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有色地勘局稀有金属矿产勘查的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杨岳清,王登红,孙艳,赵芝,刘善宝,王成辉,郭维明[1](2021)在《矿产资源研究所“三稀”矿产研究与找矿实践70年历程——回顾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三稀)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矿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作为中国矿床地质工作者大家庭中的成员,一直致力于三稀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其中,对世界闻名的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和内蒙古白云鄂博稀有稀土矿床较早就投入了工作,他们为此付出了毕生精力;在湖南香花岭含铍条纹岩中发现了中国第一个新矿物——香花石;1970年后,在内蒙古巴尔哲、福建南平和四川大水沟稀土、稀有和分散元素等矿床发现后,也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中国首次发现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后,对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确定和分布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三稀资源被确定为关键矿产后,矿产资源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不但取得了理论上的创新,而且发现了一批新的三稀矿产地,尤其是在川西甲基卡和可尔因等地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钻探等工作,其中钻探工作量就达11818.96 m,为把川西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集区建设成为国家大型锂矿基地作出了新贡献。对于卤水型锂及其他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也一直是矿产资源研究所的重点,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及江汉盆地等地近年来不断取得新进展。
李宁[2](2020)在《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东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毗邻北山造山带,以晚古生代成矿为特色。但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三叠纪矿床,形成了一条三叠纪钨钼成矿带。小白石头钨(钼)矿床位于东天山的中天山地块东南缘,是一个与三叠纪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作为该成矿带唯一的钨钼矿床,其钨钼共生机制的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东天山-北山的成矿理论,而且可以拓展找矿方向。本文以小白石头钨(钼)矿为研究对象,针对钨钼共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在详细野外调查基础上,开展了侵入岩、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学、成矿流体、年代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探讨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流体演化、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元素沉淀机制,建立矿床模型,并与其他钨矿床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东天山钨矿成矿规律。取得主要成果如下:矿区内侵入岩发育,锆石LA–ICP–MS U–Pb年龄确定新元古代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908.1 Ma、泥盆纪花岗闪长岩形成于406.8412.3 Ma、石炭纪辉长闪长岩的侵位时间为324.7Ma,与成矿有关的三叠纪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246.4252.2 Ma。辉钼矿Re–Os年龄加权平均模式年龄分别为245.0±1.7 Ma和251.1±1.6 Ma、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247.6±2.3Ma,表明矿床形成于早三叠世(245251 Ma)。三叠纪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中等铝、镁含量、低钙特征,为高钾钙碱性镁质花岗岩。岩石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弱的负Eu异常,显示为I型花岗岩。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Sr–Nd和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其来源于幔源和壳源物质混合,后期同化混染过程中有更多的地壳物质加入。提出与成矿有关岩石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卡瓦布拉格群碳酸盐岩中,在接触带形成矽卡岩。矿化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少量花岗岩型和大理岩型。成矿过程经历了早期矽卡岩阶段(I)、退化蚀变阶段(II)、石英-硫化物阶段(III)和方解石阶段(IV),钨矿化主要形成于II和III阶段,钼矿化主要形成于III阶段。矿物研究表明I阶段成矿流体的氧逸度逐渐增加,并向弱碱性演化,黄铁矿等硫化物形成于中低温环境。II阶段早期成矿流体的氧逸度较高,白钨矿开始沉淀,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流体。II阶段后期和III阶段成矿流体的还原性不断增加。III阶段中,大气降水大量加入,参与形成白钨矿。4个成矿阶段中成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峰值分别为310℃、300℃、290°C和170°C、150°C);流体盐度逐渐降低(峰值分别为6.5 NaCl equiv.、4.5 NaCl equiv.、4.5.NaCl equiv.和2.5 NaCl equiv.);成矿深度逐渐减小(2.63.3 km、0.70.9 km、0.81.0 km和>0.2 km)。主成矿阶段(II和III)中大气降水加入和压力释放引起成矿流体沸腾作用,形成不均匀流体,导致了白钨矿和辉钼矿大量沉淀。稳定同位素(C、H、O、S、He和Ar)研究表明I阶段流体主要源于岩浆,并在岩浆-热液活动后期经历了强烈分馏作用;II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有大气降水加入;III阶段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和大气降水混合;IV阶段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花岗岩,混合有深源物质。提出钨钼共生关键为壳幔物质共同参与、充分的岩浆演化和开放的成矿环境。揭示了东天山-北山三叠纪钨钼成矿带钨和钼矿床相同的地质构造背景提供了相似物质来源,成矿岩浆岩中老、新地壳组分参与是形成不同矿床类型的根本原因。钨矿形成时代早于钼矿,东天山矿床时代早于北山。斑岩型钼矿与区域构造关系更为密切。对比华南典型钨矿床,东天山三叠纪钨矿床在源岩、构造、围岩、流体演化和物质来源等方面极为相似,具有很大找矿潜力。
