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用法 ABC

“没关系”用法 ABC

一、“Never mind”用法ABC(论文文献综述)

袁静[1](2021)在《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文中提出关于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国内外学界以往主要关注其具体的句法特征,鲜少揭示其句法特征所隐藏的这两种语言的本质特性差异,更未曾论及这些表象差异背后的内在成因。本文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王文斌2013a,2013b,2019a)为视角,考察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将其分成整句型与短语型,试图以此切入,透视英汉谚语句法结构差异背后所隐藏的根性差异,同时也弥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至今尚未涉足对英汉谚语研究的欠缺。主要发现有三:(1)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反映了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时间性特征与句内动词中心的分布、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显性主谓结构的组合紧密相关;其短语型的时间性特征与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主谓结构的省略程度密切关联,各类结构的时间性层级由动词主导。(2)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昭显了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句内名词的主体地位、对称句段的数目以及显性对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密切,其短语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名词短语的数目与对言结构的完整程度具有紧密关系,各类结构的空间性层级由名词主导。(3)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印欧语的时间性编码方式,以谓语动词实现句法结构的时间范畴定位,动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以勾连性与延续性为其主要特征;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汉语的空间性编码方式,以名词实现句法结构的空间特征组合,名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块状性与离散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在探究英汉谚语句法特征与英汉民族思维取向的彼此联系时,主要以时贤所讨论的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野,兼及洪堡特提出的“内蕴语言形式”观和中西思维模式的相关成果。英语谚语的形合与汉语谚语的意合,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理性与悟性之别;英语谚语的主谓结构与汉语谚语的对言格式,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演绎模式与类比模式之异。这两种差异的根因,均在于英民族的强时间性思维和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之殊,与“内蕴语言形式”观相契合。

林彩珠[2](2020)在《《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十五、十七、十八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基于纪实文学作品《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十五、十七和十八章的翻译,对本次翻译实践作出总结。该书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表明蚊子在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莱斯文本类型学的指导下,译者对该书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书为典型的信息型文本,且对此书的翻译应该忠实、准确且可读性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要实现译文的忠实、准确和可读性强存在一定的困难,而这些翻译难点主要分为三个层面:词汇、句子和修辞。词汇层面的难点包括专有名词、文化负载词以及多义词的翻译。在处理专有名词以及文化负载词时,译者主要采用意译将其意思译出;而在处理多义词时,则根据上下文选取或创造出合适的词义。句子层面的难点包括分词状语、插入语、独立分句以及长难句的翻译。在处理分词状语时,译者需要通读上下文找出相应的逻辑主语;而在处理插入语和独立分句时,译者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辨析这些成分在句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处理长难句时,译者主要采用分译法以及语序调整法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而修辞层面的难点则在于重言法的翻译,这一修辞格常常使用两个同一词类的词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而有时,所用的两个词之间又是相互修饰的关系,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常常要多加考量才能判断出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此次翻译实践让译者对纪实文学作品的行文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分析也让译者对于同类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译者日后更好地进行此类作品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徐轶男[3](2020)在《《民族、语言与翻译伦理》(1.1-1.2章节)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关于翻译的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技术层面,也超越了传统的翻译理论。随着新技术模糊了“原作”和它的复制品之间的区别,以及全球化重新定义了国家和文化的边界,“翻译”现在正成为一个重新制定的主题,活跃的,跨学科的理论。民族、语言和翻译伦理成为这场辩论的核心。《民族、语言与翻译伦理》是由桑德拉·伯曼和迈克尔·伍德合编的一本探讨民族,语言等范畴学术框架下的翻译研究论文集。《民族、语言与翻译伦理》共有六个部分,四个章节,本报告是基于该论文集第一章前两小节进行的翻译与实践报告。该部分翻译材料主要涉及“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和“法律可译性问题”两部分内容,其中主要阐述了翻译作为媒介和跨媒体对社会与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笔者将采用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指导,采用该理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使原文学术信息得到最优化传递,并适当的使用增译,减译等翻译策略提高笔者的译文质量,进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本篇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相关背景及原文本材料的文献综述;第二章则是对整个翻译与报告进程的一个描述,包括译前准备及文本分析;第三章主要介绍该报告的翻译理论框架,即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第四章为本报告重点内容,即该翻译实践的案例分析;最后一章则为总结与反思。

