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益肾健脾胶囊配合钙剂防治雄性大鼠去睾后骨丢失的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欢欢[1](2021)在《基于“肾虚血瘀”理论骨密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系统评价中成药和汤剂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龚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及骨密葆方组方意义。(2)观察骨密葆方对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3)通过实验研究观察骨密葆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微观结构,及其对IGF-β/Smad通路影响,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方法:(1)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BSCO、Cochrane Library、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6月,搜索补肾活血中药制剂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文献研究质量,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用药规律探讨病历资料收集来自龚正丰教授门诊诊治的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相关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药物频率、聚类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Gephi进行复杂网络分析。(3)选取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诊断为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病例,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分别于入组前、3月后测定骨密度,入组前、第1、2、3月测定患者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疗效判定。(4)实验研究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甲强龙组、福善美组、骨密葆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观察大鼠基本情况,测定大鼠骨相关血清学指标,测定腰椎骨组织相关mRNA,HE染色下观察骨形态、Western Blot法测定TGF-β 1、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结果:(1)研究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样本总量为1012例,其中试验组509例,对照组5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常规治疗的中成药和西药相比,在降低VAS评分分别为[MD=-1.74,95%CI(-2.01,-1.46),P<0.01],[MD=-2.47,95%CI(-2.70,-2.25),P<0.01],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MD=-5.08,95%CI(-6.13,-4.03),P<0.01],[MD=-0.83,95%CI(-1.33,-0.33),P<0.01]方面,补肾活血中药制剂可能优于常规治疗;②在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RR=1.24,95%CI(1.12,1.37),P<0.01],[RR=1.03,95%CI(0.97,1.09),P>0.01]方面,以补肾活血为治法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率可能优于其它中成药;③在提高腰椎骨密度分别为[MD=0.06,95%CI(-0.01,0.13),P>0.01],[MD=0.09,95%CI(0.05,0.14),P<0.01],以补肾活血为治法可能优于阳性对照为西药的治疗。(2)对龚正丰教授84个处方进行分析,制首乌位于网络中心,内圈为生黄芪、巴戟天、仙灵脾、肉苁蓉、海螵蛸和怀牛膝。健脾、补肾、活血是常见治法。(3)①本次研究纳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绝经时限与骨密度具有相关性(P≤0.01)。②治疗后两组受试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进行组间比较,经t检验,治疗后第1、2、3月VAS评分P=0.000,P=0.008,P=0.029,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缓解情况要优于对照组。③试验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9.57%,采用秩和检验,Z=13.286,P=0.000(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4)①与甲强龙组比较,福善美组、低、中、高剂量组体重明显增加。②与甲强龙组比较,福善美组、低、中、高剂量组Ca增加、P减少有统计学差异。福善美组、中、高剂量组BGP增加、TRACP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福善美组、低、中、高剂量组PⅠNP明显增加且均有统计学差异。④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骨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小梁结构破坏及脂肪组织形成。福善美组、高剂量组小鼠股骨骨结构相对完整,高、中剂量组大鼠第4腰椎骨组织结构相对完整。④模型组Smad4、p-Smad2/3和TGF-β1表达上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Smad4、p-Smad2/3和TGF-β1表达明显下调且均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1)以补肾活血为治法在改善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骨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2)骨密葆方可明显减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医证候,起到良好的控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3)骨密葆方可以调节钙、磷代谢,通过增加BGP、P ⅠNP分泌,降低TRACP,调节骨代谢。通过DKK1 mRNA产生DKK1,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同时激活成骨细胞Runx2mRNA,抑制破骨细胞CTSK mRNA。同时,通过TGF-β/Smads上调TGF-β1,p-Smad2/3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促进骨形成,改善GIOP大鼠骨代谢失衡状态。骨密葆可以通过多靶点、多因子调节防治骨质疏松。
徐慧慧[2](2021)在《基于成骨和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性别差异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验目的本研究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和破骨细胞(osteoblast,OC)PI3K/Akt信号调控通路的角度,采用体内实验与体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的性别差异及作用机制,以进一步阐明“肾主骨”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实验方法与结果为了阐明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以下4个实验进行探讨。实验一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差异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方法选用3月龄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雌雄各78只,适应性饲养后,将雌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基础组12只、空白对照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和造模组42只;雄性大鼠分组方法同雌性大鼠。分组结束后,先将雌、雄基础组大鼠经麻醉后处死,取第4腰椎和右侧胫骨检测骨组织形态指标数据,作为基础值。然后对雌、雄造模组分别进行去势手术(卵巢切除和睾丸切除),制备“肾虚”OP大鼠模型。去势手术13周后,将造模组大鼠分别按体重再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X)组(13只)、雌激素组(12只)、雌性右归丸组(12只);睾丸切除(ORX)组(13只)、雄激素组(13只)、雄性右归丸组(12只)。对各给药组大鼠分别进行灌胃给药,各组每日给药1次,每7d休息1d,连续给药13周。给药结束后,各组大鼠经麻醉处死后,取第4腰椎和双侧胫骨,分别用于Micro-CT骨组织形态指标的检测,及制作脱钙骨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中p-PI3K、p-Akt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胫骨骨髓中BGP、RANKL、OPG、p-GSK-3β、β-catenin、Runx2,TRAP,TRAF-6,c-Src,NFATc1 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1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腰椎BMD变化率的影响雌性和雄性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BMD变化率均为正值,表示骨量增加,而模型组(OVX组、ORX组)大鼠BMD变化率为负值,表示骨丢失。模型组(OVX组、ORX组)大鼠腰椎骨丢失较同性别假手术组显着升高(P<0.01)。雌、雄去势大鼠腰椎骨丢失率比较:OVX组骨丢失明显多于ORX组(P<0.05)。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BMD变化率均呈现负增长(P<0.01,P<0.05),表明这些组仍处在骨丢失的状态;但与同性别模型组相比,其骨丢失的程度明显降低(P<0.01,P<0.05)。雌、雄大鼠给药后腰椎骨丢失率比较:雄性右归丸组骨丢失程度明显多于雌性右归丸组(P<0.05)。2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微观结构的影响2.1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BV/TV变化率的影响雌性和雄性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胫骨BV/TV变化率均明显增加,OVX组和ORX组的BV/TV变化率呈现明显负增长(P<0.01)。雌激素、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雄性右归丸组的BV/TV变化率均呈现负增长,与同性别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其减少程度要明显低于同性别模型组大鼠(OVX组/ORX组)(P<0.01,P<0.05)。雌、雄去势大鼠及雌、雄去势大鼠给药后BV/TV变化率均具有显着差异,其中OVX组BV/TV变化率的减少程度明显大于ORX组(P<0.05);雌性右归丸组的减少程度明显小于雄性右归丸组(P<0.05)。2.2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Tb.N变化率的影响雌性和雄性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胫骨松质骨Tb.N变化率均明显增加,而OVX组和ORX组Tb.N变化率大幅度减少,呈现负增长,与同性别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激素、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雄性右归丸组的Tb.N变化率均呈现负增长,与同性别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其减少程度要明显低于同性别模型组(P<0.01,P<0.05)。OVX组Tb.N变化率的减少程度明显大于ORX组(P<0.05),雌性右归丸组其减少程度明显小于雄性(P<0.05)。2.3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Tb.Sp变化率的影响雌性和雄性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胫骨松质骨Tb.Sp的变化率呈现负增长,即骨小梁分离度变小,而OVX组和ORX组Tb.Sp变化率则呈正值,即骨小梁分离度变大,较同性别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比较:OVX组Tb.Sp变化率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ORX组(P<0.05),雌激素、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雄性右归丸组的Tb.Sp变化率均明显增加,与同性别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增加程度要明显低于同性别模型组(P<0.01)。雌、雄大鼠给药后比较:雌性右归丸组Tb.Sp变化率的增加程度则明显小于雄性右归丸组(P<0.05)。2.4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SMI的影响模型组(OVX组和ORX组)SMI较同性别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雌激素、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雄性右归丸组SMI较同性别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P<0.05),但仍明显高于同性别假手术组(P<0.01,P<0.05)。雌、雄之间模型组及给药组比较:OVX组SMI明显大于ORX组(P<0.05);雌性右归丸组SMI明显小于雄性右归丸组(P<0.05)。3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OPG、RANKL蛋白表达及RANKL/OPG比值的影响3.1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OPG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OVX组和ORX组)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OPG蛋白表达较同性别假手术组大鼠显着降低(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相比,OVX组大鼠OPG蛋白表达显着低于ORX组(P<0.01)。阳性药组(雌激素和雄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OPG蛋白表达较同性别模型组(OVX组/ORX组)显着升高(P<0.01,P<0.05),但雄性右归丸组较ORX组则无明显差异。不同性别右归丸组之间相比,雌性右归丸组OPG蛋白表达显着高于雄性右归丸组(P<0.01)。3.2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OVX组和ORX组)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RANKL蛋白表达较同性别假手术组大鼠显着增高(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相比,OVX组大鼠RANKL蛋白表达显着高于ORX组(P<0.01)。阳性药组(雌激素和雄激素组)、右归丸组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RANKL蛋白表达较同性别模型组(OVX组/ORX组)显着降低(P<0.01,P<0.05),但雄性右归丸组仍高于雄性假手术组(P<0.05)。不同性别右归丸组之间相比,雄性右归丸组RANKL蛋白表达显着高于雌性右归丸组(P<0.05)。3.3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RANKL/OPG比值的影响模型组大鼠(OVX组和ORX组)胫骨骨髓中RANKL/OPG比值较同性别假手术组大鼠显着增高(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相比,OVX组大鼠RANKL/OPG 比值显着高于ORX组(P<0.01)。阳性药组(雌激素和雄激素组)、右归丸组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RANKL/OPG比值较同性别模型组(OVX组/ORX组)显着降低(P<0.01,P<0.05),但雄性右归丸组仍高于雄性假手术组(P<0.05)。不同性别右归丸组之间相比,雄性右归丸组RANKL/OPG 比值显着高于雌性右归丸组(P<0.01)。4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BGP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OVX组和ORX组)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BGP蛋白表达较同性别假手术组大鼠显着增高(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相比,OVX组大鼠BGP蛋白表达显着高于ORX组(P<0.05)。阳性药组(雌激素和雄激素组)、右归丸组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BGP蛋白表达较同性别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P<0.05),但右归丸组及雄激素组仍高于同性别假手术组(P<0.01)。不同性别右归丸组之间相比,雌性右归丸组BGP蛋白表达显着低于雄性右归丸组(P<0.01)。5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5.1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OVX组/ORX组)大鼠胫骨骨髓成骨细胞中p-PI3K和p-Akt表达荧光面积较同性别假手术组大鼠显着增高(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相比:OVX组大鼠p-PI3K和p-Akt表达显着高于ORX组(P<0.05)。阳性药组(雌激素组和雄激素组)、雌/雄右归丸组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中p-PI3K和p-Akt表达荧光面积较同性别模型组(OVX组/ORX组)显着降低(P<0.01,P<0.05)。雌、雄右归丸组之间相比:雌性右归丸组p-PI3K和p-Akt表达显着低于雄性右归丸组(P<0.05)。5.2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p-GSK-3β、β-catenin、RUNX2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OVX组和ORX组)胫骨骨髓中p-GSK-3β、β-catenin、RUNX2蛋白表达较同性别假手术组大鼠均显着增高(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相比,OVX组大鼠三者表达显着高于ORX组(P<0.01)。阳性药组(雌激素和雄激素组)、右归丸组大鼠胫骨骨髓中胫骨骨髓中p-GSK-3β、β-catenin、RUNX2蛋白表达较同性别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P<0.05)。三者表达在不同性别右归丸组之间比较,雌性右归丸组p-PI3K和p-Akt表达显着低于雄性右归丸组(P<0.01)。