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南沿海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大南板农场为例

闽东南沿海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大南板农场为例

一、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大南坂农场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江娟丽,杨庆媛,张忠训,苏康传[1](2021)在《农业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农业农村是新时代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农业景观更是新时代地理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早在20世纪中叶欧美学术界就对农业景观做了大量探索和研究,我国对农业景观的广泛研究则始于1980年代。文章沿着"核心理论提炼—关键问题剖析—研究趋势展望"的思路,从景观生态学、地理学、土地科学、管理学、旅游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农业景观演变及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着重系统梳理了农业景观的概念内涵,对比分析了农业景观和景观农业概念的异同,并从农业景观分类、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的效应、农业景观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等4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未来农业景观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即深化山区农业景观塑造及农耕文明传承策略研究、深化国家战略和制度政策对农业景观演化及农耕文明传承的影响机制研究、强化多学科融合研究方法于农业景观研究中的应用和注重国情特点兼顾他山之石。

宋云瑞[2](2021)在《三峡库区消落带交错区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落带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河流或者水库的水位周期性的淹没和露出水面的脆弱的水陆交错的特殊带状生态系统。消落带不管与陆地生态系统还是水生生态系统都有重叠,再加上库区人民通常沿着岸边生活,各种人类活动都会干扰到消落带的生态稳定,因此,对于水库修建完成后的消落带及其周边的土地利用变化做出研究,为保护两岸生态环境与人民安全是有重要意义的。三峡工程是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具有调蓄洪水,交通航运,发电等功效。水库自2003年开始蓄水,初始蓄水水位145 m,到2010年开始最高175 m水位蓄水,形成高程相差30 m的消落带。三峡水库采取反季节的“蓄清排浊”的排蓄方式,即夏季蓄水,冬季排水,与其他水库运行方式有所区别。本文将消落带沿最高水位往外扩展150 m为研究范围,称其为消落带交错区,共收集了全库区3期的Landsat影像数据,并根据其消落带的类型选取了2期的高清谷歌地球历史影像数据。通过3S技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及分析软件,对三峡库区2000-2020年的消落带交错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景观格局上进行了分析,在水库蓄水稳定的情况下对日后的经营提出一定的建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库区消落带交错区分布在20个县市区,其总面积为2474.5131 km2,约占整个三峡库区所经过的行政区总面积的4.28%。在研究时间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裸土、未利用地与草地面积在不断降低,除上游河流面积增加不大,其余区域河流面积增长迅速。(2)在本文中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城乡建设用地、道路、裸岩、裸土、草地、农田、森林、灌丛、池塘与河流。其中森林与灌丛所形成的林地占据了交错区的优势地位。(3)2000-2015年整个消落带交错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明显改变,河流面积上涨明显,但在2015-2020年时河流面积未发生明显变化。裸岩、裸土最易转化为城乡建设用地,森林、灌丛、农田、草地之间也有互相转化,其中森林与其他类型转换较为频繁。20年间的消落带交错区综合利用程度从193.68上升到223.74,其综合利用程度在不断上升。从上游到下游的土地利用综合特征值从1.0932到1.1662再到1.2615,整个库区的变化是极缓慢变化类型,但变化速率有所增加。(4)研究期间上游中游斑块数量变小,下游斑块数量增多。在上游所有斑块的密度都在减小,到了下游有部分斑块的斑块密度有所升高,说明下游的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扰在逐渐变小。蓄水时间越长,香农多样性指数的值就越低,多样性越差。越靠近大坝,香农均匀度指数的值也越低,景观的异质性也越差。交错区内除了池塘外所有景观的结合度都接近100,连通性很好,但在人类活动下有降低的趋势。从蓄水一开始,交错区内的蔓延度就较大,到了2020年进一步上升表明原本就占据优势的景观更加强势,小斑块数量减少。(5)对于消落带交错区未来经营管理,整个区域不论是从土地利用类型还是景观格局上来看,城乡建设用地等直接关系到人类活动的面积都是在增加的,因此日后发展的主体依旧会是城市化进展。但是城乡建设用地周围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在日后进行城镇化发展的时候需注意基本的耕地红线,保证耕地面积。下游的发展是最为环保的,森林的面积占比在不断上涨,中上游开发时可以学习借鉴。考虑到景观异质性以及稳定性,全库区的消落带都需要注意不要大范围单一开发同一类型的景观,以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刘卫平[3](2020)在《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与规划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史,小农经济模式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基本延续着其乡土性,即乡村聚落紧紧依附于特定地域范围的土地空间,并逐渐发展为以地缘、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内生型封闭共同体。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全球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乡村聚落演变日益加速,并逐渐成为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转型等研究领域以及土地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日益繁荣,乡村地域系统陷入人口、土地、产业和治理等要素全面衰退的境况。近年来,土地集约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求构成了农村聚落从分散到相对集聚的农村社区化过程的直接动力。在“人本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导向下,农村社区建设势必朝着系统化和内涵式的方向发展。然而,诸多自上而下的实践凸显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功能定位模糊、机械式整合和政策机制不匹配、规划理论薄弱等问题。鉴于中国乡村的地域差异,农村社区的发展需以全面认识区域传统聚落特征及转型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从而制定适宜的规划策略和政策机制。借助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成渝地区通过农村政策创新推动了广泛的农村聚落整治实践,大量分散的聚落被整合为相对集聚的农村社区。典型的地域特色、优越的政策资源以及广泛的实践使四川盆地成为研究新时期乡村聚落转型的理想试验场。目前国内关于乡村聚落格局及其演变的研究仍侧重物理和经济功能层面,而对聚落的人文社会内涵的认识不足,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仍有待加强。主流的研究认为,地形地貌、耕地破碎以及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是导致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传统农村聚落呈现高度分散格局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研究以乡村聚落由“散”到“聚”的空间转型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和当今城乡发展战略,试图从社会文化视角揭示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传统农村聚落高度分散性的根源,并从乡村场镇演变的视角探索农村聚落从“散”到“聚”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探讨农村社区化驱动的乡村重构效应以及农村社区规划的策略。