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现行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佳骏[1](2019)在《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研究 ——以中国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简政放权这一政府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式,而我国外汇管理局早几年在2009就提出了“五个转变”的改革思想,并在2012、2013年连续落实到经常项目的外汇管理改革中,形成了现今我国代位监管模式:银行负责事前审核,外汇局负责事中事后监督,至今已有近六年的实践期,了解这一模式的实践成果,探索这一模式的不足之处,对于政府其他部门下一步落实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是有宝贵价值的,本文旨在利用外汇业务从业经验,通过社会调查方式,梳理代位监管模式框架,运行机制,探索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策,以此来为其他部门及学者探索简政放权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查找各类外汇管理改革进程中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笔者所在中国银行的具体案例及操作流程,用于梳理现行代位监管模式下的运行机制,访谈法是笔者根据工作上的便利,对中国银行基层外汇岗位员工进行访谈,旨在研究银行内部岗位设置问题,案例分析法笔者运用了工作中遭遇过的实际案例和外汇局通报的违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基础数据与资料,在对现行代位监管模式做科学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出该模式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其下一步继续深化改革的建议。经过深入研究经常项目外汇下现行代位监管模式,本文总结了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分别为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银行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缺乏激励与监督机制三个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健全外汇管理相关法律体系、改进银行内部岗位设置以及增加有效激励监督机制三个对策。代位监管模式整体上对我国外汇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一模式尚不完善,代位监管模式中各大主体都有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也是我国下一步完善代位监管模式所需重视的方向。
刘晓楠[2](2018)在《实现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研究 ——以嘉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货物贸易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重要一栏,也是跨境资金流动的主要业务。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在近年来快速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也在加速前进,本币与外币在货物贸易各类业务中的交叉使用越来越多。但目前,本币与外币监管的顶层设计截然不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引发监管者从新审视“外汇”的概念,对“跨境人民币”是否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人民币”也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首先从货物贸易发展现状入手,介绍了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嘉兴市目前正在试点“跨境资金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的大背景,分析并阐述了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的现实意义。而后,梳理了现有学者在监管理论和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有效监管的重要性,以及本文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立足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贸易主体违规套利的原因,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货物贸易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的重要性。接着,从大范围的跨境资金流动改革、货物贸易跨境资金监管的变化、嘉兴市跨境资金监管的改变,三方面回顾总结了货物贸易跨境资金监管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货物贸易跨进人民币、跨境外币监管现状的梳理和对比,详细阐述本外币监管中存在的差异,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指出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本外币监管差异带来的问题。针对各类问题,着重介绍美国、英国、韩国在跨境资金监管方面的成功经验,重点突出有启示借鉴意义的优秀做法。同时总结国内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中已有的探索成效,通过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货物贸易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体系的建议。文章立足于已有研究,拟从总体目标和思路、统一法律和监管制度、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编写监测预警指标、标准化分类处罚机制五大方面,系统化构建货物贸易本外币一体化监管模式。本文提出的“大数据”平台构建、监测预警指标在现阶段就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的特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嘉兴市货物贸易本外币一体化工作的推进有一定应用价值,为经后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有用的经验。
