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尔虎在蒙古统一前后(论文文献综述)
解程姬[1](2021)在《西方人眼中的内蒙古 ——以拉铁摩尔两部西文游记为中心》文中指出
王尹辰[2](2021)在《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蒙古高原考古学文化格局的演进》文中研究说明蒙古高原位于欧亚草原东部腹地,在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形成了以各类石构遗迹为代表的多支考古学文化遗存。但由于这些石构遗迹出土遗物少、断代困难,学界长期未能就这一时期蒙古高原的考古学文化发展演进格局与人群交往过程形成系统认识。近年来,大量新的考古发现不仅为探讨上述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还为重新审视该时段蒙古高原与西伯利亚、中国北方之间的文化互动、人群交流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在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考古材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地调查与发掘经历,系统梳理了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蒙古高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并尝试以此勾勒该时段蒙古高原考古学文化的演进过程。在第一章,本文回顾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往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标准混乱问题,并依据这一时期石构墓葬封堆“石围+石堆”的结构特点,将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石构墓葬重新分为8类。在第二章,本文首先将蒙古高原分为四大文化区,分别为蒙古阿尔泰山区、中北部山地区、东部草原区和中南部戈壁区。其次,本文分区逐一梳理了10支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文化特征,分别为:阿凡纳谢沃文化(公元前3000~前2500年)、切木尔切克文化(公元前2600~前1800年)、浑迪戈壁类型(公元前2500~前2000年)、门赫海尔汗文化(公元前1800~前1400年)、赫列克苏尔与鹿石文化文化(公元前1400~前800年)、乌兰祖赫文化(公元前1500~前1300年)、特布希文化(公元前1300~前800年)、石板墓文化(公元前1100~前300年)、昌德曼文化(公元前600~前300年)和巴泽雷克文化(公元前400~前200年)。最后,本文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蒙古高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并将其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在第三章,本文论述了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蒙古高原各阶段的考古文化格局演进与人群交往状况。在第一阶段(公元前3000~前1800年),阿凡纳谢沃文化、切木尔切克文化相继进入蒙古高原,带来了包括“石构封堆”、“石人”在内的新文化因素,开启了蒙古高原的早期金属器时代。在第二阶段(公元前1800~前800年),蒙古高原中西部地区门赫海尔汗文化、赫列克苏尔与鹿石文化发展前后相继,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进入到文化发展的兴盛期,形成了以马头殉牲、鹿石为特色的文化遗存。与此同时,蒙古高原的东部草原、南部戈壁也逐渐发展起来,相继出现了乌兰祖赫文化、特布希文化与石板墓文化。在第三阶段(公元前800~前300年),石板墓文化逐渐取代了赫列克苏尔与鹿石文化、特布希文化,统一了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并与同时期的中国北方保持着密切的文化联系,为公元前300年后匈奴部落联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席红英[3](2020)在《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认为语言生活是语言国情、族情、区情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信息化、城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在社会交际中的实用功能逐渐降低,语言使用范围不断地向家庭内部收缩,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境。蒙古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之一。呼伦贝尔市尤其是牧业四旗是蒙古族聚居区,较好地保留了蒙古语和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及民族文化。全方位调查呼伦贝尔市牧业四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对了解该市蒙古族的语言生活现状,判断母语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主要调查地,以该四个牧业旗的蒙古族语言生活为主要调查内容,综合采用田野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在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在收集第一手调查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蒙古族语言生活的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认为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聚居区语言环境有利于蒙古语的保持,但不利于蒙古语的发展,蒙古语使用和发展方面面临使用人口减少、增长率变低,使用范围逐渐缩小,语言地位不断下降等问题。本文由八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地理位置、民族人口、生产方式、历史源流及牧业四旗基本情况等方面介绍呼伦贝尔市概况,目的是展现呼伦贝尔市整体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章,调查蒙古族家庭环境中祖辈、长辈、同辈、晚辈三代人的语言使用情况,与熟人邻里、在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等环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而分析语言使用现状及其社会差异;第三章,调查不同社区居民的语言习得、语言掌握和语言能力;第四章,调查蒙古族语言认同、语言情感、语言行为倾向。