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T认证传说之七个梦(论文文献综述)
释慧正[1](2020)在《隋前《法华经》安乐行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素有“经中之王”美誉的《法华经》在中国的弘传,以及汉传佛教宗派的发展,《安乐行品》最终被列入“法华四要品”之一。天台宗以此为基础,修行证悟“法华三昧”之祖师及弟子众多,其他宗派也给与了十分的重视。笔者认为,从其重要性、有关文献的丰富度、理论构成与理论特征等几个方面来看,都非常有必要对《安乐行品》及其有关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整理研究综述之后,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问题,笔者从“义理”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回应。义理层面,主要围绕具体经文展开,包括:(1)安乐(sukha)、行处(ācāra)、亲近处(gocara)三个关键词的梵巴汉对勘;(2)《安乐行品》的三个组成部分(四法安乐行、轮王髻珠喻、梦中见妙事)有关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小结;(3)《安乐行品》在古今25种《法华经》科判中的所属地位。实践层面,主要从“菩萨行”的角度讨论,包括:(1)隋唐天台宗三祖慧思大师与“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对“安乐行”与“常不轻”两种菩萨行的比较与历史分析,引发对佛教“法门抉择”的讨论。(2)对《安乐行品》最早的、最重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慧思大师的“有相行”和“无相行”的思想渊源的讨论,以及其四十二菩萨阶位观的分析,引发其“圆教思想”的讨论。(3)分析慧思大师五种菩萨行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兼论中国佛教从都市佛教向山林佛教的转型之启蒙。(4)天台智者大师创建的被概括为“安乐行门”的修行法门之理论构建和实践.。绪论首先讨论了“安乐”梵文“sukha”在印度宗教文化中的含义,随着时间的发展,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发展,从最初文学作品中涵盖世俗、出世间修行的所有方面,到巴利佛典中证阿罗汉果的境界,再到大乘佛教中特指“涅盘”的境界,其含义逐渐被神圣化,成为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文献研究综述,提出七个问题,阐述了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法华经》的汉译及译主。其次,对《安乐行品》的“行处”进行了梵汉对勘,认为其义理涵盖了巴利三藏的“行处”、《六分般若》的“菩萨行处”、《文殊般若经》的“菩萨摩诃萨行处”的义理,为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提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第三,对“亲近处”进行了梵汉对勘。“行处”与“亲近处”两者相似之处在于“同入波罗蜜多”,才成为同为《安乐行品》中“第一安乐行”的核心义理,,共同体现了一种“以戒为基础,般若慧贯穿”的大乘菩萨道之境界。之后运用梵汉对勘,对“安乐行菩萨”是“比丘菩萨”的身份进行了确认,还分析了“四法安乐行”与“忍辱波罗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讨论了25种法华科判及《安乐行品》的所属。首先对大藏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寻找出从古至今21位高僧的25种法华科判,并运用吉藏大师的“通别”之说,将其分成五类。其次,将25种科判中《安乐行品》所属地位进行分析,围绕“《安乐行品》真正的受众是谁?”以及“行持《安乐行品》的功用”两个问题,梳理和呈现历代高僧们的观点,恰恰体现了《安乐行品》的现实意义。第三章围绕《安乐行品》“四法安乐行、轮王髻珠喻、梦中见妙事”三部分经文,讨论了四个问题:(1)“四法”名相的流变;(2)“法华三昧”的理论与实践的流变;(3)“法华三珠喻”与安乐行思想;(4)佛教“梦的运用”理论之流变。呈现了《安乐行品》思想的主体,及在整个佛教经典中的地位。第四章讨论了隋唐时期中国的天台宗和三阶教、对“安乐行”与“常不轻”两种菩萨行的抉择。两者既有外在行仪的区别,又在实修实证方面存在相通之处。