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粗点哑蟋雌性的首次发现(直翅目:蟋蟀总科)(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昆虫大多个体相对较小而容易被人类忽略,也因此导致对物种保护认知不足。以昆虫多样性为保护目标代替具体物种的保护行为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中国蟋蟀次目昆虫为研究材料,基于详尽的物种信息和地理分布数据,对其物种多样性组成、整体分布格局、特有化格局、多样性格局等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9年12月,蟋蟀次目在中国记录386种,因极少量物种存在争议外(在中国分布存在疑问8种、在学位论文有记录但未正式发表6种、疑似错误鉴定或分布信息记录有误8种、仅单性标本缺乏有效分类特征核实2种),本文对在中国确定分布的362种(亚种)蟋蟀次目昆虫进行研究,隶属于蟋蟀总科Grylloidea(蟋蟀科Gryllidae、癞蟋科Mogoplistidae、蛛蟋科Phalangopsidae、蛉蟋科Trigonidiidae)和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蝼蛄科Gryllotalpidae、蚁蟋科Myrmecophilidae)共16亚科88属,其中中国特有种219种,占总数的60.2%。为了更好的分析中国蟋蟀次目生物多样性,使用G-F指数对中国范围内不同经度和纬度梯度上的蟋蟀多样性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整体的分布趋势表现为由北到南物种数逐渐递增,20°N-25°N纬度区的物种丰富度、G-F指数最高;由西到东物种数先增加后减少,105°E-110°E经度区的物种丰富度、G-F指数最高。使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2方法,建立全部种和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格局,发现大部分蟋蟀集中分布在这4个地区:横断山脉南部以及云贵高原西部地区(95种)、武夷山脉北部(76种)、五指山脉(73种)和台湾山脉中部(46种),即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分布中心,并进一步分析各亚科的分布格局及密度格局。运用特有性简约性分析(PAE)结合GIS分析蟋蟀次目昆虫的特有化格局,划分出4个特有分布区:台湾山脉(43种)、云南西南部地区(30种)、横断山脉南部(16种)、云贵高原西北部(3种)。通过比较中国蟋蟀次目特有种多样性格局及其与所有物种多样性格局的一致性,结果发现,除分布中心的武夷山脉北部和五指山脉以外,4个特有分布区与另外2个分布中心高度重合,应优先保护这些多样性中心的生物资源。本研究结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制定和相关地区农林业害虫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类群也有启示作用。
张东晓[2](2018)在《云南蟋蟀总科区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云南蟋蟀物种及其地理分布基础上,开展了蟋蟀总科的区系分类、区系组成、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分为以下3部分:1.本文共记述云南蟋蟀总科4科13亚科54属135种。编写了分科、亚科、属、种的检索表。提供了属、种文献引证及检视标本信息。论文对新种进行了详细描述,附有20个种的生殖器图片和25个种的整体彩色照片;本文记载6新种(4种未发表,2种已发表),2中国新纪录种:Velarifictorus raychaudhurii(Bhowmik,1967)comb.nov.,四点纤蟋E.(E)quadripunctatus Ingrisch,1987;9云南新纪录种。2.云南蟋蟀总科属级阶元的区系组成划分31种分布型,中日界+东洋界分布型和中日界+东洋界+古北界分布型均为8属,所占比例最高,均占云南蟋蟀总科已知属的14.82%。种级阶元的区系组成划分为7种分布型,以东洋界分布型为主,共记载65种,占云南蟋蟀总科已知种类的48.15%。3.云南蟋蟀总科地理划分为7区,其中包括版纳小区、河口小区、瑞丽小区、横断山脉小区、无量山小区、金沙江小区、元江小区。其中版纳小区共记载蟋蟀总科种类最多35属73种。特有种也最多,共记载19种,占已知特有种的46.34%。4.通过与周边省的蟋蟀总科进行相似性比较,种级阶元与广西相似度最高,相似性系数达35.29%。
王保海,张亚玲,牛磊,王建银[3](2015)在《青藏高原昆虫研究概述》文中提出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对青藏高原昆虫调查,分类研究的历史及取得的成就;昆虫发生危害及防治的历史事件;昆虫适应、分化、区系演化的研究进展及产生的新理论。
李晓强[4](2011)在《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蟋蟀总科(Grylloidea)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螽亚目(Ensifera)。蟋蟀总科昆虫全世界已知4000多种,目前我国蟋蟀总科昆虫已知230种(亚种)。本论文对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进行了分类研究。对本地区蟋蟀总科昆虫进行外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同时,又从另外两个微观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本次研究共获得蟋蟀标本10种,隶属于3科,8属。1、形态学方面:对采集到的10种蟋蟀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按照传统形态学方法进行了分类,采用刘宪伟、殷海生(1995)所提出的分类系统。根据殷海生、刘宪伟(1995)记载和本人2009-2010两年的采集情况,吉林省的蟋蟀总科昆虫共计13种,隶属于3科8属,具体种类如下:1.1蛉蟋科Trigonidiidae针蟋亚科Nemobiinae1.1.1双针蟋属Dianemobius Vickery 1973(1)斑腿双针蟋Dianemobius fascipes (Walker1869)1.1.2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 Gorochov 1983(2)斑翅灰针蟋Polionemobius taprobanensis (Walker 1869)1.1.3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 Jacobson et Bianchi 1905(3)歧阜异针蟋Pteronemobius gifuensis (Shiraki 1911)(4)素色异针蟋Pteronemobius concolor (Walker 1871)(5)内蒙异针蟋Pteronemobius neimongolensis Kang et Mao19901.2蟋蟀科Gryllidae1.2.1墨蟋属Nigrogryllus Gorochov 1983(6)西伯利亚墨蟋Nigrogryllus sibiricus (Chopard 1925)1.2.2灶蟋属Gryllodes Saussure 1874(7)短翅灶蟋Gryllodes sigillatus (Walker 1869)(8)长翅灶蟋Gryllodes supplicans (Walker 1859)1.2.3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Chopard 1961(9)银川油葫芦Teleogryllus infernalis (Saussure 1877)(10)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 (Serville 1838)(11)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 (Ohmachi et Matsumura 1951)1.2.4斗蟋属Velarifictorus Randell 1964(12)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 (Saussure 1877)1.3树蟋科Oecanthidae树蟋属Oecanthus Audinet-Serville 1831(13)长瓣树蟋Oecanthus longicauda Matsumura 19042、解剖学方面:运用生理解剖和电镜扫描技术对10种蟋蟀的消化道外部形态、嗉囊和前胃的内部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且利用每种蟋蟀消化道前、中、后肠、嗉囊、前胃及胃盲囊的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蟋蟀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不同科、属、种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消化道各段的长度及嗉囊和前胃的内部形态结构方面。(2)消化道的前、中、后肠在不同科、属间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分类的一个辅助因素。嗉囊和前胃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重要的分类特征。(3)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其食性之间具有必然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探讨其食性提供了基础资料。(4)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蛉蟋科的种类先与树蟋科的种类聚在一起后与蟋蟀科的种类聚在一起。3、发声器及翅表面结构方面:运用扫描电镜技术比较了10种蟋蟀的发声器和前翅表面的微观结构,并且利用每种蟋蟀的声齿间距,声齿和声锉的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发声器的声锉部分在种间的差异性明显,可作为分类的主要特征。刮器部分只是在科间存在一定差异,对分类单元的确立起到辅助作用。(2)前翅表面的微毛结构在科间存在较大差异,种间无明显的差异。翅背面结构在科、属间存在较大差异,种间无明显的差异,二者可作为蟋蟀分类的辅助手段。(3)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并且与上述解剖学的结果也基本一致,蛉蟋科的种类先与树蟋科的种类聚在一起,然后再与蟋蟀科的种类聚在一起。本文研究结果支持刘宪伟、殷海生所提出的分类系统。本研究所采用的扫描电镜技术对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部分种类的微观结构的研究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吻合,说明其进化的平行性。通过进一步聚类分析,初步认为蛉蟋科与树蟋科的种类亲缘关系较近与蟋蟀科的种类亲缘关系较远。扫描电镜技术能够鉴定出形态学难以区分的近缘种,弥补了形态学方法的不足。
马丽滨[5](2011)在《中国蟋蟀科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中国蟋蟀科Gryllidae(直翅目:蟋蟀总科)形态、分类、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的研究论文。论文对中国蟋蟀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回顾了蟋蟀科分类地位及国内外研究历史,介绍了蟋蟀科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材料与方法、地理分布,并根据形态学特征探讨了蟋蟀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文中总结了各亚科、属、种的研究概况;编制了分属和分种检索表;整理、鉴定和记述中国蟋蟀科62属203种,包括11个新种、2个新记录属、2个新记录种、确认1个属级新异名和2个种级新异名、提出4个新组合。提供了全部新种及大部分记述种类的整体照片及雄性外生殖器图。研究标本主要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SEM)、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SNNU)、中国农业科学院昆虫标本室(CAAS)、河北大学昆虫博物馆(HBU)、华东师范大学昆虫标本室(ECNU)及长江大学昆虫标本室(YTU)。新种、新记录、新异名和新组合如下:新种:海南弯脉蟋Cardiodactylus hainanensis Ma & Zhang,长突裸蟋Gymnogryllus dolichodens Ma & Zhang,外突裸蟋Gymnogryllus extrarius Ma & Zhang,云南裸蟋Gymnogryllus yunnanensis Ma & Zhang,条斑裸蟋Gymnogryllus striatus Ma & Zhang,长翅裸蟋Gymnogryllus longus Ma & Zhang,扩胸裸蟋Gymnogryllus tumidulus Ma & Zhang,新疆悍蟋Tartarogryllus xinjiangensis,云南多兰蟋Duolandrevus yunnanensis,海南米须蟋Mistshenkoana hainanensis和中华莎蟋Xabea sinica, spp. nov.。中国新记录属:米须蟋属Mistshenkoana Gorochov, n. rec. ;杂须蟋属Zamunda Gorochov, n. rec.。