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生M—45防治辣椒炭疽病效果好(论文文献综述)
吴松[1](2018)在《泾阳线辣椒炭疽病和叶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控药剂筛选》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在泾阳县收集了具有线辣椒炭疽病和叶斑病病症的样本,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分别分离出了两种病原菌;对两种病原菌分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对两种病原菌分别选取6种化学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毒力高的药剂。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方法从病害样本中分离出两种病原菌,第一种病原菌菌落呈橘绿色,菌丝如绒毛致密,生长速度中等;分生孢子呈长椭圆形,大小(7.816.7)μm x(2.65.0)μm,按照Sutton的分类系统确定病原菌为尖孢炭疽菌;第二种病原菌菌落呈黑褐色,气生菌丝发达,呈灰白色,分生孢子有卵形、椭圆形、倒棍棒形,有18个横膈膜和04个纵隔膜,对比中国真菌志确定为链格孢属病原菌。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两种病原菌都具有致病力。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分别研究了两种病原菌在不同光照、温度、pH值、碳氮源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炭疽病病原菌在24h全光照、温度25℃、pH值为6、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胰蛋白胨的条件下最适病原菌生长;在24h全光照、温度25℃、pH值为5、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胰蛋白胨的条件下最适病原菌产孢。叶斑病病原菌在24h全光照、温度30℃、pH值为6、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胰蛋白胨的条件下最适病原菌生长,在24h全光照、温度30℃、pH为6、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胰蛋白胨的条件下最适病原菌产孢。采用生长速率方法,对两种病原菌分别选取6种化学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炭疽病防治药剂的毒力测定中25%戊唑醇的抑制作用为最好的,EC50为0.41μg/mL;62%嘧环·咯菌腈、25%吡唑醚菌酯、10%苯醚甲环唑、30%苯甲·丙环唑的抑菌效果也很好,EC50分别为3.53μg/mL、4.61μg/mL、2.12μg/mL、1.48μg/mL;56%嘧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相对来说最弱,EC50为135.41μg/mL。叶斑病防治药剂的毒力测定中62%嘧环·咯菌腈的抑制作用为最好的,EC50为6.59μg/mL;50%异菌脲、10%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也很好,EC50分别为24.42μg/mL、10.58μg/mL;72%霜脲·锰锌的抑制作用相对一般,EC50为381.99μg/mL;56%嘧菌·百菌清、70%丙森锌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分别为1392.49μg/mL、1324.70μg/mL。
陈蕾丽[2](2017)在《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氟啶胺和咯菌腈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田间抗苯醚甲环唑菌株的生物学性质》文中指出近年来,葡萄炭疽病发生逐年加重,成为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子。因缺乏抗病品种,化学药剂仍然是防控该病的主要应急措施。该病防控长期依赖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三唑类杀菌剂,为该病害的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年来,镇江市句容的葡萄炭疽病防效下降。因此,急于明确该地区三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状况和新防治药剂的筛选,为此,进行了如下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建立了葡萄炭疽病菌对咯菌腈、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本研究采用菌落直径法,利用采自江苏镇江市的80株葡萄炭疽病菌分别建立了其对咯菌腈、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三种杀菌剂敏感性(EC50)基线:0.28±0.21μg/ml、0.12±0.12 μg/ml和0.45±0.11 μg/ml,EC50值分布均成单峰曲线。该研究为葡萄炭疽病化学防控和抗药性监测奠定基础。(2)明确了句容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抗药性频率和田间抗药性菌株的生物学性质。江苏镇江句容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药性,抗药性频率10%;其抗药性状需要EC50和MIC值两个指标共同决定;抗药性菌株产分生孢子能力、菌落生长显着下降,但致病性增强;与丙环唑和咪鲜胺存在正交互抗性;抗药性菌株的CYP51的氨基酸密码子点突变可能导致其抗药性形成;田间抗药性基因型丰富,至少存在8种抗药性基因型。
