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授课广开言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男[1](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与现实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人是兼具教育性和受教育性的存在,教育实践也是人的生存方式之一。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教育活动,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讲授政治知识、培养道德情操的政治性活动是片面的。人的活动不仅包括求真、尚善,还包括审美活动。因此,从美学角度出发,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实践体系加以审视,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美学的内在联系出发,进一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真善美统一的辩证性的实践活动,突显其“审美化”的本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指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美、实践客体美、实践手段美及实践环境美所构成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之美,实践性和审美性是其鲜明特性。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途径的拓宽、创新的实现以及实效性的提高方面都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从实际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实现状况并不乐观,尤其是遭遇了实践主体“缺美”、实践客体“违美”、实践手段“少美”、实践环境“欠美”等现实困境,这主要源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实现意识不足、实现能力不强以及实现管理不善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实现路径,既要秉持艺术性和思想性内在契合、规律性和现实性同向共进、引导性和创造性互动融通的基本原则,更要以形象美、语言美、思想美和人格美的实现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体美,通过提升审美理性、审美理想、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打造实践客体美,借助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育形式、关注情感因素实现实践手段美,并辅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实践环境美,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的实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向纵深推进,从而取得更大成效。
张璐[2](2020)在《小学教师集中评课的沉默与建言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该文件提出,新时代的教育改革面临着新的要求和任务,学校作为教研工作的载体,要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要“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积极发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创造平台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建言献策,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学校改革离不开校本教研,而小学教师集中评课活动的研究,是对学校校本教研外延的扩展,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扩展。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选取了两所小学进行扎根研究,通过观察学校集中评课活动和对教师的访谈进行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编码,发现小学教师参加的集中评课活动为四种类型,即展示课集中评课活动,青年教师评比课集中评课活动,常态课集中评课活动和专家参与的集中评课活动,通过教师在这四种集中评课活动中沉默行为与建言行为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小学教师在参加集中评课活动时,年级组长的建言多于教师,老教师的建言多于年轻教师;教师的沉默行为共三种;教师的建言行为有两种;教师在四种集中评课活动中沉默的表现也有不同;教师在集中评课中的建言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影响小学教师集中评课活动沉默与建言的原因有学校、组织和教师个人,其中教师个人是主要因素;沉默的转化路径有三种,建言的转化路径有两种。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的沉默与建言是一个教师的认知过程,同时也受到教师在集中评课前的准备,参加集中评课活动的考量和集中评课效果的影响,这将影响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做出不同行为并进行行为之间的转变。基于此,提出小学教师参与集中评课活动的建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集中评课态度,制定切实的集中评课目的,主动学习,提高评课能力;学校要加强监管、重视集中评课,注重文化渲染;组织运行要有契合教师发展的目标,营造交流对话的平台,构建反馈激励机制;让教师在集中评课中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邓琪[3](2020)在《责任型领导对“90后”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兴起,企业的负面新闻能够迅速地通过互联网渠道传递至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在严峻的社会挑战下,领导者需要基于宏观战略来提升企业信誉,聆听企业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面对这种趋于复杂的社会关系,愈发凸显出领导者需具备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责任型领导风格在学术界应运而生。大量研究表明,在组织中,领导者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领导者也极易成为员工观察和模仿的典型对象。已有学者经研究发现,责任型领导有利于减少破坏组织发展的负面行为,如员工反生产行为等,且有利于激发下属在组织中的正面行为,如员工创新行为等。本文延续此研究方向,考虑到组织当下普遍提倡员工建议制度,并鼓励员工勇于表达有益于组织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引入员工建言行为作为责任型领导的结果变量,并结合个体感知和认知角度,分别引入员工责任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和自我效能感作为调节变量。人才是企业最关键的战略资源和重要保障。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希望、风险和挑战的时代,企业参与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90后”知识型员工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之内人才储备队伍的中坚力量。“90后”作为企业内部的新鲜血液,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平均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他们拥有以知识武装自身的创造力和潜能,这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此外,“90后”知识型员工在具备鲜明时代烙印的背景下成长,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均属于与新时代接轨的前沿领域,如何将其新颖的观点输出,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是当今企业管理实务者亟待攻克的议题。因此,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特征,特针对组织中的“90后”知识型员工,把握该群体的建言导向与心理特征,深入地探讨责任型领导对“90后”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予以系统地整理和回顾,本文梳理并总结了所有研究变量及研究对象(责任型领导、员工建言行为、员工责任感知、自我效能感及“90后”知识型员工)的已有研究成果,进一步地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同时使用SPSS25.0、AMOS21.0数据分析软件对587位在职员工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责任型领导显着正向影响“90后”知识型员工的促进性建言行为;(2)责任型领导显着正向影响“90后”知识型员工的抑制性建言行为;(3)员工责任感知在责任型领导与“90后”知识型员工的抑制性建言行为之间扮演了中介作用;(4)员工责任感知在责任型领导与“90后”知识型员工的促进性建言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着,未得到验证;(5)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了责任型领导与“90后”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即员工的自我效能感越高,责任型领导对其建言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6)自我效能感对员工责任感知在责任型领导与“90后”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所扮演的中介作用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拓展了责任型领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责任型领导的实证探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视角。我国社会普遍提倡勇于担当、承担责任的传统文化,但责任型领导的影响机制研究仍停留在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从员工个体的心理状态出发,分析了责任型领导对“90后”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过程,以此丰富责任型领导在中国组织管理情境中的相关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在企业招聘、提拔、培训领导者以及如何激发“90后”知识型员工的建言行为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启示,以期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角度。