张文敬[3](2013)在《出口商检制度能否取消“逐批申报,逐批出证”的规定?——基于出口取消收汇核销的思考》文中认为基于多年的外贸经历以及对国家出口商检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结合最近国家出台的关于"取消出口收汇核销单"的政策,笔者大胆提出改革我国出口商检制度:取消现时的"逐批申报、逐批出证",代之以海关通过线上共享商检机构对企业的监管结论,并依此确定是否放行法检商品,以力促进一步改革出口商检制度,尽快与国际通行的"严进宽出"做法接轨,推动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魏舫[4](2012)在《金关工程对S外贸企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与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给我国外贸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国际贸易可持续、低资源消耗、方便快捷、推行电子数据交换(EDI)的要求下,我国政府提出并实施外贸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金关工程,努力实现单证自动化、无纸贸易、与国际EDI业务接轨。金关工程对S外贸企业的影响颇大,S外贸企业在享受金关工程给其带来优势和机会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对策研究,为S企业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使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具有战略性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本文采取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数量研究法进行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阐述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构成,探讨和研究金关工程对S外贸企业的影响与对策,并构出本文的写作思路、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图等;(2)本文详细论述金关工程、电子商务EDI理论和无纸贸易理论。这些理论彼此密切联系、相互支撑,是本文的研究基础。研究这些理论,是S外贸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3)本文深入剖析金关工程对S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方案:首先,介绍S外贸企业的概况与现状;其次,分析金关工程给S企业带来的机会,包括普遍性优势和S外贸企业应用金关工程系统的优势;再次,根据S外贸企业金关工程应用现状提出实际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合理化方案,及分析对策实施后的效果和影响。本文对S外贸企业在日后的国际贸易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可作给其他具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在面临与解决金关工程系统应用问题上作为参考;本文为广大外贸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丰富金关工程、国际贸易、电子商务部分知识提供了一定条件;本文为提高企业对金关工程与企业外贸管理关联性的认识做出了一定贡献。未来,我国的国际贸易电子化应用会继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企业和相关人员会竭力共促我国外经贸事业的繁荣发展。
梁建华[5](2012)在《经常项目项下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跨境资金存在流动异常现象及呈规模扩大之势,异常资金通过多种虚假或变通形式借道货物贸易途径能顺利实现跨境流动,现行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监管制度存在漏洞和效率缺陷,针对性地完善制度设计、加快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具有必要性。
张利俊[6](2012)在《边境贸易法律保障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陆地上和15个国家接壤,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与北边邻国蒙古、俄罗斯相比,双方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存在着较大的禀赋差异,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边连蒙古、俄罗斯两国,正处在双边产业结构差异的中间地带,能够发挥“北开南联,东进西出”的优势地位。大力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禀赋和技术比较优势,与毗邻国家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促进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最终实现优势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自由流动。加快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必将加速产业经济合理转移,打造区域经济新增长极,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整个西部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我国在东北亚的国际经济地位,促进国内的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促进国内整体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促进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不仅关乎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是地缘格局的珍惜利用,民族因素的权衡考量,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立足内蒙古边境贸易,从完善法律保障的角度分析促进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发展。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概况。首先概括性地介绍了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硬件环境:中俄、中蒙边境贸易口岸、内蒙古边境旗市和边境贸易监管机构。其次,梳理了1949年到.2009年内蒙古边境贸易法律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明确了边境贸易政策和法律的特殊性,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地方性法律政策。最后,重点探讨2005年—2009年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状况,指出加快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剖析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困境和原因,为提出法律保障措施进行了基础性铺垫。第二章是内蒙古边境贸易法的实施研究。边境贸易按照其手续程序、分工管理和经营模式可以分为贸易结算、检验检疫、进出口税费、国家财政支持、出口加工和贸工一体化等环节。本章按照边境贸易上述环节,分别进行探究。首先是内蒙古边境贸易金融法制。本文分析了中俄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促进对俄本币结算的法律和政策建议。为促进边境贸易和边贸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对边境贸易金融服务体系的法律和政策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次是内蒙古边境贸易检验检疫法制。