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波[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表明,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识教育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不断发展,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中国的通识教育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管理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未完全确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同等发展的管理理念、通识教育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专门性管理机构设置混乱、管理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等方面。这些问题与现实中传统"知识论"理念、"行政管理论"、管理机构认识分歧、"平台辅助论"等因素有关。要加快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必须立足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研究通识教育管理规律,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机构、管理平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确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发展的管理理念,制定以"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纲要"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建立以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为中心的管理机构,强化课程平台、网络平台、组织平台、考核平台等平台建设,推动通识教育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从而为通识教育的管理实践提供理念、制度、组织和平台支持。
倪雄飞[2](2021)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启示》文中指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经历了从"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其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实用主义色彩。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经验表明:没有一成不变的通识教育模式,通识教育要与时代发展契合,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契合,要与学生的需要契合。当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建设理念上存在误区、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设计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等。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要确立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完善课程管理机制,并对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地进行本土化改造。
曹勇[3](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许雅思[4](2021)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与文理学院通识教育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通识教育倡导自由地探索广泛的学科领域,达到对不同知识的“通”与“识”,从而促进智力与能力,心灵与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识教育已成为指导本科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美国现代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大众,培养现代社会具有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公民。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美国的通识教育与时俱进,增添了富含全球性、广阔视野和世界公民的前沿理念。我国的通识教育改革多借鉴于美国的成功经验,并已持续二十余年。改革成果颇丰,如增添自由选修课程与核心课程,增设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等,然而,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专业教育体制下通识教育的“水土不服”问题、对通识教育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识教育地位不高的问题以及缺乏通识教育的支持系统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选取支撑美国通识教育发展的两个关键性高等教育组织机构,即美国研究型大学和文理学院为对象,利用组织文化理论构建了通识教育的分析维度,即通识教育理念与制度。同时,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首先梳理了通识教育的历史演变,其次对两类组织机构的通识教育理念与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分别选取了一所典型的案例学校来深入剖析研究型大学与文理学院通识教育的特征。在比较二者通识教育异同的基础上,总结美国通识教育成功的经验为我国通识教育改革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发现,一方面,两类组织机构的通识教育理念都在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融入了现代民主社会的潮流,并且加强与专业教育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同时,在通识教育的价值观、隐含假设与教育目的几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二者通识教育制度的共性在于课程模式都尽可能地涵盖大多数的知识领域、淡化专业界限,增强跨学科学习以及设立学院组织管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制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讲授、授课方式以及学院的组织结构三方面。我国通识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构建多元的通识教育体系、明确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发展通识教育。
李宗宸[5](2021)在《曰本大学通识教育如何转“危”为“机”?》文中研究说明大类招生培养己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截至2019年,我国5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有48所已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100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也有70所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如火如荼的改革背后,实际上是在对专业化培养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向通识教育发展和延伸的结果。不过,如果将视野扩展到全球,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逻辑并非是唯一的,例如邻国日本的通识教育发展就与我国的改革模式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在日本,
李冠男[6](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叶沅笙[7](2020)在《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专业教育的上层建筑,决定并指导着教学活动的进行。进入二十一世纪,媒介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尤其是两微一端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媒体生态格局,传统的课程设置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做出调整甚至改变。在中国知网上以体育新闻为关键字检索共有1251篇论文,其中体育新闻专业共有论文95篇,对于体育新闻专业教学改革中涉及课程设置改革研究较少,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如何与时代保持一致,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体育新闻专门人才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如何让培养的人才适应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市场的变化,应该对现有的体育新闻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做出相应的调整。体育新闻专业作为融合性的跨学科专业,同时具备新闻传播学实践性强的学科特色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中不仅要建设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且紧跟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本文选取8所中国高校和5所美国高校的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分析。