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墨技术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汤伟冲,王秋菊,罗童,高健,吕丹[1](2021)在《浅谈防伪油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对防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伪油墨技术作为一种传统的防伪技术,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防伪油墨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必将在现代防伪技术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刊辑[2](2021)在《从标签到瓦楞 数字印刷正成为印刷与加工商的聚宝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喷墨数字标签印刷的市场不断成熟,从数字软包装印到瓦楞包装甚至直接成型的应用,正迅速发展成为印刷商和加工商的真正前景。仅在2021年第一季度,我们就看到得世和网屏分别进行了重组,致力于提高它们在数字印刷市场中的地位。V-Shapes与TrojanLabel和Sihl合作,为单剂量可回收小袋创建了联线加工和填充系统;随着PKG-675i进入欧洲,柯尼卡美能达也正式宣布进入瓦楞纸箱和折叠彩盒数字印刷市场。纸张加工机器公司(PCMC)推出了Ion,这是一种由喷墨驱动的数字加工系统,适用于各种产品应用,然后,Simply Inkjet推出了基于喷墨的单色压印系统Sigra1000。
蔡成基[3](2021)在《从第十二届“石梅杯”获奖产品探索国内柔印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第十二届"石梅杯"柔印产品质量展评活动的结果已于近期揭晓。本届评审专家组仍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包装工程系主任顾萍领衔,7名成员中有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有专业从事印前技术与色彩管理的专家,还有柔印产业链上重要的材料供应商。评审采取回避制度,凡提供本届参评产品的单位均不派代表担任评委。
涂华婷[4](2021)在《面向无芯片UHF RFID标签的织物基微带多谐振电路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评价》文中认为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特别是超高频(Ultra-High-Frequency,UHF)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的技术,可以将一个极其复杂的物联网系统串联起来。因此,它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UHF RFID标签根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有芯片UHF RFID标签和无芯片UHF RFID标签两大类。有芯片UHF RFID标签由天线及硅芯片组成,无芯片UHF RFID标签不含芯片,是依靠特殊结构的电路辐射电磁信号来携载信息。RFID技术与纺织服装相结合,将会在服装生产与销售中极大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减小人为操作失误,可广泛应用于无人值守服装店、洗涤服务、品牌防伪、特殊群体监管与护理等领域。目前在服装市场上UHF RFID标签的使用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有少量有芯片UHF RFID标签应用于服装物流及销售管理中。这种现状一方面是因为相比成熟、廉价的条形码、二维码等纸质标签,有芯片UHF RFID标签中芯片(IC)的成本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UHF RFID标签在服装中的商业应用。另一方面,在穿着和洗涤等实际使用过程中,芯片与天线的连接处容易被破坏,而造成UHF RFID标签失效。新兴织物基无芯片UHF RFID标签,即由织物基天线和滤波电路组成,可以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理论上,织物基无芯片UHF RFID标签的功能特性取决于其滤波电路。虽然,许多学者在织物基UHF RFID标签的天线结构设计和制备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是,织物基滤波电路的设计与制备技术领域几乎空白,并且目前还没有基于常规织物的无芯片UHF RFID标签。根据织物基无芯片UHF RFID标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设计和制备此类标签时主要有如下技术难点:(1)轻薄织物介电性能的表征技术。织物的介电性能决定了标签电路的几何结构和电长度,但织物介电性能变化范围小,且轻薄、柔软、易变形,传统方法难以准确测量织物的介电性能。(2)标签功能结构在织物表面的低成本快速成形技术。现有技术在制备无芯片UHF RFID标签时,是在PCB(printied circuit board)表面用化学试剂腐蚀铜膜形成标签导体。它无法满足柔性可穿戴和接触舒适性的需求,且制备效率低。而在织物表面采用金属贴片、导电纱机织或刺绣等制备电子器件的新兴技术工艺复杂且灵活性低。(3)粗糙多孔织物表面不均匀复合导电膜的电导率表征技术。丝网印刷技术可以将导电油墨沉积在织物表面制备标签功能组件。但是,导电油墨是一种复合导电材料,其电导率相比较纯金属而言非常低,且织物表面的丝网印刷膜呈现多重不均匀性。因此,在高频下丝网印刷膜电导率的测量非常困难。(4)织物基标签的材料及电路结构对其电磁辐射特性的协同作用机理未知。常规织物的多孔结构导致其介电损耗大,且织物粗糙表面引起沉积导电薄膜结构不均匀,以致织物基无芯片RFID标签的信息携载电路结构设计难度大。本论文针对上述技术难题,以常规织物为基底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完成面向无芯片UHF RFID标签的织物基微带多谐振电路的仿真、设计与实验制备。结合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探究影响微带多谐振电路电磁辐射性能的影响因素。首先基于经典环形谐振器原理,提出织物介电性能和丝网印刷薄膜在超高频条件下电导率的测量方法,并论证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应用测量所得织物和油墨的性能参数,设计并制备织物基微带多谐振电路,评价其射频性能。最后,将设计的微带多谐振电路应用于织物基无芯片UHF RFID标签,测量该标签的射频信号传输能力,进而评价其信息携载性能,初步验证基于谐振电路的织物基无芯UHF RFID标签可行性。以下是具体内容和结果:(1)针对材料不均匀导致织物介电性能和丝网印刷膜高频电导率难以测量的问题,采用经典环形谐振器原理,提出常规纺织印刷电子材料的介电及电学性能表征方法。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应用比照验证法,论证所提出测试方法的测量准确性,并应用于测量一定频率下的织物介电性能和丝网印刷膜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环形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和信号衰减与材料介电及电学性能之间的响应关系,依靠谐振峰出现的位置和形状可以准确判断纺织印刷电子材料的介电及电学性能。(2)针对织物印刷电子材料的高损耗和不均匀性造成的谐振电路设计难的问题,采用阻抗不匹配的反射原理,提出对称型微带短截线的方法,设计和制备织物基微带多谐振电路。