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住人口控制在1752万(论文文献综述)
原新,范文清[1](2022)在《我国人口负增长和老龄社会的大趋势与新形势——基于“七普”数据再认识》文中指出人口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人口全要素的整体变化,延伸人口发展规律的轨迹。低生育率是未来人口的基本面,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如影相随,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后果惯性显现,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日渐明显,均是人口规律呈现的必然和大趋势,难以更改。然而,"七普"数据展现了当前和未来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超低生育率水平引发人口总量安全、结构安全和流动迁徙安全问题,区域人口流失造成人口负增长与区域发展矛盾尖锐,家庭功能整体弱化带来社会安全隐患等。人口负增长和老龄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长周期的、全方位的、系统性的,面对新生事物,要理性认识低生育率和人口负增长,辩证分析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利弊,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激活老龄社会的新人口红利。
原新,范文清[2](2022)在《我国人口负增长和老龄社会的大趋势与新形势——基于“七普”数据再认识》文中认为人口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人口全要素的整体变化,延伸人口发展规律的轨迹。低生育率是未来人口的基本面,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如影相随,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后果惯性显现,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日渐明显,均是人口规律呈现的必然和大趋势,难以更改。然而,"七普"数据展现了当前和未来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超低生育率水平引发人口总量安全、结构安全和流动迁徙安全问题,区域人口流失造成人口负增长与区域发展矛盾尖锐,家庭功能整体弱化带来社会安全隐患等。人口负增长和老龄社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长周期的、全方位的、系统性的,面对新生事物,要理性认识低生育率和人口负增长,辩证分析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利弊,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激活老龄社会的新人口红利。
祝洪章[3](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王垚[4](2020)在《基于生活圈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而配套设施的配置指标作为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以提升设施的配置效率与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首都功能核心区是我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代表着国家首都形象,但随着社区生活圈理念的兴起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的实施,核心区配套设施的配置指标还未及时更新。因此,本文选取首都功能核心区为研究范围,针对核心区的配套设施现状与居民需求,引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对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优化进行探索。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核心区配套设施配置现状的问题及产生原因研究。文章对核心区现行设施配置指标规定设施项目的配置数量、空间覆盖率、分布密集度、居民满意度进行现状分析,发现配套设施的配置存在数量缺口、覆盖率不足、同项设施配置集中、居民满意度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现行指标的设施配置体系难以满足居民目前的生活需求,二是现行指标缺乏设施规划建设管控的指导内容,核心区配套设施配置指标亟需优化。基于生活圈的核心区配套设施配置指标的体系构建研究。首先,文章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引入核心区设施配置体系中,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界定15分钟生活圈的体系构成,并对核心区的生活圈进行划定。其次,文章通过对比现行国家及地方设施配置指标的设施项目和调研居民配套设施的使用需求,提出配套设施的配置项目和配置模式优化结果,形成核心区生活圈配套设施的配置体系。核心区生活圈配套设施配置指标的规划建设管控机制。文章使用步行指数评价方法,将核心区生活圈设施配置体系,应用于配套设施配置现状的评价中。依据各层次生活圈和各项设施的评价结果,文章提出核心区设施配置的完善方案。但由于核心区的资源有限,设施的优化还需从设施规划建设管控层面,加强设施的集约化配置,如联合建设、用地兼容、使用共享等。因此,文章最后从设施的规模控制、规划编制、管控机制三方面对核心区生活圈配套设施配置指标进行完善,使优化后的指标更具指导性。
王金欢[5](2020)在《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基础设施是承载城市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才能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概念和内涵的认识还不清楚,学术界对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评价不系统、不清晰,导致基础设施的盲目建设和使用不当等问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将是重大挑战。本文首先定义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并探究了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维度及承载机理,将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解析为社会服务、经济效率、生态平衡和综合集成等维度的承载能力;然后应用均值方差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应用荷载-载体模型(LCM)和超效率-窗口-基于松弛测度的效率评价方法(Super-Window-SBM)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效率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应用蝴蝶突变模型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并应用修正的Kaya恒等式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失衡因素评价模型;应用燕尾突变模型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模型。最后,本文收集和应用我国35个大型样本城市从2008年至2017年的研究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表现。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样本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承载能力总体表现良好,但呈现出“向南单极化”的特征。(2)我国样本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效率承载能力受经济区位和行政权限的影响较大;同时,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未显着改善样本城市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率承载能力。(3)我国样本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表现不容乐观,基础设施规模无序扩张是主要动因。(4)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UE)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控制城市基础设施规模无序扩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追求经济产出(EO)是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规模无序扩张最显着的影响因素;人口扩张(P)要素也是引发城市基础设施规模无序扩张的主要因素。(5)我国样本城市的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普遍偏低,各城市之间差异显着,并呈“马鞍形”分布。