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玉米控制灌溉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奚云霄,刘静,常明[1](2022)在《节水灌溉对粮食作物种植的影响——基于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调节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快速发展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并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节水灌溉措施对粮食播种面积产生何种影响,相关研究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通过2006—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农业劳动力资源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节水灌溉措施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1)在研究年份内,节水灌溉措施能够显着促进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并且农业劳动力越少,这种促进效应越为显着,即农业劳动力资源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2)通过划分作物类型发现,以上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小麦和玉米两种旱地作物,其对于水稻的影响作用不显着。3)区分节水灌溉措施类型发现,具有节约劳动力效果的现代节水灌溉措施能够提升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且其中农业劳动力资源依旧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而不具备明显节约劳动力效果的传统节水灌溉措施仅能促进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在现阶段中国农业劳动力已大量非农转移的背景下,可通过因地制宜建设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措施,以促进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杨明达[2](2021)在《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及适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灌溉是维持并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河南省农业用水存在着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严重、缺乏高效灌溉技术及灌溉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发展冬小麦-夏玉米粮食作物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其相适应的灌溉管理对缓解区域农业用水危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保证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灌溉方式及灌溉量对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的生长特征、生理特性、土壤水分耗散动态、根系吸水规律、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一方面阐释地下滴灌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冬小麦-夏玉米上的节水增产机理,另一方面优化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的灌水策略。同时,通过水分运移规律模拟、数值模拟及田间试验研究相结合优化与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相匹配的系统设计参数。1、地下滴灌提高中下层土壤水分含量并减少土壤水分波动,增强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中后期植株的生理活性,促进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及其向籽粒的转运。与地表滴灌相比,地下滴灌冬小麦产量增加5.812.5%;亏缺灌溉条件地下滴灌夏玉米产量增加3.419.9%。与地表滴灌相比,地下滴灌提高深层土壤水分提取量,降低灌溉水需求量,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灌溉量分别平均降低7.013.9%和1.611.4%。地下滴灌未显着增加作物蒸散量,最终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地表滴灌平均提高10.111.3%和4.88.7%。2、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上层根系(2050 cm)和下层根系(60100 cm)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存在互补效应。除严重干旱处理[0.4ETc(Crop Evapotranspiration,作物蒸发蒸散量)]外,上层土壤在每个灌溉事件,各土层根系吸水速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下层土壤从第二次灌溉事件开始,根系吸水速率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上层土壤各层根系吸水速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下层土壤各层根系吸水速率则随滴灌量的增加而降低(0.4ETc除外)。冬小麦和夏玉米总的根系吸水量随滴灌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与1.0 ETc处理相比,0.8 ETc处理主要降低冬小麦灌浆初期和夏玉米灌浆后期的根系吸水量,导致其冬小麦和夏季玉米生长季节总根水吸收量分别下降了11.6%和5.8%。适度亏缺灌溉(0.8ETc)能够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深层根系(>70 cm)吸水量。3、与漫灌处理相比,1.0ETc处理增强植株的生理活性,提高开花后(吐丝后)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最终产量和生物量。1.0ETc处理能使冬小麦和夏玉米各土层根系吸水速率变化更平稳,并且1.0ETc处理冬小麦的根系吸水总量比漫灌处理提高9.8%。与漫灌处理相比,0.6ETc在获得相似冬小麦产量的同时节水7384 mm;0.6ETc或0.8ETc在获得相似夏玉米产量的同时节水3298 mm。4、与1.0ETc处理相比,0.6ETc或0.8ETc处理对花后地下滴灌冬小麦植株的生理特性无影响或影响较小,但它们促进籽粒灌浆,最终获得与1.0ETc处理相似或稍低的产量。与1.0ETc处理相比,0.6ETc或0.8ETc处理减少无效分蘖,降低蒸散量和生物量,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1.0ETc可以使地下滴灌夏玉米植株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产量。与1.0ETc处理相比,0.8ETc处理降低部分生育时期植株的生理活性,有降低产量的风险;但0.8ETc能够增加土壤水提取量,降低蒸散量,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5、地下滴灌冬小麦适宜的灌水策略为以0.60.8ETc指导灌溉:对于较湿润地区,返青拔节后滴灌56次(开花前23次,灌溉周期为1520天;花后3次,灌溉周期为1015天),灌水定额为2535 mm,发生降雨时适当推迟灌溉,在灌浆中期终止灌溉。对于较干燥地区,返青拔节后滴灌6次(开花前3次,灌溉周期为1520天;花后3次,灌溉周期为1015天),灌水定额为2535 mm,灌浆中期终止灌溉。