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分析织物介电性能、印刷导体电学性能对织物基丝网印刷电路的超高频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测量得到织物基微带多谐振电路的陷波位置、陷波大小以及整体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且谐振频率偏差率分别为0.99%,0.88%和2.26%。而且,织物的介电损耗角正切、厚度以及印刷导体的电导率共同决定了谐振电路的陷波深度;织物介电常数和厚度影响谐振频率和端口阻抗,决定谐振单元结构的几何尺寸。这些结果说明所设计的谐振电路能够有效实现滤波功能,可应用于织物基无芯片UHF RFID标签。(3)构建无芯片UHF RFID标签,探究丝网印刷质量对织物基无芯片标签高频信号传输的影响,初步探索该无芯标签的信息编码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标签具备信息携载功能,初步验证了本文所提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并且,丝网印刷膜厚度、厚度均匀性以及印刷精度影响谐振单元的电尺寸,改变其阻抗匹配关系,影响高频信号传输性能。综合以上研究,课题以开发织物基无芯片UHF RFID标签为目标,采用仿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突破了谐振型织物基UHF RFID无芯片标签开发中的系列关键问题,创建了针对常规纺织印刷电子材料的介电及电学性能的表征方法,确定了织物基微带多谐振电路结构及其丝网印刷制备方法。并且,将本研究所设计的谐振结构应用于谐振型织物基无芯片UHF RFID标签,初步验证了其信息编码可行性,并阐释了影响因素,最终揭示了织物介电性能、印刷膜电学性能以及电路结构对微带多谐振电路之间的电磁耦合作用关系。研究结论证实在常规织物表面采用丝网印刷导电油墨制备射频电子元器件的可行性,且控制丝网印刷膜厚度均匀性和宽度的精确性是提高滤波器射频性能的关键因素。这不仅为织物基无芯片UHF RFID标签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也将推动织物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
刘文[5](2021)在《基于直写的低成本纳米银导电油墨的制备及性能优化》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电子印刷行业的不断发展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印刷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因此现在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全新的印刷技术。微笔直写技术因其生产工艺流程简便、成本低、基材适用范围广泛以及兼备环保的优势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现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电子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但目前这项技术及其材料的先进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落后,且该技术所需的机器及材料进口价格十分昂贵,因此自主研发对我国来说刻不容缓。本文以液相化学还原法来制备银纳米颗粒,深入研究了纳米银制备过程中各类参数对银颗粒粒径大小及分散性的影响,确立了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最佳参数。研究制备了可应用于柔性电子产品的高性能导电油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优化,使其更适合于工业化应用。最后结合直写技术在柔性基材上印制图案,并对印制线路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及所得出的结论如下:(1)对传统的乙二醇法进行了简化改造,以乙二醇为溶剂,以其在高温回流下产生的乙醛为还原剂,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保护下将硝酸银前驱体还原为纳米银颗粒。并深入探讨了反应时间、离心转速、反应温度、PVP与硝酸银摩尔比以及反应转速对银颗粒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最终制备出的银颗粒平均粒径为69.9 nm。探索了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法,解决了真空干燥箱干燥纳米银颗粒容易团聚的问题。(2)对制备的银粉进行了SEM、XRD、UV-vis表征,将其分散于乙醇、丙酮和松油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乙基纤维素等助剂制备了一种基于手写的纳米银导电油墨。油墨的稳定性较好,可常温保存20天左右不产生明显沉淀。相比传统的印制电子技术,笔式直写技术方便易携,可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对手写图案进行了力学性能及耐水性能等测试,墨层表现出良好的可伸展弯曲性和耐水性,最后在250℃固化30 min后,获得了4.7×10-7 Ω·m的低电阻率。(3)以水为溶剂,水合肼为还原剂,在无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制备了 PVP包覆的粒径为81.3±34.1 nm的均匀分散的银纳米粒子。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成本。并对所制的银纳米颗粒进行了SEM、TEM、XRD、UV-vis和FTIR表征。对油墨配方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探究了微笔直写工艺参数,并研究了银线路在不同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下电阻率的变化,以微笔直写技术在聚酰亚胺基材上打印出了 RFID图案,最终在最佳参数250℃固化30 min后,获得了3.9×10-7Ω·m的低电阻率。进一步的弯曲实验证实了其可作为柔性电子器件中潜在的电路替代材料。
龚果[6](2021)在《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文中指出近年来,荧光防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商品的外包装,用以抵制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于荧光材料特殊性质的荧光防伪技术层出不穷,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方式也是日新月异。在众多荧光材料中,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声子能量小、透光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在荧光防伪领域展现了其显着优势。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具有简单高效、易规模化制备、成本低等优点,也逐渐成为荧光图案输出的重要方式。本论文旨在开发先进荧光防伪技术,通过设计合成具有优异且独特荧光性质的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并利用喷墨打印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具体地讲,本论文研究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以镧系稀土离子油酸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热分解方法合成单分散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控制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Y3+、Yb3+、Er3+以及Tm3+)及比例,可实现三原色(红、绿、蓝)荧光UCNPs的合成。