中国新记录种:雷恩松蛉蟋Comidoblemmus rehni (Chopard), n. rec.;四点拟纤蟋Euscyrtodes quadripunctatus (Ingrisch), n. rec.。新异名:秦蟋属Qingryllus Chen & Zheng, n. syn. (=Goniogryllus Chopard);黑背特蟋Turanogryllus melasinotus Li & Zheng, n. syn. (=Turanogryllus eous Bei-Bienko);宽翅树蟋Oecanthus latipennis Liu et al., n. syn. (=Oecanthus pellucens (Scopoli))。新组合:纹股哑蟋Goniogryllus striofemorus (Chen & Zheng), n. comb.;梁氏亮蟋Vescelia liangi (Xie & Zheng), n. comb.;雷恩松蛉蟋Comidoblemmus rehni (Chopard), n. comb.;四点拟纤蟋Euscyrtodes quadripunctatus (Ingrisch), n. comb.。应用支序分析的方法,应用Paup4.0b10系统发育软件对中国蟋蟀科的49个内群单元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针蟋亚科Nemobiinae是本科最原始的类群,与外群关系密切;2)支持对裸蟋族Gymnogryllini的重新使用;3)发现哑蟋属与裸蟋族Gymnogryllini的亲缘关系较近,并且支持了哑蟋属Goniogryllus与秦蟋属Qingryllus的合并;4)长蟋亚科Pentacentrinae为复系类群,其成员有待进一步确认;5)拟长蟋属Parapentacentrus与额蟋属Itara近似,其亲缘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简要总结了中国蟋蟀科的地理分布,认为1)各级分类单元在东洋界的均多于古北界,尤以物种丰富度最为显着;2)在中国各地理分区中,华南区的物种最为丰富;其次是华中区和西南区,后两者拥有物种数目相当; 3)温度对蟋蟀分布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为物种丰富度与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的负相关;4)蟋蟀在地理分布上存在东洋界种类扩散至古北界的情况,也有极少古北界种类扩散至东洋界。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NWAFU)、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SEM)和河北大学(HBU)。
何祝清[6](2010)在《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系统分类研究(直翅目,蟋蟀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蟋亚科Nemobiinae和蛉蟋亚科Trigonidiin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总科Grylloidea、蟋蟀科Gryllidae。蟋蟀总科昆虫全世界已知4000多种,中国已知约200种。本论文对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通过形态分类研究,共描述纪录该2亚科、14属、54种,编制了中国该2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采用支序分类方法,应用Phylip软件,得到了该2亚科的支序图,探讨了亚科内各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对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进行了生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分析了该2亚科在世界及中国的分布格局;录制了该2亚科、7属、16种的鸣声,进行了时域特征及频谱特征分析,并编制了鸣声检索表。1.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形态分类研究形态术语主要遵从殷海生和刘宪伟编着的《中国蝼蛄总科和蟋蟀总科分类概要》的定义。所有研究标本均为针插干制标本。雄性外生殖器在Totic SMZ-140解剖镜下解剖,先绘制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及雄性外生殖器草图,再由Illustrator软件绘制而成。针蟋亚科全世界已知51属291种;蛉蟋亚科全世界已知47属624种(包括3化石属,5种)。本研究共整理、鉴定和描述中国针蟋亚科6属21种、蛉蟋亚科8属33种,其中包括12个新种(已正式发表9个新种)、2个新纪录属、1个新纪录种、4个新组合、恢复1种名、合并1异名。文中提供了亚科、属、种的特征,对每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提供了各个种的主要文献引证、异名、观察标本和分布等信息,并编制了分属、分种检索表。12个新种:环角灰针蟋Polionemobius annulicornis sp. nov.,黑色同针蟋Homonemobius nigrus sp. nov.,云南异针蟋Pteronemobius yunnanicus sp. nov.,藏哑蛉蟋Metiochodes tibeticus sp. nov.,截叶哑蛉蟋Metiochodes truncatus sp. nov.,尖肢哑蛉蟋Metiochodes acutiparamerus sp. nov.,小哑蛉蟋Metiochodes minor sp. nov.,海南副突蛉蟋Amusurgus(Paranaxipha) hainanensis sp. nov.,双刺突蛉蟋Amusurgus(Amusurgus) bispinosus sp. nov.,小耳唧蛉蟋Svistella tympanalis sp. nov.,似唧蛉蟋Svistella fallax sp. nov.,安徽唧蛉蟋Svistella anhuiensis sp. nov.。2个中国新纪录属:同针蟋属Homonemobius Chopard,1935,奇针蟋属Speonemobius Chopard,1924。1个中国新纪录种:褐围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fuscocinctum Chopard, 1925。恢复1种:黄褐突蛉蟋Amusurgus (Amusurgus) fulvus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93。合并1种:侧斑突蛉蟋Amusurgus lateralis Chopard,1969。提出4新组合:毛角灰针蟋Polionemobius pilicornis (Chopard,1969),暗黑灰针蟋Polionemobius nigrescens (Shiraki,1913),维妞唧蛉蟋Svistella venustula (Saussure 1878),疑唧蛉蟋Svistella dubia (Liu & Yin,1993)。新种模式标本及所有检视标本保存于华东师范大学(HSNU)、上海昆虫博物馆(IEAS)和上海师范大学(SHNUC)。2.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支序分类学研究支序分类研究采用Phylip-3.69软件,使用"pars"程序分析,选用26个性状,首次对在中国分布的针蟋亚科6属和蛉蟋亚科8属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得到了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的支序图。结果显示:(1)针蟋亚科6属分为2支,其中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双针蟋属Dianemobius聚为一支,且灰针蟋属和双针蟋属亲缘关系较近;奇针蟋属Speonemobius、麻针蟋属Marinemobius和同针蟋属Homonemobius聚为一支,且后两者亲缘关系较近,综合形态特征看,前一支的三个属都具发音器,而后一支的三个属均不具发音器。(2)蛉蟋亚科8属分为2大支,在第一支中,斜蛉蟋属Metioche与蛉蟋属Trigonidium,突蛉蟋属Amusurgus与哑蛉蟋属Metiochodes分别聚为一支;在另一支中,小黄蛉蟋属Natula与拟蛉蟋属Paratrigonidium,唧蛉蟋属Svistella与墨蛉蟋属Homoeoxipha分别聚为一支;前一支的四个属都不具发音器,后一支的四个属都具发音器。对2个亚科每个属各选取2种(不足2种则选1种),共选用32个性状,分别得到了2个亚科的支序图,基本支持属间支序图结果。3.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生物地理学研究对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进行了生物地理学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针蟋亚科呈世界性分布,蛉蟋亚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区,少量分布于温带区;在中国,针蟋亚科广布全国,华中、华南、西南区稍多;蛉蟋亚科几乎只分布于上述3个区。4.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常见种鸣声芬类研究本论文对针蟋亚科3属8种、蛉蟋亚科4属8种的鸣声进行了研究。蟋蟀鸣声的录制使用Canon G9,采样率44.1kHz,录制完成后由Cool Edit Pro软件分析时域和频谱特征。经时域特征及频谱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鸣声不能对2亚科的属间给予区分,但能较好地对同属不同种的蟋蟀进行鉴别。本论文建立了针蟋亚科3个属、蛉蟋亚科3个属常见种类鸣声分种检索表。
刘平[7](2009)在《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染色体核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为研究对象,分别剖取三种天牛幼虫、蛹、成虫和胚胎的不同组织和器官,通过不同剂量秋水仙素的处理,以及低渗时间和卡诺固定液(Carnoy)固定次数等一系列条件的筛选,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确定适宜三种天牛染色体研究的实验材料及条件。并采用BSG(Barium Hydroxide,Saline,Giemsa)法对C-带进行处理,以pH值为6.8的Giemsa(5%)染液染色,分别对三种天牛染色体C-带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如下:松墨天牛最佳实验材料为7日龄蛹的精巢(卵巢),染色体数2n=20,性别决定机制为Xyp,染色体组式:5L+4M+Xyp;光肩星天牛最佳实验材料为初羽化成虫的精巢(卵巢),染色体单倍体数n=10,性别决定机制为Xyp,染色体组式:6L+3M+Xyp;桑天牛最佳实验材料为2、3日龄胚胎,染色体数2n=20,性别决定机制为XY,染色体组式:5L+4M+XY。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桑天牛胚胎的核酸含量,其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3、6、9日龄均出现峰值,而3日龄时RNA/DNA比值均大于6、9日龄。这一结果与桑天牛最佳材料的选取一致,为实验材料的选取提供一个新途径。对天牛的C带带型进行观察分析,带型模糊不清。仅松墨天牛的染色体上有带纹存在,以圆形、椭圆形为主。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C带照片模糊,难以观察、辨认。