付湘香[4](2020)在《评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发展,丰富中学历史教学资源,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对“评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评书,对中学生素质的提升、中学历史老师职业素养的提升、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评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这样做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评书艺术的推陈出新。从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喜爱历史学科,闲暇时接触评书的时间不长、频次不高。大多数中学生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评书资源这一举措并不反感。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利用的评书资源数量较多。评书资源涉及的历史事实的时间跨度较长,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历史,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中学历史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评书,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目标性原则、趣味性原则、适量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评书资源可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多个时间点进行,如在课前导入使用以帮助构建历史教学情境,勾起学生学习兴趣;可在突破知识网络中的疑难之处和知识盲点时使用评书,让较难被理解的知识点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可在收束课堂时使用评书,使课堂收束异彩纷呈;可在活动课时使用评书,打造生本课堂。从实践来看,在中学历史课中应用评书资源,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对历史事实有清晰的了解与认知,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吕艳萍[5](2020)在《基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实践研究 ——以奎屯市第十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传统文化是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中华文化得以生存、发展、创新、源远流长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能够长盛不衰,繁荣发展的力量源泉。认同、传承、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统编本教材古诗文蕴含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基于古诗文教学对初中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效果显着。本研究选取奎屯市第十中学为案例,由对第十中学学生问卷调查得知,该校学生古诗文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停留在思想层面,没有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此外,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不够透彻、全面;访谈发现该校教师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实际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目标落实不够好。该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不足,语文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学校发挥主体作用,家庭发挥示范作用,社会发挥引领作用三方面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传统文化教育要立足课堂、优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通过转变家长的传统文化教育观念,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增强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此外,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道德大讲堂”等活动,发挥市级传统文化活动的引领推动作用,为改善目前该校学生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现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6](2020)在《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行课程改革,蒙古国课程改革不能孤立于世界课程改革之外。同样,化学课程也必须进行改革。蒙古国2013年的第十五次课程改革针对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本论文共有四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第三章主要梳理了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历史上本文研究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研究了从第一次课程改革到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梳理了每一个课程改革的特殊和矛盾为了更好的理解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改革中的一些要求,新思维、意义和价值。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中新思维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蒙古国的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梳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第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存在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存在主要问题。第三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存在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国第十四次蒙古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第二,蒙古国中小学采用是俄罗斯中小学教材,课程内容不太合适蒙古国教育及学生发展。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第四方面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没有提展的评价。第二个方面第十四次中小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二是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一是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面,二是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泰勒课程理论。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的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研究:在课程目标上(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结合,在课程实施上适合每一个孩子,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形成,周期评价,详细评价,确保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蒙古国第十五次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的在化学课程目标上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于实践,在化学课程内容上积极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实现中学化学课本的趣味化全面化,在化学课程实施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化学课程评价上提升对于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严格制定化学课程评价体系制度。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七章。第七章主要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体现的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新思维—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三是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第二,课程内容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第三,课程实施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二是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三是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四是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第四,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本论文对中学化学课程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进行研讨,以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实情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对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万丹[7](2020)在《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孝道文化在千百年的传承变迁中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中,教师创造性地对孝道文化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阶段弘扬孝道文化可以提升初中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滋养初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孝道文化容课堂教学时,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性调整。因此本文从课堂实际教学前的准备阶段,课中导入阶段、拓展阶段、评价总结阶段,以及课后的巩固提升阶段这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力求在探究中提高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帮助初中学生知晓孝道内涵、明确尽孝方式、培育孝道精神,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之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孝道文化。
