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平稳发展期中的网络新闻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1](2021)在《Vlog新闻实践的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Vlog作为一种短视频,2018年逐渐流行于我国各大视频网站,成为众多原创视频制作者选择记录分享生活、传播信息的新方式。央视等主流媒体也在Vlog短视频的潮流下,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进行了诸多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这种传播方式的转变,使新闻报道中严肃的话语模式变得有温度、接地气,受到广大年轻群众的喜爱。同时,Vlog新闻在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也受到一些学者和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并深入研究。本文主要运用的是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当前主流媒体进行的Vlog新闻实践为研究对象,概述其发展和特点,分析Vlog新闻的类型、创新生产、创新传播特征,探讨Vlog新闻实践存在的局限,并提出思考建议。Vlog新闻实践具有后台场景前台化、互动机制亲民化、受众群体年轻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特点。已经在时政主题、热点追踪、社会民生、知识科普类新闻中进行尝试,且收获较高的关注度。Vlog新闻在生产方面的创新体现在新闻的构思贴近生活,新闻的拍摄具有高级质感,新闻的剪辑吸引力强的特点。Vlog新闻的传播主体多元化、内容生活化、渠道矩阵化、受众年轻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Vlog新闻实践在内容质量,传播覆盖面、人才、平台保障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从内容和制作方面进行改进,注重新闻高质量信息供给和后期剪辑包装。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创新生产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高飞[2](2021)在《《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时代新闻评论话语表达研究》文中认为新闻评论长期以来都是新闻节目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新闻评论节目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在国家重要政策解读、国内外要闻以及社会热点等诸多方面都占据了宣传“主”阵地、有效发挥了党和人民“喉舌”的重要角色,在社会舆论引导层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关键作用。《主播说联播》作为媒介融合下,不同于传统新闻评论的,以短视频平台为依托的新闻评论创新模式,其在传播效能、受众细分、接受效果等方面的优势与传统新闻评论节目形成了“互补”传播双阵地。目前,国内学界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新闻评论节目以及其新闻评论话语表达的研究不够完善。本研究将以《主播说联播》的话语表达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了《主播说联播》2019年7月29日至2020年7月31日共计212期话语文本,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试图探讨官方新闻媒体在短视频时代下,新闻评论话语表达的创新嬗变路径。本研究将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以节目的特点、形态以及局限性为切入点,分析《主播说联播》与传统新闻评论节目的异同之处;第二章,探讨了短视频的发展对新闻评论话语表达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表征样态不同的嬗变路径及深层原因;第三章,以《主播说联播》新闻评论话语建构的创新、受众第一的表达前提、“一对一”的表达方式、去专业化与个性化表达以及受众在接受时所展现的求取新异心理、互动参与心理和窥视好奇心理为讨论基点,论述了节目话语的建构、表达与心理表现;第四章,在前三章节讨论的基础之上,对媒介融合下的新闻评论的跨越式发展进行了合理展望。研究发现,与传统新闻评论话语相比,《主播说联播》的话语表达主体更加多元、话语表达更加精炼浓缩,尺度也更为宽松。研究认为,以《主播说联播》为代表的新闻评论“新样态”,会逐渐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互补”传播双阵地的次要地位的次要作用,逐步向主要地位的主要作用过渡。
刘园园[3](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以新冠疫情谣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以“非典”为开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与其相伴而生的,是网络谣言的滋生与蔓延。在谣言面前,真相与事实被遮蔽,公众被笼罩在恐慌与焦虑之中,社会秩序与网络安全受到挑战。2019年12月以来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一至今尚未平息、影响极其深远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与病毒相关的“信息疫情”持续暴发,虚假信息借助社交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营造出一种高度不确定性的信息环境,引发公众的不安情绪甚至对公众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对新冠疫情网络谣言展开系统研究,借以窥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的产生与传播规律,是实现谣言有效防治、维护网络空间清朗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研究聚焦新冠疫情中的网络谣言,选取涵盖疫情各阶段的450条谣言信息,利用数据分析、内容分析、定性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传播特征与传播机制进行深入探析。