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造支持IPv6的BBS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玉[1](2021)在《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当前工厂内部网络呈现出工业协议种类多、协议间互不兼容的异构网络形态,导致工业设备之间信息难以互通。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工厂内部网络呈现出IP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在工业异构网络中研究统一的IP地址分配方式,以支持设备之间的无差别寻址通信。传统的DHCP方式不能根据设备在工业现场的位置信息为其分配固定的IP地址,不能满足工业场景需求。此外,地址分配过程涉及的子网和地址池等配置数据没有统一的数据建模机制以及配置管理方式,导致配置管理成本高,配置效率低下。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IPv6编址技术和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提出了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面向工业异构网络的IPv6地址分配机制(AAMIN)。该机制为工业设备分配与其业务特征信息绑定的IPv6地址,解决了DHCP在工业场景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其中设备的业务特征信息包括设备在工厂车间中的位置信息以及设备类型信息。针对不支持直接配置IP地址的工业非IP设备,AAMIN采用网关地址映射机制实现了非IP设备的IPv6寻址方式,解决了工业异构网络设备间难以直接寻址通信问题。为了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该机制,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AMIN的地址分配系统,主要根据AAMIN的地址分配原理实现工业设备的IPv6地址自动分配。(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NETCONF的配置管理系统。论文定义了五种RPC操作用于管理地址分配中的配置数据,并对定义的RPC操作以及需要管理的配置数据统一建立YANG数据模型,提供了易于操作、可扩展的配置管理方式。配置管理系统分为远程管理端、NETCONF代理端和配置执行模块。远程管理端根据RPC操作的YANG模型自动生成XML格式的配置消息模板,方便用户进行配置内容下发。NETCONF代理端根据配置数据的YANG模型验证配置请求消息的合法性,防止配置出错。配置执行模块根据用户下发的配置内容更新配置数据存储,以将配置数据应用于后续的地址分配过程。(3)搭建测试环境并设计实验,通过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了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系统能够适应工业场景需求,基于工业设备的业务特征信息为其分配特定的IPv6地址,并支持通过NETCONF协议实时的下发配置操作,实现配置数据的动态管理。
廖竞鑫[2](2021)在《面向OMA LWM2M的安全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开放移动联盟OMA作为移动业务的主要的标准化组织,提出了针对物联网受限节点网络的通信标准,即轻量级机器到机器LWM2M,其中采用IETF CoRE工作组提出的CoAP协议,定义了 CoAP over SMS的协议栈来保证受限节点网络的通信需求。本文研究的基于Californium开源框架的CoAP over SMS能够满足受限节点网络的通信需求。但在网络通信环境中仍然存在问题:第一是缺少在一个应用服务器管理和多个受限节点间所需要的通信复用能力;第二是其中的DTLS1.2在CoAP over SMS的通信环境中的问题,即采用SMS的MTU的限制使得携带cookie的握手消息ClientHello传输时出现错误,并且在DTLS1.2标准文本中没有相应的应对方法;第三是将现有互联网应用与受限网络融合时的问题,即在CoAP和DTLS1.2中均需要IP地址,而在SMS中没有IP地址,并且这个问题在OMA和IETF CoRE工作组中均没有适当的考虑,成为制约CoAP over SMS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解决CoAP over SMS的问题本文基于Californium开源框架中CoAP over SMS的协议栈,提出了一种面向OMA LWM2M的安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在CoAP/SMS协议栈中引入UDP协议而构成CoAP/UDP/SMS协议栈,利用UDP端口号实现采用CoAP over SMS的应用服务在管理多个节点时的复用能力;将CoAP消息封装在UDP数据报之中,利用SMS消息来传递UDP数据报,从而实现CoAP over SMS的应用服务端复用能力。利用UDP端口号进行应用服务端的复用是互联网的标准方法。第二,完善DTLS1.2握手消息的分片和重组的机制,保障DTLS1.2能够正确应用在CoAP over SMS协议栈中,即保证CoAP/DTLS/UDP/SMS 在 LWM2M 环境中的可用性。ClientHello 携带cookie后封装在UDP上会超过SMS140字节的长度限制,而DTLS1.2对ClientHello长度过长超过下层MTU限制后没有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为在发送ClientHello消息时,对大小进行判断,如果超过设置的MTU就对其进行分片传输;在接受ClientHello消息时,判断其是否进行了分片,从而决定是否将其缓存然后进行重组。这项工作也是对于DTLS1.2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第三,定义一种SMS发端/收端号码与IPv6地址的映射方法,按照国际手机号的格式与长度,SMS号码映射为指定范围内的IPv6单播地址。逻辑上使得SMS号码成为一种特定的IPv6地址,用以解决在CoAP over SMS协议栈中提供一种形态的IPv6地址,从而支持既有的互联网应用与基于SMS的受限网络的通信融合。论文设计并完成了 CoAP/UDP over SMS 和 CoAP/DTLS/UDP over SMS两种协议栈,在系统实验中两种协议栈均可以在真实Android环境中运行。其中,基于SMS的服务端拥有复用能力,并且能够在DTLS安全环境下进行交互,支持了现有网络和基于SMS的受限网络的融合。论文完成了一种面向OMALWM2M的安全通信系统。
