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超声对大鼠孕期胎盘组织中NO的阶段性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许梦白[1](2021)在《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通过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引起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利用因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索PPD的中医证候特点,进一步归纳PPD的中医病机和治则,以期为PPD临床个体化精准辨证提供理论支持。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检索中药内服方剂治疗PPD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治疗PPD内服方药的药物组成规律及遣方用药思路,为临床治疗PPD的选方用药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探索中药治疗PPD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结合PPD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文献方药研究,开展动物实验,建立PPD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给予逍遥散干预。通过观察大鼠下丘脑病理组织形态、检测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激素水平、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ER)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等,探讨逍遥散治疗PPD的疗效及分子作用机制,为逍遥散治疗PPD提供具有科学内涵的客观依据,同时“以方测证”,揭示PPD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病机本质。方法: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建立《产后抑郁症调查问卷》,收集PPD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量表积分、中医症状及体征信息。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导致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研究,归纳PP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进一步探寻PPD的中医病机和治则。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中文数据库2000年-2019年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PPD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按照筛选标准收集研究所需中药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4.0、Weka 3.8等软件对中药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探索中药治疗PPD的遣方用药规律,探析临床治疗PPD的用药思路。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以妊娠后期慢性极轻度应激(Chronic ultramild stress,CUMS)方法建立PPD大鼠模型,综合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产仔及活仔量、行为学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下丘脑病理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E2、P、PRL含量;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下丘脑组织匀浆中ERα、ERβ、GPER及PKA、CREB、BDNF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分子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在基于HPG轴探索PPD的发病及逍遥散干预作用机制的同时,“以方测证”,以逍遥散为反证,揭示PPD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生物学基础。结果: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1)206例PPD患者平均年龄为30.28±5.07岁;轻度抑郁患者94例,占比45.63%;中度抑郁患者72例,占比34.95%;重度抑郁患者40例,占比19.42%。在影响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心理社会因素中,产前教育是影响PPD患者抑郁程度的保护因素,新生儿疾病、经前烦躁情况、孕期焦虑抑郁、孕产期负面事件、睡眠时间不足、患者受关心和支持度低是导致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2)206例PPD患者的高频症状及体征有情绪抑郁、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烦躁易怒、善太息、乳房胀痛、悲伤欲哭、精神萎靡、健忘、腹胀,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舌黯及舌有瘀斑瘀点,苔白、苔薄、苔腻,脉细、脉弦、脉沉。将中医症状因子分析得出的9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共出现5个聚类结果:①肝郁脾虚证,其症状包括善太息、腹胀、胁肋胀满甚则疼痛、乳房胀痛、食少纳呆;②阴血亏虚证,其症状包括面色淡白、爪甲色淡、肢体麻木、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③肝火炽盛证,其症状包括口苦、目赤、口干咽燥、便秘、烦躁易怒、头痛;④脾肾阳虚兼痰湿证,其症状包括脘痞、恶心、胸闷、惊恐易醒、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浮肿、小便清长或(和)夜尿增多;⑤心脾两虚兼血瘀证,其症状包括心悸、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多梦、悲伤欲哭、面色晦暗、自汗、下腹刺痛、恶露色紫暗有块。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1)本研究共筛选处方112例,涉及中药116味,使用频次为1216次。治疗PPD的高频药物有柴胡、甘草、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等17味。所有药物中,归经以脾经、肝经为主,温性和甘味药出现频率最高,药物功效以补益、理气、安神、活血化瘀等为主。(2)17味高频药物共聚为4类:①聚类1包括柴胡、白芍、当归、甘草;②聚类2包括白术、茯苓;③聚类3包括香附、陈皮、川芎、郁金;④聚类4包括茯神、黄芪、大枣、地黄、合欢皮、酸枣仁、远志。(3)17味高频药物关联分析共得出50条关联药物组合,符合二阶关联规则的有6组,符合三阶关联规则的有18组,符合四阶关联规则的有17组。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1)实验一:4组大鼠产仔及活仔量无明显差异,大鼠造模后出现倦怠嗜卧、活动量减少、粪便质软、体重降低等宏观表现,行为学结果中糖水消耗率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旷场实验中穿格、站立及修饰次数出现降低趋势性变化;氟西汀组及逍遥散组大鼠宏观表现及行为学结果均有明显改善,表明模型组大鼠产后出现抑郁样改变,PPD大鼠模型成功建立,“以方测证”,以逍遥散反证本研究建立的PPD大鼠模型是PPD肝郁脾虚证的病证结合模型。(2)实验二:在HPG轴中,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数目减少、排列疏松紊乱,大量神经元出现核固缩、深染及胞体萎缩、空泡样变性、周围脱髓鞘改变等严重病理学变化,而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出现不同程度改善;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E2、P、PRL水平均明显降低;逍遥散组大鼠血清E2、P、PRL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3)实验三: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ERα、GPER、PK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β、CREB、BDNF基因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中ERα、CREB、BDN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Rβ、GPER、PKA基因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ERα、CREB、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β、GPER、PKA蛋白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中PKA、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Rα、ERβ、GPER、CREB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免疫组化对上述指标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ARC及VMH中广泛分布,其中,模型组大鼠下丘脑ARC中ERα、PKA、CREB、BDNF的MOD值明显降低,VMH中的ERα、ERβ、GPER、CREB、BDNF的MOD值明显降低,逍遥散则可逆转这一改变,明显升高PPD模型大鼠下丘脑ARC及VMH中已降低的相关指标。结论:1.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可作为应激源导致PPD的发生、发展。