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消费贷款主政(论文文献综述)
石晓鹏[1](2021)在《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观念开始逐步由储蓄向消费和投资方向转变;而商业银行为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也在不断的创新产品模式,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同时,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也成为各银行重点发展对象。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以及个人消费信贷理论的基本内容,具体分析了重庆工商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从中发现目前重庆工商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业务不够丰富、消费信贷业务流程不健全、内部风险管理意识不足以及有关个人消费信贷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得到充分建立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则主要是源于工商银行产品创新投入及营销力度的不足和风险管理手段的匮乏。因此,在学习了国内外其他银行成功的经验之后,本文拟从新产品结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控体系、打造专业化团队完善监督机制、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西南地区其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车鑫杨[2](2019)在《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利率市场化和资本监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消费结构都在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对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的资本投入也成越来越高。由于个人贷款业务具有发展潜力大、收益高的特点,成为了各大商业银行争相转型大力开展的业务,现阶段已经有18家上市银行将个贷业务设为前三大主营业务,超过上市银行总数的70%。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和外资银行闯入市场,个人贷款业务也逐渐被国民所认可,对个人贷款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宏观上,个人贷款业务刺激了国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对保障我国GDP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银行业经过三次零售转型之后,各商业银行逐渐将发展中心偏向个人贷款业务,愈发重视个贷业务带来的新利润增长点。Z银行黑龙江分行是属于较早进入黑龙江省个贷金融市场的商业银行,拥有良好的客户基础与服务口碑。近年,个贷市场产品同质化较为越发严重,Z银行黑龙江分行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个人贷款余额的环比增长率逐年降低,该行对个贷业务的优化建设的需求迫在眉睫。本文以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贷业务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文献研究法对推动个贷业务发展的研究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采用访谈法,通过与Z行个贷工作人员座谈等方式,了解Z行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弊端,结合PEST分析法,对Z银行黑龙江分行所处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消费环境等进行分析,为之后的CROT战略分析打下基础。面对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贷业务所存在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业务办理效率低、营销力度弱、组织制度不清等问题,从组织制度、风险防控、人力资源、产品、服务、营销、信息技术几个方面提出个贷业务的发展策略,对突破现阶段业务发展瓶颈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明宝峰[3](2019)在《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银行的蓬勃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消费心理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越来越多居民逐渐接受贷款消费的方式,个人信贷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争夺其市场份额的核心业务之一。M银行是地方性的商业银行,根据科学的发展规划,个人信贷业务现已获得快速发展。但目前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直接降低了M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质量。因此,本文对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本文共从六个部分对M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法对国内学者关于个人信贷业务营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介绍了M银行个人贷款营销策略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个人贷款业务、个人贷款营销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深刻的分析了营销组合理论和PEST分析理论。其次,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产品、总体规模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并结合PEST分析理论对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竞争对手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促销策略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从加强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建设个人贷款业务专业队伍和完善信贷网络体系建设三方面,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提出了保障措施。
