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镍和镉(论文文献综述)
丁军,王振艳,董娜[1](2021)在《镍镉电池污泥资源化酸化阶段关键参数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用10%硫酸开展了镍镉电池污泥酸化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用10%硫酸酸化时,混合液的pH值为4,泥浆中的可溶物基本溶解;在搅拌时间30 min后泥浆中可酸化物质溶解完全;用30%双氧水沉淀混合液铁钙干扰物,铁钙完全沉淀析出时最佳pH值为6。
蔡云婷,俞小花,史春阳[2](2019)在《镍基电池的回收及锌镍电池负极回收技术》文中提出综述了镍基电池回收再生的方法,并分析了目前镍基电池常用的火法、湿法回收以及再生技术的利弊,提出了一种锌镍电池回收再生思路,并对该思路中负极回收方法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该锌镍电池回收再生思路具备一定可行性,且该思路下负极回收效果良好;采用硝酸浸出可使废阴极中Zn和Cu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9.94%和99.99%;采用锌粉置换和萃取法均可使浸出液净化过程中杂质铜的去除率达99%以上.
张灵恩[3](2018)在《固体废弃物中稀散金属锗、镓和铟的富集、真空分离提取机制与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子通讯、光伏、新能源、航天技术的发展,稀散金属锗、镓和铟在这些领域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且它们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锗、镓和铟资源十分稀缺。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锗、镓和铟是缓解它们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稀散金属在废物中以不同的化学形态存在,分布分散,且含量很低;另外,废物中还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有机物,重金属等,这些特点都增加了它们的回收难度。因此,稀散金属废弃物的回收过程不同于矿物冶金过程。本文围绕不同化学形态锗、镓和铟废物——粉煤灰,废弃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废弃液晶面板开展研究,针对废物中锗、镓和铟的分布特点与回收难点,提出了锗、镓和铟的“富集-真空分离”回收思路。通过实验对其富集规律、真空分离提取机制与条件优化的研究,提出了环境友好的回收工艺体系,并建立了真空还原-氯化蒸馏回收粉煤灰中的锗,热解-真空分解联用回收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镓以及机械剥离-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回收废弃液晶面板中铟的工艺。针对GeO2粉煤灰无机废物体系中锗的富集与真空分离的研究,提出了真空还原-氯化蒸馏工艺过程,并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曲面分析方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真空还原过程,粉煤灰中的锗以Ge/GeO2化学形态进入冷凝产品。在1193 K的温度和系统压力259.63 Pa,添加16.64 wt.%的焦炭,锗分离率可以达到93.35%。中试实验验证了回收的实际效果,在1473 K的反应温度,1-10 Pa的系统压力以及40 min的反应时间,锗分离率为94.64%。真空反应后的残渣毒性浸出值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它不是危险废物。通过真空还原分离技术实现了粉煤灰中锗的富集与真空分离,再经过氯化蒸馏和还原过程,实现了锗的纯化并制备出纯锗。在废弃太阳能电池组件GaAs化合物复杂废物体系中镓的富集与真空分离的研究中,通过TGA-MS分析,确定了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塑料有机物主要是EVA组分。在热解温度773 K,0.5 L/min的N2流量,30 min的热解时间的条件下,太阳能板材中有机物接近100%的去除率。通过热力学、动力学以及饱和蒸汽压的计算分析了镓和砷的分离规律;并通过实验确定了砷化镓真空分解回收的最优条件:在反应温度1173 K,系统压力1 Pa和粒径在<0.3mm的条件下,镓和砷可以实现分离与回收。通过机械剥离过程首先从废弃液晶面板In2O3-有机物复杂废物体系中得到了富集液晶和铟的剥离产品。其次,TGA-MS和GC-MS分析确定了剥离产品中的液晶类型,它的液晶类型主要是TFT型液晶。对比载气热解和真空热解,选择了真空热解作为去除液晶的方式。通过PVC真空氯化实验,成功地以InCl3形式回收了铟,并制备了覆碳纤维。基于PVC与剥离产品中C,H,Cl,In元素的最大化利用问题,提出了固体废弃物中元素循环的概念,固体废弃物中的元素可以通过元素循环来实现废物回收的最大化。最后,利用元素循环的思路,提出了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回收铟的工艺过程,阐明了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中有机物分解、吸附和碳化过程机制。最优条件为:分子筛粒径<0.3mm,热解温度为773 K,系统压力为5000 Pa,添加30%分子筛,热解碳纤维主要是无机碳。