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2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夏亚萍[1](2021)在《加味凉膈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加味凉膈散治疗AECOPD的疗效观察,以期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恶化率、病死率、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机体感染、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方法选自2019年06月至2021年03月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及肺病科住院发生AECOPD的患者病例8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加味凉膈散研究组患者40例(男性27人,女性13人),年龄分布在42~7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0.28±7.32岁,病程1~30年,平均7.90±5.21年;急性加重期病程1~5天,平均2.85±1.25天;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男性24人,女性16人),年龄分布在43~75岁,平均年龄在61.28±7.44岁,病程1~30年,平均8.15±7.95年;急性加重期病程0.5~5天,平均2.90±1.26天。按照是否使用中药,研究组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凉膈散,对照组运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凉膈散具体用方如下:连翘20g、黄芩9g、栀子9g、川大黄9g(后下)、芒硝9g、薄荷叶6g(后下)、竹叶12g、生甘草6g、浙贝9g、前胡9g、苦杏仁9g、桔梗6g、枳实6g、瓜蒌仁9g、金银花15g、鱼腥草9g,其中芒硝另包装,交患者手中与熬制好的汤剂冲服。由本院中药房代煎至2袋/剂,每袋200m L,饭后30-45分钟后服药,日1剂,早晚温服,两组疗程均为7天。对照组患者在原发疾病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2L/min持续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治疗,具体药物为:30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生产商为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04)、0.005mg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深圳大佛药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48)、吸入用0.5mg异丙托溴铵溶液(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 H&Co.K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159),雾化吸入,一天三次,感染严重的患者运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生产商为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1.0g:国药准字H20113313 2.0g:H20113314)]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等指标变化,经治疗观察后的转归以及实验室安全观察指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血清转氨酶、血清肌酐),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分级评分,评价患者中医疗效。并通过SPSS23.0软件进行临床数据观察分析,比较两组病例之间的数据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线资料:共有80例患者接受本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急性加重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方面: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结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前后西医化验疗效指标对比:两组患者WBC、NEUT%、CRP、PCT、PaCO2的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a O2、FEV1/FVC、FEV1%pred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安全性分析:两组安全性检验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6.至观察结束,两组均未出现脱落病例及退出病例。结论1.加味凉膈散联合西医常规治疗AECOPD能降低WBC、NEUT%、CRP、PCT的水平,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效控制机体感染。2.加味凉膈散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降低PaCO2并提高Pa O2,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机体缺氧状况,进而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喘憋的临床症状。3.加味凉膈散组可改善AECOPD痰热郁肺型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加味凉膈散治疗AECOPD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有很好的临床与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韩冬梅[2](2021)在《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中医综述从概述、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疗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认识。西医综述从概述、病因与诱发因素、发病机制、诊断与评估、治疗等方面概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现代医学进展。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目的: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AECOPD痰热腑实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发生机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呼吸二区AECOPD痰热腑实证患者60例,运用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联合中药汤剂(麻杏石甘汤合桑白皮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第10天记录症状总积分,咳嗽、咳痰、喘息等各症状的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实验结束后,建立数据库,录入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结果。结果:临床收集病例共60例,脱落、剔除4例,最终纳入56例,其中试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1.治疗前对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严重程度评估),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2.治疗前对两组症状的总积分,咳嗽、咳痰、喘息等各症状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百分比、CRP)进行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3.疾病疗效:试验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4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占85.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症状总积分、腹胀、便秘、CAT评分在第10天的观察节点,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症状总积分、腹胀、便秘、CAT评分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咳嗽、咳痰、喘息、mMRC评分、WBC、NE%、CRP,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肾功能(CREA),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安全可靠。结论: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可显着改善AECOPD痰热腑实腹胀、便秘症状,降低CAT评分,且改善的时间点为第10天,出现的时间较晚。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在疾病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较西医基础+中药汤剂治疗在咳嗽、咳痰、喘息、mMRC评分、WBC、NE%、CR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在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患者时,无不良反应,短期应用安全可靠。