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从基础设施载体和作用荷载两个方面,并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等两个角度,提出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优化提升的策略建议:(1)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结构,补齐承载“短板”,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社会服务承载能力;(2)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水平,聚集优质生产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经济效率承载能力;(3)协调各类生态设施,建设“公园城市”,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生态平衡承载能力;(4)探索多种金融渠道,践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通过落实以上策略措施,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可以得到优化提升,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董笑[6](2020)在《基于生态需水的弥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弥河是潍坊市重要的供水来源,近年来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保护和管理不足,导致弥河流域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断流和水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生态需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问题和用水户矛盾的重要方式。为改善弥河流域的生态问题,本文收集了弥河流域下垫面资料、水文流量资料、地下水水位及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基础资料,对弥河流域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生态需水利用WEAP建立弥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2016年为现状基准年,建立了2种单因子和8种多因子预案,对于单因子预案,分别计算了规划年2030年不同强度绿化下的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及河道外需水量,对于多因子预案,对规划年2030年进行供需水预测,后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对各预案建立多目标函数利用总体满意度进行评价,得到适合本流域发展的最佳预案。取得如下研究结果和认识:(1)以2016年为现状基准年,弥河流域总供水量为33482万m3,流域总需水量为33940万m3,其中河道外需水量为33309万m3,缺水量为458万m3。(2)在单因子预案下,到2030年在低强度绿化预案下,弥河流河道外生态总需水量为1110万m3,高强度绿化预案下,弥河流域河道外生态总需水量为1480万m3,两种预案差值为370万m3。(3)在8种多因子预案下,由WEAP模型模拟得到规划年2030年各预案下供水量、需水量和缺水量,且得到不同多因子预案下各部门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模拟成果和不同多因子预案下各主要城市河道外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模拟成果。经过比较各多因子预案的总体满意度,“经济高增长农业高强度节水高绿化强度”预案满意度最高,为弥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可靠的借鉴。
郭龙[7](2020)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用地发展规模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用地发展是城市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一座城市到底应该有多大的用地规模才是科学、合理的,这是每一个城乡规划专业的工作者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广州市案例的研究,验证了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用地发展规划是更加科学、合理的。首先,收集广州市的基础性数据,构建包含水生态、地质、自然与文化遗产安全的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再对影响城市用地的其它相关影响因素(永久基本农田、地形坡度、道路交通和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将两者进行综合叠加分析得到预测结果,再运用基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来预测城市用地范围,采用三种预测方法,包括灰色预测法、综合增长率法和经济弹性系数法;最后,结合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到2028年广州市的城市用地规模范围在2032.46km2-2152.74km2,这个面积占到城市适宜建设开发面积的85.00-90.03%之间,占到城市最大开发利用面积的61.61-65.26%之间。结果显示,广州市的部分城市区域已经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广州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旧城中心区以城市内部更新为主,新城区和外围城区要在更加合理、科学的规划控制下进行扩张,城市北部和南部的主要区域进行生态用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市生态安全是城市安全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是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是建立在大量实地数据的基础上,它是对城市生态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好的保护与利用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用地发展,可以更好地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保护城市安全,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未来,城市生态安全将是主导城市用地发展最重要因素之一。
王冬梅[8](2020)在《基于夜光遥感的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人口是城市建立的基础,既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影响其发展的阻力。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对于城市的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布置等具有很大影响,研究城市人口空间布局特征,有利于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促进城市健康永续发展。传统的人口空间布局研究方法有诸多缺陷,首先社会统计数据在时空特性上存在不足,不能与具体的地理单元相匹配;再者城市常住人口统计方法的不足依然是研究城市人口空间特征的一大难题。近年夜光遥感因其客观性、广泛性和易获取性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扩张、社会经济参数估算、区域发展研究等方面。本文以夜光遥感为切入点,利用GIS空间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成都市2013-2018年人口空间布局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结合成都市的人口及经济发展现状,在迎合成都市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不合理的地区提出优化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夜光遥感与人口规模相关性研究。本文首先对NPP/VIIRS夜光遥感月度影像数据进行去噪去异常处理,然后利用处理后的月度影像数据进行求平均,得到的月度平均影像作为年度合成的灯光影像。结合成都市区划矢量数据,求得成都市整体及各区县在2013-2018年间的像元灯光强度值,并分别与成都市整个市域的户籍人口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进行拟合,发现其人口规模与灯光强度值具有正相关关系;再将成都市各个区县的人口规模与对应灯光强度值进行拟合,发现城镇化率越高的城市,拟合相关性越高。最后利用该方法求得灯光强度值与全市户籍人口规模拟合的相关性R2=0.94934,与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拟合的相关性R2=0.96939,证明了利用夜光遥感研究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特征的可行性。