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图板透视图画法(论文文献综述)
樊思嘉[1](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吴鑫澜,刘煜[2](2020)在《普通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手绘教学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针对三峡大学建筑画技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初步探索了引导学生树立观念、培养兴趣的方式。然后,从基础线条、建筑形体、配景和综合表达等方面入手,阐述了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并提高手绘技能的教学方法。最后,针对各阶段训练内容,结合构图、线条、形体与透视、材质与光影、空间与色彩、概括能力等评价要点对该课程作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希望能为培养普通高校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提供参考。
杨波[3](2020)在《环境设计专业《专业透视》课程思政模式初探》文中提出作为高校环境设计的核心课程之一,《专业透视》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又能够培养其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以此为前提,本论文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托,在分析课程属性、教学过程及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专业透视》课程思政模式的初步构想。
谢冠一[4](2019)在《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如果说建筑是庇护身体的场所,那么内部空间显然就是建造行为的原始动机。然而建设程序的割裂现象表明两个领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对话,从专业教育方面看,两者的方法和体系更是呈现明显分离的发展轨迹。作为专门化的职业,室内设计从诞生伊始就流露出与建筑专业在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上的普遍分立。时代背景、社会意识和服务对象是两者之间观念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了对空间概念的认知和各自的设计取向,成为干扰建筑整体性的客观矛盾。这是本文有关设计方法研究的主要着眼点。科学系统论将整体性作为系统的基本特征,并提供了实现整体性的两种可能。如果将建筑比作一个复杂系统,那么建筑的整体性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反向的实施路径。这就意味着现实分立的建筑本体和建筑内部,可以从各自立场出发“自外而内”或“自内而外”地走向整体。而哲学、绘画、建筑领域的多元空间概念为“男性-女性、学术-工匠、公共-日常”这些相对关系提供了消解矛盾的方法启示。这是本文研究中有关设计方法对接的重要结合点。室内设计可以通过三条路径从具体方法上走向建筑整体:从空间概念出发走向具象体验;从材质工艺出发走向空间操作;从内部设施出发走向整体思维。它们以室内设行业内的三个主要内容为切入点,对照矛盾双方的逻辑与立场,利用建筑空间的抽象-具象、视觉-感知、实体-虚体等相对关系的可转换性,通过视角转换、要素转换和图底转换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步骤,达到消解矛盾和统一秩序的意图,逐步走向对方立场并实现有机统一。在快速建设或建筑更新的语境中,上述方法对于两个专业的一线从业者来说,具有实践和借鉴的价值。
王雪睿[5](2019)在《基于剖面图解的建筑空间操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师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其物化能力是成就优秀建筑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基于平面与剖面的空间构思则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呈现作品的可识别性与空间质量。然而在当代中国教育领域,存在以概念图解代替具体绘图的现象,学生满足于运用技巧应对形式问题与组织关系,导致平面、剖面等真正反映空间形象的图示语言被渐渐弱化。与此同时,相比于平面,剖面的设计职能常被忽视,仅视其为技术性图示表达,而非设计工具。以上两种现象正逐渐影响建筑师对空间的深入认知与刻画。本文针对当代设计语境下剖面与空间关系较为含混薄弱的现象,选取剖面图解为研究对象,探究空间操作方法问题。论文重点是提出两种剖面视角下的空间操作方法:倾向于头脑与绘图互动反馈的预设性操作方法,数字技术参与的生成性操作方法,将两者加以细致分析与对比,以期发掘设计方法的某些共性规律。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阐述建筑空间与剖面发展相关的观念背景,将空间的概念演变划分为三种,并梳理剖面的发展沿革。探讨剖面视角下的空间操作要素与界面,提出基于空间构思过程的两种空间操作方法,为核心章节提供论证基础。之后是对两种空间操作方法的具体分析。在预设性操作的解读过程中,以图解分析与比较分析为基本方法,从欧氏几何的空间求解、层叠空间的动态性操作、复杂性空间的有机构建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另外,着眼于剖面在当代语境下被逐渐弱化为表达工具这一现象,从观念角度提出“剖面”结果向“剖切”过程的转变,并从“剖切”主导的自主性生成、非线性形态的界面建构两方面加以详述。最后,将预设性与生成性空间操作进行对比,归纳基于剖面图解的空间操作流程;对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剖面表达进行简要叙述,并将剖面应用扩展至材料、景观与城市尺度,提出未来展望。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呈现丰富多样而饶有趣味的剖面思辨,帮助读者理解剖面图解与空间操作过程密不可分的关联,提示在空间操作中常被忽略的剖面线索,为建筑创作主体提供灵感启发,推动空间设计方法的跃迁。全文共83692字,插图与表格共计108幅。
