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型圆锥破碎机受迫振动分析与减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徐飞[1](2021)在《考虑物料作用的惯性圆锥破碎机动力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惯性圆锥破碎机是一种破碎比大、产品粒度细且均匀的破碎设备,在破碎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惯性圆锥破碎机建立动力学模型时,物料层在简谐激励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对系统的振动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物料滞回模型与实际工程中物料破碎产生的滞回特性具有较大的偏差,因此提高物料滞回模型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工程意义,且研究物料滞回特性,对惯性圆锥破碎机重要机构的设计和研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欧拉角描述动锥在空间的章动运动、自转运动和进动运动,用角度变化和矢径描述动锥上任一点在空间的运动轨迹。对动锥受力分析,建立关于动锥离心力、激振器离心力和破碎力的平衡方程,求解出破碎力的表达式。分析物料参振的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为建立物料轴力杆动力学模型提供理论依据。用有限元法对物料柔性化处理,以绝对节点坐标法表示物料破碎时的位形。物料弹性化处理(各向同性),建立物料轴力杆动力学模型。根据层压破碎理论,将物料层简化为弹性变形层和塑性变形分层。根据分层破碎理论,将物料按照腔形简化为曲面层和直线层。在物料为弹性体的基础上,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不同物料层的破碎力、章动角、动锥质心位移时域图,分析出最合理的物料分层。研究物料滞回特性时,在仿真软件中,物料线性化和接触力非线性设置等效物料破碎非线性过程。仿真测得滞回力数据,再进行非线性拟合,根据拟合的曲线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滞回模型。
杨晓东[2](2021)在《南露天煤矿高效筛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筛分是提高煤炭质量、减少运输成本、降低能耗和燃煤污染物排放的一种基础工艺手段。新疆准东矿区周边煤炭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南露天煤矿的煤炭生产工艺系统已无法快速、有效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其中,304筛分系统中筛分设备的处理能力、筛分效率及设备可靠性成为了整个生产工艺环节中的关键和瓶颈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南露天煤矿304筛分系统中的滚轴筛为研究对象,基于离散元法和有限元法对滚轴筛的筛分过程机理、卡料及破碎过程机理、滚轴等关键零部件的动力学特性等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以期为滚轴筛的高效运行、最优控制、提升可靠性及优化设计等方面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了滚轴筛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DGS1815型工业级滚轴筛的三维模型,初步分析了滚轴卡料过程中筛片的受力情况,并设计了一种解决卡料问题的自动化控制方案。介绍了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的基本原理,为后续滚轴筛的筛分过程机理和卡料及破碎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展了滚轴筛的筛分过程高速动态试验,验证了筛分过程DEM模拟的可靠性。建立了工业级滚轴筛的筛分过程DEM模型并开展了模拟研究,分析了给料率、筛轴转速、筛面倾角和湿颗粒间黏结力对滚轴筛的筛分过程影响规律,获得了筛分性能最佳时的工作参数,讨论了工作参数对各粒径颗粒透筛率及平均运动速度的影响,并揭示了颗粒形状和湿颗粒间黏结力对滚轴筛筛分过程的影响机理。分析了滚轴筛的卡料过程机理和卡料颗粒的破碎力学特性,基于黏结颗粒模型(bonded particle model,BPM)建立了滚轴筛的筛面卡料破碎过程DEM模型,分析了单颗粒卡料时的筛片受力情况,获得了煤块卡料过程中筛轴停转的理论条件,讨论了多块颗粒卡料时的筛轴及筛片扭矩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单颗粒卡料时,筛轴转速对筛轴扭矩的影响作用。对滚轴筛的滚轴、筛片及心轴等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卡料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获得了滚轴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利用谐响应分析法得出了滚轴在不同频率激振力下的频响函数。建立了心轴扭转振动的力学模型,开展了心轴模型的模态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法模态分析的可靠性,提出了阶跃载荷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方法,获得了心轴各阶扭转振动的固有频率及振型,所得结果为滚轴筛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利用响应面法对滚轴筛的工作参数进行了DEM模拟优化研究,获得了优化后的工作参数组合。基于等厚筛分原理构建了多段变筛面倾角式的等厚滚轴筛模型,对等厚型滚轴筛的筛分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并与普通滚轴筛的筛分性能进行了比较,为滚轴筛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此外,对不同筛片形状和排布方式的滚轴筛进行了DEM模拟,为滚轴筛的结构形式优化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本论文有图74幅,表25个,参考文献133篇。
