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忽必烈汗》关于诗艺的审美接受(论文文献综述)
吕丽波[1](2021)在《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金钰[2](2021)在《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择取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城市——苏州与南京,以苏州通俗作家群体、苏州南社文人群体、南京高校师生群体、南京政学两界的文人群体为核心,从对应的“雅与俗”、“革命与诗意”、“新与旧”、“政与学”这四类颇具悖反性的文学取向入手,围绕文学创作、文学思潮、文学论争、文学批评、文学教育等多维度话题,集中关注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建构间的关系。并试图通过对自然地理要素、历史基因、文化选择等共性因子的提炼,进一步回答作为“城市”的区域文学史建构的可能,继而挖掘城市区域文学之于中国现代文学整体发展的特殊意义,为城市区域文学史建构提供一种学理性思考。绪论部分着重阐述了选题涉及的核心概念、论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价值。第一章从文化形态的历史渊源入手,对苏州、南京的历史文化生成进行概览式梳理。通过归纳绘画、建筑、文学等文艺形式中的苏州,展现一个具体可感的繁华商业都会形象,确证苏州市民文化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结合政治、商业、教育等多维视野,廓清文化旧都南京的荣辱变迁,进而揭示复合型城市文化的历史缘由。而对两座城市文化形态“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的探析,既有着对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指认和预设,也为深入挖掘两座城市的文学品格奠定基础。因此,本章致力于把握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间的有机关联,试图在“恒常”的文化基因中,通过“叛离”的文学实践找寻种种“变化”,由此引出“文学社群/文人群体”这一切入视角。第二章重点讨论苏州通俗作家群体与南社文人群体,勾勒民国时期文学苏州的大致轮廓。对于前者来说,“传统旧派精英”与“都市生活先锋”这两种身份的转换为挖掘新都市职业空间开辟了更多可能,预示着特殊时代语境下“雅”与“俗”的位移与嬗变。而同为“非都市精英”的南社群体也努力在“政治”与“文学”间找到实现存在价值之途径,于“革命”与“诗意”的纠缠中达到政治赋权与传统抒情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提炼文学苏州的几个关键词,把握文学苏州“戏谑”与“庄严”交织的历史真相,进而探究城市区域文学风貌与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等文化形态间的稳定关联。第三章以南京高校师生和政学两界间的文人群体为核心,铺陈民国时期文学南京的宏观面貌。南京高校不仅存在着国学研究会、潜社、如社等传统文人团体,也有着学衡派、国风社等亦新亦旧的文学社群,新旧文学力量间的冲突、对峙、渗透、转化成为该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象。同时,受特殊的行政地位和战时环境影响,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于南京大力展开,并涌现出“报国文学”创作、旧体诗词创作、“新进作家”的反抗创作等种种特殊的文学作品。此外,外籍作家的南京书写与本籍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亦十分瞩目,促进了民国时期南京区域文学的全面建构。在梳理的过程中,不难窥见历史文化传统、作家群体的文化选择与南京城市区域文学间的深刻联系。第四章在文学史史实的基础上,对“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何以可能”这一命题进行总结。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旨在深入探究区域的文化基因(自然地理要素、历史基因、文化选择)是如何作用于城市区域文学的价值标准、审美取向、艺术风貌等特征的。由此归纳出建构城市区域文学史的研究理路,为其他城市的区域文学史建构提供一种相对可行、可操作的借鉴模式。结语部分既点明了民国时期文学苏州、文学南京的个性品格与独特地位,也试图从文学价值、社会价值等不同层面,探讨建构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多重意义。附录部分为苏州与南京的文学大事记年表。本选题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严格意义上的时间范畴为1912年—1949年。但由于一些重要文学活动的发生早于民国元年(如南社结社前的队伍酝酿),故将年表的起始时间进行了前移。并且,该年表主要以苏州、南京的文学社群为主,兼论文学期刊、文学论争与文学思潮,而作家个人的文学创作不在整理范围内。
崔丹[3](2019)在《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作为英国第二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济慈虽生平遭际困顿、但却以独特的审美追求、深邃的诗评思想、别具一格的诗歌书写跻身于伟大诗人行列,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自省式诗人,济慈穷其一生,以诗铭志,但心中焦虑挥之不去。诗人对死亡、宗教、诗人身份、两性、阶级、与政治等皆充满焦虑之情,而这些焦虑归根结底反映出诗人对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即其对自我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集体身份认同中的性属身份认同和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持有深刻的焦虑之情。究其实质,济慈的身份认同焦虑产生在主体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从而体现出一体多面性、多层次性与交错性特点。诗歌书写成为济慈表达、展现与超越焦虑的方式。诗人不仅在与亲朋好友的鸿雁传书中表达身份认同焦虑,并且更以诗歌书写作为展现与超越身份认同焦虑的场域与实践,而对其深入地探讨是深刻理解济慈其人、其思与其诗的关键。相关文学批评理论与视角为此问题的剖析提供具体而坚实理论阐释与策略选择。笛卡尔有关主体意识,海德格尔有关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拉康、齐泽克等对“焦虑”等阐释可用于厘清身份认同焦虑问题;文艺复兴运动与浪漫主义思潮中有关死亡、生命、时空、宗教信仰等阐释可分析诗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阐释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身份论可探讨诗人的个体身份认同焦虑;拉康、齐泽克、福柯、格林布拉特等有关“凝视”理论、黑格尔的主仆关系阐释、吉尔伯特、古芭等女性主义话语与福柯有关性属、疯癫、规训等权力话语体系可探索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琳达·考利与安德森有关民族主义与国家身份建构等理论可分别分析诗人集体身份认同焦虑中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问题。诗人通过诗歌书写探讨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具体表现为对死亡的迫近与难以企及的宗教救赎持有焦虑之情。家门罹难、久病之躯、先辈与同仁的英年早逝等系列不幸令济慈感慨阳寿渐殁,诗名难酬,而其对生之渴望、死之恐惧凸显焦虑,死亡氛围、肺痨症状等遂成为诗歌书写中心,诗人通过书写向死而生、化死为生、以生蕴死、物我相生、物我两生来实现其对死亡焦虑超越的书写。