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UCN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UCNPs均为纯六方相Na YF4纳米晶,且粒径均匀,平均直径约在20 nm左右。利用聚丙烯酸(PAA)对合成的UCNPs进行改性,得到亲水性UCNPs。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通过流延法成功制备出了聚乙烯醇(PVA)荧光薄膜。同时,以合成的亲水性三原色UCNPs为荧光填料配制荧光油墨,采用印章及喷墨打印方式,在纸基底上构建出了各种荧光防伪图案。该技术预期在防伪包装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荧光增强Na YF4:Ln3+@Na YF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应用于荧光防伪领域其荧光强度弱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不足,设计合成出了上转换荧光增强的活性Na YF4:Yb3+壳包裹Na YF4:Ln3+核壳纳米颗粒(CASNs),包括(Na YF4:Er3+/Tm3+@Na YF4:Yb3+、Na YF4:Yb3+/Er3+@Na YF4:Yb3+以及Na YF4:Yb3+/Tm3+@Na YF4:Yb3+,分别命名为CASNs-R、CASNs-G以及CASNs-B)。通过XRD、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合成的CASNs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形貌规整、荧光强度高的核壳纳米颗粒。以CASNs-G为例,CASNs-G的荧光强度提高至Na YF4:Yb3+/Er3+核纳米颗粒的21倍。研究表明,CASNs荧光增强机制主要是由于:一方面,Na YF4:Yb3+活性壳的包裹降低了Na YF4:Ln3+核纳米颗粒的表面荧光淬灭的几率;另一方面,活性壳中敏化剂Yb3+的加入有利于颗粒吸收外界的能量并传递至Na YF4:Ln3+核纳米颗粒中,提高发光效率。将合成的荧光增强三原色CASNs通过表面亲水改性,并配制成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实现高精度、高荧光强度、多色彩复合荧光防伪图案的输出。本研究工作有望推进镧系稀土掺杂Na YF4上转换纳米材料在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3)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通过纳米尺度下的“手术”实现荧光性能独特镧系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并探讨其在荧光防伪中的应用。为此,通过两步油酸调介下的热分解法,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外延生长Na Gd F4:Ln3+下转换荧光壳层,合成出了具有上/下双模式荧光哑铃结构的单分散Na YF4:Ln3+@Na Gd F4:Ln3+核壳纳米颗粒(CSNPs)。研究表明,Na Gd F4:Ln3+壳层在Na YF4:Ln3+纳米颗粒表面的增长符合奥式熟化机制。由于β-Na Gd F4和β-Na YF4纳米晶的晶格不完全匹配,导致Na Gd F4:Ln3+壳层优先在Na YF4:Ln3+纳米颗粒的两端生长,并最终形成哑铃状结构。通过调节核以及壳层中所掺杂稀土离子的种类及比例,可实现CSNPs上/下转换荧光颜色的调控,从而调制出多种双模式荧光CSNPs。利用酸洗涤去除CSNPs表面油酸,得到亲水性CSNPs,并将其分散在水/乙醇/甘油混合溶剂中,配制水性荧光油墨。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在纸基底上,如A4纸、信封以及贺卡,构建荧光图案。该图案在自然光照下肉眼不可见,而在980 nm激光和254 nm紫外光的分别照射下,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精美且清晰的荧光防伪图案。该双模式荧光防伪技术具有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为先进荧光防伪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4)Na YF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光致变色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异构化而产生的对外界的刺激的响应,在光信息存储,生物探针,分子开关以及荧光防伪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部分研究通过将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接枝在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出同时具有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特性的荧光材料,并通过喷墨打印技术,探讨其在先进荧光防伪领域中的应用。为此,通过多步壳层修饰,在Na YF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外层包裹或接枝多个功能性壳层,得到可逆光致变色的CSNPs@p(GMA-co-SPMA)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通过FTIR、TGA以及TEM对合成的CSNPs@p(GMA-co-SPMA)进行了表征,证明成功制备出了双模式荧光及可逆光致变色的多壳层纳米颗粒。将合成的CSNPs@p(GMA-co-SPMA)颗粒分散于DMF溶剂中,制备荧光油墨,并通过喷墨打印在纸张上构筑先进荧光防伪图案。该图案具有双模式荧光,即在980 nm激光照射下显示出绿色荧光,而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显示出红色的荧光,并且在移除紫外灯后,该图案并不会马上消失,而是在自然光下显示出紫色的图案。这种CSNPs@p(GMA-co-SPMA)形成变色防伪图案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和多重响应性,复制难度较大,因而其防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美华[7](2021)在《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柔性版印刷是印刷电子行业的生产制造方式之一,转墨量的精准控制是产品一致性过程中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对柔性版印刷进行研究,确定影响转墨的关键技术及其影响规律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OMSOL建立了二维的柔版印刷模型,采用VOF模型对自由界面进行追踪,明确了柔版印刷过程中油墨转移的变化情况。通过柔性版印刷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影响柔性版印刷转墨的关键技术及其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油墨从网纹辊转移至印版滚筒的过程中网穴传墨微单元模型,基于动量方程和连续方程定义了油墨体积传输方程;(2)建立了二维的柔版印刷仿真模型,发现油墨转移过程中油墨会出现拉丝现象;油墨最终于初始拉丝点位置处后下方发生断裂;(3)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印刷速度、网纹辊网穴形状、油墨黏度、网穴与印版平面初始接触状态对转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随着速度从5m/min增加至60m/min,油墨转移率逐渐降低;油墨黏度在800 mpa?s至1200 mpa?s范围内,油墨转移率与黏度呈负相关趋势;在模拟所采用的600LPI、800LPI、1000LPI网纹辊中,800LPI的网纹辊油墨转移率最高;在网穴与印版平面初始位置间隙较小时,油墨转移率变化不大,当超过1μm的范围内,油墨转移率出现明显下降。