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谣言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合梳理与综述。第二章对从网络爬取的450个网络谣言的文本特征及内容展开分析,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以及内容分析方法,从谣言文本、时间分布、主题分类、关涉地域、情感态度、辟谣主体等多个维度对谣言进行细致的剖析与呈现,明晰谣言的传播特点。第三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建立以30个案例为代表的谣言案例库,通过设置变量-构建真值表-软件运算的步骤,找寻影响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热度的条件组合路径。第四章对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进行了系统解析,结合前文研究从内容、媒介、现实三个层面剖析了谣言背后的传播动因。第五章针对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与传播规律,从破解受众“信息茧房”、打破微信中谣言的圈层化传播、辟谣防控共同体构建、发挥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优势等角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谣言治理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相关议题呈现出多元与流变的特点,主题涵盖疫情发展、疫情防控、防疫知识、疫情奇闻等多方面,且随着疫情进展谣言主题也均随之变化,谣言借助情绪动员以及地缘关系突破,不断获得新的传播生命力。而谣言的高热度传播是多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微信为代表的强链接传播渠道是谣言高热度传播的关键因子,这一渠道中,防疫知识类谣言以及有可靠信源的诉诸恐惧类谣言更容易获得传播,这些不同条件的组合使得谣言更具传播力。
余力[4](2020)在《对外传播短视频节目的框架分析 ——以《中国三分钟》(2015-2020)为例》文中指出研究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短视频节目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对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本文尝试针对中国对外传播短视频节目《中国三分钟》开播5年来共计274期节目进行框架研究,依据高、中、低三层次框架理论,结合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展开对节目内容、结构及文本的框架分析,从而总结出节目框架建构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发现,《中国三分钟》通过6大主题框架的设置,利用清晰的结构和客观平和的文本表达全面展示了中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和内涵,呈现了中国在国际重要事物和重大课题上发挥的关键作用,也回应了国际上针对中国的主要争议,塑造出了一个底蕴深厚、活力繁荣、发展壮大、勇于担当的大国形象,形成搭建拼叠模式的结构框架、聚焦“自我表达”的主题框架、构建均衡中性的报道框架、打造温和精准的表达框架四个新闻框架特点。同时,笔者也为节目的后续发展提出了以下两方面的优化建议:第一是在总体框架层面要进一步尊重新时代媒介传播规律;第二是在主题框架层面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提升系统化和可持结性。相较于针对某个单一节目的研究,本文涉猎的案例节目制作与传播时间跨度较长,节目数量较多,笔者获得了大量真实的数据,得出较为全面的观察结论。同时,案例节目的选题多涉及国家政治、经济,与当前国际关系发展态势结合紧密,具有突出的现实指导意义。此外,本文利用框架理论对较为新颖的短视频节目进行研究,也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框架理论的应用范畴。
陈梦雪[5](2020)在《融合新闻获奖作品研究 ——以中国新闻奖和浙江新闻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媒体融合节奏的加快,融媒新闻也开始进入新闻奖项的评选范围。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从1991年至今,已评选出共29届优秀新闻奖作品。其中,于2018年新增设“媒体融合奖”,设奖数额为每届50个。截至目前,已有两届“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诞生。浙江新闻奖“新媒体奖”作为中国新闻奖融媒新闻的试验点,已经有5年的评奖历史,每年设奖数额不固定,但保持每年增加的态势。中国新闻奖和浙江新闻奖融媒新闻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方和全国新闻行业的融媒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指引着中国新闻媒体的实践方向。本文从两项新闻奖的融媒获奖作品入手,通过使用内容分析、案例分析和访谈,对获奖作品的题材、媒体、技术手段、互动性以及分发机制等方面进行量化解读,并访谈了部分评委。研究发现,两项新闻奖获奖作品的题材重大性明显,以正面报道为主,多采用大主题小切口的叙事方式。获奖媒体以大型主流媒体居多,报社转型更加彻底。在技术手段应用方面,H5界面和短视频为两种主要呈现方式,VR、移动直播、人脸合成等新技术开始应用。两项新闻奖互动作品数量较少,但中国新闻奖鼓励作品互动化的趋势明显。现象级作品的分发机制结合多平台矩阵发声和社交媒体传播的优势,值得我国媒体借鉴。总体看来,获奖作品相较一般新闻作品而言,呈现出选题策展性明显、时效性特征不突出、功能取向偏重体验等特征。通过访谈部分评委、专业教授和对比美国网络新闻奖,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在选题类型上,可考虑增加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的获奖比例;在版块设置方面,可考虑增设数据新闻版块。在融合新闻实践上,可利用短视频新闻和移动直播提高时效性。内容分发方面,多媒体平台矩阵发声和有效利用社交媒体是打造高流量作品的关键所在。县级融媒体中心以打造集社会思想文化、本土新闻和智慧咨询为一体的公共资源信息平台为主,在这个过程中,适当打造一批接地气的社会题材类融合新闻作品。