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1)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聚落的高度分散性与该区域奇高的垦殖率及血缘多样化存在显着关联,根源于清初的移民潮和土壤宜耕性引发的土地利用策略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变。按照控制变量、可比性的原则,本研究在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四川盆地平原区和江南丘陵区分别选取重庆市合川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和江西泰和县作为典型样区。通过对比三个区域案例村的大比例尺聚落空间特征以及三个区域共计698个抽样农民的主观认识,初步判定以姓氏表征的血缘结构与聚落形态的潜在联系;借鉴景观格局指数构建适宜的聚落分散度指标,以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比较三个区域共计431个行政村的聚落分散度;并借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识别村级和社级尺度下地形、坡度、区位、耕地资源和姓氏结构等潜在因子与聚落分散度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两个样区的农村聚落模式均表现为高度的分散性,即“空间散布而密集”和“规模小而均匀”,而在丘陵山地地形为主导的江西省泰和县,农村聚落以“空间集聚”和“规模分异”的宗族聚落为主。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三个样区的农村聚落的分散度总体上均与血缘多样性和垦殖率呈显着正相关。结合历史资料和文献推断,本研究推断清政府在清初推动和引导的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移民潮——“湖广填四川”是导致四川盆地农村姓氏多样化和垦殖率攀升的关键触发事件。持续和大规模的移民潮、特定的移民政策、农作物的多样化以及宜耕的土壤条件等因素引发不同来源的人口的空间混杂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暴增。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地矛盾的加剧导致垦殖活动大幅扩张和宗法意识的加速衰退,即人地矛盾对血缘聚合力的“稀疏化”过程。换言之,大规模的移民潮和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四川盆地农村聚落转向农业功能导向的发展路径,而传统宗族聚落的形成基础日趋弱化。因此,高度散居模式源于宗族结构的松散性以及紧张的人地矛盾下的一种积极的土地利用策略。(2)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的农村社区化是在城乡二元制度下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对乡村场镇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再适应过程。美国人类学家Skinner(施坚雅)在20世纪60年代对中国乡村场镇的研究中发现,四川盆地乡村场镇结构与Christaller(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高度吻合,且在当地社会结构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Skinner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了四川盆地乡村场镇空间有序性与农村聚落高度分散性之间的关联机制。从场镇体系的动态发展角度,农村聚落的高度分散化蕴含的是农民较强的商品化意识和开拓创业精神,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和农户市场参与程度的提高,进而促进乡村场镇的兴起。反过来,乡村场镇的繁荣有助于增强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进而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和密集而有序的场镇之间的互馈过程驱动了四川盆地乡村地域逐渐朝着市场偏向的社会经济形态过渡。在当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扰动下,这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的乡村场镇体系正在经历剧烈的演变。在2007至2015年间,伴随着合川城区快速扩展,乡村场镇增长的规模和空间格局均呈现出显着的分化。以乡村场镇结构演变为视角,本研究借助广义最大熵估计(GME)对合川区同时期新建的87个农村集中社区样本进行计量分析,以识别农户集中居住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中级场镇可达性、公共交通服务和工业发展在推动农户聚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基础场镇的作用并不显着。研究区的城镇体系转型与西方发达国家较为相似,而农村社区化的实施得益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但也受制于现行的城乡二元制度。立足于中国现行制度和城乡一体化战略,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的农村集中社区规划不应脱离传统乡村的社会和空间结构,而应依靠其固有的地缘资源实现对城镇体系转型的适应性发展。据此,本文提出三种农村社区化模式,即中级场镇导向、就地集中安置以及城市辐射带动模式。(3)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驱动了镇域尺度的“村-镇”体系的建立,集中安置农户的社交网络得到扩大;而经济和社区治理转型相对滞后。以合川区钱塘镇为案例,通过对该镇于2012至2015年期间新建的11个农村社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政府人员、村干部、社区管理者和209户搬迁农户的访谈,比较了“村域拆旧建新”和“镇域农民新村”两种农村社区化模式,并对农村社区化引发的镇域、社区和农户等尺度下的空间、社会、经济和治理转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农村社区化带来了显着的空间和社会重构效应,“村-镇”体系得以建立,社区居民的社交网络得以扩大;而经济结构转型相对滞后,新型社区劳动力外流的趋势未能扭转,并直接导致社区治理的涣散或缺位。然而,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类似实践,本研究描述的农村社区化案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地方民主结构来应对农村服务和基础设施挑战的途径。尽管存在经济和治理效应方面的不足,但农村社区化对于四川盆地的乡村转型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将农村社区建设有效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4)依托当地政府领导、基层自治和传统地缘关系,村域社区化推动了土地、人口、居住和社会服务等乡村发展要素的整合,但社区规划须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以合川区两个行政村(大柱村和凤寺村)的社区化案例对比为主线,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和相关参与者的访谈,对村域背景、项目的由来、组织形式、方案决策、实施过程和规划结果以及政府人员、村干部、代建商和农户等参与者的反馈进行细致的考察。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大柱村采取了更大程度的集中安置方案,而在这些方面相对落后的凤寺村则采取了相对“分散”的集中安置策略。二元logistic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在大柱村,户主年龄越小,土地流转率越高,原房屋结构和交通条件较差的农户更倾向于搬迁;在凤寺村,户主年龄越小,户主外出时间越短,非农收入占比越高和原房屋结构越差的农户更倾向于搬迁。抽样农户的主观反馈进一步表明,驱动农户搬迁的主要因素是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优惠的安置政策、承包地流转以及农户间固有的地缘关系;相应地,农户搬迁的障碍因子在于原住房条件较好、散居的习惯、城镇化倾向以及对传统农业的依赖。总体而言,村域社区规划是政府、村委和农户等参与者博弈的结果,受到村域基础条件、当地政府的政治经济目标以及农户适的应性决策的共同影响。案例村的集中安置策略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有效降低农村聚落的分散度、农村住房福利的供给和传统自然社会环境的持续;其局限性主要包括农户集中居住意愿总体偏低、搬迁农户生计转型困难以及新社区治理的薄弱。村域集中安置策略就地整合了土地、人口、住房、公共服务和传统社会资源等要素;然而,当地政府不仅要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水平确立以农村社区为核心的系统规划,还要衡量城镇化、工业化、城乡联系等外部因素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强调了社会形态与传统农村居住模式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当前聚落改造规划中认识传统聚落模式内在涵义的必要性。宗族研究为认识乡村聚落提供了新视角,是链接中国乡村聚落地理学和乡村社会学的重要桥梁。同时,本研究突出了四川盆地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模式在中国主流的集聚型村落模式中的独特性。