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周转房的建设和管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廖翠[1](2021)在《政府责任视角下公务员周转房政策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跃[2](2020)在《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实证研究 ——以山东省Y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下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巢化日趋严重,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成为低成本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举措。农村幸福院作为农村互助养老的具体实践,在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本文以山东省Y县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本文分析了农村幸福院的运行机制,并基于成本-效益理论构建了“投入-过程-结果”评价体系,对Y县农村幸福院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在成本方面,由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增减挂钩补贴收益,幸福院的建设资金压力小,运行成本也较低;在入住方面,Y县幸福院有较高的入住率;在老人互助方面,集中居住激发了老人之间的互助行为,老人互助理念有所增强;在养老需求满足方面,幸福院能够有效地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尤其是精神慰藉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在社会影响方面,幸福院养老能够减轻子女照料负担,改善老人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同时,非入住适龄老人有一定的入住意愿,因此幸福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文章总结了农村幸福院的价值,主要有:融合了居家养老与院舍养老的优势,通过互助养老促进了积极老龄化,实现了政府、集体、老人、家庭、社会多面共赢效应。同时,文章认为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在制度保障、资金筹集、服务范围、内部管理、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不足。最后,基于社会支持理论,文章认为应该从政府支持层面、社会支持层面、家庭和个人支持层面多方参与,构建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的社会支持体系,共同助力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的发展。
侯艳艳,赵明[3](2019)在《高校周转房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文中认为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强周转房管理是高校吸引人才、稳定师资队伍的重要保障。高校周转房制度建设是加强周转房管理的基础和核心。通过对部分高校周转房管理制度的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周转房管理制度的探索,期望能够为高校周转房管理制度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赵二庆[4](2019)在《浅析高校周转房目前存在的问题》文中认为近年来,高校周转房普遍存在着"周而不转"这一使用和管理难题,本文从目前高校周转房存量、历史原因、转租、转让、使用率不高和管理不善等六个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简单提出了周转房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合理化建议,以此来改善周转房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难题,以提高周转房使用率,为高校青年教师安心从教做好后勤服务保障。
杜会香,李传萍[5](2017)在《高校教师周转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周转房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周转房管理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新形势下从更新住房制度、应用新的管理手段等解决高校教师周转房管理问题的对策。
张自林[6](2016)在《江西理工大学教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程项目是当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一环,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多渠道、多维度、多效应的风险干扰与威胁,进而使工程项目在工期、成本、质量、效益等方面达不到预期的设计目标。据此情况,风险识别、分析工具与管理技术随之产生,并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作为工程项目的一项特殊分支,其特征为:产权归学校所用、教职工有偿租住、过渡性福利住房。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因为其在融资方式、所有权归属等方面的特殊之处,会与一般工程项目风险有所不同。而纵观学术领域,并没有对高校周转房风险评价这一方面的专题研究。因此本文将首次就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寻求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高效易行的风险评价模型,为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研究提供可迁徙的理论基础及经验成果。首先,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高校周转房的理论基础及其与一般工程的风险对照分析,构建了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风险、政治风险、自然风险、资金风险、建造风险、安全风险6个层面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一级划分,并将其细化为19个二级指标。其次,本文运用模糊网络分析法,构建了高校周转房风险评价模型。模糊网络分析法是网络分析法在依赖和反馈问题中的延伸,为风险评价的综合性工具,在工程项目风险评价领域具备适用性及实用性。高校周转房风险评价模型的基本运作步骤为:(1)构建风险评语集;(2)确定项目风险评语集;(3)确定模糊判断矩阵;(4)确定权重;(5)综合评价。评价模型的核心内容为:运用三角模糊化的数理知识,完成超矩阵运算,确定评价权重。再次,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教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本案例的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高校周转房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及实用性。最终,对本文研究的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证层面上的奠基。