文辰西[6](2020)在《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各类型的突发事件呈现频繁爆发的态势,突发事件往往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考验着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新媒体环境下大众话语权的上升对政府的话语权形成了强大的冲击,突发事件的快速广泛传播容易造成民众恐慌和谣言滋生。为把握话语权,政府高度重视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升舆论引导能力,“政务微博”成为了突发事件中政府在新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本研究将连续6年入选全国十大党政新闻发布微博或全国十大外宣微博的“@四川发布”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四川发布”在4·20雅安芦山、8·8九寨沟、6·17宜宾长宁三次地震中所发布的550条微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语料库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四川发布”在突发事件中呈现出的话语范式、产生的原因、形成经过以及带来的影响。为今后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的发展供可参考的内容,同时为话语分析在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应用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发现突发事件中“@四川发布”的微博话语侧重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在标题中弱化了官方行为、隐藏官方目的;借助命题树立官方形象、功能一致性反击消解网络谣言;大量使用感叹句强化感情色彩、措辞严谨客观且贴近受众;直接引述增强真实性、数字应用暗示精确性、常见辞格增加形象性。突发事件中“@四川发布”的微博话语受到政治、社会和自身因素等语境影响,其中包括舆论引导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和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政策变革;突发事件中受众的信息需求、突发事件各阶段的传播特点和新媒体语境下话语主体下移;把握话语权是政务微博的传播目标和突发事件中官方立场的表达。为更好地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把握话语权,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需要把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丰富从民众角度出发的指导性话语、加强突发事件中的民众沟通互动和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话语形式。
贺鹏辉[7](2020)在《智媒时代下机器人新闻的革新与反思 ——以机器人“小冰”记者的“新闻卡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软与“钱报集团”合作开发的结晶小冰——作为国内首批智能新闻记者,其成功之作“新闻卡片”甫一问世就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与好评。本文在对2017年至2019年卡片样本数理统计与因子分析基础上,发现在历经7次技术更新和3次版本迭代后,展现出多模态生成的新样式。在形式上主要采取文图并列与图主文次两种类型,卡片通常由图片、正文、话题投票等要素构成,其中图片和话题观点的选择呈现四种方式,正文采取标题语言。在内容上小冰在新闻抓取、表达、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索与有益创新:首先语言极简新潮,均在50字内。其次在表达方式多采取设问反问与陈述句式,叙事个性而多元化。再次,新闻内容全社会化,并以大众为新闻消费为对象。第四,增添参与按钮、参与态度与结果数据即时性等环节。最后,新闻议题设置采用智能化方式进行重置与改造法,正文议题与话题参与进行自我组合与配合。作者认为,如果智能记者利用结构化数据和记者数据模型生成稿件为首次革新的话,那么写法算法引入新闻写作则将成为二次革新。使得人工记者岗位迁移到算法管理中,大量新闻稿件则由智能机器完成,从而必将把人工记者引入深度报道和创造性写作中。小冰“新闻卡片”的运营成功,彰显出新闻生成模式全自动化、新闻内容全社会化、新闻生产频率加速化的新趋势,使得新闻生产者角色、新闻生产和分发、新闻观点态度互动反馈等也进行相应变革。目前智能记者与人工记者的距离正在逐渐缩小,未来两者将携手并进,互为融合,秉持和谐共生的新闻技术生态观,共同迎接新的智能新闻时代的到来。
周莹[8](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刘筱云[9](2020)在《媒介技术视野下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生产与融合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迭代升级,新生代媒体如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兼具社交功能的线上新闻媒体的勃发,传统媒体在不同层面的发展的受到冲击,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呈现大批分流的态势。在技术不断迭代的智媒大发展时代,传统报业经历了深痛改革的2018年,传统广播电视在经历了收视率极度下滑、业绩低迷颓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新闻节目作为我国党的喉舌依旧是一种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样态尤其需要重视。在经历了这一轮斗争之后,传统媒体痛定思痛,改革自身,决定与新媒体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迅猛的发展势头及良好积极的政策扶持下,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在策、采、分、发四个环节产生了很大的变革,用以适应以“技术交融”为助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传统媒体转型,从报纸转为手机客户端、电视台的节目则转向互联网、手机移动平台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以新媒介技术为载体的传统媒体逐渐走上新媒体平台,对传统媒体的单一化的传播方式进行了颠覆式的变革,收获了更广泛的受众及信息抵达率。