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湖地区季前稻种植方法比较研究

江苏省太湖地区季前稻种植方法比较研究

一、江苏太湖地区前季稻栽插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姣[1](2021)在《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插水稻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我省推广使用,目前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机插秧绝大多数为毯状育苗,具有高效省时的优点。但由于播种密度大、生长时间短、秧龄弹性小,在季节紧张的情况下,秧苗素质弱、成苗率低、返青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被更加地放大,反过来又导致部分生产者来年进一步加大播种量,形成了苗越多、苗越弱的恶性循环,导致本田期施氮量增大,特别是分蘖肥用量过多,严重制约了机插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针对苗弱、秧龄弹性小的问题,生产上展了水稻生长调理剂(简称壮秧剂)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一些生产者又过分地依赖壮秧剂的调节作用,过度地延长秧龄,对秧苗栽后恢复生长产生了一定的隐患。针对机插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我省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姚庄村欣农稻麦合作社及泗洪市稻米文化馆,以迟熟中粳水稻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开展了壮秧剂比较、播种量、秧田期施肥、秧龄、每穴栽插苗数、施氮量、分蘖肥施用方法等试验。研究了南粳9108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稻米品质等性状,明确了机插水稻南粳9108壮秧培育和氮肥运筹等生产技术,以期为机插水稻绿色、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指标。结果如下:1.壮秧剂比较试验:壮秧剂处理的水稻:1)苗高、茎基宽、根数等秧苗素质均显着优于CK处理。各种壮秧剂处理间秧苗素质差异不大;2)产量均高于CK处理,平均增加13.16%。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伴侣>育秧绿>杰伟>龙旗;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与CK处理相比及壮秧剂间均无显着差异;4)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较CK处理显着增加10.01%和12.14%,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均低于CK处理,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高于CK处理。吸氮量以龙旗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2.播种量试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以75g处理最优,200g处理最差;2)产量显着下降,产量、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在75g处理下最高;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下降,以75g处理最大;4)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重显着下降,均以75g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显着提高,但植株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显着降低,植株含氮率以200g处理最高,其它三项指标氮肥利用效率均以75g处理最大。结合秧苗素质及栽插效率等因素,干种子直接播种条件下,每盘播种量以120~125g为宜。3.秧田期施肥试验:秧田期施肥处理:1)显着提高了秧苗素质,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优,无壮+无肥处理最弱;2)显着提高了产量及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3)对叶面积系数无显着影响;4)显着增加了植株干物重,以壮+2次肥处理最大;5)显着增加了植株含氮率、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4.秧龄试验:随着秧龄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23d处理的株高、茎基宽、根数等指标均最优,38d处理秧苗素质最差;2)产量及构成因素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重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4)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增加,以38d处理最大;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显着降低,以23d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5.每穴栽插苗数试验: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1)产量、植株干物重、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以M5处理最大;2)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增加,以M7处理最大;3)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下降,以M3处理最大。6.施氮量试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产量先增加后下降,以N20处理最大,每亩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以N25处理、N15处理、不施氮处理最大,处理间产量、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显着;2)叶面积系数、植株干物重均先上升后下降,前者以N25处理最大,后者以N20处理最大;3)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显着增加,均以N30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降低,以N15处理最大,氮肥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以N20处理最大。7.分蘖肥试验: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产量呈缓慢下降趋势,N1>N2>N3>N4;弱苗处理的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N4>N2>N1,壮苗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弱苗对应处理,壮苗的产量较弱苗平均增加13.66%,弱苗产量最高的处理小于壮苗一次施肥处理的产量。壮苗处理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下,产量的提高均依赖于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增加;2)壮苗处理的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弱苗处理;3)壮苗的成熟期植株干物重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植株干物重均高于弱苗处理,较弱苗平均增加4.67%;4)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含氮率较弱苗平均增加3.47%;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吸氮量较弱苗平均增加9.26%;壮、弱苗处理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以N1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以N3处理最大,弱苗处理以N2处理最大。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较弱苗平均增加0.78%;2)壮、弱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均以N2处理最低,壮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弱苗处理分别降低3.92%和10.58%;3)壮苗处理的食味值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为最大,弱苗处理的食味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食味品质显着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1处理为最大,壮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0.39%;壮、弱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2.53%;4)壮苗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崩解值较弱苗增加6.07%;壮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呈显着增加趋势,以N1处理最低,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低,弱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较壮苗降低2.99%,10.23%。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壮苗水稻一次施用分蘖肥处理产量最高,主要稻米品质指标优于其它处理。弱苗水稻多次施用分蘖肥,虽能适度提高产量,但也使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有变劣的趋势。

张刚[2](2020)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麦两熟制是我国太湖流域主要的种植制度之一,秸秆还田是实现当地农田可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农业措施。然而,秸秆还田也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明确秸秆还田的综合效应(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利于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筛选适宜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以始于2009年6月的土柱模拟试验和2012年6月的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氮肥用量(W、R、WR,N0、Nr、N1、N2分别代表稻季麦秸还田、麦季稻秸还田、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不施氮、氮肥减量、推荐施氮、常规施氮)对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变化、氮磷径流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及基于秸秆的吸附特性探讨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原状土柱试验结果表明,麦秸还田配施适量氮肥较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增产约2.48%~12.8%,其中WN1(稻季麦秸还田+推荐施氮)处理产量最高;水稻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秸秆还田能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其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4~3.4 kg grain/kg N和1.8%~4.0%;稻季氨挥发损失量、氮肥的淋溶损失量和土壤残留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施氮量240 kg N/hm2时,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处理氨挥发损失量增加18.2%,但土壤残留氮量增加10.1 kg/hm2,氮素淋溶损失量减少30.9%,氮肥总损失率降低6.0%。因此,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WN1处理即可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又可降低氮肥损失。(2)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秸秆还田增加水稻产量,以RN1(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施氮)和WRN1(稻秸麦秸双季均还田+推荐施氮)模式下水稻增产幅度较高,而小麦产量随秸秆还田年限呈“减产-稳产-增产”的变化趋势;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推荐施氮处理下水稻和小麦周年产量较常规施氮增产2.71%。秸秆还田增加稻季氮肥利用率,但降低麦季氮肥利用率,周年利用率呈增加趋势。与WN1模式相比,RN1和WRN1模式显着增加氮肥的周年利用率。还田秸秆的周年农学利用率、增产率、边际产量分别以RN1、WRN1、RN1模式最高,RN1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周年增产效果高于WRN1模式。整体而言,推荐施氮和秸秆还田增加稻田的周年净效益,以水稻净收益为主,占周年净收益的68.9%~79.4%;RN1、WRN1、WN1较N1模式周年净收益分别增加4825、4149、1676yuan/hm2,WRN1和RN1处理的周年新增纯收益率显着高于WN1处理,增幅分别为13.3%和16.9%。因此,从农民经济收益角度来看,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应采用RN1或者WRN1模式。(3)秸秆还田进行3个稻麦连作周期后,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监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下土壤肥力优于常规施氮处理。推荐施氮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提高稻田耕层土壤肥力。较不还田模式,耕层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0.09 g/cm3和0.26个pH单位;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9.62%、3.19%、13.0%、33.9%、17.8%、6.49%。本试验中,WRN1和RN1模式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高于WN1模式。(4)基于秸秆还田田间试验,监测了一个稻麦连作周期的田面水和径流水中N、P养分浓度。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稻季和麦季的N径流风险,稻季田面水中NH4+-N和NO3--N浓度分别降低31.5%和47.1%,麦季分别降低19.6%和11.7%;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和麦季的P径流风险,分别增加17.8%和30.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中,RN1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可溶性总N(DTN)和可溶性总P(DTP)浓度均低于WRNI和WN1模式,其中DTN浓度显着高于不还田模式,而DTP浓度与不还田模式没有差异。