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传达词意的“表达”

浅析不传达词意的“表达”

一、辞不达意“表述”简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斌杉[1](2020)在《小学语文“听读”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语文教学一般多重视“读”与“写”的教学,而忽视了“听”和“说”的教学,特别是对于“听”的研究,其被轻视的程度更甚。虽然“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缺一不可,但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传统语文教学中,对于“听”,乃至是其与“读”之间关系与影响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次研究就是为了探索“听读”这一领域,研究“听”对“读”的影响,以小学生为发展对象应着力培养的“听读”能力要素,并摸索出一些培养“听读”能力的训练途径和过程,为一线老师们提供范例,以作参考。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前人的研究文献发现,“听读”活动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参考前人的研究,拟定了低、中、高三个层级的“听读能力要素”,并以这套听读能力要素为“纬线”,以文本容量为“经线”,选择了多种听读素材,设计练习题目。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听读训练活动,在文本容量上遵循“句子——语段——篇章”由小到大的递进过程,在文本类型上选择了短新闻、说明文、记叙文、非连续性文和小说章节等形式多样的文本。整个研究活动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展开,分别对全班学生和不同水平代表学生的听读结果以百分制量化,并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听读效果受到听力材料、学生现有水平、练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听读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有效提升;听读结果的错误率相对稳定等。

严蓉[2](2019)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引言、正文、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分三章展开论述。引言阐述研究的缘起,并分析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在对文献的梳理中,寻找研究的空间,确定研究的范围和重点。第一章在新课程背景下,首先重点分析高中语文读写观的内涵,分别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中的阅读、高中语文读写结合中的写作、高中语文读与写的融合三方面进行论述。接着寻求其理论支撑,并着重探讨读写结合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探讨语文课堂的读写结合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实践价值: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达成,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第二章梳理前人对读写结合的认识和理解,结合高中苏教版教材的具体案例,重新界定教材中课文的四种阅读类型:“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并探究各阅读类型的功能,为实现读写结合寻找依据。第三章详细介绍相应的功能性写作,分析其内涵,结合“课文”的四种阅读功能,利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分析、探讨高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在“积累性写作”已经在初中阶段广为运用的基础上,主要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评论性写作”的读写结合策略、“学习性写作”的读写结合策略、“模仿性写作”的读写结合策略、“探究性写作”的读写结合策略等。最后,在总结本研究的不足的同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梦飞[3](2019)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近些年来,新媒体迅猛发展,纪录片已成为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产纪录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纪录片翻译的质量却不尽人意,有待提高。该文是一篇中译英的翻译实践报告,翻译任务选取了 CCTV-9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解说词,并重点节选其中的第二集——陕西篇和第六集——上海篇的解说词作为翻译对象。总体来看,在这两集的解说词中,长短句相结合,多文化词汇的使用,语言平实,但其中也不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译者在用简洁扼要的语言向观众传达原文文本信息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和维护原文生态环境,再现原文文风,使原语得以在译语环境中生存并延续发展,从而实现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平衡。该报告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出发,对于原文中的典型句型、修辞手法和文化词汇等在英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阐释说明了三维转换法对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的实际指导性作用。笔者希望借此为译者在今后翻译时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选择性,为国产纪录片解说词的翻译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视角,以此为提高国产纪录片英译的质量和水平做出些许贡献。

周现民[4](2018)在《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歌剧《长征》是2016年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推出的扛鼎之作。该剧深情回顾了长征的光辉历程,塑造了以中国工农红军和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主体的革命英雄群像,歌颂了他们忠于理想与信仰,不惧艰险、舍身取义的英雄壮举,并通过歌剧艺术形式致敬长征精神,缅怀长征这一足可彪炳青史、烛照天地的伟大奇迹。该剧在思想主题方面,汲取诸“长征文化”之精华,弘扬长征精神,契合“不忘初心”的时代号召,代表着当代中国价值取向的文化主流;在艺术方面,博采众长,借鉴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所有经验,可谓集中国歌剧发展之大成;在创作和表演方面更是集结了印青、邹静之、阎维文、王宏伟、王喆等一众名家。可以说,《长征》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水准歌剧作品,极有研究价值。其中,该剧因特定的“长征”题材决定了其人物塑造的特殊性一一并非要赞颂个体化的英雄显赫传奇,而是塑造典型化的红军群体形象,即革命英雄群像。这是该剧不同于一般民族歌剧之处,颇有新意,值得关注。本文对歌剧《长征》进行作品的分析观照,并将“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搜集掌握该作品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结合部分专业书籍文献资料展开研究和论述。为使本论题在论证过程中层次清晰、有据可依,笔者将本文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论题《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研究》从研究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等方面予以总的阐述。第一章先是梳理歌剧《长征》的作品内容,分析创作背景,关注歌剧的创作源头和价值。本章共有两节:第一节是从长征文化的认知和艺术重组来论述歌剧《长征》的创作源头和内容;第二节是从歌剧《长征》创作历程论述作品的创作的过程和价值。第二章对歌剧《长征》的艺术创作特色进行分析。本章分为三节,分别从“艺术探源——歌剧《长征》与中国革命民族歌剧;思想主题——伟大的长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创作——博采众长、别具特色的中国歌剧形式”三方面作简要分析,力求在总体上把握其创作的艺术特色。第三章作为论题研究的重点部分和论述主体,对该剧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进行研究和论述。本章共三节:第一节合唱形式频现——大气彰显中国工农红军的军队形象;第二节戏剧音乐交互——精细刻画英雄群像中的典型个体;第三节主题音乐贯穿——浪漫强化英雄群像的精神气质。结语部分先总结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创作规律,并从个人角度展望中国革命民族歌剧未来创作发展之路。这是本论题的研究结果及基于论证研究之后的个人观点。

