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教务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学分制教务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一、学分制教务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林秀珠[1](2019)在《高职院校学分制下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分制是在传统学年制基础上改进优化而来的,然而在应用中也会产生较大的工作量以及更为繁琐的工作,使得传统的教务管理工作方式无法满足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此,本文提出了建立院校教务管理系统。完整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需要从结构设计以及系统设计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务系统结构设计部分是采用了C/S模式与B/S模式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保证教务管理系统结构的严谨性。其次,系统设计方面从教务管理系统的平台建设与功能模块、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最后选取了用户权限管理以及新生资料管理两个模块为代表,探讨了教务管理系统模块的作用。

何元园[2](2019)在《学分制下研究生课程排课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我国提出新的要求,“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实行弹性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建立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学分制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排课问题,相比于中小学以及职校,其课程的数据规模更大,加上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范围的扩大,使得学分制下研究生课程排课问题的复杂度更高,已被证明是一种NP完全问题,传统的搜索算法很难求得该问题的最优解。遗传算法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决该类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学分制下研究生排课问题的特点及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并对这些条件进行量化,提出适应于解决该问题的适应度函数,然后借鉴遗传的思想展开算法的设计,在对学分制下研究生课程排列问题的特点的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第一,根据待排课程的难排度对课程进行排序,有利于初始化种群的产生;第二,文中通过对问题的需求进行分析得出算法所依赖的数据库,以数据库数据结构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待排课程的染色体编码方式,使得涉及到的数据量更少,编码方式也更加简短,从而方便了问题的求解。第三,在交叉操作上,我们提出了均匀交叉和单点交叉相结合的交叉方式,先进行全局搜索使得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不会过于缓慢,再进行局部搜索这样就能够保证个体的形状不发生变化。最后实验表明,算法运行呈进化状态,其排课的结果也证明该算法也是合理有效的。

彭锦[3](2018)在《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MOOC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也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具有大规模、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MOOC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上其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弹性学制的机动性、学习内容的宽广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特点而迅速地得到推广和不断的发展、完善,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采纳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民办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困难,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MOOC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问题的有效办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网络学习法,基于MOOC这一视角,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音剖析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如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等等。为了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提出利用MOOC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论文探讨了 MOOC的特征及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的作用和影响,指出(1)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更多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精品课程建设,从而助推学分制改革;(2)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不足问题,提高了整体教师队伍质量;(3)MOOC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有利于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顺利推行。论文概括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运用MOOC推行学分制可以采用的几种模式:1)自助课程+课程证书认证模式;2)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3)联盟高等学校课程平台选课+高等学校间学分互认模式。并以D校为例,借助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设计了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该方案对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购买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期为更多的民办高等学校进行基于MOOC的学分制改革提供参考。该方案对D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必修课的比例,扩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并且以优质的、丰富的MOOC通识教育综合素养选修课程替代了原有的狭窄的、贫乏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对学分管理及收费制度做了设计。为保证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顺利实施,论文还探讨了实施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保障策略,包括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网络等后期服务和管理保障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视角的创新。以MOOC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构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全新模式和路径,这为探索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新路子打开了视野。(2)内容的创新。论文以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为依托,设计出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这对创新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开拓性意义。(3)方法的创新。本论文运用网络学习法,依据网络学习的特点进行MOOC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广阔性、互动性、自由性和精服务,从而凸显了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的优越性。本研究对深化民办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加快民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进民办高等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促进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李志明[4](2015)在《基于B/S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特点以及需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描述了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及实现目标,阐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需求,论述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运行环境、开发方法、技术路线的选择及功能的实现。

李响[5](2014)在《基于Web Service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提供了强大的处理平台。数据的大规模共享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时代,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高校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这给学校的管理体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如:合理的安排课程、提高学生选课速度、现有教学资源最大化地合理利用、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等。基于Web Service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设计的。本系统在对高校日常教务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学分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整体架构设计为C/S和B/S混合模式的三层服务器架构,即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管理员访问系统使用C/S模式,而B/S模式则供教师和学生及其他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在设计过程中使用UML可视化建模技术,对系统维护用例、教师用例和学生用例等进行不大量的需求分析,并且完成了对数据库和表结构的设计。为保证系统能够稳定、安全和高速的运行,后台选择Oracle10g数据库作为开发工具。Web页面采用ASP、.NET语言等开发。本系统适用于实现了完全学分制的高校,大大降低了排课、选课活动的工作量,提高了学生选课活动的效率。在学分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务工作不再以班级作为授课对象,而是细化为了每一名学生,每位学生都将有一张自己的课表。在系统的辅助下管理员能够进行各种信息的输入、修改、查询、删除和备份,减少错误的出现;学生进行选课时,系统能对各种前提条件进行检测和判断,帮助学生快速完成选课工作。

