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腔镜诊断特殊部位子宫内妊娠及妊娠残留物19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培珍,施承松[1](2021)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胚物残留及异常妊娠的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子宫内胚物残留及异常妊娠使用宫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接收的50例子宫内胚物残留及异常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成两组,即两组患者,每组患者为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清宫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清宫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胚物残留清除率为100 %(25/25),对照组患者胚物残留清除率为84 %(2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 %,对照组为28 %,观察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子宫内胚物残留及异常妊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宫腔镜治疗的效果显着,可在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减少术中出血量的同时,更好地清除患者子宫内胚物残留,也更具有安全性。
陈敏[2](2020)在《宫腔镜对比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Ⅰ型)的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宫腔镜对比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在子宫瘢痕妊娠(I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寻求子宫瘢痕妊娠(I型)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黄山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I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严格参照CSP I型的诊断标准,且孕周<8周,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40例)。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对照组,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分别评估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降至正常时间;评估两组术前、术后第1、3、5、7d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simulation of pain,VAS)量表;记录两组手术成功率;记录两组术后3周后血HCG降至正常的比例、常见并发症发生比例(穿孔、感染、需行子宫动脉栓塞UAE等);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及CD4+/CD8+水平)。依据上述数据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免疫水平。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所有数据。结果:(1)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短(少)于对照组超声监测下清宫术(P<0.05);(2)观察组术后1、3、5、7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宫腔镜手术35例患者取得手术成功,成功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21例手术成功,成功率为55.26%(P<0.05);(4)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周后血HCG降至正常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穿孔、感染、需行UAE病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术后7d 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CD8+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手术后7d 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和超声监测下清宫术在CSP I型治疗中均能使患者获益,术后血β-HCG能快速降至正常范围。但是前者,(1)手术耗时短,失血少,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2)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疼痛反应轻;(3)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能更快的恢复平衡状态,安全性高。总得来说宫腔镜手术应用于子宫瘢痕有独特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徐娜[3](2020)在《美奥舒与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比较美奥舒切除系统与宫腔镜电切切除系统在治疗宫内良性病变的效果以及两种治疗方式病理组织成分及标本满意度,运用症状评分量表客观评价两种手术方式对于宫内良性病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突出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对比和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美奥舒切除系统治疗的197例宫腔良性病变以及同期在本院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的109例宫腔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子宫肌瘤症状评分等客观评分表评估治疗效果。确诊仅为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的患者,分别行美奥舒切除系统与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后随访患者妊娠结局。采取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间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0型黏膜下肌瘤组中美奥舒组(39例)、电切组(24例),两组在年龄、子宫瘢痕次数、宫腔操作次数、孕次间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等于 0.13、0.71、0.89、0.69 均大于 0.05)2.美奥舒组与电切组两组在手术时间,膨宫液体的用量及插入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0型黏膜下肌瘤为例,美奥舒组(39例)、电切组(24例)手术时间(2.94±1.25vs5.41±2.28 min,P<0.01),膨宫液(2210.26±759.43vs4700.00±1512.98ml,P<0.01),插入次数(1.31±0.54vs8.21±2.49 次,P<0.01)。3.美奥舒组与电切组在治疗宫内良性疾病手术前后月经及肌瘤相关的客观评分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型黏膜下肌瘤组中美奥舒组(35例),电切组(22例),术前及术后三月上述评分比较(22.29±5.83vs12.23±2.75,P=0;76.29±11.51vs52.71±6.31,P<0.01;42.14±5.02vs35.17±3.56,P<0.01),术前及术后三月上述评分比较(22.61±4.92vs13.68±2.80,P=0;72.61±10.24vs55.95±8.58,P<0.01;42.61±4.59vs32.66±4.59,P<0.01)。4.纳入研究的电切组病例资料为109例,共发生4例过度水化综合征(水中毒),1例空气栓塞(气体栓塞),3例子宫颈裂伤及1例子宫穿孔的手术并发症。纳入研究的美奥舒组病例资料为197例,美奥舒组未发现合并严重并发症。两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成功率为100%;两组治疗0型及Ⅰ型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成功率为100%;治疗Ⅱ型子宫粘膜下肌瘤美奥舒组手术成功率为92%、电切组87%;治疗子宫纵膈美奥舒组手术成功率为100%、电切组手术成功率为95%;治疗宫腔残留美奥舒组手术成功率为95%、电切组手术成功率为93%;治疗宫腔粘连美奥舒组手术成功率为85%、电切组手术成功率为80%。美奥舒组术后发生2例Ⅰ度宫腔粘连;电切组术后发生9例宫腔粘连,其中4例为Ⅱ度粘连,其余为Ⅰ度。美奥舒组术后发生3例盆腔内感染;电切组发生8例盆腔内感染。5.电切组送检病理标本不满意率为18.1%(13/72),美奥舒送检病理标本不满意率为0(0/142)。美奥舒组比较术中及术后标本体积,尚不能认为两种测量标本体积具有统计学差异(11.67±9.34 cm3vs11.61±9.38 cm3,P=0.082>0.05)。电切组比较术中及术后标本体积,认为两种测量标本体积具有统计学差异(15.02±14.78cm3 vs13.92±13.73 cm3,P=0<0.05)。6.美奥舒组与电切组相比妊娠率具有统计学差异(78%vs53%,P=0.02<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妊娠间隔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8.60±2.28月vs8.95±2.25月,P=0.54>0.05)。