地下滴灌夏玉米适宜的灌水策略为以0.81.0ETc指导灌溉:拔节后灌溉67次(开花前3次,灌溉周期为1015天;花后34次,灌溉周期为1015天),灌水定额为3545 mm,发生降雨时适当推迟灌溉,在灌浆中期终止灌溉。6、HYDRUS-2D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地下点源滴灌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模型的评价参数决定系数和模型效率分别为0.960.99和0.900.96,土壤含水量和湿润锋移动距离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90.032 cm3·cm-3和0.692.01 cm。通过HYDRUS-2D模型模拟优化和田间试验验证表明,滴灌带埋深30 cm,埋设间距60 cm是砂壤土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粮食作物地下滴灌合理的布设参数。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的节水增产机理:1)提高中下层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土面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及根系吸水速率的波动,为作物根区创造更稳定的生长环境;2)提高深层及整个土壤剖面土壤水提取量,降低灌溉量;3)增强花后植株生理活性,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向籽粒的转运。地下滴灌条件下,以0.60.8ETc指导冬小麦灌溉和0.81.0ETc指导夏玉米灌溉可以实现节水高产的目的;砂壤土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适宜的滴灌带埋深为30cm,布设间距为60 cm。
郑倩[3](2021)在《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河套灌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是国家主要粮油生产基地,灌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葵花、小麦,作物呈插花斑状分布,典型作物长势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表征,其作物长势分布变化复杂。灌区水土环境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掌握水土环境因子与农作物NDVI的关系与确定灌区最优灌溉制度具有重大意义。节水是灌区必不可少的研究目标,灌水量是水土环境关键因子,灌溉制度的优化尤为重要。当前农业种植区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演变关系研究尚少。值得开展干旱半干旱灌区作物长势-水土环境的演变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研究。本文利用遥感提取灌区不同作物类型NDVI时序曲线建立决策树划分灌区种植结构并分析典型作物葵花、玉米、小麦、瓜类作物长势变化特点;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克里金插值法分析灌区水土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作物-水土环境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在平原灌区运用了分布式水文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通过提高DEM栅格像元精度(水平分辨率提高至10 m×10 m)和栅格像元值的Fortran编码方法、预定义子流域及河网方法解决平原灌区渠道(河网)提取断裂和末端渠系提取不足的问题,并利用预定义子流域及河网方法确定了模拟研究区,添加地下水补给项ETk,解决了模型对浅埋深灌区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不足的关键性问题。完成了河套灌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并将改进后的SWAT模型结合河套灌区优选的作物水模型寻求最优灌溉制度。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RS、GIS手段得到不同作物种植结构及生育期NDVI变化趋势:葵花、玉米、小麦、瓜类在各自生育期的变化随各类作物物候特征的不同而不同。葵花在苗期(6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玉米在拔节期(5月中旬以后)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小麦在分蘖期(4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变化明显;瓜类在苗期(5月中旬)NDVI值开始增大,此后长势明显增大。(2)在区域监测基础上,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得到作物种植区土壤水盐变化特征: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在区域尺度以过量状态(θ?>67.31%)为主,在整个生育期均偏大。7月底至8月因蒸发和作物耗水出现水分亏缺区。最大轻度盐渍化区域在5月初、6月中旬出现,受地表蒸发和作物耗水影响,该时段盐渍化分级最明显。地下水埋深分布西浅东深,井灌区埋深较大,在3.05 m~6.5 m之间。(3)构建了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度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用在灌区来明确不同类型的作物长势与灌区水土环境因子之间协同作用的度量程度。其优势在于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彼此影响的程度,可以反映区域作物-土壤环境-地下水-气候之间的作用强度和贡献程度。提出了提升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方法。各类作物长势与水土环境因子年内的变化与生育期发展过程联系紧密。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度时序特征在试验年表现为波动性和平稳性。波动性的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以相互颉颃为主,未达到良性耦合,有待进一步提升。平稳性的作物长势NDVI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协调关系以良性耦合为主,表明水土环境与作物生长协调发展。(4)改进了平原灌区建立的SWAT模型,并运用改进的SWAT模型与作物水模型结合优化了作物灌溉制度。解决了平原灌区SWAT模型渠道(河网)提取断裂和末端渠系提取不足的问题。从SWAT模型外添加地下水补给项弥补了模型对浅地下水埋深灌区潜水蒸发刻画的不足。最终,模型径流量率定期的精度系数分别为R2:0.85,NS:0.73,PBIAS:-24,验证期的精度系数分别为R2:0.67,NS:0.67,PBIAS:-2.6,达到了模型模拟的基本要求。模型改进后目标变量腾发量ET在典型区域的精度为率定期81.53~99.12%,验证期77.29~97.04%,该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WAT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解放闸灌域的实际腾发量ET,解决了模型模拟实际腾发量精度不够的问题。可以进行灌域灌溉制度的优化。最终得到现状条件下优化的灌溉制度结果:葵花最优的灌溉制度为平水年、丰水年、枯水年播前灌130 mm,提前现蕾期5d配水时间灌水80 mm,开花期、灌浆期不灌水。玉米最优的灌溉制度为丰水年、枯水年提前拔节期3d配水时间灌水90 mm,喇叭口期提前3d配水时间灌水83 mm,抽雄期90 mm,灌浆期75 mm。平水年不改变配水时间,灌溉处理同丰水年、枯水年一致。Minhas模型为最优的玉米作物水模型。小麦最优的灌溉制度为枯水年、丰水年分蘖期90 mm,拔节期82.5 mm,灌浆期90 mm。平水年提前抽穗期5d配水时间,灌溉处理同枯水年、丰水年一致。Minhas模型为小麦最优作物水模型。