李娜[8](2008)在《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螽亚目)》文中提出螽蟖总科是直翅目中的第二大类群,世界上已经描述的螽蟖有6000余种,隶属于1070属。大多数螽蟖为植食性种类,是重要的农林害虫,部分类群为捕食性种类,是重要的昆虫天敌和生物防治的潜在资源;而关于该类群的系统分类学研究,专家学者的意见很不统一,给同行之间的交流造成诸多不便。因此,螽蟖的分类学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害虫的防治和资源的利用上具有现实意义。我国螽蟖种类丰富,现在已记载至少有330多种,而且分布广泛。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藏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复杂;其中直翅目昆虫资源也较为丰富。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螽蟖在东北地区分布相当普遍。本研究首先对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的分布进行了记述。在本地区分布的螽蟖有一些近缘种类,它们在外形上很相似,不易区分。因此,作者对本地区螽蟖总科昆虫进行外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同时,又从另外四个微观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次研究共获得螽蟖标本21种,隶属于3科,10属。1、形态学方面:对采集到的21种螽蟖,采用传统分类方法进行了外部形态描述及分类学记述。本文采用刘宪伟、殷海生(1999)所提出的分类系统,将螽蟖科提升为总科,下分为12科。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研究的21种螽蟖隶属于3科10属:①露螽科Phaneropteridae,露螽属Phaneroptera Audinet-Serville,条螽属Ducetia Stal,掩耳螽属Elimaea Stal;②螽斯科Tettigoniidae,蝈螽属Gampsocleis Fieber,拟蝈螽属Uvarovites Tarbinsky,螽斯属Tettigonia Linnaeus,姬螽属Metrioptera,寰螽属Atlanticus Scudder;③草螽科Conocephalidae,草螽属Conocephalus Thunberg,钩额螽属Ruspolia Schulthess。形态学研究结果完全符合刘宪伟、殷海生所提出的分类系统。(2)一些种类在外形上很相似,不易区分,如:蝈螽属的普通蝈螽模式亚种G. sedakovii sedkovii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G. sedakovii obscura,螽蟖属的乌苏里螽蟖 T. ussuriana和短翅螽蟖 T. cantans,钩额螽属的线条钩额螽R. nitidula和姬钩额螽R. jezoensis,草螽属的中华草螽C. chinensis和普通草螽C. fuscus等,属于近缘种类。鉴于此,本文又从以下四个微观角度对采集到的21种螽蟖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2、解剖学方面:运用生理解剖和电镜扫描技术对21种螽蟖消化道外部形态、前胃的内部显微结构以及胃盲囊进行了研究,首次利用螽蟖消化道前、中、后肠的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螽蟖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不同属种以及近缘种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消化道各段的长度、前胃及中肠的胃盲囊,其余部分对分类单元的确立起辅助作用。(2)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在螽蟖总科昆虫高级阶元中具有非常稳定的差异性,不同科、属之间差异明显,可以作为不同科及属之间的分类指标。(3)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在螽蟖总科昆虫低级阶元中也具有较稳定的差异性,同属不同种之间以及形态学上相近的近缘种之间差异较明显,因而也可以作为不同种之间的分类指标。(4)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其食性之间具有必然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分析,为我们探索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同时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5)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近缘种普通蝈螽模式亚种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乌苏里螽蟖和短翅螽蟖,线条钩额螽和姬钩额螽以及中华草螽和普通草螽都各自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和该属的其它种类或该科的其它属聚在一起。3、细胞学方面: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研究了21种螽蟖的染色体核型,利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螽蟖的性别决定机制为XX♀/ X0♂,这也是直翅目昆虫大多数种类所具有的性别决定机制。(2)螽蟖科昆虫染色体数目为2n(♂)= 31,29;露螽科为2n(♂)= 31,29,27;草螽科为2n(♂)= 31,都属于螽蟖总科最普遍的二倍体染色体数。(3)不同螽蟖以及外形上很相近的近缘种在染色体组式、染色体形态以及相对长度等方面差异较大:普通蝈螽模式亚种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在染色体相对长度以及染色体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上差别都很明显;短翅螽蟖的染色体组式为1L+5M+8S+X,而乌苏里螽蟖则为1L+4M+9S+X,二者在染色体相对长度方面差异也很显着;线条钩额螽和姬钩额螽在染色体核型方面差别非常显着,线条钩额螽的核型公式为:2n(♂)=29m+2t,染色体组式为11M+4S+X,而姬钩额螽的核型公式为:2n(♂)=25m+6t,染色体组式为10M+5S+X;中华草螽和普通草螽则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两者的染色体组式分别为6M+9S+X和7M+8S+X,差别同样显着。因此,染色体核型可以作为螽蟖和其它昆虫类群不同种之间的分类指标。(4)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是一致的:上述几种外形相近的近缘种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和该属的其它种类或该科的其它属聚在一起,与上述解剖学研究的聚类结果一致。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染色体核型的近似程度与形态学上的近似程度呈正相关。4、生物化学方面:首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16种螽蟖的酯酶(EST)同工酶,利用各酶带的迁移率进行了聚类分析,探讨聚类分析方法在同工酶分析中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 EST同工酶在螽蟖不同体段的酶谱中存在着差异,螽蟖胸部的EST同工酶活性明显强于后足股节。(2) EST同工酶在科等高级阶元中的差异不大,从酶带数及酶活性上看,属间、种间差异都很明显,因而可以作为属内不同种间、不同属不同种间的分类指标。其中,螽蟖科昆虫的酶带数量最多,露螽科昆虫次之,草螽科昆虫最少。螽蟖的EST酶谱的差异表现出了与该类群的形态学特征差异呈正相关的趋势。(3)外形上很相近的近缘种之间,EST酶谱的差异显着。普通蝈螽模式亚种有6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只有3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短翅螽蟖有5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乌苏里螽蟖则有9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线条钩额螽共有10条酶带,其中7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姬钩额螽则共有11条酶带,其中有4条酶带染色最深,酶活性最强;中华草螽共有11条酶带,其中5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普通草螽则有10条酶带,其中只有3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另外上述各近缘种之间的酶带分区也不同,差异显着。(4)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同工酶谱带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近缘种类聚在一起,与上述解剖学以及细胞学研究的聚类结果一致。5、分子生物学方面:首次提取了东北地区螽蟖总科21种昆虫基因组总DNA,利用两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DNA序列,获得Cytb基因510bp,16SrDNA 454bp;使用ClustalX1.81、MEGA 3.0等系统发育分析软件对DNA序列的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碱基替换、遗传距离等进行了遗传分析;采用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和最大简约法(MP)对Cyt b数据集和16SrDNA数据集进行了螽蟖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结果如下:(1) 21种螽蟖昆虫的510bpCytb基因序列中,序列的保守性是50.2%,变异性是49.2%;测得的454bp16S基因序列中,序列的保守位点占总数的60.1%,变异性是39.9%。(2) Cytb基因序列中,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3%、22.1%、29.5%和11.2%,其中,A+T含量为66.8%,而G+C的含量只有33.3%。Cytb基因的不同密码子之间碱基组成表现了一定差异,密码子第二位点最保守,保守位点占所有保守位点的55.2%;密码子第三位点保守位点只有6个,而变异位点最多,占所有变异位点的65.3%。16SrDNA序列中,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5.4 %、11.2%、32.8%和20.3%,A+T含量为68.5%,而G+C的含量只有31.5%。这种高A+T含量是节肢动物线粒体DNA的共同特性。(3) Cytb基因的两种转换(T-C、A-G)的频率要高于四种颠换(T-A、T-G、C-A、C-G)的频率,其中转换以T-C替换数目最多,达到49个,颠换以T-A最多达到28个,以C-G最少,只有2个;从颠换发生的位点看,大多数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位,这可能与密码子第三位点的高A+T含量相关。16S基因的转换频率与颠换频率差不多,为1.1倍;转换数最高的也发生在A-G之间,颠换数最高的则发生在T-A。(4) 21种螽蟖由20种氨基酸组成,编码170个氨基酸,其中保守氨基酸为115个,占所有氨基酸数目的67.6%,变异氨基酸55个,所占比例为32.4%。(5)用几种建树方法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的拓朴结构大致相同,3科10属螽蟖的系统关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近缘种的系统关系如下:蝈螽属Gampsocleis:(((G. sedakovii obscura, G. sedakovii sedkovii), G. ussuriensis), G. gratiosa);螽蟖属Tettigonia:((T.caudata, T. cantans), T. ussuriana);草螽科Conocephalidae:((R. nitidula, R. jezoensis), (C. fuscus, C. chinensis)),结果与上述解剖学、细胞学以及生物化学研究的聚类结果相同。本研究所采用的生理解剖—电镜扫描技术、染色体常规压片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DNA测序等四种现代分类学方法及手段对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并与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相同。因此,应用以上四种现代分类学方法能够很好的区分本论文中所研究的形态学上较相近的近缘种类。本文研究结果支持刘宪伟、殷海生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证明此分类系统是完全正确且可靠的;同时表明,现代生物学技术具有准确、客观、灵敏等优点,能够鉴定出形态学不能区分的昆虫亲缘种,尤其是对一些疑难、近缘种类的区分与鉴定上,弥补了形态学方法的不足。
刘浩宇[9](2007)在《中国蟋蟀科系统学初步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蟋蟀科(Gryllid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总科(Grylloidea),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载约3840种(亚种),隶属于24亚科542属,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动物地理区。中国现已记载14亚科64属209种(亚种),其中华中区和华南区种类最为丰富。本文详细介绍了蟋蟀科的分类系统和外部形态,以及国、内外分类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蟋蟀的生物学特性与经济意义。对中国蟋蟀科已知5亚科:即纤蟋亚科Euscyrtinae、针蟋亚科Nemobiinae、长蟋亚科Pentacentrinae、距蟋亚科Podoscirtinae和蛉蟋亚科Trigonidiinae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共记述了29属105种(亚种),共发现了11个新种(已发表3新种)和3个新组合,以及3个中国新记录种,并列出了各分类阶元的同物异名、引证文献、标本信息和地理分布;对其中48种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和测量,绘制了265幅形态特征图,拍摄了84幅整体照片,编写了分亚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此外,依据标本及分布地信息总结了一些类群的区系特点与地理分布规律,同时应用支序系统学原理,通过Hennig 86(1.5版)程序,初步探讨了我国蟋蟀科已知14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新种目录:小贝蟋Beybienkoana parvula sp. nov.;云南拟纤蟋Euscyrtodes yunnanensis sp. nov.;滇西灰针蟋Polionemobius dianxiensis sp. nov.;双突长蟋Pentacentrus bituberus sp. nov.;多毛长蟋Pentacentrus multicapillus sp. nov.;素色长须蟋Aphonoides unicolor sp. nov.;四纹隐蟋Sonotrella (Calyptotrella) quadrivittata sp. nov.;片维蟋Valiatrella laminaria sp. nov.;多突维蟋Valiatrella multiprotubera sp. nov.;细齿哑蛉蟋Metiochodes denticulatus sp. nov.;云南斯蛉蟋Svistella yunnanensis sp. nov.。新组合目录:长翅贝蟋Beybienkoana longipennnis (Liu & Yin,1993) comb, nov.;迷卡灰针蟋Polionemobius mikado (Shiraki, 1911) comb, nov.;疑斯蛉蟋Svistella dubia (Liu & Yin,1993) comb, nov.。新记录种目录:暗色拟长蟋Parapentacentrus fuscus Gorochov,1988;褐啼蟋Trelleora fumosa Gorochov,1988;姊妹维蟋Valiatrella sororia (Gorochov,2002)。