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肝火炽盛证、脾肾阳虚兼痰湿证、心脾两虚兼血瘀证及其症状表现是PPD患者具有临床意义的中医证候特点。2.女子产后多虚多瘀,气血失调,神魂失养,存在于PPD发病的始终。基于肝脾与情志、气血的密切相关性,临床治疗PPD患者可从肝脾论治,调理气血,临床可灵活运用疏肝解郁、理气健脾、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等治法。逍遥散用药组合气血兼顾,肝脾同调,是治疗PPD的常用方剂。3.以妊娠后期CUMS方法可建立病证结合的PPD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采用逍遥散对PPD模型大鼠进行干预,可通过HPG轴上调性改变下丘脑内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ER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调节抑郁样行为。4.基于“以方测证”及“微观辨证”等中医理论基础,肝郁脾虚证是PPD的重要证候特点,以逍遥散为反证的PPD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生物学基础涉及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可能与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HPG轴功能异常、性激素分泌减少、下丘脑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的下调性改变抑制神经发生有关。
方雨婷[2](2021)在《加味安胎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比较治疗组(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与对照组(中药安慰剂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加味安胎方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上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用药方案?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收集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要求的早孕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经过14个月的病例收集,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并同意入组实验的病例76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入选的符合研究要求的7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采用SPSS26.0软件随机数字排序法来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人,其中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加味安胎方治疗的患者38例(治疗组);使用低分子肝素和中药安慰剂治疗的患者38例(对照组)?同时治疗4周,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凝血六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临床疗效、保胎结局、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来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每周进行一次血清激素(HCG、E2、P)水平测定和B超监测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每周行一次肝功能测定以及时发现药物毒副作用,以便即使调整患者用药方案?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t=9.898,P<0.01;对照组t=7.156,P<0.01,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t=2.328,P=0.023<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经过4周的治疗后(孕10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子宫动脉RI的值较治疗前(孕6周)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后(孕10周)治疗组平均子宫动脉RI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3.凝血六项的比较: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凝血六项)AT-III、PT、APTT、TT、D-Dimer、FIB:P值均大于0.05,说明治疗前俩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前后的D-Dimer、FIB,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D-Dimer、FIB上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1)?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前后的AT-III、PT、APTT、TT?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1)?4.临床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保胎结局的比较: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保胎结局:治疗组保胎成功30人,失败5人,保胎成功率为85.7%;对照组保胎成功23人,保胎失败13人,保胎成功率63.9%,c2=4.467,P<0.05,说明治疗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三大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安全性,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口服中药汤剂过程中,治疗组出现恶心2例,后均自行缓解、继续治疗?结论:1.治疗组(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PTS所致RSA上的总有效率为82.9%,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药安慰剂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总有效率为58.3%,说明导师在寿胎丸基础上添加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加味安胎方在临床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安全可靠,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2.治疗组(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六项、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起效快,疗效好,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于临床。3.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提高PTS所致RSA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其保胎成功率为85.7%,优于中药安慰剂联合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为63.9%。
崔慧[3](2020)在《补肾化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血流灌注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将补肾化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于子宫血流灌注不足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观察其早孕期的治疗效果,评价并分析中药在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血流灌注中的疗效和可行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更多的理论和临床支持。方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Axa