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吨钢可比能耗上升值得关注(论文文献综述)
耿源[1](2021)在《钢铁企业低碳转型升级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王悦[2](2020)在《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2019年4月开幕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传递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因此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主要问题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前提下,将目光聚焦于重污染行业中代表性企业——钢铁企业,解决企业环境问题并且促进其实现绿色发展,这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在2019年12月召开的2020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钢铁行业协会书记何文波提出,我国钢铁行业今后发展的两大主题为“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探析钢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现实性问题,希望能够对钢铁企业实现绿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并总结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状况。其次聚焦于案例挖掘——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鞍钢股份)2010-2018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第一步,多角度阐述鞍钢股份披露现状,为问题分析做铺垫。第二步,在案例分析中,为了更客观地评析案例对象,本文在查阅前人研究、环境法规、钢铁行业政策和鞍钢股份公告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之上,构建了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步,在此体系下,本文借助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九年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打分和评价。第四步,依据鞍钢股份的披露现状分析和打分结果,总结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探析问题成因。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上缺乏完整性、披露“趋利避害”、不连贯及预测性不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上定量信息占据比例少、模块化形式不强及可比性差,并且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总结出六个方面的问题成因。最后尝试性提出改进建议,助力其早日落实“绿色鞍钢”的规划。同时,希望本研究为钢铁行业整体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和绿色发展的实现提供一定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建立多层次披露评价体系对鞍钢股份进行分析,模糊评价指标具体内容的披露程度并对其打分。其次,本文选取的案例对象在钢铁行业内具有代表性,作为一个价值高规模大的国资性企业,鞍钢股份对外披露的环境信息相对充分。
李博[3](2020)在《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以太钢不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是承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企业的发展质量直接决定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对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深刻影响,可以说,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企业的发展质量有高低,科学地构建企业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对企业发展质量给予客观的判定,进行专门的系统性研究,既是当前历史坐标下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企业评价体系的充实和创新。本文立足大数据视角,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文本挖掘,梳理有关发展质量的关键研究要素,综合采用文献梳理、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方法确定了涵盖财务、客户、创新、社会责任、企业信息化能力五个维度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随后,本文选取上市公司太钢不锈作为案例企业,对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借助优劣解距离法,对该公司近5年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排序。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根据评价体系指标权重对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开展分析;根据案例企业的评价结果,针对案例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提出了建议;并为形成与“发展质量观”相匹配的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本章分析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和“企业发展质量”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特色与创新进行了阐述。本章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和方法。本章对“企业”、“质量”、“企业发展质量”等概念进行界定,对“高质量发展”观念的形成进行梳理,引入层次分析法和优劣解举例法以完成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最终落地,并系统的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本章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的知识支撑。第三章是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过程。本章在确定评价体系构建思路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爬虫技术、文本清洗、词频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现有研究中与“企业发展质量”、“高质量发展”存在相关性的要素进行收集,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借鉴,开展两轮次专家访谈,分别为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权重确定提供支持。最终从财务、客户、创新、社会责任、信息化水平五个维度对企业发展质量进行刻画,构建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在确定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分别阐述各项指标的含义,该指标体系,较为全面的对企业发展质量进行了刻画,对企业发展质量评价的落地进行了尝试。在构建企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后,对各指标权重、各指标之间的联系开展分析、回顾和思考,立足指标体系的内部联系,为企业提升发展质量提供参考意见。第四章以“太钢不锈”为例开展个案研究,对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本章节的研究通过多渠道获取企业2014-2018五个年度的数据,对太钢不锈的发展质量进行了纵向比较,就研究结果,从可采集数据的财务、客户、创新、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该企业发展质量变动的背后原因。在此基础上,为案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提供可借鉴的改进措施。