本文指出边境贸易进出货物和人员的特殊性,分析边境贸易检验检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法律措施,保障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最后是内蒙古边境贸易财税法制。本文主张创新财税管理体制,支持边境贸易发展。具体包括:建议按照出口退税增长幅度,建立出口退税基数的同步增长机制;落实对边境贸易和边境贸易企业专项转移支付政策;推进和完善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机制;简化边境贸易外汇核销程序。第三章是内蒙古边境海关特殊监管区法律保障研究。边境贸易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扩展其模式和深化其渠道。实现出口加工转型升级,促进贸工一体化。在第一节中本文对设立满洲里和二连浩特综合保税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边境综合保税区的构想,包括申请设立、运行管理、配套措施等,以支撑边境贸易纵深发展。在第二节中对边民互市贸易区运营涉及的法制进行分析,指出边民互市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法律建议和政策措施。第四章是内蒙古边境贸易司法保障。边境贸易中难免产生纠纷,如何有效和妥善解决是其重要环节。首先,本文指出了内蒙古边境贸易涉外纠纷产生的原因及纠纷解决的特点和难点,并列举和分析了目前解决边境贸易纠纷的途径。然后,本文提出解决内蒙古中俄、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法律对策。健全和完善内蒙古中俄、中蒙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与俄方政府的谈判磋商,有效解决俄的灰色清关问题;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对俄、蒙边贸经营者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余论是作者对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的制定边境贸易管理条例的看法和思考。本文并不赞同有些学者的观点,认为没有必要由国务院制定统一的边境贸易管理条例。但内蒙古应充分行使经济管理自治权,制定更加特殊灵活的边境贸易政策。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孙彤[7](2011)在《论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的完善》文中提出信用证作为一种国际结算支付方式,由于具有银行信用担保、融资便利等优点,曾经成为国际贸易支付的第一大手段。但是,近年来随着其缺陷的逐渐暴露,尤其是信用证欺诈的频频发生,导致其使用率逐年下降。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论证了信用证的优点和缺陷,并重点分析了信用证欺诈盛行的情况。信用证欺诈中,相当一部分是以银行为欺诈对象,欺诈方式主要是开立无真实贸易背景信用证及伪造、变造或使用已过期信用证。本文针对以银行为对象的信用证欺诈,分析了欺诈多发的原因,提出了银行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信用证欺诈不仅损害了信用证威信,导致使用率逐年下降,而且对银行、乃至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造成危害。但是,我国防范信用证欺诈监管体制、法律制度和监管措施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的形势严峻。监管体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权限不清、方式和理念落后、监管队伍素质不过硬等。法律制度中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立法层面,存在一些法律冲突抵触、法律缺失、可操作性不够等现象,一是信用证欺诈救济司法解释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两个司法解释存在着概念界定模糊、损害第三人利益、止付令随意性强、条文可操作性差等问题。监管措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业务准入、综合授信、客户资格审查、信用证担保、外债管理和国际收支申报、外汇账户监管、真实贸易背景审查等方面,另外,信用证融资滥用监管方面仍存在制度空白。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体制、监管法律制度及监管措施的相关建议,对未来信用证欺诈监管作出展望。
王艳萍[8](2011)在《出口收汇核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环境的根本性改变,我国的国际收支和外贸金额都已经有了较大的飞跃,这导致目前的出口收汇核销制度和实际出现脱节,产生诸多问题。文章列举了一些出口收汇工作中较为明显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的想法,改进出口收汇制度也是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共识。
杜鹏[9](2011)在《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境资金流动是一个经济体资金流出入的总体状况,即资金跨越经济体管辖区域范围流动的情况。对于跨境流动的管理,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该资金流动对经济体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影响进行管理。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全球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更趋复杂。大量、持续的资本流入为一国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但也加剧和扩大了金融风险的传递和影响,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如何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有效管理,在充分发挥资金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有效防范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是许多国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我国来说,随着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扩大,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明显增加,长期呈现净流入态势,造成了国际收支失衡,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跨境资金流动中还存在大量的异常资金,给我国金融安全带来隐患。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形成于外汇短缺的背景下,对于跨境资金大量流入管理显得相对薄弱,难以适应外汇资源由十分稀缺转为相对过剩这一新的形势。通过分析跨境资金流动与宏观经济、金融危机的关系,在评估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和完善能够适应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新形势要求的、更加有效的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体系的目标、原则、战略及政策建议。