罗慧[4](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孙哲[5](2021)在《张掖市高台县农业节水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用水是主要的用水部门,农业水资源利用状况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开展干旱区农业节水潜力的定量评估和综合评价研究,不但可为当地农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西北类似旱区农业节水工作提供参考借鉴。针对现有农业节水潜力研究中较少考虑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气候、田间管理和土壤水分变化对蒸发蒸腾量的影响,无法反映真实节水量等问题。本文以典型干旱区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为研究区,收集整理研究区2002—2015年作物、气候、土壤、管理等数据,构建并率定了AquaCrop模型参数。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线性加权法和全局改进归一化方法求解,计算资源农业节水潜力。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组合改进AHP法和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评价农业节水潜力。明确高台县农业节水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掘空间,为当地农业节水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利用AquaCrop模型模拟2002—2015年高台县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和小麦三种主要作物的产量,结果表明3种作物产量的模拟精度较好,且制种玉米和商品玉米的模拟精度高于小麦。利用率定好的AquaCrop模型模拟土壤水分平衡,计算作物蒸发蒸腾量。AquaCrop模型模拟2002—2015年高台县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和小麦的年均蒸发蒸腾量分别为351.7、393.1和433.3mm,由低到高依次为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小麦。由蒸发蒸腾量的线性趋势方程拟合可知,2002—2015年间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和小麦的蒸发蒸腾量分别减少1.59、1.24和3.17 mm/年。(2)基于AquaCrop模型模拟作物产量和土壤水分平衡,结合线性加权和全局改进归一化方法实现产量最大且蒸发蒸腾量最小的目标,获得了逐年高台县资源农业节水潜力。土壤水分调整后高台县2002—2015年制种玉米、商品玉米和小麦的年均蒸发蒸腾减少量分别为8.0、13.4和14.6mm,年均资源节水潜力分别为49.66、49.81和58.04万m3,高台县年均资源节水潜力为157.51万m3。制约高台县资源农业节水的主要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不合理的灌溉水量和灌溉方式导致部分水分深层渗漏流失;二是近年来种植面积的扩张,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3)构建了县域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的内涵和特性,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以工程节水、技术节水、经济节水和管理节水为准则的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工程节水包括渠系水利用率、田间水利用率、田间工程配套率、地表水灌溉比例、节水灌溉率和灌溉设施完好率6个指标;技术节水包括土地平整率、良种率、覆盖保墒率和耕作保墒率4个指标;经济节水包括灌溉供水成本水价、灌溉用水执行水价、水费收取率、政府高效节水财政投入资金和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比5个指标;管理节水包括农作物灌溉定额、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和农民用水协会数3个指标。(4)建立了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高台县典型年的农业节水潜力,提出了挖掘农业节水潜力的措施。整理和计算了高台县2002年、2008年和2015年的农业节水潜力评价指标数据,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组合改进AHP法和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评价高台县农业节水潜力。评价结果表明高台县农业节水潜力最大的年份是2002年,2008年农业节水潜力最小,2015年农业节水潜力和2008年相近。2002年至2008年高台县农业节水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2008年至2015年农业节水工作发展减缓。高台县农业节水仍具有一定的发掘空间,包括维护和修缮灌溉设施、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确定灌溉供水成本水价、降低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等。
王晓晓[6](2021)在《灌溉水价、技术进步对农业用水强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黄少辉[7](2021)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小麦-玉米轮作高度集约化种植体系氮肥用量高,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风险高等现状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急需优化氮素管理,发展生态集约化管理。生态集约化管理是在集约化农区通过采用优化的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实现产量持续增长同时减少环境风险的综合管理模式。本研究建立了以养分专家系统为基础,结合选用新品种、优化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的生态集约化(EI,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管理模式,通过十一年定位试验,与农民习惯(FP,Farmers’Practices)对比,研究了EI处理下的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碳氮固存,土壤氮素供应,以及碳氮环境效应,并利用DNDC模型模拟产量和活性氮损失,提出了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优化管理方案。论文取得如下进展:1.EI处理减少氮肥用量的同时能够维持小麦和玉米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在保证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同时,氮肥用量减少22.4%,氮素表观回收率和累积回收率分别提高9.7和8.3个百分点,氮素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2.3%和30.1%,氮素当季利用率和残留利用率分别提高6.6和2.7个百分点,表观损失率降低9.3个百分点,年损失量降低87 kg/ha。2.EI处理显着提高小麦-玉米体系土壤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2018年玉米收获后所有处理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2009年显着提高,2018年EI处理碳库储量显着高于FP,且EI处理固碳速率和固碳效率(分别为1.04 t/ha/year和18.6%)显着高于FP处理(分别为0.68 t/ha/year和0.4%)。