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eb GIS在城市地价监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1](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郑国[2](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孔辉[3](2016)在《基于WebGIS基准地价发布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信息化,产业化,智能化发展的时代,土地市场也成为了当下新兴技术的受益者。从最初的不成熟到如今的规范化、智能化,对国土行业的各项基础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其中,基准地价信息的管理这个基础的土地工作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这个朝阳产业的介入以及Web2.0时代的到来,也从以前的人为手工作业为主变为如今的高智能的信息化办公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共享。本文以基准地价生产数据为前提,从管理和应用方向着手,基于JavaScript技术、Java Web技术以及ArcGIS for Server技术,采用WebGIS系统设计、MVC开发模式,B/S(浏览器/服务器)多层架构模式设计实现了集地图浏览、地价数据管理、地价数据查询、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系统综合管理等五大模块为一体的基准地价发布与管理信息系统。基于JavaScript和WebGIS的技术实现了跨多浏览器兼容,并且大大减少了服务器端的压力,JQueryUI设计增强了与用户的交互体验,开源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增强了系统效率并减少了开发成本,为相关使用部门对基准地价数据有效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最后以2015年延安市宝塔区基准地价数据库为数据源,测试了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测试结果证明系统功能基本完备,有较高实用性,满足各层人员操作,并有着友好的界面交互。采用的例如AJAX技术、开源的PostgreSQL数据库均提高了系统应用效率,也说明了该系统对相关基准地价工作有着帮助和借鉴作用。
陈俊宇[4](2014)在《基于数字地价模型的成都市地价时空分异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进程加快是中国社会近些年来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一方面通过内部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土地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又积极的向外部扩展土地面积,以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土地价格也伴随着这两方面情况在时间上和时空上不断变化分异,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地价格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城镇化质量等发展要求,利用土地价格的引导机制是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的研究城市地价时间变化特征与空间布局结构。本文利用成都市2001年至2012年住宅和商业出让土地数据,基于数字地价模型,开展成都市地价时空分异规律的研究。首先对样点数据进行了各类修正,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及可比性;其次,结合土地资源价值、地租与地价、地统计学等理论基础,利用ESDA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以期初步掌握样点数据的分布格局、空间自相关性以及分异趋势;并利用克里格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形成不同时期各类用途的地价分布图;然后结合成都市实际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成都市地价时空分异规律,分时段、分用途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地价的分异规律进行研究。最后,进一步深入探索了时空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预测城市未来地价分异变化趋势,并总结提出了城市发展、地价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建议。
曹天邦[5](2013)在《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价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时空复合过程,具有两个主要的特性:时效性和空间性。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特殊性。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城市地价的时空变化日趋复杂。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地价研究理论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时间演变—空间演变—影响因素"为主线,结合"主城区—河西新城"不同尺度,对南京市主城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规律,为准确地反映城市地价变化,为城市地价的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十多年来,南京市住宅地价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其次,技术进步成为城市地价空间结构改变的基础推动力,特别是交通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发展。再次,相关政策也是影响城市住宅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2)近年来南京市住宅地价总的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南京市2000-2009年住宅地价变动分为三个不同阶段,①2000-2004年,为地价快速上涨期,平均增长率高达11.78%;②2005-2006年,为地价平稳增长期,平均增长达4.43%;③2007-2009年,为地价剧烈变动期,增长率分别为12.11%、-10.74%和12.13%。总体上看,住宅地价处于稳定上涨过程中,年平均涨幅为6.89%。(3)通过数字地价模型构建,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空间结构具有如下特征:①地价空间分布呈现圈层式结构。②地价分布在空间分布上不仅存在连续性,还具有明显的变异性。③地价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④地价梯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4)基于南京市地价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显示:①经过多年的变化,住宅地价的分布总体呈现若干个主中心和次中心组成的多中心分布格局。