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送孩子上大学有什么用?

农夫:送孩子上大学有什么用?

一、农民:供孩子上大学又有什么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依睿[1](2020)在《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使用方式(口语,书面语)会影响语法结构。具有书面形式的语言和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的语法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对于前者来说,口语和书面形式的常用语法结构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读写能力对个人语言运用的影响,以及日常阅读是如何影响个人语法等问题还有待考究。本研究重点从普通话引语结构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直接引语在口语中比在书面交际中更为常见,并且在非书面语言的语法中更为突出。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被证实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没有使用间接引语。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文盲说话者的语法结构是否类似于这些语言的语法?或者识字和不识字的话语者是否以同样的方式使用直接引语,证明直接引语的使用差异不是由读写能力的差别,而是由特定的语言方式(例如双向交流或者单向书面表述)引起的。我们通过开放性采访,采集对比文盲和非文盲被试在个人叙述中选择直接引语和其他描述方式的频率和用法,以及他们的形式与功能。本研究发现:1)文盲话语者和非文盲话语者在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直接引语作为最生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达某人的言语、思想或情感。2)读写能力对个人口语交际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没有显着影响。3)与文盲话语者相比,非文盲话语者使用更多的语法结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直接(而非间接)引语的使用与交流方式(对话而非独白)关系更密切,读写能力会影响个人口语交际中的语法结构和句法嵌人形式。

王金娜[2](2017)在《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文中指出再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统治阶层与劳工阶层再生产,认为家庭阶层背景与学校教育能“自动符应”,强调阶层结构而非行动者的力量,没有考虑到阶层内部个体的差异性。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的教育政策,对中产阶层子女为主的白云小学和劳工阶层子女为主的蓝天小学进行田野调查,对20位母亲、4位父亲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场域、权力、符码理论探究中产阶层再生产如何在“国家支配教育实践”和中产阶层母亲“适应”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国家与中产阶层母亲同时发挥作用,兼具教育优势和教育风险,包含阶层惯习再生产和学业成就再生产的中国中产阶层再生产理论,即“新再生产”理论。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主要包括密集教育干预、教育选择、教育应对和教育参与。这四种教育卷入分别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家校合作政策的“家长责任”偏好相关。其中,前两种政策偏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层性,契合中产阶层母亲的阶层惯习,给其子女带来潜在教育优势;“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对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母亲均有利与弊,不具有中产阶层性;“家长责任”偏好反映某些中产阶层母亲的利益诉求,具有不完全的中产阶层性。田野调查发现,尽管两所个案小学的教育实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教育改革政策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具有弱国家、强市场、强家长的“家长主义”偏好。弱国家功能体现在两所小学的“教育功能”弱化、X市小学教育系统的“选拔功能”弱化;强市场功能体现在X市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制度、民办学校制度、课外补习场域的兴起与白云小学的“半精致型教育符码”;强家长责任体现在两所小学的家校合作制度。“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不仅要求家长“占有”资本,而且要求发挥个人能动性“有效激活”资本“适应”实践,才能实现阶层再生产。这使得教育获得主要依赖父母的资本和主体性,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努力,因而存在教育风险。面对“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大多数中产阶层母亲能“有效适应”。她们在情感资本的推动下,激活惯习、发挥主体性,采用各种策略激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情感资本包括教育责任感、高教育期望、教育焦虑和教育操心,由女性的性别结构、中间层的社会地位、教育场域共同作用而成,主要被中产阶层母亲所占有,是她们成为新再生产行动者的根本动因。除此之外,惯习、场域和主体性都是中产阶层母亲教育卷入的动力因素。我国中产阶层再生产有先后进行的两条路径。第一,小学中年级以前以阶层惯习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教育责任感”的推动下,激活中等趣味、个性化性情、科学育儿偏好,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实施密集教育干预,培养孩子具有主体性且知识素养、兴趣特长、文化品位等全面发展;再选择表意性秩序相对开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博放惯习”。劳工阶层母亲实施粗放教育干预,让孩子就读表意性秩序封闭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大众惯习”。第二,小学中、高年级以后以学业成就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较高“教育期望”的推动下,受被建构的中小学场域、母亲所在的“体制内工作”场域、“热知识”等影响,激活“苦行”性情、“非学校化”性情、风险意识,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选择优质而精致的补习班、“团课”等策略实施精约式教育应对;在“教育焦虑”的推动下,受地方性知识影响,激活“追求教育优势”性情、“阶层惯习排斥”性情,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以房择校、证书择班、考试择班进行教育选择;在“教育操心”的推动下,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以个人活动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并使用与教师保持平等的不平等关系的策略进行教育参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有利于孩子学业成就再生产,但也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劳动阶层母亲因资本、惯习的影响,给孩子报低质或不报课外补习班、无力教育选择、消极教育参与,不利于孩子学业成就的获得,但学习负担得以减轻。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阶层惯习与学业成就关联性不大,阶层惯习对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独立价值。然而,阶层内部存在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中产阶层母亲都能适应“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时间资本匮乏和居住位置偏远阻碍密集教育干预;“新型读书无用论”、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阻碍“精约式教育应对”;教师的专断权力,以家委会、信任为表现形式的集体社会资本的匮乏抑制参与学校教育;教育学类知识抑制参与家庭教育;孩子中等以下的学业资本量,母亲坚守师德惯习、重视知识惯习、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优越惯习阻碍与教师互动。其中,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使母亲成为反思性行动者、抵抗者。另外,激活资本未必产生教育利润,错过最佳时间、与教师保持绝对平等关系的激活资本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获得。这使得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多样性和风险性。因而,有必要增强学校教育功能、规范课外补习机构、弱化教育“分流”机制、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通过增加“国家责任”改变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以破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阶层间义务教育不公平日益凸显、中产阶层子女学业负担日益沉重的难题。