沈建生,凌士鹏,林贤锐,陈一帆[3](2013)在《草莓苗期炭疽病治疗性药剂筛选试验》文中认为为筛选草莓苗期防治炭疽病的高效药剂,对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4%腈苯唑悬浮剂等10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腈苯唑悬浮剂1 000倍液、25%嘧菌酯乳油1 500倍液、50%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等3个处理综合效果佳,防效均高于80%;所选的8个治疗性杀菌剂的效果均明显优于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两个保护性杀菌剂。草莓苗期炭疽病发病初期至中期病情指数增长率明显高于中后期,因此,要重视发病前与发病初期的药剂防治。
吴永官[4](2012)在《华南瓜类疫霉种群多样性及其化学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疫霉菌引起的瓜类疫病是世界性病害,据报道,该病由多种疫霉菌引起,目前该病已成为瓜类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因病原菌的多样化和抗药性使得对该病的防治极为困难。为了解近年华南地区冬瓜及黄瓜疫病病原菌的构成和病原种群的动态变化,本文对近4年来从广西和广东两省(区)不同瓜类产区分离到的193株疫霉菌进行系统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鉴定,测定了部分代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病原菌的抗药性检测与监测、交配型及其分布调查、致病性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研究,并对冬瓜疫病的化学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7~2010年从广西、广东两省(区)9个冬瓜、黄瓜产区采集疫病病株,经分离纯化共获得193株疫霉菌,对其中10株代表菌株的形态、培养性状、寄主范围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89株的rDNA-ITS区域的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OA培养基上,10株代表菌株(CZ-1, GL-9, GZ-4, LZ-5, NN-20, NN-27, NN-29, YD-6, YL-2和YL-9)气生菌丝较均匀一致,基质菌丝膨大体常见。孢子囊呈卵形、椭圆形到长椭圆形,无乳突,孢囊梗不脱落。孢囊梗一般不分支,孢子囊有内层出现象。绝大多数菌株表现异宗配合特性,藏卵器球形,壁光滑,基部多呈棍棒形,雄器穿雄生。卵孢子球形,满器,偶有不满器。最适生长温度25-31℃,最高生长温度高于37℃。最适生长pH值范围5-7.5,但多数菌株在偏酸性(pH5-6)条件下生长较好。病原菌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对孔雀石绿有一定的耐性,人工接种能严重侵染冬瓜、黄瓜、节瓜、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对茄科、十字花科、伞形科的部分植物(如马铃薯、大白菜、上海青、胡萝卜)也具较强致病力。将89株供试菌的rDNA-ITS序列与在GenBank中已有的相关菌株的r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与瓜类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和中国疫霉P. sinensis的同源性最高。对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的48株疫霉菌的分子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举值为99%的水平上供试10株代表菌株与瓜类疫霉P. melonis和中国疫霉P. sinensis聚成一群,明显不同于34株其他疫霉菌,表明供试瓜类疫病菌株应归入瓜类疫霉P. melonis和中国疫霉P. sinensis种内。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生物学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引起华南广东、广西两省(区)冬瓜及黄瓜疫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瓜类疫霉P.melonis(异名:P.sinensis)。2、采用菌丝块无伤接种法,测定193株瓜类疫霉对供试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差异及其寄主嗜好性。结果表明,病原群体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均存在明显分化现象,可分为强致病力、中等致病力及弱致病力3大类群:来自不同地区的瓜类疫霉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明显不同,多数样区以强致病力菌株占优势。瓜类疫霉种群中至少存在3种寄主嗜好型(A,B和C型)菌株,A型菌株对冬瓜和黄瓜均表现强致病力,与原始分离寄主无关;B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冬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黄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C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黄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冬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本研究明示了华南瓜类疫霉致病力分化的存在。