冀望能对我国体育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概述。首先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其次,在系统梳理中美体育新闻专业教育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评价,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对比中美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其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性课程等方面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中国重视思政,美国追求博雅;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国专业性较强,美国跨学科性较强;在实践环节中,中国采用阶段性实习且平台较窄,美国实施交替性实习且平台较广。第三部分通过对中美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发展的现实社会环境及需求,提出完善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第一,转变人才评价标准,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体育新闻人才;第二,立足体院课程资源现状,推动通识教育体系分级化;第三,完善核心课程设置,健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要素。
熊海燕[8](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文中认为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不断改造升级,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诉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承担着新使命、新任务。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教学实施的载体,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其应承担培养“完整的人”的重任。本研究对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重组,意图构建一个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可重复性的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本研究第一部分首先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厘清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与国内外通识教育发展情况,并指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弊病。第三部分选取两个国内外知名工科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下文构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模型有所参照。第四部分阐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依据,为下文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打下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教师、企业,掌握通识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识教育。根据课程体系构成要素,提出了适用于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活动方式和课程评价。接着对以上内容提炼出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架。为了验证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的可行性,对三位高等教育课程专家进行结构化访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的实施效果预测与改进分析,并提出了实施建议。综上,此模型创新性较强,较为聚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对以后的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翟俊宇[9](2020)在《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评价及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日益进步、经济蓬勃发展,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识教育在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大趋势。现阶段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的发展还不充分和均衡,对通识课程体系评价的研究比较少,通识教育的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因此,探索通识课程体系评价是推进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对策,推进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的更好地发展。本研究主要是从评价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革之路,意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评价提供一个新视角。第一,对国内外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明确通识教育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从培养目标、通识课程体系、课程学分、课程内容四个方面对四所“双一流”农业高校进行比较分析,描绘通识课程体系和通识课程发展的现状。第三,构建出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并询问相关专业导师的意见及建议进行修改,得到最终的问卷,在9所农业高校进行发放。问卷收回后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后,再分别做因子分析及相关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通识课程体系和通识课程发展进行评价,找出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并整理出评价的结果。第四,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评价的建设对策。从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角度出发,既要树立正确的、有特色的“中国化”通识教育理念,又要让学生明确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从通识课程的体系建设角度来讲,调整通识课程内容设置、丰富课程资源,调节优化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的结构;从通识课程的教学资源方面来说,学校加大对通识课程的投资力度,提高通识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通识课程配套设施的建设;从通识课程的管理和评价角度来说,完善通识课程的评价体系和相关制度,真正做到从方方面面加强通识课程的管理。
王薇[10](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二、论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
二、确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重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一)存在问题:未确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重发展的管理理念 |
(二)成因分析:传统“知识论”的影响 |
(三)建设策略:确立“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重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制定以“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纲要”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体系 |
(一)存在问题:通识教育核心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 |
(二)成因分析:“行政管理论”下制度体系建设缺位 |
(三)建设策略:制定以“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纲要”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体系 |
四、构建以“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为中心的管理机构体系 |
(一)存在问题: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设置混乱 |
(二)成因分析:专业性管理机构认识存在分歧 |
(三)建设策略:构建以“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为中心的管理机构体系 |
五、加强通识教育管理平台体系建设 |
(一)存在问题:通识教育管理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
(二)成因分析:“平台辅助论”的消极效应 |
(三)建设策略:加强通识教育管理平台体系建设 |
结 语 |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其课程体系的发展 |
1.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变迁 |