EI处理和FP处理0-20 cm土壤碳库储量差异不显着,土壤氮素矿化潜力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升高,两处理间差异也不显着。3.EI处理优化了小麦和玉米种植体系的氮素供应,降低环境风险。综合分析不同来源氮素,建立总氮供应量指标,并通过量化总氮供应量、相对产量、氮输入与输出关系,确定小麦和玉米适宜的总氮供应量分别为330-482 kg/ha和291-361 kg/ha,在此范围内,可保障作物高产、高氮素利用率和低环境氮素损失。EI处理总氮供应量趋近适宜水平,而FP处理总氮供应量较EI处理高21.7%-30.2%,环境风险较高。4.EI处理降低小麦、玉米生产碳氮足迹。与FP处理相比,EI处理小麦和玉米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分别降低1.5%和13.4%,氨挥发损失分别降低14.9%和19.3%,氮足迹分别降低20.5%和27.2%,碳足迹分别降低9.7%和22.1%,年净收益增加14.5%,是一种协调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管理模式。5.应用DNDC模型模拟小麦、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素环境排放,并提出了优化管理方案。DNDC模型在模拟小麦-玉米体系作物产量、氮素吸收、N2O排放和氨挥发损失方面表现良好。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活性氮损失对播种日期和施氮量最敏感,在氮肥用量为180 kg/ha时玉米和小麦均获得较高产量,继续增加施氮量产量不再增加。在本试验基础上将小麦播期调为10月10日左右,耕作深度调至5 cm,可继续增加作物产量2.9%,降低活性氮损失10.5%。综上所述,生态集约化管理通过合理优化养分管理和其他管理措施,在保障作物产量同时,减少了氮肥施用量,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增加了土壤碳氮固存,降低了碳氮环境损失,增加了净收益,是一种协调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的可持续管理模式。
徐龙龙[8](2021)在《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对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文中认为一膜两年用结合水氮运筹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已经试验和生产实践验证,但该措施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挖掘其技术潜力仍缺乏理论依据。2019-2020年,设置2种耕作方式:免耕一膜两年用(NT)和传统耕作(CT),2个灌水水平:传统灌水(I2,2400 m3·hm-2)和传统灌水减量20%(I1,1920 m3·hm-2),3个施氮水平:施纯N 225 kg?hm–2(N3)、180 kg?hm–2(N2)和135 kg?hm–2(N1),组成三因素裂区试验,探讨不同处理对小麦群体、叶片和细胞水平水分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解析不同处理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内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免耕一膜两年(NT)用较传统耕作(CT)显着提高了小麦的光合能力,与传统灌水和施氮(I2N3)处理相比,传统灌水结合减量施氮20%(I2N2)处理同样显着提高了小麦光合作用。与CT相比,NT使小麦生育期平均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分别提高了29.3%、14.8%、8.2%、19.4%、4.7%、6.1%、4.1%;小麦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分别提高了13.4%和6.8%。减量灌水和减量施氮使得小麦光合速率呈递减趋势,I1较I2降低了10.1%,N1和N2较N3分别降低了9.7%、12.5%。但NTI1N2处理下与对照(CTI2N3)处理小麦的光合速率无显着差异。说明在减少灌水和施氮量时,小麦光合速率降低,而免耕一膜两年用可减缓这种负效应。(2)NT较CT显着降低了小麦冠层透光率、群体CO2浓度以及群体相对湿度。NT较CT处理下全生育期小麦群体CO2浓度、小麦群体相对湿度、小麦冠层透光率分别降低了5.4%、6.4%、21.8%。减量灌水对其无显着影响,减量施氮对其影响显着。说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免耕一膜两年用结合水氮运筹可以显着改善小麦的群体结构,通过协调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提高小麦产量。(3)NT显着提高小麦农田的土壤含水量,而灌水和施氮对其影响不显着。与CT相比,NT条件下小麦土壤含水量苗期至拔节期提高了4.3%;灌浆期提高了7.5%,全生育期耗水量无显着差异。但NT显着降低了农田棵间蒸发量(E),和蒸散比(E/ET),配以水氮均减量20%处理进一步强化了其降低E和E/ET的作用。与对照(CTI2N3)相比,NTI1N2处理全生育期E和E/ET分别降低了25.3%和26.1%。(4)NT较CT增产优势明显,且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提高;而减量灌水和施氮导致小麦产量降低,但减少灌水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NT较CT小麦增产13.4%,WUE提高了9.2%。I1较I2减产5.9%,但WUE提高了5.8%;N1较N3减产16.0%,N2和N3无显着差异,三者WUE差异不显着。与对照(CTI2N3)处理相比,NTI1N2处理在保持与其相当的籽粒产量的同时,显着降低了耗水量,从而获得更高的WUE。
向雁[9](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曹慧[10](2019)在《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提出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中国过去四十多年里,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中农业面源污染尤为突出,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将直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粮食的质量安全,进而威胁城乡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农户既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又是实施亲环境农业的主体。农户在粮食生产中实施减量化、再利用、低污染的亲环境行为,是源头上遏制农业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亲环境行为绩效评价理论,通过山东省三个产粮大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归纳总结了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中灌溉环节、施肥环节、施药环节和秸秆处理环节等四环节的亲环境行为现状及问题;从总体和分环节视角,探悉了粮食生产中农户亲环境行为意向的内在生成机理;从家庭层面和地块层面,甄别了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和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作用机制;并从产量效果和成本收益等多元视角,考察了农户粮食生产中不同环节实施亲环境行为对不同粮食作物单产和单位净收益的影响,进而评价农户亲环境行为绩效,以期为政府引导农户科学进行亲环境生产经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分类施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中存在总体亲环境积极性不高、节水灌溉采用率低、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问题严重、粮食作物秸秆仍存在直接焚烧现象等问题。