②中心区域地价升幅普遍高于边缘区域的地价升幅。③地铁沿线地价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凸起,并呈对称分布,具有明显的廊道效应。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购房时逐渐摆脱传统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关注住房环境等条件。⑤南京市大力实施"一城三区"的城市建设,奥体南部和仙林地区地价增长较快。⑥城市住宅空间演变处于向心集聚和离心扩散并存阶段。(5)影响南京市住宅地价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三者共同作用于地价的变化,导致土地需求在空间上的变动,进而引起地价的时空演变。①从宏观上讲,南京住宅用地整体地价的变动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②从中观和微观上讲,地价空间上演变主要体现在城市内部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城市规划、公用设施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的影响。(6)2003年和2009年GWR模型的南京市住宅地价的空间结构对比分析表明,空间不同位置受相同地价影响因素的影响及其力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并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化。具体表现为,①随着影响因素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合理均衡分布,区域差异性缩小,一般会减弱其对地价的影响。②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导致CBD、主干道、公交等对地价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发生变化。③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居民逐渐注重生活质量、居住品位的提高,公园绿地对地价的影响程度超过其他公用设施。此外,GWR模型与特征价格模型相比具有优越性。(7)河西新城建设对住宅地价时空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河西新城中部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地价迅猛增长,中部住宅地价和北部住宅地价差距不断缩小,河西新城的住宅地价中心总体明显呈现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而与南京主城区大尺度空间不同的是,重大项目的举行成为河西新城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等建设发展的直接动力,加速了住宅区位条件的变化。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揭示了城市地价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差异性和变动性。(2)基于统计学、地统计学、GIS技术空间分析方法等,构建地价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谢政廷[6](2013)在《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诊断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商品住宅房价走势成为政府、消费者、媒体最为关注的话题。从理论上说,房价主要由楼面地价、建筑成本、利润及税费等四大块组成。其中楼面地价是房价的主要构成成本之一,其水平的合理与否对房价的合理程度有直接的影响。运用GIS技术与地价相关理论结合可以实现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四维(三维空间和时间)信息的动态变化与楼面地价健康水平的诊断。本系统引用网格地价来弥补已有监测点数据覆盖不全面、不精细的缺点,综合运用协调度理论、土地经济与评价理论、统计学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及偏离度的相关理论,结合GIS二次开发技术,对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的估算和健康水平的诊断。运用C#语言,基于Visual Studio2010开发平台嵌入GIS开发组件(ArcGIS Engine与ArcGIS Server)来开发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诊断系统。系统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开发思想,采用逻辑分层的软件设计模式将系统分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管理层。表现层主要包括:地图显示、界面操作等用户直接交互操作模块;业务逻辑层包括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与ArcGIS Server组件开发的网格地价、地价诊断、查询统计、结果图输出、网络发布、在线互动等模块;数据管理层以SQL Server2008为属性数据库结合空间数据引擎(ArcSDE)来管理系统数据库,采用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操作数据库,完成对数据的插入、读取、删除、更新、查询等操作。本系统以南京市为例对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诊断系统进行实例验证,实例证明系统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诊断与预警技术导则”的编写提供理论实践基础。
王亢[7](2013)在《北京市城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土地价格可以灵敏的反映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是衡量城市土地市场是否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土地价格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是土地抵押、出租、转让、出让等一系列的市场行为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土地制度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上充当着唯一供给者的角色。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地价作为杠杆,调控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产运作与土地市场运行。