(2)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利用夜光遥感影像,分析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成都市各区县的水资源总量及地区经济生产总值数据,对成都市的人口空间布局合理性进行分析,发现: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与水资源配置不合理,且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足。市辖区、双流区人口规模远超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郫都、新都、彭州人口空间布局与地区济发展不协调,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低于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人口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其他县市的水资源充沛,但人口密度低,经济发展缓慢。(3)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本文将人口空间布局不合理的地区分为三级:第一级指人口空间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适应性最差的地区,包括市辖区、双流区;第二级指人口空间布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地区,包括郫都区、新都区及彭州市;第三级指成都市的其他区县,这些区县水资源充沛,但人口与经济发展皆落后于成都市的平均发展水平。最后结合成都市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及城市人口、产业、经济发展现状,遵循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原则,针对各级区域的人口空间布局现状,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完善及政策引导控制三个方面对成都市整体以及三级区域分别提出优化策略。
安雁嵘[9](2020)在《事业单位积极老龄化实现路径研究 ——以山西省晋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人口预计寿命不断增长,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急速上增,同时出现的低生育率等社会问题,使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劳动力市场短缺、看病就医问题、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社会各界对“积极老龄化”新理念的研究探讨,可知我国可以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率先实现积极老龄化,一方面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带给社会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在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时,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价值。论文以山西省晋南地区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利用文献整理法对国内外积极老龄化理论及实证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提出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第二部分利用假设理论框架,对影响事业单位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假设,第三部分利用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问卷及走访调查等方法,对山西省晋南地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现状进行归纳,第四部分利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问卷相关数据整理及对比的方式,将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健康”、“参与”、“保障”对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影响大小进行排序,建立影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健康状况的回归模型,通过该模型可提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健康水平,促进实现积极老龄化,同时得出影响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因素,第五部分利用发达国家实现积极老龄化经验借鉴的方式,对山西省晋南地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现积极老龄化提出一定的建议和措施,最后通过总结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及经验借鉴得出研究结果,为促进山西省晋南地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现积极老龄化提出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山西省晋南地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积极老龄化的实现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第一、提高对退休人员在躯体、心理、智力、社会、经济五个方面的状态,从健康层面确保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基础。第二、鼓励提高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参与频次,拓宽退休人员社会参与渠道,在参与中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实现。第三、保障退休人员社会参与时人身财产安全,通过多元协同、社会嵌入等方式做好退休人员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保障。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继续保持对积极老龄化的高度关注,以积极老龄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切入点,通过在各项有助于积极老龄化发展的措施上的不断优化和改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国家应不断完善延迟退休政策、建立养老金发放管理措施、成立老年人公共服务部门,同时需要老年人提高对自身健康管理,提高参与意识,做好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公务员再到全国老年人的普及,才能使积极老龄化措施得到更好的落实,积极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肖力玮[10](2019)在《收入差距与医保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健康生活的偏好和医疗保障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体系及其效率面临新挑战。收入水平和医疗保险推动就诊选择权增加,高收入者小病挤占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资源,低收入者大病难以亲近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导致分级诊疗制度形同虚设,大型综合医院的资源严重不足与小型社区医院的资源浪费并存。尽管大型综合医院的运营效率很高,但医疗卫生体系处于低效率状态。本文立足于讨论收入差距和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分别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收入差距影响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机理:高收入人群的简单疾病占用高水平医疗服务(过度医疗)——低收入人群的严重疾病难以得到充分治疗(医疗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体系效率降低。医疗保险制度分割(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加剧收入差距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高收入人群参与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制度,更愿意为简单疾病耗费更多的医疗资源。本文以武汉市13个行政区为样本,采集2011-2016年医疗卫生体系数据,构建DEA-Tobit两阶段模型。首先,引入患者的诊疗过程满意度、效果满意度及诊疗方案专家评分等指标,构建改进DEA模型,比较分析武汉市各行政区医疗卫生体系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其次,运用Malmquist模型,分析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和地域差异。