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研究·借鉴(论文文献综述)
潘秋晨[1](2021)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动力转轨,而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先前本就潜藏的矛盾更为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但创新效率低下、所有制歧视、产业分割严重等难以转变的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发展。如何找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资源错配,不仅说明产业部门包含着充分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更潜藏着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要释放这一能量,就有必要在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国际生产体系紧密联结的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考虑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更充分的利用好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若能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可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将全球价值链与资源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全球价值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系统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是,本文在全面量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内向型动能,并区分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资源错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以垂直深化的视角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外向集聚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梳理理论发展脉络并归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找到支撑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发现相关研究领域的局限和空白,以阐明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二,以文献综述为源点,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阐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作用,从而巩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应是垂直深化和由表及里的,异质性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能经由两个端口,产生三种动能,进而通过四类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单纯依靠外向型动能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主要发挥作用的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异质性行业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与国内生产体系产生深入联结后在国内市场供给侧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分为外向集聚和结构升级。其中,外向集聚机制主要说明了内外动能的协同作用;而结构升级机制则更强调在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之后,本国产业部门自主增值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大循环发挥的主体作用。第三,以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角色和资源配置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阐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情况;另一方面,克服总值贸易思维的缺陷,以垂直深化的增加值视角重新考量中国的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和内向型动能。第四,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程度和方向,进一步界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第五,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路径机制。首先,构建方程检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相应的影响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若存在多种中介机制的多重影响,则进一步确定其中更为显着的中介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局限性,进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化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第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总,对如何构筑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从而打开效率提升的“黑箱”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从一个倾向于被动接受他国中间产品的低端代工者角色,向一个倾向于为全球生产网络输送中间产品的中端分工者角色转变,且在此过程中,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内循环的依存度逐渐上升。第二,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错配,也恰好潜藏着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能够改善资源错配,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升约13.16%,平均每年实现0.73%的增长;总产出将额外提升9.6%,平均每年实现0.53%的增长。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行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内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企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偏向内向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动能改善资源配置。非线性分析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各类动能对资源配置均存在一定的“优化区间”。内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呈“倒U型”,当内向型动能增强到超过非线性关系的临界值之后,将发挥着可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意味着,基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构筑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确实潜藏着带动经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巨大能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外协同型、外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均呈“U型”,且具备“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特征,说明外向型动能的参与确实优化了行业间资源配置,且该效应大于抑制作用,合理利用外向型动能将促使其发挥更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第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外资更替和再配置的要素流动效应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外资再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资再配置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由发达经济体外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确实隐含着“纵向压榨”效应,而这一效应对东道国市场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也将阻碍外资本身的成长。并且,基于内外资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动力的差异,外资实质在这一资源协同优化的过程中获益更多,也更依赖于在东道国的资源再配置过程驱动自身的迅速成长。若这一协同优化过程无法持续,“纵向压榨”可能转变为“双向压制”,从而造成“损人不利己”和“两败俱伤”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从属者的研发行为,实质是全球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相互追赶和学习的表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更高效率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一定程度消弭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纵向压榨”效应,“重启”了国内国际资源的协同优化路径。第五,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在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关系实现的就业结构横向调整和融资约束缓解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就业结构横向调整的中介作用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并未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要素的增长,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深化反而促使制造业更多的积累了对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偏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偏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虽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全球价值链嵌入壁垒驱动了制造业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以“拖累”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代价,且低端“拖累”更为严重,由此加剧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双重分割”。第六,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协同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外向集聚效应发挥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化联结呈现出显着的协同优化作用。