姚振强[3](2021)在《排土机排料臂输送系统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排土机在露天矿开采工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代替卡车将岩土高效、快速的转运至排土场。随着国内露天矿的发展,排土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排土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排料臂振动幅度较大、转载处岩土冲击大,设备磨损及冲击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本文以4500t/h型排土机为研究对象,对排料臂输送系统相关零部件进行设计选型并建立相关模型;对排土机工作过程中排料臂输送系统展开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和软件仿真,求解了排料臂的振动特性;根据仿真结果对转载处缓冲支方案进行改进,提高了缓冲支承装置的缓冲性能;对转载溜槽进行改进,减小了岩土对排料臂的冲击,降低了排料臂的振动幅度,提高了设备的强度及寿命。对排料臂输送机零部件进行参数设计及选型,建立了输送带动力学模型;利用Soildworks建立排料臂相关部件的三维模型,并对排料臂受到的载荷及激励进行分析计算。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排料臂的振动特性展开研究,求解典型工况下排料臂所受应力及变形量,经校核静力条件下排料臂强度和刚度都符合要求。以仿真结果为输入推导了排料臂挠度公式,为排料臂臂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对排料臂臂架及输送机机架进行模态分析,求解其固有频率和各阶模态振型,结合激励分析讨论了排料臂臂架和输送机系统发生共振的可能性,找到了容易引起排料臂共振的频率。最后将风载荷和岩土冲击力简化成简谐载荷,结合模态分析结果进行谐响应分析,求解排料臂在简谐冲击作用下的稳态响应,结论是风载荷对排料臂振动影响较小,转载处岩土冲击力对排料臂振动影响较大,岩土冲击力对设备危害较大。本文对转载处缓冲支承方案进行改进,对装有缓冲托辊组的支承装置和装有缓冲床的支承装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求解得到两种缓冲支承装置的静强度、刚度、固有频率及稳态响应指标,结果表明,装有缓冲床的缓冲支承装置缓冲效果更好且不容易发生共振,因此转载处缓冲机构采用装有缓冲床的缓冲支承装置。最后本文结合离散元技术,基于EDEM仿真软件,对转载溜槽装置进行改进。根据现场采集数据建立砾石颗粒模型,以Hertz-Mindlin接触模型为理论基础推导砾石颗粒对设备的冲击力公式。然后确定了溜槽设计原则,利用EDEM对原始转载站的岩土转运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对不同腔型的溜槽在不同输送速度下的输送过程进行仿真,以仿真过程中排料臂输送机输送带受力平均值和标准差作为量化标准去评价不同溜槽在不同输送速度下的缓冲能力。最终确定了合适的腔型尺寸和输送速度,使输送带受力平均值从8588N降低至5558N,标准差从6539N降低至4699N,有效地降低了排土机转载处的岩土冲击。
杨寅,高伟伟[4](2018)在《适用于在线教育大数据的Hadoop平台高准确度推荐服务(英文)》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Hadoop平台下在线教育推荐服务的准确度,更好地为不同类用户提供更精准的资源推送,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推荐服务策略。该策略首先采用权重估计对Hadoop平台用户进行分类,接着对在线教育学习资源进行标签化分类并实现用户兴趣资源的参数估计,最后生成推荐策略。实验证明:相比于Item-Based CF策略和Behavior-Based CF策略,该推荐策略的准确度更高。
程健[5](2016)在《圆锥破碎机关键零部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矿山工程、公路基建等行业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矿石和石料,原矿、原石经最初开采,一般体积较大,无法被直接应用。因此,为了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必须要对物料进行破碎以减小尺寸。作为破碎设备之一,圆锥破碎机具有破碎比大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此类工况的中碎,细碎及超细碎作业,是矿山工程、公路基建等行业必不可少的破碎设备。随着圆锥破碎机在各行业的应用率大幅度提高,国内外学者都对圆锥破碎机作了研究分析。本文查阅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文献并结合本人在工作过程的一些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了圆锥破碎机的主要工作原理、功能特点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圆锥破碎机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分析和优化,改善了圆锥破碎机的性能,提高了经济效益。