最后,以DEA改进模型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以不同医疗保险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和医疗保险制度分割为解释变量,人均生产总值等六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武汉市各行政区的医疗卫生体系效率呈现“U型”结构,即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经济发展中等行政区最低,经济发展较低行政区居中,经济发达行政区的效率最高。其中,经济较发达行政区的技术效率表现较优且稳定,但是规模效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经济发展中等行政区的技术效率较高但波动大,经济欠发达行政区的规模效率最低但波动较小。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总体上有提升作用,但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医疗保险体系效率提升速度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2.收入差距和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均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产生显着而稳健的负向影响。首先,收入差距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有负向影响。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总体偏低(回归系数=-2.303,t=-3.81,p<0.01);第二,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的效率有显着负向影响(回归系数=2.625,模型中解释变量为医疗保险制度分割程度的反向指标,t=4.38,p<0.01)。3.武汉市自2015年实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后,2016年各行政区的医疗卫生体系效率较整合前得到全面提升,但各地区的相对效率排序未发生变化。政策含义:设计医疗保障体系制度,应给予低收入人群更高的保障水平,以缓解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提高医疗卫生体系效率;进一步整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居民医疗保险,改进医疗保险支付审核机制,将医疗服务的质量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改变通过扩大医疗保障投入规模来改善医疗保障水平的政策导向,规避高质量医疗资源被过度使用,降低医疗保障成本,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效率。
二、常住人口控制在1752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住人口控制在1752万(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人口负增长和老龄社会的大趋势与新形势——基于“七普”数据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人口发展前景大势已定 |
(一)低生育率与人口负增长是未来人口基本面 |
(二)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如影相随 |
(三)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后果惯性显现 |
(四)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日渐明显 |
二、人口负增长与老龄社会新形势 |
(一)人口安全新问题 |
1. 人口总量安全问题 |
2. 人口结构安全问题 |
3. 人口流动安全问题 |
(二)地区人口流失问题 |
(三)家庭功能弱化 |
1.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
2. 家庭生养功能弱化 |
3. 家庭教化功能弱化 |
结语 |
(一)理性认识低生育水平和人口负增长 |
(二)科学认识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伴生的挑战 |
(三)应对老龄社会问题的本质是经济发展 |
(四)激活老龄社会的新人口红利 |
(2)我国人口负增长和老龄社会的大趋势与新形势——基于“七普”数据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人口发展前景大势已定 |
(一)低生育率与人口负增长是未来人口基本面 |
(二)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如影相随 |
(三)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后果惯性显现 |
(四)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日渐明显 |
二、人口负增长与老龄社会新形势 |
(一)人口安全新问题 |
1. 人口总量安全问题 |
2. 人口结构安全问题 |
3. 人口流动安全问题 |
(二)地区人口流失问题 |
(三)家庭功能弱化 |
1.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
2. 家庭生养功能弱化 |
3. 家庭教化功能弱化 |
结语 |
(一)理性认识低生育水平和人口负增长 |
(二)科学认识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化伴生的挑战 |
(三)应对老龄社会问题的本质是经济发展 |
(四)激活老龄社会的新人口红利 |
(3)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耕地 |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流转激励机制 |
二、流转约束机制 |
三、流转稳定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
一、流转规模方面 |
二、流转主体方面 |
三、流转方式方面 |
四、流转合约方面 |
五、流转价格方面 |
六、流转效力方面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LMDI法模型设计 |
二、变量解释 |
三、数据来源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二、变量与数据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附录 |
图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基于生活圈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宜居城市建设 |
1.1.2 居住区规划模式向社区生活圈模式转变 |
1.1.3 基于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
1.1.4 北京市顶层设计加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理念的落实 |
1.1.5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 |
1.2.2 生活圈 |
1.2.3 社区生活圈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发展历程 |
1.4.2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研究 |
1.4.3 生活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1.4.4 综合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步骤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 |
2.1 核心区居住人口及住区分布概况 |
2.1.1 居住人口分布及构成 |
2.1.2 建筑层数及容积率 |
2.1.3 住区分布 |
2.2 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分析 |
2.2.1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 |
2.2.2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数量 |
2.2.3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空间覆盖率与密集度 |
2.2.4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满意度 |
2.2.5 问题总结 |
2.3 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设施规划建设管控不到位 |
2.3.2 服务半径缺乏差异性规定 |
2.3.3 居民需求与设施供给不平衡 |
2.3.4 原因归纳 |
2.4 小结 |
第3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构成与划定 |
3.1 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体系构成 |
3.1.1 五分钟自足生活圈 |
3.1.2 十分钟邻里生活圈 |
3.1.3 十五分钟共享生活圈 |
3.2 核心区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标准 |
3.2.1 生活圈划定方式对比 |