但区分“二元”嵌入模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的“隔绝机制”都存在,且上游嵌入度越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等资源的保护动机越强,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流通、扩散渠道被一定程度的阻隔,个体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调节失灵促使积蓄于全球生产网络和本地产业集群之下的外向集聚效应被抑制,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双重分割”。而同时,全球价值链下游嵌入的资源“互仿互享”机制也稳定存在,且下游嵌入度越高的企业与集群内关联企业进行优势资源互享的动机越强,外向集聚效应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强化。因此,上述两种机制相互博弈的结果一定程度决定了外向集聚效应的强弱,进而左右着内外协同型动能引导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第七,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向型动能改善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结构升级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中介作用。而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投入优化、国际竞争、“链中学”路径驱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上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升级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进而塑造着结构升级机制下的资源配置路径: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投入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国际竞争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而基于“链中学”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驱动所有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正是由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路径依赖、中高端嵌入路径较难贯通、高端嵌入路径正向效应较弱,才造成中高技术行业难以进入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
郭兆萱[2](2021)在《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是体育教师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整体的概念,即教师在个人与社会的持续活动中形成的对于教师职业的价值、情感、能力、投入等方面总体的看法。“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学的质量受体育教师质量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肩负着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的重要责任。通过调查,研究我国普通高中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分析我国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及影响为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奠基。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调查长春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情况,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长春市普通高中的600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细致分析。研究结果表示:长春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整体水平比较高。第一,男性体育教师在投入认同方面明显比女性体育教师高。第二,年龄在31-40岁的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最高。第三,教龄在11-15年的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高。第四,其他学历程度的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显着低于大学本科毕业的高中体育教师。第五,二级运动员以下或无运动等级的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更高。第六,校内无兼职的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显着高于校内有兼职的体育教师。第七,公办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显着高于民办学校。第八,学校地域差异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没有产生显着影响。第九,六个自变量对“职业认同”均有显着的预测力,依序为社会认同、价值认同、投入认同、福利待遇、能力认同和职业期望,而且六个自变量共可有效解释“职业认同”的100%的变异量。针对长春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特征,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声望。第二,完善体育教师评价机制。第三,保障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第四,提升体育教师薪酬水平。第五,缩小学校办学性质差异。第六,建议体育学科纳入高考。
李继斌[3](2021)在《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给日趋规模化、复合化且自然光受限的地铁车站照明节能和光环境舒适带来新的挑战,营造低耗、舒适的光照环境,对降低地铁站照明能耗、提升光环境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光照的认知影响机理及动态调控机制研究(51678470)》资助下,基于环境行为学、行人交通仿真和控制等理论,开展融合照明节能和提升光环境舒适度的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研究围绕地铁站台光照调控方案、乘客分布仿真、光照调控模型和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等内容展开,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融合照明节能和提升光环境舒适度的光照调控方案研究探究影响照明能耗和光环境舒适度的光环境基本要素及其定性、定量关系,为光照动态调控提供指导。通过分析地铁车站现有调光方式的优点与弊端,对站台公共区进行分区光照调控,基于对站台公共区基本功能分区的二次划分,考虑子区域照度的耦合关系,引入“耦合照度系数”,并确定光环境要素的调控原则,为光照调控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的提出奠定基础。(2)基于客流量变化的地铁站台乘客分布仿真研究基于西安地铁四号线某地下标准岛式站台的调研数据,结合站台公共区的子区域划分,利用Anylogic软件建立乘客分布仿真模型,进行行人交通仿真获取不同客流强度下站台实时乘客分布数据。通过对站台乘客分布仿真结果的分析,确定光照调控变换时间、乘客服务水平分级和子区域人群密度,为子区域照度设定值的精细化计算提供依据。(3)融合RGB三基色混光原理的地铁站台光照调控模型研究通过调研选定站台的建筑形制、建筑材料等基础数据,建立实体站台三维仿真模型,并依据站台照明系统调研数据和地铁车站照明相关设计管理要求,进行灯具的选型、布局和分组,从而在DIALux软件中建立实体站台照明模拟模型,并将其用于照明模拟获取照度数据,建立站台光环境基础数据模型;分析和推导了RGB三基色LED光源的光通量、色温与调光比、PWM占空比的耦合关系,结合站台照度基础数据模型和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以最小能耗为优化目标的站台光照调控模型,将变量独立性分析用于处理光照调控模型中的等式约束,建立站台光照动态调控的无等式约束模型。(4)基于自适应反向遗传算法的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针对遗传算法的不足,引入反向学习策略,提出基于适应度的自适应反向学习方法改进传统遗传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光照调控模型的求解。算法对比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光照调控实验验证了光照调控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光照动态调控方法对工作日的站台光照进行控制,求得各调光时段最小能耗对应的最优调光比,通过能耗计算对比验证了光照调控方法的节能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能将光照偏差控制在1.33%以内,在实现照度、色温较精确调控从而提升光环境舒适度的同时,相较于选定站台现有调光方式下的电耗节能率达51.98%,显着降低了照明能耗。本研究将对新建和既有地铁车站的照明设计与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撑。
刘倩倩[4](2021)在《miR-182、miR-183-5p和miR-96-5p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叫做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可加重代谢紊乱,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因此,早期发现NAFLD是避免并发症不良影响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识别micro RNA(miRNA),以助于对NAFLD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把实验大鼠的肝脏取出,作为本次实验的标本,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然后切取大鼠肝组织并使用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其组织学改变。使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手段,对大鼠肝脏组织中miR-182、miR-183-5p和miR-96-5p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2.临床实验: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选取生活习惯正常的健康人群和NAFLD患者进行对比,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收集研究对象血清,用q RT-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miR-182、miR-183-5p和miR-96-5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动物实验1.各组实验大鼠的重量、实验大鼠的肝脏湿重、实验大鼠在未进食情况下的血糖数值、大鼠肝脏TG含量的比较高脂组(HFD)大鼠体重、肝湿重高于对照组(ND)(P<0.05)。TG含量在HFD组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中的实验鼠未进食情况下的血糖值无明显差异(P<0.05)。2.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比较HE染色:ND组肝组织健康情况良好,没有出现细胞发生炎症情况,也没有出现肝组织内脂肪发生病变。与之相比,HFD组肝脏情况就发生病变,病变肝细胞气球样变肿大,且间质组织中出现均匀一致、没有结构、半透明状态的蛋白质蓄积,肝小叶功能混乱,小叶内也有大量细胞出现炎症。油红O染色:ND组未见明显脂滴积累,HFD组可见大量脂滴积累。3.各组大鼠肝脏miRNA的表达与ND组比,HFD组肝脏中miR-182、miR-183-5p、miR-96-5p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实验1.基本数据的比较获得了10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参与者(50名男性,50名女性)的数据。