(4)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印刷速度、合压量、网穴形状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越大,油墨转移率越低;实验机合压量满足处于一定范围内,油墨转移率较高;三种规格的网纹辊中,800LPI网纹辊的油墨转移率最高。实验表明,实验结果趋势与仿真结果一致;印刷速度、网纹辊参数、压力、油墨黏度对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苏璠[8](2021)在《消色油墨的构性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色油墨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有色褪变成无色的油墨,可使承印物循环使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消色油墨广泛应用于防伪、服装制品和文化用品等领域,可直接印刷或灌入消色笔中使用。消色油墨主要分为热消色油墨、水消色油墨和自消色油墨,前两者需要通过加热和水洗才可以消色,大大增加了消色的成本,而自消色油墨可以与自然环境中的成分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自行消色,无需额外的消色成本。但是,市场上的自消色油墨存在消色时间过短或过长的问题,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为了解决市场上自消色油墨时间不可控的问题,论文通过研究自消色油墨各组分的构成与消色性能的关系,确定自消色油墨的配方,制备一款满足服装市场需求,可以24小时左右自动消色的消色笔。论文通过筛选发色剂、显色剂、溶剂和连接料制备自消色油墨,探讨这四种不同油墨成分对油墨消色的影响,同时探讨普通纤维纸、短纤维纸、相纸、棉布和麻布这五种基材以及10%rh、20%rh、30%rh、40%rh和50%rh的湿度环境对消色时间的影响,并根据实际应用中24小时左右消色的要求,对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各油墨成分的含量。研究发现:(1)以酚酞作为发色剂,氢氧化钠(Na OH)作为显色剂,无水乙醇作为主要溶剂,乙基纤维素作为连接料,可制备一种常温自消色油墨,该消色油墨对纸张和服装面料无腐蚀,无刺激性气味。制备成消色笔书写后,可24小时左右自动消色,无明显残留。(2)随着酚酞含量的增加,自消色油墨的消色速度先快速增加后速度逐渐减慢;随着Na OH含量的增加,油墨的消色速度快速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消色。随着乙基纤维素含量的增加,油墨的消色时间逐渐增加。(3)同种配方的自消色油墨,在不同的承印材料上消色时间不同,当酚酞和Na OH含量较低时,在普通纤维纸上所需消色时间最长,其次为麻布。在相纸上所需消色时间最短。在棉布和短纤维纸上消色时间接近,介于麻布和相纸之间。但是当酚酞和Na OH含量较高时,基材自身性能对消色时间的影响减小,油墨在不同基材上的消色时间差距减小。(4)自消色油墨随着环境湿度从10%rh到50%rh,消色时间不断减短。消色环境的湿度越大,消色越快。
解旭东[9](2021)在《可印刷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能源需求与实际传统能源枯竭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逐渐意识到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绿色环保的储能器件势在必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种柔性、可折叠、可穿戴的新兴智能设备在柔性显示器、智能伤口敷料、电子皮肤和智能机器人中的广泛出现与应用,需要开发一种价格低廉、安全性好、性能优异的柔性储能设备来满足这些柔性器件在弯折甚至压缩等条件下正常供能。柔性超级电容器具备优良柔性、高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稳定性以及可以安全环保的进行快速充放电等优点,被视为极具前途的柔性储能器件之一。现有制备工艺往往存在工序繁琐、材料成本高昂等缺点。本论文以碳材料和导电聚合物为基础配制油墨,不使用集流体,通过简单快捷印刷技术来构筑柔性超级电容器,满足电化学储能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弯折特性,为柔性超级电容器制备提供了开创性的思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以柠檬酸钠为原料高温煅烧生产三维骨架碳(下简称3DFC),将3DFC作为骨架材料与5Vol%二甲亚砜溶液处理过的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下简称PEDOT:PSS)的溶液(PH1000溶液)混合制备PEDOT@3DFC油墨,当PEDOT与3DFC质量比为1:4时油墨具有最佳电化学性能。在棉布基底上制备了PEDOT@3DFC基柔性电极,测得比容量为198.13m F cm-2,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柔性。(2)在棉布上制备了PEDOT@3DFC基堆叠微型超级电容器和平面微型柔性超级电容器。堆叠微型超级电容器最大容量为152.1m F cm-2,8000圈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3.3%。平面微型柔性超级电容器最大容量为5.45m F cm-2,3000圈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72.6%。在0°、38°、62°、71°和92°的弯曲状态下,CV曲线几乎没有形状的改变,在1500次92°弯折-复位测试时,电容略微增大。(3)制备了PEDOT@3DFC-CNT油墨。以该油墨制备的平面微型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印刷精度。该器件具有5.53m F cm-2的比容量,充放电循环5000次后能依然保持72.1%的初始比电容,具有0.49μWh cm-2最高的能量密度和0.8m W cm-2的最大功率密度。在0°、46°、74°、81°和114°的弯曲状态下,CV曲线几乎没有形状的改变,在114°弯曲-复位6000次后电容略有增大,电容变化率为21.2%。
