.4.3 课程管理功能 |
4.4.4 集群管理功能 |
4.5 教学管理模块的实现 |
4.5.1 创建教学计划功能 |
4.5.2 成绩管理功能 |
4.5.3 容器管理功能 |
4.6 用户模块的实现 |
4.6.1 CAS登录功能 |
4.6.2 个人信息管理功能 |
4.7 日志模块的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U的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概述 |
5.1.1 系统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工作描述 |
5.2 单元测试 |
5.3 功能测试 |
5.3.1 课程模块 |
5.3.2 教学模块 |
5.3.3 资源管理模块 |
5.3.4 教学管理模块 |
5.3.5 用户模块 |
5.3.6 日志模块 |
5.3.7 测试结果 |
5.4 非功能性测试 |
5.4.1 兼容性测试 |
5.4.2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功能方面 |
6.2.2 性能方面 |
参考文献 |
简历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5)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检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 |
2.2 多媒体信息内容管理理论 |
2.3 学习资源的语义分析 |
2.4 元数据描述 |
2.5 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技术 |
第三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概述与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 |
3.1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分析 |
3.1.1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特点 |
3.1.2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分类 |
3.1.3 网络Flash动画在互联网中的存在形式 |
3.1.4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搜索 |
3.2 网络Flash动画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3.2.1 网络Flash动画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
3.2.2 网络Flash动画在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属性分析 |
3.3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样本集分析 |
3.4 网络Flash动画的内容结构特征描述模型 |
第四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场景特征分析 |
4.1 网络Flash动画的文件结构 |
4.2 网络Flash动画的场景结构模型 |
4.3 逻辑场景分割 |
4.3.1 逻辑场景 |
4.3.2 逻辑场景分割 |
4.4 视觉场景分割 |
4.4.1 视觉场景 |
4.4.2 视觉场景分割 |
4.5 场景分割实验与场景特征分析 |
第五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组成元素特征分析 |
5.1 组成元素特征概述 |
5.2 静态视觉特征提取 |
5.2.1 静态视觉特征定义方式 |
5.2.2 静态视觉特征提取方法 |
5.2.3 静态视觉特征分析 |
5.3 动态效果提取 |
5.3.1 动态效果定义方式 |
5.3.2 动态效果提取方法 |
5.3.3 动态效果分析 |
5.4 交互特征提取 |
5.4.1 交互方式与交互特征 |
5.4.2 交互定义方式 |
5.4.3 交互特征提取 |
5.4.4 交互特征分析 |
第六章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画面情感特征分析 |
6.1 多媒体画面情感研究现状 |
6.2 多媒体画面情感描述模型 |
6.2.1 情感分类模型 |
6.2.2 画面特征提取 |
6.3 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画面情感识别 |
6.3.1 视觉特征数据预处理 |
6.3.2 情感特征数据获取 |
6.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情感识别 |
6.3.4 基于SVM的学习过程情感识别 |
6.3.5 基于CNN的情感识别 |
6.4 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内容结构的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检索系统 |
7.1 检索系统研究现状 |
7.2 检索系统设计 |
7.2.1 系统需求分析 |
7.2.2 功能模块设计 |
7.2.3 数据库设计 |
7.3 检索系统实现 |
7.3.1 环境要求 |
7.3.2 模块实现 |
7.3.3 检索界面 |
7.3.4 系统测试 |
7.4 检索系统的应用 |
7.4.1 系统面向对象 |
7.4.2 系统应用案例 |
7.4.3 案例分析 |
第八章 Flash动画内容结构特征与学习兴趣关联度分析 |
8.1 实验设计 |
8.2 实验平台开发 |
8.3 实验实施过程 |
8.4 实验分析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工作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谢辞 |
(6)多模态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概述 |
2.1 知识图谱概述 |
2.2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概述 |
2.1.1 知识建模 |
2.1.2 知识获取 |
2.1.3 知识融合 |
2.1.4 知识存储 |
2.3 多模态知识图谱概述 |
2.4 相关机器学习算法概述 |
2.4.1 词嵌入 |
2.4.2 卷积神经网络 |
2.4.3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
2.4.4 条件随机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图谱模式定义与实体识别 |
3.1 知识图谱构建流程 |
3.2 数据模式定义 |
3.3 数据获取 |
3.4 基于CNN+BiLSTM-CRF的命名实体识别 |
3.4.1 任务概述 |
3.4.2 算法框架与流程设计 |
3.5 实验与结果对比分析 |
3.5.1 实验环境 |
3.5.2 评价指标 |
3.5.3 参数对比实验与分析 |
3.5.4 与其他模型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关系抽取与多模态实体链接 |
4.1 基于Attention+BiLSTM的关系抽取 |
4.1.1 任务概述 |
4.1.2 算法框架与流程设计 |
4.1.3 实验与结果对比分析 |
4.2 多模态实体链接 |
4.2.1 语音识别处理 |
4.2.2 基于文本匹配的多模态实体链接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多模态检索平台 |
5.1 基于Neo4j图数据库的知识存储 |
5.2 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多模态检索平台 |
5.2.1 平台总体架构 |
5.2.2 应用案例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提升搪瓷合格率的喷涂参数培训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论文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SPRING MVC框架 |
2.2 MYBATIS框架 |
2.3 ORACLE数据库技术 |
2.4 其他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2 业务流程分析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可行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2 应用架构设计 |
4.3 技术架构设计 |
4.4 部署架构设计 |
4.5 功能模块设计 |
4.6 数据库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实现 |
5.1 开发环境 |
5.2 功能模块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配置 |
6.2 数据完整性测试 |
6.3 功能测试 |
6.4 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翻转课堂的知识可视化案例教学 ——以七年级美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知识呈现的方式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影响 |
二、图像阅读时代知识的可视化趋势 |
三、知识可视化对学习者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影响 |