政府的垄断地位为地价政策的制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避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本文主要借助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建立北京市市区数字地价模型:从空间和区位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城市发展中的地价变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将不同用途的地价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影响城市地价的区位要素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对我国地价的研究在理论上作一个有效的补充;找出影响地价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此提出促进地价杠杆作用合理有效发挥政策建议,达到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实现用地结构优化的目的,在实践中为城市合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张雅杰[8](2011)在《基于城市公共网格的土地信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网格单元的划分是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基础。由于各职能管理部门对网格单元划分要求详细程度不同,各行业间的管理网格单元表现出彼此包含、重叠、交叉或分离的特点,这必然成为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共享的瓶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数据基础上统一管理基础——空间基础网格单元。城市网格单元划分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城市统一的不规则网格基本单元划分,根本性的改善信息共享的瓶颈。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如何借助城市网格,整合城市范围内的政府信息化资源,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成为现在研究热点。宗地是独立的封闭的权属单元,也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最为精细的管理网格单元。从理论和实践来看,宗地无疑是土地管理中最权威的最关键的最不可撼动的管理单元。那么在现有的城市网格体系下,在城市基础网格数据共享的要求下,如何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和基础网格的结合是一个土地管理工作者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入手,探讨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将空间基础网格划分方法应用于深圳实际,重点探讨了公共网格在城市管理中和土地管理领域的应用,并以深圳市为例,实现了土地管理数据和信息到公共网格体系的选择性加载。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网格与网格化管理概述:本章介绍了网格的由来、地理网格的划分、含义和特征,界定了网格、网格单元、基础网格单元、网格化管理等重要概念及社区和城市建成区等相关概念,挖掘了网格化管理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思想和“3E”、"GBCP"和善治等管理学理念,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网格化划分与编码:本章对公共网格的划分约定了原则,并针对深圳市的具体情况和空间信息统一基础网格应用的最终目标,提出“逐层叠加、迭代细分”的方法。按照市区级——街道级——社区级——基础网格”逐步细化,对每个社区进行精细网格划分,由多级网格数据形成能承载不同层次信息的网格金字塔,最后约定网格编码的规则和方法。并在充分调研深圳市有关职能部门对空间网格应用的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空间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城市网格单元的离散性之间关系基础上,进行了整个深圳市的网格划分和编码。第四章基础网格在城市管理中应用:本章由网格最初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引出了城市基础网格单元,给出了基本公共网格的定义、分析了基础网格的公共属性。接着分析了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内容体系。结合现在的城管新模式,分析其平台建设的框架、数据库建设思路、各主要应用子系统和功能、关键技术及其体制创新。虽然网格化城管新模式进行得如火如茶,但现有网格化城市管理中涉及到房屋土地方面,仅包括宣传栏、人防工事、地下室等寥寥几项,根本不足以反映土地管理需求,因此需加强土地管理信息服务与空间基础网格和现有城管新平台的关系研究。第五章基础网格在土地管理中应用:网格化城市管理里面鲜有涉及土地管理内容,本章对公共网格和土地管理工作的结合进行了研究。本章首先从土地信息服务发展引出现代土地信息服务的定义、特点,结合用户和需求分类构建土地信息需求模型。接着从学科高度在理论上总结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并进行评述,并结合基层土地管理工作内容总结土管工作的内容体系。总结了现阶段包括宗地、图斑、地价网格、法定图则、和公共网格这五种土地管理单元的种类,提出了将各管理单元信息加载于公共网格,建立基于公共网格的土地信息服务系统,并归纳了土地信息服务内容,分析了土地信息服务特点。第六章城市公共网格土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本章以深圳特区的实地数据为实验数据,以土地领域信息服务为例,从行政管理和公众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多源异构的多级网格数据和土地调查等数据进行专业的叠置处理,得到了多级网格数据中建筑密度、容积率、地价水平、土地利用比例等土地信息指标,从数据表中可以定量地得出土地利用相关属性值,从专题图的分层设色等级可以定性地表达出区域和整体的差异。从而实现了利用多级网格数据进行土地信息的统一管理,成功的实现了基于公共网格的土地信息处理和传递,扩展了城市公共网格的应用,使得土地信息在宏观决策层面上又增加了房产土地领域“中观”层次相关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层次,实现了进一步的土地精细化管理。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总结了论文主要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