第二、三、四章为蒙古族居民语言生活状况的定量分析,第五和第六章是调查数据的分析。第五章从语言外部生态环境入手,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三方面分析地理、气候、人口、民族、教育、文化等因素对语言生活现状的影响;第六章从语言内部生态环境入手,分析语言结构、语言格局、语言景观对语言本体、语言地位的影响。最后是“结论与余论”部分,在总结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的同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调查表明,呼伦贝尔市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较好,但蒙古语使用存在代际、城乡、部落和阶层差异:老年人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年轻人,牧区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城镇蒙古族,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的蒙古语保持好于其他部落的蒙古族,牧民母语保持好于公职人员和学生。在社会交际领域,汉语使用率逐渐增加,但未出现骤增情况。在汉语使用稳步增长的同时,蒙古语的使用逐渐下降,蒙汉语兼用情况普遍,语言生活向双语化转换。监测整体语言生态环境发现,牧业四旗语言生活呈现三种类型:作为传统牧业旗县,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的语言环境较为封闭,母语保持较好;作为城镇化牧业旗县,鄂温克族自治旗的语言环境开放,汉语使用率较高,境内厄鲁特和布里亚特蒙古人因居住集中,尚未出现母语使用的明显下滑现象;作为由传统牧业旗向城镇化牧业旗发展的陈巴尔虎旗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过渡性特点,即语言生活状态介于前两者之间。从呼伦贝尔市的整体环境看,维持语言保持的主要因素较为稳定,不易变化,主要包括人口数量、民族认同以及语言系统的稳定性等;影响蒙古语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传媒影响、文化冲击等。本研究在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蒙古族不同社区内语言生活现状,试图展现语言生活全景,但仍存在以下不足:语言服务涉及较少;微观层面的个人语言生活调查欠缺,今后将对此进一步予以补充和完善。
斯琴毕力格[4](2020)在《成吉思汗八白宫守护者达尔扈特部研究 ——以清与民国时期档案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达尔扈特”是成吉思汗八白宫及八白宫中所供奉诸多神灵的守护者,也是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传承者。他们为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是研究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活典籍”和“活化石”。他们用生命守护着这一民族精神文化,在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代替作用。从达尔扈特群体入手研究成吉思汗祭祀文化,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八白宫及其诸多神灵以及成吉思汗祭祀文化的完整内涵。本文充分利用清与民国时期形成的有关鄂尔多斯部及成吉思汗祭奠的满文、蒙古文、汉文档案史料,以“达尔扈特”为主线,首次系统地探讨了达尔扈特的形成、五百户达尔扈特、达尔扈特所守护的诸多祭祀之神、达尔扈特组织体系、达尔扈特筹募祭祀费用的方式及其使用、达尔扈特的驻牧地、生计、丁册及宗教生活等,较完整地还原了历史事实,为全面了解清与民国时期达尔扈特历史文化打下较为坚实的研究基础。本文主要内容为:一、对达尔扈特的形成和五百户达尔扈特及其源流、达尔扈特所守护的诸斡耳朵及神灵等分别进行了考述。清廷鉴于居住在成吉思汗八白宫附近从事守护成吉思汗斡耳朵和供奉诸神灵之人群的特殊身份,没有将其纳入任何旗的编制内,而是归“济农”来管理,继续从事成吉思汗祭祀相关事宜,随后他们才被正式命名为“达尔扈特”。而济农由鄂尔多斯万户首领变成了只负责管理成吉思汗八白宫及守灵者达尔扈特事务的官员。对于达尔扈特来源之五种论断,本文依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和档案史料作了精细的辨析,认为鄂尔多斯诸部及达尔扈特人群均来自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守卫者的假说最接近史实,继而厘清了档案所记载达尔扈特人所守护的诸斡耳朵及其诸神灵。二、达尔扈特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清与民国时期,他们不受盟旗制度的制约,自称体系,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体制。本文根据档案史料勾勒出了达尔扈特部的组织体系轮廓,即由行政组织与祭祀组织两部分构成,均隶属于济农,济农则是达尔扈特部最高首领。围绕达尔扈特的行政组织和祭祀组织,对济农的任免、主要职责、济农制度的变革以及达尔扈特达如噶与达玛勒、衙木特德、哈然和克什克等职守人员分别进行了详细考述。考证出清与民国时期24任济农的准确生卒年和任期,对相关研究的讹误作了纠正。对于达尔扈特祭祀组织的考证中,较系统地恢复了达尔扈特左右翼衙木特德称号和克什克之名称,并明确指出18个克什克的哈然隶属关系,规范了一些克什克的名称,考证了“哈坦”、“乌鲁德”等名称。三、运用档案史料,归纳出清与民国时期的达尔扈特筹募成吉思汗祭祀费用的方式及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五百户达尔扈特的五百两银子的收支、达尔扈特通过募化得来的财物的收支、“约孙阿勒巴”、信奉者的布施、成吉思汗陵西迁时期国民政府对成吉思汗祭祀的资助等。四、以当时档案记载为依据,阐述了达尔扈特的驻牧地和生计。同时详细统计和分析了此时形成的达尔扈特的丁册档案,考证了关于达尔扈特的人口、念经喇嘛、家仆等诸多问题,并明确指出圣主达尔扈特和苏勒德达尔扈特的八大衙木特德的克什克隶属情况。同时利用档案与相关文献记载,阐述了从乾隆三十二年(1767)至嘉庆十五年(1810)间,大伊金霍洛周围的禁地内先后所建八座达尔扈特寺庙的情况,进而得出佛教在鄂尔多斯地区传播过程中直接影响达尔扈特的宗教信仰的结论。