首先,分析了圆锥破碎机的结构组成和运动特性,对破碎腔及内部的物料运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工作原理。然后对衬板进行了分析,并从衬板的材质、衬板的厚度及衬板间的宽度三个方面对衬板的耐磨性行了优化,并且通过惩罚函数法对圆锥破碎机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增加了衬板的耐磨性,提高了圆锥破碎机的经济效益。接着对圆锥破碎机的耐磨盘、上下架体以及防尘装置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结构改进。通过设置环形耐磨凸面和径向弧形油槽使得改良后的主轴耐磨盘和活塞耐磨盘设计更加合理,提高了主轴耐磨盘和活塞耐磨盘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也间接地提高了破碎机相关零部件的使用稳定性。通过设置筒状体结合上法兰盘,并设置加强筋,使得改良后的架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大大提高,可延长架体使用寿命。改良后的自动防尘控制系统增加了高压供气装置和气压反馈装置,防止出现负压而使灰尘进入至内腔内,并可实现气压的实时调节和控制,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延长了破碎机的使用寿命和提高了作业的稳定性。最后,对圆锥破碎机的关键零件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分析。在SOLIDWORKS中建立实体模型,导入到ABAQUS中形成有限元模型,依据相关资料计算分析其受力情况,并对其施加相应的载荷及边界条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零件的应力分布。最终得出结论,经过优化后的零件,受力情况均小于零件材料的许用应力,较之优化前的零件受力有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破碎机零件的结构强度,保证了零件在破碎机上使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达到了预期的优化效果。
卫一川[6](2015)在《惯性圆锥破碎机有限元分析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飞速发展的中国,如今经济发展迅速,高楼大厦林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泥森林渐渐包围了人类的生活,与物料破碎相关联的领域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作为矿业生产大国,对各种物料进行粉碎是工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工艺流程。据统计,大约12%的电能被用到进行物料破碎的工艺中,然而在这被利用的电能中只有仅15%用在了破碎物料上,剩余的大部分能量都被用在了磨机上,更难以置信的是磨机的效率只有1%。所以“多碎少磨”的观念开始在破碎领域盛行,而惯性圆锥破碎机是可以达到其要求的代表机型,它以料层破碎为基础,利用物料本身具有的材料缺陷加之强烈的章动运动,大大加强了破碎能力。高频振动的加入令惯性圆锥破碎机的产品粒度更均匀,破碎物料的及时排出有效抑制了过粉碎的产生。在有些选矿厂的工艺流程中,原本需要磨机来达到所要求的产品粒度,惯性圆锥破碎机的出现直接替代了磨机,可见惯性圆锥破碎机能够真正实现少磨多粉碎的要求。本文以GYP1500型惯性圆锥破碎机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关键工作部件——主轴、内锥、内锥衬板。通过在Pro/E软件对其进行参数化建模,得到三维实体模型。通过了解破碎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而对惯性圆锥破碎机的破碎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作用在内锥及内锥衬板上的力的分布规律,运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加载分析。惯性圆锥破碎机的工作部分的工况比较恶劣,待破碎物料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且直接作用于耐磨衬板上,那么衬板上的受力将变得复杂,故对载荷的分析十分重要。其次,进行了动力学模态分析,从模态理论出发到最后提取了关键部件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对比惯性圆锥破碎机的工作频率与提取到的固有频率,避免共振。最后,对破碎腔形及衬板磨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衬板受力最小为目标进行了衬板曲线的优化,使破碎腔工作效率达到最优。研究结果明确了惯性圆锥破碎机关键部件的受力及变化趋势,为其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产品的大型化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李厚旭[7](2014)在《圆锥破碎机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圆锥破碎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破碎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煤炭和化工等工业领域,并在相应的生产工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工作过程中,圆锥破碎机内部偏心部件会产生周期性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从而引起有害的冲击振动,甚至影响破碎机正常运转。