3.2.2 核心区生活圈划定标准 |
3.3 核心区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 |
3.3.1 十五分钟共享生活圈划定 |
3.3.2 十分钟邻里生活圈划定 |
3.3.3 五分钟自足生活圈划定 |
3.4 小结 |
第4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活圈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的体系构建 |
4.1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的配置项目对比研究 |
4.1.1 配置项目对比 |
4.1.2 配置项目选取的建议 |
4.2 居民的配套设施使用需求特征调研 |
4.2.1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率分析 |
4.2.2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重要性分析 |
4.2.3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步行可达性需求分析 |
4.3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1 层级分明 |
4.3.2 布局均等 |
4.3.3 供需匹配 |
4.4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项目 |
4.5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模式 |
4.5.1 十五分钟共享生活圈设施配置体系 |
4.5.2 十分钟邻里生活圈设施配置体系 |
4.5.3 五分钟自足生活圈设施配置体系 |
4.6 小结 |
第5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评价与优化 |
5.1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的评价方法 |
5.1.1 步行指数评价与技术路线 |
5.1.2 配套设施数据与权重 |
5.1.3 距离衰减规律 |
5.1.4 路网数据与步行指数修正 |
5.1.5 指标标准化 |
5.2 核心区生活圈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的评价结果 |
5.2.1 十五分钟共享生活圈评价 |
5.2.2 十分钟邻里生活圈评价 |
5.2.3 五分钟自足生活圈评价 |
5.3 核心区生活圈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对策 |
5.3.1 十五分钟共享生活圈优化 |
5.3.2 十分钟邻里生活圈优化 |
5.3.3 五分钟自足生活圈优化 |
5.4 小结 |
第6章 首都功能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的规划与管控机制 |
6.1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控制指标 |
6.1.1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控制 |
6.1.2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合建建议 |
6.2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 |
6.2.1 规划期限与人口规模预测 |
6.2.2 规划成果表达 |
6.2.3 用地分类与用地兼容 |
6.3 生活圈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管控机制 |
6.3.1 建立生活圈设施配置实施管理机制 |
6.3.2 实施生活圈设施配置的动态评估 |
6.3.3 探索灵活共享的使用机制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首都功能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首都功能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信息统计 |
附录C:首都功能核心区住区单点步行指数统计 |
附录D:首都功能核心区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
附录E:图表目录 |
致谢 |
(5)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国内外文献及经典理论综述 |
2.1 城市基础设施研究的起源和发展综述 |
2.1.1 城市基础设施研究的起源 |
2.1.2 城市基础设施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
2.1.3 基于社会服务的城市基础设施研究 |
2.1.4 基于经济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研究 |
2.1.5 基于生态保护的城市基础设施研究 |
2.2 承载能力研究的起源和发展综述 |
2.2.1 承载能力理论的起源 |
2.2.2 承载能力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
2.2.3 基于载体的承载能力研究 |
2.2.4 基于荷载的承载能力研究 |
2.3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概念和内涵综述 |
2.4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
2.5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综述 |
2.5.1 基于社会服务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2.5.2 基于经济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2.5.3 基于生态保护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2.6 经典理论综述 |
2.6.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6.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6.3 外部性理论 |
2.6.4 生态平衡理论 |
2.6.5 公共物品供应理论 |
2.6.6 经济效率理论 |
2.6.7 突变理论 |
2.7 评述和启示 |
2.7.1 城市基础设施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
2.7.2 承载能力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
2.7.3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概念和内涵的评述和启示 |
2.7.4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述和启示 |
2.7.5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的评述和启示 |
2.7.6 经典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
3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承载机理探究 |
3.1 本研究相关概念及内涵的界定 |
3.1.1 城市基础设施 |
3.1.2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
3.2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维度解析 |
3.2.1 基于社会维度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
3.2.2 基于经济维度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
3.2.3 基于生态维度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
3.2.4 基于综合维度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
3.3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承载机理探究 |
3.3.1 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承载能力的承载机理探究 |
3.3.2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效率承载能力的承载机理探究 |
3.3.3 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的承载机理探究 |
3.3.4 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的承载机理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结构的设计 |
4.1.1 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4.1.2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效率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4.1.3 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4.2 候选指标的搜集 |
4.2.1 指标搜集的主要方法 |
4.2.2 候选指标库的形成 |