戚静[8](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回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之间立体、交叉、全面的协同育人框架,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独特个体,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述评,认为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内容体系的搭建、对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着力点。理解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内涵必须从其基本历程和理论依据入手,课程思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重建,再到课程思政最新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新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合力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也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专业、学科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考虑学校类别、优势学科、建设过程等各因素,选取了在整体试点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做相关案例研究,分别是复旦大学(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市属高校、师范特色高校),以上四所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间早、特色明显、侧重点不同,是各高校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分析研究价值。在分析中发现,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其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脱节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即课程内部协同不够、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不够、课程思政资源间协同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协同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即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教师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协同中的机制不完善即课程思政协同的培育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施中,必须首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次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并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贯通,学科、专业、课程三级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通过构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序开展。最后,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开展进行评价,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能走对方向、取得实效。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一个关键过程和一个保障设计指标体系,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协同合作的评价,并提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优化的措施,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以课程为出发点,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起内容体系完整、机制体制协同、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格局,使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刘颖[9](2020)在《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中职思政课程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本文通过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相关研究,找出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策略。为凸显中职思政课的时代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把学生健康成长视为中职思政课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毅品格,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和成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到达全面育人的目的,作为思政教师应以全新的教学理念为依据,创新教学模式大刀阔斧地进行思政课程革新,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职学生恰逢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思维习惯、认知基础、情感习惯的养成期,只有锻炼学生主动构建学习目标、高效实施学习计划、有效评估学习结果的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具有乐学善学的学习意识、对学习有正确的概念认识,形成善于总结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对获取的知识进行转化加工的能力,有自我不断调节控制的学习品质、建立终身学习的基石。思政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因此,考虑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强的优秀毕业生,思政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素养及相应机制保障等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是以中职思政课程为出发点,针对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中主要阐述了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论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特色。第二章是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概述,其中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涵义、中职学生这一群体的学习特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理论依据以及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能力培养的深远意义等内容。第三章则是对中职学生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法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了解中职学生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找出中职学生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主要是提升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针对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有效的策略研究,坚持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主线,从学生、教师、学校多个维度结合自主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出发(即主动构建学习目标、高效实施学习计划、有效评估学习结果),以认知基础、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态度四个着力点入手,对思政课程课前准确、课堂教学及课后实践教学三个层次进行教学改革,强调提升学生自我计划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总结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切实加强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董军政[10](2019)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 ——以F企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生活水平从一穷二白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状态发展到现在全民健步奔小康的过程中,制造业在其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也为我国达成贫困人口的急速下降立下了汗马功劳。