张莉[6](2014)在《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以学分制为核心逐步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给传统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基于管理的需要,国内高校都有一套教务管理系统协助日常教务管理工作.但软件却应用困难、问题不断。因此有必要对教务系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确切的找出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系统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不断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水平。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总结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分析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目标及方式的变化,明确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构建出适合学分制的高校教务管理的框架;分析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资源、系统开发、系统安全、数据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参考信息系统评价指标,考虑教务管理的特殊性,初步建立了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3)通过对几种确定权重的方法进行比较,应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4)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正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实证研究;(5)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从保证基础信息的准确性、信息库建设、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等方面改进。在数据共享问题上,提出构建学校统一的数据中心。在系统安全方面,对网络安全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和定期备份的措施;在系统安全方面,提出认证策略、数字签名策略、DRM策略。在系统开发问题上,主要是从设计的人性化和功能模块的科学性来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随着信息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还需进一步完善,另外是否可以尝试其他评价方法,都是进一步需要进行考虑的问题。

谭艳[7](2014)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尤其是高校学分制的展开和深入,学校人数的增加使得教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和繁重。然而各高校数据库系统的复杂化以及数据量的增多,如何将教务工作便捷化,模块化,信息化是高校发展的重点,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系统能够满足高校完全学分制需求,并且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教务管理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分析,发现现有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如不能很好的支持学校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的教学运行环节难以适应新的变化和情况;教学信息服务方式单一、内容少、质量低;选课模式落后、无法突破选课性能瓶颈;排课和考试系统发生冲突以及缺乏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数据难以共享等问题。从而指出了优化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即教务系统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数据结构和数据内容都采用标准化,能够保障系统之间信息和数据共享,有利于系统的升级和维护,满足各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主动的信息服务模式。继而,分析了教务管理系统建设技术以及系统的性能需求。本论文从学籍管理子系统、教学管理子系统、教学评价子系统、系统新增模块以及提高系统性能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优化,详细设计了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中的各个模块,构建了适应当前教育模式改革、支持完全学分制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最后,从教务管理系统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规范、项目的管理与质量监控、项目的测试与运行以及技术服务支持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实施措施。

范慧玲[8](2014)在《基于感性工学的教务系统界面设计与优化》文中指出随着用户体验的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网站和系统设计中,如何获取用户需求、增强用户体验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在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设计者关注的重点主要是用户操作的可用性,很少考虑用户的感性认知和感性需求,在用户体验方面有所欠缺。感性设计是一种基于用户感性需求与认知的设计理论,在电子商务网站页面设计应用比较多,给用户带来了愉快的使用体验。本文针对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界面设计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感性工学及其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为目的,对实例系统界面进行了感性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首先对感性工学及感性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为信息管理系统界面的感性设计提供参考;然后对信息管理系统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分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交互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Web界面设计的一般流程,并对界面设计优化需把握的原则进行了分析。(2)然后对感性工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流程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0阶概念法”、“语义差异法”、“眼动跟踪技术”、“情感测量方法”等感性设计常用的方法技术;对感性工学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对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便利性的可行性,归纳出感性的Web界面设计流程。(3)最后以学分制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为例,在分析提取系统的感性要素和用户感性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学分制教务系统中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分制选课系统等3个典型子系统的界面优化,并对该设计方案进行了感性评估,验证了将感性工学应用在信息管理系统界面设计中的可行性,期望能对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郑子苹[9](2014)在《职业院校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被应用。教务管理系统是高等职业院校日常管理最重要的系统之一,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人性化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满足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工作要求,设计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务工作的迫切需要。本课题对职业院校教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充分调研后,提出了基于C/S和B/S交叉并行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思路。首先,在对高等职业院校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细致分析和总体设计;然后,针对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排课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管理等主要模块进行设计;最后,对系统的主要模块的实现和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在排课模块中,设计了自动排课和手动排课,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务系统的排课,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减轻教务管理人员在排课过程中的的工作量。本系统运行稳定,已经在某高等职业院校正常运行,为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教学管理信息,提高了学院整体的教务管理水平。