6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破骨细胞TRAP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OVX组和ORX组)胫骨骨髓中TRAP蛋白表达较同性别假手术组大鼠显着增高(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相比,ORX组大鼠显着低于OVX 组(P<0.05)。阳性药组(雌激素和雄激素组)、右归丸组大鼠胫骨骨髓中胫骨骨髓中TRAP蛋白表达较同性别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P<0.05)。不同性别右归丸组之间比较,雌性右归丸组TRAP表达显着低于雄性右归丸组(P<0.05)。7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7.1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破骨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OVX组/ORX组)大鼠胫骨骨髓破骨细胞中p-PI3K和p-Akt表达荧光面积较同性别假手术组大鼠显着增高(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相比,OVX组大鼠p-PI3K和p-Akt表达显着高于ORX组(P<0.01,P<0.05)。雌/雄阳性药组(雌激素组、雄激素组)、雌/雄右归丸组大鼠胫骨骨髓中破骨细胞p-PI3K和p-Akt表达荧光面积较同性别模型组(OVX组/ORX组)显着降低(P<0.01,P<0.05)。不同性别右归丸组之间相比,雌性右归丸组p-PI3K和p-Akt表达显着低于雄性右归丸组(P<0.01,P<0.05)。7.2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破骨细胞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OVX组和ORX组)胫骨骨髓中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较同性别假手术组大鼠均显着增高(P<0.01)。雌、雄去势大鼠之间相比,OVX组大鼠三者表达显着高于ORX组(P<0.01)。阳性药组(雌激素和雄激素组)、右归丸组大鼠胫骨骨髓中胫骨骨髓中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较同性别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P<0.05)。三者表达在不同性别右归丸组之间比较,雌性右归丸组p-PI3K和p-Akt表达显着低于雄性右归丸组(P<0.01)。实验二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方法(1)制作含药血清:选用3月龄SD大鼠80只,SPF级,雌雄各半,首先雌、雄大鼠适应性饲养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造模组,造模组的造模及分组方法同实验一,分组结束后,按组别对各组大鼠灌胃给药,每日给药2次,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将各组大鼠麻醉后于无菌条件下经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经灭活、过滤除菌、分装后,于-80℃冰箱冻存备用。(2)将小鼠颅顶前成骨细胞株MC3T3-E1以5×104个/孔接种于6孔板中,24h细胞贴壁后,加入10%各组大鼠血清培养。实验分组如下:雌性假手术血清组、雄性假手术血清组、OVX血清组、ORX血清组、雌激素血清组、雄激素血清组、雌性右归丸血清组、雄性右归丸血清组。作用48h后,收集细胞进行后续指标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B中BGP、RANKL、OPG的蛋白表达;采用 Real-time PCR 方法检测 OB 中 PI3K、Akt、GSK-3β、β-catenin、Runx2mRNA的表达;采用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 OB 中 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β-catenin、RUNX2 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1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BGP蛋白表达的影响OVX血清组、雌激素含药血清组和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BGP蛋白表达水平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明显上升(P<0.01);ORX血清组、雄激素含药血清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BGP蛋白表达水平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明显上升(P<0.01)。雌雄之间比较,OVX血清组BGP蛋白表达明显高于ORX血清组(P<0.05),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BGP蛋白表达明显亦高于雄性右归丸组(P<0.05)。2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OPG、RANKL蛋白表达及RANKL/OPG比值的影响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OVX血清组OB的RANKL蛋白水平、RANKL/OPG 比值明显上调(P<0.01),OPG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OVX血清组比较,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和雌激素血清可明显降低OB的RANKL蛋白及RANKL/OPG 比值(P<0.01),并显着促进OB分泌OPG(P<0.01)。ORX血清组OB的RANKL蛋白表达、RANKL/OPG比值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明显上升(P<0.01),OPG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5)。雄激素血清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对OB的RANKL蛋白表达与ORX血清组比较,具有明显下调作用(P<0.05,P<0.01),雄激素组OPG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但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OPG较ORX组未见明显差异。雌雄之间OVX血清组RANKL蛋白表达、RANKL/OPG雌性明显高于OVX组(P<0.05,P<0.01),OPG蛋白表达ORX血清组明显高于OVX血清组(P<0.05)。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RANKL蛋白水平、RANKL/OPG明显低于雄性右归丸组(P<0.05,P<0.01),OPG蛋白表达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明显高于雄性(P<0.01)。3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PI3K、Akt、GSK3β、β-catenin和Runx2 mRNA表达的影响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OVX血清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I3K和Akt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ORX血清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I3K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ORX血清组、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Akt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OVX组相比,雌激素和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对PI3K、Akt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雌雄模型组之间,OVX血清组PI3K和Akt mRNA表达明显高于OR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OVX血清组GSK3β、β-catenin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P<0.05),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Runx2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增加(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ORX血清组GSK3β、β-catenin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雄性右归丸组GSK3β 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与ORX组相比,雄激素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对上述三种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雌雄模型组之间亦未见明显差异。4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β-catenin 和 RUNX2 蛋白表达的影响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OVX血清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PI3K、p-Akt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ORX组和雄激素组p-PI3K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P<0.05),ORX组、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Akt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雌、雄模型血清组之间,OVX血清组p-Akt蛋白水平明显高于ORX血清组(P<0.01),雌、雄右归丸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I3K和Akt各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OVX血清组p-GSK3β、β-catenin和RUN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P<0.05),雌激素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OVX组相比,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ORX组和雄激素组β-catenin和RUN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性右归丸组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RX组相比,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K3β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雄各组之间各指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实验三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方法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以2×103个/孔接种于96孔板或6×104个/孔接种于6孔板,96孔板中预置骨片,细胞经24h贴壁后,加入分化培养基(DMEM+10%FBS+50ng/mL RANKL),诱导 48h,加入 10%各组大鼠血清(分组方法同实验二),细胞培养至第5d,对OC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和计算TRAP阳性细胞数(细胞核≥3个);细胞培养至第9d,对骨片进行骨陷窝甲苯胺蓝染色,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C的TRAP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OC中PI3K、Akt、TRAF-6、c-Src、NFATcl 的 mRNA水平,Western-Blot 方法检测 OC中 p-PI3K、PI3K、p-Akt、Akt、TRAF-6、c-Src、NFATc1 等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结果1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OC经TRAP染色后细胞呈紫红色,多核,将细胞核≥3的TRAP+细胞视为破骨细胞,进行计数。OVX血清组TRAP+破骨细胞数量较雌性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ORX血清组较雄性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雌激素和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TRAP+破骨细胞数量较OVX组大鼠明显降低(P<0.01),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与ORX组比较,TRCP+破骨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P<0.01),但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仍显着高于雄性假手术组(P<0.01)。OVX组与ORX组之间比较,OVX组TRAP+破骨细胞数量显着高于ORX组(P<0.05);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则明显低于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0.05)。2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骨片经甲苯胺蓝染色后,OC形成的骨吸收陷窝呈蓝色,形态为圆形、椭圆形或腊肠形,说明诱导的OC有噬骨功能。OVX组/ORX组骨吸收陷窝面积较同性别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各含药血清组与同性别模型组(OVX组/ORX组)相比,骨吸收陷窝面积明显降低(P<0.01)。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高于雄性假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OVX组与ORX组之间比较,OVX组骨吸收陷窝面积显着高于ORX组(P<0.05);雌性去势大鼠含药血清组则明显低于雄性去势大鼠含药血清组(P<0.05)。3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的TRAP蛋白表达的影响OVX/ORX血清组TR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同性别假手术血清组(P<0.01)。各含药血清组与同性别模型组(OVX组/ORX组)相比,TR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雌雄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OVX组TR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RX组(P<0.05)。雌性去势大鼠含药血清组则明显低于雄性去势大鼠含药血清组(P<0.05)。4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PI3K、Akt、TRAF6、c-Src、NFATc1 mRNA表达的影响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OVX血清组PI3K、Akt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OVX血清组相比,雌激素和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I3K、Ak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ORX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I3K、Akt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P<0.01)。与ORX血清组相比,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I3K、Akt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雌雄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OVX血清组PI3K、Akt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RX血清组(P<0.05)。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则明显低于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0.05)。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OVX血清组TRAF6、c-Src、NFATc1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OVX血清组相比,雌激素和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TRAF6、c-Src、NFA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ORX组PI3K、Akt、TRAF6、c-Src、NFAT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ORX血清组相比,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TRAF6、NFAT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c-Src mRNA表达水平较ORX组具有下降趋势。雌雄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OVX血清组TRAF6、c-Src、NFAT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RX血清组(P<0.05)。5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p-PI3K、PI3K、p-Akt、Akt、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的影响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OVX血清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p-PI3K、p-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ORX血清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I3K、Akt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各含药血清组与同性别模型组(OVX组/ORX组)相比,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雌、雄之间模型组、右归丸组存在明显差异。OVX组PI3K和Akt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RX组(P<0.05,P<0.01)。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则明显低于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P<0.01)。