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3例肺部病变伴发热疾病的病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清缘[1](2020)在《不同术式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又名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罕见的乳房良性炎症,是典型的非哺乳期乳腺炎。GLM通常以乳房肿块、脓肿、炎症和乳腺瘘管的临床症状出现,好发于三、四十岁有哺乳史的育龄妇女。随着发病率逐年上升,GLM开始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表明,GLM的发病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对自身乳汁的超敏反应引发的炎症反应,与妊娠史、吸烟史、口服避孕药史、α 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被完全阐明。现代医学主要以手术、抗结核、激素等治疗方式为主,然而其复发率较高,对乳房外形和功能损伤较大,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疗效更佳、创伤更小、复发率更低的治疗方法。导师祝东升教授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中药联合手术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复发率较低,另外融合了整形的理念,能最大程度保护乳房的外形和恢复乳房的功能,因此是目前临床上治疗GLM较理想的方案之一。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分期手术术式和组方改良前后的16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结合GLM发病的一般规律,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旨在评估中药联合手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GLM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住院的GLM病人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情况,研究GLM的临床特点,并通过我院GLM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分析,为目前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方案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我院治疗,且通过纳排标准的GLM病例。采集并整理原始病例信息,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情况及治疗情况等,并对数据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病例整理,以2017年5月23日起开始实施改良治疗方案为界限,在此之前住院治疗的病例作为治疗组,此组Ⅰ期手术术式采用“乳房脓肿切开清创引流术”;在此之后住院治疗的病例作为改良组,此组Ⅰ期手术术式采用“乳房脓肿锐性清疮术”。治疗全程联合中药治疗。研究终点为随访结束。结果:1.统计病例发现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人数为154人,期间治疗单侧乳房146人,治疗双侧8人,治疗单侧乳房共162例(治疗组80例,改良组82例)。2.GLM主要发于育龄期女性,多发于已婚且有生育史女性,仅4例无孕史,年龄最大者为48岁,最小者为20岁,平均年龄为32.81±4.673岁。3.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乳房外周象限及乳晕下腺体均可发病,病灶多累及外周象限。本病多表现为肿块和窦道,本研究中多肿块为主要症状,共有155例,仅有2例表现为无肿块,且入院前有近期院外手术治疗病史。74例伴有窦道,72例同时伴有肿块和窦道,占总数的44.4%。患者入院治疗前病程长短不一,病程最短为7天,最长为3年,平均病程3.00±3.506个月,中位数为2个月。既往病史中剖宫产为79例,流产为69例,患侧乳头畸形104例,哺乳障碍61例,入院前接受有创外科诊治94例。4.本院治疗的154名患者,其中8人双乳发病,2人以双乳同时发病来行治疗。多数以乳房肿痛为首发症状。共计治疗162例,经本院中西医综合治疗,162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100%,总体复发率3.7%。5.本院治疗的病人多为肝郁化火、肝郁痰凝两种证型,肝郁化火107人次,肝郁痰凝51人次。治疗组中药用药频率排名前16的为柴胡,夏枯草,紫草,蒲公英,白芷,白及,海藻,山楂,桔梗,茯苓,郁金,天花粉,金银花,白术,薏苡仁,白花蛇舌草。改良组中药用药频率排名前16的为柴胡、茯苓、白及、当归、黄芪、白芷、金银花、蒲公英、生地榆、甘草、生地黄、夏枯草、黄芩、赤芍、瓦楞子、牡丹皮。6.本研究中改良组换药天数明显少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组中多次清创的情况也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改良组在复发率比较上并无明显差异。结论:1.本病发病多为已婚产后女性。2.乳汁淤积、乳头畸形、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本研究中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3.临床表现:多表现为以无明显诱因肿块起病,全身反应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形成脓肿破溃出现窦道,询问病史多有患侧哺乳障碍史和过敏史,体格检查可见患侧乳头畸形,病灶多累及乳腺外周。4.治疗方案:改良后的治疗方案能减少患者的换药天数,降低多次清创概率,效果明显优于改良前治疗方案。改良后治疗方案下的总体临床治愈率为100%,总体复发率为3.7%,整体疗效显着。5.彻底剔除坏死组织,口服中药中增加益气养血、敛疮生肌比例可以促进创面更快恢复,配合外用药更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术后乳房外形损失,降低复发率。6.改良后治疗方案效果优于改良前,可以推论中西医治疗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进一步增进疗效,减少副作用。
李路燕[2](2020)在《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真实世界环境下,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用药规律,同时以《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中医儿科临床疗效指南·手足口病(修订)2016年版》指南为标准,评价临床治疗与指南的符合度,为《指南》的推广应用及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中医儿科临床疗效指南·手足口病(修订)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患儿对治疗药物的接受程度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为中成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通过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有效性,总结临床用药规律,并评价其与《指南》的符合度。结果:1.治疗5天后,疾病疗效比较,中成药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6.49%,经统计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和98.25%,经统计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两组在皮疹/疱疹、口腔溃疡、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纳差、恶心呕吐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口腔溃疡、咽痛方面,中成药组显着优于中药组(P<0.05)。2.用药方面,中成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开喉剑(儿童)喷雾剂、小儿青翘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康复新液、连花清瘟颗粒;中成药功效主要为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解表祛邪、宣肺止咳。中药频数位于前20味中药分别为:连翘、金银花、炙甘草、藿香、黄芩、薄荷、炒牛蒡子、紫草、桔梗、石菖蒲、淡竹叶、板蓝根、滑石、柴胡、葛根、茵陈、射干、荆芥、赤芍、芦根;对中药进行分类,显示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其次为解表药、祛湿药、凉血药;对中药性味进行研究,药性主要为寒性,次之为温、凉,平性使用频数最少;药味主要为苦、辛、甘;咸、酸、涩使用频数较少;归经主要为肺经,其次为脾经、心经。3.在符合度评价方面,指南中“诊断”的应用符合率最高(100%);“辨证”、“治则治法”的应用符合率均为91.67%;“方药”符合率为89.48%;“中成药”应用符合率为86.95%;临床愈显率为82.5%。结论:1.中医药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显着。2.结合临床用药规律及临床治疗符合度评价,该《指南》适用于临床,是临床医师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的规范方案。3.建议《指南》在今后的修订中:(1)证型方面将心脾积热证明确为手足口病常证证型之一,相应的治则治法为清热泻脾,泻火解毒,方药为清热泻脾散合导赤散加减;(2)根据临床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中成药使用频率、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儿童用药经验的循证依据,适当调整中成药品种,增加儿童专用中成药,同时推广局部用药在临床的应用;(3)为便于《指南》的掌握和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特别是满足西医医生的使用要求,可进一步细化中医证型和症候的相关性及中成药的使用指征。