分为对照组(Norma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组(NAFLD),收集以下指标进行比较:身体体脂指数,也就是常见的BMI指数;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酸(Uric acid,UA)、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通过和健康组进行对照比较,可以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BMI(P<0.05)、DBP(P<0.05)较高,NAFLD患者的血清中AST(P<0.05)、ALT(P<0.01)、TG(P<0.01)、LDL(P<0.05)、UA(P<0.01)显着升高,HDL(P<0.01)显着降低。2.血清micro RNA测定结果与Normal相比,miR-18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AFLD)的表达明显下降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ormal组相比,miR-183-5p在NAFLD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ormal组相比,miR-96-5p在NAFLD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脂高果糖饮食可以诱导大鼠肝脏脂肪变性。2.miR-182、miR-183-5p、miR-96-5p在脂肪肝组的大鼠肝脏中表达显着降低。3.miR-182、miR-183-5p、miR-96-5p在NAFLD患者的血清中表达显着降低,血清中miR-182、miR-183-5p、miR-96-5p可能成为筛查NAFLD新的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宋佳真[5](2021)在《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文中提出我国国务院、教育部等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等文件,对教师技术能力提出要求并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无论是现实的诉求还是政府文件的要求,数学教师和数学师范生理应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展示与表征,营造优良的教学环节,构建独特的数学文化。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传授以外,还要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融技术与传统教学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数学师范生是数学教师的主要来源。数学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水平如何?如何在师范生学习期间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能力?这些是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首先整理了以往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搭建框架,然后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验证,最终根据模型提出相关的培养建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框架,并设计开发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知识的预测工具。在使用知识图谱分析和内容分析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之后,以TPACK结构为基础,结合我国数学教育实际情况,参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按照数学知识、教学知识、技术知识、数学教学知识、数学技术知识、教学技术知识和整合技术的数学教学知识七个指标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知识框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开发预测工具。第二,在之前的基础上,使用预测工具收集预测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得到构成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知识的五个因子。分别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支持的数学教学,并以性别、是否学习过信息技术相关课程、民族、本科在读年级、研究生在读年级、户口为依据进行分组,探究每组中五个维度之间的差异。第三,构建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分析工具,对影响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五个核心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分析研究,在假设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与修正,最终所有相关的拟合指数均达标,得到拟合度较好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影响因素模型,说明本研究构建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体系是合理的。第四,根据模型提出了如下建议:(1)从理论层面完善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2)师范高校系统化师范生相关知识的日常教学与培养。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面充实了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领域的研究。在研究的结尾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的方向。
吴婷[6](2021)在《人口普查多报估计研究》文中认为人口普查不可避免地发生多报,包括重报和其他多报。利用样本普查小区多报人口及其抽样权数构造的直接多报估计量是目前大多数国家估计多报的主要方法。如果样本多报人口少,这种方法可能严重低估总体多报人口数。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确定的研究目标:用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多报估计量替代现行的直接多报估计量。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文献占有和解读法、成果借鉴和移植法、抽样估计法及调查研究法。研究内容: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直接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重报的两种口径下,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重报及重报率估计量,基于直接多报估计量的重报及重报率估计量;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其他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直接其他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分层刀切抽样方差估计量;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多报估计量和直接多报估计量的抽样估计精度比较。研究发现:在样本普查小区多报人口稀少的情况下,相比直接多报估计量,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多报估计量估计的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并且估计精度更高;在分层二重抽样下,直接多报估计量和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多报估计量都是复杂估计量,没有现存的精确计算其抽样方差的公式,其抽样方差使用分层刀切法近似计算较为合适。研究创新:根据以往各普查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表和全国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表,设计了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事后多报质量抽查表;明确提出地址登记错误不是普查多报这一学术思想,避免了因登记位置问题导致的多报虚增;针对样本多报人口少而无法进行有效估计的问题,提出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多报估计量,该估计量不受样本多报人口数目的影响,并且利用了普查项目信息登记完整这一辅助信息,从而提高估计精度;提出估计重报的两种口径,即估计重报次数及估计发生重报的人数,这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看待和研究重报,为重报估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出将其他多报中的重报作为其他多报的处理方法,避免了重报高估和其他多报低估的问题。本文利用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2010年的某行政区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多报人口稀少的情况下,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多报估计量的多报估计值比基于直接多报估计量的多报估计值大,且抽样方差小。研究价值: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多报估计量有望应用于我国2020年或2030年人口普查多报估计或作为其重要参考。
杨贤传[7](2021)在《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与扩散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环境破坏40%应该直接归因于人类的非绿色消费,而工业污染又多数是由消费需求驱动的。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和“碳中和”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推动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厘清城市居民不同类型绿色购买行为的复杂驱动机理,并据此设计有效干预与引导策略,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题中要义。此外,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发现由驱动因素激活的积极绿色态度(动机)并没有有效转化为真实的绿色购买行为,出现了态度(动机)-行为偏差,相应地,如何修复这一偏差就成为了绿色消费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结果兼论如何修复这一偏差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以“问题提出-理论研究-质性研究-实证研究-扩散仿真-引导策略构建”为研究主线,选取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围绕行为驱动机理、绿色动机-行为偏差修复、行为扩散仿真等议题展开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绿色购买行为内涵重构和维度划分。作为绿色消费行为的核心维度,绿色购买行为被普遍认为是单维的,本文通过典型消费者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基于绿色购买活动的现实表现和演化进阶规律,以生态价值观和环境关心为标准,重新界定和发展了绿色购买行为的概念内涵,构建了一个更具涵盖性的进阶式三维度结构模型,即绝对绿色购买行为、条件绿色购买行为和随机绿色购买行为。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三类绿色购买行为均不程度存在,其中兼顾双重诉求的条件绿色购买行为分布最为广泛,后续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三维度划分的合理性。(2)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质性研究。运用质性分析方法萃取了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及主范畴间的典型关系结构,接着引入成熟的S-O-R理论和目标框架理论描绘了一个兼顾利己诉求和利他诉求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即内部和外部刺激因素通过激活三维目标框架进而对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驱动机理;社会心理情境因素和城市情境因素调节了三维目标框架——绿色购买行为之间的联结关系。