因此,对圆锥破碎机进行动力学分析,研究其在各工作阶段的动态响应,对于提高圆锥破碎机工作可靠性及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为得到准确的激振力大小,建立了圆锥破碎机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圆锥破碎机运动学及动力学的研究,给出了空载及有载时动锥转速的表达式及各回转体的惯性力及惯性力矩的表达式。基于动平衡理论,提出了圆锥破碎机实现动平衡的条件,分析了动锥不同运动状态下对排料口尺寸的影响。建立了单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对圆锥破碎机进行隔振分析,得到了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及力的传递率。通过计算圆锥破碎机振幅与实际情况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为研究破碎机动态特性建立了基础。为获得设备动态性能,建立了圆锥破碎机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模态分析得到了各主要零件及整机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利用谐响应分析获得圆锥破碎机工作状态下的振动形式;利用瞬态分析得到圆锥破碎机启动阶段的振动情况。建立了圆锥破碎机动平衡模型,综合考虑配重个数、灌铅及搭配使用等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各平衡方案,提出了圆锥破碎机的动平衡解法。圆锥破碎机动力学研究结果为评价破碎机现有结构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破碎机结构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樊勇[8](2014)在《开槽夹层圆锯片的振动研究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圆锯片因切削性能好、加工效率高而广泛应用于木材、金属、石材等材料切割行业,研究锯片的减振降噪技术很有意义。随着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及相关实际经验,人们逐步掌握了一些能够有效减小锯片振动和噪声的技术,具体措施包括:锯片基体上开槽,开槽填充阻尼材料,夹层阻尼材料等。本文基于有限元ANSYS软件,主要对圆锯片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选取不同类型的圆锯片,研究影响锯片振动性能的主要因素。主要工作包含以下方面:建立一般未开槽圆锯片动力学方程,分析锯片的静态和动态特性,为减小锯片的横向振动奠定一定基础。研究夹盘直径、旋转预应力和槽参数对圆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重点研究开槽锯片的动态特性,研究开槽数、槽长、槽宽等对开槽锯片振动的影响。研究开槽填充阻尼材料和夹层阻尼材料对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阻尼材料改善锯片重叠模态振型、减弱振动能量集中的能力大小。理论研究夹层圆锯片对实际设计生产具有一定意义。对夹层锯片进行谐响应分析,结合锯片的模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夹层圆锯片具有一定的减振降噪效果。针对圆锯片的稳定性问题,对夹层锯片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屈曲分析。基于夹层锯片的稳定性问题,利用锯片线性屈曲分析结果,对锯片的最佳夹层厚度进行优化设计。
陈杰璋[9](2013)在《圆锥破碎机单体物料破碎有限元分析及转子体的模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桥梁、建筑等行业的发展,碎石物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挤压磨碎设备在物料破碎中应用最广泛。就圆锥破碎机研究而言,如何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实现“多碎少磨”是关注的重点。对圆锥破碎机物料破碎过程以及破碎关键部件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设备工作性能及使用寿命。在传统的层压破碎理论中,将物料的破碎过程假想成分层破碎,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破碎过程复杂,存在着很多单体物料破碎的情况,所以本文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首先,以H8800圆锥破碎机(下文均简称圆锥破碎机)为研究对象,对圆锥破碎机单体物料的破碎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圆锥破碎机破碎腔的基本组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以转子体—物料—定锥组成的破碎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ANSYS/LS-DYNA动力学有限元算法来求解单体物料挤压破碎过程中转子体和定锥上的破碎力变化,分析了转速、偏心距等影响破碎力的因素。其次,根据已建立的破碎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来研究单个物料破碎过程中,关键部件--转子体及定锥的应力应变情况。计算出转子体和定锥在破碎过程中最大应变出现的部位及区域,同时分析了影响应力应变的因素,为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最后,为了防止转子体发生共振,尽可能的避开共振区,利用Ansys软件对转子体自由状态和约束状态下的模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两种状态下转子体前10阶的频率及对应的振型。