4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得“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庞大的人口资源一直以来是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大支撑,也是我们产品低成本高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然而,2010年人口红利拐点出现,“用工荒”的发生让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马上变成了“一人难求”,制造业的梦魇来临。“用工荒”发生之前,由于有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导致我国制造企业基本上属于粗放型发展,企业的利润偏低,其发展以量取胜。当“用工荒”来临之后,制造业管理系统不健全,企业文化需要加强,以企业营收为唯一目标忽略人文关怀,以产量和规模取胜等弊病暴露无遗。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经济30多年的高速发展,新生代职业者的生活条件相对于父辈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自我追求和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制造业大多粗放的管理模式、枯燥的工作内容,限制个性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不断地跳槽更换工作,导致制造业的人员流失率越来越高,人员的高流失率也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发展的困难性。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对F企业员工流失的现象进行分析。对员工流失情况采用图表、数据统计等定量分析法,采用定性分析法,归纳法,对员工流失的原因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的影响、新的用工形势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原因研究出防止员工流失问题产生的有效方案。该论题研究过程中,选取F企业作为主体研究对象,针对员工流失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出F企业员工流失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制定相应解决对策,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员工流失率,同时确保企业人员长期处于稳定发展状态,在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地位条件下,也在其他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发展阶段内,发挥一定实践操作参考价值。
二、授课广开言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授课广开言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与现实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之处与难点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难点与不足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阐释 |
一、 思想政治教育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构成要素 |
一、 引导性的实践主体美 |
二、 能动性的实践客体美 |
三、 多重性的实践手段美 |
四、 综合性的实践环境美 |
第三节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价值意义 |
一、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的着力点 |
二、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途径的突破点 |
三、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切入点 |
四、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的关键点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现实状况分析 |
第一节 现实状况调查 |
一、 现状调查 |
二、 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的现实困境 |
一、 实践主体“缺美” |
二、 实践客体“违美” |
三、 实践手段“弱美” |
四、 实践环境“欠美” |
第三节 遭遇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 追求“速成”而非“养成”致意识不足 |
二、 强调“外塑”而非“内化”致能力不强 |
三、 侧重“灌输”而非“润泽”致管理不善 |
第四章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路径探讨 |
第一节 基本原则 |
一、 艺术性和思想性内在契合 |
二、 规律性和现实性同向共进 |
三、 引导性和创造性互动融通 |
第二节 实践主体美的实现 |
一、 提高审美修养,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形象美 |
二、 提升教学艺术,发扬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语言美 |
三、 坚定理想信念,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美 |
四、 明确使命担当,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美 |
第三节 实践对象美的实现 |
一、 培育教育对象的审美理性 |
二、 引导教育对象的审美理想 |
三、 提升教育对象的审美品位 |
四、 增强教育对象的审美能力 |
第四节 实践手段美的实现 |
一、 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实践吸引力 |
二、 创新教育形式增进实践引导力 |
三、 关注情感因素提升实践感召力 |
第五节 实践环境美的建设 |
一、 引导家庭环境建设奠定实践基础 |
二、 完善校园环境建设提供实践条件 |
三、 重视社会环境建设健全实践保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美学意蕴的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小学教师集中评课的沉默与建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校本教研敦促教师成长 |
1.1.2 评课活动专业化的发展要求 |
1.1.3 笔者教育工作的反思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集中评课的内涵 |
1.3.2 小学教师集中评课的内容 |
1.3.3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中沉默与建言现状 |
1.3.4 小学教师参与集中评课的作用 |
1.3.5 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 |
1.4.1 集中评课 |
1.4.2 沉默 |
1.4.3 建言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2.1 研究方法 |
2.1.1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
2.1.2 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 |
2.1.3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操作流程 |
2.1.4 扎根理论对研究适切性的分析 |
2.1.5 扎根理论对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
2.2 研究过程 |
2.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2.2 集中评课的观察与记录 |
2.2.3 教师的访谈 |
2.3 范畴提炼与资料分析 |
2.3.1 开放性编码 |
2.3.2 主轴编码 |
2.3.3 选择性编码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沉默的现状 |
3.1.1 小学教师集中评课活动沉默的频次 |
3.1.2 小学教师集中评课活动中沉默的类型 |
3.1.3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沉默的表现 |
3.1.4 影响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沉默的原因 |
3.1.5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沉默的选择机制 |
3.1.6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沉默的转变路径 |
3.2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建言的现状 |
3.2.1 小学教师集中评课活动中建言的频率 |
3.2.2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建言的内容 |
3.2.3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建言的类型 |
3.2.4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建言的原因 |
3.2.5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建言的选择机制 |
3.2.6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活动中的建言的转变路径 |
3.3 小学教师在集中评课的沉默与建言现状的讨论 |
3.3.1 外部因素诱发行为突变:角色定位与考核要求的发展明线 |
3.3.2 内部心理认知过程促转变:自我需求与人际沟通的发展暗线 |
3.3.3 内外合力引发教师在不同类型集中评课活动中的行为转变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教师积极参与集中评课有助于学校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 |
4.1.2 教师积极参与集中评课有利于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
4.1.3 教师积极参与集中评课活动有益于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
4.2 建议 |
4.2.1 重视集中评课活动,加强对集中评课活动的监督检查 |
4.2.2 重视营造交流分享氛围,创造平等对话的沟通平台 |
4.2.3 提倡教师主动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 |
第五章 创新与不足 |
5.1 本研究的创新 |
5.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小学教师集中评课沉默与建言访谈提纲 |
附录2 H校和Y校的评价表与教研计划 |
作者简介 |
(3)责任型领导对“90后”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90后”知识型员工的研究回顾 |