(3)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的量化研究。开发或修订完研究量表后,对中东部和东北城市居民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收集到1345份有效样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个人月收入、职业类型、组织性质、职位等级、城市等级和城市所属地理区域上存在显着差异。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ping法和PRODCLIN2程序检验了28条总体中介效应和84条具体中介效应,从而全面呈现出了内外部驱动因素通过目标框架对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复杂驱动机理,也更加有利于发现和解释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具体成因。同时,本文采用阶层式回归,结合使用Process v3.3和Johnson-Neyman法(简写为J-N法)检验和探讨了社会心理情境因素和城市情境因素对功利目标动机(框架)、享乐目标动机(框架)、规范目标动机(框架)与绿色购买行为影响路径中的潜在调节作用。上述调节变量对三维目标动机与不同类型绿色购买行为关系中调节效应的显着性、强度和方向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有助于拓宽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探索视角。(4)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仿真分析。运用加权小世界网络理论构建了消费网络中个体间的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模型,借助Matlab仿真平台进行仿真研究,探索了网络中情境因素干预下个体条件绿色购买行为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总的来看,“随机关系强度”网络、“弱关系”网络和“强关系”网络下,以势差优先模式确定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中的发送方,与其它两种模式相比能带来更高的行为增长率或最低的行为降幅,且网络均衡性更优,多数情况下能够最快实现网络整体均衡。加入情境因素的最强影响后,条件绿色购买行为的扩散效率受到多元动机的共同影响,涨跌互现;在“弱关系”网络中,以势差优先模式确定发送方时,网络中全体节点的行为扩散表现明显好于强度优先模式和随机模式,同时,势差优先模式下的网络均衡性更优,而且更快实现整体网络均衡。相对于“强关系”网络,“弱关系”网络受到情境因素的干扰影响更大。(5)以“双重诉求”兼顾为核心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进阶式”提升策略研究。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分别从个体心理因素驱动、媒体劝导、人际互动、双重诉动机激活、绿色购买行为分类引导、情境因素积极干预和购买者属性特征的精确靶向引导等七个方面出发,以系统性和全局性视角构建了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进阶式”提升策略体系。同时,在文献研读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复杂成因,并提出了对应的修复策略。该论文共有图97幅,表112个,参考文献330篇。
陈慧[8](2021)在《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对于推动学校个性化发展,进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将起到关键作用。校长是学校管理和运行的核心,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是否充分,校长能否用好办学自主权,是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健全基础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关于校长办学自主权研究的文献看,强调下放教育管理权限、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总体趋势,但就执行现状来看,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水平尚有待提升。OECD、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进行的与校长办学自主权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向赋予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的治理模式。本研究聚焦于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从国际比较和本土实践两个视角展开实证比较研究,力图解决如下问题:(1)通过国际教育调查的数据分析,解析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结构;(2)重要国际教育调查中,不同国家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现状;(3)在国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更为细致的问卷、访谈,在解析本土实践中校长办学自主权现状的同时,进一步揭示本土中小学校长对办学自主权的期望;(4)提出需要重点关注的校长办学自主权,以及提升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围绕上述问题,研究并置分析了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调查评估项目TALIS、PISA和SABER中近年来关于办学自主权的调查,对其概念框架、主题指标、实施方法等进行阐述,通过对TALIS2018和PISA2015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所呈现的校长自主权有近乎一致的差异趋势,校长在课程、教材、人事、教师工资方面的自主权较低,在学生纪律政策、预算分配、招生、聘任等方面的自主权相对较高。SABER2014评估发现上海校长在学校预算、人事管理、学校与学生评估方面的自主权相对较高,在发挥学校理事会作用和学校问责方面自主权相对较低。鉴于大型国际教育调查虽涉及范围比较广,但是就办学自主权问题而言深入程度不够,且仅显示了各国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现状,本研究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的公办学校中小学校长进行更为细致的办学自主权现状与期望的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区分变量制作出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在问卷项目和问卷维度上的数据概览,为后续其他研究者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比较研究提供多指标分析参考。研究发现,上海校长在不同维度上办学自主权呈现高中低3个水平,在学校形象、发展规划、教学实施、教育科研方面自主权程度较高;在组织领导、学生德育、课程建设和教师发展方面自主权程度中等;在人事管理和财物管理方面自主权程度较低。上海校长对人事管理和财物管理自主权现实与期望的差值最大,落差处于高位水平;组织领导、教师发展、学生德育、课程建设、教育科研方面的自主权差值处于中位水平;学校形象、发展规划和教学实施方面的自主权差值处于低位水平。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了对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的策略以及政策建议:扩大校长人事和财物自主权,平衡好规范与活力;加强校长课程教学和育人能力,寻找办学内生动力;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自主权、营造独特育人文化;优化校长内部管理领导自主权,强调绩效责任分;落实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注重教育科研引领。对政府而言,应该关注校长角色和校长队伍建设;聚焦重点领域的校长办学自主权;加强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的能力建设。
王佑莹[9](2021)在《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开发及其前因后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日益复杂动荡的商业环境,当代组织越发认可组织学习的战略重要性,并斥巨资开展线上线下的员工培训、辅导和师徒传帮带等。如今,社交媒体技术在工作场所的普及逐渐改变了员工的学习方式。作为支持微型学习和移动学习的互动平台之一,社交媒体使员工能随时随地根据自身需要从各种渠道获取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由此产生的碎片化的员工学习现象虽然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却很少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关注。实践上,尽管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颇受员工欢迎,但由于企业管理者尚不清楚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碎片化学习对于员工及组织的价值以及员工进行此类活动的原因,他们可能就此错过以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人才的机会。理论上,虽然学者们已经注意到社交媒体在员工学习中的应用,但缺乏对碎片化学习这一形式的关注。现有文献尚未系统阐述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现象,也未曾全面探究员工碎片化学习的法则网络,具体表现出三个不足:(1)员工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不够清楚。(2)员工碎片化学习在组织内的效用尚未被检验。(3)影响员工参与碎片化学习的前因尚未被探索。针对上述管理困境和研究空白,本论文开展以下三个子研究。立足于员工学习、碎片化学习和工作中的社交媒体使用的文献,研究1提出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并探讨其定义、特征和维度。该学习方法的碎片化特征表现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空间和学习媒介的多样化以及学习者注意力的碎片化等。根据社会网络视角,社交媒体赋能的碎片化学习可被细分为基于本地实践共同体的碎片化学习和基于电子实践网络的碎片化学习。基于明确的概念阐述,本文严格遵循量表开发流程为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编制测量量表,最终开发了 10个测度项。为检验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简称员工碎片化学习)对于组织的价值,研究2根据信息处理理论探讨个体吸收能力对员工碎片化学习影响工作绩效的中介作用,以及认知风格对员工碎片化学习影响个体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2还假设分析型认知风格和直觉型认知风格可以差异化地调节员工碎片化学习通过个体吸收能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间接关系。面向一家大型软件公司311个员工样本的问卷调查显示:(1)基于本地实践共同体的碎片化学习(简称本地碎片化学习)和基于电子实践网络的碎片化学习(简称网络碎片化学习)与员工工作绩效呈正相关。(2)个体吸收能力部分中介了本地碎片化学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而完全中介了网络碎片化学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3)分析型认知风格削弱了网络碎片化学习对个体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而直觉型认知风格削弱了本地碎片化学习对个体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4)低水平的直觉型认知风格和分析型认知风格强化了个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为探索员工碎片化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3根据任务-个人-技术匹配模型提出社交媒体特征、员工特征、任务特征共同影响员工参与碎片化学习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基于员工学习和社交媒体采纳的文献,研究3选取信息含量和社会临场感来代表社交媒体特征,将工作-家庭分割偏好和多任务时间观视为碎片化学习情境下的员工特点,并考虑任务非常规性。研究3对一家大型国有能源公司的496名员工开展问卷调查。层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信息含量和社会临场感正向影响员工对本地碎片化学习的参与。(2)工作-家庭分割偏好正向调节社会临场感与本地碎片化学习的正向关系,而多任务时间观负向调节信息含量与本地碎片化学习的正向关系。(3)当员工从事非常规任务时,社会临场感与工作-家庭分割偏好的正向交互效应变弱,而信息含量与多任务时间观的负向交互效应以及社会临场感与多任务时间观的正向交互效应变强。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识别出了其他前因变量组合,从而补充解释了员工参与本地碎片化学习的原因。通过开发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以及实证检验其法则网络,本文做出了以下理论贡献。首先,本文的概念阐述和量表开发,突出了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碎片化特征,这有助于深化对碎片化学习、员工学习和工作中社交媒体使用的现有理解。第二,本文从认知处理的角度考察员工碎片化学习影响工作绩效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补充了有关员工学习结果的现有知识。第三,通过探究社交媒体特征、员工特征和任务特征对员工参与碎片化学习的交互效应,本文扩展了关于员工学习和工作情景下社交媒体采纳的前因的实证研究。最后,本文基于信息处理理论和任务-个人-技术匹配模型提出研究模型和假设,论证了上述理论在员工碎片化学习情境下的适用性。在实践方面,本文提醒员工和管理者意识到碎片化学习是社交媒体时代员工学习的新趋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应合理看待员工的碎片化学习。研究发现有助于指导管理者创造条件来实现碎片化学习的预期效果,以及制定策略来利用和激励员工的碎片化学习实践。