张津伟[3](2019)在《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中矿资源作为我国最早成规模“走出去”的地勘企业,自1999年至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在此期间,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堪称我国地勘行业国际化“最佳实践”企业之一。论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演化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阶段特征、战略绩效、成功要素、演进机理以及产业生态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取得成果如下:(1)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三个阶段依次递进,表现出相应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特征为“借船出海”、专一化战略和“打工者”地位;第二阶段特征为实施纵向一体化和同心多元化战略;第三阶段特征为实施跨领域相关多元化战略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矿资源三个阶段战略均取得了较好的绩效,这些绩效分别表现为财务绩效、市场绩效、产业生态绩效等。中矿资源三个阶段战略的成功,既取决于高管团队的内在特质,又取决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与外部环境机会的匹配,以及高管团队在动态中对于战略决策、战略行动、战略绩效的有效掌控。(2)对于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的演进机理,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要素的逻辑过程,即在内外动因推动下,高管团队对于内部资源能力、外部机会以及企业愿景使命建立正确认知,组织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性学习实现能力重塑,进而有效推进资源整合和战略转型升级。实施战略转型升级,需要通过“三因素”耦合机制、启动-响应机制、内外协同机制、动态调适机制、评估修正机制以及奖惩机制来实现。(3)在系统分析中矿资源产业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产业生态优化的措施建议,并提出了以卡普兰等关于平衡积分卡和战略地图的思想作为中矿资源核心竞争力培育引导体系的建议。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深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对于中矿资源及类似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4](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蒙智宇[5](2017)在《赣东北红梅岭-长源坞地区金矿找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红梅岭-长源坞研究区位于赣东北塔前-赋春成矿带中部,近年来在该区发现了红梅岭等多个金矿床(点),显示出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本次工作对区内物化探特征、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控矿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找矿前景进行了评估。红梅岭-长源坞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拼接的钦杭结合带东段。论文开展了地面磁法、水系沉积物和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圈出了 6个物化探综合异常,其中甲类异常2个,乙类异常4个。物化探综合异常与已知矿床(点)位置较为吻合,可作为指示区内找矿的一个重要依据。区内花岗斑岩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显示,花岗斑岩其属于高硅、过铝质、高分异的S型花岗岩。前人通过锆石测年确定其形成年龄为162.17±0.81 Ma,与整个塔前-赋春成矿带在170~150 Ma发生的成岩-成矿事件一致。论文对红梅岭-长源坞研究区内金矿床(点)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构造控矿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金矿成矿主要受韧性剪切作用控制,总结了区内成矿带-矿床-矿体的三级构造控矿模式。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构造作用等研究基础上,初步总结了金矿成矿模型,圈定了 6个金多金属矿找矿靶区,包括A类靶区3个,B类靶区1个,C类靶区2个。研究认为该区有较好的金找矿潜力。
王登红,王瑞江,孙艳,李建康,赵芝,赵汀,屈文俊,付小方,江善元,黄华谷,冯文杰,徐平,李胜苗,黄新鹏,周辉,朱永新,涂其军,李新仁,方一平,周园园[6](2016)在《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文中指出三稀资源是稀土、稀有和稀散资源的统称,是新一代尖端武器、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医药和医疗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所需要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关键性原料。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2011年组织全国33个单位220余人开展了我国三稀金属资源战略调查工作。在五年时间里,初步建立了全国三稀调查研究的专业队伍,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三稀资源的分布、产出特征及其开发现状、选冶技术与市场供需状况,编制了稀土矿产地、价格等多项数据库(涵盖全球);在稀土矿山开采和建设用地压覆资源调查等多方面为矿政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开发监管和储量动态估算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四川甲基卡、福建永定大坪等多个地区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在三稀成矿规律和赋存状态研究尤其是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规律和勘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该项工作提升了我国三稀矿产资源的理论、技术研究水平,为通过矿产地质供给侧调查研究引导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示范。
刘翠辉,曾载淋,贺根文[7](2014)在《江西稀有金属发现及勘查开发》文中指出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稀有金属矿床的利用价值和需求量日益增加。江西稀有金属矿种齐全,资源丰富,是全国稀有金属矿床开采的重要基地。本文介绍了江西稀有金属矿床的勘查开发概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江西稀有金属矿床勘查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王波[8](2013)在《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有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也有着不同于一般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的路子”是对目前我国国有地勘单位体制机制的生动描述。