从农户粮食生产中灌溉环节、施肥环节、施药环节和秸秆处理环节等四环节看,灌溉环节和秸秆处理环节的亲环境行为意向较高,而施肥环节和施药环节的亲环境行为意向偏低。(2)从总体上看,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价值感知对其行为意向具有抑制作用的路径为:价值感知→责任归属→行为意向;而价值感知对行为意向具有促进作用的路径为三条:价值感知→主观规范→行为意向;价值感知→主观规范→责任归属→行为意向;价值感知→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从分环节来看,施肥环节中价值感知对农户化肥减量/适量施用行为意向的作用路径与总体一致,而灌溉环节、施药环节和秸秆处理环节中,上述影响路径则存在细微差异。(3)从总体上看,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小麦种植户和玉米种植户的亲环境行为实施均具有显着的负人口效应和正收入效应。从分环节来看,灌溉环节、施肥环节和施药环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小麦种植户和玉米种植户的亲环境行为实施作用与总体一致,而秸秆处理环节的作用则相反。(4)在家庭层面,从总体上看,耕地经营总规模对小麦种植户和玉米种植户的亲环境行为实施呈稳健的倒“U”型;在地块层面,仅有秸秆处理环节中地块规模与小麦种植户和玉米种植户亲环境行为实施之间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从耕地流转视角看,在转入地上,仅有施肥环节和施药环节中地块规模与小麦种植户和玉米种植户亲环境行为实施之间存在稳健的“U”型关系;而自家地上,仅有秸秆处理环节中地块规模与玉米种植户亲环境行为实施之间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5)在家庭层面,从总体上看,农户多实施亲环境行为对小麦、玉米单产和单位净收益均有促进作用;从分环节来看,灌溉环节,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对玉米单产和单位净收益均有显着促进作用;秸秆处理环节,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仅对玉米单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其他环节的作用则不显着。在地块层面,从总体上看,农户多实施亲环境行为只对玉米单产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从分环节来看,仅有灌溉环节和秸秆处理环节,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对小麦、玉米的单产和单位净收益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施肥和施药环节,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会对小麦单产造成显着的负向影响,但对其单位净收益并没有显着影响。
二、小麦、玉米控制灌溉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玉米控制灌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及适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英文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地下滴灌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地下滴灌技术发展历程 |
1.2.2 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移研究进展 |
1.2.3 作物生长发育对地下滴灌的响应特征 |
1.2.4 地下滴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
1.2.5 地下滴灌系统设计参数研究进展 |
1.2.6 地下滴灌灌溉管理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灌溉方式对比试验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滴灌系统安装 |
2.1.3 田间管理 |
2.2 地下滴灌根系吸水规律研究试验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田间管理 |
2.3 地下滴灌适宜性灌水策略研究试验 |
2.3.1 试验地概况 |
2.3.2 试验设计 |
2.3.3 田间管理 |
2.4 水分运移规律模拟试验及田间验证 |
2.4.1 水分运移规律模拟模拟试验 |
2.4.2 HYDRUS-2D模型模拟 |
2.4.3 田间验证试验 |
2.5 指标测定与方法 |
2.5.1 土壤物理及化学性状 |
2.5.2 植株形态及生理指标 |
2.5.3 相关指标计算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及土壤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
3.2.3 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提取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灌溉方式和水分调控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
3.3.2 灌溉方式和水分调控对冬小麦-夏玉米土壤水分变化动态及土壤水提取的影响 |
3.3.3 灌溉方式和水分调控对冬小麦和夏玉米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滴灌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根系吸水动态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贮水量消耗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
4.2.2 冬小麦和夏玉米根系吸水速率 |
4.2.3 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根系吸水量 |
4.2.4 冬小麦和夏玉米不同土层的根系吸水量及占比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滴灌冬小麦-夏玉米产量、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滴灌量的响应 |
5.1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地下滴灌冬小麦-夏玉米的群体变化特征 |
5.2.2 不同滴灌量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3 不同滴灌量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5.2.4 不同滴灌量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和夏玉米蒸散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5 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响应系数 |
5.3 讨论 |
5.3.1 冬小麦和夏玉米生理特性对不同滴灌量的响应 |
5.3.2 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对不同滴灌量的响应 |
5.3.3 冬小麦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不同滴灌量的响应 |
5.3.4 地下滴灌和漫灌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
5.3.5 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响应系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下滴灌冬小麦-夏玉米适宜灌水策略研究 |