IU皮下注射、地屈孕酮10mg口服,每隔12小时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补肾化瘀中药口服,每日一剂,水煎服,两组均治疗至妊娠1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早期妊娠结局、超声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的变化,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最后将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比较两组的12周妊娠结局显示:40例治疗组患者中有35例胚胎存活,有效率为87.5%,40例对照组中有27例胚胎存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的12周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双侧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以及S/D之和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27例早孕期保胎成功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后的血流参数值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比对照组,治疗组的各参数值下降趋势更为显着,两组间的左侧PI、左侧RI、右侧PI值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RI、双侧S/D之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和治疗组于治疗前的平均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21.77±2.269、21.77±2.95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治疗后的平均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为:11.6±1.868、5.93±1.015,治疗组的积分下降更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80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仅有10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肝功转氨酶升高,未出现过敏、出血倾向等其他副反应,血尿常规、肾功、凝血系列等并未出现明显异常,两组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改善微循环方面效果显着,而补肾化瘀中药能显着增强其治疗优势,并能减少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腹痛、腹坠、腰膝酸痛等临床症状,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的中西医结合方案能更有效的降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改善子宫血流灌注,提高早期保胎成功率,且副反应较少,母胎安全性较高。
马丽娟[4](2020)在《转录因子TWIST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病率为5%-12%。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在妊娠20周后发病,临床症状严重的子痫前期为重度子痫前期,妊娠34周之前发病的重度子痫前期称为早发性重度子痫前期(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EOSP)。患者发病越早、病情越重,母儿预后越差。子痫前期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患者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和器官血液灌流量减少,多脏器出现缺血缺氧性损害,同时胎盘灌注不足可导致胎儿损伤。目前认为,胎盘浅着床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基础,导致胎盘长期缺血、氧化应激,释放异常胎盘因子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诱发子痫前期。有研究证实,EOSP是与胎盘发育缺陷关系最为密切的子痫前期类型。胎盘滋养细胞是胎盘向子宫内膜和肌层浸润的执行者,因此探索调控滋养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因素及其干预手段,是阐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及指导其防治的关键点。TWIST1在多种人体组织和肿瘤中有调节细胞分化、抑制凋亡和增强侵袭等作用。TWIST1在胎盘滋养细胞中广泛表达,并且其表达量呈现孕周依赖性增加。文献报道TWIST1有促进滋养细胞分化和侵袭的能力,因此我们推测其可能在妊娠期胎盘相关性疾病--子痫前期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证实。此外,TWIST1是否对介导滋养细胞的凋亡发挥作用也尚未明确。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阿司匹林(Aspirin)是目前临床上公认有效的降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药物,有研究表明LMWHH和Aspirin可以直接调节滋养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但作用机制未明。第一部分EOSP患者与体外缺氧模型中滋养细胞凋亡率及TWIST1表达背景及目的:在妊娠早期,胎盘滋养细胞处于生理性缺氧状态,随后滋养细胞逐渐浸润至子宫内膜直至肌层的内1/3,并进入子宫螺旋小动脉管腔取代血管内皮,导致管腔增大、弹性增加。胎盘的绒毛面积逐渐扩大,子宫-胎盘的血流供应阻力降低、血容量增加,胎盘滋养细胞的缺氧状态得到纠正。胎盘滋养细胞凋亡率增加和侵袭能力下降会引起胎盘浸润不足和子宫血管重铸障碍,导致胎盘供血不足和滋养细胞氧化应激,最终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TWIST1促进滋养细胞分化和侵袭的作用已被证实,但其在子痫前期患者滋养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未见报道。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对EOSP患者和匹配孕周非高血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重量、评分以及胎盘重量进行比较,并检测两组间胎盘TWISTI的表达和滋养细胞凋亡率的差异,然后在体外模拟妊娠早期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的缺氧状态,检测TWIST1表达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方法:1.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16.12-2018.10年间分娩的27例EOSP患者与31例孕周相匹配的非高血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和胎盘重量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2.利用Western blo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EOSP患者和孕周相匹配的非高血压孕妇胎盘中TWIST1的表达;利用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组间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情况。3.在体外缺氧模型中,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滋养细胞TWIST1的表达;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Annexin V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结果:1.与同孕期分娩的非高血压孕妇相比,EOSP患者分娩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胎盘重量明显降低。2.与同孕期分娩的非高血压孕妇相比,EOSP患者胎盘中TWIST1表达降低,滋养细胞凋亡率增加;3.缺氧可导致体外培养的滋养细胞TWIST1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而且呈现时间依赖性。结论:EOSP患者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胎盘滋养细胞TWIST1表达降低与细胞凋亡率升高及EOSP发病具有正相关性。第二部分TWIST1在缺氧滋养细胞中的作用背景及目的:在女性生殖功能中,TWIST1有调节子宫基质细胞蜕膜化、胚胎发育和器官分化的作用。胎盘的发育和肿瘤的生长在诸多方面有极其相似的特点,因此可以推测TWIST1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也作用于滋养细胞中。在本章中,着眼于缺氧引起的滋养细胞活性和功能的改变,通过调节TWIST1的表达,检测缺氧滋养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血管生成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深入探讨TWIST1在胎盘发育和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转染过表达TWIST1的质粒获得过表达TWIST1的细胞株,借助慢病毒载体获得干扰TWIST1表达的稳定细胞株,并对上述细胞株进行缺氧培养。2.利用 Edu 染色、Hochst33342 染色、Annexin V 和 Western blot 检测缺氧模型中TWIST1过//低表达对滋养细胞增殖、凋亡、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和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表达的作用。3.利用平板克隆、Transwell、血管形成实验检测缺氧模型中TWIST1过/低表达对滋养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以及血管生成能力的作用。4.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缺氧模型中TWIST1过/低表达对滋养细胞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结果:1.过表达TWIST1抑制缺氧引起滋养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也发生相应变化;而低表达TWIST1则促进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2.过表达TWIST1可以逆转缺氧导致的滋养细胞克隆形成、血管生成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降低,伴随着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升高;而低表达TWIST1则进一步加剧缺氧导致的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降低。3.过表达TWIST1降低缺氧滋养细胞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提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而低表达TWIST1进一步加剧缺氧导致的滋养细胞ROS增加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TWIST1参与缺氧状态下滋养细胞的增殖、凋亡、血管形成、细胞迁移能力的调节,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侵袭。