3、对从华南地区分离到的193株瓜类疫霉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敏感菌株、中等抗性菌株和抗性菌株分别占测试菌株的29.0%、18.1%和52.8%;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分离的菌株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差异较大,来源于广东的菌株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一般高于来源广西的菌株,分离自黄瓜的菌株高于分离自冬瓜的菌株。大部分样点抗性菌株占据优势群体,个别菌株的抗性指数高达4226.9。叶盘漂浮法测定结果和菌落生长速率法相似。在含药平板上对敏感菌株进行甲霜灵抗性诱导结果表明,从60%的敏感菌株中成功诱导出对甲霜灵抗性稳定的突变体,突变体的抗性水平为敏感性亲本的189~407倍;9株来源于未施用过甲霜灵等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样点的菌株均为敏感性菌株,其EC50值为0.0429~0.5461μg/mL,将它们EC50的平均值0.3200±0.11617μg/mL确定为华南地区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基线:对两个样点的监测结果表明,瓜类疫霉抗甲霜灵菌株的频率及抗性指数有逐年增高趋势。华南广西和广东两省(区)瓜类疫霉对甲霜灵抗性普遍发生,瓜类疫霉对甲霜灵抗药性产生与其和药剂的接触密切相关。4、采用直接配对法对193株瓜类疫霉进行交配型测定,共检测到5种交配型。各种交配型中,以A2交配型占据优势,占群体的51.8%;其次为A0交配型占24.9%;A1,A2交配型的比例最少,仅2株占1.0%。桂林的瓜类疫霉以A0交配型占优势,比例为40.9%,其它地区的瓜类疫霉则以A2交配型占据优势,比例为37.5~66.7%,来自两种寄主的瓜类疫霉都检测到4种交配型的存在,且均以A2交配型占优势,其中3种交配型(A2、A1A2和A0)为来自两种寄主的瓜类疫霉所共有,A1交配型为冬瓜疫病菌独有,而A1,A2则为黄瓜疫病菌独有,表明瓜类疫霉的部分交配型菌株对寄主有专化性。桂林的瓜类疫霉的A1和A2交配型菌株数比值接近1:1,初步确定桂林处于瓜类疫霉起源中心的范围内,可以推测亚洲是瓜类疫霉的起源中心。5、从180条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随机引物中所筛选出的多态扩增性强、重复性好的12条引物,对华南9个不同地区的96株瓜类疫霉进行全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选用引物对供试菌株进行RAPD-PCR扩增,共产生135条DNA标记图带,其中124条为多态性图带,多态检测率为91.9%。利用NTSYSpc Version2.1软件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状图,以遗传相似系数为0.81为阈值,将96株供试菌划分为12个RAPD群,多数分离物之间遗传相似性较低,在DNA水平上存在显着的遗传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分离寄主、致病力、交配型及甲霜灵抗性水平等表型特征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间菌株的遗传分化不同,分离自黄瓜的菌株其遗传分化明显高于分离自冬瓜的菌株。6、为了筛选出防治瓜类疫霉所致黑皮冬瓜疫病的高效药剂,对19种常见商品杀菌剂对瓜类疫霉的室内抑制力进行了测定,并对部分杀菌剂进行冬瓜疫病的盆栽和大田防效试验。室内抑制力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商品名:安克)和氟吗啉+代森锰锌(商品名:施得益)对病原菌的抑制力最强,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9.36%和87.43%;其余依次为霜脲氰+代森锰锌(商品名:克露)53.07%、甲霜灵+代森锰锌(商品名:金雷多米尔)51.43%、恶霜灵+代森锰锌(商品名:杀毒矾)46.57%、代森锰锌(商品名:大生M-45)46.00%、敌磺钠(商品名:敌克松)45.86%、乙磷铝+代森锌40.43%;其它杀菌剂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均在40%以下;嘧菌酯(商品名:阿米西达)、异菌脲(商品名:扑海因)和恶霉灵的毒性最弱,抑制率均为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代森锰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治效果达100%;其次为敌磺钠、百菌清、乙磷铝+代森锌和甲霜灵+霜霉威,其防治效果为60~74%;其余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下。在治疗作用方面,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72%和64%;其次为霜霉威(商品名:普力克)和甲霜灵+霜霉威,防治效果分别为58.00%和53.70%;其余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均低于50%。大田防效试验中,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代森锰锌对冬瓜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高达84.5%和77.8%,而甲霜灵的防治效果较低,仅30.1%。
