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铝箔首次在春兰实现量产

纳米铝箔首次在春兰实现量产

一、纳米铝箔首次在春兰批量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博[1](2017)在《碳基过渡金属碳化物介孔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开发利用清洁的能源。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将存在于氧化剂与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清洁的产能过程。然而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是电池阴极上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性能不能满足实用的需要。因此,开发成本低,储量丰富的非贵金属高性能催化剂代替贵金属材料是推动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的有效途径。过渡金属碳化物材料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高导电性、高硬度、高熔点、优越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以及类铂的电子结构和催化能力,因而在电极材料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研究价值。但现有的研究中对于过渡金属碳化物材料的制备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利用多种金属盐功能化的离子液体、钛-氮氧化钛基电极极板以及硬模版SBA-15分子筛等为基本材料,采用简单的涂覆热解法和灌注-热解-刻蚀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负载过渡金属碳化物的钛-氮氧化钛基复合板基电极材料和碳基过渡金属碳化物有序介孔材料。并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表征,研究了这些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的性能,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电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已报道同类材料中的最佳催化活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离子交换法设计制备了两种新型的过渡金属功能化的离子液体[Hmim]2[Cr2O7](1-庚基-3-甲基咪唑铬酸盐)、[Bmim]3[VO4](1-丁基-3-甲基咪唑钒酸盐),按照文献合成了两种过渡金属功能化的离子液体[Bmim]2[MoO4](1-丁基-3-甲基咪唑钼酸盐)、[Bmim]2[WO4](1-丁基-3-甲基咪唑钼酸盐),并将这四种离子液体使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以及热重-差热分析(TG/DTA)的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确定了所制备离子液体的分子结构及其热解性质。2.利用高纯钛在氧气中加热再以三聚氰胺为氮源在惰性气体中加热的方法制备了钛-氮氧化钛极板。再利用离子液体涂覆-热解法成功将碳化钼、碳化钨、碳化铬和碳化钒粒子负载于钛-氮氧化钛极板表面,制得了Ti-TiNxO2-x-MoC、Ti-TiNxO2-x-WC、Ti-TiNxO2-x-Cr7C3、Ti-TiNxO2-x-V8C7等一系列复合电极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上述电极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上述复合电极材料在析氢反应、氧还原反应和乙醇的选择性部分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与文献中报道的同类过渡金属碳化物相比,析氢起始电位提高了 20%-50%,氧还原起始电位提高了 10%-20%;与文献中报道的铂电极相比,对氧化产物乙醛的选择性提高18%-23%,证明以离子液体为前驱体制备的钛-氮氧化钛基过渡金属碳化物复合电极是一种多功能电极催化材料。3.将钼酸盐离子液体和SBA-15分子筛在常温和空气条件下研磨浸渍,浸渍后的样品在氮气中加热后刻蚀掉分子筛,即可得到大量的形貌一致的含有碳化钼纳米晶的碳基介孔材料。利用XRD、SEM、TEM、XPS等方法对上述碳化钼介孔材料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结果显示纳米晶尺寸均一,粒径约为3-5nm,材料比表面积为132m2 g-1,在析氢和氧还原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性能,析氢反应的起始电位优于文献中的碳化钼纳米材料20-112 mV,氧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高于文献报道中的碳化钼材料90-220 mV,并在酸和碱两种环境下均可保持性能稳定。4.发展了基于钨酸盐离子液体合成碳化钨纳米碳基有序介孔材料的方法。通过研磨-热解-刻蚀的方法即可一次制备大量的碳化钨碳基介孔材料,介孔结构由碳包裹的碳化钨纳米晶组成,纳米晶尺寸均约为5 nm,比表面积144 m2 g-1,这种碳化钨材料可作为类铂的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剂,应用于析氢和氧还原反应,结果表明析氢反应的起始电位优于文献中的各种形貌的碳化钨纳米材料20-230mV,氧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高于文献报道同类材料10-300 mV,并且该种纳米碳化钨碳基介孔材料在酸、碱环境下显示了稳定的电化学性能。5.报道了碳化铬纳米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基于铬酸盐离子液体的特性,采用研磨-热解-刻蚀的方法,获取了由碳化铬纳米晶构成的碳基介孔碳化铬材料,碳化铬纳米晶尺寸约为2-4 nm,比表面积149 m2 g-1。该介孔碳化铬材料在析氢和氧还原反应中表现出色的催化活性,析氢反应的起始电位优于文献中的碳化铬材料70-200 mV,接近Pt的析氢催化活性。氧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高于文献中碳化铬材料80 mV,在酸、碱环境下电化学性能稳定。6.以钒酸盐离子液体为前驱体采用灌注刻蚀技术制备合成了碳化钒纳米晶构成的碳基介孔材料,碳化钒纳米晶尺寸约为5 nm,材料比表面积为133 m2 g-1,作为非贵金属双功能电催化材料,将其应用于析氢和氧还原反应中,析氢反应的起始电位优于文献中碳化钒材料360 mV,氧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高于文献中碳化钒130 mV,酸和碱环境中均可保持性能稳定。综上所述,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合成过渡金属碳材料的方法开创了一条合成纳米过渡金属碳化物材料的新途径。此方法适用于多种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合成,简单易行,能耗低,并且获得的多种过渡金属碳化物极板材料和过渡金属碳化物纳米粒子组成的碳基介孔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十分优良,在燃料电池领域潜在着广阔的实用前景。

