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黎[1](2021)在《基于健康体育(HBPE)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体育课布置作业必将成为未来趋势,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由此,体育课外作业一跃成为社会舆论焦点,其实施也箭在弦上。体育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其“知情意行”的发展;在增加家长与学生交流机会的同时,促进学生与社区人员的接触机会;在巩固体育课堂知识的同时,增进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员的情感;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优良品德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的方式,结合理论与实践,借助多种方法研究基于健康体育(HBPE)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的影响,具体包括儿童身体能力、日常行为、知识与理解以及动机与信心这4个身体素养维度的变化情况。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选取上海市思源中学预备年级四班和五班的儿童为实验对象,其中预备四班的38名儿童(女21人,男17人)为实验组,预备五班的37名儿童(女18人,男19人)为对照组。对于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干预;对于对照组,则进行常规体育课外作业干预。在实验干预前,考察并选取加拿大身体素养测评体系第二版(CAPL-2)作为测量工具,此工具适用于8~12岁儿童。对于两个组别的前测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展开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在身体素养各个维度上均不具备显着性差异,表明实验对象符合干预实验开展条件。通过12周的干预实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后测数据的检验,得出如下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身体素养总维度与身体能力维度后测数据有显着性差异;(2)实验组儿童身体素养总维度、身体能力维度、日常行为维度以及知识与理解维度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儿童身体素养总维度、身体能力维度以及日常行为维度前后测数据有显着性差异;(3)除身体能力维度外,身体素养总维度、日常行为维度、知识与理解维度、动机与信心维度都显示女生成绩均值提升幅度更大;(4)12周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干预对儿童总体的知识与理解和动机与信心维度提升幅度较小;(5)男生的PACER折返跑与平板支撑后测数据提升幅度更大,而CAMSA测试未显示出性别差异;(6)平均每日步数后测数据未显示出性别差异,女生MVPA后测数据提升幅度更大;(7)干预后实验组儿童身体素养各维度水平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儿童。综上所述,本研究探究了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的影响,并从重视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更具针对性以及完善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内容进行建议,以期以健康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外作业的方式提升学生身体素养。
袁书华[2](2021)在《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民工潮的伴生群体,最初是作为“三农”问题的副产品出现的,研究者们关注的主要是其“社会问题”。相对于家庭结构健全的非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分离确实处于不利境地。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其各项权益的实现和保护是他们自身及其家庭无法单独面对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对其进行支持。因此,对于外出务工家庭将儿童留守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儿童福利政策的角度进行回应和解决。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儿童福利进行研究,但总体来看,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已有的关于福利和儿童福利的研究多侧重客观福利制度和状况,很少有研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整合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更是少数。二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研究把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数量较少。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儿童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从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现状,尤其是探讨国家、社区、志愿组织、家庭等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同时揭示主观福利提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主要是在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质性研究则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获取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主体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福利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水平提供政策依据。本研究以山东省LY县为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获取了调查样本,通过滚雪球抽样获取了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以以往研究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关于客观福利、主观福利及两者关系的五个假设,通过量化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在主观福利方面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内容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福利和健康福利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教育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方式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在资金福利和保护性服务福利方面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照顾性服务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从核心家庭、扩展家庭获取的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从国家、社区和志愿组织获取的福利在两个群体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最终发现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通过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体、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对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的福利进行质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本研究对各福利供给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剖析发现:核心家庭面临“物质在场、亲情缺失”的福利供给困境,扩展家庭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供给困境;农村社区面临空心化和村委公共事务庞杂无暇顾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志愿组织面临整体力量薄弱和个体志愿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困境;国家则主要面临福利转型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责任分工不明晰及难整合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转型期农村家庭的非农化生产模式和现行的城市公共服务政策的二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超出了单个农民工家庭所能解决的范畴;国家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重现金补贴、轻服务保障使其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各职能部门在自身利益驱动下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村两委“重行政、轻服务”的现状使农村社区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发挥平台作用,农村公共文化衰落使社区缺乏互助精神和凝聚力;社会组织处于与政府不对等的合作关系中,对政府部门存在较强的经济依赖和行政依赖影响其福利递送效果。针对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困境及原因,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进行了政策思考:首先,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要以需要满足为导向、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其次,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根据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取向,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保障家庭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供给。再次,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要落实好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和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发挥好农村社区儿童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和学校儿童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和民众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最后,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助力,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本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采用广义福利概念,除了借鉴以往研究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研究内容外,同时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进行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揭示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获取现状和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现状及困境进行探讨,全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从研究视角来看,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作为分析视角,不仅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的构建,同时探讨多元主体的福利供给机制。