丁瑜[10](2021)在《基于碳基复合材料的印刷弯曲传感器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使用碳黑,石墨,石墨烯等碳系浆料,与树脂和助剂混合制成可印刷油墨。通过比例调配、助剂效果比较,烧结温度,研磨次数等条件优化,研究不同组分、添加剂以及制备工艺对弯曲传感油墨的影响,并基于这一研究设计了两款机理不同的弯曲传感器。与现有的基于光学的弯曲传感器不同,本文设计的传感器主要是基于裂纹结构设计和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增强机理而制备的电阻型弯曲传感器。第一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材料配方调配和工艺调整,使功能层在受弯曲应力时产生裂纹,导电网络部分断裂从而使器件整体电阻增大,并且由于裂纹可逆的断开和连接极大地提升了器件的灵敏度。传感器电阻与弯曲角度在0-90°内呈线性,线性方程为y=0.07509x+2.39091,相关系数R=0.98421。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传感器测量的应力弯曲角度。第二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结构设计将力敏传感墨层与插指电极贴合,受弯曲时墨层与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导电通道增多从而器件电阻变小。传感器电阻与弯曲角度在0-90°内呈线性,线性方程为y=-1.61242x+154.82909,相关系数为R=0.97779。该传感器除了能够测量弯曲角度外,还可检测垂直加载的压力,受力时传感器电阻与压力在0-160N呈线性,线性方程为y=-2.68514x+189.62857,相关系数R=0.98902。本文设计的两种弯曲传感器均是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制备,具有大批量制造、绿色环保和低成本的应用优势。在工业机械手操控监测和人体关节骨骼健康管理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二、油墨技术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墨技术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防伪油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防伪油墨的分类及特性 |
1.1 一线防伪油墨 |
1.2 二线防伪油墨 |
1.3 三线防伪油墨 |
2 防伪油墨的发展趋势 |
2.1 防伪油墨方案的复合应用 |
2.2 防伪油墨技术与特征光谱技术相结合 |
2.3 防伪油墨技术与信息防伪技术相结合 |
2.4 防伪油墨技术与多学科交叉发展 |
3 结语 |
(2)从标签到瓦楞 数字印刷正成为印刷与加工商的聚宝盆(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功策略 |
二、投资标准 |
三、未来技术与趋势 |
四、UV喷墨与水性油墨 |
五、从前端到后端 |
六、结论与愿望 |
(3)从第十二届“石梅杯”获奖产品探索国内柔印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柔印获奖产品群英荟萃 |
二、柔性版离散型网点的市场需求 |
三、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柔性版自我清洁功能 |
四、柔印薄膜水性油墨应用的市场突破 |
五、柔印与数字印刷主动对接开创了柔印市场的新领域 |
六、柔印发展趋势初探 |
(4)面向无芯片UHF RFID标签的织物基微带多谐振电路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方法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微带多谐振电路 |
2.1.1 无芯片UHF RFID标签分类及工作原理 |
2.1.2 微带多谐振电路工作原理 |
2.1.3 影响微带多谐振电路性能的关键电学参数 |
2.1.4 微带多谐振电路的制备方法 |
2.2 织物基电子器件制备方法 |
2.2.1 贴片 |
2.2.2 导电纱织造 |
2.2.3 导电油墨印刷 |
2.3 织物的介电性能 |
2.3.1 织物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
2.3.2 织物介电性能对织物基电子器件射频性能的影响 |
2.3.3 介电性能的测试方法 |
2.4 印刷导电膜的电学性能 |
2.4.1 影响印刷膜电学性能的因素 |
2.4.2 印刷导电膜电学性能对高频信号传输的影响 |
2.4.3 印刷导电膜电学性能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织物介电性能的测量方法及评价 |
3.1 引言 |
3.2 带状线环形谐振器谐振机理 |
3.3 介电性能测量方法 |
3.3.1 介电性能测量原理 |
3.3.2 介电性能推导方法 |
3.3.3 测量方法的准确性验证 |
3.4 织物介电性能测量 |
3.4.1 织物带状线环形谐振器频谱特征仿真 |
3.4.2 织物带状线环形谐振器频谱特征测量 |
3.4.3 织物介电性能推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丝网印刷导电膜高频电导率的测量方法及评价 |
4.1 引言 |
4.2 丝网印刷导电膜高频电导率测量方法 |
4.2.1 高频电导率测量原理 |
4.2.2 高频电导率推导方法 |
4.2.3 测量方法的准确性验证 |
4.3 丝网印刷导电膜的高频电导率测量 |
4.3.1 丝网印刷导电膜的环形谐振器频谱特征仿真 |
4.3.2 丝网印刷导电膜的环形谐振器频谱特征测量 |
4.3.3 丝网印刷导电膜的高频电导率推导 |
4.3.4 测量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织物基丝网印刷微带多谐振电路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织物基微带多谐振电路设计与仿真 |
5.2.1 二端口网络电磁理论分析 |
5.2.2 多谐振电路谐振单元的结构原型设计 |
5.2.3 多谐振电路谐振单元的电磁仿真 |
5.2.4 织物基多谐振电路的仿真 |
5.3 样品制备 |
5.3.1 实验材料 |
5.3.2 丝网印刷制备 |
5.4 织物基丝网印刷微带多谐振电路的射频性能测试与评价 |
5.4.1 织物基丝网印刷微带多谐振电路的射频性能测试 |
5.4.2 多谐振电路的射频性能测量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3 织物基丝网印刷微带多谐振电路的射频性能测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织物基丝网印刷微带多谐振电路在无芯片UHFRFID标签的应用初探 |
6.1 引言 |
6.2 无芯片标签的工作原理 |
6.3 无芯片标签的设计与仿真 |
6.3.1 织物基超宽带天线的设计 |
6.3.2 织物基无芯片UHF RFID标签的设计 |
6.4 无芯片RFID标签的射频性能测试与评价 |
6.4.1 丝网印刷织物基无芯片RFID标签的射频性能测试 |
6.4.2 标签的射频性能测量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3 丝网印刷织物基无芯片RFID标签的性能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直写的低成本纳米银导电油墨的制备及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直写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导电油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直写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导电油墨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2 实验流程与方法 |
2.1 实验流程 |
2.2 实验药品与设备 |
2.3 实验试剂及方法的选择与调控 |
2.3.1 银前驱体的选择 |
2.3.2 分散剂的选择及其用量的调控 |
2.3.3 还原剂的选择及其浓度的调控 |
2.3.4 滴加顺序的调控 |
2.3.5 反应温度的调控 |
2.3.6 离心转速的调控 |
2.4 纳米银颗粒的表征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选区电子衍射(SAED)表征 |
2.4.3 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 |
2.4.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 |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表征 |
2.5 油墨的性能测试 |
2.5.1 电阻率的测试 |
2.5.2 可伸展弯曲性测试 |
2.5.3 表面粗糙度测试 |
2.5.4 耐水性能测试 |
2.5.5 粘附性能测试 |