贾金锁[3](2020)在《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有互联网架构原始设计缺少对安全、移动、可控、可管等特性的考虑,导致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此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以信息中心网络(ICN)、一体化标识网络(UI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架构。其中,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借助于标识分离映射机制,具有支持移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满足网络体系结构对安全、可管、可控、可信等特点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变革性网络架构,一体化标识网缺少有效融合IPv4/IPv6的网络通信机制。为此,本文开展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设计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离散可变路由标识映射机制,实现与现有IPv4/IPv6网络融合。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映射机制,通过构建可变(变长或变短)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的映射,实现多种类型地址映射接入;(2)设计统一的映射和封装/解封装流程,实现将数据包转换或还原为TCP/IP网络协议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解决标识网络数据与TCP/IP网络数据的互通问题;(3)提出新型接入标识设计方式,该标识由32位或128位前缀加上16位端口号共同组成,可兼容终端IP地址格式,且唯一表示网络终端,保证AID的唯一性,实现用户终端在传统网络下的可移动性;(4)设计并实现映射与封装功能模块,该模块自适应多种网络场景;设计并实现总映射服务器和区域映射服务器的两级映射服务器划分方案,该方案根据区域位置完成对区域映射服务器的分配,提供高效的映射关系查询,提高通信效率。最后,本文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新型融合网络多种场景下的传输功能、移动性和网络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方案的正确性。
王超[4](2020)在《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有效应对IPv4地址耗尽的问题,国家非常注重IPv6的发展与应用。目前IPv6网络正大规模部署,一些应用也都逐渐支持IPv6。在IPv6应用同时,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是考虑的要素。地址扫描技术在实现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方面不可或缺,它是资产发现,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的基础。之前关于地址扫描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IPv4,不再适用于IPv6网络环境。本文提出的基于TAG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在IPv6地址扫描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目前在IPv6地址扫描技术研究方面,有一些研究学者陆续提出了各种启发式的IPv6地址扫描算法,这些算法使用收集的种子地址作为输入,输出最可能活跃的IPv6地址集作为扫描目标,这大大缩小了活跃地址空间的扫描范围。但这些算法往往仅扫描地址的一部分,而且存在命中率较低的问题。为了有效提高目标地址的命中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对完整的IPv6地址进行扫描。主要工作如下:其一,总结分析了目前IPv6地址分配情况和地址模式的使用现状。其二,利用现有的IPv6地址扫描工具和公开数据集,获取到了百万数量级的IPv6地址样本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后的地址集随机生成种子地址。然后,阐述了目标生成算法的核心,即构造IPv6种子地址熵结构和聚类算法,挖掘IPv6地址特性,通过种子地址预测出最有可能存活的目标地址集,进而实现IPv6地址的扫描。实验结果表明,该目标生成算法跟已有算法相比较,IPv6地址的命中率有所提升。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系统。
骆迪[5](2019)在《工业无线网络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研究》文中认为工业无线网络的应用主要是信息的采集,与无线传感网相比,它对可靠性以及实时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数据融合技术是缓解工业无线网络资源瓶颈的重要方法,通过分布式的信息汇聚处理,减少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提高了信息的采集效率,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但是,数据融合的应用也暴露出了很多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适用于工业无线网络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保障数据在融合过程以及传输中的安全。本文在分析数据融合的作用以及相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端到端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该方案进行了测试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融合过程数据机密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安全伪随机函数的融合数据安全构造方法。传感器节点使用与汇聚节点共享的密钥以及随机数作为安全伪随机函数的输入,通过输出的扰动数据附加采样数据的方式完成采样数据的机密性保护,同时,在中间融合的过程中,簇首不需要对节点的数据进行解密而是直接对密文进行加法融合,提高了融合速度,避免了节点的采样数据在中间融合过程中被簇首泄露的可能,保障了融合过程数据的机密性。2.针对融合数据端到端的完整性校验问题,通过构造一种满足加法同态性质的同态消息认证码,使生成的同态标签可以和数据执行同样的加法融合操作,通过对比同态标签的融合值,汇聚节点可以检验簇首是否对融合数据进行了篡改,保障了融合数据端到端的完整性。3.本方案的通信开销低于同类型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SDAMA;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工业无线网络WIA-PA平台,对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进行测试验证,同时对方案的存储开销进行了测试分析,本方案增加的存储开销仅为1.31KB,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工业无线网络。
