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定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1](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周亚新[3](2020)在《类神经网络架构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算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通道,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工业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水平。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标志着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专业质量标准达到国际认可,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突破。然而,只有积极落实认证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才能在完成等值等效要求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其中,面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是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和必需。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等核心理念为导向,结合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构建基于类神经网络架构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模型、算法,并开发应用系统实现教育信息化,为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供有效工具。主要内容包括:1、依据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规律和神经网络运行基本原理,分析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人才培养体系实体与神经网络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中节点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实体的内在联系与神经网络节点连接权重间的对应关系,构建类神经网络架构描述培养体系多层次主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运行机制,体现专业认证中的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念,为设计类神经网络架构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模型和算法提供框架基础。2、提出基于类神经网络架构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模糊评估算法,可有效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正向传播机制、多级反馈机制和模糊质量评估机制,为理性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提供理论依据。其中,前向传播机制以过程数据为基础,利用实体间的逻辑和支撑关系对实体定量分析。模糊质量评估机制根据前向传播和多方反馈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对实体进行定性评估。多级反馈机制根据人才培养体系,综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果并进行分层级反馈,为类神经网络架构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3、以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模型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计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系统,利用系统管理实体及实体间的关系,并据此计算实体的达成度,通过与分析的达成度进行比较评估实体,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撑。以软件工程理论为基础进行系统设计,同时,为了实现前后端的分离、有效提升用户体验,采用MVVM(Model-View-ViewModel)模式进行设计。为了方便系统后期管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依次进行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和测试等规范化步骤。本文利用济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量教学基础数据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模型、算法和依据质量评估模型所开发的系统可有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评估,有助于发现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可为提升现阶段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供有效工具。
李金鸥[4](2020)在《基于记忆遗忘曲线的施工安全培训模式研究 ——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文中认为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人重视便是安全生产,虽然近几年安全生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在实际的生产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探究影响安全生产最主要的因素便是人的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安全培训来增强人的安全意识,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现状的目的。艾宾浩斯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人对事物记忆力的减退并不是均匀变化而是由快变慢,因此,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有效记忆,可根据记忆曲线的变化规律来安排合理的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知识记忆量保持在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合格线之上。安排恰当的安全培训,就要确定合理有效的安全培训时间间隔,本文在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的基础上,将实验人员分成两组,首先根据实验数据使用MATLAB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不同培训方式的遗忘曲线模型。再利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划分事故风险和事故风险可接受等级,结合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安全知识量合格线。两者相结合来确定完成首次安全培训后,采用书面文字教学与视频多媒体教学两种方式的再培训时间节点;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到具体工程中,以某老旧办公楼改造工程为例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培训模型的实用性。