焦海艳[10](2020)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效的比较研究 ——基于从教准备度的视角》文中提出在教师教育专业化和高度化的背景之下,发展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已是国际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日益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自2009年开始实施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以来,大部分培养院校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采用的是传统的历时态模式。一些研究表明,历时态模式下理论与实践难以融合的问题仍然存在。为此,许多高校都在尝试推进融合模式的改革,融合模式特别强调课程学习、教育实践和论文研究等的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以期达到整体意义上的融合。那么,融合模式是否比历时态模式的培养成效更好?如果前者比后者更好,好在哪些方面?原因何在?搞清楚这些,对于思考和推进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选择以从教准备度来表征教育硕士培养的成效,并以此比较融合模式与历时态模式的培养。本研究主要回答两个研究问题:(1)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从教准备度如何?(2)两种模式下各主要培养环节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如何?本研究采用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范式,从D大学选取2018年7月行将毕业的402名全日制教育硕士和16位教师教育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生命故事线等方法收集数据。研究按照以下步骤开展:(1)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调查,构建《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和培养模式分析框架》。(2)依据分析框架,设计《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发展状况及培养模式各环节对其贡献度问卷》,并运用该问卷对两组对象进行调查。(3)对两种模式下各主要培养环节的贡献度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追加访谈以验证和解释调查结果。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与历时态模式相比,融合模式培养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从教准备度处于更好的发展水平。通过对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从教准备度具体维度的比较发现,二者在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维度的从教准备度呈现显着差异,在专业知识的准备度方面并无显着差异。具体而言,融合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发展更显着,而在教育知识的具体维度,融合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发展水平略优于历时态模式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即是说,融合模式的培养成效优于历时态模式。第二,两种模式下各主要培养环节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存在显着差异。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教学、学科专业类课程、学科教学类课程及教育理论类课程方面的贡献存在明显差异,融合模式下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更加认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教学、学科专业类课程、学科教学类课程和教育理论类课程对其从教准备度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逻辑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对融合模式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发展显着地具有“最重要”的贡献;微格教学、学科专业类课程、学科教学类课程、教育理论类课程和通识教育类课程对融合模式下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贡献。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融合模式之所以取得很好的培养成效,专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是核心要素,以动态思维设计和实施教师培养课程是关键路径,系统化、主题化和常态化的反思活动是主要措施,教师教育者之间的有效合作是重要保障。
二、学习·研究·借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研究·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沿革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 |
2.1.3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量化方式与经济内涵 |
2.1.4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
2.2 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提升的研究 |
2.3 开放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评述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来自国际市场进出口侧和国内市场供给侧的生产率效应 |
3.1.1 要素流动效应 |
3.1.2 分工协作效应 |
3.1.3 外向集聚效应 |
3.1.4 结构升级效应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资源配置路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 |
3.2.1 生产设备和技能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2 市场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3 研发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4 创新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资源配置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角色 |
4.1.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
4.1.3 中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特征事实 |
4.2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2.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 |
4.2.3 中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 |
4.2.4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的研究:还剩下多少“优化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何而起?——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的外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基于内资、外资协同配置的探讨 |
6.1.1 内外资部门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动态分解 |
6.1.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1.3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6.1.4 实证结果分析 |
6.1.5 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分工协作效应:基于劳动、资本协同配置的探讨 |
6.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2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进一步的研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如何存续?——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内市场供给侧的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7.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集聚效应:基于国内国际生产体系联结路径的探讨 |
7.1.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1.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路径是否存在“战略隔绝”? |
7.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探讨 |
7.2.1 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升级效果分析 |
7.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3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2.5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是否存在不可持续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基于Melitz和 Polanec(2015)方法的生产率增长分解式推导 |
附录 Ⅱ: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前向参与指数、后向参与指数 |
附录 Ⅲ: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资本错配指数及行业间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Ⅳ: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Ⅴ: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潜力 |