他们在各自独特的现实背景下,均对两者做出了教理上的诠释和实践上的“法门择决”,成为中国汉传大乘佛教发展的典型写照与缩影。法门抉择,是采取天台宗“兼容并蓄”的融合观,还是三阶教“择此斥彼”的割裂观关乎佛典以及法门的“适用性”、“永恒性”以及教派“正邪之分”的命题。第五章讨论了《安乐行品》最主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慧思大师的圆教思想,分析了:(1)“有相行”、“无相行”两分之说的四种渊源旧说,又提出了两种渊源新说,可能是“菩萨五种人”和“大乘七贤”。(2)呈现了最能体现慧思大师“无相行”之“菩萨遍行”思想的“圆教菩萨四十二阶位观”,以及智者大师在其理论基础上的继承性发展。第六章讨论了慧思大师的五种菩萨行,以及对中国佛教历史的影响。僧伽佛教与居士佛教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某种张力,其焦点在于对“菩萨与五欲”关系的理解。陈隋时期,天台三祖慧思大师站在出家菩萨的角度,创新性地以“四法安乐菩萨行”统合萨陀波伦菩萨行、昙无竭菩萨行、普贤菩萨行与常不轻菩萨行,开展了“五合一”的菩萨行实践,用生命的体解摸索出一条“出家菩萨—离五欲—证六根清净”的修证路线,不仅本人妙悟法华三昧,开创“安乐行法门”,还启蒙了中国佛教向“山林佛教”的转型。第七章介绍了天台智者大师的“安乐行”法门及其理论构建,从“道场组织架构、修行者、实践内容、思想基础、修持法门、修证目标、修持方法、修行论、波罗蜜关系论、究竟境界、总体概括”等十一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智者大师的安乐行思想,是《法华经》之“安乐行”思想的继承与深化,是陈隋时代僧人对佛陀教法的诠释与丰富,是佛法在那个时代当根对机之实践的展开,拉开了当代中国僧伽佛教“人间化”的序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内容创新。近代佛教研究以《安乐行品》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的,而且将其义理进行全面分析的还相当少。(2)路径创新。寻找出“两纵两横”的佛典分析路径。一纵,沿着“印度—中国—日本”三个国家,巴利文、梵文、汉文三种语言,及其所代表的印度部派佛教、印度大乘佛教和汉传佛教三个类别。二纵,从古至今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国历代高僧大德对《法华经》的各种注释和诠释。一横,是将《安乐行品》的经文,分成三大部分(即四法安乐行、轮王髻珠喻、梦中见妙事),二横,将其放在整个《法华经》中乃至整个大藏经中,予以分析,展开有关讨论。(3)角度创新。笔者始终保持“流变”的分析视角。流变,即流行和变化,包括了产生、变化与发展的全过程。佛教,是倡导和追求“智慧”的一门信仰,是赞成“契理契机”地弘扬和发展佛教的,这也就是“流变”的分析视角,既符合佛教本身,也符合现实。本文从总体上验证了隋朝智者大师对佛典理解与诠释的方式“法本观”,并尝试建立起佛典理解与诠释的“流变观”之视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安乐行品》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安乐行品》启发了中国佛教基于“法本观”的“闻思修”诠释之完整路线,从经典注疏立说,到创立行门,最后创宗立派,以天台宗为最佳实践之典型。(2)《安乐行品》开示了一个大乘佛教修行者“以戒为基础,般若慧贯穿”的大乘菩萨道之理想的人格境界以及实修方法,在佛教弘扬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3)《安乐行品》为“山林佛教”的转型提供了最原初的、最重要的佛学依据。陈隋时期对该品的创新性诠释,帮助僧人与居士建立起入理如法的人际关系的普遍指导原则。如果说遁入山林是消极的应对,那么“四法安乐菩萨行”则起到积极调节的作用。
朱笑雪[2](2018)在《论台湾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神话》文中研究指明布袋戏是一种发起于17世纪的漳州、泉州等地,用布偶来进行表演的一种地方戏。“霹雳布袋戏”是由号称“十车书”的黄强华负责编剧,“八音才子”的黄文择负责配音的一部电视布袋戏连续剧。剧情方面,霹雳布袋戏剧情除去传统的剑侠戏中的武侠剧情,更加入了许多天马行空的剧情,使其剧情朝着仙侠、神魔的方向发展。本文中,笔者选取霹雳布袋戏中具有代表性的末日情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神话学中母题分析的理论方法,分析末日神话母题在霹雳布袋戏中的运用及其所表达的主题,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内涵。