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柳永用调究竟有多少?(论文文献综述)
刘尊明[1](2021)在《柳永词用调数量和成就的统计分析》文中指出柳永存词共213首,凡用142调。沿用唐五代及宋初已有旧词调仅18调,首见和创始于柳永的新调共124调;小令为22调,中调有40调,长调占80调。定量分析显示,柳永用调创调的总体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用调总数名列两宋词人首位,与吴文英并列第一;用调体现出继承与创新兼备而以创新为主的成就与特色;用调也体现了体式丰富多样而以长调慢词为主体的鲜明特色;创作也显现出更注重创调用调的意识与实践。
刘尊明[2](2020)在《论苏轼长调慢词的创作成就》文中提出苏轼曾受到"不协音律"一类的批评,主要指向的是其长调慢词,从而影响和遮蔽了历代对东坡长调慢词的深入研究。事实上,苏轼的长调慢词虽只有17调41首,数量不及其小令和中调之多,却取得了非常突出的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其一,提高词品,厥功甚伟;其二,开拓词境,成就卓着;其三,革新词风,贡献巨大;其四,创用新调,意义非凡;其五,推进词律,颇有建树。在词品、词境、词风的提升、拓展与创新方面,东坡的长调慢词取得了以少胜多、承前启后的革新开拓成就,在用调和词律方面,东坡的长调慢词创作也并非不懂音乐不守律,而是对用调创调和词体词律也做出了探索与贡献。
陶友珍[3](2020)在《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下前代文学的印记,清代是词学复兴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清词的中兴离不开清人对唐宋词的学习与接受。本文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词集、词论与创作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情形。就词集而言,本文主要从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着录、刊刻、抄写、校勘、评点、笺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秦观、陈允平、辛弃疾、苏轼、赵以夫、周密、周邦彦、吴文英、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词集在该时期书目中着录次数较多,选集的着录以《花庵词选》《梅苑》《绝妙好词》《乐府雅词》为最。该时期新刊唐宋词集,别集以姜夔和张炎词集刊刻次数最多,选集以《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刊刻次数为多。顺康雍乾时期学人对唐宋词集的校勘、笺注、评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唐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唐宋词集的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其中《花间集》与明末清初词坛的复古之风,《乐府补题》与该时期咏物词的繁荣,《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时期新编的唐宋词选目前可见的约有23部,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体例全、择取精等特点,为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较好的文献基础。从统计数据来看,南宋清雅词人及其作品的入选率普遍较高,排名靠前,姜夔和张炎的词尤其受青睐。该时期新编的一些唐宋词选对清代词坛产生了较大影响,《见山亭古今词选》《词综》《词洁》《御选历代诗余》《晴雪雅词》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清人词论也是研究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传播与接受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词话是唐宋词传播的重要途径。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保存和传播的唐宋词数量颇为可观,其主要以品评、赏析、阐释、辨讹、述闻等方式呈现,唐宋词的词话传播具有小众化、碎片化、趣味化和深度化等特点;另一方面,清人在词话中通过研究具体的唐宋词作,学习唐宋人的写作技法,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作经验。其在词的命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获,作词讲求蕴藉、合理用典、情景交融。