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案例研究等方法,从“主体、方向、渠道、方式”四个维度分析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模式的演进历程、矿业发达国家商业性地勘投融资模式以及我国“事转企”投融资模式,力图探索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之道,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我国的大多数地勘单位,无论是创办目的,还是经营规模,与国外矿业发达国家“初级矿业(勘探)公司”都极为相似,最大不同在于国外的初级矿业(勘探)公司一般是私营的,而我国的地勘单位一般是国营的事业单位。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有着发达的矿业资本市场,这决定了这些国家商业性地勘的投融资模式是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本质上是投融资模式的变革。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功的模式,为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提供了经验借鉴。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可以在体制不变的前提下,推动投融资模式改革,并以此来倒逼体制的变革。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指引是:“企业”(主体)+“勘查开发一体化”(方向)+“资本市场”(渠道)+“股票等股权性融资工具”(方式)。目前,我国国有地勘单位可选择的五种模式分别为“境外并购”模式、“境内借壳上市”模式、“多赢合作”模式、“矿产勘查‘信托’+‘期权’”模式、“地勘单位内部‘资金池’”模式。
郑洪涛[9](2011)在《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质勘查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服务行业,河南地质勘查业已有50年历史,地质勘查业的主体是四大国有地勘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河南省地勘单位的项目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但困扰地勘单位发展的“三个基本未变”依然存在,即事业单位的性质基本未变;队伍格局基本未变;必须依靠地质事业费和对外创收方能维持队伍生存发展的供养模式基本未变。在新形势下,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战略要求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要求将单纯找矿型转变为社会服务型地质调查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需要地质工作的全面支持。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减轻地质环境的压力等,都为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商业化地质工作也因社会对资源的刚性需求而急需加强和规范化,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总结河南省地勘行业三十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地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论文采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河南省地勘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包括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矿产资源勘查、城市发展规划、水工环地质工作、地质遗产保护和“旅游立省”、数字国土工程等六个方面的需求。研究了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深刻总结了河南省地勘行业三十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国家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的宏观指导政策和管理措施,结合河南省地质勘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区域性分布、产业结构、队伍建设、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等方面,研究提出了河南省地质勘查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改革方案。并从以下七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河南省地勘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①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②体制机制创新;③人才战略;④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⑤勘查开发一体化;⑥实施“走出去”战略;⑦地勘文化创新。
李光来[10](2011)在《赣南及邻区燕山期花岗岩演化与钨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与钨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入手,讨论在赣南乃至整个华南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等地质时期花岗岩类的的形成、演化、发展,试图揭示前燕山期花岗岩对燕山期花岗岩及相关钨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意义。为此,首先选择了加里东期的石雷岩体、印支期(?)的营前岩体进行了研究。石雷石英闪长岩是赣南崇-余-犹地区比较少见的闪长质侵入体。锆石的原位U-Pb定年表明,该岩体侵位于433.5士3.4 Ma。全岩主量元素特征上显示出中偏酸性,富Al,富碱特别是富Ca,Mg、Fe含量较高,以及低磷的特点;微量元素上主要富集K、Rb、Cs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磷灰石微量元素特征上显示高度富集稀土元素特别是轻稀土元素的特征;具有Eu的负异常(δEu=0.37~0.45)。ISr位于0.7073~0.7132之间,εNd(t)变化于-8.41~-4.97之间,两阶段钕模式年龄介于1.58~1.86 Ga之间,Hf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εHf(t)主要集中变化于-8--2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加权平均为1.77±0.09Ga。这些特征都说明该石英闪长质岩体是强烈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暗示区内加里东晚期可能发生了局部的岩石圈的减薄。该期花岗岩与钨的成矿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可能为燕山期含钨花岗岩的形成提供部分物源。营前岩体是赣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含有大量暗色包体的岩体,成矿特征上也与赣南地区其它钨矿差异明显,而与湘南地区有些类似。寄主岩体为花岗闪长岩,常量元素特征上主要为偏中性,高碱富K,富Al,Ca、Mg、Fe含量中等。暗色包体的常量元素特征上主要为中性,富Al,高Ca,Mg、Fe含量很高。无论是寄主岩石还是包体岩石,Ba和Ti等元素表现为亏损;相反,Rb、U、Pb等元素显示一定程度富集。总体上,无论是蛛网图还是微量元素对的比值还是Sr-Nd同位素,寄主岩石与包体岩石都显示了极为相似的特征。而稀土配分曲线的总体趋势、Eu的亏损程度等特征也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暗色包体中的稀土含量比寄主岩石要高出许多。