宋铁勇[5](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研究说明“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小荣[6](2020)在《“满洲国”蒙旗行政研究》文中认为1932年东部内蒙古地区被划入“满洲国”的版图内之后,在原哲里木盟、呼伦贝尔部、昭乌达盟、卓索图盟相继建立了一整套的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措施。而随着“满洲国”内部局势的变化,东部内蒙古地区的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与对蒙实施的行政政策发生了三次阶段性的大改变。本文将这三个阶段作为文章的叙述框架,试着探讨不同阶段内蒙旗行政方面的主要变化。第一阶段为“满洲国”建立初期的蒙旗行政(1932-1936年);第二阶段为“满洲国”第二个建设期的蒙旗(1937-1940年);第三个阶段为战时加强体制下的蒙旗(1941-1945年)。本文第一章,交代了“满洲国”成立之前东部内蒙古的局势,简述了“九?一八事变”前东部内蒙古各盟旗的行政建制,探讨了各蒙旗的行政归属问题与在此复杂情况下蒙古人的诉求、行动以及得到的回应,总结了在这一时期,日本势力在东部内蒙古的主要活动。第二章叙述了“满洲国”建立初期东部内蒙古的情况,包括兴安省的设立、东部内蒙古地区的重新划分、兴安各省中央行政机构及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立等。第三章探讨了“满洲国”第二个建设期的蒙旗情况、与第一阶段相比产生的主要变化、中央行政机构性质的变化、地方行政机构更趋于普通省的变化、以及“满洲国”出于某种目的对蒙地进行的各项特殊权益的整理等。第四章整理了1941年始,当“满洲国”的整体政策进入了战时加强体制时蒙古地区的行政工作情况。
孙碧琛[7](2019)在《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敖包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历史人文景观,是蒙古族重要的祭祀载体。目前关于敖包的研究集中在历史、人文和社会学方面,而敖包祭祀空间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民族文化旅游背景下,因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蒙地敖包祭祀逐渐演化为大型草原聚会活动而被旅游市场开发,然而不当的开发导致敖包商业气氛过于浓重,削弱了原有的信仰内涵和仪式感。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对敖包祭祀文化深入挖掘,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敖包祭祀景观。首先,本文从祭祀园林的活动特征和空间需求出发,通过对典型祭祀园林的实例分析,总结归纳祭祀园林在空间序列、空间尺度、时节变化的特征;从选址、总体布局、建筑规制和植物规划等方面具体分析祭祀园林规划设计的手法;探讨祭祀园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转型方式和设计方法;为后文敖包祭祀空间的认知提供理论参考。其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收集的方法,以敖包祭祀的起源、历史沿革、形制特征为基础点,分析了敖包祭祀的文化内涵、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在敖包祭祀文化梳理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归纳总结敖包祭祀的活动特征、空间布局以及现状问题。最后,将祭祀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敖包祭祀风俗和场所联系起来,指导鄂尔多斯敖包公园项目设计实践。
呼斯乐[8](2019)在《蒙古族首饰研究》文中指出蒙古族首饰是中华民族首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之大成者。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文化内涵都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特点。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理论,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历史追溯、造型演变、工艺发展及其民俗内涵的研究,揭示其与蒙古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与其他民族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为蒙古族首饰注入了新的造型、工艺与文化内涵。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例证。由于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因此本研究在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情况,继而阐明蒙古族首饰的整体情况;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大成者,故而第二章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中追溯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及其文化源头,说明其集大成之根据,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皆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第三至五章,纵向梳理蒙元至明清时期的蒙古族首饰演变,主要以蒙古族头饰为线索,阐明其时代特点、嬗变原因,同时举证论述了蒙古族首饰与明清中原地区首饰、满族首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第六章是从蒙古族首饰制作的工匠、工具、材料和工艺角度对蒙古族首饰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举证,再次证明了历史上波斯、阿拉伯、突厥、中原等地区对蒙古族首饰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具体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一、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溯源研究,论证了蒙古族首饰是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装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二、蒙古族首饰造型、工艺及其内含的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元明清蒙古族头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其艺术造型、工艺与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