谭程丹[3](2020)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医证型流行病学及生命质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402例女性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总结本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其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生命质量。方法:以“肉芽肿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证候”和“流行病学”等主题词联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2009年-2019年10年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期刊文献。收集2019年1月-2020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通过门诊、电话及网络按照统一要求填写病例信息采集表及生命质量量表。将文献病例及本院病例通过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归纳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发病规律,对比我院初诊患者与停药患者的生命质量,探索其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及其常见中医证型与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发病规律:通过检索2009年-2019年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文献,共计报道1144例病例。发病集中于春夏两季(55.12%);79.37%患者有母乳喂养史;17.28%有急性乳腺炎病史或者乳汁淤积病史;7.37%有高泌乳素血症史;5.00%有患侧乳房外伤史;2.93%有长期服用避孕药及性激素药物史;2.08%有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史。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在本院共收集402例有效问卷,发现本病多发于30-39岁的育龄期女性(79.10%);发病集中在春夏季节(62.94%);城镇发病人数较多(73.38%);大部分患者有妊娠哺乳史,妊娠后2-5年为发病高峰期(55.47%),71.39%的患者在停止哺乳半年或更久的时间发病。常见既往史:患乳乳汁淤积史(55.47%);急性乳腺炎史(28.61%);先天性乳头凹陷或乳头形态不良(39.55%);发病前1月内乳房外伤史(20.15%);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药史(16.67%);发病前6月内流产史(6.97%);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病史(2.74%);垂体腺瘤病史(1.49%);口服抗精神类或抗抑郁类药物史(1.24%)。其他因素:65.17%患者饮食辛辣刺激,8.21%患者常食用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8.46%患者常食用蜂胶、蜂王浆等激素含量高的食物;28.86%患者BMI属于超重范围;少数患者有吸烟(2.99%)饮酒(9.95%)史;19.90%患者在发病前有1周甚至更久的精神抑郁,44.28%患者在发病前1月内发生过1件甚至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2.临床发病特征:文献报道单侧乳房发病为绝大多数(95.66%),各个象限均可发病,外上象限最常见(47.62%)。本院402例患者单侧乳房发病常见(89.05%),乳房疼痛(82.59%)及乳房脓肿(78.11%)为最常见的症状,部分患者并发四肢结节性红斑(14.93%)及乳房窦道(20.90%)。3.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文献报道中医证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炽盛/火毒炽盛证(29.24%)、肝郁痰凝证(23.06%)、肝郁化热/肝郁化火/肝经郁热证(14.44%)、正虚邪恋证(10.44%)、阳虚痰凝证(6.35%)、肝郁痰火证(5.83%)、半阴半阳证(4.96%)、热毒酿脓证(1.74%)、痰瘀互结/痰瘀互阻证(1.04%)、脾虚痰湿证(0.78%)、脾虚湿阻化热证(0.70%)、肝经湿热证(0.43%)、肝郁血瘀证(0.35%)、脾虚湿滞证(0.17%)、阳虚寒凝、痰瘀化火、上热下寒、肝郁脾虚,湿瘀互结、肝郁脾虚证(0.08%)。本院299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初诊患者的中医证型是肝经郁热证(43.81%)、痰湿凝滞证(19.06%)、热毒炽盛证(14.72%)、痰热瘀结证(11.04%)、肝郁脾虚证(10.03%)以及正虚毒恋证(1.34%)。通过症状体征的因子分析发现病位主要涉及肝、脾、胃;病性涉及热、燥、津亏、阳亢、阴虚、气虚、阳虚、痰湿、气滞、瘀,基本符合以上六个证型。Logistic分析提示善郁易怒(r=1.87,P<0.05)、病灶皮温高(r=1.298P<0.05)及病灶皮肤赤红色(r=0.949,P<0.05)与肝经郁热证成正相关;皮肤赤红色(r=3.601,P<0.05)、四肢结节性红斑(r=3.358,P<0.05)、寐差(r=2.095,P<0.05)与热毒炽盛证成正相关。4.生命质量:本院病例中停药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初诊患者有明显提升,在生理状态、社会/家庭状态、情感状态、功能状态及附加关注5个方面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0-39岁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好发的高峰期,集中在产后2-5年,多存在哺乳史、乳汁淤积史、急性乳腺炎史及乳头凹陷或乳头形态不良,以乳房肿块、疼痛、脓肿为主要症状,并发瘘管、四肢结节性红斑等。2.从文献病例来看肉芽肿性乳腺炎初诊患者多以热毒炽盛、肝郁痰凝及肝经郁热证为主;从我院收集病例可见肝经郁热、痰湿凝滞及热毒炽盛为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初诊患者涉及的病位主要是肝、脾、胃;病性是热、燥、津亏、阳亢、阴虚、气虚、阳虚、痰湿、气滞、瘀。善郁易怒、病灶皮温高及病灶皮肤赤红色能够明显提高肝经郁热证的诊断概率;皮肤赤红色能够明显提高热毒炽盛证的诊断概率。3.改良版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FACT-B量表经信度及效度检验提示可以用于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且提示初诊患者组较停药患者组在量表总分、生理状态、社会/家庭状态、情感状态、功能状态及附加关注方面均有明显好转。
何桢[4](2020)在《针刺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更优方案,为临床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32例。两组皆予每天口服头孢地尼+电动吸奶器排乳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针刺四关穴、肩井(双)、梁丘(双)、足三里(双)、内庭(双),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两组均进行连续5天的治疗。检测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rophil,NE%)、体温、体征(肿块大小、皮红面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并在所有治疗结束后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定。所有数据均运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1.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WBC、NE%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WBC、N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温:治疗24h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体温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体温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体征(肿块大小、皮红面积):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体征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体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结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均能改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体温、体征(肿块大小、皮红面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且针刺结合常规治疗优于常规治疗。2.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对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靳汝辉[5](2020)在《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是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增生性疾病。目前该病病因病机尚不清楚,无不适症状患者具有一定自愈性,可复发,有临床不适症状者,多采用对症处理治疗,而治疗药物种类、剂量、疗程均无统一方案。有关中医药治疗的研究多见于个案报道或经验介绍,缺乏系统性研究,分型繁琐,治疗手段单一,尚缺乏系统规范的中医药综合诊疗方案。前期研究发现,运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诊治HNL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淋巴结肿痛、退烧、升高白细胞,对风热痰毒证患者疗效最佳,热毒壅盛证患者的疗效次之,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我们在分期分型的辨证论治体系原则指导下,提出了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该方案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相关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验证。目的:收集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患者的临床特征性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探讨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对HNL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相关作用机制,为制定HNL的中医诊疗方案和指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本研究调研HNL患者发病相关的特征性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特点;结合前期研究基础,分析治疗HNL的原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优化,提出在分期分型的辨证论治体系原则指导下更为完善的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原中医综合诊疗方案诊疗)和治疗组(采取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诊疗)各93例。