在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过程中,铟回收率可以达到8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真空还原-氯化蒸馏回收粉煤灰中的锗,热解-真空分解联用回收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镓以及机械剥离-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回收废弃液晶面板中的铟工艺体系。通过富集-真空分离工艺与传统回收工艺在回收技术和环境方面的比较,显示出富集-真空分离工艺在处理含稀散金属锗、镓和铟的固体废弃物中的优势。本研究为推进固体废弃物中稀散金属锗、镓和铟回收的工业化,稀散金属的绿色循环再生和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李固[4](2016)在《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几种重金属的萃取及回收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再加上工厂的不合法排放以及城市中固体废弃物随意的丢弃,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由于其重金属的毒性,对环境和人类存在巨大威胁。因此,近年来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因为萃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小、能耗低的优点,利用萃取技术对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吸引了广大科研者们的关注。然而,因为萃取剂、材料以及反应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实验室而未能走进工业生产,因此本文研究了有机磷类萃取剂萃取回收环境固体废弃物中的有价重金属,以符合工业生产为目的,研究合理的反应条件,对工业废渣中的钴、电镀淤泥中的镍以及废旧镍镉电池中的镉和镍分别进行回收。研究有机磷类萃取剂P507对钴离子的萃取效果。先探讨有机磷类萃取剂P507的最佳萃取条件,如pH值、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皂化率以及萃取剂含量对萃取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硫酸用量和双氧水用量对含钴冶金工业废渣浸出钴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回收的钴离子并用草酸合成草酸钴产品,经分析,最后钴离子的回收率达98%,草酸钴中含钴量31.34%。研究探讨P204与P507对镍的最佳萃取条件如pH值、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皂化率以及萃取剂含量等萃取条件,并对比两者的萃取效果,然后选用效果最好的萃取剂进行对电镀淤泥中镍的实样萃取。同时分析含镍电镀淤泥的成份,考察硫酸用量和双氧水用量对浸出镍离子的优化条件。最终选用萃取率达95%的P507萃取回收镍,再用草酸为原料生产草酸镍作为最终产品,经分析,镍离子的萃取率高达96%以上,草酸镍中含镍量23.25%。研究有机磷类萃取剂P204与P507对镉离子的萃取回收的最佳萃取条件,如pH值、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皂化率以及萃取剂含量,并且比较萃取效果及其综合效果,选取出最适合工业生产的萃取剂进行后续的实样萃取研究;同时分别考察了镍镉电池阴阳两极材料的成分以及对其成分浸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在最佳条件浸出萃取后,用碳酸钠与镉生产碳酸镉,用草酸与镍生产草酸镍作为最终产品,分析得镉回收率高达99%,镍回收率高达100%,碳酸镉中含镉量63.45%,草酸镍含镍量23.43%。通过以上三个体系的研究,有机磷类萃取剂不但购买方便,且萃取后钴,镍,镉的回收率较高,终产品的含金属量也令人满意。
聂发辉,刘荣荣,张慧敏,刘占孟[5](2015)在《工业废水中镍的去除与回收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针对国内外对于含镍废物综合处理的研究的不足,从物化、生物法评述了国内外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滤法、吸附法、生物修复法和电化学法处理含镍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类型的含镍废物的处理方法及金属镍回收方式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和不足。认为含镍废物回收技术工艺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加强传统冶金与机械处理、电解冶金进行组合使用,通过机械处理中破碎、磁选作为预处理筛选出镍富集体,利用电解冶金提炼金属镍的高纯度特点,加强组合方法的机理研究,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在较低的成本下能提高的镍回收率和纯度。