济慈宗教态度的形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生长环境、文人挚友影响密不可分,诗人在诗歌中以“复魅”与“祛魅”的方式对宗教进行书写,期间尽透诗人的焦虑之情。但诗人并非园囿其中,而是在保存宗教积极元素基础上,融合希腊神学、凯尔特泛神论等凸显世俗人文主义精神元素来超越宗教身份认同焦虑,以此实现超越自我身份认同焦虑的夙愿。济慈虽集百家众长,但却致力于克服“影响的焦虑”,从而体现出个体身份认同焦虑。诗人在诗歌形式、风格、技巧、人物、情节等方面继承前驱与同侪诗人的诗歌精华基础上,剑走偏锋,形成独特的济慈式诗歌风格,实现克服前驱与同侪诗人“影响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诗人摒弃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坚持人文主义精神;摒弃莎士比亚的“宿命论”,凸显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体选择”;深化诗画越界、彰显基督教与泛神论博弈、升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超越弥尔顿;弥补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再现济慈式“崇高自然”;通过济慈式“想象自然”实现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摒弃柯勒律治理性哥特式想象,实现济慈式瑰丽幻想;摒弃拜伦的“现实书写”,实现济慈式“想象书写”;以“人道主义”精神升华雪莱的“英雄主义”思想。在性属关系书写中,济慈对男女两性皆充满浓郁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就诗歌对异性身份认同焦虑书写而言,济慈通过塑造代表摄政晚期父权制文化认同下的男性“凝视”中的“家中的天使”来表达自我对集体身份认同。但同时,诗人用通过刻画“淑女”充满性欲诱惑般的“反凝视”来展现女性对代表社会“大他者”的男性反抗,彰显诗人对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异性性属的不认同,也间接展现诗人的异性性属身份焦虑。同样,诗人刻画出“邪恶”女性的“反凝视”来展现对社会规约的反抗,其中又不乏刻画社会主导体制对其进行的规训与惩罚,由此,再次彰显诗人的性属身份认同焦虑。最终诗人将“美好”与“邪恶”同时赋予理想女性形象,以此实现其对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就同性身份认同焦虑而言,诗人一方面书写男性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集体的对峙,以此展现济慈个体在社会集体身份认同中存有的焦虑之情。同时,诗人从个体、年龄与群体性方面展现出男性之间的亲密协同关系,深刻地展现出诗人在男性话语与国家权力背景下超越同性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实践。在超越民族与种族身份认同焦虑书写中,济慈内心充满浓郁的焦虑之情。家庭熏陶、志友论政、同侪影响、前辈指引、政治时论皆对其影响深刻。反观诗歌,诗人不仅书写其对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而且展现出其致力于与英格兰民族为核心的不列颠国家身份相认同。诗人对诸如美洲、非洲与印度等大英帝国殖民地持有深刻焦虑之情,因受东方主义思想浸润,诗人一方面不自觉地将殖民地视为“他者”,但另一方面,作为知识分子的诗人以其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渴望与殖民地相认同,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对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叶芝[4](2019)在《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地理书写》文中提出伊丽莎白·毕肖普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丰富的地理因素、地理意象是其诗歌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毕肖普的大部分诗歌都可以看作是“对地球表面的描述”,《地理学Ⅲ》一诗呈现出了她对诗歌地理书写的整体构想,自然诗、旅行诗、怀乡诗、艺格敷词诗四类诗歌则承载着她对不同地理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对这四类诗歌的考察,探讨了毕肖普如何想象、描述和建构诗歌中的地理世界,以及诗歌中地理因素、地理意象如何呈现出她对自我与时代、社会、他者、艺术之关系的思考。海洋和陆地是毕肖普最为关注的自然地理空间,它们在诗歌中呈现为一个整体性的、开放的地理结构。毕肖普依托这一结构对自我与外部世界之关系进行想象与探索。一方面,毕肖普将“自我”想象性地置于陆地之上,诗歌中观察者对海陆连结的发现,往往象征着自我与客观物质世界二元对立的消解。另一方面,海陆空间的整体形态成为了她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状况的隐喻,这一空间大处混乱,小处清晰,置身于其中的“地理观察者”力图在一些细节处发现和见证一种“可理解的统一”,重建普遍的精神秩序。北与南是毕肖普个人经验与诗歌创作中的两个方位隐喻,“北”指的是她在怀乡诗中书写的,童年时的家乡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南”指的是她旅行诗中最重要的地方——巴西。毕肖普的旅行诗与怀乡诗中包含了对西方传统旅行文学中“旅行-怀乡”模式的反思与纠正。在以“巴西”为主题的旅行诗当中,毕肖普对自我中心主义的视角以及帝国中心主义观念进行了反思,以“双重视角”去思考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联。在她的怀乡诗中,主人公往往是童年毕肖普的化身,她们通过凝视家庭中习以为常的物品和陈设,在家庭空间内部“见证”了一些奇异的陌生性,“家园”的幻象被这种陌生性打破。毕肖普通过这两类诗歌的写作,将自己归属于一个超越家乡或异域的整体性地理范围内,因此,在她的诗歌地图中家乡与异域的关系不是中心与边缘,而是这里与那里,北方与南方。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中,“艺格敷词”(ekphrasis)指的是语言文字对视觉艺术的描述、模仿或转化,并且它被视为一种特定的文类。“艺格敷词诗”则特指用艺格敷词法创作的诗歌。二战后,美国艺术的制度化发展导致艺术品的筛选、评判标准被艺术机构掌握,艺术与其发生土壤相分离。在这一背景下,毕肖普以地图和风景画为“前文本”创作了不少个人化的艺格敷词诗,通过诗歌对图画的描述和阐释,传递出了自己独特的诗学观和艺术观。在《地图》一诗中,诗人以审美的目光观察和描述地图,并将诗人与地图绘制者类比,强调艺术与世界的密切关联。在以风景画为对象的艺格敷词诗当中,毕肖普展现了艺术接受者“发明风景”的方式和过程,在她看来,艺术的价值只有在个体的目光中才能够被建构和保存。
刘莉[5](2019)在《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文中认为戏剧性独白(the dramatic monologue)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它虽然在英美文学中早已经产生,但作为文体术语直接源于维多利亚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的诗歌理论与实践。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凸显了诗人客观化主观世界的意识,是维多利亚时代以来英语诗人探索自我的一种典型而普遍的方式。勃朗宁把自己的观点客观化在人物身上,使独白具有双重话语声音,从而导致戏剧性独白蕴含丰富的对话:如人物的内在对话、人物与人物的对话、人物与现实的对话以及诗人与人物的对话、诗人与社会现实的对话、诗人与文学传统的对话。这些对话密切关联,相互交叉。勃朗宁把人物当作平等的主体而与之构成对话关系,允许人物通过内在对话而以独立和发展的姿态出现,塑造出能概括社会生活本质的典型人物,真正做到了以人为中心;勃朗宁与人物进行隐含地对话,透过人物的话语隐射自己的观点,表达对维多利亚社会现实的反思;勃朗宁把人物当作自己的第二意识而通过诗歌艺术与自己对话,以回应不确定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自我迷失。