三、蒙古族首饰吸收了波斯、阿拉伯、突厥、西藏、中原、满族的首饰纹样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文化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历史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从对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名称便是沿用了波斯、阿拉伯语的称谓,说明历史上蒙古族与其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材料名称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变,又说明在每个历史阶段,其他文化对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巨大影响,如论文中训释的“珊瑚”一词,元明时期用sitan称呼,至清代则用siru呼之,说明了“珊瑚”最初来源于古代阿拉伯,至清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对蒙古族文化广泛影响,才导致名称的替代。突厥与蒙古族由于历史和地缘上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很多首饰词汇存有共性或相互借用,而蒙元时期的高冠的形式虽然在中国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地区已经消失,但在中亚却得以保存,说明“改朝换代”也深刻地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首饰纹样更是从诸多领域的交流中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纹样,如汉字“囍”“寿”纹样在蒙古族首饰中时有发现。四、在中国地域范围内,蒙古族首饰独具特色,但从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命名的特点来看,它与阿尔泰地区的首饰更为接近,故而可以将阿尔泰语系民族的首饰看作是一个系统,本研究者提出“阿尔泰首饰系”(或“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设想)。五、蒙古族首饰尤其是头饰,虽然在纵向的历史中展现出了每个时代不同的面貌,但其首饰文化相关的民俗却是十分稳定的,其核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贯穿始终的。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萨满教)对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在首饰文化上的折射,具体表现为两性的繁衍、家族的兴盛等方面。本研究首先是以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相统一,以艺术学科(民艺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对蒙古族首饰的工匠、工具、材料、工艺等的活态的文化进行了梳理研究。故本研究是区别于单纯的艺术造型研究的文本;其次,本研究以艺术考古为基础,辅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艺术考古为历史上的蒙古族首饰研究为学科支撑,又从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得到有力补充和确证;再者,本研究大量使用了阿尔泰语系的前人成果和语言学资料,如古代突厥语、中古蒙古语,以及活态语言资料,如现代蒙古语、满语方言,对蒙古族首饰、材料、工具名称进行了大量的训释,并使用国际语言学主流标音方法即统一标注转写拉丁文音标,而非汉译法。本研究还是基于基础数据库基础上的研究,在本研究者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田野调研基础数据库,又整理了阿尔泰首饰词汇(突厥语、蒙古语)使之形成语言材料数据库,在两大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综上所述,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审美文化皆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色。蒙古族首饰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历史上蒙古族首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但其艺术造型、工艺,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蒙古族精神文化形态之一的蒙古族首饰,她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者和实在物质载体。蒙古族首饰大量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艺术风格、工艺、材质,同时她也影响了邻近民族的身体装饰文化,蒙古族首饰可以被视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艺术形态。蒙古族首作为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审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薛泽[9](2019)在《清代巴尔虎蒙古研究》文中指出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专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对边疆极为重视。其边疆和民族政策对今天仍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巴尔虎人是蒙古族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支,是清朝边疆重要的少数民族,清朝对其的管理是清朝民族和边疆政策的集中体现。由于沙俄入侵和噶尔丹之乱,巴尔虎人自康熙时期开始被编入八旗,历经雍正、乾隆两朝,清政府通过分建、内属等政策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对巴尔虎人的全方位管理,使得其成为清朝在北部边疆八旗劲旅,维护了北部边疆的稳定。本文通过对巴尔虎发展历程、清代巴尔虎人编旗原因、过程,尤其是清朝巴尔虎人管理机构和政策的分析,探究巴儿虎人在清朝边疆治理中的特殊地位。