附录 Ⅵ: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指数 |
附录 Ⅶ: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2)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
1.1.2 提升体育教师职业认同迫在眉睫 |
1.1.3 长春市体育教师数量充足且优质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师职业认同 |
1.2.2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 |
1.2.3 现有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
1.3 研究问题 |
1.3.1 核心问题 |
1.3.2 具体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聚焦研究对象 |
1.4.2 提出改进策略 |
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核心概念 |
2.1.1 认同 |
2.1.2 职业认同 |
2.1.3 教师职业认同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定量分析法 |
2.3.4 数理统计法 |
3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差异比较分析 |
3.1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整体现状分析 |
3.2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差异比较分析 |
3.2.1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性别差异分析 |
3.2.2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年龄差异分析 |
3.2.3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龄差异分析 |
3.2.4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学历差异分析 |
3.2.5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运动等级差异分析 |
3.2.6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工资收入差异分析 |
3.2.7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身份差异分析 |
3.2.8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校内兼职差异分析 |
3.2.9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学校差异分析 |
4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
4.1 分析过程 |
4.2 研究结果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比较 |
5.1.2 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5.2 建议 |
5.2.1 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声望 |
5.2.2 完善体育教师评价机制 |
5.2.3 保障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
5.2.4 提升体育教师薪酬水平 |
5.2.5 缩小学校办学性质差异 |
5.2.6 建议体育学科纳入高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光环境舒适度研究现状 |
1.3 人工光环境控制研究现状 |
1.4 关键问题的提出 |
1.5 论文组织与架构 |
2 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案 |
2.1 影响能耗和舒适度的光环境要素 |
2.1.1 光环境基本要素选择 |
2.1.2 照度对能耗和舒适度的影响 |
2.1.3 色温对光环境舒适度的影响 |
2.2 地铁站现有调光方式分析 |
2.3 地铁站台光照调控策略 |
2.3.1 公共区基本功能区域的二次划分 |
2.3.2 子区域光照的耦合关系 |
2.3.3 照度调控方式 |
2.3.4 色温调控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地铁站台乘客分布模拟 |
3.1 乘客分布模拟模型 |
3.1.1 行人交通仿真模型选择 |
3.1.2 乘客分布模拟模型构建 |
3.2 地下标准岛式站台乘客分布模拟 |
3.2.1 Anylogic岛式站台模型 |
3.2.2 站台乘客运动逻辑图 |
3.3 乘客分布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铁站台光照调控模型 |
4.1 DIALux软件简介 |
4.2 地铁站台照明模拟 |
4.2.1 地铁站台照明模拟模型 |
4.2.2 子区域耦合照度系数获取 |
4.3 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数学模型 |
4.3.1 光照动态调控的基本思想 |
4.3.2 RGB三基色LED灯具的PWM调光原理 |
4.3.3 光照调控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 |
5.1 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的基本思路 |
5.2 自适应反向遗传算法 |
5.2.1 遗传算法 |
5.2.2 反向学习基本概念 |
5.2.3 自适应反向遗传算法 |
5.3 光照动态调控方法验证 |
5.3.1 改进算法的有效性验证 |
5.3.2 调控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5.3.3 照度变化区间长度确定 |
5.3.4 动态调控方法节能效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A 不同调光时刻子区域人群密度及照度设定值 |
附录 B 不同调光时段LED灯组调光比及对应能耗值 |
致谢 |
(4)miR-182、miR-183-5p和miR-96-5p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miR-122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组名单 |
个人简历 |
(5)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文献可视化 |
2.1.1 国外关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概况 |
2.1.2 国内关于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概况 |
2.2 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相关研究述评 |
2.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 |
2.2.2 美国相关研究 |
2.2.3 欧盟相关研究 |
2.2.4 我国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知识框架的构建与预测工具的开发 |
3.1 理论基础 |
3.1.1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
3.1.2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
3.1.3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 |
3.2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能力的预测工具开发 |
3.3 本章小结 |
4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与现状分析 |
4.1 项目分析 |
4.1.1 临界比值法 |
4.1.2 同质性检验 |
4.2 因子分析 |
4.3 不同成份之间的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5 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1 验证数据收集 |
5.2 理论模型构建 |
5.3 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
5.4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4.1 绝对拟合指数 |
5.4.2 卡方自由度比 |
5.4.3 GFI(拟合优度指数) |
5.4.4 SRMR(标准化均方根残差) |
5.4.5 RMSEA(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
5.4.6 相对拟合指数 |
5.4.7 简约拟合指数 |
5.5 模型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建议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项目 |
致谢 |
(6)人口普查多报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方案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应用研究综述 |
2.2 国内应用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普查多报估计理论 |
3.1 抽样设计 |
3.1.1 建立抽样框 |
3.1.2 抽样方法的选取 |
3.1.3 样本量的测算与分配 |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1 数据获取 |
3.2.2 数据比对 |
3.2.3 数据处理 |
3.2.4 构建与普查多报估计有关的样本小区普查登记人口数指标 |
3.3 基于直接多报估计量的普查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 |
3.4 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 |
3.5 普查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方差估计 |
3.5.1 刀切法概述 |
3.5.2 基于直接多报估计量的普查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的方差估计量 |
3.5.3 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的方差估计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相关信息及样本数据 |
4.2 基于直接多报估计量的普查多报及多报率估计值 |
4.3 基于复杂比率估计量的普查多报及多报率估计值 |
4.4 上述两个多报及多报率估计量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事后多报质量抽查表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7)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与扩散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绿色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 绿色购买行为内涵研究与结构发展 |
2.3 常用理论基础及模型 |
2.4 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相关研究 |
2.5 研究简评 |
2.6 本章小结 |
3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
3.1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因素选择与界定 |
3.2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量表修订开发与数据收集 |
4.1 研究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
4.2 正式调研与样本结构 |
4.3 正式量表的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实证分析 |
5.1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5.2 城市居民目标框架、绿色购买行为及其驱动因素的相关分析 |
5.3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检验 |
5.4 内外部刺激因素对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效果分析 |