疗程14天,治疗前后记录中医证候积分、淋巴结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体温、伴随症状、异常的实验室指标(WBC、CRP、ESR、ALT、AST、LDH、IP-10、Mig、FasL),治疗后比较两种方案对 HNL 及其各中医证型的疗效,主要观察疾病治愈率、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淋巴结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体温、临床恢复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大淋巴结缩小率、其他伴随症状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实验室异常指标复常率。所有数据均由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HNL发病特点:统计来自中国大陆的1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186例HNL患者,发现HNL以青年女性高发,性别比(男:女)为1:3.33,患者呈急性亚急性起病,多数在发病15天内就诊,颈部单侧发病率、复发率和误诊率偏高(分别为72.58%、17.74%和44.09%),合并多脏器损害者少见,肿大淋巴结平均直径(2.64±0.70)cm,VAS疼痛评分平均(3.41±1.97)分,平均体温(37.59±1.00)℃。而伴随症状(淋巴结肿痛或压痛、发热、恶寒、口干口苦口渴、便秘、头身重、心烦、皮疹、面赤、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的发生率均高于国外患者,实验室异常指标有WBC下降、CRP、ESR、ALT、AST、LDH、IP-10、Mig、FasL升高。三种中医证型中,以风热痰毒证、热毒壅盛证患者为主,痰瘀互结证患者较少;热毒壅盛证中医证候积分最高、临床症状最严重,风热痰毒证次之,痰瘀互结证症状最轻;痰瘀互结证的病程最长,临床恢复时间最久,为疾病的迁延难愈状态阶段。(2)HNL的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HNL患者早期以风热痰毒证多见,以疏风清热、化痰解毒为治则治法,内治中药汤剂方选银僵汤加减,外治以熏蒸一号方中药熏蒸和加味金芙膏中药硬膏贴敷疗法;中期以热毒壅盛证为主,以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为治则治法,内治中药汤剂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外治以熏蒸一号方中药熏蒸和清热消肿糊中药硬膏贴敷疗法;后期多见痰瘀互结证,以健脾化痰、消肿散结为治则治法,内治以小柴胡汤合消瘰丸加减,外治以化痰解凝方中药熏蒸和化痰解凝糊中药硬膏贴敷疗法。(3)疗效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间、风热痰毒证患者间和热毒壅盛证患者间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均能有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P<0.05)。治愈率、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治愈率、风热痰毒证患者治愈率、热毒壅盛证患者的症状改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整体患者及风热痰毒证患者的症状改善水平、热毒壅盛证患者的治愈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恢复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的比较结果显示,风热痰毒证患者临床恢复时间最短、热毒壅盛证次之、痰瘀互结证最长,同时整个治疗组、风热痰毒证患者与热毒壅盛证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及热毒壅盛证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在体温复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热毒壅盛证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等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及体温比较结果显示,三者经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其中治疗组的淋巴结肿胀程度和VAS疼痛评分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风热痰毒证患者、热毒壅盛证患者的淋巴结肿胀程度及缓解热毒壅盛证患者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淋巴结肿胀缩小率均为100%,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治疗组患者(尤其是热毒壅盛证患者)的伴随症状消失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室检测中:治疗组患者的WBC、炎症指标(CRP、ESR)、转氨酶指标(AST、ALT)等异常指标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有效恢复LDH、IP-10、Mig、FasL等异常指标,但两组的复常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具有升高WBC、改善炎症反应、恢复肝损伤、调节免疫等作用。治疗期间186例患者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的检测较入组前均未发生明显异常,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本次研究发现,中国大陆HNL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较国外患者发生率高;在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体系原则指导下的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治疗HNL患者有显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该方案尤其在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临床恢复时间、热毒壅盛证的体温复常时间、缩小肿大淋巴结、缓解疼痛、伴随症状消失率及恢复肝损害指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发挥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能改善炎症反应、调节免疫以达到调控组织细胞凋亡的机制有关。
宋晓[6](2019)在《从“热痹犯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RA-ILD)的中医证型特征及临床指标,分析RA-ILD疾病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AFP)之间的相关性,探讨RA-ILD的中医发病机制及风险因素,寻找排查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继发间质性肺病的有效指标,以便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风湿免疫科住院病人618例,筛选出116例RA患者及191例IPF患者,根据RA-ILD西医诊断标准,将RA患者分为单纯RA组和RA-ILD组。回顾性分析单纯RA、RA-ILD及IPF三组在年龄、性别、血清TM水平以及RA-ILD患者5种中医证型间血清TM水平的统计学差异;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血清TM,在RA组内(包含单纯RA及RA-ILD)与患者年龄、ESR、CRP、ACCP、R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RA继发ILD的风险性及准确性评估;并观察RA-ILD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HRCT结果,得出结论。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情况:单纯RA、RA-ILD与IPF三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单纯RA组与RA-ILD组、IPF组患者吸烟情况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A-ILD组5种中医证型性别分布、年龄、吸烟史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室指标比较情况:单纯RA组与RA-ILD组之间的RF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ESR、CRP、ACC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RA组与RA-ILD组、IPF组的血清CEA、CA199 水平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患者的AFP、CA724水平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A-ILD组5种证型的CA199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血清TM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包含单纯RA组及RA-ILD组)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与发病年龄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CRP、ESR、ACCP、RF滴度无相关性(P>0.05);3.RA-ILD患者临床表现:46例RA-ILD患者中出现肺部症状和体征者44例(95.6%),胸部CT出现肺间质病变者46例(100%),其中肺泡炎期12例(26.1%),纤维化期27例(58.7%),蜂窝肺期7例(15.2%)。1年后对随访的21例患者的胸部CT进行对比,其中7例(33.3%)患者胸部CT较前未见明显改变,5例(23.8%)较前进展,9例(42.9%)较前减轻,血清CEA、CA199水平在蜂窝肺期最高,三期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胸部CT进展情况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清CEA、CA199水平对RA继发ILD的风险性及诊断准确性评估情况:调整性别、年龄后,与RA患者CEA水平处于第1分位数相比,CEA水平处于第2,3,4分位数时RA患者继发间质性肺炎风险分别增加1.596,3.572,4.536倍。