εHf(t)值大部分变化于-6.9~5.4之间,基本上集中于0值附近,两阶段模式年龄变化于0.90~2.05 Ga之间,寄主岩石较为混乱的Hf同位素组成,也证实了寄主岩石遭受过包体岩石很大程度的“混染”与石英脉型钨矿相关的花岗岩主要是燕山期的岩体,一般具有从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比较完整的演化链条。镜下常见石榴子石发育,斜长石含量很少且牌号很低,没有角闪石发育。此类花岗岩一般都为S型花岗岩,具有超酸性、铝过饱和等特征(ACNK>1.1);稀土总量极低,Eu强烈亏顺,轻重稀土比值很低,重稀土相对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K/Rb比值(150~350)、Nb/Ta比值(12)明显低于一般花岗岩;Y/Ho一般高于28,Rb、Cs、Y等表现为富集,Ba、Sr、Ti表现为亏损。随着演化程度增加:钨的含量有增高的趋势;DI逐渐增加,SiO2含量逐渐增加,铝过饱和指数趋于增加;暗色矿物逐渐减少,含水矿物逐渐增多,气液包裹体逐渐增多,岩石粒度逐渐变细。锆石等副矿物逐渐变小和变少;蛛网图上原本亏损的元素愈发亏损,富集的元素则愈发富集。K/Rb和Nb/Ta比值有降低的趋势,而Rb/Sr、Y/Ho比值有升高的趋势;稀土总量趋于减少,Eu亏损程度逐渐增加,配分曲线从稍显“右倾”向“海鸥型”转变,重稀土逐渐趋于富集。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研究显示:樟东坑细粒花岗岩型矿化的时间为155.4±2.1Ma,石英脉型矿化时间为154.6±1.7Ma;下桐岭钨矿的形成年龄为152.0±3.3Ma;铁山垅钨矿的大致形成时代为146.4±6.1Ma;茅坪钨矿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成年龄为157.4±2.2 Ma。这些钨矿伴生的辉钼矿无一例外的都具有较低的Re含量,可能指示了成矿物质主要为壳源,赣中地区的下桐岭及浒坑等钨矿相较赣南地区的钨矿辉钼矿中具有更高的Re含量,可能指示了由于邻近萍乡-广丰深大断裂因而在成岩成矿过程中有较多深源物质的参与。利用单颗粒白云母Rb-Sr等时线法测定赣中地区徐山钨铜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47.1±3.4Ma。茅坪以及铁山垅钨矿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都显示出双峰的特点,黑钨矿主要结晶于较高、较窄的温度范围内,盐度普遍不高,包裹体的气相组分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气,结合伴生矿物中含有氟磷锰矿、萤石、绿柱石、铁锂云母、黄玉、黄铁矿、辉钼矿等矿物的地质事实,不难推断:成矿流体曾经含有多种挥发份,如C02、CH4、H2S、P、Li、Be、F等,而这些挥发份通过流体不混溶逃逸或者被矿物固定最终可能诱导流体“卸矿”。宝山及老庵里钨多金属矿床挑选的硫化物样品硫同位素测试显示δ34S变程很短且离零值很近的特点,与前人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说明本区成矿流体中硫具有单一来源的特征,可能主要继承自地壳重熔的而形成的花岗岩;盘古山钨矿主成矿期形成的5件石英样品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主要由岩浆水组成,与前人“石英脉型钨矿主成矿阶段为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兑入”的结论较为一致;徐山钨铜矿、铁山垅矿田隘上钨矿、茅坪石英脉型钨矿的镶边白云母具有较高的ISr值可能反映了相关花岗岩的浅源、高度演化及矿床形成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特征。He-Ar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铁山垅钨矿的成矿流体整体上以地壳流体为主,同时混入了一定量的大气降水,而地幔流体参与程度很低。进一步分析认为极少量的地幔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形成的过程中,成为新生岩浆的一部分;而大气降水的参与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可以追溯到陆壳重熔岩浆形成过程中继承了陆源碎屑沉积成岩时的“古老”大气降水,而晚期则发生在成矿阶段岩浆水与“新鲜”大气降水的混合过程。
二、江西有色地勘局稀有金属矿产勘查的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有色地勘局稀有金属矿产勘查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矿产资源研究所“三稀”矿产研究与找矿实践70年历程——回顾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三稀”研究起步阶段 |
1.1 典型矿床 |
(1)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 |
(2)内蒙古白云鄂博铌-铁-稀土矿床 |
1.2 香花石和含铍条纹岩的发现 |
1.3 其他地区的稀有、稀土和稀散元素工作 |
(1)广东首次发现花岗岩型稀有元素矿床 |
(2)江西发现多种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 |
2“三稀”研究全面发展阶段 |
2.1 稀有金属矿产领域的重大进展 |
2.1.1 对新疆3号脉及阿勒泰稀有金属成矿带有了全新的认识 |
2.1.2 对福建南平富钽矿床的深入研究,显着提升了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理论水平 |
2.1.3 对香花岭含铍条纹岩的成岩成矿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发现了特殊的431脉 |
2.1.4 青藏高原盐湖中锂,铯等稀有金属的探寻获得重大进展 |
2.2 稀土矿产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
2.2.1 对白云鄂博矿床的成因,首次提出与碳酸岩有成因联系的观点 |
2.2.2 对内蒙古巴尔哲碱性花岗岩型Y-Be-Nb-Zr矿 |
2.2.3 确定了川西牦牛坪等稀土矿床和在成因上有联系的碱性岩-碳酸岩是喜马拉雅期产物 |
2.2.4 江西足洞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及其成矿机理的揭示,使稀土资源得到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
2.3 首次发现具工业意义的独立稀散元素矿床 |
2.4 从矿床成矿系列角度深化“三稀”成矿规律认识 |
3 21世纪新阶段 |
3.1 地质找矿成果显着 |
3.2 重点矿床的研究水平又上新台阶 |
3.2.1 对川西甲基卡、可尔因伟晶岩矿田成矿作用有新认识 |
3.2.2 在幕阜山伟晶岩矿田,稀有金属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成矿作用认识也上一新台阶 |
3.2.3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理论研究更上一层楼 |
3.3 发现了新类型矿床 |
3.4 深化总结了中国稀有、稀土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 |
3.4.1 稀有金属矿床 |
(1)锂矿 |
(2)铍矿 |
(3)铷铯资源 |
(4)铌钽矿 |
(5)锆(铪)矿 |
3.4.2 稀土金属矿床 |
3.4.3 稀散金属矿床 |
4结语 |
(1)稀土矿产 |
(2)稀有矿产 |
(3)稀散矿产 |
(2)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钨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 |
1.1.2 钨矿床时空分布 |
1.1.3 东天山地区钨矿床特征 |
1.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带 |
2.3 区域岩浆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侵入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3.1 岩体地质 |
3.2 样品及测试方法 |
3.3 年代学 |
3.4 地球化学 |
3.5 Lu-Hf同位素 |
3.6 Sr-Nd同位素 |