5.5 目标框架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
5.6 情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分析 |
5.7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理论模型修正 |
5.8 本章小结 |
6 情境因素干预下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扩散仿真 |
6.1 基于关系强度的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选择 |
6.2 城市居民条件绿色购买行为扩散的仿真建模 |
6.3 情境因素干预下的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促进我国城市居民扩大绿色购买行为的策略建议 |
7.1 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引导建议 |
7.2 做好绿色动机-行为偏差的识别与修复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对象说明 |
二、“Autonomy”的语义与译语 |
三、学校自主权、学校自治和办学自主权 |
四、校长办学自主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 |
一、研究价值 |
二、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注教育分权改革的探讨 |
二、关注校本管理改革的探讨 |
三、关注学校效能提升的探讨 |
四、关注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探讨 |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一、关注校长负责制的探讨 |
二、关注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 |
三、关注政府职能转变的探讨 |
四、关注办学自主权与学生学业表现之间关系的探讨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
第三章 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调查和评估 |
第一节 TALIS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TALIS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二、TALIS办学自主权调查结果分析 |
三、TALIS2018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PISA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PISA测评的内容与方法 |
二、PISA2015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与分析 |
第三节 SABER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比较研究 |
一、SABER评估的工具与方法 |
二、SABER-SAA在各国的评估实践案例 |
三、SABER对上海校长办学自主权的评估发现 |
第四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国际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实证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一、问卷设计 |
第二节 样本分布与工具有效性分析 |
一、样本数据准备 |
二、样本属性分布 |
三、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三节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数据概览 |
一、校长办学自主权在性别上的数据概览 |
二、校长办学自主权在年龄段上的数据概览 |
三、校长办学自主权在职位上的数据概览 |
四、校长办学自主权副校长分管上的数据概览 |
五、校长办学自主权在学历上的数据概览 |
六、校长办学自主权在任职总年限段上的数据概览 |
七、校长自主权在学段类型上的数据概览 |
八、校长办学自主权在行政区属性上的数据概览 |
第五章 上海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校长办学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差异比较 |
一、“学校形象”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二、“发展规划”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三、“组织领导”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四、“人事管理”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五、“财物管理”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六、“学生德育”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七、“课程建设”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八、“教学实施”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九、“教师发展”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十、“教育科研”维度上现实自主权和期望自主权的差异比较 |
第二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性别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性别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性别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性别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性别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性别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性别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性别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性别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性别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性别差异 |
第三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年龄段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年龄段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年龄段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年龄段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年龄段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年龄段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年龄段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年龄段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年龄段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年龄段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年龄段差异 |
第四节 副校长自主权分管职能差异 |
一、在“学生德育”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二、在“课程建设”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三、在“教学实施”上的分管职能差异 |
第五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学历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学历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学历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学历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学历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学历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学历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学历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学历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学历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学历差异 |
第六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任职总年限段差异 |
第七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学段类型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学段类型差异 |
第八节 校长办学自主权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一、在“学校形象”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二、在“发展规划”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三、在“组织领导”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四、在“人事管理”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五、在“财物管理”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六、在“学生德育”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七、在“课程建设”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八、在“教学实施”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九、在“教师发展”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十、在“教育科研”上的行政区属性差异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扩大校长的人事和财务自主权,平衡好规范与活力 |
二、加强校长课程教学和育人能力,寻找办学内生动力 |
三、增强校长规划学校发展自主权、营造独特育人文化 |
四、优化校长内部管理领导自主权,强调绩效责任分布 |
五、落实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注重教育科研引领 |
第二节 思考和建议 |
一、关注校长角色和校长队伍建设 |
二、聚焦重点领域的校长办学自主权 |
三、加强校长用好办学自主权的能力建设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实证调查样本代表性存在不足 |
二、实证调查数据与国际数据的对接存在不足 |
三、访谈数据运用和学校案例分析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开发及其前因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动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员工学习 |
2.1.1 员工学习相关理论 |
2.1.2 员工学习的定义 |
2.1.3 员工学习的分类和形式 |
2.1.4 员工学习的前因 |
2.1.5 员工学习的结果 |
2.2 碎片化学习 |
2.2.1 碎片化学习的内涵 |
2.2.2 碎片化学习的表现 |
2.2.3 碎片化学习的特征 |
2.2.4 碎片化学习的挑战和策略 |
2.2.5 碎片化学习相关理论 |
2.2.6 文献评述 |
2.3 社交媒体使用和知识管理实践 |
2.3.1 社交媒体技术 |
2.3.2 社交媒体在工作中的应用 |