第五章怀着对形成更加成熟的发展质量评价、监测机制的期盼,本章节对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整理,就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感想提出一得之见,以期为发展质量评价机制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朱镕[4](2019)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钢铁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NG股份为例》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直观地表达出我国政府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持有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在后京都时代,我国低碳减排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作为基础工业部门的钢铁行业,在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获新生后,如何权衡发展与减排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钢铁企业,由于传统价值评估理论的不完善,未将源于环境效益的价值纳入考虑范围,企业价值事实上被严重低估。利益相关者受不正确的企业估值误导,可能做出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逆选择。因此,科学全面地评估钢铁企业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后的企业价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本文概述研究的背景、意义,总结评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指出基本研究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通过界定低碳经济在本文中的内涵,研究分析其四个理论构成,从理论角度阐述低碳减排对企业和企业价值产生的变化。同时,基于企业价值内涵界定以及不同评估方法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分析,本文指出钢铁企业为应对这种变化,应选择何种估值方法。第三,本文分析研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钢铁企业的价值构成,提出减排钢铁企业的价值由显性获利能力创造的显性价值和隐性获利能力创造的隐性价值构成,其中,低碳减排在削弱企业显性获利能力的同时,也会形成其隐性获利能力。第四,针对不同价值的不同属性,本文利用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式分别评估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在评估隐性价值过程中,本文解释说明隐性价值的期权特性,设计B-S模型的有关参数,同时,针对实物期权的非独占性,本文通过构建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引入低碳竞争力系数α改进B-S模型。第五,本文选取上市钢企NG股份作为案例分析对象,验证本文构建估值模型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上述研究,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钢铁企业,使用本文构建的价值评估模型所评估的企业价值,由于考虑隐性价值的存在,其数值要高于传统收益法的评估所得。因此,本文的理论研究是科学的,构建的估值模型是可行的。
任明[5](2019)在《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能源、大气污染物和水协同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当前面临着全球性的温室气体减排、区域性的严重大气污染和水资源极度短缺的三重压力。钢铁行业作为该地区的主要能耗、大气污染物排放以及水资源消耗部门,如何协同控制这三个方面问题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先进生产技术是钢铁行业转向清洁、低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关键。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技术目录,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因此,研究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如何通过技术的优化选择协同控制能源、大气污染物和水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地区面临的特殊的资源与环境约束,考虑到该地区钢铁行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针对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能源、大气污染物和水的协同控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不同炼钢流程的能耗、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水资源消耗量进行评估,以期为优化钢铁生产结构提供基础;其次,采用环境效益评估方法和节能供给曲线等方法,评估每个节能减排技术对能源、大气污染物和水资源的影响及技术的成本有效性,以期为技术的优化选择提供基础;最后,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运筹学理论和自下而上的建模方法建立综合动态优化模型,优化技术发展路径,以期达到能源、大气污染物和水的协同控制的目的。取得以下创新性的工作:(1)针对京津冀地区的钢铁生产技术水平,建立了 CO2和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排放核算模型,弥补了区域层面上钢铁行业的CO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核算研究的不足。在应用研究中,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核算不同炼钢流程的吨钢CO2、大气污染物(SO2、NOx、PM2.5)排放量及水资源使用量。高炉-转炉炼钢流程和电弧炉炼钢流程是两种常见的炼钢流程。由于国内废钢资源稀缺,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通常会加入大量的铁水。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本文将炼钢流程分为高炉-转炉炼钢流程、基于废钢和铁水的电弧炉炼钢流程和基于废钢的电弧炉炼钢流程。研究表明,与高炉-转炉炼钢流程相比,电弧炉炼钢流程具有较低的吨钢CO2和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排放量,但是其吨钢用水量较高。尤其是基于废钢和铁水的电弧炉炼钢流程,其吨钢用水量要比高炉-转炉炼钢流程的吨钢用水量高出63.45%。以废钢为原料的电弧炉炼钢流程的CO2和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的排放水平及取水量均较低,明显低于高炉-转炉炼钢流程和基于铁水和废钢的电弧炉炼钢流程。其中,PM2.5排放差距较为明显,基于废钢的电弧炉炼钢流程的吨钢PM2.5排放量仅占高炉-转炉炼钢流程吨钢排放量的3.9%,占基于铁水和废钢的电弧炉炼钢流程吨钢排放量的4.5%。因此,在京津冀地区可以适当提高基于废钢的电弧炉炼钢比例。(2)以钢铁行业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为基础,建立模型全面量化技术的CO2和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减排量及节水量;将节能技术的环境效益(CO2和大气污染物减排效益及节水效益)引入技术的成本有效性评估中,对传统的节能供给曲线(Conservation Supply Curve,CSC)进行拓展,在仅考虑节能效益的基础上加入节能技术的环境效益,研究环境效益对节能技术成本有效性及优先顺序的影响。研究表明,钢铁行业节能技术通过节约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CO2和大气污染物,具有从源头上同时减排CO2和大气污染物的效果。此外,有些节能技术还兼具节水效果。例如,干熄焦技术等同时具有较好的节能、减排和节水效果。末端治理技术对特定大气污染物的减排效果较好。但是,末端治理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增加电耗或者用水量,从而使得末端治理技术在减少某一种大气污染物的同时增加CO2的排放及水资源负担。因此,在技术的优化选取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能够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的节能技术,尤其是那些协同控制效果较好的节能技术。节能技术产生的CO2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及节约效果通常被决策者忽略,尤其是在技术的成本-效益评估过程中。通过研究发现,在技术的成本效益评估过程中加入技术的环境效益不仅会影响技术的成本有效性,还会改变技术的优先顺序。因此,在钢铁行业技术的成本-效益评估过程中,充分考虑技术的环境效益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选择出使得整个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技术组合。