姚琪[6](2019)在《制造·营造·编造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设计是多学科、多技术和多重审美观念的复合产物,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通过设计图的表达,才使得设计物的设计概念得以物化并外显,不仅如此,设计图控制着整个的生产过程,还承担着为受众正确解读的义务。因而设计对于生活的贡献,亦可理解为设计图的具体贡献。论文旨在探索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学的规律原则及理论架构。论文首先针对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设计图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追溯。其次从设计方法角度,针对工业设计应用范围内的设计图进行分类,梳理出相应的系统,以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内容等多方面找寻各自系统中典型的表达方法,归纳总结出适应不同内容、目的的设计图的途径。最后在研究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设计表达的基础上,利用视觉传达理论与视觉语意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从理论层面上意义研究(工业设计图学研究)、表达层面的理论研究(视觉表达过程研究)和工业设计图学的表达范式(图学表达范式)三个应用型研究层级,试图为工业设计图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建立一个稳定的理论基础。
邱冰,张帆[7](2012)在《以理想角度作两点透视图的一种简画法》文中指出为解决快速建筑设计中的透视图绘制问题,论文设计了一种立足于尺规作图的简画法。从透视学的基本原理中归纳出3条特殊原理:理想角度的选取、灭点在图外时的透视求法和分量点的用法。从几何关系切入,通过使关键点、辅助点多功能化,整合3条特殊原理,发挥其综合作用,从而简化作图程序。实验表明:无需根据平面图先确定画面和视点的位置及视角的大小,即可快速画出效果理想的透视图。
范海霞,潘春彩[8](2008)在《高职高专《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类人才,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园林制图》是高职高专园林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能基础课,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雷咏时[9](2008)在《教师体育绘图知识和技能 单线条图的基本画法(第二单元)》文中研究说明(接上期)第五节斜面图的画法正面图是正对人体的前方画的图;背面图则是对人体背后方向画的图;下面要讲的斜面图则是从以上这四个方向之间的斜方向画的图,斜面图的画法比较困难,但只要掌握了其透视变形规律,还是很容易画好的。
戴明[10](2006)在《信息化进程中建筑设计的历史变迁 ——信息技术对建筑设计潜在影响分析及研究》文中指出信息社会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范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不仅引起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建筑与都市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设计工具和设计模式,而建筑师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自身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 本文在分析了信息时代社会技术及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阐释了新的技术条下建筑实体、空间和内涵的变异,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的重构。接着,介绍了计算机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方式和范围,以及新的设计媒介、新学科对于设计范式的影响。最后,通过历史的回顾,分析了作为设计者的建筑师的新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并分别从美学、历史遗产、建筑师职业等角度概括了新的设计媒介所引发的设计思考。 总体上而言,本文的主要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发展目前正处于超越阶段的初期; 电子媒介不仅带来的新的设计手段和研究方法,同时还使得原有图纸媒介条件下设计与表达的分裂状态趋于整合; 整个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原有分时接力的状态将变成共时的通力合作,而建筑施工也将与设计过程逐步整合为统一的整体; 建筑师与其他工程师之间的职业界限将变得模糊而趋于重叠,并最终整合于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平台之上; 设计的整个过程随着计算机的引入而变得更加的理性,这种理性不仅体现在设计构思和分析研究的过程之中,同时也贯穿于整个的设计建造当中。