王燕[5](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核心素养”这个崭新的概念成为当前全面进入深化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标志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探讨和了解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处在“少、边、穷”被边缘化、弱势的少数民族农村小学场域中,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命运,需要我们去厘清和总结。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对课程实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实验区、城镇及农村地区,对于“少、边、穷”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被忽视、缺少关注。本论文从微观视角去分析,以少数民族农村一所小学为个案,运用质化研究取向的工具性个案研究策略,集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等几种主要研究手段,力图描述并呈现一所少数民族农村小学在学校和课堂两个层面上课程实施实然样态,进而分析影响个案农村小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形成结论并提出建议。经研究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课程实施基本需求与现实相差甚远,其中办学所需要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学科结构严重失衡;课程资源严重匮乏、潜在丰富的本土课程资源闲置;硬件的设施设备缺乏、陈旧和落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执行力缺失,课程管理无权无条件,传统课程评价制度成为课程实施的枷锁;个案村小培训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均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教研活动也无法开展;学校在“副科”的歧视文化、考试价值文化取向和功利主义及教师缺编等情况下真正进入课堂并得到实施的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基础学科,其余开设的课程均不同程度被束之高阁,在课堂中处于可有可无,如同虚设的现象。第二,大多数教师在课堂运作中的课程实施呈机械、忠实水平,少数教师呈现调适、混合性样态的实施水平。第三,对于课程改革多数教师持认同的态度,然而认同的同时缺乏自信心,认为他们远远达不到要求;部分教师认为主要国家实行的课程改革就是好的,对权威的盲从,缺乏理性的反思。对课程改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化、浅层次和意识上。对课程价值(语文和数学)、课程标准普遍认可,但在课堂运作中行为与认识之间存在悖离。第四,个案村小课程实施样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课程本身、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及母语各因素,他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及相互交织的构成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目前决定学校课程得到实施和“副科”能够生存最关键因素是教师数量和教师编制是否有得到保障,这也是影响课程实施样态最重要的因素。本研究最后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及利用;改革传统的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恰当执行好“干预”的角色;实施双语教学;在立足“差异”中寻求“均衡”等方面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

刘泉[6](2016)在《张载《横渠易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载是关学的创始人和理学的创立者,世称横渠先生,被奉为北宋五子之一。在理学史上,张载的哲学理论极具创造性。其学以"易礼语孟"为主要文献依据和思想来源。《横渠易说》作为张载治学早中期的易学着作,保留了其思想的阶段性认识和后期思想的部分原型,具有奠基性、过渡性意义。与其价值相比,学界对《横渠易说》的研究仍显薄弱。因此,在吸收学界成果的前提下,以文献梳理和范畴诠释为基础,对《横渠易说》进行全面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梳理张载治学不同时期的思想演变,也有助于辨析张载易学在《横渠易说》与《正蒙》中的差异,从而促进对张载哲学研究的细化与深化。北宋时期,儒学面对佛道的双面夹击,其自身又处于"经学变古"与"理学造道"的双重裂变之中。在如此背景下产生的《横渠易说》,其中既蕴含着张载对汉唐经学的变革,也孕育着他对新形态儒学的思考。《横渠易说》是张载唯一传世的"诸经说"着作,其主要内容应该形成于张载30岁至50岁之间,而后或有所增益、修订。其编撰成稿,或在张载欲着《正蒙》之时。其成书则或在张载去世之后,出自门人之手。《横渠易说》历代着录颇多,其传世则只有明清诸本,包括:明代吕柟所刻二卷本,明代徐必达《张子全书》本及其衍生本,清《通志堂经解》本,以及清《四库全书》本。诸本中,"明吕本"最早,"明徐本"为最早的全本,"通志堂初刻本"与"荟要本"版本最佳。《横渠易说》宋元本未见流传,然而可以根据宋本《大易粹言》等书辑佚出"《横渠易说》辑宋本"。此辑佚本对与《横渠易说》的文本校勘和思想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张载认为《周易》经传是圣人所作。这里的"圣人"并非专指一人,而是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以及文王、周公、孔子十人。这是张载所推崇的儒家道统的最早谱系。张载指出,《周易》是圣人为世人所撰写的"法律之书",目的在于"使人知所向避"。就内容而言,《周易》是天人之书,是君子之书,而非卜筮之书。张载在《横渠易说》中提出两种圣人史观:一是立法通变以抵运数,一是取义契象以足民用,强调社会的稳定与生活的质量。基于这些认识,张载研读《周易》不侧重于撰着成书,而是随义理以阐发己见。因此,《横渠易说》有不同于汉唐注疏的诠释主旨,即:显义理、合天人、辟佛老。在具体易例上,张载主要从刚柔说、取象说、爻位说三个方面对象数易例有所继承与发展;从义兼象数、以德解卦、援经解易、以史解易、以心解易五个方面对义理易例进行了改造与创新。张载对《周易》的阐发主要表现在天与人两个方面。张载认为天不只是"苍苍之形",天的核心在《周易》中是"太极"。但是,"太极"一词并不能充分代表天的全部含义。所以,张载引入了"太虚"来阐述天的实质。从太极到太虚,既是张载对汉唐以来"气化之天"的批评,也是对先秦"天参"思想的回归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张载对气和气化之道有很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极具特色的神论与化论。《横渠易说》中,张载论气有自然之气、化生之气、太虚之气之分,其中太虚之气是本源之气。在张载看来,气具有介乎于形上、形下的特质,是贯通体用的关窍。道是对天地万物的气化,即生成、发展、消散过程的称谓。气化的过程是总体上处于一种"太和"的状态,其中蕴含着天地万物的性与形的根源。天地万物之性,是通过"神"的方式被赋予的。张载的"神"是非宗教性的,具有神圣性和形上性的神妙能力,包括太虚之神、天道之神、鬼神之神、圣人之神四重含义。天地万物之形,是通过"化"的方式生成的。张载认为,万物有象而后有形,有形者最终都会消散并回归本源。在这一过程中,气化分为粗糙的"变"和"精微"的"化"两个层面。此外,张载将"化"引入人道论,强调"天之化也运诸气,人之化也顺夫时"。