(3)将水资源因素引入CO2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框架中,综合考虑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严重大气污染和水资源极度短缺的三重约束以及钢铁生产过程的复杂性,构建了自下而上的综合动态优化模型,以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模拟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以及技术的多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探索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实现能源、大气污染物和水资源协同控制的最优技术发展路径。考虑到未来技术成本、水资源供给量等参数的不确定性,使用两阶段随机优化方法对综合动态优化模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处理,建立不确定条件下的综合动态优化模型。弥补了两阶段随机优化方法在钢铁行业技术投资决策研究中的不足。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不同废钢供给情景下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能源需求量、大气污染物(SO2、NOx和PM2.5)排放量和水资源需求量。研究结果表明,为了达到能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水资源协同控制的目标,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应优先推广型高导热高致密硅砖节能技术、小球烧结技术和高炉炉顶煤气干式余压发电技术等26项技术,此类技术可以有效协同控制能源、大气污染物和水资源。随着节能减排技术的优化发展和电弧炉比例的不断升高,2015~2030年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不仅能够节约能源321.11百万tce,减少SO2、NOx和PM2.5排放量分别为307.49万t,108.27万t和101.77万t,而且还可节约9.65亿m3的水资源。一方面,本研究为钢铁行业协同控制温室气体、大气污染物和水资源提供思路,从而同时达到减排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及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为建立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示范区提供技术路线,还为全国钢铁行业技术升级提供基础。
胡睿[6](2016)在《中国钢铁行业低碳生产模式分析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伴随着国家实力的日益增强,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日益严重。我国以钢铁企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在国家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2014年,我国钢铁行业粗钢产量为8.23亿吨,已经连续18年位居世界第一。同年,我国吨钢综合能耗降至584.7千克标煤/吨钢。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绝对值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针对我国钢铁行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本研究利用碳素流分析的方法对冶金过程中碳元素足迹进行了追踪,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长流程钢铁生产的主要工序进行了仿真,并通过情景分析试图寻找到适合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低碳道路。具体来讲,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首先,从背景及意义的角度入手,介绍了本研究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碳足迹研究和主要方法系统动力学等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概述;第二,进行了基于能量流分析的钢铁行业低碳生产关键影响因素的选取,找到了铁钢比、技术推广和煤气回收三个主要因素。用到的方法是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方法,AHP评价体系评分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收集来自钢铁研究院冶金经济研究所的专家的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打分并记录分析;其二,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和一线生产人员的访谈记录;其三,利用问卷和文献数据对指标的历史评价结果进行收集整理,辅助打分。最终综合两者意见得出三个关键指标;第三,构建钢铁企业“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被命名为“生产-能耗-排放”模型,主要分为技术影响模块、废气回收模块、铁钢比模块和生产流程核心模块。模型中关系的建立和反馈回路的确定主要来源于国内千万吨级产能钢企的能源平衡表数据,2005至2014年《钢铁工业年鉴》以及部分网络资料整理;第四,针对上述三个影响因素制定三条可行策略:降低铁钢比、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废气完全回收利用,并在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三种策略进行分情景的模拟仿真,分别从对能耗的影响和对碳排放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该部分是研究的一个核心,通过量化的参数对不同策略下钢铁行业的能耗和排放问题进行模拟,找出带有时间节点的低碳规划;第五,根据第四部分生成的结果,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行业特征的钢铁行业低碳生产路径图,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该部分是研究的总结和升华,也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的体现。总体结论为:降低铁钢比是一项长远而有效的策略,应当保持高度关注并不断为其实现做准备,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推进;以高炉炼铁新技术为代表的减排降耗技术的不断研发和推广是一项可行且有效的策略,当前就应抓紧实施,且加大推进力度,争取达到全国钢铁行业100%应用节能技术生产,从而实现行业低碳生产的目标;煤气回收是一项已有成效但仍需加大投入的策略,尤其是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两者由于热值不如焦炉煤气,所以回收率不如后者高,可以采用先回收存储后重复利用的方式,它可以作为一项中长期策略。在上述研究的过程中,本文总结提炼出的创新之处共有如下几点:第一,本研究给出了带有时间节点的我国钢铁企业低碳生产路线图,且路线图中的指标均为量化指标。之前,水泥等其他高能耗行业均已有成型的系统路线图,而钢铁行业在这方面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具有首创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线路图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进行新技术的推广,并加大力度进行废钢回收,称为“技术阶段”;接下来有足够的废钢积累后逐步提升电炉钢的比例,加大短流程炼钢的推广力度,称为“EAF(Electric Arc Furnace,电弧炉)阶段”;第三步即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实现低能耗,零排放,称为“零排放阶段”。第二,本研究对铁钢比、技术推广和废气回收三种手段在节能和减排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量化的对比研究。这三者对钢铁企业的能耗和排放的影响是大家都认可的,但是具体影响程度和之间的数量化关系则鲜有关注。本研究从系统的视角切入,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将三者规划到一个整体中,结果证明这一尝试是可行并且有效的。研究发现,降低铁钢比在节能和减排两方面都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但是考虑到国内钢铁产品的回收周期还很长,废钢存量严重不足,所以进一步加强技术推广是当下最为可行的策略;第三,本研究在方法上综合了碳素流分析和系统动力学两种系统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碳素流分析和系统动力学都是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适合于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系统。