美奥舒组胎盘异常率为2.86%,电切组胎盘异常率为58.33%,差异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相较于宫腔镜电切切除系统在治疗宫腔良性疾病可显着缩短手术操作器械在宫腔内运行的时间,并且可明显减少反复进入宫腔次数和膨宫液使用量。2.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可以改善宫腔良性患者异常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及月经情况。手术前后通过随访肌瘤和月经症状客观评分表,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同宫腔镜电切切除系统改善月经及肌瘤临床症状程度无明显差别。3.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安全系数高,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盆腔感染和继发导致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少于宫腔镜电切切除系统。4.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可完整保留切除组织,避免病理组织被灼烧,提高病理结果满意度。5.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可提高宫腔良性占位病变患者术后妊娠率,减少妊娠期胎盘异常情况,从而改善患者生殖预后。
颜杰[4](2020)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清宫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疗效,评价CSP的最佳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Ⅰ型和Ⅱ型CSP患者并分为2组,实验组47例,对照组56例,实验组行宫腔镜电切术,对照组行UAE联合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再次手术率。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29.94±3.21)天,对照组(41.59±8.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既往月经周期(29.32±3.27)天,与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既往月经周期(29.46±3.19)天,与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率(4.25%),对照组(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日3.00(3.003.00)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日4.00(4.005.0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7294.74(6984.987592.47)元,对照组住院费用10098.20(10069.6610522.4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次手术率(2.12%),对照组(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Ⅰ型和Ⅱ型CSP患者较UAE联合清宫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再次手术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的优点,有望成为Ⅰ型及Ⅱ型CSP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张蕊[5](2020)在《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效果,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20年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医院诊断为CSP并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选择采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患者为A组,选择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的患者为B组,选择采用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C组,比较各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治疗成功率、治疗后第1天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下降幅度、血HCG值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住院天数、费用等,分析各种方法的疗效及优缺点。同时分析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1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HCG下降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血HCG值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超声引导下清宫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小于妊娠病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均小于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小于妊娠病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病灶切除组术中出量、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HCG下降率均大于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大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病灶切除组血HCG值降至正常时间小于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小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治疗成功率91.9%,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治疗成功率90.9%,妊娠病灶切除组治疗成功率100.0%,三种方法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所有I型CSP中,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大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清宫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小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II型CSP中,超声引导下清宫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大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清宫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小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失败组的治疗前血HCG值、妊娠病灶周边血流丰富占比高于成功组,瘢痕处肌层厚度小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治疗前血HCG值、妊娠病灶周围血流丰富最终进入回归方程(P<0.05),且OR值>1。结论1针对不同CSP分型,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均有较高成功率;但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术后发热及肢体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2对于I型CSP,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成功率高,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的优点,为首选方法;对于II型CSP,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可减少清宫术中的失血,降低大出血风险。3 CSP患者治疗后需严密监测血HCG及超声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4治疗前血HCG值偏高、妊娠病灶周围血流丰富是CSP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图5幅;表16个;参113篇。