刘洪翔[5](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郁晓琼[6](2019)在《核心素养视阈下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大数据”时代,大量数据的出现以及新近数据处理的技术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历史教师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课堂教学是时代所需,亦是大势所趋,同时教育部提出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育的能力。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教材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探讨了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材、历史评价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价值与不足,价值体现在数据史料出现频率高,不足体现在图表数据较少、数据没有出处、数据可利用程度低、数据呈现形式单一等,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复杂的数据转换成可读性更强、更直观的图表数据,并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从数据表象背后探讨出深层次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有也分析了历史数据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的运用情况,说明了数据证史的史学方法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研究历史的途径之一,而在解读数据时更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解读数据,在这一过程中习得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能力。本文重点分析了数个中学课堂教学案例,以此探讨了历史数据对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之能力的作用,通过数据史料解读历史、解释历史能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使得课堂教学更科学和严谨。同时,本文也以课堂教学案例为例,探讨了教师应该建立直观有效的数据模型、设计精准有效的模型透析以此使历史数据更适合教学,也探讨了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数据应注意的问题:历史数据的真伪须考证、历史数据的解释应匹配、历史数据的适用要考量。中学历史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数据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本文就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材、历史评价与课堂教学中是怎样运用的、该如何运用、它们的运用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了什么作用做了详细的论述,最终的目标是为计量史学的思想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姚亚芝[7](2020)在《我国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语言服务产业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但却面临着逆向选择带来的严峻挑战。导致逆向选择的主要原因是语言服务市场交易双方关于语言服务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语言服务客户缺乏鉴别产品真实质量的有效信息,只能根据产品的平均质量水平决定支付意愿,由此导致优质语言服务产品被劣质语言服务产品逐出市场,帕累托最优难以实现,语言服务市场的运作效率越来越低。语言服务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治理语言服务市场的逆向选择、进而提升语言服务质量,已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信号传递是缓解逆向选择的一种重要机制。信号指的是产品的质量信号,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上传递的能够反映产品或服务真实质量水平并对消费者具有引导意义的信息。因语言服务产业含义广泛,所涉产品特征多样,本文主要以笔译服务为例,在定性和定量分析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的形成及表现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有效传递语言服务市场的质量信号,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1)本文首先对信息劣势方,即作为语言服务客户的国内企业和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网络爬虫和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从互联网上自动抓取智联招聘近期发布的2万余条国内企业(包括语言服务企业)的语言服务类招聘广告,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招聘企业将职业翻译能力等同于外语能力,只对应聘者提出了外语水平等级要求,其中要求达到大学英语六级(CET6)的招聘岗位数量最多。由于市场上各种语言水平考试名目繁多,语言服务质量信号强度不一,大多数招聘企业并不了解职业翻译需要的能力要求远高于外语能力,因而选择依赖外语能力这一强度相对较弱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翻译资格认证这样的高强度信号却因与外语水平考试的区分度不明显以及普及度低等原因被企业忽视而失灵。此外,本文选取了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开发布的12份翻译服务采购标书,对评分部分的各类质量信号及其分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语言服务企业的服务流程、价格、业绩以及团队配备是位列前四的质量信号。由于对翻译项目的重视以及经常使用翻译服务,对于翻译服务的认识水平较高,这些单位的标书评分选择了有效的、符合翻译职业特征的高强度质量信号。(2)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标书表明,业绩和价格都是高强度的质量信号。因此,本文面向语言服务市场,建立了考虑价格和业绩两种因素的信号传递模型,研究了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单个语言服务提供方与多个客户之间的动态博弈和分离均衡存在的条件,定量分析对比了价格信号和业绩信号对客户购买意愿的影响,制定了语言服务提供方应采取的“按质论价”的最优定价策略。价格-业绩信号传递模型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市场均衡状态和合理制定产品报价的有效手段。实现高质高价、低质低价这种理想的分离均衡状态,取决于模型中客户数量、客户购买意愿、保留价格、产品生产成本等一系列参数。因此,应用该模型解决现实问题时,可依据实际问题中的模型参数值判断是否可以达到分离均衡,可采取措施改变部分模型参数的取值,使市场状态趋向于分离均衡;此外,还可利用该模型分析分离均衡状态下产品的最优报价,实现语言服务提供方利润最大化。(3)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标书还表明,服务流程和团队配备也是语言服务市场的两个高强度的质量信号。二者通常需要通过认证才能得以有效彰显。因此,对语言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管理的认证和对译员任职资格的认证是一种高强度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本文构建了语言服务市场认证信号传递模型,定量分析了实现分离均衡、混同均衡的条件,推导出各种均衡状态下语言服务提供方的认证策略和客户的产品报价策略。然后,依据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模型,分析译员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成本及其意愿。在对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以及中国译员认证制度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改革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提出了建议。