第三部分 凋亡激活剂/抑制剂对TWIST1调节缺氧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背景及目的: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目前已确定的是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和内质网途径三条通路,其中线粒体途径是哺乳动物中最重要的凋亡通路。线粒体途径激活后,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降低,进而启动Caspase家族级联反应,导致凋亡。Caspase-9是线粒体凋亡途径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因子,而Caspase-3是三条凋亡通路的共同底物,是细胞凋亡的执行者。我们之前的研究证实,TWIST1可以调节缺氧滋养细胞的凋亡,同时伴随着线粒体途径中凋亡相关蛋白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提示TWIST1可能影响滋养细胞的线粒体凋亡途径。在本章中,通过在缺氧滋养细胞模型中分别加入Caspase-3的激活剂以及Caspase-9的激活剂/抑制剂,进一步探讨TWIST1调节滋养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1.在缺氧滋养细胞模型中过表达TWIST1,并加入Caspase-3的激活剂(PAC-1)、Caspase-9 的激活剂(YC137)或抑制剂(Z-LEHD-FMK),利用 Hoechst染色和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2.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加入Caspase-3的激活剂、Caspase-9的激活剂或抑制剂后的缺氧滋养细胞中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Caspase-9)和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的表达。结果:1.过表达TWIST1抑制了缺氧导致的滋养细胞凋亡,加入Caspase-3和Caspase-9激活剂均可逆转TWIST1对细胞凋亡的保护性作用,而加入Caspase-9抑制剂则增强了 TWIST1抑制凋亡的作用。2.过表达TWIST1抑制了缺氧对滋养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和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加入Caspase-3和Caspase-9激活剂后逆转了其作用效果,而加入Caspase-9抑制剂后增强了其作用效果。结论:TWIST1通过介导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调节缺氧滋养细胞凋亡的作用。第四部分TWIST1调节Aspirin和LMWH影响滋养细胞活性和功能的机制背景及目的:Aspirin和LMWH降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作用已得到公认。研究证实,除通过发挥抗凝作用改善胎盘循环外,Aspirin和LMWH也可直接作用于胎盘滋养细胞,调节其活性和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本章中,在缺氧培养的滋养细胞中加入Aspirin和LMWH,探讨药物对滋养细胞凋亡和侵袭功能的影响;此外,通过干扰TWIST1的表达进一步探讨Aspirin和LMWH对滋养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1.用不同剂量Aspirin和LMWH处理缺氧滋养细胞,利用Annexin V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选择对细胞凋亡影响最明显且浓度最低的药物剂量。2.利用Edu染色、transwell检测Aspirin和LMWH对缺氧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Aspirin和LMWH对缺氧滋养细胞TWIST1表达、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和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spirin和LMWH对缺氧滋养细胞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3.在缺氧滋养细胞模型中低表达TWIST1,利用Edu染色、Annexin V、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Aspirin和LMWH对滋养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TWIST1表达后Aspirin和LMWH对缺氧滋养细胞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1.Aspirin和LMWH降低缺氧滋养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其增殖和侵袭能力;Aspirin和LMWH逆转缺氧导致的TWIST1表达、凋亡和侵袭相关蛋白变化;Aspirin和LMWH逆转缺氧引起的滋养细胞ROS升高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2.低表达TWIST1逆转Aspirin和LMWH对缺氧滋养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保护性作用,削弱Aspirin和LMWH对缺氧滋养细胞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论:Aspirin和LMWH可以通过促进TWIST1的表达抑制缺氧滋养细胞的凋亡,促进细胞侵袭,在胎盘发育和子宫血管重铸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这一机制的明确为Aspirin和LMWH用于子痫前期的早期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小结在本论文中,首先通过比较EOSP患者与非高血压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结局和胎盘重量的差异,以及两组孕妇胎盘TWIST1表达及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发现EOSP患者胎儿预后不良,胎盘滋养细胞TWIST1表达降低和细胞凋亡率增加。然后,模拟妊娠早期及子痫前期患者滋养细胞的缺氧状态,建立细胞模型,研究TWIST1对滋养细胞凋亡和侵袭浸润功能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调节滋养细胞凋亡的机制,发现TWIST1可以通过介导线粒体凋亡途径降低缺氧导致的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侵袭。最后,在缺氧培养的滋养细胞中加入Aspirin和LMWH,检测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变化,并通过干扰TWIST1的表达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发现Aspirin和LMWH可以通过促进TWIST1的表达降低滋养细胞的凋亡,增强其侵袭能力。
叶华[5](2020)在《补肾活血方联合血塞通治疗子宫动脉阻力异常RSA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比较补肾活血中药方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组)与单纯使用补肾活血中药方(对照组)治疗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异常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分析。总结中药联合注射用血塞通在治疗子宫动脉血流异常型复发性流产中的作用优势,为提高复发性流产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83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异常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使用注射用血塞通的意愿,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接受使用注射用血塞通,予补肾活血方联合注射用血塞通(400mg),对照组不接受使用注射用血塞通,单纯予补肾活血方,同时治疗4周,每2周为一个观察疗程,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保胎结局、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以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临床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9%,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2周后(孕8周),治疗组平均子宫动脉RI较治疗前(孕6周)显着降低(P<0.01),对照组平均子宫动脉RI较治疗前(孕6周)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孕10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子宫动脉RI较前2周(孕8周)均显着降低(P<0.01);经过整个周期的治疗后(孕10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子宫动脉RI的值较治疗前(孕6周)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后(孕10周)治疗组平均子宫动脉RI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4.保胎结局的比较:治疗组保胎成功29人,保胎失败8人,保胎成功率为78.38%;对照组保胎成功21人,保胎失败17人,保胎成功率55.26%,治疗组保胎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5.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现象,且两组患者的三大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均为出现明显异常。