李静静[6](2020)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鹤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8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3至49岁,平均年龄为32.98±4.56岁,其中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为A组38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为B组42例。分析医疗记录包括年龄,胎龄,剖宫产的次数,上次妊娠与剖宫产瘢痕妊娠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等各项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的手术时间(P<0.05)。A与B组相比,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成功率为97.37%,B组的成功率为9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的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均较A组的显着缩短,都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有术后发烧,栓塞后综合症,术后疼痛,术中邻近器官损伤,术后大出血和宫颈管粘连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的住院时间(P<0.05),总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清宫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保留生育功能,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短。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的应用进行总结和拓展,也进一步优化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压力。
王露[7](2020)在《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y profiles,ANAs)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明确在育龄期女性备孕及早期产检时是否需要常规行免疫学-抗核抗体谱检测,为临床上遗传咨询和优生优育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04月-2019年06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产科就诊的366例患者,其中166例稽留流产患者为观察组,200例正常早孕人流者为对照组。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As,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中ANAs阳性率的差异性;收集观察组的绒毛组织或雏形胎儿的股骨侧肌肉,生理盐水洗涤后,固定标本,标本外送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1.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中抗核抗体谱的阳性率分别为0.10%(17/166)、0.06%(12/200)。2.观察组胚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中,标本成功检测有123例,52例检测结果正常,约占标本数42.2%;71例检测结果异常,约占标本数57.8%。3.观察组71例胚胎染色体结果异常的样本中,有58例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所占比例约为81.7%;有10例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所占比例约为14.1%;有3例属于嵌合体,所占比例约为4.2%。结论:在育龄期妇女备孕及早期妊娠产检时中可排除抗核抗体谱检查;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稽留流产主要原因之一,数目异常是胚胎染色体异常中最常见的类型,其次为染色体结构异常,最少为嵌合体型染色体异常。
吴林[8](2020)在《冻干羊膜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shesions,IU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导致宫腔部分或者全部粘连的一种妇科疾病。目前以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为主要治疗方式,术后辅以雌激素、宫内节育器治疗为主要手段。但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复发率高,生育功能经常规方法治疗后难以恢复。故提出将冻干羊膜(Frozen amniotic membrane,FZAM)联合干细胞移植这一新兴方法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旨在为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新的希望。方法:第一部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冻干羊膜的制备以及羊膜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第二部分,冻干羊膜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纳入中、重度宫腔粘连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实验组2(13例)和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第3-7天在我院行TCRA,实验组1使用冻干羊膜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实验组2使用冻干羊膜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照组仅予透明质酸钠凝胶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一次月经干净3-7天至门诊复查妇科彩超及宫腔镜检查,记录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及妊娠情况。结果:(1)hUC-MSCs在冻干羊膜上能够正常生长、增殖。(2)冻干羊膜联合hUC-MSCs与冻干羊膜联合hUC-MSCs、HA宫腔内移植均能降低TCRA术后AFS评分、促进子宫内膜增长。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冻干羊膜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治疗宫腔粘连,促进内膜的再生修复,说明冻干羊膜联合hUC-MSCs治疗IUA是可行的。且通过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证明羊膜+hUC-MSCs这种方法更好。
钟碧婷[9](2020)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包块型与非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治疗非包块型和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疗效,评估其在后者(包块型CSP)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们医院妇科收治的早期CSP患者共154例,所有患者均由我院经阴道彩超和(或)MRI诊断明确(首诊或非首诊),入院后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清宫术的CSP患者共87例。参照2016年“CSP的诊治专家共识”中的分型方法,将患者重新分为非包块型组和包块型组两大组。入院后完善检查若无介入治疗禁忌症则均先行介入手术,24-72h内行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年)、术前血HCG水平、术前HGB、孕周、停经天数、围手术期出血量、血HCG下降率、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观察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成功率、后续治疗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怀孕次数、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年)及术前血HCG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停经天数[分别为(50.64±10.691)、(62.00±15.737)天]、孕周[分别为(6.14±1.478)、(7.65±1.730)周]及术前血红蛋白[分别为(120.78±11.822)、(96.50±19.983)]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HCG下降率、围手术期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观察时间[分别为(3.67±1.868)、(5.44±3.148)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7.1%(67/69)、88.9%(16/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尚无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案,但就目前研究可知CSP的分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成败密切相关,无论非包块型还是包块型CSP,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清宫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荐,尤其对于治疗方案尚不明确的包块型CSP。