化,既是圣人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贤人进阶至圣人的唯一途径。张载心性论以天道论为根源,在结构和内涵上均具有相似性。性与天一致,都具有"参"的结构和特性。张载将性分为无对待的至善的"天地之性"与有对待的善恶混杂的"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象"之前的先天之性,"气质之性"是"形"而后的后天之性。张载的性论,是对包括了物性和人性在内的万物生成的共同根源的诠释。在《横渠易说》中,张载对"心所从来"以及心的结构的探求,对穷理与尽性及其关系的辨析,对天能与人谋及其关系的诠释,均体现了张载的理性取向与成性主旨,以及从认知与实践双重路径对"天人合一"这一问题的求索。张载求索的结果,最终体现为具有多种形态的工夫论。在《横渠易说》中,其工夫论以"阴阳之道"为天道基础,以"仁智成圣"为人道指向。例如蒙颐二卦所体现的养正工夫论,融合了蒙养与颐养两种养正之功,始于养心而成于正性,以实现发蒙跻圣、复归天地之性的目的。人道本于天道,而又区别于天道,这是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两个最基本的前提。在《横渠易说》中,张载提出了 "先识造化"、"穷神知化"、"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的纲领性的路径与方法。从《横渠易说》到《正蒙》,是张载易学、哲学逐渐完成的过程。对《横渠易说》思想的深度挖掘,远非以上所述可以涵盖。尤其对于张载的"气"、"神"、"象"等范畴和命题,则需要更为细致地辨析与反复地推敲,以弥补论证中的不足,从而修正那些尚不成熟的观点。在易学史上,《横渠易说》的诠释向度与方法,对程颐、朱熹等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张载易学及其哲学则为宋明理学以及后来的中国文化,开创了诸多具有源发性的命题,影响至今。但其学术价值因为长期受到程朱理学及气学的遮蔽,从而产生的一些不恰当的评价。因此,在推进张载哲学的文献、思想及其价值研究的同时,我们必须对此类相关问题进行修订与拓展,以全面、健康地继承、诠释、发展张载及理学家们所开拓的事业。

李韬[7](2016)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是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纽结。艺术范畴研究要以艺术学理论的宏通视野,通过文献梳理、跨学科的方法,结合艺术史和文化史的史实,探讨艺术的文化要素、历史语境和生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横断切入,以重要的艺术史观念为对象,寻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最普遍、最根本的艺术观念,揭示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共通性和一般规律。这也是对在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后,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核心范畴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主要是由本体论范畴、认识论范畴和价值论范畴所构成。本体论范畴是道、气和象。道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概念,它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根本范畴之一。道和艺的结合是人的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道的艺,艺便缺少灵魂和方向;离开艺的道,道便丧失途径和手段。如果说道是宇宙万物总的根源和本体,那么气则是具体之物的本质或本根。艺范畴中的所有构成要素的本质是气,听觉、嗅觉、视觉和触觉乃至人本身都是气所构成。人的感觉器官具有生物的直接性和社会的历史性,前者不假它物直接感受这个世界,后者积淀人类的情感、情绪和认识形成具体的知识。中国古代艺术是古代人感受这个世界,并把这种感受具形化为可以直接感知的对象的结果。气是构成生物性人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艺术是对这个世界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反映。气成为艺术的本体范畴是由气的特性和中国古代艺术生命性特质所决定。如果说道是古代艺术“形而上”的本体,气是其“形而下”的本质;那么象则是艺术的形式本体。象范畴使艺术成为艺术,使人直接通过它来把捉生命本身的生气和生意。象范畴使气的实在性和道的超越性最终成为可以被认识和感知的对象。那么具体的艺术活动是如何达到对道、气和象这些艺术本体的认识呢?中国古代艺术有着悠久的“言志”和“缘情”的传统,《周易》的“真情”、《论语》的“仁爱”和《庄子》的“无情”构成了中国古代艺术求真、向善、爱美三个维度。情志的完美结合是艺术表达的中心观念,“道始于情”(《性自命出》),而道也终结于“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儒道两家在此达到了高度统一,艺术通过审美之心和道德之心的营构通达道的境界。人是由身和心所构成,中国古代艺术家把这种观念宇宙化后即认为人所创造的艺术和人本身是同构的,是由“形”和“神”两个方面所构成。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形和神的不断地熔铸、交汇和对话的过程:艺术家由最初的情志意趣的表达到艺术品的物化形态的出现是由神塑形,而鉴赏家则相反,他们从艺术的形象出发,结合自我的情趣志意和“前见”,完成对艺术品的再创造,这是由形而见神的过程。神何以能塑形?形何以能见神?前者是人“表达欲”和“对象化”的本能所致,后者则是对意义追问的结果。艺术之形的追问可以达到庄子的“象罔”之境,而“象罔”可以得“玄珠”,因此形的超越即可达到道境。从神的本义来说,它是对“万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回答,而道则是对世界整体根源的发掘。“文以载道”的观念尽管老套,但它彰明了超越之路:“形以载神”也不新鲜,但它开启了妙写的坦途。虚实范畴较艺术中的情志、形神范畴具有更大的涵括力。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它的审美性和精神性,这是艺术的虚的部分。艺术实的部分是它的物质实体。在这个实的部分中还是可以继续分出虚实的层次来。画面的空白是虚,而色彩是实;音乐中的中断为虚,而连续为实;戏曲中的顿挫为虚,而连续为实;舞蹈中的运动为实,而静止为虚等等。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中虚实问题发展到极端就成为有无问题,诸如“无声之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不着文字”、“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等观念。这些道家观念的本意并不是要取消艺术及其形式,从而把人回归到完全自然的状态,而是为了在遵从自然的前提下去“为”。老子的“希言自然”就是主张统治者不要妄为教令而要顺任自然地去“为”。道家和儒家均根植于人生和社会而立论,他们的观点在“希言自然”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思想对艺术虚实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不管是“错彩镂金”之美还是“出水芙蓉”之美,也不管是社会道德之美还是造化情志之美,只要是宛若天成而不扭捏作态的艺术,儒道两家都是赞赏的。中国古代哲学不同于西方古代哲学,它所解决的问题不是“思”与“在”的矛盾,而是“身”与“道”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是乐心和明道。艺术的过程也就是修身、养性,从而达到身心的悦适,以致明道的过程。雅俗的根本矛盾在于艺术家的人格,人品高则艺必雅,反之则俗。儒家的善美和道家的真美,前者重视艺术的伦理价值,后者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它们都统一于天与人、知与行、情与景合一的结构之中:至善尽美则是他们共同的思想旨趣。