路一凡[3](2021)在《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中药注射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各方面疗效,以期得到最佳的治疗干预措施,为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的中医治疗提供更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等数据库,收集关于不同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从2006年1月-2020年12月,并对馆藏图书进行手工检索,以期补充获得与之相关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获得并交叉进行核对,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选用ADDIS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有52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文献56篇。一共涉及13种中药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喘可治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及8种不同结局指标(总有效率、FEV1%、FVC、PaO2、PaCO2、CRP、PCT、WBC)。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为二分类变量,以0R为效应量,从图可知,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除清开灵、参附外其他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的干预措施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P<0.05)。2、肺功能方面:FEV1%为连续性变量,选用MD为效应量,从图中可知,各种干预措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VC以MD为效应量,图中各干预措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气指标:PaO2选用MD为效应量,与常规治疗相比较,热毒宁(MD:10.48,95%CI:3.06,17.78),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干预措施两两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aCO2选用MD为效应量,与常规治疗相比,细辛脑(MD:-14.12,95%CI:-23.23,-2.8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干预措施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炎性指标:CRP以MD为效应量,与常规治疗相比,热毒宁(MD:-19.17,95%CI:-27.23,-10.64)、痰热清(MD:-5.12,95%CI:-8.94,-1.63)具有降低CRP的能力,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注射液间两两进行比较,热毒宁优于参附、参麦、痰热清(P<0.05),其他干预措施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T选用MD为效应量,读图中数据可知对于结局指标PCT而言,干预措施之间两两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选用MD为效应量,从图中可知药物两两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用ADDIS软件进行概率排序:1、总有效率方面,总有效率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37)>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26)>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12)>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11)>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6)>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2)=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2)=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2)>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1)=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1)>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0)。2、在改善FEV1%方面,FEV1%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为:鱼腥草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9)>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5)>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2)>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0)=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0)>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8)>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7)>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6)>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4)=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4)=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4)>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2)>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3、在改善FVC方面,FVC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鱼腥草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49)>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9)>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2)>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0)>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8)>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2)>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1)>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4、在改善PaO2方面,PaO2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55)>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8)>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8)>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7)>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6)=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6)>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5、在改善PaCO2方面,PaCO2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77)>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10)>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5)>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4)>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2)=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0.02)>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1)>西医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0)。6、在改善CRP方面,CRP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97)>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2)>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血必净注射液(Rank10概率为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7、在改善PCT方面,PCT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51)>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23)>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12)=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12)>西医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00)。