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国推广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伦理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曹李耘[1](2019)在《癌末病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实务探索 ——以肿瘤医院安宁疗护小组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死亡是人生的终极奥秘。中国有句俗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体现出人们对死亡的无奈。“百年归老”、“寿元已尽”代表一个生命天然的消逝和终结。但在现实中,在自家床上从睡梦中安然去世的人又有多少?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终结时,身体衰败的状况总会令身边的人心碎不安。当癌末病人病情不断恶化,病患和家人都能感应到病人的生命将会在有限的未来终结,心里充满莫名的恐惧。当死亡即将来临时,病人的心情又是如何?家人该如何面对呢?临终关怀就是一个将生命与死亡连贯起来的安宁服务:在癌末病人生命走到尽头之前,把舒缓的安慰带给病人与家属。笔者以肿瘤医院医务社工实习生的身份,深入癌末病人群体,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和分析癌末病人及家属迫切的需求,访谈和问卷结论显示,癌末病人和家属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他们面对癌症痛苦无助、焦虑不安,巨大的精神压力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2)对于癌症的恐慌,惧怕死亡的到来,导致无法理性看待死亡。(3)因病情和情绪的影响,导致自我效能感低。基于癌末病人及家属当前真实的需求以及癌末病人的特殊性,笔者采用小组工作方法,有针对性的设计并开展了小组活动。首先,协助癌末病人从准备死亡阶段着手,以关注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为重点,为他们提供情绪疏导,缓解精神压力。其次,开展安宁茶话屋活动,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改变病人和家属对死亡的错误认知,转变他们消极的观念。接着,通过“五个愿望”的小组活动,让组员分享各自面对困境的心态、经验,促进组员自我理解、自我接纳,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理性面对死亡的积极信念,将珍惜生命、把握当下的理念进行内化,践行于实际生活中。最后,在社会支持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通过协助病人和家属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链接和整合社会资源,引导组员自助和互助来改善心态及生活质量,提升其自我价值。小组工作结束后,根据小组活动记录及活动后的访谈,对整个小组服务过程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工作方法,积极倾听、鼓励引导、总结和澄清等技巧和方法,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有效的缓解癌末病人和家属的精神压力,帮助患者理性面对死亡,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癌末病人临终关怀服务可操作性强,成效较显着。
王明丽[2](2018)在《对我国临终关怀护理发展现状的思考》文中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死亡并不是悲剧,真正的悲剧是患者在临终前被冷落,失去关爱,没有精神上的支柱,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临终关怀的重要性。临终关怀改变了传统医学对于生命的理念,让医护人员重新审视医学的本质及人类生命的意义,有利于树立全新的现代医学观,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黄思琦[3](2018)在《中国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临终关怀是一项旨在为临终者提高生命质量、减轻身心痛苦的特殊服务,它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的更高追求。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临终关怀在中国应该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受人们的认识水平、传统固有观念、当前医疗伦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临终关怀在中国发展存在伦理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及其成因,对解决中国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临终关怀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和意义。对临终关怀的涵义、关怀内容和伦理价值进行了概述,并对当前中国临终关怀的民众认知情况、机构分布、本土化模式建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总结出在中国发展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论文的第二部分,深入剖析了中国临终关怀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及其原因。目前中国临终关怀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伦理问题,分别是:民众对临终关怀与安乐死存在伦理误解,世俗生死观念与现代生命观有冲突,传统行孝方式与临终关怀理念相冲突,目前施行的保护性医疗制度与临终关怀理念存在伦理冲突,生命神圣论与当今提倡的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相冲突。造成以上伦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世俗“好死不如赖活”观念、孝道观根深蒂固,临终关怀理念宣传不足,以及国内还未形成新型医疗伦理理念,使得临终关怀在中国发展较为艰难。论文的第三部分,依据上述伦理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首先从观念上积极引导国民架构顺应时代潮流的生命观,并积极开展生命伦理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其次,重构新时代的孝、慈、悌观念,即明确在临终关怀时,子女如何孝敬老人、父母如何关爱子女、兄弟姊妹之间如何相处,创造新的家庭关怀理念。再次,要加强对临终关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同时应大力提倡现代新型的医疗伦理观念。最后,从宏观上强调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完善,使临终关怀有法可依,最终实现临终关怀全面、有序发展。