武昭凡[3](2021)在《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突显了儿童的脆弱性与城市环境的紧密联系,同时街道空间作为儿童活动使用频繁的公共空间也面临进一步提升品质和重塑活力的需求。因此对如何发挥城市街道空间“交通通行—公共生活”的双重空间属性,将“儿童友好视角”抽象理论上升到可评估和可操作层面,从而建设一个适宜儿童成长的城市街道环境提出迫切要求和挑战。本研究以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7-14岁儿童为研究主体对象,以切实提升儿童友好性,建立可以破解现代儿童面临的驯养化、结构化、孤岛化问题,满足儿童心理行为特性的街道空间为目标。基于儿童的心理行为特性与街道空间特性之间交互作用关系,挖掘本土化的儿童友好视角,并试图将儿童友好抽象理论科学转译为城市街道空间要素,从而对以儿童友好空间为基点,步行距离400m为半径范围内的城市街道空间展开评估分析,以此为基提出包含规划布局、景观设计、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步骤,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对“儿童友好视角”与“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的重新界定和基于此的“儿童心理-儿童行为-街道环境”三者互动关系作用的机理分析;2)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多层次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并将具身视角下的儿童对于城市街道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趣味性的空间需求,转译为21项涵盖街道空间各维度的指标清单,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3)基于评估结果所归纳的五方面儿童友好现状问题,提出以现状问题和未来价值双重导向下“串联·游戏·成长·参与”的4维12点优化策略框架,以此作为儿童友好相关理论的深化,也为西安曲江新区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孙涛涛[4](2021)在《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危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缺乏身体活动还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的患病风险。青少年时期的身体活动除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外,该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还会延续到成年之后,对其后续生活产生长远的影响。社区是青少年除了学校之外所处时间最长的重要居住环境,为明确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社区环境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人群的影响差异,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以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毕节市的青少年和社区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运用青少年身体活动调查问卷(PAQ-CN)、青少年久坐行为调查问卷(ASAQ-CN)、以及研制的社区环境问卷、社区工作人员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对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及其与社区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贵州省12-18岁青少年身体活动平均得分为2.20±0.57(男:2.27±0.59、女:2.14±0.55)、久坐行为达到5.15±3.71h/day(男:5.23±3.64h/day、女:5.08±3.34h/day);总体屏幕时间达到1.37±1.45h/day(20.9%未达标),其中男生1.44±1.52h/day(21.8%未达标),女生1.30±1.38h/day(20.1%未达标);主干家庭孩子身体活动水平得分最高(2.28±0.58)、单亲家庭孩子久坐时间最长(6.02±1.30h/day);13岁的孩子身体活动达到最高水平(2.42±0.54);回归分析显示:“社区体育宣传”对城市地区青少年身体活动的adj R2=10.6%、农村地区青少年adj R2=3%;“运动场所类型”对初中生身体活动的adj R2=10.8%、高中生adj R2=6.1%;“社区绿化地带”对女生身体活动adj R2=4.2%、男生adj R2=3%;“社区同伴”对单亲家庭孩子的adj R2=23.3%、核心家庭adj R2=11.4%。结论: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较低,男生身体活动水平略高于女生;贵州省社区内可玩耍的绿化地带、社区整体的观赏性对女生和初中生的影响更大;交通安全对女生、初中生以及城市的青少年影响更大;女生和城市地区青少年以及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社区内同伴的影响;社区环境首要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因素是运动场所的数量、种类,以及体育氛围。建议:1)结合初中生、女生的兴趣爱好,丰富贵州省社区运动场所类型;2)结合初中生、女生需求,改善贵州省城市社区周边交通安全状况;3)以初中生和女生为重点,采用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方式加强贵州省社区体育宣传;4)以高中生、女生、单亲家庭孩子为重点,加强贵州省城市社区邻里互动。
韩文娜[5](2021)在《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彰显儿童天性趣味的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本论文旨在集中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所潜藏的教育意蕴,通过现代课程手段,转化为以立德树人、培育素养为导向的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资源,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和课程质量的提升。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立足当代中国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堂育人质量提升为具体目标,以儿童认知、课程组织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等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原理为理论前提,采用历史史料梳理、学术文献分析、课程田野调查、专家对话访谈、教学案例设计等质性研究和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遵循历史与当下相统一的问题导向,按照“有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解题思路,尝试论证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资源有效表达转译为现代体育课程语言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进路。本文共分6章,其内在的逻辑理路如下:绪论从缓解当下课程危机的现实情境和推进体育课程现代化研究的学术意义出发,描述本文选题的缘起并介绍论文的解题设想和基本架构。第一章首先以历史学的方法,在史料梳理基础上再现1949年以前中华传统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所承载的社会教化功能。第二章转向现实关切,力争回答以民间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儿童体育游戏在发挥课程育人和课程改造方面,能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与正向价值。课程表达的价值目标与当下现状间存在实际落差。准确测量这一落差、找到课程表达困阻症结之所在,正是第三章的主题。在揭示民间体育游戏实现当下体育课程表达的困境及其成因之后,第四章集中对课程表达的原理与程序进行设计,即在规范层面提出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中的什么元素,在现代体育课程中的哪些环节,以何种载体和形式实现表达。其中所涉及的课程化理论问题构成本文研究的难点。紧随理论设计,论文第五章聚焦实践案例,以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上位指南,为体育游戏育人作用的发挥设计了文化价值、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三大课程表达功能区,为了更好的确认本研究提出的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体系构建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后期初步检验了课程表达的效果。通过对专家访谈,对授课教师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践检验结果分别为:有质量的体育课,有内涵的体育课和有意思的体育课。证明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践意义。由于事关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故此本章构成研究的重点。论文第六章研究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实现合理课程表达的外部环境,力争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游戏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保障体系,由此形成实现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内外合力。