3 乙二醇法制备纳米银颗粒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参数的调控及结果分析 |
3.3.1 反应时间的调控 |
3.3.2 离心转速对纳米银颗粒粒径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纳米银颗粒的影响 |
3.3.4 硝酸银和PVP的摩尔比对纳米银颗粒的影响 |
3.3.5 反应转速对纳米银颗粒的影响 |
3.3.6 扩大反应 |
3.4 实验结果及表征 |
3.4.1 纳米银颗粒的SEM表征及分析 |
3.4.2 纳米银颗粒的XRD表征及分析 |
3.5 纳米银粉的干燥及收率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手写的纳米银导电油墨的配制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基于手写的纳米银导电油墨的制备 |
4.2.1 毛笔直写技术 |
4.2.2 油墨配方的设计 |
4.2.3 油墨导电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4.3 油墨性能测试 |
4.3.1 可伸展弯曲性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4.3.2 耐水性能测试 |
4.3.3 墨水粘附力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水相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及导电油墨的性能优化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滴加顺序对纳米银颗粒粒径的影响 |
5.2.2 反应温度对纳米银颗粒粒径的影响 |
5.2.3 还原剂浓度对纳米银颗粒粒径的影响 |
5.2.4 不同还原剂对纳米银颗粒粒径的影响 |
5.2.5 PVP和硝酸银的摩尔比对纳米银颗粒粒径的影响 |
5.3 实验结果及表征 |
5.3.1 最优参数制备纳米银颗粒的步骤及收率 |
5.3.2 纳米银颗粒的SEM表征及分析 |
5.3.3 纳米银颗粒的TEM-SAED表征及分析 |
5.3.4 纳米银颗粒的XRD表征及分析 |
5.3.5 纳米银颗粒的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 |
5.4 基于微笔直写的纳米银导电油墨的配制及性能测试 |
5.4.1 导电油墨的配方 |
5.4.2 基材预处理 |
5.4.3 打印参数调控 |
5.4.4 RFID标签天线图的打印 |
5.4.5 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
5.4.6 力学性能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6)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荧光防伪 |
1.2.1 荧光防伪机制 |
1.2.2 荧光防伪标志构建 |
1.2.3 荧光材料 |
1.3 镧系掺杂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
1.3.1 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概述 |
1.3.2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镧系掺杂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调控 |
1.4 核壳型镧系掺杂NaYF_4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
1.4.1 核壳结构的构建方法 |
1.4.2 核壳结构增强激发光吸收 |
1.4.3 核壳结构调制激发波长 |
1.4.4 核壳结构增强荧光发射 |
1.4.5 核壳结构多模式荧光 |
1.5 镧系掺杂氟化钠纳米材料喷墨打印防伪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热分解法合成三原色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 |
2.2.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PAA改性 |
2.2.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 |
2.2.4 NaYF_4:Ln~(3+)上转换荧光油墨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2.3.2 NaYF_4:Ln~(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 |
2.3.3 PVA/NaYF_4:Ln~(3+)上转换荧光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2.3.4 NaYF_4:Ln~(3+)荧光油墨的制备及防伪图案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荧光增强NaYF_4:Ln~(3+)@NaYF_4:Yb~(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喷墨打印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NaYF_4:Ln~(3+)@NaYF_4:Yb~(3+)核/活性壳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2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3.3.2 不同Yb含量活性壳CASNs-G纳米颗粒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3.3 三原色CASN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3.3.4 水性CASNs油墨的制备及喷墨打印构建荧光防伪图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哑铃状镧系稀土掺杂NaYF_4:Ln~(3+)@Na GdF_4:Ln’~(3+)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双模式荧光防伪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4.2.2 NaYF_4:Ln~(3+)UCNPs核的合成 |
4.2.3 NaYF_4:Ln~(3+)@Na GdF_4:Ln’~(3+)CSNPs的合成 |
4.2.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配制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哑铃状CSNP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4.3.2 哑铃状CSNPs的生长机制 |
4.3.3 哑铃状CSNPs的荧光性质研究及荧光色彩调控 |
4.3.4 CSNPs水性荧光油墨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
4.3.5 喷墨打印构建双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aYF_4:Ln~(3+)@可逆光致变色聚合物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多模式荧光防伪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N-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螺吡喃(SPMA)单体的合成 |