游聚霞[10](2006)在《吉林省六种蟋蟀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类学是区分生物种类,探索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阐明生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则是综合分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细胞学知识应用到分类学中,大大推动了经典分类学的发展,并为更深层次地研究分类提供了新的手段。以往分类学中普遍应用的是生物的形态特征结合生理差异和生态差异来划归物类的,这些特征和差异均是基因原初产物和次生产物一连串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细胞分类学即染色体上的差异可直接反映基因内容和调节机制上的差异,从而揭示类群间的亲缘关系,进一步审查、改进原来的分类系统,揭示物种的形成机制和类群的进化方向。本文正是依据细胞分类学的理论,通过对染色体特征的比较来讨论分类学中的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在吉林省分布的2科3属6种蟋蟀总科昆虫的染色体核型和部分种类的C-带带型。预处理采用体内注射秋水仙素、精巢低渗和卡诺液(Carnoy)固定等一系列步骤。染色体制片采用常规压片法,C-带的处理方法采用BSG(Barium Hydroxide,Saline,Giemsa)法,以PH值为6.8的Giemsa(5%)染液染色,中性树胶封片,显微照相、冲洗和放大后,每种选取合适精母细胞分裂中期分裂相剪贴。经过对大量细胞的观察与测量分析,制出核型带型示意图,并用EXCEL和SPSS软件包统计出有关数据,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与讨论,得出了如下几点结论:(1)油葫芦属Teleogryllus的黑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occipitalis、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和黄褐油葫芦Teleogryllus derelictus,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7,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型。(2)灶蟋属Gryllodes的长翅灶蟋Gryllodes supplicans和短翅灶蟋Gryllodes sigillatus,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1,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O型。通过比较分析可知,长翅灶蟋和短翅灶蟋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在细胞学水平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是由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相似的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3)树蟋属Oecanthus的长瓣树蟋Oecanthus longicauda,染色体数目为2n(♂)=19,性别决定机制为XO型。(4)油葫芦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2n(♂)=27,灶蟋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1。两个属均属于蟋蟀科,在细胞水平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具有属的独立性,因此细胞分类学结论与形态分类学结论相一致。(5)本文研究的树蟋科Oecanthidae的长瓣树蟋和蟋蟀科Gryllidae的长翅灶蟋、短翅灶蟋、黑脸油葫芦、黄脸油葫芦以及黄褐油葫芦染色体数目不同。蟋蟀科是蟋蟀总科最大的一个科,其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在2n(♂)=11~29,种类比较多的是9、11和21,最多的是21。树蟋科已报道的染色体数目有2n(♂)=19、20和18。以上表明科内的染色体数目变化范围较大,染色体数目只可作为科级分类的参考。
二、粗点哑蟋雌性的首次发现(直翅目:蟋蟀总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粗点哑蟋雌性的首次发现(直翅目:蟋蟀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物多样性 |
1.1.1 生物多样性概况 |
1.1.2 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
1.2 昆虫多样性 |
1.2.1 昆虫多样性概况 |
1.2.2 研究昆虫(蟋蟀)多样性的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蟋蟀类区系研究进展 |
1.3.1.1 国内研究进展 |
1.3.1.2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生物多样性格局研究进展 |
1.3.3 选题依据 |
1.3.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5 研究任务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 |
2.3 软件的运用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组成 |
3.2 总体分布格局及分布中心 |
3.3 特有种多样性组成 |
3.4 特有种分布格局及分布中心 |
3.5 各亚科物种多样性和分布格局 |
3.5.1 蟋蟀科 |
3.5.1.1 蛣蟋亚科 |
3.5.1.2 纤蟋亚科 |
3.5.1.3 蟋蟀亚科 |
3.5.1.4 额蟋亚科 |
3.5.1.5 兰蟋亚科 |
3.5.1.6 树蟋亚科 |
3.5.1.7 长蟋亚科 |
3.5.1.8 距蟋亚科 |
3.5.1.9 铁蟋亚科 |
3.5.2 癞蟋科 |
3.5.2.1 癞蟋亚科 |
3.5.3 蛛蟋科 |
3.5.3.1 扩胸蟋亚科 |
3.5.3.2 亮蟋亚科 |
3.5.4 蛉蟋科 |
3.5.4.1 针蟋亚科 |
3.5.4.2 蛉蟋亚科 |
3.5.5 蝼蛄科 |
3.5.5.1 蝼蛄亚科 |
3.5.5.2 蚁蟋亚科 |
3.6 特有种多样性格局(PAE)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的特点 |
4.2 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分布特点 |
4.3 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和特有分布区的讨论 |
4.4 多样性格局及特有分布区的差异性规律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地理信息库 |
附录2 用于PAE分析的55×216 矩阵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成果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获奖情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云南蟋蟀总科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云南自然地理概况 |
1.1.1 云南地理位置 |
1.1.2 云南地貌 |
1.1.3 云南植被与气候 |
1.2 蟋蟀总科研究进展与研究目的 |
1.2.1 蟋蟀总科区系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任务 |
1.2.4 云南动物区系在世界动物区系上的归属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
2.1.1 标本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标本采集、处理及制作 |
2.2.2 分类鉴定及特征图拍摄 |
2.2.3 区系分析方法 |
2.2.4 不同区域蟋蟀相似性系数计算 |
第3章 种类记述 |
3.1 蟋蟀科Gryllidae Laicharting, 1781 |
3.1.1 蛣蟋亚科Eneopterinae Saussure, 1874 |
3.1.2 纤蟋亚科Euscyrtinae Gorochov, 1985 |
3.1.3 蟋蟀亚科Gryllinae Laicharting, 1781 |
3.1.4 额蟋亚科Itarinae Shiraki, 1930 |
3.1.5 兰蟋亚科Landrevinae Gorochov, 1982 |
3.1.6 树蟋亚科Oecanthinae Blanchard, 1845 |
3.1.7 长蟋亚科Pentacentrinae Saussure, 1878 |
3.1.8 距蟋亚科Podoscirtinae Saussure, 1878 |
3.1.9 铁蟋亚科Sclerogryllinae Gorochov, 1985 |
3.2 癞蟋科Mogoplistidae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73 |
3.2.1 癞蟋亚科Mogoplistinae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73 |
3.3 蛛蟋科Phalangopsidae Blanchard, 1845 |
3.3.1 扩胸蟋亚科Cachoplistinae Saussure, 1877 |
3.4 蛉蟋科Trigonidiidae Saussure, 1874 |
3.4.1 针蟋亚科Nemobiinae Saussure, 1877 |
3.4.2 蛉蟋亚科Trigonidiinae Saussure, 1870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云南蟋蟀区系种类组成 |
4.2 云南蟋蟀区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上的归属 |
4.2.1 属级阶元组成 |
4.2.2 种级阶元组成 |
4.2.3 小结 |
4.3 云南与周边省区蟋蟀总科相似性比较 |
4.4 云南蟋蟀总科物种空间分布格局 |
4.4.1 蟋蟀总科物种丰富度 |
4.4.2 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 |
4.5 云南蟋蟀区划 |
4.5.1 版纳小区 |
4.5.2 河口小区 |
4.5.3 瑞丽小区 |
4.5.4 横断山脉小区 |
4.5.5 无量山小区 |
4.5.6 金沙江小区 |
4.5.7 元江小区 |
4.5.8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图版 |
(3)青藏高原昆虫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过去青藏高原昆虫调查 |
1.1 外国人在青藏高原带有略夺性的考察活动 |
1.2 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青藏高原的考察工作 |
1.2.1 我国早期在青藏高原的昆虫研究。 |
1.2.2 我国西藏《灾异志》中有关青藏高原昆虫发生危害的记载 (清代民国西藏蝗灾及其危害) |
1.2.2. 1 发生特点。 |
1.2.2. 2 防治办法。 |
2 和平解放以来青藏高原的昆虫调查 |
2.1 区外专家进行的青藏高原昆虫调查 |
2.2 西藏植保工作者对西藏昆虫的调查 |
3 青藏高原昆虫区系与分类研究 |
3.1 青藏高原昆虫区系研究 |
3.1.1 东洋区。 |
3.1.2 古北区。 |
3.2 青藏高原昆虫分类研究 |