王艳丽[7](2016)在《突破高校周转房管理瓶颈的路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周转房作为学校帮助青年教职工解决临时住房困难的过渡性住房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文章从制定科学合理的周转房管理制度、借助技术手段,提高周转房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周转房管理机制等三个方面对突破目前高校周转房管理瓶颈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析。
王艳丽[8](2016)在《高校周转房管理的现状及成因探析》文中认为高校周转房管理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周而不转"已成为各高校周转房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从周转房的运转情况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对周转房管理工作的困境及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试着从制定科学合理的周转房管理制度和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等视角对突破目前周转房管理瓶颈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析。
王洪龙[9](2015)在《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安置问题探析——以烟台等中等城市高校为例》文中提出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受教育年限长、无积蓄、收入低、处于婚育期"等特点,构成了他们对住房的强烈需要与无力购买之间的突出矛盾,因住房问题造成高校优秀人才流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解决好这些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居而后乐业,是摆在高校房产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现行高校青年教师住房政策分析自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
畅雪松,朱红梅[10](2014)在《农村地区教师周转房管理方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湖南省保靖县为例,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分析农村教师周转房政策落实情况,揭示目前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照高校教师周转房在入住、退出、监管方面的管理实践,提出适合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周转房管理模式。
二、高校周转房的建设和管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周转房的建设和管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实证研究 ——以山东省Y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总结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需求与现实:Y县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实施背景与现状 |
2.1 Y县基本概况 |
2.2 Y县农村养老模式历史沿革 |
2.2.1 建国以前:家庭养老和家族互助相结合 |
2.2.2 建国之初至80年代末:集体保障与家庭支持相结合 |
2.2.3 90年代以来: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保障 |
2.3 Y县开展农村幸福院养老的必要性 |
2.3.1 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式微 |
2.3.2 机构养老存在缺陷 |
2.3.3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老人养老需求的特殊性 |
2.4 Y县开展农村幸福院养老的可行性 |
2.4.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2.4.2 新农村建设给予了配套设施保障 |
2.5 社会支持视角下Y县农村幸福院运行机制分析 |
2.5.1 政府: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和指导监督 |
2.5.2 集体:费用减免、公共服务和组织管理 |
2.5.3 家庭: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
2.5.4 老人自身:自我支持和互助服务 |
2.5.5 社会力量:志愿服务和慈善捐助 |
第三章 实证与探究:Y县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运行效果分析 |
3.1 幸福院养老模式运行效果的评价维度 |
3.2 调查基本情况说明 |
3.2.1 样本幸福院情况 |
3.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3 幸福院运行效果分析 |
3.3.1 成本分析 |
3.3.2 入住率分析 |
3.3.3 幸福院老人互助情况 |
3.3.4 入住老人养老需求满足状况 |
3.3.5 幸福院社会影响分析 |
3.4 Y县农村幸福院运行效果评价 |
第四章 优势与困境: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总结 |
4.1 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的价值 |
4.1.1 农村幸福院融合了居家养老和院舍养老的优势 |
4.1.2 农村幸福院通过互助养老促进了积极老龄化 |
4.1.3 农村幸福院实现了政府、集体、家庭、社会多方共赢 |
4.2 Y县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
4.2.1 制度保障不到位及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2 后续资金不足限制院内服务拓展 |
4.2.3 互助内容较简单且服务覆盖面较窄 |
4.2.4 内部管理制度缺失及公共设施不完善 |