居丽英[10](2013)在《学分制下教务管理改革思考与实践》文中认为从学分制内涵入手,探讨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后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并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在施行完全学分制过程中教务管理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

二、学分制教务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分制教务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学分制下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教务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三、基于学分制的教务管理系统设计
    (一)教务管理系统的平台建设与功能模块
    (二)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设计
        1. 运行环境安全设计
        2. 运行系统安全设计
四、教务管理系统功能探讨
五、结语

(2)学分制下研究生课程排课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时间表问题
        1.2.1 时间表问题概述
        1.2.2 时间表问题一般数学模型
    1.3 排课问题
        1.3.1 相关定义
        1.3.2 排课问题描述
        1.3.3 排课问题的难排型
        1.3.4 排课问题的发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排课时间表问题理论研究
        1.4.2 排课问题的求解方法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
        1.5.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5.3 设计流程
第2章 学分制下研究生课程排课问题分析
    2.1 问题特点
    2.2 问题的要素
    2.3 问题的约束条件
    2.4 问题的数学模型
    2.5 问题的多目标分析
第3章 排课问题的数据库设计
    3.1 排课问题的需求分析
    3.2 排课问题的概念设计ER图
    3.3 排课问题的逻辑设计与数据模型优化
    3.4 排课问题的物理设计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算法设计与结果分析
    4.1 遗传算法
        4.1.1 基本知识
        4.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
        4.1.3 遗传算法的评价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排课求解算法设计
        4.2.1 编码方式及染色体结构设计
        4.2.2 适应度函数设计
        4.2.3 初始种群的产生
        4.2.4 选择算子
        4.2.5 交叉算子
        4.2.6 变异算子
    4.3 运算结果及分析
        4.3.1 数据说明
        4.3.2 结果分析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MOOC的定义
        2.1.2 民办高校的概念
        2.1.3 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网络学习环境理论
3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3.1 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3.1.1 调查对象、方法和过程
        3.1.2 调查内容和结果
    3.2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分析
        3.2.1 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
        3.2.2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3.2.3 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3.2.4 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3.2.5 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
        3.2.6 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
4 MOOC的特征及其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4.1 MOOC的特征
        4.1.1 大规模
        4.1.2 开放性
        4.1.3 个性化
    4.2 MOOC的技术背景
        4.2.1 MOOC平台的功能
        4.2.2 MOOC平台的基本技术架构
    4.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4.3.1 现实与契机
        4.3.2 MOOC促进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几种模式
        4.3.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4.3.4 民办高校利用MOOC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5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以D校为例
    5.1 D校的基本情况
        5.1.1 学校概况
        5.1.2 D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5.2 D校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设计
        5.2.1 指导思想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思路
        5.2.4 方案构架
6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实施的保障策略
    6.1 制度保障
        6.1.1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6.1.2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6.1.3 建立健全导师制
        6.1.4 建立健全收费制度
        6.1.5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6.2 经费保障
    6.3 后勤保障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访谈提纲
附录二: 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三: 超星尔雅综合素养选修课目
附录四: 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平台介绍
附录五: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B/S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用户目标分析
二、学分制管理特征分析
三、学分制教务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四、学分制教务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五、系统开发平台与工具分析