张彦珺[4](2017)在《晚癌病人临终关怀中的社工介入 ——以福州S医院宁养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居民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晚癌病人日渐在我国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癌症的致死率极高且难以治愈,它不仅严重损害病人的健康,还带来了对死亡的恐惧。在我国患癌人口数量及患癌人口比例均为世界第一的背景下,旨在缓解癌症病人心理上的痛苦,提高患者在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生活质量,使其有尊严地死亡的临终关怀服务应运而生。目前,部分城市的医疗机构虽然已经开始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但其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专业社工有必要加入临终关怀的服务队伍,帮助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以福州S医院宁养院为依托,结合目前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现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和悲伤阶段理论,运用个案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实务层面剖析医务社工介入晚癌病人的临终关怀服务。笔者通过开展个案工作的实务介入,以晚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总结发现晚癌病人自身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表现及五大需求。通过一个个案介入过程的再现,对介入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分析。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迅速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癌症发病率的逐年增长,临终关怀服务也终将成熟壮大,晚癌患者群体势必成为社工服务介入的重要对象之一。临终关怀服务与社会工作的结合既推进着社会工作的朝着本土专业化发展,也推动着临终关怀服务的普及和成熟。笔者期望通过个案工作在晚癌病人面对死亡时态度的转变、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助人自助的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能为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事业的实务研究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郭玉丽[5](2016)在《南宁市临终关怀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通过调查南宁市医务人员及市民临终关怀的现状,了解医务人员从事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意愿,了解市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和需求现状,了解南宁市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南宁市目前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所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为南宁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南宁市内45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从事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和意愿;同时随机抽取了450名市民,了解其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和需求。运用SPSS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市民临终关怀状况对临终关怀知识的自评结果:47.9%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学习临终关怀知识,并发现越了解临终关怀,越认为应该多学习临终关怀相关知识。市民了解临终关怀的途径主要集中在网络、医务人员、图书报刊,大部分调查者支持医疗机构开展临终关怀事业。对临终关怀态度方面:在388名调查对象中,仅有27.3%是了解临终关怀的,发现越了解临终关怀的人越容易接受临终关怀;28.4%的调查对象希望在社区卫生机构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临终关怀的需求:40.2%调查对象愿意接受临终关怀。医务人员临终关怀状况 临终关怀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发现医务人员的临终关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与课程教学;医务人员临终关怀知识部分有13道题,总分是13分,经计算,医务人员临终关怀得分为9.15+1.38对患者死亡及濒死态度的得分为2.97+0.85。对临终关怀态度方面:对待病人和家属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得分为2.73+0.76,对临终关怀的支持得分为2.32±0.76,对临终关怀知识的自我评估得分是2.41±0.50。从事临终关怀事业的意愿:40.6%的医务人员认为医院基本有能力开展临终关怀服务;58.3%的医务人员愿意从事临终关怀事业。开展临终关怀的困难:多数人认为政府对临终关怀的重视、投入经费、专业队伍的配备、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都不足。结论:市民对临终关怀的态度方面:对临终关怀的了解程度是影响临终关怀接受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市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情况方面:市民有学习临终关怀知识的意愿;医务人员是市民了解临终关怀的重要途径;有必要开展临终关怀教育与死亡教育;大部分市民对临终关怀有需求。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方面: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医务人员缺乏疼痛控制方面的知识;医务人员临终关怀知识来源途径单一;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态度方面:大部分医务人员能够接受死亡这一客观规律;大部分医务人员认识到临终关怀的意义,对临终关怀的态度积极;心理压力大是不愿意从事临终关怀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部分医务人员愿意投身于临终关怀事业。南宁开展临终关怀面临的挑战:临终关怀纳入医疗保险道阻且长;政府重视度不高,政策支持力度小;医务人员缺乏训练,临终关怀技能低;社会支持系统未形成,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参与度低。