彭小泓[4](2020)在《《翻译:人脑与计算机》第8章英译汉翻译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实践内容选自《翻译:人脑和计算机》(Translation,Brains and the Computer)一书的第八章。该书于2018年由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八个章节,以逻格斯模型(Logos Model)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机器翻译所面临的困境;第二部分仅一个章节,系统地阐释了本书所提及的语义-句法抽象化语言(SAL,Semantico-syntactic Abstraction Language)。所翻译的第八章题为“Deep Learning MT and Logos Model”,围绕着深度学习翻译模型与逻格斯模型展开,指出了机器学习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单纯地统计和模仿,更需要像人脑一样通过概括性来达到持续学习目的。翻译实践项目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针对文本中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做到尽可能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对翻译过程的重点案例进行分析时,主要从功能对等的三个层面展开。在词汇层面,主要概述了翻译过程中译者运用增词、减词、转换词性、意译这四种翻译技巧,对中英文用词的差异进行了处理。在句法层面,由于英文一些成分的放置位置不同、善用被动句、表达否定的方式复杂、多为长句,翻译时根据这些特点,分别采取了调整语序、变主动为被动、反正译、分译等技巧,使其表述更符合中文的习惯。在语篇层面,为了保证上下文之间能更好的衔接及连贯,主要采取了重复、增译、减译的翻译技巧,将整篇译文更好地呈现出来。

王梦真[5](2020)在《新闻特稿中文学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假新闻,真故事》(第一至四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报告以The True Story of Fake News的前四章为翻译实践文本,讨论的主要内容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假新闻的存在是否影响了选举结果,体裁属于新闻特稿。笔者归纳了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新闻特稿与普通新闻不同,特稿在叙述新闻事实过程中更加注重文本的可读性,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倾向性较强。由于源语文本涉及政治,有些内容不能直接言明,所以作者在描述事实和发表观点时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和具有隐含意义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源文本采用修辞格和蕴含性的特征,进而具有突出的文学性。如何再现源文本的文学性,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是实现本次翻译实践的难点。译者把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为两个类别:修辞格的翻译和隐含意义的翻译。在修辞格的翻译中总结了转喻修辞、移就修辞、委婉语修辞和平行结构修辞;在隐含意义的翻译中总结了上下文语境隐含意义的翻译和文化语境隐含意义的翻译。笔者根据这些修辞手法和隐含意义表达的不同手法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使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以及增译、加注等翻译技巧,力图再现源文本的文学性。

李伟权[6](2020)在《新闻评论翻译实践报告 ——以《芝加哥论坛报》论坛之声专栏汉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报刊新闻评论不仅是全球读者了解各地事件发展的重要渠道,评论员深刻独到的见解也给读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读者对于新闻信息的掌握已经不局限于国内,国家之间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也给新闻评论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报告通过对《芝加哥论坛报》中六篇有关芝加哥新市长劳丽·莱特福特(Lori Lightfoot)的新闻评论进行汉译,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探究英文新闻评论的汉译方法和策略。笔者根据英文新闻评论的特点,从词汇、句子、篇章、修辞和标题方面进行详细的实例汉译分析:词汇层面涉及新闻文本常出现的“小词”、固定词语和文化背景词的翻译,翻译方法主要包括寻找“等值对应词汇”和意译的方法;句子层面主要探讨长句中的语序调整,定语从句和直接引语的翻译,翻译方法包括调整成分顺序和直译;篇章层面涉及词汇衔接要紧密结合上下文而正确理解词汇的含义,结构衔接上过渡词的功能判断以及语篇连贯的逻辑增词,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法和意译法;修辞层面则主要从拟人、双关和比喻等修辞方法展开分析,探讨用何种译法能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保留修辞的意味。本报告旨在通过具体特定的汉译实例,在翻译方法的判断与选择上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对新闻评论翻译的实践提供参考,使该领域的译文质量得到提高。