王艺凝[6](2016)在《面向Windows的CLAT及其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由于IPv4地址池的耗尽,对很多网络来说给终端用户分配地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IPv6开始实际部署与应用。IPv6协议[1]相比于IPv4协议,在配置简易性和移动性管理方面有更突出的优势,同时,IPv6协议在安全性和IP层数据包转发效率方面有更多的新的特点。由于IPv4与IPv6之间具有协议设计的区别,本同属于网络层协议却并不兼容。网络设备与主机设备都须升级为支持IPv6协议的设备。而现有网络环境中,IPv4的网络设备数量巨大,升级或替换的成本很高,操作的周期也会很长,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二者将长期共存。一开始以IPv4为主导,未来向纯IPv6网络过渡,在此过程中,IPv6网络与IPv4网络的连通与转换成为主要技术问题。针对IPv4与IPv6协议的过渡问题,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双协议栈类型、翻译类型与隧道类型。为了实现IPv4协议与IPv6协议的平滑过渡,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双重翻译方式的过渡方案464XLAT。该方案将客户侧的无状态翻译与核心侧的有状态翻译结合使用,拥有简单且可扩展的特点。其中,客户侧翻译技术CLAT在Linux系统中已经有广泛应用,在部分厂商的设备中被部署和推广。Windows平台尚未有支持CLAT技术的系统。课题主要工作内容分为如下几部分:(1)深入学习Windows平台网络驱动编程框架,并利用其设计实现CLAT客户端的虚拟网卡驱动功能模块;(2)实现用户认证授权功能,对已有464XLAT技术进行补充和完善,增加系统的安全性;(3)完成系统整体设计,配置系统的测试环境并完成模块测试和系统测试。本课题设计的系统实现了 Windows平台CLAT系统的开发,同时开发了CLAT接入系统,提高了 464XLAT方案的安全性,对于IPv4到IPv6的过渡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刘金泉[7](2016)在《基于DHCPv6的地址跳变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的网络是一个互联的整体,在不加以限制的前提下,在公共网络上的任何人之间都可以相互访问。为了保护主机不被非法的网络结点访问,人们提出了地址跳变的概念。地址跳变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不断改变主机的地址来达到保护主机的目的,由于地址的不断变化使得网络中的结点不能总是通过一个固定的IP地址与主机进行通信,因此不被主机认可的网络结点就无法一直与主机进行通信,也就实现了对主机的保护。本文在支持Locator/ID分离的IPv6网络环境中提出了两种基于DHCPv6的地址跳变系统。系统利用DHCPv6服务为主机分配的IPv6地址具有时效性这一特征,对下发给主机的IPv6地址设置合适的地址租期,并在主机发起地址续租请求时将旧地址置为失效的同时向主机指定新的跳变地址来完成主机地址跳变。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地址跳变方案做了研究,对课题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进行大量的技术调研后确定了基于DHCPv6的地址跳变方案。其次,针对需求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基于DHCPv6的地址跳变系统的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并给出了各模块间的消息交互过程,同时对地址跳变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然后,针对系统中的各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基于开源软件Dibbler给出了支持地址跳变功能的DHCPv6中继的实现。最后,对基于Dibbler的支持地址跳变功能的DHCPv6中继进行了功能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可以正确完成地址跳变功能,与标准的DHCPv6服务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是一种新颖、有效的地址跳变实现方案,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周浩[8](2016)在《面向移动终端的IPv4/IPv6隧道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被接入到网络中,IPv4协议在这样的趋势下暴露出了其地址数量不够用的问题。尽管多种技术被应用于延缓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但仍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为了从根源上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IETF提出了 IPv6协议,并将其作为IPv4协议的替代者。但对于已有的IPv4网络而言,进行IPv6改造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在此过渡阶段,研究人员提出了三类从IPv4向IPv6协议的过渡技术,分别是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翻译技术,并以这三类技术为基础,衍生出不同的实现方案。另一方面,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用手机上网成为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首选。因此,面向移动终端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可用的Ipv6接入系统,使该类型设备能够借助此系统直接获取IPv6网络接入能力,将会给广大的用户带来便利,同时也将极大延伸IPv6网络的触角。