与雌性假手术组血清组相比,OVX血清组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与OVX血清组比较,雌激素和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水平(P<0.01)。与雄性假手术血清组相比,ORX组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ORX组相比,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可明显降低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雌雄之间比较,OVX组NFATc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ORX组(P<0.05)。雌性去势大鼠含药血清组则TRAF6明显低于雄性去势大鼠含药血清组(P<0.05)。实验四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在PI3K激动剂作用下对破骨细胞分化、功能及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方法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以以2×103个/孔接种于96孔板或6×104个/孔接种于6孔板,96孔板中预置骨片,细胞经24h贴壁后,加入分化培养基(DMEM+10%FBS+50ng/mL RANKL),诱导48h,在分组含有激动剂组的培养孔中,加入10μM浓度PI3K激动剂740Y-P刺激24h,并按分组方法加入10%各组大鼠血清,实验分组如下:OVX大鼠血清组、OVX大鼠血清+740Y-P组、雌性右归丸大鼠含药血清+740Y-P组、ORX大鼠血清组、ORX大鼠血清+740Y-P组、雄性右归丸大鼠含药血清+740Y-P组。对OC进行TRAP染色观察和计算TRAP+细胞数(细胞核≥3个);细胞培养至第9d,对骨片进行骨陷窝甲苯胺蓝染色,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C的TRAP蛋白表达;Real-time PCR 方法检测 OC 中 PI3K、Akt、TRAF-6、c-Src、NFATc1 的 mRNA 水平,Western-Blot 方法检测OC中 p-PI3K、PI3K、p-Akt、Akt、TRAF-6、c-Src、NFATc1等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结果1 PI3K/Akt信号通路在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加入PI3K激动剂740Y-P后,TRAP+破骨细胞数较同性别模型组(OVX血清组/ORX血清组)明显增加(P<0.05),与OVX+740Y-P组比较,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740Y-P组TRAP+细胞计数显着降低(P<0.05);与ORX+740Y-P组比较,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740Y-P组TRAP+细胞计数显着降低(P<0.05)。2 PI3K/Akt信号通路在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雌雄模型血清组加入PI3K激动剂740Y-P后,OVX+740Y-P组骨吸收陷窝面积较同性别模型组(OVX血清组/ORX血清组)明显增加(P<0.05)。与OVX血清+740Y-P组比较,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740Y-P组骨吸收陷窝面积显着降低(P<0.01);与ORX血清+740Y-P组比较,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740Y-P组骨吸收陷窝面积显着降低(P<0.05)。3 PI3K/Akt信号通路在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TRAF6、c-Src、NFATc1 mRNA 表达的作用OVX和ORX血清组加入PI3K激动剂740Y-P后,OVX+740Y-P组PI3K、AktmRNA相对表达明显较OVX组明显增加(P<0.01),ORX+740Y-P组PI3K、AktmRNA相对表达明显较ORX组明显增加(P<0.01),说明PI3K/Akt信号通路被激活。与OVX+740Y-P组比较,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740Y-P组PI3K、AktmRNA相对表达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RX+740Y-P组比较,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740Y-P组PI3K、AktmRNA相对表达显着降低(P<0.05),说明雌、雄右归丸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雌雄模型血清组加入PI3K激动剂740Y-P后,OVX+740Y-P组TRAF-6、c-Src、NFAT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较OVX组明显增加(P<0.01),ORX+740Y-P 组 TRAF-6、c-Src、NFATc1 mRNA 表达水平较 ORX 组明显增加(P<0.01)。与OVX+740Y-P组比较,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740Y-P组TRAF-6、c-Src、NFATc1 mRNA表达水平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RX+740Y-P组比较,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740Y-P组TRAF-6、c-Src、NFATc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4 PI3K/Akt信号通路在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中的作用雌雄模型血清组加入PI3K激动剂740Y-P后,OVX+740Y-P组p-PI3K、p-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较OVX组明显增加(P<0.05,P<0.01),ORX+740Y-P组p-PI3K、p-Akt蛋白磷酸化水平较ORX组明显增加(P<0.05,P<0.01),说明PI3K/Akt信号通路被激活。与OVX+740Y-P组比较,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740Y-P组p-PI3K、p-Akt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RX+740Y-P组比较,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740Y-P组p-PI3K、p-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着降低(P<0.05),说明雌、雄右归丸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雌雄模型血清组加入PI3K激动剂740Y-P后,OVX+740Y-P组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较OVX组明显增加(P<0.05,P<0.01),ORX+740Y-P组c-Src、NFATc1蛋白表达水平较ORX组明显增加(P<0.05,P<0.01),TRAF-6具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与OVX+740Y-P组比较,雌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740Y-P组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水平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RX+740Y-P组比较,雄性右归丸含药血清组+740Y-P 组 TRAF-6、c-Src、NFATc1 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实验结论(1)去势可导致同龄雌、雄大鼠发生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但去势所导致的雌雄之间骨转换及骨丢失率存在性别差异,OVX大鼠骨转换及骨丢失率明显高于ORX大鼠。去势大鼠骨吸收增加,骨形成代偿性增加,但由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导致骨量丢失。其具体机制是:大鼠去势后,可引起OC的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关键因子TRAF6、c-Src、NFATc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OC活性增强;并可引起OB的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关键因子GSK3β、β-catenin和Runx2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OB活性增强,RANKL/OPG比值增加。但由于OC所致的骨吸收大于OB所致的骨形成,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OVX大鼠的上述改变明显强于ORX大鼠,这是雌性去势大鼠骨转换及骨丢失率均明显高于雄性的机制之一。(2)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右归丸对OVX大鼠的疗效明显优于ORX大鼠。右归丸可使去势大鼠OC的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关键因子TRAF6、c-Src、NFATc1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导致OC活性减弱;并也可使OB的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关键因子GSK3β、β-catenin和RUNX2的蛋白表达以及RANKL蛋白表达、RANKL/OPG 比值均明显降低。RANKL/OPG比值降低则表明,右归丸还可通过抑制RANKL/OPG 比值来降低OC的活性。右归丸的以上作用最终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均降低,使两者恢复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从而抑制骨的高转换状态,防止骨量丢失。右归丸对OVX大鼠OB和OC中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作用明显大于ORX大鼠,这是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的机制之一。综上,右归丸对同龄雌雄大鼠OB和OC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差异调控作用是其对雌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产生性别差异的机制之一。
陈艳婷[3](2021)在《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系统评价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采用针刺治疗PMOP提供循证医学依据。2.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对影响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GH/IGF-1轴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以期为PMOP的防治提供参考,同时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思路。3.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比岭南陈氏针法与西药治疗PMOP的疗效,并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的作用机理,为临床采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检索中英文数据库,选取试验组为单纯针刺治疗,对照组为西药治疗PMOP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Revman 5.3对各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发表偏倚的评价运用失安全系数(Nfs0.05)。2.开展回顾性研究,收集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将纳入研究的238例患者按照骨密度检查参数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及骨量正常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①临床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生育子女个数;②合并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四肢骨折、慢性胃肠炎及恶性肿瘤;③骨密度(BMD):腰椎(L1-4)BMD、左股骨颈BMD、左股骨颈上端BMD;④血清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钙(Ca)、血磷(P);⑤骨质疏松四项:甲状旁腺激素(PTH)、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N端骨钙素(OC);⑥性激素六项: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睾酮(T);⑦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⑧维生素D。并对GH及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骨量不同水平(1=骨量正常,2=骨量减少,3=骨质疏松)为反应变量,三组间比较有差异的因素为解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指标,分析GH、IGF-1对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程度,为临床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提供依据。3.开展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PMOP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碳酸钙D3元素片口服,其中针刺组患者给予岭南陈氏针法治疗,针刺处方为:肾俞、脾俞、关元、足三里、悬钟、三阴交。每周治疗3次,4周为一个观察周期,连续治疗12周。对照组患者给予骨化三醇胶丸口服,连续服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各部位BMD(腰椎、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的变化、血清PINP、β-CTX、LH、FSH、E2、IGF-1及GH的水平,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估,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文献系统评价共纳入10项研究,7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1)单纯针刺治疗在提高PMOP患者临床有效率及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针刺治疗组在提高PMOP患者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及股骨大转子骨矿含量方面,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在改善PMOP患者血清E2、ALP、Ca、P、IGF-1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以临床有效率为效应量的失安全系数(Nfs0.05)检验值为36.8631。2.回顾性研究共收集病例数为238例,按照骨密度T值将纳入的病例分为三组:骨质疏松组63例、骨量低下组108例、正常组67例。(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发现:三组间年龄、体重、BMI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高于骨量低下组与正常组,体重及BMI低于骨量低下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间合并疾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血清ALP、P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骨质疏松组ALP水平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血P水平低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性激素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E2、FS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PRL、L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正常组E2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低下组,骨质疏松组FSH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骨质疏松生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组间比较发现三组间PINP、β-CTX、OC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T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表明骨质疏松组PINP、β-CTX高于骨量低下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OC显着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纳入研究人群的GH、IGF-1进行比较,发现三组间GH、IGF-1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表明发现正常组GH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量低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IGF-1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对纳入研究人群各部位BMD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组间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 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各部位BMD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及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对纳入研究对象血清GH、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GF-1与腰椎(L1~4)BMD呈正相关(r=0.200,P<0.05),GH与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为 0.372、0.249、0.276,P<0.05);(9)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90,95%CI:1.036~1.146,P=0.001)和β-CTX(OR=3.222,95%(CI:1.196~8.680,P=0.021)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BMI(OR=0.851,95%(CI:0.236~0.918,P=0.000)、E2(OR=0.998,95%CI:0.002~0.995,P=0.044)、磷(OR=0.121,95%CI:0.031~0.462,P=0.002)、GH(OR=0.047,95%CI:0.016~0.137,P=0.000)、IGF-1(OR=0.989,95%CI:0.819~0.998,P=0.014)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3.