6.1 试验设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蒸散量、滴灌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 |
6.2.2 蒸散量、滴灌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关系 |
6.2.3 地下滴灌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水定额及灌溉频率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下滴灌系统关键参数研究 |
7.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模拟 |
7.2.2 HYDRUS-2D模型模拟 |
7.2.3 田间试验验证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7.4.1 通过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模拟得出的结论 |
7.4.2 通过HYDRUS-2D模型模拟水分运移得出的结论 |
7.4.3 通过田间验证得出的结论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分析 |
1.2.1 植被与水土环境演变关系研究进展 |
1.2.2 灌溉制度优化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概况与地质地貌 |
2.1.1 研究区概述 |
2.1.2 地质地貌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气象采集 |
2.2.2 引水量、排水量、种植结构面积来源 |
2.2.3 地下水埋深资料 |
2.2.4 土壤样本点及作物生长指标的野外采集与试验 |
2.2.5 遥感影像的来源与验证样本点的野外采集 |
3 灌区作物长势-水土环境变化特征 |
3.1 理论与方法介绍 |
3.1.1 决策树分类方法 |
3.1.2 变异结构分析与克里金插值分析法 |
3.2 灌区典型作物长势及种植结构的提取 |
3.2.1 解放闸灌域典型农作物长势分析 |
3.2.2 解放闸灌域种植结构提取 |
3.3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典型农作物主要生育阶段NDVI时空变化特点 |
3.3.1 葵花NDVI变化特征 |
3.3.2 玉米NDVI时空变化特征 |
3.3.3 小麦NDVI时空变化特征 |
3.3.4 瓜类NDVI时空变化特征 |
3.4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农田水土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点 |
3.4.1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
3.4.2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土壤盐分时空变化特征 |
3.4.3 典型农作物种植区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 |
3.4.4 作物种植区引水量、排水量变化特征 |
3.4.5 作物主要生育期气候因子(降雨、ET)变化特征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解放闸灌域作物系统与水土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
4.1 耦合度模型理论与构建方法 |
4.2 作物系统与水土环境系统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 解放闸灌域作物系统-水土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1 作物长势与水土环境因子的耦合度分析 |
4.3.2 作物长势-水土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平原灌区的构建 |
5.1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简介与灌区应用的普适性 |
5.1.1 模型简介 |
5.1.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灌区水文过程的模拟及应用普适性 |
5.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的构建 |
5.2.1 基础资料的调查搜集与数据库构建 |
5.2.2 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在解放闸灌域的构建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SWAT模型的率定、改进与校准 |
6.1 SWAT模型对径流量的率定与校准 |
6.2 SWAT模型中腾发量的计算原理与改进、校准过程 |
6.2.1 SWAT模型中ET的计算原理 |
6.2.2 SWAT模型改进-潜水蒸发项的添加 |
6.3 模型改进后对ET目标变量的率定与验证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灌溉制度的优化 |
7.1 不同灌溉情景的设置 |
7.1.1 第一种灌溉情景 |
7.1.2 第二种灌溉情景 |
7.2 作物水模型的优选 |
7.2.1 河套灌区典型作物的作物水模型 |
7.3 灌溉制度的寻优 |
7.3.1 第一种灌溉情景模拟结果 |
7.3.2 第二种灌溉情景模拟结果 |
7.3.3 灌溉制度优化结果 |
7.4 讨论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张掖市高台县农业节水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节水潜力概念内涵 |
1.2.2 农业节水潜力定量计算 |
1.2.3 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1.2.4 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基本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水资源概况 |
2.2.1 降水与蒸发 |
2.2.2 地表水资源 |
2.2.3 地下水资源 |
2.2.4 水资源利用状况 |
2.3 农业水资源节水现状 |
2.3.1 作物种植结构 |
2.3.2 灌溉用水 |
2.3.3 渠系衬砌 |
2.3.4 管理节水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资源农业节水潜力估算 |
3.1 AquaCrop模型介绍 |
3.1.1 AquaCrop模型原理 |
3.1.2 AquaCrop模型输入 |
3.1.3 AquaCrop模型模拟和输出 |
3.1.4 AquaCrop模型校准和评估 |
3.2 基于AquaCrop模型估算县域资源农业节水潜力 |
3.2.1 作物产量模拟 |
3.2.2 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
3.2.3 县域蒸发蒸腾量计算 |
3.2.4 县域资源农业节水潜力估算 |
3.3 高台县资源农业节水潜力估算 |
3.3.1 AquaCrop模型构建 |
3.3.2 AquaCrop模型模拟作物产量 |
3.3.3 高台县作物土壤水分平衡分析 |
3.3.4 基于AquaCrop模型计算作物蒸发蒸腾量 |
3.3.5 高台县蒸发蒸腾量计算 |
3.3.6 高台县资源农业节水潜力估算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1 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的内涵和特性 |
4.1.1 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的内涵 |
4.1.2 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的特性 |
4.2 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节水评价指标选取 |