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与常规施氮相比推荐施氮处理下作物产量和田面水中DTP浓度没有显着变化,但田面水中DTN浓度降低12.4%。因此,在保证周年产量的前提下,在稻麦两熟地区采用RN1模式可以有效防控稻田的周年N、P径流损失。(5)基于秸秆还田田间定位试验,监测了不同还田模式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监测结果表明,CH4集中在水稻分蘖期排放,占稻季总排放量的54.2%~87.5%,N2O集中在穗肥期,占稻季总排放量的46.7%~51.4%。CH4增温潜势(GWP)占稻季总GWP的87.5%~98.5%,是稻季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秸秆还田处理下,稻田N2O排放量降低,但CH4排放量显着增加,最终导致总GWP显着增加。WN1、WRN1和RN1处理下稻田总GWP分别是N1处理的3.45、3.73和1.62倍,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是N1处理的3.00、2.96和1.52倍。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下,RN1模式的GWP和GHGI显着小于WN1和WRN1模式,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可以保持水稻高产稳产,但稻田GWP和GHGI显着低于常规施氮处理,降幅分别为16.5%和30.1%。因此,在本区域采用RN1模式有有利于减缓秸秆还田带来的温室效应。(6)基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秸秆可以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5.0 t/hm2)处理产量显着高于不还田处理,增产约21.0%。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增加10.0%,pH略有降低,Eh显着降低。秸秆还田加强了污染土壤对Cr、Cu、Ni、Pb的固持,土壤渗漏水中重金属含量显着降低,降低了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水稻籽粒Cr、Cu、Ni、Pb含量较对照处理分别降低7.14%、9.77%、30.1%、8.65%。从水稻产量、土壤对重金属的固持和籽粒重金属含量来看,秸秆还田措施在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风险。本试验中半量秸秆还田处理的效果优于秸秆全量处理。(7)基于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的监测数据,以水稻和小麦产量效益、土壤养分、稻季田面水N、P浓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中生态效应指标权重为0.741,高于产量效应指标权重。在施用推荐施氮量下,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均增加稻田的综合效益,其中稻秸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指数最高(0.808),稻秸麦秸均还田模式次之(0.716),麦秸还田模式最低(0.511);在稻秸麦秸均还田条件下,过量施氮降低稻田的综合效益,较推荐施氮处理综合效应指数降低0.195。因此,在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中,建议当地政府推广“麦季稻秸还田+推荐氮肥”(RN1)模式,这一模式的综合效益最高,能够兼顾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效益。

田昌[3](2019)在《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文中指出大量施用氮(N)肥会导致稻田N素损失。系统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N素收入和支出情况,及基于农田N素管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并对区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在湖南双季稻区通过长期定位田间试验,设置等N量控释尿素(1.0CRU)、控释尿素减N 10%(0.9CRU)、控释尿素减N 20%(0.8CRU)、控释尿素减N 30%(0.7CRU)以及普通尿素(U)和不施N肥对照(CK)等6个处理,于2016~2017年研究比较U与CRU减施下双季稻田N素收入、支出情况及收支特征分析,并计算稻田N素盈余数量。主要结果如下:1.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氮素吸收特征:U处理双季稻两季产量平均为11.52t·hm-2,N肥吸收利用率平均为20.93%。CRU的N素释放基本吻合水稻需N时期,施用CRU能显着提高双季稻成熟期N素累积和稻谷产量。CRU(1.0CRU、0.9CRU、0.8CRU、0.7CRU)处理双季稻两季产量2016和2017年分别为12.45~13.80 t·hm-2和12.14~12.94 t·hm-2,年平均产量以0.9CRU处理最高,为13.28 t·hm-2,显着高于1.0CRU、0.7CRU和U处理;0.8CRU处理次之,与0.9CRU处理差异不显着。水稻有效穗与稻谷产量呈显着正相关,CRU对晚稻增产效果优于早稻。CRU处理N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收获指数总体随N用量增加而降低,N肥吸收利用率平均为34.40%~40.05%,较U处理显着提高64.36%~91.36%,且0.9CRU、0.8CRU和0.7CRU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总体以0.8CRU和0.7CRU处理最高。因此,考虑产量和N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0.9CRU和0.8CRU为较合适氮肥管理方式。2.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气态损失特征:施基肥和分蘖肥后早稻NH3挥发发生在施肥后8~9 d内,峰值分别均于施肥后1~4 d出现;晚稻NH3挥发发生在施肥后6~9d内,峰值分别于施肥后2~3 d和3~4 d出现。受施肥方式影响,施分蘖肥NH3挥发损失率高于基肥;受气温和降雨影响,高温少雨有利于晚稻生长季稻田氨挥发排放。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NH3挥发总损失量(率)最高,两年平均为N 110.25 kg·hm-2(26.82%);CRU处理总计NH3挥发损失量(率)平均为N 58.10~77.69 kg·hm-2(15.74%~16.95%),且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与U处理相比,1.0CRU、0.9CRU、0.8CRU和0.7CRU处理NH3挥发损失总量分别显着减少29.53%、37.03%、42.25%和43.45%。晒田期是稻田N2O排放的最主要时期,双季稻生长季N2O排放总量以U处理最高,为3.01~3.23kg·hm-2,N2O损失率为0.49%~0.52%。施用CRU能明显降低N2O排放,且随CRU用量降低而减少。与U处理相比,0.9CRU、0.8CRU和0.7CRU处理双季稻生长季平均分别减排15.71%、20.99%和25.48%。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N素气态损失,经方程拟合得出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0.8CRU和0.9CRU处理为较理想CRU的N用量处理。3.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液态损失特征:稻田施肥初期出现N素径流和渗漏峰值,是防控N素液态损失关键时期;受降雨影响,早稻生长季稻田易发生径流事件,降雨强度将增加N素液态流失负荷;随CRU施用量减少,N素液态流失量(率)逐渐降低。施N处理径流水中以NH4+-N为主要形态,占TN 60%以上;早、晚稻生长季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率)两年平均分别为5.99 kg·hm-2(2.40%)和5.81 kg·hm-2(2.11%);CRU处理较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分别降低13.86%~35.39%和14.54%~34.34%。早、晚稻和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渗漏水TN淋失量(率)最高,两年平均分别达25.62 kg·hm-2(13.12%)、25.99 kg·hm-2(12.67%)及51.61 kg·hm-2(12.33%);双季稻生长季0.8CRU和0.7CRU处理TN渗漏淋失量两年平均分别为40.75和36.22kg·hm-2,较U处理显着降低21.04%和29.83%;综合考虑双季稻产量和减排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0.8CRU和0.9CRU处理可获得较高双季稻产量,且能明显降低双季稻田TN径流损失和渗漏淋失风险。4.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土壤氮素残留特征: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TN和NO3--N含量呈下降趋势,CRU合理施用能明显提高稻田0~20 cm土壤全N和NO3--N含量。土壤无机N残留量随CRU的N用量增加而增加,适量CRU能有效增加土壤无机N残留,CRU过量减施(如0.7CRU)则有消耗地力风险。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土壤N素残留,经方程拟合得出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0.8CRU和0.9CRU处理可获得较高双季稻产量和较理想稻田土壤无机N残留量。5.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生长季稻田氮素收支特征:在本研究区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因高量N肥投入使稻田整体N盈余,平均为N 53.26 kg·hm-2·a-1。化肥投入是稻田N素收入的主要来源;作物吸收是双季稻田N支出的主要方式,且气态损失中氨挥发、液态流失中渗漏淋失是也是其重要损失方式。CRU减量施用能有效提高植株养分吸收,减少田间养分流失,有效降低土壤N素盈余,且随N用量降低其土壤N素盈余量越少,且以0.8CRU和0.7CRU处理收支效果最佳。

慕亚芹[4](2017)在《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文中认为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施肥是增加农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肥料使用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习惯经验施肥转变为科学施肥,由只施氮肥转变为平衡施肥。这些转变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是植物营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肥料政策转变的佐证。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艺系,1950年转入化学系,1953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术委员。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多项研究成果或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或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朱兆良为线索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轨迹,这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壤化学肥料的科研、施肥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与成就,了解我国肥料政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兆良中小学接受的都是先进西式教育。1949年,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年大学生活让他养成了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195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到今天。期间,他经历专业与职业的磨合期,服从安排到古巴援建一年,还在泗阳做了几年农民。从197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土壤氮素,他用2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踏出别样的浪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院士,离不开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名师的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离不开朱兆良本人所拥有的独特内在气质。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减少其损失”。他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模式和同事主要围绕着作物高产及环境友好的总要求,研究土壤氮素转化与迁移,着力于作物(以水稻为主)高产中氮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术的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以“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作为宏观控制的基础,结合田块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的推荐作物适宜施氮量的建议;为追求氮素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在太湖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等地区系统研究农田作物系统化学氮肥的去向;他根据田间观测和文献数据总结得出:中国农田中氮肥的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较低、损失率较高,降低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率是提高其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减轻面源污染的着力点和关键。朱兆良积极推动植物营养学发展。组织编写《中国土壤氮素》、《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等专着。他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国情,于1986年与钦绳武同志合作,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建立独具特色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他两次组织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全国会议,朱兆良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还推荐学生和同事参加中外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朱兆良和国内外同行利用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3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的机会,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调查,加之多年科研工作中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深刻认识,他指出,造成中国地表水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其次才是农田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加,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约35%。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他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中国粮食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结构合理,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朱兆良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与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注意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分不开。对研究对象的热爱和坚持、本人的个性特征和植物营养学研究范式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朱兆良学术风格。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深入理论、简化技术,敢于挑战、创新,对象专一,广泛涉猎是朱兆良学术风格的主要内容。