而钢铁生产过程正是这样的一套体系。这种综合方法能够有效地抓住核心问题,规避干扰因素,得到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第四,本研究提取了基于能量流分析的钢铁企业低碳生产关键因素。首先,该打分体系是建立在能量流分析的基础上的,是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一套指标体系;其次,由于钢铁行业是工业体系中的支柱,因此关于它的研究也较为成熟。因此,在本研究的关键因素寻找过程中,结合了已有文献的分析结果,利用已经得到认可的结果来补充和完善专家打分体系,使得后续的研究更加可信。总之,本研究利用能量流分析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钢铁企业生产模型,并对铁钢比、技术推广和废气回收三个关键因素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低碳生产路线图,并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赵刚[7](2013)在《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辅料资源运行特性的钢铁绿色制造系统集成运行模式研究(709711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绿色规划与优化运行技术(2006BAF02A03)”、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炼铁生产系统环境边界类生命组织形态研究(Q20121104)”和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钢铁制造系统绿色优化方法及其支持技术(T201102)”为依托,在借鉴绿色制造系统工程学、工程演化论和人工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钢铁制造系统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应对这些问题的工艺措施、技术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而具有创新性的探索研究。钢铁制造系统在其复杂的系统环境边界上与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大规模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并在外界环境的约束和刺激下触发更具环境适应性的系统演化行为。论文将钢铁制造系统作为非碳物质载体的人工生命形态,研究其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在环境边界上的形态特征与耦合机理,利用基于工艺子系统Agent的人工生命建模方法,建立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揭示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的系统演化行为及其基本规律。1.通过解析钢铁制造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艺流程,对钢铁制造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动态递阶环境边界形态进行数学描述,建立各工艺子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规则。2.根据物质能量代谢平衡的基本原则,研究基于时间工艺流程和空间递阶结构的环境边界耦合机理,建立各工艺子系统及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外部规则。3.基于对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解析与耦合,通过对物质能量代谢内外部行为规则的数学描述,设计基于吨钢能值、吨钢无效能值和吨钢环境排放的钢铁制造系统环境适应性指标与系统演化方向,利用基于工艺子系统Agent的人工生命建模方法,建立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4.借助非受控排序遗传算法等人工生命演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获取资源环境效益最优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向量,揭示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规律。5.将钢铁制造系统演化模型中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与我国东部地区某重点国有钢铁联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系统演化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论文研究揭示了钢铁制造系统在物质能量代谢行为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探索了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运行的基本规律,讨论了不同的系统演化方向对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实现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资源的优化控制和高效利用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方法。
吴利梅[8](2012)在《钢铁企业能源效率及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钢铁企业形成了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能源的极度短缺,污染物排放严重等一系列的问题。钢铁工业在我国的工业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且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然而钢铁企业又是一个能源消耗过大、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钢铁企业的能源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各省单位GDP能耗的大小,因此,开展我国钢铁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对于掌握我国钢铁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能源效率所处的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及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在深入分析我国钢铁企业能源效率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内容分析法对以往关于钢铁企业能源利用情况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与实际调研的结果相结合提出了钢铁企业能源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传统意义上的能源效率的研究只是能源论能源,忽视了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涵盖了能源、经济、环境三大系统,相对于单一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特色是将经济和环境作为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中至关重要的子系统和因素。由于钢铁企业属于高能耗企业,有着多项的投入和多项产出,根据钢铁企业能源消费的这种特点,我们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分析了DEA评价方法的原理和思路,确定了对我国钢铁企业能源效率进行分析的决策单元和输入输出指标体系,最终建立了基于DEA方法的钢铁企业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以M钢铁企业为研究的样本企业,并选取M钢铁企业1996-2010年的能耗数据为决策单元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评价,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非规模有效的决策单元提出了改进建议。