王震虎[2](2012)在《纳米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镍氢电池由于其高效率的充放电性能和良好的可靠性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首选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关键性指标是高功率性,它主要受活性材料的高效率充放电性能所影响,活性材料的高效率性与活性物质的活化能力密切相关。镍氢电池的性能主要依赖与正极极活性材料氢氧化镍的活化能力,而氢氧化镍是一种导电性能较差的P型半导体,故此需向正极加入导电剂或添加剂。本文第一章中,主要介绍了镍氢电池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以及纳米材料在镍氢电池中的应用,最后陈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课题中用到的药品和仪器,还详细的例举了纳米氧化锌和电极的制备方法和测试手段。第三章介绍了纳米氧化锌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将其作为添加剂制备镍氢电池正极,研究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ZnO对其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ZnO后的氢氧化镍电极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放电平台更高、更长、更平,可逆性增强,导电性提高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析氧过电位,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中添加4wt.%纳米ZnO电化学性能最好,具有最高的放电容量,可达到305mAh/g,放点平台最高,最长、最平。第四章介绍了将纳米氧化锌和碳纳米管作为混合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ZnO,并将其与CNTs混合作为镍氢电池正极添加剂研究其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C低倍率放电制度下,混合添加剂电极放电容量保持率都很不错,其中添加4wt.%ZnO的电极表现出最高的放电容量,能到达301mAh/g,经过40次循环后,仍然就有292mAh/g,纳米ZnO在低倍率放电制度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在1C大倍率放电制度下,混合添加剂电极放电容量都出现较大程度的衰减,但是添加3wt.%纳米ZnO和1wt.%CNTs的电极放电容量最高,到达第40次循环时,放电容量为212mAh/g, CNTs在高倍率放电制度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第五章介绍了用固相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铜,并将其作为添加剂制备镍氢电池正极,研究添加不同含量的纳米氧化铜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倍率放低制度下,添加4%纳米CuO的电极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能达到最高放电容量280mAh/g,第40次循环时放电容量仍有270mAh;在高倍率放低制度下,添加4%纳米CuO的电极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能达到最高放电容量252mAh/g,第40次循环时放电容量仍有243mAh/g.通过本课题可以得出,纳米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铜能很好的改善镍氢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氢氧化镍的活化性能和利用率。在低倍率放电制度下,纳米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铜都能起到提高镍氢电池电化学性能的作用;在高倍率作用下,碳纳米管和纳米氧化铜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能改善镍氢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李婧[3](2011)在《硒化镉(CdSe)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文中指出纳米半导体材料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等,与有机或无机的其它材料相比有着独特的光学、电学、磁学热学等性能,这与纳米半导体晶粒的尺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晶粒大小,材料的吸收和发光特性将随纳米晶粒的尺寸增大或减小发生相应红移或蓝移。CdSe材料作为直接带隙的Ⅱ-Ⅵ族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达到1.74 eV,具有窄的发射光谱,通过改变纳米晶的尺寸可以调节其发射波长范围,因此,CdSe纳米晶可应用于生物标记和荧光显示领域,并在光电器件、生物传感、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压电材料和激光材料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流程,并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将温和阳极氧化与强烈阳极氧化法相结合,分别在40V和100V的氧化电压下,制备了高孔密度、排列高度有序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又采用逆电剥离法将氧化铝膜从基底上剥离下来,并根据需要对模板进行了后处理。SEM测试表明所制备的模板孔径约100nm,温和与强烈阳极氧化的结合方法节省了反应时间,得到了预期孔径的模板。采用电化学方法,利用二电极体系的实验装置制备了CdSe纳晶薄膜。考察了沉积电压对薄膜形貌、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AFM对产物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和PL测试了CdSe的光学性能,选择出本实验体系下电沉积CdSe薄膜的最佳沉积电压。讨论了制备CdSe薄膜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不同Cd离子浓度和不同Cd源对生成薄膜的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采用本实验体系下最佳条件制备的薄膜在N2气氛下,350℃进行热处理,通过CdSe薄膜退火烧结前后的比较,结果表明退火对薄膜质量有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利用自制的氧化铝模板辅助生长CdSe纳米材料。尝试了溶液负压法以及模板辅助水热法制备CdSe。通过XRD和SEM表征了产物,结果显示生成的CdSe材料没有进入模板的孔道,模板均起到了基底作用。其中,溶液负压法有一定的可行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法。