岳磊[8](2013)在《陆机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机文学思想主要有尚丽、贵变、重情三个方面。魏晋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对陆机的文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陆机的文学思想,可以说既是对自己创作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时代文学实践与文学思想的总结。“尚丽”的文学思想。陆机的尚丽文学思想远承汉赋,近继曹丕,重视声色之美。陆机在创作上体现出“繁缛”,骈偶化倾向最为明显。曹丕提出的“诗赋欲丽”是对文学尚丽的思想的肯定。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继承和发展了曹丕的观点,表现出文人对文学本质特征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审美意识的日渐增强。“尚丽”是文学自觉时代的重要特征。“贵变”的文学思想。魏晋时期,又是文学创作“新变”之风凸显的时代。陆机以“变”论文,具有明显的“贵变”思想,重视文章的变化与创新。认为文章变化主要体现在文章体式不断变迁方面。陆机的文学通变观,对刘勰的通变理论有一定的影响。“重情”的文学思想。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生变故无常,士人更加重视个人情感的抒发。在审美风气上,魏晋以悲为美之风盛行。陆机诗文中亦充斥着悲情,这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直接相关。陆机的物感理论背后,实际上就是对“情”的张扬。陆机“诗缘情”的提出首先是魏晋时期社会思潮的变化。其次是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最后是陆机在创作实践过程之中的总结与发现。陆机的“缘情”理论更强调个人的情感,和曹丕的“诗赋欲丽”一样,也是文学自觉的一个标志,推进了文学自觉的进程。

吴涛[9](2012)在《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文中研究表明古城扬州位于江左淮西,为历代名城,以其历史悠久,文物彰明而着称海内外。扬州因其唐宋鼎盛时期、特别是康乾盛世以来的经济繁荣,精妙绝伦的园林风采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构建了“扬州园林”这一璀璨明珠。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援引刘大观的评价:“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由此可见,扬州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更以其独特的风格着称于世。扬州园林的高超的造园艺术、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是扬州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当前,扬州老城区的保护性开发与建设正在全面展开,蜀冈——瘦西湖风景区也在全面扩展,遗留下来的历史园林有待保护与修复。因此,研究扬州园林的造景艺术,一方面结合当下的扬州风景区扩建及历史名园的保护与修复、老城区的保护与更新等实践,对扬州当前历史园林保护利用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历史园林在当代的发展与保护,另一方面研究总结其园林营造的理论与技法,探索其造景的手段与方法,为扬州园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技术与方法。也希望为其他同类的历史园林乃至其它文化遗产在未来的保护性利用与创造性发展传承提供现实的借鉴。本论文上篇从扬州地域文化的研究着手,对扬州城市发展的历史以及特色的地域文化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园林发展有影响的地域文化进行了重点的分析与研究,总结文化特色、归纳文化特征。进而分析扬州历史园林的类型与造园艺术特点,总结归纳基于地域文化的扬州园林造园风格与特色。文章中篇的研究基于大量的资料分析总结,并结合扬州园林的实例,对历史园林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保护与修复的整体策略。下篇则对历史园林的未来发展做有益的分析与探讨,分析传承与创新的基本理念,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园林传承与创新的整体策略。通过分析、总结,论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具有一定价值的成果:1.论文在调查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扬州历史园林的分类及各个类别园林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地域文化对特定历史园林的影响,总结基于地域文化的扬州园林造园风格与特色。2.对扬州历史园林造园艺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其在园林建筑营造、水系梳理、叠山置石及铺地装饰等方面的艺术特色。3.根据扬州历史园林的保护现状,分析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4.在大量研究国内外同类园林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保护与修复的必要性,提出了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的整体策略与构架。5.分析扬州历史园林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历史园林传承与创新的整体策略,从文化精神、物质要素、管理制度、营建技术、整合开发等五个层面探索传承与创新的整体思路。

罗吉芳[10](2012)在《三种常用公文的修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公文的信息载体,准确、合理地组织和运用语言,是有效、准确地传递公文信息的关键。公文修辞,是指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段,能够很好地修补语言的缺漏性和不自足性,提高公文的悦读性和传播效应。公文修辞的原则是尊重事实、符合逻辑、切合语境、符合语法。公文修辞多以消极修辞为主,包括词语和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以及篇章结构修辞等方面。由于每一种公文文种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化特征,运用修辞的侧重点上也会有所不同。通知、意见、报告是比较常用的三种公文文种,本文在前人研究公文语体共性特点的基础上,以三者为重点研究对象,选用正、反两方面的例证为论证依据,从个性化的角度研究三种常用文种的修辞特点和应用规律。

二、辞不达意“表述”简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辞不达意“表述”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语文“听读”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第一节 “听读”的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一、“听读”的概念
        二、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对象的分类
    第三节 研究主体
        一、研究身份的确定
        二、双重身份的优势
    第四节 行动研究过程的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提出问题
        三、活动设计
        四、计划制定
第二章 第一轮行动——听记句子
    第一节 行动过程
        一、“边听边记”活动的实施
        二、“先听后记”活动的实施
    第二节 结果及分析
        一、练习活动结果统计表、图
        二、典型案例
    第三节 本章讨论
        一、“听记句子”活动对于提升学生专注水平的影响
        二、影响“听记句子”练习活动成效的因素
第三章 第二轮行动——听读语段
    第一节 行动过程
        一、示范、模拟练习活动的实施
        二、正式练习活动的实施
    第二节 结果及分析
        一、练习活动结果
        二、分析
    第三节 本章讨论
        一、“新闻六要素”前、后三者提取情况对比
        二、原有阅读能力与听读新闻活动的相互影响
        三、影响提取“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的因素
        四、影响概括“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的因素
        五、“刻意练习”有助于初步形成新图式
        六、理解模式的融合助力提升听读能力
第四章 第三轮行动——听读篇章
    第一节 听读说明文、记叙文、非连续性文本
        一、行动过程
        二、结果及分析
        三、本节讨论
    第二节 听读小说
        一、行动过程
        二、结果及分析
        三、本节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听读能力是易被忽视却相对重要的语文能力
        二、听读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