研究表明,H8800圆锥破碎机的工作转速有效的避开共振区。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和基于计算结果分析而得到的结论有助于为破碎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陈荣,李屹[10](2011)在《橡胶弹簧减振器在破碎机隔振中的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橡胶弹簧减振器强度高,回弹性好,压缩永久变形小,缓冲性好,广泛应用在破碎机隔振系统中。笔者阐述了隔振的基本原理,在分析了惯性圆锥破碎机的振动特点的基础上,对橡胶弹簧减振器在破碎机隔振系统中的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橡胶弹簧减振器可以对惯性圆锥破碎机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
二、大型圆锥破碎机受迫振动分析与减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圆锥破碎机受迫振动分析与减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物料作用的惯性圆锥破碎机动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惯性圆锥破碎机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惯性圆锥破碎机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2 破碎机数字化模拟发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流程图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分析物料滞回特性流程图 |
第2章 惯性圆锥破碎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2.1 运动学分析 |
2.2 惯性圆锥破碎机的动力学模型 |
2.3 惯性圆锥破碎机破碎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物料柔性化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刚柔耦合系统建模理论 |
3.2.1 有限元柔性体建模原理 |
3.2.2 物料柔性化动力学建模 |
3.3 物料几何模型 |
3.3.1 一层物料 |
3.3.2 两层物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刚柔耦合动力学动态仿真 |
4.1 引言 |
4.2 RecurDyn功能介绍 |
4.2.1 RecurDyn的接触建模 |
4.2.2 RecurDyn中的柔性体建模 |
4.3 RecurDyn中物料柔性化建模 |
4.4 GYP1200虚拟样机建立 |
4.4.1 虚拟样机建立 |
4.4.2 虚拟样机中的某些参数确定 |
4.5 GPY1200物料刚柔耦合动态仿真 |
4.5.1 一层物料柔性化动态仿真结果分析 |
4.5.2 二层物料柔性化动态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料层滞回特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滞回模型分析 |
5.2.1 物料破碎非线性描述 |
5.2.2 破碎物料理想塑形化处理 |
5.2.3 破碎物料弹塑性处理 |
5.3 一种新的滞回模型 |
5.3.1 模型和参数设定 |
5.3.2 MATLAB非线拟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南露天煤矿高效筛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滚轴筛工作原理和离散元法的基本理论 |
2.1 滚轴筛工作原理 |
2.2 离散元法的基本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滚轴筛的筛分过程DEM模拟 |
3.1 DEM试验验证 |
3.2 筛分效率和影响筛分的因素 |
3.3 筛分过程模拟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滚轴筛卡料破碎过程机理模拟研究 |
4.1 卡料过程中的破碎机理 |
4.2 卡料及破碎过程的离散元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滚轴筛关键零部件动力学特性研究 |
5.1 滚轴筛静力学分析 |
5.2 滚轴动力学特性研究 |
5.3 筛片疲劳寿命预测及材料选择 |
5.4 心轴动力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滚轴筛参数优化及结构形式拓展 |
6.1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筛分参数优化 |
6.2 基于等厚筛分原理的滚轴筛结构形式拓展 |
6.3 滚轴筛筛片形状及排布方式拓展 |
6.4 滚轴筛结构选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排土机排料臂输送系统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排土机发展及现状 |
1.3.2 排土机发展趋势 |
1.3.3 散体输送转载装置研究现状 |
1.3.4 带式输送机振动特性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各章节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排土机基础理论及零部件设计计算 |
2.1 排土机概论 |
2.1.1 排土机的主要分类 |
2.1.2 排土机的工作原理 |
2.2 排土机输送系统参数设计 |
2.2.1 主要技术参数 |