杨豪[3](2016)在《木兰山下的教育试验》文中研究说明面对中国"填鸭式""灌输式"的应试教育,孩子厌学、逃学、成绩下降,家长心急如焚、百爪抓心,怎么办?湖北黄陂的木兰山下成了一批家长的自救之地,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让自己的孩子退学来到这里,自己办学,自己教学。孩子以玩为主,家长自编的教材《论语》《弟子规》成为必读书,木兰山下的"桃花源"式教育到底怎样?对中国教育具有什么启示?

沈捷[4](2016)在《记忆的青春 ——知青记忆的建构和传承》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上山下乡运动,知青一代作为特殊年代接受特殊教育的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特殊人生。本研究选择在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发端近50周年,知青一代领导人步入政坛的当下时间节点,阐述普通知青对插队记忆的建构和传承。研究借助社会记忆理论框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深度访谈法为主,辅以参与观察和文献研究法,重点突出两个研究问题:一是当下知青记忆的建构和评价,二是知青记忆的多主体传承。论文在对相关议题进行再诠释的过程中,一方面补充和修正了前人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的研究视角。论文由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正文、结语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讨论知青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相互关系;阐释知青记忆的主线——“受苦”和理性选择,以及青春有悔/无悔评价背后的复杂动因;解说有关知青记忆的自我传承、家庭代际传承和物化传承。本研究力求深入而全面地讨论知青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相互建构,既探求形形色色知青个体记忆的共性特点,也从群体内部分析不同知青次群体和个体或明显或隐晦的记忆差异。就知青群体而言,其集体记忆蕴含在千差万别的个体故事叙述中。在知青记忆的叙事建构里,他们的诉苦主题为下乡之苦和城乡之别。在“诉苦”的集体记忆强音之下,个体记忆的“微光”依然时时闪现,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等精神在生存理性面前或多或少受到了压制。不过尽管诉苦和生存理性是知青记忆的两条主线,但正因为受苦深重才启动了生存理性,最终的诉说还是落脚于“苦难”的主旨。在知青记忆的评价建构里,本研究力求多向度解读青春“无悔”抑或“有悔”的争议。从人生价值角度而言,知青对插队生涯的评价包含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双重评判标准。从生命历程理论角度来看,知青的下乡经历和后知青时代的人生历程都影响其对知青生涯的评价。再者,美化青春记忆的现象在近年步入老年阶段的知青群体中日渐流行。他们在怀旧与乡愁交织的情绪下生发了对青春岁月的眷恋。而作为在两种意识形态夹缝里存活的群体,知青又不得不以美化或规避过往伤痛的姿态来保持认同一致。从知青记忆的传承来看,知青不仅积极进行自我记忆的传承,也开拓家庭记忆传承渠道,并与政府、市场合力推动知青物化记忆的流传。知青自身的记忆传承包括身体和文本两种传承方式。而在知青记忆的家庭代际传承里,苦难记忆、有悔/无悔记忆和“知识改变命运”记忆是传承的三大主题。“青二代”对知青记忆有一定的情感附着,但物质生活和价值观差异、“文化反哺”现象令知青记忆的代际传承面临挑战。就知青记忆的物化传播而言,知青群体对记忆流传的需求与政权合法性需求、市场经济利益需求一起,共同推动了知青物化记忆的传承。政府和市场以知青博物馆、纪念碑、主题器物售卖等方式把控重塑记忆的话语权,但也遭遇知青群体和非知青群体的话语解构。论文的结语部分进一步探究知青记忆的建构性和官方知青记忆与延安记忆的勾连。知青记忆的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社会变迁而改变,具有当下性特征,也不乏连续性。知青记忆的建构性也意味着不存在绝对真实的知青记忆。而当下出于维护政治秩序的需要,拥有知青经历的现任国家领导人对知青记忆进行筛选,将其与延安精神紧密勾连,形成对延安记忆和知青记忆的双重再建构。不过受访知青的记忆建构并未受官方记忆掌控。