        三、听读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有效提升
        四、听读结果的错误率相对稳定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协调课内教学与“听读”活动之间的关系
        二、恰当地处理听读练习材料
        三、循序渐进地培养与提升听读能力
        四、听读能力培养应加强不同水平学生的靶向性
结语
附录1 听记句子材料(代表例句)
附录2 听读短新闻材料
附录3 听读说明文(例文及练习)
附录4 听读记叙文(例文及练习)
附录5 听读非连续性文本(代表性素材原稿及练习)
附录6 听读儿童小说(音频目录及代表性练习)
附录7 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8 教学实录片断 7 则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想
    四、本文创新
第一章 新课程背景下读写结合概述
    第一节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观
        一、高中语文读写结合观念下的阅读
        二、高中语文读写结合观念下的写作
        三、高中语文读和写的交融
    第二节 读写结合的理论支撑和借鉴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图式理论
        三、美国读写结合思想
    第三节 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的价值
        一、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落实
        二、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有利于课堂效益的提高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课文的功能类型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定篇”
        一、“定篇”的内涵
        二、“定篇”的地位
        三、“定篇”的功能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例文”
        一、“例文”的内涵
        二、“例文”的呈现
        三、“例文”的功能
    第三节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样本”
        一、“样本”的内涵
        二、“样本”的选择
        三、“样本”的功能
    第四节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用件”
        一、“用件”的内涵
        二、“用件”的种类
        三、“用件”的功能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第一节 定篇——评论性写作的读写结合
        一、“评论性写作”的内涵
        二、“评论性写作”施教策略
        三、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第二节 例文——学习性写作的读写结合
        一、“学习性写作”的内涵
        二、“学习性写作”运用策略
        三、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第三节 样本——模仿性写作的读写结合
        一、“模仿性写作”的内涵
        二、“模仿性写作”的运用策略
        三、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第四节 用件——探究性写作的读写结合
        一、“探究性写作”的内涵
        二、“探究性写作”的运用策略
        三、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选题背景
    1.2 文本介绍
    1.3 选题意义
第2章 翻译实践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理论的准备
        2.1.2 纪录片相关背景知识准备
        2.1.3 纪录片解说词的特性对翻译的影响
        2.1.4 翻译辅助工具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审校
第3章 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译文案例分析
    3.1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1.1 意合与形合
        3.1.2 主观与客观
        3.1.3 修辞手法
    3.2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2.1 文化负载词
        3.2.2 成语
    3.3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3.3.1 补译——补建译文翻译生态环境
        3.3.2 改写——重构译文翻译生态环境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
    4.2 翻译实践中的收获
    4.3 生态翻译学对今后国产纪录片翻译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歌剧《长征》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继往开来——《长征》的文化认知和艺术重组
    第二节 精益求精——歌剧《长征》的创作历程
第二章 歌剧《长征》的艺术特色简析
    第一节 艺术探源——歌剧《长征》与中国革命民族歌剧
    第二节 思想主题——伟大的长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艺术创作——博采众长、别具特色的中国歌剧形式
第三章 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塑造
    第一节 合唱形式频现——大气彰显中国工农红军的军队形象
    第二节 戏剧音乐交互——精细刻画英雄群像中的典型个体
    第三节 主题音乐贯穿——浪漫强化革命英雄群像的精神气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文献综述
    (六)相关概念界定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方法的确定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资料搜集的方法与过程
    (五)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个案村小课程实施的总体情况
    (一)学校开设课程的基本情况及如何看待课程文本
    (二)学校的管理制度
    (三)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条件
三、个案村小课堂层面上课程实施的样态
    (一)个案村小关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片面”
    (二)个案村小关于教学内容的处理——依赖“教材与教参”
    (三)个案村小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单一”
    (四)个案村小关于流程安排的安排——主要是以“讲授式为主”
    (五)个案村小关于教学评价的决策——“不全面”
四、个案村小课程实施的现实影响因素分析
    (一)课程本身的影响
    (二)学校内部影响因素的分析
    (三)学校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
    (四)母语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二)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张载《横渠易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价值
        二、不足及解决方法
第一章 《横渠易说》的着录、版本与辑佚
    第一节 《横渠易说》的成书
    第二节 《横渠易说》的着录与版本
        一、宋元本
        二、明清本
    第三节 《横渠易说》的辑佚
        一、底本及参校本
        二、辑本的特点及价值
第二章 《横渠易说》的易学观与易例
    第一节 《横渠易说》的"易学观"
        一、圣人作《易》
        二、"易"与天人