文章绪论部分,笔者先介绍了布袋戏发展的历史和台湾以及大陆方面关于霹雳布袋戏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资料来源。本文的第二章,笔者查阅大量神话中末日神话的资料,并且选取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体现了世界的毁灭母题和宗教中末世论思想的神话进行介绍和简要的分析,得出在原始神话和宗教神话中,“神”几乎主导着末日的整个过程。本文第三章,笔者就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情节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末日情节所涉及到的神话来源及其创新之处,得出其剧情中,有从佛教神话中取材的,也有从中国古典神话和西方神话中取材的,并且这些材料都经过霹雳编剧的重新整合与再创造,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属于霹雳的独特神话世界构架。第四章,笔者运用母题分析的方法,从世界毁灭的预言、世界毁灭的原因与毁灭者以及世界毁灭后的重建这三个方面,对霹雳布袋戏中体现的末日的情节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得出在霹雳布袋戏中,“人”的形象取代传统神话中“神”的形象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第五章,笔者就霹雳布袋戏中末日母题所表现的主题进行分析,得出其主题一是引发末日的罪业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二是只有人自身才是末日的唯一救赎,三是面对“命由天定”的末日,人类选择的是一条“运由己造”的道路。最后一章笔者分析了霹雳布袋戏末日情节产生的社会内涵,得出这不仅是台湾混乱政局的体现,同时也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们对末日恐惧的表现以及人类精神困境下对神话迫切需求的显现。
曹海峰[3](2006)在《精神分析与电影》文中研究说明精神分析学说与电影几乎是在历史的同一时期中同时孕育、诞生与发展的,它们同时被许多人视为二十世纪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电影成为20世纪主要的(也是最流行的)新的艺术形式的同时,它“通过人们熟悉的摄影技术和叙事方式”来反映甚至控制大众的思想。在《心理分析入门》中,弗洛伊德就认为电影就像是与精神分析直接对应的文化形式。如果说精神分析学成为人类认识自身的“内视镜”。那么,电影就是“反射镜”使得人类扩展了观察外部世界的视野,从而对自己与自己所处的外界社会有了更为宏观的认识。早在1961年,英国重要的电影杂志《画面与音响》的着名影评家加布里尔·彼尔逊和艾立克·罗德讨论“新”电影的文章中,就认为,为了理解“新电影”的含义和确定反映在其中的“现实界限”,就必须求诸精神分析,他们认为,精神分析特别有助于“理解到在传统的安慰已经无济于事的一盘散沙的世界中人是多么孤独。”特别是近年来,与精神分析有关的电影更是国际影坛上形成趋之若鹜的一股热潮,吸引了大量投资和观众,这些影片不断打破票房纪录,屡获殊荣与奖项,成为各种媒体和评论界关注的焦点。这种局面就要求学术界对电影作品思想内涵的纵深开挖,正如爱德华·萨义德认为的那样:“批评家有责任在某种程度上说出那些被文本支配、移置或者压制的声音……发现和揭示那些很可能隐藏在虔诚、疏忽或常规之下的事物。”然而与电影的丰富多彩相比,目前用精神分析法对电影进行的解释是非常有限的。用精神分析学观点对单一某部电影的漫谈式分析以及我国对电影精神分析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往往散见于各种专业书刊。但是这一研究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因为,“……电影精神分析在电影研究建立自己学科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影响。电影研究常常从其他人文学科汲取理论并使它们成为自己的学术背景,电影研究的合法地位是因为支撑它的那些理论,而不是通过宣称电影自身拥有什么内在价值而取得的。然而,一些试图把电影作为总体现象进行解释的‘宏大理论’的根本前提,正在遭受越来越强的质疑。电影批评史中的很多晚近理论都认为,与其它电影理论相比,电影精神分析或许最终将证明自身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精神分析学说和电影几乎一开始就如影相随,并且,当今的各类型片都可以找到精神分析影响的痕迹。