颜铁军[10](2017)在《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尔沁短调民歌(宝古尼道,bogunidaguu)是中国近现代流传于蒙古地区的民歌乐种,也是相对长调引申而来的蒙古族民歌概念,究其成因与科尔沁半农半牧、蒙汉杂居下的多元文化交融有着深远的联系。其结构短小、节奏鲜明、题材众多。从短调民歌历时性的发展观之,山林狩猎和草原游牧文化是其形成之根基。本文基于田野考察所获的第一手研究素材,结合文献考证,以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演唱为主体,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下短调演唱的变迁,以及围绕短调民歌的演唱方法、唱词内容、民歌风格等相关问题予以探究,在此基础上运用美学、诗学、社会学、民族学等行之有效的理论知识,解析短调民歌的生成与科尔沁文化生态间的内在联系。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界定问题。第一章,共时性地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与其赖以依托的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再者,历时性地梳理从科尔沁山林狩猎文化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演化与演唱情感抒发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科尔沁近现代村落农耕文化为背景,探讨短调民歌在内容、风格、形式、语言及演唱观念上的成因。第三章,从语义学、修辞学、诗学角度探讨短调民歌唱词艺术;通过观察、体验,结合局内人观点,阐释短调民歌演唱中呼吸、发声、咬字等演唱方法问题,并对演唱与伴奏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第四章,主要阐释歌者与社会的关系。从“人”的角度出发,阐述谁是歌者,歌者为谁而唱的对象性问题。在民俗语境和仪式中,歌者如何运用音乐行为建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运用图像解析歌者在演唱实践中旨向观众的表演姿态。通过民间Huurtaar表演形式的实例分析,解读人与人、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第五章,以文化变迁理论为依据,阐述多元文化对当代科尔沁短调的影响,分析科尔沁短调传承、演唱形式、演唱方法、演唱观念在当代是如何顺应社会,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的。
二、巴尔虎在蒙古统一前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尔虎在蒙古统一前后(论文提纲范文)
(2)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蒙古高原考古学文化格局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然地理与文化概况 |
1.2. 发现与研究简史 |
1.2.1. 石构遗迹的早期发现(20 世纪20年代前) |
1.2.2. 考古探险与初步研究(20 世纪 20~40 年代) |
1.2.3. 文化谱系的构建与物质文化史研究(20 世纪 40~90 年代) |
1.2.4. 多国联合考古的开展与研究的深入(20 世纪90年代至今) |
1.2.5.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3 石构墓葬的分类与定名 |
1.3.4. 各类墓葬的人骨埋葬方式 |
1.3.5. 小结 |
第二章 文化分区与分期编年 |
2.1. 文化分区 |
2.2. 蒙古阿尔泰山区 |
2.2.1. 阿凡纳谢沃文化遗存 |
2.2.2. 切木尔切克文化遗存 |
2.2.3. 浑迪戈壁类型遗存 |
2.2.4. 门赫海尔汗文化遗存 |
2.2.5. 赫列克苏尔与鹿石文化遗存 |
2.2.6. 昌德曼文化遗存 |
2.2.7. 巴泽雷克文化遗存 |
2.2.8. 小结 |
2.3. 中北部山地区 |
2.3.1. 阿凡纳谢沃文化遗存 |
2.3.2. 门赫海尔汗文化遗存 |
2.3.3. 赫列克苏尔与鹿石文化遗存 |
2.3.4. 石板墓文化遗存 |
2.3.5. 小结 |
2.4. 东部草原区 |
2.4.1. 乌兰祖赫文化遗存 |
2.4.2. 石板墓文化遗存 |
2.4.3. 小结 |
2.5. 中南部戈壁区 |
2.5.1. 特布希文化遗存 |
2.5.2. 石板墓文化遗存 |
2.5.3. 小结 |
2.6. 小结: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蒙古高原考古遗存的时空框架 |
第三章 考古学文化格局演进 |
3.1. 第一阶段:公元前 3000~前1800年 |
3.1.1. 阿凡纳谢沃文化的东进 |
3.1.2. 切木尔切克文化与奥库涅夫文化的互动 |
3.2. 第二阶段:公元前 1800~前800年 |
3.2.1. 门赫海尔汗文化与赫列克苏尔与鹿石文化的联系 |
3.2.2. 赫列克苏尔与鹿石文化的发展与变化 |
3.2.3. 乌兰祖赫文化、特布希文化与石板墓文化 |
3.3. 第三阶段:公元前 800~前300年 |
3.3.1. 石板墓文化的西进 |
3.3.2. 殉牲方式的转变及其与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的文化联系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历史文献 |
汉文着述 |
西文着述 |
俄文着述 |
蒙文着述 |
日文着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呼伦贝尔市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 |
一、地理位置 |
二、民族人口 |
第二节 历史源流及生产方式 |
一、历史源流 |
二、生产方式 |
第三节 牧业四旗概况 |
一、陈巴尔虎旗 |
二、新巴尔虎右旗 |
三、新巴尔虎左旗 |
四、鄂温克族自治旗 |
第二章 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 |
第一节 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概述 |
一、调查前期准备及问卷结构 |
二、抽样情况 |
第二节 家庭语言使用状况 |
一、与长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
二、与同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
三、与晚辈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 |
第三节 社区语言使用状况 |
一、交际对象 |
二、交际场所 |
小结 |
第三章 蒙古族语言能力调查 |
第一节 语言习得 |
一、母语习得 |
二、多语习得 |
三、习得途径 |
第二节 蒙古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
一、蒙古语口语能力 |
二、蒙古语文字能力 |
第三节 汉语能力的自我评估 |
一、汉语口语能力 |
二、汉语文字能力 |
小结 |
第四章 蒙古族语言态度调查 |
第一节 语言认同 |