孙晓峰[4](2009)在《石油焦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容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具有功率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电子器件、信息通讯、电动汽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活性炭作为商业化最成功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一直是科研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制备具有高振实密度、高质量比容量的优质活性炭材料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以廉价、易得的石油焦为原料,制备出了活性炭电极材料,分析了活性炭的振实密度、BET比表面积、孔结构及粒径大小等物理性能,同时考察了活性炭的质量比容量、充放电特性和功率特性等电化学性能。实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石油焦为原料,以KOH和CO2为活化剂,分别采用化学活化和物理-化学联合活化两种活化工艺,制备出了活性炭电极材料CA和CB,考察了两种工艺对活性炭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A具有较高的收率、振实密度以及BET比表面积,分别可达61.28%、0.35g/ml和2760m2/g;CB具有较高的中孔率和平均孔径,分别为24.1%和2.3nm。在1mol/L的Et4NBF4/AN有机电解液体系下,CA具有较高的质量比容量,在1A/g时CA的质量比电容量为137.8F/g;而CB表现出较好的功率特性,20A/g时的质量比容量仅比1A/g时衰减了4.7%。(2)考察了化学活化法工艺中石油焦粒度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活性炭的收率随着石油焦粒度的减小,先增大再减小。当石油焦粒度为325~400目时,活性炭的收率达到最大值。石油焦粒径越小得到的活性炭粒径也越小,随着石油焦粒度的不断减小和均匀程度的不断提高,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有所降低,但收率更高,粒度分布更为集中。活性炭的质量比电容随着石油焦粒度的减小而不断增大,当石油焦粒度<400目时质量比容量取得最大值140.0F/g。石油焦粒度为325~400目时制备的活性炭在1A/g电流密度下的质量比容量为126.6F/g;在20A/g电流密度下质量比容量为116.2F/g,表现出良好的功率特性。(3)分别采用A、B、C和D作为单一活化剂进行活化实验,考察了活化剂种类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比较几种活化剂制备的活性炭样品,可以发现A活化制备的活性炭的质量比容量最高,但振实密度最小;B活化制备的活性炭有相对较高的振实密度,但质量比容量较低。C和D所制备的活性炭具有很高的振实密度,但是质量比容量非常低,功率特性也非常差。将A和B按不同配比混合作为复合活化剂时,制备的活性炭性能明显优于单独使用A或B时的性能。当A∶B=2∶1时制备的活性炭C21表现出较好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振实密度高达0.41g/ml;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1A/g时质量比容量达114.0F/g。当充放电电流放大到20A/g时,质量比容量仍保持在93.4%,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功率特性。(4)采用小实验优化出来的最佳工艺进行了小规模的放大实验制备了活性炭材料CBS,并组装成卷绕式超级电容器电子元件。结果表明,活性炭CBS的收率达到65%,振实密度达到0.40g/ml,BET比表面积为1509m2/g,中孔率为16.6%。CBS的材料性能指标,与相同工艺条件下小实验制备的活性炭C21非常接近。超级电容器的外壳尺寸为φ12.5×28mm,在Et4NBF4/AN电解液中容量为17.4F,内阻为45mΩ。超级电容器在电流密度为0.5A/g时,超级电容器的放电容量为17.4 F,质量比容量达到135.9F/g;当电流密度增加到10A/g时,放电容量为16F,质量比容量为124.5F/g,表现出理想的大倍率放电特性。在恒压2h后,电容器漏电流小于2mA,在2000次循环后,超级电容器容量与500次循环时相比,衰减量只有4%左右,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在-40℃~70℃的温度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且容量随温度的变化较小。