张力翔[5](2016)在《飘逝的紫霞》文中提出故事梗概:插队时,在一片缠绕在塬腰上的紫霞般的苜蓿田里,思汉和松英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终于有了第一次拥吻。三年插队中,俩人同不断骚扰和打压他们的公社副主任方河东进行了不懈的抗争,感情越发深厚,发誓永不分离。中文系孙主任将思汉招回北京上大学后,又把自己的外甥女郝撷介绍给他,并许诺他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在这个锦绣前程的诱惑下,从小就立志改变贫穷命运的思汉终于抛弃了松英。尽管他曾良心发现,毅然回村搭救松英,试图重归于好,却被心如死灰的松英坚决拒绝。松英脱离虎口后回京自谋发展。

黄丽梅[6](2015)在《后扩招时代高等教育功能观的乡村际遇—三合村、上漫村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世纪之交的蓬勃发展后,目前已悄然步入后扩招时代。在这一进程中,整个教育系统乃至社会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并发生着潜在而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图探索的是:在后扩招时代中国的乡村经历着怎样的高等教育功能观变迁?在这些变迁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层次文化社会原因?本研究使用的方法是基于东西部两个村庄的文化人类学考察。具体来说,选取了位于江苏南通的上漫村和位于四川绵阳的三合村为样本村庄,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细致描绘、丰富呈现并深入分析了两个村庄八个迥然不同家庭围绕着子女的上学、出路而展开的日常家庭生活,以此呈现后扩招时代高等教育功能观在我国乡村的际遇与图景。在研究的后半部分,集中梳理了高等教育功能观的乡村差异问题,并进而反思了乡村文化秩序与高等教育功能观的交互影响关系。就两个村庄高等教育功能观的整体呈现来看,基于经济、区域位置等因素,上漫村实现社会流动的渠道较为多样化,高等教育只是众多的实现向上流动的通道之一。民众对其并非完全倚重。上漫村村民的功利化思想较重,更加看重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而三合村村民对于高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依附性更强。甚至,很多三合村村民将其看成整个家族的希望和信仰。但两个乡村中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即它们都认为社会阶层会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并且高等教育功能能否释放出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的层次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因素。对于乡村文化秩序与高等教育功能观的交互影响关系,本研究从乡村文化秩序的自然生态秩序、公共生活、心态秩序等三个维度展开分析。研究认为,尽管目前乡村的自然生态秩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甚至正在遭受破坏,面临危机,但从总体上看,村民们对于高等教育能够实现社会流动的正向功能观并没有根本的改变。重学的传统在城镇化的进程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的“空心化”,这恰恰是高等教育功能观反向影响乡村自然生态的明证。就乡村公共生活秩序与高等教育功能观的相互关系而言,乡村公共生活的日常低频化、节日聚集化、仪式化等特征使得高等教育在提高家庭以及家族的声誉方面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公共生活中主导性话语及话语权的主体反映着这一特征。在心态秩序与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关系方面,目前中国农村的心态秩序存在危机,亟待重建。过往平和的乡村心态环境已在城镇化的裹挟下,在高校扩招的进程中日益呈现出功利、急躁与不安的心理状态。但同时,家庭亲子间对于高等教育功能观的沟通抑或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正在重构家庭乃至乡村的心态秩序。总之,通过文化人类学考察呈现出来的乡村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时代性也进一步说明,乡村文化秩序和高等教育功能观是一种双向互动、深刻互摄的动态关系。