8、在改善WBC方面,WBC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29)>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25)=鱼腥草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25)>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11)>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08)>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01)>西医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00)。结论:1.共性结论:中药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炎性指标水平。2.总有效率:黄芪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各种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都有一定效果。3.肺功能:鱼腥草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的概率最大,其次是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方案。4.血气指标PaO2: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血气指标PaCO2:细辛脑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5.炎性指标CRP、WBC:热毒宁注射液联和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的概率最大,且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CRP方面为最佳。炎性指标PCT:丹红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的概率最大。6.不同中药注射液对于不同结局指标的改善各有所长,临床医师应当根据AECOPD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中药注射液。
梁嘉昱[4](20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郁肺证中医全病程治疗方案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其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性,且极易由于感染等诱发急性加重,反复刺激气道及肺部组织,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肺部损伤。患者急性加重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严重时甚至需要辅助通气治疗,当病情稳定转入稳定期后仍需要长期用药,且需要时刻注意防止再次急性加重,加之病程冗长,伴随许多并发症,给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以及家庭经济、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不便。现代医学对于慢阻肺的治疗多是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为主,急性期以抗生素对症抗感染治疗,适时应用祛痰化痰药物,稳定期以氧疗及肺康复为主要康复手段。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患者病情迅速变化的时期,且致病菌复杂,临床大多使用经验应用抗生素或直接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近年来全病程使用中药治疗更是使得中医药在治疗慢阻肺上的优势彻底发挥,与西药联合运用临床疗效更佳,是近年来临床治疗的侧重点,也是未来对于慢阻肺更加值得深入研究的治疗方案。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汤剂全病程治疗慢阻肺的方案的临床效果,观察急性期与稳定期全病程使用中药汤剂与西医常规结合治疗方案与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比,进而多角度多方面的明确全病程使用中医治疗方案在慢阻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病程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二科住院的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依据纳排标准对病例进行筛选,对患者急性期症状及炎性指标信息进行记录,并逐一进行稳定期门诊病历查阅,记录患者稳定期的信息并进行CCQ、CAT、m MRC问卷评分,查阅并记录每4周是否有停用中药及再次急性加重的情况,按照纳排标准进行纳排,直到12周。将病例急性期采集的炎性指标数据、症状评分和稳定期问卷评分全部录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按照患者是否使用中药汤剂治疗,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即服用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即为常规西医治疗组。通过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评价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全病程配合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疗效及全病程治疗方案应用的可行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病例210例,观察组125例、对照组85例。两组分别在年龄、性别及吸烟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急性加重期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在咳嗽、咳痰的主要症状以及胸闷憋气、大便干结、发热的次要症状上改善的更加显着,同时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更明显,但是在喘息及口干口渴的次要症状的改善程度上较前者不那么明显(P<0.05)。3.急性加重期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的总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急性加重期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下降程度相较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更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急性加重期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缩短约1天,同时较总体平均住院时长缩短约0.5天,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长较总体平均住院时间增加0.5天左右(P<0.05)。6.稳定期继续规律服用中药汤剂治疗12周后患者的CCQ问卷得分以及m MRC评级均比单独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好转(P<0.05)。结论:1.清热化痰法的中药汤剂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可显着提高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率及临床总疗效率,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的主要症状以及胸闷憋气、发热、口干口渴、大便干结的次要症状。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服用清热化痰的中药汤剂后有明显的减低,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炎症反应可明显的被控制,并可稍微缩短患者住院天数,节约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3.补益肺脾肾的中药汤剂在慢阻肺稳定期可有效降低患者的CCQ问卷得分,并能改善患者m MRC评级,对于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症状以及睡眠情况、乏力情况、抑郁焦虑的情况均有明显改善。4.全病程从脾论治使用中药汤剂治疗慢阻肺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慢阻肺的预后情况。