王利娜[5](2008)在《制备条件对氧化铝模板有序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阳极氧化铝模板(Anodic Aluminum oxide , AAO)是一种具有纳米孔径的透明模板,其孔径在20-200nm范围内可控,孔径大小一致并且分布高度有序。本文研究了电压的大小、电解液的种类、电解液的浓度对所制备的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影响。氧化电压是孔径和孔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电解液浓度是孔形貌的主要影响因素;氧化时间和电流密度是膜厚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电流密度可以加快膜的生成速度;不同的电解液对孔径也有影响,相同条件下,草酸溶液中生成的氧化膜的孔径大于硫酸溶液中生成的氧化膜的孔径。综上,氧化铝膜的膜参数(包括孔径、膜厚和有序度等)都受到电压、温度、时间和电解液浓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整个氧化过程中各个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尝试在混酸中制备AAO模板:用草酸和硫酸的混合电解液,磷酸和硫酸的混合电解液制备AAO模板。制备出较低电压下大孔径的AAO模板。制备出孔径可控、孔阵列高度有序的AAO薄膜是开展与其相关的纳米结构合成及物性研究的基础。本文所做的研究对于纳米结构与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都有重要意义。

杜朝锋,黄英,秦秀兰[6](2006)在《模板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模板法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形貌、结构、尺寸、取向等可控的特点,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介绍了在纳米材料合成中常见的几种模板,包括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痕迹刻蚀聚合物模板、共聚物模板、中孔材料、碳纳米管、生物模板、聚集体模板与混合模板;论述了利用模板技术可以制备材料的类型及模板技术在核壳结构材料、空心微球材料、生物技术方面的新进展。

付光宗[7](2006)在《超薄Al膜和AlN薄膜的光学性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铝及铝的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超薄铝膜由于其特殊的的光学性质,在光学多层膜上有广泛应用。氮化铝薄膜化学稳定性高、热传导率高、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能佳、高能隙、热膨胀系数低,光学特性优良,可以用作大功率的紫外光学器件的散热材料。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溅射纯度为99.999%的铝靶制备了超薄铝膜。然后利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其透光率,研究了透光性能与各制备条件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工作气压、基片温度、靶基距的增大,薄膜的透光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透光率随着溅射时间的增加而呈近线性下降。据此获得了制备光学超薄铝膜的最佳条件。AFM分析表明,获得的超薄铝膜具有较好的表面平整度。氮化铝薄膜样品是利用高纯铝靶,在氮气加氩气气氛下用直流和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的。对其透光率和导热率进行了测量。发现,随着工作压强的升高、靶距的增加,薄膜的透光率上升;基片温度的升高在非晶衬底上会导致样品透光率的下降;而氮气浓度和溅射时间对薄膜的透光率影响不大。并进一步得出了制备高透光率氮化铝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氮化铝薄膜具有(100)和(110)面择优取向。XPS分析表明,薄膜中氮化铝的纯度随着基片温度的升高而增加。AFM分析也证实较高的基片温度有利于溅射粒子的扩散,薄膜表面粗糙度减小。本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三个点研究了LED灯的升温曲线。通过在LED上的模拟实验研究了导热涂层对LED灯的升温曲线的影响。发现在LED集成电路板上加入导热涂层能提高LED的散热效率,高导热率的导热涂层比低导热率的涂层在高发热量LED灯上能取得更好的散热效果,为氮化铝薄膜应用于LED封装的散热系统提供了参考数据。