鄂继芳[9](2010)在《基于MAPGIS-IMS巴彦浩特镇基准地价空间信息系统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内蒙古巴彦浩特镇基准地价评估及动态监测空间数据库,基于MapGIS7—IMS及ASP.NET平台对巴彦浩特镇基准地价信息系统设计及开发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制定了具体开发方案并作了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程序设计及编制、程序试调试及运行,同时就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难点及创新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再认识,以便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巴彦浩特镇于2005年先后完成了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和地价监测体系设定工作,积累了大量相关空间数据,而且随着地价监测,信息量加大,数据间的关系日趋复杂。采用常规的集中管理和表达方式,已难以适应信息公众化的需求。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究探索如何设计和实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准地价信息系统,即在互联网平台上建立巴彦浩特镇基准地价空间信息系统,实现巴彦浩特镇地价信息的网络发布和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阐述了基于MAPGIS-IMS的城镇基准地价空间信息系统开发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巴彦浩特镇基准地价信息特征及信息共享需求,分析了城镇基准地价空间信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建设城镇基准地价空间信息系统的迫切性和可行性。然后分析了MAPGIS-IMS及ASP.NET的技术内涵与原理,包括MAPGIS-IMS的概念、内容、应用方法及(基于Visual Studio2005)ASP.NET和C#程序设计技术等,并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和体系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论述。根据系统建设的目标,对系统功能架构进行总体规划设计。采用流行的面向对象组件式WebGIS开发技术,进行了程序设计、编制、调试及试运行,初步实现了巴彦浩特镇基准地价WEB空间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基于WEB浏览器基本地图显示操作、复杂信息查询操作、地价相关信息统计分析等。最后完整详细阐述并总结了巴彦浩特镇基于MAPGIS-IMS城镇基准地价空间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特点及难点,为其它空间型信息系统建设和开发提供了经验。
梁松[10](2010)在《城市规划动态监管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Quickbird、Geoeye-I等亚米级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卫星的陆续升空及其商业运营,为城市规划遥感监测提供了有效而适用的数据源和应用研究机会。本文以Quickbird、IKONOS卫星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针对我国迅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监管任务,开展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变化检测、遥感信息模型和Web GIS监管服务的研究。通过对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业务分析,确定了研究的遥感数据源和处理流程。针对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的特点,介绍了常用的一些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改进的小波融合算法。根据城市规划遥感监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信息提取和分类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的遥感信息模型建立方法,研究了监测目标的光谱和空间特征,并建立了相应的遥感应用模型。在监测系统设计方面,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GIS监测分析方法。
二、Web GIS在城市地价监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eb GIS在城市地价监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
1.2 研究问题 |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
1.4 相关概念 |
1.4.1 旧城中心区 |
1.4.1.1 概念定义 |
1.4.1.2 范围界定 |
1.4.2 土地混合利用 |
1.4.3 可持续更新 |
1.5 研究综述 |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目标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1.1 跨学科综合 |
1.7.1.2 历史研究 |
1.7.1.3 比较归纳 |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
7.1.1 分析要素确立 |
7.1.2 分析对象界定 |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
7.2.1.3 小结 |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
7.2.2.3 小结 |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
7.4.1.3 小结 |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
7.4.3.3 小结 |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里昂简介 |
4.2.1 地理环境 |
4.2.2 城市发展历程 |
4.2.3 空间演变历程 |
4.2.4 联运交通网络 |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
5.5.1 基本概况 |
5.5.2 开发模式 |
5.5.3 场所营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
6.5.1 产业转移 |
6.5.2 产业结构调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1 南京高铁概况 |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8.1 南京南站概况 |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
8.5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基本结论 |
10.1.2 研究创新点 |
10.2 研究后续讨论 |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WebGIS基准地价发布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WebGIS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 |
1.2.1 WebGIS的发展历史概述 |
1.2.2 WebGIS在国内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WebGIS相关知识 |
2.1 WebGIS概述 |
2.1.1 WebGIS的概念 |
2.1.2 WebGIS的应用优势 |
2.2 WebGIS的功能和特点 |
2.2.1 WebGIS的常用功能 |
2.2.2 WebGIS的应用特点 |