二、小图板透视图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图板透视图画法(论文提纲范文)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框架 |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
一、工具、机械、机器 |
二、建造中的装置 |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
三、宗教的变革 |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
二、媒介材料:木材 |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
(一) 水车与风车 |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
二、代表性人物 |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
(一) 设计竞赛环节 |
(二) 公众辩论环节 |
(三) 施工指导环节 |
(四) 建造施工环节 |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
(一) 妆花 |
(二) 妆花织机 |
(三) 白局 |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普通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手绘教学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 |
(一)手绘基础薄弱 |
(二)混淆美术画与建筑画 |
(三)对建筑画技法要点的理解不足 |
(四)作图痕迹明显 |
二、教学方法研究 |
(一)引导学生观念 |
(二)培养学生兴趣 |
(三)循序渐进 |
1.基础线条 |
2.建筑形体 |
3.配景 |
4.综合表达 |
三、教学评价 |
四、结语 |
(3)环境设计专业《专业透视》课程思政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政育人角度下的课程属性 |
1. 培育专业素养,树立职业道德 |
2. 珍视民族文化,奉献国家建设 |
二、以完善的课程教学为基础 |
1. 构建合理的教学过程 |
2. 形成公正的评定机制 |
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障 |
1. 因势利导的培养学生 |
2. 自树树人的自我要求 |
四、《专业透视》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
1. 明确基本原则 |
2. 把握课堂教学 |
3. 深化课程实践 |
(4)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室内设计的困惑 |
1.1.2 割裂的整体 |
1.1.3 图像时代的空间觉醒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整体观念在设计领域的研究 |
1.2.2 空间概念在设计领域的研究: |
1.2.3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对象:室内设计方法 |
1.3.2 研究目标:建筑内外整体性 |
1.3.3 研究内容:空间概念与方法对接 |
1.3.4 研究价值:理论、实践与教学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总体框架 |
1.4.3 重点和难点 |
1.4.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室内设计的空间觉醒 |
2.1 室内设计的诞生与演化 |
2.1.1 早期室内装饰行业的非专业化倾向 |
2.1.2 现代室内设计的演化特征 |
2.1.3 方法与体系的思辩 |
2.2 空间观念的多元辨析 |
2.2.1 空间概念的刍议 |
2.2.2 哲学与科学领域的空间概念 |
2.2.3 艺术领域的空间概念 |
2.2.4 建筑领域的空间概念 |
2.3 整体观思想的导入 |
2.3.1 整体观与系统论 |
2.3.2 系统论下的两种建筑整体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空间概念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
3.1 空间的抽象性与可操作性的矛盾 |
3.1.1 空间作为实体 |
3.1.2 空间作为虚体: |
3.1.3 空间概念与室内设计的距离 |
3.2 从三个图式看建筑空间的抽象性 |
3.2.1 多米诺体系的形式抽象 |
3.2.2 空间构成图式的物质抽象 |
3.2.3 九宫格问题的视角抽象 |
3.3 立体主义绘画的启示 |
3.3.1 观察角度 |
3.3.2 具象感知 |
3.4 视角转换:自内而外的观察角度 |
3.4.1 从上帝视角回到蠕虫视角 |
3.4.2 从一点透视走向多点透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材质工艺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
4.1 工匠性与抽象性的矛盾 |