宋点白[4](2019)在《人口学要素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人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个人类贷款。2015年1月,个人短期贷款时点余额仅为8.18万亿元。至2018年10月,时点余额已增加至13.43万亿元。近年来,个人短期贷款规模增长迅速,近三年多时间增长近50%,成为了除住房按揭贷款以外,我国个人贷款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贷款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不良贷款率也随之攀升,违约风险逐渐暴露。截至2018年10月,不良贷款率约为1.87%,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由此,个人短期贷款的违约问题成为了一项值得研究与关注的现实议题。本文以短期贷款借款人人口学要素为切入点,研究短期贷款的违约风险问题。分析借款人人口特征与个贷违约之间的理论与实证关系,以借款人人口学要素为切入视角探讨短期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借款人人口学要素对短期贷款违约进行风险识别与预测管理。首先,本文在剖析个人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现状的基础上,以借款人人口学要素特征视角为切入点,研究了借款人人口特征与个人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相关性问题。通过对借款人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婚姻特征、教育特征、职业以及产业特征进行划分,分别探讨了借款人人口自然属性特征和社会属性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女性人口、已婚人口、高学历人口具有相对较低的短期贷款违约率;相对的,男性人口、离婚人口、低学历人口具有更高的违约率;借款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年龄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风险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职业组织形式为公司类型的借款人短期贷款违约风险较其他类型借款人更低。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两点启发性意义:首先提示我们应重视对借款人人口特征的风险审查,不应仅仅关注借款人经济指标上的偿还能力,也应关注借款人人口学要素所反映出的借款人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针对不同借款人人口特征需提供差异化的审查与授信方案;其次,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不应针对借款人的年龄因素及行业因素而采取歧视性的审查准入政策,在借款人行业面临周期性波动时,也不应采取保守的风险管控措施,缩减对相应行业的贷款投放额度。为提升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管控能力,尝试利用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实现有效的风险管控,本文通过引入具有显着相关性的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特征的方式搭建随机森林模型,以期对个人短期贷款违约进行预测和判定。通过搭建复权RUSboost随机森林模型对短期贷款这种典型非平衡样本预测评估发现,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基本特征的组合对短期贷款违约具有解释以及预测效果。就本文提取样本而言,使用人口特征对短期贷款进行违约预测,违约的识别准确率达到约82%左右。通过稳健性检验,在短期网贷数据中预测成功率能够达到约80%。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借款人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基本特征搭建违约预测模型能够基于风险因素考量对借款人实现初期的准入筛选。基于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特征对短期贷款违约的可预测性,本文进一步通过建立基于人口特征与贷款特征的信用评分卡体系的方式,将研究结果推向商业银行实践应用。通过信用评分体系的建立,将人口特征与贷款特征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作用可视化,并由此建立了关于借款申请人的评分评级体系,通过计算各得分区间的违约概率,获得关于短期贷款违约的风险概率对照表(主标尺)。由此,在短期贷款违约实践判定中,建立了利用人口特征进行借款人筛选与风险预测的系统化可行性操作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缓解借贷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因素而造成的逆向选择等问题。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基本特征是较为容易收集,且具有较高识别率的信息,收集这样的信息准确率高且难度较小,利用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并建立评分卡体系,可以达到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进行初期识别的效果。通过本文的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发现,人口学要素特征作用于贷款违约的内部机理可以划分为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两部分。使用传统的人口统计学方法,收集传统的人口学特征难以充分评估借款人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鉴于此,本文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切入点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估计与预测进行了趋势化探讨。笔者认为在大数据条件越来越成熟的今天,未来基于人口行为数据信息的采集将较大程度提升对借款人还款意愿评估和刻画的准确性。单一的人口主体,在可期的未来有可能会演变成为数字化个体,对信用风险的评测以及贷款违约的相关性研究,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届时借款人人口学要素特征的广度与深度将得到广泛提升,人口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相关性分析与探讨将拓展出更多的有效变量,这些变量不管是人口因素还是非人口因素,将使得对借款人违约行为的观测更为全面与准确,对贷款违约的风险管理会达到更佳的效果。
蚁佳纯[5](2019)在《论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文中研究指明税收收益权是一项源于宪法的基础性权力,其重点在于保障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并且关注其如何获得、获得多少的分配问题。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是指依据宪法的精神、原则和规则等,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各级政府所享有的税收收益权创设、分配及其实施等进行相应规制。具体来看,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行使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受规制的客体是享有税收收益权的各级政府,规制内容是税收收益权的创设、分配及其实施。研究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首先应明确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基础,包括税收收益权的概念、权属、特征、法律关系的基本界定,明确税收收益权的主要分配模式和要求,探析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四项基本理论,由此对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基础形成整体认知。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理论基础,是由宪法的精神、原则和规则体系等方面共同架构而从,其对税收收益权创设、分配及其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我国宪法的诸多原则显然可以构成税收收益权创设与分配的规制基础,其中包括构成权源基础的“人民主权原则”、法源基础的“法治原则”、财源基础的“税收法定原则”以及构成央地财政分配基础的“平等原则”。