与RA患者CA199水平处于第1分位数相比,CA199水平处于第4分位数时RA患者继发间质性肺炎风险增加13.905倍。作为诊断RA继发ILD的风险性指标,血清CEA水平的最佳截断点为2.665ng/mL,此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2%、77.1%,诊断准确度为中等;CA199的最佳截断点为12.105U/mL,此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3%、72.9%,诊断准确度中等。结论:1.RA继发ILD的可能风险因素:男性、高龄、吸烟、高滴度RF水平。2.RA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的升高可能与RA继发的肺间质性改变相关,而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本身无关,因此,血清CEA及CA199 水平可作为RA继发ILD的早期风险性评估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病情轻重程度,有助于RA-ILD的临床诊断,但其是否能够作为预测RA-ILD患者疾病转归情况的实验室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RA-ILD中医发病多见于痰热壅肺证、风热犯肺证,认为“热邪”可能是RA患者继发ILD的主要病理因素,而“热痹犯肺”的可能是RA继发ILD的病机演变过程。4.RA-ILD患者临床以咳嗽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活动期患者胸部CT多表现在纤维化期,在未进行肺组织活检的情况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胸部HRCT亦可明确诊断RA-ILD。
陆东燕[7](2018)在《18F-FDG PET/CT评价风湿性疾病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RD,简称风湿病)是一组可以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管和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改变为病理基础。随着风湿病学的研究进展,常规的实验室和影像诊断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18F-FDG PET/CT能够从功能代谢分子影像水平反映疾病的病生理学变化,其全身显像可以了解疾病的全貌,并能进行半定量分析,故近年来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报道日趋增多。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手段,总结、分析、探讨18F-FDG PET/CT对几种较常见风湿病(系统性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和皮肌炎)的诊断、炎症活动性、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评估、指导活检部位等方面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有意义的信息。第一部分18F-FDG PET/CT评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系统性血管炎中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15例临床诊断的AAV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包括6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7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2例嗜酸细胞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观察和记录PET/CT所示疾病累及范围、影像特征以及病变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病变SUVmax与患者同时期C反应蛋白(CRP)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采用t检验比较CRP升高组与正常组病变SUVmax和累及范围的差异。结果15例AAV患者中14例PET/CT显像阳性,共56个病灶,累及15个部位,包括耳鼻喉区与肺各9例,肾脏8例,脾与淋巴结各6例,骨髓4例,皮肤3例,前列腺、主动脉与椎体前缘软组织灶各2例,眼眶、腮腺、甲状腺、肝与胰腺各1例。34个病灶(60.7%,34/56)为临床评估时未怀疑到的隐匿病灶。GPA主要累及耳鼻喉区、肺和肾脏,MPA主要累及肾脏和脾,EGPA主要累及耳鼻喉区、淋巴结和骨髓。病灶的SUVmax与患者CRP水平与无明显相关性(r=0.462,P>0.05),CRP升高组与正常组病灶SUVmax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451,P>0.05),但CRP升高组受累部位明显多于CRP正常组(t=3.456,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AAV中常常可以有较多阳性发现,尤其可以发现一些临床隐匿病灶,提示该病的累及范围可能比临床预测的更广,可能有助于临床对AAV病情的一个全面评估。第二部分大血管炎及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中主动脉壁的18F-FDG摄取情况分析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系统性血管炎中大血管炎和小血管炎的主动脉壁受累情况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LVV患者的临床及PET/CT影像资料,评估其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壁的FDG摄取情况,另选取15例AAV患者做为阳性对照组,10例查体者为健康对照组(HC组)进行对比分析。PET结果进行视觉和半定量分析。以上腔静脉管腔内的SUVmean做为血池本底对主动脉壁的FDG摄取进行校正,得出TBRmax(主动脉壁的SUVmax/上腔静脉SUVmean)。以主动脉壁代谢最活跃部位的TBRmax及主动脉壁各节段(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的平均TBRmax为半定量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LVV组、AAV组及HC组间主动脉壁的FDG摄取差异以及各组内主动脉各节段间的FDG摄取差异,并对血管炎患者主动脉壁的FDG摄取程度与患者同时期CRP、ESR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LVV与AAV患者中均可见到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壁不同程度的FDG代谢增高。视觉分析,LVV组中主动脉壁的摄取程度主要为II级-中摄取(8/15,53.3%)和III级-高摄取(7/15,46.7%),AAV组中主要为II级-中摄取(11/15,73.3%),HC组主要为I级-低摄取(9/10,90%)。半定量分析,主动脉壁代谢最活跃部位的TBRmax、平均TBRmax在LVV组(3.08±1.65、2.43±0.99)、AVV组(2.63±1.53、1.99±0.42)均明显高于HC组(1.51±0.24、1.3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V组稍高于AVV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V组中腹主动脉壁的TBRmax最高,明显高于升主动脉壁及降主动脉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V组及HC组内主动脉壁各节段TBRmax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主动脉壁的FDG代谢与CRP、ESR可见到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18F-FDG PET/CT不仅对LVV的准确诊断、炎症范围和活动性评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可以检出并帮助评价AAV中合并大血管受累的情况,对于系统性血管炎中主动脉炎症的评估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第三部分18F-FDG PET/CT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四肢近端大关节及躯干部关节、韧带受累的评估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的34例RA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影像资料。PET/CT主要观察和记录患者四肢近端大关节及其躯干部关节的受累情况、受累关节与韧带的影像特征、病灶的SUVmax,并观察和记录关节外合并症的情况。对受累关节与韧带的FDG代谢、受累病变数目分别与患者CRP、ESR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病程(月)与受累关节FDG代谢、受累病变数目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关节受累部位分为躯干部受累组、无躯干部受累组,此外又按临床活动性分为类风湿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分别对两组间关节受累情况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34例RA患者PET/CT显像30例阳性(88.24%,30/34),受累病灶共85处,以四肢近端关节受累多见,还可伴有胸锁关节、坐骨结节周围韧带以及多发椎间小关节、棘间和棘上韧带这些临床隐匿部位的受累。受累关节PET/CT主要表现为关节囊、关节面与关节周围韧带环状或线状FDG不均匀浓集,以关节囊受累为主,部分CT可见关节面毛糙,关节肿胀,关节周围密度减低。33例发现关节外的合并症,主要为间质性肺病、淋巴结炎及恶性肿瘤。统计分析:受累关节韧带的FDG代谢程度与炎症指标(CRP、ESR)均呈明显正相关(r=0.672,P<0.05;r=0.500,P<0.05),受累病变数目与CRP亦有明显相关性(r=0.518,P<0.05)。患者病程(月)与受累关节韧带FDG代谢、受累病变数目均未见到明显相关性(r=-0.164,r=-0.124,P>0.05)。躯干部关节受累组的受累关节韧带数目、FDG代谢程度均明显高于无躯干部受累组(t=5.585,P<0.05;t=4.2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期组关节韧带FDG代谢、受累关节数目均明显多于非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有利于全面地评价RA患者四肢近端大关节和躯干部关节、韧带的受累情况,以及其他组织器官合并症情况,有助于炎症活动性的监测。