4.1.1 材质工艺作为技术内容 |
4.1.2 材质工艺作为形式内容 |
4.1.3 工匠性与抽象性的矛盾 |
4.2 从三类界面看材质工艺的局限性 |
4.2.1 结构理性的局限性 |
4.2.2 饰面技术的分裂性 |
4.2.3 材质消隐的非物质性 |
4.3 装配部件法的启示 |
4.3.1 要素的区分与抽象 |
4.3.2 要素的组织与操作 |
4.4 要素转换:从材质工艺走向空间操作 |
4.4.1 从功能要素走向抽象要素 |
4.4.2 从界面设计走向界面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从内部设施出发的室内设计路径 |
5.1 日常性与整体性的矛盾 |
5.1.1 内部设施作为生活日常 |
5.1.2 内部设施作为系统部件 |
5.1.3 日常性与整体性的矛盾 |
5.2 从内部设施看建筑日常的复杂性 |
5.2.1 卫生设备的技术复杂性 |
5.2.2 日用家具的形式多样性 |
5.3 透明性的启示 |
5.3.1 透明的区分 |
5.3.2 透明的延伸 |
5.4 图底转换:从局部问题走向整体思维 |
5.4.1 从形体构图走向空间构图 |
5.4.2 从局部空间走向整体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正反思辨 |
二、设计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四、展望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5)基于剖面图解的建筑空间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研究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空间操作 |
2.1.2 剖面图解 |
2.2 概念辨析 |
2.2.1 操作、设计与生成 |
2.2.2 图解、图示与绘图 |
2.2.3 剖面、剖切与切片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2.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2.3.3 文献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演变与剖面沿革 |
3.1 空间研究的兴起与困境 |
3.2 空间的概念演变 |
3.2.1 静态空间 |
3.2.2 流动空间 |
3.2.3 游牧空间 |
3.3 投影与绘图的发展 |
3.4 剖面的发展沿革 |
3.4.1 古典建筑剖面 |
3.4.2 现代建筑剖面 |
3.4.3 当代剖面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剖面视角下的空间操作原理 |
4.1 剖面视角下的空间操作要素 |
4.1.1 重力 |
4.1.2 光线 |
4.1.3 尺度 |
4.2 剖面视角下的空间操作界面 |
4.2.1 水平界面 |
4.2.2 垂直界面 |
4.2.3 斜向界面 |
4.3 剖面视角下的空间操作方法 |
4.3.1 预设性操作 |
4.3.2 生成性操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剖面图解的预设性空间操作 |
5.1 欧氏几何的空间求解 |
5.1.1 完形塑造 |
5.1.2 组合衍生 |
5.2 层叠空间的动态性操作 |
5.2.1 错位咬合 |
5.2.2 倾斜折叠 |
5.3 复杂性空间的有机构建 |
5.3.1 混合嵌套 |
5.3.2 仿生变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剖面图解的生成性空间操作 |
6.1 预设性剖面的“式微” |
6.2 从“剖面”结果到“剖切”过程 |
6.3 “剖切”主导的自主性生成 |
6.3.1 层化叠加 |
6.3.2 弯曲褶皱 |
6.3.3 平滑变形 |
6.4 非线性形态的界面建构 |
6.4.1 平行切片 |
6.4.2 双向网格 |
6.4.3 数控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剖面-空间”操作 |
7.1.1 空间操作的转型 |
7.1.2 两类方法的对比 |
7.2 讨论:当代剖面表达 |
7.2.1 非欧几何的剖面表达 |
7.2.2 剖面表达的当代趋向 |
7.3 展望:剖面扩展应用 |
7.3.1 材料、能量与剖面 |
7.3.2 景观、城市与剖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索引 |
附录B 剖面历史节点图解 |
附录C 文献汇总表 |
附录D 预设性空间操作分类表 |
附录E 生成性空间操作分类表 |
附录F 案例年代分布索引 |
附录G 案例地理分布索引 |
附录H 论文逻辑、内容及结论汇总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制造·营造·编造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选题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学概述 |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学概念与范畴 |
一、工业设计定义阐述 |
二、设计图学内涵研究 |
(一)图学涵义 |
(二)设计图学研究范畴 |
(三)工业设计图学研究范畴 |
第二节 图学的时代演变历程 |
一、中国古代图学时代发展 |
(一)中国古代图学起源及思想发端 |
(二)中国古代制图方法的发展演变 |
(三)中国古代制图表达方式的演变 |
(四)中国古代图学的应用 |
二、西方设计制图范式流变 |
第二章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学的方法 |
第一节 制造——产品类型的设计图 |
一、分类依据及范畴 |