张歆宇[6](2016)在《我国临终关怀新理念的实践问题研究与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人类以生老病死为规律,世世代代繁衍着,并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的转变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频发,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逐步成为居民病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数以亿万人带病生存。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类越来越傲慢,当人类由于疾病或者衰老而走向生命的终点时,是依靠现代高超的科学技术同时伴有痛苦的延长生命?还是承认有限的生命并且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临终关怀重新下定义,临终关怀是一门临床学科,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社会心理和宗教(心灵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和他们的亲人的生命质量[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全新的医学模式,生命质量论成为当今生命伦理学的主流理论,追求生命质量成为现如今医学发展的主流趋势。我们的医疗总是强调“优生”,国人太过于注重“优生”,却始终忽略了“优逝”的问题。据统计,每年约有160万美国人患有临终疾病,他们和家属均可以获得临终关怀服务,而在我国,每年有约500万人死于疾病或正常死亡,而其中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比例不足1%。这意味着临终关怀逐渐成为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重大民生问题、现实问题,也是医学伦理学的热点问题。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意味着我们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和临终病人。如今,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养老的问题了,但对于临终关怀这一块,还很欠缺。本文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临终关怀新理念四全照顾进行剖析,以及对北京、上海、大连等地临终关怀医院、综合性医院的生命关怀病房、宁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走访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实践中存在的伦理困境。包括国人对临终关怀概念的模糊,临终关怀供需发展不平衡、对临终患者需求的忽视,公民生死观对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阻碍,临终关怀制度不健全,缺少志愿者服务,缺少临终关怀服务的专业队伍以及现有的临终关怀科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现代临终关怀理念属于舶来品,需要与我国本土医疗理念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对比发达国家先进的临终关怀理念,以及我国临终关怀水平较发达的城市的全新理念,找到解决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瓶颈的对策,并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展开美好愿景。临终关怀可以使临终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活的有尊严、有价值,它是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它也有利于更加公平地分配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它最能代表人性和社会文明程度。研究临终关怀对我国国民健康生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李玉婷[7](2015)在《临终关怀的伦理审视 ——以生命伦理学为视角》文中指出这些年,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价值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生存质量的追求,还将关注点落在临终阶段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临终关怀逐渐兴起临终关怀不仅是人类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表现,更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体现近三十年来,我国临终关怀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在实践领域却遇到了一些伦理冲突,困扰着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让临终关怀面临重重困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临终关怀本身并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原则和能够指导实践的伦理原则本文从生命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寻找临终关怀的生命伦理学基础,让人们在重新对临终者的主体地位和尊严进行认识的基础上,为临终关怀克服困境提供出路首先,文章对临终关怀的内涵特点国内外发展历史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对临终关怀进行伦理审视的必要性对临终关怀内涵和特点的探讨主要是在对临终临终期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确定临终关怀的对象手段和目的关于临终关怀的形成与发展,从国际上看,临终关怀最初是一种带宗教色彩的非营利性的慈善机构,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兴起于英国,创始人是桑德斯博士,之后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社会公共事业在中国,虽然传统文化中一直蕴含着临终关怀方面的思想,但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