乔中英,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季红娟,董明辉[5](2016)在《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粳稻颖花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指出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38和常规粳稻新品种(系)苏12-130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对不同穗型粳稻颖花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8∶2的基蘖肥、穗肥比相比,6∶4的基蘖肥、穗肥比显着提高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甬优1538在栽插密度16.5cm×30.0cm、苏12-130在栽插密度13.2cm×30.0cm条件下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增施穗肥显着降低每穗颖花退化数,增加每穗颖花现存数;随着栽插密度变小,甬优1538每穗枝梗数和颖花数分化和现存数显着增加,退化数显着降低,苏12-130显着增加每穗颖花现存数。不同处理的2个品种一次颖花分化及退化无显着差异,而二次颖花退化数和现存数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水平。着生在每穗下部的二次颖花分化与退化受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的影响较中部和上部大,增施穗肥和栽插增大密度变小使2个品种每穗总颖花现存数显着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中、下部二次颖花分化,并减少退化数。

吕伟生[6](2016)在《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水稻机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不明晰、配套的定量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因此,于20132015年在江西双季稻区,就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特征及叶龄模式参数、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及群体质量指标、安全生产季节安排、壮秧形态及技术指标、基本苗定量及行株距配置、氮肥合理运筹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双季机插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机插早稻主茎平均总叶片数N为10.712.2,叶数变幅1013,伸长节间数n均为4个,够苗叶龄为N-n+1。机插晚稻品种主茎平均总叶片数为14.415.2,叶数变幅1416,伸长节间数均为5个,够苗叶龄为N-n。高产类型机插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较高、穗型较大、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机插早稻生育期为110113 d,日产量7579 kg/hm2/d,每穗粒数115135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机插晚稻115120 d,日产量7882 kg/hm2/d,每穗粒数130150粒,千粒重2528 g。二、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群体总颖花量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结实率和千粒重方面则无显着差异,以较多的穗数和较大的穗型协同产出较高的总颖花量,同时保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双季机插稻高产的重要特征。高产群体表现为前期早发稳长,早稻在N-n+1叶龄期、晚稻在N-n叶龄期够苗,拔节期形成适宜的高峰苗数,具有较高的成穗率和有效穗;群体粒叶比协调,中后期吸肥力强,后期具有较高的LAI和物质生产量,全生育期物质生产量大;以适量的前期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为基础,着重提高中后期群体生长量,实现穗粒结构协调与源库协调,是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显着特点和基本规律。三、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在研究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的同时,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产量水平在9000 kg/hm2以上的双季机插稻群体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二次枝梗分化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定量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早稻:茎蘖数为340370万/hm2,LAI1.41.6,干物质量9201080 kg/hm2。晚稻:茎蘖数为345380万/hm2,LAI1.72.1,干物质量10501300 kg/hm2。2、二次枝梗分化期早稻:茎蘖数510575万/hm2,LAI 3.23.7,物质生产22002550 kg/hm2。晚稻:茎蘖数545635万/hm2,LAI4.85.4,物质生产40004400 kg/hm2。3、抽穗期早稻:有效穗335365万/hm2,成穗率60%以上,总颖花量4300048500万朵/hm2,LAI 6.26.7,颖花/叶0.680.77朵/cm2;干物质量82209420 kg/hm2。晚稻:有效穗335370万,成穗率55%以上,总颖花量4300050000万朵/hm2,LAI 6.57.4,颖花/叶0.630.72朵/cm2,干物质量1010011000 kg/hm2。4、成熟期早稻:LAI维持在3.54.0,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5650623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425014750 kg/hm2。晚稻:LAI维持在3.44.2,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62006500 kg/hm2,总干物质生产量1605016800 kg/hm2。四、双季机插稻定量栽培技术1、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近30年(1984—2013)江西早稻安全播种期和移栽期提前、晚稻安全齐穗期延迟不明显、成熟期显着推迟,双季安全生产季节显着延长,安全生产季节内温度明显升高、积温显着增加、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且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从生产的安全性和温光利用的高效性来看,当前气候变化总体有利于江西双季机插稻的发展。早稻机插育秧安全播种期:赣北3月23日、赣中3月21日、赣南3月16日;早稻安全移栽期:赣北4月20日、赣中4月16日、赣南4月13日;晚稻安全齐穗期:赣北9月14日,赣中9月15日,赣南9月20日;晚稻安全成熟期:赣北10月22日,赣中10月25日,赣南10月31日。2、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在基质旱育秧条件下,合理播种密度、适龄机插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早稻机插秧龄宜控制24d(叶龄3.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杂交稻2.02.5粒/cm2、常规稻2.53.0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03.6叶,苗高1417cm,茎基宽2.7mm以上,白根数9条以上,单株干重30mg以上,壮秧指数5.0以上,成苗率75%以上,大田分蘖缺位杂交稻2.0以下、常规稻2.7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7条以上。晚稻机插秧龄宜控制在21d(叶龄4.5左右)以内,播种密度约2粒/cm2,对应的壮秧指标为:叶龄3.54.5叶,苗高1518cm,茎基宽3.2mm以上,白根数13条以上,单株干重40mg以上,壮秧指数9.0以上,成苗率80%以上,大田分蘖缺位0.8以下,单株大田发根数13条以上。3、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与传统“9寸”插秧机相比,采用高速乘坐式“7寸”窄行距插秧机有利于获取较多的有效穗数和较高的总颖花量而实现高产;在行距25cm条件下,早稻株距以1214cm为宜,晚稻株距以14cm为宜。机插早稻一次分蘖主要发生在主茎第36叶位,第4、5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发生较少,以1/3、2/3、1/4为主,但均不能成穗;单株分蘖成穗数杂交稻约3.1个,常规稻约2.2个。机插晚稻一次分蘖集中在主茎第37叶位,第36叶位为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二次分蘖在3/05/0上均有发生,但成穗1/3和1/4为主;主要依靠一次分蘖成穗,二次分蘖成穗较少;单株分蘖成穗数4.5个左右。早稻在34叶期移栽,杂交稻bn为1.71.8,a为-1.2-1.1,r约0.75,常规稻bn为2.52.7,a为-1.3-1.1,r约0.7;晚稻在4叶1心期移栽,bn=0.70.8,a=0.50.6,r=0.790.83。机插早、晚稻主茎及优势蘖位穗部性状较好,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对群体产量贡献大。根据基本苗公式及参数计算出的基本苗处理基本达到预期穗数,且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验证了公式及其参数适合于双季机插稻基本苗的计算。4、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适量施氮可同步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扩大群体库容量,机插早、晚稻分别在施氮量为180 kg/hm2和195 kg/hm2时即可达到较高产量,同时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着影响,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早稻8﹕2至7﹕3、晚稻7﹕3,移栽后7 d+倒2叶抽出期追施氮肥,有利于分蘖成穗,中后期维持较高的LAI和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协调,穗数充足、穗型较大、总颖花量高,并同步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

安宁[7](2015)在《我国水稻高产高效的实现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60%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而近些年,由于我国水稻单产增加缓慢,部分地区出现产量增长停滞的现象,因此,未来我国的水稻产量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而更大的挑战是:如何在现有甚至减少的种植面积下大幅度提高单产,同时提高养分资源(尤其是氮效率),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以我国南方的早稻和晚稻,长江流域的单季稻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间试验和文献数据,重点研究了稻作类型、土壤基础地力以及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产量差和氮肥效率差、水稻生长季节温室气体排放(CH4和N2O)以及这两个气体的全球净增温潜势值(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交互影响作用,进一步将田间尺度的研究结果外推到国家尺度,评价不同发展策略对稻作系统的总产量,氮肥总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前生产条件下,南方双季稻的总氮素(包括化学氮肥、有机肥、湿沉降、灌溉氮和生物固氮)投入平均为443.5kg N ha-1,南方单季稻和北方寒地水稻分别平均为297.0kg N ha-1和215.3kg N ha-1。不同稻作类型的化学氮肥投入量占总氮素投入的百分比分别为南方双季稻75.0%,南方单季稻68.2%和北方寒地水稻69.7%;作物吸收来自化学氮肥的氮素和氮肥环境损失率分别为:南方双季稻34.8%和32.1%、南方单季稻43.4%和33.5%、寒地水稻42.1%和36.3%;各稻作类型的化学氮肥土壤残留率分别为:南方双季稻33.1%、南方单季稻23.1%和北方寒地水稻21.7%;我国主要稻作类型的稻田土壤基础地力分布不同。南方早稻和晚稻低、中、高的土壤基础地力等级的稻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1.5%和21.3%、57.8%和65.6%、20.7%和13.1%;长江流域的单季稻低、中、高的土壤基础地力等级的面积分别占总的单季稻面积的16.7%、76.2%和7.1%。(2)我国稻作体系农民地块的产量(产量差)和氮肥效率(效率差)存在较大的差异。稻田土壤基础地力、最佳作物管理技术和气候条件对于不同产量水平农民地块的产量差和效率差的贡献不同:土壤基础地力可以解释三种稻作类型的高、中、低农民地块的产量差和效率差分别为19.4%和43.0%、26.6%和44.2%、36.4%和51.3%;而最佳作物管理技术则分别为47.7%和36.9%、35.9%和37.4%、30.5%和39.2%;气候条件、没有考虑的技术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可能主要决定不能被土壤基础地力和管理技术解释的产量差和效率差部分。农民地块的产量越低,土壤基础地力对产量的影响越大,而土壤基础地力对不同农民地块条件下的效率差影响不明显。(3)土壤基础地力、作物管理技术以及稻作类型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复杂的交互影响作用。尽管最佳作物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优化氮肥,节水灌溉和增加栽插密度)增加N2O的排放,但是最佳作物管理技术也显着减少CH4排放,因此最佳作物管理技术能比农民传统技术减少GWP和GHGI;随着稻田基础地力的增加,GWP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但是,GHGI随土壤基础地力的增加表现出显着降低的趋势。CH4、GWP和GHGI在稻作类型之间,表现出类似的趋势:晚稻>早稻>单季稻(4)未来我国水稻体系的农学和环境效应取决于农业发展策略的选择。与农民传统技术相比,采用最佳作物管理模式,水稻总产量增加1692万吨(10.0%),氮肥总消费量和水稻生长季节温室气体(CH4和N2O)的总排放量分别减少96万吨(20.0%)和14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8.7%)。采用目前农民传统技术,将中低土壤基础地力增加1500kg ha-1,可以实现水稻总产量增加1605万吨(9.5%)和氮肥总消费量减少1万吨(0.1%),但是温室气体将增加25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5%);采用最佳作物管理技术和中低土壤基础地力增加1500kg ha-1的策略,可以实现水稻总产量增加18.1%,基本满足2030年我国对水稻生产的需求,同时氮肥总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效应分别减少22.1%和7.3%。不同稻作类型对于水稻体系总产量和环境效应的贡献不同,无论在何种情景模式下,单季稻对水稻总产量的提高做出主要的贡献,而双季稻特别是晚稻,则对温室气体减排有更大的贡献。