本论文结合巴赫金对话理论、精神分析论、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诗艺美学、新批评理论等,选取勃朗宁最具代表性的戏剧性独白进行系统而细致地分析,探讨勃朗宁通过戏剧性独白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对话。论文除绪论与结语之外,包含四章,总共六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意义、戏剧性独白的性质、文献综述、论文的结构与观点以及所采用的方法。第一章从诗歌传统的角度定义戏剧性独白,为后文的探讨打下基础。戏剧性独白诗人是英美文学中首次有意识地从客观性方向探索自我,研究它就须从诗歌中的自我探索传统说起。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倾向于通过自我创造主观地探索自我,把主观性与客观性诗歌的概念首次引入了诗歌传统。戏剧性独白既继承了浪漫主义抒情诗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又结合了社会的现实需求而反叛了抒情诗的主观性。它运用戏剧性的手法,将独调性独白发展为对话性独白,客观地探索自我。诗人选择与自己差距很大的人物,把自己的观点戏剧化在人物身上,间接地批判社会现实和描写人性,独白就成为既是人物又是诗人的双重声音话语。因此戏剧性独白有两个基本特点:独白者不是诗人自己以及独白具有双重声音。戏剧性独白诗人尤其是勃朗宁的强烈的双重意识导致独白蕴含的丰富对话。如果说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自我探索是自我创造行为,那么戏剧性独白诗人的自我探索则是客观性的对话行为。第二章借用勃朗宁的术语“灵魂的发展”,分析人物的内在对话,剖析勃朗宁在理解与呈现人物心理时所做的客观性自我探索。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一般都发生在现在,但与抒情诗中的现在不同,戏剧性独白中的现在与人物的过去紧密相连并相互对话,缔造了人物的开放性心理,为“灵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抒情性现在是勃朗宁反叛浪漫主义抒情诗之主观性的起点。勃朗宁把抒情性时刻替换为戏剧性时刻,从内部打破了主体的整一性,人物就被分裂了。人物往往受戏剧性时刻所迫,在话语中冒出第二意识“你”,与“我”对话而颠覆了自己精心建构的抒情性形象,在不经意中暴露了自己的真性情。人物内在的“我-你”冲突,突出了第二意识对自我意识的内在塑造力,为“灵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你”不仅隐含晦涩、力量强大,而且富含多重身份,具备现代心理学中潜意识的特征。潜意识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不自觉地迸发而出,反讽性地与显意识对话,客观地促进并展现了自我的“进步”。勃朗宁通过人物的内在对话追溯“灵魂的发展”,不仅捕捉了人物的心理现实,而且还使人物的性格发展独立于诗人的干涉,从内容和手法上实现了客观性的自我探索。第三章选择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突出的历史主题,通过人物的微观和宏观对话探讨勃朗宁为应对社会历史语境所做的自我探索。勃朗宁充分发挥了维多利亚社会普遍存在的怀疑精神,否认词语能代表真实的事物,竭力消解历史记录中的主观性,推崇外在现实大多由内在现实所决定的现实主义。勃朗宁特意选择过渡期的社会历史人物,聚焦于他们被社会塑造的心理现实,从内部现实反映外在现实,让非人性化的社会意识形态自动凸显在人物的微观对话与宏观对话中。历史人物的心理现实为读者创造一个“内在距离”,复现的不主要是历史社会的现实,而是维多利亚社会的现实。诗人通过“内在距离”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并暗含自己的社会批判。现实,尤其是心理现实构成勃朗宁戏剧性独白的客观性内容,而“内在距离”是他的客观化手段。第四章通过勃朗宁在诗歌艺术上的对话,探讨勃朗宁的诗人自我。自古以来,用真理定义诗人是西方文学中一个悠久的传统。勃朗宁深受新柏拉图主义与福音派的影响,始终笃信超验性真理的客观存在,他对诗人身份的探索围绕着真理展开。真理既存在于诗人心中,又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勃朗宁在这两者之间的对话是使诗歌的内容转向客观性的根本因素。与此同时,真理不仅具有个人性,而且需要达到观照普通读者的普世性。勃朗宁为平衡真理的个人性与普世性试验了许多客观化手法,如意识中心、显现、反讽、象征。尤其是诗人在创作《环与书》的过程中动态地结合了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形象地展示了“完整诗人”的概念,并用“环”象征了自己的“一元三层”的真理结构。勃朗宁的真理观秉承了自英语文学发轫之初突出的自我探索传统,在新的时代添加了特具个人特征的客观性因素,谱写了自我探索的新篇章。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实际上演绎了诗人在独白中寻求对话的客观性自我探索过程,不仅彰显了勃朗宁以包容的姿态搭建多元对话平台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且突出了诗歌本身的内在特质而更有力地发挥了诗人的独创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剧性独白并不限于一种诗歌形式,而是一种对话态度,一种思考世界和探索自我的方式。戏剧性独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文学。
刘卓[6](2018)在《元代族群涵化与戏曲考论 ——以元曲三家为例》文中提出
贾琳[7](2018)在《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期,朱光潜借鉴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的理论,创作了《文艺心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以“文艺心理学”学科名称为题名的专着,标志着文艺心理学学科的初步建立。书中,朱光潜既从西方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的理论中寻找依据,又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以生活中的事件为例,用浅显朴实的话语对文艺心理学理论进行解释说明,旨在以艺术净化人心,帮助国人通透地理解文艺心理学,促进了文艺心理学理论的传播。《文艺心理学》中,朱光潜对文艺心理学中的主要论题——直觉学说、心理距离学说、移情学说以及想象学说展开探讨。直觉学说中,朱光潜对克罗齐等人的思想进行梳理,并对“直觉”进行了重新界定,要求物的形象呈现于心,运用美感的态度进行观赏;心理距离学说中,朱光潜以布洛的距离说为依托,提出要保持不即不离的心理距离,并运用超脱与孤立对这一观点进行补充;移情学说中,朱光潜介绍了立普斯、谷鲁斯等人关于移情的观点,对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移情作用与外射作用做出区分,指出移情作用是物我之间双向的交流;想象学说中,朱光潜延续里波的想象学说,对创造的想象中理智成分、情感成分及灵感做出分析,肯定了分想作用与联想作用、情感的选择与调协作用以及灵感的重要性。作为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文艺心理学》奠定了文艺心理学学科的范式,是该学科确立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材料以及学术共同体的重要依据。同时,该书启示美学理论要与对文艺作品的具体分析相结合、将心理因素纳入文艺研究范围内、发挥心理学的学术价值,共同构成多层次、多侧面的综合性研究。