特别是对于习惯从IPv6资源网站获取信息的用户而言,更是具备非常大的实用价值。本课题以隧道技术为基础,实现了一个面向移动终端的IPv4/IPv6隧道接入系统。该系统包括六个组成模块,一是隧道管理模块,负责隧道的创建,管理和断开。二是隧道接入客户端,运行在Android和iOS平台,用户可以直接使用QQ或新浪微博账号登录到系统中,并使用此账号进行隧道连接,进而获取IPv6接入能力。三是IPv6资源管理模块,为用户提供了分享优质IPv6资源的平台,并为管理员提供了资源审核功能,使符合规则的资源能够推送到隧道接入客户端软件的资源推荐页面中。四是日志管理模块,存储并展示系统各模块在运行期间生成的日志数据,为管理员提供数据检索、查询功能。五是认证模块,为系统提供账号身份验证功能。六是外部接口模块,为系统其他模块提供API支持,一定程度上降低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通过一系列测试发现,系统在功能实现以及非功能指标上,都达到了课题预期目标,切实有效地为移动终端设备提供了一个简单,快捷的IPv6接入方案。
刘琴[9](2015)在《基于NAT64的IPv4到IPv6过渡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从当今世界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来看,IPv6毋庸置疑会是将来互联网的主流趋势。虽然IPv6克服了IPv4的诸多弊端,但现如今大部分电子产品及服务设备中IPv4还是主流技术,所以从IPv4到IPv6的过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各种过渡技术应运而生,如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翻译技术。NAT64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本文研究了基于NAT64的IPv4到IPv6过渡技术方案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IPv6协议的发展背景,分析了目前主流的IPv4到IPv6过渡技术,包括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协议翻译技术,并对各技术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其次分析了NAT64和DNS64技术原理和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过渡技术方案的总体框架设计,并进行了子模块划分,包括翻译模块(分别为TCP、UDP和ICMP)、表项管理模块、表项超时模块和配置管理模块。进而论述了NAT64控制流和数据流的设计以及相关的关键数据结构。在LINUX操作系统下,给出了基于NAT64过渡技术方案的详细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了各个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最后对NAT64过渡方案进行了部署和测试,包括命令行测试(如NAT64前缀配置命令、地址池配置命令及表项超时配置命令),功能测试(如地址协议翻译功能、表项超时功能)等,并搭建实验环境对已经实现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对具体的实施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案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本文分析了IPv6的优点以及国内外IPv6实现的现状,针对目前IPv4到IPv6的主流过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的网络。针对NAT64过渡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实现,达到了IPv6网络客户端与IPv4网络服务器通信的目的。
王光宇[10](2015)在《双栈环境下多出口链路选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网络的性能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IPv4网络技术存在的固有缺陷,IPV6网络技术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IPV6互联网络逐渐开始商用部署,如今,Internet互联网形成了IPv4与IPV6共存的局面。由于国内互联网存在多运营商提供服务的现状,不同运营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网络信息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给用户的入网体验带来了挑战。园区网络大多采用了接入多个不同运营商网络的方式来改善网络的访问性能,但同时也面临着出口链路的选择和流量在不同链路上负载均衡的问题。如何在IPv4/IPv6双协议栈环境下实现多出口链路选优己成为目前提高网络访问性能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论文对网络性能探测方法、探测过程、性能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论述了DNS域名解析的工作原理和基于ICMP、TCP、HTTP/HTTPS协议的网络性能探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支持双协议栈的多出口链路网络访问选优的实现框架,即以改进的DNS域名优化解析服务器为核心组件,对访问目标域名解析的IP地址列表与出口链路构成的组合,通过基于应用层的性能探测得出通过各个组合访问目标域名的网络时延、延时抖动、丢包率、DNS解析时间、连接建立时间、数据传输时间以及数据传输速率等网络性能衡量参数,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结合论文提出的多参数融合为综合性能衡量指标的算法,选取访问目标域名的最佳可用IP地址和生成最佳出口链路路由。接着,对多出口链路选优系统进行了设计与代码实现,并完成了系统的可视化管理和结果展示部分。最后,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测试样本网站,从北京交通大学校园网不同出口链路分别访问样本网站,对访问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数据传输时间和数据传输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从不同出口链路访问同一样本网站存在性能差异。然后比较了普通方式和选优方式下访问样本网站的DNS解析时间、连接建立时间、数据传输时间等网络性能衡量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对比与分析,验证了论文所实现的选优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访问性能有所改善。