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共收集病例数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过程中共脱落7例。其中针刺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实际完成样本量为针刺组31例,对照组32例。(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身高、体重、BMI、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孕次、产次、病程)、各部位BMD(腰椎、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血清PINP、β-CTX、LH、FSH、E2、IGF-1及GH的水平、中医症候量化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有效率比较,针刺组有效率为83.87%,显着高于对照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GH、IGF-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H、IGF-1水平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血清GH、IGF-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GH、IGF-1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E2、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E2水平提高,血清FSH、LH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水平明显升高,FSH、L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E2、FSH、LH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 PINP、β-CTX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血清PINP、β-CTX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针刺组治疗12周后血清PINP、β-CTX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患者血清PINP、β-CTX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腰椎(L1~4)、左股骨颈、左股骨上端BMD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12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各部位BMD均有升高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部位BMD差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进行了 4个不同时间点的观察,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的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时,针刺组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生活质量(SF-36)评分治疗4周后,针刺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8个方面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7个方面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组在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5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针刺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6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不良反应针刺组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穴位局部血肿,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1.针刺治疗PMOP安全有效,单纯针刺治疗在提高PMOP患者临床有效率、改善BMD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单纯针刺治疗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仍需更高质量证据加以验证。2.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与年龄、BMI、血清性激素、骨代谢、GH/IGF-1轴相关,年龄与β-CTX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BMI、E2、P(磷)、GH、IGF-1是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GH/IGF-1轴在PMOP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早期发现与治疗PMOP提供了依据及新的思路。3.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疗效确切,可改善PMOP患者的中医症候、生活质量、血清IGF-1、GH、PINP、β-CTX、LH、FSH、E2代谢水平,考虑其治疗作用与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骨代谢及GH/IGF-1轴的调节相关。这为临床推广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丰富了针刺治疗PMOP的作用机理研究。
谭张奎[4](2021)在《基于肠物理屏障与骨免疫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补肾化痰方干预去卵巢大鼠,观测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血清及骨组织中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表达,以及该方对IL-6/JAK2/STAT3和IL-2/JAK1/STAT5信号通路、CD4+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平衡的影响,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6月龄雌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ariectomized,OVX)、戊酸雌二醇组(Estradiol valerate,EV)、补肾化痰方低剂量组(OVX+BL,BL)、补肾化痰方中剂量组(OVX+BM,BM)、补肾化痰方高剂量组(OVX+BH,BH)。除Sham组外,其他组均采用手术切除卵巢,制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周灌胃给药,OVX组和Sham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灌胃12周后取材。实验一: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骨组织的病理形态;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观察骨量及骨小梁的变化。实验二: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2、IL-10、IL-17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法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ZO-1 m RNA及蛋白表达。实验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血清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 m 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IL-6、IL-6R、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实验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JAK1、STAT5 m 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JAK1、P-JAK1、STAT5、P-STAT5蛋白表达。实验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叉头框蛋白p3(Forkhead Box,Foxp3)、维甲酸相关核孤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IL-10、IL-17含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IL-10、IL-17 m 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中Foxp3、RORγt、IL-10、IL-17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组织中Th17,Treg细胞数量及Th17/Treg比值。结果实验一:苏木精-伊红染发现,Sham组股骨组织结构完整,骨小梁丰富,脂肪细胞少。OVX组股骨组织骨微结构破坏,髓腔内出现大量空泡状脂肪细胞。EV组髓腔脂肪细胞数量减少,网状结构略微修复,结构仍不完整。BL、BM、BH组骨小梁形态结构较OVX组明显改善。破骨与成骨细胞计数:与sham组比较,OVX组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数量显着增多(P<0.01),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数量无统计学意义;与OVX组比较,EV、BM、BH组OC数量显着减少(P<0.01或P<0.05),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数量显着增多(P<0.01或P<0.05),EV、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微结构:与Sham组相比,OVX组中骨组织骨微结构参数BMD、TMD、BMC、TMC、BV/TV、Tb.N、Tb.Th降低(P<0.01),Conn.D.、Tb.Sp升高(P<0.01);与OVX组相比,EV、BL、BM、BH组中BMD、TMD、BMC、TMC、BV/TV、Tb.N、Tb.Th升高(P<0.05,P<0.01),Conn.D.、Tb.Sp降低(P<0.01,P<0.05)。三维重建中sham组大鼠骨组织骨小梁结构较均匀,排列整齐,连接呈网状,形态较完整;OVX组骨小梁结构明显变细、断裂、变薄,且骨皮质变薄,形态结构性差,骨质疏松样改变典型。实验二:苏木精-伊红染发现,Sham组结肠黏膜结构较完整,未见上皮细胞明显变性坏死或脱落,肠腺排列较为密集,固有层内杯状细胞丰富,形态及数量正常,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Sham组相比,OVX组结肠黏膜完整性受到破坏,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或脱落,固有层内部肠腺腺腔扩张,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肌层。与OVX组相比,EV、BM、BH组结肠黏膜各层次结构较为清晰,肠腺排列较规则,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增加,形态改善。BL组结构改善不明显。与Sham组比较,OVX组IL-6、IL-17浓度显着升高,IL-2、IL-10浓度显着降低(P<0.01)。与OVX组比较,EV、BM、BH组IL-6、IL-17浓度显着降低(P<0.01),IL-2、IL-10浓度显着升高(P<0.01或P<0.05);BL组IL-6浓度降低(P<0.05),IL-17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2浓度升高(P<0.05),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及WB:与Sham组比较,OVX组Occludin、Claudin-1、ZO-1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OVX组比较,BH组Occludin、Claudin-1、ZO-1 m RNA表达升高(P<0.01,P<0.05),EV组ZO-1 m RNA表达升高(P<0.05),BM组Claudin-1、ZO-1 m RNA表达升高(P<0.05),EV、BM、BH组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P<0.05),BL组各项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三:与Sham比较,OVX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升高(P<0.01);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 m RNA表达显着增加(P<0.01),IL-6、IL-6R、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与OVX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1);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IL-6、IL-6R、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1或P<0.05)。与BL组比较,BH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1)。骨组织中IL-6、IL-6R、JAK2、STAT3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IL-6、IL-6R、P-JAK2、P-STAT3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实验四:与Sham比较,OVX组大鼠血清中IL-2、TGF-β1含量显着降低(P<0.01);骨组织中IL-2、IL-2RA IL-2RB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JAK1、STAT5 m 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JAK1、P-JAK1、P-STAT5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中IL-2、TGF-β1含量显着升高(P<0.01),EV、BM、BH组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 m RNA表达显着升高,JAK1、STAT5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BL组中仅IL-2RA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EV、BL、BM、BH组骨组织中IL-2、IL-2RA、IL-2RB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P-JAK1、P-STAT5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JAK1、STAT5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L组比较,BH组血清中IL-2、TGF-β1含量显着升高(P<0.01)。BH组骨组织中IL-2、IL-2RB m RNA表达显着升高,JAK1、STAT5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IL-2、IL-2RA、IL-2RB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JAK1、P-STAT5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实验五:与Sham组比较,OVX组血清中Foxp3、IL-10浓度显着降低,骨组织中Foxp3、IL-10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RORγt、IL-17m RNA及蛋白显着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各干预组血清中Foxp3、IL-10浓度显着升高(P<0.01),RORγt、IL-17浓度显着降低(P<0.01,P<0.05)。EV、BM、BH组骨组织中Foxp3、IL-10m RNA显着升高(P<0.01,P<0.05),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BL、BM、BH组骨组织RORγt、IL-17m RNA显着降低(P<0.01,P<0.05)。EV、BM、BH组骨组织Foxp3、IL-10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P<0.05),BL组Foxp3蛋白表达升高(P<0.05),IL-10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BM、BH组骨组织RORγt、IL-17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P<0.05)。BL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式分析:与Sham组比较,OVX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显着降低(P<0.01),CD4+IL-17A(Th17)细胞数量显着升高(P<0.05),Th17/Treg比值显着升高(P<0.01)。与OVX组比较,EV、BL、BM、BH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显着升高(P<0.01),CD4+IL-17A(Th17)细胞数量在EV、BM、BH组显着降低(P<0.01,P<0.05),在B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7/Treg比值显着降低(P<0.01)。结论补肾化痰方可能通过修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变骨免疫环境,调节Th17/Treg平衡,双向调节骨形成与骨吸收,起到防治PMOP的作用。
