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无线通讯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1](2021)在《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文中研究表明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资源的勘测和开采从地球浅层发展到地层深处和海洋,对其中钻探与开采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其通讯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未来钻探开采的自动化、智能化与无人化要求。目前石油钻井井下通讯系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信息无线传输速度太慢,贝克休斯设计的泥浆脉冲系统传输速率约为40 bps/s,斯伦贝谢的Anadrill系统传输速率约为12 bps/s,本文设计的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传输速率可达115 kbit/s。第二个问题是石油钻井通讯设备以及传感等设备供能问题,目前采用集中供能方式,其设备主要采用泥浆发电机和一次性电池短节,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工作时间短和成本高的问题。分布式供能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如何利用自驱动分布式供能技术克服石油钻井井下通讯系统的瓶颈,既是实现未来无人智能钻探开采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自供能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旨在解决石油钻井井下通讯和供能问题。在通讯方面,本文提出无线中继传输系统,采用钻杆内部有线传输,钻杆与钻杆之间无线传输的方式,将井下数据高速传输到地面。这种混合通讯方式不需要对钻杆结构进行特殊设计,还能提升石油钻井井下通讯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在通讯系统供能方面,本文采用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将流体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论文将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与环境能量收集技术相结合,设计和实现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并从理论和实验角度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1)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的研究背景;第二章对采用环境能量收集的分布式供能技术解决传统智能钻杆通讯系统核心的供能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能量中性原则,提出了基于能量片的设计策略,并基于该策略开发了相关控制流程;(2)本文第三章设计了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详细介绍了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各个部分的工作流程,并对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的通信部分进行了实验验证;(3)第四章分别采用电磁发电、摩擦纳米发电机和压电换能装置对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的自供能形式进行了原理性验证。
解振洋[2](2021)在《低功耗电容式湿度测量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平面电容传感器是激励电极和感应电极处于同一平面的新型电容传感器,与常规的平行板式电容传感器相比较,具有电场单边穿透、信号强度灵活可调、层析成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湿度、厚度、孔隙度等材料特性的无损检测。土壤湿度是研究农业干旱及作物干旱的重要参数,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土壤中的微水分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对肥料养分的吸收效率。本文研制基于平面电容传感器的低功耗土壤湿度测量系统,实现对土壤湿度的有效测量,同时具有低功耗、无线通讯等特点。通过分析平面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土壤湿度测量系统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平面电容传感器的低功耗设计方案。该方案的硬件系统包括单片机核心模块、激励模块、电容转换模块、滤波模块、幅相检测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等。采用锂电池供电,且电压等级简明,电源方案高效,核心处理器及其他元器件均选用低功耗器件,实现整个测量系统的功耗控制。测量系统以MSP430F5529单片机为核心,负责集中调度其他各模块运行并对信号进行处理和运算。由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激励信号,需在控制成本和功耗的前提下,产生频率达兆赫兹级别且波形稳定的正弦波信号。电容转换模块将传感器的电容值变化转换为正弦信号的波形变化,并由后续电路捕捉,该模块难点在于传感器输入阻抗非常高,输出信号很微弱,并且容易受到噪声信号的干扰。为解决信号的高频率与单片机的低功耗之间的矛盾,设计幅相检测方案获取激励信号与响应信号之间的幅值比和相位差,通过该模块减轻核心处理器的采样和运算压力。无线通讯模块主要是为实现与各平台通信和无线传感器组网等功能。本文设计了测量系统软件,包括主监控程序、系统初始化模块、AD采样模块,中断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等。主要实现了系统休眠控制、数据筛选和计算、结果显示与无线通信等功能。其中算法部分主要特点是精确性和快速性,算法包括数据预处理和湿度计算,数据预处理是指对采集的一组数据进行异常值剔除以及均值滤波,计算土壤湿度值是根据标定实验获得的幅值比和相位差与实际土壤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针对土壤湿度测量的实际需求研制探针式平面电容传感器并设计实验。将平面电容传感器通过柔性铜箔材料设计成探针式,再将设计的测量系统与电容传感器结合,应用于土壤湿度测量。设计了标定实验、湿度测量实验、功耗实验以及无线通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精度高,功耗低,稳定性强,可以有效地实现土壤湿度的测量等功能。