第四部分18F-FDG PET/CT评价风湿性多肌痛与皮肌炎的临床价值目的 通过对风湿性多肌痛(PMR)和皮肌炎(DM)的对比研究探讨18F-FDG PET/CT对其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病情评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的10例PMR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同时选取13例DM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10例查体者作为阴性对照组(HC)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和记录病变累及范围、影像特征、病灶的SUVmax以及合并症情况。分别对PMR、DM患者肌肉、关节周围病变的SUVmax与患者同时期CRP、ESR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DM患者肌肉的SUVmax与同时期CK、CK-MB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患者合并症数目分别与患者年龄、病程、肌肉与关节周围病变的SUVmax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PMR、DM、HC组关节周围、肌肉病变的FDG代谢SUVmax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0例风湿性多肌痛患者PET/CT均显像阳性,主要表现为双侧肩关节与髋关节周围、棘上与棘间韧带、双侧股骨大转子旁、双侧坐骨结节周围肌腱、韧带代谢增高,多为局限性、结节状代谢增高灶,关节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13例皮肌炎患者中10例PET/CT显像阳性,主要以肌肉、皮肤病变为主,表现为全身弥漫多发肌肉代谢不均匀增高,以肢体近端为着,伴皮肤多发高代谢灶。DM患者合并症较PMR更多。PMR、DM患者肌肉、关节周围病变的SUVmax与患者同时期CRP、ESR均未见到明显相关性(P>0.05)。而DM患者骨骼肌病变SUVmax与CK及患者合并症数目均呈明显相关性(P<0.05)。PMR、DM患者受累关节周围肌腱与韧带、受累肌肉的代谢明显高于HC组(P<0.05),但PMR与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PMR和DM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DM患者受累肌肉的代谢程度可以反应肌肉受损程度,而且其有利于合并症的发现,有助于临床对该类疾病的全面评价。
张霞[8](2018)在《补肺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导师经验总结、临床研究三个部分。文献综述中医文献综述总结了最近10余年相关文献研究,主要包括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证分型及选方用药等内容。西医文献综述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西医临床研究进展。经验总结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深入探讨导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临证辨治思路、临床治疗经验的认识。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补肺健脾、化痰祛瘀法对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肺功能及影像学的影响,评价补肺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并对临床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验证导师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用药规律。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诊断标准的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胸部高分辨CT评分分为轻、中、重度三型,50例患儿中,6例属于重度BO患儿,44例属于轻、中度患儿。对轻、中度的44例患儿采用监护人意愿分组,中药组22例采用纯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共脱落5例,其中重度BO患儿脱落1例,中药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项目管理平台及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数据分析挖掘平台,将临床病历转化为可直接分析的数据,整理、验证导师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用药规律。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对临床观察表总评分、临床观察表单个症状评分(咳嗽、喘息、痰量、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对肺功能(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胸部HRCT评分进行比较,以判定疗效的差异。研究中所收集45例患儿,根据胸部HRCT评分结果,将40例轻、中度患儿分为中药组(单纯服用中药)与对照组(西药加服中药),对治疗后的临床观察表总评分、临床观察表单个症状评分(咳嗽、喘息、痰量、血氧饱和度)、肺功能(FEV1、FEV1/FVC、MMEF)、胸部HRCT评分的进行比较,以判定中药治疗BO的疗效。研究结果:1.1研究对象资料:本试验收集的观察病例共45例。①年龄分布:4岁~6岁的15例(33.33%),6岁~8岁的16例(35.56%),8岁~10岁的10例(22.22%),10岁~12岁的4例(8.89%);②性别分布:男性29例,女性16例,男女比例1.81:1;③病程1个月~20个月,其中1月~5月的17例(37.780%),6月~10月的17例(37.78%),10月~15月的6例(13.33%),16月~20月的5例(11.11%);④治疗前主要症状及体征:45例中,反复喘息45例(100%),反复咳嗽45例(l000%),运动后气促10例(22.22%),呼吸困难10例(22.22%),肺部哮鸣音10例(22.22%),肺部湿啰音5例(11.11%),唇周紫绀0例(00%),杵状指0例(0%);⑤病因:感染后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39例,其中腺病毒肺炎18例(占PIBO的46.15%),肺炎支原体肺炎12例(占PIBO的30.77%),腺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6例(占PIBO的15.38%),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流感病毒肺炎、副流感病毒肺炎各1例;非感染因素导致的BO 1例,即Steven-Johnson综合征,病因不明的5例;⑥肺部高分辨CT结果:45例均行胸部高分辨CT检查,结果均有异常,其中充气不均40例(88.89%),磨玻璃影39例(86.67%),马赛克灌注征35例(77.78%),支气管扩张15例(33.33%),支气管壁增厚12例(26.67%),气体潴留征6例(13.33%),网格影5例(11..11%),合并肺实变14例(31.11%),合并肺不张8例(17.78%);⑦肺功能结果:45例患儿完善肺功能检查,45例(100%)均有以小气道受累为主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为重度阻塞,20例为中度阻塞,20例为轻度阻塞,其中5例(11.11%)同时伴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2疗后比较结果:①总有效率:治疗患儿45例,显效10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78%。②对临床表现总评分、临床表现总评分的单个症状(咳嗽、喘息、痰量、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治疗6月后与治疗前,治疗6月后与治疗3月后临床表现总评分、咳嗽评分、喘息评分、痰量评分、血氧饱和度评分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并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3);治疗3月后与治疗前临床表现总评分、咳嗽评分、喘息评分、痰量评分、血氧饱和度评分比较略下降,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3)。③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MMEF在治疗6个月后均比治疗前有所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④胸部HRCT评分在治疗6个月后比治疗前都有所下降,轻度、中度患儿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重度患儿与治疗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⑤根据肺功能、胸部HRCT评分结果,经患儿分为轻、中、重度3型,对轻、中度40例患儿分组,20例患儿使用西药加服中药治疗(对照组),20例患儿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中药组)。对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在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表现观察表总评分、临床观察表单个症状评分(咳嗽评分、喘息评分、痰量评分、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MMEF)、胸部HRCT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1.3本试验共观察45例患儿,对有效病例35例患儿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导师治疗常用药物有黄芪、茯苓、山药、红景天、甘草、丹参、泽兰、太子参、金银花、陈皮、浙贝母、地龙、山药、桔梗、防风、川芎、法半夏等。最常用的核心药物有黄芪、太子参(或党参)、茯苓、山药、陈皮、法半夏、地龙、红景天、泽兰、甘草。研究结论:导师采用补肺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可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胸部高分辨CT,疗效明确。通过对临床有效病例的数据挖掘分析,整理、验证了导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