(5)基于Web Service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
    1.2 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1.3.2 国内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1.3.3 系统设计目标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Web Service 概念及相关技术
    2.1 Web Service 概念
    2.2 系统体系结构
        2.2.1 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
        2.2.2 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2.2.3 C/S 和 B/S 混合模式体系结构的特点和优势
    2.3 数据库选择
        2.3.1 Access 数据库
        2.3.2 SQL Server 数据库
        2.3.3 Oracle 数据库
        2.3.4 三种数据库的比较与选择
第三章 基于系统需求分析的总体框架设计
    3.1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
        3.1.1 教务管理系统总体要求
        3.1.2 教务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
        3.1.3 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需求
    3.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第四章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 系统维护
    4.2 用户功能简介
        4.2.1 教务处管理员
        4.2.2 院系管理员
        4.2.3 普通教师
        4.2.4 学生用户
    4.3 师资管理
        4.3.1 功能描述及数据库逻辑描述
        4.3.2 数据流分析
        4.3.3 软件结构
    4.4 学生管理
        4.4.1 功能及数据库逻辑描述
        4.4.2 数据流图分析
        4.4.3 软件结构
    4.5 教学计划
        4.5.1 功能及数据库逻辑描述
        4.5.2 数据流分析
        4.5.3 软件结构
    4.6 选课模块
        4.6.1 功能及数据库逻辑
        4.6.2 数据流分析
        4.6.3 软件结构
        4.6.4 网上报名
    4.7 考试模块
        4.7.1 正考
        4.7.2 补考
        4.7.3 功能及数据库逻辑描述
        4.7.4 数据流分析
        4.7.5 软件结构
    4.8 成绩管理
        4.8.1 功能及数据库逻辑描述
        4.8.2 数据流分析
        4.8.3 软件结构
    4.9 排课管理
        4.9.1 功能及数据库逻辑描述
        4.9.2 数据流分析
        4.9.3 软件结构
第五章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5.1 系统登录
    5.2 系统维护
        5.2.1 系统设置
        5.2.2 权限维护
    5.3 学生管理
    5.4 师资管理
    5.5 教学计划管理
        5.5.1 课程库管理
        5.5.2 教学任务管理
    5.6 智能排课
        5.6.1 排课结构表设置
        5.6.2 系统智能排课
        5.6.3 查询打印功能
    5.7 考试管理
        5.7.1 场地考试信息设置
        5.7.2 考试时间安排
    5.8 选课管理
        5.8.1 选课规则调整
        5.8.2 选课性能优化
    5.9 成绩管理
        5.9.1 成绩导入
        5.9.2 成绩修改
    5.10 毕业生管理
        5.10.1 毕业资格审核
        5.10.2 学位资格审核
    5.11 web 服务管理
        5.11.1 学生 WEB 操作功能
        5.11.2 教师 WEB 操作功能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2.1 学分制
        2.1.1 学分制的起源
        2.1.2 学分制及其特点分析
        2.1.3 学分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2.1.4 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在我国高校的推行情况
    2.2 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与内容
        2.2.1 学分制对教务管理的要求
        2.2.2 学分制下教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2.3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问题
        2.3.2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
        2.3.3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
        2.3.4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问题
3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6]
    3.1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目标
    3.2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流程
    3.3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3.4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1 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
        4.1.1 方法的选择
        4.1.2 层次分析法
        4.1.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2 权重的确定
    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4 个案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改进的建议
    5.1 制定系统建设标准,加强信息资源管理
    5.2 构建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5.3 加强高校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管理
        5.3.1 网络安全方面
        5.3.2 系统安全运行方面
    5.4 建立科学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5.4.1 软件设计的人性化
        5.4.2 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功能模块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教务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外教务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教务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学籍管理子系统
        2.1.1 学籍管理子系统现状分析
        2.1.2 学籍管理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2.2 教学管理子系统
        2.2.1 教学管理子系统现状分析
        2.2.2 教学管理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2.3 教学评价管理子系统
        2.3.1 教学评价管理子系统现状分析
        2.3.2 教学评价管理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2.4 教务管理系统性能
        2.4.1 系统性能现状分析
        2.4.2 系统性能存在的问题
    2.5 结论
第三章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设计
    3.1 系统总体目标及框架
    3.2 学籍管理子系统优化
    3.3 教学管理子系统优化
    3.4 教学评价管理子系统优化
    3.5 教务管理系统新增模块
        3.5.1 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管理子系统
        3.5.2 项目申报管理子系统
    3.6 系统性能优化