对于长调、中调、小令也能依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技巧。关于咏物词则主张神似而非形似,须寄托情感。大多数清人都认同宋代是词的高峰时期。他们认为词有着与诗、曲不一样的特质,主张词须幽深而要眇,尤其反对词的曲化和俗化。但清人也认识到了词与其他文体在摅写性情、标举景物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词体观也从侧面透露出清人认同并学习何种唐宋词的接受思想。清人在构建词史时,几乎都忽略了豪放词人,而其列举的各个时期的代表词人往往以南宋清雅词人居多。从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的论争来看,一般而言,清初学人多主张学五代北宋,康熙中叶以还,对南宋词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正变之论和本色之争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观点,但强调豪放亦为本色或只可论正变而不可论短长者亦不乏其人,反映了清人较为宏通的接受观;而雅俗之争基本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崇雅的势力要远大于媚俗。在词的创作方面,清人也对唐宋词多有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唐宋词接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词的创作:明末至顺治初期,清人多学习南唐、花间、北宋,清词多呈现出小令化和艳情化的倾向;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清人的接受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色,清词题材与风格多样,成就颇高;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是姜、张独尊的时期,清词更追求华丽的外壳而缺乏深广的思想内容,整体成就不如清初。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是多方面的,很多地方都是隐性而难以坐实的。故而,本文以追和这一较为明显而特殊的接受方式为例,阐述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主要有和韵、集句、效体、櫽栝等不同形式,其追和唐宋词时对长调更偏好,追和对象多为唐宋名家名作,对南宋词作尤为青睐。顺康雍乾时期追和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词学文献的储备以及词人创作追和词的契机和心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的追和使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人在词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唐宋词经典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词的中兴与繁荣。
豆晓楠[4](2020)在《张炎词用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张炎,是南宋词坛上的一位巨匠,同时也是固守音律的大家,不仅拥有庞大的存词量,而且对于词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也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以其精湛的词体创作,在词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张炎词的艺术成就与其匠心独运的用调特色关联甚密,本文根据张炎现存的302首词作、100个词调,对其用调情况进行全面剖析,对张炎词用调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发掘张炎词的词史意义与文化价值。除去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分为五章,以探求张炎词用调的基本特色及其词史意义。第一章对张炎现存词集版本作一梳理,对于诸版本之间所存在的词题序涉及年代不统一、序跋数量不等以及同一首词句读不一等情况进行对比和筛选修正后,确定黄畲《山中白云词笺(外一种)》为底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张炎词的用调研究。