孙惠芬[7](2012)在《生死十日谈》文中研究说明序言赵凤,四十四岁,女,翁古城张炉乡翁南村小王屯小队,二○○九年七月喝百草枯自杀。姜立修,四十三岁,男,翁古城石岭乡槐树沟村下黄小队,二○○八年六月喝百草枯自杀。曹运宽,六十三岁,男,翁古城曹崴子乡四家子村柳店小队,二○○九年五月上吊自杀。如果将这个名单继续列下去,会列出长长一串。从二○○六年六月到二○一一年六月,五年时间,翁古城地区死亡名册上,自杀就有五百多例,这是全国其他县级市同比人口中偏低的数字。这个数字最初撞入眼帘,不由得让人为之震惊。在我越来越狭窄、只能通过媒体了解世界的专业作家生活中,除了中东地区不断出现的自杀爆炸事件、中国南方

陶小月,刘宏根,阳泽,赵子谦[8](2010)在《西部农民的大学概念及对其子女上大学支持度的影响》文中提出大学在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农民子女的高等教育问题因为其时代性、独特性和重要性成为本文研究的对象。笔者通过使用自编西部农民大学概念问卷,对200名西部农民进行问卷调查,验证了西部农民大学概念包括社会贡献、工作、主观信念、个人发展、花销、心理补偿6个因素的假设。本研究表明,西部农民不分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皆对子女上大学持高支持态度,上大学总是好的的主观信念直接影响他们支持子女上大学的程度。