张舒,郭茂胜,干继红,吕亮,常向前,袁斌[5](2011)在《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对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25g/hm2肟菌酯.戊唑醇75%WG药后2d和3d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2.3%和89.48%,显着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430g/L SC、苯醚甲环唑10%WP和代森锰锌80%WP;推荐剂量为10~15g/667m2。
赵竑博[6](2007)在《梨抗黑星病突变体离体筛选》文中研究说明以砀山酥梨材料,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砀山酥梨叶片高效再生体系。通过梨黑星病病原菌培养和粗毒素提取,研究了梨黑星病病原菌粗毒素的产生条件和毒素生物活性。同时,研究了梨黑星菌粗毒素对不同抗性梨品种离体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最后,以砀山酥梨叶片为外植体,以梨黑星病病原菌培养滤液即粗毒素作为筛选剂,采用一步筛选法和多步筛选法,在不同浓度毒素的培养基上筛选抗性愈伤组织,建立了抗梨黑星病的筛选体系,获得了抗病突变体植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砀山酥梨叶片为外植体,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碳源、暗培养时间和琼脂用量等对其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叶片再生不定芽的适宜组合为NN69+6-BA 2.5mg·L-1+IBA 0.3mg·L-1+山梨醇20g·L-1+琼脂8.0 g·L-1,暗培养20d。叶片再生频率最高为83%,平均再生芽数2.17。叶片再生苗在生根培养基1/4 MS+IBA 0.5mg·L-1+ NAA 0.3mg·L-1+蔗糖20g·L-1+琼脂6.0g·L-1上已经生根。2.研究了梨黑星病病原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温度、pH值、培养时间和震荡培养方式等条件下产生毒素的情况,并用砀山酥梨种子发芽法,叶片测定法,试管苗根、茎生长测定法检测了毒素的毒性。结果表明,适宜梨黑星病菌粗毒素培养的培养基为PDA液体培养基,培养基pH值为6.0,培养温度22℃,在黑暗下110 r·min-1连续震荡培养22d时产生的毒素毒性最强。采用四种方法都可检测到毒素的活性。3.以不同抗病性梨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梨黑星菌粗毒素对梨离体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接种后抗病和感病品种叶片的POD和PAL活性、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其间会有一个或两个峰值出现,且抗病品种叶片的POD和PAL活性高于感病品种,而细胞内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比率低于感病品种;同时,毒素使梨离体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且感病品种的下降幅度大于抗病品种。总体来说,梨离体叶片POD和PAL的活性变化与梨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与梨品种抗病性呈负相关,抗病品种对毒素的毒害有更好的抵抗力。4.用砀山酥梨的叶片及其产生的愈伤组织作为筛选材料,以梨黑星病病原菌粗毒素为筛选压力,采用一步筛选法和多步筛选法,筛选梨抗黑星病突变体。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叶片及其产生的愈伤组织忍耐的最大粗毒素浓度为50%,且粗毒素对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有显着的抑致作用,随着粗毒素浓度的上升,抑致作用增强。通过接种病原菌试验和叶片伤害试验鉴定,发现筛选株系耐病性明显高于对照,说明筛选株系有抗病性。
周丽霞,张洪才[7](2000)在《大生M—45防治辣椒炭疽病效果好》文中研究表明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因长期使用某种药剂,使辣椒产生了抗性,药剂防治效果差,致使病害发生严重,为了进一步研究探索防治辣椒炭疽病抗性及防治效果差等问题,今年我们选用了80%大生M-45进行防
二、大生M—45防治辣椒炭疽病效果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生M—45防治辣椒炭疽病效果好(论文提纲范文)
(1)泾阳线辣椒炭疽病和叶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控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线辣椒概述 |
1.2 炭疽菌的研究进展 |
1.3 链格孢属真菌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1.3 分离鉴定 |
2.1.4 致病性鉴定 |
2.2 结果分析 |
2.2.1 分离结果 |
2.2.2 形态学鉴定 |
2.2.2.1 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2.2.2 叶斑病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2.3 致病性鉴定 |
第三章 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菌株 |
3.1.2 试剂和仪器 |
3.1.3 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1.4 温度对病原菌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1.5 pH对病原菌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1.6 碳氮源对病原菌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2 结果分析 |