我国宪法对税收收益权实施的主要约束,则表现在分配秩序须坚持“两个积极性原则”、取得权力须坚持“权责一致原则”,行使权力须坚持“保障人权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历程的三个阶段,不难发现我国存在着税收收益权宪法法律规制不完善之处及其引致财税法治缺位和政府间分配失衡的两大难题。通过分析美、德、法、日这四个国家宪法对税收收益权规制的经验教训,可以发现其税收收益权的创设、分配及其实施皆遍源自宪法的授权和规范,且政府间的税收收益权分配调整具有一定的共性规律,其重点实际上是在促进税收资源的合理配置。结合我国宪法对税收收益权规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出理顺税收收益权在“依宪立法与行政执法间”的关系、以及在“央地政府间”的分配关系两组对策建议。理顺税收收益权在依宪立法与行政执法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落实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将立法权回归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并将税收收益权的分配规则予以法定。当然,修宪确定税收收益权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有关入宪入法的步骤如何布局,本文提供了直接修改宪法、制定宪法相关法的《财政收支法》、择机通过宪法解释来明确这三种组合方案的思考。在完善立法后还需适时开展对税收收益权立法的“合宪性审查”,并完善必要的监督机制,以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督机制来促进宪法对税收收益权的规制。理顺税收收益权在央地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要从宪法规制的整体上进行考量,致力于促进财政的平衡发展,从而构建央地共同发展的双赢模式。因此,在税收收益权进行分配时,需以“两个积极性原则”为前提,以“调节财政平衡原则”为基础,对税收收益权的的分配保持“税权谦抑”。同时,应当厘清影响分配调整的基础性、决定性和影响性因素,以适时找准对税收收益权分配进行调整的着力点。优化央地政府间的税收收益权分配,首先是要完善共享型税收收益权的分配机制,形成联动协作关系,并使这一常态化机制充分体现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在此基础上适度谦抑中央的税收收益权、加强地方的税收收益权,并优化省以下地方政府税收收益权的分配,使政府间的税收收益权关系趋向于更加公平公正。而从财政平衡的角度看,还要协同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的税收返还制度等作为改革的保障。同时,完善税收收益权的争议解决机制,让税收收益权在央地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有一个常态化的救济疏导机制,使现有税收收益权分配机制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方明[6](2019)在《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控分析》文中认为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7年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预测,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在2020年时有可能超过12万亿元,届时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者金融市场。随着我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保险公司越来越重视在消费信贷市场上的业务拓展。但是如何管控好“保险与信贷”在互联互通中产生的风险成为了保险公司在实际开展业务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本文用两个现实背景引出研究话题的重要性,接着从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概述出发,简单介绍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定义、分类、作用。随后进入风险管控主题,首先对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风险类型进行了分析,随后以A财险广州在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方面的实际经营情况作为案例,分析其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控措施,同时也对国内外消费信贷险的业务模式和风控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保险公司、银行、政府三个层面上对我国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风险管控给出了建议。
吴健行[7](2019)在《互联网小额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 ——基于蚂蚁花呗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互联网平台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平台消费金融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小额消费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从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角度来看,互联网平台虽然在这些年发展迅速,但是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在国家强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金融监管进一步趋严,导致互联网小额消费贷款公司的融资更为艰难。如何高效地盘活自身资产以获得更多的外部资金,是互联网小额消费贷款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来提高小额消费贷款公司的流动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目前,互联网小额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相关产品发行主体比较集中,且产品设计相对于传统的资产证券化更为复杂,产品风险和合规性问题较为突出,同时,政策上对该类产品也具有不确定性,以至于发行利率较高。因此,研究互联网小额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蚂蚁花呗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作为研究案例,以蚂蚁花呗资产证券化专项方案为切入点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已有相关研究文献,从蚂蚁金服自身需求和专项计划的结构出发,从小额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基础资产分布和质量、专项计划的循环购买结构以及内部增信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业内产品的横向对比,分析该计划的融资成本,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风险管理做基础。