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出怎样防财物失窃(论文文献综述)
布伦丹·杜波依斯,王映红[1](2021)在《谈判专家》文中认为查理是一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谈判专家,他和搭档克拉伦斯配合默契,促成了一笔又一笔交易,在赢得良好口碑的同时,也获取了不菲的收入。这次,查理接到一个酬劳丰厚的谈判邀请,地点定在卖家位于佛蒙特州的私宅。他和克拉伦斯如约而至。卖家是一对老夫妇——乔治和贝丝,他们在所谓的日本买方还没到达前先让查理鉴定一幅画。让查理吃惊的是,这幅画竟然是荷兰17世纪着名画家伦勃朗的名作《加利利海上的风暴》,价值连城,是1990年一家艺术博物馆失窃名画中的一件。就在查理断定这幅画是真迹后,乔治突然掏枪打爆了克拉伦斯的脑袋,而查理在破窗跳楼后向贝丝连发三枪,侥幸逃脱。遭人暗算的查理发誓查出真相,为克拉伦斯复仇。然而查理不知道的是,他将面临自己职业生涯的终极考验。
宋子昕[2](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李梦玲[3](2020)在《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中有着一定数量的翻译小说,与近代其他地区的报刊翻译小说一样,这些刊于岭南报刊的翻译小说同样是近代翻译小说大潮中的一抹别样的浪花。据统计,近代岭南地区刊载翻译小说的报刊多达34种,共刊有101篇翻译小说,1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中译本,82则),翻译小说单行本也有至少40种。可见,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除去绪论和余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其兴起背景进行探究,涉及小说界革命、岭南地域文化、译者来源以及读者与市场这四个因素。并梳理其发展脉络,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这四个阶段。第二章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既有与近代报刊翻译小说相似的一般特征,即在呈现传统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西方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又彰显了岭南地域文化色彩,如粤方言、岭南风物与民情、岭南画派以及岭南革命风潮等特色。第三章对突出刊物与名篇译作进行个案研究,不同报刊有着不同的办刊理念和编辑队伍,这对所刊翻译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关注世界名着在近代岭南报刊的译介情况,着重考察译作与原着之间的关系,探析译介手法。第四章考察其对自着小说产生的影响,如观念的革新、题材的拓宽以及小说叙事手法的突破等。最后对其成就与缺陷进行总结,并评价其在岭南小说史和翻译小说史上的地位。
崔彦超[4](2019)在《咸丰年间巴县盗窃案中刑事司法运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巴县档案是记载乾隆十七年(1752)至宣统三年(1911)间四川省重庆府治城巴县的司法档案,被视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地方文献。本文拟以《清代四川巴县衙门咸丰朝档案选编》为研究材料,对咸丰朝年间巴县档案中盗窃犯罪进行简要研究。根据对巴县档案研究现状,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相关研究很少有涉及盗窃案,而现有整理的巴县档案中有大量涉及“盗窃”的案件,这对于清代刑事司法运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四个部分对盗窃案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盗窃案的报案和查勘。清代延续明朝的治理方式,继续采用编户齐民的政策,将民众纳入到户籍制度的管理之中。这种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将民众编入到可资查找的簿册之中,形成一种因户籍而产生的身份。也就是说,在民众报案之前,作为有“身份”的民众才能够得到县衙的认定和许可。另一方面,并不是任何人报案都能得到县衙得信任,县衙针对报案人失盗情况,均要做一番查勘和立案工作,以确保失主所报失盗案的准确性。第二部分,盗贼的缉捕和看押。对于盗贼缉捕的主体可以分为失主、地方治安组织、差役等。失主只有在人赃俱在的情况下,才能够控制住盗窃嫌疑人。团民、团首、保甲长、场客长等地方自治组织人员在缉捕盗贼期间,即使他们的行为不是合法权力,但也并未受到县衙的追究,得到县衙的默认和允许。差役的缉捕和拘留权限,这是官方认定的职责。一般情况下,失主并无拘留权限,但是差役具有拘留权责。对于缉捕的效率问题,根据行窃者的身份而有不同的缉捕时间。对于窃贼的看押场所,本人认为可以将“歇家”纳入清朝司法中的看押研究中来进行论述。第三部分,盗窃案的传唤、保释和处置结果。通过讨论巴县县衙在处理过程中的传唤、口供、审判和保外就医等问题来考察清代司法的运作实态。我们通过各个问题的梳理和分析发现,清代州县的审判完全是以涉案人员之间的利益博弈为核心,而巴县县衙的审判以民众的具结和息为最终目的和目标。第四部分,是结论。通过对所搜集的盗窃案分析,从盗窃案的整个司法运作过程中发现地方治安组织的特权化及清朝刑事司法运作中存有官方逐力化的现象;从县官判断案情对口供的依赖性可以看出法律的悬置及人治化。