张启跃[8](2004)在《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过程中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文中研究说明

东生[9](2004)在《纳米铝箔首次在春兰批量生产》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的“纳米有机亲水铝箔”首次实现批量生产。 铝箔是空调器中换热片的主要原料。纳米铝箔是原空调器用箔的深加工产品,是在原素箔表面上涂上一层具有防腐性、亲水性的功能性膜层。与普通铝箔相比,纳米铝箔具有下述优点:(1)可以增强其

二、纳米铝箔首次在春兰批量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铝箔首次在春兰批量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碳基过渡金属碳化物介孔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前言
    1.1 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制备
        1.1.1 碳化钼的制备
        1.1.2 碳化钨的制备
        1.1.3 碳化铬的制备
        1.1.4 碳化钒的制备
    1.2 过渡金属碳化物在催化阴极氧还原中的应用
        1.2.1 碳化钼的氧还原性能
        1.2.2 碳化钨的氧还原性能
        1.2.3 碳化铬的氧还原性能
        1.2.4 碳化钒的氧还原性能
    1.3 过渡金属碳化物在电催化析氢中的应用
        1.3.1 碳化钼的析氢活性
        1.3.2 碳化钨的析氢活性
        1.3.3 碳化铬的析氢活性
        1.3.4 碳化钒的析氢活性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钛-氮氧化钛基过渡金属碳化物电极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钛-氮氧化钛电极的制备
        2.2.3 离子液体的制备
        2.2.4 电极的制备
        2.2.5 电催化活性的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电极材料的表征
        2.3.2 电极材料的催化析氢活性
        2.3.3 电极材料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性能
        2.3.4 电催化乙醇部分氧化制乙醛
    2.4 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介孔碳基碳化钼纳米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表征仪器
        3.2.2 碳基介孔碳化钼材料的制备
        3.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离子液体的表征
        3.3.2 制备的碳基介孔碳化钼的表征
    3.4 碳基介孔碳化钼电催化性能
    3.5 本章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介孔碳基碳化钨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碳化钨材料的合成
        4.2.2 电化学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表征
        4.3.2 材料表征
    4.4 碳化钨作为电极材料的析氢和氧还原反应活性
    4.5 小结
    4.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介孔碳基碳化铬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碳化铬材料的制备
        5.2.2 作为祈氨反应的电化学催化剂的活性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离子液体的表征
        5.3.2 碳化铬材料表征
    5.4 碳化铬材料的析氢和氧还原活性
    5.5 小结
    5.6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介孔碳基碳化钒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碳化钒材料的制备
        6.2.2 电催化活性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离子液体的表征
        6.3.2 碳化钒材料表征
    6.4 介孔碳基碳化钒材料的析氢和氧还原活性
    6.5 小结
    6.6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纳米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镍氢电池工作原理
    1.3 车载镍氢电池的发展现状
    1.4 纳米材料在镍氢电池中的应用
        1.4.1 纳米材料在镍氢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1.4.2 纳米材料在镍氢电池正极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2.1 化学药品与仪器
        2.1.1 主要实验药品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纳米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2.2.1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2.2.2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2.2.3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
        2.2.4 X射线衍射测试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3 电极的制作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恒流充放电测试
        2.4.2 循环伏安测试
第三章 纳米氧化锌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3.2.1 溶剂热法制备空心氧化锌
        3.2.2 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3.3 电极的制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样品的结构形态表征
        3.4.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4.3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样品的结构形态表征
        4.4.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氧化铜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纳米氧化铜的制备
    5.3 电极的制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纳米氧化铜的XRD表征和粒度分布
        5.4.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致谢