4.3 指标的筛选及增补 |
4.4 指标体系的形成 |
4.4.1 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4.2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效率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4.3 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5.1 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承载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5.1.1 问题提出 |
5.1.2 模型构建 |
5.2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效率承载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5.2.1 问题提出 |
5.2.2 模型构建 |
5.3 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及失衡因素评价模型构建 |
5.3.1 问题提出 |
5.3.2 模型构建 |
5.4 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5.4.1 问题提出 |
5.4.2 模型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实证数据及计算 |
6.1 样本城市 |
6.2 研究数据 |
6.3 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承载能力计算 |
6.3.1 中间变量计算 |
6.3.2 最后结果计算 |
6.4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效率承载能力计算 |
6.4.1 投入变量计算 |
6.4.2 最后结果计算 |
6.5 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及失衡因素计算 |
6.5.1 承载能力计算 |
6.5.2 失衡因素计算 |
6.6 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计算 |
6.7 本章小结 |
7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实证分析 |
7.1 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承载能力实证分析 |
7.1.1 中间变量实证分析 |
7.1.2 社会服务承载能力实证分析 |
7.2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效率承载能力实证分析 |
7.2.1 投入变量实证分析 |
7.2.2 经济效率承载能力实证分析 |
7.3 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及失衡因素实证分析 |
7.3.1 生态平衡承载能力实证分析 |
7.3.2 失衡因素实证分析 |
7.4 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实证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优化提升的策略建议 |
8.1 思路设计 |
8.2 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承载能力优化提升的策略建议 |
8.2.1 实证问题 |
8.2.2 策略建议 |
8.3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效率承载能力优化提升的策略建议 |
8.3.1 实证问题 |
8.3.2 策略建议 |
8.4 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平衡承载能力优化提升的策略建议 |
8.4.1 实证问题 |
8.4.2 策略建议 |
8.5 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优化提升的策略建议 |
8.5.1 实证问题 |
8.5.2 策略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不足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附表A1~表A23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目录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基于生态需水的弥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生态需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水文气象 |
2.1.4 地质概况 |
2.1.5 水利工程 |
2.1.6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1.6.1 弥河流域水资源状况 |
2.1.6.2 弥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
2.2 资料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流域WEAP模型 |
2.3.1.1 WEAP组成要素 |
2.3.1.2 WEAP模型原理和方法 |
2.3.2 研究区WEAP模型基础数据库 |
2.3.2.1 水文气象 |
2.3.2.2 地下水 |
2.3.2.3 供水及资源 |
2.3.2.4 人口 |
2.3.2.5 土地利用 |
2.3.2.6 经济发展 |
2.3.2.7 人工生态 |
2.3.2.8 自然生态 |
2.3.2.9 用水定额 |
2.3.3 研究区WEAP模型的建立 |
2.3.3.1 研究区WEAP模型的概化 |
2.3.3.2 模型校准 |
2.3.3.3 研究区WEAP模型适应性评价 |
2.3.4 建立模型情景预案 |
2.3.4.1 预案的研究目标及思路 |
2.3.4.2 预案的设置 |
2.3.5 研究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
2.3.5.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
2.3.5.2 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子预案 |
3.2 多因子预案 |
3.2.1 多因子预案下弥河流域研究区河道外需水量变化模拟结果 |
3.2.2 多因子预案下弥河流域研究区河道外要求的水量变化模拟结果 |
3.2.3 多因子预案下弥河流域研究区河道外供到的水量变化模拟结果 |
3.2.4 多因子预案下弥河流域研究区河道外水需求短缺量变化模拟结果 |
3.2.5 不同多因子预案下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模拟成果 |
3.3 目标函数结果 |
3.3.1 社会效益 |
3.3.2 经济效益 |
3.3.3 生态效益 |
3.3.4 方案评价 |
3.3.4.1 权重的确定 |
3.3.4.2 总体满意度 |
3.4 本章小结 |
4 讨论 |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探讨 |
4.1.1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向探讨 |
4.1.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探讨 |
4.2 预案影响探讨 |
4.2.1 单因子预案对弥河流域生态影响 |
4.2.2 多因子预案对弥河流域生态影响 |
4.3 评价方法探讨 |
4.4 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7)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用地发展规模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 |
1.1.2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
1.1.3 生态城市的提出 |
1.1.4 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和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 |
1.1.5 新版《土地管理法》 |
1.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依据 |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生态安全 |
2.1.2 生态安全格局 |
2.1.3 城市规模 |
2.1.4 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规模 |
2.2 生态安全格局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2 国内研究状况 |
2.3 城市用地规模研究的相关历史进程 |
2.3.1 国外研究进程 |
2.3.2 国内研究进程 |
2.3.3 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计算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城市用地规模的相关理论 |
3.1.1 城市首位率理论 |
3.1.2 增长极理论 |
3.1.3 最优城市规模理论 |
3.2 生态安全格局的相关理论 |
3.2.1 景观生态学 |
3.2.2 保护生物学 |