第二章通过梳理和分析张炎词用调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其用调十分丰富;长于小令、兼擅长调;喜用仄韵格、尤其是上去韵;于北宋喜用周邦彦调式、于南宋喜用姜夔调式;大量创体的确立,也使得张炎在用调体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第三章从张炎词用调的题材类型与声情选择两方面对比分析,可见其于题材和声情上均实现了突破,总体呈现出词情相配、时有变调和一调多态三种特点。第四章主要分析张炎词用调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张词偏爱清劲的长调和清雅的小令;加之句式和用韵两方面的巧妙应用从而造就了清刚醇雅的词作风格和多元统一的声情表现。第五章主要分析张炎词用调的词史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张炎词用调在宋元交游词人与清初浙西派词人中备受追捧;清代词谱着作中对于张炎词作体式的选录和分析,为其用调的传播接受奠定基础,对后世词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孙祎曼[5](2020)在《柳永词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柳永是北宋着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人,柳永之后,宋词大放异彩,不再拘泥于篇幅以及艺术手法。本文将从柳永词的用调进行研究,探究柳永词的词调以及其词调对后世词人的影响。
缪蔚[6](2020)在《柳永《乐章集校笺》用调研究》文中提出北宋词婉约派的代表柳永,一生作词二百多首,用调数量多达149种,其中创调106种,极大地丰富了宋词的表现形式。本文将根据《乐章集校笺》,具体统计分析柳永的用调情况、创调情况,考察调与词的声情关系,以及柳永所创词调对后世的影响,以此深入探究柳永在宋词史上的革新价值。
王卫星[7](2019)在《三类词调与唐宋词体之演进》文中指出综合考察唐宋词体观与流行词作,有三类词调应时而生,互有渊源,时有分合,在词体演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一类能彰显诗词体渊源与分别,中唐已形成,体势与近体诗相似,而能凭借微妙变化自成特色,在唐宋流行词调中占比例最大;第二类能奠定词体本色,形成于唐末五代,具有句短、韵密、变化繁多的鲜明特色,擅写柔情曼声,是促成词体定型的关键词调;第三类能发挥词体兼容性,形成于北宋,具有篇幅增长,句、韵、律等更灵变的优势,是宋代最具活力与容量的流行词调,既能促成词体变体,又能守护词体特色。系统研究这三类词,有助于把握唐宋词体的演变规律与名家名篇的词史地位。
刘尊明[8](2019)在《东坡长调慢词的用调成就与声律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东坡长调慢词的创作在用调上的特色与建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东坡创制了《贺新郎》这一慢词长调,并使之成为两宋词坛的"金曲"之一;其次,东坡还首次采用了《哨遍》《醉翁操》《三部乐》这3个慢词长调,或采自大曲,或为琴曲填词,亦颇着创新探索之功;其三,东坡还创造性地采用了《水调歌头》《念奴娇》《满江红》《沁园春》等13个北宋前期尚属新声的慢词长调,偏向于选择和掘发那些高亢之调、清越之声,对宋代慢词长调的繁衍和豪放词风的兴盛做出了开拓与贡献。东坡长调慢词在声律上亦颇有建树:其一,东坡词创调与首见的慢词长调在声律上具有相当的典范性;其二,东坡对长调慢词体式的突破也是符合声律规则的;其三,东坡在慢词长调的运用上也表现出声律精严的一面。
刘尊明[9](2018)在《东坡词用调数量和成就的统计与分析》文中指出《全宋词》收苏轼词共计363首,所用词调共计76调,在宋代词人用调排行榜中排第14位,实居第10名,反映出苏轼用调名列前茅的成就与地位。苏轼用调可分三种主要类型:沿用唐五代旧词调,凡33调;采用宋代新词调,凡32调;首见和创始之调,凡11调,反映出苏轼用调继承与创新并重而更重开拓创新的创作特征。苏轼用调小令占40调,中调占19调,长调占17调,中长调与小令的比例已接近平衡,也反映了苏轼用调体式多样、勇于探索的艺术成就。
姚逸超[10](2017)在《北宋前期词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宋前期这一唐宋燕乐转型阶段为时间范围,以其间所新创及运用的词调为研究对象,在文学史和音乐史的交叉视阈下,兼顾词调的音乐、文学和文化属性,对其创生和延展情况进行宏观梳理和微观解析,进而从词调史的意义上展现唐音宋调的衍变过程。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北宋前期词调的音乐来源。唐教坊曲及隋唐旧曲,宋教坊曲和鼓吹曲、民间新声、词人自度曲等共同构成北宋前期丰富的词调来源。鼓吹曲转化为词调,展现了宋初宫廷对倚声填词的参与;唐宋民间词调名的新变,折射出唐宋文化的转型;文人自度曲反映了文人对声辞配合的进一步体认。第二,北宋前期词调的燕乐宫调系统。真宗朝时期逐渐形成七宫十二调的燕乐宫调系统。