4.2.5 社会参与程度低且内部自治性不足 |
第五章 支持与完善:构建幸福院养老模式社会支持体系 |
5.1 政府支持层面 |
5.1.1 加强政府主导责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5.1.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注入渠道 |
5.1.3 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
5.2 社会支持层面 |
5.2.1 提高社会参与力度,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
5.2.2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
5.3 家庭和个人支持层面 |
5.3.1 倡导老人互助理念,增强互助自助能力 |
5.3.2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促进家庭责任回归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A:农村幸福院老人调查问卷 |
附录B:农村幸福院运行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C:样本村庄幸福院平面图 |
参考文献 |
一、政策文件类 |
二、中文着作类 |
三、中文期刊类 |
四、学位论文类 |
五、英文文献类 |
六、其他类 |
致谢 |
(3)高校周转房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高校周转房管理的意义 |
二、高校周转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
(二)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
(三)管理方式落后、使用效益低 |
(四)维护维修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 |
三、高校周转房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 |
四、高校周转房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 |
五、结语 |
(4)浅析高校周转房目前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转房特性 |
二、周转房使用过程普遍存在问题 |
(一) 周转房数量有限, 周转房“终身制”只进不出 |
(二)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老职工”拒不退出周转房 |
(三) 周转房普遍存在转租、转让 |
(四) 周转房有效使用有待提高 |
(五) 周转房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 |
三、后期周转房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
(5)高校教师周转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周转房的特性 |
二、高校周转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周转房只进不出, 导致周转难 |
(二) 部分人拒不退出周转房, 成历史遗留问题 |
(三) 房租标准过低, 容易形成转租空间 |
(四) 周转房无法有效监管、部门间信息无沟通 |
(五) 无偿维修费用高 |
(六) 周转房管理制度不精细、更新不及时 |
(七) 部分教工房租催缴困难 |
(八) 房屋分散、老旧且过于简陋 |
(九) 杂物间使用混乱 |
三、周转房管理问题的对策 |
(一) 制定科学的周转房管理制度是解决住房管理问题的核心。在新形势下, 周转房管理制度应充分细化, 并明确租住对象及期限、公示制度、合理的租金制度、惩罚措施。 |
1. 限定租住对象及租住期限 |
2. 实行动态租金水平管理 |
3. 利用经济杠杆, 设置阶梯租金制度 |
4. 细化各类周转房管理 |
5. 合理收取卫生管理费 |
(二) 实行公示制度 |
(三) 建立住房工作领导小组,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四) 财务、人事、住房等部门间建立信息协调机制 |
(五) 组成住房工作检查队伍, 加强周转房使用过程中的监管 |
(六) 采用先进的住房管理手段, 使周转房管理透明化 |
(七) 对周转房进行分类装修 |
(八) 在已装修的基础上实行有偿维修 |
(九) 对杂物间进行统计登记 |
(6)江西理工大学教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1.2.1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 |
1.2.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4.2.1 本文技术路线 |
1.4.2.2 本文技术路线实施细节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理论基础 |
2.1 工程项目风险概念 |
2.1.1 风险的一般定义 |
2.1.2 工程项目风险的内涵 |
2.1.2.1 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
2.1.2.2 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
2.2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
2.2.1 定性识别 |
2.2.2 定量识别 |
2.2.3 综合识别 |
2.3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
2.3.1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3.2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理论基础 |
3.1 高校周转房的定义和特征 |
3.1.1 高校周转房的定义 |
3.1.2 高校周转房的特征 |
3.1.3 相关概念辨析 |
3.2 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与一般工程项目风险的对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周转房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1.1 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原理 |
4.1.2 F-ANP的方法和步骤 |
4.1.2.1 确定评价目标的备择集和评价因素集 |
4.1.2.2 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
4.1.2.3 F-ANP确定权重 |
4.1.2.4 确定评价结果 |
4.1.2.5 分析评价结果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构造F-ANP模型 |
4.2.2 综合评价 |
4.2.2.1 构建项目风险因素集 |
4.2.2.2 构建项目风险评语集 |
4.2.2.3 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