2.1.1 “90后”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
2.1.2 “90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2.2 责任型领导的研究回顾 |
2.2.1 责任型领导概念的产生和特征 |
2.2.2 责任型领导的维度与测量 |
2.2.3 责任型领导的预测变量与影响效应 |
2.3 员工建言行为的研究回顾 |
2.3.1 员工建言行为的产生与特征 |
2.3.2 员工建言行为的维度与测量 |
2.3.3 员工建言行为的预测变量与影响效应 |
2.4 员工责任感知的研究回顾 |
2.4.1 员工责任感知的概念和特征 |
2.4.2 员工责任感知的相关研究 |
2.5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回顾 |
2.5.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特征 |
2.5.2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6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1 研究假设的理论梳理 |
3.1.1 社会交换理论 |
3.1.2 社会学习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责任型领导与“90后”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 |
3.2.2 员工责任感知的中介作用 |
3.2.3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
3.2.4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3.3 模型构建 |
第4章 问卷设计与初步检验 |
4.1 问卷设计 |
4.1.1 编制初始问卷 |
4.1.2 初始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 初始问卷量表预试与修正 |
4.2.1 预调研实施过程与结果 |
4.2.2 初始问卷的分析方法 |
4.2.3 量表的修订 |
4.2.4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发放 |
第5章 实证分析与研究假设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人口学变量描述统计 |
5.1.2 测量项目的描述统计 |
5.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5.2.1 量表的信度分析 |
5.2.2 量表的效度分析 |
5.3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5.4 假设检验 |
5.4.1 责任型领导对“90后”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直接效应检验 |
5.4.2 员工责任感知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3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检验 |
5.4.4 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3.1 优化领导者的责任型风格 |
6.3.2 保护和提升“90后”知识型员工的责任感知 |
6.3.3 增强“90后”知识型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以提高其建言积极性 |
6.3.4 削弱建言顾虑以激发“90后”知识型员工广开言路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4.1 研究局限 |
6.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预调研问卷 |
附录2 正式调研问卷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评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 |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选题创新 |
(二)素材创新 |
(三)案例创新 |
第一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评书的意义 |
第一节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
第二节 革新历史教学模式,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
第三节 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民族自豪感 |
第四节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二章 评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查—以祁东县第二中学为例 |
第一节 调查内容及调查面向人群 |
第二节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
一、调查方法 |
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利用的评书资源 |
第一节 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的评书资源 |
一、内容涉及先秦时期的评书资源 |
二、内容涉及秦汉时期的评书资源 |
三、内容涉及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评书资源 |
四、内容涉及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评书资源 |
五、内容涉及宋元时期的评书资源 |
六、内容涉及明清时期的评书资源 |
第二节 内容涉及中国近代史的评书资源 |
一、内容涉及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评书资源 |
二、内容涉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评书资源 |
第三节 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及世界历史的评书资源 |
一、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的评书资源 |
二、内容涉及世界历史的评书资源 |
第四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评书的原则与具体方法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评书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
一、针对性原则 |
二、目标性原则 |
三、趣味性原则 |
四、适量性原则 |
五、思想性原则 |
六、真实性原则 |
第二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使用评书的具体方法 |
一、在课堂导入时应用评书 |
二、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应用评书 |
三、在收束课堂时应用评书 |
四、在活动课时应用评书 |
第五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评书的具体案例 |
第一节 “戊戌变法”课例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
三、课时安排 |
四、教学实录 |
第二节 教学反思、同行评价及学生反馈 |
一、教学反思 |
二、同行评价 |
三、学生反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实践研究 ——以奎屯市第十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过程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过程 |
1.4 概念界定 |
1.4.1 文化 |
1.4.2 中华传统文化 |
1.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4.4 文化认同 |
1.5 文献综述 |
2 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文选编情况及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分析 |
2.1 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文选编情况 |
2.1.1 选文比重增加 |
2.1.2 选文主题丰富 |
2.1.3 传统文化内容分布更广、形式更多 |
2.2 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文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分析 |
2.2.1 “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
2.2.2 “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社会关爱 |
2.2.3 “崇德尚礼、笃志豁达”的人格修养 |
3 初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3.1 初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 |
3.1.1 初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概况 |
3.1.2 初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
3.2 初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初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
3.2.2 初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践活动 |
4.1 加强学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 |
4.1.1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
4.1.2 营造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
4.2 增强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方面的支持力度 |
4.3 发挥市级传统文化活动的引领推动作用 |
4.4 基于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反思与总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内容呈现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访谈内容呈现 |
附录六 访谈提纲 |
附录七 访谈内容呈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帮助蒙古国中学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
(二)研究者志趣所在 |
(三)希望国外学者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有更多认识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历史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 |