罗瑞媛[10](2020)在《妊娠中期引产后宫内妊娠物残留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妊娠中期引产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产后宫内妊娠物残留的相关危险因素,选择更优化的中期妊娠终止方式及产后处理方案,减少因中期妊娠终止给女性带来的伤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妊娠中期引产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妊娠中期引产患者胚物残留的发生情况;根据引产后5天内是否清宫分为清宫组(70例),未清宫组(84例);根据引产后阴道异常流血,超声提示宫内回声异常因胚物残留再次行宫腔镜下胚物清除术的患者分为残留组(30例),对照组(124例)。分别对两组资料行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娩孕周、孕产次、流产史、剖宫产史、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子宫肌瘤子宫及腺肌瘤、子宫纵隔、羊水深度、是否手取胎盘、引产原因、引产方式、产后是否清宫、胎盘位置、排胎时间之间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显着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妊娠中期引产清宫的因素,分析产后行宫腔镜下胚物清除术患者的宫腔镜下表现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本研究中妊娠中期引产患者产后清宫率较高,45%(70/154)患者需要产后清宫;19%(30/154)患者于产后15天后行宫腔镜下胚物清除术。2.清宫组与未清宫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流产次、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羊水深度、排胎时间、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纵隔子宫、是否手取胎盘、引产原因、胎盘位置均为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剖宫产史的中期引产患者的产后清宫率为62.5%(20/32),无剖宫产史患者产后清宫率为41%(50/122),两组之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0);引产方式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的清宫率53.7%(58/108),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清宫率为26.1%(12/46),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引产方式为清宫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24,95%CI0.127-0.825,P=0.018)。3.引产后30例(19%)患者因宫内妊娠物残留需行宫腔镜下胚物清除术,患者年龄24-41岁,病程15-90天。宫腔镜下表现均可见大量灰黄、灰褐色或暗紫色陈旧性机化残留组织。其中5例(16.6%)残留物位于于宫角,26例分别附着于子宫前壁、子宫后壁、子宫底壁、子宫底前壁、子宫底后壁、子宫下段近内口处。16例(53%)有引产后清宫史,3例(10%)合并宫腔粘连,9例(30%)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1例合并子宫纵隔。2例宫腔镜下见残留物与子宫壁致密粘连,考虑植入。30例病理诊断均见退变坏死或机化的胎盘绒毛组织及退化的蜕膜组织,其中5例病理诊断胎盘植入。4.宫腔镜下行胚物残留清除术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孕产次、剖宫产、出院是否清宫、引产原因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留组孕次平均2.84次,对照组孕次平均2.2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留组既往流产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孕周14-18周引产患者宫内妊娠物残留发生率34.5%(19/55)较19-24周及24周以上宫内妊娠物残留发生率11(7/63)、11%(4/36)高,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2;P=0.012);残留组子宫异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畸形)发生率36%(11/30)较对照组宫内妊娠物残留发生率13.7%(17/1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宫内妊娠留发生率32.6%(15/46)高于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组13.8%(15/10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异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纵隔)、既往流产史、孕龄12-18周为宫腔镜下胚物残留清除术患者的危险因素(OR=3.521,95%Cl1.277-9.709,P=0.015;OR=1.822,95%Cl1.247-2.664,P=0.002;OR=0.297,95%0.105-0.839,P=0.022)。结论:1.妊娠中期引产患者产后清宫率发生较高。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较乳酸依沙吖啶引产产后清宫率低。2.不论产后短期清宫与否,都有胚物残留的风险。子宫异常(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纵隔)、既往流产史、孕龄较小为宫内妊娠物残留的危险因素。3.胚物残留均为残留的绒毛组织,常伴有胎盘的植入,建议选择宫腔镜下胚物清除术。中期引产产后胚物残留有宫腔粘连发生,需要密切随访,做好生育规划,减少中期引产。
二、宫腔镜诊断特殊部位子宫内妊娠及妊娠残留物19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宫腔镜诊断特殊部位子宫内妊娠及妊娠残留物19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胚物残留及异常妊娠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基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宫腔镜检查结果 |
2.2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结果 |
2.3 两组患者手术结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
3 讨 论 |
(2)宫腔镜对比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Ⅰ型)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SP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
1.2.2 CSP治疗研究新进展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3 方法 |
2.3.1 对照组清宫手术 |
2.3.2 清宫术中出血处理方法 |
2.3.3 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 |
2.4 观察指标 |
2.4.1 手术指标 |
2.4.2 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simulation of pain,VAS)评分 |
2.4.3 手术成功率 |
2.4.4 血β-HCG 降至正常的比例及安全性比较 |
2.4.5 T淋巴细胞水平 |
2.5 统计分析 |
三 结果 |
3.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
3.2 两组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 |
3.4 两组血β-HCG 降至正常的比例及安全性比较 |
3.5 两组免疫水平比较 |
四 讨论 |
4.1 CSP发生影响因素分析、临床诊断及常规治疗方法 |
4.2 宫腔镜下 CSP 妊娠物清除术对 CSP 患者手术成功率、安全性的影响 |
4.3 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对患者免疫水平的影响 |
4.4 宫腔镜下CSP妊娠物清除术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Ⅲ型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美奥舒与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概述 |
2. 宫腔良性疾病诊治现状 |
3. 美奥舒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运用现状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手术方法 |
3. 数据与统计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统计描述 |
2. 术中情况对比 |
3. 治疗前后月经改善情况 |
4. 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 |
5. 病理结果及标本满意度 |
6. 生殖预后 |
第三章 讨论 |
1. 术中一般情况分析 |
2. 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
3. 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
4. 病理结果分析 |
5. 生殖预后分析 |
6. 手术局限性及文章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附图及附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术前准备 |
1.3 手术方法 |
1.4 指标观察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对比 |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对比 |