一、学习语言的动机 |
二、语言发展展望 |
三、对族际通婚态度 |
第二节 语言情感 |
一、最重要的语言 |
二、方言情感 |
三、蒙古语标准音情感 |
第三节 语言行为倾向 |
一、电子媒体选择 |
二、印刷媒体选择 |
三、子女教育选择 |
小结 |
第五章 外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
第一节 生态语言学理论 |
一、理论译介 |
二、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生态调查 |
三、语言生态评估 |
第二节 自然环境 |
一、地理因子 |
二、气候因子 |
第二节 社会环境 |
一、人口因子 |
二、民族因子 |
三、经济因子 |
四、教育因子 |
第三节 文化环境 |
一、文化活动 |
二、文化传播 |
小结 |
第六章 内部语言生态环境调查 |
第一节 语言结构 |
一、语音特点 |
二、词汇特点 |
三、语法特点 |
第二节 语言格局 |
一、外语接触 |
二、汉语接触 |
三、方言接触 |
第三节 语言景观 |
一、抽样情况 |
二、牌匾特点 |
三、受众态度 |
第四节 语言生态环境评估 |
一、采用公式 |
二、评估结果 |
小结 |
结论与余论 |
一、结论 |
二、若干思考 |
三、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成吉思汗八白宫守护者达尔扈特部研究 ——以清与民国时期档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及其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主要史料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史料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达尔扈特部的形成及所守护的诸斡耳朵 |
第一节 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宫的达尔扈特 |
一、达尔罕及达尔扈特 |
二、达尔扈特的形成 |
三、“五百户”达尔扈特 |
第二节 达尔扈特源流考辩 |
一、兀良哈人之辩 |
二、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人之辩 |
三、四十万蒙古中委派之辩 |
四、十个盟旗中抽调之辩 |
五、成吉思汗遗物守护者之辩 |
第三节 达尔扈特守护的八白宫及其诸神灵 |
一、关于成吉思汗八白宫 |
二、清朝与民国时期达尔扈特守护的八白宫及其诸神灵 |
(一)伊克斡耳朵 |
(二)三位哈屯斡耳朵 |
(三)胡日萨德格斡耳朵 |
(四)伊希哈屯斡耳朵 |
(五)哈日苏勒德 |
(六)两座吉劳斡耳朵 |
(七)两座布日耶斡耳朵 |
(八)温德根查干神马及宝日温都尔 |
第二章 清与民国时期达尔扈特组织体系 |
第一节 达尔扈特行政组织 |
一、达尔扈特最高首领——济农 |
(一)济农制度的变革 |
(二)济农的任免(选官与任用) |
(三)济农的主要职责 |
(四)清与民国时期二十四任济农 |
二、达尔扈特的达如噶与达玛勒 |
(一)达尔扈特的达如噶 |
(二)达尔扈特的达玛勒 |
(三)达如噶与达玛勒的关系 |
第二节 达尔扈特祭祀组织 |
一、达尔扈特衙木特德 |
(一)大小达尔扈特衙木特德之称谓 |
(二)大达尔扈特八大衙木特德 |
(三)小达尔扈特八大衙木特德 |
二、达尔扈特的哈然和克什克 |
(一)大达尔扈特的克什克 |
(二)小达尔扈特的克什克 |
第三章 达尔扈特筹募祭祀费用的方式及其使用 |
第一节 达尔扈特的五百两银子 |
一、五百户达尔扈特的五百两银子 |
二、五百两银子的支出 |
第二节 达尔扈特的募化及其路线和物资管理 |
一、达尔扈特的募化 |
二、清与民国时期达尔扈特的募化路线 |
三、八白宫仓廪档案所记供品 |
第三节 “约孙”阿勒巴 |
一、更新圣主弓箭之约孙阿勒巴 |
二、更新温德根查干之约孙阿勒巴 |
三、更新圣主布日耶之约孙阿勒巴 |
四、龙年更新哈日苏勒德之约孙阿勒巴 |
五、非正常祭祀所征收之约孙阿勒巴 |
六、更新黄车之约孙阿勒巴 |
七、济农之处供献之约孙阿勒巴 |
八、更新骆驼之约孙阿勒巴 |
九、四时大祭之约孙阿勒巴 |
第四节 信奉者的布施 |
第五节 成吉思汗陵西迁时期国民政府对成吉思汗祭祀的资助 |
一、国民政府对兴隆山成吉思汗祭祀的财政支持 |
二、国民政府对伊克昭盟伊金霍洛等处达尔扈特各户的补助 |
第四章 达尔扈特驻牧地、生计、丁册及宗教生活 |
第一节 达尔扈特的驻牧地 |
第二节 达尔扈特的生计 |
一、畜牧业 |
二、农耕业 |
三、狩猎业 |
第三节 达尔扈特的丁册 |
一、达尔扈特的丁册档案 |
二、达尔扈特丁册的内涵 |
第四节 达尔扈特的宗教生活 |
一、达尔扈特的八大寺庙 |
(一)圣主达尔扈特之四座寺庙 |
(二)苏勒德达尔扈特之四座寺庙 |
二、佛教对达尔扈特宗教生活的影响 |
(一)达赖和班禅的影响 |
(二)章嘉呼图克图的影响 |
(三)梅力更葛根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章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
引言 |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
引言 |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
引言 |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
引言 |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一、扎赉诺尔光复 |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
引言 |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
引言 |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
二、单位制社区 |
本章小结 |
终章 |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6)“满洲国”蒙旗行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关于选题 |
二、主要史料介绍 |
三、前人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与难点 |
第一章 “满洲国”建立前的东部内蒙古局势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前东部内蒙古地区行政建置概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蒙旗概况 |
第三节 日本势力的活动 |
1、菊竹实藏及郑家屯公所的活动 |
2、事变后东部内蒙古地区的情况 |
小结 |
第二章 “满洲国”建立初期的蒙旗行政(1932-1936) |
第一节 兴安省的设立 |
1、兴安南省 |
2、兴安东省 |
3、兴安西省 |
4、兴安北省 |
6、兴安警备军 |
第二节 中央行政机构 |
1、兴安局 |
2、蒙政部 |
第三节 地方行政机构 |