从表面上来看,精神分析学说向电影艺术的渗透是在市场经济和票房价值的推动下进行的。事实上,我们也无法否认电影艺术在这方面的动力机制,但是仅仅看到这一点是近视的。那么,精神分析学说又是如何影响了电影的走向?电影理论何以选中精神分析学说完成了第一符号学向第二符号学的转化?如何从电影艺术的角度通过对精神分析的体现而揭示一些社会问题的深层成因?怎么通过电影艺术对人性的新维度的开掘等等问题仍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精神分析和电影向对方开放融合,去达致交互的质询、解释和理论化。精神分析学对于电影研究所起的重要意义是无可置疑的。在后现代语境中,它在电影研究中扮演着(并将继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精神分析容许电影理论保有一种争辩和理论化的特色,并继续与电影研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同时,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对精神电影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缺憾有着不同程度的反驳和突破。总之,我们应该辨正的看待精神分析电影理论,而非盲从。应该说,无论是从事电影艺术的创作、评论、欣赏,乃至理论研究哪个方面来讲,进行对精神分析与电影的研究都应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为他决定了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艺术的成长。美国加州大学电影教授尼克·布朗先生曾指出的:电影的“读解方法显然同各种精神分析的思考直接有关。”电影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电影的精神分析学研究是当代西方电影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一个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分析和研究精神分析与精神电影理论并不等于赞成他们的全部观点,尤其是不等于赞成其错误观点。由于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几乎重要观点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现在对他的整个理论体系做出恰当的评论,着实为时尚早,因为对其的理解和消化仍需要时间。
金凡[4](2003)在《IT认证传说之七个梦》文中研究说明如果不是考试在后面逼着我们,我们永远也无法想象自己身上的潜力竟是如此巨大
二、IT认证传说之七个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T认证传说之七个梦(论文提纲范文)
(1)隋前《法华经》安乐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印度宗教文化中“sukha”的含义与变迁 |
一、 《博伽梵歌》中的sukha |
二、 《瑜伽经》中的sukha |
三、巴利佛典中的sukha |
四、大乘佛典中的sukha |
五、小结 |
第二节 国内外对《安乐行品》的研究述评 |
一、 《法华经》之梵汉版本 |
二、 《安乐行品》有关注疏 |
三、现当代的有关研究 |
四、七个方面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核心问题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安乐行品》有关梵汉对勘研究 |
第一节 《安乐行品》的38 个同经异译词 |
第二节 “行处”一词之梵巴汉对勘 |
一、巴利三藏中的ācāra:持戒、正命之净行 |
二、 《六分般若》中的“菩萨行处”:要“相应作意” |
三、 《文殊般若经》中的“菩萨摩诃萨行处”:即“般若波罗蜜” |
四、 《安乐行品》中的“行处” |
五、小结 |
第三节 “亲近处”之梵巴汉对勘 |
一、巴利佛典中的gocara |
二、 《安乐行品》中的“亲近处” |
三、小结 |
第四节 “安乐行菩萨”是比丘菩萨的梵汉对勘证据 |
第五节 《安乐行品》中“忍辱”之梵汉对勘 |
第二章 25 种法华科判与《安乐行品》之所属 |
第一节 古今25 种法华科判 |
第二节 《法华经》科判结构之流变 |
1.嘉祥吉藏的“通别”之辩 |
2.五种科判结构 |
3.五大宗派科判之重点 |