红光[9](2012)在《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铁产业是能源、资源和排放的重点行业,2009年其能源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6.1%、占工业总能耗的23%、新水消耗占3%、废水占8%、二氧化硫占8%、固体废物排放量占16%左右。世界钢铁产量中,1978年时中国的份额只有4.42%,2011年猛增至44.3%,产量为6.83亿多吨,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从上至下过度强调经济快速增长,导致我国钢铁工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产量大量增加的同时,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环境代价巨大,只能说中国是钢铁产量大国,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钢铁强国。在国际激烈竞争中,中国钢铁产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即“三高”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到我国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国钢铁产业由大变强,提高国际竞争力及环境友好先进产业形象的关键环节在于急需改变传统的“三高”发展模式,寻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化发展道路。总之,钢铁冶炼需要消耗大量黑色能源。炼钢越多,耗能越多,排放也就越多。在这个意义上,排放权的确就是钢铁产业的“生存发展”权。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与中国实际GDP中1美元的能源消耗0.75相比,日本为0.1。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特别注重国内环保产业及各产业的低碳化发展,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数量也居世界首位。2008年,日本能源消耗排放的CO2总量为11.38亿吨,比2007年减少6.7%,承诺2012年日本的有害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6%。2010年10月底日本政府又追加发展低碳产业补助金300亿日元,并积极调整节能减排的对策选择。目前,日本钢铁产业在制造业中,无论是能源使用效率,还是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在日本产业界,乃至世界同行业中均是佼佼者。世界钢铁产业能源效率平均指数为123,日本为100,中国持平,大部分国家在120—143之间,因此,日本的能源使用效率是世界第一。本文对最具环境竞争力的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总结其低碳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以择优为鉴原则为我国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提出:政府应重视钢铁产业政策的连贯性与灵活性,钢铁产业联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各种关系,并且确保钢铁企业环保信息的公开透明,建立官产学研民的合作机制等对策建议。全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章重点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与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明晰研究范围,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确定研究方法。第二章是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明晰钢铁产业相关概念和内涵,结合相关理论,建立起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全文的核心内容是第三、第四和第五章。第三章从钢铁产业政策的目标体系入手对日本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的内容各异的钢铁产业政策及实施效果,分析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历程的同时对其特点进行评价。第四章对日本钢铁产业“三低”情况,具体分为能源消耗、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环境污染等三个领域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全面了解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五章对新日铁公司、JFE控股公司和神户制钢所三大集团的低碳化发展过程及实际效果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3)第六章是全文的研究结论和展望。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重点突出“三高”的瓶颈所在,并在前文实证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重视钢铁产业政策的连贯性与灵活性,钢铁产业联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各种关系,确保钢铁企业环保信息的公开透明,建立官产学研民的合作机制等对策建议和展望。
蔡九菊[10](2010)在《以科学用能应对未来的能源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前言改革开放30年,中国钢铁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产能力,也创造了与时俱进的生产模式,节能、降耗取得丰硕成果,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未来能源供应短缺与能源需求增长的矛盾,过量的资源能源消耗量与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以及能源以煤为主、矿石以贫矿为主等不利因素,都将给中国钢铁带来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难题,节能、降耗、减排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吨钢可比能耗上升值得关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吨钢可比能耗上升值得关注(论文提纲范文)
(2)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
2.1.1 环境会计的概念 |
2.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 |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述 |
2.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
2.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社会责任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
3.1 鞍钢股份简介 |
3.2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 |
3.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
3.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
3.2.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4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及问题分析 |
4.1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体系构建 |
4.1.1 构造层次结构 |
4.1.2 构造判断矩阵 |
4.1.3 确定指标权重 |
4.1.4 计算综合得分 |
4.2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暴露的问题 |
4.2.1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乏完整性 |
4.2.2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具有趋利避害性 |
4.2.3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乏连续性 |
4.2.4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缺乏预测性 |
4.2.5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以定性披露为主 |
4.2.6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块化形式不强 |
4.2.7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缺乏可比性 |
4.3 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原因分析 |
4.3.1 企业内部原因 |
4.3.2 企业外部原因 |
5 改善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建议 |
5.1 企业自身 |
5.1.1 强化企业自身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建设 |
5.1.2 培养专业性环境会计人才队伍 |
5.1.3 强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研究 |
5.2 企业外部 |
5.2.1 政府细化环境会计相关立法工作 |