许多城市已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临终关怀进行伦理审视的必要性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讨论的,即临终关怀的内在要求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疾病谱系变化的现实要求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对临终关怀面临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束缚,具体主要有:第一,对临终阶段界定不准确引发的伦理问题,无论确定的过早还是过晚,都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第二,传统孝道观的过度治疗与临终关怀的姑息治疗之间的冲突在传统孝道中,即使治疗对于患者并没有显着的效果,医院和子女还是坚持为病人进行治疗,而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然而临终关怀更加看重患者的生活品质,希望患者在生命的尽头可以安心舒适地走向生命的终点第三,传统死亡观的死即不幸与临终关怀的死亡探讨之间的冲突,与传统思想中回避死亡的观点不同,临终关怀关注的是患者自身作为主体的权利和意愿第四,传统医学观念的治病救人与医疗资源的公正分配之间的冲突临终关怀拒绝无用的治疗,舒缓疗护的治疗方式不仅是对病人自主性的尊重,更是对医疗资源进行公正分配的有效方式,是对现有资源的尊重,更是对人的尊重再次,对临终关怀的生命伦理学基础进行阐释,分别对临终关怀主体及临终关怀的尊严予以生命伦理学的支持临终者虽然很快就会走向生命的终点,但其作为人的性质并没有变,主体性是人本身固有的特性,因此,临终者依旧是属于主体性的存在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临终者有权利追求生活的品质,选择生活和治疗的方式,决定自己走向生命尽头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生命的尊严因此,临终关怀作为一项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其目的就在于让临终者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尽头最后,针对临终关怀在实践中的困境,文章在对临终关怀进行生命伦理学确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临终关怀的原则一方面,临终关怀要确立人的尊严的价值原则,为临终关怀提供一个统领所有概念的原则;另一方面,在价值原则的指导下,重构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即舒缓疗护的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尊重临终者的原则临终者优先选择的原则和对临终者进行关怀的原则与此同时,还要开展死亡教育,重构关怀方式,并从多方面筹集资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为临终关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郭娜[8](2014)在《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文中提出临终关怀是人类最崇高的“晚霞工程”,莎士比亚曾说过,人在临近人生终点的时候往往也是这一生中最耀眼的时刻,就像美丽的夕阳、乐曲的高潮、陈年的佳酿一样,留给他人的记忆最深刻、最温暖、也最难忘。它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主体意识觉醒、主体地位凸显的重要表现。我国临终关怀本土化起自上世纪80年代,受传统文化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我国临终关怀产业的现状其实并不理想。因此,探讨制约我国临终关怀产业发展的受阻原因和限制,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临终关怀是一项关乎亿万国人生命尊严的大事。于我国传统文化而言,临终关怀虽系舶来之品,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着大量的联系。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有可能使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蒙受重大损失。本文重点从生命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分析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坎坷发展过程,并深入分析了临终关怀在我国发展之所以屡屡受阻的各种原因,然后通过借鉴国外临终关怀发展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历史传统,旨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临终关怀的发展道路,并以此为基础,来扫除临终关怀发展的拦路虎,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临终关怀的理论阐释。首先,对临终关怀提出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在我国,临终关怀是伴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四二一”家庭结构的日益普遍、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疾病谱系的急剧变化和人类主体意识的逐渐增强而备受关注的;其次,对临终关怀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从临终关怀的发展史、三个维度和理论现实价值进行了重点阐释;再次,阐述了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并着重解释了人道主义原则和适度治疗原则,以此来澄清临终关怀与我国传统孝道和生死观之间的本质区别,以确立科学的临终关怀理念。第二部分是对我国临终关怀现实问题的分析。首先,对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分类,包括本土化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的缺位、临终关怀机构运转资金的匮乏、社会资源整合力度的欠缺、临终关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临终关怀规范和制度的缺失等等;其次,从经济发展水平失衡、传统文化背景差异、临终教育滞后、医疗体制制约等方面,分析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是造成我国临终关怀发展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相比,我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富含着很多禁锢临终关怀发展的不利因子;对于临终护理知识的欠缺,会直接关系到临终关怀机构整体服务质量的保持和提高,从而影响到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临终关怀运行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国家医疗体制模式息息相关。