最后,依据《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供的框架,研究了语言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管理认证问题,建立了笔译服务质量管理流程和笔译服务质量SERVQUAL评价模型,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提供了确定模型中各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同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语言服务质量信号权重确定模型,便于对各种质量信号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以逆向选择为切入点,从信号传递角度探讨语言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治理方法,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语言服务产业研究视角。(2)采用大数据等技术,研究了国内企业以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语言服务质量信号的需求特征,建立了基于AHP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权重确定模型。(3)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的语言服务市场价格-业绩信号传递模型和认证信号传递模型,提供了定量分析语言服务质量信号发送策略和定价策略的手段。(4)从译员和语言服务提供方两个视角,宏观上探讨了译员任职资格和语言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管理认证问题,建立了笔译服务质量SERVQUAL评价模型及基于AHP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模型。
朱昊[8](2019)在《全国十二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我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的研究,已有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都是基于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开展的研究,对于我国高中化学竞赛参赛面最广的预赛阶段关注较少。同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于竞赛试题的解法和参赛选手的培养模式等方面,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都比较片面和肤浅,较少站在化学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高度对化学竞赛试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两方面开展,同时对各地化学竞赛预赛的试题结构、预赛要求、预赛大纲等进行了比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数理统计、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首先,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化学竞赛预赛试题研究框架。其次,对于各地高中化学竞赛的预赛要求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对浙江省预赛大纲和广东广西预赛大纲进行了对比研究。再次,对各地的预赛试题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范围包括2018年全国十二省市的预赛试题和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2014-2018年的预赛试题,同时还对各地预赛试题的试题结构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四川省部分中学的参加化学竞赛预赛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的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主要通过文献法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以此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各地开展化学竞赛的目的以及命题范围进行了对比,并选取了浙江省和两广地区的预赛大纲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对全国十二省市预赛试题的试题结构进行了比较,包括试题容量、题型比重、题目的呈现方式和题目情境等方面。第四部分是对2018年十二省市的预赛试题和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2014-2018年的预赛试题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两方面运用数理统计法开展了研究。第五部分是对四川省参加化学竞赛省预赛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参赛学生基本情况,对于化学竞赛活动的看法,参赛动机,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等。第六部分是结论与反思,对本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供研究者进一步思考。
严明[9](2012)在《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研究:构念界定与测试开发》文中指出全国有600多所院校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或在英语专业中开设了商务英语方向,截至2012年,教育部已正式批准62所高校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测试开发和效度研究对于保证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改进专业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起步较晚,国内商务英语专业测试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系统完善的商务英语能力考核体系。商务英语测试开发的首要问题是,定义所要测量的语言能力,这是测试开发的理论基础。为了使测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英语教学,测试开发者必须保证所开发测试的效度。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择商务英语测试开发这一课题,重点探讨商务英语话语能力的构念界定和测试开发。本论文主要有三个目的:一、通过对语言教学与测试理论的梳理,提出“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构念。二、围绕拟测构念“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开发和设计标准化学业测试——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BEM-8)。三、提出社会认知视域中的整体效验模式,对所开发的测试进行效度研究。根据以上研究目的,本论文围绕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开发和设计研究以下内容:第一,测试构念的界定。本论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话语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出发,构建商务英语话语研究的框架,并在该框架的指导下详细研究了商务英语专业的体裁谱系及各个体裁的特征。基于各种商务英语专业体裁,界定“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构念,从文本知识、语用知识、体裁知识、话题知识、情境组织能力五个方面具体化。