(二)化学课程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蒙古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自然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
二、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资源改革方面的研究 |
(三)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
(四)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
(五)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 |
(六)关于中学化学课程目标改革方面的研究 |
(七)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验改革方面的研究 |
(八)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施改革方面的研究 |
(九)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评价方面的研究 |
(十)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趋向改革方面的研究 |
(十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师改革方面的研究 |
第三章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 |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40年) |
第二阶段(从1940年到1957年) |
第三阶段(从1958年到1975年) |
第四阶段(从1975年到1990年) |
第五阶段(从1990年到2003年) |
第六阶段(从2004年到2012年) |
第七阶段(从2013年至今) |
第四章 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上的主要问题 |
(1)政治与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
(2)课程目标包括太多能力,大部学生不能达到 |
(3)没有将“过程与方法”落到实处 |
(二)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上的主要问题 |
(1)内容偏“难”,要求偏“高”,学生忽视大量的知识 |
(2)关注到了课程结构的形态,具体学科的形式和内容 |
(三)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上存在主要问题 |
(1)教学方法单一 |
(2)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 |
(四)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评价上存在主要问题 |
没有进展的评价 |
二、化学课程改革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
(一)化学课程目标上问题 |
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
(二)化学课程内容上问题 |
(1)内容偏 “难” ,要求偏 “高” |
(2)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 |
(三)化学课程实施上问题 |
(1)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
(2)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 |
(四)化学课程评价上问题 |
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
三、小结 |
第五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一)认知领域 |
(二)情感领域 |
(三)动作技能领域 |
二、泰勒的课程理论 |
(一)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
(2)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
(二)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
(1)“学习经验”一词的含义 |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
(1)“组织”是什么 |
(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学习模式 |
(2)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
(3)蒙古国基础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侧重 |
(二)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第六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
(一)在课程目标上 |
(1)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 |
(2)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
(二)在课程内容上 |
(1)学生学习科学探究 |
(2)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 |
(三)在课程实施上 |
(1)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 |
(2)学习环境 |
(3)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
(4)运用科学技术 |
(5)提高课程的连续性 |
(四)在课程评价上 |
(1)新核心课程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
(2)拥有科学知识和理解 |
(3)探索现象的必要性,热情和热情 |
第七章 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
一、化学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
(二)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 |
(三)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 |
二、化学课程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
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
三、化学课程实施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
(一)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 |
(二)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 |
(三)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
(四)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 |
四、化学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 |
(一)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 |
(二)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 |
小结 |
第八章 推进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
一、提高蒙古国化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更多文化程度高的人愿意做化学教师 |
二、加强蒙古国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蒙古国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
三、增加蒙古国基础教育中学化学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使学生机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 |
四、老师的专业发展 |
五、具备专业的准备和高素质的教师特点 |
(一)公平 |
(二)准备 |
(三)个人接触 |
(四)创造力 |
(五)宽恕的 |
(六)尊重 |
(七)归属感 |
六、为中学生创造更多到化学工厂进行参加的机会,做相关的社会实践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关于孝道文化内涵的研究 |
2. 关于孝道文化教学意义研究 |
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孝道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行动研究法 |
一、孝道文化的内涵及其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 |
(一) 孝道文化的涵义分析 |
1. 始于事亲 |
2. 中于敬亲 |
3. 终于孝继 |
(二) 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入意义 |
1. 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完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
2. 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孝道品质 |
3. 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前准备策略 |
(一) 确立教学培养目标 |
1. 确立孝道文化知识目标 |
2. 培养学生尽孝观念 |
3. 促使学生孝道文化的实践运用 |
(二) 资料搜集筛选丰富教学内容 |
1. 搜集筛选孝道文化相关的历史典故资料 |
2. 搜集筛选孝道文化相关的现实典型事例资料 |
3. 调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
(三) 完善课程教学规划 |
1. 明确课程教学组织方式 |
2. 把握课程教学时间 |
3. 预设教学突发情况及对策 |
三、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讲授策略 |
(一) 导入策略 |
1. 典故导入法 |
2. 问题导入法 |
3. 情境导入法 |
(二) 拓展策略 |
1. 知识竞赛法,激发学生兴趣 |
2. 思考辩论法,丰富课堂形式 |
3. 角色扮演法,引起学生共鸣 |
(三) 评价总结策略 |
1. 精炼内涵,掌握要义 |
2. 重点突出,深化理解 |
3. 结合时代,创新方式 |
四、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课后巩固策略 |
(一) 践行知行合一,在情感体验中促发展 |
1. 以家书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
2. 做小事反哺父母关切之情 |