在新媒介技术的刺激下,电视新闻节目要加快进行深度改革,树立“内容为王”的品牌效应,与新技术更好的融合促进,不断放大自身的舆论引导和专业集合的优势,争取在新发展新机遇中拔得头筹。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面临更多未知的挑战和机遇。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研究文献当中关于媒介技术理论的研究现状、新媒介技术与电视生产相结合的应用实践、媒介融合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梳理,对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生产、媒介融合等相关词条进行概念界定,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特性、形态的变迁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结合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旧生产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新闻制作时效性差、新闻采集荒漠化,分发体验单一、反馈机制缺失。深入剖析新媒介技术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变革:智能化新闻生产理念的重构、新闻采集空间的多维拓展、内容生产模式数据便捷化、分发与体验智能化。用案例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选择我国新闻节目内容生产实践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中国舆论场》节目文本的解读,深度剖析大数据舆情分析技术应用、用户“两微一端”互动模式、多平台传播模式等方面,探讨节目形式优势和发展态势;在《2019年全国两会》融媒体矩阵报道案例中,对这种新型报道方式在媒介融合程度、传播态势、互动方式、传播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入、科学的剖析。就新媒介技术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提出用新技术打造新闻传播力、以用户思维为核心、多主体格局构建等方面的融合传播策略,以期对未来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之路贡献一些思考和建议。
江雪[10](2020)在《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 ——以《纽约时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经济实现快速发展。随着中美贸易逆差的增加,中美贸易矛盾也不断被放大。研究中美贸易争端期间,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形象、构建了怎样的中国经济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现实意义层面,一是可以了解我国在国际媒体眼中被塑造的形象,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二是可以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对中美贸易争端的发展期望,使我国在中美贸易经济交流中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依据框架理论,对《纽约时报》2017年8月18日至2019年2月28日发布的相关新闻进行随机抽样,共得样本新闻127条,对样本进行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的框架分析,得出结论。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本章提出研究问题、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第二章是概念阐述与文献综述,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家形象和框架理论进行概念阐释,回顾学者们已经提出的相关概念并进行总结;第二部分论证国家形象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国家形象与贸易争端的关系、对中美贸易争端演化阶段进行划分。第三章为研究设计,详细叙述了研究方法,提出研究问题,对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框架类目进行建构并提出分类标准。第四章为《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的框架分析,依据高、中、低三个层次结构,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是高层次结构的议题框架分析,包括新闻数量与发布频率、新闻体裁、新闻议题分布;第二节是中层次结构的内容框架分析,以前文划分的中美贸易争端五个阶段为基础,每一节对样本进行背景解释框架、数据框架、结果框架等框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第三届是低层次结构的文本意义分析,包括关键词和报道基调两节,本章进行关键词总结和中美贸易争端每个时期的报道基调分析。第五章是以第四章的分析为基础,总结中国经济形象的特点。第六章总结《纽约时报》在中美贸易争端议题中的报道模式并阐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在中美贸易争端议题中的中国经济形象整体比较中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贸易体系方面,中国的经济从贸易争端初期到研究中的贸易争端后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中国正在积极建立贸易机构、重塑贸易体系。中国企业与企业家方面,中国顶尖企业经历了残酷的丛林法则才得到国家支持、走向世界,中国顶尖企业发展迅速、美国担心其抢占新兴领域市场。中国股市与货币方面,股市持续下跌、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软。中美贸易争端过程中的中国表现是违反贸易规则、拒绝经济改革的。
二、互联网平稳发展期中的网络新闻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互联网平稳发展期中的网络新闻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Vlog新闻实践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Vlog新闻概述 |