3.7 岩浆来源和构造环境 |
3.7.1 岩石类型、成因以及来源 |
3.7.2 构造环境 |
3.7.3 区域构造格架 |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地层 |
4.2 构造及侵入岩 |
4.3 矿体特征 |
4.4 矿化类型 |
4.5 热液蚀变 |
4.6 成矿期次阶段 |
第五章 矿物学研究 |
5.1 矿物岩相学 |
5.2 电子探针分析 |
5.2.1 样品、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
5.2.2 矿物成分指示意义 |
5.3 LA-ICP-MS微量元素原位分析 |
5.3.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3.2 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 |
5.3.3 白钨矿原位Sr同位素 |
第六章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 |
6.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6.1.1 流体包裹体 |
6.1.2 稳定同位素 |
6.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6.2.2 显微测温结果 |
6.2.3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6.2.4 群体包裹体成分 |
6.3 稳定同位素研究 |
6.3.1 H-O同位素 |
6.3.2 S同位素 |
6.3.3 He-Ar同位素 |
6.3.4 C-O同位素 |
6.4 成矿流体来源 |
6.5 成矿物质来源 |
6.5.1 S同位素示踪 |
6.5.2 C同位素示踪 |
6.5.3 Re同位素示踪 |
第七章 成矿时代及成矿作用 |
7.1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
7.2 测试结果 |
7.2.1 辉钼矿Re–Os定年 |
7.2.2 白云母40Ar–39Ar定年 |
7.3 小白石头矿床成矿时代 |
7.4 区域成矿时代对比研究 |
7.5 钨钼共生 |
7.6 成矿作用 |
第八章 区域矿床对比研究 |
8.1 与东天山-北山三叠纪矿床对比研究 |
8.2 与华南侏罗纪钨矿床对比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情况 |
(3)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
1.1.2 矿产资源全球性的多元化配置与优势互补 |
1.1.3 海外资源勘查的重要性 |
1.1.4 中矿资源成功之路经验总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完成的工作量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资源勘查型企业 |
2.1.2 国际化战略 |
2.1.3 产业生态 |
2.2 基础理论 |
2.2.1 资源基础理论 |
2.2.2 经济学的企业演化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资源产业经济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关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
2.3.2 关于企业战略演化的研究 |
2.3.3 关于企业战略演进效应的研究 |
2.3.4 关于资源勘查型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 |
2.4 小结 |
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实践案例描述 |
3.1 案例调研 |
3.2 中矿资源“走出去”背景 |
3.3 起步期:“借船出海”与技术服务立足 |
3.4 第二阶段:纵向延伸、优化组合 |
3.5 第三阶段:跨域发展、并购转型 |
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阶段特征及其成效 |
4.1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阶段特征分析 |
4.1.1 第一阶段特征(1999~2006) |
4.1.2 第二阶段的特征(2007~2015) |
4.1.3 第三阶段的特征(2016 至今) |
4.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成效分析 |
4.2.1 第一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
4.2.2 第二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
4.2.3 第三阶段战略绩效评价 |
4.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成功实践的要素分析 |
4.3.1 第一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
4.3.2 第二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
4.3.3 第三阶段战略成功实践的过程要素分析 |
4.3.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成功实践的关键要素 |
4.4 小结 |
5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过程机理分析 |
5.1 分析的逻辑框架 |
5.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动因分析 |
5.2.1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宏观环境分析 |
5.2.2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行业环境分析 |
5.2.3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内部环境分析 |
5.2.4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的动因机理分析 |
5.3 高层管理团队认知分析 |
5.3.1 对于公司外部机会与威胁的认知 |
5.3.2 对于公司内部环境——资源和能力的认知 |
5.3.3 对于公司愿景、使命和目标的认知 |
5.4 中矿资源的组织学习分析 |
5.4.1 中矿资源的利用式学习 |
5.4.2 中矿资源的探索式学习 |
5.5 中矿资源的能力重塑和资源整合分析 |
5.5.1 中矿资源的能力重塑 |
5.5.2 中矿资源的资源整合 |
5.6 中矿资源战略转型升级的实施分析 |
5.7 小结 |
6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中的产业生态优化 |
6.1 中矿资源产业体系基本构成分析 |
6.1.1 中矿资源产业体系演进的三个阶段 |
6.1.2 中矿资源产业链演进的三个阶段特征 |
6.2 中矿资源产业运行发展的支撑体系分析 |
6.2.1 中矿资源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
6.2.2 中矿资源的组织制度与文化 |
6.2.3 中矿资源的组织资源与外部网络 |
6.3 中矿资源产业运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
6.3.1 产业体系本身存在的不足 |
6.3.2 产业支撑体系存在的不足 |
6.4 中矿资源产业生态体系优化的主要措施 |
6.4.1 优化产业布局 |
6.4.2 健全支撑体系 |
6.5 目标国和战略区位选择 |
6.5.1 基于因子分析法对目标国的选择 |
6.5.2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国战略区位的选择 |
6.6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
6.6.1 认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
6.6.2 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