2.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 |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 课程建设理念上存在误区 |
2. 目标定位模糊 |
3. 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设计不合理 |
4. 管理体制不健全 |
5. 课堂教学手段单一 |
三、借鉴与启示 |
1. 确立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
2. 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
3. 完善课程管理机制 |
4. 与时俱进和本土改造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美国研究型大学与文理学院通识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通识教育 |
(二)博雅教育 |
(三)美国研究型大学 |
(四)美国文理学院 |
四、文献综述 |
(一)有关通识教育历史演变的研究 |
(二)有关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
(三)有关通识教育组织与文化支持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的评述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理论基础 |
第二章 通识教育的缘起与演变 |
一、通识教育的根源 |
二、通识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 |
一、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 |
(一)通识教育的现代转化 |
(二)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 |
二、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制度 |
(一)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与组织制度 |
(二)哈佛大学的课程制度 |
(三)哈佛大学的组织制度 |
第四章 美国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 |
一、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理念 |
(一)传统博雅教育的衍生 |
(二)威廉姆斯学院的通识教育理念 |
二、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制度 |
(一)文理学院的课程与组织制度 |
(二)威廉姆斯学院的课程制度 |
(三)威廉姆斯学院的组织制度 |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与文理学院通识教育的比较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与文理学院通识教育的共性 |
(一)理念上的共性 |
(二)制度上的共性 |
二、研究型大学与文理学院通识教育的差异 |
(一)理念上的差异 |
(二)制度上的差异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本科教育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理论 |
2.1.2 体育新闻专业 |
2.1.3 课程设置 |
2.2 国内体育新闻专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2.3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的研究现状 |
2.3.1 对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的研究 |
2.3.2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问题的研究 |
2.3.3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办学培养模式的研究 |
2.3.4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2.3.5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
2.4 美国体育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研究状况 |
2.5 文献评价 |
2.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6.1 研究目的 |
2.6.2 研究意义 |
2.6.2.1 对体育新闻教育的价值及意义 |
2.6.2.2 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及意义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4 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
4.1 中美两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的比较 |
4.1.1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 |
4.1.2 美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 |
4.1.3 中美两国体育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差异分析 |
4.1.3.1 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差异 |
4.1.3.2 培养目标功能导向的差异 |
4.1.3.3 培养目标表述方式的差异 |
4.1.3.4 培养目标表现形式的差异 |
4.2 中美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比较分析 |
4.2.1 我国体育新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2.1.1 通识教育、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设置 |
4.2.1.2 专业类课程的设置 |
4.2.1.3 实践课程的设置 |
4.2.1.4 我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
4.2.1.4.1 突出体育特色 |
4.2.1.4.2 重视提高学生的国际信息传播能力 |
4.2.1.4.3 新媒体课程应变力不足,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
4.2.1.4.4 跨学科性弱,融合性课程较少 |
4.2.1.4.5 重视思想政治课程,通识教育学科知识面较窄 |
4.2.2 美国体育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2.2.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
4.2.2.2 专业课程设置 |
4.2.2.3 专业任选课程设置 |
4.2.2.4 实践活动设置 |
4.2.2.5 结业课程设置 |
4.2.2.6 美国体育新闻传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
4.2.2.6.1 “大学科”的通识教育与“小众化”的专业教育相结合 |
4.2.2.6.2 以新闻学和体育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渗透和拓展 |
4.2.2.6.3 新媒体相关课程理论与技术并重 |
4.2.2.6.4 结业课程设置灵活 |
4.2.3 中美两国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
4.2.3.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中国重视思政,美国追求博雅 |
4.2.3.2 专业课程设置对比:中国专业性较强,美国跨学科性较强 |
4.2.3.2.1 必修课程设置对比:中国课程重实务,美国课程重思维 |
4.2.3.2.2 选修课程设置对比:中国课程设置模块化,美国课程设置自由化 |
4.2.3.3 实践环节设置对比:中国阶段性实习且平台较窄,美国交替性实习且平台较广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转变人才评价标准,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体育新闻人才 |
5.2.1.1 培养目标以“思维与能力并重”为功能导向 |
5.2.1.2 培养目标以“个人与社会融合”为价值取向 |
5.2.2 立足体院课程资源现状,推动通识教育体系分级化 |
5.2.2.1 提升通识教育课程地位,推动通识教育体系分级化 |
5.2.2.2 丰富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多渠道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
5.2.2.3 完善通识教育评价标准,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作用 |
5.2.3 完善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健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要素 |
5.2.3.1 完善知识要素:增加融合性课程和教学实践 |
5.2.3.2 重视素质要素:健全专业素质类课程 |
5.2.3.3 协调能力要素:注重实践和鼓励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
6 结语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8)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加入《华盛顿协议》促使我国工程教育主动布局工程人才培养 |
1.1.2 “新工科”新概念要求高等院校培养新型人才 |
1.1.3 通识教育的性质与工科院校新的培养目标相契合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案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1.5.3 难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工科院校属性 |
2.1.2 课程体系内涵 |
2.1.3 “新工科”内涵 |
2.2 通识教育课程综述 |
2.2.1 通识教育内涵与通识教育课程起源 |
2.2.2 国内外通识教育课程研究述评 |
2.3 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 |