二、构造支持IPv6的BBS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造支持IPv6的BBS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网络IP地址配置研究现状 |
1.2.2 NETCONF协议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IPV6 编址技术 |
2.1.1 IPv6 地址格式 |
2.1.2 IPv6 地址分类 |
2.1.3 IPv6 地址分配技术 |
2.2 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 |
2.2.1 NETCONF协议简介 |
2.2.2 NETCONF协议架构 |
2.2.3 NETCONF能力集交互 |
2.3 数据建模语言YANG |
2.4 本章小结 |
3 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总体方案 |
3.3 AAMIN地址分配机制设计 |
3.3.1 工业场景中DHCPv6 面临的问题 |
3.3.2 AAMIN功能模块划分 |
3.3.3 IP设备地址分配 |
3.3.4 非IP设备地址分配 |
3.3.5 AAMIN跨子网服务 |
3.3.6 AAMIN与 DHCPv6 对比 |
3.4 基于NETCONF的配置管理系统设计 |
3.4.1 模块组成 |
3.4.2 配置操作定义 |
3.4.3 配置数据建模 |
3.4.4 系统工作流程 |
3.5 基于AAMIN的地址分配系统设计 |
3.5.1 AAMIN报文设计 |
3.5.2 地址分配服务器设计 |
3.5.3 工业IP设备地址请求模块设计 |
3.5.4 网关地址请求映射模块设计 |
3.5.5 中继代理设计 |
3.5.6 超时重传机制设计 |
3.6 数据库表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实现 |
4.1 总体实现 |
4.2 开发环境与框架 |
4.2.1 开发环境 |
4.2.2 开发框架 |
4.3 配置管理系统实现 |
4.3.1 远程管理端实现 |
4.3.2 NETCONF代理端实现 |
4.3.3 配置执行模块实现 |
4.4 地址分配系统实现 |
4.4.1 公共模块实现 |
4.4.2 工业IP设备地址请求模块实现 |
4.4.3 网关地址请求映射模块实现 |
4.4.4 中继代理实现 |
4.4.5 地址分配服务器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测试验证与分析 |
5.1 测试思路 |
5.2 测试环境 |
5.3 功能测试 |
5.3.1 配置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5.3.2 地址分配系统功能测试 |
5.4 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面向OMA LWM2M的安全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C.f.CoAP中支持LWM2M安全通信系统的问题 |
2.1 LWM2M |
2.2 CoAP及Califonium (C.f)开源框架分析 |
2.2.1 CoAP协议简述 |
2.2.2 Californium框架介绍 |
2.2.3 Californium层次模型 |
2.2.4 Californium请求接收与响应 |
2.3 CoAP over SMS通信方式 |
2.3.1 SmsSocket的设计与实现 |
2.3.2 SmsConnector的设计与实现 |
2.4 CoAP over SMS既存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OMA LWM2M的安全通信系统的设计 |
3.1 面向OMA LWM2M的安全通信系统简介 |
3.2 CoAP/UDP over SMS的设计 |
3.3 CoAPs/UDP over SMS的设计 |
3.3.1 Scandium流程 |
3.3.2 DTLS加密套件 |
3.3.3 Record消息长度 |
3.3.4 收发端设计 |
3.3.5 Client端和Server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OMA LWM2M的安全通信系统的实现 |
4.1 CoAP/UDP over SMS的实现 |
4.1.1 SmsSocket的实现 |
4.1.2 UDP层的实现 |
4.1.3 CoAP层的实现 |
4.2 CoAPs/UDP over SMS的实现 |
4.2.1 DTLSConnect执行流程 |
4.2.2 Sender线程 |
4.2.3 receiver线程 |
4.2.4 ClientHello的分片与重组 |
4.3 安全通信系统的Andriod App实现 |
4.3.1 Client端的实现 |
4.3.2 Server端的实现 |
4.3.3 Android APP界面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验和分析 |
5.1 CoAP/UDP over SMS通信实验 |
5.2 CoAPs/UDP over SMS通信实验 |
5.3 系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融合网络研究现状 |
1.2.2. 网络体系研究现状 |
1.2.3. 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创新之处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标识网络与关键技术分析 |
2.1. 一体化标识网络机理 |
2.1.1. 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介绍 |
2.1.2. 一体化标识网络基本通信原理 |
2.1.3. 标识网络系统平台搭建 |
2.1.4. 标识网络数据转发流程 |
2.2.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
2.3. 标识映射相关技术 |
2.3.1. 数据缓存技术 |
2.3.2. 映射系统结构 |
2.4. 数据封装关键技术 |
2.5. IPv4与IPv6互通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总体设计 |
3.1. 新型融合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
3.1.1. 可行性需求分析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新型融合网络关键机制研究 |
3.2.1. 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研究与设计 |