5.2.2 第三方环境审计机构发挥作用 |
5.2.3 社会公众加强监督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致谢 |
(3)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以太钢不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 |
1.2.2 关于企业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特色与创新 |
2 相关概念与方法 |
2.1 企业发展质量 |
2.1.1 概念界定 |
2.1.2 高质量发展概述 |
2.2 层次分析法 |
2.3 优劣解距离法 |
2.4 本章小结 |
3 企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3.1 思路和原则 |
3.1.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3.1.2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3.1.3 指标选取的方法 |
3.2 基于文本挖掘的待选指标库构建 |
3.3 企业发展质量指标选取 |
3.3.1 财务维度 |
3.3.2 客户维度 |
3.3.3 创新维度 |
3.3.4 社会责任维度 |
3.3.5 企业信息化能力维度 |
3.4 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
3.5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3.6 对发展质量指标权重的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实例分析——以太钢不锈为例 |
4.1 公司概况 |
4.2 太钢不锈发展质量评价 |
4.2.1 数据来源及采集情况 |
4.2.2 数据的正向化处理 |
4.2.3 数据的加权处理 |
4.2.4 数据的TOPSIS处理 |
4.3 太钢不锈发展质量分析 |
4.4 实例企业提升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
4.4.1 扩大信息披露,倒逼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
4.4.2 聚焦高端市场,优化经营管理财务指标 |
4.4.3 多维关注客户,加强营销服务能力建设 |
4.4.4 完善创新评价,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
4.4.5 强化社会责任,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5 政策建议、结论及展望 |
5.1 完善企业发展质量评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
5.2 研究结论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本挖掘、词频清洗、词频分析的python代码 |
附录2 排名前500 的发展质量文本挖掘高频词 |
附录3 关于微观经济主体发展质量的专家访谈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钢铁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NG股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本文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低碳经济、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分析 |
2.1 低碳经济理论 |
2.1.1 低碳经济内涵界定 |
2.1.2 低碳经济理论基础 |
2.2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2.2.1 企业价值评估的内涵 |
2.2.2 企业价值的界定 |
2.3 评估方法及模型 |
2.3.1 收益法 |
2.3.2 市场法 |
2.3.3 实物期权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钢铁企业价值构成分析 |
3.1 传统钢铁企业价值 |
3.1.1 .显性获利能力 |
3.1.2 显性价值 |
3.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钢铁企业价值变化 |
3.2.1 显性获利能力的削弱 |
3.2.2 显性价值的低估 |
3.2.3 隐性获利能力的创造 |
3.2.4 隐性价值的获得 |
3.3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钢铁企业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钢铁企业估值模型构建 |
4.1 显性价值评估 |
4.1.1 估值方法 |
4.1.2 估值模型 |
4.2 隐性价值评估 |
4.2.1 环境效益的实物期权特性 |
4.2.2 估值方法 |
4.2.3 估值模型与基本假设 |
4.2.4 参数设计 |
4.3 实物期权模型的改进 |
4.3.1 实物期权模型的不足 |
4.3.2 引入低碳竞争力系数 |
4.3.3 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方法设计 |
4.3.4 隐性价值评估模型的改进 |
4.4 钢铁企业估值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NG股份概况 |
5.1.1 企业发展现状 |
5.1.2 企业减排情况 |
5.2 NG股份显性价值评估 |
5.2.1 评估基准日以及评估假设确定 |
5.2.2 NG股份财务分析 |
5.2.3 NG股份显性价值评估 |
5.3 NG股份隐性价值评估 |
5.3.1 B-S模型参数计算 |
5.3.2 低碳竞争力系数计算 |
5.3.3 隐性价值计算 |
5.4 NG股份整体价值 |
5.4.1 NG股份整体价值确定 |
5.4.2 估值结果的说明 |
5.4.3 估值结果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5)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能源、大气污染物和水协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 |
1.1.2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转向低碳、清洁、高效生产方式的路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与主要创新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综述 |
2.1 协同控制的定义 |
2.1.1 协同效益 |
2.1.2 协同控制 |
2.2 钢铁行业资源与环境影响及协同控制研究进展 |
2.2.1 钢铁行业能耗及CO_2排放研究进展 |
2.2.2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研究进展 |
2.2.3 钢铁行业水资源需求研究进展 |
2.2.4 钢铁行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协同控制研究进展 |
2.3 钢铁行业定量评估模型研究综述 |
2.3.1 自下而上的评估模型 |
2.3.2 自上而下的评估模型 |
2.3.3 混合评估模型 |
2.4 不确定优化方法在能源环境模型中的应用 |
2.4.1 随机数学规划及其在能源和环境模型中的应用 |
2.4.2 模糊数学规划及其在能源和环境模型中的应用 |
2.4.3 区间数学规划及其在能源和环境模型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发展和技术现状 |
3.1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
3.1.1 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状况 |
3.1.2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发展状况 |
3.1.3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现状 |
3.2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技术现状 |
3.2.1 钢铁生产流程 |
3.2.2 关键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命周期的钢铁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用水评估 |
4.1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
4.2 系统边界界定及模型构建 |
4.2.1 系统边界界定 |
4.2.2 CO_2排放核算 |
4.2.3 大气污染物排放核算 |
4.2.4 用水量核算 |
4.3 数据来源 |
4.4 研究结果 |
4.4.1 不同钢铁生产流程的CO_2、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用水量 |
4.4.2 各炼钢流程中不同工序的CO_2、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用水量 |
4.4.3 与其他研究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大气污染物减排量评估及成本分析 |