云彩虹[9](2017)在《手术在慢性肺曲霉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肺曲霉病是最常见的肺真菌病。近年来,肺曲霉病发病率升高、病死率高且医疗负担重,越发受到临床关注。按临床病程,肺曲霉病又分为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慢性肺曲霉病和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目前慢性肺曲霉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曲霉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所需疗程长、有时疗效不佳且易复发。对于这部分病人来说,如果病变局限,手术治疗则成为临床选择之一。目前,慢性肺曲霉病的手术治疗推荐证据多数来源于病例数较少的回顾性研究,且以肺曲霉球为主。对于其他类型的慢性肺曲霉病,研究极少。因此,慢性肺曲霉病的手术治疗作用和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56例慢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探讨手术治疗在慢性肺曲霉病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证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通过检索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真菌病的患者,根据2015年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学会(ECCMID)和欧洲呼吸学会(ERS)联合发布的《慢性肺曲霉病:理论基础和临床诊治指南》,将慢性肺曲霉病分为5种类型,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包括:一般资料、术前诊断及治疗、手术治疗及术后用药和预后。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正态计量资料以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构成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慢性肺曲霉病手术患者共56例,男性27例(48.2%),女性29例(51.8%),平均年龄54.4±11.6岁。病程10天至20年。咯血是患者术前最常见的症状,共40例(71.4%)。基础疾病中以陈旧性肺结核13例(23.2%)和支气管扩张17例(30.4%)为最多见。手术治疗的慢性肺曲霉病中,以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最多,共29例(52%),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单纯性肺曲霉球和曲霉结节这三种类型均各为9例(16%)。手术部位以右肺上叶最多,共21例(36%)。手术方式以肺叶切除术为主,共43例(76.8%)。本研究中,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和曲霉结节术前诊断不明者占比较高,分别是5/9和7/9。而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有时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等其他疾病,占 13.8%。围手术期抗曲霉治疗对预后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围手术期抗曲霉治疗改善预后;而对于单纯性肺曲霉球和单个曲霉结节,围手术期抗曲霉药物治疗与否,对预后无明显影响。慢性肺曲霉病的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9.6%。VATS和开胸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通常VATS手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所有病例中,有4例患者术后失访,其余患者术后随访1月~10年,其中2例复发,3例死亡(包括1例复发后死亡),其余患者预后良好。2例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出现30天内死亡,1例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2年后复发7年后合并其它疾病死亡,其余至随访结束无死亡病例。结论1.行手术治疗的慢性曲霉病患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手术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慢性肺曲霉病。3.手术原因往往以反复咯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4.对于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围手术期充分的抗曲霉治疗是必要的,对于能完全切除的单纯性肺曲霉球和单个曲霉结节,术后抗曲霉药物治疗未显示显着差异,对于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需要视具体情况决定抗曲霉药物治疗方案。5.手术治疗慢性肺曲霉病能有效控制咯血,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6.对于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应尽可能明确术前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
王建华[10](2016)在《87例咯血患儿病因和临床诊断分析》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咯血是指呼吸道流出的血液经口吐出或者咯出粉红色泡沫痰、痰中带血丝。临床上,成人因吸烟、慢性咳嗽等病史造成呼吸道粘膜血管损伤,所以咯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而儿童病史相对成人较简单,临床上咯血症状不如成人常见。由于儿童的解剖生理及病史特点与成人不同,儿童咯血病因和临床特征相对于成人有很大不同,应该引起重视。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咯血患儿病史资料,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探讨咯血的病因、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0月以咯血为主要症状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本研究排除消化道出血、口腔粘膜出血、鼻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心衰等入院的患儿。结果:1.2005年1月~2015年10月,共87例患儿以咯血为主要症状住院,其中男49例,女38例,男女比例:1.3:1。患儿的平均年龄为5.68岁,年龄范围为31天到12岁5月。其中<3岁32例(36.8%),3-6岁19例(21.8%),>>6岁36例(41.4%)。2.本组病例咯血病史1天至3年不等。70例患儿咯鲜红色血液,17例痰中带血丝。咯血量各不相同,66例患儿为少量咯血,其中17例痰中带血丝,9例咯血量少于10ml,其余咯血量在10ml~20ml之间;13例为中等量咯血;8例为大量咯血,咯血量大于100ml。87例咯血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咳嗽,体检发现有11例患儿伴有发热,12例肺部可闻及湿啰音,6例可闻及干啰音,3例患儿有胸闷心悸症状,2例可见杵状指,4例面色、睑结膜苍白,1例口唇青紫,4例皮肤出现出血点,颈部散在淋巴结肿大1例。所有患儿均未触及肝脾肿大。3.实验室检查发现22例患儿外周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其中轻度贫血(Hb≥90 g/L)15例,中度贫血(Hb 60~<90 g/L)5例,重度贫血(Hb<60 g/L)2例。所有患儿凝血功能正常。病原学检测发现: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阳性1例,肺吸虫抗体检测阳性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含铁血黄素细胞阳性4例,结核菌素(PPD)试验阳性2例。4.42例患儿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均提示支气管炎性变;其中1例支气管内血块堵塞,2例肉芽肿形成(怀疑异物所致),4例异物,1例可见粘膜出血伴感染。35例行CT检查,其中19例为肺炎样改变,斑片状或条索状、肺纹理增多,4例渗出性病变,4例两肺毛玻璃样改变伴散在小结节灶,2例正常,5例支气管扩张样改变,1例肺实变。心脏B超15例均为有先天性心脏病史的患儿,明确提示心脏和血管改变。心导管造影10例,其中1例为肺动静脉瘘,3例主动脉缩窄/肺静脉异常结合,肺静脉畸形引流,2例肺动脉发育异常,4例为先天性心脏病伴循环血管发育不良或畸形。CTA2例其中1例未发现血管异常,1例为右肺动脉发育不良,右肺静脉缺如,肺隔离症伴右肺发育不良。除11例咯血原因待查外,其余病因全部确定。5.本组患儿咯血的病因包括:呼吸道感染38例,占43.7%;心血管疾病22例,占25.3%;支气管扩张5例,占5.7%,支气管异物4例,占4.6%;免疫相关性疾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4例,占4.6%,呼吸道畸形3例,占3.5%;原因不明11例,占12.6%。引起咯血的病因中呼吸道感染、免疫相关性疾病、支气管异物基本上在各年龄组基本相同,心血管疾病主要出现在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咯血病因分布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咯血量基本较少,心血管疾病和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量较大。6.87例患儿中有81例使用止血药,其中15例使用垂体后叶素。2例患儿入院后无任何症状未做任何治疗,4例支气管异物取出异物后仅予以抗炎。结论:1.咯血年龄多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咯血病因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2.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儿童咯血最常见病因,各年龄段发病基本相似;其次是心血管疾病,且年龄增加由心血管疾病引起咯血的发病率增高。3.少量咯血主要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大量咯血主要是由心血管疾病和支气管扩张引起。4.X线为咯血诊断的首选的筛查工具,高分辨率CT和增强CT对明确咯血病因有重要参考价值;支气管镜检查结合X线、CT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咯血的诊断率;CTA、DSA是诊断血管性疾病引起咯血的金标准。
二、53例肺部病变伴发热疾病的病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3例肺部病变伴发热疾病的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术式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引言 |