张彬,罗本福,谷晋川,梅自良[6](2014)在《废旧镍氢电池回收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严峻,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不仅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文章介绍了镍氢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重点综述了废旧镍氢电池的处理方法和湿法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现有废旧镍氢电池主要处理技术有机械法、火法、湿法、生物法、正负极分开处理技术和废旧镍氢电池再生技术。湿法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酸的种类、酸的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搅拌强度等。对废旧镍氢电池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今后可加强废旧镍氢电池生物法处理技术、直接再生技术处理性能、废旧镍氢电池组合处理工艺、废旧镍氢电池处理的工业化应用及废旧镍氢电池处理方法经济效能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程俊华,张健,徐新民,陈刚,李功宁,王沛钊[7](2012)在《废镍镉电池处置和金属回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系统地介绍了处置废镍镉电池所涉及预处理、蒸馏、浸出、湿法分离和三废处理的关键技术,尤其是真空冶金、生物冶金、乳状液膜分离的研究成果,并对比了不同工艺对环境的影响。
周淼[8](2012)在《废旧手机电池回收现状和建议》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手机高速发展的时期,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6年11月份的最新统计,国内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达4.32亿。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生产和消费国。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对手机外观、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进一步的缩短了手机更新的周期。淘汰的手机产生了大量废旧电池,为了克服手机电池对环境引起的污染,本文阐述了废旧手机电池的危害、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价值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状况及其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并展望了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前景。
李薛君,田月[9](2011)在《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手机电池的发展、应用情况和废手机电池对环境的危害,综合描述了废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开发现状,国内外回收处理废旧手机电池的方法,分析了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简要综合叙述了目前应用的各种回收工艺,并对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黄魁[10](2011)在《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有价值金属的回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废旧电池含有毒有害物质及有价值金属元素,有效安全处置与回收废旧电池中有价值金属,不但可以解决目前因废旧电池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缺少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废旧电池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致使废旧电池难以得到安全的处置与高效资源化。本论文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废旧镍镉和镍氢电池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废旧镍镉、镍氢电池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确定镉和铁、镍、钴等磁性金属为回收目标金属,并根据废旧镍镉、镍氢电池的物质组成及镉的易挥发性及铁、镍、钴与其它金属间的磁性强弱的差异,提出破碎、真空蒸馏和磁选工艺结合处理废旧镍镉、镍氢电池的新方法。本论文从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各金属组元的真空蒸馏分离热力学、动力学角度出发,研究了真空蒸馏分离镉的原理与机制及主要金属元素的真空蒸馏分离规律,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优化真空蒸馏工艺参数,使有害金属镉得到回收。