以北宋政和七年为界,燕乐宫调系统先后采用“为调式调名”与“之调式调名”,考察宋词的依月用律,需明确其依循的调式基础。宋人日常填词创作,未有依月用律者,但由于南宋季世杨瓒、张炎诸人对填词音律化、典雅化的追求,才形成所谓的宋人填词“依月用律”问题。第三,北宋前期词调类型的承延与新变。入宋之后,令词内涵呈现出由酒令之“令”向音律之“令”的多元衍变。柳永大力创制慢词,其词中虚字的频繁运用,赋笔铺陈的写作技巧,既适应了唐宋音乐的转型,也适应了词体自身发展的新趋势。引调、近体数量虽少,但其创制与发展体现着宋代音乐类型的繁荣与宋代词调生成的新方式,极具宋调特色。第四,北宋前期词调的衍生与组合方式。在既有词调的基础上,转调、犯调、联章等衍生与组合的方式,使原词调转生出新的声情特色或表现效果。北宋前期词作中的转调与犯调,受到时代音乐风尚、地域音乐文化以及词人音乐思想的影响与制约,体现着词人音乐造诣的高下。北宋前期联章词在用调、书写内容、创作形式方面也展现出新的时代特点。第五,北宋前期词调的韵式与句式。北宋前期的新兴词调,在韵式、句式方面都较唐五代旧调有了明显变化,这是音乐与文学合力作用的结果。词调初兴,以押平韵为主,体现着近体诗律传统强大的惯性;仄声韵词调与入声韵词调的增长,反映出音乐元素对于词体约束的逐渐增强;平仄转韵词调在北宋前期的式微,则与唐宋时期所流行的词调类型相关。由唐入宋词调的句式在主导句型、句式组合、句内节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在诗歌句式、句法节奏发展到顶峰之后,词借着音乐的力量打破了这精致的桎梏,召唤出已经丧失活力已久的其它句型,发展出别具特色的句法节奏。这一过程在北宋前期基本完成,为词之为词,提供了坚实的文体基础。第六,北宋前期词调的声情。本章就宫调与词调声情、乐器与词调声情、词调声情研究与声调之学的建设等问题作了专门探讨,并以《倾杯乐》一调为例,考其源流,辨其声情,并进而探究词乐与词作的声辞配合关系。第七,北宋前期新创词调的命名、应用与流传。关注词调命名本身的文学文化内涵,考察新调产生后的当下传播与后世流行,也是词调研究的重要方面。本章对北宋前期新创词调调名的语言特征、事类分布作了细致分析,考察了北宋前期新创词调的共时性应用与历时性传播,以创调大家柳永为例,梳理了苏轼、晁补之、周邦彦、王喆等与柳词后世传播接受的密切关系。
二、柳永用调究竟有多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柳永用调究竟有多少?(论文提纲范文)
(1)柳永词用调数量和成就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柳永词用调数量的检索统计 |
二柳永词用调成就的定量分析 |
(一)柳永沿用唐宋已见词调的定量分析 |
(二)柳永词仅见之“孤调”的定量分析 |
(三)柳永词首见之常用词调的定量分析 |
(四)柳永词用调整体成就的定量分析 |
(2)论苏轼长调慢词的创作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词品,厥功甚伟 |
二、开拓词境,成就卓着 |
三、革新词风,贡献巨大 |
四、创用词调,意义非凡 |
五、推进词律,颇有建树 |
(3)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代顺康雍乾时期词传播与接受的环境及课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布 |
第一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书目中的着录 |
一、别集 |
二、选集 |
第二节 宋版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传 |
一、毛扆及毛褒所藏宋刻 |
二、钱曾所藏宋刻 |
三、季振宜所藏宋刻 |
四、徐乾学所藏宋刻 |
五、张宗橚所藏宋刻 |
六、黄丕烈所藏宋刻 |
第三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重刻与重抄 |
一、唐宋词集丛刻 |
(一) 汲古阁所刻唐宋词 |
(二) 侯文灿刻《宋十名家词》 |
二、宋词别集重刻 |
三、唐宋词选集重刻 |
(一) 《梅苑》 |
(二) 《草堂诗余》 |
(三) 《绝妙好词》 |
(四) 《乐府补题》 |
四、唐宋词集的重抄 |
(一) 书坊及私人传抄唐宋词集 |
(二) 四库馆臣抄录唐宋词集 |
第四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校勘 |
一、私人藏书家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毛扆和鲍廷博为中心 |
二、四库馆臣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
(一) 字句勘误 |
(二) 作者考订 |
(三) 格律辨析 |
(四) 版本考证 |
第五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与笺注 |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以《山中白云词》为例 |