郭英杰[8](2016)在《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文中研究说明庞德是20世纪充满争议性的大诗人,他也是英美诗歌界最难懂的作家之一。他花费五十二年时间仍未创作完成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被公认为是一部"天书"。除了二十多种语言文字造成的阅读障碍,还有支离破碎的排版印刷、杂乱无章的文本结构、意识流式的表达陈述和透着神秘主义面纱的思想主张,这一切使《诗章》变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同时也给欧美和国内的诗歌评论家带来困难和挑战。多年以来,在对《诗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和篇章一直无法有机联系到一起,而且由于没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分析,致使读者在理解和认知方面容易陷入僵局。朱丽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认知视角,帮助读者转换思维和理解方式,可用来解决这个让人困顿的难题。《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就是基于上述考虑着手进行研究的。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欧美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主要展开五方面的研究:第一,把庞德生前撰写的各类文稿进行汇编整理,结集出版,为读者进行研究工作准备第一手素材;第二,对庞德的成长经历、个人境遇、人生起伏等展开个案研究;第三,对庞德的诗歌或翻译作品等,以导读和文本指南的形式进行概述;第四,对庞德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主题进行挖掘和整理;第五,对庞德的个人身份、历史地位和他在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等进行讨论。国内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也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五大板块最引人注目:第一,就庞德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展开具体研究;第二,借助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讨论庞德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外在联系;第三,借助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庞德的创作历程和诗学思想进行文学考察;第四,围绕庞德的《休·塞尔温·莫伯利》、《比萨诗章》等诗歌作品展开风格、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第五,从美学视角对庞德的《神州集》、《诗经》等翻译作品进行解读和透视等。经过文献梳理可知,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学者正式提出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系统的文本研究的。劳伦斯·S·瑞尼的《一首蕴含历史的诗:<诗章>的文本研究》(1997)、理查德·泰勒的《<诗章>的文本》(1999)和詹妮弗·玛丽·努尔米的《埃兹拉·庞德<诗章>里的认识论以及互文性实践》(2007)涉及文本及互文性理论,但是明显有一些缺陷。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庞德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对庞德在诗歌领域的贡献,尤其对他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进行文本细读方面,还有待开拓和创新。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博硕士论文旗帜鲜明地借助互文性理论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综合评价和系统研究的。鉴于此,本研究希望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以弥补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两部分之外,主要涉及五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讨论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用诗的语言和诗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庞德一生中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实现了诗言志、歌咏言的诗学功能。从互文性的视角看,《诗章》是一部众声喧哗的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有富含诗意的意象在相互唱和,而且还有意象构成的漩涡充满各种回声和余音。此外,《诗章》作为诗歌艺术文本,其字里行间镶嵌着荷马、但丁、惠特曼、布朗宁、叶芝、艾略特、H.D.等诗人的影子,是一部众星闪烁、杂语纷呈的抒情戏剧史诗。实际上,《诗章》对史诗《奥德赛》和《神曲》进行了思想体系和叙述风格的戏仿,同时融合了惠特曼的自由体诗风、布朗尼的戏剧独白体、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以及艾略特、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这一切造就了庞德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和特立独行的诗学品格。第二章讨论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不是狭隘的宣扬美国文化至上的表述和话语,而是相反,庞德认为美国文化充斥着腐朽和堕落的内容,问题重重,只有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批判精神和东方文化的包容精神,才能使美国和美国文化走向光明,重新焕发生机。这也影射了人类文化文本之间相互作用、全面对话的倾向和事实。从互文性视角考察,庞德的确主动地在《诗章》里借助多样性的文本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方面有的放矢地再现各民族文化的对话和狂欢,另一方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庞德要真实表达的文化诉求。第三章讨论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名副其实地承担着历史记事和历史警示等社会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文本,《诗章》不仅吸收和改编历史上前人或后人的文字作品,而且借助戏仿、拼贴、引用、模仿等手段,对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本进行了文本间的重组和改造。庞德的诗就是要整合古往今来的历史力量,并相信这些历史力量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诗章》中,读者不难读到许许多多历史事件转化为历史文本,历史文本转化为社会公众意识,社会公众意识又转化为文学的事例。第四章讨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自出版以来之所以争议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庞德把自己不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完全暴露在《诗章》的具体情节。庞德最初受到家族传统的影响,后来因为笃信激进主义者奥拉格·拉奇和道格拉斯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学思想,希望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与此同时,他还不识时务地寄希望于像墨索里尼这样的法西斯头目,以为"公牛"可以将理论付诸实践,结果成为政治糊涂虫。