2.3 WebGIS的技术基础 |
2.3.1 WebGIS应用原理和基础技术 |
2.3.2 WebGIS的基本架构与组成部分 |
第三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
3.1 客户端技术 |
3.1.1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
3.1.2 AJAX中间件技术 |
3.1.3 JQuery脚本技术 |
3.2 数据库技术 |
3.2.1 PostgreSQL数据库 |
3.2.2 Arc SDE中间件 |
3.2.3 常用数据库比较 |
3.3 服务器端技术 |
3.3.1 ArcGIS for Server地图服务技术 |
3.3.2 Apache Tomcat Web Server服务器 |
3.3.3 地图缓存与切片技术 |
3.3.4 Arc GIS for Server REST接口 |
3.4 在线地图服务技术 |
3.4.1 在线地图技术特点 |
3.4.2“天地图”在线地图服务技术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2.1 系统设计的目的 |
4.2.2 系统的逻辑架构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需求设计 |
4.3.2 数据库的设计规范 |
4.3.3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3.4 数据库详细设计 |
4.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4.1 地图浏览功能 |
4.4.2 数据管理功能 |
4.4.3 地图数据查询功能 |
4.4.4 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 |
4.4.5 综合管理功能 |
4.5 系统的安全策略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与展示 |
5.1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
5.2 系统功能实现 |
5.2.1 系统登录功能 |
5.2.2 地图浏览功能 |
5.2.3 数据查询功能 |
5.2.4 数据管理功能 |
5.2.5 统计分析功能 |
5.2.6 系统其他功能 |
5.2.7 系统综合管理功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数字地价模型的成都市地价时空分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范围的确定 |
1.4.1 成都市简要概况 |
1.4.2 研究范围确定依据及结果 |
2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3.1 区位论 |
2.3.2 土地资源价值理论 |
2.3.3 地租与地价理论 |
2.3.4 数字地价模型 |
2.3.5 探索性数据分析 |
2.3.6 空间插值理论 |
3 数字地价模型的建立 |
3.1 成都市出让土地情况 |
3.2 研究数据说明 |
3.2.1 地价样点数据的获取 |
3.2.2 样点地价修正 |
3.2.3 样点数据分类 |
3.2.4 建立地价样点数据库 |
3.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1 样点分布情况检验 |
3.3.2 全局趋势分析 |
3.3.3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3.4 建立成都市数字地价模型 |
3.4.1 空间插值 |
3.4.2 成都市数字地价模型建立 |
4 成都市地价时空分异规律研究 |
4.1 成都市地价模型的时间演变特征及趋势 |
4.1.1 住宅用地地价时间演变特征及趋势 |
4.1.2 商业用地地价时间演变特征及趋势 |
4.2 成都市地价模型的空间演变特征及趋势 |
4.2.1 住宅用地地价空间演变特征及趋势 |
4.2.2 商业用地地价空间演变特征及趋势 |
4.3 住宅与商业地价分异规律对比 |
4.3.1 住宅与商业地价时间分异规律对比分析 |
4.3.2 住宅与商业地价空间分异规律对比分析 |
5 成都市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 |
5.1 地价时空分异一般影响因素 |
5.1.1 经济发展因素 |
5.1.2 政策规划因素 |
5.1.3 人口因素 |
5.2 地价时空分异区域影响因素 |
5.2.1 商服繁华程度 |
5.2.2 环境因素 |
5.2.3 交通因素 |
5.3 其他因素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住宅地价时间分异规律 |
6.1.2 商业地价时间分异规律 |
6.1.3 住宅地价空间分异规律 |
6.1.4 商业地价空间分异规律 |
6.1.5 住宅与商业地价分异规律对比 |
6.1.6 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土地价格 |
1.3.2 地价动态监测 |
1.3.3 城市空间结构 |
1.3.4 城市地价空间结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地价空间研究 |
2.2 地价变化影响因素及地价动态研究 |
2.3 地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
2.3.1 地统计学在地价方面研究 |
2.3.2 特征价格模型在地价方面研究 |
2.3.3 GWR模型在地价方面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4.1 地价空间研究评述 |
2.4.2 地价变化影响因素及地价动态研究评述 |
2.4.3 地价模型与方法研究评述 |
第3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 |
3.1 地租地价理论 |
3.2 土地区位论 |
3.3 城市空间增长和增值理论 |
3.4 相关地价空间结构模型 |
3.4.1 杜能圈 |
3.4.2 阿朗索竞租模型 |
3.4.3 多中心城市竞租模型 |
3.4.4 城市经济动态模型 |
3.4.5 土地利用结构与形态模式 |
3.4.6 地价梯度模型 |
3.5 相关理论评述 |
第4章 城市地价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城市地价空间结构演变 |
4.1.1 城市地价空间结构模型 |
4.1.2 城市地价在时空序列上的演化 |
4.1.3 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的演变 |
4.2 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
4.2.1 影响城市地价变动的因素分析 |
4.2.2 地价空间结构演变动力机制 |
4.3 我国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的演变以及影响因素 |
4.3.1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演变 |
4.3.2 城市地价空间结构演化状况概述 |
4.3.3 我国城市地价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时空演变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基本情况 |
5.1.2 南京市土地市场 |
5.2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数据预处理 |
5.2.3 住宅地价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5.3 数字地价模型的构建 |