四川盆地传统聚落空间体系的发展偏向以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化农业为导向的发展路径,其内在涵义是宗法意识的薄弱、社会的原子化、商品意识、个人主义和进取精神等。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驱动下,散居农户的集聚化过程折射出四川盆地传统乡村场镇结构的转型。然而,在城乡二元制度和丘陵山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农村聚落的集聚化过程难以完全摆脱原有中心地体系的发展路径,而是表现为一种对城镇转型发展的适应过程。从四川盆地乡村聚落的时空演变来看,当前的农村社区化过程可视为大移民初期人口剧增以及场镇大量增殖的逆过程。新型农村社区面临的实际挑战主要体现在经济潜力和社区治理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当地政府、基层组织和农户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的相互协作,并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水平做出适宜的规划策略。本研究弥补了当前乡村聚落研究对特定地域社会结构关注的不足,为未来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发展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申杨[4](2018)在《江西省耕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耕地作为土地利用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土地利用类型之一。耕地的数量与结构不仅仅与耕地提供食物的能力密切相关,还与耕地的生态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采用GIS空间技术,研究了江西省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的特征;选取相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江西省耕地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基于当量因子法,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耕地景观格局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从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角度出发提出相关针对耕地保护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江西省耕地面积15年急剧减少,共计减少326km2。其中2000-2005年耕地面积净减少最多,共计减少218km2。2010-2015年耕地面积净减少最少,共计减少85km2。耕地面积减少在空间上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中西部和中北部地区。耕地面积减少主要以建设用地占用为主,2000-2015年耕地转建设用地共计转转出646km2。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对未利用地的开发,2000-2015年未利用地转耕地共计转入 149km2。(2)江西省耕地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景观斑块破碎度有所提升,而耕地斑块的形状复杂度有所下降,耕地斑块趋于平整。耕地景观优势度、聚集度以及连通性有所下降,耕地景观的细碎化程度和离散化程度有所加强。(3)2000-2015年江西省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不断上升,其中2005-2010年江西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增长率最高。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高的地区位于江西省中西部的宜春市,而萍乡市、鹰潭市、景德镇市、新余市等市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相对较低。(4)耕地景观的斑块数量与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关联度最高,耕地景观的破碎程度对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影响较大。而耕地景观的分离度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关联度最低,耕地景观的空间分散布局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较小。

赵丹[5](2017)在《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诊断与建设策略研究 ——以西安浐灞生态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同步开展生态建设,有机协调城市生态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关系,将是城市新区建设中需永恒探讨的主题。而已开展各类生态建设的城市,其生态发展模式是否有益于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的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是否存在内在机理支撑?这些问题都需要寻求有效的科学方法予以审视和判断。本文以获得多项国家生态创建示范命名的西安浐灞生态区为研究实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城市科学的理论,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分析、系统能值分析、生态健康评价及耦合关联分析等方法,由表像到机理,系统化递进式开展生态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特征和问题的分析与诊断,并提出基于系统诊断的保障浐灞生态区生态特色与发展活力的城市生态建设路径。得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遥感解译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浐灞生态区2004、2009、2014年景观格局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4至2014年间,浐灞生态区城乡转换特征明显,农田景观减少显着,基底景观的绝对优势逐渐丧失;建设用地景观、生态景观增幅分别达93.2%和185.4%,农田景观减少了 70.8%,农业用地大量转化为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城乡转换特征明显,农田景观的基底作用逐渐丧失。与其它地区相比,该区生态用地增长显着。景观格局驱动因素分析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是浐灞生态区景观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2)基于景观格局的浐灞生态区生态服务价值分析表明,浐灞生态区2004至2014年间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2855.92万元(460.6万美元)。其中农田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了 64.5%,水体和绿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 219.9%。2014年绿地和水体生态服务价值占全区的86.9%,生态建设贡献突出,环境质量改善显着。(3)系统能值高度依赖外界投入,且以不可更新资源输入为绝对优势。系统能值产出由以生态产出为主演变为以经济产出为主的特征。反映能值投入产出效率的能值收益率显着提高,由2004年的33.9%增加到2014年的233.2%。生态负载率先增后降,由2004年的0.88降为2014年的0.76;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有所降低,由2004年的0.28降低到2014年的0.19。经济产出率由2004年的-0.95上升到2014年的1.2,实现了扭亏为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着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变化明显,其发展指数由2004年的-1.09提高到2014年的1.57。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从2004年的0.04提升到2014年的0.31,城市系统总体可持续性显着增强。(4)在能值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能值指标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浐灞生态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浐灞生态区2004、2009、2014年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分别为0.359、0.452、0.536,健康水平由2004年的较差水平上升到2014年的一般健康水平。