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与实体经济、金融因素相关性的实证分析,论文指出跨境资金流动与我国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跨境资金流动与经济周期存在一定相关性以及正常的交易中夹杂着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并对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全面梳理我国异常资金流动的多种渠道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海关进出口净差额与银行结售汇净差额的关联关系,提出对跨境资金流动整体监管思路,并明确整体跨境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我国资金跨境流动中形成的“热钱”概念进行诠释,就“热钱”产生的原因、分析方法、监测预警指标设计及监管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探索。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为:我国大规模跨境资金流动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跨境资金流动状况与我国经济周期存在一定相关性。正常的贸易投资活动中夹杂着部分异常跨境资金流动。异常资金跨境流动、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滞后和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跨境资金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多管理部门、多资金类型、多进出渠道,需要宏观经济政策间的相互协调。针对新形势的变化,各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沟通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建立跨境资金流动整体监管体系,有效促进资金的均衡流动,防范异常资金流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
安庆文[10](2009)在《论内蒙古保税监管区域运行规范与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设立的第四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先导区。内蒙古自治区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量目前虽然不大,但增长速度快,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交通、运输、功能问题制约了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加之监管部门协调不够、搬迁成本高昂使得加工贸易企业迁入出口加工区的愿望比较低,限制了出口加工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地区出口加工区发展,应该正确处理监管、创新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完善特殊区域管理政策,适时实现特殊区域整合转型,实现备案清单数据联网共享,规范区内企业结汇管理,建立保税监管区域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体系。
二、对现行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现行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研究 ——以中国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外汇管理的研究 |
二、关于代位监管的研究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主要概念 |
一、经常项目 |
二、外汇管理 |
三、代位监管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产生与发展 |
二、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
三、道德风险的解决办法 |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一、代位监管模式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二、代位监管模式中委托代理双方的博弈 |
三、代位监管模式下“道德风险”的产生 |
第三章 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现状 |
第一节 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制度演变与现行规定 |
一、制度演变 |
二、法律法规基础 |
三、中国银行内部规章制度 |
第二节 代位监管模式下中国银行的内部岗位设置及与外部主体关系 |
一、代位监管模式下中国银行内部岗位设置 |
二、代位监管模式下中国银行与外部各主体间关系 |
第三节 代位监管模式下中国银行经常项目外汇操作流程 |
一、代位监管模式下货物贸易收付汇流程 |
二、代位监管模式下服务贸易收付汇流程 |
三、代位监管模式下追责处罚 |
第四章 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
一、现行外汇管理法律法规不成体系 |
二、展业原则下的银行操作规范缺失 |
三、政策传导效率低下 |
第二节 银行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 |
一、岗位设置分散 |
二、外汇业务岗位层级过多 |
第三节 缺乏激励与监督机制 |
一、缺乏激励机制,易产生道德风险 |
二、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
第五章 完善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建议 |
第一节 健全外汇管理相关法规体系 |
一、深入开展外汇管理法规清理和整合工作 |
二、完善银行外汇监管展业原则相关法规和配套制度 |
三、优化政策传导机制 |
第二节 改进银行外汇业务岗位设置 |
一、稳定人员配置 |
二、外汇业务上收处理 |
第三节 增加激励与监督机制 |
一、参与约束 |
二、激励相容 |
三、增加有效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实现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研究 ——以嘉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监管理论的研究 |
(一)公共利益理论 |
(二)审慎监管理论 |
(三)功能监管理论 |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五)博弈论 |
二、对货物贸易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的研究 |
(一)关于国际经验的研究 |
(二)对我国监管现状的研究 |
三、文献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主要概念 |
一、货物贸易 |
二、货物贸易跨境资金 |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监管 |
四、跨境贸易外币监管 |
五、跨境资金本外币一化监管 |
第二节 相关监管理论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概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框架 |