(4)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蟋蟀总科的分类学研究概述 |
1.1 形态学方面的研究 |
1.2 鸣声的研究 |
1.3 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
1.4 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 |
2 蟋蟀总科的分类系统 |
3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
1 蟋蟀总科昆虫(Grylloidea) 的基本特征 |
2 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名录 |
3 本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
3.1 蛉蟋科 Trigonidiidae |
3.2 蟋蟀科 Gryllidae |
3.3 树蟋科 Oecanthidae |
第三章 消化道形态结构研究 |
1 概述 |
1.1 昆虫解剖的研究概况 |
1.2 直翅目昆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
1.3 蟋蟀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
1.4 名词解释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
3.2 聚类结果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
4.2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之间的差异 |
4.3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之间的差异 |
4.4 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
4.5 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发声器及其翅表面结构研究 |
1 概述 |
1.1 蟋蟀总科昆虫发声器分类研究现状 |
1.2 蟋蟀发声器的基本结构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发声器研究结果 |
3.2 聚类结果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发声器的形态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
4.2 发声器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之间的差异 |
4.3 发声器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之间的差异 |
4.4 发声器及翅表面结构对于分类的意义 |
第五章 结论 |
1 形态学部分 |
2 解剖学部分 |
3 发声器及翅表面结构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中国蟋蟀科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Introduction |
第一章 研究概况 Research Summary |
1.1 分类系统 |
1.2 世界蟋蟀分类研究概况 |
1.3 中国蟋蟀分类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标本的采集和整理 |
2.2.2 标本的解剖 |
2.2.3 鉴定及拍照 |
2.2.4 系统发育分析 |
2.2.5 区系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分类特征 Taxanomic Characters |
3.1 体躯量度 |
3.2 头部 |
3.2.1 触角 |
3.2.2 复眼和单眼 |
3.2.3 头顶和后头 |
3.2.4 额突、颜面及颊侧 |
3.2.5 口器 |
3.3 胸部 |
3.3.1 前胸背板 |
3.3.2 足 |
3.3.3 翅 |
3.3.4 后胸背腺 |
3.4 腹部 |
3.4.1 肛上板 |
3.4.2 下生殖板 |
3.4.3 尾须 |
3.5 生殖器 |
3.5.1 雄性外生殖器 |
3.5.2 雌性外生殖器 |
第四章 分类 Taxonomy |
4.1 蛣蟋亚科 Eneopterinae Saussure |
4.1.1 弯脉蟋属Cardiodactylus Saussure |
4.1.2 金蟋属Xenogryllus Bolívar |
4.2 蟋蟀亚科 Gryllinae Laicharting |
4.2.1 哑蟋属Goniogryllus Chopard |
4.2.2 毛蟋属Capillogryllus Xie, et al. |
4.2.3 甲蟋属Acanthoplistus Saussure |
4.2.4 蟋蟀属Gryllus Linnaeus |
4.2.5 裸蟋属Gymnogryllus Saussure |
4.2.6 棺头蟋属Loxoblemmus Saussure |
4.2.7 黑蟋属Melanogryllus Chopard |
4.2.8 素蟋属Mitius Gorochov |
4.2.9 音蟋属Phonarellus Gorochov |
4.2.10 珀蟋属Plebeiogryllus Randell |
4.2.11 大蟋属Tarbinskiellus Gorochov |
4.2.12 悍蟋属Tartarogryllus Tarbinsky |
4.2.13 油葫芦属Teleogryllus Chopard |
4.2.14 斗蟋属Velarifictorus Randell |
4.2.15 灶蟋属Gryllodes Saussure |
4.2.16 姬蟋属Modicogryllus Chopard |
4.2.17 特蟋属Turanogryllus Tarbinsky |
4.2.18 短翅蟋属Callogryllus Sj?stedt |
4.2.19 松蛉蟋属Comidoblemmus Storozhenko & Paik |
4.2.20 拟额蟋属Itaropsis Chopard |
4.3 额蟋亚科 Itarinae Chopard |
4.3.1 额蟋属Itara Walker, F |
4.4 兰蟋亚科 Landrevinae Gorochov |
4.4.1 多兰蟋属 Duolandrevus Kirby |
4.5 铁蟋亚科 Sclerogryllinae Gorochov |
4.5.1 铁蟋属Sclerogryllus Gorochov |
4.6 扩胸蟋亚科 Cachoplistinae Saussure |
4.6.1 扩胸蟋属Cacoplistes Brunner von Wattenwyl |
4.6.2 钟蟋属Meloimorpha Walker, F |
4.7 亮蟋亚科 Phaloriinae Gorochov |
4.7.1 亮蟋属Vescelia St?l |
4.7.2 戈蟋属Gorochovius Xie, et al. |
4.8 纤蟋亚科 Euscyrtinae Gorochov |
4.8.1 纤蟋属Euscyrtus Guérin-Méneville |
4.8.2 拟纤蟋属Euscyrtodes Gorochov |
4.8.3 长额蟋属Patiscus St?l |
4.8.4 贝纤蟋属Beybienkoana Gorochov |
4.9 长蟋亚科Pentacentrinae Saussure |
4.9.1 拟长蟋属Parapentacentrus Shiraki |
4.9.2 滑蟋属Lissotrachelus Brunner von Wattenwyl |
4.9.3 长蟋属Pentacentrus Saussure |
4.10 距蟋亚科 Podoscirtinae Saussure |
4.10.1 长须蟋属Aphonoides Chopard |
4.10.2 米须蟋属 Mistshenkoana Gorochov 中国新记录 |
4.10.3 杂须蟋属 Zamunda Gorochov 中国新记录 |
4.10.4 阔胫蟋属Mnesibulus St?l |
4.10.5 叶蟋属Phyllotrella Gorochov |
4.10.6 隐蟋属Sonotrella Gorochov |
4.10.7 啼蟋属Trelleora Gorochov |
4.10.8 片蟋属Truljalia Gorochov |
4.10.9 维蟋属Valiatrella Gorochov |
4.10.10 茨娓蟋属Zvenella Gorochov |
4.11 针蟋亚科 Nemobiinae Saussure |
4.11.1 奇针蟋属Speonemobius Chopard |
4.11.2 双针蟋属Dianemobius Vickery |
4.11.3 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 Gorochov |
4.11.4 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 Jacobson |
4.11.5 同针蟋属Homonemobius Chopard |
4.12 树蟋亚科 Oecanthinae Blanchard |
4.12.1 树蟋属Oecanthus Serville |
4.12.2 莎蟋属Xabea Walker, F. |
4.13 蛉蟋亚科 Trigonidiinae Saussure |
4.13.1 突蛉蟋属Amusurgus Brunner von Wattenwyl |
4.13.2 墨蛉蟋属Homoeoxipha Saussure |
4.13.3 斜蛉蟋属Metioche St?l |
4.13.4 哑蛉蟋属Metiochodes Chopard |
4.13.5 真蛉蟋属Natula Gorochov |
4.13.6 拟蛉蟋属Paratrigonidium Brunner von Wattenwyl |
4.13.7 蛉蟋属Trigonidium Rambur |
4.13.8 唧蛉蟋属Svistella Gorochov |
第五章 系统发育 Phylogeny |
5.1 选取外群 |
5.2 内群代表 |
5.3 选取特征 |
5.4 特征编码及数据矩阵 |
5.5 运算结果 |
5.6 分析与讨论 |
5.7 结论 |
第六章 区系分析 Faunistic Analysis |
6.1 中国蟋蟀科的区系组成 |
6.2 中国蟋蟀科的区系特征 |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图版 Plates |
附录一 中名索引 Index to Chinese Names |
附录二 学名索引 Index to Scientific Names |
致谢 Acknowledgments |
作者简介 CV of the Author |
(6)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系统分类研究(直翅目,蟋蟀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国外研究概述 |
1.1.1 国外蟋蟀分类研究 |
1.1.2 国外蟋蟀发音器研究 |
1.1.3 国外蟋蟀鸣声研究 |
1.1.4 国外蟋蟀系统发育研究 |
1.2 中国研究概述 |
1.2.1 中国蟋蟀分类研究 |
1.2.2 中国蟋蟀发音器的研究 |
1.2.3 中国蟋蟀鸣声研究 |
1.2.4 中国蟋蟀系统发育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的和意义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标本采集 |
2.2.2 标本制作与处理 |
2.2.3 鉴定及绘图 |
2.2.4 支序分析 |
2.2.5 鸣声分析 |
第三章 形态分类研究 |
3.1 分类特征和术语 |
3.2 形态分类研究 |
3.2.1 针蟋亚科 Nemobiinae Saussure 1877 |
3.2.1.1 麻针蟋属 Marinemobius Gorochov,1985 |
(1) 朝比奈麻针蟋 Marinemobius asahinai(Yamasaki,1979) |
3.2.1.2 奇针蟋属 Speonemobius Chopard,1924 |
(2) 中国奇针蟋 Speonemobius sinensis sp.nov |
3.2.1.3 同针蟋属 Homonemobius Chopard,1935 |
(3) 黑色同针蟋 Homonemobius nigrus sp.nov |
3.2.1.4 异针蟋属 Pteronemobius Jacobson,1904 |
(4) 素色异针蟋 Pteronemobius heydenii concolor(Walker,1871) |
(5) 北海道异针蟋 Pteronemobius yezoensis(Shiraki,1911) |
(6) 亮褐异针蟋 Pteronemobius nitidus(Bolivar,1901) |
(7) 内蒙异针蟋 Pteronemobius neimongolensis Kang & Mao,1990 |
(8) 太白异针蟋 Pteronemobius taibaiensis Xu & Deng,2006 |
(9) 云南异针蟋 Pteronemobius yunnanicus sp.nov |
(10) 印度异针蟋 Pteronemobius indicus(Walker,1869) |
3.2.1.5 灰针蟋属 Polionemobius Gorochov,1983 |
(11) 斑翅灰针蟋 Polionemobius taprobanens(Walker,1869) |
(12) 毛角灰针蟋 Polionemobius pilicornis(Chopard,1969)comb.nov |
(13) 环角灰针蟋 Polionemobius annulicornis sp.nov |
(14) 黄角灰针蟋 Polionemobius flavoantennalis(Shiraki,1911) |
(15) 暗黑灰针蟋 Polionemobius nigriscens(Shiraki,1911)comb.nov |