3.2.2. 标识地址与IP地址兼容性研究与设计 |
3.2.3. 离散可变AID与RID应用场景研究 |
3.2.4.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封装流程设计 |
3.2.5.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解封装流程设计 |
3.3.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功能设计 |
3.3.1. MAR系统模块化设计 |
3.3.2. MAR内核协议栈设计 |
3.3.3. MAR映射缓存表设计 |
3.3.4. 数据包缓存队列设计 |
3.3.5. MAR相关定时器设计 |
3.4. 映射服务器功能设计 |
3.4.1. MS功能交互流程分析 |
3.4.2. MS功能流程设计 |
3.4.3. MS功能模块设计 |
3.4.4. MS映射关系表项设计 |
3.4.5. MS查询报文格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详细设计 |
4.1. 详细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
4.2.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详细设计 |
4.2.1. Linux内核协议栈分析 |
4.2.2. Netfilter系统框架分析 |
4.2.3. 新型内核功能模块实现 |
4.2.4. 映射缓存模块功能实现 |
4.2.5. MAR缓存队列功能实现 |
4.2.6. MAR定时器功能实现 |
4.3. 映射服务器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MS主要功能代码实现 |
4.3.2. MS查询系统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整体测试 |
5.1 测试方案分析 |
5.2 新型融合网络测试平台 |
5.3 测试系统相关设备配置 |
5.4 新型融合网络功能测试 |
5.4.1.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
5.4.2. 可移动性功能测试 |
5.5 新型融合网络性能测试 |
5.5.1. 多种场景下的性能测试 |
5.5.2. 卸载功能模块对比测试 |
5.5.3. 增加映射条目对比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IPV6地址介绍 |
2.1 IPV6地址概述 |
2.1.1 IPv6地址 |
2.1.2 IPv6地址结构 |
2.1.3 IPv6地址分配 |
2.1.4 IPv6地址规律 |
2.2 IPV6地址配置方式 |
2.3 IPV6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地址扫描技术和相关理论 |
3.1 地址扫描技术 |
3.1.1 地址扫描流程 |
3.1.2 已有地址扫描工具 |
3.2 信息论相关介绍 |
3.2.1 信息的基本概念 |
3.2.2 信息的度量 |
3.3 聚类算法 |
3.3.1 聚类算法简介 |
3.3.2 基于密度聚类算法OPTICS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密度聚类的IPV6地址最优子集生成方法 |
4.1 问题描述 |
4.2 算法整体设计 |
4.3 基于密度聚类的地址最优子集生成算法 |
4.3.1 构建IPv6种子地址熵结构 |
4.3.2 IPv6种子地址集聚类 |
4.3.3 IPv6地址最优子集生成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实验环境介绍 |
4.4.2 数据预处理 |
4.4.3 实验结果 |
4.4.4 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TGAS的 IPV6 地址扫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5.2 总体结构设计 |
5.3 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3.1 种子地址集获取模块 |
5.3.2 数据预处理模块 |
5.3.3 地址最优子集生成模块 |
5.3.4 数据展示模块 |
5.4 系统测试 |
5.4.1 测试环境 |
5.4.2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工业无线网络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工业无线网络中数据融合与安全问题 |
2.1 背景知识 |
2.1.1 安全伪随机函数 |
2.1.2 消息认证码技术 |
2.1.3 同态加密 |
2.2 数据融合 |
2.2.1 数据融合的定义 |
2.2.2 数据融合的作用 |
2.3 数据融合中的安全问题 |
2.3.1 数据融合面临的安全问题 |
2.3.2 安全目标 |
2.4 安全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
2.4.1 基于逐跳加密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 |
2.4.2 基于同态加密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 |
2.4.3 基于数字水印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 |
2.4.4 基于信誉度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混淆数据与同态MAC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 |
3.1 引言 |
3.2 网络模型 |
3.3 方案概述 |
3.3.1 方案简述 |
3.3.2 方案目标 |
3.4 融合数据机密性保护 |
3.4.1 混淆数据生成 |
3.4.2 簇首融合 |
3.4.3 汇聚节点融合 |
3.5 融合数据完整性保护 |
3.5.1 同态MAC算法 |
3.5.2 算法示例 |
3.6 基于混淆数据与同态MAC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整体设计 |
3.6.1 网络构建 |
3.6.2 认证初始化 |
3.6.3 安全数据融合 |
3.7 安全性分析 |
3.7.1 端到端机密性分析 |
3.7.2 端到端完整性分析 |
3.7.3 方案抗攻击性 |
3.8 开销分析 |
3.8.1 计算开销分析 |
3.8.2 通信开销分析 |
3.8.3 存储开销分析 |
3.9 本章小节 |
第4章 方案验证与测试分析 |
4.1 测试环境搭建 |
4.1.1 软件平台 |
4.1.2 硬件平台 |
4.2 功能验证与测试 |
4.2.1 认证初始化功能验证 |