黎凯铭[5](2019)在《基于案例的设计预防犯罪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新技术的来临,犯罪手段将会不断升级,犯罪预防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早先犯罪预防措施多以法律、规范为主。随着设计预防犯罪的不断深入,在一些特殊领域,通过设计预防并降低犯罪率,逐渐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对于设计预防犯罪的研究,多集中于城规、建筑等领域,面向工业产品领域的设计方法较少。论文首先针对上述问题,对数百项预防犯罪的设计案例与发明专利进行归纳和分析。其次,从创新方法学与犯罪预防学中提取出多个专业词汇,作为案例归纳与定性的关键词,并进一步参考了犯罪案例库的建立模式与TRIZ理论中发明原理的形成模式,对数百项预防犯罪的设计案例与发明专利进行了定义和归类,总结其创新的规律性,得出预防犯罪的思路及设计方法。第三,基于犯罪生命周期模型和犯罪三角,深入分析了时间与资源两项因素对于犯罪的影响,提出了犯罪时间轴和犯罪场景资源模型。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了犯罪类型、预防时机、场景资源三者与犯罪预防设计方法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实现对犯罪场景的识别分析,以及随后对于犯罪预防方案的推导,并将分析和推导过程总结成犯罪预防设计策略。最后,将本研究提出的犯罪预防设计策略应用到一项设计预防犯罪的案例中,对研究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实例验证。通过研究,在总结设计预防犯罪案例分析方法的同时,也为设计预防犯罪提供新的思路和可供借鉴的方法。
张弛[6](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文中认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使传统的财产形式发生虚拟化、电子化、数据化的流变,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化的新型财产,由此带来大量的实践难题,给刑法中“财产”、“财物”等基础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财产类型和财产形式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司法疑难问题予以解答:第一章主要对“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刑法含义进行深入解读,准确把握概念的特征与认定标准,并对两者的关系加以厘清。本章首先对“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与域外立法情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刑法学界围绕“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理论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刑法中财物(财产)概念的认定标准:具有客观的物质存在形式、具有能够以金钱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此外,本章还对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给刑法造成的冲击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财产概念边界的模糊、财产犯罪行为模式的异化、与罪名界限的纠葛、犯罪数额与既遂标准的认定困境等。第二章主要对与电子资金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银行电子现金、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具有支付功能的理财产品与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为代表的电子资金均应当被视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侵害电子资金的案件按照行为模式可以被划分为“窃取型”、“复制型”、“套取型”等基本类型,前两者原则上应当以盗窃罪认定,而后者则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高利转贷罪等罪名。在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进行把握时,应当坚持控制说的立场,以行为人取得对电子资金的控制和占有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节点和标志。此外,本章还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中的罪名界分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以近年来出现的各类电子化的权利凭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物品电子凭证、服务电子凭证与电子积分等三种典型的电子权利凭证的犯罪问题进行讨论。物品电子凭证无论获取途径免费与否均应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而服务电子凭证只有在同时满足有偿获取与能够独立兑换服务的情况下方可被认定为“财物”,至于电子积分,则应依据其实际功能具体判断。侵害电子权利凭证的案件可能涉嫌盗窃罪、诈骗罪以及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等罪名。仅具有打折或折抵功能、无法单独兑换物品或服务的电子权利凭证不属于“财物”。第四章主要涉及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的问题。“大数据”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集合而非一个单独的概念,只有那些满足刑法上“财物”认定标准的大数据表现形式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财产”。具体说来,“大数据财产”应当仅限于能够在大数据平台或者大数据交易市场上交易和出售的,经过收集的底层数据、清洗后的匿名化数据以及经过挖掘之后形成的大数据产品。大数据财产应当归属于大数据挖掘者和控制者所有,而非归属于产生数据的个人。对于侵害大数据财产的行为可以适用盗窃罪、合同诈骗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罪名,而对于那些无法被认定为“财物”的大数据表现形式则可以援引计算机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着作权罪等罪名加以保护。