6.6.3 中矿资源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构建 |
6.7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与实践价值 |
7.2.1 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 |
7.2.2 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个人简介 |
附录二 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调研提纲 |
附录三 中矿资源经理层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中矿资源目标国及战略区位选择分析 |
1 中矿资源战略目标国及战略区位选择实践 |
2 目标国选择分析 |
3 中矿资源目标国战略区位选择分析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5)赣东北红梅岭-长源坞地区金矿找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特征研究 |
3.1 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方法 |
3.2 区域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特征概况 |
3.3 研究区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特征 |
3.4 研究区物化探综合异常圈定 |
第四章 岩浆岩的年代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4.1 岩浆岩的形成时代 |
4.2 岩浆岩的岩石学及岩相学特征 |
4.3 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4.4 岩浆岩的成因类型 |
4.5 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4.6 岩浆岩的成矿作用 |
第五章 矿化地质特征 |
5.1 研究区矿产概况 |
5.2 红梅岭-凤凰岭金矿区矿化地质特征 |
5.3 矿石中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 |
第六章 构造控矿作用研究 |
6.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6.2 研究区主要控矿构造特征 |
6.3 脆-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 |
6.4 韧性剪切作用的成矿年龄讨论 |
6.5 脆性断裂的叠加改造作用 |
6.6 构造控矿模式 |
第七章 矿床模型和找矿预测 |
7.1 矿床模型 |
7.2 找矿预测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6)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成果概述 |
1.1 地质找矿的成果 |
1.2 理论创新的成果 |
1.3 技术创新的成果 |
1.4 方法创新的成果 |
1.5 服务于矿政管理的成果 |
2 工作思路的创新——全程一条线 |
3 工作部署的创新——全球一张图 |
4 工作手段的创新——观测一体化 |
5 项目管理的创新——全国一盘棋 |
6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6.1 国家目标 |
6.2 科技目标 |
6.3 人才目标 |
6.4 管理目标 |
7 下一步工作建议 |
8 结语 |
(7)江西稀有金属发现及勘查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勘查与开发回顾 |
2 主要矿床类型与时空分布 |
2.1 主要矿床类型及简要特征 |
2.2 时空分布规律 |
3 存在问题及勘查开发建议 |
(8)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概念界定、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
1.3.1 概念体系 |
1.3.2 研究综述 |
1.3.3 理论基础 |
1.4 可能的创新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及投融资约束分析 |
2.1 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和国有地勘单位改革 |
2.1.1 我国地质工作发展情况 |
2.1.2 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阶段分析 |
2.2 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约束因素分析 |
2.2.1 地勘单位“戴事业的帽子,走企业的路子”的特殊体制 |
2.2.2 地勘单位投资的程序约束 |
2.2.3 地勘单位融资的渠道和方式约束 |
2.2.4 地勘产品生产固有的特殊性 |
2.3 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约束带来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模式的演进 |
3.1 投融资方向 |
3.1.1 地勘单位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必要性分析 |
3.1.2 内蒙古地矿局勘查开发一体化实践 |
3.1.3 地勘单位实施勘查开发一体化制约因素分析 |
3.2 投融资主体 |
3.2.1 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企业主体辨析 |
3.2.2 云南省地矿局企业化改革 |
3.3 投融资渠道 |
3.3.1 我国地勘投入从财政主导到商业投资主导 |
3.3.2 国有地勘单位多元投融资渠道的拓展 |
3.4 投融资方式 |
3.4.1 合资合作 |
3.4.2 借壳上市 |
3.4.3 私募基金 |
3.4.4 商业信贷 |
3.4.5 票据融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业发达国家商业性地质勘查投融资模式 |
4.1 投融资主体 |
4.2 投融资方向分析 |
4.2.1 初级矿业(勘探)公司模式 |
4.2.2 探采一体化模式(以淡水河谷公司为例) |
4.2.3 探采冶一体化模式(以必和必拓公司为例) |
4.3 投融资渠道 |
4.3.1 加拿大矿业资本市场 |
4.3.2 澳大利亚矿业资本市场 |
4.4 投融资方式 |
4.4.1 发行股票 |
4.4.2 私募股权基金 |
4.4.3 合资协议融资 |
4.4.4 发行可转换债券 |
4.4.5 银行贷款 |
4.4.6 项目融资 |
4.5 加拿大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发展实践 |
4.5.1 公司简介 |
4.5.2 从初级矿业(勘探)公司到中型矿业公司 |
4.5.3 从勘探到勘查开发一体化 |
4.5.4 从上市融资到矿业基金融资 |
4.5.5 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事转企”单位投融资经验借鉴 |
5.1 新疆机械研究院改革发展实践 |
5.1.1 新疆机械研究院概况 |
5.1.2 投融资主体的转变 |
5.1.3 投融资方向的转变 |
5.1.4 投融资渠道的转变 |
5.1.5 投融资方式的转变 |
5.2 新疆机械研究院带来的启示 |
5.2.1 事业单位改革本质上是投融资模式改革 |
5.2.2 走管理层持股之路 |
5.2.3 走上市融资之路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国有地勘单位创新投融资模式选择 |
6.1 境外并购模式 |
6.1.1 境外并购模式代表及特征 |
6.1.2 华东有色地勘局 |
6.1.3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 |
6.2 境内借壳上市模式 |
6.2.1 境内借壳上市模式代表及特征 |
6.2.2 山东地矿局 |
6.3 多赢合作模式 |
6.3.1 多赢合作模式代表及特征 |
6.3.2 河南地矿局整合勘查模式 |