魏文展[3](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温度监测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传统农产品和冷鲜活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所以人们对鲜活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冷链技术发展较晚,技术不成熟,冷链体系不完善,鲜活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每年的损失都比较大,因此对冷链物流过程中温度的实时温度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目前,市场上多数的冷链温度监测产品均是针对冷藏车开发,在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冷链运输的方法较为原始粗放,生鲜物品与冷冻食品均是以保温箱或泡沫箱再通过往里添加冷媒的方式进行低温冷藏运输,且多数没有温度的实时监测,导致经常引起冷链食品的安全问题和物流服务的投诉。因此针对冷链物流温度的实时监测问题,设计高性能、功耗低、成本低、安全可靠的冷链物流温度监测终端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宽阔的市场空间。近来,物联网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为冷链物流运输的有效温度监测与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手段。本文针对冷链物流运输管理与温度监测问题的实际需求,应用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嵌入在车载保温箱内的低功耗冷链物流运输实时监测终端。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介绍了冷链物流监测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与窄带物联网技术,以这些技术为基础,设计了适用于实时监测终端。(2)以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导入,详细说明冷链温度监测终端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必要性。结合当前冷链物流运输的痛点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撰写需求说明作为终端总体的设计依据。(3)在对冷链运输管理与远程监测终端设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终端总体架构的设计。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进行嵌入式物联网测温硬件模组结构设计,为实现多点测温进行了传感器的箱内分布设计等,最终提出了一种低功耗、低成本、易操作的冷链物流温度实时监测终端设计方案。(4)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低功耗设计。硬件低功耗主要通过围绕处理器的特点和提供的外围接口选用低功耗的器件和芯片实现终端的硬件系统。设计了合理的供电电路和外围设备电路。软件低功耗主要通过充分利用单片机和外围芯片的低功耗运行方式、设计合理的程序设计来实现,主要从电源管理、休眠模式方面对主芯片进行了低功耗的程序设计。(5)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和低功耗测试。该终端具备实现温度监测终端所需要的完整软硬件功能,可以完成温度采集、温度传输和温度数据追溯等功能,并能再温度监测的过程中长期处于低功耗状态,实验测试表明,电池续航时间为157天,极大地减少了终端功耗。
袁志浩[4](2021)在《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硫化是橡胶工业中最关键的工艺,平板硫化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橡胶在硫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以及压力。平板硫化机需要长时间工作且作业环境差,如何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监测和异常判断是智能监控系统设计的关键。针对平板硫化机目前存在的温度数据不稳定精度低导致的过硫或欠硫问题和缺少远程监控等问题,本文结合嵌入式技术、FPGA技术及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套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该智能监控系统主要由智能网关、无线热电偶和远程监控平台组成,适应了平板硫化机的改造监控需求,能够实现实时采集设备的各种参数,并对参数进行分析和异常判断,通过WiFi无线传输,将采集的参数和设备状态传输到远程监控平台,本地人机交互界面和远程监控平台实时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异常,实现设备远程和本地的监控管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深入调查研究平板硫化机的组成部分和测温及监控现状,结合项目实际需求,针对目前平板硫化机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本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相关算法。其次,根据设计方案的指导,设计出智能网关和无线热电偶硬件电路的原理图。针对无线热电偶和智能网关的最小控制系统、系统电源、RS-485通讯接口、无线传输单元、FPGA单元和人机交互等各个模块进行了硬件的选型和设计。再次,在硬件电路设计的基础上,采用ZigBee协议栈Z-Stack作为无线热电偶的软件核心,采用RT-Thread物联网实时操作系统作为智能网关的软件核心,以C语言实现软件程序的编写,FPGA单元以Verilog HDL实现硬件逻辑设计。最后,引入DBSCAN密度聚类算法的改进OPTICS算法检测平板硫化机数据存在的异常,利用FPGA对OPTICS聚类算法进行加速,使算法能够在智能网关实现快速运行。本文设计的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经过测试表明:系统各部分运行正常,符合项目的实际需求,实现了平板硫化机的参数采集、异常判断、本地监控和远程监控,大幅度提高了平板硫化机监控管理的可靠性。
杨海[5](2020)在《具有移动互联功能的拖挂式房车车身控制系统》文中提出现代房车简称RV(Recreational Vehicle)主要分为两个类别:自行式房车和拖挂式房车两款基本车型。自行式房车由于其本身是一辆多功能的汽车,故售价较高,但是其机动性强,使用灵活、方便。后者由于不含驾驶室,也不带主发动机,可以由其他车辆牵引,故售价较前者低。但是,由于拖挂式房车使用方式的限制,车体在进入营地或者出库入库时,使用皮卡车或者越野车对拖挂式房车本体进行挪位移动变得非常困难,同时对驾驶者的驾驶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由于房车车体较大,存在许多盲点,实际使用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此外,拖挂式房车的使用环境多为野外,或者营地,房车停下来以后由于地面的不平整,导致房车底盘倾斜,会直接影响人的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通过调查发现房车移动调整困难和驻车后底盘不平衡问题是拖挂式房车使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拖挂式房车的进一步推广。因此本文设计一款用于拖挂式房车的辅助移动系统,配合特定的机械传动装置,用于拖挂式房车的车体移动、调整,并且具备辅助调整底盘水平角度的功能,用于房车底盘的调平,提高用户在车内的生活体验。从而解决拖挂式房车小范围移动困难的问题以及底盘平衡的问题。同时为了增加车内用户的体验以及系统的安全性,控制器具备移动互联功能,可以通过总线的方式采集各种车内传感器数据,通过4G模块上传至服务器,也可以通过服务器远程控制房车内的开关插座,空调等电器设备。本设计在硬件上主要包括:驱动控制器和遥控器手柄。驱动控制器具备无线数据收发、多电机协调控制、总线数据采集和总线设备控制、远程数据上传等功能。