宋炣妍[7](2020)在《《钱如雨下:如何利用媒体改革企业和品牌》(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报告选自美国作家阿雷瓦·马丁(Areva Martin)的着作《钱如雨下:如何利用媒体改革企业和品牌》(Make It Rain!:How to Use the Media to Revolutionize Your Business and Brand)中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这两章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媒体扩大一些企业和品牌的影响力。翻译这两个章节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从专业媒体人的角度认识媒体的作用,并且希望能够为以后此类文章的翻译提供借鉴。笔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节选文本进行了翻译,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此次翻译实践。此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翻译实践的背景、来源和翻译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笔者选择该翻译实践的原因,以及此次翻译实践的意义。第三章是对翻译过程的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以及译后校对。第四章是整篇实践报告的重点部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从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三方面,对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其中脚注和意译法用以达到目的原则;增益与删减法和重构与分解法用以达到连贯原则;归化和语码混用法用以达到忠实原则。第五章是总结,笔者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雷璐羽[8](2020)在《语域理论视角下的《语言、文化与社会》(第1,2章)汉译研究报告》文中认为在翻译研究中,对韩礼德的语域理论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语旨,语场,语式的概念及其作用也备受关注。本文作者尝试使用语域理论作为翻译指导,对《语言、文化和社会》(第1,2章)进行分析翻译。首先,对本书的作者和翻译背景进行介绍。其次,对语篇类型、源语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有关语域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译者将书中的特定词汇和句子作为案例,并且着重从语域理论角度进行翻译和分析。最后,作者对实践报告,实践结果和实践活动的收获与局限性进行陈述和总结。