第五章对实践中争议颇多的“虚拟财产”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所谓的“虚拟财产”虽然被冠以“财产”之名,但其既不具有能够以货币加以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也不具有可以被玩家占有或转移的可能性,不能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在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娱乐服务的虚拟权利凭证。以技术手段从游戏运营商处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对于以技术手段从其他游戏玩家处“窃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则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认定。采取抢劫、诱骗、威胁等现实性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犯罪。此外,利用互联网游戏外挂大量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在未使用破坏性程序、未对互联网游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下也不宜作为犯罪处理。仅以个人娱乐为目的而制作、使用游戏外挂程序或者以其他技术性手段非法获取虚拟财产,并未用于销售牟利的,无论如何也不应以犯罪论处。任何人不能仅仅因为打游戏而受到刑事追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就互联网背景下刑法如何应对“财产”概念的流变所带来的冲击作出全面回应。
冯建录[7](2019)在《基于情景规划的A国原油管道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国原油管道项目投产于2011年5月,是中石油支持A国经济发展而建设的集油田、管道、炼厂于一体的上下游一体化项目,项目包含两条总长度超500公里的原油管线,一条是A国国内经济能源的命脉,另一条是A国原油外输的重要通道。由于A国国内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问题,A国管道项目的日常运行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和运营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对A国原油管道项目近年来运行状况进行描述总结的基础上,从典型案例入手,分析了该项目存在的社会治安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运营作业风险。通过对这四个方面风险的分析,应用情景分析法和矩阵分析法,从可能发生的项目财物和设备失窃、项目遭受恐怖袭击、项目中方人员被劫持、项目遭受恶意破坏、雨季持续降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环境持续高温风险、国际油价大幅下降、A国政府违约、管道项目下游企业违约、设备故障损坏和管道项目清管安排不合理等方面,设计了11种风险情景。针对给出的每种风险情景,从应对措施和防控策略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给出了每一项情景的风险应对的对策建议。
吴晓丹[8](2019)在《滇越铁路警察治安管理研究(1910—1940)》文中指出晚清民国时期,帝国主义通过在中国修建铁路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为保护中国的主权不受侵害,中国政府往往通过设立铁路警察来维护中国的主权。铁路警察随着铁路的兴起而发展,依附于铁路而存在,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滇越铁路的警察为研究对象,利用云南省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及其他资料,对滇越铁路警察的建立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对滇越铁路警察建立过程中中法两国之间的博弈做了详细的解读。滇越铁路警察的设立,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的。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滇越路警设立的根本目的是晚清政府为了保护路权,进而维护中国的主权不受危害。铁路警察对铁路沿线的治安管理事务,对不同时期来华外国人的管理以及为了维护路权与法国之间的博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旨在以滇越铁路警察为例,希望能为中国铁路的管理以及对当代铁路警察对铁路的治安管理提供借鉴。本文围绕滇越铁路警察对铁路的治安管理展开,通过对滇越铁道警察晒缉铁道沿线匪盗进而保护铁道沿线人民及滇越铁路公司工棚、铁道警察对铁路路料的保护、对无票乘车之民众士兵及不肖路警的处理和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等方面的详细论述,最终得出,在动荡的历史环境下,由于滇越铁路警察系统内部的腐败,对铁路并未能实施有效的保护,致使各类治安事件频繁发生,屡次给法人借口自行保护铁路,严重威胁到中国的主权,由此,滇越铁路警察并未能真正完成动荡时代赋予其严峻的任务。
陈宝良[9](2016)在《“行路难”:明清商人行走江湖之险恶及其应对》文中指出明清时期,商人通过行走江湖这种社会流动的方式,随之建构起诸多的社会网络。然而,他们在外出经商过程中,势必会遇到来自"天灾"与"人祸"的两大风险。在这两大风险中,天灾固属偶然性因素为多,而人祸则相对更为普遍,对商人经商造成的风险更大。遇到人祸,商人一方面只得求助于地方官府,而官府通常只是就事论事,并未将其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加以处理;另一方面,在商业经营过程中,维系商业正常经营的仅仅是道德,而不是法律。进而言之,传统中国一向实施的是一种重农贱商的政策,即使到了明清两代,法律上仍无关于商业的成文规定。