5.3.1 数字地价模型立体效果图 |
5.3.2 地价等值线图 |
5.3.3 住宅地价向量图 |
5.3.4 住宅地价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5.4 南京市住宅地价时间演变分析 |
5.4.1 2000-2009年南京住宅地价变化状况 |
5.4.2 南京与全国其他城市住宅地价变化的比较 |
5.4.3 南京住宅地价变化特征分析 |
5.4.4 地价时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5.4.5 南京市住宅地价变化趋势预测 |
5.5 南京市住宅地价空间演变分析 |
5.5.1 基于中心基点的地价剖面分析 |
5.5.2 基于全区基点的地价剖面分析 |
5.5.3 地价增值分析 |
5.5.4 住宅地价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5.5.5 住宅地价空间演变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
6.1 南京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GWR模型构建 |
6.1.1 地价影响因素选取 |
6.1.2 GWR模型构建 |
6.1.3 回归系数和P值统计对比分析 |
6.2 住宅地价的空间结构对比分析 |
6.2.1 距CBD距离GWR结果对比分析 |
6.2.2 距商服中心距离GWR结果对比分析 |
6.2.3 距主干道距离GWR结果对比分析 |
6.2.4 距公交站点距离GWR结果对比分析 |
6.2.5 距医院距离GWR结果对比分析 |
6.2.6 距公园绿地距离GWR结果对比分析 |
6.2.7 距中学距离GWR结果对比分析 |
6.2.8 距小学距离GWR结果对比分析 |
6.2.9 距幼儿园距离GWR结果对比分析 |
6.3 地价影响因素分异特点 |
6.4 与特征价格模型的比较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西新城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1 河西新城的发展背景和历程 |
7.1.1 开发新城的必要性 |
7.1.2 新城发展为何选择河西地区 |
7.1.3 河西新城建设发展历程 |
7.2 河西新城总体发展规划评价 |
7.2.1 相关规划进程与实施状况评价 |
7.2.2 目前河西新城定位和总体空间规划 |
7.3 河西新城空间演变的动力因素分析 |
7.4 2000年以来影响住宅地价的主要设施建设 |
7.4.1 商服中心和CBD建设 |
7.4.2 交通建设 |
7.4.3 公用设施建设 |
7.4.4 产业园建设 |
7.5 河西新城住宅地价时空变化 |
7.5.1 河西新城住宅地价区段的划分 |
7.5.2 河西新城住宅地价时空变化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时空演变规律与调控建议 |
8.1 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总体特征与规律 |
8.1.1 住宅地价时序变动特征的分析 |
8.1.2 住宅地价空间演变模式的分析 |
8.1.3 住宅地价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性特征的分析 |
8.1.4 住宅地价空间结构演变机制的分析 |
8.1.5 住宅地价空间结构演变影响因素的分析 |
8.2 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调控建议 |
8.2.1 住宅地价调控的目标 |
8.2.2 住宅地价调控的原则 |
8.2.3 住宅地价调控的建议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9.3 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诊断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综述小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与研究方法 |
2.1 系统关键技术 |
2.1.1 GIS及其二次开发方式 |
2.1.2 ArcGIS Engine组件式开发 |
2.1.3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
2.2 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诊断方法研究 |
2.2.1 相关概念 |
2.2.2 诊断原则 |
2.2.3 诊断流程 |
2.2.4 网格地价计算方法 |
2.2.5 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诊断方法 |
第3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设计原则 |
3.2.2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3.2.3 系统总体结构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系统数据库结构 |
3.3.2 监测点编号 |
3.3.3 监测点补设 |
3.3.4 数据表结构 |
3.3.5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关联 |
3.4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3.4.0 用户界面设计 |
3.4.1 基础GIS功能 |
3.4.2 用户管理模块 |
3.4.3 数据管理模块 |
3.4.4 查询统计模块 |
3.4.5 回归分析模型计算模块 |
3.4.6 网格地价模块 |
3.4.7 楼面地价诊断模块 |
3.4.8 地图发布系统模块 |
第4章 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诊断系统应用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来源 |
4.3 系统应用实例 |
4.3.1 网格地价计算 |
4.3.2 楼面地价诊断 |
4.3.3 地图发布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北京市城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地价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地价研究进展 |
1.3 论文设计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重点与创新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价的内涵 |
2.1.2 土地价格变动趋势及规律性 |
2.1.3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4 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5 GIS 基本原理与 ArcGIS 软件简介 |
2.2 相关理论 |
2.2.1 区位论 |
2.2.2 地租与地价理论 |
2.2.3 城市规划与城市化理论 |
3 北京市土地交易状况 |
3.1 研究对象 |
3.2 北京市商业用地交易状况 |
3.3 北京市住宅用地交易状况 |
4 北京市地价空间结构分析 |
4.1 数字地价模型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
4.1.1 变异函数理论 |
4.1.2 克里格方法(Kriging) |
4.2 数据来源 |