与相邻的灞桥、未央、雁塔这三个行政区横向对比发现,浐灞生态区因2004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健康指数远小于周边三个行政区;到2014年,浐灞生态健康水平已与周边三区基本持平,验证了浐灞生态区生态发展策略的实施对于提升生态健康水平的明显促进作用。(5)将协同论应用于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耦合关系研究中,综合运用景观格局、系统耦合协同理论、熵值赋权法等,建立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分析模型,开展了浐灞生态区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耦合协调演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浐灞生态区自2004年开展城市生态建设以来,区域生态建设与生态系统健康均处于良性耦合状态,两者的协调度由轻度不协调转化为调和协调,表明浐灞生态区城市生态建设对生态系统健康的作用明显,但其协调水平有待改善。(6)通过对浐灞生态区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诊断发现,该区前期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策略对于提升建设初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但与城市新区高效发展目标与生态健康协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下,应由大水大绿的外延式景观生态建设,向综合权衡社会、经济与生态关系的内涵式生态建设转变,在顶层设计、规划调控、技术支撑三个层面上,全面推进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现城市发展的空间有序;促进总部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新业态生态产业发展;建设节水社会、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等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再生水回用、垃圾分类回收等环境治理体系;开展多层面、多角度生态文化建设和多领域、多环节生态制度创新。全面实现城市新区内涵型生态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同类城市新区建设提供借鉴。

肖以恒[6](2017)在《基于GIS支持下福州城区景观格局与地表径流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现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张,造成土地利用压力剧增,改变了自然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形成了不同于自然格局的城市格局。城市建设导致绿地面积削减严重、河湖水系生态功能被破坏和下垫面不透水面占比增加,阻碍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连通性,极大改变了城市地表径流产流过程,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本文在对福州城区1991--201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Fragstats景观指数计算软件,应用SCS模型,探讨景观格局变化与地表径流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期在城市化进程中为土地合理规划及利用、构建城市景观安全格局和解决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1991--2016年间,福州城区景观格局变化显着,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绿地和水域面积急剧减少,湿地在1991--2011年间呈递减趋势,2011--2016年间,湿地面积有所恢复。城区景观格局逐渐趋于高破碎度、形状复杂、连接性差和稳定均衡的方向发展。(2)应用SCS模型对福州城区地表径流变化进行模拟。首先根据福州地区水文气象数据及坡度对模型进行校正,重新率定初损值Ia与最大渗透量S的系数λ,发现当λ取值0.2时模型拟合度最好,模型效率最高;1991--2001年间、2001--2011年间和2011--2016年间,福州城区地表径流分别增加了 10.29mm、1.84mm和1.57mm,表明福州城区景观格局对地表径流的滞留作用逐渐增大。(3)景观格局指数与径流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景观指数中的景观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连接度指数CONNECT和蔓延度指数CONTAG多元组合对径流量的解释性强,R2=0.718,PD与径流量Q呈正相关函数关系,LSI、CONNECT和CONTAG与径流量Q呈负相关函数关系,其中连接度CONNECT对径流变化敏感性最强。(4)在研究基础上,结合福州城区实际情况,提出福州城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及减少城市地表产流的措施。

季翔[7](2014)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布局模式 ——以金井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功能”为中心理论支撑,对乡村景观格局演变和布局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综合应用生命周期理论和生态位理论以及CA-Markov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3S技术,分别探讨了乡村景观格局演变的模拟预测方法、乡村景观的稳定性分析以及乡村景观功能的定位与优化配置。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以景观格局优化配置和调整为核心的乡村景观优化布局模式。论文以洞庭湖区金井镇为例,对该区域乡村景观格局演变进行模拟预测、景观稳定性分析以及景观功能定位与优化配置,完成了研究区域乡村景观格局优化布局方案。论文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应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乡村景观格局的演变周期,并根据生长曲线设置演变周期曲线,与CA-Markov模型耦合建立了生命周期修正模型。并对研究区域进行实证研究:以2009年为基期年对生命周期修正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更符合乡村景观格局的演变规律;然后预测了研究区域乡村景观格局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以及2020年的景观格局,其结果表明:在城镇化的影响下聚落的面积将继续增长,茶园、农田和池塘的面积将有所下降,林地的面积略有增长。(2)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各种乡村景观类型在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不变、新增和灭失的概率,进而对乡村景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划分了稳定、较稳定、较不稳定和不稳定4个等级。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不变概率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新增概率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与灭失概率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互逆,说明景观的变化概率可以反映出乡村景观的稳定性。(3)根据生态位理论评价乡村景观的农业生产功能、生态涵养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的生态位适宜度,进而对乡村的景观功能进行定位: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和经济主导。在粮食需求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基础上对乡村景观功能的定位结果进行量化,即乡村景观的优化配置。然后,对研究区域13个村的乡村景观功能进行定位:3个生态保护型村、2个生态旅游型村、1个生态农业型村、2个农业生产型村和5个农业经济型村,然后对其乡村景观格局进行优化配置。(4)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指导,提出了以乡村景观的预测格局为基础,以乡村景观的功能定位与优化配置为数量依据,以乡村景观稳定性的评价结果为空间参考的乡村景观优化布局模式,符合新型城镇化中“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中心思想。