遥控器手柄具备控制命令下发、无线数据接收解析、系统状态显示等功能。软件上利用C语言对STM32单片机进行编程设计,配置和管理底层资源、控制相应外围电路,实现无线数据收发,达到驱动电机的目的。在特定机械结构和装置的配合下,实现相应的功能。通过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以及各项测试,产品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且设置制作了一整套批量出货的测试设备。每年销售量在3万套左右。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张天[6](2020)在《基于GPS同步的多声道超声波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由于超声波流量计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测量和易于实现集成化等特点,使其在工农业生产、医疗检测及环境监控等领域,涉及到气体或液体的量化与计量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明渠流量这一特殊的测量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GPS同步的多声道超声波明渠流量测系统进行无线化流量计量。测量系统以时差法为基本测量原理,针对一般的明渠流量计声道数少,线缆长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GPS高精度秒冲同步控制多声道与使用基于LoRa协议的无线串口模块实现无线化的流量测量方法。设计了移动正弦拟合算法对超声波传感信号进行直接数字处理,准确获取渡越时间。给出了流量测量系统所必须的软硬件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详细介绍了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的测量原理以及时差法测流速的相关公式推导,提出了基于GPS秒脉冲同步的多声道超声波明渠流量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第二,设计了流量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STM32单片机的选型和功能介绍、超声发射电路、超声接收电路、声道切换电路、稳压电路、外设模块电路的设计以及系统所涉及的各芯片进行选型。第三,将整体测量系统分为上位机与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负责显示测量数据,发送通讯指令等功能。下位机则根据取余法配合声道切换电路以解决多声道流量测量时,声道切换难以同步的问题。设计了相关系统通讯指令的发送格式,使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讯更加协调,保证下位机根据发送指令中的相关命令号准确与快速地执行相关功能。流量的大小则通过移动正弦拟合算法计算渡越时间差以获取,在满足信号实时处理要求的条件下,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最后,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调试完各模块后,通过标定试验确定了渡越时间与绝对特征点的采样顺序值之间关系式的参数,为后续测量确定实验基本参数。增加单声道超声流量测量实验作为比对实验,多声道测量相较于单声道测量的测量精度提高了76.47%,且多声道测量系统测量的测量精度为0.324m3/h。证明了多声道测量系统能够显着地减小测量误差。最后给出了一些减小测量误差的相关方法。
马越豪[7](2020)在《煤矿井下无线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当前煤矿应力监测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并结合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关于煤化工技术的战略需求,以煤矿井下的巷道压力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煤矿井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了无线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巷道和顶板的压力数据,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并经过一定的比例换算成真实的压力数据进行显示,应力检测仪与监测子站之间的通讯部分采用的是基于WaveMesh协议的无线通信,监测子站与地面之间的通信部分采用的是工业以太网通信和RS-485接口,从而实现了井上井下的数据交换。井下应力检测仪的显示不再只是采用单一的按键开关,还可通过矿灯照射和无线通信模块来控制,大大减少了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再使用传统的有线传输,采用基于WaveMesh协议的无线通信,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效避免了有线传输因线路磨损而导致信息中断的问题。井上的上位机不再只是单一的显示各测点压力值,而且支持对数据的历史记录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查询,将不同时间点的压力值通过曲线动态显示,可以宏观的把握井下巷道压力的变化,系统支持矿级、局级监测数据共享,按照国标或者省标建立标准数据格式,可实现专家远程在线观测分析,使得监测结果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指导安全生产。在煤矿井下应用该系统可以对巷道和顶板压力数据进行远程动态监测和实时显示,做到压力超限报警,并且能自动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帮助工作人员发现巷道围岩和顶板的变形情况,从而避免巷道底鼓和煤矿塌陷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煤矿安全高效地作业和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对煤矿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王振民[8](2020)在《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在现代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条件下,结合当前国内农业水肥灌溉的实际情况且考虑到当下对于水肥灌溉技术的更高要求,通过将无线通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针对传统温室施肥模式中水肥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低,以及缺乏配套的土壤水分养分监测装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整体硬件模块的设计,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中传感器的选择,包括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EC传感器的选择;核心控制柜的设计,包括控制柜材料的选择、控制中心芯片的选择、电源供电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的设计;灌溉施肥系统的设计,包括管道杂质过滤器、灌溉水泵、电动比例调节阀、管道材质和滴灌喷头的选择。