根据安全等级评定标准,将本研究中注射用血塞通及活血化瘀中药汤剂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1级,安全。结论:1.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注射用血塞通能有效治疗子宫动脉RI异常的RSA,提高临床总疗效,总有效率为86.49%,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中药补肾活血方(65.79%)。2.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注射用血塞通能明显改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异常型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且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中药补肾活血方的患者。3.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注射用血塞通能明显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与单纯使用中药补肾活血方相比,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安全好,值得运用于临床。4.中药补肾活血方联合注射用血塞通能有效提高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异常型RSA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其保胎成功率为78.38%,优于单纯使用中药补肾活血方的患者(55.26%)。
李苒苒[6](2020)在《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分析及其发病机制的探讨》文中指出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一组疾病。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的新发高血压,伴有蛋白尿、其他母体器官功能障碍:如急性肾损伤、肝脏受损、神经系统并发症、血液系统并发症;以及因子宫胎盘功能障碍导致的胎儿生长受限,脐动脉异常或死产等。目前全球发病率约为2%-5%,子痫前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痫前期的治疗主要以降压、解痉、镇静等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尚无其他理想的治疗措施,但大部分子痫前期的症状在胎盘剥离后可以缓解,因此主要的有效治疗方式是终止妊娠。此外,多胎妊娠增加了患子痫前期的机会,这些临床资料显示子痫前期的发病与胎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有关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包括以下几种: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营养缺乏。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的痉挛和内皮损伤,导致全身各大系统灌注减少,从而导致孕妇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死亡。鉴于子痫前期严重影响了母儿安全,从临床上去更好地认识子痫前期,探究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重点从子痫前期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孕产妇并发症、围生儿结局以及生物标志物FOS蛋白如何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来进行探讨。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收集了124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观察指标,探讨子痫前期带来的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我们的结果表明,与子痫前期发病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和血压,子痫前期患者均面临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围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剖宫产是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第二部分:本研究从细胞生物学功能层面去探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选择骨肉瘤原癌基因FOS(FBJ osteosarcoma oncogene,FOS)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及具体机制,qPCR结果表明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FOS呈低表达,体外细胞实验构建FOS干扰和过表达模型证实FOS过表达对滋养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的作用,干扰FOS抑制增殖;WB结果显示,干扰FOS蛋白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Ki67表达降低,过表达FOS则PCNA和Ki67表达增加,进一步揭示了FOS蛋白通过调控增殖标志物调节滋养细胞的增殖,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第一部分124例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01月的124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探讨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母儿造成的影响,从而为子痫前期的防控指导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01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并分娩的124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孕周分为A组(<28周),B组(28周≤孕周<34周),C组(≥34周);分别收集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孕产妇并发症、围生儿并发症、终止妊娠方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孕产妇的平均年龄、产次、体重指数、家族高血压病史和既往子痫前期病史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产妇的发病时间、终止妊娠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孕产妇的并发症(产后出血、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C组>B组>A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新生儿并发症有显着差异,A组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死胎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胎儿生长受限及NICU入院的发生率最高,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引产(57.89%)为主要终止妊娠方式,B组、C组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分别为69.23%、8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阴道分娩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均系临床高危人群,面临其带来的不同并发症,造成了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发病孕周越早,围生儿死亡率越高,子痫前期患者以剖宫产为主要终止妊娠方式,为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减少母儿不良结局,应加强孕期对孕妇的宣传教育及孕早期的防治,同时及时发现及早采取诊治措施也尤为关键。第二部分FOS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和机制分析目的:实时定量PCR分析在子痫前期组和非感染性胎膜早破早产组胎盘组织中FOS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明确FOS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细胞功能学实验初步探讨FOS对滋养细胞的调控能力及调控机制。方法:设计FOS的干扰序列,构建过表达质粒,通过在JAR、HTR-8/SVneo细胞中构建干扰和过表达模型;MTT、克隆形成实验以及EdU实验观察FOS对滋养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探究FOS对增殖标志物PCNA、Ki67的影响。结果:在人滋养细胞系JAR、HTR-8/SVneo中干扰FOS表达后,MTT、克隆形成及EdU实验均显示滋养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过表达FOS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WB结果显示过表达FOS可以促进了PCNA、Ki67的表达,干扰FOS则表达减少。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FOS蛋白低表达,通过抑制PCNA和Ki67的表达,影响滋养细胞的增殖,干扰胎盘发育,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刘玉思[7](2020)在《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中凋亡调控因子(miR-322、PCSK9)的表达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通常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神经管闭合不完全或者闭合失败引起的。