孙丕苓[8](2012)在《1990年来商州区聚落规模扩展及其空间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落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人地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地理学界将研究目标集中于城市,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乡村聚落研究起步较早但研究较为薄弱。而且,目前城乡聚落整体研究案例较少,尤其是西部山区的城乡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缺乏系统性。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为城乡聚落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以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为研究对象,以城乡聚落规模扩展及其空间形态演变为研究内容,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数理统计与GIS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商州区聚落规模扩展、空间形态演变及其驱动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1)选用聚落面积比重、聚落扩展指数和聚落区位指数定量分析了1990-2010年商州区城乡聚落规模扩展。结果表明:1990~2010年商州区聚落规模持续增大,聚落而积从5128.56hm2增加到8292.34hm2,聚落面积比重从1.94%增加到3.14%;1990~2010年聚落扩展强度呈现波动变化先增后减,但整体上扩展强度较弱;聚落区位指数均>1,聚落数量规模具有区位意义,且聚落规模比较优势显着。(2)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商州区聚落规模扩展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总人口、城镇化水平、道路通车里程、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商州区聚落规模扩展的主要驱动因子,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因素、城镇化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运用缓冲区分析、多层面的复合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商州区聚落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影响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商州区聚落沿河、沿路、沿山谷呈条带状分布,具有“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聚落密度分布有明显随海拔高程升高和地形坡度增大而降低、随交通便捷度和城镇辐射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聚落逐步向自然环境、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集中。(4)选取聚落分维度、聚落分离度、聚落破碎度和聚落形状指数定量研究商州区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表明,1990~2010年商州区聚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聚落分维度先升高后降低,聚落空间形态复杂程度先上升后下降,聚落稳定性逐步增强;1990~2010年商州区聚落空间分离度持续降低,分离度指数从1.84减小到0.97,聚落斑块空间分离程度持续降低,聚落斑块在空间分布上趋于紧凑;1990~2010年商州区聚落斑块的破碎程度先增大后降低;研究时段的前半期商州区聚落斑块趋于复杂化,聚落空间形态越接近于扁长矩形,后半期商州区聚落空间分布趋于稳定,聚落空间形态接近于正方形。(5)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识别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因子,分析其内在的驱动机理,指出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交通区位和政策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基于上述结论与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提出了促进区域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优化的实践途径与对策措施,对推进城乡聚落体系建设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锋武(Tr(?)n Phong V(u|)[9](2012)在《越南Ha Nam省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文中提出HaNam省地处越南北部,位于红河平原,介于20020’-20045’N和105045’-106010’E之间。HaNam省下辖Phu Ly、Duy Tien、Binh Luc、Kim Bang、Thanh Liem、Ly Nhan,共5县1市。HaNam省的总面积为86018.33ha占全国土地面积的0.25%及红河平原土地面积的6.6%。根据,越南资源与环境部的土地分类标准,越南HaNam省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共包括3个一级地类,13个二级地类。一级用地类型分为农业用地、非农业用地、未利用地,二级分类包括农业产出用地、林地、水产养殖用地、其他农业用地、居住用地、专用设施用地、信仰用地、坟地、水系及专用水面、其他非农业用地、平地未利用地、山丘未利用地、石山未树林。虽然,HaNam省面积较小,但2000年以来的工业化、现代化等政策已影响到HaNam省的土地利用迅速变化。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研究越南HaNam省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优化对策与建议。本文以越南HaNam省为研究区,根据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县域政区图件等数据,采用单一土地利用态度、Gibbs-Martin多样化指数、城市扩展程度、人口-城市扩展指数等定量指标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越南HaNam省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分析,并应用马尔科夫预测模型来预测HaNam省的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2000-2010年,农业用地面积从61325.21ha减少到56104.28ha,面积减少了5220.93ha,年变化面积为522.09ha。农业用地减少的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在农业用地面积大量持续减少的同时,农业用地面积在整个省面积的比重也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72.37%下降到2010年的65.2%。随着HaNam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HaNam省的非农业用地面积显着增加,其中面积增加最大的用地类型是居住用地和专用设施用地。从2000-2010年,居住用地面积从4281.39ha增加到5378.6ha,10年变化面积为1097.21ha,年变化面积为109.72ha,专用设施用地面积从10368.54ha增加到14890.4,变化面积达4521.86ha,年变化面积为452.19ha。这两种土地类型面积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HaNam省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得道路、交通、机关等用地面积增加趋势显着;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住宅建设得到发展和改善。未利用地包括三种土地类型平地未利用地、山丘未利用地、石山无树木覆盖。从2000-2010年,未利用地面积从2308.73ha增加到3806.5ha,变化面积为1497.77ha,占全省面积的比重从2000年2.72%到2010年的4.42%。虽总面积增加但二级土地利用类型平地利用地和山丘未利用地面积是减少的,10年内面积分别减少为19.2ha和635.69ha。只有石山无树木覆盖面积是增加的,从2000年的302.81ha到2010年的2455.47ha,年变化面积为215.27ha。(2) HaNam省在2000年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总体上不高,2000-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比较小, I为2.62,2005-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比较明显, I为6.12,说明这时间段该地区加强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度,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快。(3)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结果表明HaNam省城市化过程不仅是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同时也包含非农业用地之间的调整和转化,主要是转化为居住用地和专用设施用地。从2000到2010年,农业产出用地面积的流出量为4349.69ha,其中转变为居住用地和专用设施用地的面积共有3402.01ha,占农业产出用地面积总流出量的78.21%;转变为未利用地的面积为7259.23ha。