周湘琳[5](2021)在《红芪复方对骨质疏松治疗作用研究及潜在活性成分筛选》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加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大多以钙剂、雌激素、降钙素、氟制剂为主,而长期依靠雌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会加大女性患宫颈癌等疾病的风险。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历史悠久,具有疗效优良、副作用小、方法多样等特点,在改善骨质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论文研究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是红芪复方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的筛方与拆方研究,在动物水平上筛选药效最优处方及验证其处方合理性。通过建立去势大鼠模型对以红芪为主药的3个经验方进行药效学初筛,结果表明,三个全方组对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治疗作用,其中以处方三疗效最好。进一步利用多指标正交实验验证最优复方处方三配伍的合理性,发现全方组及各拆方组对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治疗作用,以全方组疗效最好。并且处方中每味药影响程度依次是怀牛膝>女贞子>熟地>枸杞,其中怀牛膝和女贞子对综合评分有显着影响,表明女贞子和怀牛膝可能在该处方中扮演相对重要的角色。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和电离喷雾质谱(ESI-MS)鉴定处方三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鉴定出11种单体化合物。第二部分探讨了处方三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ROB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 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在细胞水平上证明最优处方口服代谢物具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效果。通过检测经不同浓度处方三含药血清处理后ROBs和r BMSCs细胞增殖率和分化矿化情况,发现处方三口服后的代谢产物(含药血清)同样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可以显着促进ROBs和r BMSCs的增殖、骨形成和矿化能力。同样通过HPLC-DAD等手段鉴定处方三含药血清中的主要成分,发现含药血清中存在前期11种化合物中的8种。第三部分主要是建立一种细胞膜生物特异性提取方法来筛选处方三抗骨质疏松潜在活性成分。该方法涉及将大鼠乳鼠颅骨成骨细胞与处方三提取物共培养以提取给药后细胞的细胞外液部分、细胞膜部分、细胞裂解部分,富集浓缩细胞提取液,通过HPLC-DAD筛选出处方三提取物能够与成骨细胞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并且进入细胞内的单体化合物,这些能够与成骨细胞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并且进入细胞内的单体化合物被推测为处方三抗骨质疏松潜在活性物质之一。结果表明,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被推测为处方三抗骨质疏松潜在活性物质。同时,建立的细胞膜生物特异性提取方法简单,专属性和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筛选处方三中潜在的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物质。第四部分验证了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这三种被推测的潜在活性成分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及其抗氧化能力测试。通过MTT细胞增殖实验、ALP活力测试、矿化结节染色等手段验证了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骨质疏松活性,其活性大小为: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建立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应激细胞模型,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等与氧化应激相关酶、活性氧水平评价了这三种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能力大小为:特女贞苷>β-蜕皮甾酮>芒柄花苷。
胡臣玲[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分析及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陈秋教授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治疗OP的常用药物、组方规律,系统总结陈秋教授治疗OP的学术经验,且为天畅胶囊组方奠定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探讨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四川省中医院门诊系统,收集陈秋教授在2016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治疗OP的电子病例中的中药处方。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并用SPASS23.0进行数据挖掘分析。2.将60只雌性SD大鼠经过去卵巢或假性手术后分为6组,假性手术组(S ham,n=10),模型对照组(OVX,n=10),阳性对照组(OVX+AL,n=10),天畅胶囊低剂量组(OVX+LTC,n=10),天畅胶囊中剂量组(OVX+MTC,n=10),天畅胶囊高剂量组(OVX+HTC,n=10)。按照设置药物剂量,连续灌胃12周,然后测定大鼠骨密度、骨组织病理学、子宫系数以及ELISA测定大鼠血清E2、OPG、RANKL值。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14例处方,共115味中药,药频:总计频数2085次。累计频数前15味中药分别为黄芪、当归、党参、甘草、白术、桑寄生、淫羊藿、枳壳、茯苓、牡蛎、补骨脂、续断、杜仲、熟地黄、柴胡等。主要药类:补虚类(53.9%)、活血化瘀类(4.41%)、清热类(6.52%)、理气类(5.32%)、平肝息风类(6.95%)、利水渗湿类(6.52%)、解表类(5.27%)、祛风湿类(5.56%)等。聚类分析四组药方,因子分析出7个相关因子。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BMD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天畅胶囊低剂量组、天畅胶囊中剂量组的BMD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天畅胶囊各个剂量组明显改善了骨组织形态学的病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天畅胶囊低剂量组OPG/RANKL的值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天畅胶囊各组的子宫系数、血清E2值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陈秋教授治疗OP核心药物为黄芪、当归、党参、甘草、白术、桑寄生、淫羊藿、枳壳、茯苓、牡蛎、补骨脂、续断、杜仲、熟地黄、柴胡。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兼以活血、化湿等治法。2.天畅胶囊可能通过调节OPG/RANKL/RANK信号通路起到抗OP的作用。
王芮[7](2019)在《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及肌萎缩的依赖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脾肾相关”理论,以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证实其对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具有防治作用,并揭示其通过调节肌肉合成和骨形成代谢干预骨丢失及肌肉萎缩,从而防治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雌性,2月龄,40只,SPF级,体质量(250±10)g。全部大鼠进行为期7d的适应性喂养,之后按体重进行分层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每组8只。将模型组、补肾健脾活血汤高剂量组、补肾健脾活血汤中剂量组及补肾健脾活血汤低剂量组大鼠采用尾部悬吊法造模。中药药液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比换算给药等效剂量(陈奇主编《中药药理实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从实验第1天开始对以中药干预的各组予以相应浓度补肾健脾活血汤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溶液。每日灌胃1次,于实验第28天进行最后一次灌胃,灌胃2h后进行取材,取材前称量大鼠体重并记录。腹腔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并收集入真空血清采血管内,静置2h后离心收集上层血清并分装,置于超低温冰箱内保存。分离大鼠右后肢比目鱼肌,迅速称重记录后装入已标记好的EP管内,最后放入-80℃冰箱内保存待测。取出大鼠双侧股骨,并剔除干净周围附着的软组织及肌肉,右侧股骨用浸透生理盐水的纱布包裹后,外层包裹锡纸并标记,左侧股骨置于EP管内并标记,放入-80℃冰箱内保存待测。检测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称量及计算大鼠右侧比目鱼肌肌肉湿重与体重比值;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内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比目鱼肌内AKT、mTOR、P70S6K、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大鼠股骨内GSK-3β、DKK-1、β-catenin及Runx-2蛋白表达量。结果: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骨密度和比目鱼肌的影响1.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骨密度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股骨骨密度均有所增加(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股骨骨密度有所增加(P<0.05)。1.2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肌肉湿重体重比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肌肉体重比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肌肉体重比均有所增加(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肌肉湿重体重比低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肌肉湿重体重比没有显着差异(P>0.05)。1.3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血清内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含量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MSTN含量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MSTN含量有所下降(P<0.05);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和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MSTN含量表达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随浓度增加,血清内MSTN含量呈下降趋势。2.补肾健脾活血方通过调节肌肉合成及骨形成干预尾悬吊大鼠肌萎缩及骨丢失的机制2.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内肌肉合成相关通路即AKT/mTOR/P70S6K及AKT/GSK-3β信号途径的影响2.1.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中AKT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中AKT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AKT蛋白表达低于中剂量组(P<0.01),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2.1.2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中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中mTOR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mTOR蛋白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1),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mTOR蛋白表达量显着增高(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mTOR蛋白表达量低于中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mTOR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2.1.3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中P70S6K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中P70S6K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P70S6K蛋白表达量均显着升高(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P70S6K蛋白表达量低于中剂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4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中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比目鱼肌中GSK-3β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补肾健脾活血方中、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中GSK-3β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1),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大鼠比目鱼肌内GSK-3β蛋白表达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GKS-3β表达高于中剂量组(P<0.01),补肾健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比目鱼肌内GSK-3β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2.2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股骨经典Wnt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的影响2.2.1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中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中GSK-3β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股骨中GSK-3β蛋白表达量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GSK-3β蛋白表达量均高于中剂量组,且均有明显差异(P<0.01)。2.2.2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中DKK-1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中DKK-1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股骨中DKK-1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大鼠股骨中DKK-1蛋白表达量高于中剂量组(P<0.01)。2.2.3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及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均低于中剂量组(P<0.01)。2.2.4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中Runx-2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中Runx-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各剂量组大鼠股骨中Runx-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补肾健脾活血方中剂量组相比,补肾健脾活血方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股骨中Runx-2蛋白表达量均显着低于中剂量组(P<0.01)。结论:1.补肾健脾活血方基于“脾肾相关”理论,脾肾同补、补中有行,能够增加尾悬吊大鼠股骨骨密度和比目鱼肌肌量,对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和肌肉萎缩及肌量减少具有改善作用,从而对抗尾悬吊大鼠骨丢失,防治废用性骨质疏松症。2.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骨丢失的机制:通过活化AKT激活AKT/GSK-3β和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调节肌蛋白合成增加肌量,改善肌肉对骨骼的应力刺激,而且调控骨骼中GSK-3β的表达,激活经典Wnt信号通路,从而对抗尾悬吊导致的骨丢失。