基于金属间的磁性强弱的差异,本论文采用磁选工艺进一步分离与提纯真空蒸馏后的残余物,对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铁、镍、钴的磁选分离机理与规律进行研究,以达到对铁、镍和钴这些有价值金属进行回收的目的。基于废镍镉、镍氢电池各组分在同一温度下具有不同的蒸气压,通过真空蒸馏分离工艺,将镉等低熔点高蒸气压金属从混合金属中分离,本文以2/3AA型号废旧镍镉电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真空蒸馏分离镉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及蒸发-冷凝规律。结果表明:镉在真空蒸馏过程中经历了从氢氧化物到氧化物到单质到蒸气形态的转化。拆解和破碎过程中,有些塑料及纤维没有被分离,而是粘附着电极材料,在真空蒸馏过程中这些塑料及纤维会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发生热解,产生一氧化碳,还原系统中的氧化物。L16(44)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真空蒸馏分离可以将镉从不同品牌和形状的镍镉电池中有效回收。在0.1~3.1 Pa的动态压强,1073 K加热温度,2.5小时加热时间,2 wt%活性炭加入量条件下,五种不同品牌、型号和形状的废旧镍镉电池中镉的回收率超过99.5%,回收的镉的纯度超过99%。基于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各金属元素的磁性差异,本文通过磁力分选工艺,在不均匀的磁场中,将铁、镍、钴等磁性金属从真空蒸馏后残余物中分离。磁选实验表明,滚径为0.16米的磁选机,在线速度为0.25-0.5 m/s,颗粒粒径在0.5-2毫米范围内时,磁选的分选效果及回收产物的品质均较好,回收率超过97%以上。磁选工艺使真空冶金后镍镉、镍氢电池的残余物得到进一步分离与提纯,该工艺使真空蒸馏工艺变得更简单、更高效,并且有助于金属的进一步分选和回收。环境效益评估结果表明,采用真空蒸馏分离工艺和机械-物理工艺处理废旧镍镉、镍氢电池,电池中的主要金属成分,尤其是毒性较强、含量较多的镉和镍,被转化为可重复利用的产品,该工艺减轻了镉和镍对环境的危害。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真空蒸馏分离法和机械-物理法回收镍镉、镍氢电池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因此,破碎、真空蒸馏和磁选工艺结合处理废旧镍镉、镍氢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的方法。
二、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镍和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镍和镉(论文提纲范文)
(1)镍镉电池污泥资源化酸化阶段关键参数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仪器、药剂及材料 |
1.2 实验步骤 |
1.2.1 测定污泥完全酸化时的pH值 |
1.2.2 测定污泥可溶物完全溶解时的搅拌时间 |
1.2.3 测定30%双氧水除去铁和钙离子时的pH值 |
2 结果与讨论 |
2.1 pH对污泥完全酸化的影响 |
2.2 搅拌时间对污泥可溶物溶解时间的影响 |
2.3 pH对30%双氧水除去铁和钙离子效果的影响 |
3 结 论 |
(2)镍基电池的回收及锌镍电池负极回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镍基电池及回收再生方法 |
1.1 镍基电池 |
1.2 废旧电池回收再生前期处理 |
1.2.1 放电处理 |
1.2.2 电池拆解和破碎筛分 |
1.3 废旧镍基电池回收技术 |
1.3.1 火法回收技术 |
1.3.2 湿法回收技术 |
1.3.3 直接再生技术 |
2 锌镍电池的回收再生 |
2.1 镍正极的回收 |
2.2 锌负极的回收 |
3 锌镍电池负极回收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酸浸 |
3.2 净化 |
4 结论 |
(3)固体废弃物中稀散金属锗、镓和铟的富集、真空分离提取机制与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散金属及其战略意义 |
1.1.1 稀散金属 |
1.1.2 稀散金属的战略意义 |
1.2 锗、镓和铟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领域 |
1.2.1 锗的性质与应用领域 |
1.2.2 镓的性质与应用领域 |
1.2.3 铟的性质与应用领域 |
1.3 锗、镓和铟固体废弃物回收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1.3.1 直接填埋造成资源浪费 |
1.3.2 不当回收引发环境问题 |
1.4 锗、镓和铟的分离回收技术 |
1.4.1 火法回收技术 |
1.4.2 湿法回收技术 |
1.4.3 其他回收技术 |
1.5 真空冶金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真空冶金分离技术 |
1.5.2 真空冶金应用于分离废弃合金中金属 |
1.5.3 真空冶金应用于分离电子废弃物中金属 |
1.5.4 真空冶金应用于分离其他固体废弃物中金属 |
1.6 课题的提出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锗、镓和铟固体废弃物组成、“富集-真空分离”回收思路与工艺设计 |
2.1 引言 |
2.2 锗、镓和铟的固体废弃物组成 |
2.2.1 粉煤灰的组成 |