“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是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专业思维、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国际商务话语能力,能够在专业培养的学术英语及职业英语领域内,即在特定商务英语话语研究及国际商务活动领域内,参照应用语言学研究共同体及国际商务实践的规则与惯例,结合特定交际任务的语境因素,运用情境组织能力及文本、体裁和语用知识,结合自身素质,通过专业体裁的建构、解释和使用,进行意义协商,有效完成书面和口头交际任务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第二,测试开发和设计。为了保证所开发测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论文参考与借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ETS)和英国剑桥大学ESOL考试中心等着名语言能力评估机构的研究成果,提出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开发的设计原则和开发流程。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设计目标是,能够科学地反映考生”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以保障专业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考试开发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明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确保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和代表性;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确保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正向反拨作用。第三,测试的效度验证。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而考试效度的检验和提高则是保证考试有效性的重要问题。本论文提出社会认知视域中的整体效验模式,基于效度整体观(Messick,1989)和社会认知效验模式(Weir,2005),结合考试流程,从考试构念、考试内容、效标关联、评分结果和考试后效这五个方面收集证据,检验TBEM-8是否能够有效地测量所界定的目标构念。构念效度研究的对象是五所大学参加TBEM-8范型试卷考试的341名考生。分数数据分析包括测试内部一致性分析和测试构念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作文文本分析重点考察考生作文的语篇特征;定性研究通过口述报告揭示考生的写作过程。研究结果发现:就题目的测量学属性而言,TBEM-8各分测试与总分之间有较强的相关,表明测试题目具有同质性;而分测试之间的相关程度中等,表明它们分别测量了构念的不同方面。测试的维度方面,因子分析能够提取三个公共因子,即听力能力、阅读能力和体裁能力。这说明TBEM-8与测试构念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口述报告的分析显示,高分组考生在写作过程中体现了测试开发者所预期的行为,其写作行为与写作测试所要考核的技能基本吻合。这些证据总体上说明,TBEM-8能够检测构念相关能力,具有比较好的构念效度。内容效度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六位专家对于TBEM-8测试内容合适性和代表性的评定意见,接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内容效度指数和测试任务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TBEM-8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测试题目能够合理地反映考试大纲规定的测量内容范围。效标关联效度研究选取学生的专业课平均成绩、任课教师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排序和剑桥商务英语考试(高级)成绩作为TBEM-8的效标,研究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2008级的163名学生。研究结果发现:TBEM-8成绩能够反映学生真实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考试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评分效度研究重点考察翻译和写作测试评分结果的可靠性。参加实验的对象为担任TBEM-8翻译和写作评分任务的八名评分员。统计结果表明,评分员间的相关系数在0.80以上,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不同评分员的评分结果无显着差异。由此可以得出结论:TBEM-8翻译和写作测试具有较高的评分效度,评分结果是可靠有效的。后效效度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分析TBEM-8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和学习的反拨作用。341名学生参加了TBEM-8范型试卷考试并填写了“考试后效学生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318份。访谈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的15名在职教师。问卷和访谈结果表明:学生和教师认为,TBEM-8将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学习具有良好的反拨作用,考试的实施能够强化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考试结果可以为教学与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本论文由八章构成。第一章是引言,主要对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介绍。本章概述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和测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指出商务英语测试开发和效度研究具有现实的必要性。需要对商务英语测试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其能够客观准确地测量教与学的实际水平,对教学起到正向反拨作用。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目的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本章对语言能力有关理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评述;对效度、构念、构念效度、效度验证等概念进行了讨论;对国内外语言测试实践进行了简要回顾,探讨这些测试的成功经验对商务英语测试开发和设计的启示。第三章介绍了研究的设计和采用的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本研究的整体设计思路、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开发流程和考试效度验证的研究框架。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研究设计与实施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对商务英语话语共同体、商务英语专业体裁研究和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专业话语实践展开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第五章提出“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构念框架。第六章介绍了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详细描述了从测试设计、操作到实施这三个阶段的各主要环节。第七章描述了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效度验证过程。效验研究基于效度整体观,以构念效度为核心,从内容效度、构念效度、效标关联效度、评分效度和后效效度五个方面收集和分析效度证据。第八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所得到的发现及获得的结论,对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过程进行了评述。本章还指出了本研究对于商务英语测试的贡献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与本研究相联系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思路。