1、省行政机构 |
2、《旗制》与旗行政机构 |
3、旗自治会 |
小结 |
第三章 第二个建设期的蒙旗(1937-1940) |
第一节 蒙政部的撤销 |
第二节 统一《旗制》 |
第三节 废除《兴安省公署官制》 |
第四节 特殊权益的整理 |
1、兴安北省、兴安东省森林权益奉上 |
2、开放蒙地奉上 |
3、锦热蒙旗特权奉上 |
小结 |
第四章 战时加强体制下的蒙旗(1941-1945) |
第一节 兴安总省 |
第二节 对蒙旗的物资掠夺 |
第三节 各机构蒙系职员的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对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祭祀 |
1.3.2 祭祀园林 |
1.3.3 敖包及敖包祭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祭祀园林相关研究 |
1.4.2 敖包及敖包祭祀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祭祀园林的特征研究 |
2.1 祭祀活动与空间需求 |
2.1.1 空间序列 |
2.1.2 空间尺度 |
2.1.3 时节变化 |
2.2 祭祀园林的空间特征 |
2.2.1 选址映射 |
2.2.2 空间布局 |
2.2.3 建筑规制 |
2.2.4 植物规划 |
2.3 现代祭祀园林景观设计 |
2.3.1 祭祀园林的现代发展方向 |
2.3.2 祭祀景观的现代展示方式 |
2.4 小结 |
2.4.1 祭祀园林的内在特点 |
2.4.2 祭祀园林的变迁特征 |
3 敖包祭祀文化概述 |
3.1 敖包祭祀的起源 |
3.1.1 世俗利用 |
3.1.2 宗教信仰 |
3.2 敖包祭祀的历史沿革 |
3.2.1 远古时期 |
3.2.2 萨满教与氏族社会时期 |
3.2.3 佛教传入与世俗化发展时期 |
3.3 敖包的形制概述 |
3.3.1 敖包的分类 |
3.3.2 敖包的基本形制 |
3.3.3 敖包形制的发展 |
3.4 敖包文化的现实意义 |
3.4.1 文化意义 |
3.4.2 政治意义 |
3.4.3 经济意义 |
3.4.4 生态意义 |
3.5 小结 |
3.5.1 敖包祭祀的固有特征 |
3.5.2 敖包祭祀的变迁特征 |
4 敖包祭祀景观的特征分析 |
4.1 祭祀的类型及目的 |
4.1.1 官祭 |
4.1.2 民祭 |
4.2 祭祀的日期与时间安排 |
4.2.1 敖包祭祀的日期 |
4.2.2 敖包祭祀的时间安排 |
4.3 祭拜方式及祭品准备 |
4.3.1 绕行祭祀 |
4.3.2 火祭 |
4.3.3 酒祭 |
4.3.4 玉祭 |
4.3.5 血祭 |
4.3.6 素祭 |
4.4 敖包的选址与建构 |
4.4.1 敖包的选址特征 |
4.4.2 敖包的建构仪式 |
4.5 敖包祭祀活动与案例分析 |
4.5.1 原生态朝圣敖包案例简述 |
4.5.2 原生态敖包空间特征分析 |
4.5.3 旅游景区敖包案例简述 |
4.5.4 旅游景区敖包空间特征分析 |
4.6 当前敖包祭祀景观开发的问题 |
4.6.1 密集的人群对草场产生破坏 |
4.6.2 祭祀流于形式而文化内涵失传 |
4.6.3 祭祀仪式简化而商业元素突出 |
4.7 小结 |
5 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 |
5.1 项目解读 |
5.1.1 项目区位 |
5.1.2 场地资源优势 |
5.1.3 上位规划解读 |
5.1.4 周边环境分析 |
5.1.5 场地现状分析 |
5.1.6 政策指引 |
5.2 规划设计思路 |
5.2.1 规划设计依据 |
5.2.2 目标与定位 |
5.2.3 规划设计策略 |
5.3 总体规划 |
5.3.1 山水格局 |
5.3.2 空间布局 |
5.3.3 景观结构 |
5.3.4 功能分区 |
5.4 分区设计 |
5.4.1 祭祀区域 |
5.4.2 过渡区域 |
5.4.3 世俗区域 |
5.5 专项规划 |
5.5.1 交通专项 |
5.5.2 游览专项 |
5.5.3 敖包祭祀系统 |
5.5.4 敖包文化展示 |
5.5.5 时节策划 |
5.5.6 植物专项 |
5.5.7 建筑专项 |
5.5.8 服务设施专项 |
5.5.9 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语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8)蒙古族首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与蒙古族首饰概述 |
第一节 蒙古族历史概述 |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概述 |
第二章 蒙古族首饰溯源——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 |
第一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身体装饰艺术及其审美概述 |
第二节 岩画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
第三节 鹿石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
第四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高”为美的头饰风格 |
第五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体装饰艺术 |
第三章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首饰 |
第一节 蒙元时期“罟罟”概述 |
第二节 罟罟冠佩戴的起止时间和佩戴部族 |
第三节 罟罟冠消失的原因 |
第四节 蒙元时期女性首饰“罟罟”词源 |
第五节 “罟罟”别名“孛黑塔”考述 |
第六节 蒙元时期蒙古族首饰形制 |
第四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首饰 |
第一节 瓦剌部对蒙古族首饰的影响及罟罟冠的消失 |
第二节 明代土默特妇女首饰 |
第三节 明代瓦剌、土默特部对蒙古族首饰影响成因 |
第四节 匈奴头饰对蒙古族头饰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首饰 |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兼顾与满族“扁方”比较) |
第二节 “扁方”上的“暗八仙”程序式图案的运用 |
第三节 “扁方”或簪上的“花瓶”(博古纹)图案 |
第四节 蒙古族“额箍”tatayur与满族“额饰”gidakuu |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和达斡尔族“辫筒”比较 |
第六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佩戴耳饰数量调研 |
第七节 清代漠南蒙古东部妇女头饰与其他蒙古部头饰的共性研究 |
第六章 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匠、工具、材料及其工艺 |