姜云宁[5](2021)在《中药复方治疗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中药复方治疗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别对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进行全面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0月,检索完成后按照制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改良Jadad量表),根据不同结局指标使用Review Manager 5.0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肺功能、mMRC分级、CAT评分、SGRQ评分、6MWD、BODE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以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的可信区间表示,异质性通过I2统计量评估,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出7766篇文献,最终纳入29篇,包括27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066例患者。在改善肺功能方面,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FEV1%:MD=3.18,95%CI(1.80,4.56),Z=3.16,P=0.02<0.05,FEV1/FVC:MD=1.44,95%CI(0.04,2.83),Z=2.02,P=0.04<0.05。在降低 mMRC 分级方面,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MD=-0.57,95%CI(-0.66,-0.49),Z=13.16,P<0.00001。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相较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也能够更好地降低CAT评分,MD=-1.81,95%CI(-2.89,-0.82),Z=3.25,P=0.001<0.05。在改善 SGRQ评分方面,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呼吸症状评分:MD=-6.98,95%CI(-10.76,-3.19),Z=3.61,P=0.0003,活动能力评分:MD=-6.41,95%CI(-8.43,-4.39),Z=6.23,P<0.00001,疾病影响评分:MD=-5.48,95%CI(-7.19,-3.77),Z=6.29,P<0.00001,SGRQ 总分:MD=-6.29,95%CI(-7.95,-4.63),Z=7.41,P<0.00001。在提升6MWD方面,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MD=37.69,95%CI(14.56,60.82),Z=3.19,P=0.001<0.05。在优化 BODE 评分方面,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比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更好,MD=-0.39,95%CI(-0.69,-0.08),Z=2.49,P=0.01<0.05。在改善中医症状评分的咳嗽、咳痰、气短、喘息方面,中药复方单用或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安慰剂或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咳嗽:SMD=-0.99,95%CI(-1.87,-0.10),Z=2.19,P=0.03<0.05,咳痰:SMD=-1.53,95%CI(-2.85,-0.22),Z=2.28,P=0.02<0.05,气短:SMD=-0.56,95%CI(-0.81,-0.31),Z=4.37,P<0.00001,喘息:SMD=-0.34.95%CI(-0.56,-0.12),Z=3.07,P=0.002<0.05;在减轻乏力症状方面,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无差异,SMD=-0.58,95%CI(-1.69,-0.54),Z=1.02,P=0.31>0.05。安全性评价:12篇文献未进行安全性评价报告,10篇文献报告未发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7篇文献中报告了口干、头痛、心悸或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均未构成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改善气虚型COPD患者肺功能和mMRC、CAT、SGRQ、6MWD、BODE五项评估量表的结果以及中医症状评分方面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宋嘉懿[6](2021)在《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1以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清肺消炎丸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程所对应的核心基因靶点,通过靶点预测该过程中清肺消炎丸干预调控的生物通路,挖掘出通路中潜在的关键炎症因子。2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清中相应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TTD、DRUGBANK数据库挖掘疾病相关靶点,在TCMSP数据库中挖掘药物有效成分,通过ADME进行筛选,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PPI),并通过Cytoscape3.8.0软件插件MCODE分析核心蛋白module,运用Metascape数据平台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得出有关信号通路及生物进程,最终通过Cytoscape3.8.0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其中的关键炎症因子。2临床研究: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筛选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患者,将纳入患者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清肺消炎丸试验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清肺消炎丸安慰剂。评价清肺消炎丸对于痰热壅肺证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mMRC指数、感染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1网络药理学研究部分,筛选到清肺消炎丸有效成分47种,疾病—药物成分共同核心靶点153个,其中PTGS2、RELA、AKT1、PTGS1、ESR1、CASP3、MAPK1、MAPK14、MAPK3、IKBKB为主要作用靶点,与PI3K-Akt、MAPK、TNF、IL-17等信号通路有关,有关重要中药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结合生物通路分析,挖掘出关键炎症因子选择为COX-2、IL-1β、PGE2。2临床研究部分,共收集32例患者,完成观察32例,试验组16例,对照组16例。经7-14天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均可显着改善咳嗽、咯痰、喘息气短、发热、便秘症状,且试验组在改善咳嗽、咯痰、口渴、便秘方面,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mMRC评分方面,两组均可改善呼吸困难程度。试验组在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相比无显着变化(P>0.05);两组之间疗效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具有统计学差异趋势。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L-1β、COX-2、PGE2含量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其中试验组在降低血清中IL-1β含量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各项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适症状及不良反应。结论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免疫及炎症因子、影响气道重塑、调控细胞凋亡上。清肺消炎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显着改善患者咳嗽、咯痰、喘息气短、发热、便秘等症状,可能与其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固有免疫应答有关。
王姝昀[7](2021)在《虎符铜砭循经刮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经络腧穴理论,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行虎符铜砭循经刮痧,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以期为AECOPD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08月,在甘肃省某三甲医院肺病科收治的80例AECOPD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生活起居、膳食、情志和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虎符铜砭循经刮痧,以70~80次/分的频率持续刮痧20~30min,每隔三天刮痧一次,疗程2周。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中医症候积分、呼吸困难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AECOPD患者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入组时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均有所改善,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的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m MRC评分均降低,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均降低,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6.