第三节 《安乐行品》之现实意义 |
一、25 种法华科判与《安乐行品》之所属 |
二、 《安乐行品》之受众 |
三、行持《安乐行品》之功用 |
四、小结 |
第三章 《安乐行品》四大内容的诠释及其流变 |
第一节 安乐行“四法”名相之流变 |
一、 “四行”名相之罗列 |
二、 “四行”名相之归纳 |
三、法云大师:首明四行之阶位 |
四、慧洪大师:以《华严》解《法华》明阶位 |
五、慧思大师:难取难舍,同行异名 |
六、小结 |
第二节 大乘“法华三昧”修证理论之流变 |
一、初创引入:鸠摩罗什大师“法华三昧观法”与《见宝塔品》 |
二、阐理本土化: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与北魏禅窟 |
三、证入传教:慧思大师《安乐行义》与“二种行” |
四、普门接引:智者大师的《法华三昧忏仪》与“六根忏” |
五、硕果累累:慧思大师弟子中“法华三昧”的证悟者 |
六、小结 |
第三节 “法华三珠”及其寓意 |
一、 《法华经》中三颗明珠的故事 |
二、 “法华三珠”故事分析 |
三、大乘菩萨道的“三部曲” |
四、 “髻珠喻”与“经王”之地位 |
五、小结 |
第四节 佛教“梦的应用”理论之流变 |
一、 《阿含经》中的“象征解梦法” |
二、 《安乐行品》中的“后报验梦法” |
三、 《那洛六法》中的“梦观成就法” |
四、小结 |
第四章 《安乐行品》与《常不轻品》及法门抉择 |
第一节 中国陈隋天台宗:“兼容并蓄”的融合观 |
一、 “法华三昧”与两种“菩萨行” |
二、 “仪别”与“实通”的融会 |
三、判教与“菩萨阶位”划分 |
第二节 中国陈隋三阶教:“择此斥彼”的割裂观 |
一、 “普敬八法”与“常不轻行” |
二、 “总法”与“别法”的取舍 |
三、 “三阶教”消亡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 “法门抉择”的总原则 |
二、 “法门抉择”的方法论 |
第五章 《安乐行品》与慧思大师的圆教思想 |
第一节 慧思大师“二行”之说的渊源 |
一、四种渊源旧说 |
二、渊源新说之一:“菩萨五种人”之三四 |
三、渊源新说之二:“大乘七贤”之二三 |
四、慧思大师思想的倾向性 |
第二节 “无相行”与“圆教菩萨四十二阶位观” |
一、释《大品》明“通别圆”三教菩萨位 |
二、 “四十二字门”的出处 |
三、引“四十二字门”对应圆教四十二菩萨位 |
四、引“开示悟入”对应“住行向地”四十菩萨位 |
五、大乘菩萨“十无尽戒”依止四十二位贤圣法 |
六、早年曾梦四十二僧为其圆满戒法 |
七、智者大师的继承与发展:引法华增内外二凡 |
第六章 《安乐行品》与慧思大师的五种菩萨行 |
第一节 慧思大师的“萨陀波伦”求法菩萨行 |
一、幼年求道常啼 |
二、中年感应神通 |
三、中晚年建立三昧 |
第二节 慧思大师的“昙无竭”弘法菩萨行 |
一、众香之城讲般若义 |
二、造金字经行般若义 |
第三节 两种菩萨行的转化 |
一、两个标志性事件 |
二、妙悟“法华三昧” |
第四节 慧思大师的菩萨行思想与实践——兼论陈隋山林佛教的转型依据 |
一、陈隋时期佛教发展的瓶颈与焦点 |
二、慧思大师的解决之道:走入山林,修菩萨行 |
三、修证体系的逻辑路线 |
四、结论 |
第七章 《安乐行品》与智者大师的天台修行体系 |
第一节 天台修行体系之概括 |
第二节 安乐行思想的四个理论基础 |
结论 |
汉译佛典的理解与诠释的方法:法本观 |
汉译佛典的理解与诠释的视角:流变观 |
安乐行思想对大乘佛教的三大影响 |
参考文献 |
一、法华经译本、写本 |
二、梵巴汉佛教典籍 |
三、现代着作、论文与工具书 |
附录1:《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
附录2:《法华经安乐行义》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成果目录 |
(2)论台湾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台湾布袋戏简史 |
一、古典笼底戏 |
二、北管布袋戏 |
三、皇民化布袋戏 |
四、金光布袋戏 |
五、电视布袋戏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 |
一、台湾方面研究 |
二、大陆方面研究 |
第三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资料来源 |
一、霹雳剧集 |
二、官方网站 |
三、霹雳会刊 |
四、其他来源 |
第二章 世界神话中的末日母题 |
第一节 神话中的世界毁灭母题 |
一、毁灭世界的大洪水 |
二、毁灭世界的大火 |
三、毁灭世界的战争 |
四、其他毁灭世界的神话 |
第二节 宗教中的末世论观念 |
一、基督教中的末世论 |
二、佛教中的末世论 |