姜宝霞[8](2019)在《温肾活血解郁法治疗骨质疏松型腰痛与抑郁共病及生活质量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价温肾活血解郁法治疗骨质疏松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提出以温肾活血解郁法治疗骨质疏松症,为骨质疏松型腰痛与抑郁共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来诊的80例骨质疏松型腰痛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补充钙1000mg/d和维生素D3 800IU/d。治疗组运采用温肾活血解郁方,对照组采用右归丸加味进行治疗,两组均以90天为一个疗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治疗前、治疗15天、治疗30天、治疗60天、治疗90天,5个时间节点的值进行对照分析;根据主诉对疼痛程度采用分级法(VRS法)进行分级;并且对骨质疏松型腰痛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生存质量评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SF-36)进行评估,需对问卷各项目重新评分,计算8个维度的初得分,并将其转换为终得分;将治疗前后组内与组间终得分进行对比,将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判断患者经治疗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抑郁状态观察根据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17项版本进行观察,根据HAMD评分减分率评估疗效。结果:1.腰痛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腰痛疼痛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腰痛疼痛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段(15天、30天、60天和90天)的腰痛疼痛积分,经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第15天后止痛起效,疼痛积分降低有显着性差异(t=2.070,P<0.05),治疗第30天后疼痛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t=3.647,P<0.01),治疗第60天后疼痛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t=14.020,P<0.01),治疗第90天后疼痛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t=21.370,P<0.01)。经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第15、30天后止痛均未起效,疼痛积分降低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t=1.270,P>0.05/t=1.747,P>0.01),治疗第60天后止痛起效,疼痛积分降低有显着性差异(t=2.320,P<0.05),治疗第90天后止痛疗效更为明显,疼痛积分较治疗前降低有非常显着性差异(t=7.473,P<0.01)。两组进行组间比较,经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第15天、30天、60天和90天时段的止痛治疗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90天两组止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t=7.258,P<0.01)。说明治疗组从第15天止痛开始起效,止痛起效快,30天后效果明显可持续至90天,作用持续,能在早期改善骨质疏松型腰痛。对照组从第60天开始起效,治疗组止痛起效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腰痛程度比较:治疗组不同时间段与治疗前比较,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第15天后腰痛程度有所减轻,有显着性差异(U=2.2076,P<0.05);治疗第30天后比较,腰痛程度明显减轻,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4.4829,P<0.01);治疗第60天后比较,腰痛程度减轻更为显着,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6.3032,P<0.01);治疗第90天后比较,腰痛基本缓解,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7.0294,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第15天后腰痛程度无减轻,无显着性差异(U=0.1888,P>0.05);治疗第30天后比较,腰痛程度亦无明显减轻,无显着性差异(U=0.37762,P>0.05);治疗第60天后比较,腰痛程度明显减轻,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3.1661,P<0.01);治疗第90天后比较,腰痛程度减轻更为显着,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4.4636,P<0.01)。说明治疗组对骨质疏松型腰痛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腰痛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第15天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U=2.178,P<0.05);第30天后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U=2.120,P<0.05);第60天后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2.672,P<0.01);第90天后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2.730,P<0.01)。说明在不同时间段治疗组腰痛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生活质量指数评价一般健康状况比较:经Ridit分析,治疗前两组总体自觉健康状况无显着性差异(U=1.467,P>0.05),说明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体自觉健康状况有明显好转,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4.624,P<0.01);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总体自觉健康状况亦有明显好转,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4.101,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着性差异(U=1.169,P>0.05)。说明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自觉健康状况疗效相当。健康和日常活动状况比较:经Ridit分析,治疗前两组健康和日常活动无显着性差异(U=0.775,P>0.05),说明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健康和日常活动均有明显好转,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4.284,P<0.01);对照组患者健康和日常活动无改善,无显着性差异(U=1.786,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健康和日常活动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U=2.274,p<0.05)。说明治疗后治疗组健康和日常活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状况分析:经Ridit分析,治疗前两组社会功能状况无显着性差异(U=0.204,P>0.05),说明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社会功能状况有明显好转,有非常显着性差异(U=4.182,P<0.01);对照组组患者社会功能状况亦有有明显好转,有显着性差异(U=3.200,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着性差异(U=1.147,P>0.05)。说明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社会功能状况疗效相当。3抑郁状态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状态总体评价: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抑郁总体评价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D量表总体评价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HAMD量表总体评价无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温肾活血解郁方可以明显改善骨质疏松型腰痛患者的抑郁状态。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评价: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抑郁情绪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情绪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无差异(P>0.05),说明经治疗后,抑郁情绪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前后睡眠因素评价: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睡眠状态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状态均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睡眠状态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温肾活血解郁方可以明显改善骨质疏松型腰痛患者的睡眠状态。两组治疗前后精神性焦虑评价: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精神性焦虑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精神性焦虑均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精神性焦虑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温肾活血解郁方可以明显改善骨质疏松型腰痛患者的精神性焦虑状态。结论:1温肾活血解郁方对骨质疏松型腰痛的止痛效果显着,起效快,作用持续。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案。2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腰痛造成抑郁状态,出现腰痛与抑郁共病及生活质量下降,温肾活血解郁法可以早期止痛,从而控制和减轻患者抑郁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
柴勇[9](2019)在《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干预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比观察去卵巢大鼠与去睾丸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异同点、以及右归丸对其干预作用的异同点,并从MAPK(Erk1/2)/c-Fos/AP-1信号通路的角度,部分揭示差异产生的机制。为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并进一步丰富“肾主骨”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选用同月龄(3月龄)SD大鼠156只,SPF级,雌雄各半。先将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是:雌性基础组与雄性基础组,雌性空白对照组与雄性空白对照组,雌性假手术组与雄性假手术组,每组各12只;雌性造模组与雄性造模组,每组各42只。使用3%的戊巴比妥钠按照0.15ml/100g体重的剂量对雌、雄造模组大鼠进行麻醉,之后分别施以双侧卵巢切除手术或睾丸切除手术(去势);手术过程中,雌性造模组死亡5只,雄性造模组死亡4只;雌、雄假手术组大鼠的手术过程与雌、雄造模组大鼠相同,但是不切除卵巢或睾丸,仅切除卵巢或睾丸周围少许的脂肪组织。在进行上述手术的前一天,将雌、雄基础组大鼠麻醉后处死,取双侧股骨,用于Micro CT骨组织形态指标与电子万能试验机骨生物力学指标的检测,将测得的数据作为其它各分组实施处理因素之前的基础值。手术3个月后,将雌性造模组37只大鼠按照体重再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是:卵巢切除组(OVX组)13只,OVX+戊酸雌二醇组(雌激素组,即阳性对照组)12只,OVX+右归丸组(雌性右归丸组)12只;将雄性造模组38只大鼠按照体重再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是睾丸切除组(ORX组)13只,ORX+甲睾酮组(雄激素组,即阳性对照组)13只,ORX+右归丸组(雄性右归丸组)12只。分组结束后,对各给药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雌性右归丸组与雄性右归丸组给予右归丸水煎液,给药浓度、体积分别为:1.024g生药/ml、1ml/100g体重,给药剂量为10.24g生药/kg体重(此剂量是以往研究已被证实的有效剂量,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的等效剂量,为成人临床用量的6.5倍);雌激素组大鼠给予戊酸雌二醇(E2)药液,给药浓度,体积分别为:0.0184mg/ml、1ml/100g体重,给药剂量为0.184mg/kg体重;雄激素组大鼠给予甲睾酮(T)药液,给药浓度、体积分别为:0.184mg/ml、1ml/100g体重,给药剂量为1.84mg/kg体重。以上各组给药,一天一次,连续6天,休息1天后,再连续给药6天,如此连续给药3个月。雌、雄空白对照组,雌、雄假手术组,OVX组与ORX组则按照上述方法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进行灌胃。灌胃期间,每周对大鼠进行一次体重称量,根据体重变化调整给药体积。给药结束后,将实验各组大鼠麻醉后迅速处死,取双侧股骨,用于Micro CT骨组织形态指标与电子万能试验机骨生物力学指标的检测;取胫骨,制作脱钙骨冰冻切片,用于MAPK(Erk1/2)、c-Fos、AP-1三者蛋白表达的检测。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数据呈正态分布,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处理;方差齐性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的,采用Dunnett’s T3(3)检验。若数据呈非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单因素ANOVA(k样本)(W)进行处理;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其项下的Stepwise step-down检验。结果1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形态结构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1.1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BV/TV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性假手术组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松质骨的BV/TV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呈现负增长,即大幅度的减少,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BV/TV均呈现负增长,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其减少的程度要明显低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OVX组BV/TV的减少程度明显大于ORX组;而雌性右归丸组的减少程度明显小于雄性右归丸组。1.2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Conn.Dn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性假手术组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松质骨的Conn.Dn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呈现负增长,即大幅度的减少,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Conn.Dn均呈现负增长,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其减少的程度要明显低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OVX组Conn.Dn的减少程度明显大于ORX组;而雌性右归丸组的减少程度明显小于雄性右归丸组。1.3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Cb.C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性假手术组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松质骨的Cb.C呈现负增长,即减少;而OVX组和ORX组的增加,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Cb.C也增加,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其增加的程度要明显小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与ORX组比较,OVX组Cb.C的增加程度明显要大;雌性右归丸组的Cb.C较雄性右归丸组虽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1.4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DA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OVX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大鼠股骨松质骨DA显着低于雌性假手术组;而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DA显着高于OVX组。与雄性假手术组比较,ORX组、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DA明显降低;而与ORX组比较,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DA均显着提高。ORX组的DA明显高于OVX组;雄性右归丸组的与雌性右归丸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1.5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Tb.Pf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与雌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松质骨Tb.Pf 比较,OVX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皆明显提高;而与OVX组比较,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Tb.Pf皆显着降低。ORX组、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Tb.Pf较雄性假手术组的均明显提高,而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Tb.Pf较ORX组的均明显降低。ORX组的Tb.Pf显着低于OVX组;雄性右归丸组的与雌性右归丸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大鼠股骨最大载荷(ML)、断裂强度(BS)和弹性模量(EM)变化率能够反映股骨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能情况。2.1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ML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雄假手术组大鼠股骨皮质骨ML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ML虽也有增加,但增加的程度要显着小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ML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OVX组,而与雌性假手术组比较,差异不明显。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ML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ORX组,但明显小于雄性假手术组。OVX组ML的增加程度明显小于ORX组;雌性右归丸组的亦明显小于雄性右归丸组。2.2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BS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皮质骨BS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呈现负增长,即减少,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着。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BS均增加,增加的程度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但明显大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OVX组BS的减少程度明显大于ORX组;而雌性右归丸组的与雄性右归丸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3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EM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雌性假手术组和雄性假手术组大鼠股骨皮质骨EM大幅度增加;而OVX组和ORX组的EM呈现负增长,即减少,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以及雄激素组、雄性右归丸组的EM均增加,增加的程度与它们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而明显大于它们相应的OVX组和ORX组。