3.2.1.6 双针蟋属 Dianemobius Vickery,1973 |
(16) 滨双针蟋 Dianemobius csikii(Bolivar,1901) |
(17) 斑腿双针蟋 Dianemobius fascipes(Walker,1869) |
(18) 郑氏双针蟋 Dianemobius zhengi Chen,1994 |
(19) 白须双针蟋 Dianemobius furumagiensis(Ohmachi & Furukawa,1929) |
(20) 基白双针蟋 Dianemobius albobasalis(Shiraki,1936) |
(21) 中华双针蟋 Dianemobius chinensis Gorochov,1984 |
3.2.2 蛉蟋亚科 Trigonidiinae Saussure 1874 |
3.2.2.1 墨蛉蟋属 Homoeoxipha Saussure,1874 |
(22) 赤胸墨蛉蟋 Homoeoxpha lycoides(Walker,1869) |
(23) 黑足墨蛉蟋 Homoeoxipha nigripes Hsia & Liu,1993 |
(24) 黑头墨蛉蟋 Homoeoxipha obliterata(Caudell,1927) |
3.2.2.2 突蛉蟋属 Amusurgus Brunner von Wattenwyl,1893 |
(25) 源氏聋突蛉蟋 Amusurgus (Usgmona)genji(Furukawa,1970)comb.nov |
(26) 双刺突蛉蟋 Amusurgus(Amusurgus)bispinosus sp.nov |
(27) 黄褐突蛉蟋 Amusurgus(Amusurgus)fulvus Brunner von Wattenwyl,1893 |
(28) 福建副突蛉 Amusurgus(Paranaxipha)fujianensis Wang et al.,1999 |
(29) 海南副突蛉 Amusurgus(Paranaxipha)hainanensis sp.nov |
3.2.2.3 哑蛉蟋属 Metiochodes Chopard,1931 |
(30) 尖肢哑蛉蟋 Metiochodes acutiparamerus sp.nov |
(31) 小哑蛉蟋 Metiochodes minor sp.nov |
(32) 藏哑蛉蟋 Metiochodes tibeticus sp.nov |
(33) 黄褐哑蛉蟋 Metiochodes flavescens Chopard,1931 |
(34) 截叶哑蛉蟋 Metiochodes truncatrus sp.nov |
3.2.2.4 蛉蟋属 Trigonidium Rambur,1838 |
(35) 虎甲蛉蟋 Trigonidium cicindeloides Rambur,1838 |
(36) 长翼蛉蟋 Trigonidium humbertianum(Saussure,1878) |
3.2.2.5 斜蛉蟋属 Metioche Stal,1877 |
(37) 日本斜蛉蟋 Metioche japonicum(Ichikawa,2001) |
(38) 查马斜蛉蟋 Metioche chamadara Sugimoto,2001 |
(39) 灰斜蛉蟋 Metioche pallipes(Stal,1861) |
(40) 条胸斜蛉蟋 Metioche vittaticollis(Stal,1861) |
3.2.2.6 拟蛉蟋属 Paratrigonidium Brunner von Wattenwyl,1893 |
(41) 褐围拟蛉蟋 Paratrigonidium fuscocinctum Chopard,1925 |
(42) 暗端拟蛉蟋 Paratrigonidium fuscoterminatum sp.nov |
(43) 亮黑拟蛉蟋 Paratrigonidium nitidum Brunner von Wattenwyl,1893 |
(44) 斑翅拟蛉蟋 Paratrigonidium vittatum Brunner von Wattenwyl,1893 |
3.2.2.7 唧蛉蟋属 Svistella Gorochov,1987 |
(45) 小耳唧蛉蟋 Svistella tympanalis sp.nov |
(46) 红胸唧蛉蟋 Svistella rufonotata(Chopard,1932) |
(47) 疑唧蛉蟋 Svistella dubia(Liu & Yin,1993)comb.nov |
(48) 维妞唧蛉蟋 Svistella venustula(Saussure 1878)comb.nov |
(49) 双带唧蛉蟋 Svistella bifasciatum(Shiraki,1911) |
(50) 安徽唧蛉蟋 Svistella anhuiensis sp.nov |
(51) 似唧蛉蟋 Svistella fallax sp.nov |
3.2.2.8 小黄蛉蟋属 Natula Gorochov,1987 |
(52) 长翅小黄蛉蟋 Natula longipennis(Serville,1838) |
(53) 松浦氏小黄蛉蟋 Natula matsuurai Sugimoto,2001 |
(54) 小黄蛉蟋 Natula pravdini Gorochov,1985 |
第四章 支序分类学研究 |
4.1 特征编码 |
4.2 矩阵列表 |
4.3 处理方法 |
4.4 支序图的构建 |
4.4.1 属间系统发生关系 |
4.4.2 种间系统发生关系 |
第五章 生物地理学研究 |
5.1 世界动物区系 |
5.2 中国动物区系 |
第六章 鸣声分类研究 |
6.1 蟋蟀鸣声介绍 |
6.2 鸣声特征术语 |
6.3 蟋蟀鸣声特征分析 |
6.3.1 双针蟋属 Dianemobius Vickery,1973 |
(1) 白须双针蟋 Dianemobius furumagiensis(Ohmachi & Furukawa,1929) |
(2) 滨双针蟋 Dianemobius csikii(Bolivar,1901) |
(3) 斑腿双针蟋 Dianemobius fascipes(Walker,1869) |
6.3.2 灰针蟋属 Polionemobius Gorochov,1983 |
(4) 斑翅灰针蟋 Polionemobius taprobanensis(Walker,1869) |
(5) 黄角灰针蟋 Polionemobius flavoantennalis(Shiraki,1911) |
(6) 环角灰针蟋 Polionemobius annulicornis sp.nov |
6.3.3 异针蟋属 Pteronemobius Jacobson,1904 |
(7) 亮褐异针蟋 Pteronemobius nitidus(Bolivar,1901) |
(8) 素色异针蟋 Pteronemobius heydenii concolor(Walker,1871) |
6.3.4 墨蛉蟋属 Homoeoxipha Saussure,1874 |
(9) 黑足墨蛉蟋 Homoeoxipha nigripes Hsia & Liu,1993 |
(10) 黑头墨蛉蟋 Homoeoxipha obliterata(Caudell,1927) |
6.3.5 唧蛉蟋属 Svistella Gorochov,1987 |
(11) 双带唧蛉蟋 Svistella bifasciatum(Shiraki,1911) |
(12) 安徽唧蛉蟋 Svistella anhuiensis sp.nov |
(13) 小耳唧蛉蟋 Svistella tympanalis sp.nov |
6.3.6 小黄蛉蟋属 Natula Gorochov,1987 |
(14) 小黄蛉蟋 Natula pravdini Gorochov,1985 |
6.3.7 拟蛉蟋属 Paratrigonidium Brunner von Wattenwyl,1893 |
(15) 亮黑拟蛉蟋 Paratrigonidium nitidum Brunner von Wattenwyl,1893 |
(16) 褐围拟蛉蟋 Paratrigonidium fuscocinctum Chopard,1925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染色体核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染色体研究概述 |
1.1 染色体类型 |
1.2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
1.3 染色体行为 |
1.3.1 减数分裂 |
1.3.2 有丝分裂 |
2 实验材料及制片技术 |
2.1 实验材料 |
2.2 制片技术 |
2.3 染色体分带技术 |
2.4 染色体分带技术在昆虫学方面的应用 |
3 昆虫染色体的研究现状 |
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昆虫 |
1.2 仪器、设备及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设备 |
1.2.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天牛幼虫神经节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
2.1.1 前处理 |
2.1.2 虫体解剖 |
2.1.3 标本制备 |
2.2 松墨天牛蛹的精巢(卵巢)、神经节、唾腺染色体制备 |
2.2.1 前处理 |
2.2.2 虫体解剖 |
2.2.3 标本制备 |
2.3 天牛成虫精巢(卵巢)、神经节、唾腺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
2.3.1 前处理 |
2.3.2 虫体解剖 |
2.3.3 标本制备 |
2.4 天牛卵(胚胎)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
2.4.1 前处理 |
2.4.2 胚胎分离 |
2.4.3 标本制备 |
2.5 C-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2.6 染色体核型分析项目 |
2.7 染色体 C-带带型分析 |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1 处理条件的优选 |
2 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 |
2.1 松墨天牛 |
2.1.1 最佳材料的选取 |
2.1.2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图 |
2.1.3 松墨天牛染色体测量结果 |
2.1.4 松墨天牛染色体形态描述 |
2.2 光肩星天牛 |
2.2.1 最佳材料的选取 |
2.2.2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图 |
2.2.3 光肩星天牛染色体测量结果 |
2.2.4 光肩星天牛染色体形态描述 |
2.3 桑天牛 |
2.3.1 最佳材料的选取 |
2.3.2 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图 |
2.3.3 桑天牛染色体测量结果 |
2.3.4 桑天牛染色体形态描述 |
3 染色体 C-带带型 |
4 讨论 |
第四章 桑天牛胚胎期核酸含量变化与核型研究取材的关系 |
1 实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总核酸含量 |
3.2 胚胎RNA、DNA 含量 |
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松墨天牛染色体有丝分裂 |
图版Ⅱ 松墨天牛染色体减数分裂 |
图版Ⅲ 松墨天牛染色体丝球期 |
图版Ⅳ 光肩星天牛染色体丝球期 |
图版Ⅴ 桑天牛染色体有丝分裂 |
图版Ⅵ 松墨天牛染色体C 带带型 |
图版Ⅶ 桑天牛不同日龄卵内胚胎 |
图版Ⅷ 松墨天牛各虫态及器官 |
详细摘要 |
(8)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螽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分类学发展史概述 |
2. 螽蟖总科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
2.1 螽蟖的分类特征 |
2.2 螽蟖的研究概况 |
2.2.1 世界范围螽蟖的研究概况 |
2.2.2 我国螽蟖的研究概况 |
2.2.3 螽蟖的系统学研究 |
3.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
1. 螽蟖总科昆虫的基本特征 |
2. 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名录 |
3. 本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
3.1 露螽科 |
3.2 螽蟖科 |
3.3 草螽科 |
第三章 消化道内部结构研究 |
1. 概述 |
1.1 昆虫解剖的研究概况 |
1.2 昆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
1.3 螽蟖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
1.4 名词解释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和试剂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采集 |
2.3.2 材料制备 |
2.3.3 扫描电镜标本制备 |
3. 结果 |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
3.2 聚类结果分析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螽蟖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之间的差异 |
4.2 螽蟖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