论文研究结论如下:1、将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表达为现代课程语言,能够强化当下中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探索体教融合的实践新路。2、中华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是基于儿童娱乐天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以儿童“兴趣”为切入点,通过游戏为手段,可以构建儿童社会交往的实践路径,从而避免生硬灌输。3、当前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存在使用频率较低且类型单一等问题,不能释放其应有的功能来激活校园活力。但大部分教师对其文化价值等教育价值存在一定认可。4、课程表达不是用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取代现代体育课程,而是旨在汲取其优长,强化现代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5、将传统游戏转译为现代课程语言遵循着现代课程表达的规则与程序,包括课程目标的厘定、游戏资源的遴选及其在现代课程体系中的嵌置等步骤。6、学生发展一般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现代体育课程返本开新的重要遵循。7、加强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强化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巩固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培育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孟雪[6](2020)在《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少年儿童群体,其中近1.8亿儿童居住在城市中。关注儿童权益,创造适宜他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关键时期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2016年,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现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鼓励新生人口的生育与抚养。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儿童福利相关基本需求获得不断释放,并对儿童居住生活的物质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城市儿童面临着健康水平下降、伤害事故频发、自然观缺失与心理问题等多重危机。如何调整资源配置与改善环境质量,营建儿童支持性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以承载儿童日常生活的住区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住区空间环境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优化思路与改善对策,以期为城市住区层面的儿童友好环境设计提供实践指导。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从多个层面剖析儿童友好理念与住区空间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解析相关理论基础,明确物质空间为切入点的儿童友好环境研究理论认知原型;通过回顾与总结国外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经验,明晰实践中的实施要点与物质空间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视角进一步限定,从环境行为视角出发探究住区空间与儿童行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住区功能维度与儿童发展需求,提出优化目标。在系统调查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观察、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明确儿童与家长环境感知偏好、儿童活动时空特征以及现存空间环境关键问题,并综合调查结果,建立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集。建构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提出优化思路的重要前置条件,有助于明确现存关键问题,并为后续改进提供可靠依据。研究基于前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遵循量表开发流程对儿童友好度评价量表进行开发,以我国4座大型城市为主要调研区域,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运用测量恒等性分析证实其对于跨年龄儿童群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依据路径系数计算指标权重,建立包含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环境儿童友好度对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量化分析环境儿童友好水平的影响效用,有助于明晰如何通过环境改善提升居住满意度,并为优化设计提供适时反馈。研究以生活满意度模型为原型,提出改进后的理论模型,明确环境儿童友好度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调研问卷样本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环境儿童友好度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效果进行检验。围绕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6项核心指标,结合影响检验结果,本文对优化设计要点进行系统凝练,提出符合城市住区共性需求、具有普适性的优化设计对策。具体来说,分别从游憩资源补充、步行环境改善、街区交通组织、服务设施完善、邻里氛围塑造与环境风险防控6个方面提出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城市住区空间环境系统构成,探究其科学评价方式与优化设计思路。研究成果可为住区空间环境量化分析与客观评估提供可靠支撑,为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与既有环境更新提供实践指导,并为相关设计导则研发与规范制定提供参考,对于推进儿童友好住区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孙笑笑[7](2020)在《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对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为例,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亲子疏离高低水平与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及与免疫指标的关联,评价基于慈心冥想的爱能教育训练对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干预的效果,为护理人员从亲子疏离社会因素角度进行儿童心身健康维护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青少年亲子疏离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中文简表、儿童抑郁量表,对我市某区县农村的1230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亲子疏离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因素间的内在联系。2.采用便利抽样法从亲子疏离高分组和低分组农村留守儿童中选取调查对象147人。采用青少年亲子疏离问卷调查其亲子疏离水平;留取其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免疫指标,包括补体C3、补体C4、C反应蛋白、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Ig A、免疫球蛋白Ig M、免疫球蛋白Ig G,分析亲子疏离与农村留守儿童免疫指标的关联。3.采用便利抽样法从亲子疏离高分组农村留守儿童中选取调查对象72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36)和等待对照组(简称对照组)(N=36)。对干预组研究对象进行为期9周的基于慈心冥想的爱能教育训练,对照组进行为期9周的知识教育(均1次/周,90min/次)。干预结束后1个月,再对等待对照组进行同样的基于慈心冥想的爱能教育训练。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青少年亲子疏离问卷、儿童抑郁量表在干预前(前测/T1,第0周),干预结束时(后测/T2,第10周)、干预结束后1月(追踪/T3,第15周)分别评估两组研究对象亲子疏离水平,检测该干预训练对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的干预效果。结果1.本组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水平得分为(34.54±12.36),非留守儿童亲子疏离水平得分为(31.87±10.80),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水平显着高于非留守儿童[t(1228)=2.635,P<0.01]。亲子依恋、生活事件、父母婚姻状况、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沟通频率、与母亲沟通时间是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的影响因素。其中,与父母高频率沟通(每天)、亲子依恋是其保护因素(β=-0.171~-0.298,P<0.05);父母离异、生活事件、每次与母亲沟通时间短(5分钟以内)及父母强制型教养方式是其危险因素(β=0.056~0.123,P<0.05)。2.亲子疏离高分组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得分显着高于亲子疏离低分组[t(532)=13.286,P<0.001]。亲子疏离水平的增加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水平的增加,且亲子疏离在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影响抑郁情绪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留守状态调节了亲子疏离在生活事件影响抑郁情绪过程的中介作用路径。3.亲子疏离高分组农村留守儿童补体C3水平(Z=-2.343,P<0.05),补体C4水平(Z=-4.018,P<0.001)均高于亲子疏离低分组。亲子疏离高分组农村留守儿童的免疫球蛋白Ig A水平低于亲子疏离低分组(Z=-2.688,P<0.01)。亲子疏离水平与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0.164,P<0.05),与补体C4水平呈正相关(r=0.247,P<0.01),与免疫球蛋白Ig A水平呈负相关(r=-0.187,P<0.05)。4.