张艺[8](2015)在《我国稻作技术演变对水稻单产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作物,在全球变暖、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多重挑战下,水稻单产持续稳定增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稻田是温室气体CH4的主要来源,约占全球农业总排放的30%。CH4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在空气中的增温效应是CO2的25倍。已有研究表明,水稻增产与稻田减排在理论上可兼顾,关键在于建立适合水稻健康生长的水稻栽培技术和稻作模式。因此,研究并推广应用水稻增产和稻田减排协同的稻作新技术,符合国家重大现实需求和战略方向,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至今已有的关于稻作技术的研究,大多仅关注某一稻作技术对水稻产量或者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单方面的影响,对于稻作技术如何协调增产与减排的综合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我国三大稻作系统(北方单季稻作系统、中部水旱轮作系统以及南方双季稻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技术调研、历史资料统计、田间试验和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我国稻作技术演变对水稻生产力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重点研究近50年来水稻品种特性改良、育秧技术变化、栽培技术改进等稻作技术演变对水稻单产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同时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从水稻产量角度定量研究了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强度对稻作技术的响应,综合评价了稻作技术的增产减排潜力及技术方向,拟为我国创建气候智慧型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1970s-2010s间我国水稻品种更新加快,同时育秧方式、栽插技术、灌溉方式以及施肥方式等主要稻作技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水稻育秧方式由传统水育秧向旱育秧和湿润育秧转变,且随着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未来工厂化育秧方式的比例会逐渐加大。北方单季稻作区旱育秧技术应用最为普及,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至今,旱育秧已成主导育秧方式。到2010年,工厂育秧的比例已达到11.7%。在今后10年,工厂育秧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在2020年可达到30%左右。中部水旱轮作区和南方双季稻作区育秧方式出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传统水育秧比例逐渐降低,2010年湿润育秧比例最高,其次为旱育秧。我国水稻栽插技术总体趋势是人工插秧比例不断减少,水旱直播、机插秧以及人工抛秧比例不断增加。到2010年,人工抛秧比例已达到24%,机插秧比例约达到11%,水旱直播约占10%,人工插秧已下降到55%。在今后10年,人工插秧比例会继续下降到35%左右,机插秧比例可能会增加到30%左右。在上世纪70年代,长期淹灌占94%,到2010年已下降到16%。间歇灌溉比例增加到81%,是当前水稻最主要的灌溉方式。全国来看,氮肥施用以复合肥和尿素为主,其次为碳按。1998年以来,碳铵施用量由40%降低至2010年的20%,而尿素施用量不断上升,2011年占施氮总量的75%,未来尿素和复合肥的施用比例将会继续增加。2.1960s-2000s间我国主要稻区水稻品种演变过程显着增加了水稻产量,同时有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趋势。稻田甲烷排放变化的趋势与品种演变过程中生物量与产量的变化没有显着相关性。茎叶等地上部分间接影响CH4生产,对排放影响不显着。三个主要稻作系统的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差异明显,其中以双季稻作系统的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最高。上世纪六十年代水旱轮作系统的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高于单季稻作系统,但是这两个稻作系统现代品种的单位产量排放强度基本相似。各稻作系统中,现代品种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都低于老品种。3.我国三大稻作系统中,水育秧方式的甲烷排放量都显着高于湿润育秧和旱育秧方式。水旱轮作系统和双季稻的早、晚稻系统湿润育秧方式的CH4排放量分别比水育秧方式降低了74.2%、72.1%和49.6%,旱育秧方式则分别比水育秧方式降低了92.0%、99.0%和78.6%。北方单季稻作系统中旱育秧方式的CH4排放量比水育秧方式降低了99.2%。但是,相对于水育秧方式,湿润育秧与旱育秧增加了秧田N2O的排放。综合CH4和N2O两种温室气体,湿润育秧与旱育秧方式均显着降低了各稻作区全球增温潜势(GWP)。此外,结合各稻作区育秧技术的调研数据,本研究还估算了不同育秧技术情景下中国秧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结果显示2012年水稻秧田的实际温室气体排放量为956.66×103t CO2 eq,而水育秧情景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242.59×103 t CO2eq。4.我国水肥管理和稻作模式转变等措施可以有效协调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间歇灌溉可以显着降低CH4排放并且增加水稻产量,这一技术能够显着降低59%单位产量GWP。施用氮肥(50-300 kg N ha-1)显着提高水稻产量,些微增加了CH4和N2O的全球增温潜势(GWP),最终显着降低了单位产量GWP。与未施肥相比,单位产量GWP在施肥水平为150-200 kg ha-1时下降最为明显,达37%。施用沼渣对单位产量GWP没有显着影响,而施用堆肥和秸秆还田则分别显着增加54%和154%的单位产量GWP。我国主要稻作系统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的顺序如下:双季稻作系统(1188.9 kg CO2 eq Mg-1)>水旱轮作系统(777.0 kg CO2 eq Mg-1)>单季稻作系统(346.7 kg CO2 eq Mg-1)。5.1970s-2010s间我国水稻生产的碳足迹变化为:空间尺度的碳足迹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产量尺度的碳足迹呈现下降的趋势.近50年来水稻生产过程中物质投入的间接碳排放增加了 115%,稻田温室气体直接碳排放降低了 28%,综合看来,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基于空间尺度的碳足迹增加了 12%;与此同时,水稻产量增加了37%,从而降低了基于产量尺度的水稻生产的碳足迹。水稻产生的碳足迹的组成中,物质投入所占比重逐年增大,由1970s的28.2%增加至2010s的54.1%;相对地,温室气体排放所占比重逐渐减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69.7%降低至2010年的45.6%。预计到2030年我国水稻生产空间尺度碳足迹将会继续增大,而品种、育秧方式、灌溉和施肥技术等增产减排相协调的稻作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增加水稻产量的情景下,降低36.3%-57.4%单位产量的直接碳排放强度。

李新艳,李恒鹏,杨桂山,张欢[9](2014)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及其对地表水土环境的影响》文中指出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近60a来,江苏太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种植制度从偏重粮食生产转向粮经作物协调发展,用地作物增多而养地作物减少,作物品种经历了改进与优化过程,作物熟制经历了从"双三制"恢复到两熟制。施肥种类从有机肥为主转变为完全施用化肥,氮磷钾肥投入比例从长期严重失调发展到逐渐趋于协调。在总结近60a来江苏太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对地表水土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研究方向。

刘文祥[10](2013)在《适应区域气候变化的双季稻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气候环境的变化对水稻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明确区域气候变化特点和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群体调控技术研究很有必要。本研究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50个气象台站近50年的双季早晚稻各生育时期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同氮肥水平(NO-施纯氮0kg/hm2; N90-施纯氮90kg/hm2;N135-施纯氮135kg/hm2; N180-施纯氮180kg/hm2; N225-施纯氮225kg/hm2)、密度(D45-每公顷移栽45万穴;D30-每公顷移栽45万穴;D22-每公顷移栽45万穴;D16-每公顷移栽45万穴)和每穴栽插苗数(B1-每穴1粒谷苗;B2-每穴2粒谷苗;B3-每穴3粒谷苗;B4-每穴4粒谷苗)两两组配调控群体,并通过对三种调控措施作用效果的研究,最终形成早晚稻不同群体调控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双季早晚稻适应气候变化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托。得到结论如下:1、探明了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晚稻各生育时期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该地区早稻生长期内各生育期的平均温度、平均日最高温度、平均日最低温度、大于10℃积温等农业气侯资源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其中移栽返青分蘖期的平均温度、平均日最高温度、平均日最低温度等增幅最大,平均增温速率分别达1.05℃、1.34℃、0.84℃/10a;大于10℃积温平均增幅最明显的也是移栽返青分蘖期,增温速率为35.48℃/10a,其次是播种育秧期,为26.48℃/10a;移栽返青分蘖期的日照时数表现为增加,其它时期均减少;降水变化趋势除播种育秧期、移栽返青分蘖期下降外,其它时期均略有增加,而生殖生长期降水量的增加不利于灌浆结实。晚稻生长期内温度变化趋势为持续升高,抽穗期的平均温度、平均日最高温度、平均日最低温度的平均增速分别为0.42、0.34、0.57℃/10a,灌浆成熟期的平均温度、平均日最高温度、平均日最低温度的平均增幅分别为0.44、0.48、0.46℃/10a;晚稻播种育秧期、移栽返青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以及灌浆成熟期的日照时数均下降,其下降速率依次为:-14.86、-31.43、-31.08、-5.16、-7.87/10a;晚稻生长期内降水量除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为减少外其它时期均增加,其气候倾向率依次为:3.76、21.56、6.76、-5.22、-18.40mm/10a,气候变化对晚稻的不利主要表现在群体构建的关键时期—移栽返青分蘖期和孕穗期的低温、寡照和降水偏多。因此,该区域气候变化对早稻是利大于弊,对晚稻而言则表现为制约其高产潜力的发挥。2、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数调控能提高区域双季早晚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早稻剑叶光合速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栽插苗数单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表现为:B3>B4>B2;D45B3处理的剑叶光合速率、冠层叶片SPAD值、冠层太阳光截获率均高于其它处理。晚稻剑叶光合速率则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不同栽插苗数处理表现为:B2>B1>B3,密度和在栽插苗数互作以D22B2处理的光合速率最高;晚稻冠层叶片SPAD值随密度、栽插苗数的增加均会降低,群体冠层太阳光截获率以D22B2最高。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数调控对早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为:早稻不同密度处理的产量关系为D30>D45>D22,晚稻各密度处理产量依次为D22>D30>D16;早晚稻产量都跟栽插苗数呈单峰曲线关系,早晚稻分别是B3、B2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早稻在移栽密度33×104穴/hm2的基础上配合每穴3个栽插苗数,晚稻在移栽密度为26×104穴/hm2的基础上搭配每穴1个载插苗数能发挥高产潜力,获得高产。3、氮密调控对区域气候变化下的双季稻群体、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明显效果不同氮肥水平的早稻叶面积指数在生长后期N135处理最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会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栽插密度对早稻冠层截获率的影响表现为D30最高;氮肥用量和密度对早稻穗粒数、结实率影响不大,对有效穗和千粒重影响较大;氮肥和密度互作对有效穗影响达显着水平;施氮水平为135kg/m2时早稻产量最高,其次是施氮量180kg/hm2的处理。晚稻冠层光能截获是N180处理的要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密度处理以D22处理最高;不同氮肥水平的剑叶光合速率则以N180处理最高。氮肥对晚稻有效穗和穗粒数影响较大;晚稻有效穗数随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每穗粒数却与之相反;氮肥对晚稻产量的影响以施氮量为180kg/hm2最高;密度水平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D30最高,D16最低,表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区域气候变化下,双季早稻在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36.60×104穴/hm2和141.20kg/hm2,可获最高为10359.30kg/m2;晚稻在氮肥水平为190.30kg/hm2,移栽密度为23.60×104穴/hm2时,可获得最高产。4、区域气候变化下氮肥和栽插苗数对双季稻有明显调控效果早稻叶面积指数随栽插苗数的增加而增加,孕穗期每穴3个栽插苗数处理的叶面积指数要比2个栽插苗数处理的高0.3;不同氮肥水平在齐穗期以前是N135处理最高,齐穗后N180处理最高;早稻冠层光能截获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栽插苗数对冠层光能截获的影响效果为B3>B2。晚稻群体叶面积指数则随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栽插苗数处理间的叶面积指数为B2大于B1。早晚稻有效穗均随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每穗粒数与氮肥水平间却呈单峰曲线关系;氮肥和栽插苗数互作对每穗粒数的影响,早稻为N135B3最高,晚稻则是N180B1最高。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的早稻产量以N135最高,其次是N180;早稻不同栽插苗数处理的产量表现为B3>B2。晚稻产量以N180处理最高,但N135的产量反而比N225的高;每穴1个栽插苗数的产量要大于2个栽插苗数处理的;氮肥和栽插苗数互作则是N180B1的产量最高,NOB1最低。5、提出了适应区域气候变化的双季早晚稻不同群体调控技术体系根据区域双季早晚稻各生育时期气候变化的差异,提出了适应区域气候变化的双季早晚稻不同群体调控技术体系:双季早晚稻的氮肥施用量分别在141.20-145.20、184.70-190.30kg/hm2之间,移栽密度分别为33.40×104-36.60×104、23.60×104-25.80×104穴/hm2之间,早晚稻分别搭配每穴栽插3、1粒谷苗,是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