2.2.2 废弃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组成 |
2.2.3 废弃液晶面板的组成 |
2.3 锗、镓和铟固体废弃物的“富集-真空分离”回收思路 |
2.4 锗、镓和铟固体废弃物的富集和真空分离工艺设计 |
2.4.1 粉煤灰中锗的富集和真空分离工艺设计 |
2.4.2 废弃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镓的富集和真空分离工艺设计 |
2.4.3 废弃液晶面板中铟的富集和分离工艺设计 |
2.5 实验设备与检测分析 |
2.5.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5.2 检测与分析仪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锗、镓和铟化合物的真空反应原理与分离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真空还原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 |
3.2.1 真空还原过程热力学原理 |
3.2.2 真空还原过程动力学原理 |
3.3 金属分离的饱和蒸汽压分析 |
3.4 二氧化锗真空还原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
3.4.1 二氧化锗的还原反应热力学分析 |
3.4.2 二氧化锗的还原反应动力学分析 |
3.5 金属锗及其氧化物饱和蒸汽压分析 |
3.6 氧化铟真空还原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
3.6.1 氧化铟的还原反应热力学分析 |
3.6.2 氧化铟的还原反应动力学分析 |
3.7 金属铟及其氧化物饱和蒸汽压分析 |
3.8 砷化镓真空分解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
3.8.1 砷化镓的分解反应热力学分析 |
3.8.2 砷化镓的分解反应动力学分析 |
3.9 镓和砷的饱和蒸汽压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eO_2粉煤灰无机废物体系中锗的富集与真空分离 |
4.1 引言 |
4.2 真空还原-氯化蒸馏过程设计与步骤 |
4.2.1 真空还原-氯化蒸馏过程设计 |
4.2.2 真空还原-氯化蒸馏实验步骤 |
4.3 真空还原冶金过程 |
4.3.1 粉煤灰碳还原反应的热重分析 |
4.3.2真空还原冶金过程单因素实验 |
4.3.3 真空还原冶金过程的响应曲面优化 |
4.4 冷凝产品及残渣分析 |
4.4.1 冷凝产品组分分析 |
4.4.2 残渣的组分分析 |
4.5 锗回收的中试实验 |
4.6 粉煤灰真空还原过程的机理分析 |
4.7 氯化蒸馏过程 |
4.7.1 氯化蒸馏过程的优化 |
4.7.2 氯化蒸馏过程的机理分析 |
4.8 纯金属锗的制备与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弃太阳能电池组件Ga As化合物复杂废物体系中镓的富集与真空分离 |
5.1 引言 |
5.2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成分分析 |
5.3 N_2热解-真空分解实验 |
5.4 N_2热解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板材 |
5.4.1 板材塑料组分的确定 |
5.4.2 N_2热解的影响因素 |
5.4.3 热解产品分析 |
5.5 GaAs真空分解过程的影响 |
5.5.1 真空分解反应的影响因素 |
5.5.2 真空分解产品分析 |
5.6 废弃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镓回收的工艺的提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废弃液晶面板In_2O_3~-有机物复杂废物体系中液晶的去除和铟的富集 |
6.1 引言 |
6.2 废弃液晶面板的机械剥离过程 |
6.2.1 机械剥离过程 |
6.2.2 机械剥离产品的组分 |
6.3 机械剥离产品中液晶的类型 |
6.3.1 机械剥离产品的热重分析 |
6.3.2 液晶类型及成分分析 |
6.4 机械剥离产品中液晶的真空热解的热重和动力学分析 |
6.4.1 载气热解和真空热解的热重分析 |
6.4.2 载气热解和真空热解的动力学分析 |
6.5 真空热解对液晶去除的影响 |
6.5.1 热解温度的影响 |
6.5.2 系统压力的影响 |
6.5.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6.6 真空热解产品的分析表征 |
6.6.1 真空热解油产物分析 |
6.6.2 真空热解气产物分析 |
6.7 真空热解机理分析 |
6.8 机械剥离产品中铟的富集 |
6.8.1 真空热解温度对铟富集的影响 |
6.8.2 系统压力对铟富集的影响 |
6.8.3 反应时间对铟富集的影响 |
6.9 机械剥离-真空热解分离液晶和富集铟过程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废弃液晶面板In_2O_3~-有机物复杂废物体系中铟的真空分离 |
7.1 引言 |
7.2 PVC真空氯化回收富集产品中的铟 |
7.2.1 PVC真空氯化回收铟实验设计 |
7.2.2 真空氯化回收铟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 |
7.2.3 真空氯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7.2.4 氯化铟产品的形貌与化学成分分析 |