2.4 实验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的比较 |
2.5 实验组与对照组再次手术率的比较 |
2.6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住院费用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概念及发病机制 |
1.1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概念 |
1.2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发病机制 |
2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分型 |
3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3.1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表现 |
3.2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断 |
4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 |
4.1 期待妊娠治疗 |
4.2 药物治疗 |
4.3 清宫术 |
4.4 介入手术 |
4.5 宫腔镜手术 |
4.6 剖宫产瘢痕妊娠物清除术及子宫瘢痕修补术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5)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基线调查 |
1.1.3 组别确定 |
1.1.4 治疗方法 |
1.1.5 随访观察 |
1.1.6 结局评价 |
1.1.7 资料分析 |
1.2 结果 |
1.2.1 三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
1.2.2 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评价 |
1.2.3 不同类型的CSP患者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评价 |
1.2.4 CSP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超声引导下清宫术 |
1.3.2 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 |
1.3.3 妊娠病灶切除术 |
1.3.4 CSP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 |
1.3.5 CSP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研究现状 |
2.1 CSP的发生率 |
2.2 CSP的发病机制 |
2.3 CSP发病的影响因素 |
2.4 CSP的诊断 |
2.4.1 超声检查 |
2.4.2 磁共振检查 |
2.5 CSP的分型 |
2.6 CSP的治疗 |
2.6.1 期待治疗 |
2.6.2 药物治疗 |
2.6.3 清宫术 |
2.6.4 子宫动脉栓塞术 |
2.6.5 宫腔镜 |
2.6.6 高强度聚焦超声 |
2.6.7 妊娠病灶切除及瘢痕修补术 |
2.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资料记录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研期间参与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稽留流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概述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抗核抗体谱阳性率比较 |
3.2 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因子阳性率比较 |
3.3 稽留流产患者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 |
3.4 稽留流产患者抗核抗体谱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稽留流产与抗核抗体谱的关系 |
4.2 稽留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
4.3 稽留流产的发生与年龄及既往流产次数的关系 |
4.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8)冻干羊膜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
实验设计流程如下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冻干羊膜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剂 |
2.1.2 器材及设备 |
2.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冻存 |
2.2.1 标本来源 |
2.2.2 分离 |
2.2.3 培养 |
2.2.4 传代 |
2.2.5 冻存 |
2.3 冻干羊膜的制备 |
2.3.1 标本来源 |
2.3.2 冻干羊膜的制备 |
2.3.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冻干去细胞羊膜上的培养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冻干羊膜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一般资料 |
3.1.2 羊膜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处理 |
3.1.3 研究分组及治疗方法 |
3.1.4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术前一般情况: |
3.3.2 三组患者术前术后AFS评分比较 |
3.3.3 三组患者手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值比较 |
3.3.4 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
3.3.5 三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
3.4 讨论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包块型与非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疗效判定及观察指标 |
4、统计方法 |
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疗效分析 |
1、观察指标的比较分析 |
2、治疗成功率分析 |
讨论 |
一、CSP的治疗目标及原则 |
二、CSP的治疗现状 |
三、CSP的分型与治疗的相关性 |
四、包块型与非包块型CSP治疗方案的选择 |
五、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清宫术在CSP治疗中的作用 |
六、CSP的个性化综合治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妊娠中期引产后宫内妊娠物残留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2.引产效果评定标准 |
3.宫内妊娠物残留宫腔镜手术治疗 |
4.研究分组 |
5.统计学处理 |
(三)结果 |
1.妊娠中期引产患者不全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
2.宫腔镜下妊娠物残留清除手术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妊娠中期引产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宫腔镜诊断特殊部位子宫内妊娠及妊娠残留物19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胚物残留及异常妊娠的效果[J]. 张培珍,施承松.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1)
- [2]宫腔镜对比超声监视下清宫手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Ⅰ型)的效果分析[D]. 陈敏. 皖南医学院, 2020(04)
- [3]美奥舒与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D]. 徐娜.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的研究[D]. 颜杰.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5]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分析[D]. 张蕊.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D]. 李静静. 郑州大学, 2020(02)
- [7]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王露.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8]冻干羊膜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研究[D]. 吴林. 南华大学, 2020(01)
- [9]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包块型与非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比较[D]. 钟碧婷.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10]妊娠中期引产后宫内妊娠物残留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罗瑞媛.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