在非农业用地之内有水系及专用水面转化为居住用地及专用设施用地的面积分别为25.13ha和45.13ha,居住用地和专用设施用地相互转化面积为85.37ha和22.73ha。(4)应用马尔科夫(Markov)预测模型预测2010至2020年间HaNam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预测结果表明,HaNam省土地利用格局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居住用地、专用设施用地、石山未树林将继续保持增加的趋势;水产养殖用地、其他农业用地、信仰用地、坟地、其他非农业用地在波动变化中有所增加;农业产出用地、林地继续保持减少的趋势;平地未利用地、山丘未利用地面积逐步减少。(5)提出了越南HaNam省土地利用存在的三个大问题:①农业用地面积大量转化为城镇用地②林地用地面积减少大部分面积转成石山未树林③土地生态环境存在隐忧,并提出土地利用保护与利用建议:①创新土地管理体制,保障科学发展用地②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提升总体开发水平③落实共同责任机制,促进相关政策联动④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梁发超,刘黎明,曲衍波[10](2011)在《乡村尺度农业景观分类方法及其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景观分类是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和进行农业景观评价、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前提。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我国农业土地整理的特征,基于农业景观功能、区位和农户经济行为修正方法和地形位指数等,提出了一种乡村尺度的农业景观功能形态分类方法,即采用景观类和景观亚类的二级分类体系。以北京市峪口镇为例进行了农业景观分类的实证研究,共划分为农业生产景观、农业服务设施景观、农业旅游休闲景观和农业生态景观4个景观类以及13个景观亚类。并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编制了峪口镇农业景观分类图,探讨了分类成果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该方法充分考虑到了农业景观的功能和形态特征,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业土地整理的需要。

二、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大南坂农场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大南坂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景观的内涵认识
2 农业景观研究的重点内容
    2.1 农业景观分类
    2.2 农业景观格局变化
        2.2.1农业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2.2.2农业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
        2.2.3农业景观格局变化效应
    2.3 农业景观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
3 研究述评与展望
    3.1 研究述评
    3.2 研究展望

(2)三峡库区消落带交错区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文献综述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1.2.2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1.2.3 消落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地貌条件
        2.1.3 自然资源条件
        2.1.4 气候条件
        2.1.5 土壤条件
        2.1.6 水文条件
    2.2 研究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2.2.3 景观格局指数
        2.2.4 数据来源
        2.2.5 类型划分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 全库区土地利用分析
        3.1.1 全库区土地资源数量变化分析
        3.1.2 全库区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变化转移分析
        3.1.3 全库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2 重点区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分析
        3.2.1 重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2 重点区域景观格局分析
4.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土地利用类型
        4.1.2 景观格局变化
    4.2 结论
    4.3 问题与展望
        4.3.1 问题与不足
        4.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与规划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业经济模式下的农村聚落“分散-集聚”
        1.1.1 农村聚落“分散-集聚”的研究视角
        1.1.2 国外农村聚落“分散-集聚”研究
        1.1.3 国内农村聚落“分散-集聚”研究
    1.2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聚落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1.3 农村聚落“集中”策略及其效应
        1.3.1 发达国家乡村聚落规划
        1.3.2 社会主义运动下的乡村聚落“集中”策略
        1.3.3 当代中国的农村社区化及其效应
    1.4 农村集中社区规划
    1.5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农村社区化的重要角色
        2.1.2 农村社区化的现状及其根源
        2.1.3 四川盆地农村社区化的区域背景
    2.2 科学问题
    2.3 研究目标与意义
        2.3.1 研究目标
        2.3.2 研究意义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4.1 研究内容
        2.4.2 技术路线
第3章 四川盆地农村聚落分散性的根源探究
    3.1 宗族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环境
        3.1.1 宗族文化概述
        3.1.2 当代宗族组织和乡村聚落发展的制度环境
    3.2 研究区选取与方法
        3.2.1 研究区选取
        3.2.2 研究方法
        3.2.3 数据收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农村聚落的姓氏构成与居住模式:野外调查证据
        3.3.2 村域聚落分散度的区域比较
        3.3.3 乡村聚落分散度的关联因素识别
    3.4 讨论
        3.4.1 传统聚落的“集聚和分散”是农村社会结构的空间表征
        3.4.2 四川盆地农村血缘多样化和聚落高度分散的触发事件: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
        3.4.3 四川盆地农村聚落高度分散的直接原因:与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的土地利用策略
    3.5 小结
第4章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的动力机制
    4.1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的动力机制剖析
        4.1.1 传统聚落模式和空间组织结构
        4.1.2 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与乡村场镇体系的关联机理
        4.1.3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场镇体系演变和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
    4.2 实证研究
        4.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2 合川区乡村场镇体系的演变
        4.2.3 合川区农村社区化的驱动因素辨析
    4.3 讨论
        4.3.1 城乡二元制度下的农村聚落与乡村场镇相互关系转变
        4.3.2 农村社区化是传统农村聚落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再适应过程
    4.4 小结
第5章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驱动的乡村重构效应