(三)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二、博弈论理论 |
(一)博弈论理论概念 |
(二)博弈要素 |
(三)博弈论理论的逻辑起点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
(一)从信息不对称视角看贸易主体违规套利产生的原因 |
(二)从博弈论视角看一体化监管的重要性 |
第三章 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本外币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货物贸易跨境资金监管历程 |
一、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发展历程 |
二、货物贸易跨境资金监管发展历程 |
三、嘉兴市货物贸易跨境资金监管变化 |
第二节 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本币与外币监管现状——以嘉兴为例 |
一、货物贸易跨境资金人民币监管现状 |
(一)监管机构 |
(二)监管原则 |
二、货物贸易跨境资金外币监管现状 |
(一)监管机构 |
(二)监管原则:促便利和防风险 |
三、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本外币监管差异 |
(一)监管机构 |
(二)监管目标 |
(三)监测数据 |
(四)监管政策 |
第三节 本外币监管差异导致的问题 |
一、不利于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
二、削弱监管效率 |
三、易产生监管政策漏洞 |
四、扰乱跨境资金正常流动 |
第四章 跨境资金监管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际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经验 |
一、美国跨境资金监管模式 |
二、英国跨境资金监管模式 |
三、韩国跨境资金监管模式 |
第二节 我国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探索 |
一、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管理 |
二、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
第三节 国内外经验总结和启示 |
一、渐进式发展跨境资金管理 |
二、构建职能明确、制度健全的管理体制 |
三、完善信息采集、共享体系 |
第五章 推进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的建议 |
第一节 总体目标和思路 |
一、总体目标 |
二、总体思路 |
第二节 形成本外币一体化监管法律 |
一、完善上层法规、统一监管基础 |
二、完善监管机构设置、实现主体式单一监管 |
第三节 构建本外币一体化“大数据”分析库 |
一、完善数据采集系统 |
二、协作配合形成合力 |
第四节 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监测预警指标 |
二、建立中观指标确定货物贸易资金重点流动渠道 |
三、建立微观指标确定重点监管对象 |
第五节 统一本外币一体化分类处罚标准 |
一、统一主体监管分类方式 |
二、完善处罚处理方式 |
三、明确“展业三原则”的监管原则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调研访谈(一) |
调研访谈(二) |
调研访谈(三) |
调研访谈(四)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出口商检制度能否取消“逐批申报,逐批出证”的规定?——基于出口取消收汇核销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出口商检制度的变革回顾 |
二、出口商标制度取消“逐批申请、逐批出证”的主要理由 |
三、实施取消“逐批申报, 逐批出证”制度自需创造条件 |
(4)金关工程对S外贸企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构成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概述 |
2.1 金关工程 |
2.1.1 金关工程的介绍 |
2.1.2 金关工程的发展现状 |
2.2 电子商务相关理论——EDI |
2.2.1 EDI(电子数据交换)的概念 |
2.2.2 EDI的发展 |
2.2.3 EDI的标准 |
2.3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无纸贸易 |
2.3.1 无纸贸易的概念 |
2.3.2 无纸贸易的优势 |
2.3.3 无纸贸易的应用 |
第3章 金关工程对S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 |
3.1 S企业概况与现状 |
3.1.1 S企业概况 |
3.1.2 S企业现状 |
3.3 金关工程给S外贸企业带来的机会 |
3.3.1 金关工程对外贸企业的普遍性优势 |
3.3.2 S外贸企业金关工程的电子化应用 |
3.3.2.1 S外贸企业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应用 |
3.3.2.2 S外贸企业进出口统计系统应用 |
3.3.2.3 S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系统应用 |
3.3.2.4 S外贸企业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应用 |
3.4 金关工程给S外贸企业带来的威胁 |
3.4.1 S外贸企业网络与金关网络对接问题 |
3.4.2 S外贸企业信息与网络安全问题 |
3.4.3 S外贸企业所遇法律法规问题 |
第4章 基于金关工程的S外贸企业的对策方案 |
4.1 S外贸企业网络建设及应用 |
4.1.1 S企业网络建设 |
4.1.2 S企业内部电子化管理 |
4.2 S外贸企业信息与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
4.2.1 S企业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 |
4.2.2 S企业信息与网络安全人才 |
4.3 S外贸企业法律法规研究应用 |
4.3.1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
4.3.2 国际贸易法律法规 |
4.4 对策实施后的效果 |
4.4.1 战略性优势 |
4.4.2 经济效益优势 |
第5章 结束语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5.2.1 本文的不足 |
5.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边境贸易法律保障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基础环境 |
一、内蒙古边境贸易口岸 |
二、内蒙古边境旗市简介 |
三、内蒙古边境贸易监管机构简介 |
第二节 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现状 |
一、我国边境贸易方式 |
二、加快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三、加快发展内蒙古边境贸易的可行性分析 |
四、内蒙古边境贸易发展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内蒙古边境贸易法律政策的发展演变 |
一、边境贸易恢复和停滞阶段(1949—1985年) |
二、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阶段(1986—1995年) |
三、边境贸易的剧烈起伏阶段(1996—2004年) |
四、边境贸易缓慢增长阶段(2005—2009年) |
第二章 内蒙古边境贸易法的实施研究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贸易金融法制研究 |