OVX组EM减少的程度与ORX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雌性右归丸组EM增加的程度与雄性右归丸组比较,亦无显着性差异。3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1/2)、c-Fos、AP-1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3.1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l/2)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OVX组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高于雌性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与雌性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与OVX组比较,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减少。ORX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与雄性假手术组的相比,明显增加,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与之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与ORX组比较,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明显减少。ORX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与OVX组的比较,明显减少。雄性右归丸组的MAPK(Erk1/2)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明显高于雌性右归丸组。3.2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c-Fos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与雌性假手术组比较,OVX组大鼠胫骨骨髓中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增加,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无显着性变化;与OVX组比较,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减少。ORX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较雄性假手术组的明显增加,雄激素组的与雄性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与ORX组比较,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皆明显减少。ORX组的c-Fos蛋白表达阳性密度较OVX组显着减少。雄性右归丸组的较雌性右归丸组的明显增加。3.3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AP-1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OVX组大鼠胫骨骨髓中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高于雌性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和雌性右归丸组的与雌性假手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雌激素组、雌性右归丸组的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低于OVX组。与雄性假手术组的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比较,ORX组、雄性右归丸组的明显增加,雄激素组的无显着性差异;与ORX组的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比较,雄激素组和雄性右归丸组的均明显减少。ORX组的AP-1蛋白表达阳性密度显着低于OVX组。雄性右归丸组的则显着高于雌性右归丸组。以上指标,雌性假手术组与雌性空白对照组比较以及雄性假手术组与雄性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从而排除了手术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结论(1)雌、雄大鼠去势后,均发生了骨质疏松症;但两者在微观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在:雌性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的BV/TV、Conn.Dn的减少程度以及Cb.C的增加程度明显大于雄性去势大鼠;DA明显低于而Tb.Pf明显高于雄性去势大鼠。右归丸对去势所致的雌、雄大鼠骨质疏松症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在微观结构的改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右归丸对雌性去势大鼠BV/TV、Conn.Dn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雄性去势大鼠的改善程度;而对DA、Cb.C、Tb.Pf的改善作用,两者无明显差异。(2)雌、雄大鼠去势后,皮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均明显下降,但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在:雌性大鼠最大载荷、断裂强度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雄性大鼠,而弹性模量雌、雄之间无明显差异。右归丸对此均具有明显的增加作用,但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右归丸对雄性去势大鼠最大载荷的增加程度要明显大于雌性去势大鼠;而对断裂强度、弹性模量的增加作用,两者无明显差异。(3)MAPK(Erk1/2)/c-Fos/AP-1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雌、雄大鼠去势后,骨髓(松质骨部分)中的MAPK(Erk1/2)、c-Fos和AP-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雌性去势大鼠的这三个关键因子的表达明显强于雄性去势大鼠,这是去势所致雌、雄大鼠松质骨在微观结构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的机制之一。右归丸能通过抑制这一通路达到治疗去势所致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其对雌性去势大鼠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强于雄性去势大鼠,这是右归丸对雌性去势大鼠松质骨微观结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雄性去势大鼠的机制之一。
贺洁[10](2019)在《健腰密骨方联合骨化三醇改善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以社区常规基础措施为对照,观察采用健腰密骨方联合骨化三醇改善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通过中西药结合,发挥社区预防医学和中医“治未病”优势,减轻高危人群和现患人群的疾病负担,为社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将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基础疗法联合健腰密骨方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基本药物骨化三醇治疗。2组均以6个月为观察期,以M1(治疗前)、M2(治疗3个月)、M3(治疗6个月)三个时间节点,分别观察VAS评分、骨密度、中医证候评分、骨代谢指标(Ca、P、PINP、β-CTX、25(OH)VD、PTH),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各项评分变化,探讨健腰密骨方联合骨化三醇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有效性,分析制定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并提出对策与建议。【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VAS疼痛指标与基线比较显示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跟骨骨密度数值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血Ca、PINP、β-CTX、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P、碱性磷酸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基础疗法联合健腰密骨方和基础疗法都可有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两种疗法都有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出现疗效的积累。2.基础疗法结合健腰密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优于基础治疗,表明基础疗法联合健腰密骨方能够较好的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
二、益肾健脾胶囊配合钙剂防治雄性大鼠去睾后骨丢失的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益肾健脾胶囊配合钙剂防治雄性大鼠去睾后骨丢失的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肾虚血瘀”理论骨密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骨质疏松症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 1 文献检索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不良反应 |
2.6 发表偏倚 |
3 结论 |
第二章 基于药物网络分析挖掘龚正丰教授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数据录入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药物频次 |
2.2 药物性味归经 |
2.3 关联规则 |
2.4 聚类分析 |
2.5 复杂网络分析 |
3 结论 |
第三章 骨密葆组方分析 |
1 病因病机 |
1.1 肾阴肾阳亏虚为本 |
1.2 气虚血瘀为重要因素 |
2 治法 |
2.1 平补肾阴肾阳 |
2.2 益气活血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骨密葆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研究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筛选病例 |
2.2 分组及治疗 |
2.3 一般项目 |
2.4 疗效指标 |
2.5 不良反应 |
2.6 统计学分析 |
2.7 安全性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年龄、体重指数、绝经时限、腰围与骨密度相关性 |
3.3 VAS评分比较 |
3.4 骨密度比较 |
3.5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骨密葆治疗骨质疏松症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骨密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活性成分筛选及靶点预测 |
1.2 骨质疏松症潜在致病靶点筛选 |
1.3 药物(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构建及可视化 |
1.4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1.5 GO富集及KEGG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骨密葆潜在活性化合物及其作用靶点筛选结果 |
2.2 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靶点 |
2.3 骨密葆治疗骨质疏松症靶点网络 |
2.4 蛋白互作网络 |
2.5 GO富集分析 |
2.6 KEGG富集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章 骨密葆对GIOP大鼠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材料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骨密葆煎剂制备 |
2.2 造模与分组 |
2.3 指标检测 |
2.4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血清学检测 |
3.3 PCR测定 |
3.4 骨组织形态检测 |
3.5 Western Blot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综述: 中药复方防治GIOP的动物模型和评价方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进行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成骨和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性别差异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一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差异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腰椎BMD变化率的影响 |
2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微观结构的影响 |
3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OPG、RANKL蛋白表达及RANKL/OPG比值的影响 |
4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BGP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成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6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破骨细胞TRAP蛋白表达的影响 |
7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小结 |
实验二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成骨细胞形态学观察 |
2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BGP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OPG、RANKL蛋白表达及RANKL/OPG比值的影响 |
4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PI3K、Akt、GSK3β、β-catenin和Runx2 mRNA表达的影响 |
5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β-catenin和RUNX2蛋白表达影响 |
小结 |
实验三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破骨细胞形态学观察 |
2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
3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
4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TRAP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PI3K、Akt、TRAF6、c-Src、NFATc1 mRNA表达的影响 |
6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p-PI3K、PI3K、p-Akt、Akt、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的影响 |
小结 |
实验四 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在PI3K激动剂作用下对破骨细胞分化、功能及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PI3K/Akt信号通路在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
2 PI3K/Akt信号通路在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
3 PI3K/Akt信号通路在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TRAF6、c-Src、NFATc1 mRNA表达的作用 |
4 PI3K/Akt信号通路在雌、雄去势大鼠右归丸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TRAF6、c-Src、NFATc1蛋白表达中的作用 |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图 |
附件 |
(3)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PMOP概述 |
1.2 中医对PMOP的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 |
1.3 PMOP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2 药物治疗 |
1.4 GH/IGF-1轴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
第二章 针刺治疗PMOP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2.1.2 检索策略 |
2.1.3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2.4 Meta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3.1 临床疗效 |
2.3.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2.3.3 展望 |
2.4 结论 |
第三章 回顾性分析影响绝经后女性骨量的相关因素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3.1.3 研究方法 |
3.1.4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三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
3.2.2 三组患者合并疾病比较 |
3.2.3 三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
3.2.4 三组患者性激素指标比较 |
3.2.5 三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
3.2.6 三组患者GH、IGF-1比较 |
3.2.7 三组患者各部位BMD (g/cm~2)比较 |
3.2.8 GH、IGF-1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分析 |
3.2.9 绝经后女性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讨论 |
3.3.1 年龄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