二、设计图典型应用图例 |
(一)日用器具 |
(二)家用电器 |
(三)交通工具 |
(四)家具设计 |
第二节 营造——展示类型的设计图 |
一、分类依据及范畴 |
二、设计图典型应用图例 |
(一)展会 |
(二)展场 |
(三)展馆 |
(四)展具 |
第三节 编造——信息类型的设计图 |
一、分类及范畴 |
二、设计方法与设计图例 |
(一)图标设计 |
(二)图表设计 |
(三)UI设计 |
第三章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学的思想 |
第一节 设计图的视觉表达过程 |
一、设计认知过程 |
二、元素提取过程 |
(一)几何图形的提取 |
(二)线条元素的提取 |
(三)色彩元素的提取 |
(四)光影元素的提取 |
(五)比例关系元素的提取 |
(六)方向、位置和视角元素的提取 |
三、符号选择过程 |
四、视觉传播过程 |
第二节 设计图的设计表达方法 |
一、程序化的表达方法 |
(一)设计研究阶段的图纸形式 |
(二)概念设计阶段的图纸 |
(三)方案呈现阶段的图纸 |
(四)工程阶段的图纸 |
(五)营销推广阶段的图纸 |
二、观察化的表达方法 |
(一)线条与形状 |
(二)色调与纹理 |
(三)形体与结构 |
(四)空间与景深 |
三、想象化的表达方法 |
(一)推想表达 |
(二)解析表达 |
(三)构图表达 |
四、标准化的表达方法 |
(一)原理透析 |
(二)图纸规范 |
(三)平面制图 |
(四)立体绘图 |
(五)视图选择 |
(六)页面编排 |
五、概念化的表达方式 |
第三节 设计图的语意表达理论 |
一、功能性要素 |
(一)行业功能语意 |
(二)主要功能语意 |
二、表达性要素 |
(一)比例 |
(二)结构与形态 |
(三)色彩 |
(四)构图 |
三、传达性要素 |
(一)符号 |
(二)文字 |
第四节 设计图的表达对象及应用目的 |
一、设计师(乙方) |
二、需求方(甲方) |
三、生产制造方(丙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高职高专《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
1. 选择合适的高职高专教材, 并针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优化教学体系, 精选教学内容 |
2. 注意和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 |
3. 注意正确处理图板作图、徒手作图和计算机作图之间的关系 |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
1.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并注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 |
2. 注意多元化教学方法的使用 |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
1. 课堂练习、实验课与实训课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2. 室内室外课堂相结合,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
四、结束语 |
(9)教师体育绘图知识和技能 单线条图的基本画法(第二单元)(论文提纲范文)
第五节斜面图的画法 |
一、斜面图的表现范围 |
二、斜面图的参照依据 |
三、斜面图的透视原理 |
1. 关于透视的几个基本概念 |
2. 透视原理的运用 |
1) 平行透视原理 |
2) 成角透视原理 |
四、斜面图的画法 |
1. 头的画法 |
2. 躯干的画法 |
3. 腿和腿的画法 |
4. 臂与手的画法 |
第六节斜视侧面图与俯视、仰视正面图的画法 |
一、斜视侧面图 |
二、俯视、仰视正面图 |
1.上肢或下肢在额状面重叠的动作(图16) |
2.下肢前后分开的动作 |
3.肢体向前侧方向的动作 |
(10)信息化进程中建筑设计的历史变迁 ——信息技术对建筑设计潜在影响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0章 前言 |
0.1 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0.2 研究的目的及其现实意义 |
0.3 问题的提出 |
0.4 论述范畴 |
0.5 文章结构 |
0.6 论述方法 |
0.7 论述说明 |
第1章 序言——该领域目前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状态 |
1.1 信息社会的技术和社会背景——人类发展史上崭新的时代 |
1.2 社会的文化特征 |
1.2.1 读图时代 |
1.2.2 复制技术 |
1.2.3 拼贴城市 |
1.3 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新的时空观 |
第2章 信息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建筑及城市空间的裂变 |
2.1 信息社会条件下建筑的变异 |
2.1.1 建筑物质构成的变迁 |
2.1.1.1 新材料及新的建筑形态 |
2.1.1.2 建筑实体的非物质化及其影响 |
2.1.1.3 建筑的耐久性和永恒性的消解 |
2.1.2 建筑空间构成的变迁 |
2.1.2.1 虚拟空间、虚拟建筑及其影响 |
2.1.2.2 物理与虚拟空间的合成及其影响 |
2.1.3 建筑内涵的转化及新的认知方式 |
2.1.3.1 新的功能与形式 |
2.1.3.2 建筑媒介的转向 |
2.1.3.3 形式建构意义的消解 |
2.1.3.4 空间认知方式的变异——感知的整合与体验的碎片化 |
2.2 信息社会条件下城市的变迁 |
2.2.1 虚拟城市兴起 |
2.2.2 数字化的社区——虚拟共同体 |