(2)系统无线通讯网络的设计,系统选择采用ZigBee模块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负责对传感器采集数据的传输,包括ZigBee模块芯片的选择和电路的设计;(3)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上位机的设计,用户通过上位机监控平台可以观测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水肥灌溉信息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用户可以通过设定参数自动对温室农作物进行水肥灌溉控制,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系统进行相关参数设定以及各个电磁阀和水泵启停,还可以对历史信息进行查询。(4)研究设计温室水肥浓度精准配比的模糊PID控制器。将模糊控制算法与PID控制算法相结合,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器模型,并进行系统仿真,将其以软件代码的形式烧入STM32单片机中,提高水肥浓度配比模块的准确度。(5)结合系统的性能指标对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运行进行测试,包括对系统核心单片机通电测试、传感器采集数据精度测试、无线网络通讯测试和整个系统的运行测试。(6)进行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在温室黄瓜种植的应用,试验研究分析得到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明显提高了温室黄瓜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氮肥的使用,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本系统具有易操作、易布设、成本低、系统稳定可靠的特点,不仅为灌溉施肥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与方法,而且为温室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的水肥综合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包淳溢[9](2020)在《基于WiFi和蓝牙5.0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5G通信时代即将到来,智能家居正在国内日益兴起,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随之变得更加便捷智能。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主流销售产品仍是各自成体系的、缺乏统一标准的智能单品,而非完整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在已有的家居控制系统中还存在着各种不足,比如通讯方式单一、数据安全性缺乏等,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开发一套结合多通讯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嵌入式硬件设计、Wi Fi通讯、蓝牙通讯、Android开发等技术设计了结合Wi Fi与蓝牙5.0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完成了基于两种通讯方式的家居设备通讯协议的制定和Android客户端软件的开发,设计完成了一个智能窗帘机控制系统,对整体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具体如下:(1)基于智能家居网关需求分析,完成了结合两种通讯方式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其主体架构由主控制器CPU,Wi Fi通信模块,蓝牙5.0通信模块,Android客户端软件四部分组成。该架构设计具有中心化与模块化的特点,帮助系统达到控制逻辑集中,数据流向界限清晰,硬件分布明确的目标。(2)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完成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在主控芯片STM32编程方面的工作是开发了系统的主要控制逻辑程序,包含与两个通讯模块之间的数据收发与数据协议解析,传感器的控制等。Wi Fi通信模块软件采用串口RS232透传方案,实现数据透传和控制协议解析功能。蓝牙5.0通信模块采用TI-RTOS协议栈编程方式,编写蓝牙广播嵌入式软件并烧写至蓝牙芯片,实现与智能手机的蓝牙数据收发,与主控芯片的IO口通信协议编解码。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其主要功能是显示设备状态与发送协议指令控制家居设备。(3)完成了系统的各项实验测试。针对已有需求设计了智能窗帘机系统,根据指定的控制逻辑进行了手机控制功能测试实验。完成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其他模块系统性能测试,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测试结果说明,本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两种不同通信方式从客户端对设备的有效控制,设备的状态也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通讯方式在客户端界面显示,同时传感器或设备可以执行指定通讯协议命令。本系统具有一定功能性、操作便捷、传输路径安全等优势,相较于已有方案具有更高的控制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蒋涛[10](2020)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光功率计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在大数据和云技术的热潮下,物联网技术趋于成熟。物联网在测量领域体现出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引起现代仪器仪表越来越往智能化方向发展。光功率计作为一个测量光功率值和光衰减量的基础设备,经常被用在光学实验以及光通信领域中测量绝对光功率或者计算通过光学器件后的光功率相对损耗。在通信光纤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环境,如高空架设光纤、潮湿泥泞地面铺设光纤等等,这对光功率的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不便。本文旨在完善现有技术缺陷,以STM32F103ZET6作为主控芯片,PIN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探测器,NB-IoT模组作为无线通讯手段,设计和实现一款性能稳定的,并且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光功率计。在光电探头设计部分,本文利用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光电转换特性,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出入射光功率与光生电流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光电探测器的特性参数,选择以硅为材料的PIN光电二极管。