2.2.2 排料臂输送机参数设计 |
2.2.3 排料臂参数设计 |
2.2.4 输送系统驱动功率计算 |
2.3 排料臂主要模型的建立 |
2.3.1 排料臂臂架三维模型建立 |
2.3.2 输送带动力学模型建立 |
2.4 载荷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料臂输送系统动力学基础分析 |
3.1 Ansys Workbench软件介绍 |
3.2 排料臂静力学分析 |
3.2.1 前处理设置 |
3.2.2 稳定排料工况 |
3.2.3 受横风作用排料工况 |
3.2.4 回转起制动时排料工况 |
3.2.5 校核 |
3.3 排料臂挠度计算 |
3.4 排料臂输送系统模态分析 |
3.4.1 模态分析理论 |
3.4.2 输送机机架模态分析 |
3.4.3 排料臂臂架模态分析 |
3.4.4 激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料臂输送系统抗冲击及缓冲性能分析 |
4.1 谐响应分析理论 |
4.2 排料臂臂架谐响应分析 |
4.2.1 岩土冲击力影响 |
4.2.2 风载荷影响 |
4.3 转载处不同缓冲支承装置性能对比分析 |
4.3.1 采用缓冲托辊组的卸料支承装置性能研究 |
4.3.2 采用缓冲床的卸料支承装置性能研究 |
4.3.3 两种卸料缓冲支承装置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料臂转载站关键部件设计 |
5.1 离散单元技术及EDEM软件介绍 |
5.2 EDEM离散元仿真的基本原理 |
5.2.1 情景分析 |
5.2.2 Hertz-Mindlin无滑移接触模型下接触力的推导 |
5.3 基于EDEM的原始转载站转运岩土过程仿真 |
5.3.1 颗粒尺寸数据采集 |
5.3.2 建立颗粒模型 |
5.3.3 材料属性设置 |
5.3.4 仿真过程参数设置 |
5.3.5 仿真数据处理分析 |
5.4 转载溜槽优化改进 |
5.4.1 溜槽设计思路 |
5.4.2 方案设计 |
5.4.3 结果分析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5)圆锥破碎机关键零部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圆锥破碎机理论及实验研究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结构 |
第二章 圆锥破碎机结构分析与工作原理 |
2.1 引言 |
2.2 圆锥破碎机概述 |
2.3 圆锥破碎机的结构 |
2.4 圆锥破碎机破碎腔概述 |
2.5 圆锥破碎机的运动特性 |
2.5.1 工作机理 |
2.5.2 破碎腔的数学模型 |
2.5.3 腔内颗粒物运动特性 |
2.5.4 圆锥破碎机运动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圆锥破碎机衬板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衬板的性能分析 |
3.3 衬板耐磨性优化 |
3.3.1 衬板材质的改进 |
3.3.2 衬板厚度的优化 |
3.3.3 衬板间宽度的优化 |
3.4 衬板参数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圆锥破碎机关键零部件的分析与改进 |
4.1 引言 |
4.2 耐磨盘分析及改进方案 |
4.2.1 改进主轴耐磨盘 |
4.2.2 改进活塞耐磨盘 |
4.3 上下架体分析及改进方案 |
4.4 防尘系统分析及改进方案 |
4.4.1 破碎机自动防尘控制系统 |
4.4.2 油箱的自动防尘控制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圆锥破碎机关键零部件的仿真分析 |
5.1 引言 |
5.2 圆锥破碎机破碎力的计算 |
5.3 基于有限元的静力分析 |
5.3.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及特点 |
5.3.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
5.3.3 零部件的实体建模 |
5.3.4 零件的网格划分 |
5.3.5 边界条件与载荷 |
5.3.6 静力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
(6)惯性圆锥破碎机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惯性圆锥破碎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惯性圆锥破碎机国外研究现状 |
1.1.2 惯性圆锥破碎机国内研究现状 |
1.2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惯性圆锥破碎机结构原理和破碎理论 |
2.1 物料破碎方法 |
2.2 物料破碎基础理论 |
2.2.1 经典破碎理论 |
2.2.2 单颗粒破碎原理 |
2.2.3 料层破碎原理 |
2.3 惯性圆锥破碎机工作原理 |
2.4 惯性圆锥破碎机破碎力的计算 |
2.5 惯性圆锥破碎机工艺参数 |
2.5.1 进料、出料口宽度 |
2.5.2 啮角 |
2.5.3 内锥摆动次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键部件参数化建模 |
3.1 Pro/E软件简介 |
3.2 参数化技术 |
3.3 基于Pro/Program的参数化建模 |
3.4 Pro/E模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基本知识 |
4.1.1 有限元法的发展历史 |
4.1.2 有限元法的计算理论 |
4.2 关键部件静力学分析 |
4.2.1 ANSYS软件简介 |
4.2.2 关键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3 定义单元属性 |
4.2.4 划分网格 |
4.2.5 施加载荷 |