他还在《诗章》中流露出一种反犹太主义思想,那是一种带有民族偏见的反犹太主义的罪恶。虽然庞德对自己的反犹太主义思想有所忏悔,但是显然不够深刻。庞德的政治经济学带着伤疤,但也不是没有好的方面,比如,庞德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有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学的影子。第五章讨论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是庞德道德哲学思想的宣言书,里面点缀着闪光的细节,充满对正、明、仁以及真、善、美的追寻、叩问和反思,是庞德道德意识和哲学观念互文作用的结果。纵观《诗章》,不难发现,其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庞德自己的人生感悟和道德理念,还有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英法的启蒙哲学、德国的理性哲学、美国的超验主义哲学,甚至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哲学。这些不仅反映了庞德对西方哲学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反映了他对东方道德哲学的开放式理解和接受。庞德对中、诚、仁、道等哲学思想的吸收和消化,使他自觉地与治国治民的实用主义哲学建立互文性的联系;他对是非、美丑、正邪哲学观念的阐释和发挥,使他对社会道德标准有了全新的诠释。在《诗章》中,还会发现庞德是新柏拉图主义理念的热情崇拜者,他也是平民主义道德哲学的代言人。庞德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维护社会正义,认为那不是权力而是职责,同时希望他维护百姓利益的话百试不殆。互文性理论是解读《诗章》的一把钥匙。借助该理论来关照《诗章》,不难看出,《诗章》作为文本的确具有开放、多元和跨语境的特征。当然,通过解读《诗章》再反观互文性理论本身,会发现对《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互文性理论的一种贡献,或者说是一种开拓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庞德的《诗章》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品,该研究只是借助互文性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因此只能是管中窥豹,不可能面面俱到。虽然依据克里斯蒂娃等文艺理论家的文本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可以把《诗章》视为诗歌艺术文本、人类文化文本、社会历史文本、政治经济学文本和道德哲学文本,但是不可能穷尽这些领域所有现象的研究,因为《诗章》本身就是由各种所指和无数话语组成的集合体,充斥着无限的可能性;而且,从一首诗的所指可以引申出更多的所指,以至于从某个诗歌话语中可以读出无数隐含话语。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充满了扑朔迷离;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变得趣味横生、意义无穷。
王冬梅[9](2016)在《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中国大陆的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考察从民国时期到当前近百年间英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些变迁?和西方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有何不同?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哪些特征?等等。论文运用文学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文学观念、文学史观、文学史书写体例和文学史经典建构四个方面讨论了英国文学史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最后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四个个案,来进一步说明以上讨论的问题。除绪论和结语,论文主体部分共分5章。绪论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英国文学史在中国书写的学科背景,英国文学史在中国的发展概况,研究现状,写作目的,写作思路等。第一章从文学观念的角度讨论英国文学史的书写问题,说明文学观念是如何影响和决定着文学史家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并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来说明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在文学观念上的书写特色和所受影响。近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是西方传入的纯文学观,纯文学观念对国人影响极大,国内的大部分英国文学史都坚持纯文学观念,收入的是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泛文学观念影响下文学史把历史、哲学、书信、日记、箴言、小册子都纳入文学史料的范围内。后理论时代的大文学观念对国内英国文学史书写最大的影响就是收入了原来的亚文学类属的文本,妇女文学、地区文学、族裔文学、通俗文学进入文学史,而跨学科性质的文学史在国内并未出现。第二章从文学史观的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问题,并分为二个主要的时期,即民国时期以进化论为主导的文学史书写和建国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主导的文学史书写。无论是进化论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文学史观在进入中国后,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本着改变落后,争取富强的目的,被变形处理。以进化论为指导的英国文学史书写强调文学与国民性的关系,以开民智,启民力为目的,旨在改变中国国民素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文学史观最初一度变成阶级论的文学史观,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被打上阶级的烙印。进入新时期后,文学史的书写则强调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作家生平,作品的思想内容,也适当强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最后一节针对英国文学史书写中的史观问题提出了以人性论为指导的文学史书写问题。第三章首先从文学史的书写体例角度讨论了英国文学史书写中的分期和撰写体例问题,对比了西方的几部英国文学史,找出异同并阐明了原因。在分期上,国人倾向于大杂烩式的分期模式,即政治朝代+世纪+文艺思潮等混合体模式。在撰写体例上,受传统史书书写的影响,作家纪传体模式盛行,其次便是分类合编体。而评论体和辞典体则凤毛麟角,应用极少。第二节针对国内分期问题提出了以文学思潮、文学传播方式为依据的分期模式,针对撰写体例问题提出了以编年体、故事体为模式的撰写方式。第四章从文学史经典建构的角度讨论了百年来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演变过程和中国文学传统对经典建构的影响问题。发现中国的英国文学史经典是一步步中国化的过程,是历史、现实、文化和意识形态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经典的选择、经典作家的评价和经典作品的阐释上都有异于英国本土的文学史。