黄祖军[9](2010)在《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 ——以陕南D村和W村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社会理性人视角出发,以行为与结构关系研究的社会建构论范式为分析工具,揭示了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是理性行为的社会建构,即以理性为中介,农户行为和结构约束的互动与相互建构。克服了以往对农民行为研究的片面和简单化。以往研究要么只看到农民行为是理性的,过于强调农民行为的自觉性和意图性,忽视各种结构约束因素,甚至偏于农民理性是纯粹经济理性的论断;要么只看到各种结构因素对农民行为的约束与限制,贬低或扼杀农民的理性,忽视农民行为的主体性和意图性。长期以来,已有研究在农民行为和农民教育投入上往往脱节,对农民行为的研究忽视了农民教育投入行为,对农民教育投入的研究多从经济学上研究投资收益,很少涉及对农民行为的探讨。造成社会学意义上对农民教育投入行为研究的空缺。而通过对个案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户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行为存在差异和变化。有鉴于此,论文围绕农户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行为,试图揭示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回答和解释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差异和变化的原因。为了揭示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具体分析了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的社会生态场域、现实表征、理性逻辑和实践逻辑等内容,层层衔接进行阐述和剖析。首先,对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社会生态场域进行分析,为理解和探讨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提供现实语境和社会意蕴。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的实践场域是社会转型期“教育内卷化”,一方面教育“有增长而无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边际报酬递减。其次,具体剖析调查所在村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所表现出的差异和变化。差异主要呈现出不同农户教育投入的观念、行为差异,以及同一农户在子女不同教育阶段的投入行为差异。而变化既呈现出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的变化与具体情境相关,也表现出教育投入观念、动机和行为选择的变化。最后,深入挖掘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差异与变化背后的深层机理,揭示了农户教育投入行为具有理性与实践的双重逻辑,是理性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表层看,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的差异与变化源于农户行为的理性逻辑。一方面表现出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差异;另一方面表现出在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之间的变化。从深层看,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的差异与变化源于其实践逻辑。在实践中,农户的理性行为受到家庭、社会、文化等结构性因素的约束和限制,在各种结构因素约束下,农户理性选择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行为,并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调适目标和行为。表现出以理性为中介的行为与结构的互动和相互建构。总之,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是理性行为的社会建构,这也是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差异与变化的根源。农户从追求生存、经济、政治权力、社会地位、社会声望、情感等社会收益最大化目标出发,权衡子女、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做出是否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决策。当子女、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在新情境下农户反思并调适先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行为,确立新的最大化社会收益目标,做出是否对子女教育投入的新决策。农户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行为是结构约束与农户理性选择的结果,呈现出以理性为中介的行为与结构的互动和相互建构。

阿宁[10](2009)在《狠如羊》文中研究指明1午后阳光毒辣。陈冰溪一手拎着手包,一手拿着报纸上了8路车。手包是革的,便宜,样式却好看,报纸是一张小报,正好拿来当扇子。车上有几个空座,她拣离门近的一个坐了。一坐稳了便开始恨李凡。他们是一种很淡的关系。越来越冷。听说他现在有了别的女人,陈冰溪装不知。这是她知

二、农民:供孩子上大学又有什么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供孩子上大学又有什么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Overview
    2.2 Literature Review on Literacy
        2.2.1 Current Figures and Situation of Illiterate Speakers
        2.2.2 Previous Research on Literacy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2.3 Literature Review on Reported Speech
        2.3.1 Definition and Basic Knowledge on Reported Speech
        2.3.2 Research on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2.4 Reported Speech and Literacy
        2.4.1 Languages with and without a Writing System
        2.4.2 Language Used in Different Modes: Speaking vs. Writing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Overview
    3.2 Participants
    3.3 Study Plan, Stimuli and Preparations
        3.3.1 The Frog Story
        3.3.2 The Pear Film
        3.3.3 Interview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3.4 Protocol
    3.5 Problems with the Elicitation Data
    3.6 Codification
        3.6.1 Object of Study
        3.6.2 Transcription and Codification Process
        3.6.3 Categories of Speech
        3.6.4 Features of Quotations
Chapter 4 Results
    4.1 Overview
    4.2 Resul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4.3 Source and Meanings of Quotations
    4.4 Functions of Quotations
    4.5 Results on Fictive Speech
    4.6 Results on Other Alternative Constructions
Chapter 5 Discussion
    5.1 Overview
    5.2 The Impact of Literacy on the Use of Direct Speech and Other Alternatives
    5.3 Features,Source or Meanings,and Functions of Quotations
    5.4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Chapter 6 Conclusions and Future Work
    6.1 Summary
    6.2 Limitations
    6.3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1 Data Transcription and Symbols
Appendix 2 Codification(Illiterate group)
Appendix 3 Codification(Literate group)
Appendix 4 Transcripts