在数据通讯部分,本文基于NB-IoT的体系架构和两个关键的网络协议:轻量级的CoAP协议和LwM2M协议,具体阐述了设备连接云管理平台的整体流程以及如何基于平台通信套件进行无线光功率计应用的开发,目的是为了将光功率计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云管理平台。本文设计的光功率计能够测量450nm~675nm波段的可见光,测量范围为1μW~1mW。通过与市面上的高精度标准光功率计比较,误差在±5%之内,充分说明了本文设计的光功率计在性能能够满足平常通用场合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测试过程中所有的测试结果,都通过NB-IoT模块上传到了物联网云管理平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登录云平台就能查到光功率计测量到的数据,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二、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无线通讯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无线通讯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研究背景 |
1.2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有线传输方式 |
1.2.2 无线传输方式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供能研究 |
2.1 传统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供能分析 |
2.2 环境能量收集技术 |
2.2.1 太阳能发电技术 |
2.2.2 振动能量收集技术 |
2.2.3 温差发电技术 |
2.2.4 电磁能收集技术 |
2.3 基于能量片的设计策略 |
2.4 问题描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设计 |
3.1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设计 |
3.1.1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 |
3.1.2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数据采集端 |
3.1.3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中继传输系统 |
3.2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通信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技术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验证 |
4.1 基于电磁发电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与讨论 |
4.2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与讨论 |
4.2.1 摩擦纳米发电机 |
4.2.2 摩擦纳米发电机结构 |
4.2.3 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 |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压电换能装置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与讨论 |
4.3.1 压电发电机 |
4.3.2 压电换能装置结构 |
4.3.3 压电换能装置输出性能 |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低功耗电容式湿度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系统测量原理及总体设计方案 |
2.1 介电测量介绍 |
2.2 测量原理介绍 |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 小结 |
第三章 传感器设计 |
3.1 常规平面电容传感器 |
3.2 探针式平面电容传感器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4.1 单片机核心模块 |
4.1.1 单片机最小系统 |
4.1.2 板载份仿真器 |
4.1.3 USB接口电路 |
4.2 激励模块 |
4.3 电容转换模块 |
4.4 滤波模块 |
4.5 幅相检测模块 |
4.6 人机交互模块 |
4.6.1 按键电路 |
4.6.2 液晶显示电路 |
4.7 无线通讯模块 |
4.8 电源管理模块 |
4.9 PCB排版与焊接调试 |
4.10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总体框图 |
5.2 主监控程序 |
5.3 系统初始化 |
5.4 AD 采样模块 |
5.5 算法模块 |
5.6 人机交互模块 |
5.7 无线通讯模块 |
5.8 中断模块 |
5.9 看门狗模块 |
5.10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量实验 |
6.1 测量系统标定实验 |
6.2 土壤湿度检测实验 |
6.3 系统功耗实验 |
6.4 无线通讯实验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温度监测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相关关键技术 |
2.1 物联网技术 |
2.1.1 物联网体系架构 |
2.1.2 传感器技术 |
2.1.3 嵌入式技术 |
2.2 低功耗广域网技术 |
2.3 NB-Io T技术 |
2.3.1 NB-Io T无线通信特点分析 |
2.3.2 COAP协议 |
2.4 单总线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链物流温度监测的需求分析 |
3.1 传统冷链运输温度监测的问题分析 |
3.1.1 难以实现精细化测温管理 |
3.1.2 缺少冷链数据追溯管理 |
3.1.3 温度监测设备的供电问题 |
3.2 冷链测温终端需求说明 |
3.2.1 撰写目的 |
3.2.2 功能需求 |
3.2.3 性能需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链物流远程温度监测终端总体设计 |
4.1 终端系统结构设计 |
4.2 硬件选型 |
4.2.1 温度传感器 |
4.2.2 微处理器 |
4.2.3 通信模块 |
4.3 终端硬件设计方案 |
4.4 多点测温网络设计 |
4.5 数据采集与传输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链物流温度监测终端硬件设计 |
5.1 测温终端硬件电路设计 |
5.1.1 传感器电路设计 |
5.1.2 NB-Io T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5.1.3 终端供电设计 |
5.1.4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
5.1.5 电源匹配电路设计 |
5.2 测温终端PCB设计 |
5.2.1 PCB布局设计 |
5.2.2 PCB走线设计 |
5.2.3 设计规则检查 |
5.2.4 PCB的封装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冷链物流温度监测终端嵌入式程序设计 |
6.1 开发环境简介 |
6.2 低功耗处理函数设计 |
6.3 传感器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