刘立新[9](2019)在《跨文化修辞学视角下中美大学生作文篇章建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传统对比修辞学(Contrastive Rhetoric)领域,对二语学习者和英语母语者写作的篇章模式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近些年来,传统对比修辞学在理论假设和研究设计等方面广受诟病,在该框架下产出的大量有关篇章模式比较的研究成果也存在相互矛盾,难以统一的问题。究其根本,对文化的本质化、刻板化理解及脱离语境的文本分析难脱其咎。脱胎于对比修辞学的跨文化修辞学(Intercultural Rhetoric)开辟了书面语篇跨文化研究的新范式。借助跨文化修辞学框架,本研究旨在对比中美大学生在跨洋互动语境下产出的英语作文的篇章建构模式,具体着重比较其在宏观语步构成,中观修辞策略及微观词块实现等层面的异同。为规避传统对比修辞学理论与方法上弊端和缺陷,本研究在语料收集与分析和结果讨论方面都遵循跨文化修辞学的基本主张和原则。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1.在同一修辞语境下产出的书面语篇中,中美大学生在篇章建构方面呈现出哪些异同?2.在两组作文中,篇章建构是如何助力写作声音表达的?3.在跨文化修辞学关照下,如何认识中美大学生在篇章建构方面的异同?为了在跨文化修辞学视角下对篇章建构进行多层面描述,本研究综合多个相关概念视角搭建了理论框架,该框架融合了体裁,词块和写作声音(voice1)等概念。具体地讲,前人研究多关注学生作文的直接或间接的篇章模式,本研究摒弃了这种简单静态的二元分类,进而考查学生在受众真实,写作目的明确的修辞语境下产出的作文体裁结构特征。需特别指出的是,写作声音概念的引入有助于更好了理解学生作者是如何利用各种语篇和非语篇资源进行身份建构的。最后,跨文化修辞学所主张的非本质化的文化理解以及基于语境的文本分析为篇章建构的异同提供了有力的解释视角。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所分析的语料均产自跨洋写作活动。活动要求中美大学生首先观看两部指定的电影,然后撰写作文比较两部影片的异同。学生在活动网站上张贴自己的作文并进行互动评论,在完成多轮网上互动后,所有参与者都需撰写活动反思并张贴到同一网站上。该写作任务为中美双方学生规定了明确的写作情景和真实的交际目的;互动网站也使观察作者-读者互动成为可能。本研究自建了中国学生作文(CECS)和美国学生作文(CEAS)两个语料库,各自由95篇跨洋互动作文构成。所有语料取自于2015年到2017年间共五轮的跨洋写作活动。在对语料进行分析时,我们分试标注和正式标注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由两名人员分别独立标注,并进行信度检验。在对两组作文中出现的语篇特征进行频数统计后,我们利用卡方检验来确定频数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显着性。最后,除访谈外,本研究还考查了学生的网上互动评论和任务反思以期对文本分析发现进行三方验证。鉴于以往写作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存在的弊端,如把英美修辞规范奉为圭臬,矮化其他非英语语言与文化或把中西文化二元对立等,本研究提倡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的可协商性。另外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中学生作文不代表各自文化中专业影评体裁,作文体裁结构仅是对中美大学生篇章建构进行比较的一种描写手段。在宏观的语步结构层面上,本研究发现两组学生作文的篇章建构在范畴和程度上均存在异同点。尽管两组作文中存在同一个篇章模式,即M1-M2-M4-M6(题目-概述写作要点-比较电影-结语),中美双方学生均采用丰富多样的语步配置来组织语篇。鉴于两个语料库中出现的语篇宏观模式多元化,我们难以对中美两个学生群体进行本质化的概括。尽管如此,两组作文中主要篇章模式还是呈现了显着差异。美国学生作文主要语步结构为M1-M2-M4-M6(题目-概述写作要点-比较电影-结语),而中国学生除采用这一共享模式外,还对另外一种篇章模式表现出较强的倾向性,即M1-M2-M4-M5-M6(题目-概述写作要点-比较电影-展开讨论-结语)(X2=33.821,p<0.001)。作者认为,中国学生所青睐的M1-M2-M4-M5-M6结构模式本质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篇章结构“起承转合”的逻辑内涵。通过M5(展开讨论)语步,中国学生常常暂时抛开任务语境(比较电影),由电影推及社会现实,这种语篇信息推进过程中的“转向”与“起承转合”的主要结构元素“转”不谋而合。而且,网上互动评论和任务反思表明这种“转向”非但没有影响交际有效性,还得到美国学生的积极反馈。我们认为,传统对比修辞学研究对“转”导致了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不连贯”的论断有失偏颇,其原因在于在语境不详的情况下对“起承转合”的语篇功能进行先入为主的描述难以窥其全貌。本研究认为,被长期污名化的“起承转合”结构作为语篇资源参与中国学生的身份建构,如表达了集体主义声音。在中观的修辞策略层面上,尽管存在相似之处,但两组学生在选择修辞策略来实现语步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例如,双方学生都采用演绎/直接的方式提出中心主旨句。然而,我们发现某些修辞策略却得到了中国学生的偏爱。比如,中国学生作文中使用较多的名言警句,广泛分布于各个语步之中;中国学生倾向于在M6(结语)语步中使用多种策略讨论电影的社会价值,如给出建议,呼吁行动等。相比之下,美国学生在使用这些策略时表现出明显的克制,他们更倾向于就事论事,如在结尾处总结电影的异同点。这些差异是“大文化”与“小文化”互动的结果,一方面,中国学生受到汉语传统修辞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的修辞选择也受到各种“小文化”的制约,如教育经历和考试等因素。此外,我们发现,与以往研究不同,中国学生广泛使用的名言警句并不是偏离主流英语修辞规范,相反,由于丰富的“小文化”资源的存在,美国学生对中国学生使用的这种策略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在微观词汇语法层面上,为考查词块如何帮助作者进行篇章建构,本研究比较了中美双方学生使用四字词块(four-word lexical bundles)的情况。研究发现,类型上,中美双方学生在作文中使用了几乎相同数量的词块,这有别于以往研究认为二语学习者往往比本族语学生多用词块的论断。这种差异可能由于本研究是基于具体语境和写作内容进行词块分析的缘故。结构上,美国学生较多使用基于名词和介词的词块,主要用于实现M4(比较电影)语步;而中国学生较多使用基于动词的词块,主要用于实现M5(展开讨论)语步及其他涉及道德诉求的修辞策略。除实现语步和修辞策略外,本研究发现语块与其他语篇资源一道帮助作者表达写作声音。在表达写作声音方面,本研究发现中美双方学生利用各个层面的语篇和非语篇资源发出独特的写作声音。在各种篇章资源协同作用下,美国学生的作文体现了基于任务的(task-committed)、客观的声音;而中国学生则发出了面向社会的(socially-oriented)、主观的、创造性的声音。网上互动评论和任务反思表明中美双方读者都“听”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声音”。本研究对篇章模式和写作声音表达之间关系的阐释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疆域——超越了词汇和句子层面来考查语篇层面资源对写作声音表达的贡献。最后,作者讨论了本研究主要发现对中国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在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背景下,本研究主张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动态、非本质化的理解和认识,避免写作教学中向学生机械灌输英语修辞规范,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意义协商的体验感。此外,基于跨文化修辞学所搭建的理论框架为学生作文篇章建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凸显了学生英语书面语能力发展过程中不同修辞传统的贡献以及意义生成过程中各种“小文化”资源的介入。