通过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核心分析、基础资产定价分析,对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进行风险揭示,针对交易结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专项计划等相关风险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从金融监管部门和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两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罗婷[8](2017)在《我国消费信贷的区域差异及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费信贷是经济水平和货币信用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缓解消费和生产之间矛盾而出现的金融产品。我国的消费信贷始于20世纪末伴随住房改制出现,1999年3月,中央银行发行《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之后,消费信贷在我国正式进入了全面推广。截止2016年12月,我国居民消费信贷余额246381.22亿元,目前的消费贷款形式还是以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为主,且消费贷款在所有贷款业务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虽然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正以27%的增长率逐年递增,但与发达国家成熟的消费信贷市场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且我国区域之间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差距。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后,对我国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为扩大内需,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外贸的情况,国内经济深度探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全面展开。政府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向居民发放个人消费贷款,以平滑我国居民收入的分布情况,促进居民增加近期消费支出。那么问题是消费信贷是否能有效促进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如果能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来影响居民的消费?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消费信贷理论、文献及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历程、现状趋势、结构特征以及区域差异情况,找出我国发展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在实证部分,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广义矩估计方法(system GMM)对我国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全国来看,短期消费信贷对居民的消费影响不如长期消费信贷的影响显着。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对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影响要比东、中部地区显着。教育程度、消费升级这两个因素对东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影响显着,但对中、西部的影响不明显。最后,对实证得出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以及提出存在的政策含义。
王健敏[9](2017)在《我国居民风险偏好与消费信贷 ——基于CHFS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下,消费信贷快速发展,刺激了居民消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开展消费信贷研究以促进消费信贷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将利用CHFS微观数据实证研究消费信贷的各影响因素尤其是风险偏好的影响。论文分析了消费信贷的各个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了风险偏好对消费信贷的影响。首先对当前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动态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其次,基于CHFS大型微观数据对我国家庭消费信贷市场的状况从风险偏好,财务状况,人口统计学特征,未来经济预期,其他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风险偏好和消费信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在对风险偏好的指标选择上,分别从投资类风险偏好和生活类风险偏好两个方面选择相关解释变量来对消费信贷进行解释,最后通过因子分析把四个解释变量综合成了一个风险偏好因子,作为解释变量,并在模型中加入风险偏好因子与财务因素(支出收入比)的交互项,以便更加清楚的了解风险偏好与消费信贷的关系。现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不管是风险偏好程度因子,还是四个关于风险偏好的解释变量,他们与家庭消费信贷之间都表现出显着的正影响关系。即对于风险规避者来说不愿意进行消费信贷,对于风险喜好者来说更愿意进行消费信贷。第二,风险偏好因素与财务因素之间确实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其交互作用对是否选择消费信贷具有正影响。最后,在关于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方面,性别不再是消费信贷的主要因素;年龄对消费信贷具有负影响;居民文化程度与消费信贷呈现显着正相关。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如下:消费者能够与时俱进多关注消费信贷相关新闻,以平常心看待消费信贷;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优化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和业务流程,借助新兴互联网媒介加大业务宣传;建议政府增加教育方面投入,以促进教育公平等。
宋爽[10](2014)在《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认为汽车消费贷款是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重要产品,促进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大幅度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国的汽车贷款业务提供方,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其中商业银行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该业务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建议。
二、个人消费贷款主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人消费贷款主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述和基本理论 |
2.1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
2.1.1 个人消费信贷定义 |
2.1.2 个人消费信贷特点 |
2.2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 |