2.3.1 素质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 |
2.3.2 全人教育与通识教育 |
2.4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
2.5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2.5.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侧重“实用”,偏离最初目标 |
2.5.2 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笼统,没有可视化的目标要素和评价指标 |
2.5.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工科”特色 |
第三章 国内外工科大学通识教育经验与启示 |
3.1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 |
3.1.1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3.1.2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特色 |
3.1.3 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发 |
3.2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述评 |
3.2.1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3.2.2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特色 |
3.2.3 浙江工业大学通识教育建设的经验与启发 |
第四章 问卷调查:师、生、企对通识教育的诉求 |
4.1 问卷设计 |
4.2 问卷预测 |
4.2.1 学生问卷预测分析 |
4.2.2 教师问卷预测分析 |
4.2.3 企业问卷预测分析 |
4.3 问卷正式实施 |
4.3.1 学生问卷分析 |
4.3.2 教师问卷分析 |
4.3.3 企业问卷分析 |
第五章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构建与实施建议 |
5.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
5.1.1 知识整体论与均衡论 |
5.1.2 核心素养要求 |
5.1.3 课程设计理论的要求 |
5.1.4 学生个人成长规律 |
5.1.5 地方高校特色优势 |
5.2 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及依据 |
5.2.1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对学生“通识能力”的要求 |
5.2.2 工程认证标准 |
5.2.3 行业发展需求 |
5.2.4 “新工科”的新要求 |
5.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模型构建 |
5.3.1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工科人才 |
5.3.2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产出导向,多维融合 |
5.3.3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多层次、模块化 |
5.3.4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活动方式 |
5.3.5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有效教学、持续改进 |
5.3.6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五“平台+模块”四要素三成果二层面一主线 |
5.4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专家访谈 |
5.4.1 访谈设计与实施 |
5.4.2 模型实施效果的预测及改进方法 |
5.5 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架构模型的实施建议 |
5.5.1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
5.5.2 课程目标要支撑通识教育的毕业要求(能力素养要求) |
5.5.3 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的综合评估 |
5.5.4 重视以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隐性”文化建设 |
5.5.5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
5.5.6 大力建设精品文科,反哺工科通识教育 |
5.5.7 更新教师观念,认识授课对象的独特性 |
5.5.8 强化课程综合改革意识,共享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成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专家访谈过程记录 |
附录二 学生版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教师版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企业版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件 |
(9)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评价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通识教育 |
2.1.2 通识课程 |
2.1.3 通识课程体系 |
2.1.4 课程评价 |
2.1.5 通识课程体系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评价理论 |
2.2.2 自由教育理论 |
2.2.3 理想主义教育理论 |
2.2.4 课程理论 |
2.2.5 素质教育理论 |
3 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
3.1 培养目标 |
3.2 通识课程体系 |
3.3 课程学分 |
3.4 课程内容 |
3.4.1 通识必修课比较 |
3.4.2 通识选修课比较 |
3.4.3 通识核心特色课比较 |
4 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价 |
4.1 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评价的方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1 通识课程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通识课程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及计算 |
4.3.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结果分析 |
4.4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实施 |
4.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5.1 问卷的总体样本情况 |
4.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5.4 因子分析 |
4.5.5 相关分析 |
4.6 评价结果 |
5 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对策 |
5.1 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方面 |
5.1.1 树立有特色的“中国化”通识教育理念 |
5.1.2 明确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培养目标 |
5.2 通识课程的体系建设方面 |
5.2.1 调整丰富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内容设置 |
5.2.2 调节优化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结构建设 |
5.3 通识课程的教学资源方面 |
5.3.1 整合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教师队伍 |
5.3.2 加强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配套设施建设 |
5.4 通识课程的管理和评价方面 |
5.4.1 加强对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的管理 |
5.4.2 完善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评价机制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学位 |
(二)专业硕士学位 |
(三)第一职业学位 |
(四)专业认证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论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 李晓波.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启示[J]. 倪雄飞. 煤炭高等教育, 2021(04)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美国研究型大学与文理学院通识教育比较研究[D]. 许雅思.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5]曰本大学通识教育如何转“危”为“机”?[J]. 李宗宸. 上海教育, 2021(06)
- [6]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7]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 叶沅笙.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8]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D]. 熊海燕.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高等农业院校通识课程体系评价及建设研究[D]. 翟俊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10]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