7.2.5 碳纤维形成的形貌与影响 |
7.2.6 碳纤维形成机理 |
7.2.7 覆碳纤维分子筛的吸附性能分析 |
7.2.8 PVC真空氯化回收铟过程中C,H,Cl,In的元素循环 |
7.3 固体废弃物中元素循环的新思路 |
7.3.1 元素循环概念的提出及其定义 |
7.3.2 固体废弃物中元素循环的实现 |
7.4 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过程分离富集产品中的铟 |
7.4.1 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分离铟过程的提出 |
7.4.2 碳吸附剂选择及其特性 |
7.4.3 控碳热解过程中参数的优化 |
7.4.4 控碳热解与碳纤维形成机制 |
7.4.5 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与焦炭还原分离铟过程的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锗、镓和铟固体废弃物回收工艺的建立 |
8.1 引言 |
8.2 真空还原-氯化蒸馏回收粉煤灰中的锗的工艺建立 |
8.3 热解-真空分解联用回收废弃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镓工艺建立 |
8.4 机械剥离-控碳热解-真空自还原回收废弃液晶面板中的铟工艺建立 |
8.5 富集-真空分离工艺与传统湿法回收工艺的比较 |
8.5.1 回收技术评价 |
8.5.2 环境评价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已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获奖情况 |
(4)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几种重金属的萃取及回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1.2 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的种类 |
1.2.1 矿业固体废物 |
1.2.2 工业固体废物 |
1.2.3 城市垃圾 |
1.2.4 危险废物 |
1.3 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
1.4 固体废弃物中重金属回收技术 |
1.4.1 火法冶金技术 |
1.4.2 生物冶金技术 |
1.4.3 湿法冶金技术 |
1.5 萃取技术 |
1.5.1 萃取剂 |
1.5.1.1 有机磷类萃取剂 |
1.5.2 反萃取及反萃取液 |
1.6 萃取在重金属回收中的应用 |
1.6.1 科研中的萃取研究 |
1.7 本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
1.7.1 本课题的意义 |
1.7.2 本研究内容 |
第2章 冶金工业废渣中钴的萃取及回收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 |
2.2.2 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萃取前准备 |
2.3.2 条件优化 |
2.3.3 含钴固体废渣实样前处理和浸出 |
2.3.4 浸出液萃取和反萃取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工业废渣的成分分析 |
2.4.2 最佳条件的探讨 |
2.4.2.1 pH值对萃取的影响 |
2.4.2.2 萃取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2.4.2.3 P507皂化率对萃取的影响 |
2.4.2.4 P507含量对萃取的影响 |
2.4.3 P507萃取原理 |
2.4.4 对含钴冶金工业废渣的实际萃取研究 |
2.4.4.1 硫酸用量对含钴冶金工业废渣浸出的影响 |
2.4.4.2 双氧水含量对含钴冶金工业废渣浸出的影响 |
2.4.4.3 实样的萃取与反萃取 |
2.5 小结 |
第3章 电镀淤泥中镍的萃取及回收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 |
3.2.2 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萃取前准备 |
3.3.2 条件优化 |
3.3.3 含镍电镀淤泥实样前处理和浸出 |
3.3.4 浸出液萃取和反萃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电镀淤泥成分分析 |
3.4.2 最佳条件研究 |
3.4.2.1 pH值对萃取的影响 |
3.4.2.2 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
3.4.2.3 时间对萃取的影响 |
3.4.2.4 萃取剂含量对萃取的影响 |
3.4.2.5 皂化率对萃取的影响 |
3.4.3 对比两种萃取剂效果 |
3.4.4 对实样电镀淤泥的实际萃取 |
3.4.4.1 硫酸用量对含镍电镀淤泥浸出镍的影响 |
3.4.4.2 双氧水用量对含镍电镀淤泥浸出镍的影响 |
3.4.4.3 实样的萃取与反萃取 |
3.5 小结 |
第4章 废旧电池中的镉、镍的萃取回收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 |
4.2.2 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萃取前准备 |
4.3.2 条件优化 |