4.3 螽蟖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
4.4 螽蟖的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
4.5 螽蟖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染色体核型研究 |
1. 概述 |
1.1 细胞学分类学简介 |
1.2 染色体研究在昆虫分类上的应用 |
1.3 我国直翅目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现状 |
1.4 螽蟖总科昆虫细胞学研究现状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用品 |
2.2.1 器材 |
2.2.2 药品 |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1 野外工作 |
2.3.2 室内工作 |
2.3.3 染色体分析方法 |
3. 染色体核型结果与分析 |
4. 聚类结果分析 |
4.1 结果 |
4.2 分析 |
5. 讨论 |
5.1 螽蟖染色体核型在不同科之间的差异 |
5.2 螽蟖染色体核型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
5.3 螽蟖染色体核型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
第五章 酯酶同工酶研究 |
1. 概述 |
1.1 同工酶的原理及应用 |
1.1.1 同工酶的概念发展历史 |
1.1.2 同工酶的遗传学基础 |
1.1.3 同工酶谱的判读与解释 |
1.1.4 电泳技术的发展及原理 |
1.1.5 同工酶电泳技术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应用 |
1.2 酯酶同工酶的分类应用 |
1.3 酯酶同工酶在直翅目昆虫中的研究现状 |
1.4 缩写及其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及实验用品 |
2.3 研究方法 |
2.4 实验步骤 |
2.4.1 样品制备 |
2.4.2 各种试剂的配制 |
2.4.3 配制凝胶 |
2.4.4 点样 |
2.4.5 电泳 |
2.4.6 染色 |
2.4.7 脱色及固定 |
2.4.8 凝胶计算及保存 |
2.5 酶谱记录 |
2.6 聚类分析 |
3. 结果 |
3.1 同种不同部分之间 EST 同工酶酶谱的比较分析 |
3.2 螽蟖科 EST 同工酶的分析 |
3.3 露螽科 EST 同工酶的分析 |
3.4 草螽科 EST 同工酶的分析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酯酶同工酶的分类价值 |
4.2 同工酶电泳分析方法用于分类的优缺点 |
4.3 聚类分析方法在同工酶分析中的价值 |
第六章 cytb 与16SrDNA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
1. 概述 |
1.1 分子系统学概述 |
1.1.1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
1.1.2 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1.1.3 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分子标记 |
1.1.3.1 线粒体 DNA(mtDNA) |
1.1.3.2 rDNA |
1.1.3.3 编码蛋白质的核基因 |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
1.2.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 |
1.2.2 线粒体细胞色素b 基因 |
1.2.3 线粒体假基因 |
1.2.4 16S rDNA 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情况 |
1.2.5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
1.2.5.1 简约法 |
1.2.5.2 距离法 |
1.2.5.3 似然法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标本的采集、固定及保存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 DNA 的提取 |
2.2.2 DNA 样品的检测 |
2.2.3 PCR 扩增目的基因序列 |
2.3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2.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
2.3.2 序列比对 |
2.3.3 序列组成分析 |
2.3.4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
2.3.5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PCR 扩增产物及序列的测定 |
3.1.1 基因组总 DNA 提取 |
3.1.2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
3.1.3 测序 |
3.2 Cytb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
3.2.1 Cytb 基因的部分序列片段分析 |
3.2.2 Cytb 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及密码子应用 |
3.2.3 Cytb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
3.2.4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3.3 16SrDNA 序列分析结果 |
3.3.1 16SrDNA 部分片段分析 |
3.3.2 16S 基因的遗传距离 |
3.3.3 16S 基因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3.4 螽蟖总科部分种类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4.1 距离法建树 |
3.4.2 简约法建树 |
3.5 两种建树方法得到的系统树的总结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的分析 |
4.2 目的序列的获得 |
4.3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及分子进化特征 |
4.3.1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特征 |
4.3.2 Cytb 基因不同密码子碱基组成特征 |
4.3.3 Cytb 基因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
4.4 本文所研究的螽蟖系统关系分析 |
4.4.1 Cytb 基因序列 |
4.4.2 16SrDNA 基因序列 |
4.5 两个分子标记在螽蟖总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有效性探讨 |
第七章 结论 |
1. 形态学部分 |
2. 解剖学部分 |
3. 细胞学部分 |
4. 生物化学部分 |
5. 分子生物学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中国蟋蟀科系统学初步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第1章 分类地位与分类系统 |
第2章 蟋蟀科的分类研究进展 |
2.1 世界蟋蟀科分类研究进展 |
2.2 中国蟋蟀科分类研究进展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标本来源 |
3.1.2 文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标本采集方法 |
3.2.2 鉴定与描述 |
3.2.3 外生殖器解剖 |
3.2.4 支序分析 |
3.2.5 区系特点与地理分布 |
第4章 蟋蟀的外部形态 |
4.1. 成虫 |
4.1.1 头部 |
4.1.1.1 触角 |
4.1.1.2 头顶和后头 |
4.1.1.3 额突和颊 |
4.1.1.4 复眼和单眼 |
4.1.1.5 口器 |
4.1.2 胸部 |
4.1.2.1 前胸背板 |
4.1.2.2 足 |
4.1.2.3 前翅和后翅 |
4.1.2.4 后胸背腺 |
4.1.3 腹部 |
4.1.3.1 肛上板 |
4.1.3.2 尾须 |
4.1.3.3 下生殖板 |
4.1.3.4 产卵瓣 |
4.1.3.5 雄性外生殖器 |
4.2 卵和若虫 |
第5章 生物学及经济意义 |
5.1 生物学 |
5.2 经济意义 |
第6章 中国蟋蟀科系统发育关系 |
6.1 内群 |
6.2 外群 |
6.3 形状的选取 |
6.4 系统发育推断 |
第7章 中国蟋蟀科区系特点与地理分布 |
7.1 世界蟋蟀科的地理分布 |
7.2 蟋蟀科部分类群在中国的区系分布 |
各论 |
一.纤蟋亚科Euscyrtinae |
1. 贝蟋属Beybienkoana Gorochov,1988 |
(1) 台湾贝蟋Beybienkoana formosana(Shiraki,1930) |
(2) 小贝蟋,新种Beybienkoana parvula sp.nov. |
(3) 长翅贝蟋,新组合Beybienkoana longipennnis(Liu & Yin,1993)comb.nov. |
2. 拟纤蟋属Euscyrtodes Gorochov,1987 |
(4) 奥加拟纤蟋Euscyrtodes ogatai(Shiraki,1930) |
(5) 云南拟纤蟋,新种Euscyrtodes yunnanensis sp.nov. |
3. 纤蟋属Euscyrtus Guerin-Meneville,1844 |
(6) 灵巧纤蟋Euscyrtus concinnus(De Haan,1842) |
(7) 半翅纤蟋Euscyrtus hemelytrus(De Haan,1842) |
(8) 卡耐纤蟋Euscyrtus karnyi Shiraki,1930 |
(9) 弯曲纤蟋Euscyrtus sigmoidalis(Saussure,1877) |
4. 长额蟋属Patiscus Stal,1877 |
(10) 短翅长额蟋Patiscus brevipennis Chopard,1969 |
(11) 宽头长额蟋Patiscus cephalotes(Saussure,1878) |
(12) 马来长额蟋Patiscus malayanus Chopard,1969 |
二.针蟋亚科Nemobiinae Saussure,1877 |
5. 双针蟋属Dianemobius Vickery,1973 |
(13) 切培双针蟋Dianemobius chibae(Shiraki,1911) |
(14) 中华双针蟋Dianemobius chinensis Gorochov,1984 |
(15) 滨双针蟋Dianemobius csikii(Bolivar,1901) |
(16) 暗带双针蟋Dianemobius fascipes nigrofasciatus(Matsumura,1904) |
(17) 斑腿双针蟋Dianemobius fascipes fascipes(Walker,1869) |
(18) 白须双针蟋Dianemobius furumagiensis(Ohmachi & Furukawa,1929) |
(19) 悦鸣双针蟋Dianemobius jucundus Liu,& Yang,1998 |
(20) 克慕双针蟋Dianemobius kimurae(Shiraki,1911) |
(21) 宽胸双针蟋Dianemobius protransversus Liu,& Yang,1998 |
(22) 乌来双针蟋Dianemobius wulaius Liu & Yang,1998 |
(23) 郑氏双针蟋Dianemobius zhengi Chen,1994 |
6. 灰针蟋属Polionemobius Gorochov,1983 |
(24) 滇西灰针蟋,新种Polionemobius dianxiensis sp.nov. |
(25) 黄角灰针蟋Polionemobius flavoantennalis(Shiraki,1911) |
(26) 迷卡灰针蟋,新组合Polionemobius mikado(Shiraki,1911)comb.nov. |
(27) 斑翅灰针蟋Polionemobius taprobanensis(Walker,1869) |
7. 异针蟋属Pteronemobius Jacobson & Bianchi,1904 |
(28) 尾异针蟋Pteronemobius caudatus(Shiraki,1911) |
(29) 歧阜异针蟋Pteronemobius gifuensis(Shiraki,1911) |
(30) 素色异针蟋Pteronemobius heydeni concolor(Walker,1871) |
(31) 印度异针蟋Pteronemobius indicus(Walker,1869) |
(32) 内蒙异针蟋Pteronemobius neimongolensis Kang & Mao,1990 |
(33) 亮褐异针蟋Pteronemobius nitidus(Bolivar,1901) |
(34) 欧姆异针蟋Pteronemobius ohmachii(Shiraki,1930) |
(35) 毛角异针蟋Pteronemobius pilicornis Chopard,1969 |
(36) 青海异针蟋Pteronemobius qinghaiensis Yin,1998 |