景婷婷[10](2019)在《《国际工程投标指南》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许多企业走向海外承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像电气工程、石油工程、铁路工程、水利工程、化工工程等,这些工程项目都必须要通过招投标形式来实现,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招投标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结合译者自身的翻译实践,研究了国际工程文本复杂句的特点,并探讨了如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更好地运用顺译法、包孕法、拆译法、重组法以及解释说明法进行复杂句的翻译,然后具体对翻译案例加以剖析、探讨文本难点处理过程和方法。复杂句的翻译是本报告的核心,因此译者列举了多个例句加以详细分析,最后对此翻译实践报告进行总结。通过对这些翻译案例进行剖析,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避免翻译中出现的翻译腔,对于减少翻译失误以及公司有效进行招投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Never mind”用法ABC(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ever mind”用法ABC(论文提纲范文)

(1)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文献回顾
    2.1 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概览
        2.1.1 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2.1.2 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2.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相关对比研究
        2.2.1 对比语言学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2.2.2 翻译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2.3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概观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依据
    3.3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理论假设
4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时空性特征分析
    4.1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与短语型结构的界定
    4.2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对比
        4.2.1 英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4.2.2 汉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4.3 英汉谚语短语型结构的对比分析
        4.3.1 英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4.3.2 汉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4.4 小结
5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特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取向
    5.1 英汉语言的时空性编码方式在谚语句法结构上的体现
        5.1.1 英谚中时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5.1.2 汉谚中空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5.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异质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
        5.2.1 从英汉谚语之间的形合与意合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5.2.2 从英汉谚语所昭显的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5.3 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参引文献

(2)《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十五、十七、十八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1.1 About the Author
        1.1.2 About the Source Text
        1.1.3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1.4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1.3 Difficulties of the Translation
    1.4 Mention-worthy Issues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2.1.2 Preparation of Background Information
    2.2 While-translating
    2.3 Quality Control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Proofreading by the Supervisor
Chapter 3 Case Study
    3.1 Lexical Level
        3.1.1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3.1.2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3.1.3 Translation of Polysemous Words
    3.2 Syntactical Level
        3.2.1 Translation of Participial Adverbials
        3.2.2 Translation of Parentheses
        3.2.3 Translation of Absolute Clauses
        3.2.4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3.3 Rhetorical Level
Chapter 4 Conclusion
    4.1 Benefits Acquired from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4.2 Limitations
    4.3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Ⅰ The Mosquito : A Human History of Our Deadliest Predator
AppendixⅡ Glossary List

(3)《民族、语言与翻译伦理》(1.1-1.2章节)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2.3 Reference to Parallel Texts and Other Materials
    2.4 Teamwork
Chapter Three George Steiner's Hermeneutics
    3.1 The Origin and Definition of Hermeneutics
    3.2 The Development of Hermeneutics
    3.3 The Acceptance of Hermeneutics in China
Chapter Four Cases Analysis
    4.1 At Lexical Level
        4.1.1 Translator's Trust
        4.1.2 Translator's Aggression
    4.2 At Syntactic Level
        4.2.1 Translator's Personal Incorporation
        4.2.2 Translator's Restitu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ranslation Experience
    5.2 Limita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ransl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es
Acknowledgements

(4)《翻译:人脑与计算机》第8章英译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3 Main Contents of the Source Text
    1.4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1.5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2.Task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2.1.1 Timetable
        2.1.2 Parallel Texts
        2.1.3 Translation Tools
        2.1.4 Term Base
    2.2 While-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3.Translation Theory
    3.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4.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kills
    4.1 Translation Skills of Lexical Equivalence
        4.1.1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4.1.2 Conversion
        4.1.3 Free Translation
    4.2 Translation Skills of Syntactic Equivalence
        4.2.1 Adjustment of Word Order
        4.2.2 Change of Voice
        4.2.3 Affirmation
        4.2.4 Division
    4.3.Translation Skills of Textual Equivalence
        4.3.1 Repetition for Cohesion
        4.3.2 Addition for Coherence
        4.3.3 Addition for Cohesion
        4.3.4 Omission for Cohesion
5.Conclusion
    5.1 Experience Gained
    5.2 Problems Unsolved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Term Base
Appendix B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5)新闻特稿中文学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假新闻,真故事》(第一至四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内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选择
        2.1.2 翻译工具及相关理论准备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修辞格的翻译
        3.1.1 转喻的翻译
        3.1.2 移就的翻译
        3.1.3 委婉语的翻译
        3.1.4 平行结构的翻译
    3.2 隐含意义的翻译
        3.2.1 上下文语境隐含意义的翻译
        3.2.2 文化语境隐含意义的翻译
第4章 翻译总结
    4.1 翻译问题
    4.2 译者的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与译文
致谢