2.2.1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含义 |
2.2.2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含义 |
2.2.3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特点 |
2.3 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消费信贷配给理论 |
2.3.3 预期收入理论 |
2.3.4 信用脆弱理论 |
2.3.5 交易费用理论 |
第3章 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
3.1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规模 |
3.2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分类 |
3.2.1 住房消费类 |
3.2.2 汽车消费类 |
3.2.3 质押消费类 |
3.2.4 信用消费类 |
3.3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不够 |
3.3.2 客群固化,产品创新力度不够 |
3.3.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
3.3.4 消费信贷管理流程存在不足 |
3.4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制约因素 |
3.4.1 银行信贷规模制约 |
3.4.2 产品创新及营销力度制约 |
3.4.3 风险管理手段制约 |
3.4.4 信用法律制度制约 |
第4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经验做法及启示 |
4.1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典型案例 |
4.1.1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管理模式 |
4.1.2 英国巴克莱银行管理模式 |
4.1.3 中国银行管理模式 |
4.2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经验 |
4.3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管理启示 |
4.3.1 构架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 |
4.3.2 根据市场环境灵活制定政策 |
4.3.3 吸取经验教训 |
第5章 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对策 |
5.1 创新产品结构明确发展方向 |
5.1.1 结合市场规律准确定位发展方向 |
5.1.2 大力发展差异化产品创新战略 |
5.2 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控体系 |
5.2.1 优化信贷结构 |
5.2.2 完善贷后监管 |
5.3 打造专业化团队完善监督机制 |
5.3.1 注重技术性人才的引进和团队综合素质的培养 |
5.3.2 建立独立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 |
5.4 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保障机制 |
5.4.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
5.4.2 优化内部管理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个人贷款业务概述及相关理论 |
1.3.1 个人贷款业务概述 |
1.3.2 个人贷款相关理论概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2.1 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政策环境分析 |
2.1.2 市场环境分析 |
2.1.3 技术环境分析 |
2.2 内部环境分析 |
2.2.1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资源分析 |
2.2.2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能力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
3.1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现状 |
3.1.1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结构 |
3.1.2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资产质量 |
3.1.3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不良状况 |
3.2 Z银行规模优势发挥不完全 |
3.2.1 网点功能发挥不完全 |
3.2.2 对利率定价的把控能力不足 |
3.3 产品发展滞后 |
3.3.1 个贷业务主要依赖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
3.3.2 缺乏市场细分 |
3.4 业务处理效率低下 |
3.4.1 审批工作人员匹配不均衡 |
3.4.2 审批流程冗余 |
3.4.3 营销团队管理混乱 |
3.5 内部监管不健全 |
3.5.1 贷款审查责任前移 |
3.5.2 风险审查标准落后 |
3.6 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
3.6.1 工作态度消极 |
3.6.2 对借款的还款能力无法做到全掌握 |
3.7 业务准入审核标准不灵活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 |
4.1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策略原则与思路 |
4.1.1 对标企业个人贷款业务发展概述 |
4.1.2 基于CROT模型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分析 |
4.1.3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目标 |
4.2 组织优化策略 |
4.2.1 部门结构优化 |
4.2.2 个人贷款业务扁平化流程改进 |
4.2.3 改进业务审批流程 |
4.3 产品优化策略 |
4.3.1 调整个人贷款产品结构 |
4.3.2 大力推动产品创新 |
4.4 风险控制管理优化策略 |
4.5 服务差异化策略 |
4.6 广泛运用金融科技 |
4.6.1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潜在用户挖掘 |
4.6.2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智能风控 |
4.6.3 利用互联网渠道实现智能审批 |
4.7 人力资源优化策略 |
4.7.1 注重个贷业务人员业务能力培养 |
4.7.2 增强营销力度 |
4.8 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策略实施保障 |
4.8.1 制度保障 |
4.8.2 技术保障 |
4.8.3 激励机制保障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3)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个人贷款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个人贷款业务及其营销 |
一、个人贷款业务 |
二、个人贷款营销 |
第二节 个人贷款的理论基础 |
一、营销组合理论 |
二、PEST分析理论 |
第三章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现状 |
第一节 M银行简介 |
第二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现状 |
一、个人贷款业务产品 |
二、个人贷款业务总体规模 |
三、个人贷款业务结构及特点 |