4.3 商业用地数字地价模型构建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利用 ESDA 工具检查分析地价样本数据 |
4.3.3 采用克里格插值法生成数字地价模型 |
4.4 住宅用地数字地价模型构建 |
4.4.1 数据来源 |
4.4.2 参数修正及 Kriging 插值 |
5 北京市地价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5.1 商业用地地价空间结构分析 |
5.2 住宅用地地价空间结构分析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北京市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实现用地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城市公共网格的土地信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的要求 |
1.1.2 数字城市与数字国土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网格化城市管理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网格化城市管理研究现状 |
1.3.3 国土资源网格化研究进展 |
1.3.4 研究现状总结与评述 |
1.4 本文组织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网格的由来 |
2.2 地理网格 |
2.2.1 网格地图的由来 |
2.2.2 地理网格的划分 |
2.2.3 基本网格的数学表达 |
2.2.4 基本网格的特征 |
2.2.5 网格化城市公共管理体系 |
2.3 相关概念界定 |
2.3.1 网格、网格单元、基础网格单元 |
2.3.2 公共网格 |
2.3.3 城市精细化管理 |
2.3.4 网格化管理 |
2.3.5 社区与城市建成区 |
2.4 网格化管理理论基础 |
2.4.1 系统论基础 |
2.4.2 信息论基础 |
2.4.3 控制论基础 |
2.4.4 协同论基础 |
2.4.5 管理学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础网格单元划分与编码 |
3.1 基础网格单元划分原则 |
3.1.1 法定基础原则 |
3.1.2 属地管理原则 |
3.1.3 现状管理原则 |
3.1.4 方便管理原则 |
3.1.5 管理对象原则 |
3.1.6 面积适度原则 |
3.1.7 边界可识别原则 |
3.1.8 地理布局原则 |
3.2 网格划分的技术流程 |
3.2.1 网格划分采用方法 |
3.2.2 网格划分数据说明 |
3.2.3 网格划分执行步骤 |
3.3 网格成果表达 |
3.4 网格编码的规则和方法 |
3.4.1 编码规则 |
3.4.2 编码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网格在城市管理中应用 |
4.1 网格在社会经济领域应用 |
4.2 城市基础网格单元的产生 |
4.2.1 万米网格单元的产生 |
4.2.2 基础公共网格的定义 |
4.2.3 基础网格的公共属性 |
4.2.4 城市基础网格的本质 |
4.3 网格化城市管理内容体系 |
4.3.1 城市管理系统及业务 |
4.3.2 城市部件分类规则 |
4.3.4 网格化城市管理内容体系 |
4.4 现行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模式 |
4.4.1 城管新模式信息平台建设 |
4.4.2 城管新模式数据库建设 |
4.4.3 城管新模式应用系统 |
4.4.4 城管新模式关键技术 |
4.4.5 现行城市部件分类与编码 |
4.4.6 网格化城市管理体制创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础网格在土地管理中应用 |
5.1 土地管理信息服务演变过程 |
5.1.1 土地信息服务发展阶段 |
5.1.2 现代土地信息服务的定义 |
5.1.3 土地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
5.2 土地管理理论研究内容体系 |
5.2.1 土地管理学科内容体系 |
5.2.2 基层土地管理工作内容 |
5.2.3 土地管理内容综述 |
5.3 现阶段土地管理单元种类 |
5.3.1 权属管理单元—宗地 |
5.3.2 利用管理单元—图斑 |
5.3.3 地价管理单元—地价网格 |
5.3.4 规划控制性单元—法定图则 |
5.3.5 城市网格化管理单元—公共网格 |
5.4 基于公共网格的土地信息服务 |
5.4.1 公共网格与其他土管网格单元间关系 |
5.4.2 基于公共网格的土地信息服务系统 |
5.4.3 基于公共网格的土地信息服务内容 |
5.4.4 基于公共网格的土地信息服务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公共网格土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
6.1 系统分析 |
6.1.1 系统目标 |
6.1.2 系统需求分析 |
6.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
6.2.1 数据源说明 |
6.2.2 数据预处理 |
6.2.3 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
6.3 系统总体设计 |
6.3.1 系统开发环境及工具 |
6.3.2 系统模块设计 |
6.4 系统实现 |
6.4.1 系统界面制作 |
6.4.2 相关模块设计 |
6.4.3 系统优点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主要考参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简介 |
致谢 |
(9)基于MAPGIS-IMS巴彦浩特镇基准地价空间信息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2 城镇基准地价概述 |
2.1 城镇基准地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
2.2 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程序 |
2.3 地价监测点的维护与更新 |
2.4 城镇基准地价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 |
3 MAPGIS-IMS 平台功能概述 |
3.1 MAPGIS_IMS 平台 |
3.2 MAPGIS-IMS 基本功能及特点 |
3.3 MAPGIS-IMS 基本工作原理 |
3.4 MAPGIS-IMS 组件结构 |
3.5 MAPGIS-IMS 数据管理 |
3.6 MAPGIS-IMS 关键技术 |
4 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 |
4.1 系统分析 |
4.1.1 需求分析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开发工具 |
4.2.1 开发环境概述 |
4.2.2 系统开发平台 |
4.2.3 开发软件—VISUAL STUDIO.NET2005 及其特点 |
4.3 系统总体设计 |
4.3.1 系统设计目的 |
4.3.2 系统设计原则 |
4.3.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4.3.4 系统功能设计 |
5 系统开发与实现 |
5.1 空间数据服务器配置 |
5.1.1 GIS 数据服务器配置过程 |
5.1.2 安装和配置INTERNET 服务(IIS) |
5.2 开发的准备工作 |
5.3 具体功能实现 |
5.3.1 基本显示及地图漫游功能 |
5.3.2 放大镜功能 |
5.3.3 鹰眼显示功能 |