第三部分是对国外临终关怀现状的介绍及成功经验的总结。本文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国家的临终关怀进行了介绍,主要介绍和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临终关怀的开展情况;其次,结合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面临的障碍,从募资渠道多样、社会化程度高、教育体系完善、机构设置完备、服务标准规范等方面,总结和凝练出国外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和技术。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主要对策。本文认为,我国的临终关怀必须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依据,结合我国多样化需求,构建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城乡、社区、家庭养老和临终关怀相结合的中国特色临终关怀模式;要积极引入市场,通过临终关怀医院的市场化运作和临终关怀机构的市场试点设计,来激活临终关怀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要构建合作机制,深化临终关怀力度;还要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督促在职人员岗中培训和加强文化渲染力度的方式,来提高和提升临终关怀相关从业人员、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综合实力;要加强政府干预,制定一系列临终关怀相关政策法规为保障,努力为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张丽娟,王晓春,王翠翠[9](2014)在《澳大利亚临终关怀服务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进展的必然过程,面对不能回避和必须承受的结局,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使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本文分析我国临终关怀服务的产生背景、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借鉴与参考澳大利亚国家临终护理服务先进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措施,逐步开展临终关怀领域的相关服务,以减轻服务对象躯体和心灵上的痛苦。
王庆[10](2014)在《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与国内未来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愈演愈烈,临终关怀逐步走入人们的视线。本文的主旨即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临终关怀的社会实现价值及其在国内未来几十年中该项工作的发展趋势。本文意在从临终关怀的实质意义,分析临终关怀的可行性;讨论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通过国内外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深度剖析临终关怀的必要性;阐述临终关怀在我国的整体发展趋势,针对相关发展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二、在我国推广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伦理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我国推广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伦理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癌末病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实务探索 ——以肿瘤医院安宁疗护小组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3.政策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1.参与观察法 |
2.访谈法 |
3.问卷调查法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评述 |
(五)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思路 |
(六) 相关理论 |
1.认知行为理论 |
2.社会支持理论 |
二、开展癌末病人临终关怀小组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 |
(一) 必要性 |
1.从医院层面 |
2.从患者层面 |
(二) 可行性 |
1.从医院层面 |
2.从学校层面 |
3.从患者层面 |
三、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癌末病人临终关怀的实务探究 |
(一) 小组前期准备工作 |
1.小组成员招募 |
2.组员基本情况 |
3.组员需求评估 |
4.小组主题和目标 |
5.小组活动类型及时间掌控 |
6.预料中的问题及应变计划 |
(二) 小组工作的应用过程 |
1.第一阶段:第一次小组活动——相识陪伴路 |
2.第二阶段:第二次小组活动——安心茶话屋 |
3.第三阶段:第三次小组活动——我的五个愿望 |
4.第四阶段:第四次小组活动——爱要及时说 |
四、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癌末病人临终关怀的应用评估 |
(一) 小组活动计划评估 |
(二) 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1.前期活动准备 |
2.介入过程分析 |
(三) 小组活动效果评估 |
1.小组成员角度满意度调查 |
2.医护人员角度满意度调查 |
3.工作人员角度满意度调查 |
五、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癌末病人临终关怀的总结 |
(一) 反思 |
1.社工专业能力不足 |
2.临终关怀团队搭建不完善 |
3.小组活动时间安排不够严谨 |
(二) 建议 |
1.加强对临终关怀和生命教育的宣传普及 |
2.提升专业能力 |
3.重视与督导沟通 |
4.与志愿者协作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对我国临终关怀护理发展现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
1.1 西方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
1.2 国内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