5.1 节能减排技术的评估模型 |
5.1.1 量化节能减排技术的大气污染物减排量 |
5.1.2 节能供给曲线 |
5.1.3 初始参数设定 |
5.2 技术的大气污染物减排量和成本分析 |
5.2.1 技术的大气物污染物减排量 |
5.2.2 技术的成本分析 |
5.2.3 敏感性分析 |
5.3 节能技术推广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优化选择 |
6.1 综合动态模型的构建 |
6.2 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处理 |
6.2.1 模型中的不确定分析 |
6.2.2 模型中的不确定处理 |
6.3 基础参数设定 |
6.4 研究结果 |
6.4.1 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技术优化发展路径 |
6.4.2 技术节能、大气污染物减排和节水量 |
6.4.3 最优技术发展路径下成本分析 |
6.4.4 京津冀地区能源、水资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预测 |
6.4.5 与其他研究结果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钢铁行业低碳生产模式分析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主要创新点 |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 |
2.1.2 能源经济与能源环境 |
2.1.3 碳排放控制与低碳评价 |
2.2 钢铁行业低碳研究 |
2.2.1 钢铁行业低碳生产概论 |
2.2.2 基于碳素流的低碳研究 |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3.1 动态系统思想概述 |
2.3.2 国外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2.3.3 国内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2.4 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3 基于碳素流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1 碳素流研究在钢铁企业的应用 |
3.2 钢铁生产能源与动力分析 |
3.3 钢铁生产碳素流分析 |
3.3.1 碳素流系统分析 |
3.3.2 分工序碳素流分析 |
3.4 低碳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
3.4.1 低碳影响因素选取 |
3.4.2 指标权重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关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1 系统动力学在低碳领域的应用 |
4.2 钢铁行业低碳生产模型的构建 |
4.2.1 系统分析 |
4.2.2 模型构建 |
4.3 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系统仿真 |
5.1 铁钢比对能耗和排放的影响 |
5.1.1 国内外铁钢比情况 |
5.1.2 系统仿真 |
5.1.3 仿真结果分析 |
5.2 新技术对能耗和排放的影响 |
5.2.1 节能减排主要技术 |
5.2.2 系统仿真 |
5.2.3 仿真结果分析 |
5.3 煤气回收对能耗和排放的影响 |
5.3.1 煤气回收现状 |
5.3.2 系统仿真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政策建议 |
6.1 钢铁行业建议 |
6.2 政府层面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全球环境问题 |
1.1.2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钢铁制造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行为规律研究 |
1.2.2 钢铁工业系统节能基础与环境负荷体系研究 |
1.2.3 钢铁冶金流程工程学与冶金流程界面技术研究 |
1.2.4 钢铁工业的绿色制造及工业生态学研究 |
1.2.5 基于人工生命建模方法的物质能量代谢系统演化行为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框架 |
1.3.1 依托的科研课题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钢铁制造系统的工艺流程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 |
2.1 钢铁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艺流程 |
2.2 原燃料准备系统 |
2.3 生铁制造系统 |
2.3.1 高炉炼铁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艺流程 |
2.3.2 高炉炼铁系统的原燃料和主要产品 |
2.3.3 高炉炼铁系统的物质能量代谢问题及对策 |
2.4 粗钢制造系统 |
2.4.1 粗钢制造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艺流程 |
2.4.2 粗钢制造系统的原燃料和主要产品 |
2.4.3 铁水预处理、二次精炼和连续铸钢系统 |
2.4.4 粗钢制造系统的物质能量代谢问题及对策 |
2.5 钢材轧制系统 |
2.6 钢铁制造系统及其物质能量代谢的内涵 |
3 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研究 |
3.1 钢铁制造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间的物质能量联系 |
3.2 钢铁制造系统所处的环境及其特性 |
3.3 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 |
3.3.1 环境边界形态研究的意义 |
3.3.2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的概念 |
3.4 确定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的基本原则 |
3.5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的基本特性 |
3.6 描述环境边界形态的广义数学方法 |
3.6.1 初值问题和初始条件 |
3.6.2 边值问题和边界条件 |
3.7 高炉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数学描述 |
3.7.1 物质运动模型 |
3.7.2 系统传热模型 |
3.7.3 各物料成分的物质平衡模型 |
3.8 转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数学描述 |
3.8.1 物质能量平衡的静态理论模型 |
3.8.2 描述脱碳放热过程的动力学动态模型 |
3.9 电弧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的数学描述 |
4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耦合的机理研究 |
4.1 基于时序工艺流程的环境边界耦合 |
4.2 基于空间递阶结构的环境边界耦合 |
4.3 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耦合的一般数学方法 |
4.4 典型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解析与耦合 |
5 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 |
5.1 基于环境边界形态解析与耦合的系统演化模型 |
5.2 基于 Agent 的人工生命建模方法 |
5.3 钢铁制造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指标与系统演化方向 |
5.3.1 现有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与资源环境指标 |
5.3.2 物质资源载能量与系统能源消耗 |
5.4 钢铁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模型求解 |
5.4.1 遗传算法的基本步骤 |
5.4.2 非受控排序遗传算法(NSGA-II) |
6 粗钢制造系统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与实证研究 |
6.1 关于粗钢制造系统演化建模的若干假设 |
6.2 粗钢制造系统的环境边界形态解析 |
6.2.1 1 号高炉系统(老区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2 2 号高炉系统(银前区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3 3 号高炉系统(新区炼铁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4 老区银前区 90t 转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5 新区 120t 转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2.6 特钢 50t 电弧炉炼钢系统环境边界形态 |
6.3 基于物质能量代谢平衡与环境适应性指标的环境边界耦合 |