第三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现状 |
一、产品策略 |
二、价格策略 |
三、促销策略 |
四、渠道策略 |
第四章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环境 |
第一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宏观环境 |
一、政治环境 |
二、社会环境 |
三、经济环境 |
四、技术环境 |
第二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微观环境 |
一、资源分析 |
二、能力分析 |
第三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竞争对手 |
一、同业竞争对手 |
二、潜在竞争对手 |
第五章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产品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个人贷款发展迟缓、种类匮乏 |
二、产品差异化服务体验差 |
第二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价格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个人贷款的定价方法有待改进 |
二、价格定制缺乏强大的系统和数据支持 |
第三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针对个人贷款业务开展的活动较少 |
二、促销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
第四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渠道策略存在的问题 |
一、实体渠道的网点模式较为单一 |
二、客户需求挖掘能力有待提高 |
三、互联网渠道个人贷款业务有待发展 |
第六章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优化措施 |
第一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改进措施 |
一、个人贷款业务产品策略改进 |
二、个人贷款业务价格策略改进 |
三、个人贷款业务促销策略改进 |
四、个人贷款业务渠道策略改进 |
第二节 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加强个人贷款风险管理 |
二、建设个人贷款业务专业队伍 |
三、完善信贷网络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人口学要素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个人贷款现状 |
1.1.2 个人短期贷款现状 |
1.1.3 个人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状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基于人口学要素视角研究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意义 |
1.2.2 基于人口学要素视角研究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目的 |
1.3 研究框架 |
2.文献综述 |
2.1 人口学要素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违约中的作用 |
2.2 人口学要素在个人网络借贷违约中的作用 |
2.3 其他因素在个人贷款违约中的作用 |
3.理论分析与指标选取 |
3.1 理论分析 |
3.1.1 借款人人口学要素特征的界定 |
3.1.2 人口学要素与贷款违约关系的相关探讨 |
3.1.3 人口学要素对贷款违约的作用机理探讨 |
3.1.4 人口学要素对贷款违约风险的经典理论分析 |
3.2 基于人口学要素的贷款违约相关性指标选取 |
4.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
4.1 样本选取 |
4.2 样本选择性偏差问题的校验与论证 |
4.2.1 联立双变量模型构建 |
4.2.2 样本选择性偏差校验结果 |
4.3 变量定义 |
4.3.1 因变量定义 |
4.3.2 自变量定义 |
5.人口学要素与短期贷款违约关系的实证检验 |
5.1 借款人年龄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1.1 借款人年龄分布情况 |
5.1.2 借款人年龄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1.3 借款人年龄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1.4 小结 |
5.2 借款人性别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2.1 借款人性别构成情况 |
5.2.2 借款人性别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2.3 借款人性别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2.4 小结 |
5.3 借款人婚姻状况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3.1 借款人婚姻分布状况 |
5.3.2 婚姻状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3.3 借款人婚姻状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3.4 小结 |
5.4 借款人受教育程度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4.1 借款人受教育程度分布情况 |
5.4.2 受教育程度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4.3 受教育程度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4.4 小结 |
5.5 借款人行业状态、职业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5.1 借款人行业与职业分布情况 |
5.5.2 职业结构、行业结构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5.3 行业结构、职业结构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5.4 小结 |
5.6 总结探讨 |
6.基于人口学要素构建的随机森林违约预测模型 |
6.1 随机森林的理论模型构建 |
6.2 基于人口学要素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设定 |
6.3 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实施及判定结果 |
6.4 RUSBOOST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在其他样本中的验证 |
7.基于人口学要素构建的短期贷款违约风险评分卡体系 |
7.1 基于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特征的评分卡开发 |
7.2 信用评分卡开发结果 |
8.研究结论与探讨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探讨 |
8.3 展望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5)论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研究进展 |
二、对税收收益权研究的发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税收收益权的基本界定 |
一、税收收益权的概念内涵 |
二、税收收益权的权属辩析 |
三、税收收益权的法律关系反思 |
第二节 税收收益权分配的基本内涵 |
一、税收收益权分配的宪法依据 |
二、税收收益权分配的不同分类 |
三、税收收益权分配的调整方式 |