第五章选取了中国不同时期四个比较独特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案例来进一步说明以上问题,以期从中窥见出百年来英国文学史在中国(大陆)书写历程和变迁问题。民国时期国人所着的第一部英国文学通史—王靖版《英国文学史》在观念和方法明显带有中国传统的印记;80年代中期杨周翰的《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在观念和方法上则体现出突破极左路线,尝试新的书写方法;新世纪王佐良版五卷本和常耀信版《英国文学通史》则是新时期跟进时代潮流,独具特色的代表之作。最后结论得出百年来中国(大陆)的英国文学史书写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社会现实的制约,并吸收西方的思想和观念,是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西方与东方共同作用的产物,并最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周晓阳[10](2016)在《爱尔兰的想像力 ——叶芝神秘诗学与现实世界》文中研究表明想像力是叶芝诗学乃至他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核心。不过,叶芝对想象世界的维护,是在与现实世界的复杂抗衡基础上完成的。同时,叶芝诗学的发展既是一个流动的、充满可能性的历史过程,又是已然历史的定型之物,可能与已然之间,不乏深刻的内在逻辑,叶芝的美学思考正是基于其上而最终完成。综合以上两个原因,为了深入叶芝的诗歌智慧,本文尝试了一个独特、或许不乏成效的视角,借助对叶芝生命中想象-现实这对充满张力的关系的全程追踪,分析历史的可能与必然之间的内在逻辑,揭示他的精神世界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本文尤其注重对叶芝诗作的具体研读,将诗作之“思”与诗论之“思”互为比较,综合评析,以便更好地领略想像力,也就是叶芝诗学之内核的本质和变迁。本文根据叶芝创作的三个时期,细析他在想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来去彷徨。早期他主要受浪漫主义、神秘论等推崇想象性思维的思潮影响,建立起充满想象性的审美思路。他营造了源自神话传说的仙境形象充当想象世界的象征,并试图用想象世界来统领现实世界,渲染符合理想、超凡脱俗的爱尔兰人形象,以此来感召同胞,确立爱尔兰的独立身份意识。中期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日益充满血腥暴力,现实世界的震撼过于强烈,令叶芝的想象世界居于下风。在努力调整思路,以“面具”等理论来适应现实的过程中,叶芝也借助神秘论和“可怕的美”等途径谋求从现实的隐形逃离,以此来委婉表达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抉择。创作晚期,爱尔兰获得一定意义上的独立,政治冲突消减,叶芝得以较为从容地重审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以拜占庭的“老年人”为尾声的一系列诗歌英雄形象的变迁中,他的思路呈现出从想象到现实再回归想象世界的迂回走向。而历史循环论的定稿,也意味着他对现实与想象的关系做出了新的定义。最终叶芝以承认人性力量、同情生命苦难为基础,达到对想象世界包容悲悯、博大成熟的回归。现实世界也终于在与想象世界抗衡冲突的同时,启发、丰富了后者,帮助叶芝诗学走向全面、辉煌与壮阔。
二、《忽必烈汗》关于诗艺的审美接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忽必烈汗》关于诗艺的审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与相关概念释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及反思 |
三 主要内容与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城市区域文化形态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苏州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丰富面相 |
第二节 南京城市文化的时代嬗变与多维阐释 |
第三节 城市区域文化与城市文学的有机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州:文学想象与乡邦文人的都市探索 |
第一节 雅、俗的位移:通俗作家群体的双重角色转换 |
第二节 革命、诗意的纠缠:南社文人群体的自我赋权之路 |
第三节 戏谑与庄严的交织:文学苏州的若干关键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政治角力与校园精英的“守成”选择 |
第一节 新、旧的互渗:高校师生的多样聚合 |
第二节 政、学的冲突:两难境地中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言与不言的吊诡:文学南京的两条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何以可能 |
第一节 自然要素与文学地理景观 |
第二节 历史基因与现代城市隐喻 |
第三节 文化选择与区域文学的互文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大事年表(1898—1949)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肉体与灵魂——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自我身份认同中死亡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二、自我身份认同中宗教焦虑的形成与超越 |
第二节 死亡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死亡焦虑的书写 |
二、死亡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济慈诗歌对宗教焦虑与超越的书写 |
一、宗教思想“复魅”与焦虑书写 |
二、宗教思想“祛魅”与焦虑书写 |
第四节 宗教多融共生书写与焦虑的超越 |
一、希腊神学 |
二、凯尔特泛神论思想 |
第二章 生前身后名——个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个体身份认同焦虑产生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第二节 前辈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斯宾塞的王权至上主义与济慈的人文主义精神 |
二、莎士比亚的“宿命论”与济慈的“主体选择” |
三、弥尔顿的“人文主义”与济慈的“人道主义” |
第三节 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彭斯“史诗自然”的缺席与济慈式“崇高自然”的再现 |
二、华兹华斯的“不朽自然”与济慈式“想象自然” |
三、柯勒律治的哥特式“想象”与济慈式瑰丽“幻想” |
第四节 浪漫主义同侪诗人影响性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拜伦的“现实书写”与济慈式“想象书写” |
二、雪莱式“英雄主义”与济慈式“人道主义” |
第三章 凝视与反凝视——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性属身份认同焦虑形成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二节 异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理想女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邪恶女性的“他者”性属焦虑与超越 |
第三节 同性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男性对峙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男性协同书写与性属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四章 政治的“逃逸”——族性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第一节 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动因与界定 |