刘猛[10](2015)在《中小学校园犯罪防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按照一般社会公众的观念,中小学校园作为一个相对封闭且有人监管的环境,应当成为未成年人最为安全的生活场所。然而,近些年侵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的犯罪频频发生,涉及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危害影响也愈发严重。与之相对应,中小学校园也未能成为犯罪侵害的“化外之地”,不断曝光的各类校园犯罪使得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鉴于此,本文以中小学校作为关注场域,对发生在中小学校园、侵害在校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中小学校园犯罪概况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校园犯罪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防控对策。准确界定什么是“中小学校园犯罪”,是研究防控对策的前提基础和具体指向。论文第一章从已有研究对“校园犯罪”概念不同定义入手,分析了“校园犯罪”概念构成中的空间、主体、被害和行为特征,进而将“中小学校园犯罪”界定为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延伸区域,学生、教职员工或校外人员故意侵害在校未成年学生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论文通过将“校园犯罪”与校园安全事故、校园危机、青少年犯罪等概念进行辨析,明确了“校园犯罪”人为故意侵害的特性,以期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校对“校园犯罪”这一特殊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视。第二章中,论文总结介绍了世界几大地区中小学校园犯罪的概况特点。在分析我国中小学校园犯罪现象特点时,以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校园安全事件”统计数据为主对台湾地区中小学校园犯罪情况行了概括。由于我国内地缺乏官方犯罪被害调查数据,教育系统也未进行统一的校园安全事件统计。鉴于此,论文收集了司法机关统计数据和高校、公益组织等机构的调查研究资料,将中小学生犯罪被害、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中小学生不良行为等方面数据进行统合,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我国内地中小学校园犯罪的概况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媒体报道的高危校园犯罪典型案件为样本,对近些年公众普遍关注的校园性侵犯罪和校园暴力犯罪以不同犯罪主体为区分进行了特点分析。中小学校园犯罪是特定场域内的犯罪。对于中小学校来讲,虽然很难凭借一己之力完全阻断或消除校园犯罪的诸多社会促发因素,但通过采取切实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在校园发生,却属于学校安全管理的职责范围。论文第三章引入情境犯罪预防理论,分析了情境犯罪预防的理论基础、运行机理及其在校园犯罪事前防控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从增加犯罪阻力、加大犯罪风险、降低犯罪收益、减少犯罪刺激和移除犯罪借口等五方面提出了中小学校开展情境犯罪预防一般策略。同时,又针对不同类型潜在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和机会因素,提出了三类重点人员的防范措施。风险社会总是存在各类人为风险,社会各种矛盾的存在决定着犯罪的必然性。中小学校作为社会构成的有机单元,校园内发生侵害未成年学生的犯罪虽非人愿,有时也却难以避免。中小学校园具有相对封闭性,犯罪被害人又是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的未成年人,因此在发生犯罪时学校的应急处置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论文第四章以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针对校园犯罪形成危机的特点提出了校园犯罪事中防控的目标和原则,认为中小学校园犯罪事中防控的运行体制应当由纵向指挥体系和横向协作体系构成,运行机制则应当包括识别预警、信息报告、紧急处置和媒体沟通等四个主要环节。同时,对于高危多发类型的校园犯罪,根据其各自特点提出了中小学校应急处置的要点。犯罪的发生,都会给被害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有别于一般社会中的犯罪,中小学校园犯罪的发生不仅给直接受害的未成年人造成生理、心理和物质方面的损害,往往还会对中小学的校园安全生态形成冲击。鉴于校园犯罪这一特殊危害,论文第五章将校园犯罪被害人划分为显性被害人(未成年学生)和隐性被害人(校园安全生态),并在分析两类被害人被害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事后的恢复对策。其中,针对未成年人被害人的恢复,应在保护其免受二次被害的同时,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重点为其提供身心治疗、经济偿补和维护权利等方面的综合救助。而对于校园安全生态的恢复,则可以从完善校园安防设施、平复人员心理危机、修复失调人际关系、提升校内维安能效、重整校外支持资源等五个方面进行统筹。
二、外出怎样防财物失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出怎样防财物失窃(论文提纲范文)
(1)谈判专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兴起与背景 |
一、“小说界革命”对“新小说”的提倡 |
二、岭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
三、译者来源 |
四、翻译小说的读者与市场 |
第二节 发展脉络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特色 |
第一节 呈现传统小说特点及文化观念 |
一、传统章回小说的体制特征 |
二、传统意象、典故与程式 |
三、传统伦理道德秩序 |
四、传统文化的印记 |
第二节 彰显岭南地域文化 |
一、采用粤方言翻译小说 |
二、岭南风物与民情 |
三、翻译小说插图 |
四、革命精神的体现 |
第三节 蕴含西方小说因素及文化观念 |
一、题材内容的更新 |
二、西方小说叙事方法的呈现 |
三、西方文化的传输 |