(37) 异针蟋1 Pteronemobius sp.1 |
(38) 异针蟋2 Pteronemobius sp.2 |
(39) 太白异针蟋Pteronemobius taibaiensis Xu & Deng,2006 |
8. 细针蟋属Stenonemobius Gorochov,1981 |
(40) 双色细针蟋Stenonemobius bicolor bicolor(Saussure,1877) |
三.长蟋亚科Pentacentrinae Saussure,1878 |
9. 拟长蟋属Parapentacentrus Shiraki,1930 |
(41) 暗色拟长蟋Parapentacentrus fuscus Gorochov,1988中国新记录 |
(42) 纹头拟长蟋Parapentacentrus lineaticeps(Chopard,1969) |
(43) 台湾拟长蟋Parapentacentrus formosanus Shiraki,1930 |
10. 长蟋属Pentacentrus Saussure,1878 |
(44) 缅甸长蟋Pentacentrus birmanus Chopard,1969 |
(45) 双突长蟋,新种Pentacentrus bituberus sp.nov. |
(46) 台湾长蟋Pentacentrus formosanus Karny,1915 |
(47) 多毛长蟋,新种Pentacentrus multicapillus sp.nov. |
四.距蟋亚科Podoscirtinae Saussure,1878 |
11. 长须蟋属Aphonoides Chopard,1940 |
(48) 褐额长须蟋Aphonoides fuscirostris Chopard,1969 |
(49) 麻点长须蟋Aphonoides punctatus(Haan,1842) |
(50) 格翅长须蟋Aphonoides tessellates Chopard,1969 |
(51) 素色长须蟋,新种Aphonoides unicolor sp.nov. |
(52) 武夷长须蟋Aphonoides wuyiensis Yin,2001 |
12. 玛玳蟋属Madasumma Walker,1869 |
(53) 阿萨姆玛玳蟋Madasumma assamensis Chopard,1969 |
13. 阔胫蟋属Mnesibulus Stal,1877 |
(54) 双色阔胫蟋Mnesibulus bicolor(Haan,1878) |
(55) 奥克阔胫蟋Mnesibulus okunii Shiraki,1930 |
14. 美黛蟋属Munda Stal,1877 |
(56) 爪哇美黛蟋Munda javana(Saussure,1878) |
15. 叶蟋属Phyllotrella Gorochov,1988 |
(57) 平背叶蟋Phyllotrella planidorsolis Gorochov,1988 |
16. 伪玛蟋属Pseudomadasumma Shiraki,1930 |
(58) 斑伪玛蟋Pseudomadasumma maculata Shiraki,1930 |
17. 隐蟋属Sonotrella Gorochov,1988 |
(59) 大隐蟋Sonotrella(Sonotrella)major Liu et al.,1993 |
(60) 四纹隐蟋,新种Sonotrella(Calyptotrella)quadrivittata sp.nov. |
18. 啼蟋属Trelleroa Gorochov,1988 |
(61) 褐啼蟋Trelleora fumosa Gorochov,1988中国新记录 |
(62) 柯氏啼蟋Trelleora kryszhaovskiji Gorochov,1988 |
19. 片蟋属Truljalia Gorochov,1985 |
(63) 双刺片蟋Truljalia bispinosa Wang & Woo,1992 |
(64) 橙柑片蟋Truljalia citri(Bey-Bienko,1956) |
(65) 尾铗片蟋Truljalia forceps(Saussure,1878) |
(66) 梨片蟋Truljalia hibinonis hibinonis(Matsumura,1919) |
(67) 霍氏片蟋Truljalia hofmanni(Saussure,1878) |
(68) 长突片蟋Truljalia prolongata Wang & Woo,1992 |
(69) 瘤突片蟋Truljalia tylacantha Wang & Woo,1992 |
20. 维蟋属Valiatrella,Gorochov,2005 |
(70) 片维蟋,新种Valiatrella laminaria sp.nov. |
(71) 多突维蟋,新种Valiatrella multiprotubera sp.nov. |
(72) 丽维蟋Valiatrella pulchra(Gorochov,1985) |
(73) 姊妹维蟋Valiatrella sororia(Gorochov,2002)中国新记录 |
21. 茨娓蟋属Zvenella Gorochov,1988 |
(74) 尖角茨尾蟋Zvenella acutangulata Hsia et al.,1991 |
(75) 膝状茨尾蟋Zvenella geniculata(Chopard,1931) |
(76) 云南茨娓蟋Zvenella yunnana(Gorochov,1985) |
五.蛉蟋亚科Trigonidiinae Saussure,1870 |
22. 突蛉蟋属Amusurgus Brunner,1893 |
(77) 福建突蛉蟋Amusurgus fujianensis,Wang et al.,1999 |
(78) 侧斑突蛉蟋Amusurgus lateralis Chopard,1969 |
(79) 奥迪突蛉蟋Amusurgus oedemeroides(Walker,1871) |
23. 黄蛉蟋属Anaxipha,Saussure,1874 |
(80) 灰黄蛉蟋Anaxipha pallidula(Matsumura,1911) |
(81) 维妞黄蛉蟋Anaxipha venustula(Saussure,1878) |
24. 墨蛉蟋属Homoeoxipha Saussure,1874 |
(82) 赤胸墨蛉蟋Homoeoxipha lycoides lycoides(Walker,1869) |
(83) 黑足墨蛉蟋Homoeoxipha nigripes Hsia & Liu,1993 |
25.哑蛉蟋属Metiochodes Chopard,1932 |
(84) 细齿哑蛉蟋,新种Metiochodes denticulatus sp.nov. |
(85) 格氏哑蛉蟋Metiochodes greeni(Chopard,1925) |
26. 真蛉蟋属Natula Gorochov,1987 |
(86) 长翅真蛉蟋Natula longipennis(Serville,1838) |
(87) 普拉德真蛉蟋Natula pravdini(Gorochov,1985) |
27. 拟蛉蟋属Paratrigonidium Brunner,1893 |
(88) 粗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majusculum Karny,1915 |
(89) 亮黑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nitidum Brunner,1893 |
(90) 条斑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striatum Shiraki,1911 |
(91) 阔胸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transversum Shiraki,1930 |
(92) 斑翅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vittatum Brunner,1893 |
28. 斯蛉蟋属Svistella Gorochov,1987 |
(93) 双带斯蛉蟋Svitrella bifasciata(Shiraki,1911) |
(94) 疑斯蛉蟋,新组合Svistella dubia(Liu & Yin,1993)comb.nov. |
(95) 红胸斯蛉蟋Svistella rufonotata(Chopard,1932) |
(96) 云南斯蛉蟋,新种Svistella yunnanensis sp.nov. |
29. 蛉蟋属Trigonidium Rambur,1839 |
(97) 双色蛉蟋Trigonidium(Metioche)bicolor(Stal,1961) |
(98) 黄足蛉蟋Trigonidium(Metioche)flavipes(Saussure,1878) |
(99) 哈尼蛉蟋Trigonidium(Metioche)haani Saussure,1878 |
(100) 淡角蛉蟋Trigonidium(Metioche)pallidicornis Stal,1861 |
(101) 灰蛉蟋Trigonidium(Metioche)pallipes Stal,1861 |
(102) 蛉蟋Trigonidium(Metioche)sp |
(103) 条胸蛉蟋Trigonidium(Metioche)vittaticollis vittaticollis Stal,1861 |
(104) 虎甲蛉蟋Trigonidium(Trigonidium)cicindeloides Rambur,1839 |
(105) 长翼蛉蟋Trigonidium(Trigonidium)humbertianum(Saussure,1878)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图版 |
(10)吉林省六种蟋蟀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分类学的现状与前景 |
1.1 分类学的现状 |
1.2 分类学的前景 |
2 细胞分类学的理论依据及研究内容 |
2.1 细胞分类学的概念 |
2.2 细胞分类学的研究材料 |
2.3 细胞分类学的研究理论 |
2.4 细胞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
2.4.1 核型 |
2.4.2 带型 |
3 蟋蟀总科的细胞分类学研究的现状 |
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2 研究中使用的主要用具、仪器、药品 |
2.1 用具 |
2.2 仪器 |
2.3 药品 |
3 实验步骤 |
3.1 野外工作 |
3.2 室内工作 |
3.2.1 染色体制片 |
3.2.2 C-带分带处理程序 |
3.2.2.1 饱和Ba(OH)2处理 |
3.2.2.2 2×SSC液温浴 |
3.2.2.3 吉姆萨染液染色 |
3.2.2.4 镜检 |
3.2.2.5 封片 |
3.2.2.6 摄影、冲洗、放大 |
3.2.2.7 染色体的剪贴、测量 |
3.2.2.8 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
4 本文采用的染色体分析项目 |
4.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4.1.1 染色体数目统计 |
4.1.2 染色体实际长度 |
4.1.3 染色体相对长度 |
4.2 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 |
4.2.1 染色体C带位置 |
4.2.2 染色体上C带的相对含量 |
4.2.3 C带结构异染染色体上C带的相对含量 |
第三部分 结果与比较分析 |
1 结果 |
1.1 长翅灶蟋 |
1.2 短翅灶蟋 |
1.3 长瓣树蟋 |
1.4 黑脸油葫芦 |
1.5 黄脸油葫芦 |
1.6 黄褐油葫芦 |
2 比较分析 |
2.1 黑脸油葫芦、黄脸油葫芦和黄褐油葫芦的比较分析 |
2.2 长翅灶蟋和短翅灶蟋的比较分析 |
2.3 油葫芦属和灶蟋属的比较分析 |
2.4 树蟋科和蟋蟀科的比较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粗点哑蟋雌性的首次发现(直翅目:蟋蟀总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蟋蟀次目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研究[D]. 许菲. 河北大学, 2021(09)
- [2]云南蟋蟀总科区系研究[D]. 张东晓. 河北大学, 2018(01)
- [3]青藏高原昆虫研究概述[J]. 王保海,张亚玲,牛磊,王建银. 西藏科技, 2015(06)
- [4]吉林省蟋蟀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D]. 李晓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5]中国蟋蟀科系统学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D]. 马丽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6]中国针蟋亚科和蛉蟋亚科系统分类研究(直翅目,蟋蟀科)[D]. 何祝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7]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染色体核型研究[D]. 刘平.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2)
- [8]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螽亚目)[D]. 李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9]中国蟋蟀科系统学初步研究(直翅目:蟋蟀总科)[D]. 刘浩宇. 河北大学, 2007(S1)
- [10]吉林省六种蟋蟀细胞遗传学研究[D]. 游聚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