        3.6.1 多层 Java EE 架构
        3.6.2 系统部署环境优化
第四章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的实施
    4.1 项目组织与实施规范
        4.1.1 项目组织
        4.1.2 项目实施规范
    4.2 项目管理与质量监控
        4.2.1 项目管理
        4.2.2 项目质量监控
    4.3 项目测试与运行
    4.4 技术跟踪服务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感性工学的教务系统界面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管理系统界面设计现状
        1.2.2 感性工学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2章 信息管理系统界面优化研究
    2.1 信息管理系统界面概述
        2.1.1 信息管理系统介绍
        2.1.2 用户界面的定义
        2.1.3 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交互模型
    2.2 Web 界面设计的一般流程
    2.3 界面设计优化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感性工学及其在界面优化中的应用
    3.1 感性工学的概念
    3.2 感性工学的研究流程和方法
    3.3 感性设计的常用方法
        3.3.1 0 阶感性概念法
        3.3.2 眼动跟踪技术
        3.3.3 语义差异法
        3.3.4 情感测量方法
    3.4 感性工学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3.4.1 感性的界面设计
        3.4.2 Web 界面的感性要素
        3.4.3 感性的 Web 界面设计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感性的教务管理系统
    4.1 教务系统用户感性需求分析
        4.1.1 教务系统的用户群研究
        4.1.2 教务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4.2 教务系统的感性要素分析
        4.2.1 教务系统界面的视觉元素分析
        4.2.2 教务系统界面的听觉元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感性工学的教务系统界面设计与优化
    5.1 教务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5.1.1 教务系统的总体设计
        5.1.2 学籍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1.3 选课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1.4 成绩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2 教务系统界面的感性设计
        5.2.1 教务系统界面感性设计流程
        5.2.2 教务系统用户感性需求调查
        5.2.3 教务系统的感性测量
        5.2.4 教务系统界面感性要素提取
        5.2.5 教务系统界面感性设计的实现
        5.2.6 界面设计方案的感性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职业院校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论文章节安排和结构安排
2 需求分析
    2.1 用户需求分析
        2.1.1 教务管理现状
        2.1.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2.2 业务流程分析
        2.2.1 学籍管理
        2.2.2 教学计划管理
        2.2.3 教材管理
        2.2.4 排课管理
        2.2.5 选课管理
        2.2.6 成绩管理
        2.2.7 考务管理
    2.3 系统性能需求
        2.3.1 网络环境下的多用户需求
        2.3.2 数据安全性
    2.4 数据流程分析
    2.5 系统的概念模型
3 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设计目标
    3.2 系统总框架设计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3.1 学籍管理
        3.3.2 教材管理
        3.3.3 选课管理
        3.3.4 成绩管理
        3.3.5 排课管理
    3.4 数据库设计
        3.4.1 数据库设计原则
        3.4.2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3.4.3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3.5 功能详细设计
        3.5.1 学籍管理
        3.5.2 成绩管理
        3.5.3 教学计划管理
        3.5.4 课程管理
        3.5.5 教材管理
        3.5.6 选课管理
        3.5.7 排课管理
    3.6 系统安全设计
        3.6.1 教师用户
        3.6.2 学生门户
4 系统主要模块的实现与测试
    4.1 系统维护模块的实现
    4.2 教学计划管理模块
        4.2.1 课程库管理
        4.2.2 教学计划管理
        4.2.3 专业信息管理
    4.3 教学安排
        4.3.1 网上选课
        4.3.2 排课管理
    4.4 学生管理模块
        4.4.1 学生信息维护
        4.4.2 学生档案管理
        4.4.3 学生注册
        4.4.4 学生学籍异动
    4.5 考务管理模块
    4.6 学生成绩管理
    4.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学分制下教务管理改革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学分制
二、学分制下教务管理面临的新情况
    (一) 管理过程动态化
    (二) 管理对象个性化
    (三) 管理手段系统化、网络化
三、目前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资源的客观限制
    (二) 教务管理队伍的相对薄弱
    (三) 信息系统的效能发挥不够
四、学分制下教务管理改革思路及措施
    (一) 健全学分制教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1. 学分制教务管理制度
        2. 学分制教务管理工作流程
    (二) 加大教学条件建设, 优化资源分配
    (三) 完善教务管理系统
    (四) 加强教务管理队伍建设
五、结语

四、学分制教务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学分制下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J]. 林秀珠.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2]学分制下研究生课程排课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 何元园.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3]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D]. 彭锦. 武汉大学, 2018(01)
  • [4]基于B/S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分析[J]. 李志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09)
  • [5]基于Web Service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响. 苏州大学, 2014(04)
  • [6]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研究[D]. 张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7]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研究[D]. 谭艳. 南华大学, 2014(02)
  • [8]基于感性工学的教务系统界面设计与优化[D]. 范慧玲.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4)
  • [9]职业院校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郑子苹.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学分制下教务管理改革思考与实践[J]. 居丽英.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标签:;  ;  ;  ;  

学分制教务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