(一)Vlog新闻的定义 |
(二)Vlog新闻的特点 |
(三)Vlog新闻的发展 |
二、Vlog新闻类型 |
(一)时政主题类Vlog新闻 |
(二)热点追踪类Vlog新闻 |
(三)社会民生类Vlog新闻 |
(四)知识科普类Vlog新闻 |
三、Vlog新闻的创新生产 |
(一)Vlog新闻的构思——贴近生活 |
(二)Vlog新闻的拍摄——高级质感 |
(三)Vlog新闻的剪辑——吸引力强 |
四、Vlog新闻的创新传播 |
(一)Vlog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 |
(二)Vlog新闻传播内容生活化 |
(三)Vlog新闻传播渠道矩阵化 |
(四)Vlog新闻传播受众年轻化 |
(五)Vlog新闻传播效果高效化 |
五、Vlog新闻创新实践的局限与反思 |
(一)Vlog新闻实践的局限 |
(二)Vlog新闻实践的反思 |
六、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时代新闻评论话语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缘起 |
一、学术研究的需要 |
二、社会实践的需要 |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课题的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总结归纳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主播说联播》与传统新闻节目 |
第一节 传统新闻节目的概况 |
一、传统新闻节目的特点 |
二、传统新闻节目的类型 |
三、传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主播说联播》的创新传播路径 |
一、《主播说联播》的概况 |
二、《主播说联播》的创新 |
三、《主播说联播》的融合样态分析 |
第二章 短视频的发展对新闻评论话语表达的影响 |
第一节 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
一、短视频的定义 |
二、短视频的类别 |
三、短视频的发展态势 |
第二节 新闻评论类短视频 |
一、新闻评论类短视频的传播者 |
二、新闻评论类短视频的特点 |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话语表达的多维度嬗变 |
一、话语表达主体多元 |
二、话语表达精炼浓缩 |
三、话语表达尺度宽松 |
第三章 《主播说联播》新闻评论话语的建构、表达与心理表现 |
第一节 《主播说联播》新闻评论话语建构创新 |
一、内容立意深远 |
二、日常化语言表述 |
三、话语主体创新 |
第二节 《主播说联播》新闻评论话语表达 |
一、受众第一的表达前提 |
二、“一对一”的表达方式 |
三、去专业化与个性化表达 |
第三节 《主播说联播》新闻评论话语的用户心理表现 |
一、求新求异心理 |
二、体验交互与受众窥探心理 |
第四章 新闻评论节目的跨越发展 |
第一节 媒介融合的必要性 |
一、打造优质融媒体产品 |
二、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
三、传播媒介上的多维度融合 |
第二节 舆论主导的策略性 |
一、拓展话语空间,放大正面舆论 |
二、开拓网络舆论引导新领域 |
三、完善传播矩阵,多平台联合发声 |
第三节 转型的时代需要性 |
一、与时俱进——改变传播语态 |
二、硬新闻——优化传播内容 |
三、单一渠道——跨媒介融合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以新冠疫情谣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传播学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综述 |
(二) 网络谣言研究综述 |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研究综述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特征分析 |
一、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样本选取 |
二、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文本语义分析 |
(一)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高频词分析 |
(二)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语义网络分析 |
(三)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标题特征分析 |
三、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内容分析 |
(一)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时间分布:谣言的“滋生-蔓延-衰减-退却”周期与疫情发展进程相呼应 |
(二)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主题分类:防疫类“伪科学”知识成谣言之首 |
(三)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关涉地域分布:以热门地区为中心辐射其他地域 |
(四) 新冠疫情网络语言的情感态度分类:恐惧与愿望类诉求占主导 |
(五)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辟谣主体分类:形成政府-媒体-专家-专业辟谣机构联动的强大辟谣体系 |
第三章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机制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定性比较分析 |
(二) 研究思路 |
(三)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案例选择 |
(四)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
二、数据分析与真值表构建 |
(一) 数据分析 |
(二) 构建真值表 |
三、结果分析 |
(一) 单变量分析 |
(二) 条件组合分析 |
(三) 研究小结 |
第四章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机理解析 |
一、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的内容动因 |