4.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台县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 |
5.1 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方法 |
5.1.1 改进AHP法 |
5.1.2 熵权法 |
5.1.3 组合赋权法 |
5.1.4 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 |
5.2 高台县农业节水潜力综合评价 |
5.2.1 高台县农业节水潜力指标数据 |
5.2.2 权重确定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素管理与氮素吸收利用 |
1.2.2 氮素管理与碳氮固存 |
1.2.3 氮素管理与土壤矿化供氮 |
1.2.4 氮素管理与碳氮环境损失 |
1.2.5 土壤-作物模型在氮素管理中的应用 |
1.3 研究契机与总体思路 |
1.3.1 研究契机 |
1.3.2 总体思路 |
第二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玉米体系施肥量和籽粒产量 |
2.3.2 小麦-玉米体系地上部氮素吸收 |
2.3.3 小麦-玉米体系氮素利用率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土壤碳氮固存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3.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麦-玉米体系碳氮含量与储量 |
3.3.2 小麦-玉米体系固碳速率与固碳效率 |
3.3.3 不同处理土壤氮素矿化潜力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氮素供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4.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氮素供应 |
4.3.2 小麦-玉米体系土壤无机氮残留量 |
4.3.3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量 |
4.3.4 小麦-玉米体系总氮供应、相对产量、氮输入、氮输出间响应关系 |
4.3.5 小麦-玉米体系适宜总氮供应范围 |
4.3.6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下总氮供应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管理模式下小麦-玉米体系碳氮环境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5.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5.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通量 |
5.3.2 小麦-玉米体系二氧化碳、甲烷与氧化亚氮累积排放量 |
5.3.3 小麦-玉米体系氨挥发通量及累积排放量 |
5.3.4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排放与氮足迹 |
5.3.5 小麦-玉米体系温室气体排放与碳足迹 |
5.3.6 小麦-玉米体系环境成本与净收益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小麦-玉米体系活性氮损失的DNDC模型模拟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6.2.2 DNDC模型模拟 |
6.2.3 模拟性能评价指标 |
6.2.4 敏感性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小麦-玉米体系产量和氮素吸收模拟 |
6.3.2 小麦-玉米体系氧化亚氮排放与氨挥发通量模拟 |
6.3.3 玉米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
6.3.4 小麦敏感性分析与管理措施优化 |
6.3.5 小麦-玉米体系不同管理模式比较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对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生理生态研究进展述评 |
1.1 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生态机制 |
1.2 作物高效用水技术研究 |
1.3 覆盖与水氮运筹集成应用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6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下小麦的生理生态特性 |
3.1 不同处理对开花期小麦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
3.2 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对不同耕作措施和水氮组合的响应 |
3.3 不同处理对小麦各个生育时期群体净同化率的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的影响 |
3.5 不同耕作措施及水氮减量模式对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6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态指标的影响 |
第四章 免耕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小麦的耗水特性 |
4.1 不同耕作措施和水氮组合对小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灌水及施氮水平下小麦的棵间蒸发 |
4.3 不同耕作措施和水氮组合下小麦的耗水量 |
4.4 不同耕作措施及水氮组合下麦田的耗水结构 |
第五章 不同处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5.1 不同耕作措施、灌水及施氮水平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5.2 不同耕作措施、灌水及施氮水平下小麦的产量表现 |
5.3 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对水氮运筹的响应 |
5.4 不同处理下小麦生理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
5.5 不同处理下小麦生态指标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
5.6 小麦产量与其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及排序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9)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农户亲环境行为内涵和类型 |
1.3.2 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因素 |
1.3.3 农户亲环境行为绩效评价 |
1.3.4 引导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政策取向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粮食主产区 |
2.1.2 农户 |
2.1.3 农户亲环境行为 |
2.1.4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粮食安全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2.4 农户亲环境行为绩效评价理论 |
2.3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理论框架 |
2.3.1 总体逻辑框架 |
2.3.2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意向理论框架 |
2.3.3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实施理论框架 |