周群[10](2011)在《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以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经验命题是我国高考命题质量问题的根源。近几年,考试界倾向于以量化技术取代经验,题库建设也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和了这种发展趋势。本文认为,考试开发缺乏教育测量学理论指导,才是影响我国高考开发质量的最大症结。长期以来,高考开发中存在考试设计注重行政化程序、考试命题忽视学科认知结构、考试评价以学科为中心,考试开发以“命题”偏盖“开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并非由于开发中缺少试测环节、数据分析等质量控制技术手段,而是源于考试开发者过份依赖个人主观意志,缺少对教育测量学规律的把握。当前,对经验的褒贬取舍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建立一支具有教育测量学经验的考试开发者队伍,建立基于教育测量学的考试开发标准化流程、教育考试行业标准和考试评价体系。本文旨在构建一种适合于我国高考实际的考试评价模型,设想以评价反思经验,改进考试开发质量,实现从经验命题向以教育测量学为基础的考试开发的转变。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国内外考试开发比较研究,将我国高考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四个方面,以此为缘起,提出考试质量评价模型应当符合完整性、统一性和反思性等要求。通过进一步的文献探究,发现Kane的基于论证效度检验(argument-based validation)理论与模型寻求的理论需求相契合。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形成研究方案,第一步,提出考试开发质量基于论证评价的理论框架;第二步,应用理论框架,以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为例,对考试开发进行效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构建模型;第三步,确立我国高考开发质量基于论证的评价模型。正文第一章提出解释论证。解释论证主要阐释考试分数解释与预设解释相一致所需要的一系列推断、假设及其证据。首先围绕考试分数的意义,论证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考试分数预设解释,并勾勒解释论证思路。其次以为什么要收集这些证据为主题,根据考试开发的逻辑线索,论证考试设计、评分、概化、外延、内涵及解释论证合理性等六个推断成立所需要满足的13个假设以及30个证据。根据理论框架,解释论证有一个从提出论证、证明论证合理、修改论证,直至论证合理性得到证明的收敛过程。正文第二、三章论述效度论证。效度论证是收集证据的过程,主要回答如何收集证据?证据能否证明假设?根据理论框架,论证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收集解释论证合理性证据;第二阶段收集解释论证成立证据。证据收集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有,专家咨询法、文本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定量分析方法有,选项功能分析法、主观题评分规则分数等级分析法、评分误差研究法、CTT、G理论和IRT信度和测量标准误差研究法、DIF和DBF探测法、相关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运用的统计软件包括SPSS、Parscale、Winsteps、Multilog、mGENOVA、DIF PACK等。正文第四章形成评价结论,包括考试开发质量和反思两个方面。评价质量的结论是解释论证的逻辑结果,围绕证据最终证明了什么,对实际考试分数能否且何种程度上解释为预设解释,对考试分数的误差来源作出终结性和诊断性评价。证据表明,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解释论证成立,80%考试分数方差可以解释为考生学科认知结构水平,20%误差主要由偏难偏易试题、选择题选项质量、主观题分数等级设计、全卷试题布局等问题造成。总体上,低端水平考生的考试分数被高估。反思性评价结论是对误差来源的反思结果。本文从考试设计和考试命题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提出从属性关系描述学科认知结构内涵,强调学科认知结构的各内容领域认知结构有机组成对考试设计的影响;从试题情景、设问、选项、评分方法及其评分规则等角度,提出命题技术改进建议。正文第五章以模型的确立作为研究成果。评价过程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试开发质量基于论证评价的理论框架适合于我国高考实践,抓住了我国高考开发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及其影响因素,基本框架符合完整性、统一性和反思性要求。模型由解释论证、效度论证和评价结论三个模块组成,解释论证以考试开发过程为逻辑线索;解释论证和效度论证具有互动关系;推断之间、假设之间和证据之间具有递推关系;解释论证是评价结论的逻辑主干;评价结论具有质量评价和开发反思双重特性。结语部分围绕模型和学科认知结构概念,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两个方向,即运用模型控制考试开发过程的质量;运用学科认知结构模型数学表达方法设计命题蓝图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突破传统效度检验框架,构建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并提供一部完整的实证研究文本;(2)突破Kane考试分数解释四个推断框架,根据我国高考实践,提出解释论证中阐述考试分数预设解释和增加考试设计推断的必要;(3)以教育测量学视角详细阐述考试分数解释中每个推断成立需要的假设及其证据,系统论证证据与考试分数解释的联系;(4)整合国内外考试效度研究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构建适合于我国高考评价的效度论证方法体系;(5)借鉴认知科学理论“领域特殊性认知结构”,提出学科认知结构概念,并注意到学科认知结构内涵的不同描述方法对考试开发和评价的影响。
二、《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定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类神经网络架构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算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框架 |
1.2.2 教育质量评估算法 |
1.2.3 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实体与神经网络要素对应关系分析 |
2.1 国际等效专业认证下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 |
2.1.1 国际等效专业认证下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过程 |
2.1.2 专业认证中的理论知识 |
2.2 工程教育体系实体与神经网络核心要素关联关系分析 |
2.2.1 神经网络简介及分析 |
2.2.2 工程教育质量评估中的实体 |
2.2.3 工程教育体系实体与神经网络要素对应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过程的类神经网络构建 |
3.1 国际等效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体系 |
3.2 面向高等工程人才培养过程的类神经网络架构 |
3.2.1 类神经网络架构下人才培养体系执行与持续改进机制 |
3.2.2 类神经网络架构下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分层设计 |
3.2.3 类神经网络架构下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依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类神经网络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算法设计 |
4.1 教育质量评估算法的设计 |
4.1.1 算法的流程图 |
4.1.2 算法的具体步骤 |
4.1.3 激活函数的选择 |
4.2 数据来源及组成 |