3.2.1 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2.2 温度对病原菌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2.3 pH对病原菌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3.2.4 碳氮源对病原菌的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第四章 化学药剂筛选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菌株 |
4.1.2 化学药剂 |
4.1.3 仪器 |
4.1.4 药剂浓度的设计 |
4.1.5 含药培养基配制 |
4.1.6 室内毒力测定 |
4.2 结果分析 |
4.2.1 炭疽病的不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4.2.2 叶斑病的不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氟啶胺和咯菌腈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田间抗苯醚甲环唑菌株的生物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葡萄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 |
2 葡萄炭疽病症状 |
3 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 |
3.1 病原菌的种类 |
3.2 葡萄炭疽病菌形态学特征 |
3.3 葡萄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 |
3.4 葡萄炭疽病菌分类 |
3.5 葡萄炭疽病菌的致病力分化 |
3.6 葡萄炭疽病菌的侵染方式 |
3.7 葡萄炭疽病菌的致病机理 |
4 葡萄品种对炭疽病的抗病性 |
5 葡萄炭疽病发病规律 |
5.1 初侵染源 |
5.2 侵染过程 |
5.3 影响发病的条件 |
6 葡萄炭疽病的综合防治 |
6.1 农业防治 |
6.2 植物源药剂的防治 |
6.3 无机化合物药剂 |
6.4 微生物源防治 |
6.5 化学防治 |
7 杀菌剂抗药性检测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葡萄炭疽病菌对咯菌腈、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基线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葡萄炭疽病菌对咯菌腈、氟啶胺、苯醚甲环唑敏感性 |
2.2 葡萄炭疽病菌对咯菌腈、氟啶胺、苯醚甲环唑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抗药性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抗药性菌株间MIC值的差异显着大于其EC_(50)值 |
2.2 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抗药性菌株的交互抗性 |
2.3 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抗药性菌株的菌丝生长、产孢和致病力的生物学特征 |
2.4 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抗药性菌株CYP51的基因克隆及其菌株间比对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3)草莓苗期炭疽病治疗性药剂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方法 |
1.4 病情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4)华南瓜类疫霉种群多样性及其化学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冬瓜的研究现状 |
1.1.1 冬瓜的起源及功效 |
1.1.2 冬瓜的种植分布及研究领域 |
1.1.3 冬瓜的主要病害 |
1.2 瓜类作物疫病的发生状况及病原种类 |
1.2.1 主要瓜类作物疫病的发生状况 |
1.2.2 瓜类疫病病原种类 |
1.2.2.1 辣椒疫霉 |
1.2.2.2 烟草疫霉 |
1.2.2.3 掘氏疫霉 |
1.2.2.4 瓜类疫霉 |
1.3 疫霉菌的鉴定方法 |
1.3.1 传统鉴定方法 |
1.3.2 分子鉴定方法 |
1.4 疫霉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4.1 疫霉菌种群表现型 |
1.4.1.1 抗药性 |
1.4.1.2 交配型 |
1.4.1.3 生理小种及毒性组成 |
1.4.2 疫霉菌种群基因型 |
1.4.2.1 同工酶 |
1.4.2.2 SSR(simple sequence sepeat)标记 |
1.4.2.3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1.4.2.4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标记 |
1.4.2.5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1.5 疫病的防治 |
1.5.1 抗病品种的选育 |
1.5.2 农业防治 |
1.5.2.1 清洁田园 |
1.5.2.2 轮作倒茬 |
1.5.2.3 育壮苗合理施肥 |
1.5.2.4 高垄地膜覆盖和搭架栽培 |
1.5.2.5 科学管水 |
1.5.3 嫁接 |
1.5.4 生物防治 |
1.5.5 化学防治 |
1.5.5.1 苗床和土壤消毒 |
1.5.5.2 种子消毒 |