6.4 NB-Io T数据传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冷链物流远程温度监测终端测试 |
7.1 硬件终端测试 |
7.2 终端功能测试 |
7.2.1 温度采集测试与分析 |
7.2.2 温度数据上传测试 |
7.3 冷链保温箱内多点温度监测的测试 |
7.3.1 冷链保温箱内多点温度采集测试 |
7.3.2 冷链保温箱内多点温度采集结果分析 |
7.4 功耗测试 |
7.4.1 测试环境 |
7.4.2 电流测试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平板硫化机热板温度测量方法 |
1.3.2 平板硫化机监控系统 |
1.3.3 数据异常检测算法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平板硫化机概述 |
2.2 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2.3 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3.1 无线热电偶方案设计 |
2.3.2 智能网关方案设计 |
2.3.3 远程监控平台方案设计 |
2.4 系统主要器件分析及选型 |
2.4.1 单片机芯片分析与选型 |
2.4.2 热电偶接口模块分析与选型 |
2.4.3 算法加速及接口扩展模块分析与选型 |
2.4.4 远程监控平台通讯模块分析与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无线热电偶硬件设计 |
3.1.1 最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2 温度采集硬件设计 |
3.1.3 系统电源硬件设计 |
3.1.4 PCB电路板设计 |
3.2 智能网关硬件设计 |
3.2.1 主控最小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2.2 系统通讯接口硬件设计 |
3.2.3 远程监控平台通讯接口硬件设计 |
3.2.4 算法加速及接口扩展硬件设计 |
3.2.5 人机交互硬件设计 |
3.2.6 系统电源硬件设计 |
3.2.7 PCB电路板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无线热电偶软件设计 |
4.1.1 ZigBee协议和Z-Stack协议栈 |
4.1.2 主程序软件设计 |
4.1.3 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
4.1.4 低功耗软件设计 |
4.2 智能网关软件设计 |
4.2.1 RT-Thread物联网实时操作系统 |
4.2.2 主程序软件设计 |
4.2.3 系统通讯软件设计 |
4.2.4 远程监控平台通讯软件设计 |
4.2.5 算法加速及接口扩展软件设计 |
4.2.6 人机交互软件设计 |
4.3 远程监控平台软件设计 |
4.3.1 阿里云物联网平台 |
4.3.2 产品和设备的创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板硫化机异常数据检测算法研究 |
5.1 平板硫化机异常数据的来源 |
5.2 OPTICS算法在异常数据检测中的应用 |
5.2.1 DBSCAN算法 |
5.2.2 基于DBSCAN改进的OPTICS算法 |
5.3 算法的验证与实验结果分析 |
5.3.1 OPTICS算法分析及加速单元提取 |
5.3.2 OPTICS算法并行加速方案 |
5.3.3 加速性能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的实现 |
6.1 无线热电偶功能验证 |
6.1.1 无线热电偶硬件验证 |
6.1.2 温度采集验证 |
6.2 智能网关功能验证 |
6.2.1 智能网关硬件验证 |
6.2.2 数据采集和发送验证 |
6.2.3 人机交互验证 |
6.2.4 无线数据传输验证 |
6.3 远程监控平台功能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具有移动互联功能的拖挂式房车车身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 |
1.2 相关领域及同类产品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章节概述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总体框架 |
2.2 系统设计原则 |
2.2.1 总体设计原则 |
2.2.2 硬件设计原则 |
2.2.3 软件部分设计原则 |
2.3 系统功能设计 |
2.4 电控系统总体组成 |
2.4.1 控制器部分总体框图及说明 |
2.4.2 遥控器部分总体框图及说明 |
第3章 控制器部分硬件设计 |
3.1 系统供电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
3.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
3.3 有刷直流电机驱动设计 |
3.3.1 有刷直流电机内部结构及原理 |
3.3.2 有刷直流电机正反转及软启动电路设计 |
3.3.3 有刷直流电机刹车电路设计 |
3.4 系统保护电路设计 |
3.4.1 系统电源防反接电路设计 |
3.4.2 系统输入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3.4.3 有刷电机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5 移动互联接口设计和其他接口设计 |
3.6 控制器硬件设计小结 |
第4章 遥控器部分硬件设计 |
4.1 主控系统及按钮识别模块设计 |
4.2 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 |
4.3 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
4.4 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
4.5 遥控器硬件设计总结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电机驱动软件设计 |
5.2 角度检测模块通讯软件设计 |
5.3 系统保护软件设计 |
5.3.1 电压采集软件设计 |
5.3.2 电流采集软件设计 |
5.3.3 连接中断停止软件设计 |
5.3.4 主动轮压紧电机到位电流判断软件设计 |
5.4 系统其他软件设计 |
5.4.1 电流校准软件设计 |
5.4.2 水平角度校准软件设计 |
第6章 无线通讯协议及数据交互机制的设计 |
6.1 遥控器与控制盒通讯协议设计 |
6.2 遥控器与控制盒ID交互对码功能的设计 |
6.3 系统通讯频点的选择机制 |
6.4 控制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7章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测试及整机出厂测试方案设计 |
7.1 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测试 |
7.2 整机出厂测试方案描述 |
7.3 板级测试 |
7.4 电流校准及出厂功能测试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基于GPS同步的多声道超声波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超声流量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多声道超声波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
2.1 多声道时差法测流量的测量原理 |
2.2 主要器件选型 |
2.2.1 超声换能器 |