第三节 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理论渊源 |
一、社会契约理论 |
二、财政分权理论 |
三、分配正义理论 |
四、纳税人权利保护理论 |
第二章 我国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税收收益权的法源梳理 |
一、我国宪法中的有关规定 |
二、我国宪法相关法中的有关规定 |
三、我国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 |
四、我国非正式法源中的有关规定 |
第二节 我国宪法对税收收益权规制的基本原则 |
一、权源基础:人民主权原则 |
二、法源基础:法治原则 |
三、财源基础:税收法定原则 |
四、分配基础:平等原则 |
第三节 我国宪法对税收收益权规制的主要约束 |
一、秩序约束:两个积极性原则 |
二、责任约束:权责统一原则 |
三、边界约束:保障人权原则 |
第三章 我国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进展及其不足 |
第一节 我国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进展 |
一、1950-1979年:中央财政集权旧模式 |
二、1980-1993年:中央弱地方强模式 |
三、1994年至今:中央强地方弱新模式 |
第二节 我国税收收益权在立法与行政中的不协调 |
一、现行税收收益权法源的宪法缺失 |
二、税收收益权立法的合宪性审查缺位 |
第三节 我国税收收益权央地政府间的分配失衡 |
一、政府间的税收收益和支出责任严重失衡 |
二、税收收益权分配标准不利于调动积极性 |
三、政府间的税收收益权协调机制未规范 |
第四章 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单一制国家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
一、法国有关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
二、日本有关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
第二节 联邦制国家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
一、美国有关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
二、德国有关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的经验 |
第三节 税收收益权宪法规制国际经验的启示 |
一、税收收益权的创设普遍源自宪法授权 |
二、税收收益权分配秩序普遍受宪法规制 |
三、税收收益权分配的调整亦受宪法规制 |
第五章 理顺税收收益权在依宪立法与行政执法间的关系 |
第一节 理顺税收法定原则的关键要求 |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入宪 |
二、明确税收收益权的立法权归属 |
三、税收收益权分配规则的法定 |
第二节 优化税收收益权依宪运行的立法路径探析 |
一、税收收益权入宪的建议 |
二、依宪制定《财政收支法》 |
三、规范宪法解释机制 |
第三节 对税收收益权的立法监督 |
一、明确合宪性审查的审查主体 |
二、厘清合宪性审查的对象范围 |
三、健全合宪性审查的程序机制 |
第四节 对税收收益权的执法监督 |
一、完善各级人大的预算监督制度 |
二、优化税收收入的绩效考核机制 |
三、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
第六章 理顺税收收益权在央地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 |
第一节 调整税收收益权分配秩序的宪法基础 |
一、以两个积极性原则为前提 |
二、以财政平衡原则为基础 |
三、以税权谦抑原则为边界 |
第二节 厘清影响税收收益权分配调整的宪法规制因素 |
一、基础性因素的反思 |
二、决定性因素的反思 |
三、影响性因素的反思 |
第三节 优化税收收益权的分配调整 |
一、共享税税收收益权分配调整的宪法规制 |
二、适度谦抑中央的税收收益权 |
三、适度加强地方的税收收益权 |
四、优化省以下税收收益权的分配 |
第四节 协同优化税收返还的分配 |
一、税收返还的分配调节机制 |
二、税收返还的优化调整路径 |
第五节 完善税收收益权分配的争议解决机制 |
一、争议解决机制的程序正义 |
二、争议解决机制的程序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消费贷款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
1.1.2 保险公司积极涉足消费贷款市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价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2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概述 |
2.1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定义和特征 |
2.1.1 消费贷款概述 |
2.1.2 保证保险概述 |
2.2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分类 |
2.2.1 住房抵押贷款保证保险 |
2.2.2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 |
2.2.3 其他消费贷款保证保险 |
2.3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的作用 |
2.3.1 弥补传统担保机制的不足 |
2.3.2 促进消费信贷拉动经济增长 |
2.3.3 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
2.4 我国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
3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风险形成机制分析 |
3.1 保险定价风险 |
3.2 逆向选择风险 |
3.3 道德风险 |
3.4 信用风险 |
3.5 内部管理风险 |
4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控案例分析 |
4.1 案例背景介绍 |
4.2 风险管控措施分析 |
4.2.1 细化风险管控流程 |
4.2.2 重视风控与合规培训工作 |
4.2.3 加强贷后逾期催收与追偿 |
4.3 经验总结 |
5 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控建议 |
5.1 国内外经验借鉴 |
5.1.1 美国经验 |
5.1.2 日本经验 |
5.1.3 韩国经验 |
5.1.4 国内经验 |
5.2 风险管控建议 |
5.2.1 国家层面 |
5.2.2 银行层面 |
5.2.3 险企层面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互联网小额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 ——基于蚂蚁花呗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互联网小额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案例设计 |
第一节 案例的选择 |
第二节 案例描述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专项计划核心分析 |
第二节 基础资产定价分析 |
第三节 专项计划风险揭示 |
第四节 解决措施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相关建议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消费信贷的区域差异及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背景 |
第二节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简要评述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二、论文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消费信贷理论 |