2.3.3 社交媒体上的员工知识管理实践 |
2.3.4 社交媒体在员工知识管理实践中应用的前因 |
2.3.5 社交媒体在员工知识管理实践中应用的结果 |
2.4 总结 |
第3章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和量表开发 |
3.1 研究背景 |
3.1.1 研究动机 |
3.1.2 研究目标 |
3.2 理论基础 |
3.2.1 基于社交媒体的员工学习的性质 |
3.2.2 社交媒体在员工学习中应用的文献现状 |
3.3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化 |
3.3.1 构念的定义 |
3.3.2 构念的特点 |
3.3.3 构念的维度 |
3.3.4 与相似概念的区别 |
3.4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量表开发和验证 |
3.4.1 步骤1:测量项目的编制 |
3.4.2 步骤2:测量项目的内容效度检验 |
3.4.3 步骤3:初始量表的精炼 |
3.4.4 步骤4:正式量表的验证 |
3.5 讨论与启示 |
3.5.1 理论贡献 |
3.5.2 实践贡献 |
3.5.3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3.6 结论 |
第4章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的结果探究 |
4.1 研究背景 |
4.1.1 研究动机 |
4.1.2 研究问题与目标 |
4.2 理论基础 |
4.2.1 信息处理理论 |
4.2.2 个体吸收能力 |
4.2.3 分析型和直觉型认知风格 |
4.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3.1 碎片化学习与工作绩效 |
4.3.2 个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3 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 |
4.3.4 整合模型 |
4.4 研究方法 |
4.4.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4.4.2 量表开发 |
4.5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5.1 信效度检验 |
4.5.2 共同方法偏误 |
4.5.3 中介效应分析 |
4.5.4 调节效应分析 |
4.5.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6 补充分析 |
4.6 讨论与启示 |
4.6.1 结果讨论 |
4.6.2 理论启示 |
4.6.3 管理启示 |
4.6.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4.7 总结 |
第5章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的前因探究 |
5.1 研究背景 |
5.1.1 研究动机 |
5.1.2 研究问题与目标 |
5.2 理论基础 |
5.2.1 任务-个人-技术匹配模型 |
5.2.2 社交媒体的技术特征 |
5.2.3 边界管理偏好和多任务时间观 |
5.2.4 任务非常规性 |
5.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5.3.1 社交媒体特征与碎片化学习 |
5.3.2 个人-技术匹配与碎片化学习 |
5.3.3 任务-技术匹配与碎片化学习 |
5.3.4 任务-个人-技术匹配与碎片化学习 |
5.4 研究方法 |
5.4.1 方法概述 |
5.4.2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4.3 量表开发 |
5.4.4 信效度检验 |
5.4.5 共同方法偏误 |
5.5 分析1: 回归与假设检验 |
5.5.1 主效应 |
5.5.2 二阶交互效应 |
5.5.3 三阶交互效应 |
5.6 分析2: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
5.6.1 校准 |
5.6.2 必要条件分析 |
5.6.3 充分条件分析 |
5.7 讨论与启示 |
5.7.1 结果讨论 |
5.7.2 理论启示 |
5.7.3 管理启示 |
5.7.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5.8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意义 |
6.3 实践意义 |
6.4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开放式问卷 |
附录B. 预测试问卷条目 |
附录C. 内容效度检验 |
附录D. 研究2的问卷调查量表 |
附录E. 研究3的问卷调查量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效的比较研究 ——基于从教准备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必然要求 |
(二)构建有效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问题 |
(一)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从教准备度如何? |
(二)两种模式下各培养环节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如何? |
三、研究目标 |
四、核心概念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 |
(二)培养模式 |
(三)从教准备度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研究 |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实践 |
(三)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师教育者 |
二、关于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的研究 |
(一)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的目的 |
(二)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的理论框架 |
(三)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的应用研究 |
三、基于从教准备度的教师培养项目评价研究 |
(一)从教准备度的兴起 |
(二)从教准备度的内涵 |
(三)从教准备度的主要内容 |
(四)从教准备度的研究特点与未来走向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整体设计 |
(一)研究问题的进一步阐释 |
(二)研究范式的选择 |
(三)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一)资料收集的方法 |
(二)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参与学校的选取 |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的选取 |
(三)大学教师教育者的选取 |
第四章 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状况分析 |
一、历时态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状况分析 |
(一)一级维度的状况分析 |
(二)二级维度的状况分析 |
二、融合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状况分析 |
(一)一级维度的状况分析 |
(二)二级维度的状况分析 |
三、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比较分析 |
(一)一级维度的比较分析 |
(二)二级维度的比较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种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分析 |
一、历时态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分析 |
(一)对从教准备度一级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
(二)对从教准备度二级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
二、融合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分析 |
(一)对从教准备度一级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
(二)对从教准备度二级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
三、两种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比较分析 |
(一)对从教准备度一级维度的贡献度比较分析 |
(二)对从教准备度二级维度的贡献度比较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成效的讨论与分析 |
一、历时态模式与融合模式的成效比较 |
(一)教师培养课程总体贡献度的比较分析 |
(二)教师培养课程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贡献度的差异分析 |
二、融合模式下教师培养课程的成效比较 |
(一)实践类课程是总体贡献度较大的教师培养课程 |
(二)学科类课程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培养课程 |
(三)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培养课程 |
(四)通识教育类课程也是比较重要的教师培养课程 |
第七章 研究的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
一、研究的结论 |
(一)两种模式下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状况 |
(二)两种模式的培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的贡献度状况 |
二、建议 |
(一)以专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为理念 |
(二)以动态思维设计和实施课程 |
(三)主题化的反思活动贯穿全过程 |
(四)加强教师教育者之间的有效合作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一)在个案选择方面 |
(二)在数据收集方面 |
(三)在研究者自身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状况调查 |
附件2 全日制教育硕士从教准备度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件3 全日制教育硕士素质和能力发展故事线图(访谈时画) |
附件4 教师教育者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学习·研究·借鉴(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潘秋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郭兆萱.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3]地铁站台光照动态调控方法研究[D]. 李继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miR-182、miR-183-5p和miR-96-5p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D]. 刘倩倩.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5]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SEM的探究 ——基于TPACK视角[D]. 宋佳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6]人口普查多报估计研究[D]. 吴婷.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7]城市居民绿色购买行为驱动机理与扩散仿真研究[D]. 杨贤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8]中小学校长办学自主权比较研究[D]. 陈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9]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开发及其前因后果研究[D]. 王佑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10]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效的比较研究 ——基于从教准备度的视角[D]. 焦海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