4.3.3 实样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废旧镍镉电池成分分析 |
4.4.2 最佳条件探索 |
4.4.2.1 pH值对萃取的影响 |
4.4.2.2 时间对萃取的影响 |
4.4.2.3 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
4.4.2.4 皂化率对萃取的影响 |
4.4.2.5 有机萃取剂含量对萃取的影响 |
4.4.3 萃取剂的效果比较 |
4.4.4 废弃镍镉电池实样萃取 |
4.4.4.1 硫酸用量对镍镉电池阴极材料浸出的影响 |
4.4.4.2 温度对镍镉电池阴极材料浸出的影响 |
4.4.4.3 双氧水对浸出镍镉电池阴极材料浸出的影响 |
4.4.4.4 硫酸用量对镍镉电池阳极材料浸出的影响 |
4.4.4.5 双氧水对镍镉电池阳极材料浸出的影响 |
4.4.5 产品分析 |
4.4.5.1 碳酸镉分析 |
4.4.5.2 草酸镍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5)工业废水中镍的去除与回收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废水中镍的去除方法 |
1.1化学沉淀法 |
1.2离子交换 |
1.3膜滤 |
1.4吸附 |
1.5电化学 |
1.6生物修复 |
2各种废料中镍的回收技术 |
2.1废电池中镍的回收 |
2.1.1废镍镉电池中镍的回收 |
2.1.2废镍氢电池中镍的回收 |
2.2废催化剂镍的回收 |
2.3废弃电器和电子设备镍的回收 |
2.4其他来源 |
3结语与展望 |
(6)废旧镍氢电池回收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镍氢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
1.1镍氢电池结构 |
1.2工作原理 |
2镍氢电池回收处理技术 |
2.1机械回收法 |
2.2火法冶金技术 |
2.3湿法冶金技术 |
2.4生物冶金技术 |
2.5正负极分开处理技术 |
2.5.1正极常用处理技术 |
2.5.2负极常用处理技术 |
2.6废旧镍氢电池再生技术 |
3湿法处理工艺主要影响因素 |
4结论及研究展望 |
(8)废旧手机电池回收现状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废旧手机电池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
2、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价值和意义 |
3、国内外废旧手机电池的回收利用状况 |
3.1 国外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状况 |
3.2 我国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状况 |
4、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 |
5、前景及展望 |
6、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措施与建议 |
(9)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手机电池应用现状 |
1.1 镍镉电池 |
1.2 镍氢电池 |
1.3 锂离子电池 |
2 废旧充电电池的回收利用现状 |
2.1 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的价值和意义 |
2.2 国外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状况 |
2.3 我国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状况 |
2.4 国内外回收处理废旧手机电池的方法 |
2.4.1 废旧镍镉电池: |
2.4.1.1 干法 |
2.4.1.2 湿法工艺 |
2.4.2 废旧镍氢电池的回收 |
2.4.3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 |
2.4.4 废旧电池的塑料回收[3, 25] |
3 前景与展望 |
(10)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有价值金属的回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旧电池的环境问题与资源化价值 |
1.2.1 废旧电池的主要污染物及释放途径 |
1.2.2 废旧电池对人类和环境的伤害效应 |
1.2.3 废旧电池的资源化价值 |
1.3 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我国废旧电池的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2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2.1 湿法冶金 |
1.3.2.2 生物冶金法 |
1.3.2.3 火法冶金法 |
1.3.2.4 机械-物理法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仪器 |
2.3.1 分析检测仪器 |
2.3.2 分选设备 |
2.3.2.1 真空设备 |
2.3.2.2 磁选设备 |
2.4 课题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2.4.1 拆解 |
2.4.2 破碎 |
2.4.3 物料分类 |
2.4.4 真空蒸馏 |