通过对前测(干预前)、后测(干预结束时)及追踪(干预结束后1月)测量的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亲子疏离水平、抑郁情绪得分的分组(干预组、对照组)*测试时间(前测、后测、追踪)的交互作用显着[F(2,118)=8.163,P<0.001,η2=0.122;F(2,118)=5.053,P=0.008,η2=0.079];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后测及追踪时,两组研究对象亲子疏离水平得分差异均显着,且干预组(后测42.90±14.83,追踪38.68±13.62)均低于对照组(后测50.23±9.66,追踪51.87±13.50);与前测相比,干预组亲子疏离水平在后测和追踪均有明显下降(P<0.05)。这表明该干预训练有助于降低留守儿童亲子疏离水平,干预结束后1个月该效应仍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后测及追踪时,两组研究对象抑郁情绪得分差异均显着,且干预组(后测17.03±8.28,追踪16.19±8.36)均低于对照组(后测22.53±8.11,追踪23.43±8.83),表明该干预有助于降低留守儿童抑郁情绪水平。结论1.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生活事件、父母婚姻状况、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沟通频率、与母亲沟通时间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的发生。其中与父母高频率沟通(每天)、亲子依恋可减少亲子疏离的发生;父母离异、生活事件、每次与母亲沟通时间短(5分钟以内)及父母强制型教养方式可增加亲子疏离的发生。2.高亲子疏离水平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水平较高。亲子疏离水平的增加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水平的增加。亲子疏离在生活事件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留守状态调节了亲子疏离在生活事件影响抑郁情绪过程的中介作用路径。3.亲子疏离与农村留守儿童免疫指标的关联较弱。4.基于慈心冥想的爱能教育训练能够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疏离水平和抑郁情绪水平,且干预结束1个月后仍有积极效应。
欧阳鹏[8](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杨静[9](2020)在《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平行实境游戏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平行实境游戏是一种以真实世界为平台,融合各种虚拟的游戏元素,玩家可以亲自参与到角色扮演中的多媒体互动游戏。主要是游戏行业面对儿童青少年沉迷游戏这一社会问题,为培养儿童青少年社会责任等进行的有益探索。平行实境游戏诞生于2000年前,国外已在教学中有所运用,并证实平行实境游戏在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和社会责任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而国内目前的游戏主要以商业电子游戏为主,多为学龄前益智游戏或是成人向电子竞技游戏,缺乏引导儿童青少年关注社会与生活的游戏品类。面对这种情况,本文针对儿童青少年这一特别使用人群,采用综合性交叉研究方法,深入该类游戏的设计研究及设计实践,以期为国内平行实境游戏作为儿童青少年环保教育的有益补充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核心部分:一是用户研究部分。通过线上网络调研和线下实地调研两种渠道,采取访谈、观察法等多种综合性定性研究方法,辅助以大数据调研报告分析,从个性、生活状态、兴趣爱好、游戏生活四个方面的特征来描述研究所得的儿童青少年用户画像。二是平行实境游戏的设计研究部分。采取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交叉研究方式,首先,阐释平行实境游戏的概念,从平行实境游戏中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关联研究、不同分类方式及选取、重要的技术基础等,深入理解平行实境游戏为社会服务的内涵以及运行基础环境,总结平行实境游戏的主要内容组成,为把握平行实境游戏本质和运行规律奠定基础。其次,提出平行实境游戏的设计策略,包含:剖析平行实境游戏的三个核心元素(媒介、叙事结构和社交)构成;构建平行实境游戏的逻辑框架;以可重玩性、可适应性和可拓展性三个目标为设计导向,得到延长平行实境游戏生命周期的设计策略,提出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平行实境游戏设计思路。三是平行实境游戏的设计实践研究部分。笔者从表象层、结构层和思想层构建游戏的世界观,根据世界观设定游戏系统和信息架构图并完成交互设计,继而完成游戏图标(Logo)、角色及场景、阵营徽章和完整游戏界面的视觉设计,并制作游戏动画视频。最终设计了一款面向儿童青少年、辅助教育类的平行实境游戏——《垃圾战争》,它是带有角色扮演性质的分阵营竞争玩法类型,玩家通过多种方式收集现实生活中不同种类(分类)的垃圾来获得积分和徽章,为所在阵营的胜利做出贡献。在完成游戏设计之后,笔者对多名儿童青少年用户进行线上访谈,汲取他们对游戏设计的反馈和意见。并注册开发者帐号,将游戏动画视频等上传国内知名游戏社区Tap Tap平台一月有余。游戏目前预约人数达到367,总评分9.9(十分制),得到16条积极评价,整体反映效果良好。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一,从个性特征、生活形态、兴趣爱好和游戏生活四个方面初步得到儿童青少年的用户画像。第二,深入分析平行实境游戏的发展和运作规律,得到延长平行实境游戏生命周期的设计策略,提出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平行实境游戏设计思路。第三,依据设计策略和思路进行平行实境游戏的设计实践,设计了一款渗透环保理念的平行实境游戏(《垃圾战争》),通过游戏引导儿童青少年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整体而言,本作品得到多数儿童青少年玩家的好评与期待,达到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辛飞[10](2020)在《体育设施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关联研究 ——基于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受到政府极大关注但仍然堪忧,其中身体活动是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体育设施配置不甚理想制约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参与。基于性别、学段和城郊层面调查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和身体活动现状,并探究体育设施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针对目前体育设施提出优化配置建议。方法:以体育设施和身体活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三轮德尔菲法确定体育设施的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小学3年级至高中3年级儿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408份,有效问卷2515份(女生占比51.07%),有效率为73.7%,平均年龄为13.28±5.01岁。最后,借助Excel 2016和SPSS 25分别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体育设施和身体活动水平的性别、学段和城郊差异,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探究体育设施与身体活动的关系。结果:(1)体育设施的总分为62.52±13.18分,处于较低水平。在二级指标中,适宜性的得分最高(76.15±20.05分),美学性得分其次(62.64±24.65分),可获性(55.98±19.45分)和可达性(55.30±21.76分)的得分最低。体育设施总分及各二级指标得分在性别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在学段、城郊具有统计学差异。(2)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儿童青少年每天参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为59.4±46.0min,达到身体活动推荐量的比例为42.1%。在性别、学段、城郊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男生(64.3±47.7min)高于女生(55.4±44.2min),城区(62.2±45.9min)高于郊区(56.8±46.0min),随着学段上升身体活动时间呈下降趋势。(3)体育设施总体水平与身体活动水平具有相关关系(r=0.247,p<0.01)。在二级指标中,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与可获性(r=0.235,p<0.01)、适宜性(r=0.176,p<0.01)及美学性(r=0.134,p<0.01)具有相关关系,但与可达性不相关。控制性别、学段及城郊后,体育设施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具有预测作用(R2=11.7%),对男生(R2=8.2%)、女生(R2=14.0%)、小学(R2=3.4%)、初中(R2=10.6%)、高中(R2=9.3%)、城区(R2=15.1%)、郊区(R2=8.9%)儿童青少年皆具有显着影响。二级指标可获性(β=0.156,p<0.01)、适宜性(β=0.099,p<0.01)、美学性(β=0.059,p<0.01)对身体活动水平具有显着影响,而可达性并无预测作用,在不同性别、学段、城郊中,二级指标对身体活动的预测作用具有差异性。结论:北京、上海及广州的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四成儿童青少年满足身体活动推荐量。在性别、学段和城郊上表现出差异。体育设施水平较低,尤其是可获性和可达性水平亟需提高。体育设施水平并无性别差异,但存在学段差异和城郊差异。其中,随学段上升,体育设施水平逐渐下降,城区高于郊区。除可达性外,可获性、适宜性及美学性对身体活动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可获性是影响身体活动的最重要变量。在性别、学段和城郊中,体育设施对身体活动水平皆具有显着影响,但表现出差异性。
二、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健康体育(HBPE)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健康体育(HBPE)课程概念界定 |
2.1.2 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界定 |
2.1.2.1 国外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界定 |
2.1.2.2 国内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概念界定 |
2.1.3 体育课外作业概念界定 |
2.2 研究现状 |
2.2.1 健康体育(HBPE)课程研究现状 |
2.2.1.1 国外健康体育(HBPE)相关课程研究 |
2.2.1.2 国内健康体育(HBPE)相关课程研究 |
2.2.2 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研究现状 |
2.2.2.1 国外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研究现状 |
2.2.2.2 国内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研究现状 |
2.2.3 体育课外作业研究现状 |
2.2.3.1 国外体育课外作业研究现状 |