3.2.3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2.4 “反规划”理论 |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四章 广州市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行政区划 |
4.1.2 广州市的自然概况 |
4.1.3 社会与经济 |
4.1.4 广州市的环境质量现状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研究方法 |
4.3.1 多因子权重的判别方法 |
4.3.2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 |
4.3.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方法 |
4.4 广州市的土地概况 |
4.4.1 广州市的土地利用 |
4.4.2 高程分析 |
4.5 单一因子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 |
4.5.1 水生态安全格局 |
4.5.2 地质安全格局 |
4.5.3 自然与文化遗产安全格局 |
4.6 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
第五章 广州市城市用地规模研究 |
5.1 城市用地的分类 |
5.2 城市用地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城市用地扩张因素 |
5.2.2 城市用地限制因素 |
5.3 广州市城市用地分析 |
5.3.1 广州市城市用地历史演变情况 |
5.3.2 广州市城市用地存在的问题 |
5.3.3 相关规划中关于城市用地规模的探讨 |
5.3.4 广州市城市用地未来发展方向 |
5.4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
5.4.1 城市用地相关因子影响分析 |
5.4.2 其它因子综合分析 |
5.4.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
5.5 基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
5.5.1 基于灰色预测法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
5.5.2 基于综合增长率法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
5.5.3 基于经济弹性系数法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
5.5.4 基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
5.6 未来广州市的城市用地分析 |
5.6.1 城市用地规模的综合分析 |
5.6.2 广州市的城市用地管理及引导建议 |
5.6.3 广州市与国内同等城市的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展望未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相关技术规范 |
(8)基于夜光遥感的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人口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
1.2.2 夜光遥感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概念 |
2.1.1 夜光遥感 |
2.1.2 人口空间布局 |
2.1.3 人口规模与质量 |
2.2 数据来源 |
2.2.1 成都市夜光遥感数据 |
2.2.2 成都市城市年鉴数据 |
2.2.3 成都市谷歌影像数据 |
2.2.4 中国行政区划矢量数据 |
2.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2.2.6 水资源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GIS空间分析法 |
2.3.3 线性回归分析法 |
2.3.4 比较分析法 |
3 夜光遥感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验证 |
3.1 数据预处理 |
3.1.1 裁剪及地理投影 |
3.1.2 背景噪声处理 |
3.1.3 异常像元处理 |
3.2 合成年度灯光数据 |
3.2.1 年度数据合成方法 |
3.2.2 年度数据合成 |
3.3 成都市灯光强度值与人口规模相关性验证 |
3.3.1 成都市各区县灯光强度值提取 |
3.3.2 灯光强度值与人口规模的相关性验证 |
4 基于夜光遥感的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
4.1 人口空间布局现状分析 |
4.2 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
4.2.1 分析方法 |
4.2.2 人口发展趋势 |
4.3 人口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4.4 人口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 |
4.4.1 人口与资源承载力适应性分析 |
4.4.2 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
4.5 人口空间布局问题小结 |
5 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1 成都市未来城市发展战略 |
5.2 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原则与方法 |
5.2.1 人口空间布局优化原则 |
5.2.2 人口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
5.3 人口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5.3.1 人口因素 |
5.3.2 经济因素 |
5.3.3 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因素 |
5.4 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4.1 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整体优化策略 |
5.4.2 成都市一级区域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4.3 成都市二级区域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4.4 成都市三级区域人口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事业单位积极老龄化实现路径研究 ——以山西省晋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积极老龄概念基础 |
1.2.2 积极老龄化问题与对策 |
1.2.3 积极老龄化实践与发展 |
1.2.4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整理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定量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事业单位及退休人员 |
2.1.2 人口老龄化 |
2.1.3 积极老龄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2.2 社会嵌入式理论 |
2.3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2.3.1 研究假设 |
2.3.2 研究设计 第三章 晋南地区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积极老龄化发展现状 |
3.1 老龄化观念的转变历程与现状 |
3.1.1 积极老龄化思想的转变 |
3.1.2 “老有所为”老龄化思想的发展 |
3.1.3 社交环境改变老龄观念 |
3.2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健康现状 |
3.2.1 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 |
3.2.2 社会网络健康现状 |
3.2.3 生活满意度现状 |
3.3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参与现状 |
3.3.1 经济性社会参与 |
3.3.2 公益性社会参与 |
3.3.3 娱乐性社会参与 |
3.4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保障状况 |
3.4.1 退休金的保障政策 |
3.4.2 老年服务工作的保障 第四章 退休人员实现积极老龄化路径假设与检验 |
4.1 数据来源及分析 |
4.2 健康、参与、保障对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影响分析 |
4.3 积极老龄化实现路径——提高退休人员健康水平 |
4.3.1 进一步研究假设 |
4.3.2 模型建立 |
4.3.3 实现路径检验 |
4.4 研究结论 |
4.4.1 个人特征因素分析 |
4.4.2 生活方式因素分析 |
4.4.3 社会因素分析 第五章 发达国家实现积极老龄化的经验借鉴 |
5.1 欧盟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及现状 |
5.2 欧盟国家积极老龄化带来的经验借鉴 |
5.3 其他国家积极老龄化经验借鉴研究 |
5.3.1 美国 |
5.3.2 日本 |