4.3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类神经网络架构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5.1.1 系统功能需求 |
5.1.2 系统用例图分析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2.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3 系统技术设计和开发环境 |
5.3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4 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基于记忆遗忘曲线的施工安全培训模式研究 ——以某工程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
2.1.1 风险管理程序 |
2.1.2 建筑行业中的常见危险源 |
2.1.3 风险评价方法 |
2.2 安全生产培训 |
2.2.1 安全培训重要性 |
2.2.2 安全培训内容 |
2.2.3 安全培训方法 |
2.3 记忆遗忘曲线 |
2.3.1 记忆的分类 |
2.3.2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
2.3.3 曲线的差异及个性化 |
2.3.4 记忆周期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施工安全培训问题分析 |
3.1 安全培训问题分析 |
3.1.1 方式因素 |
3.1.2 工人因素 |
3.1.3 企业因素 |
3.1.4 培训体系因素 |
3.2 样本项经部安全培训问题分析 |
3.2.1 项经部简介 |
3.2.2 安全培训方式 |
3.2.3 安全培训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安全培训模型建立 |
4.1 模型建立背景 |
4.1.1 模型建立意义 |
4.1.2 模型建立前提假设 |
4.2 模型构建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测试设计的原则 |
4.2.3 评价方法 |
4.2.4 曲线拟合 |
4.3 事故风险分类及可接受等级的确定 |
4.3.1 风险评价 |
4.3.2 安全记忆量水平线 |
4.3.3 安全培训时间间隔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某工程安全培训模型实例分析 |
5.1 工程简介 |
5.1.1 工程项目特点 |
5.1.2 主要施工要点及工序 |
5.1.3 安全防护措施 |
5.2 工程施工危险源分析 |
5.2.1 危险源识别流程 |
5.2.2 危险源识别 |
5.3 工程安全培训时间节点的确定 |
5.3.1 风险等级划分 |
5.3.2 时间节点确定 |
5.4 结论验证 |
5.4.1 验证方法 |
5.4.2 试卷发放与回收 |
5.4.3 结果分析 |
5.5 安全培训改进方式 |
5.5.1 培训方式改进 |
5.5.2 增加员工互动 |
5.5.3 作业前预评估 |
5.5.4 个人培训模型建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核心素养视阈下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西方计量史学在历史问题上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计量史学在历史问题上的研究 |
三、关于计量史学在历史教学中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计量史学的内涵 |
二、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
三、历史数据的内涵 |
第二章 历史数据在历史教材和评价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运用 |
一、中学历史教材 |
二、历史数据的分类 |
三、历史数据的在中学教材中的价值与不足 |
第二节 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评价中的运用 |
一、历史数据在高考试题中的运用 |
二、历史数据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运用 |
第三章 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第一节 历史数据与时空观念 |
第二节 历史数据与史料实证 |
第三节 历史数据与历史解释 |
第四章 历史数据的适用性和可能性 |
第一节 如何使历史数据更适合历史教学 |
一、建立直观有效的数据模型 |
二、设计精准有效的模型透析 |
第二节 历史数据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历史数据的真伪须考证 |
二、历史数据的解释应匹配 |
三、历史数据的适用要考量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语言服务产业的定义及构成 |
1.3.2 中外产业分类体系中的语言服务产业 |
1.3.3 其他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语言服务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逆向选择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简要述评与本文的研究空间 |
3 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的形成与表现 |
3.1 语言服务市场的质量信息不对称 |
3.1.1 客户知识的有限性 |
3.1.2 笔译质量的隐匿性和效用的滞后性 |
3.1.3 笔译质量的难以标准化 |
3.1.4 笔译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
3.2 语言服务市场的逆向选择模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模型构建与分析 |
3.3 逆向选择对市场和社会经济福利造成的影响 |
3.3.1 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
3.3.2 对社会经济福利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语言服务市场的质量信号特征分析 |
4.1 语言服务市场的质量信号特点 |
4.1.1 质量信号的分类 |
4.1.2 质量信号的特点 |
4.2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质量信号需求特征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SQL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
4.2.3 研究数据 |
4.2.4 招聘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4.2.5 企业的语言服务质量信号需求状况与特征 |
4.3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质量信号需求特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质量信号强度统计 |
4.3.3 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质量信号强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价格-业绩信号传递模型及其博弈分析 |
5.1 语言服务提供方与客户 |
5.1.1 语言服务提供方 |
5.1.2 客户 |
5.2 两阶段博弈及价格-业绩信号 |
5.2.1 两阶段博弈 |
5.2.2 客户收益分析 |
5.2.3 提供方利润及最优定价分析 |
5.3 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信号传递与分离均衡 |
5.3.1 分离均衡条件 |
5.3.2 单一价格信号下的分离均衡 |
5.4 计算示例 |
5.4.1 四种场景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 |
5.4.2 参数λ对分离均衡的影响 |
5.4.3 参数α对业绩信号和分离均衡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语言服务市场的认证信号传递策略 |
6.1 语言服务市场的认证信号传递模型 |
6.1.1 基本假设 |
6.1.2 面向认证的质量信号传递模型 |
6.1.3 质量信号的具体形式 |
6.1.4 信息非对称市场的均衡分析 |
6.1.5 语言服务提供方质量信号传递策略分析 |
6.2 译员资格认证研究 |