        三、圣人史观
        四、注释观
    第二节 《横渠易说》的诠释主旨
        一、显义理
        二、合天人
        三、辟佛老
    第三节 《横渠易说》的象数易例
        一、刚柔说
        二、取象说
        三、爻位说
    第四节 《横渠易说》的义理易例
        一、义兼象数
        二、以德解卦
        三、援经解易
        四、以史解易
        五、以心解易
第三章 《横渠易说》的天道论
    第一节 天论
        一、一物两体
        二、太极与太虚
    第二节 气论
        一、《周易》经传的阴阳学说与气论
        二、《周易》的衍生理论
        三、《横渠易说》中的气论
    第三节 道论
        一、天道与天德
        二、天地之心与天地之情
    第四节 神论
        一、太虚之神
        二、天道之神
        三、鬼神之神
        四、圣人之神
    第五节 化论
        一、气之化
        二、人之化
第四章 《横渠易说》的心性论
    第一节 心性的来源与构成
        一、性的构成
        二、心所从来
    第二节 穷理与尽性
        一、穷理尽性
        二、先穷理而后尽性
    第三节 天能与人谋
        一、天能为性,人谋为能
        二、合人谋于天能
第五章 《横渠易说》的工夫论
    第一节 阴阳之道与仁智成圣
        一、阴阳之道——《横渠易说》工夫论的天道基础
        二、仁智成圣——《横渠易说》工夫论的人道指向
    第二节 蒙颐养正论
        一、蒙卦的养正观
        二、颐卦的养正观
        三、养正工夫论
第六章 《横渠易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一节 张载之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二节 《横渠易说》的"天人合一"思想
        一、张载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二、"天人合一"的工夫进路
    第三节 易学与张载天人哲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厘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生成语境
    一、文化要素——天人关系、心性学说、宗法制度
    二、历史语境——时间性、空间性、想象性
    三、生命精神——生生谓易、希言自然、人者仁也
第二章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第一节 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
        一、艺术本体观念和艺术本体论阐释
        二、中国古代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范畴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一、艺范畴的三个维度
        二、道范畴——艺术之灵魂
        三、气范畴——艺术之主体
        四、象范畴——艺术之形象
    第三节 道、气、象范畴的本体地位及其说明
        一、道、气、象的统一性和本质特征
        二、道、气、象与艺术其它范畴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古代艺术认识论范畴
    第一节 情与志:古代艺术表达的中心观念
        一、情范畴的历史性展开:“缘情”说的诸阶段
        二、志范畴的历史溯源:“言志”说的考索
        三、情志合论:言志缘于情,缘情根于志的艺术论
        四、情与志交织下的审美时空:门类艺术中的情志范畴
    第二节 形与神:中国古代艺术认识活动的二维结构
        一、中国古代艺术形神观念解诂
        二、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的代表性形神观念
        三、中国古代门类艺术中的形神范畴
    第三节 虚与实:中国古代艺术活动的辩证特性
        一、古代艺术虚实观的哲学渊薮
        二、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虚实范畴
        三、古代门类艺术中的虚实观念
第四章 中国古代艺术价值论范畴
    第一节 明道与乐心——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
        一、明道与乐心的基本内涵
        二、明道把世界照亮,乐心把自我澄明
    第二节 雅与俗——古代艺术品评的基本标准
        一、雅俗观念考辩
        二、雅俗观的具体展开和雅俗之辨
    第三节 善美与品格——古代艺术的稳定价值结构
        一、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善美
        二、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品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8)陆机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陆机生平思想研究
        (一) 陆机生平经历考辩
        (二) 陆机思想研究
    二、 陆机诗文创作研究
        (一) 陆机诗歌研究
        (二) 陆机辞赋研究
    三、 陆机文学理论研究
        (一) 《文赋》源流
        (二) 文学美学思想研究
        (三) 创作论研究
        (四) 文体论研究
    四、 其它方面的研究
        (一) 陆机的地位和影响研究
        (二) 陆机整体研究
    五、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尚丽的文学思想
    一、 丽的肯定——曹丕“诗赋欲丽”
        (一) “诗赋欲丽”的提出
        (二) “诗赋欲丽”的影响
    二、 丽的发展——陆机对丽的深化及审美史观
        (一) 陆机对曹丕的继承与发展
        (二) 陆机审美史观:饰终者必妍
    三、 丽的表现——陆机与太康诗风
        (一) 逞才成为创作目标与陆机诗文
        (二) 陆机的诗歌特点与繁缛的诗风
第二章 贵变的文学思想
    一、 其为体也屡迁——变之因
        (一) 陆机文体风格论
        (二) 陆机与魏晋流变论
    二、 随手之变良词难逮——变之难
        (一) 变之难的感慨
        (二) 灵感与变之难的原因
    三、 怵他人之我先——陆机新变观
        (一) 陆机通变观
        (二) 陆机通变观的影响
第三章 重情的文学思想
    一、 情感的产生——物感说与陆机物感理论
        (一) 陆机之前的物感理论
        (二) 陆机对物感说的继承与发展
    二、 以悲为美——魏晋审美观与生命意识
        (一) 魏晋以悲为美的时风
        (二) 陆机诗文创作中的悲情
    三、 诗缘情——情感审美的总结与文学自觉
        (一) 诗缘情的提出
        (二) 诗缘情与文学自觉
        (三) 诗缘情的地位及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对风景区景观营造与传承的指导意义
        1.2.2 对特色景观营造的借鉴意义
        1.2.3 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迪意义
        1.2.4 对同类园林遗产的现实价值
    1.3 研究范围
    1.4 概念界定
        1.4.1 地域文化
        1.4.2 历史园林
        1.4.3 保护与传承
        1.4.4 扬州地域文化与历史园林
    1.5 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1.5.1 历史文献中的扬州园林
        1.5.2 国内历史园林保护传承方面的研究成果
        1.5.3 国外历史园林保护传承的研究进展
        1.5.4 我国历史园林造景艺术研究概况
    1.6 研究对象
    1.7 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
        1.7.1. 文献综合
        1.7.2 实地调研及案例
        1.7.3 归纳分析
    1.8 论文研究框架
    本章参考文献
上篇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扬州历史园林