5.2.2 RE-oleate油酸稀土配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5.2.3 UCNPs-G核的合成 |
5.2.4 CSNPs-G的合成 |
5.2.5 CSNPs@Si O_2-NH_2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6 CSNPs@Si O_2-CDTPA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7 CSNPs@p(GMA-co-SPMA)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 |
5.2.8 CSNPs@p(GMA-co-SPMA)荧光油墨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PMA单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5.3.2 CSNPs@p(GMA-co-SPMA)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5.3.3 喷墨打印构建多模式荧光防伪图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材料及药品 |
附录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柔印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
1.1.2 柔性版印刷特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柔性版印刷工艺 |
1.3.1 柔性版印刷流程 |
1.3.2 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
1.3.3 油墨及承印物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模型 |
2.1 网纹辊与印版滚筒运动描述 |
2.2 油墨转移模型 |
2.2.1 润湿现象 |
2.2.2 网穴单元内油墨转移 |
2.3 本章小结 |
3 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数值模拟 |
3.1 用于仿真的软件介绍 |
3.2 参数设置和模型建立 |
3.3 油墨从网穴到印版转移过程 |
3.3.1 网穴形状及速度对油墨转移影响 |
3.3.2 油墨黏度对油墨转移影响 |
3.3.3 接触状态对油墨转移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油墨转移率实验研究 |
4.1 实验准备 |
4.1.1 柔版设计 |
4.1.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1.3 实验方案设计 |
4.1.4 实验步骤 |
4.2 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实验处理 |
4.2.1 合压量数据处理 |
4.2.2 油墨转移率计算原理 |
4.3 柔性版印刷工艺参数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
4.3.1 印刷速度和网纹辊线数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
4.3.2 压力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消色油墨的构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消色油墨的应用和发展 |
1.1.1 热消色油墨 |
1.1.2 水消色油墨 |
1.1.3 自消色油墨 |
1.2 消色油墨的组成 |
1.3 消色油墨的分类及消色机理 |
1.3.1 消色油墨的分类 |
1.3.2 消色油墨的消色机理 |
1.4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的选择及油墨体系设计 |
2.1 自消色油墨显色材料选择 |
2.1.1 叶绿素体系消色原理 |
2.1.2 酚酞-碱液体系消色原理 |
2.1.3 两种消色体系对比 |
2.2 自消色油墨溶剂的选择 |
2.3 自消色油墨连接料的选择 |
2.4 消色笔类型的选择 |
2.5 自消色油墨配方设计方法 |
2.5.1 单因素实验法 |
2.5.2 配方优化 |
3 实验部分 |
3.1 自消色油墨的制备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2 消色油墨的制备过程 |
3.2 消色笔的制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消色笔的制备 |
3.3 自消色油墨性能测试 |
3.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3.2 油墨黏度测试 |
3.3.3 油墨吸光度测试 |
3.3.4 油墨p H值测试 |
3.3.5 消色性能测试 |
3.4 基材表面形貌性能测试 |
3.4.1 激光共聚焦形貌测试显微镜 |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4.3 接触角测试 |
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1 油墨组分对消色时间的影响 |
4.1.1 酚酞含量对消色时间的影响 |
4.1.2 Na OH含量对消色时间的影响 |
4.1.3 连接料对消色时间的影响 |
4.2 不同基材对消色时间的影响 |
4.3 湿度对消色时间的影响 |
4.4 配方优化 |
5 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可印刷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级电容器介绍 |
1.2.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 |
1.2.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1.3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介绍 |
1.3.1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1.3.2 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研究概述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材料表征方法 |
2.2.1 扫描电镜 |
2.2.2 X射线能谱分析仪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4 X射线衍射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2.6 拉曼光谱 |
2.2.7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2.2.8 黏度及流变学参数分析 |
2.3 电化学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1 伏安循环分析(Cyclic Voltammetry) |
2.3.2 恒流充放电(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
2.3.3 交流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
2.3.4 面积电容 |
2.3.5 倍率性能 |
2.3.6 循环稳定性 |
2.3.7 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
2.4 柔性表征方法 |
2.4.1 单电极柔性表征 |
2.4.2 平面型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柔性表征 |