(一) 艺术手法的点评 |
(二) 思想内容的感悟 |
二、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笺注——以《绝妙好词笺》为例 |
(一) 名物掌故笺释 |
(二) 词人生平考证 |
(三) 词人词作评价 |
(四) 其他词作增补 |
(五) 文字内容校勘 |
第六节 唐宋词集的传播与顺康雍乾时期词风的演变 |
一、《花间集》与明末清初复古之风的赓续 |
二、《乐府补题》与顺康雍乾时期咏物词的繁荣 |
三、《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编选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新编唐宋词选概述 |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选中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
一、基本数据的获取、统计与计算 |
二、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
(一) 时代及群体的选择 |
(二) 重要词人的进退与沉浮 |
(三) 词作的审视 |
第三节 唐宋词的选编与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 |
一、《见山亭古今词选》:清初崇雅之风的酝酿 |
二、《词综》:开启清代学南宋慕骚雅的新时代 |
三、《词洁》:南北兼取的接受理念与客观上崇雅的强化 |
四、《御选历代诗余》:不主一隅与悉归于正 |
五、《晴雪雅词》:示人词法与南宋清雅词风的普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以《词话丛编》为中心 |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概述 |
二、唐宋词在词话中的传播方式 |
(一) 品评与赏析 |
(二) 笺注与阐释 |
(三) 辨讹与纠谬 |
(四) 纪事与述闻 |
三、词话传播唐宋词的特点和效应 |
(一) 小众化 |
(二) 碎片化 |
(三) 趣味化 |
(四) 深度化 |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接受——以作法的研习为中心 |
一、创作进程的构思 |
二、艺术境界的营造 |
三、作法类型的归纳 |
余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体认与论争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对唐宋词人及其作品的体认 |
第二节 词体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
一、诗、词之异同 |
二、词、曲之异同 |
第三节 词史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
第四节 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接受的论争 |
一、南北宋之争 |
二、正变之论 |
三、本色论 |
四、雅俗之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唐宋词接受看顺康雍乾时期词风之演变 |
第一节 明末至顺治初期——宗花间、南唐、北宋与清词的小令化、艳情化 |
第二节 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多元化接受与清词题材及风格的多样化 |
一、风云变幻的唐宋词多元接受 |
二、多元接受背景下的清初词坛 |
第三节 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姜张独尊与清词内容的贫弱及风格的单一 |
一、从厉鹗到王昶:对姜张的坚守与新变 |
二、姜张词风笼罩下的其他类型唐宋词接受 |
三、姜张独尊下的雍、乾词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追和看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的形式 |
一、和韵 |
二、集句 |
三、效体 |
四、櫽栝 |
第二节 追和词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
一、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用调排行及分析 |
(一) 追和用调数据基本分析 |
(二) 追和十大词调 |
(三) 追和词调与声情 |
(四) 追和词调选用与原作及词坛风尚关系 |
二、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人排行及分析 |
(一) 追和次数及所属时代分布 |