4.2.6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 关键部件模态分析 |
4.3.1 模态分析理论 |
4.3.2 模态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3 加载求解 |
4.3.4 模态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破碎腔形优化 |
5.1 优化设计理论 |
5.1.1 结构优化概述 |
5.1.2 结构优化数学模型 |
5.1.3 优化设计基本过程 |
5.2 惯性圆锥破碎机破碎腔分析 |
5.2.1 惯性圆锥破碎机腔形结构 |
5.2.2 破碎腔的基本要求 |
5.2.3 腔型几何模型 |
5.3 内锥衬板曲线优化 |
5.3.1 优化前处理 |
5.3.2 优化分析 |
5.3.3 优化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圆锥破碎机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流程图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工作流程图 |
第2章 圆锥破碎机运动学与动力学 |
2.1 引言 |
2.2 圆锥破碎机工作原理和特点 |
2.3 矿石的破碎理论 |
2.4 圆锥破碎机运动学分析 |
2.4.1 速度分析 |
2.4.2 加速度分析 |
2.4.3 空载时动锥转速 |
2.4.4 有载时动锥转速 |
2.5 圆锥破碎机动力学分析 |
2.5.1 动锥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
2.5.2 偏心轴套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
2.5.3 平衡块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 |
2.5.4 圆锥破碎机激振力计算 |
2.6 圆锥破碎机的平衡 |
2.6.1 第一种运动状态对排料口影响 |
2.6.2 第二种运动状态对排料口影响 |
2.7 隔振系统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圆锥破碎机的模态分析 |
3.1 引言 |
3.2 模态分析 |
3.2.1 模态分析概念 |
3.2.2 模态分析应用 |
3.2.3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 |
3.3 ANSYS Workbench 模态分析简介 |
3.4 零件、转子体及整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5 求解结果及分析 |
3.5.1 主轴求解结果及分析 |
3.5.2 动锥求解结果及分析 |
3.5.3 转子体求解结果及分析 |
3.5.4 整机求解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圆锥破碎机谐响应分析与动平衡分析 |
4.1 引言 |
4.2 谐响应分析介绍 |
4.2.1 谐响应分析概述 |
4.2.2 谐响应分析理论基础 |
4.3 有限元软件求解谐响应分析的方法 |
4.4 圆锥破碎机谐响应分析 |
4.4.1 谐响应分析前处理 |
4.4.2 谐响应分析结果 |
4.4.3 圆锥破碎机振动分析 |
4.5 圆锥破碎机动平衡分析 |
4.5.1 机械平衡的目的 |
4.5.2 配重方案的确定 |
4.5.3 求解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圆锥破碎机的瞬态响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瞬态动力学分析 |
5.2.1 瞬态动力学分析概述 |
5.2.2 瞬态动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
5.3 圆锥破碎机瞬态分析 |
5.3.1 瞬态分析前处理 |
5.3.2 瞬态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开槽夹层圆锯片的振动研究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圆锯片振动研究 |
1.2.2 圆锯片开槽降噪研究 |
1.2.3 圆锯片阻尼降噪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圆锯片解析振动理论及有限元分析 |
2.1 圆锯片振动基础理论概述 |
2.1.1 圆锯片振动模态 |
2.1.2 圆锯片的动态稳定性理论 |
2.2 基于有限元法的模态求解 |
2.2.1 有限元法求解模态过程 |
2.2.2 圆锯片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2.3 有限元法及 ANSYS 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3.开槽圆锯片的振动研究 |
3.1 一般锯片模型的建立及动态特性研究 |
3.1.1 圆锯片齿数对模态分析的影响 |
3.1.2 未开槽圆锯片动态特性研究 |
3.2 影响锯片动态特性的因素 |
3.2.1 夹盘直径对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3.2.2 预应力对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3.3 径向槽对锯片动态特性的影响 |
3.3.1 径向槽数目的影响 |
3.3.2 径向槽长度的影响 |
3.3.3 径向槽宽度的影响 |
3.4 开槽填充阻尼材料对锯片动态性能的影响 |
3.4.1 开槽填充阻尼材料锯片的模型建立 |
3.4.2 开槽填充阻尼材料锯片的模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夹层圆锯片振动研究 |
4.1 复合夹层板基本理论 |
4.1.1 复合夹层板的数学模型 |
4.1.2 复合夹层板单元有限元分析 |
4.2 夹层锯片的模态分析 |
4.2.1 夹层锯片的建模方法 |