6.3.3 安徽地矿局的泥河铁矿勘查模式 |
6.4 矿产勘查“信托+期权”模式 |
6.4.1 模式简介 |
6.4.2 可行性分析 |
6.5 地勘单位内部“资金池”模式 |
6.5.1 模式简介 |
6.5.2 可行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稳步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 |
7.2.2 创设我国证券“矿业板” |
7.2.3 改进地勘单位会计制度 |
7.2.4 为地质勘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
7.3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基础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产业集群理论 |
1.3.3 科学发展观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历史回顾 |
2.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地质勘查业 |
2.1.2 新中国的地勘行业 |
2.2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与发展现状 |
2.3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的典型模式 |
2.3.1 内蒙古模式 |
2.3.2 广东模式 |
2.4 其它改革模式探讨 |
2.4.1 云南省地质勘查业改革状况及启示 |
2.4.2 湖北省地勘改革实践的启示 |
2.4.3 华东有色地勘局改革发展启示 |
3 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
3.1 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
3.1.1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现状 |
3.1.2 矿产勘查工作现状 |
3.1.3 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现状 |
3.2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分析 |
3.2.1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分析 |
3.2.2 矿产资源勘查需求分析 |
3.2.3 城市发展规划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分析 |
3.2.4 水工环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
3.2.5 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立省”的需求 |
3.2.6 对数字国土工程的需求分析 |
4 河南省地质勘查业改革研究 |
4.1 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背景 |
4.2 河南省国有地勘行业基本情况 |
4.2.1 四大地勘单位队伍组成及资金来源 |
4.2.2 四大地勘单位产业情况 |
4.2.3 四大地勘单位经营情况 |
4.3 地勘行业改革的必要性 |
4.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4.3.2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4.3.3 全球新一轮地质工作的要求 |
4.3.4 产业化发展的客观环境要求 |
4.4 河南省地勘行业SWOT 分析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4.3 发展机遇 |
4.4.4 面临的挑战 |
4.4.5 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 |
4.4.6 河南省地勘业改革SWOT 分析与发展策略归结 |
4.5 河南省地勘业改革方案设想 |
4.5.1 基本原则 |
4.5.2 改革目标 |
4.5.3 基本思路 |
4.5.4 具体措施 |
4.6 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 |
4.7 商业性地质队伍建设 |
4.8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河南省地勘集团建设 |
4.8.1 地勘业产业集群概念 |
4.8.2 河南省地勘业产业集群现状 |
4.8.3 河南省地勘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4.8.4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河南省地矿集团构建 |
5 河南省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5.1 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体制创新) |
5.2 机制创新 |
5.3 人才战略 |
5.4 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
5.5 勘查开发一体化 |
5.6 “走出去” |
5.6.1 “走出去”的战略形势 |
5.6.2 对策建议 |
5.7 文化创新 |
5.7.1 地勘行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5.7.2 地勘行业文化建设 |
6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历史与现状 |
6.1.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历史回顾 |
6.1.2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与发展现状 |
6.1.3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几种典型模式 |
6.2 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
6.2.1 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
6.2.2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分析 |
6.3 河南省地质勘查业改革研究 |
6.3.1 地勘行业改革的必要性 |
6.3.2 河南省地勘行业SWOT 分析 |
6.3.3 河南省地勘业改革方案设想 |
6.4 河南省地勘单位发展改革对策研究 |
6.4.1 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 |
6.4.2 机制创新 |
6.4.3 人才战略 |
6.4.4 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
6.4.5 勘查开发一体化 |
6.4.6 “走出去” |
6.4.7 文化创新 |
6.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赣南及邻区燕山期花岗岩演化与钨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钨矿的成因分类 |
1.1.1 石英脉型钨矿 |
1.1.2 夕卡岩型钨矿 |
1.1.3 斑岩型钨矿 |
1.1.4 隐爆角砾岩型钨矿 |
1.1.5 层控型钨矿 |
1.1.6 变花岗岩型钨矿 |
1.2 江西钨矿的研究简史 |
1.3 本论文的选题及总体研究思路、工作量 |
1.3.1 本论文的选题及总体研究思路 |
1.3.2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区域主要构造运动 |
2.1.2 区域构造变形格局 |
2.2 区域地层概况及含矿性特征 |
2.3 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 |
2.3.2 海西期岩浆岩 |
2.3.3 印支期岩浆岩 |
2.3.4 燕山期岩浆岩 |