1.5.5.3 大田用药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华南冬瓜、黄瓜疫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培养基 |
2.1.2 病害样本的采集 |
2.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
2.1.4 病原菌形态及培养性状观察 |
2.1.5 不同温度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6 不同培养基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7 不同瓜类疫病菌对孔雀石绿的敏感性 |
2.1.8 不同碳、氮源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9 不同pH值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1.10 寄主范围测定 |
2.1.11 分子生物学测定 |
2.1.11.1 菌丝体的培养及收集 |
2.1.11.2 DNA提取与检测 |
2.1.11.3 核糖体DNA-ITS的PCR扩增 |
2.1.11.4 DNA-ITS序列的比对、分析及系统树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病害症状 |
2.2.2 瓜类疫病菌的形态特征及产孢能力 |
2.2.3 不同温度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4 不同培养基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5 不同瓜类疫病菌对孔雀石绿的耐性 |
2.2.6 不同碳、氮源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7 不同pH值对瓜类疫病菌生长的影响 |
2.2.8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
2.2.9 瓜类疫病菌ITS序列测定、同源性比较及系统树构建 |
2.3 结论与讨论 |
3 华南瓜类疫霉致病力分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致病力测定 |
3.1.2.1 接种方法 |
3.1.2.2 病情调查 |
3.1.2.3 菌株致病力的分级标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瓜类疫霉的致病力类群 |
3.2.2 不同地区瓜类疫霉的致病力比较 |
3.2.3 不同寄主瓜类疫霉的致病力比较 |
3.3 结论与讨论 |
4 华南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供试菌株 |
4.1.1.2 主要药剂与培养基 |
4.1.1.3 供试植物 |
4.1.2 方法 |
4.1.2.1 供试菌株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
4.1.2.2 供试菌株对甲霜灵抗性水平的测定及敏感性基线的建立 |
4.1.2.3 野生敏感菌株的甲霜灵抗性诱变及其突变体的抗性水平测定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供试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 |
4.2.1.1 离体检测 |
4.2.1.2 活体检测 |
4.2.2 瓜类疫霉野生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基线 |
4.2.3 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EC_(50)值及抗性水平 |
4.2.4 瓜类疫霉对甲霜灵的田间抗性监测 |
4.2.5 瓜类疫霉突变体对甲霜灵的抗性水平 |
4.3 结论和讨论 |
5 华南瓜类疫霉交配型测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交配型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华南地区瓜类疫霉交配型的出现频率 |
5.2.2 华南地区瓜类疫霉交配型的地理分布 |
5.2.3 来自不同寄主瓜类疫霉的交配型组成及发生频率 |
5.3 结论与讨论 |
6 华南瓜类疫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菌株 |
6.1.2 菌丝体的培养及收集 |
6.1.3 DNA提取与检测 |
6.1.4 引物筛选 |
6.1.5 RAPD-PCR扩增 |
6.1.6 扩增产物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引物的筛选 |
6.2.2 DNA指纹图谱与不同类型菌株的相关性分析 |
6.2.3 RAPD指纹聚类分析 |
6.2.4 华南地区瓜类疫霉的遗传多样性 |
6.2.5 瓜类疫霉RAPD群与菌株地理来源的相关性 |
6.2.6 瓜类疫霉RAPD群和菌株寄主来源的相关性 |
6.2.7 瓜类疫霉RAPD群与其他类型瓜类疫霉的相关性 |
6.3 结论与讨论 |
7 瓜类疫霉的化学防治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1.2.1 杀菌剂对瓜类疫霉的抑制效果测定 |
7.1.2.2 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盆栽防治试验 |
7.1.2.3 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离体条件下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
7.2.2 活体条件下杀菌剂对冬瓜的保护作用 |
7.2.3 活体条件下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治疗作用 |