四、西书标点符号的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重要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突出刊物 |
一、《香港华字日报》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二、《中外小说林》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三、《新小说丛》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第二节 名篇译作 |
一、《天方夜谭》的两个早期中文译本——《千一夜夫妻》与《一夜夫妻》 |
二、《基督山伯爵》的首个中译全本——《几道山恩仇记》(上编) |
三、《科里奥兰纳斯》的首个中文译本——《钢矛记》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影响与总体评价 |
第一节 对自着小说的影响 |
一、“开道之骅骝”:敢于打破陈规 |
二、摹仿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 |
三、积极开拓新题材 |
第二节 总体评价 |
一、成就与缺陷 |
二、在岭南小说中的地位 |
三、在翻译小说史上的评价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一览表 |
附录二 近代岭南翻译小说单行本一览表 |
附录三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内容提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4)咸丰年间巴县盗窃案中刑事司法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材料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盗窃案的报案和查勘 |
一、报案主体 |
(一)客籍民众报案 |
(二)本籍民众报案 |
二、案件查勘 |
(一)失主的查勘权限 |
(二)地方治安组织的查勘权限 |
(三)差役的查勘权限 |
小结 |
第二章 盗贼的缉捕和看押 |
一、缉捕的主体 |
(一)失主 |
(二)地方治安人员 |
(三)差役 |
二、缉捕的效率与准确性 |
(一)缉捕的效率 |
(二)缉捕的准确性 |
三、看押 |
小结 |
第三章 盗窃案的传唤、保释和处置结果 |
一、传唤效率与口供 |
(一)传唤效率 |
(二)重视口供 |
二、盗窃案中的保释 |
(一)保释条件 |
(二)保人与犯人的关系 |
(三)保人责任与犯人责任 |
三、盗窃案的处置结果 |
(一)经济赔偿 |
(二)法律惩罚 |
(三)具结和息 |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一、地方治安组织的牟利和特权化 |
二、清朝刑事司法运作中的官方逐利 |
(一)差役对涉案人员的索取 |
(二)时间耗散与诉讼成本 |
三、法律的悬置与刑事司法的人治化 |
(一)重视口供与法律的悬置化 |
(二)司法运作的人治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案例的设计预防犯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2.1 我国封建时期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2.2 我国现代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3 国外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3.1 国外封建时期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3.2 国外近代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3.3 国外现代预防犯罪的理论发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架构 |
2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设计预防犯罪的相关概念 |
2.1.1 设计预防犯罪的定义 |
2.1.2 犯罪成因的理论概述 |
2.1.3 犯罪预防框架的概述 |
2.1.4 犯罪预防实施方法的概述 |
2.2 犯罪预防设计策略的相关概念 |
2.2.1 TRIZ理论中40个发明原理的形成过程 |
2.2.2 犯罪预防案例的分析与归纳 |
2.2.3 案例分析用于设计预防犯罪的必要性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案例的犯罪预防研究 |
3.1 进行案例研究的原则 |
3.1.1 案例收集的原则 |
3.1.2 案例的描述原则 |
3.1.3 案例的共同性归纳原则 |
3.2 犯罪预防案例的描述与分析 |
3.2.1 犯罪预防案例的描述和分类 |
3.2.2 建立犯罪预防思路与犯罪预防设计方法间的映射 |
3.3 犯罪预防思路与犯罪预防设计方法的定义 |
3.4 犯罪预防思路与犯罪预防设计方法的详细描述 |
3.4.1 预防思路S1:移除目标 |
3.4.2 预防思路S2:降低吸引 |
3.4.3 预防思路S3:财物标识 |
3.4.4 预防思路S4:破坏利益 |
3.4.5 预防思路S5:增加犯罪阻碍 |
3.4.6 预防思路S6:消除弱点 |
3.4.7 预防思路S7:犯罪显现 |
3.4.8 预防思路S8:扩充监视 |
3.4.9 预防思路S9:引入救援 |
3.4.10 预防思路S10:出入口控制 |
3.4.11 预防思路S11:罪犯隔离 |
3.4.12 预防思路S12:减少匿名 |
3.4.13 预防思路S13:物品管制 |
3.4.14 预防思路S14:降低犯罪冲动 |
3.5 本章小结 |
4 犯罪预防的设计策略 |
4.1 犯罪预防的设计流程 |
4.2 犯罪预防的时间分析 |
4.2.1 时间视角下犯罪预防案例的分类原则 |
4.2.2 时间视角下犯罪预防案例的分类 |
4.2.3 时间视角下犯罪预防的方法 |
4.3 犯罪预防功能承载对象的分析 |
4.3.1 犯罪场景下资源的描述 |
4.3.2 犯罪场景下资源模型的构建 |
4.3.3 犯罪预防设计方法的功能承载对象 |
4.4 犯罪预防设计方案的生成 |
4.5 犯罪预防的方案评价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5 犯罪预防设计策略的验证 |
5.1 悉尼科技大学图书馆盗窃的案例描述 |