2.3.4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绩效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现状及问题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本描述 |
3.2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现状 |
3.2.1 农户亲环境行为意向特征 |
3.2.2 灌溉环节亲环境行为实施特征 |
3.2.3 施肥环节亲环境行为实施特征 |
3.2.4 施药环节亲环境行为实施特征 |
3.2.5 秸秆处理环节亲环境行为实施特征 |
3.3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现存问题 |
3.3.1 农户亲环境积极性不高 |
3.3.2 节水灌溉采用率低 |
3.3.3 化肥过量施用问题严重 |
3.3.4 农药过量施用问题严重 |
3.3.5 粮食作物秸秆仍存在直接焚烧现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意向分析 |
4.1 理论分析 |
4.1.1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的价值感知 |
4.1.2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的责任归属 |
4.1.3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的行为态度 |
4.1.4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的主观规范 |
4.1.5 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 |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4.3 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解 |
4.3.1 样本代表性检验 |
4.3.2 模型适配性检验 |
4.3.3 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意向的模型假说检验 |
4.3.4 多群组结构方程检验 |
4.4 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解 |
4.4.1 样本代表性检验 |
4.4.2 模型适配性检验 |
4.4.3 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意向的模型假说检验 |
4.4.4 多群组结构方程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实施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1.1 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实施 |
5.1.2 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实施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5.2.1 模型选择与说明 |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2.3 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描述统计特征 |
5.3 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家庭层面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 |
5.3.2 地块层面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 |
5.3.3 转入地和自家地上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差异 |
5.4 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家庭层面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实施 |
5.4.2 地块层面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实施 |
5.4.3 转入地和自家地上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实施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绩效评价 |
6.1 理论分析 |
6.2 模型构建与指标描述 |
6.2.1 模型构建 |
6.2.2 指标描述 |
6.3 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绩效测算 |
6.3.1 家庭层面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绩效 |
6.3.2 地块层面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绩效 |
6.3.3 转入地和自家地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绩效 |
6.3.4 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绩效组群差异分析 |
6.4 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绩效测算 |
6.4.1 家庭层面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绩效 |
6.4.2 地块层面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绩效 |
6.4.3 转入地和自家地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绩效 |
6.4.4 农户四环节亲环境行为绩效组群差异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小麦、玉米控制灌溉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节水灌溉对粮食作物种植的影响——基于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调节效应[J]. 奚云霄,刘静,常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2(03)
- [2]冬小麦-夏玉米地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及适宜模式研究[D]. 杨明达.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3]解放闸灌域作物—水土环境关系及灌溉制度优化[D]. 郑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5]张掖市高台县农业节水潜力研究[D]. 孙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灌溉水价、技术进步对农业用水强度的影响研究[D]. 王晓晓.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7]小麦-玉米轮作体系生态集约化管理下碳氮循环特征研究[D]. 黄少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一膜两年用及水氮运筹对小麦水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D]. 徐龙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9]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中亲环境行为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曹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