(6)新闻评论翻译实践报告 ——以《芝加哥论坛报》论坛之声专栏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
第2章 项目描述
    2.1 项目简介
    2.2 翻译过程描述
        2.2.1 译前准备
        2.2.2 译中处理
        2.2.3 译后校对
第3章 项目原文本特点分析
    3.1 《芝加哥论坛报》简介
    3.2 原文本语言特点
    3.3 英文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
        3.3.1 观点明确
        3.3.2 夹叙夹议
        3.3.3 背景结合
        3.3.4 可读性强
第4章 项目案例分析
    4.1 词汇的翻译
        4.1.1 小词的翻译
        4.1.2 固定词语的翻译
        4.1.3 文化背景词的翻译
    4.2 句子的翻译
        4.2.1 语序的调整
        4.2.2 定语从句的翻译
        4.2.3 直接引语的翻译
    4.3 语篇的翻译
        4.3.1 词汇衔接的翻译
        4.3.2 篇章衔接中过渡词的翻译
        4.3.3 语篇连贯中的逻辑增词
    4.4 修辞格的翻译
    4.5 新闻标题的翻译
第5章 总结
    5.1 收获
    5.2 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钱如雨下:如何利用媒体改革企业和品牌》(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actice Description
    2.1 Reasons for Subject Selection
    2.2 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ory Employed
    3.3 Translation,Revision and Final Polishing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4.1 Skopos Rule
        4.1.1 Footnote
        4.1.2 Paraphrasing
    4.2 Coherence Rule
        4.2.1 Addition and Omission
        4.2.2 Restructuring and Splitting
    4.3 Fidelity Rule
        4.3.1 Adaptation
        4.3.2 Code-mixing
Chapter Five Summary
REFERENCES
Appendix A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B The Translated Version

(8)语域理论视角下的《语言、文化与社会》(第1,2章)汉译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Motivation of the Thesis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Register Perspective and Source Text Analysis
    1.1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1.1.1 Overview of Studies on Register Perspective
        1.1.2 Relevant Research on Register Theory Abroad and in China
        1.1.3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gister Theory to TranslationStudies Abroad and in China
        1.1.4 The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1.1.5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1.5.1 Coherence
        1.1.5.2 Cohesion
        1.1.5.3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1.2 Summary
Chapter Two Case Study
    2.1 Introduction
    2.2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2.2.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2.2.1.1 Translation of Philosophical Terms
        2.2.1.2 Translation of Linguistic Terms
        2.2.2 Translation of Hyphenated Compound Words
        2.2.3 Translation of Other Foreign-language Terms:Code-Switching
    2.3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 Level
        2.3.1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2.3.2 Transl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2.4 Summary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Source Text
Appendix Ⅱ:Target Text