(一) 多元与流变的议题设置 |
(二) 安全心理需求下的情绪动员 |
(三) 突破地缘关系的谣言扩散与变异 |
二、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的媒介动因 |
(一) 以微信为代表的强链接渠道加速传播 |
(二) 多种媒介组合形式丰富谣言传播形态 |
三、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的现实动因 |
(一) 风险社会下的公众危机意识加剧 |
(二) 健康知识类谣言的认知困境加深 |
第五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策略 |
一、受众层面:提高网民信息素养,破解“信息茧房” |
二、媒介层面:完善微信平台把关效能,打破谣言的圈层化传播 |
三、辟谣主体层面:提高辟谣速度,打造谣言协同防控共同体 |
四、技术创新层面:发挥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优势,找寻网络谣言治理新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对外传播短视频节目的框架分析 ——以《中国三分钟》(2015-202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对外传播的研究 |
2.2 关于对外传播节目的研究 |
2.3 关于对外传播短视频的研究 |
2.3.1 现状和趋势 |
2.3.2 个案研究 |
2.3.3 《中国三分钟》研究 |
2.4 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
3.1 框架理论 |
3.2 研究设计 |
3.2.1 概念界定 |
3.2.2 研究对象 |
3.2.3 研究方法 |
3.2.4 研究问题 |
第四章 《中国三分钟》的框架分析 |
4.1 总体框架建构 |
4.1.1 总量与频次 |
4.1.2 节目时长 |
4.1.3 上线时间 |
4.1.4 发布渠道 |
4.2 内在框架建构 |
4.2.1 高层次框架 |
4.2.1.1 主题类目的建构 |
4.2.1.2 主题占比 |
4.2.2 中层次框架 |
4.2.2.1 中层次框架类目建构 |
4.2.2.2 中层次框架图式元素使用情况 |
4.2.2.3 中层次框架图式模式 |
4.2.3 低层次框架 |
4.2.3.1 文本 |
4.2.3.2 符号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中国三分钟》的新闻框架 |
5.1.1 独特创意设计,搭建拼叠模式的结构框架 |
5.1.2 报道角度全面,聚焦“自我表达”的主题框架 |
5.1.3 立足客观事实,构建均衡中性的报道框架 |
5.1.4 创新话语体系,打造温和精准的表达框架 |
5.2 《中国三分钟》的报道优化路径 |
5.2.1 总体框架层面:尊重新时代媒介传播规律 |
5.2.2 主题框架层面: |
5.2.2.1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 |
5.2.2.2 提升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
5.2.3 节目技术层面的延展思考 |
5.3 结语 |
5.4 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三、互联网文献 |
(5)融合新闻获奖作品研究 ——以中国新闻奖和浙江新闻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原因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融合新闻” |
1.2.2 关于“新闻奖” |
1.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融合新闻”概述 |
2.1 “融合新闻”:新观念与新特征 |
2.1.1 “融合新闻”的概念 |
2.1.2 “融合新闻”的特征 |
2.2 “融合新闻”:我国媒体的实践 |
3 “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的统计分析 |
3.1 研究样本说明 |
3.2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和浙江新闻奖“新媒体奖”统计分析 |
3.2.1 “媒体融合奖”和“新媒体奖”基础数据分析 |
3.2.2 “媒体融合奖”和“新媒体奖”的题材分析 |
3.2.3 “媒体融合奖”和“新媒体奖”的获奖媒体分析 |
3.2.4 “媒体融合奖”和“新媒体奖”的技术应用分析 |
3.2.5 “媒体融合奖”和“新媒体奖”获奖作品传播功能分析 |
3.2.6 “媒体融合奖”和“新媒体奖”获奖作品互动程度分析 |
4 “媒体融合奖”和“新媒体奖”作品特点分析 |
4.1 选题与新闻重点同频共振,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 |
4.1.1 题材重大性明显,但呈现“软做”趋势 |
4.1.2 社会民生题材“小题大做” |
4.1.3 获奖作品的选题策展性明显 |
4.2 获奖媒体呈现行政级别差异大 |
4.2.1 传统主流媒体转型较彻底,成最大赢家 |
4.2.2 中央级媒体引领,地方媒体迎头追赶 |
4.3 H5界面和短视频分庭抗礼,新技术开始应用 |
4.3.1 H5界面和短视频分庭抗礼 |
4.3.2 新技术应用成亮点 |
4.4 获奖作品传播功能娱乐性、教育性突出 |
4.4.1 融合新闻作品时效性弱的原因 |
4.4.2 融合新闻作品重在提供独家体验 |
4.4.3 融合新闻作品注重提供知识性信息 |
4.5 获奖作品互动程度较低,但互动化趋势明显 |
4.5.1 互动化或成融合新闻作品主要发展方向 |
4.5.2 互动形式游戏化、仪式化 |
4.5.3 互动作品创新力度不够,出现同质化现象 |
4.6 分发机制:多媒体矩阵精准发声+社交化 |
5 对我国媒体融合新闻实践的思考与启示 |
5.1 对媒体的融合新闻生产的建议 |
5.1.1 短视频和移动直播是提高融合新闻时效性的主要途径 |
5.1.2 增强互动,提升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
5.1.3 社交媒体和多平台矩阵发声的传播优势 |
5.2 对融合新闻从业人员的建议 |
5.2.1 提高融合新闻选题敏感性 |
5.2.2 提高政治素养和文化素养 |
5.2.3 提高全媒体素养 |
5.3 对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合新闻实践的建议 |
5.3.1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方向 |
5.3.2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融合新闻实践 |
5.4 对中国新闻奖的思考 |