6.4 粗钢制造系统物质能量演化行为的求解与实证分析 |
6.4.1 非受控排序遗传算法的解算说明 |
6.4.2 以吨钢能值最小作为系统演化方向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分析 |
6.4.3 以无效能和环境排放最小作为系统演化方向的物质能量代谢行为分析 |
6.4.4 粗钢产量在其他截集区间的系统演化行为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钢铁企业能源效率及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钢铁企业能效现状分析 |
1-2-1 能耗现状分析 |
1-2-2 钢铁企业能耗的影响因素 |
§1-3 论文的内容结构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综述 |
§2-1 能源效率的概念 |
§2-2 能源效率的评价 |
2-2-1 能源效率评价指标 |
2-2-2 能源效率评价方法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钢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 |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1-2 指标选取的基本思路 |
3-1-3 指标选取方法的介绍 |
§3-2 评价指标的建立 |
3-2-1 钢铁企业能源效率的主要研究类别 |
3-2-2 钢铁企业能源效率的评价指标 |
3-2-3 指标的说明 |
3-2-4 指标体系的特点 |
第四章 钢铁企业能源效率的评价模型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DEA 方法概述 |
4-2-1 DEA 方法简介 |
4-2-2 DEA 基本数学模型 |
4-2-3 DEA 方法的实施步骤 |
4-2-4 DEA 方法评价钢铁企业能源效率的特点 |
§4-3 决策单元的选择 |
§4-4 输入输出指标的确定 |
4-4-1 投入产出指标确定的目标与原则 |
4-4-2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评价模型的确定 |
5-1-1 决策单元的选择 |
5-1-2 DEA 模型的选择 |
§5-2 数据的选取 |
§5-3 投入要素值和产出要素值的确定 |
5-3-1 投入要素指标 |
5-3-2 产出要素指标 |
§5-4 模型建立及求解 |
5-4-1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 |
5-4-2 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综述 |
1.2.3 总体评述 |
1.3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2 各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钢铁产业及低碳化发展的界定 |
2.1.1 钢铁行业和钢铁产业 |
2.1.2 钢铁产业的特征 |
2.1.3 钢铁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
2.2 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 |
2.2.1 增长极限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绿色经济理论 |
2.2.5 清洁生产理论 |
2.2.6 循环经济理论 |
2.2.7 “过山车”发展理论 |
2.2.8 “脱钩”发展理论 |
2.2.9 生态足迹理论 |
2.2.10 低碳、生态、绿色和循环经济的异同 |
2.3 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1 外部经济理论 |
2.3.2 产业链理论 |
2.3.3 技术创新理论 |
2.3.4 工业生态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及其低碳化发展的特点 |
3.1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历程 |
3.1.1 战后经济恢复时期(1946—1954 年) |
3.1.2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 年) |
3.1.3 经济低速增长时期(1974—1990 年) |
3.1.4 经济长期停滞时期(1991—2001 年) |
3.2 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特点 |
3.2.1 经济缓慢增长时期的钢铁产业(2002 年至今) |
3.2.2 经营环境的特点 |
3.2.3 产业布局的特点 |
3.2.4 从业者人数及事务所的特点 |
3.2.5 产业地位及贡献度的特点 |
3.2.6 科研投入的特点 |
3.3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峰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
4.1 日本钢铁产业的能源消耗 |
4.1.1 节能技术发展第一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 |
4.1.2 节能技术发展第二阶段(1979—1987 年) |
4.1.3 节能技术发展第三阶段(1988—2004 年) |
4.1.4 节能技术发展第四阶段(2005 年至今) |
4.2 日本钢铁产业的废弃物排放 |
4.2.1 日本废弃物排放概况 |
4.2.2 日本钢铁产业固体废弃物排放 |
4.3 日本钢铁产业的环境污染情况 |
4.3.1 日本环境污染情况概述 |
4.3.2 日本钢铁产业的环境污染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钢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
5.1 新日铁公司 |
5.1.1 新日铁公司概况 |
5.1.2 新日铁公司主营业务及企业文化 |
5.1.3 新日铁低碳化发展的典型事例 |
5.1.4 短评 |
5.2 JFE 公司 |
5.2.1 JFE 公司概况 |
5.2.2 JFE 公司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 |
5.2.3 JFE 公司低碳化发展的典型事例 |
5.2.4 短评 |
5.3 神户制钢集团 |
5.3.1 神户制钢集团概况 |
5.3.2 神户制钢集团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 |
5.3.3 神户制钢集团低碳化发展的典型事例 |
5.3.4 短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6.1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
6.2 中国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中的瓶颈 |
6.2.1 能源约束 |
6.2.2 资源约束 |
6.2.3 环境污染 |
6.3 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6.3.1 重视产业政策的连贯性与灵活性 |
6.3.2 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主观能动作用 |
6.3.3 确保钢铁企业环保信息公开透明 |
6.3.4 建立官产学研民的广泛合作机制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主持并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四、我国吨钢可比能耗上升值得关注(论文参考文献)
- [1]钢铁企业低碳转型升级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D]. 耿源.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鞍钢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 王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以太钢不锈为例[D]. 李博.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4]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钢铁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以NG股份为例[D]. 朱镕. 江苏大学, 2019(02)
- [5]京津冀地区钢铁行业能源、大气污染物和水协同控制研究[D]. 任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6]中国钢铁行业低碳生产模式分析与策略研究[D]. 胡睿. 北京科技大学, 2016(04)
- [7]钢铁制造系统环境边界形态与物质能量代谢行为的系统演化[D]. 赵刚.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3)
- [8]钢铁企业能源效率及其评价研究[D]. 吴利梅. 河北工业大学, 2012(01)
- [9]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 红光. 吉林大学, 2012(08)
- [10]以科学用能应对未来的能源挑战[A]. 蔡九菊. 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