7.2.4 杀菌剂对冬瓜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7.3 结论与讨论 |
8 全文总结与讨论 |
8.1 冬瓜、黄瓜疫病的病害症状、生物学特性及病原鉴定 |
8.2 瓜类疫霉种群的致病力分化 |
8.3 瓜类疫霉对杀菌剂甲霜灵的敏感性 |
8.4 瓜类疫霉的交配型 |
8.5 瓜类疫霉的遗传多样性 |
8.6 冬瓜疫病的化学防治 |
8.7 本文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8.8 后续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着作)及科研项目和成果 |
图版 |
(5)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基本情况 |
1.2 供试药剂 |
1.3 试验设计和安排 |
1.3.1 药剂处理 |
1.3.2 试验设计 |
1.4 施药方法和时期 |
1.5 施药期间天气情况 |
1.6 防效调查和记录方法 |
1.6.1 调查与记载 |
1.6.2 作物安全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作物安全性 |
2.2 防治效果 |
2.3 方差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6)梨抗黑星病突变体离体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梨黑星病研究进展 |
1.1.1 症状 |
1.1.2 病原菌 |
1.1.3 病原菌生理分化 |
1.1.4 发病规律 |
1.1.4.1 病原菌越冬及初侵染源 |
1.1.4.2 梨黑星病菌的侵染 |
1.1.4.3 病原菌的传播及病害流行规律 |
1.1.5 抗行遗传和抗病机制 |
1.1.5.1 抗性遗传 |
1.1.5.2 抗病机制 |
1.1.6 防治方法 |
1.1.6.1 抗性育种 |
1.1.6.2 农业防治 |
1.1.6.3 果实套袋 |
1.1.6.4 化学防治 |
1.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 |
1.2.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寄主选择活性 |
1.2.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1.2.2.1 生物测定 |
1.2.2.2 物理及化学方法检测 |
1.2.2.3 生理生化方法检测 |
1.2.3 植物抗病生理的研究 |
1.2.4 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
1.2.4.1 毒素对细胞质膜的影响 |
1.2.4.2 毒素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影响 |
1.2.4.3 对寄主生理代谢的影响 |
1.2.5 植物病原菌毒素的应用 |
1.2.5.1 在植物病害化学防治上的应用 |
1.2.5.2 在真菌分类上的应用 |
1.2.5.3 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
1.2.5.4 在品种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
1.2.5.5 毒素物质的利用及开发 |
1.3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
1.3.1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类型 |
1.3.2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来源和产生机理 |
1.3.2.1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
1.3.2.2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细胞水平上的变异 |
1.3.3 组织培养诱导产生的变异 |
1.3.3.1 培养类型和生长调节物质 |
1.3.3.2 植株的基因型 |
1.3.3.3 离体培养时间 |
1.3.3.4 选择压 |
1.3.4 检测 |
1.3.4.1 形态检测 |
1.3.4.2 细胞遗传检测 |
1.3.4.3 次生代谢物含量和种类检测 |
1.3.4.4 分子检测 |
1.4 体细胞突变体筛选 |
1.4.1 抗病突变体的选择方法和步骤 |
1.4.2 毒素作为筛选因子的条件 |
1.4.3 毒素处理 |
1.4.3.1 选择剂 |
1.4.3.2 筛选材料的选择 |
1.4.3.3 筛选浓度 |
1.4.4 抗性鉴定 |
1.4.5 利用致病毒素筛选抗病突变体的成功实例 |
1.4.6 体细胞无性系突变体筛选的优点及不足 |
1.5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及菌株 |
2.1.2 试剂 |
2.1.3 仪器及设备 |
2.1.4 培养基及其制备 |
2.2 方法 |
2.2.1 砀山酥梨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1.1 砀山酥梨无菌苗的培养 |
2.2.1.2 叶片再生操作 |
2.2.1.3 培养基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2.2.1.4 IBA 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2.2.1.5 细胞分裂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2.2.1.6 碳源对叶片再生影响 |
2.2.1.7 琼脂用量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2.2.1.8 暗培养时间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2.2.2 梨黑星病菌产毒条件及毒素毒性检测 |