5.4.1 可以考虑增设数据新闻版块 |
5.4.2 可以适当提高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的获奖比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内研究现状 |
1.6.2 国外研究现状 |
1.6.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7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创新点 |
1.7.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语料库分析 |
2.1 样本选取 |
2.2 制作语料库 |
2.2.1 突发事件阶段划分 |
2.2.2 突发事件各阶段报道数量 |
2.3 语料库文本词语切分 |
2.4 词频统计分析:各阶段高频词勾勒完整救援流程 |
2.5 突发事件各阶段微博信息属性:侧重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 |
2.5.1 酝酿和爆发期以危机识别信息和管理主体类危机处理信息为主 |
2.5.2 处置期以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为主 |
2.5.3 平息期以管理主体危机处理信息和危机情绪信息为主 |
第3章 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文本分析 |
3.1 样本选取依据 |
3.2 宏观结构分析 |
3.2.1 宏观命题、主题和标题的概念 |
3.2.2 宏观命题的推导:突发事件持续报道的主题线索 |
3.2.3 利用标题吸引受众隐藏宣传目的 |
3.3 微观结构分析 |
3.3.1 借助命题树立官方形象 |
3.3.2 功能一致性反击消解网络谣言 |
3.4 话语风格 |
3.4.1 大量使用感叹句强化感情色彩 |
3.4.2 措辞严谨客观且贴近受众 |
3.5 修辞 |
3.5.1 直接引述增强真实性 |
3.5.2 数字应用暗示精确性 |
3.5.3 常见辞格增加形象性 |
第4章 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语境分析 |
4.1 政治背景因素 |
4.1.1 舆论引导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
4.1.2 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政策变革 |
4.2 社会背景因素 |
4.2.1 突发事件中受众的信息需求 |
4.2.2 突发事件各阶段的传播特点 |
4.2.3 新媒体语境下话语主体下移 |
4.3 自身因素 |
4.3.1 把握话语权是政务微博的传播目标 |
4.3.2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官方立场的表达 |
第5章 对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的建议 |
5.1 把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发展过程 |
5.2 丰富从民众角度出发的指导性话语 |
5.3 加强突发事件中的民众沟通互动 |
5.4 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话语形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智媒时代下机器人新闻的革新与反思 ——以机器人“小冰”记者的“新闻卡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机器人新闻定义综述 |
1.2.2 机器人在新闻业的应用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2 机器人小冰记者“新闻卡片”的发展现状 |
2.1 机器人小冰记者的肇始与应用 |
2.2 机器人小冰记者“新闻卡片”的形式厘析 |
2.2.1 萌芽期:两种卡片的版式分析 |
2.2.2 探索期:持续更新的版本分析 |
2.2.3 发展期:无标题的版式分析 |
2.3 小冰“新闻卡片”的用户体验调查 |
2.3.1 问卷说明 |
2.3.2 问卷反馈分析 |
3 “新闻卡片”模式对新闻业的革新 |
3.1 架构与流程:大数据重塑新闻生产 |
3.1.1 变革新闻生产架构 |
3.1.2 补救传统数据新闻 |
3.1.3 议程设置智能重置 |
3.2 内容与形式:突破机器人模板化新闻 |
3.2.1 新闻叙事个性多元 |
3.2.2 即时观点投票设置 |
3.2.3 多重说服引导方式 |
3.3 产品和定位:提供全方位社会新闻 |
3.3.1 服务大众市场的新闻产品 |
3.3.2 突破机器人新闻体裁瓶颈 |
3.4 生态与构建:共生的新闻\技术生态观 |
3.4.1 媒介环境学视角的透视 |
3.4.2 媒介内容生态的重构 |
4.“新闻卡片”模式带来的反思 |
4.1 “新闻卡片”形式的意义思考 |
4.2 “新闻卡片”模式的业界启示 |
4.3 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创新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媒介技术视野下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生产与融合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研究法 |
3.内容分析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电视节目 |
二、电视新闻节目 |
三、媒介融合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媒介融合理论及相关实践 |
二、沉浸理论及相关实践 |
三、其他相关理论实践 |
第二章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变迁与生产模式的演变 |
第一节 新技术对电视新闻的特性的影响 |
一、电视新闻的生产特性 |
二、电视新闻的社会价值特性 |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变迁 |
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演进 |
二、新媒介技术引发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变革 |
第三节 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模式沿革与发展 |
一、传统新闻节目生产模式 |
二、新闻节目生产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