二、江苏太湖地区前季稻栽插方式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太湖地区前季稻栽插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1.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1.1.2 江苏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1.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2.1 床土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2.2 壮秧剂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2.3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1.3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茎蘖动态、分蘖成穗的影响
        1.3.1 基质、壮秧剂的影响
        1.3.2 播种量、秧龄的影响
        1.3.3 密度的影响
        1.3.4 施氮量的影响
    1.4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库形成的影响
        1.4.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的影响
        1.4.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库的影响
    1.5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的影响
    1.6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性状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1.6.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的影响
        1.6.2 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1.7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7.1 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7.2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7.3 施肥时期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7.4 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8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8.1 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1.8.2 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1.8.3 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1.8.4 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1.9 江苏省机插水稻生产和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1.9.1 生产现状分析
        1.9.2 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材料培育
        2.2.1 壮秧剂比较试验
        2.2.2 播种量试验
        2.2.3 秧田期施肥试验
        2.2.4 秧龄试验
        2.2.5 每穴栽插苗数试验
        2.2.6 施氮量试验
        2.2.7 分蘖肥试验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3.1 秧苗素质的测定
        2.3.2 茎蘖数的调查
        2.3.3 各器官干物重及叶面积的测定
        2.3.4 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2.3.5 各器官含氮率的测定
        2.3.6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测定
        2.3.7 稻米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测定
        2.3.8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壮秧剂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1.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3.1.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3.1.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1.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3.1.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3.1.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2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2.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3.2.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3.2.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2.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3.2.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3.2.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3 秧田期施肥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3.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3.3.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3.3.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3.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3.3.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3.3.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4 秧龄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4.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3.4.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3.4.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4.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3.4.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3.4.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5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5.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3.5.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5.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3.5.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3.5.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6 施氮量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6.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3.6.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6.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3.6.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3.6.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7 分蘖肥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3.7.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3.7.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7.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3.7.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3.7.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7.6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8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秧田期处理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等性状的影响
        4.1.1 壮秧剂比较试验
        4.1.2 播种量试验
        4.1.3 秧田期施肥试验
        4.1.4 秧龄试验
    4.2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3 施氮量试验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4 不同秧苗素质、分蘖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稻米品质、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秸秆资源及利用方式分析
    1.2 秸秆还田的产量效应
    1.3 秸秆还田的生态环境效应
        1.3.1 秸秆还田和土壤培肥
        1.3.2 秸秆还田和农田氮磷养分流失
        1.3.3 秸秆还田和稻田温室气体
        1.3.4 秸秆还田和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1.3.5 秸秆还田和农田病虫草害
    1.4 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
    1.5 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农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标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麦秸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2.2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2.2.3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2.2.4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2.2.5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氮肥土壤残留量的影响
        2.2.6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稻田氮肥总损失量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麦周年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产量测定
        3.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小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3.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秸秆利用率的影响
        3.2.3 秸秆还田模式对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3.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收益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4.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2.2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2.3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4.2.4 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C/N比的影响
        4.2.5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氮磷径流风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5.1.3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5.2.2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田面水磷素浓度的影响
        5.2.3 秸秆还田模式对麦季径流水氮磷浓度的影响
        5.2.4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气样采集和测定
        6.1.3 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计算