2.4.4.1 单因素实验 |
2.4.4.2 正交实验设计 |
2.4.5 磁选 |
2.4.6 环境评估和经济分析 |
第三章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的组分分析 |
3.1 引言 |
3.2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电极材料的物理性质 |
3.3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 |
3.4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电极材料的物相鉴定 |
3.5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的物质组成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蒸馏分离镉的原理与机制 |
4.1 引言 |
4.2 各金属组元的真空蒸馏分离热力学研究 |
4.2.1 金属元素在真空高温下分离的可行性判据 |
4.2.2 化合物在真空中热碳还原机理 |
4.3 各金属组元的真空蒸馏分离动力学研究 |
4.3.1 压强对真空蒸馏分离镉蒸发速率的影响 |
4.4 真空蒸馏分离镉单因素实验设计 |
4.4.1 各因素对真空蒸馏分离镉的影响 |
4.4.2 真空蒸馏回收产品及残余物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旧镍镉电池中主要金属元素的真空蒸馏分离规律 |
5.1 引言 |
5.2 废旧镍镉电池主要金属元素的真空蒸馏分离规律及在高温条件下行为研究 |
5.2.1 真空蒸馏分离镉的温度、压强变化规律 |
5.2.2 真空蒸馏分离镉的正交实验设计 |
5.2.3 废旧镍镉电池中镉的蒸发规律 |
5.2.4 废旧镍镉电池中主要金属元素在不同加热时间条件下行为研究 |
5.2.5 废旧镍镉电池中主要金属元素在不同料层厚度及活性炭粉末添加量条件下行为研究 |
5.2.6 方差分析和假设检验模型与参数估计 |
5.2.7 真空蒸馏分离镉最佳工艺参数及其验证 |
5.3 冷凝系统的设计 |
5.3.1 镉的冷凝相的状态 |
5.3.2 冷凝方式和冷凝器形式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铁、镍、钴的磁选分离机理与规律 |
6.1 引言 |
6.2 磁选分离机理分析 |
6.2.1 磁选分离原理 |
6.2.2 磁力分选铁、镍、钴的可行性判据 |
6.3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铁、镍、钴的磁选分离规律 |
6.3.1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铁、镍、钴的磁选分离规律 |
6.3.2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机磁选工艺物料衡算 |
6.4 磁选工艺对真空蒸馏工艺的影响 |
6.4.1 磁选工艺各金属的回收率 |
6.4.2 磁选工艺对真空蒸馏工艺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境效益评估及经济分析 |
7.1 引言 |
7.2 环境效益评估 |
7.3 经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四、从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镍和镉(论文参考文献)
- [1]镍镉电池污泥资源化酸化阶段关键参数实验研究[J]. 丁军,王振艳,董娜. 广州化工, 2021(05)
- [2]镍基电池的回收及锌镍电池负极回收技术[J]. 蔡云婷,俞小花,史春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9(06)
- [3]固体废弃物中稀散金属锗、镓和铟的富集、真空分离提取机制与工艺研究[D]. 张灵恩.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4]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几种重金属的萃取及回收工艺研究[D]. 李固.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5]工业废水中镍的去除与回收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J]. 聂发辉,刘荣荣,张慧敏,刘占孟. 水处理技术, 2015(11)
- [6]废旧镍氢电池回收再利用研究[J]. 张彬,罗本福,谷晋川,梅自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1)
- [7]废镍镉电池处置和金属回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程俊华,张健,徐新民,陈刚,李功宁,王沛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06)
- [8]废旧手机电池回收现状和建议[J]. 周淼. 中国城市经济, 2012(03)
- [9]手机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J]. 李薛君,田月. 江西化工, 2011(02)
- [10]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有价值金属的回收研究[D]. 黄魁.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