4.2.2.4 F-ANP确定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西理工大学教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价 |
5.1 项目概况及特点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特征 |
5.2 构建项目风险指标体系 |
5.3 构建F-ANP模型 |
5.3.1 构建项目风险因素集 |
5.3.2 确定项目风险评语集 |
5.3.3 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
5.3.4 F-ANP确定权重 |
5.3.4.1 构造二级指标超矩阵权重向量 |
5.3.4.2 构造一级指标成分的模糊矩阵 |
5.3.4.3 计算极限排序 |
5.3.5 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突破高校周转房管理瓶颈的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定科学合理的周转房管理制度 |
1.1 根据“按需分配”的原则设定租住条件 |
1.1.1 周转房租住条件设定应倾向于年轻教职工 |
1.1.2 周转房租住条件设定应倾向于无房教职工 |
1.2 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合理租住期限 |
1.3 提高租金标准,发挥市场作用 |
1.4 制定科学的选房办法 |
1.5 严禁转租转借 |
2 借助技术手段,提高周转房管理水平 |
3 建立健全高校周转房管理机制 |
3.1 建立健全周转房“准入”和“退出”机制 |
3.2 建立健全周转房管理监督机制 |
4 多种途径帮助教职工解决住房困难 |
(8)高校周转房管理的现状及成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转房的概念与性质 |
(一)周转房的概念 |
(二)周转房的性质 |
1、周转房不是福利房 |
2、周转房属于国有资产 |
3、周转房属于单位自管的公共租赁住房 |
二、周转房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成因 |
(一)房源与教职工的租房需求之间供求关系失衡严重 |
1、房源数量少,不能满足教职工的租房需求 |
2、房源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教职工的实际租房需求 |
(二)周转房无法有效周转 |
1、教职工“福利房”的观念固化 |
2、经济压力大致周转房“久租不退” |
3、退出机制不健全 |
4、租金标准严重偏离市场 |
(三)转租转借现象严重 |
1、租房需求旺盛 |
2、房源结构不能满足教职工实际需求 |
3、转租转借所得利润驱使 |
(四)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 |
(五)周转房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 |
1、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2、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
3、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
三、解决周转房管理困境的对策分析 |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周转房管理制度 |
(二)借助技术手段,提高周转房管理水平 |
1、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取代原有人工管理模式 |
2、通过安装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加强周转房管理水平 |
(9)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安置问题探析——以烟台等中等城市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行高校青年教师住房政策分析 |
二、高校青年教师住房现状分析 |
三、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对策探析 |
(一) 过渡对策———建立健全高校周转房管理制度, 促进周转房流转 |
1.争取政策支持, 尽力扩大周转房房源 |
2.完善落实周转房入住和退住制度, 促进周转房流转 |
3.强化周转房合同管理, 加强周转房日常监管 |
4.建立周转房专项维修资金, 尽力改善周转房居住条件 |
5.实行梯度房租, 兼顾周转房的过渡性和流转性 |
(二) 可行对策———构建高校住房校内二级市场, 促进房源流动 |
(三) 保障对策———实行“学校整体租赁、教师申请租住、政府学校补贴”的高校人才住房保障制度 |
(10)农村地区教师周转房管理方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与管理概况 |
2 农村教师周转房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2.1 建设期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
(1)建设经费来源单一,供求矛盾大 |
(2)建设选点不合理 |
2.2 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相关政策缺乏知晓度 |
(2)房屋分配方式不合理 |
(3)无偿使用导致周转困难 |
3 农村地区教师周转房管理模式分析 |
3.1 建立高效的周转房管理部门 |
3.2 健全公平合理的入住退出办法 |
3.3 完善管理监督与保障机制 |
4 结语 |
四、高校周转房的建设和管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责任视角下公务员周转房政策优化研究[D]. 廖翠. 南昌大学, 2021
- [2]农村幸福院养老模式实证研究 ——以山东省Y县为例[D]. 陈跃.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高校周转房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J]. 侯艳艳,赵明. 高校后勤研究, 2019(11)
- [4]浅析高校周转房目前存在的问题[J]. 赵二庆. 科技风, 2019(17)
- [5]高校教师周转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杜会香,李传萍. 高校后勤研究, 2017(05)
- [6]江西理工大学教职工周转房建设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 张自林. 江西理工大学, 2016(03)
- [7]突破高校周转房管理瓶颈的路径探析[J]. 王艳丽. 中国市场, 2016(30)
- [8]高校周转房管理的现状及成因探析[J]. 王艳丽. 统计与管理, 2016(07)
- [9]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安置问题探析——以烟台等中等城市高校为例[J]. 王洪龙. 高校后勤研究, 2015(03)
- [10]农村地区教师周转房管理方式分析[J]. 畅雪松,朱红梅. 上海国土资源,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