NTDs的发病率在1‰-5‰,其危险因素涉及环境、生物、遗传、辐射和化学药品等。NTDs作为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疾病,目前尚不清楚其具体病因,其遗传因素中的基因突变或各信号通路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表达调控机制异常,可能在NTD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在胚胎发育、组织器官形态形成和功能确定等生命活动中普遍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由于自身基因缺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功能紊乱,打破了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动态平衡,则会导致NTDs的发生。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分别发现microRNA-322(miR-322)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型(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在NTDs中低表达:在糖尿病引起的NTDs中,mi R-322低表达,且抑制高糖诱导的小鼠神经干细胞凋亡;在对E11孕鼠血清的蛋白质组的分析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NTDs组中PCSK9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这些发现提示mi R-322、PCSK9具有成为NTDs早期筛查的分子标志物及干预治疗新靶点的潜能,但其参与NTDs发生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建立NTDs动物模型,探索miR-322和PCSK9在NTDs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明确其参与NTDs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miR-322通过沉默NOX4参与NTDs的形成1.1使用ATRA建立小鼠NTDs模型并于胚胎发育的E9.5取材。通过qRT-PCR检测miR-322、NOX4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OX4蛋白的表达水平。1.2生物信息学预测miR-322的靶基因。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C17.2并转染生物素标记的mi R-322和阴性对照。收集细胞裂解液,通过RNA pull down验证miR-322与NOX4的结合。1.3将构建的NOX4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与miR-322 mimic或阴性对照共转染C17.2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22与NOX4的相互作用。之后在细胞内进一步明确miR-322与NOX4的负向调控关系。1.4在C17.2细胞中干扰NOX4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指标的变化情况;在C17.2细胞中过表达NOX4,同时再转染miR-322 mimic,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TUNEL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水平。1.5在体外胚胎培养中,向NTDs组的胚胎羊膜腔内注射miR-322模拟物。通过观察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检测NOX4和凋亡相关指标的表达、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从而评估miR-322对减少细胞凋亡及治疗NTDs的效果。2、PCSK9在大鼠NTDs中的表达情况及抑制PCSK9增加NTDs发生风险的机制探究2.1使用ATRA建立大鼠NTDs模型,分别于胚胎发育的E11-E20取脊髓组织。2.2分别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PCSK9在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E11-E20的表达情况。2.3采用血药浓度测定和Western Blot评价PCSK9抑制剂SBC115076效果。2.4探究PCSK9抑制剂SBC115076与ATRA联合使用,是否能导致NTDs发生率增加,或是否能增加胎鼠对ATRA的致畸敏感性。2.5使用PCSK9敲除小鼠进一步验证PCSK9是否增加胎鼠对ATRA的致畸敏感性。2.6使用Western Blot验证抑制PCSK9后,C17.2神经干细胞和胚胎脊髓组织中caspase3、Bcl2、Bax的表达变化,探究PCSK9与凋亡的关系。2.7使用脂质组学技术分析孕鼠血清样本和胚胎脊髓组织样本中的脂质成分及表达量。结果:1.miR-322通过沉默NOX4参与NTDs的形成1.1在ATRA构建的NTDs小鼠模型中,mi R-322表达下调。相反,NOX4的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上调,但mRNA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变。1.2 NOX4是miR-322的潜在靶基因,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存在于NOX4 mRNA的3’端非翻译区上的结合位点实现的。当过表达miR-322时,NOX4的蛋白表达水平相应地降低,但mRNA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当抑制miR-322时,NOX4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RNA水平同样无明显变化。1.2在C17.2细胞中,干扰NOX4的表达,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增加;而过表达NOX4后,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且细胞凋亡水平增加;在此基础上,同时转染miR-322 mimic,可以挽回NOX4过表达导致的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同时减少细胞凋亡。1.3向胚胎羊膜腔内注射miR-322 mimic治疗后,检测到胚胎中NOX4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此同时,Bcl-2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3和Bax的表达发生下调,细胞凋亡减少。2、PCSK9在大鼠NTDs中的表达情况及抑制PCSK9增加NTDs发生风险的机制探究2.1在胚胎发育的E11-E20,与对照组相比,NTDs组PCSK9的mRNA和蛋白水平发生明显下调。2.2 SBC115076可抑制大鼠体内PCSK9的表达。SBC115076与ATRA联用可以增加胚胎的畸形率。在PCSK9-/-小鼠中也得到一致结论。2.3抑制PCSK9可增加C17.2神经干细胞和胚胎脊髓组织中促凋亡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1.NOX4是mi R-322的新靶点,并通过位于NOX4 mRNA 3’端非翻译区的结合位点与miR-322相互作用2.低表达的miR-322可增加NOX4蛋白表达水平引起细胞凋亡,参与NTDs发生。3.miR-322对NTDs胚胎细胞凋亡的治疗作用,可成为治疗NTDs的新靶点。4.PCSK9在NTDs脊髓组织发育过程中持续低表达。5.抑制PCSK9能够增加胚胎对ATRA的致畸敏感性。6.抑制PCSK9可通过上调Cleaved-Caspase3、Bax/Bcl-2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参与NTDs发生。
任正洪,罗树生,王燕[8](2005)在《孕期超声检查的循证研究》文中提出
梁建涛,霍丽蓉,史治山,刘晋敏,刘望彭[9](2001)在《诊断超声对大鼠孕期胎盘组织中NO的阶段性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孕早期超声辐照后其胎盘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etas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iticoxide ,NO)含量的阶段变化 ,旨在为临床孕早期超声诊断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将孕鼠分期采用生化技术检测其胎盘组织中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NOS活性与NO含量测定 ,孕早期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中晚期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着性差异。结论 孕早期接受一定剂量的超声辐照可使NO含量和NOS活性下降