2.2.2 GPS模块 |
2.2.3 无线串口模块 |
2.3 测量系统原理及总体方案设计 |
2.3.1 测量系统原理 |
2.3.2 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硬件整体框架 |
3.2 主控芯片的选型与简介 |
3.3 超声发射电路的设计 |
3.4 超声接收电路的设计 |
3.5 声道切换电路的设计 |
3.6 稳压电路的设计 |
3.7 外设模块电路的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整体测量流程主程序设计 |
4.1.1 单片机系统C的主程序设计 |
4.1.2 激励信号的产生 |
4.1.3 采集模块的配置 |
4.1.4 单片机系统A、B的主程序设计 |
4.2 系统通讯指令的设计 |
4.3 上位机设计 |
4.3.1 上位机的开发环境 |
4.3.2 上位机的界面设计与功能说明 |
4.4 根据绝对特征点获取渡越时间的移动正弦拟合算法 |
4.4.1 渡越时间与绝对特征点的关系 |
4.4.2 移动正弦拟合算法提取绝对特征点的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量系统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
5.1 实验装置与实验环境 |
5.2 实验调试 |
5.2.1 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调试 |
5.2.2 移动正弦拟合算法标定实验 |
5.2.3 单声道测量系统改造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减小系统测量误差的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2 单片机系统原理图与PCB图 |
附录3 实验相关图片 |
(7)煤矿井下无线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发展概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系统方案选型与设计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 系统方案选型 |
2.3 系统设计方案 |
2.4 系统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应力检测仪设计 |
3.1 硬件结构设计 |
3.2 传感器电路设计 |
3.3 压力调零电路设计 |
3.4 电源电路设计 |
3.5 电压监测电路设计 |
3.6 外部唤醒电路设计 |
3.7 显示电路设计 |
3.8 低功耗设计 |
3.9 压力采集与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3.10 数码管显示程序设计 |
3.11 本章小结 |
4 监测子站设计 |
4.1 硬件结构设计 |
4.2 电源电路设计 |
4.3 液晶屏显示电路设计 |
4.4 地址编码电路设计 |
4.5 时钟电路设计 |
4.6 RS-485通信电路设计 |
4.7 液晶屏显示程序设计 |
4.8 地址编码程序设计 |
4.9 时钟电路程序设计 |
4.10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1 本章小结 |
5 基于WaveMesh无线通信设计 |
5.1 WaveMesh技术 |
5.2 无线通信同步休眠模式 |
5.3 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5.4 无信通信程序设计 |
5.5 无线模块的通信调试 |
5.6 本章小结 |
6 系统调试 |
6.1 系统硬件调试 |
6.2 系统软件调试 |
6.3 系统整体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趋势 |
1.3.1 国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2 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
2.2.1 兼容性强 |
2.2.2 安全性 |
2.2.3 实用性 |
2.2.4 低成本性 |
2.3 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决策流程图 |
2.4 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2.4.1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 |
2.4.2 EC传感器 |
2.4.3 电动比例调节阀 |
2.4.4 过滤器 |
2.4.5 灌溉水泵 |
2.5 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 |
2.6 ZigBee网络总体设计方案 |
2.6.1 ZigBee技术简介 |
2.6.2 ZigBee无线通讯模块的设计 |
2.6.3 ZigBee无线通讯模块芯片的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3 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操作界面的设计 |
3.1 系统登录和主操作界面设计 |
3.2 参数设置和实时参数界面设计 |
3.3 系统手动操作界面设计 |
3.4 系统自动操作界面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研究 |
4.1 基本PID控制 |
4.2 执行机构数学建模 |
4.3 被控系统数学模型 |
4.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4.1 模糊控制理论 |
4.4.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
4.4.3 模糊化 |
4.4.4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设计 |
4.5 系统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整体实现和测试 |
5.1 系统的硬件测试 |
5.2 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 |
5.3 传感器测试 |
5.4 系统运行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的应用与试验分析 |
6.1 试验品种和地点选择 |
6.2 温室水肥灌溉对土壤影响 |
6.3 温室水肥灌溉对农作物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个人情况 |
教育背景 |
科研经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9)基于WiFi和蓝牙5.0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家居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智能家居发展状况 |
1.2.2 国内智能家居发展状况 |
1.2.3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应用创新点 |
1.4 本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能家居关键技术分析 |
2.1 物联网架构与体系 |
2.2 IEEE802.11协议 |
2.2.1 WiFi连接交互过程 |
2.2.2 802.11系列协议标准 |
2.2.3 WiFi体系架构 |
2.3 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 |
2.3.1 嵌入式系统特点 |