2.2.3.2 国内体育课外作业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 实验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实验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2.1 问卷调查对象 |
3.2.2.2 问卷调查内容 |
3.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3 实验法 |
3.2.3.1 实验目的 |
3.2.3.2 实验地点 |
3.2.3.3 实验测量工具 |
3.2.3.4 实验条件控制 |
3.2.3.5 实验日期与干预时间 |
3.2.3.6 干预实验实施方法 |
(1)准备阶段 |
(2)实验阶段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身体素养总维度 |
4.1.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1.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1.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1.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1.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1.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1.3 身体素养水平总分析 |
4.2 身体能力维度 |
4.2.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2.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2.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2.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2.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2.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2.3 身体能力维度水平总分析 |
4.3 日常行为维度 |
4.3.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3.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3.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3.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3.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3.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3.3 日常行为维度水平总分析 |
4.4 知识与理解维度 |
4.4.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4.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4.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4.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4.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4.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4.3 知识与理解维度水平总分析 |
4.5 动机与信心维度 |
4.5.1 实验干预前后组间对比 |
4.5.1.1 实验干预前组间对比 |
4.5.1.2 实验干预后组间对比 |
4.5.2 实验干预前后组内对比 |
4.5.2.1 实验组组内对比 |
4.5.2.2 对照组组内对比 |
4.5.3 动机与信心维度水平总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身体素养水平 |
5.1.2 体育课外作业干预结果显示出性别差异 |
5.1.3 12 周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干预对儿童总体的知识与理解和动机与信心维度提升幅度较小 |
5.2 建议 |
5.2.1 重视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 |
5.2.2 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更具针对性 |
5.2.3 完善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CAPL-2 问卷 |
附录2 基于健康体育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内容样式 |
附录3 计步器记录表 |
附录4 实验过程图 |
(2)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
(二) 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
(三)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
(四)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一) 内容创新 |
(二) 方法创新 |
(三) 视角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 农村留守儿童 |
(二) 福利 |
(三) 社会福利 |
(四) 儿童福利 |
二、理论基础 |
(一)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二) 福利治理理论 |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 |
一、本研究所采用的儿童福利指标 |
(一) 福利的一般测量 |
(二) 儿童福利的测量 |
(三) 儿童福利分析框架的建立 |
二、研究假设与资料收集 |
(一)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假设 |
(二)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假设 |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假设 |
(四) 资料收集与处理过程 |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结果 |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福利的比较研究 |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研究 |
四、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量化结果的讨论 |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的特点 |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特点 |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分析 |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获取与供给的质性研究 |
一、访谈方法及对象 |
(一) 访谈方法 |
(二) 访谈对象 |
二、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一) 农村留守儿童从家庭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二) 农村留守儿童从国家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三) 农村留守儿童从社区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四) 农村留守儿童从志愿组织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不同主体的供给困境分析 |
(一) 家庭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
(二) 国家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
(三) 社区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
(四) 志愿组织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提升的政策分析 |
一、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 |
(一) 以需要满足为导向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
(二) 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
二、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 |
(一)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 |
(二)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实践取向 |
(三) 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 |
三、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 |
(一) 强化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 |
(二) 落实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 |
(三) 强化农村社区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 |
(四) 发挥学校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 |
(五) 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 |
四、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 |
(一) 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儿童福利助力 |
(二)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
(二) 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 |
(三)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困境需要挖掘更深层次原因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一) 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展开异质性研究 |
(二)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应有新思维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部分举例)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人员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国际背景与问题——儿童成长与城市环境 |
1.1.2 国内背景与问题——社会转型与国家战略 |
1.1.3 学科背景与问题——空间品质与儿童友好 |