    5.1 农村集中安置驱动乡村重构的理论框架
        5.1.1 乡村空间重构
        5.1.2 乡村经济转型
        5.1.3 乡村社会重构
        5.1.4 乡村治理革新
    5.2 案例研究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3 两种农村社区化模式的对比
        5.2.4 镇域农村社区化驱动的乡村重构
    5.3 讨论
        5.3.1 地方民主结构与集中社区规划
        5.3.2 农村社区化驱动乡村“空间-社会”的耦合转型
        5.3.3 新农村社区的经济脆弱性与社区治理的涣散
    5.4 小结
第6章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集中社区规划策略—基于两个村级案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案例村概况
        6.1.2 研究方法
        6.1.3 数据收集
    6.2 两个案例村集中社区规划案例对比
        6.2.1 集中安置的决策与规划
        6.2.2 分散农居点复垦与农户集中安置
        6.2.3 农村社区规划的农户响应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及政策启示
        7.1.1 主要结论
        7.1.2 政策启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持和参与课题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4)江西省耕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耕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综述
        1.2.2 土地景观格局研究综述
        1.2.3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理论
    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 耕地多功能理论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地理气候
        3.1.3 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
4 江西省耕地利用变化分析
    4.1 耕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1 耕地利用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4.1.2 耕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4.2 耕地利用转移情况分析
        4.3.1 耕地利用转出情况分析
        4.3.2 耕地利用转入情况分析
5 江西省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 景观格局指标选取
    5.2 耕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研究
        5.2.1 耕地景观斑块类型
        5.2.2 耕地景观斑块形状
        5.2.3 耕地景观斑块结构
        5.2.4 耕地景观斑块异质性
6 江西省耕地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度分析
    6.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模型
    6.2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结果分析
        6.2.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结果
        6.2.2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分析
    6.3 耕地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度分析
        6.3.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6.3.2 耕地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结果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5)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诊断与建设策略研究 ——以西安浐灞生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浐灞生态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生态建设概况
第三章 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3.1 景观格局信息提取
    3.2 景观变化特征分析
    3.3 景观格局驱动力研究
    3.4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效率分析
    4.1 基于能值理论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效率分析
    4.2 基于能值分析的浐灞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效率研究
    4.3 浐灞生态区能值综合指标变化分析
    4.4 相邻区能值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浐灞生态区评价指标的信息提取
    5.3 浐灞生态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4 健康评价结果及分析
    5.5 相邻区健康评价比较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城市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6.1 耦合协调模型
    6.2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协调模型
    6.3 浐灞生态区生态建设与生态系统健康耦合协调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城市生态建设策略研究
    7.1 浐灞生态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存在问题
    7.2 浐灞生态区城市生态建设策略研究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基于GIS支持下福州城区景观格局与地表径流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进展
        1.4.2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利用/覆被
        1.4.3 土地利用/覆被的水文效应研究
        1.4.4 水文模型的发展历程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选择和数据
    2.1 福州市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资源
        2.1.4 土壤
        2.1.5 社会经济条件
    2.2 研究区的选择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2.3.1 空间数据及辅助数据来源
        2.3.2 遥感图像数据预处理
3 福州城区景观格局变化
    3.1 景观分类及指数选择
        3.1.1 景观分类
        3.1.2 遥感图像分类
        3.1.3 景观指数选择
    3.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 应用SCS模型模拟福州城区径流量变化
    4.1 SCS-CN水文模型简介
    4.2 SCS-CN模型参数确定
        4.2.1 水文土壤组类型
        4.2.2 前期土壤湿润程度等级划分
        4.2.3 径流曲线CN
    4.3 SCS模型修正
        4.3.1 径流曲线CN修正
        4.3.2 初损雨量I_a修正
    4.4 应用SCS模型模拟福州城区径流量变化
5 福州城区景观格局与地表径流量关系研究
    5.1 景观格局指数与径流量相关性分析
    5.2 景观格局指数与径流量回归分析
6 基于景观格局优化对福州城区地表径流量控制
    6.1 福州城区景观格局优化
        6.1.1 景观格局优化基本原则
        6.1.2 景观格局优化
    6.2 福州城区水空间体系优化
    6.3 基于景观指数对地表径流量控制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布局模式 ——以金井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 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 乡村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及其影响因子