综述一 中医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概况 |
1 古文献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相关记载 |
2 现代中医对GLM的认识 |
3 小结 |
综述二 现代西医对GLM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病因病机 |
3 临床诊断 |
4 鉴别诊断 |
5 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纳排标准 |
3 诊断标准 |
4 分组 |
5 治疗方法 |
6 疗效评价标准 |
7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
3 治疗情况 |
4 换药期间中药使用情况 |
5 不良反应 |
6 泌乳素 |
7 随访乳房外观情况 |
讨论 |
1 一般情况讨论 |
2 临床情况讨论 |
3 治疗情况讨论 |
4 中医药治疗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病例选择 |
(一) 病例来源 |
(二) 中医诊断标准 |
(三) 西医诊断标准 |
(四) 纳入标准 |
(五) 排除标准 |
(六) 脱落和终止标准 |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法 |
(一) 病例分组 |
(二) 治疗方案 |
(三) 临床观察时间 |
(四) 临床观察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六) 指南在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
(七) 数据整理及分析 |
结果 |
一、入组情况 |
二、基本信息 |
(一) 性别分布 |
(二) 年龄分布 |
(三) 病程分布 |
(四) 发病季节分布 |
(五) 皮疹、疱疹部位分布情况 |
(六) 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
三、研究结果 |
(一) 疗效结果 |
(二) 符合度结果 |
(三) 用药结果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
(一) 病名 |
(二) 病因 |
(三) 病机 |
(四) 治疗原则 |
二、西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
(一) 病原微生物学认识 |
(二) 流行病学 |
(三) 治疗 |
三、结果及分析 |
(一) 疗效分析 |
(二) 符合度评价 |
结语 |
一、总结 |
二、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足口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3)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医证型流行病学及生命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资料来源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与剔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剔除标准 |
2 临床资料来源 |
2.1 临床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3 疾病诊断标准 |
3.1 临床诊断标准 |
3.1.1 病理诊断标准 |
3.1.2 特征性临床表现 |
3.1.3 具有乳汁淤积或异常泌乳相关因素 |
3.1.4 辅助检查 |
3.1.5 除外性诊断 |
3.2 中医辨证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调查内容 |
4.2 调查方法 |
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近十年临床病例相关文献证型分布 |
1.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
1.2 证型分布情况 |
1.3 发病季节分布 |
1.4 发病部位 |
1.5 哺乳史 |
1.6 既往史 |
2 临床病例研究 |
2.1 一般资料 |
2.1.1 发病年龄分布 |
2.1.2 发病季节分布 |
2.1.3 发病区域分布 |
2.1.4 体重指数BMI分布 |
2.1.5 发病前妊娠情况 |
2.1.6 发病前哺乳情况 |
2.1.7 吸烟饮酒史 |
2.1.8 发病前精神状态 |
2.1.9 饮食习惯 |
2.2 临床资料 |
2.2.1 特殊病史 |
2.2.2 症状及体征 |
2.2.3 299例GLM初诊患者证候特点统计 |
2.3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病例生命质量测定 |
2.3.1 改良版FACT-B量表用于GLM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
2.3.2 GLM初诊患者与停药患者生命质量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传统医学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认识 |
1.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病因病机 |
1.2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分期分型 |
1.3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证治分型 |
2 现代医学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认识 |
2.1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病因 |
2.2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 |
3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研究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GLM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 |
附录 B GLM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
附录 C GLM患者症状体征登记表 |
综述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针刺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方案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终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样本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方法 |
2.2 资料收集 |
2.3 器械及药品 |
2.4 治疗方案 |
2.5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3.3 安全性指标 |
3.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3.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6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试验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分析 |
3 两组WBC、NE%比较 |
4 两组体温比较 |
5 两组体征比较 |
6 两组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8 不良事件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
讨论与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于外吹乳痈的认识 |
1.1 概念及分型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治疗方法 |
2 传统医学对于外吹乳痈的认识 |
2.1 外吹乳痈的概念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治疗方法 |
3 常规治疗的制定、选择依据 |
3.1 头孢地尼(全泽复)选择依据 |
3.2 选择电动吸奶器依据 |
4 研究选取证型、针刺疗法及穴位的依据探讨 |
4.1 证型选择依据 |
4.2 针刺疗法选择依据 |
4.3 穴位选择依据 |
5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基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分析 |
6.2 基于体温分析 |
6.3 基于VAS评分分析 |
6.4 基于体征、中医症状评分分析 |
6.5 基于临床疗效分析 |
6.6 基于临床不良事件分析 |
7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部分 |
1.1 淋巴结及淋巴结炎概述 |
1.2 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定义 |
1.3 HNL的流行病学 |
1.4 HNL的病因 |
1.5 HNL的发病机制 |
1.6 HNL诊断 |
1.7 HNL鉴别诊断 |
1.8 HNL治疗 |
1.9 预后 |
2. 祖国医学部分 |
2.1 中医对HNL的认识 |
2.2 HNL的中医药治疗 |
2.3 中医综合诊疗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病例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诊疗方案 |
2.2 治疗方法及治疗用药 |
2.3 观察疗程 |
2.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疗效指标比较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建立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依据 |
2. 病因病机认识 |
2.1 病性属实,正邪相争 |
2.2 病位三焦,邪犯少阳 |
2.3 早期轻症,风热毒侵 |
2.4 中期重症,热毒壅盛 |
2.5 后期缠绵,痰瘀互结 |
3. 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治法讨论 |
3.1 中药汤剂 |
3.2 外治疗法 |
4. 临床特征资料分析 |
5. 疗效分析 |
5.1 疾病、证候疗效分析 |
5.2 临床恢复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分析 |
5.3 淋巴结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及体温分析 |
5.4 肿大淋巴结缩小率、其他伴随症状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