第三章 PEDOT@3DFC电极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3DFC的制备 |
3.2.2 PEDOT@3DFC油墨的制备 |
3.2.3 PEDOT@3DFC电极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EDOT@3DFC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
3.3.2 PEDOT@3DFC油墨比例优化 |
3.3.3 PEDOT@3DFC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3.3.4 PEDOT@3DFC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5 PEDOT@3DFC复合电极的柔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DOT@3DFC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H_2SO_4-PVA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4.2.2 PEDOT@3DFC基堆叠型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 |
4.2.3 PEDOT@3DFC基平面型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EDOT@3DFC基堆叠型微型超级电容器 |
4.3.2 PEDOT@3DFC基柔性平面型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 |
4.4 PEDOT@3DFC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EDOT@3DFC-CNT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PEDOT@3DFC-CNT油墨制备 |
5.2.2 H_2SO_4-PVA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5.2.3 PEDOT@3DFC-CNT基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构筑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EDOT@3DFC-CNT复合材料形貌表征 |
5.3.2 PEDOT@3DFC-CNT复合材料的物相表征 |
5.3.3 PEDOT@3DFC-CNT复合材料的流变学测试 |
5.3.4 PEDOT@3DFC-CNT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5 PEDOT@3DFC-CNT基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柔性测试 |
5.3.6 PEDOT@3DFC-CNT基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10)基于碳基复合材料的印刷弯曲传感器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柔性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及工作原理 |
1.2.1 柔性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
1.2.2 柔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1.3 可印刷功能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
1.3.1 可印刷功能材料的分类 |
1.3.2 印刷电子技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的提出 |
1.4.2 选题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2 基于裂纹的弯曲传感器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所用材料 |
2.2.2 实验所用仪器 |
2.3 裂纹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工作原理 |
2.3.1 裂纹弯曲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3.2 弯曲油墨的制备 |
2.4 弯曲油墨的性能优化 |
2.4.1 CNT/CB对油墨导电性能的影响 |
2.4.2 GE/G对油墨导电性能的影响 |
2.4.3 添加剂对油墨导电性和附着性的影响 |
2.4.4 研磨次数对油墨导电性的影响 |
2.4.5 烧结温度和时间对油墨导电性能的影响 |
2.5 弯曲传感器的传感性能研究 |
2.5.1 弯曲传感器的线性度 |
2.5.2 薄膜弯曲传感器的响应速度 |
2.5.3 裂纹弯曲传感器的重复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界面微结构增强的弯曲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所用材料 |
3.2.2 实验所用设备 |
3.3 界面微结构弯曲油墨的制备及工作原理 |
3.3.1 界面微结构弯曲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3.2 弯曲油墨的制备 |
3.4 弯曲油墨的性能优化 |
3.4.1 导电碳黑对油墨导电性能的影响 |
3.4.2 分散效果对油墨导电性能的影响 |
3.5 弯曲传感器的传感性能 |
3.5.1 压力对弯曲传感器的性能影响 |
3.5.2 弯曲角度对弯曲传感器的性能影响 |
3.5.3 界面微结构增强弯曲传感器的重复性 |
3.6 本章小结 |
4 结果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油墨技术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防伪油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汤伟冲,王秋菊,罗童,高健,吕丹. 中国防伪报道, 2021(12)
- [2]从标签到瓦楞 数字印刷正成为印刷与加工商的聚宝盆[J]. 本刊辑. 广东印刷, 2021(06)
- [3]从第十二届“石梅杯”获奖产品探索国内柔印发展趋势[J]. 蔡成基. 印刷杂志, 2021(06)
- [4]面向无芯片UHF RFID标签的织物基微带多谐振电路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评价[D]. 涂华婷. 东华大学, 2021(01)
- [5]基于直写的低成本纳米银导电油墨的制备及性能优化[D]. 刘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6]核壳型镧系掺杂氟化钠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喷墨打印[D]. 龚果.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1)
- [7]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特性研究[D]. 刘美华.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8]消色油墨的构性关系研究[D]. 苏璠.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9]可印刷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解旭东. 西北大学, 2021(12)
- [10]基于碳基复合材料的印刷弯曲传感器制备及性能研究[D]. 丁瑜.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