(3)硒化镉(CdSe)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材料简介
        1.2.1 纳米材料的分类
        1.2.2 纳米材料的特性
        1.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1.2.4 纳米材料的应用
    1.3 AAO纳米孔材料
        1.3.1 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的分类
        1.3.2 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的应用
    1.4 CdSe纳米材料
        1.4.1 CdSe纳米材料的制备
        1.4.2 CdSe纳米材料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AAO模板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2 样品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AO模板的基本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Se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实验内容
        3.2.3 测试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样品结构分析
        3.3.2 形貌分析
        3.3.3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3.4 荧光光谱分析
        3.3.5 合成CdSe薄膜的影响因素
        3.3.6 退火对产物的影响
        3.3.7 反应过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AO辅助制备CdSe纳米材料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AAO模板的制备
        4.2.2 模板辅助制备CdSe纳米材料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液负压样品分析
        4.3.2 模板辅助水热样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石油焦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容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超级电容器的概述
        1.2.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1.2.2 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与分类
        1.2.3 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特点
        1.2.4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领域
        1.2.5 超级电容器的产业化现状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碳电极材料
        1.3.2 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
        1.3.3 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1.3.4 复合电极材料
    1.4 活性炭的制备研究
        1.4.1 活性炭的结构特点
        1.4.2 活性炭的原料
        1.4.3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1.4.4 活性炭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的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原理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2.2.1 石油焦
        2.2.2 主要原料和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活性炭的制备及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2.3.1 活性炭的制备
        2.3.2 活性炭电极的制作
        2.3.3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2.4 活性炭性能的检测
        2.4.1 收率
        2.4.2 振实密度
        2.4.3 粒度
        2.4.4 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2.4.5 恒流充放电测试
        2.4.6 循环伏安测试
        2.4.7 交流阻抗测试
第三章 化学活化和物理-化学联合活化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活化工艺对活性炭物理性能的影响
        3.3.2 活化工艺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石油焦粒度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石油焦粒度对活性炭物理性能的影响
        4.3.2 原料粒度对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活化剂的种类及配比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不同活化剂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
        5.2.1 活性炭的制备过程
        5.2.2 活化剂种类对活性炭物理性能的影响
        5.2.3 活化剂种类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2.4 小结
    5.3 复合活化剂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
        5.3.1 活性炭的制备过程
        5.3.2 复合活化剂的配比对活性炭物理性能的影响
        5.3.3 复合活化剂的配比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5.3.4 小结
    5.4 结论
第六章 优质活性炭及卷绕式超级电容器的制备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活性炭的制备
        6.2.2 卷绕式超级电容器的制造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活性炭的物理性能检测
        6.3.2 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6.4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5)制备条件对氧化铝模板有序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纳米材料发展简介
    1.3 纳米材料的新效应
    1.4 纳米材料应用
        1.4.1 微电子
        1.4.2 光电
        1.4.3 磁学
        1.4.4 传感器材料
        1.4.5 太阳能电池
    1.5 模板合成法组装纳米结构
        1.5.1 模板合成法简介
        1.5.2 AAO模板
        1.5.3 AAO模板特点
        1.5.4 AAO 模板的应用
    1.6 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AAO模板的制备
    2.1 引言
    2.2 纳米孔阵列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化学药品
        2.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4 制备过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阳极氧化电压对AAO模板的影响
    3.2 电解液对AAO模板的影响
        3.2.1 电解液的类型
        3.2.2 电解液的浓度
    3.3 混合电解液对AAO模板的影响
        3.3.1 硫酸和草酸的混合酸
        3.3.2 草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模板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的模板类型
    1.1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
    1.2 痕迹刻蚀聚合物模板
    1.3 共聚物模板
    1.4 中孔材料
    1.5 碳纳米管
    1.6 生物模板
    1.7 聚集体模板
    1.8 混合模板法
2 利用模板技术制备材料的分类
    2.1 制备纳米材料
        2.1.1 制备一维纳米材料
        (1) 制备纳米管、纳米线等
        (2) 制备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
        (3) 制备一维纳米聚合物
        2.1.2 制备多维纳米材料
        (1) 组装纳米团簇、孔洞材料
        (2) 制备夹层式纳米复合材料
        (3) 制备纳米复合微球
    2.2 制备中孔材料
3 模板技术在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
    3.1 利用模板技术自组装纳米材料
        3.1.1 纳米孔道阵列辅助自组装
        3.1.2 自组装自然结构
        3.1.3 碳纳米管阵列的催化辅助生长
    3.2 核-壳纳米复合粒子制备
    3.3 空心微球形纳米结构材料
    3.4 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