4.2.2 机密性与完整性构造功能验证 |
4.2.3 数据融合功能验证 |
4.2.4 网关解析功能验证 |
4.2.5 存储开销测试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6)面向Windows的CLAT及其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论文研究目标 |
1.2.1 论文研究内容 |
1.2.2 本人承担任务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背景技术 |
2.1 IPv6过渡技术 |
2.1.1 双协议栈 |
2.1.2 隧道技术 |
2.1.3 翻译技术 |
2.2 464XLAT过渡技术 |
2.3 NDIS框架 |
2.4 路由表设置 |
2.5 HTTPS技术 |
2.5.1 SSL工作原理介绍 |
2.5.2 TLS握手过程 |
2.6 TCP/IP模型与Windows网络架构 |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用户需求要点 |
3.2 系统部件功能 |
3.3 系统安全设计 |
3.4 系统架构设计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客户端 |
4.1.1 客户端虚拟网卡 |
4.1.2 客户端数据处理 |
4.1.3 转换过程数据结构 |
4.1.4 地址翻译模块的实现 |
4.1.5 数据包转换模块的实现 |
4.2 核心侧翻译服务器 |
4.3 网络接入控制 |
4.3.1 客户端应用程序接入控制 |
4.3.2 服务端应用程序接入控制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结果 |
5.2.1 用户登录测试 |
5.2.2 CLAT网络连通性测试 |
第六章 系统工作总结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DHCPv6的地址跳变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1.5 小结 |
第二章 地址跳变相关技术介绍 |
2.1 IPv6介绍 |
2.2 DHCPv6介绍 |
2.3 地址跳变研究现状 |
2.3.1 APOD地址跳变 |
2.3.2 DyNAT地址跳变 |
2.3.3 IP快速跳变方案 |
2.4 小结 |
第三章 地址跳变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待解决问题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 |
3.2.1 地址分配组件需求分析 |
3.2.2 路由器需求分析 |
3.2.3 主机需求分析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址跳变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IPv6地址划分 |
4.2 地址跳变的原理 |
4.3 基于DHCPv6服务器的地址跳变系统 |
4.3.1 系统总体介绍 |
4.3.2 扩展的DHCPv6服务 |
4.3.3 系统的消息交互 |
4.4 基于DHCPv6中继的地址跳变系统 |
4.4.1 系统总体介绍 |
4.4.2 扩展的DHCPv6中继 |
4.4.3 系统的消息交互 |
4.5 地址跳变系统对比分析 |
4.6 身份验证 |
4.7 维持TCP连接 |
4.7.1 Hopping Option设计 |
4.7.2 Hopping Option的使用 |
4.8 记录跳变地址信息 |
4.9 地址跳变的安全性 |
4.10 小结 |
第五章 支持地址跳变的DHCPv6中继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设计与实现前提 |
5.2 消息过滤模块 |
5.3 跳变预处理模块 |
5.3.1 对RENEW的处理 |
5.3.2 对REPLY的处理 |
5.4 地址跳变模块 |
5.4.1 生成跳变地址 |
5.4.2 构造响应消息 |
5.4.3 记录跳变地址信息 |
5.4.4 下发访问控制规则 |
5.5 转发消息处理模块 |
5.6 小结 |
第六章 支持地址跳变的DHCPv6中继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方法 |
6.3 功能测试 |
6.3.1 主机首次申请地址测试 |
6.3.2 地址续租测试 |
6.3.3 跳变无关消息测试 |
6.4 测试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文章总结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面向移动终端的IPv4/IPv6隧道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与研究现状 |
2.1 IPv4与IPv6协议的差异 |
2.1.1 IP协议 |
2.1.2 协议头部格式差异 |
2.1.3 地址空间差异 |
2.2 IPv4/IPv6过渡技术 |
2.2.1 双栈技术 |
2.2.2 翻译技术 |
2.2.3 隧道技术 |
2.3 OpenVPN项目 |
2.4 OAuth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接入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3.2 系统功能概述 |
3.3 系统用例分析 |
3.3.1 系统角色 |
3.3.2 用户角度的系统用例 |
3.3.3 管理员角度的系统用例 |
3.4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接入系统设计 |
4.1 设计思路与原则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4.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
4.3.1 数据存储模块 |
4.3.2 外部接口模块 |
4.3.3 隧道管理模块 |
4.3.4 隧道连接客户端模块 |
4.3.5 认证模块 |
4.3.6 日志管理模块 |
4.3.7 IPv6资源管理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道接入系统实现 |
5.1 系统运行环境 |
5.1.1 硬件环境 |
5.1.2 软件环境 |
5.2 外部接口模块实现 |
5.3 隧道管理模块实现 |
5.4 客户端模块实现 |
5.4.1 Android客户端实现 |
5.4.2 iOS客户端实现 |
5.5 认证模块实现 |
5.6 日志管理模块实现 |
5.7 IPv6资源管理模块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功能测试 |
6.1.1 IPv6接入能力测试 |
6.1.2 第三方账号接入能力测试 |
6.1.3 日志统计功能测试 |
6.1.4 IPv6资源管理功能测试 |