第三章 运用新媒介技术驱动电视新闻生产多方位变革 |
第一节 重构智能化新闻生产理念 |
一、新闻主体多元化转变 |
二、新闻生产流程的精简化 |
第二节 新技术开拓新闻采集多维度空间 |
一、传感器采集抵达新闻前线 |
二、智能数据手采集未来新闻 |
第三节 新闻内容生产模式多样化 |
一、多拟态智能化新闻生产 |
二、临场化新闻内容颠覆式变革 |
三、5G+新技术的新闻生产场域 |
第四节 新闻分发与体验智能化 |
一、精准实现用户个性化推送 |
二、感官与认知重塑的新闻体验 |
三、分众化传播重构认知体验 |
第四章 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融媒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 |
一、电视与“两微”互重的播报模式 |
二、直播和线上用户多屏联动模式 |
三、大数据分析舆情议程设置模式 |
第二节 融媒体新闻报道《2019全国两会报道专题》 |
一、全媒体全平台积极响应,打造新媒介生态域 |
二、新技术助力新闻生产力,强力推进传播态势 |
三、打造高科技年轻态产品,提升新闻高关注度 |
四、加强融媒体矩阵报道力,追求全面互动格局 |
第五章 新媒介技术支持下电视新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 |
第一节 新技术优化电视新闻报道,拓展新闻传播力 |
一、云端优化生产流程,打造强势传播力 |
二、大小屏协同赋能,电视新闻用户回流 |
三、主流切分短资讯,跨媒介即时传播 |
四、PUGC深化升级报道力,助力新闻影响力提升 |
第二节 拓殖以用户集群为核心的电视新闻生态范式 |
一、重视用户的内容运营,打造“众包”新闻模式 |
二、精研用户个性化需求,提升新闻精准抵达率 |
三、新技术产品深度匹配,实现用户需求最大化 |
第三节 技术革命浪潮中的多元化新闻主体格局重构 |
一、区分新闻生产主体,重塑新闻媒体角色 |
二、把握舆论使命担当,培育高素养的新闻人 |
三、“技术狂热”冷处理,重构新闻专业主义 |
第四节 智媒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应坚守的理念和范式 |
一、算法决策呈“透明化”,打造新闻信任标签 |
二、新闻与技术协同发展,赋予技术人文情怀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 ——以《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概念阐释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阐释 |
2.1.1 国家形象 |
2.1.2 中国经济形象 |
2.1.3 框架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家形象与新闻媒体 |
2.2.2 国家形象与贸易争端 |
2.2.3 中美贸易争端演化过程与阶段划分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3 框架类目编码 |
第四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的框架分析 |
4.1 高层次结构——议题框架分析 |
4.1.1 新闻数量与发布频率 |
4.1.2 新闻体裁 |
4.1.3 新闻议题 |
4.2 中层次结构——内容框架分析 |
4.2.1 准备酝酿期 |
4.2.2 博弈试探期 |
4.2.3 谈判协商期 |
4.2.4 矛盾加剧期 |
4.2.5 暂时休战期 |
4.3 低层次结构——文本意义分析 |
4.3.1 关键词 |
4.3.2 报道基调 |
第五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中的中国经济形象 |
5.1 中国经济发展与贸易体系 |
5.1.1 中国经济发展:先扬后抑,由盛转衰 |
5.1.2 中国贸易体系:创建贸易机构,重塑贸易体系 |
5.2 中国企业与企业家 |
5.2.1 企业竞争:丛林法则、政府扶持 |
5.2.2 企业实力:企业追求发展、担心抢占市场 |
5.3 中国股市与中国货币——股市持续下跌、货币汇率走软 |
5.4 中美贸易争端进程中的中国表现 |
第六章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议题的报道特点与启示 |
6.1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议题的报道特点 |
6.2 《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议题报道的启示 |
6.2.1 做好在地传播,注重“本土化” |
6.2.2 创新中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 |
6.2.3 坚持新闻原则,公正客观报道 |
6.3 对于《纽约时报》关于中美贸易争端报道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四、互联网平稳发展期中的网络新闻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 [1]Vlog新闻实践的创新研究[D]. 李丹.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时代新闻评论话语表达研究[D]. 高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以新冠疫情谣言为例[D]. 刘园园. 山东大学, 2021(12)
- [4]对外传播短视频节目的框架分析 ——以《中国三分钟》(2015-2020)为例[D]. 余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3)
- [5]融合新闻获奖作品研究 ——以中国新闻奖和浙江新闻奖为例[D]. 陈梦雪.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6]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四川省政务微博话语分析[D]. 文辰西.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智媒时代下机器人新闻的革新与反思 ——以机器人“小冰”记者的“新闻卡片”为例[D]. 贺鹏辉.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媒介技术视野下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生产与融合传播研究[D]. 刘筱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 ——以《纽约时报》为例[D]. 江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