2.2.3 都市空间的重构与重组——聚与散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影响 |
3.1 信息技术过程及特征概述 |
3.2 信息技术引入建筑设计的过程及其具体应用 |
3.2.1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
3.2.2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及其影响 |
3.2.3 建筑设计的表现与表达 |
3.2.3.1 计算机辅助建筑表现及其带来设计变化和影响 |
3.2.3.2 电脑建筑模型及其应用和影响 |
3.2.3.3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与影响 |
3.2.4 计算机辅助建筑信息管理与运用 |
3.2.4.1 建筑信息的存储、检索与管理(采集、存储、处理) |
3.2.4.2 建筑物智能化管理——智能建筑 |
3.2.5 计算机辅助建筑实验、研究与模拟 |
3.2.5.1 计算机辅助建筑结构、概预算、光学、消防、声学、热工等研究 |
3.2.5.2 从虚拟施工到计算机辅助建筑施工 |
3.2.6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在历史保护方面的应用 |
3.2.7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
3.3 新的设计媒介 |
3.3.1 建筑设计媒介的演变 |
3.3.1.1 从术语中介到图式语言 |
3.3.1.2 纸质媒介的出现及其影响 |
3.3.1.3 电子媒介与数字化多媒体 |
3.3.2 电子设计媒介的真实性 |
3.3.3 作为建筑第五维而存在的“信息” |
3.4 由新学科而引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新实践 |
3.4.1 设计的评价与优化——专家系统 |
3.4.2 分维几何——新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评价方法 |
3.4.3 建筑设计智能化的未来——人工智能 |
3.4.4 建筑的自动生成——生成艺术与遗传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走向信息时代的建筑师及其设计方式和思维的变化 |
4.1 建筑师及建筑教育的历史变迁 |
4.1.1 建筑师的历史过程 |
4.1.2 信息技术对于建筑教育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
4.2 建筑师新的工作方式 |
4.2.1 计算机辅助网络协同设计——新的工作方式、虚拟工作室 |
4.2.2 组织构成的分散化与建筑过程的数字化整合 |
4.2.3 数字化标准建立的必要性 |
4.2.4 新的公众参与模式带来的新的工作方式和挑战 |
4.3 新的设计思维 |
4.3.1 新的设计媒介带来的阅读和思维方式挑战 |
4.3.1.1 由所见即所得到同质代码输入的转换 |
4.3.1.2 新的思维表达方式——思想的自然流淌 |
4.3.1.3 图式语言——草图与电子三维的转换 |
4.3.2 设计表达和构思语言的变化 |
4.3.2.1 建筑比例的变迁 |
4.3.2.2 建筑尺度的变异 |
4.3.2.3 材料的质感表达与实现 |
4.3.3 思维内容、目标的转向——由结果转向过程 |
4.4 建筑师的应对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新的机遇和挑战 |
5.1 徘徊于技术于艺术之间——建筑设计的理性化倾向 |
5.2 经典美学的坍塌——审美的标准的缺失 |
5.3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5.4 建筑师职业的展望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1 部分引用原文 |
附录2 重要英文人名及专有名词索引 |
个人简历、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小图板透视图画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普通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手绘教学与评价研究[J]. 吴鑫澜,刘煜. 教师, 2020(23)
- [3]环境设计专业《专业透视》课程思政模式初探[J]. 杨波. 流行色, 2020(05)
- [4]基于空间整体性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D]. 谢冠一.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剖面图解的建筑空间操作研究[D]. 王雪睿. 天津大学, 2019(06)
- [6]制造·营造·编造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图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姚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以理想角度作两点透视图的一种简画法[J]. 邱冰,张帆. 图学学报, 2012(06)
- [8]高职高专《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探索[J]. 范海霞,潘春彩. 江西教育, 2008(30)
- [9]教师体育绘图知识和技能 单线条图的基本画法(第二单元)[J]. 雷咏时. 体育教学, 2008(03)
- [10]信息化进程中建筑设计的历史变迁 ——信息技术对建筑设计潜在影响分析及研究[D]. 戴明. 同济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