(二) 追和十大词人 |
(三) 顺康和雍乾时期追和差异分析 |
(四) 稼轩词风在清前期全面回归 |
(五) 康熙中期姜张词风全面崛起 |
三、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作排行及分析 |
(一) 被追和热点作品排行比较 |
(二) 被追和热点作品的词调、题材和风格比较 |
(三) 顺康时期与雍乾时期被追和热点作品之比较 |
(四) 被追和热点作品所属时代比较 |
第三节 追和词兴盛的原因及其对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 |
一、追和词兴盛原因探究 |
二、追和对于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和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张炎词用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张炎词集版本述略及词作情况 |
1.1 张炎词集版本考 |
1.1.1 《山中白云词》八卷本 |
1.1.2 《玉田词》二卷本 |
1.2 张炎词当代整理本辨析 |
1.2.1 词题序辨析 |
1.2.2 序跋与题辞辨析 |
1.2.3 句读辨析 |
第2章 张炎词用调的基本情况 |
2.1 张炎词的用调概况 |
2.1.1 张炎词用调的来源与形式 |
2.1.2 张炎词用调的其他特点 |
2.2 张炎词用调的集大成与创新 |
2.2.1 对唐五代词调的运用 |
2.2.2 对北宋词调的运用 |
2.2.3 对南宋词调的运用 |
第3章 张炎词用调与题材类型 |
3.1 张炎词用调的题材与声情类型 |
3.1.1 张炎词的题材类型 |
3.1.2 张炎词的词调声情类型 |
3.2 张炎词用调与题材选择 |
3.2.1 张炎词各题材的用调情况 |
3.2.2 张炎词用调与题材类型的关系 |
第4章 张炎词用调与艺术风格 |
4.1 用调类型与词风之关系 |
4.1.1 长于长调,不失清劲之气 |
4.1.2 并擅小令,呈现清雅之风 |
4.2 用调体式与词风的关系 |
4.2.1 句法特点与声情的关系 |
4.2.2 用韵特点与声情的关系 |
第5章 张炎词用调的影响 |
5.1 张炎词用调在宋元及清代的接受 |
5.1.1 对宋元交游词人的影响 |
5.1.2 对清代主要词人的影响 |
5.2 清代《词律》《词谱》对张炎词调体式的分析归纳 |
5.2.1 万树《词律》、徐本立《词律拾遗》 |
5.2.2 王奕清等《钦定词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柳永词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柳词词调概述 |
1、柳词词调分类 |
2、创调 |
(1)创调背景与原因 |
(2)柳永小令词 |
(3)柳词的创新——长调慢词 |
二、乐器与柳词词调的联系 |
三、柳词的俚俗化 |
(6)柳永《乐章集校笺》用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乐章集校笺》用调数量统计 |
1.《宋代文学史》中提到: |
2.《中国文学史》卷三中说“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 |
3.《唐宋词通论》中说: |
二、柳永创调数量统计 |
三、僻调、孤调现象分析 |
四、苏轼对柳永所创词调的继承与开拓 |
五、宫调与词的声情关系考察 |
结语 |
(7)三类词调与唐宋词体之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彰显诗词体渊源的词调 |
二、奠定词体本色的词调 |
三、发挥词体兼容性的词调 |
余 论 |
(一)孕育阶段。 |
(二)脱胎阶段。 |
(三)演进阶段。 |
(8)东坡长调慢词的用调成就与声律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坡长调慢词的用调成就 |
(一) 东坡在长调慢词的创作上已有自己的创调, 而且成为宋词“金曲”之一 |
(二) 东坡词中另有首见的长调慢词共3调, 即《哨遍》《醉翁操》《三部乐》 |
(三) 东坡也创造性地采用了一批尚属新声性质的慢词长调, 总数达13调之多 |
二、东坡长调慢词的声律特征 |
(一) 属于东坡词首见与创调的慢词长调在声律上具有相当的典范性 |
(二) 东坡采用已有的慢词长调时对声律的突破也是符合声律规则的 |
(三) 东坡在慢词长调的运用上也表现出声律精严的一面 |
(10)北宋前期词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北宋前期在词调史意义上的开创性与独立性 |
一、宋调勃兴的开端 |
二、词调类型的完备 |
第二节 音乐·文学·文化:词调研究的多向与统一 |
一、词调的音乐属性 |
二、词调的文学属性 |
三、词调的文化属性 |
第三节 北宋前期词调研究的主要论题与路径方法 |
一、学术回顾 |