一、族性身份认同焦虑形成的背景 |
二、族性身份认同焦虑的概念界定、内涵与超越 |
第二节 英伦三岛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一、英格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二、苏格兰与爱尔兰民族身份认同的焦虑 |
三、英国性建构与苏爱民族身份认同焦虑的超越 |
第三节 殖民地种族身份认同焦虑的书写与超越 |
一、美洲殖民者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二、东方殖民地身份认同的焦虑与超越 |
结论 |
文献目录 |
附录 《致济慈》献诗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地理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生平与创作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文学地理学与毕肖普的“诗歌地理学” |
一、陆地与海洋:毕肖普的自然诗 |
(一)海与陆作为开放性的诗学空间 |
(二)海陆空间的连结与自我情感的客观“印证” |
(三)海陆空间中的时代隐喻与精神秩序的见证 |
二、南与北:毕肖普的旅行诗和怀乡诗 |
(一)旅行与怀乡:文化传统与个人视角 |
(二)南方:异域观察与“家园化”的见证 |
(三)北方:家庭生活的重新审视与“异在感”的发现 |
三、地图与风景画:毕肖普的艺格敷词诗 |
(一)博物馆时代的艺格敷词诗 |
(二)作为艺格敷词诗的“地图诗”与作为“地图绘制者”的诗人 |
(三)发明风景:个体目光下艺术价值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英语诗歌中的自我传统与戏剧性独白 |
第一节 自我的概念 |
第二节 抒情性独白:独调性自我 |
第三节 “我”非“我”?浪漫主义诗人矛盾的自我意识 |
第四节 戏剧性独白:对话性自我 |
小结 |
第二章 人物的内在对话:“灵魂的发展” |
第一节 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自我的开放性 |
第二节 对话性的“我-你”关系:自我的内在冲突 |
第三节 显意识与潜意识之对话:自我的“进步”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人物对话:人物自我的塑造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历史人物与勃朗宁的选材意图 |
第二节 人物的微观对话:自我的异化 |
第三节 人物的宏观对话:自我的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诗歌艺术中的对话之源:诗人自我 |
第一节 心灵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勃朗宁的真理观 |
第二节 真理的个人性与普世性的对话:文如其人 |
第三节 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的结合:完整诗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诗作索引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概述 |
1.1 朱光潜对《文艺心理学》的名称辨析 |
1.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宗旨与思路 |
第2章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主要论题 |
2.1 朱光潜对直觉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
2.1.1 朱光潜对西方直觉学说的梳理 |
2.1.2 朱光潜对“直觉”的再界定 |
2.1.3 物的形象呈现于心 |
2.1.4 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态度、实用的态度 |
2.2 朱光潜对心理距离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
2.2.1 朱光潜对布洛心理距离学说的梳理 |
2.2.2 不即不离的心理距离 |
2.2.3 超脱与孤立 |
2.3 朱光潜对移情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
2.3.1 朱光潜对西方移情学说的梳理 |
2.3.2 移情作用与美感经验 |
2.3.3 物我同一的移情作用 |
2.3.4 移情作用与外射作用 |
2.4 朱光潜对想象学说的阐述与改造 |
2.4.1 朱光潜对西方想象学说的梳理 |
2.4.2 分想作用与联想作用 |
2.4.3 情感的选择作用与调协作用 |
2.4.4 灵感 |
第3章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的影响与启示 |
3.1 对文艺心理学学科的范式作用 |
3.2 对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诗章》的写作背景和宏旨 |
2. 《诗章》的框架和内容 |
3. 《诗章》与文本和文本性 |
4. 《诗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5. 研究意义、内容和思路方法 |
第1章 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 |
1.1 意象与漩涡:众声喧哗的诗歌 |
1.1.1 《诗章》对维多利亚诗歌传统的颠覆 |
1.1.2 《诗章》对意象派和漩涡派诗风的继承和发展 |
1.2 影响与踪迹:叶芝、惠特曼、布朗宁和其他 |
1.2.1 《诗章》与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 |
1.2.2 《诗章》与惠特曼的自由体诗歌 |
1.2.3 《诗章》与布朗宁的"独白体" |
1.2.4 《诗章》与艾略特、卡明斯、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 |
1.3 《诗章》对《奥德赛》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
1.3.1 《诗章》对《奥德赛》思想体系的戏仿 |
1.3.2 《诗章》对《奥德赛》叙述风格的戏仿 |
1.4 《诗章》对《神曲》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
1.4.1 《诗章》对《神曲》思想体系的戏仿 |
1.4.2 《诗章》对《神曲》叙述风格的戏仿 |
1.5 《诗章》诗歌艺术特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
1.6 小结 |
第2章 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 |
2.1 多样性:特别的文化盛宴 |
2.1.1 《诗章》里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
2.1.2 《诗章》里东西文化的对话和狂欢 |
2.2 隐喻性:"黑暗的森林"与美国文化 |
2.2.1 《诗章》展现的美国文化 |
2.2.2 《诗章》表达的文化诉求 |
2.3 人类文化的碎片化叙事 |
2.3.1 《诗章》里文化的碎片化与现实性 |
2.3.2 《诗章》里的文化杂糅与叙事 |
2.4 "我们思考,因为我们无知" |
2.4.1 《诗章》的文化功能论 |
2.4.2 《诗章》的文化优势论 |
2.5 《诗章》赋予人类文化使者的责任担当 |
2.6 小结 |
第3章 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 |
3.1 "一首包含历史的诗"的历史性内涵 |
3.1.1 《诗章》文本的历史性 |
3.1.2 《诗章》历史的文本性 |
3.2 社会之镜:没有人能看到他自己的终结 |
3.2.1 《诗章》的历史记事功能 |
3.2.2 《诗章》的历史警示功能 |