(2)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 个人意义
        (二) 理论意义
        (三)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中产阶层的相关研究
        (二) 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现场的选择
        (二) 访谈对象的选择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四)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五、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一) 基本概念
        (二) 分析框架
第一章 阶层再生产的理论视野
    一、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机制
        (一) 首属效应:家庭资本与教育分层
        (二) 次属效应:家庭选择与教育分层
    二、学校的再生产机制
        (一) 经济再生产机制
        (二) 文化再生产机制
    三、家长教育卷入的再生产机制
    四、未来的路径:“国家支配-母亲教育适应”的再生产机制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干预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高资本化
        一、精致型符码的概念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三、新课程改革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四、素质教育的“高资本化”
    第二节 个案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一、白云小学表意性秩序的相对开放性
        二、白云小学工具性秩序的封闭性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密集教育干预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密集教育干预的主导者与教育责任感
        二、密集教育干预的符码类型与特征
        三、密集教育干预的过程
        四、密集教育干预的动因
        五、密集教育干预的阻碍因素
        六、密集教育干预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应对
    第一节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一、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二、个案学校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小学教育选拔功能的弱化
    第二节 课外补习场域的形成与阶层再生产
        一、课外补习机构的崛起与监管缺失
        二、课外补习机构作为阶层再生产的新工具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精约式教育应对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精约式教育应对的主体与高教育期望
        二、精约式教育应对的过程
        三、精约式教育应对的动因
        四、精约式教育应对的阻碍因素
        五、精约式教育应对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义务教育的“分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选择
    第一节 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与教育不公平
        一、重点学校政策与“就近入学”的教育不公平
        二、民办教育政策与民办学校的阶层排斥
        三、重点班制度的教育不公平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分流”偏好:X市重点学校场域与“王牌”资本
        一、重点高中场域与高升学率
        二、重点初中场域与特权、重点校制度
        三、重点小学场域与中上阶层家长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选择的主体与教育焦虑
        二、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标准
        三、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动机
        四、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过程
        五、中产阶层母亲教育选择的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参与
    第一节 家校合作政策的教育责任转移:由“教师责任”到“家长责任”
        一、建国后到20世纪末之前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二、21世纪初家长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第二节 家校合作实践的“家长责任”偏好:个案学校的家校合作制度
        一、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制度
        二、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制度
        三、两所个案学校家校合作制度的异同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参与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参与的主体
        二、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学校教育与集体社会资本
        三、半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家庭教育与个人社会资本
        四、中产阶层母亲与教师的互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再生产:国家支配与母亲的教育适应
    第一节 国家支配下中产阶层再生产的教育优势与教育风险
        一、教育优势:教育改革政策偏好的中产阶层性
        二、教育风险: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
    第二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适应:新再生产的行动者及两条路径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
        二、阶层惯习再生产
        三、学业成就再生产
    第三节 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路径:从“家长主义”偏好到“国家责任”
        一、增强学校教育功能
        二、弱化教育“分流”机制
        三、规范课外补习机构
        四、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木兰山下的教育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切入:当下教育困境
    一、走进“桃花源”
        1. 木兰山下的世外桃源
        2.“宁让孩子做自己的试验品,也不做学校的牺牲品。”
        3. 妈妈带娃,爸爸养家
        4.“桃花源”式教育的争议
    二、“桃花源”式教育能否点醒传统教育?
        1. 真能逃离应试教育高压?
        2. 孩子“在家上学”,能被体制接纳吗?
        3.“在家上学”呼唤多元化教育
    三、教育新事物:“在家上学”
        1. 新时代的孟母
        带女儿进山读经
        教育孩子在人格上独立
        2. 读经运动,意在道德
        3. 事儿越来越大:“在家上学联盟”
        4.“在家上学”可否作为现行教育形式的补充?
    四、现代教育能否回归桃花源式“私塾”?
    五、今天需要《弟子规》吗?
    六、百万考生弃考告诉我们什么?
    七、中国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4)记忆的青春 ——知青记忆的建构和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和背景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知青领导人积极重构知青记忆
        二、知青群体进入回忆黄金期
        三、笔者缘何研究知青记忆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回顾
    第一节 社会记忆研究
        一、记忆概念的界定和记忆类型的阐述
        二、社会记忆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知青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知青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知青:社会记忆的当代叙事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知青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
        二、研究对象的介绍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深度访谈
        二、参与观察
        三、文献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思路
第四章 知青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
    第一节 知青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动
        一、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动
        二、知青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动
    第二节 知青集体记忆的形成
第五章 知青记忆的叙事建构:受苦与理性选择
    第一节 苦难记忆研究和理性选择理论
        一、苦难记忆的研究
        二、理性选择理论
    第二节 知青记忆的下乡之苦
        一、强制性集体下乡与个体理性选择
        二、劳作与生活之苦
        三、竞争上调与个体理性选择
    第三节 知青记忆的城乡之别
        一、贫困乡村
        二、被农民排斥
        三、与农民修复关系的努力
        四、无法调和的城乡差异
第六章 知青记忆的评价建构:受苦与有悔/无悔的关联
    第一节 下乡受苦是否值得:生命价值视野下的“有悔”与“无悔”
        一、个体生命价值理论
        二、知青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
        三、知青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节 苦感与生命历程的关联:生命历程视野下的“有悔”与“无悔”
        一、生命历程理论
        二、下乡经历与有悔/无悔的关联
        三、后知青时代社会阶层分化与有悔/无悔的关联
    第三节 “无悔”话语背后的美化青春现象
        一、距离之美
        二、自由之美
        三、认同和谐之美
第七章 知青记忆的传承
    第一节 知青个体和群体的记忆传承
        一、知青的身体记忆传承
        二、知青的文本记忆传承
    第二节 知青记忆的代际传承
        一、知青记忆的家庭传承内容
        二、知青记忆代际传承面临的挑战
        三、知青记忆代际传承的可能性和价值意义
    第三节 知青物化记忆传承的兴起:个体、政府与市场的分歧和媾和
        一、知青记忆的传承形式与传承主体
        二、知青群体对政府和市场介入物化记忆的需求
        三、政府和市场对知青物化记忆的主导
        四、受众对知青物化记忆的解构
第八章 结语:个体苦难与集体政治的互构
    第一节 知青记忆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一、知青记忆的叙事建构
        二、知青记忆的评价建构
        三、知青记忆的传承
        四、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知青记忆的建构性
        一、知青记忆的变迁性
        二、知青记忆的当下性
        三、知青记忆的延续性
        四、知青研究的真实性
    第三节 官方知青记忆与延安记忆的勾连
        一、上山下乡运动对延安记忆的重构
        二、当下官方以延安精神重塑知青记忆
        三、官方知青记忆对口述记忆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1:知青访谈名录
附录2:知青访谈提纲
致谢