两组患者运动耐受的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均增加,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运动耐受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1)虎符铜砭循经刮痧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缓肺功能的衰退速度;(2)虎符铜砭循经刮痧能有效缓解AECOPD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3)虎符铜砭循经刮痧能显着降低AECOPD患者呼吸困难等级,纠正患者的通气功能;(4)虎符铜砭循经刮痧能提高AECOPD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5)虎符铜砭循经刮痧能增加AECOPD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提高患者活动耐受力。彰显了中医外治法防治该病的特色和优势,为中医护理防治该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聂晓晶[8](2020)在《清热化痰活血方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痰活血方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CAT评分、肺功能、血气分析及炎症指标的影响,评价清热化痰活血方治疗痰热壅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其安全性及不良反应,为治疗本病提供理论支持和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氧疗、控制感染、扩张气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等)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清热化痰活血方,两组均进行健康宣教、戒烟等,共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咯痰、喘息、胸闷、大便干结、哮鸣音)、CAT评分、肺功能(FEV1/FVC、FEV1%pred)、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炎症指标(WBC、CRP、ESR)的变化并进行比较,试验结束后,将数据录入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1.中医证候方面:两组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8%,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组内咳嗽、咯痰、喘息、哮鸣音(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组内胸闷、大便干结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咳嗽、咳痰、喘息、胸闷、大便干结(P<0.05)有统计学意义,哮鸣音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CAT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AT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3.肺功能指标: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中FEV1/FVC和FEV1%pred较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的FEV1%pred比较,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的FEV1/FV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血气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aO2和PaCO2较前均有显着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的PaO2和PaCO2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5.炎症指标: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炎性指标WBC、CRP和ESR较前均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的WBC、CRP和ESR比较,治疗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痰活血方可以明显改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患者咳嗽、咯痰、喘息、胸闷、大便干结、哮鸣音等相关症状及体征,缩短急性加重时间,提高临床诊疗有效率。降低炎症水平,减少全身炎性反应,及时有效控制感染,说明清热化痰活血方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在提高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血氧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药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优势突出,清热化痰活血方治疗本病痰热壅肺证疗效确切,未出现不良反应。
李兴燕[9](2020)在《循经穴位按摩干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的指导下,观察循经穴位按摩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便秘症状的改善效果;同时观察该干预方法对痰热壅肺型AECOPD合并功能性便秘患者肺部症状的改善效果;分析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与肺部症状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试验研究,采取分层区组随机化的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痰热壅肺型AECOPD合并功能性便秘的患者66例,进行随机分组,借助SAS统计分析系统的PROCPLAN过程语句,给定种子数,按照1:1的比例将66例受试者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循经穴位按摩。于入组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运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和肺部症状评分表收集研究对象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及肺部症状得分;每天记录排便次数,运用Bristol粪便量表记录粪便性状,如干预三天后患者仍未排便,或排便困难,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灌肠或促排便药物以助排便,并记录使用促排便药物或灌肠等情况;干预一周后再次运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和肺部症状评分表收集研究对象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及肺部症状得分,并评价便秘疗效及肺部疗效。结果66例患者全部完成临床试验,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干预前,对照组与试验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的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便秘自评量表得分为29.55±3.21分,肺部症状得分为14.55±3.34分,对照组便秘自评量表得分为28.61±2.45分,肺部症状得分为14.12±2.86分,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及肺部症状得分的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试验组便秘自评量表得分为9.06±3.67分,肺部症状得分为7.88±2.63分,对照组便秘自评量表得分为22.76±3.63分,肺部症状得分为10.24±2.96分,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和肺部症状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常规治疗护理和循经穴位按摩均可缓解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便秘症状及改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肺部症状。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干预后肺部症状得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便秘疗效、肺部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便秘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循经穴位按摩对缓解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的便秘效果优于便秘常规治疗护理,且该干预方法在患者肺部症状改善方面效果优于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无灌肠人次,试验组患者用药次数使用促排便药物人次数比对照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循经穴位按摩干预方法可减少患者使用促排便药物的次数。两组患者便秘疗效与肺部症状疗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与肺部症状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再次验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结论1.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认为循经穴位按摩对改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有效;2.两组患者肺部症状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肺部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认为循经穴位按摩可改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的肺部症状;3.循经穴位按摩干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操作安全,可供推广;4.本研究再一次验证“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