1.1.4 本研究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1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 |
1.2.2 西安曲江新区典型样本街道 |
1.2.3 西安曲江新区案例选取依据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学科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街道空间规划 |
1.5.2 儿童友好城市规划 |
1.5.3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 |
1.5.4 相关主题研究评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儿童友好视角混合研究方法 |
1.7.2 资料与数据收集方法 |
1.7.3 资料与数据分析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方法研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儿童”概念及年龄界定 |
2.1.2 “儿童友好视角”概念界定 |
2.1.3 “儿童友好空间”概念界定 |
2.1.4 “城市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
2.1.5 “儿童友好街道空间”概念界定 |
2.2 儿童心理行为学相关理论 |
2.2.1 儿童生理发展特性 |
2.2.2 儿童心理发展特性 |
2.2.3 儿童行为发展特性 |
2.2.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3 儿童与环境互动关系相关理论 |
2.3.1 环境心理学 |
2.3.2 生态心理学 |
2.3.3 生态系统论 |
2.3.4 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儿童友好视角相关研究方法 |
2.4.1 儿童的街道空间需求研究方法 |
2.4.2 街道儿童友好性评估研究方法 |
2.4.3 相关研究方法在本研究的应用 |
2.5 基于上述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框架 |
2.5.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5.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5.3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3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与工具研究 |
3.1 儿童友好视角下评估维度与评估对象研究 |
3.1.1 评估维度分析 |
3.1.2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儿童主体 |
3.1.3 评估对象分析——城市街道空间 |
3.2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研究 |
3.2.1 评估内容选取与体系性构建原则 |
3.2.2 评估内容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3 基于儿童街道空间需求的评估准则研究 |
3.3.1 具身视角下的评估准则框架研究 |
3.3.2 儿童生理特性与街道一米视角 |
3.3.3 儿童心理特性与街道空间认知 |
3.3.4 儿童行为特性与儿童独立活动 |
3.3.5 评估准则层因子以及内部逻辑 |
3.4 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指标研究 |
3.4.1 评估指标来源与筛选分析方法 |
3.4.2 街道空间安全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3 街道空间舒适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4 街道空间便捷性影响因子分析 |
3.4.5 街道空间趣味性影响因子分析 |
3.5 创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
3.5.1 评估指标修正 |
3.5.2 指标测度方法 |
3.5.3 评估权重分析 |
3.6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
3.6.1 评估框架 |
3.6.2 评估过程 |
3.7 本章小结 |
4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 |
4.1 曲江新区概况与儿童友好空间现状研究 |
4.1.1 曲江新区概况及相关规划解析 |
4.1.2 曲江新区居民及儿童概况解析 |
4.1.3 曲江新区儿童友好空间现状 |
4.1.4 曲江新区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
4.2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概况与样本街道选取 |
4.2.1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分类 |
4.2.2 街道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4.2.3 基于调研的典型样本区域选取 |
4.3 曲江新区儿童城市街道空间需求研究 |
4.3.1 儿童街道概况调研与数据获取 |
4.3.2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心理特性 |
4.3.3 曲江新区儿童的街道行为特性 |
4.3.4 儿童街道空间诉求与现状矛盾 |
4.4 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 |
4.4.1 样本街道调研与数据获取 |
4.4.2 样本街道分区评估结果 |
4.4.3 样本街道分项评估结果 |
4.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解析 |
4.5.1 儿童友好空间孤岛化,儿童缺失连续性空间体验 |
4.5.2 儿童街道互动被驱逐,社会困境下空间矛盾突显 |
4.5.3 非正式街道活动消逝,儿童缺失物理性空间交互 |
4.5.4 场所安全感供给不足,缺乏适宜儿童基础性设施 |
4.5.5 空间育智性诉求强烈,儿童缺失社会性学习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5 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
5.1 优化策略框架研究 |
5.1.1 问题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寻解 |
(1)理论寻解 |
(2)案例寻解 |
5.1.2 价值导向下的优化目标寻解 |
(1)国际背景回应·儿童友好价值 |
(2)国内背景回应·立德树人价值 |
(3)学科背景回应·城市精神价值 |
5.1.3 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框架 |
(1)双导向下的优化策略“关键”提取 |
(2)基于“关键”的优化策略框架 |
5.2 串联儿童生活空间,形成覆盖全域的童径网络 |
5.2.1 对抗空间孤岛,串联儿童生活空间 |
5.2.2 激发儿童活动,规划设计童径网络 |
5.3 提升街道品质,营造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街道空间 |
5.3.1 安全健康街道,全面改善学校区域 |
5.3.2 高效便捷街道,自由抵达儿童空间 |
5.3.3 舒适安闲街道,沉浸自然语汇场所 |
5.4 营建在游戏中成长的“儿童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5.4.1 智育街道:实体空间学习,触摸知识来源 |
5.4.2 美育街道:文化遗产传承,激发艺术邂逅 |
5.4.3 德育街道:社会空间营造,增强全龄互动 |
5.4.4 游戏街道:儿童游戏设施,移动游戏盒子 |
5.5 构建全流程下的儿童友好城市街道空间规划与管理 |
5.5.1 协同机制,多方共建培育儿童友好城市文化 |
5.5.2 儿童参与,建立参与式规划途径与长效机制 |
5.5.3 评估管理,动态生成街道儿童社会生活场所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1.1 核心概念再界定和基于此的理论分析框架初建 |
6.1.2 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街道空间评估框架 |
6.1.3 创建多维度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性评估工具 |
6.1.4 归纳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儿童友好现状问题 |
6.1.5 优化目标与关键下建立4维12 点优化策略框架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1)研究样本数量受限使评估结果存在误差 |
(2)评估指标权重赋值分析主观性较强 |
6.2.2 研究展望 |
(1)进一步探讨儿童友好与建成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2)拓展儿童友好街道研究尺度加强宏观层面分析 |
(3)深化本土化儿童友好理论以指导街道空间研究 |
(4)挖掘全球数字时代之下儿童街道生活方式变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4)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身体活动不足对健康的危害 |
1.1.2 青少年身体活动下降的后果 |
1.1.3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与身体素质现状 |
1.1.4 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 |
1.4.1 贵州省青少年身体活动及久坐行为现状 |
1.4.2 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青少年”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2 “身体活动”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3 “久坐行为”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4 “社区环境”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身体活动的内涵 |
2.2 国内外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 |
2.2.1 国外 |
2.2.2 国内 |
2.2.3 小结 |
2.3 国内外青少年久坐行为现状 |
2.3.1 国外 |
2.3.2 国内 |
2.3.3 小结 |
2.4 国内外关于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
2.4.1 国外 |
2.4.2 国内 |
2.4.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相关问卷的介绍 |
3.3.1 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PAQ-CN) |
3.3.2 青少年久坐行为问卷(ASAQ-CN) |
3.4 社区环境问卷的研制 |
3.4.1 问卷的研制依据 |
3.4.2 问卷的结构与内容 |
3.4.3 计分方式 |
3.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5.1 初步施测 |
3.5.2 正式发放 |
3.6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6.1 青少年身体活动问卷(PAQ-CN) |
3.6.2 青少年久坐行为问卷(ASAQ-CN) |
3.6.3 社区环境问卷 |
3.6.4 社区工作人员问卷 |
3.6.5 小结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家庭结构 |