3.3 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的建构统一 |
3.3.1 《诗章》的个人历史叙事 |
3.3.2 《诗章》的社会历史叙事 |
3.4 历史之网:一只大蜘蛛的执着梦想 |
3.4.1 《诗章》历史的超现实性 |
3.4.2 《诗章》历史的预言性 |
3.5 《诗章》、历史拾荒者与历史的放逐 |
3.6 小结 |
第4章 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 |
4.1 家族传统与政治经济学思想 |
4.1.1 《诗章》折射出的"家族意识" |
4.1.2 《诗章》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
4.2 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 |
4.2.1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普适性" |
4.2.2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民族性 |
4.3 "政治糊涂虫"与梦想的幻灭 |
4.3.1 《诗章》政治经济学的理性与非理性 |
4.3.2 《诗章》政治经济学与危险的"公牛" |
4.3.3 《诗章》政治经济学梦想的幻灭 |
4.4 反犹太主义思想的真实和扭曲 |
4.4.1 《诗章》反犹太主义思想的根源 |
4.4.2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表现 |
4.4.3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忏悔 |
4.5 《诗章》的"苦恼":带着伤疤的政治经济学 |
4.6 小结 |
第5章 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 |
5.1 道德意识和哲学思想的合欢 |
5.1.1 《诗章》处处点缀"闪光的细节" |
5.1.2 《诗章》的道德哲学思想 |
5.2 道德哲学:人存在的驱动力 |
5.2.1 《诗章》中的古希腊哲学 |
5.2.2 《诗章》中的德国哲学和法国启蒙思想 |
5.2.3 《诗章》中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 |
5.3 《诗章》与道家智慧、佛学以及儒家思想 |
5.3.1 《诗章》里的道家智慧 |
5.3.2 《诗章》里的佛学思想 |
5.3.3 《诗章》里的儒学思想 |
5.4 庞德的道德哲学思想与社会理想 |
5.4.1 《诗章》中的是非观 |
5.4.2 《诗章》中的美丑论 |
5.4.3 《诗章》中的正邪意识 |
5.5 《诗章》与平民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 |
5.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庞德生平 |
附录二: 庞德作品 |
附录三:《诗章》的主体框架结构 |
附录四:《诗章》成书的过程年表 |
附录五:《诗章》各章节内容概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英国文学史书写的学科背景 |
二、中国的英国文学史发展概况 |
三、研究现状 |
四、写作目的 |
五、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文学观念 |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化 |
一、西方文学观念的演化 |
二、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文学观念变革与英国文学史书写 |
一、泛文学观 |
二、纯文学观 |
三、大文学观 |
第二章 文学史观 |
第一节 进化论文学史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文学史观 |
第三节 建构一种人性论文学史观 |
第三章 文学史书写体例 |
第一节 文学史分期 |
一、英国文学史分期的几种模式 |
二、建构一种多元化的文学史分期模式 |
第二节 文学史撰写体例 |
一、文学史撰写体例的模式 |
二、建构一种多元化的撰写体例 |
第四章 文学史经典建构 |
第一节 文学经典的演变与阐释 |
一、经典的选择 |
二、经典作家的评价变化 |
三、经典作品的阐释 |
第二节 经典建构与中国文学传统 |
一、经典建构与中国古代文论 |
二、经典建构与中国山水田园文学传统 |
第五章 文学史书写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最“中国化”的英国文学史—王靖《英国文学史》 |
第二节 最独特的英国文学史—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
第三节 最庞大的英国文学史—王佐良五卷本和常耀信三卷本 |
一、王佐良五卷本《英国文学史》 |
二、常耀信《英国文学通史》三卷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爱尔兰的想像力 ——叶芝神秘诗学与现实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叶芝研究概况及本文主旨——“我们怎能区别舞蹈和跳舞的人” |
第一章 想象与现实的早期冲突(1899年之前) ——“我听到湖水轻拍湖岸” |
一、早期叶芝的想象世界——“朝湖边和荒野走” |
二、叶芝的爱尔兰主题——“漫步在深林,驾驭着战车奔驰” |
三、爱尔兰主题在现实中的初期表现——“现在我的呼唤只不过是一条猎犬的狂吠” |
第二章 想象与现实的正面遭逢(1900-1921) ——“一种可怕的美诞生了” |
一、爱尔兰主题从想象到现实的尝试——“把隐士、王冠和刀剑扔进深坑” |
二、想象与现实的矛盾——“如今真理全沦丧” |
三、隐形的逃离——“拉下百叶窗,取来提琴和单簧管” |
第三章 想象与现实的最终和解(1922-1939)——“歌唱一切优美的创造” |
一、一体性原则、衰亡主题和叶芝式英雄的变迁——“一个处在自己秘密的冥想中的人” |
二、长期史观中的现实与想象——“我称它为死中之生,生中之死” |
三、想象世界的最终呈现——“歌唱一切优美的创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忽必烈汗》关于诗艺的审美接受(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D]. 吕丽波. 江南大学, 2021
- [2]文化形态与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 ——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D]. 金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焦虑与超越:济慈诗歌中的身份认同书写研究[D]. 崔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伊丽莎白·毕肖普诗歌中的地理书写[D]. 叶芝.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5]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D]. 刘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元代族群涵化与戏曲考论 ——以元曲三家为例[D]. 刘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7]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研究[D]. 贾琳. 河北大学, 2018(01)
- [8]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D]. 郭英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9]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D]. 王冬梅. 武汉大学, 2016(06)
- [10]爱尔兰的想像力 ——叶芝神秘诗学与现实世界[D]. 周晓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