6.2.1 职业资格认证的作用及有效性分析 |
6.2.2 语言服务人员从业能力构成要素 |
6.2.3 国际译员资格认证制度案例考察 |
6.2.4 我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制度与改革建议 |
6.3 语言服务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研究 |
6.3.1 概述 |
6.3.2 语言服务质量认证标准 |
6.3.3 笔译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 |
6.3.4 基于PDCA循环的笔译质量管理流程 |
6.3.5 笔译服务质量的度量 |
6.4 基于AHP的质量信号与SERVQUAL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4.1 多层信号与评估指标体系 |
6.4.2 信号/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与步骤 |
6.4.3 计算示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可能的创新点 |
7.4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购买2019-2020年中国专利文献英文翻译服务项目标书评标标准 |
附录B 第4章所用SQL查询语句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全国十二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数理统计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及核心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1.1 高中化学竞赛研究现状 |
2.1.2 化学学科能力研究现状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 |
2.2.2 化学学科知识 |
2.2.3 化学学科能力 |
2.3 分析示例 |
3 各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大纲及要求对比 |
3.1 各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目的与命题范围 |
3.2 浙江、“两广”高中化学竞赛预赛大纲对比 |
4 各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结构分析 |
4.1 试题容量 |
4.2 题型比重 |
4.3 呈现方式 |
4.4 试题情境 |
5 2018年12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横向比较 |
5.1 2018年各地预赛试题统计 |
5.2 基于学科知识维度的统计分析 |
5.3 基于学科能力维度的统计分析 |
6 2014-2018年部分省份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纵向比较 |
6.1 2014-2018年北京、浙江、四川卷试题统计 |
6.2 基于学科知识维度的分析 |
6.2.1 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部分 |
6.2.2 物质结构部分 |
6.2.3 电解质溶液部分 |
6.2.4 电化学部分 |
6.2.5 无机元素化学部分 |
6.2.6 有机化学部分 |
6.2.7 实验化学部分 |
6.2.8 容量分析部分 |
6.3 基于学科能力维度的统计分析 |
6.3.1 辨识记忆能力 |
6.3.2 概括关联能力 |
6.3.3 说明论证能力 |
6.3.4 分析解释能力 |
6.3.5 推论预测能力 |
6.3.6 简单设计能力 |
6.3.7 复杂推理能力 |
7 关于高中生参加化学竞赛预赛情况的调查分析 |
7.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选取 |
7.2 高中生参加化学竞赛情况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基于学科知识维度的研究结论 |
8.1.2 基于学科能力维度的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 |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研究:构念界定与测试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概述 |
1.1.2 商务英语测试概述 |
1.1.3 问题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能力研究 |
2.1.1 “技能+元素”模式 |
2.1.2 整体能力假说 |
2.1.3 认知语言能力/人际沟通技巧 |
2.1.4 Chomsky 关于语言能力的观点 |
2.1.5 交际能力研究 |
2.1.6 特殊目的语言能力 |
2.1.7 职业话语能力 |
2.1.8 跨文化交际能力 |
2.2 语言能力标准研究 |
2.2.1 跨部门语言圆桌量表(ILR) |
2.2.2 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的语言能力分级标准 |
2.2.3 加拿大语言量表(CLB) |
2.2.4 欧洲语言测试者协会的能力描述(ALTE) |
2.2.5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的能力描述 |
2.2.6 澳大利亚第二语言能力量表(ASLPR) |
2.3 语言测试的效度研究 |
2.3.1 构念效度 |
2.3.2 效度验证理论 |
2.3.3 构念效度的证据 |
2.3.4 效验的数据分析方法 |
2.4 特殊目的英语测试研究 |
2.4.1 ESP 测试的性质 |
2.4.2 ESP 测试的专业针对性 |
2.4.3 ESP 测试的真实性 |
2.4.4 ESP 测试设计和开发 |
2.5 语言测试实践 |
2.5.1 国内外英语考试 |
2.5.2 国际商务英语测试 |
2.5.3 对商务英语测试开发的启示 |
2.6 语境研究 |
2.6.1 社会文化语境研究 |
2.6.2 认知语境研究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的总体构思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整体设计 |
3.2 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开发的设计思路 |
3.2.1 TBEM-8 目的和性质 |
3.2.2 TBEM-8 设计原则 |
3.2.3 TBEM-8 开发流程 |
3.3 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效验的设计思路 |
3.3.1 效验研究目的 |
3.3.2 效验研究内容 |
3.3.3 效验研究模式 |
第4章 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研究 |
4.1 商务英语话语共同体 |
4.1.1 话语共同体 |
4.1.2 实践共同体 |
4.1.3 商务英语话语观与商务英语专业教育 |
4.1.4 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共同体和国际商务话语实践者共同体 |
4.2 体裁研究 |
4.2.1 体裁界定 |
4.2.2 体裁能力 |
4.2.3 Bhatia 体裁研究 |
4.3 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专业话语实践 |
4.3.1 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研究框架 |
4.3.2 商务英语专业体裁谱系 |
4.3.3 商务英语专业体裁特征研究 |
第5章 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 |
5.1 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构念的界定 |
5.2 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构念的构成 |
5.2.1 文本知识 |
5.2.2 语用知识 |
5.2.3 体裁知识 |
5.2.4 话题知识 |
5.2.5 情境组织能力 |
第6章 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开发和设计 |
6.1 TBEM-8 任务情境和真实性模型 |
6.1.1 TBEM-8 任务情境模型 |
6.1.2 TBEM-8 任务真实性模型 |
6.2 测试任务特征框架 |
6.2.1 情境特征 |
6.2.2 测试目的 |
6.2.3 指导语 |
6.2.4 输入信息 |
6.2.5 期待应答 |
6.2.6 输入与应答的互动 |