    第二章 扬州历史与扬州地域文化概述
        2.1 扬州历史概述
        2.1.1 扬州地名的由来
        2.1.2 扬州城的历史发展沿革
        2.1.3 历史劫难与扬州园林遭遇
        2.2 扬州地域文化概述
        2.2.1 扬州地域文化类型分析
        2.2.2 扬州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2.3 扬州地域文化与园林产生的关联分析
        2.3.1 官衙园林与扬州官宦政治文化
        2.3.2 寺庙园林与扬州宗教文化
        2.3.3 文人园林与扬州文学绘画艺术
        2.3.4 湖上公共园林、盐商宅园与扬州盐商文化
        2.3.5 私家园林与扬州建筑雕饰、民俗文化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扬州园林发展历史概述
        3.1 扬州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3.1.1 扬州园林的起源——西汉
        3.1.2 扬州园林的发展——魏晋南北朝及隋代
        3.2 扬州园林的兴盛成熟与停滞
        3.2.1 扬州园林的兴盛时期——唐
        3.2.2 扬州园林的成熟时期——两宋
        3.2.3 扬州园林发展的停滞时期——金与元
        3.3 扬州园林的复兴时期——明朝
        3.3.1 复兴的历史背景
        3.3.2 园林复兴概况
        3.4 扬州园林的极盛时期——清朝
        3.4.1 园林极盛的历史背景
        3.4.2 康乾盛世“扬州园林甲天下”
        3.4.3 湖上园林的衰落与住宅园林的复苏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扬州历史园林分类与特点分析
        4.1 扬州历史园林的分类
        4.2 主要历史园林的特点分析
        4.2.1 湖上园林集群特点分析
        4.2.2 官衙园林的特点分析
        4.2.3 寺庙园林特点分析
        4.2.4 盐商园林的特点分析
        4.2.5 会馆书院园林特点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扬州历史园林的造景要素分析
        5.1 扬州园林中的建筑
        5.1.1 园林建筑的形式
        5.1.2 园林建筑营造的特点分析
        5.2 扬州园林的理水艺术
        5.2.1 扬州园林水景类型分析
        5.2.2 扬州园林理水特点分析
        5.3 扬州园林的叠山置石
        5.3.1. 扬州历史园林叠山置石分析
        5.3.2 扬州园林山石艺术特征分析
        5.3.3. 与其他园林要素组合造景分析
        5.4 扬州园林的植物配置
        5.4.1 植物种类选择
        5.4.2 园林植物的配置形式
        5.4.3 扬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分析
        5.5 园林铺地及园林建筑雕饰
        5.5.1 园林铺地
        5.5.2 园林建筑雕饰
        5.5.3 门洞、花窗、漏窗及栏杆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地域文化的扬州历史园林造园艺术分析
        6.1 扬州园林营造的地域文化精神分析
        6.1.1 丰厚的地域文化背景扬州园林的营造设计提供统一的具体的创作基础
        6.1.2 是扬州精致园林营造的先决条件
        6.1.3 具备呈现独立语言的丰厚资源
        6.1.4 是历史传承中彰显时代精神的主要依托
        6.2 影响扬州园林营造的地域文化因子分析
        6.2.1 扬州文学对园林营造的影响
        6.2.2 扬州绘画与书法艺术对园林营造的影响
        6.2.3 扬州建筑及建筑雕饰文化对园林营造的影响
        6.2.4 扬州曲艺文化对园林营造的影响
        6.2.5 扬州工艺文化对园林营造的影响
        6.2.6 扬州民俗文化对园林营造的影响
        6.2.7 扬州宗教文化对园林营造的影响
        6.2.8 盐商文化对园林营造的影响
        6.3 基于地域文化的扬州园林造园风格与特色分析
        6.3.1 扬州园林造园风格分析
        6.3.2 扬州园林造园艺术特色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中篇:保护与修复 扬州历史园林当今适应对策
    第七章 扬州历史园林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7.1 扬州园林保护现状概述
        7.1.1 湖上园林集群
        7.1.2 官衙园林
        7.1.3 书院会馆园林
        7.1.4 寺庙园林
        7.1.5 私家宅园
        7.2 扬州历史园林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7.2.1 经济的过度追求对历史园林保护造成的冲击
        7.2.2 各类园林归口的管理单位复杂,缺少专业保护与修复管理
        7.2.3 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7.2.4 游客密度过大,保护力度不够
        7.2.5 部分历史园林存在被占用现象,腾退困难
        7.2.6 学术和科研能力建设相对滞后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方法探索
        8.1 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理论分析
        8.1.1 《威尼斯宪章》与历史园林保护
        8.1.2 《佛罗伦萨宪章》与历史园林保护
        8.1.3 历史园林保护思想与实践的多元化
        8.2 国内外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案例借鉴
        8.2.1 英国的历史园林保护实践与效果借鉴——登录历史园林制度
        8.2.2 法国历史园林保护实践与效果借鉴
        8.2.3 美国历史园林保护理论与实践
        8.2.4 意大利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实践借鉴
        8.3 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的方法探索
        8.3.1 完善我国对于历史园林保护的法律体系
        8.3.2 建立历史园林保护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8.3.3 完善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的管理制度
        8.3.4 提升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的方法与手段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基于地域文化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对策研究
        9.1 保护与修复的必要性
        9.1.1 扬州城市文化遗产保存的必然要求
        9.1.2 是京杭运河申遗的必然要求
        9.1.3 扬州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必然要求
        9.1.4 体现扬州城市特色的必然要求
        9.2 保护与修复的基本原则
        9.2.1. 地域性的原则
        9.2.2 文化性原则
        9.2.3 生态性的原则
        9.2.4. 整体协调的原则
        9.3 扬州历史园林的保护与修复整体策略与构架
        9.3.1 相关法律法规的及管理制度建设的整体策略
        9.3.2 确立保护与修复的目标和范围,与大运河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策略
        9.3.3 公众及社会参与的整体策略
        9.4 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修复的手段与方法
        9.4.1 建立保护与修复的操作流程
        9.4.2 空间的保护与修复——划定不同级别的保护范围,控制景观视线
        9.4.3 制定保护与修复的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