4.2 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现状分析 |
4.2.1 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分析 |
4.2.2 青少年久坐行为现状分析 |
4.2.3 小结 |
4.3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现状差异分析 |
4.3.1 城乡之间的比较 |
4.3.2 年龄之间的比较 |
4.3.3 学段之间的比较 |
4.3.4 性别之间的比较 |
4.3.5 家庭结构之间的比较 |
4.3.6 小结 |
4.4 社区环境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社区环境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4.4.2 社区环境与身体活动的回归分析 |
4.4.3 小结 |
4.5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社区环境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4.5.1 城乡之间的比较 |
4.5.2 年龄之间的比较 |
4.5.3 学段之间的比较 |
4.5.4 性别之间的比较 |
4.5.5 家庭结构之间的比较 |
4.5.6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青少年调查问卷 |
附录二:社区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致谢 |
(5)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
(二)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规律探寻 |
(三)体育课程西化危机的文化化解 |
(四)民间游戏丰富内涵的价值回归 |
(五)文化记忆课程开发的自觉选择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民间体育游戏 |
(二)儿童 |
(三)课程表达 |
四、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展理论 |
(二)课程组织理论 |
(三)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转化理论 |
五、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框架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访谈法 |
(三)实地考察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历史演进轨迹 |
一、体育游戏的起源假说 |
(一)宗教仪式起源说 |
(二)军事战争起源说 |
(三)生存劳动起源说 |
(四)角色模仿起源说 |
二、古代儿童体育游戏的社会教化功能 |
(一)伦理秩序的规范 |
(二)社会行为的体验 |
(三)劳动经验的传授 |
(四)集体意识的培养 |
三、近代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与维新 |
(一)晚清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变革 |
(二)民国时期儿童体育游戏的发展 |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儿童游戏观 |
第二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价值 |
一、当代学校体育课程改造的示范 |
(一)平衡日益西化的课程价值取向 |
(二)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底色 |
(三)释放学校体育课程的潜在活力 |
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凸显 |
(一)在身心体验中享受运动乐趣 |
(二)在自主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 |
(三)在群体交往中完善健全人格 |
(四)在积极求胜中培养道德意志 |
第三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现状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调研的设计 |
(一)调研对象 |
(二)调研工具 |
(三)分析工具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问题诊断 |
(一)课程表达的总体概况 |
(二)课程表达的成效与经验 |
(三)课程表达的瓶颈与局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困境表现 |
(一)课程表达的目标失联 |
(二)课程表达的内容失语 |
(三)课程表达的方法失策 |
(四)课程表达的评价失措 |
第四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设计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程序规则 |
(一)层级与过程:课程表达的靶向调整 |
(二)嵌入与整合:课程表达的进路选择 |
(三)展示与竞技:课程表达的要素呈现 |
(四)目标与结果:课程表达的评价再构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功能定位 |
(一)儿童价值观念的正向引领 |
(二)儿童运动能力的自主提升 |
(三)儿童身心习惯的正确养成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载体 |
(一)教材教具:内容载体 |
(二)课堂教学:形式载体 |
(三)校运动会:拓展载体 |
第五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案例 |
一、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类型划分 |
(一)身体素质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运动能力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三)文化素养类游戏的课程表达 |
二、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案例呈现 |
(一)翻山头与送军粮:灵敏素质的发展 |
(二)蹦房子与跳大绳:运动能力的强化 |
(三)赛龙舟与蝶穿花:文化素养的涵育 |
三、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效果反馈 |
(一)有质量的体育课:专家评价与建议 |
(二)有内涵的体育课:教师自评与反思 |
(三)有意思的体育课:学生评价与期待 |
第六章 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环境 |
一、顶层制度支持:着力民间体育游戏落地课堂的政策引导 |
(一)顺应时代的课程建设导向 |
(二)因地制宜的特色政策保障 |
二、学校组织支持:创设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学校文化 |
(一)学科统整视域下的教学软环境营造 |
(二)体育教师“游戏认知与素养”的提升 |
三、家庭活动支持:构建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家校联动 |
(一)游戏育人职责在家庭中的落实 |
(二)体育游戏、师徒模式与亲子关系的加固 |
四、社区空间支持: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课程表达的场域延伸 |
(一)“全民健身”对社区儿童体育游戏的接纳 |
(二)社区空间与儿童体育游戏的课外拓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高密度环境中儿童成长现状 |
1.1.2 国际社会对儿童权利与友好环境的关注 |
1.1.3 我国城市环境建设对儿童的忽视现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本研究与基础解析 |
2.1 儿童友好环境的理论基础 |
2.1.1 儿童权利观念变革 |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导向 |
2.1.3 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支撑 |
2.2 儿童友好环境的实践探索 |
2.2.1 儿童友好环境典型行动回顾 |
2.2.2 儿童友好环境实践经验总结 |
2.3 环境行为视角下的儿童特征深层解析 |
2.3.1 儿童行为与环境研究的理论支持 |
2.3.2 儿童行为活动的影响因素与特征分析 |
2.4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目标 |
2.4.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发展 |
2.4.2 增进儿童环境探索与认知 |
2.4.3 提升儿童社会交往与参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的调研与筛查 |
3.1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3 调研过程 |
3.2 调研结果分析 |
3.2.1 儿童及其照护者的环境感知与偏好分析 |
3.2.2 儿童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
3.2.3 儿童相关空间环境问题汇总 |
3.3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确定 |
3.3.1 要素筛选 |
3.3.2 要素归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1 研究思路与基本逻辑 |
4.1.2 评价体系建立流程 |
4.2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量表初步设计 |
4.2.1 量表基础研究 |
4.2.2 量表项目设计 |
4.2.3 量表预测试与信度效度检验 |
4.3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初始模型构建 |
4.3.1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
4.3.2 评价体系的初始模型构建 |
4.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
4.4.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模型建立 |
4.4.2 模型的识别、拟合与修正 |
4.4.3 模型的测量恒等性检验 |
4.4.4 指标权重计算与评价体系建立 |
4.5 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
4.5.1 实例选取与评价结果分析 |
4.5.2 优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基本思路 |
5.1.1 理论模型选取 |
5.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2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
5.2.1 数据类型与来源 |
5.2.2 数据预处理与变量解释 |
5.2.3 多重中介模型基本设定 |
5.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1 基于个体差异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结果初步分析 |
5.3.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作用路径与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 |
6.1 游憩资源补充增进儿童活动机会 |
6.1.1 游憩目的地增补构建系统性网络 |