4.2.2 夹层锯片的模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夹层圆锯片的谐响应分析 |
5.1 谐响应分析简介 |
5.2 基于 ANSYS 的圆锯片谐响应分析 |
5.2.1 谐响应分析的方法 |
5.2.2 夹层锯片的谐响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圆锯片的屈曲分析 |
6.1 圆锯片屈曲分析简介 |
6.2 夹层锯片的线性屈曲分析 |
6.2.1 夹层锯片的屈曲理论 |
6.2.2 夹层锯片的线性屈曲分析 |
6.3 夹层锯片的非线性屈曲分析 |
6.3.1 非线性分析过程 |
6.3.2 结果分析 |
6.4 不同夹层厚度的锯片线性屈曲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夹层圆锯片的优化设计 |
7.1 优化设计简介 |
7.1.1 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
7.1.2 优化设计的方法 |
7.2 夹层锯片的优化设计 |
7.2.1 确定优化中的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 |
7.2.2 优化结果显示 |
7.2.3 夹层锯片的再次优化 |
7.3 本章小结 |
8.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圆锥破碎机单体物料破碎有限元分析及转子体的模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圆锥破碎机概述 |
1.2.1 圆锥破碎机简介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有限元方法概述 |
1.4.2 模态分析法概述 |
1.4.3 ANSYS 软件简介 |
1.4.4 Solidworks 软件简介 |
2. 物料破碎基本理论 |
2.1 破碎原理 |
2.2 破碎理论的基本学说 |
2.2.1 表面积假说 |
2.2.2 体积假说 |
2.2.3 裂隙假说 |
2.3 新学说—层压破碎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圆锥破碎机破碎力的计算与分析 |
3.1 圆锥破碎机破碎能力分析 |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接触力的计算分析 |
3.2.1 单元类型与材料属性 |
3.2.2 网格划分 |
3.2.3 定义接触 |
3.2.4 约束和加载 |
3.2.5 接触破碎力的计算分析 |
3.3 破碎效果的影响因素 |
3.3.1 转子体旋转速度对破碎效果的影响 |
3.3.2 转子体偏心距对破碎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圆锥破碎机破碎腔重要部件强度分析 |
4.1 强度理论概述 |
4.2 四个经典强度理论和莫尔强度理论及其选用 |
4.2.1 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 |
4.2.2 第二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 |
4.2.3 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 |
4.2.4 第四强度理论—最大形状改变比理论 |
4.2.5 莫尔强度理论 |
4.2.6 强度理论的选用 |
4.3 关键部件的强度计算分析 |
4.4 强度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圆锥破碎机转子体的模态分析 |
5.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5.2 转子体的模态分析 |
5.2.1 ANSYS 模态分析法简介 |
5.2.2 转子体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模态求解 |
5.3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橡胶弹簧减振器在破碎机隔振中的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隔振的基本原理 |
2 弹簧橡胶减振器隔振分析及计算 |
2.1 隔振器的基本性能参数 |
2.2 惯性圆锥破碎机的振动分析 |
2.3 隔振系统要求及计算 |
2.4 算例 |
3 结束语 |
四、大型圆锥破碎机受迫振动分析与减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物料作用的惯性圆锥破碎机动力学特性分析[D]. 徐飞. 燕山大学, 2021(01)
- [2]南露天煤矿高效筛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杨晓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排土机排料臂输送系统设计及动态特性研究分析[D]. 姚振强. 太原科技大学, 2021
- [4]适用于在线教育大数据的Hadoop平台高准确度推荐服务(英文)[J]. 杨寅,高伟伟. 机床与液压, 2018(24)
- [5]圆锥破碎机关键零部件优化研究[D]. 程健.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6]惯性圆锥破碎机有限元分析及优化[D]. 卫一川. 太原科技大学, 2015(08)
- [7]圆锥破碎机动力学研究[D]. 李厚旭. 燕山大学, 2014(05)
- [8]开槽夹层圆锯片的振动研究及优化设计[D]. 樊勇. 辽宁科技大学, 2014(02)
- [9]圆锥破碎机单体物料破碎有限元分析及转子体的模态研究[D]. 陈杰璋. 辽宁科技大学, 2013(03)
- [10]橡胶弹簧减振器在破碎机隔振中的特性分析[J]. 陈荣,李屹. 装备制造技术,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