2.3.2 微处理器芯片选型 |
2.3.3 单片机结合传感器 |
2.4 BLE5.0通信技术 |
2.4.1 蓝牙技术特点 |
2.4.2 5.0新核心协议栈特性 |
2.4.3 蓝牙5.0设备应用 |
2.5 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介绍与对比 |
2.6 通讯协议数据校验 |
2.6.1 CRC循环冗余码校验 |
2.6.2 CRC生成多项式计算方式 |
2.6.3 其他数据校验方式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智能家居网关设计 |
3.1.1 智能家居网关设计需求与目标 |
3.1.2 智能家居网关整体架构设计 |
3.1.3 结合WiFi与蓝牙5.0的必要性分析 |
3.1.4 主控制器芯片选型 |
3.2 WiFi通讯子模块设计 |
3.2.1 ESP-8266EX |
3.2.2 ESP-8266EX模块电路设计 |
3.3 蓝牙5.0通讯子模块设计 |
3.3.1 TI-CC2640R2F模块与电路设计 |
3.3.2 Sensor Controller扩展 |
3.4 传感器模块 |
3.4.1 光照采集模块 |
3.4.2 温度采集模块 |
3.4.3 温湿度采集模块 |
3.4.4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 |
3.5 电源管理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网关主控制器软件设计 |
4.1.1 开发环境简介 |
4.1.2 控制方式与逻辑设计 |
4.1.3 主控制器与数据模块的通讯协议 |
4.1.4 拓展使用GPIO端口 |
4.2 WiFi通讯子模块软件设计 |
4.2.1 WiFi网关设计 |
4.2.2 串口透传模式设计 |
4.2.3 数据转化 |
4.3 蓝牙5.0通讯子模块软件设计 |
4.3.1 蓝牙5.0网关设计 |
4.3.2 IO码流串行协议 |
4.3.3 蓝牙5.0数据转化 |
4.4 数据通讯协议定义与动态安全加密 |
4.5 WiFi与蓝牙5.0通讯协议的兼容性与差别 |
4.6 Android客户端软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窗帘机控制系统实践 |
5.1 智能窗帘控制系统 |
5.1.1 智能窗帘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5.1.2 窗帘硬件选择与电路设计 |
5.1.3 智能窗帘控制数据通讯协议 |
5.1.4 智能窗帘控制的特殊性 |
5.2 控制窗帘系统Android客户端 |
5.3 系统测试 |
5.3.1 系统功能测试 |
5.3.2 系统性能测试 |
5.3.3 系统对比测试 |
5.4 系统安全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光功率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NB-IoT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
2.1 物联网概述 |
2.1.1 物联网的定义与特征 |
2.1.2 典型物联网技术介绍与对比 |
2.2 NB-IoT关键技术 |
2.2.1 覆盖增强技术 |
2.2.2 低成本技术 |
2.2.3 低功耗技术 |
2.2.4 大连接技术 |
2.3 NB-IoT平台通讯管理 |
2.3.1 NB-IoT基础通信套件 |
2.3.2 CoAP协议 |
2.3.3 LwM2M协议 |
2.3.4 物联网平台通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功率检测的理论基础 |
3.1 光功率检测原理 |
3.2 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
3.2.1 光电效应 |
3.2.2 光电二极管等效电路 |
3.3 光电二极管的特性参数 |
3.4 光电二极管的分类和选型 |
3.4.1 光电二极管分类 |
3.4.2 不同材料的PIN光电二极管特性参数 |
3.4.3 课题光电探头的选型 |
3.5 光电二极管的噪声分析与降噪处理 |
3.5.1 光电二极管的噪声类型 |
3.5.2 光电二极管的降噪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功率计硬件设计与软件实现 |
4.1 光功率计总体方案设计 |
4.2 光功率计硬件电路设计 |
4.2.1 光电探头的I-V转换放大电路 |
4.2.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
4.2.3 A/D转换电路 |
4.2.4 通讯模块电路 |
4.2.5 LCD1602显示模块电路 |
4.2.6 电源模块电路 |
4.2.7 独立按键电路 |
4.3 光功率计软件模块实现 |
4.3.1 系统主程序 |
4.3.2 独立按键程序 |
4.3.3 数据处理程序 |
4.3.4 通讯管理程序 |
4.3.5 LCD1602 显示程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功率计系统调试与性能检测 |
5.1 光功率计系统调试 |
5.2 物联网云平台部署与硬件接入 |
5.2.1 物联网云平台部署 |
5.2.2 物联网硬件接入 |
5.3 光功率计性能测试 |
5.3.1 光功率计定标 |
5.3.2 光功率计稳定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一种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无线通讯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D]. 李兴.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低功耗电容式湿度测量系统设计[D]. 解振洋.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温度监测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魏文展.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平板硫化机智能监控系统设计[D]. 袁志浩.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5]具有移动互联功能的拖挂式房车车身控制系统[D]. 杨海. 浙江大学, 2020(02)
- [6]基于GPS同步的多声道超声波明渠流量测量方法的研究[D]. 张天.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7]煤矿井下无线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D]. 马越豪.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王振民.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9]基于WiFi和蓝牙5.0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包淳溢.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线光功率计设计[D]. 蒋涛.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标签: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农业灌溉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控制测试论文; 模块测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