第三章 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产物:石雷石英闪长岩 |
3.1 岩体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3.2 岩石地球化学 |
3.2.1 主量元素特征 |
3.2.2 微量元素特征 |
3.2.3 稀土元素特征 |
3.3 副矿物的微量元素特征 |
3.3.1 磷灰石的微量元素特征 |
3.3.2 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 |
3.4 锆石U-Pb年代学 |
3.5 Sr-Nd-Hf同位素特征 |
3.5.1 Sr同位素特征 |
3.5.2 Nd同位素特征 |
3.5.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3.6 讨论 |
3.6.1 成岩物质来源 |
3.6.2 成岩温度及氧逸度 |
3.6.3 成岩的动力学背景初探 |
3.6.4 石雷石英闪长岩与漂塘钨矿及石雷钨矿的成因联系 |
3.7 小结 |
第四章 营前岩体研究 |
4.1 岩体地质 |
4.2 营前岩体的主量元素特征 |
4.3 营前岩体的微量元素特征 |
4.4 稀土元素特征 |
4.5 副矿物的微量元素研究 |
4.5.1 磷灰石的微量元素特征 |
4.5.2 锆石的微量元素特征 |
4.5.3 榍石的微量元素特征 |
4.6 营前岩体Sr-Nd-Hf同位素特征 |
4.6.1 Sr同位素特征 |
4.6.2 Nd同位素特征 |
4.6.3 Hf同位素特征 |
4.7 讨论 |
4.7.1 暗色包体的成因 |
4.7.2 副矿物微量元素对成矿的可能指示意义 |
4.7.3 焦里钨多金属矿床与南岭东段及中段成矿作用的对比 |
4.7.4 关于营前岩体的时代 |
4.8 小结 |
第五章 花岗岩浆演化与钨的预富集作用 |
5.1 铁山垅岩体研究 |
5.1.1 野外地质特征 |
5.1.2 岩相学及蚀变特征 |
5.1.3 主量元素特征 |
5.1.4 微量元素特征 |
5.1.5 稀土元素特征 |
5.1.6 Sr-Nd同位素特征 |
5.1.7 结论与讨论 |
5.2 天门山岩体与茅坪花岗岩的对比研究 |
5.2.1 天门山岩体与茅坪的主量元素研究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2.3 稀土元素特征 |
5.2.4 茅坪锆石的微量元素研究 |
5.2.5 Nd同位素特征 |
5.2.6 小结 |
第六章 含钨花岗岩的一般性特征总结 |
6.1 含钨花岗岩的岩相学特征 |
6.2 含钨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特征 |
6.3 含钨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 |
6.4 含钨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特征 |
6.5 含钨花岗岩中副矿物的微量元素研究 |
6.5.1 锆石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
6.5.2 含钨花岗岩磷灰石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
6.6 含钨花岗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 |
6.7 小结 |
第七章 赣南地区典型钨矿床研究 |
7.1 崇(义)-(大)余-(上)犹钨矿集区的典型矿床 |
7.1.1 西华山钨矿 |
7.1.2 樟东坑钨矿 |
7.1.3 茅坪钨锡矿 |
7.1.4 焦里层控夕卡岩型钨矿 |
7.2 于山钨矿集区的代表性矿床 |
7.2.1 铁山垅钨矿 |
7.2.2 小东坑钨铜矿 |
第八章 赣中地区典型钨矿床研究 |
8.1 徐山钨铜矿 |
8.1.1 徐山钨铜矿主要地质特征 |
8.1.2 徐山钨铜矿床单颗粒白云母Rb-Sr等时线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8.2 下桐岭钨多金属矿 |
8.2.1 下桐岭钨矿主要地质特征 |
8.2.2 下桐岭钨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8.2.3 讨论 |
8.3 赣中地区中生代成矿作用及其与赣北、赣南的比较 |
第九章 流体包裹体及相关矿物研究 |
9.1 铁山垅钨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
9.1.1 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研究 |
9.1.2 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研究 |
9.1.3 激光拉曼研究 |
9.2 茅坪钨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
9.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9.2.2 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 |
9.2.3 激光拉曼测试结果 |
9.3 八仙脑钨矿区氟磷锰矿的发现及地质意义初析 |
9.3.1 地质背景及样品概况 |
9.3.2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9.3.3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
9.3.4 电子探针成分测定 |
9.3.5 流体包裹体的初步研究 |
9.3.6 讨论与结论 |
第十章 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10.1 成矿流体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
10.1.1 氢氧同位素研究 |
10.1.2 硫同位素研究 |
10.2 铁山垅钨矿流体He-Ar同位素研究 |
10.2.1 测试结果 |
10.2.2 成矿流体来源的探讨 |
10.2.3 流体演化过程及成矿机理探讨 |
10.2.4 结论与讨论 |
第十一章 结束语 |
11.1 主要结论 |
11.2 钨的成矿机理探讨及找矿思路 |
11.2.1 钨的成矿机理 |
11.2.2 钨矿的矿化模式和找矿思路 |
11.3 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个人简历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附图 |
四、江西有色地勘局稀有金属矿产勘查的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矿产资源研究所“三稀”矿产研究与找矿实践70年历程——回顾与启示[J]. 杨岳清,王登红,孙艳,赵芝,刘善宝,王成辉,郭维明. 矿床地质, 2021(04)
- [2]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3]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D]. 张津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5]赣东北红梅岭-长源坞地区金矿找矿预测[D]. 蒙智宇. 南京大学, 2017
- [6]我国三稀(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资源调查研究成果综述[J]. 王登红,王瑞江,孙艳,李建康,赵芝,赵汀,屈文俊,付小方,江善元,黄华谷,冯文杰,徐平,李胜苗,黄新鹏,周辉,朱永新,涂其军,李新仁,方一平,周园园. 地球学报, 2016(05)
- [7]江西稀有金属发现及勘查开发[J]. 刘翠辉,曾载淋,贺根文. 低碳世界, 2014(23)
- [8]我国国有地勘单位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 王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9]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郑洪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10]赣南及邻区燕山期花岗岩演化与钨成矿作用[D]. 李光来. 南京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