5.2 图书馆防盗中的预防时间分析 |
5.3 图书馆防盗中预防方法的功能承载对象分析 |
5.3.1 犯罪场景资源模型的构建 |
5.3.2 犯罪预防思路及设计方法的选取 |
5.4 图书馆防盗的设计方案生成 |
5.4.1 关联设计方法与场景中的资源 |
5.4.2 所用预防思路与设计方法的表述 |
5.4.3 设计构想的生成 |
5.4.4 设计策略结论与案例实际方案的对比 |
5.4.5 设计方案的生成 |
5.5 图书馆防盗的方案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设计案例类型及来源 |
附录Ⅱ 图表索引 |
(6)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刑法中的财产概念 |
第一节 “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 |
一、早期:“物”与“财产”的具体化列举 |
二、发展:作为法律术语的“物”与“财产”概念的成型 |
三、成熟:无体物概念的提出 |
四、流变:财产概念外延的不断扩张 |
第二节 “财产”概念的域外考察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英国 |
四、美国 |
五、苏联 |
六、评析 |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财产”概念及认定标准 |
一、刑法中“财产”和“财物”概念的关系 |
二、关于“财物”属性的理论争讼 |
三、互联网背景下“财物”(财产)的认定标准 |
第四节 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的冲击 |
一、财产形式的流变对“财物”概念边界的冲击 |
二、行为模式的异变对犯罪认定和罪名界限的冲击 |
三、财产的数据化带来的数额认定的困境与既遂标准的漂移 |
小结 |
第二章 电子资金犯罪的刑法应对 |
第一节 电子资金概述 |
一、电子资金的概念范畴 |
二、电子资金的本质与财产性根基 |
三、电子资金的出现给刑事司法认定带来的冲击 |
第二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基本类型与行为认定 |
一、窃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二、复制型电子资金犯罪 |
三、套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
第三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罪名界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纠葛 |
二、电子资金案件罪名界分的理论聚讼及评析 |
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界分步骤 |
第四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既遂标准 |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既遂标准的漂移 |
二、财产犯罪既遂标准的理论聚讼 |
三、侵害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涉电子权利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电子权利凭证概述:分类、财产性与刑法研究现状 |
一、刑法视域下电子权利凭证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二、电子权利凭证的种类 |
三、电子权利凭证的财产性辨析 |
第二节 涉物品电子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窃取他人物品电子凭证的行为定性 |
二、侵入系统生成物品电子凭证后倒卖行为的认定 |
第三节 侵害服务电子凭证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二、不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
第四节 电子积分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侵入系统后虚增电子积分行为的罪名适用 |
二、利用系统漏洞刷取电子积分案件的定性 |
三、利用规则漏洞刷取电子积分行为的认定 |
四、复制电子资金系统后伪卡盗刷案件的处理 |
小结 |
第四章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 |
第一节 大数据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析正 |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本质 |
二、大数据挖掘 |
三、“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之概念勘正 |
第二节 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与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一、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 |
二、“大数据财产”的认定标准与范围界定 |
三、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
第三节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 |
一、大数据财产的保护路径之争 |
二、大数据财产的刑事司法保护 |
三、其他大数据侵害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小结 |
第五章 虚拟财产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一节 虚拟财产的概念界定 |
一、关于“虚拟财产”概念范围的学理争讼 |
二、虚拟财产的内涵厘清 |
三、虚拟财产的外延 |
第二节 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分析 |
一、虚拟财产的客观价值性分析 |
二、虚拟财产是否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 |