5.3.4 地图测量功能 |
5.3.5 地图查询功能 |
5.3.6 统计分析功能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1.1 系统特色 |
6.1.2 系统创新点 |
6.2 改进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城市规划动态监管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内方面 |
1.2.2 国外方面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相关的研究课题 |
1.3.2 特色和重点研究问题 |
1.3.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1.3.5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 2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业务与技术流程 |
2.1 概述 |
2.1.1 城市规划相关概念 |
2.1.2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业务流程 |
2.1.3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技术流程 |
2.2 数据获取 |
2.2.1. 城市规划监管数据需求 |
2.2.2. 城市规划监管数据源分析 |
2.3 面向城市规划监管的遥感数据处理 |
2.4 变化信息提取与识别 |
2.5 核查与成果发布 |
2.5.1 核查 |
2.5.2 成果发布 |
2.6 小结 3 遥感图像处理核心技术 |
3.1 图像纠正与配准 |
3.2 遥感影像的数字镶嵌 |
3.3 图像变换 |
3.4 图像增强 |
3.5 多源遥感图像数据融合 |
3.5.1 融合的概念 |
3.5.2 融合的基本理论 |
3.5.3 主要融合方法 |
3.5.4 融合方法的应用比较 |
3.6 改进型小波融合算法 |
3.6.1 小波理论的发展 |
3.6.2 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算法 |
3.6.3 基于PCA变换、小波变换与高通滤波的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
3.7 实例分析 |
3.8 小结 4 变化信息检测(提取)分类的理论和方法 |
4.1 概述 |
4.2 变化检测的地物及其遥感图像特征分析 |
4.2.1 变化检测中地物的地学特征 |
4.2.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 |
4.2.3 地物与遥感图像间的对应关系 |
4.2.4 地物遥感信息空间 |
4.3 变化检测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 |
4.3.1 分类后比较法 |
4.3.2 代数运算方法 |
4.3.3 可视化分析法 |
4.3.4 光谱特征变异法 |
4.3.5 主成分分析法 |
4.3.6 变换向量分析法 |
4.3.7 小波变换法 |
4.3.8 面向对象法 |
4.3.9 变化检测方法分析 |
4.4 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分类方法 |
4.4.1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特点 |
4.4.2 面向对象分类的概念 |
4.4.3 面向对象分类的优点 |
4.4.4 面向对象分类的难点 |
4.4.5 面向对象分类的流程 |
4.4.6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专题对象分析 |
4.5 实例分析及评价 |
4.5.1 Definiens分类软件 |
4.5.2 实例分析 |
4.6 小结 5 城市规划遥感专题监测模型研究 |
5.1 概述 |
5.2 遥感信息模型 |
5.2.1 遥感信息模型的概念 |
5.2.2 遥感信息模型的建立 |
5.3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专题目标的光谱、空间和纹理等特征 |
5.3.1 建设工程监测目标的特征 |
5.3.2 城市道路监测目标的特征 |
5.3.3 城市水系监测目标的特征 |
5.3.4 城市绿地监测目标的特征 |
5.3.5 建设用地监测目标的特征 |
5.3.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监测目标的特征 |
5.4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专题应用模型 |
5.4.1 面向对象的遥感模型建立方法 |
5.4.2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专题模型 |
5.5 遥感信息模型的数学表达 |
5.6 实例分析 |
5.7 小结 6 基于WEB服务的GIS监测分析研究 |
6.1 概述 |
6.1.1 Web Services简介 |
6.1.2 Web Services的工作原理 |
6.2 基于WEB服务的监测系统设计 |
6.2.1 监测系统技术框架 |
6.2.2 基于Web服务的监测系统功能设计 |
6.2.3 系统的运行环境 |
6.3 基于GIS技术的监测分析 |
6.3.1 监测数据管理 |
6.3.2 基于GIS技术的监测分析 |
6.4 实例分析 |
6.4.1 变化提取 |
6.4.2 GIS辅助监测分析 |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7.1.1 主要研究成果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城市规划遥感监测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四、Web GIS在城市地价监测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2]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3]基于WebGIS基准地价发布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D]. 孔辉. 长安大学, 2016(02)
- [4]基于数字地价模型的成都市地价时空分异规律研究[D]. 陈俊宇.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5]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曹天邦.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6)
- [6]城市商品住宅楼面地价诊断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D]. 谢政廷.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7]北京市城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研究[D]. 王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10)
- [8]基于城市公共网格的土地信息应用研究[D]. 张雅杰. 武汉大学, 2011(05)
- [9]基于MAPGIS-IMS巴彦浩特镇基准地价空间信息系统开发研究[D]. 鄂继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2)
- [10]城市规划动态监管卫星遥感关键技术研究[D]. 梁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