二、主要论题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音乐来源 |
第一节 词调发展的音乐准备 |
一、趋向完善的教坊制度 |
二、歌儿舞女的宴飨风尚 |
三、新声竞奏的民间音乐 |
第二节 隋唐旧曲与宋代新声 |
一、唐教坊曲的保留与隋唐旧曲的改造 |
二、宫廷音乐·民间俗乐·文人自度曲:多元的宋代新声 |
第三节 弦乐调与管乐调 |
一、琴曲与双韵曲 |
二、笛曲与筚篥曲 |
第二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燕乐宫调系统 |
第一节 燕乐宫调系统之演进 |
一、唐宋词所留存的宫调信息 |
二、燕乐二十八调的确立 |
三、七宫十二调的形成 |
第二节 “依月用律”与燕乐宫调系统 |
一、“依月用律”的历史沿革 |
二、“依月用律”的调式基础 |
三、“依月用律”与北宋前期的选调填词 |
四、“依月用律”与精通音律词人的创作 |
五、词学批评视野中的“依月用律” |
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调类型的承延与新变 |
第一节 令词 |
一、酒令之“令”:唐五代令词的来源 |
二、音律之“令”:宋代令词的新变 |
三、令词内涵衍变的文学表现 |
第二节 慢词 |
一、慢词内涵辨析 |
二、北宋前期的慢词创作 |
第三节 引调 |
一、引调内涵探析 |
二、北宋前期的引调创作 |
第四节 近体 |
一、近体内涵考释 |
二、北宋前期的近体创作 |
第四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衍生与组合 |
第一节 移宫换羽之转调 |
一、转调的主要类型 |
二、转调调式分布的时代因素与地域因缘 |
三、词人的音乐造诣与转调创作 |
第二节 移宫换曲之犯调 |
一、犯调的渊源与类型 |
二、柳词中的犯调之作 |
三、音乐环境与犯调创作 |
第三节 曲度相联之联章词 |
一、联章词的用调情况 |
二、联章词的新题材 |
三、联章词的新形式 |
第五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韵式与句式 |
第一节 韵式嬗变 |
一、入宋后词调押韵方式的变化 |
二、近体诗律与词调韵式 |
三、四声声情与入声韵词调 |
四、平仄转韵词调在唐宋的式微 |
第二节 句式沿革 |
一、同调异体 |
二、句式沿用 |
三、句式变革 |
四、句式研究之意义 |
第六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声情研究 |
第一节 宫调与词调声情 |
一、宫调于词作声情之影响 |
二、柳词声情与宫调关系的考察 |
三、宋词不尽依宫调声情之原因探微 |
第二节 乐器与词调声情 |
一、节奏乐器:拍板 |
二、管弦乐器:丝管 |
三、乐器与词调声情之关系 |
第三节 《倾杯乐》词调声情考论 |
一、《倾杯乐》乐曲声情考 |
二、《倾杯乐》之体制与声情 |
三、《倾杯乐》之词律与声情 |
四、《倾杯乐》之主题与声情 |
第四节 声情研究与声调之学的建设 |
一、“声调之学”的提出与发展 |
二、声情研究与声调之学 |
第七章 北宋前期新创词调的命名、运用与流传 |
第一节 新创调名的语言分析与事类研究 |
一、新创调名的语言分析 |
二、新创调名的事类研究 |
第二节 新创词调的共时性应用与历时性传播 |
一、创调的确定 |
二、新创词调的共时性运用 |
三、新创词调中的后世流行词调 |
四、新创词调中的僻调 |
第三节 柳永新创词调在宋金时期的传播 |
一、慷慨之调:苏轼对柳永词调的选择 |
二、冷僻之调:晁补之对柳永词调的接受 |
三、典雅之调:周邦彦与柳永词调在南宋的传播 |
四、阐教之调:王喆与柳永词调在金元的变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柳永用调究竟有多少?(论文参考文献)
- [1]柳永词用调数量和成就的统计分析[J]. 刘尊明. 中文论坛, 2021(01)
- [2]论苏轼长调慢词的创作成就[J]. 刘尊明. 厦大中文学报, 2020(00)
- [3]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 陶友珍. 苏州大学, 2020(06)
- [4]张炎词用调研究[D]. 豆晓楠. 河北大学, 2020(08)
- [5]柳永词调研究[J]. 孙祎曼. 青年文学家, 2020(14)
- [6]柳永《乐章集校笺》用调研究[J]. 缪蔚. 中国文艺家, 2020(05)
- [7]三类词调与唐宋词体之演进[J]. 王卫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8]东坡长调慢词的用调成就与声律特征[J]. 刘尊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9]东坡词用调数量和成就的统计与分析[J]. 刘尊明. 齐鲁学刊, 2018(05)
- [10]北宋前期词调研究[D]. 姚逸超. 浙江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