四、新课标对中小学美术学科的新要求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国内外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翻转课堂相关理论研究 |
一、国外翻转课堂相关研究 |
二、国外翻转课堂的发展历程 |
三、国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翻转课堂相关研究 |
一、国内翻转课堂的发展历程 |
二、国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研究 |
三、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论研究分析 |
第三节 国内外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 |
一、国外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 |
二、国外知识可视化的发展历程 |
三、国外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类型研究 |
四、国内知识可视化相关研究 |
五、国内知识可视化的发展历程 |
六、国内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类型研究 |
第三章 中学美术基础课程特点内容分析 |
第一节 中学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第二节 中学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三节 改革后我国翻转课堂在中学美术课程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我国翻转课堂在中学美术课程的发展历程 |
第四章 基于翻转课堂中运用知识可视化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基于翻转课堂中运用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基于翻转课堂的知识可视化在中学美术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
第三节 基于翻转课堂的知识可视化运用在中学美术的设计与制作 |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知识可视化设计流程 |
二、课程设计制作工具 |
第五章 基于翻转课堂的知识可视化流程设计应用于中学美术课程 |
第一节 课前调查情况调查以及分析 |
一、教学前学生初始情况调查 |
二、学习者分析 |
第二节 教学实践案例《神奇可爱的动画》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教材可视化可采用知识结构分析 |
二、课前设计 |
三、学习内容分析 |
四、《神奇可爱的动画》教学设计 |
五、教学效果分析 |
六、教学反思 |
第三节 第二轮应用研究:《神奇可爱的动画2》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第二轮课前活动设计 |
二、第二轮学习内容分析 |
三、《神奇可爱的动画2》教学设计 |
四、教学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档卡通形象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步骤 |
附录2 《神器可爱的动画》学习手册 |
附录3 《课前小测试问题文档》 |
附录4 连环画设计步骤参考 |
附录5 动画的制作与原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在线学习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开发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目标及组织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1 系统网络结构模式分析 |
2.2 软件开发工具及关键技术分析 |
2.2.1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 |
2.2.2 ASP.NET技术 |
2.2.3 AJAX开发技术 |
2.2.4 SQL Server数据库 |
2.3 数据挖掘技术及Apriori算法 |
2.3.1 数据挖掘及关联规则算法 |
2.3.2 基于数组的Apriori算法改进 |
2.3.3 实例分析与结果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纤通信课程体系分析及系统总体设计 |
3.1 光纤通信课程特点分析 |
3.2 光纤通信课程内容及学习资源建设 |
3.2.1 课程内容设计 |
3.2.2 课程体系设计 |
3.3 系统可行性分析及设计原则 |
3.4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3.4.1 系统硬件框架设计 |
3.4.2 系统软件框架设计 |
3.5 网络学习行为评价设计 |
3.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2 评价信息的收集和数据预处理 |
3.5.3 改进的Apriori算法的应用设计 |
3.6 数据库设计 |
3.6.1 E-R模型构建 |
3.6.2 数据库表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功能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面向学生主要功能实现 |
4.2.1 学生用户注册登录模块 |
4.2.2 个人中心模块 |
4.2.3 课程学习模块 |
4.2.4 留言板模块 |
4.2.5 模拟测试模块 |
4.3 面向教师主要功能实现 |
4.3.1 用户管理模块 |
4.3.2 主页管理模块 |
4.3.3 资料管理模块 |
4.3.4 考试管理模块 |
4.3.5 留言管理模块 |
4.4 学习效果评价反馈功能实现 |
4.4.1 评价信息查询显示模块 |
4.4.2 评价管理模块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部署与测试环境 |
5.2 系统模块测试 |
5.2.1 系统功能测试 |
5.2.2 系统性能测试 |
5.2.3 系统安全性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互联网的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疗平台(APnet)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疗平台构建的意义 |
2. 目前国内外医学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状况 |
3. 急性胰腺炎诊疗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疗平台(APnet)的建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APnet的急性胰腺炎数据库的建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急性胰腺炎数据库的数据挖掘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基于DATABASE的实验课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CBI数据库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D]. 谢海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5G+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示范及推广》(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胡玲.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中职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 ——以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为例[D]. 刘丹.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容器技术的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朱颖. 南京大学, 2020(02)
- [5]网络Flash动画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特征与检索研究[D]. 石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多模态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D]. 祁晓慧. 吉林大学, 2020(08)
- [7]提升搪瓷合格率的喷涂参数培训软件设计[D]. 杨芬.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基于翻转课堂的知识可视化案例教学 ——以七年级美术为例[D]. 胡玉娇.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9]光纤通信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郑焱方.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10]基于互联网的急性胰腺炎多学科诊疗平台(APnet)的构建及应用[D]. 费阳. 南京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