刘韬[10](2019)在《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研究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暴露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暴露水平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围生儿的出生体重、早产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广西壮族人群的出生队列。2015年至2018年在广西平果县、田东县、德保县、隆安县、武鸣区和靖西市6各地区纳入队列研究的2035例孕妇及其围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往妊娠情况、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通过《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追踪随访研究对象的产检信息、分娩信息。采集孕妇孕早期外周静脉血液标本,用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测定孕妇血清中壬基酚(Nonylphenol,NP)、正壬基酚(4-]Nonylphenol,4-N-NP)、特辛基酚(4-tert-octylphenol,4-T-OP)、正辛基酚(4-n-Octylphenol,4-N-OP)的浓度。采用横断面分析其暴露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对围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暴露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的影响。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低于检出限的浓度均用检出限除以(?)替换,采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来描述它们的分布特征。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孕妇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浓度差异。对浓度进行对数转换后,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的因素及暴露水平对围生儿出生体重、BMI、出生体重Z评分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暴露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之间的关系。且运用R语言(R x64 3.5.3),采用弹性网络分析孕妇联合暴露于NP、4-N-NP、4-T-OP、4-N-OP对围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 2035例孕妇,其血清中NP、4-N-NP、4-T-OP、4-N-OP 的实际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 103.9156ng/mL、1.7376ng/mL、39.8546ng/mL1、0.8472ng/mL,检出率分别为 97.3%、61.9%、91.9%、64.1%;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NP暴露浓度的因素有:吸二手烟(β=0.145,P<0.001),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4-N-NP暴露浓度的因素有:喝酒(β=0.061,P=0.001)、烫染头发(β=0.048,P<0.001)、吸二手烟(β=-0.020,P=0.041),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4-T-OP暴露浓度的因素有:居住环境通风(β=0.161,P=0.004),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4-N-OP暴露浓度的因素有:喝酒(β=0.059,P=0.014)、吸二手烟(β=-0.027,P=0.039);经调整孕妇年龄、孕前BMI、产次后,孕妇孕早期血清中NP暴露于高水平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有关,其OR(95%CI)值分别为1.807(1.140,2.863)、0.631(0.404,0.987);孕妇孕早期血清中NP的暴露浓度越高,围生儿的出生体重越低(β=-14.763,P=0.046),特别是对男性围生儿的出生体重影响较大,其回归系数达-26.020(-47.191,-4.850),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分析得NP、4-N-NP、4-T-OP、4-N-OP联合暴露与围生儿的出生体重可能有关,其回归系数分别为-12.492、-19.042、-3.085、-14.410。研究结论: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NP、4-T-OP的暴露水平较高,4-N-NP、4-N-OP的暴露水平较低,并发现孕妇孕早期烫染头发、吸二手烟、喝酒可能与壬基酚或辛基酚类在孕妇孕早期血清中的暴露浓度有关;孕妇孕早期血清中的NP暴露水平较高,其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应增高,而其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低;NP的暴露浓度越高,其围生儿的出生体重会越低,尤其是对男围生儿的出生体重的负面影响较大,而与早产之间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
二、诊断超声对大鼠孕期胎盘组织中NO的阶段性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诊断超声对大鼠孕期胎盘组织中NO的阶段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产后抑郁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产后抑郁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2 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3 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病机及治则分析探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雌激素受体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
1 雌激素受体 |
2 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中医治疗产后抑郁症用药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HPG轴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逍遥散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产后抑郁症大鼠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变化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创新性 |
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加味安胎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中医认识 |
1.1 对滑胎病病名的认识 |
1.2 对滑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对滑胎病治疗的认识 |
1.4 中医PTS所致RSA的认识 |
2.西医对RSA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西医诊治 |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主要研究药品与器材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选择标准 |
1.5 研究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疗效评估标准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治疗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实验观察指标分析 |
3.2 PTS与RSA |
3.3 低分子肝素安全性分析 |
3.4 中医对肾虚血瘀型RSA的病机、治法的认识 |
3.5 现代医家对肾虚血瘀型RSA的认识 |
3.6 加味安胎方药物组成及其方义分析 |
4 临床疗效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介 |
(3)补肾化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血流灌注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1.西医诊断标准 |
2.中医诊断标准 |
(三)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
1.主要症状、体征评分 |
2.次要症状、体征评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B超检测方法 |
(二)药物来源 |
1.中药配制 |
2.西药来源 |
(三)治疗方法 |
(四)观察指标 |
1.疗效观察指标 |
2.安全性指标 |
(五)疗效标准 |
(六)统计学分析 |
四、研究结果 |
讨论 |
一、复发性流产与子宫动脉血流的相关性 |
二、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研究 |
三、现代医学改善子宫血流灌注的相关研究 |
四、补肾化瘀法在滑胎病中的认识基础 |
五、补肾化瘀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六、方药分析 |
七、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补肾化瘀中药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血流灌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4)转录因子TWIST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EOSP患者及体外缺氧模型中滋养细胞凋亡率及TWIST1表达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TWIST1在缺氧滋养细胞中的作用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凋亡激活剂/抑制剂对TWIST1调节缺氧滋养细胞凋亡的影响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TWIST1调节Aspirin和LMWH影响滋养细胞活性和功能的机制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论文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Ⅰ |
外文论文Ⅱ |
(5)补肾活血方联合血塞通治疗子宫动脉阻力异常RSA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材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疗效评估标准 |
1.7 统计学分析 |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病例入组完成情况 |