三、虚拟财产的本质 |
第三节 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
一、以技术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认定 |
二、以现实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处理 |
三、制售、使用外挂行为的定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情景规划的A国原油管道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简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简述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1.4.1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2 论文研究基本方法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A国原油管道运行现状分析 |
2.1 项目概述 |
2.2 A国原油管道运行过程中特殊事件分析 |
2.2.1 社会治安类特殊事件 |
2.2.2 自然环境类特殊事件 |
2.2.3 市场类特殊事件 |
2.2.4 管道运营作业类特殊事件 |
2.3 A国原油管道运行的主要风险 |
2.3.1 管道项目社会治安风险 |
2.3.2 管道项目自然环境风险 |
2.3.3 管道项目市场风险 |
2.3.4 管道项目运营作业风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国原油管道运营的社会与自然环境风险分析 |
3.1 A国原油管道社会治安风险的情景设计与分析建议 |
3.1.1 社会治安风险的情景矩阵设计 |
3.1.2 社会治安风险的情景分析 |
3.1.3 社会治安风险情景的对策建议 |
3.2 A国原油管道项目自然环境风险的情景设计与分析建议 |
3.2.1 自然环境风险的情景矩阵设计 |
3.2.2 自然风险的情景分析 |
3.2.3 自然环境风险情景的对策建议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A国原油管道运营的市场与作业风险分析 |
4.1 A国原油管道项目市场风险的情景设计与分析建议 |
4.1.1 市场风险的情景矩阵设计 |
4.1.2 市场风险的情景分析 |
4.1.3 市场风险情景的对策建议 |
4.2 A国原油管道项目运营作业风险的情景设计与分析建议 |
4.2.1 运营作业风险的情景设计 |
4.2.2 运营作业风险的情景分析 |
4.2.3 运营作业风险情景的对策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滇越铁路警察治安管理研究(1910—194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滇越铁路警察制度的创建与发展 |
第一节 滇越铁路警察制度的创设 |
一、中法滇越路权之争 |
二、滇越铁路警察的设立 |
第二节 滇越铁路警察机构的设置 |
一、路警督办署的成立和人员配置 |
二、滇越铁道警察总局的成立及其人员设置的变化 |
第三节 滇越铁路警察的人事制度 |
一、滇越铁路警察的来源和任用 |
二、滇越铁路警察的薪饷 |
三、滇越铁路警察的奖惩 |
第四节 滇越铁路警察的职守 |
第二章 滇越铁路警察治安行政管理 |
第一节 跴缉匪盗,保护铁路 |
一、滇越铁道云南段沿线土匪抢劫状况 |
二、滇越铁道警察(军警)总局剿匪措施 |
三、剿匪不力,匪患泛滥 |
第二节 中法关于铁路工棚损失的交涉 |
一、滇越铁道沿线工棚被匪抢劫 |
二、法方要求中国政府赔偿铁路工棚损失 |
三、中国政府加强保护,拒绝赔偿 |
四、法人希图派兵自行保护铁道 |
五、法方仍旧要求赔偿损失 |
第三节 缉捕盗贼,保护铁路路料 |
一、铁路路料被窃频繁发生 |
二、铁道总局加强执法和处刑力度 |
三、铁道总局督饬路警严格执法 |
第四节 关于乘车的管理及相关规定 |
一、普通民众无票乘车管理 |
二、对路警无票乘车的管理 |
三、士兵无票乘车管理 |
第五节 参与禁烟与禁枪 |
一、在铁路及沿线地方禁烟 |
二、禁止在铁路沿线买卖、私运、私造枪弹 |
第三章 滇越铁路警察治安涉外管理 |
第一节 严密防范并保护各外国人 |
一、外国人来滇游历须有护照 |
二、禁止来滇外国人测绘地图 |
三、保护外国人生命财产安全 |
第二节 严密防范日本间谍与汉奸 |
一、严密防范日本间谍刺探情报 |
二、严密防范日本间谍破坏滇越铁道交通 |
三、严密防范日伪汉奸反动活动 |
第四章 滇越铁路警察治安管理的成效与局限 |
第一节 滇越铁路警察治安管理的成绩 |
一、滇越铁路警察的建立是近代治安体系的重要成果之一 |
二、保护滇越铁道沿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三、维护中国的主权 |
第二节 滇越铁路警察治安管理的局限 |
一、滇越铁路警察萎靡不振敷衍塞责 |
二、逃警现象不断发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行路难”:明清商人行走江湖之险恶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 崎岖万里:交通不便 |
(二) 风波险恶:倾覆漂溺之患 |
(三) 地匪之派作 |
(四) 地方势豪之私税 |
(五) 牙行、埠头之勒扣、诈骗 |
(六) 强贼之打抢 |
(七) 梢子之勒索与杀人越货 |
(八) 小偷、扒手之盗窃 |
1. 规避“天灾” |
2. 防范“人祸” |
(10)中小学校园犯罪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1 中小学校园犯罪的概念 |
1.1 不同校园犯罪概念的梳理与评析 |
1.2 校园犯罪的构成特征及概念界定 |
1.2.1 校园犯罪的空间特征 |
1.2.2 校园犯罪的主体特征 |
1.2.3 校园犯罪的被害特征 |
1.2.4 校园犯罪的行为特征 |
1.2.5 中小学校园犯罪概念的界定 |
1.3 校园犯罪与其他相关概念之辨析 |
1.3.1 校园犯罪与学校人员违法犯罪 |
1.3.2 校园犯罪与青少年犯罪 |
1.3.3 校园犯罪与校园暴力 |
1.3.4 校园犯罪与校园危机 |
1.3.5 校园犯罪与校园安全事故 2 中小学校园犯罪的概况与特点 2 |
2.1 国外中小学校园犯罪概况与特点 |
2.1.1 非洲地区校园犯罪概况与特点 |
2.1.2 亚洲地区校园犯罪概况与特点 |