(9)跨文化修辞学视角下中美大学生作文篇章建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Questions
    1.3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Initiation of Research on Textual Patterns in Contrastive Rhetoric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extual Patterns between Chinese EFL and English L1 essays
        2.2.1 Directness/deduction vs Indirectness/induction
        2.2.2 Introduction-body-conclusion vs Qi-Cheng-Zhuan-He
    2.3 Research Space for the Present Study
    2.4 Summary
Chapter Ⅲ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ercultural Rhetoric
        3.1.1 Birth of Contrastive Rhetoric
        3.1.2 Developments of Contrastive Rhetoric
        3.1.3 Critiques of Contrastive Rhetoric
        3.1.4 A paradigm shift from CR to IR
        3.1.5 Major Claims of Intercultural Rhetoric(IR)
    3.2 Genre Theory
        3.2.1 Genre analysis in academic writing
        3.2.2 Analyzing student essays as a genre
    3.3 Lexical Bundl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Moves
        3.3.1 Defining lexical bundles
        3.3.2 Practicing genre-based studies of lexical bundles
        3.3.3 Justifying the inclusion of lexical bundles in the present framework
    3.4 Voice in Written Discourse
        3.4.1 Defining voice
        3.4.2 Exercising voice through discursive sources in written discourse
        3.4.3 Applying the construct of voice in the present study
    3.5 A Synthesized Model for the Present Study
    3.6 Summary
Chapter Ⅳ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Data Collection
        4.1.1 The cross-border writing activity
        4.1.2 Data used for the present study
        4.1.3 The merits of using data from cross-border writing activity
    4.2 Data Processing
        4.2.1 Coding scheme of moves
        4.2.2 Corpus-based identification of lexical bundles
        4.2.3 Thematic analysis of on-line comments and reflections
Chapter Ⅴ Move Analysis of Data in CECS and CEAS
    5.1 Move Structures in CECS and CEAS
        5.1.1 Move frequencies in both corpora
        5.1.2 Move structures identified in both corpora
    5.2 Rhetorical Strategies in CECS and CEAS
        5.2.1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strategies in CECS and CEAS
        5.2.2 Major strategies to realize individual moves
    5.3 Lexical Bundles Used to Realize Moves in CECS and CEAS
        5.3.1 Types and frequency of lexical bundles
        5.3.2 Structural types and tokens of lexical bundles
        5.3.3 Functional types and tokens of lexical bundles
    5.4 Summary
Chapter Ⅵ Voice Construction in CECS and CEAS
    6.1 Task-committed VS Socially-oriented:Voice Constructed through Move Structure
    6.2 Objective VS Subjective:Voice Constructed through Rhetorical Strategies
    6.3 Lexical Realizations of the Different Voices in CECS and CEAS
    6.4 Creative Voice Expressed by Theme Selection in CECS
    6.5 Summary
Chapter Ⅶ IR-informed Interpretation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7.1 Celebrating Similarities
        7.1.1 A non-essentialist and dynamic view of culture
        7.1.2 The role of the emergent“shared discourse community”
    7.2 Appreciating Differences
        7.2.1 Conflation of M1-M2-M4-M5-M6 and qi-cheng-zhuan-he structure
        7.2.2“Gilding the lily”:presence of proverbial expressions in CECS
        7.2.3 Writing as the vehicle of Tao(文以载道)
    7.3 Negotiating Differences
    7.4 Summary
Chapter Ⅷ Conclusion
    8.1 A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
    8.2 Research Limitations
    8.3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8.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One
Appendix Two
Appendix Three
Appendix Four
Appendix Five
Acknowledgements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国际工程投标指南》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介绍
    1.1 翻译任务来源
    1.2 翻译材料介绍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翻译时间安排
    2.2 译前准备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校对
第三章 翻译理论及翻译原文复杂句的特点
    3.1 目的论
    3.2 翻译原文复杂句的特点
        3.2.1 结构复杂
        3.2.2 修饰语多
        3.2.3 插入语多
第四章 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
    4.1 顺译法
    4.2 包孕法
    4.3 拆译法
    4.4 重组法
    4.5 解释说明法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总结
    5.2 启示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四、“Never mind”用法ABC(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D]. 袁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十五、十七、十八章)翻译报告[D]. 林彩珠. 暨南大学, 2020(07)
  • [3]《民族、语言与翻译伦理》(1.1-1.2章节)汉译实践报告[D]. 徐轶男.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翻译:人脑与计算机》第8章英译汉翻译报告[D]. 彭小泓.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5]新闻特稿中文学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假新闻,真故事》(第一至四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王梦真.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6]新闻评论翻译实践报告 ——以《芝加哥论坛报》论坛之声专栏汉译为例[D]. 李伟权.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钱如雨下:如何利用媒体改革企业和品牌》(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宋炣妍.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语域理论视角下的《语言、文化与社会》(第1,2章)汉译研究报告[D]. 雷璐羽. 兰州大学, 2020(01)
  • [9]跨文化修辞学视角下中美大学生作文篇章建构比较研究[D]. 刘立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国际工程投标指南》翻译实践报告[D]. 景婷婷.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没关系”用法 ABC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