        6.1.4 土壤分析和水稻产量测定
        6.1.5 数据计算与统计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6.2.2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6.2.3 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4 稻秸麦秸均还田下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6.2.5 秸秆还田模式和施氮量对稻季CH_4和N_2O温室效应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7.1.4 数据计算与统计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7.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中DOC的影响
        7.2.3 秸秆还田对土壤溶液pH和Eh的影响
        7.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pH的影响
        7.2.5 秸秆还田对土壤渗漏水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2.6 秸秆还田对水稻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7.2.7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秸秆还田模式综合效应评价
    8.1 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秸秆还田模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和正向化处理
        8.2.2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8.2.3 秸秆还田模式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8.2.4 秸秆还田模式的综合效应评价
    8.3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田系统氮素收支平衡研究
        1.2.2 氮素收入
        1.2.3 氮素支出
        1.2.4 控释氮肥对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
    1.3 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氮素吸收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2 供试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5 计算公式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控释尿素氮素养分释放和水稻吸氮特征
        2.3.2 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3.3 双季稻植株氮含量和地上部氮素累积量
        2.3.4 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
        2.3.5 早、晚稻控释尿素氮用量与稻谷产量、氮肥利用率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稻谷产量的影响
        2.4.2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2.4.3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气态损失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4 计算公式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水稻生长期温度和降雨量
        3.3.2 双季稻田氨挥发损失
        3.3.3 双季稻田N_2O损失
    3.4 讨论
        3.4.1 控释尿素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2 控释尿素用量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3 控释尿素对双季稻NH_3挥发速率及损失周期的影响
        3.4.4 施肥方式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5 气候条件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6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液态损失特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4.2.2 供试材料
        4.2.3 试验设计
        4.2.4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4.2.5 计算公式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降雨量
        4.3.2 氮素径流损失
        4.3.3 氮素渗漏损失
    4.4 讨论
        4.4.1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径流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4.4.2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4.4.3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氮渗漏淋失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土壤残留特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供试材料
        5.2.3 试验地基本情况
        5.2.4 试验设计
        5.2.5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5.2.6 计算公式
        5.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收获期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及分布
        5.3.2 收获期土壤全氮、无机氮的残留量
        5.3.3 双季稻田无机氮残留量与稻谷产量、控释尿素施氮量的关系
    5.4 讨论
        5.4.1 施肥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4.2 控释肥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4.3 控释肥减量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4.4 控释肥对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双季稻田氮素养分循环与收支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6.2.2 供试材料
        6.2.3 试验设计
        6.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5 计算公式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稻田系统氮素输入特征
        6.3.2 稻田系统氮素支出特征
        6.3.3 稻田系统无机氮收支平衡特征
        6.3.4 稻田系统总氮收支平衡特征
    6.4 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创新点与展望
    7.1 创新点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朱兆良求学及工作经历简介
    第一节 求学之路
        一、小学被迫学习日语
        二、中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职业学校苦练技术
        四、大学时期专攻化学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一、入职土壤研究所
        二、援建古巴科学院
        三、安家淮阴南园大队
        四、潜心科学研究
        五、积极参政议政
    小结
第二章 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研究
    第一节 农民丰产施肥经验研究
        一、学习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二、研究丰产施肥的科学规律
    第二节 熟制改革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一、调查与研究熟制改革后土壤肥料问题
        二、测试水稻全生育期非共生固氮量
        三、研究推荐适宜施氮量方法
    第三节 农田系统化学氮肥迁移研究
        一、太湖地区稻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二、黄淮海平原潮土化肥经济施用研究
        三、农田化学氮肥损失途径的定量研究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一、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新矛盾
        二、农田氮肥行为与高效利用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朱兆良对治理农业污染研究
    第一节 考察与分析农业污染现状
        一、考察农业污染现状
        二、分析农业污染产生原因
    第二节 探寻与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一、精准定位中国农业污染治理难点
        二、总结国际控制农业污染经验
        三、提出治理农业污染建议
        四、朱兆良的环保理念
    小结
第四章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发现与认识粮食安全危机问题
        一、粮食安全内涵演变
        二、朱兆良对粮食安全危机根源认识
        三、朱兆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学术思考
        一、粮食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二、粮食的供给问题
        三、粮食的品质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朱兆良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一、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
        二、筹建及带领学术课题组
        三、建立新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第二节 编写学术专着
        一、主编《中国土壤氮素》
        二、主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第三节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一、国内学术交流
        二、国际学术交流
    小结
第六章 朱兆良科学贡献与学术风格
    第一节 朱兆良主要的科学贡献
        一、学术研究贡献
        二、经济及社会效益贡献
    第二节 学术风格研究
        一、学术风格形成原因
        二、学术风格构成内容
    第三节 朱兆良学术成功因素分析
        一、家庭的影响
        二、李庆逵的引领
        三、于天仁等重要他人的帮助
        四、个人才智品德与兴趣爱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朱兆良的学习、工作简历及所获奖励
附录二: 《南京宣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5)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粳稻颖花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与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对枝梗与颖花分化和退化的影响
    2.3 不同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对每穗一、二次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影响
    2.4 不同氮肥运筹和栽插密度对不同部位二次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氮肥运筹对粳稻颖花形成的影响及生理原因
    3.2 栽插密度对粳稻颖花形成的影响及生理原因

(6)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1 水稻叶龄模式
        2.2 水稻群体质量
        2.3 栽培技术定量
        2.3.1 适宜播期的确定
        2.3.1.1 最佳抽穗结实期
        2.3.1.2 安全生产季节
        2.3.2 育秧技术的定量
        2.3.2.1 壮秧标准
        2.3.2.2 适宜播量
        2.3.2.3 机插育秧
        2.3.3 基本苗数的定量
        2.3.3.1 基本苗公式的建立
        2.3.3.2 基本苗公式的应用
        2.3.4 施肥技术的定量
        2.3.4.1 定量施肥技术
        2.3.4.2 氮肥的精确定量
        2.3.5 灌溉技术的定量
        2.3.5.1 节水灌溉技术
        2.3.5.2 精确灌溉技术
    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龄模式参数
        2.2 产量及产量构成
        2.2.1 机插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2.2 机插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2.2 分蘖特性
        2.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2.2.4 LAI及粒叶比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品种的叶龄模式参数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3.3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3.4 双季机插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4 小结
第三章 双季机插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构成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与测定方法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1.1 早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1.2 晚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2 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2.2.1 不同产量水平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2.2.2 不同产量水平间穗数、粒数与总颖花量的关系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特点及协同规律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穗粒结构特征