2.2.2.1 粗毒素提取 |
2.2.2.2 毒素毒性生物检测 |
2.2.2.3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产毒的影响 |
2.2.2.4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产毒的影响 |
2.2.2.5 不同光照对病原菌产毒的影响 |
2.2.2.6 不同震荡培养方式对病原菌产毒的影响 |
2.2.2.7 不同pH 值对病原菌产毒的影响 |
2.2.3 梨黑星菌粗毒素对不同抗性梨品种的生理效应研究 |
2.2.3.1 梨黑星菌粗毒素的提取 |
2.2.3.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2.2.3.3 苯丙氨酸氨解酶(PAL)活性的测定 |
2.2.3.4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2.2.3.5 细胞膜相对透性的测定 |
2.2.3.6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2.2.4 砀山酥梨抗病突变体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
2.2.4.1 梨黑星菌粗毒素对砀山酥梨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 |
2.2.4.2 抗性细胞系的筛选 |
2.2.4.3 存活细胞系的植株再生 |
2.2.4.4 抗性细胞系再生植株初步鉴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砀山酥梨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1 叶片不定芽再生 |
3.1.2 细胞分裂素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3.1.3 IBA 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3.1.4 基本培养基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3.1.5 碳源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3.1.6 琼脂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3.1.7 暗培养对叶片再生的影响 |
3.1.8 不定芽的生长和生根 |
3.2 梨黑星病菌产毒条件及毒素毒性检测 |
3.2.1 不同培养基对菌株产生毒素毒性的影响 |
3.2.2 不同温度对菌株产生毒素毒性的影响 |
3.2.3 不同光照对菌株产生毒素毒性的影响 |
3.2.4 不同震荡培养方式对菌株产生毒素毒性的影响 |
3.2.5 不同pH 值对菌株产生毒素毒性的影响 |
3.3 梨黑星菌粗毒素对不同抗性梨品种的生理效应研究 |
3.3.1 毒素接种对梨叶片中 POD 的活性影响 |
3.3.2 毒素接种对梨叶片中 PAL 的活性影响 |
3.3.3 毒素接种对梨叶片中MDA含量的影响 |
3.3.4 毒素接种对梨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3.5 毒素接种对梨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4 砀山酥梨抗病突变体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
3.4.1 梨黑星菌粗毒素对砀山酥梨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 |
3.4.2 抗性细胞系的筛选 |
3.4.3 抗性细胞系再生植株初步鉴定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砀山酥梨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4.2 梨黑星病菌产毒条件及毒素毒性检测 |
4.3 梨黑星菌粗毒素对不同抗性梨品种的生理效应研究 |
4.4 砀山酥梨抗病突变体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写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大生M—45防治辣椒炭疽病效果好(论文参考文献)
- [1]泾阳线辣椒炭疽病和叶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控药剂筛选[D]. 吴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2]葡萄炭疽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氟啶胺和咯菌腈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及田间抗苯醚甲环唑菌株的生物学性质[D]. 陈蕾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3]草莓苗期炭疽病治疗性药剂筛选试验[J]. 沈建生,凌士鹏,林贤锐,陈一帆. 中国南方果树, 2013(01)
- [4]华南瓜类疫霉种群多样性及其化学防治研究[D]. 吴永官. 广西大学, 2012(01)
- [5]肟菌酯·戊唑醇75%WG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J]. 张舒,郭茂胜,干继红,吕亮,常向前,袁斌.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17)
- [6]梨抗黑星病突变体离体筛选[D]. 赵竑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7]大生M—45防治辣椒炭疽病效果好[J]. 周丽霞,张洪才. 农业知识,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