2.1.3 欧洲地区校园犯罪概况与特点 |
2.1.4 美洲地区校园犯罪概况与特点 |
2.2 我国中小学校园犯罪概况与特点 |
2.2.1 台湾校园犯罪概况与特点 |
2.2.2 大陆校园犯罪概况与特点 |
2.2.2.1 中小学生犯罪被害概况与特点 |
2.2.2.2 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概况与特点 |
2.3 高危类中小学校园犯罪特点分析 |
2.3.1 中小学校园性侵犯罪特点分析 |
2.3.1.1 中小学校园性侵犯罪比例数量特点 |
2.3.1.2 中小学校园性侵犯罪的现象特点 |
2.3.2 中小学校园暴力犯罪特点分析 |
2.3.2.1 中小学校园暴力犯罪比例数量特点 |
2.3.2.2 中小学校园暴力犯罪的现象特点 3 事前防控:中小学校园犯罪的情境预防 |
3.1 校园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基础 |
3.1.1 日常活动理论 |
3.1.2 环境犯罪理论 |
3.1.3 理性选择理论 |
3.2 校园犯罪情境预防的适用性 |
3.2.1 情境犯罪预防顺应现代犯罪预防的趋势 |
3.2.2 情境犯罪预防适应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要求 |
3.2.3 情境犯罪预防贴合创建平安校园的理念 |
3.2.4 情境犯罪预防符合校园犯罪的特点 |
3.3 中小学校园犯罪情境预防的运用 |
3.3.1 情境犯罪预防的运用原理 |
3.3.1.1 情境犯罪预防的技术策略 |
3.3.1.2 情境犯罪预防的运用方法 |
3.3.2 中小学校开展情境犯罪预防的措施 |
3.3.2.1 增加校园犯罪阻力的措施 |
3.3.2.2 加大校园犯罪风险的措施 |
3.3.2.3 降低校园犯罪收益的措施 |
3.3.2.4 减少校园犯罪刺激的措施 |
3.3.2.5 移除校园犯罪借口的措施 |
3.3.3 潜在校园犯罪人类别化重点防范 |
3.3.3.1 师长型潜在犯罪人的防范 |
3.3.3.2 同学型潜在犯罪人的防范 |
3.3.3.3 外侵型潜在犯罪人的防范 4 事中防控:中小学校园犯罪的应急处置 |
4.1 中小学校园犯罪应急处置的理论前提 |
4.1.1 风险社会下的校园犯罪必然性 |
4.1.1.1 风险社会理论的内涵与启示 |
4.1.1.2 社会犯罪风险源与校园犯罪 |
4.1.2 校园犯罪风险下的校园安全 |
4.1.2.1 校园犯罪风险的特点 |
4.1.2.2 校园安全的动态平衡 |
4.2 中小学校园犯罪应急处置的目标与原则 |
4.2.1 中小学校园犯罪应急处置的目标 |
4.2.1.1 中小学校园犯罪应处工作的挑战 |
4.2.1.2 中小学校园犯罪应处目标的确立 |
4.2.2 中小学校园犯罪应急处置的原则 |
4.2.2.1 未雨绸缪原则 |
4.2.2.2 以人为本原则 |
4.2.2.3 统一指挥原则 |
4.2.2.4 快速反应原则 |
4.2.2.5 协同整合原则 |
4.2.2.6 依法处置原则 |
4.3 中小学校园犯罪应急处置的实施 |
4.3.1 中小学校园犯罪应急处置的组织体制 |
4.3.1.1 纵向指挥体制与职责 |
4.3.1.2 内部协作体制与职责 |
4.3.2 中小学校园犯罪应急处置的运行机制 |
4.3.2.1 识别预警机制 |
4.3.2.2 信息报告机制 |
4.3.2.3 紧急处置机制 |
4.3.2.4 媒体沟通机制 |
4.3.3 高危多发型校园犯罪的应急处置要点 |
4.3.3.1 外侵恐怖犯罪应处要点 |
4.3.3.2 校内暴力犯罪应处要点 |
4.3.3.3 校园性侵犯罪应处要点 |
4.3.3.4 校园盗窃犯罪应处要点 5 事后防控:中小学校园犯罪被害人的恢复 |
5.1 校园犯罪被害人恢复的理论概述 |
5.1.1 犯罪被害人的定义 |
5.1.2 犯罪被害人的被害影响 |
5.1.3 犯罪被害人的恢复 |
5.2 校园犯罪被害人及其被害影响 |
5.2.1 校园犯罪被害人的确定 |
5.2.2 校园犯罪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危害 |
5.2.2.1 未成年被害人的直接伤害 |
5.2.2.2 未成年被害人的二次被害 |
5.2.3 校园犯罪对校园安全生态的破坏 |
5.2.3.1 校园安全物理生态受损 |
5.2.3.2 校园安全人文生态失衡 |
5.2.3.3 校园安全外部生态恶化 |
5.3 未成年被害人生活的恢复 |
5.3.1 未成年被害人恢复的原则和方法 |
5.3.1.1 未成年被害人恢复的原则 |
5.3.1.2 未成年被害人恢复的方法 |
5.3.2 未成年被害人的二次被害保护 |
5.3.2.1 司法程序中的二次被害保护 |
5.3.2.2 社会生活中的二次被害保护 |
5.3.3 未成年被害人的综合救助 |
5.3.3.1 未成年被害人救助的制约因素 |
5.3.3.2 未成年被害人的身心治疗 |
5.3.3.3 未成年被害人的经济偿补 |
5.3.3.4 未成年被害人的权利保障 |
5.4 校园安全生态平衡的重建 |
5.4.1 完善校园安防设置 |
5.4.2 平复师生心理危机 |
5.4.3 修复失调人际关系 |
5.4.4 提升校内维安能效 |
5.4.5 重整校外支持资源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附录 致谢 |
四、外出怎样防财物失窃(论文参考文献)
- [1]谈判专家[J]. 布伦丹·杜波依斯,王映红. 译林, 2021(06)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D]. 李梦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4]咸丰年间巴县盗窃案中刑事司法运作研究[D]. 崔彦超. 河南大学, 2019(01)
- [5]基于案例的设计预防犯罪方法研究[D]. 黎凯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D]. 张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基于情景规划的A国原油管道风险管理研究[D]. 冯建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滇越铁路警察治安管理研究(1910—1940)[D]. 吴晓丹. 云南大学, 2019(03)
- [9]“行路难”:明清商人行走江湖之险恶及其应对[J]. 陈宝良. 明清论丛, 2016(01)
- [10]中小学校园犯罪防控研究[D]. 刘猛. 武汉大学, 2015(07)
标签:案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