6.2 非功能测试 |
6.2.1 API接口响应速度测试 |
6.2.2 IPv6接入速度测试 |
6.2.3 客户端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NAT64的IPv4到IPv6过渡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过渡技术概述 |
2.1 双协议栈技术 |
2.2 隧道技术 |
2.3 协议翻译技术 |
2.4 各种过渡技术的优缺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AT64过渡方案的框架设计 |
3.1 NAT64与DNS64技术分析 |
3.2 NAT64过渡方案总体设计 |
3.2.1 整体方案的设计 |
3.2.2 系统结构设计 |
3.2.3 翻译模块(TCP、UDP和ICMP)设计 |
3.2.4 表项管理模块设计 |
3.2.5 配置管理模块设计 |
3.2.6 NAT64地址翻译的设计 |
3.3 主要处理流程 |
3.3.1 NAT64控制流设计 |
3.3.2 NAT64数据流设计 |
3.4 关键数据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T64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NAT64前缀配置 |
4.2 NAT64地址池配置 |
4.3 NAT64端口分配 |
4.4 NAT64翻译模块(TCP、UDP和ICMP) |
4.5 NAT64表项超时功能 |
4.6 NAT64中的4to6返回流量 |
4.7 Linux上的NAT64功能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AT64过渡方案的测试验证 |
5.1 NAT64命令行测试 |
5.2 NAT64功能测试 |
5.2.1 NAT64翻译ping协议功能 |
5.2.2 NAT64对IPv6前缀格式支持的功能 |
5.2.3 NAT64翻译ping协议多接口转发功能 |
5.3 NAT64过渡方案的实施 |
5.3.1 实施环境的部署 |
5.3.2 NAT64过渡方案实施的结果 |
5.4 NAT64过渡设备的实际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双栈环境下多出口链路选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IPv6的商业部署 |
1.1.2 IPv4/IPv6双协议栈的应用 |
1.1.3 多链路接入的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双协议栈多出口链路选优基础 |
2.1 IPv4/IPv6与双协议栈 |
2.1.1 IPv4与IPV6 |
2.1.2 IPv4/IPv6双协议栈 |
2.2 多链路接入 |
2.3 DNS域名解析 |
2.3.1 DNS域名系统 |
2.3.2 BIND域名系统 |
2.3.3 域名解析过程 |
2.4 网络性能探测 |
2.4.1 基于网络层ICMP协议的性能探测 |
2.4.2 基于传输层TCP协议的性能探测 |
2.4.3 基于应用层HTTP协议的网络探测 |
2.5 链路出口路由 |
2.6 本章小结 |
3 双协议栈多出口链路选优关键技术 |
3.1 网络性能探测 |
3.1.1 基于httplib实现的HTTP/HTTPS客户端协议 |
3.1.2 基于PycURL实现的Web服务质量探测 |
3.2 网络性能探测指标 |
3.3 网络性能综合衡量参数 |
3.4 选优DNS解析 |
3.4.1 Python Twisted介绍 |
3.4.2 基于Twisted的选优DNS域名解析服务器 |
3.5 本章小结 |
4 链路选优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
4.2 系统概要设计 |
4.3 系统实验环境介绍 |
4.3.1 网络环境配置 |
4.3.2 Python编程语言 |
4.3.3 Django框架 |
4.3.4 Nginx与uWSGI |
4.3.5 MySQL数据库 |
4.3.6 操作系统及系统配置 |
4.4 系统实现 |
4.4.1 数据表及字段含义 |
4.4.2 DNS域名解析模块 |
4.4.3 探测与选优模块 |
4.4.4 路由更新模块 |
4.4.5 可视化管理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5 出口链路选优与普通方式访问性能对比 |
5.1 样本网站选取 |
5.2 不同网络出口访问性能对比 |
5.3 选优DNS与普通解析时间对比 |
5.4 采用多链路选优与普通访问方式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构造支持IPv6的BBS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异构网络地址统一分配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D]. 王明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面向OMA LWM2M的安全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廖竞鑫.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D]. 贾金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基于TGAs的IPv6地址扫描技术研究[D]. 王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12)
- [5]工业无线网络安全数据融合方案研究[D]. 骆迪.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6]面向Windows的CLAT及其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艺凝. 北京邮电大学, 2016(04)
- [7]基于DHCPv6的地址跳变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金泉. 北京邮电大学, 2016(04)
- [8]面向移动终端的IPv4/IPv6隧道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浩. 北京邮电大学, 2016(04)
- [9]基于NAT64的IPv4到IPv6过渡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 刘琴.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5(08)
- [10]双栈环境下多出口链路选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王光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