林小瑛[10](2020)在《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评估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课题设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按照2019 GOLD指南西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汤剂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性别、肺功能分级、年龄、病程、吸烟史)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80.6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值对比:治疗组总积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单项症状计分:组内对比:治疗组治疗后能明显改善中医各单项症状(P<0.01);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胸闷、腹胀纳呆、倦怠乏力症状(P<0.01),对畏风自汗有改善作用(P<0.05);组间差值对比:治疗组治疗后,在咳嗽、咳痰、喘息、腹胀纳呆、倦怠乏力、畏风自汗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闷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4.炎症指标: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SP-D、P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组间差值对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SP-D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T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1.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加味苏子降气汤可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患者的气道炎症,发挥气道和肺部保护作用,并可改善机体的炎症反应,协同抗感染,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SP-D、PCT水平。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2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2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凉膈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表对照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中止病例标准 |
3 临床治疗方法 |
4 疗效判定标准 |
5 临床检验指标 |
6 样本量估计 |
7 伦理原则 |
8 数据统计处理 |
9 技术路线图(附录D) |
10 结果 |
10.1 基线资料 |
10.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对比 |
10.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资料对比 |
讨论 |
1 COPD急性加重期的西医认识 |
2 传统医学对C0PD急性加重期的认识 |
3 加味凉膈散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综合疗效分析 |
4 总结 |
结果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COPD急性加重期中西医诊疗进展 |
一、现代医学对AECOPD的认识 |
二、祖国医学对AECOPD的认识 |
三、AECOPD的中医治疗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中医病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型 |
4 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现代医学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与诱发因素 |
3 发病机制 |
4 诊断与评估 |
5 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设计方法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学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证候疗效评价 |
3.3 血清学指标评价 |
4 讨论 |
4.1 研究结果分析 |
4.2 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机制分析 |
4.3 结论 |
4.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郁肺证中医全病程治疗方案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2 祖国医学治疗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药复方治疗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COPD相关危险因素 |
1.1 环境因素 |
1.2 遗传因素 |
1.3 其他因素 |
2 COPD的发病机制 |
2.1 炎症机制 |
2.2 氧化应激机制 |
2.3 线粒体功能异常 |
2.4 细胞衰老 |
3 COPD的评估方式 |
3.1 肺功能检查 |
3.2 mMRC问卷 |
3.3 CAT |
3.4 SGRQ |
3.5 BODE评分 |
3.6 6MWD |
3.7 其他评估内容 |
4 COPD稳定期的药物治疗 |
4.1 支气管扩张剂 |
4.2 抗炎药物 |
4.3 抗氧化剂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OPD稳定期的中医认识及中药复方研究概况 |
1 COPD稳定期的病机阐述 |
1.1 脏腑虚损为病机之本 |
1.2 内外实邪为病机之标 |
1.3 气虚对COPD稳定期的影响 |
2 中药复方在COPD稳定期的应用 |
2.1 中药汤剂 |
2.2 中药膏方 |
2.3 中成药 |
2.4 中药注射剂 |
2.5 中药外治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方案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文献检索 |
2.4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
2.5 文献质量评价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文献质量评价 |
3.3 纳入文献信息 |
3.4 Meta分析结果 |
3.5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中药复方治疗气虚型COPD稳定期的有效性分析 |
4.2 中药复方用药分析 |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用机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小结 |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清肺消炎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虎符铜砭循经刮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现代医学对AECOPD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2.1 危险因素 |
2.2 发病机制 |
2.3 治疗现状 |
3 传统医学对AECOPD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3.1 病因病机 |
3.2 治疗现状 |
4 虎符铜砭循经刮痧取穴、循经依据 |
4.1 取穴依据 |
4.2 循经依据 |
5 小结 |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意义 |
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
3 样本量计算依据 |
4 病例分组方法 |
5 干预措施 |
5.1 对照组 |
5.2 观察组 |
6 观察指标 |
6.1 一般资料 |
6.2 肺功能指标 |
6.3 中医证候积分 |
6.4 呼吸困难等级 |
6.5 生活质量评分 |
6.6 6分钟步行距离 |
7 统计分析 |
8 质量控制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入选情况 |
2 一般资料分析 |
2.1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文化程度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吸烟史的比较 |
3 临床疗效统计分析比较 |
3.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的比较 |
3.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3.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困难等级的比较 |