一、流动性假说 |
二、跨期效用模型 |
三、消费效用函数分析 |
第二节 收入消费理论 |
第三节 消费信贷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 |
第四节 消费信贷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 |
一、消费信贷发展的环境基础 |
二、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区域差异情况 |
第一节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
一、消费信贷发展势头迅猛 |
二、消费信贷机构逐渐丰富 |
三、消费信贷结构不断升级 |
四、互联网消费信贷兴起 |
第三节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趋势 |
一、消费信贷服务更便捷 |
二、消费信贷竞争更激烈 |
三、消费信贷产品更个性化 |
第四节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一、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的区域差异比较 |
二、我国消费信贷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比较 |
三、我国消费信贷结构的区域差异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消费信贷影响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一节 实证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
一、实证模型设计 |
二、样本数据来源 |
三、数据描述 |
第二节 实证检验 |
一、VIF检验 |
二、F值检验和Huasman检验 |
三、实证分析 |
四、广义矩估计(GMM)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 |
一、全国面板数据结果 |
二、区域面板数据结果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含义 |
一、实行差异化的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体制 |
二、加大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
三、加强信贷产品创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居民风险偏好与消费信贷 ——基于CHFS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家庭消费信贷及风险偏好的相关理论 |
2.1 消费信贷及风险偏好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
2.1.1 消费信贷概念 |
2.1.2 风险偏好概念 |
2.1.3 消费信贷特征 |
2.1.4 消费信贷分类 |
2.2 相关理论 |
2.2.1 行为决策理论 |
2.2.2 流动性约束 |
2.2.3 绝对收入假说 |
2.2.4 相对收入理论 |
2.2.5 生命周期理论 |
2.2.6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 消费信贷相关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2.3.1 风险偏好因素 |
2.3.2 财务特征因素 |
2.3.3 人口统计学特征因素 |
2.3.4 未来经济预期因素 |
2.3.5 社会其他因素 |
第3章 基于CHFS的我国家庭消费信贷状况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家庭消费信贷概览 |
3.3 家庭消费信贷风险偏好特征分析 |
3.3.1 消费信贷与投资类风险偏好 |
3.3.2 消费贷款与生活类风险偏好 |
3.4 家庭消费信贷财务特征分析 |
3.4.1 消费信贷家庭收入分布情况分析 |
3.4.2 消费贷款家庭支出分布情况分析 |
3.5 家庭消费信贷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3.5.1 消费信贷性别分析 |
3.5.2 消费贷款婚姻分布情况分布 |
3.5.3 消费贷款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分析 |
3.5.4 消费贷款年龄分布情况 |
3.6 家庭消费信贷未来经济预期因素分析 |
3.6.1 未来物价预期与消费贷款 |
3.6.2 未来房价预期与消费贷款 |
3.7 家庭消费信贷其他因素分析 |
3.7.1 居民选择贷款银行的原因分析 |
3.7.2 居民贷款被拒原因分析 |
3.7.3 未使用信用卡原因分析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模型设计 |
4.1.1 Logistic模型 |
4.1.2 变量描述 |
4.1.3 因子分析 |
4.2 变量相关分析 |
4.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消费者层面 |
5.2.2 银行层面 |
5.2.3 政府层面 |
5.3 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发展现状 |
二、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1. 个人信用制度不够完善 |
2. 业务配套制度不健全 |
3. 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开展成本较高 |
4. 汽车消费贷款对象及贷款车辆品种较单一 |
三、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市场发展的基本对策 |
1. 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2. 健全担保与保险制度 |
3. 降低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操作成本 |
4. 扩大贷款对象及贷款车辆品种范围 |
四、结论 |
四、个人消费贷款主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D]. 石晓鹏.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Z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车鑫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M银行个人贷款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明宝峰. 河南科技大学, 2019(06)
- [4]人口学要素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D]. 宋点白.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5]论税收收益权的宪法规制[D]. 蚁佳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风险管控分析[D]. 方明.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7]互联网小额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 ——基于蚂蚁花呗案例研究[D]. 吴健行.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7)
- [8]我国消费信贷的区域差异及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D]. 罗婷. 云南大学, 2017(07)
- [9]我国居民风险偏好与消费信贷 ——基于CHFS的实证研究[D]. 王健敏. 天津财经大学, 2017(07)
- [10]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 宋爽. 商场现代化, 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