(6)后扩招时代高等教育功能观的乡村际遇—三合村、上漫村的文化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教育功能观
        1.2.2 乡村及乡村际遇
        1.2.3 教育选择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等教育功能观的研究
        1.3.2 高等教育功能观的相关研究
        1.3.3 乡村教育的相关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4.3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4.4 研究伦理
2 上漫村高等教育功能观的考察
    2.1 上漫村村庄概况
    2.2 家有中考生
    2.3 小卖部之女
    2.4 “211 与 2000”
    2.5 “大队里唯一的瓦房”
    2.6 上漫村调研随感
3 三合村高等教育功能观的考察
    3.1 三合村村庄概况
    3.2 家有双考生
    3.3 三张高考准考证
    3.4 村委主任
    3.5 半人高的野草
    3.6 三合村调研随感
4 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反思
    4.1 高等教育功能观的乡村差异
        4.1.1 单选与多选
        4.1.2 金钱与希望
        4.1.3 社会阶层与录取院校
    4.2 乡村文化秩序与高等教育功能观
        4.2.1 自然生态秩序与高等教育功能观
        4.2.2 公共生活秩序与高等教育功能观
        4.2.3 心态秩序与高等教育功能观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生死十日谈(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第一日初入村庄
    一泡屎要了两个人的命
第二日徐大仙
    怎么办, 没办法
第三日“回乡A计划”
    回乡A计划
    你从哪里来
第四日关系
    一只老猫
第五日都是命
    水塘无语
第六日百草枯
    姜立生
第七日杨柱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第八日天就在头上
    以马内利
第九日面向大海
    游人和渔夫
第十日让星月进家
    大辫子
    岳父岳母大人:

(8)西部农民的大学概念及对其子女上大学支持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研究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西部农民大学概念初步发现
    2.西部农民大学概念的结构
    3.西部农民大学概念对支持其子女上大学的影响
三、建议
    1.优化高等教育费用管理
    2.农民家长注意树立新型教育观
    3.理性定位大学, 合理进行宣传
    4.农民家长勿将自己心愿强加于子女身上

(9)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 ——以陕南D村和W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 关于教育投入的相关研究
        (二) 对农民行为的研究
        (三) 农民教育投入行为的相关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四、概念界定、分析框架与章节安排
        (一) 概念界定
        (二) 分析框架
        (三) 章节安排
    五、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资料来源
第二章 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社会生态场域:社会转型期教育内卷化
    一、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社会生态场域
    二、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发展
        (一) 社会变迁与转型
        (二) 社会转型与教育
        (三) 中国社会转型与教育困境
    三、社会转型期教育发展困惑:教育内卷化
        (一) “内卷化”:对教育发展的一种分析视角
        (二) 转型期教育内卷化的表征
        (三) “教育内卷化”的原因
第三章 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现实表征:差异性与变化性
    一、调查地的区域与教育概况
    二、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的差异性
        (一) 农户教育投入的观念差异
        (二) 农户教育投入的行为差异
        (三) 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行为差异
    三、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行为的变化性
        (一) 农户教育投入行为变化的内容
        (二) 农户教育投入行为变化的特征
第四章 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理性逻辑: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
    一、农民的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
        (一) 农民的生存理性
        (二) 农民的经济理性
        (三) 农民的社会理性
    二、农户理性教育投入行为差异与变化
        (一) 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
        (二) 理性变化中的生存教育与地位教育取向
第五章 农户理性教育投入行为的张力:家庭、社会与文化约束
    一、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微观约束:家庭
        (一) 家庭子女结构与农户教育投入行为
        (二) 家庭经济资本与农户教育投入行为
        (三) 家庭文化资本与农户教育投入行为
        (四) 家庭社会资本与农户教育投入行为
    二、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宏观约束:社会结构
        (一) 行为的结构性限制
        (二) 城乡结构
        (三) 教育体制
        (四) 就业市场
        (五) 户籍制度
    三、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隐性约束:文化
        (一) 地域文化对农户教育投入的影响
        (二) “命”、“福”观念对农户教育投入的影响
        (三) 父母的角色规范、利他观念与农户教育投入行为
第六章 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实践逻辑:理性行为的社会建构
    一、结构约束与主体选择
        (一) 结构与行动的互动
        (二) 结构约束下农户的理性选择
    二、农户理性教育投入行为的社会建构过程
        (一) 农户理性教育投入行为的文化建构过程
        (二) 农户理性教育投入行为的情境建构过程
        (三) 农户理性教育投入行为建构过程的特征
    三、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双重嵌入逻辑
        (一) 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实践逻辑
        (二) 农户教育投入行为的双重逻辑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农民:供孩子上大学又有什么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D]. 梁依睿. 浙江大学, 2020(08)
  • [2]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D]. 王金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3]木兰山下的教育试验[J]. 杨豪.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6(12)
  • [4]记忆的青春 ——知青记忆的建构和传承[D]. 沈捷. 南京大学, 2016(05)
  • [5]飘逝的紫霞[J]. 张力翔. 参花(上), 2016(03)
  • [6]后扩招时代高等教育功能观的乡村际遇—三合村、上漫村的文化人类学考察[D]. 黄丽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15(01)
  • [7]生死十日谈[J]. 孙惠芬.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6)
  • [8]西部农民的大学概念及对其子女上大学支持度的影响[J]. 陶小月,刘宏根,阳泽,赵子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 [9]农户对子女教育投入的行为逻辑研究 ——以陕南D村和W村为个案[D]. 黄祖军. 上海大学, 2010(01)
  • [10]狠如羊[J]. 阿宁.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09(06)

标签:;  ;  ;  ;  

农夫:送孩子上大学有什么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