3.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
3.5 两组患者干预前6 分钟步行距离的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虎符铜砭偱经刮痧对AECOPD的作用机理 |
2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2.1 入院基本信息分析 |
2.2 疗效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研期间的主要成果 |
(8)清热化痰活血方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测指标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质量控制方法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指标 |
3.3 安全指标 |
4.讨论 |
4.1 AECOPD的西医认识和治疗现状 |
4.2 痰热壅肺证是AECOPD的主要中医证型 |
4.3 AECOPD痰热壅肺型的中医认识 |
4.4 清热化痰活血方的立方依据 |
4.5 清热化痰活血方对AE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分析 |
4.6 清热化痰活血方对AECOPD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及炎症指标疗效分析 |
5.不足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B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循经穴位按摩干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功能性便秘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成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 |
(三) 痰热壅肺是AECOPD的临床常见证型 |
(四)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COPD合并功能性便秘的重要理论基础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操作性定义 |
(一) 点按法 |
(二) 揉法 |
(三) 肺胀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分型 |
二、功能性便秘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 |
(一) 中医中药治疗 |
(二) 西医药物治疗 |
(三) 生物反馈治疗 |
(四) 其他治疗 |
三、循经穴位按摩的应用现状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五) 剔除、脱落标准和终止试验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类型 |
(二) 样本量计算 |
(三) 随机分组方法 |
(四) 对照方法 |
(五)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六) 干预方法 |
(七) 观察指标 |
(八) 资料的收集 |
(九) 质量控制 |
(十) 科研伦理 |
(十一) 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样本流失情况 |
二、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资料的基线比较 |
(一)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二)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基线比较 |
(三) 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肺部症状得分的基线比较 |
三、干预后效果评价 |
(一) 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组内比较 |
(二) 两组患者肺部症状得分组内比较 |
(三) 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自评量表得分、肺部症状得分干预后组间比较 |
(四) 两组患者便秘疗效、肺部症状疗效、便秘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 |
(五) 两组患者应用促排便药物的组间比较 |
(六) 两组患者便秘疗效、肺部症状疗效相关性分析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与结论 |
一、研究讨论 |
(一) 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二) 常规治疗护理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的影响 |
(三) 常规治疗护理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肺部症状的影响 |
(四) 循经穴位按摩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的影响 |
(五) 循经穴位按摩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肺部临床症状的影响 |
(六) 循经穴位按摩对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使用促排便药物的影响 |
(七) 功能性便秘与肺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八) 安全性讨论 |
二、研究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性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筛选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中止研究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4 临床观察项目 |
4.1 一般资料 |
4.2 安全性指标观测 |
4.3 疗效指标 |
5 疗效评价 |
6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7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比较 |
3 研究结果统计 |
3.1 中医证候疗效 |
3.2 血清SP-D含量 |
3.3 血清PCT含量 |
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西医学对COPD的认识 |
1.1 COPD的发病机制 |
1.2 AECOPD与 SP-D、PCT的关系 |
2 中医对COPD的认识 |
2.1 COPD病因病机 |
2.2 AECOPD痰浊壅肺证的研究概况 |
3 选题依据 |
4 加味苏子降气汤的组方分析及作用 |
5 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6 苏子降气汤的药理研究 |
7 研究结果分析 |
7.1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总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7.2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主要症状的影响 |
7.3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次要症状的影响 |
7.4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血清SP-D的影响 |
7.5 加味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血清PCT的影响 |
8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2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凉膈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D]. 夏亚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大黄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AECOPD痰热腑实证的临床观察[D]. 韩冬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D]. 路一凡.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郁肺证中医全病程治疗方案回顾性研究[D]. 梁嘉昱.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中药复方治疗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系统评价[D]. 姜云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临床观察[D]. 宋嘉懿.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虎符铜砭循经刮痧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研究[D]. 王姝昀.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清热化痰活血方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聂晓晶.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9]循经穴位按摩干预痰热壅肺型AECOPD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D]. 李兴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加味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临床观察[D]. 林小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