2 临终关怀面临的护理伦理困境 |
2.1 供需矛盾逐渐突显, 国家支持力度小 |
2.2 传统观念深厚, 阻碍临终关怀的推广 |
2.3 缺乏专业人员和相关法律、法规 |
3 解决临终关怀护理伦理困境的对策 |
3.1 积极倡导现代生死观, 推广临终关怀的新理念 |
3.2 转变家属固有的伦理观念 |
3.3 完善我国临终关怀伦理理念、法律法规 |
(3)中国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临终关怀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2.1 临终关怀的理论阐释 |
2.1.1 临终关怀的涵义 |
2.1.2 临终关怀的内容 |
2.1.3 临终关怀的伦理价值 |
2.2 中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
2.2.1 民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情况 |
2.2.2 临终关怀专业机构的发展和分布状况 |
2.2.3 本土化临终关怀模式的建构现状 |
2.3 临终关怀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意义 |
2.3.1 满足人们对高生命质量的追求 |
2.3.2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
2.3.3 满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求 |
2.3.4 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
第3章 中国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及原因 |
3.1 中国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 |
3.1.1 混淆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伦理误解 |
3.1.2 世俗生死观念与现代生命观的伦理冲突 |
3.1.3 民众行孝方式与现代临终关怀理念冲突 |
3.1.4 临终关怀理念与保护性医疗制度的伦理冲突 |
3.1.5 生命神圣论与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冲突 |
3.2 导致中国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的原因 |
3.2.1 世俗“好死不如赖活”观念根深蒂固 |
3.2.2 传统代际伦理观念束缚 |
3.2.3 临终关怀理念宣传教育欠缺 |
3.2.4 现有医疗伦理观念影响 |
3.2.5 临终关怀医疗制度尚不健全 |
第4章 中国临终关怀发展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4.1 积极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构建现代生命观 |
4.1.1 开展生命伦理教育 |
4.1.2 宣传普及临终关怀理念 |
4.2 改变传统孝、慈、悌观念,建立新型家庭关怀理念 |
4.2.1 树立新时代的孝、慈、悌观念 |
4.2.2 家属尊重亲人意愿开展临终关怀 |
4.3 提升临终关怀队伍质量,提倡现代医疗伦理观念 |
4.3.1 培养高素质临终关怀专业人才 |
4.3.2 提倡现代新型医疗伦理观念 |
4.4 完善法律制度,使临终关怀有法可依 |
4.4.1 建立健全临终关怀法律制度 |
4.4.2 推进临终关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目录 |
附录 |
(4)晚癌病人临终关怀中的社工介入 ——以福州S医院宁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各学科对临终关怀的研究现状 |
二、社工介入临终关怀的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对象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一、晚癌病人 |
二、临终关怀 |
三、个案工作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深度访谈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七节 理论支持 |
一、马斯洛需求理论 |
二、优势视角 |
三、悲伤阶段理论 |
第二章 晚癌病人的问题表现与需求分析 |
第一节 晚癌病人的问题表现 |
一、生理表现 |
二、行为表现 |
三、心理表现 |
第二节 晚癌病人的需求分析 |
一、舒缓病痛的需求 |
二、减缓焦虑恐惧的需求 |
三、表达爱、接受爱的需求 |
四、重新回归社会的需求 |
五、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
第三章 晚癌病人的临终关怀介入过程 |
第一节 介入前准备 |
一、专业能力准备 |
二、心理素质准备 |
第二节 介入过程 |
一、接案 |
二、社工介入情况记录 |
三、结案与评估 |
第四章 临终关怀介入过程中的反思与对策分析 |
第一节 社工介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一、社工自身方面出现的问题 |
二、实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社工介入临终关怀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
一、针对社工的对策分析 |
二、针对临终关怀实务介入的对策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晚癌病人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5)南宁市临终关怀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南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1.2 南宁核心家庭普遍化 |
1.3 肿瘤已成为南宁第一大死亡原因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临终关怀现状 |
3.1 临终关怀发展现状 |
3.2 临终关怀研究现状 |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4.3 技术线路图 |
5 创新之处 |
第一部分 临终关怀理论概述 |
1 临终关怀的死亡观依据 |
1.1 死亡具有双重性 |
1.2 死亡的意义 |
2 临终关怀的内涵 |
3 临终关怀的原则 |
4 临终关怀的服务范围及对象 |
第二部分 调查对象与方法 |
1 调查对象 |
2 调查方法 |
2.1 抽样方法 |
2.2 测量工具 |
2.3 知情同意 |
2.4 质量控制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调查结果 |
1 南宁市民的调查结果 |
1.1 市民的基本情况 |
1.2 市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 |
1.3 市民对临终关怀的态度 |
1.4 市民对临终关怀的需求 |
2 南宁医务人员的调查结果 |