5.5 实验室异常指标复常率分析 |
5.6 安全性分析 |
6. 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优势 |
6.1 中医辨证更精确 |
6.2 辨证体系更合理 |
6.3 疗效更佳 |
7. 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治疗HNL的作用机制探讨 |
第四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1.1 HNL临床发病特点 |
1.2 中医证候特点 |
1.3 分期分型辨证体系指导下的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 |
1.4 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较原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1. 学术论文 |
1.2. 发明专利 |
1.3. 着作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从“热痹犯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排除标准 |
(四) 观察项目 |
(五)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 一般资料 |
1. 性别分布 |
2. 发病年龄 |
3. 吸烟情况 |
(二) 实验室指标 |
1. 炎性指标及免疫指标水平及阳性率比较 |
2. 肿瘤标志物比较 |
(三) 临床表现 |
1. RA-ILD患者症状及体征 |
2. 胸部CT分期及各期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 |
3. 随访1年后RA-ILD患者胸部CT表现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 |
(四) 风险性评估 |
1. 基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RA继发ILD的风险性 |
2. ROC曲线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RA-ILD的价值 |
结论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一、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
二、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中医研究进展 |
三、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7)18F-FDG PET/CT评价风湿性疾病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18)F-FDG PET/CT评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价值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PET/CT显像方法 |
1.1.3 图像分析 |
1.1.4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AAV患者的一般情况 |
1.2.2 AAV患者PET/CT显像累及范围 |
1.2.3 AAV患者PET/CT影像表现 |
1.2.4 统计学结果 |
1.3 讨论 |
1.3.1 AAV的临床诊断 |
1.3.2 PET/CT对 AAV诊断的优势与不足 |
1.3.3 AAV患者PET/CT影像分析 |
1.3.4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1.4 小结 |
二、大血管炎及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中主动脉壁的~(18)F-FDG摄取情况分析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1.2 PET/CT显像方法 |
2.1.3 图像分析 |
2.1.4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LVV、AAV、HC各组主动脉壁FDG摄取情况的视觉分析结果 |
2.2.2 各组主动脉壁FDG摄取程度的半定量分析结果 |
2.2.3 LVV与AAV组中主动脉壁FDG摄取与患者CRP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系统性血管炎的分类及临床诊断 |
2.3.2 LVV、AAV中主动脉壁的FDG摄取情况分析 |
2.3.3 LVV及 AAV中主动脉壁的摄取与CRP的相关性分析 |
2.3.4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2.4 小结 |
三、~(18)F-FDG PET/CT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PET/CT显像方法 |
3.1.3 图像分析 |
3.1.4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RA患者的一般情况 |
3.2.2 RA的PET/CT显像关节受累情况 |
3.2.3 RA的PET/CT显像关节外病变情况 |
3.2.4 统计学结果 |
3.3 讨论 |
3.3.1 RA的特点及临床诊断现状 |
3.3.2 RA的 PET/CT显像关节受累情况分析 |
3.3.3 RA的 PET/CT显像关节外病变情况分析 |
3.3.4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3.4 小结 |
四、~(18)F-FDG PET/CT评价风湿性多肌痛与皮肌炎的临床价值 |
4.1 对象和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PET/CT显像方法 |
4.1.3 图像分析 |
4.1.4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患者一般情况 |
4.2.2 PMR、DM的病理表现 |
4.2.3 PMR、DM的PET/CT影像表现 |
4.2.4 统计学结果 |
4.3 讨论 |
4.3.1 PMR与DM的临床诊断 |
4.3.2 PMR与DM的PET/CT特征比较 |
4.3.3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局限性和不足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18)F-PET/CT对于活动性风湿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补肺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导师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经验总结 |
1. 对肺系疾病发病的整体认识 |
2. 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对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证辨治思路 |
4. 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经验 |
5. 验案举隅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纳入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给药方法 |
2.3 观察疗程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不良事件判断标准 |
2.7 质量控制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2 疗效结果 |
3.3 安全性检测 |
4. 有效病例临床用药规律研究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药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
2. 分析挖掘导师治疗小儿闭塞性支气管炎医案 |
3. 导师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核心方用药分析 |
4. 中医药治疗特色与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9)手术在慢性肺曲霉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10)87例咯血患儿病因和临床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对象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临床表现 |
3.3 实验室检查 |
3.4 影像学检测 |
3.5 支气管镜检测 |
3.6 病因诊断 |
3.7 治疗和转归 |
4 讨论 |
4.1 儿童咯血的临床特征 |
4.2 儿童咯血的病因 |
4.3 儿童咯血的临床诊断 |
4.4 儿童咯血治疗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53例肺部病变伴发热疾病的病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术式联合中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回顾性研究[D]. 周清缘.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D]. 李路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医证型流行病学及生命质量的研究[D]. 谭程丹.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针刺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桢.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坏死性淋巴结炎中医优化综合诊疗方案的临床对照研究[D]. 靳汝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从“热痹犯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D]. 宋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18F-FDG PET/CT评价风湿性疾病的临床价值研究[D]. 陆东燕.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2)
- [8]补肺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D]. 张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9]手术在慢性肺曲霉病治疗中的应用[D]. 云彩虹. 南京大学, 2017(05)
- [10]87例咯血患儿病因和临床诊断分析[D]. 王建华. 浙江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