6.1.2 游憩要素完善迎合儿童环境探索需求 |
6.1.3 辅助设施配置增进游憩舒适性与保障性 |
6.2 步行环境改善强化儿童出行体验 |
6.2.1 步行基础设施完善契合儿童行为模式 |
6.2.2 街道环境吸引力提升激发儿童出行兴趣 |
6.3 街区交通组织提升儿童出行几率 |
6.3.1 细密路网控制引导儿童主动出行 |
6.3.2 步行网络营建保障儿童出行连续 |
6.3.3 交通流速限制降低儿童出行风险 |
6.4 服务设施完善满足儿童生活需求 |
6.4.1 儿童服务设施社区支持体系构建 |
6.4.2 儿童服务设施供给优化与品质提升 |
6.5 邻里氛围塑造促进儿童社会交往 |
6.5.1 设施功能整合实现代际共享 |
6.5.2 邻里空间营造促发居民交往 |
6.5.3 邻里活动引入增进代际互动 |
6.6 环境风险防控增强儿童安全保障 |
6.6.1 犯罪安全控制提升感知水平 |
6.6.2 交通安全措施强化出行防护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住区实地观察结果 |
附录2 正式调研问卷 |
附录3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 |
附录4 测量恒等性检验模型适配度 |
附录5 中介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对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回顾 |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亲子疏离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亲子疏离与农村留守儿童免疫指标的关联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慈心冥想的爱能教育训练对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的干预效果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儿童亲子疏离现状、成因、影响与干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特别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家庭德育 |
2.1.3 变革 |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
2.2.4 家有“家格” |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2.1 结构性难题 |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
3.2.6 德育“过度” |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
4.1.1 主体因素 |
4.1.2 结构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时间因素 |
4.1.5 功能因素 |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5.1.3 价值取向转换 |
5.1.4 制度内容嬗变 |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
6.3.1 内容设计求索 |
6.3.2 时代特色彰显 |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
6.3.5 系统观运用 |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
致谢 |
(9)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平行实境游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平行实境游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情况简述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的年龄段 |
1.3.2 儿童青少年的概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挑战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的挑战 |
1.6.2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重要概念研究 |
2.1 用户研究 |
2.1.1 儿童青少年的整体情况 |
2.1.2 用户特征的研究过程 |
2.1.3 用户画像表述 |
2.2 平行实境游戏的基础研究 |
2.2.1 平行实境游戏的内涵 |
2.2.2 平行实境游戏的分类方式选取 |
2.2.3 平行实境游戏的技术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行实境游戏的设计策略研究 |
3.1 平行实境游戏的核心元素 |
3.2 平行实境游戏的逻辑框架 |
3.3 延长平行实境游戏生命周期的设计策略 |
3.4 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平行实境游戏设计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平行实境游戏设计实践 |
4.1 游戏世界观的构建 |
4.1.1 游戏世界观的三个层次 |
4.1.2 表象层——用文字和图像描述游戏 |
4.1.3 结构层——游戏系统和规则设计 |
4.1.4 思想层——游戏的精神和希冀 |
4.2 游戏交互设计 |
4.2.1 游戏信息架构 |
4.2.2 游戏交互流程 |
4.2.3 游戏交互热区和手势 |
4.3 游戏视觉设计 |
4.3.1 以角色为主体的游戏Logo |
4.3.2 扩展色域指导下的界面配色 |
4.3.3 幻想几何风的界面场景图 |
4.3.4 游戏阵营的营徽图标 |
4.3.5 界面视觉设计的完整效果 |
4.3.6 游戏动画视频的设计制作 |
4.4 游戏设计的验证和反馈 |
4.4.1 测试目的和方法 |
4.4.2 被试玩家情况说明 |
4.4.3 访谈测试过程和结果分析 |
4.4.4 游戏在Tap Tap平台的数据反馈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结构性访谈内容记录 |
附录2 非参与式观察的录音转录文本 |
附录3 参与式观察的录音转录文本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体育设施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关联研究 ——基于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儿童青少年 |
2.1.2 体育设施 |
2.1.3 身体活动 |
2.2 理论基础 |
2.2.1 青少年身体活动促进模型 |
2.2.2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
2.3 指标测量 |
2.3.1 体育设施的测量 |
2.3.2 身体活动的测量 |
2.4 体育设施研究现状 |
2.5 体育设施与身体活动的关系研究现状 |
2.5.1 可获性与身体活动 |
2.5.2 可用性与身体活动 |
2.5.3 安全性与身体活动 |
2.5.4 美学性与身体活动 |
2.5.5 可达性与身体活动 |
2.6 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德尔菲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调查问卷的编制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初选 |
4.1.2 专家选取 |
4.1.3 专家咨询问卷的编制、发放与回收 |
4.1.4 专家调查结果 |
4.2 问卷编制及选项赋值 |
4.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1 问卷的信度检验 |
4.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5 结果与分析 |
5.1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分析 |
5.2 体育设施的现状分析 |
5.2.1 体育设施的总体现状分析 |
5.2.2 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水平 |
5.2.3 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水平 |
5.2.4 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水平 |
5.3 身体活动的现状分析 |
5.3.1 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 |
5.3.2 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 |
5.3.3 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 |
5.4 体育设施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关系 |
5.4.1 体育设施与身体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5.4.2 体育设施对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5.4.3 体育设施对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5.4.4 体育设施对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5.4.5 体育设施对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四、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健康体育(HBPE)课程理念的体育课外作业对儿童身体素养影响研究[D]. 刘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D]. 袁书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3]儿童友好视角下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空间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D]. 武昭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贵州省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D]. 孙涛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 韩文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D]. 孟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亲子疏离对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 孙笑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8]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9]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平行实境游戏设计研究[D]. 杨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体育设施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关联研究 ——基于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的调查[D]. 辛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