三、伊斯兰教中的末世论 |
小结 |
第三章 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情节 |
第一节 末日情节的主要剧集 |
一、“霹雳劫”系列 |
二、“霹雳神州”系列 |
三、其他剧集中的末日情节 |
第二节 末日情节的神话来源 |
一、佛教神话 |
二、中国古代神话 |
三、西方神话 |
小结 |
第四章 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母题 |
第一节 世界毁灭的预言 |
一、“霹雳劫”系列中的末日预言 |
二、“霹雳神州”系列中的末日预言 |
第二节 世界毁灭的原因与毁灭者 |
一、邪兵卫、嗜血者的灭世 |
二、神州陆沉与弃天帝下凡尘 |
第三节 世界毁灭后的重建 |
小结 |
第五章 霹雳布袋戏中末日的主题 |
第一节 业由己造 |
第二节 命由己救 |
一、个人救世 |
二、共业共担 |
第三节 运由己造 |
小结 |
第六章 末日母题的社会内涵 |
第一节 混乱政局之下的集体潜意识 |
一、戒严时期 |
二、后蒋时代 |
第二节 科技发展引发的末日恐惧 |
一、工具理性的灾难 |
二、信仰崩塌的危机 |
第三节 神话热潮背后的人类祈望 |
一、神话的复兴与再造 |
二、霹雳“式”的神话创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精神分析与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学术史综述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形影相随:电影与精神分析学的诞生与发展 |
第一编 经典精神分析与电影 |
第一章 梦·释梦与电影 |
第一节 无意识与电影艺术创作:以《梦》为例 |
第二节 梦的工作/电影创造过程 |
第三节 梦中世界别有情 |
一 银幕之梦 |
二 梦幻内容与梦幻境界 |
第二章 本能理论与电影 |
第一节 死亡本能·文明与电影 |
一 死亡本能与恐惧片/暴力片 |
二 文化集体的病理学:战争片 |
第二节 性本能·性变异与电影 |
一 消费身体:银幕中的性 |
二 禁忌地带──俄狄浦斯情结 |
三 银幕上的“性变态” |
四 她(他)的她(他) |
第三章 症状性行为与电影 |
第一节 过失心理学理论评述 |
第二节 电影的症状性行为分析 |
第二编 “镜像”理论与电影第二符号学 |
第一章 镜像阶段与电影理论 |
第一节 “镜像阶段”理论 |
第二节 达扬的缝合系统理论 |
第三节 电影中的“镜子”研究 |
第二章 麦茨的电影第二符号学研究 |
第一节 电影符号学的转向内在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电影能指的精神分析研究 |
第三节 影院机制与观影心理研究 |
第三章 凝视的快感 |
第三编 后现代语境中的精神分析与电影 |
第一章 解剖不是命运──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 |
第一节 历史脉络与性别议题 |
第二节 中西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女性的电影与电影中的女性 |
第二章 关注边缘──银幕上的现代精神病学 |
第一节 走向边缘 |
一 聚焦非理性:福科的文化无意识 |
二 现代精神病学渗入电影 |
第二节 电影中的精神分裂症 |
第三节 弱智宣言:《阿甘正传》、《雨人》与《纸房子》 |
一 I..Q.与《阿甘正传》 |
二 “白痴学者”与《雨人》 |
三 孤独症与《纸房子》 |
第三章 电影观众接受之维 |
第一节 精神分析视野下的电影观众 |
第二节 沉默并非被动 |
一 文学理论批评的读者转向 |
二 电影观众的接受 |
第四章 矫正与补充:后结构主义/电影音乐/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后结构主义与电影阐释冲突 |
第二节 电影理论与文化研究 |
第三节 此时“无声”胜有声?─驳精神分析电影音乐理论 |
结语: |
主要参考书目 |
四、IT认证传说之七个梦(论文参考文献)
- [1]隋前《法华经》安乐行思想研究[D]. 释慧正. 南京大学, 2020(10)
- [2]论台湾霹雳布袋戏中的末日神话[D]. 朱笑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精神分析与电影[D]. 曹海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06(05)
- [4]IT认证传说之七个梦[J]. 金凡. 软件工程师,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