    4 小结
第四章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的共性规律及定量化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育秧基质试验
        1.2.2 播种量试验
        1.2.3 秧龄试验
        1.2.4 行株距配置试验
        1.2.5 氮肥运筹试验
        1.2.6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验证试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蘖动态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3.3 植株含氮率
        1.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类型划分
        2.2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2.2.1 分蘖成穗特征
        2.2.2 LAI动态与粒叶比
        2.2.3 氮素吸收与干物质生产特点
        2.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2.3.1 有效分蘖临界期
        2.3.1.1 茎蘖数
        2.3.1.2 LAI
        2.3.1.3 干物质量
        2.3.2 二次枝梗分化期
        2.3.1.1 茎蘖数
        2.3.1.2 LAI
        2.3.1.3 干物质量
        2.3.3 抽穗期
        2.3.3.1 有效穗及成穗率
        2.3.3.2 总颖花量
        2.3.3.3 LAI及粒叶比
        2.3.3.4 干物质量
        2.3.4 成熟期
        2.3.4.1 LAI
        2.3.4.2 抽穗后干物质生产量及总干物质量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的共性规律
        3.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的定量指标
    4 小结
第五章 江西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计算方法
        1.2.1 安全日期
        1.2.2 各保证率的安全日期
        1.2.3 双季安全生产季节天数
        1.2.4 气候变化倾向率
        1.2.5 温光资源特征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生产日期及其变化
        2.1.1 早稻安全播种期
        2.1.2 早稻安全移栽期
        2.1.3 晚稻安全齐穗期
        2.1.4 晚稻安全成熟期
        2.2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其变化
        2.3 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的温光资源及其变化
        2.3.1 热量资源
        2.3.2 光照资源
        2.4 双季稻实际生产日期
        2.5 双季稻安全生产日期
    3 讨论
        3.1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安全生产季节及温光资源的影响
        3.2 晚稻安全齐穗临界温度
        3.3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轻型种植方式的意义
    4 小结
第六章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成苗率
        1.2.2 秧苗形态
        1.2.3 秧苗田间发根力
        1.2.4 秧苗大田分蘖缺位
        1.2.5 机插质量
        1.2.6 产量及产量构成
        1.3 相关指标计算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1.1 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1.2 育秧基质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1.3 育秧基质对产量的影响
        2.2 秧龄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2.1 秧龄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2.2 秧龄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2.3 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2.3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2.3.1 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3.2 播种密度对秧苗鞘叶配置的影响
        2.3.3 播种密度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2.3.4 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2.4 机插壮秧指标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育秧基质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播种密度
        3.3 双季机插稻适宜的移栽秧龄
        3.4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4 小结
第七章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及行株距配置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机插行株距配置试验
        1.1.2 机插基本苗公式参数研究试验
        1.2 调查与测定方法
        1.2.1 分蘖发生及成穗状况调查
        1.2.2 茎蘖动态调查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插行株距配置对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2.2 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特性
        2.2.1 分蘖发生叶位及发生率
        2.2.2 分蘖成穗叶位及成穗率
        2.2.3 成穗茎蘖组成及其对群体产量的贡献
        2.2.4 成穗茎蘖的穗部性状
        2.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的确定及验证
        2.3.1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确定
        2.3.2 基本苗公式及参数的验证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
        3.2 双季机插稻茎蘖穗对产量的贡献
        3.3 双季机插稻基本苗公式参数
        3.4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
    4 小结
第八章 氮肥运筹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茎蘖动态
        1.2.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2.3 植株含氮率
        1.2.4 产量及产量构成
        1.3 相关指标计算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1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2 施氮量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1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2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2.2.3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LAI及粒叶比的影响
        2.2.4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2.2.5 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对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量
        3.2 双季机插稻适宜施氮比例及追氮时期
        3.3 双季机插稻氮素吸收利用问题
    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果
        1.1 双季机插稻叶龄模式参数及高产品种特征
        1.2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
        1.3 双季机插稻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时期定量指标
        1.4 双季机插稻安全生产期
        1.5 双季机插稻壮秧指标
        1.6 双季机插稻适宜行株距配置及基本苗公式参数
        1.7 双季机插稻氮肥运筹技术
    2 本研究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我国水稻高产高效的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目录
附表目录
符号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
        1.1.2 我国水稻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限制因素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田氮平衡
        1.2.2 稻田与温室气体排放
        1.2.3 水稻产量潜力和产量差
        1.2.4 土壤基础地力对水稻高产高效的影响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主要稻作类型的氮输入、氮肥去向和土壤基础地力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水稻类型
        2.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分析
        2.3.1 氮肥的作物吸收估算
        2.3.2 氮肥的环境损失
        2.3.3 氮肥的土壤残留
        2.3.4 氮肥利用率
        2.3.5 加权平均值
        2.3.6 主要稻作类型土壤基础地力分布
    2.4 结果
        2.4.1 我国主要稻作类型的氮输入
        2.4.2 我国主要稻作类型的氮肥去向
        2.4.3 我国主要稻作类型的氮平衡
        2.4.4 我国主要稻作类型的土壤氮基础地力状况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水稻产量差与效率差的变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稻作类型
        3.2.2 产量差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化评价框架
        3.2.3 可获得效率与效率差定义与影响因素评价
        3.2.4 田间试验
        3.2.5 文献收集
        3.2.6 数据处理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主要稻作类型农民地块间的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变异
        3.3.2 主要稻作类型农民地块间产量差与效率差的变异
        3.3.3 作物管理技术、土壤基础地力和气候条件对主要稻作类型水稻产量差的贡献
        3.3.4 管理技术、土壤基础地力和气候条件对主要稻作类型氮肥效率差的贡献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作物管理技术和土壤基础地力对稻作体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稻作类型
        4.2.2 田间试验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水稻施氮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4.3.2 稻田土壤基础地力、稻作类型和作物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的交互作用
        4.3.3 稻田土壤基础地力、稻作类型和作物管理技术对氧化亚氮、甲烷和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交互作用
        4.3.4 最佳作物管理技术的增产、减氮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应
    4.4 讨论
        4.4.1 作物管理技术与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
        4.4.2 土壤基础地力与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
        4.4.3 不同稻作类型与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
        4.4.4 比较本研究与其他相关研究的氧化亚氮排放因子和甲烷排放量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发展策略下我国水稻总产、氮肥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稻作类型
        5.2.2 田间试验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稻作类型在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水稻总产量和氮肥总消费量
        5.3.2 不同稻作类型在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
        5.3.3 水稻体系在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水稻总产、氮肥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
    5.4 讨论
        5.4.1 满足我国未来对水稻生产的需求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需将采纳最佳作物管理技术与提升土壤基础地力相结合
        5.4.2 不同稻作类型在水稻增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潜力
    5.5 小结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综合讨论
        6.1.1 作物管理技术和土壤基础地力对不同稻作类型水稻产量、产量差和效率差的影响
        6.1.2 作物管理技术和土壤基础地力对不同稻作类型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6.1.3 不同情景模式下,我国水稻的总产量、氮肥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