5.3.3 新加坡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积极老龄化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国历年老年人(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
(10)收入差距与医保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收入差距 |
二、医疗卫生体系 |
三、医疗卫生体系效率 |
第二节 DEA方法概述 |
一、DEA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
二、DEA方法的基本原理 |
三、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法 |
四、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DEA-Tobit两阶段模型 |
第三节 传统DEA方法的不足及改进 |
一、传统DEA方法的不足 |
二、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指标 |
三、医疗卫生体系的产出指标 |
四、DEA方法的改进 |
第四节 收入差距与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机制 |
一、健康需求理论 |
二、收入差距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和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机制 |
三、收入差距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一个数学模型 |
四、医疗保险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1951 年至改革开放初期 |
二、改革开放初期至1998年 |
三、1998 年至2009年 |
四、2009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差异与整合实践 |
一、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
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分割与保障水平差异 |
五、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现状 |
第三节 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制度改革环境分析 |
一、宏观背景分析 |
二、参保对象分析 |
三、医疗资源分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评价 |
第一节 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与产出 |
一、武汉市概况 |
二、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概况 |
三、武汉市医疗保险体系概况 |
四、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的投入与产出 |
第二节 DEA效率评价指标的提取即体系构建 |
一、相关系数矩阵检验 |
二、主成分的提取及命名 |
三、主成分得分 |
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基于改进DEA方法评价医疗卫生体系效率 |
一、不包含诊疗效果指标的DEA效率分析 |
二、包含诊疗效果指标的DEA效率分析 |
三、两种指标体系下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四、超效率分析 |
第四节 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动态分析 |
一、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二、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地域差异分析 |
三、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Malmquist生产率变化指数的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变量描述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
五、平稳性检验 |
第二节 模型设定 |
一、回归模型的形式 |
二、回归模型的影响形式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实证结果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与医疗卫生体系效率 |
一、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前后的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比较分析 |
二、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前后的医疗卫生体系Malmquist指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与国际经验 |
一、商业型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险体系:以美国为代表 |
二、福利型医疗保险为主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德国为代表 |
第二节 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 |
一、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的必要性 |
二、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
三、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
四、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一体化 |
第三节 基于效果与质量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 |
一、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重要性 |
二、后付制支付方式及其缺陷 |
三、预付制支付方式及其缺陷 |
四、基于效果与质量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设计依据 |
五、基于效果与质量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方案设计 |
六、基于效果与质量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的补充性措施 |
第四节 医疗保险体系治理机制的优化 |
一、现行医疗保险治理机制存在的缺陷 |
二、增强基本药物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 |
三、优化供需双方的药价谈判机制 |
四、借助大数据技术强化医疗保险体系的信息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成果和结论 |
一、传统DEA方法的指标体系存在缺陷 |
二、武汉市医疗卫生体系效率存在地区与城乡差异 |
三、政策调整有助于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效率 |
四、医疗保险整合后医疗卫生体系效率有所提升 |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常住人口控制在1752万(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人口负增长和老龄社会的大趋势与新形势——基于“七普”数据再认识[J]. 原新,范文清. 晋阳学刊, 2022(01)
- [2]我国人口负增长和老龄社会的大趋势与新形势——基于“七普”数据再认识[J]. 原新,范文清. 晋阳学刊, 2022(01)
- [3]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基于生活圈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优化研究[D]. 王垚.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金欢. 重庆大学, 2020
- [6]基于生态需水的弥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董笑.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9)
- [7]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用地发展规模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D]. 郭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基于夜光遥感的成都市人口空间布局及优化策略研究[D]. 王冬梅.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事业单位积极老龄化实现路径研究 ——以山西省晋南地区为例[D]. 安雁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10]收入差距与医保制度分割对医疗卫生体系效率的影响研究[D]. 肖力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