2.1 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 |
2.2 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 |
2.3 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态度 |
2.4 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意愿 |
3 南宁开展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 |
3.1 临终关怀未纳入医疗保险 |
3.2 开展临终关怀存在的不足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
1 南宁市民临终关怀的研究结论 |
1.1 市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有待提高 |
1.2 市民对临终关怀的接受度需进一步提升 |
1.3 市民对临终关怀有需求 |
2 南宁医务人员临终关怀的研究结论 |
2.1 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较好 |
2.2 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接受度较高 |
2.3 医务人员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意愿较强 |
3 南宁开展临终关怀面临的挑战 |
3.1 临终关怀纳入医疗保险道阻且长 |
3.2 政府重视度不高,政策支持力度小 |
3.3 医务人员缺乏训练,临终关怀技能低 |
3.4 社会支持系统未形成,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参与度低 |
第五部分 南宁市开展临终关怀的对策 |
1 政府重视,政策支持临终关怀事业 |
1.1 调整医保政策,扩大受益面 |
1.2 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法律支持 |
1.3 吸引社会资源介入,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
2 开展生死观教育,引导民众正视临终关怀 |
2.1 扩大教育覆盖面,养成正确的生死观 |
2.2 发挥媒体作用,提高市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 |
2.3 激发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做好临终关怀知识的传播者 |
3 构建临终关怀教育体系,培养临终关怀人才 |
3.1 开设临终关怀课程,强化医学生临终关怀意识 |
3.2 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临终关怀高级人才 |
3.3 开展继续教育,提升在职人员的临终关怀技能 |
4 建立社区为主、医疗机构为辅的临终关怀模式 |
4.1 建立温馨的社区临终关怀病房,为民众提供人性化服务 |
4.2 进行社区医生、护士专业化培训,形成临终关怀专业化队伍 |
4.3 构建帮扶机制,搭建大型医疗结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平台 |
第六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市民临终关怀情况调查表 |
附录2 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访谈大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临终关怀新理念的实践问题研究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 |
2.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
3.促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模式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1.创新点 |
2.难点 |
(四)相关研究及进展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实地调查法 |
二、临终关怀的起源及其必要性 |
(一)临终关怀的起源 |
(二)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必要性 |
1.临终关怀服务在理论上的必要性 |
1.1 现代医学目的的转变 |
1.2 生命观的内涵 |
2.临终关怀服务在实践上的必要性 |
2.1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 |
2.2 疾病谱的转变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频发 |
2.3 无效治疗、过度治疗现象频发 |
三、临终关怀的新理念以及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现状 |
(一)临终关怀的新理念 |
1.生理照顾 |
2.心理照顾 |
3.社会支持 |
4.灵性照顾 |
(二)我国临终关怀实践的现状 |
1.临终关怀医院 |
2.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 |
3.宁养院 |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四、我国临终关怀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公民对临终关怀理念模糊不清 |
(二)临终关怀需求与供给不平衡 |
(三)忽视了临终患者的需求,特别是灵性需求 |
(四)国人受传统生死观的束缚及死亡教育的缺失 |
(五)医护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临终关怀质量不高 |
(六)临终关怀制度不健全 |
(七)缺乏志愿者及社会资源的介入 |
五、应对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困境的对策及展望 |
(一)加强临终关怀的宣传力度 |
(二)多渠道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
(三)重视临终患者的真实需求特别是灵性需求 |
(四)全民普及生死教育 |
(五)培养一支专业的医生队伍 |
(六)健全临终关怀制度 |
(七)建立健全志愿者制度,扩大临终关怀队伍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临终关怀的伦理审视 ——以生命伦理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方法和思路 |
(五) 创新之处 |
一 临终关怀概述 |
(一) 临终关怀的内涵及特点 |
1. 临终关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临终关怀的特点 |
(二) 临终关怀的形成与发展 |
1. 国外临终关怀的历史回顾 |
2. 国内临终关怀的历史回顾 |
(三) 对临终关怀进行伦理审视的必要性 |
1. 临终关怀的内在要求 |
2. 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 |