    2.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
    2.2 基于自然和人文因素分异的景观格局分析
    2.3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乡村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2.4 基于景观交换量的乡村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第三章 基于生命周期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变模拟和预测
    3.1 乡村景观格局的演变周期分析
    3.2 基于生命周期的乡村景观格局预测与模拟方法
    3.3 金井镇乡村景观格局的模拟预测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景观变化概率的乡村景观稳定性评价
    4.1 乡村景观不同变化趋势评价
    4.2 乡村景观稳定性评价方法
    4.3 金井镇乡村景观的稳定性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乡村景观功能定位与优化配置
    5.1 基于生态位的乡村景观功能定位方法
    5.2 乡村景观的优化配置方法
    5.3 金井镇乡村景观功能定位与优化配置
    5.4 小结
第六章 乡村景观格局的优化布局模式
    6.1 乡村景观格局的优化布局目标和原则
    6.2 乡村景观格局的优化布局方法
    6.3 金井镇乡村景观格局的优化布局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1990年来商州区聚落规模扩展及其空间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评述
    1.3 相关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分析
        2.1.2 自然概况
        2.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2.2.1 资料来源
        2.2.2 数据处理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聚落规模扩展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3.1 聚落规模现状
    3.2 聚落规模扩展特征分析
        3.2.1 聚落面积及其比重的变化
        3.2.2 聚落扩展强度的变化
        3.2.3 聚落区位意义的变化
    3.3 聚落规模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3.3.1 模型构建
        3.3.2 变量设计
        3.3.3 数据标准化及变量的选取
        3.3.4 驱动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4.1 聚落空间分布规律
        4.1.1 分析因子的选取
        4.1.2 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4.2 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4.2.1 聚落分维度
        4.2.2 聚落分散度
        4.2.3 聚落破碎度
        4.2.4 聚落形状指数
    4.3 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4.3.1 分析方法
        4.3.2 驱动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与启示
        5.1.1 主要结论
        5.1.2 实践启示
    5.2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越南Ha Nam省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外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4 软件介绍
        1.4.1 ArcGis 软件
        1.4.2 Matlab 7.1 软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越南 HaNam 省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地势地貌
        2.2.2 气象气候
        2.2.3 水文水系
    2.3 人口及社会经济
        2.3.1 人口
        2.3.2 经济社会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预处理
    3.3 越南土地分类系统
    3.4 数据库建设与入库
        3.4.1 土地利用信息建设
        3.4.2 TIN 模型建设
        3.4.3 土地利用信息的编辑与入库
第四章 土地利用演化
    4.1 土地利用时间演化
        4.1.1 2000 年 HaNam 省土地利用分析
        4.1.2 2005 年 HaNam 省土地利用分析
        4.1.3 2010 年 HaNam 省土地利用分析
    4.2 土地利用区域差异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aNam 省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5.2 土地利用度变化
    5.3 土地利用多样性变化
    5.4 人口一城市扩展指数变化
    5.5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5.5.1 2000-2005 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5.5.2 2005-2010 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5.5.3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6.1 马尔科夫模型
    6.2 HaNam 省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6.2.1 初始状态矩阵
        6.2.2 转移概率矩阵
        6.2.3 HaNam 省土地利用趋势预测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地利用优化对策建议
    7.1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1.1 农业用地面积大量转化为城镇用地
        7.1.2 林地用地面积减少大部分面积转成石山未树林
        7.1.3 土地生态环境存在隐忧
    7.2 对策与建议
        7.2.1 创新土地管理体制,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7.2.2 推行节约集约用地,提升总体开发水平
        7.2.3 落实共同责任机制,促进相关政策联动
        7.2.4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闽东南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大南坂农场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 江娟丽,杨庆媛,张忠训,苏康传. 经济地理, 2021(06)
  • [2]三峡库区消落带交错区土地利用及景观变化研究[D]. 宋云瑞.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与规划策略[D]. 刘卫平. 西南大学, 2020
  • [4]江西省耕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研究[D]. 申杨.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5]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诊断与建设策略研究 ——以西安浐灞生态区为例[D]. 赵丹. 西北大学, 2017(03)
  • [6]基于GIS支持下福州城区景观格局与地表径流量关系研究[D]. 肖以恒. 福建农林大学, 2017(11)
  • [7]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格局演变与布局模式 ——以金井镇为例[D]. 季翔.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8]1990年来商州区聚落规模扩展及其空间演变研究[D]. 孙丕苓. 西北大学, 2012(01)
  • [9]越南Ha Nam省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 陈锋武(Tr(?)n Phong V(u|). 重庆交通大学, 2012(05)
  • [10]乡村尺度农业景观分类方法及其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应用[J]. 梁发超,刘黎明,曲衍波. 农业工程学报, 2011(11)

标签:;  ;  ;  ;  ;  

闽东南沿海农业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大南板农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