(二) 注重实践体验,在探究体验中育孝道品质 |
1. 组织参观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促社会和谐 |
2. 运用现代技术,创建传播微视频弘扬孝道正能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
(二)高校协同育人相关研究 |
(三)国外高校课程育人的相关研究 |
(四)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和理论基础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
(三)2014 年以来以上海高校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最新实践探索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二)协同相关理论 |
(三)教育学相关理论 |
第二章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 |
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选择及建设情况研究 |
(一)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分析 |
(二)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具体课程分析 |
(三)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
(四)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汲取的经验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脱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 |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关系把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逻辑关系把握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 |
(一)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 |
(二)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 |
(三)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 |
(四)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与机制构建 |
一、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
(二)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
(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构建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构建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 |
第五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探索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核心、关键与保障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指导理念和评价环节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 |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的措施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 |
(二)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 |
(三)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二章 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
一、自主学习能力涵义 |
(一)自主学习及其特征 |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 |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 |
二、中职学生及其学习特点 |
(一)中职学生含义 |
(二)中职学生学习特点 |
三、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四、中职思政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
(一)是中职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直接体现 |
(二)是中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
(三)是夯实职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
第三章 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过程 |
(五)调查结果分析 |
二、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课前教师缺少对学生预习内容的问题引导 |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及时性指导 |
(三)课后教师缺少对实践任务的有效督导 |
三、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 |
(二)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够 |
(三)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提升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
一、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
(一)结合学情研究,转变传统学习观念 |
(二)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价值课堂 |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模式 |
(一)课前问题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
(二)课上合作探究,强化知识运用能力 |
(三)课后延伸实践教学,提升自我总结反思能力 |
三、发挥学校保障作用,营造思政课自主学习环境 |
(一)科学规范的教学考核评价手段 |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知行合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 ——以F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双因素理论 |
2.1.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权变性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劳动密集型企业 |
2.2.2 员工流失 |
2.2.3 企业文化 |
3 F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现状分析 |
3.1 F企业概况 |
3.2 F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3.2.1 F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现状 |
3.2.2 新的人力结构现状 |
3.3 F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
3.3.1 F企业文化践行现状 |
3.3.2 F企业员工诉求处理渠道现状 |
3.4 新的用工形势现状 |
3.4.1 F企业新用工形势下的现状 |
3.4.2 F企业招募新用工形势下的现状 |
3.5 F企业员工流失存在的问题 |
4 F企业员工流失问题原因分析 |
4.1 从人力资源管理分析员工流失原因 |
4.1.1 人力资源管理认知不足 |
4.1.2 员工发展平台局限性大 |
4.2 从企业文化践行状况分析员工流失原因 |
4.2.1 忽视企业基本面硬件建设 |
4.2.2 忽视员工诉求解决的重要性 |
4.3 从新的用工形势影响分析员工流失原因 |
4.3.1 从员工自身变化分析流失原因 |
4.3.2 从招募环境变化分析员工流失 |
5 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的研究对策 |
5.1 改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
5.1.1 革新招募理念、改变管理认知 |
5.1.2 构建“整体增长型组织”拓展发展通道 |
5.1.3 创造模糊性管理组织拓宽发展平台 |
5.2 革新“以人为本”的践行方法 |
5.2.1 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增强凝聚力 |
5.2.2 推动智能机器人服务加强归属感 |
5.3 加强利益共同体粘性建设 |
5.3.1 打造企业与劳务派遣公司利益共同体 |
5.3.2 加强公司与员工粘性建设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授课广开言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美学意蕴与现实路径研究[D]. 刘亚男. 华侨大学, 2020(01)
- [2]小学教师集中评课的沉默与建言机制研究[D]. 张璐.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3]责任型领导对“90后”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D]. 邓琪.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4)
- [4]评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付湘香.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实践研究 ——以奎屯市第十中学为例[D]. 吕艳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6]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D].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D]. 万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 戚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中职思政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 刘颖.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10]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 ——以F企业为例[D]. 董军政. 河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