        9.4.4 确定保护与修复的基本手段及方法
        9.5 实例分析——湖上园林集群的保护与修复
        9.5.1 收集相关文史资料,控制宏观环境面貌
        9.5.2 制定专项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方法与措施
        9.5.3 瘦西湖景点保护与修复实践分析
        9.6 实例分析——盐商私家园林的保护与修复
        9.6.1 个园的保护与修复
        9.6.2 汪氏小苑的保护与修复
        9.6.3 壶园的保护与修复
        9.6.4 小盘谷的保护与修复
        本章参考文献
下篇 传承与创新——扬州历史园林的未来
    第十章 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园林传承与创新
        10.1 传承与创新的基本理念
        10.1.1 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借鉴
        10.1.2 传承与创新的基本理念
        10.2 传承与创新的实质与辩证关系分析
        10.3 存在的问题分析
        10.3.1 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0.3.2 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0.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0.4 传承与创新的方式与途径
        10.4.1 思想基础
        10.4.2 基本途径
        10.4.3 模式构建
        10.5 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园林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手段
        10.5.1 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对话与嫁接
        10.5.2 园林地域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共融
        10.5.3 其它艺术及文化门类的借鉴
        10.6 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园林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方法
        10.6.1 收集素材—挖掘历史文化
        10.6.2 整理素材—形成设计元素
        10.6.3 转换元素—创造设计符号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扬州历史园林传承与创新的整体策略研究
        11.1 文化精神层面——整合扬州特色地域文化要素,重塑传承与创新理念
        11.1.1 核心地域文化要素解析、整合、提升与运用
        11.1.2 重塑园林文化传承创新理念
        11.2 物质要素层面——构建园林要素空间格局,研究要素传承创新策略
        11.2.1 园林要素空间格局的基本类型
        11.2.2 园林要素空间格局的综合构建分析
        11.2.3 要素传承与创新的基本策略
        11.3 管理制度层面——完善传承与创新的各项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
        11.3.1. 扬州现有历史园林的管理状况分析
        11.3.2 管理模式与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11.3.3 以文化为核心,实施文化经营策略,营造特色旅游品牌
        11.3.4 完善立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园林制定深入细致的规章制度
        11.4 营建技术层面——提升设计水平,变革施工技术,使用创新材料
        11.4.1 设计层面——传承传统园林风貌与创新设计的有机统一
        11.4.2 营建施工层面——发扬传统施工工艺,开拓新的施工技术
        11.5 整合旅游开发层面——联动城市其他人文遗产资源,实现旅游产品创新
        11.5.1 历史园林与文物古迹综合旅游开发策略
        11.5.2 遗址景观展示为主导的综合旅游开发策略
        11.5.3 历史园林联动运河文化的综合旅游开发策略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扬州历史园林传承与创新实践
        12.1 重建万花园——湖上园林集群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12.1.1 总体规划布局
        12.1.2 景点的传承与更新
        12.1.3 传承与更新的特点分析
        12.2 古运河景观——历史园林传承与再生实践
        12.2.1 总体布局
        12.2.2 景点(区)的传承与创新
        12.2.3 景点(区)的再生
        12.2.4 传承与再生过程中的文化脉络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讨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英文详细摘要

(10)三种常用公文的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1.2 本文的研究对象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公文修辞概述
    2.1 公文修辞的概念
    2.2 公文语言的特点
    2.3 公文修辞的作用
    2.4 公文修辞的原则
第三章 通知的修辞
    3.1 通知的特点
    3.2 通知的分类
    3.3 通知常用的修辞手法
    3.4 通知的修辞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3.5 小结
第四章 意见的修辞
    4.1 意见的特点
    4.2 意见的分类
    4.3 意见常用的修辞手法
    4.4 意见的修辞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4.5 小结
第五章 报告的修辞
    5.1 报告的特点
    5.2 报告的分类
    5.3 报告常用的修辞手法
    5.4 报告修辞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5.5 小结
第六章 通知、意见、报告的修辞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辞不达意“表述”简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语文“听读”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杨斌杉.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D]. 严蓉. 扬州大学, 2019(06)
  • [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纪录片《航拍中国》解说词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D]. 李梦飞.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歌剧<长征>中革命英雄群像的音乐形象研究[D]. 周现民. 山东大学, 2018(12)
  • [5]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 王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6]张载《横渠易说》研究[D]. 刘泉.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D]. 李韬. 东南大学, 2016(12)
  • [8]陆机文学思想研究[D]. 岳磊. 海南师范大学, 2013(01)
  • [9]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D]. 吴涛.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10]三种常用公文的修辞研究[D]. 罗吉芳. 暨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浅析不传达词意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