一、中俄边境贸易主要结算方式 |
二、边境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的作用和意义 |
三、中俄“真正的”本币结算难以推广的原因分析 |
四、促进对俄“真正”本币结算的法律建议 |
五、边境贸易金融服务体系法制创新 |
第二节 内蒙古边境贸易检验检疫法制研究 |
一、检验检疫对边境贸易发展的作用 |
二、边境贸易检验检疫立法 |
三、边境贸易检验检疫的特点 |
四、边境贸易检验检疫存在的问题 |
五、加强和规范边境贸易检验检疫监管的法律思考 |
第三节 内蒙古边境贸易财税法制研究 |
一、建立出口退税基数的同步增长机制 |
二、落实边境贸易和边境贸易企业专项转移支付政策 |
三、加大国家财政对边境贸易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
四、推进和完善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机制 |
五、简化内蒙古边境贸易企业外汇核销程序 |
第三章 内蒙古边境海关特殊监管区法律保障研究 |
第一节 建立边境综合保税区的构想 |
一、综合保税区 |
二、设立满洲里综合保税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三、设立二连浩特综合保税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四、边境综合保税区的设立与构建 |
五、满洲里、二连综合保税区功能定位 |
六、设立综合保税区的配套改革措施 |
第二节 边民互市贸易区运营法律的完善 |
一、满洲里和二连浩特边民互市贸易区简介 |
二、边民互市贸易管理运营机制 |
三、边民互市贸易运营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
四、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区运营发展的法制和措施 |
第四章 内蒙古边境贸易司法保障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贸易涉外纠纷状况 |
一、内蒙古边境贸易涉外纠纷产生原因 |
二、内蒙古边境贸易涉外纠纷解决途径 |
第二节 解决好内蒙古边境贸易涉外纠纷的法律对策 |
一、健全和完善内蒙古中俄、中蒙贸易纠纷解决机制 |
二、加强与俄方政府的谈判磋商,有效解决俄的灰色清关问题 |
三、加强对俄蒙边贸经营者的法律宣传教育,增强与蒙古国、俄罗斯的司法交流 |
余论:对我国边境贸易立法的思考 |
一、我国有关边境贸易的法律法规 |
二、没有必要由国务院制定统一的边境贸易管理条例 |
三、内蒙古应充分行使经济自治权,制定更加特殊灵活的边境贸易政策 |
附录 |
附录一:内蒙古对外开放口岸一览表 |
附录二:1996—2009年内蒙古口岸货运、客运、交通工具统计表 |
附录三:内蒙古口岸分布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论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信用证的优点与缺陷 |
一、信用证的优点 |
(一) 保障性 |
(二) 便利性 |
(三) 规则性 |
(四) 主动性 |
二、信用证的缺陷 |
(一) 风险性 |
(二) 成本偏高 |
(三) “软条款”问题 |
三、信用证欺诈现象的普遍性及后果 |
(一) 信用证欺诈的含义 |
(二) 银行遭受信用证欺诈的形式 |
(三) 银行遭受信用证欺诈的原因 |
第二章 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体制、法律制度与措施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信用证业务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一) 监管权限划分不清,没有形成监管合力 |
(二) 监管方式落后 |
(三) 信用证监管理念落后 |
(四) 监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
二、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信用证欺诈监管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有关信用证监管司法解释中的问题 |
三、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业务准入监管中的问题 |
(二) 综合授信监管中的问题 |
(三) 客户资格审查监管中的问题 |
(四) 信用证担保监管中的问题 |
(五) 外债管理和国际收支申报监管中的问题 |
(六) 信用证融资滥用监管空白问题 |
(七) 外汇账户监管中的问题 |
(八) 真实贸易背景监管中的问题 |
第三章 完善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
一、完善我国银行信用证业务监管体制的建议 |
(一) 合理分权,建立监管机构合作与协调机制 |
(二) 综合运用监管手段,改革信用证监管方式 |
(三) 树立兼顾效率与安全的监管理念 |
(四) 建设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
二、完善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法律制度 |
(一) 完善信用证欺诈监管立法 |
(二) 完善信用证欺诈相关司法解释 |
三、完善我国信用证欺诈的监管措施 |
(一) 完善业务准入监管 |
(二) 完善综合授信监管 |
(三) 完善客户资格审查监管 |
(四) 完善信用证担保监管 |
(五) 完善外债和国际收支申报监管 |
(六) 完善融资滥用监管 |
(七) 完善外汇账户监管 |
(八) 完善真实贸易背景监管 |
(九) 其他完善信用证欺诈监管的措施 |
参考文献 |
(8)出口收汇核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特点 |
二、我国出口收汇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改进意见 |
(一) 完善现行的出口核销制度, 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 |
(二) 做好配套建设, 完善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
(9)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全球跨境资金流动的发展趋势 |
1.1.2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现状 |
1.1.3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1.3.3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跨境资金流动动因 |
2.1.1 长期跨境资金流动动因 |
2.1.2 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动因 |
2.2 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第3章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
3.1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 |
3.1.1 跨境资金流动相关概念界定 |
3.1.2 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
3.1.3 跨境资金流动与金融危机 |
3.2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现状及基本特征 |
3.2.1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总体概况 |
3.2.2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特征 |