(7)超薄Al膜和AlN薄膜的光学性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超薄铝膜的研究现状
        1.1.1 铝材料的性质
        1.1.2 铝薄膜的性质
        1.1.3 超薄铝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1.1.4 铝薄膜的研究概况和发展方向
    1.2 氮化铝薄膜的研究现状
        1.2.1 氮化铝(AlN)晶体的结构与能带结构
        1.2.2 氮化铝的性能
        1.2.3 氮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1.2.4 氮化铝薄膜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和测试原理
    2.1 薄膜的制备方法
        2.1.1 直流磁控溅射装置及其原理
        2.1.2 射频磁控溅射装置及其原理
        2.1.3 反应溅射
    2.2 透射光谱分析方法
    2.3 X 射线分析方法
    2.4 表面平整度分析AFM
    2.5 热学性质分析
        2.5.1 纵向热导率测试方法
        2.5.2 横向热导率测试方法
3 超薄铝膜的制备与光学性质分析
    3.1 超薄铝膜的制备
        3.1.1 实验仪器
        3.1.2 衬底的清洗
        3.1.3 实验过程
    3.2 制备参数对超薄铝膜透射光谱的影响
        3.2.1 工作压强
        3.2.2 溅射时间
        3.2.3 基片温度
        3.2.4 靶距
    3.3 退火处理对铝膜透光性能的影响
    3.4 超薄铝膜表面平整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氮化铝薄膜的制备与分析
    4.1 ALN 薄膜的制备
    4.2 氮化铝薄膜成分分析
    4.3 氮化铝薄膜形貌分析
    4.4 氮化铝薄膜的结构分析
    4.5 制备参数对氮化铝薄膜透光性能的影响
        4.5.1 氮分压
        4.5.2 工作压强
        4.5.3 靶距
        4.5.4 溅射时间
        4.5.5 基片温度
        4.5.6 综合分析
    4.6 退火处理对氮化铝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4.7 氮化铝薄膜热学性质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导热涂层对LED 系统散热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LED 热量分析
        5.2.1 不同发光颜色LED 灯的升温曲线
        5.2.2 LED 管封装数量不同的LED
    5.3 导热材料对LED 灯升温的影响
        5.3.1 加入硅脂涂层变化图
        5.3.2 加入硅胶涂层变化图
        5.3.3 结果分析
    5.4 ALN 薄膜在LED 散热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情况
    3 LED 升温曲线具体数据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四、纳米铝箔首次在春兰批量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碳基过渡金属碳化物介孔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 张永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纳米添加剂对镍氢电池正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 王震虎. 广东工业大学, 2012(09)
  • [3]硒化镉(CdSe)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 李婧.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4]石油焦基活性炭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容特性研究[D]. 孙晓峰. 中南大学, 2009(04)
  • [5]制备条件对氧化铝模板有序性的影响[D]. 王利娜.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 [6]模板技术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与发展[J]. 杜朝锋,黄英,秦秀兰. 材料导报, 2006(S1)
  • [7]超薄Al膜和AlN薄膜的光学性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 付光宗. 重庆大学, 2006(12)
  • [8]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过程中获取企业竞争优势[D]. 张启跃. 清华大学, 2004(04)
  • [9]纳米铝箔首次在春兰批量生产[N]. 东生. 中华建筑报, 2004

标签:;  ;  ;  ;  ;  

纳米铝箔首次在春兰实现量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