3. 疾病谱系变化的现实要求 |
4. 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 临终关怀关涉的伦理冲突 |
(一)“临终阶段”界定的不准确 |
(二)“过度治疗”与姑息治疗 |
(三)“死即不幸”与死亡探讨 |
(四)“治病救人”与资源的公正分配 |
三 临终关怀的生命伦理学基础 |
(一) 关注人的主体和尊严的生命伦理学 |
(二) 临终关怀主体的生命伦理确证 |
1.生命伦理视域下临终主体的确证 |
2.临终者主体地位须得以保证 |
(三) 临终者尊严的生命伦理确证 |
1.人何以尊严? |
2.生命伦理视域下的尊严 |
(四) 临终关怀:帮助临终者尊严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
1.死亡亦有尊严 |
2.临终者是拥有尊严的主体性存在 |
3.临终关怀让临终者尊严地走向生命尽头 |
四 临终关怀的现实出路 |
(一) 确立新的价值原则和伦理原则 |
1. 确立人的尊严的价值原则 |
2. 重构临终关怀的伦理原则 |
(二) 促进临终关怀的现实途径 |
1. 进行死亡教育 |
2. 构建新的关怀方式 |
3. 多渠道筹集资金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 理论价值 |
2. 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一、 临终关怀概述 |
(一) 临终关怀提出的社会背景 |
1. 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 |
2. 家庭结构显着改变 |
3. 疾病谱系急剧变化 |
4. 人类主体意识增强 |
(二) 临终关怀的内涵和原则 |
1. 临终关怀的内涵 |
2. 临终关怀的原则 |
(三) 临终关怀的内容和价值 |
1. 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 |
2. 临终关怀的价值 |
二、 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 |
(一) 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 |
1. 本土化临终关怀护理模式的缺位 |
2. 临终关怀机构运转资金的匮乏 |
3. 社会资源整合力度的欠缺 |
4. 临终关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
5. 临终关怀规范和制度的缺失 |
(二) 我国临终关怀问题的成因 |
1. 经济发展水平失衡 |
2. 传统文化背景差异 |
3. 临终关怀教育滞后 |
4. 医疗体制的制约 |
三、 国外临终关怀的现状及成功经验 |
(一) 国外临终关怀现状 |
1.英国临终关怀现状 |
2.美国临终关怀现状 |
3.德国临终关怀现状 |
4.日本临终关怀现状 |
5.加拿大临终关怀现状 |
(二) 国外临终关怀成功经验 |
1. 募资渠道多样 |
2. 社会化程度高 |
3. 教育体系完善 |
4. 机构设置完备 |
5. 服务标准规范 |
四、 我国临终关怀的应对策略 |
(一)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临终关怀的护理模式 |
(二) 引进市场,激活临终关怀运营机制 |
1. 临终关怀医院的市场化运作 |
2. 临终关怀机构的市场试点设计 |
(三) 构建合作机制,深化临终关怀力度 |
(四)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临终关怀队伍质量 |
1.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培养未来从业人员的素养 |
2. 督促在职人员岗中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 |
3. 加强社会宣传力度,壮大志愿者队伍 |
(五) 规范制度建设,确保临终关怀事业发展 |
1. 加强政府干预,凸显政府职能 |
2. 为临终关怀立法,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与国内未来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临终关怀的实质意义 |
1.1 正确的死亡教育 |
1.2 以人文关怀为主、适当的医疗措施为辅 |
2 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 |
2.1 传统文化的体现 |
2.2 医护职业道德的体现 |
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3.1 国外的现状———以美国为例的发展 |
3.2 临终关怀事业国内的现状 |
3.2.1 财力不足, 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 |
3.2.2 医保制度不健全 |
4 国内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
4.1 逐步完善医疗制度保障化 |
4.2 建立完善的临终关怀社会志愿者服务体系 |
4.3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模式 |
4.4 发展建议 |
5 结语 |
四、在我国推广临终关怀的必要性及其伦理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癌末病人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实务探索 ——以肿瘤医院安宁疗护小组项目为例[D]. 曹李耘.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2]对我国临终关怀护理发展现状的思考[J]. 王明丽.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8(03)
- [3]中国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研究[D]. 黄思琦.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4]晚癌病人临终关怀中的社工介入 ——以福州S医院宁养院为例[D]. 张彦珺. 福州大学, 2017(03)
- [5]南宁市临终关怀现状与对策研究[D]. 郭玉丽.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2)
- [6]我国临终关怀新理念的实践问题研究与比较[D]. 张歆宇. 大连医科大学, 2016(06)
- [7]临终关怀的伦理审视 ——以生命伦理学为视角[D]. 李玉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D]. 郭娜.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4)
- [9]澳大利亚临终关怀服务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张丽娟,王晓春,王翠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21)
- [10]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与国内未来发展趋势[J]. 王庆.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