3.2.3 后危机时期我国跨境资金的基本态势 |
3.3 我国跨境基金流动的规模及结构 |
3.3.1 跨境资金流动的总规模 |
3.3.2 跨境资金流动的结构分析 |
3.3.3 顺差的结构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与实体经济、金融因素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4.1 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 |
4.1.1 国外研究现状 |
4.1.2 国内研究现状 |
4.2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相关因素实证分析 |
4.2.1 相关变量定义 |
4.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3 实证分析 |
4.3 实证分析的结果和解释 |
第5章 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国际经验 |
5.1 发达国家和地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国际经验 |
5.1.1 日本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实践 |
5.1.2 欧盟国家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经验 |
5.1.3 韩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实践 |
5.1.4 台湾地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实践 |
5.2 发展中国家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国际经验 |
5.2.1 智利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实践 |
5.2.2 墨西哥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实践 |
5.2.3 巴西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实践 |
5.3 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6章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面临的主要主要问题和挑战 |
6.1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6.1.1 异常跨境资金流动与热钱 |
6.1.2 异常资金流动的规模及主要渠道 |
6.1.3 我国异常流动资金管理上的问题和原因 |
6.2 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及其影响 |
6.2.1 我国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 |
6.2.2 境内外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的效率分析 |
6.2.3 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6.3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挑战 |
6.3.1 非国际货币的制度约束 |
6.3.2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
6.3.3 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度量 |
第7章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原则、战略及建议 |
7.1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原则 |
7.1.1 开放与管理并重原则 |
7.1.2 成本与效率并重原则 |
7.1.3 流出流入均衡管理原则 |
7.2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战略 |
7.2.1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目标 |
7.2.2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战略方向:整体监管思路 |
7.2.3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机制的建设 |
7.3 改革和完善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几项建议 |
7.3.1 改进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
7.3.2 建立健全国际收支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
7.3.3 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引导跨境资金有序流动 |
7.4 跨境资金流动与宏观政策协调 |
7.4.1 跨境资金流动影响宏观政策的基本原理 |
7.4.2 过度资金流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7.4.3 资本外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7.4.4 跨境资金流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
7.5 小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对现行出口收汇核销制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研究 ——以中国银行为例[D]. 徐佳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实现货物贸易跨境资金本外币一体化监管研究 ——以嘉兴为例[D]. 刘晓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
- [3]出口商检制度能否取消“逐批申报,逐批出证”的规定?——基于出口取消收汇核销的思考[J]. 张文敬. 对外经贸实务, 2013(06)
- [4]金关工程对S外贸企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魏舫. 东北大学, 2012(05)
- [5]经常项目项下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研究[J]. 梁建华. 华北金融, 2012(09)
- [6]边境贸易法律保障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D]. 张利俊.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7]论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的完善[D]. 孙彤.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6)
- [8]出口收汇核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 王艳萍. 现代商业, 2011(24)
- [9]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研究[D]. 杜鹏. 天津财经大学, 2011(10)
- [10]论内蒙古保税监管区域运行规范与创新[J]. 安庆文.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