第一节 蒙古族首饰工匠 |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制作工具 |
第三节 蒙古族首饰的材料 |
第四节 蒙古族首饰的工艺 |
第五节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蒙古族首饰和“阿尔泰首饰”发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清代巴尔虎蒙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巴尔虎蒙古族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巴尔虎蒙古族源 |
一、鬼方、丁零 |
二、高车、铁勒 |
第二节 元明巴尔虎蒙古 |
一、元代的林木中百姓 |
二、明代的巴尔虎蒙古 |
第二章 清代巴尔虎蒙古编旗 |
第一节 清代巴尔虎蒙古编旗原因 |
一、沙俄东侵 |
二、漠北蒙古南下 |
三、清朝北部边疆政策 |
第二节 清代巴尔虎蒙古编旗过程 |
一、康熙时期巴尔虎人的编旗 |
二、雍正时期巴尔虎人的编旗 |
三、乾隆时期巴尔虎人的编旗 |
第三节 清代对巴尔虎蒙古的管理 |
一、清代巴尔虎蒙古的管理机构 |
二、清代对巴尔虎蒙古的管理政策 |
第三章 清代巴尔虎蒙古的作用 |
第一节 增强了清代军事实力 |
一、对外防御沙俄入侵 |
二、对内维护社会稳定 |
第二节 对清代边疆治理影响 |
一、加强了北部民族治理 |
二、促进了北部边疆开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价值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自然生态到生活依存中的科尔沁短调民歌 |
第一节 多样化生态环境润养的短调民歌 |
一、山脉与歌中的山脉 |
二、草原与歌中的草原 |
三、沙地与歌中的沙地 |
四、河流与歌中的河流 |
第二节 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
一、族群维系中的短调民歌 |
二、宗教巫术中的“圣歌” |
三、狩猎生存中的原生性表达 |
四、体现生命本能的歌唱 |
第三节 草原游牧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
一、遥远的额尔古纳歌声 |
二、科尔沁草原上的新声 |
三、佛教文化意识的多元质点 |
四、情感和生命的表现形式 |
第二章 村落农耕文化时期的短调民歌 |
第一节 科尔沁农耕文化背景 |
一、科尔沁短调民歌的社会背景 |
二、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衍生层次 |
三、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地域风格 |
四、科尔沁短调民歌的表演方式 |
第二节 古朴致美的短调民歌语言 |
一、科尔沁方言的历史成因 |
二、苍劲与沉郁的语言特征 |
三、音韵表达的生命之源 |
第三节 自然本真与形态各异的短调民歌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本真性 |
二、短调民歌演唱的观念转变 |
三、观念支配下的民歌形态 |
第三章 近现代短调民歌演唱要素分析 |
第一节 短调民歌唱词的运用 |
一、社会现实的咏唱 |
二、宏大叙事的构建 |
三、歌唱语言的诗化 |
四、唱词的音韵之美 |
第二节 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民间特征 |
一、真假声运用的广泛性 |
二、呼吸方式的差异性 |
三、咬字方法的独特性 |
第三节 短调民歌乐韵构成之美 |
一、伴奏乐器的色彩铺饰 |
二、伴奏乐器与唱腔关系 |
三、伴奏乐器与阔远人声 |
第四节 短调民歌演唱本真与衍变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互文性 |
二、短调演唱的流变性 |
第四章 民俗语境中的短调民歌演唱者 |
第一节 表演者与受众群体的追问 |
一、谁在唱短调民歌 |
二、短调民歌唱给谁 |
三、为什么要唱短调民歌 |
第二节 民俗活动中的短调民歌演唱 |
一、民众宴会的歌唱习俗 |
二、节庆习俗的歌唱传统 |
三、祭祀短歌的历史延续 |
四、传统婚礼歌及复古婚仪 |
第三节 短调民歌表演的个案分析 |
一、胡尔沁李双喜的一次表演 |
二、民歌手伊丹扎布的一次表演 |
第四节 民间Huur tatah表演实例及其社会性 |
一、Huur tatah的基本形态 |
二、Huur tatah表演形式的社会互动 |
第五章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科尔沁短调民歌的传承方式 |
一、家族亲缘传承 |
二、师徒授艺传承 |
三、社会民俗传承 |
第二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传承的新方式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学校传承 |
二、政府对短调民歌传承的扶持 |
三、社会传承的多样化渠道 |
第三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风格的继承与超越 |
一、有限的历史存在与创新 |
二、传统保护与超时代的意义 |
三、弘扬短调民歌内在永恒之美 |
第四节 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的新视界 |
一、短调民歌演唱的长调化 |
二、短调民歌演唱方法的多元化 |
三、短调民歌艺术表现的多样化 |
结论 |
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巴尔虎在蒙古统一前后(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人眼中的内蒙古 ——以拉铁摩尔两部西文游记为中心[D]. 解程姬. 内蒙古大学, 2021
- [2]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蒙古高原考古学文化格局的演进[D]. 王尹辰. 西北大学, 2021
- [3]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席红英. 内蒙古大学, 2020(10)
- [4]成吉思汗八白宫守护者达尔扈特部研究 ——以清与民国时期档案为中心[D]. 斯琴毕力格.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6]“满洲国”蒙旗行政研究[D]. 小荣.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D]. 孙碧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蒙古族首饰研究[D]. 呼斯乐. 山东大学, 2019(02)
- [9]清代巴尔虎蒙古研究[D]. 薛泽.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近现代科尔沁短调民歌演唱研究[D]. 颜铁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