6.2.7 评价 |
6.3 TBEM-8 测试构念 |
6.3.1 听力能力构念 |
6.3.2 阅读能力构念 |
6.3.3 翻译能力构念 |
6.3.4 写作能力构念 |
6.4 TBEM-8 测试任务 |
6.4.1 话语体裁 |
6.4.2 考试题型 |
6.5 TBEM-8 评分方案 |
6.5.1 评分质量控制 |
6.5.2 翻译评分方法 |
6.5.3 写作评分方法 |
6.6 TBEM-8 考试大纲 |
6.6.1 考试概述 |
6.6.2 试卷结构 |
6.6.3 考核能力 |
6.6.4 翻译评分方案 |
6.6.5 写作评分方案 |
6.7 TBEM-8 试测 |
6.7.1 实验设计 |
6.7.2 结果和讨论 |
第7章 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效度验证 |
7.1 目的与思路 |
7.2 构念效度研究 |
7.2.1 研究问题 |
7.2.2 研究方法 |
7.2.3 定量研究结果 |
7.2.4 定性研究结果 |
7.2.5 主要结论 |
7.3 内容效度研究 |
7.3.1 研究问题 |
7.3.2 研究方法 |
7.3.3 结果与讨论 |
7.3.4 主要结论 |
7.4 效标关联效度研究 |
7.4.1 研究问题 |
7.4.2 研究方法 |
7.4.3 结果与讨论 |
7.4.4 主要结论 |
7.5 评分效度研究 |
7.5.1 研究问题 |
7.5.2 研究方法 |
7.5.3 结果与讨论 |
7.5.4 主要结论 |
7.6 后效效度研究 |
7.6.1 研究问题 |
7.6.2 研究方法 |
7.6.3 结果与讨论 |
7.6.4 主要结论 |
7.7 效验研究结果 |
7.8 对商务英语专业测试和教学的启示 |
第8章 结论 |
8.1 研究成果 |
8.2 研究的局限性 |
8.3 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语言能力量表等级描述 |
附录 2:国际商务英语测试对比 |
附录 3:商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 |
附录 4: TBEM-8 试卷 |
附录 5: TBEM-8 调查问卷 |
附录 6: TBEM-8 试测数据 |
附录 7:写作过程观察记录表 |
附录 8:方差分析数据 |
附录 9:写作过程描述 |
附录 10: TBEM-8 内容评价问卷 |
附录 11: TBEM-8 内容评价问卷统计结果 |
附录 12: BEC 高级试卷 |
附录 13:考试后效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14:考试后效学生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
(10)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以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 我国高考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构建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文献检索说明 |
二 效度检验评价模式综述 |
三 一致性检验评价模式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 "我国高考"的概念界定 |
二 "考试开发"的概念界定 |
三 "学科认知结构"的概念界定 |
四 "基于论证的评价的理论框架"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一章 解释论证 |
第一节 考试分数的预设解释 |
一 预设考试分数解释的必要性 |
二 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考试分数的预设解释 |
第二节 解释论证逻辑过程 |
一 从考试开发过程架构解释论证 |
二 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质量评价解释论证逻辑过程 |
第三节 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质量评价解释论证 |
一 设计推断的解释论证 |
二 评分推断的解释论证 |
三 概化推断的解释论证 |
四 外延推断的解释论证 |
五 内涵推断的解释论证 |
六 解释论证合理性推断的解释论证 |
第二章 效度论证(上) |
第一节 解释论证合理性的效度论证 |
一 解释论证合理性的假设证明说明 |
二 解释论证合理性的假设证明 |
第二节 设计推断的效度论证 |
一 考试大纲学科认知结构内涵与高考依据标准基本一致的假设证明 |
二 考试大纲目标领域与课程标准一致的假设证明 |
第三节 评分推断的效度论证 |
一 试题答案、评分方法及其评分规则适切的假设证明 |
二 评分者准确一致地运用试题答案、评分规则的假设证明 |
第三章 效度论证(下) |
第四节 概化推断的效度论证 |
一 试题是样本有效单元的假设证明 |
二 试卷样本足够大且测量误差控制能满足招生录取要求的假设证明 |
第五节 外延推断的效度论证 |
一 概化全域足够大且是目标领域合适样本的假设证明 |
二 考试没有明显系统误差的假设证明 |
第六节 内涵推断的效度论证 |
一 考生应答表现没有受到无关心理特质影响的假设证明 |
二 考试分数数据结构能证实学科认知结构内涵的假设证明 |
第四章 评价结论 |
第一节 考试开发质量评价结论 |
一 终结性评价结论 |
二 诊断性评价结论 |
第二节 考试开发质量的反思性评价 |
一 考试设计的反思 |
二 考试命题的反思 |
第五章 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 |
第一节 模型的模块构成 |
一 解释论证模块 |
二 效度论证模块 |
三 评价结论模块 |
第二节 模型应用的流程 |
一 解释论证的流程 |
二 效度论证的流程 |
三 获得评价结论的流程 |
结语:未来研究方向 |
一 运用模型控制考试开发过程的质量 |
二 运用学科认知结构模型矩阵表达设计命题蓝图 |
附录A: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质量评价解释论证合理性调查问卷 |
附录B: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考试手册(节选) |
附录C: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试题属性与试题构成要素一致性调查问卷 |
附录D: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试题属性与试题构成要素一致性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
附录E: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基于局域网阅卷参数 |
附录F: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试题属性及评分规则 |
附录G: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命题双向细目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卷定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类神经网络架构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评估算法研究及应用[D]. 周亚新. 济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记忆遗忘曲线的施工安全培训模式研究 ——以某工程项目为例[D]. 李金鸥.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核心素养视阈下历史数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郁晓琼.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我国语言服务市场逆向选择问题治理研究[D]. 姚亚芝.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8]全国十二省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题比较研究[D]. 朱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研究:构念界定与测试开发[D]. 严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10]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以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为例[D]. 周群.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