3.3.2 BMI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
3.3.3 血清ALP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
3.3.4 血清P(磷)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
3.3.5 血清E2、FSH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
3.3.6 血清PINP、β-CTX、OC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
3.3.7 血清GH、IGF-1与绝经后女性骨量下降的关系 |
3.4 结论 |
第四章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的随机对照研究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4.1.3 研究方法 |
4.1.4 统计学方法 |
4.2 结果 |
4.2.1 纳入病例数 |
4.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4.2.3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
4.2.4 两组患者血清GH、IGF-1比较 |
4.2.5 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比较 |
4.2.6 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比较 |
4.2.7 两组患者各部位BMD (g/cm~2)比较 |
4.2.8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量化分级评分比较 |
4.2.9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
4.2.10 不良事件 |
4.3 讨论 |
4.3.1 针法选择依据 |
4.3.2 针刺处方的确立依据 |
4.3.3 药物选择依据 |
4.3.4 疗效分析 |
4.4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基于肠物理屏障与骨免疫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2 西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3 补肾化痰方组成及药理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补肾化痰方对OVX大鼠肠道物理屏障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补肾化痰方对IL-6/JAK2/STAT3 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补肾化痰方对IL-2/JAK1/STAT5 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五 补肾化痰方对 Th17/Treg 平衡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肠道微生物与骨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红芪复方对骨质疏松治疗作用研究及潜在活性成分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骨质疏松研究概况 |
1.1.1 骨质疏松症简介 |
1.1.2 骨质疏松模型建立 |
1.1.3 西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
1.1.4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
1.1.5 绝经后骨质疏松与氧化应激 |
1.2 实验复方概括 |
1.2.1 主药红芪介绍 |
1.2.2 其余辅药介绍 |
1.3 本文的立题依据 |
第二章 红芪复方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处方初筛 |
2.4.2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拆方 |
2.4.3 处方三化学成分的考察 |
2.5 讨论 |
第三章 处方三含药血清对ROBs和 r 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处方三含药血清对ROBs的作用 |
3.4.2 处方三含药血清对r BMSCs的作用 |
3.4.3 处方三含药血清化学成分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细胞膜生物特异性筛选处方三抗骨质疏松潜在活性物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处方三提取物不同乙醇洗脱组分HPLC分析 |
4.4.2 PBS 洗去未特异性结合组分 |
4.4.3 细胞膜特异性提取筛选处方三抗骨质疏松潜在活性物质 |
4.4.4 线性关系考察 |
4.4.5 精密度考察 |
4.4.6 重复性考察 |
4.4.7 加样回收率考察 |
4.4.8 稳定性考察 |
4.4.9 ROBs外液、解离液和裂解液中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含量测定 |
4.5 讨论 |
第五章 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抗骨质疏松活性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成骨细胞增殖率测定 |
5.4.2 ALP测定 |
5.4.3 钙化结节染色 |
5.4.4 过氧化氢诱导的ROBs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
5.4.5 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ROBs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 |
5.4.6 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对氧化损伤ROBs细胞中CAT、T-AOC和 SOD活性的影响 |
5.4.7 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对氧化损伤ROBs细胞中ROS水平的影响 |
5.4.8 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对氧化损伤ROBs细胞周期的影响 |
5.5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红芪复方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治疗作用的拆方与筛方研究 |
6.1.2 处方三含药血清对 ROBs 和 r BMSCs 增殖、分化的影响 |
6.1.3 细胞膜生物特异性提取筛选处方三抗骨质疏松潜在活性物质 |
6.1.4 β-蜕皮甾酮、特女贞苷、芒柄花苷抗骨质疏松活性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数据挖掘的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分析及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分析 |
1.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分析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患者基本信息分析 |
4.2 频数结果分析 |
4.3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
4.4 药物因子分析 |
5.讨论 |
5.1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认识 |
5.2 药物频数结果分析 |
5.3 聚类和因子的分析 |
5.4 用药经验分析 |
6.结论 |
第二部分 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及对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统计学方法 |
3.实验技术路线图 |
4.实验结果 |
4.1 各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测定结果 |
4.2 各组大鼠子宫系数、血清雌二醇(E2)测定结果 |
4.3 大鼠血清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比值测定结果 |
4.4 大鼠股骨病理组织染色形态对比 |
5.讨论 |
5.1 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立和评价 |
5.2 基于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雌激素水平及子宫萎缩情况探讨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
5.3 OPG/RANKL/RANK信号因子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
5.4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
6.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OPG/RANKL/RANK 信号因子与骨质疏松症及中医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及肌萎缩的依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补肾健脾活血方对尾悬吊大鼠股骨骨密度和比目鱼肌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实验二 补肾健脾活血方通过调节肌肉合成及骨形成干预尾悬吊大鼠肌萎缩及骨丢失的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1 中医药防治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综述2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温肾活血解郁法治疗骨质疏松型腰痛与抑郁共病及生活质量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表 |
(9)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干预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主要试剂 |
1.4 实验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2.1.1 卵巢切除手术(OVX)的具体方法 |
2.1.2 睾丸切除手术(ORX)的具体方法 |
2.2 取材 |
2.3 脱钙骨冰冻切片的制作 |
2.4 指标检测 |
2.4.1 骨组织形态指标的检测 |
2.4.2 骨生物力学指标的检测 |
2.4.3 胫骨骨髓中MAPK(Erk1/2)、c-Fos、AP-1蛋白表达的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形态结构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1.1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BV/TV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1.2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Conn.Dn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1.3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Cb.C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711.4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DA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1.4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DA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1.5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松质骨Tb.Pf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2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2.1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ML变化率的比较及右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2.2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BS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2.3 雌雄去势大鼠股骨皮质骨EM变化率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3 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1/2)、c-Fos、AP-1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3.1 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MAPK(Erk1/2)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3.2 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c-Fos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3.3 雌雄去势大鼠胫骨骨髓中AP-1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右归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
讨论 |
1 从“性别差异”角度探讨中医“肾主骨”理论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
2 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的比较 |
3 雌雄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 |
4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干预作用 |
4.1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的干预作用 |
4.2 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干预作用 |
5 机制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图 |
(10)健腰密骨方联合骨化三醇改善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发病机制 |
1.2 中医理论 |
1.3 治疗现状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基础 |
4 预期结果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脱落病例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伦理学 |
2.3 样本量计算 |
3 治疗方法 |
3.1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项目 |
4.2 观察指标 |
4.3 疗效指标 |
4.4 安全性指标 |
4.5 疗效评定 |
4.6 不良事件 |
5 统计分析 |
5.1 统计方法 |
5.2 基线资料分析 |
5.3 有效性分析 |
5.4 安全性分析 |
6 技术路线 |
6.1 临床试验流程图 |
7 研究结果 |
7.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7.2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比较 |
7.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疗效分析 |
7.4 安全性评估 |
8 分析与讨论 |
8.1 西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8.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基础 |
8.3 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表现 |
8.4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
8.5 祖国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8.6 健腰密骨方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
8.7 临床评价分析 |
9 存在的问题 |
10 对策与建议 |
10.1 制定适合PMOP患者的干预计划 |
10.2 发挥中医药防治PMOP优势 |
10.3 探索PMOP社区治疗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论文 |
附件 |
四、益肾健脾胶囊配合钙剂防治雄性大鼠去睾后骨丢失的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肾虚血瘀”理论骨密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冯欢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成骨和破骨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右归丸对雌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治疗作用性别差异的机制研究[D]. 徐慧慧.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3]基于GH/IGF-1轴探讨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 陈艳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肠物理屏障与骨免疫探讨补肾化痰方防治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实验研究[D]. 谭张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红芪复方对骨质疏松治疗作用研究及潜在活性成分筛选[D]. 周湘琳. 兰州大学, 2021(09)
- [6]基于数据挖掘的骨质疏松症用药规律分析及天畅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D]. 胡臣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脾肾相关”理论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尾悬吊大鼠骨丢失及肌萎缩的依赖机制[D]. 王芮.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
- [8]温肾活血解郁法治疗骨质疏松型腰痛与抑郁共病及生活质量疗效分析[D]. 姜宝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雌雄去势大鼠骨微观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的比较及右归丸干预作用的研究[D]. 柴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10]健腰密骨方联合骨化三醇改善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比较研究[D]. 贺洁.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