2.3 治疗结果与分析 |
3讨论 |
3.1 子宫动脉血流阻力与RSA |
3.2 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
3.3 方药分析及药理研究 |
3.4 三七的养胎作用 |
3.5 注射用血塞通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
3.6 补肾活血方联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6)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分析及其发病机制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124例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分析 |
前言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FOS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功能和机制分析 |
前言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与子痫前期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中凋亡调控因子(miR-322、PCSK9)的表达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miR-322 通过沉默NOX4 减少细胞凋亡治疗神经管畸形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NTDs模型制备及组织样本收集 |
2.2.2 体外全胚胎培养 |
2.2.3 细胞复苏、培养和传代 |
2.2.4 细胞转染 |
2.2.5 RNA pull down实验 |
2.2.6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
2.2.7 TUNEL实验 |
2.2.8 细胞、组织中总RNA和 microRNA提取 |
2.2.9 RNA定量、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10 蛋白质提取、定量及Western Blot实验 |
2.2.11 组织切片制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 |
2.2.12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在ATRA诱导NTDs模型中mi R-322和NOX4 表达改变 |
3.2 NOX4是miR-322 新的靶基因且可以与miR-322 相互作用 |
3.3 miR-322 抑制NOX4 的翻译 |
3.4 miR-322 减少NOX4 诱导产生的细胞凋亡 |
3.5 体外miR-322 治疗可减少NTDs胚胎中的细胞凋亡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PCSK9 在大鼠NTDs中的表达规律及抑制PCSK9 增加NTDs发生风险的机制探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鼠NTDs模型制备及组织样本收集 |
2.2.2 细胞复苏、培养和传代 |
2.2.3 组织总RNA提取 |
2.2.4 RNA定量、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5 蛋白质提取、定量及Western Blot实验 |
2.2.6 SBC115076与ATRA联用对大鼠NTDs发生率的影响实验 |
2.2.7 PCSK9~(-/-)鼠与ATRA联用对 NTDs 发生率的影响实验 |
2.2.8 血药浓度测定 |
2.2.9 脂质组学分析 |
2.2.10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PCSK9在NTDs大鼠胚胎发育过程中低表达 |
3.2 抑制PCSK9 表达可增加大鼠胚胎对ATRA的致畸敏感性 |
3.3 抑制PCSK9 可增加神经干细胞和NTDs胚胎组织的细胞凋亡 |
3.4 孕鼠血清及胎鼠脊髓组织脂质代谢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孕期超声检查的循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实验研究 |
2 人类实验研究 |
3 对人群生殖结局和儿童的影响 |
(10)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暴露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现场 |
1.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1.3 样本量的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问卷调查及知情同意 |
2.2 孕妇孕前体格信息收集 |
2.3 相关定义及相关分类 |
2.4 孕妇血清标本的采集、分离和保存 |
2.5 壬基酚、辛基酚类实验室检测 |
2.6 质量控制 |
2.7 录入数据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2035例壮族孕妇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检出率及其浓度 |
3.2 孕妇的基本特征 |
3.3 不同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暴露浓度 |
3.4 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第二章 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估计 |
2 研究方法 |
2.1 确定病例组 |
2.2 确定对照组 |
2.3 明确暴露因素及评估方法 |
2.4 相关变量定义 |
2.5 录入数据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 |
3.2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 |
4 讨论 |
4.1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 |
4.2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 |
第三章 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确定病例组 |
2.2 确定对照组 |
2.3 明确暴露因素及评估方法 |
2.4 相关变量定义 |
2.5 录入数据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早产 |
3.2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浓度与围生儿出生体重、BMI、出生体重Z评分 |
4 讨论 |
4.1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对早产的影响 |
4.2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浓度对围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
结论 |
本项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APs的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
2 内暴露的检测 |
3 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
3.1 壬基酚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
3.2 辛基酚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
4 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
4.1 壬基酚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
4.2 辛基酚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诊断超声对大鼠孕期胎盘组织中NO的阶段性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D]. 许梦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加味安胎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D]. 方雨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补肾化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血流灌注的疗效观察[D]. 崔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转录因子TWIST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马丽娟. 山东大学, 2020(12)
- [5]补肾活血方联合血塞通治疗子宫动脉阻力异常RSA的临床研究[D]. 叶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6]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分析及其发病机制的探讨[D]. 李苒苒.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7]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中凋亡调控因子(miR-322、PCSK9)的表达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刘玉思.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8]孕期超声检查的循证研究[J]. 任正洪,罗树生,王燕. 中国妇幼保健, 2005(22)
- [9]诊断超声对大鼠孕期胎盘组织中NO的阶段性影响[J]. 梁建涛,霍丽蓉,史治山,刘晋敏,刘望彭.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06)
- [10]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D]. 刘韬.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