        6.1.4 通过最佳作物管理技术与提升土壤基础地力结合实现增加水稻生产需求和减少温室气体的可行性
        6.1.5 本研究的不确定性
    6.2 主要结论
    6.3 研究特色与创新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我国稻作技术演变对水稻单产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作技术发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2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稻作技术变化的响应
        1.2.3 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1.2.4 新型稻作模式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区域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我国主要稻区稻作技术演变特征与发展趋势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0 水稻品种演变及发展趋势
        2.3.1 水稻育秧技术演变及发展趋势
        2.3.2 水稻栽插技术演变及发展趋势
        2.3.3 水稻灌溉方式演变及发展趋势
        2.3.4 水稻氮肥施用演变及发展趋势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水稻品种演变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材料及处理
        3.2.3 测定项目
        3.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品种演变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3.3.2 品种演变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3.3 水稻品种演变的综合温室效应比较
        3.3.4 水稻品种演变对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3.3.5 水稻品种植株性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水稻品种与温室气体排放
        3.4.2 水稻品种的协调方向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稻育秧技术对秧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材料及处理
        4.2.3 测定项目
        4.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CH_4排放的差异
        4.3.2 N_2O排放的差异
        4.3.3 综合温室效应的差异
        4.3.4 水稻秧田温室气体排放及育秧技术转变的减排效果
    4.4 讨论
        4.4.1 水稻育秧方式与温室气体排放
        4.4.2 水稻育秧方式的综合评价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水肥管理等措施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1 前言
    5.2 Meta-analysis方法
        5.2.1 数据筛选
        5.2.2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灌溉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3.2 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3.3 有机物料投入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3.4 稻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水肥管理与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
        5.4.2 稻作模式与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我国稻作技术创新的增产减排潜力及技术方向
    6.1 前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的综合评价方法
        6.2.2 水稻生产的碳排放情景设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1970s-2010s水稻物质生产投入
        6.3.2 1970s-2010s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6.3.3 1970s-2010s我国水稻生产的碳足迹变化
        6.3.4 水稻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演变趋势和减排潜力情景分析
    6.4 讨论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讨论和结论
    7.1 全文讨论
        7.1.1 品种演变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7.1.2 育秧和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7.1.3 水肥管理等措施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7.1.4 稻作技术革新与水稻生产碳足迹
    7.2 主要结论
    7.3 本研究创新点
    7.4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9)江苏太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及其对地表水土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江苏太湖地区近60a来种植制度变化特征
        3.1.1 作物品种变化
        3.1.2 作物种类及面积 (比例) 变化
        3.1.3 作物熟制变化
        3.1.4 种植方式变化
    3.2 施肥强度与结构变化
4 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对地表水土环境的影响
    4.1 种植制度变化的影响
    4.2 施肥强度与结构变化的影响
    4.3 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对太湖水体氮污染的贡献
5 结论与展望

(10)适应区域气候变化的双季稻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高产栽培研究现状
        1.2.2 超高产栽培群体调控技术
        1.2.3 超高产栽培群体调控现存问题
    1.3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稻群体调控的新要求
        1.3.1 气候变化的特点
        1.3.2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3.3 适应气候变化的水稻群体调控
    1.4 研究切入点、目的与意义及基本思路
        1.4.1 研究切入点和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稻生长期内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生产的可能影响
    前言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气象数据的来源与处理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气象数据处理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双季稻播种育秧期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倾向率
        2.3.2 双季稻移栽返青分蘖期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倾向率
        2.3.3 双季稻孕穗期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倾向率
        2.3.4 双季稻抽穗期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倾向率
        2.3.5 双季稻灌浆成熟期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倾向率
    2.4 讨论与小结
        2.4.1 区域内温度、光照、降水量等气候资源变化对双季早稻生产的可能影响
        2.4.2 区域内温度、光照、降水量等气候资源变化对双季晚稻生产的可能影响
        2.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区域气候变化下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数的调控效果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田间试验地点
        3.2.2 试验材料
        3.2.3 田间试验设计
        3.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密度栽插苗数调控的早稻群体变化特征
        3.3.2 不同密度栽插苗数调控的晚稻群体变化特征
    3.4 讨论
        3.4.1 区域气候变化下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数对早稻的调控效果
        3.4.2 区域气候变化下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数对晚稻的调控效果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区域气候变化下不同氮肥和密度水平的调控效果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田间试验地点
        4.2.2 试验材料
        4.2.3 田间试验设计
        4.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氮肥和密度水平调控的早稻群体特征
        4.3.2 不同氮肥和密度水平调控的晚稻群体特征
        4.3.3 不同氮肥、密度水平和双季稻产量的回归分析
    4.4 讨论
        4.4.1 区域气候变化下不同氮肥和密度水平对早稻的调控效果
        4.4.2 区域气候变化下不同氮肥和密度水平对晚稻的调控效果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区域气候变化下不同施氮量和栽插苗数的调控效果
    5.1 前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田间试验地点
        5.2.2 试验材料
        5.2.3 田间试验设计
        5.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施氮量、栽插苗数调控的早稻群体生长发育特性
        5.3.2 不同施氮量、栽插苗数调控的晚稻群体生长发育特性
        5.3.3 施氮量、栽插苗数和双季早晚稻产量的回归分析
    5.4 讨论
        5.4.1 区域气候变化下不同施氮量、栽插苗数对早稻群体调控的效果
        5.4.2 区域气候变化下不同施氮量、栽插苗数对晚稻群体调控的效果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6.1 全文结论
        6.1.1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晚稻各生长期内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存在差异
        6.1.2 密度和栽插苗数调控能提高区域双季早晚稻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6.1.3 区域气候变化下氮密调控对的双季稻群体、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明显效果
        6.1.4 依据双季稻农业气候变化特征,确定适宜施氮量和栽插苗数
        6.1.5 根据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稻气候变化特征,提出了该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双季早晚稻群体调控技术体系
    6.2 主要创新点
        6.2.1 对双季早晚稻各生育时期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探明了早晚稻各生育时期气候变化特征的差异
        6.2.2 提出了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晚稻适用气候变化的高产高效群体调控技术措施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3.1 应在区域内开展多个站点气候变化的研究,以期为群体调控提供更细分化的气候变化特征
        6.3.2 双季早晚稻适应气候变化模拟调控技术
        6.3.3 加强双季早晚稻适应区域气候变化生理和遗传特性的研究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江苏太湖地区前季稻栽插方式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徐杰姣. 扬州大学, 2021
  • [2]太湖地区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综合效应研究[D]. 张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3]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D]. 田昌.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4]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D]. 慕亚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氮肥运筹与栽插密度对粳稻颖花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乔中英,陈培峰,韩立宇,顾俊荣,季红娟,董明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6(02)
  • [6]双季机插稻高产形成规律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D]. 吕伟生.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7]我国水稻高产高效的实现途径研究[D]. 安宁.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8]我国稻作技术演变对水稻单产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 张艺.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9]江苏太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及其对地表水土环境的影响[J]. 李新艳,李恒鹏,杨桂山,张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12)
  • [10]适应区域气候变化的双季稻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D]. 刘文祥.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江苏省太湖地区季前稻种植方法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