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味黄芩膏临床应用114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王璠[1](2021)在《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第二部分为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研究一: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通过循证医学的工具,科学的评价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共6个中英文数据库数据库,检索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各库建库时间至2021年1月。本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为效应尺度指标,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效应指标。二者的可信区间(CI)均为95%,P≤0.05表示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经过文献的筛选,共纳入17篇文献,总案例1121例,其中16项研究报告了复发率,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能显着降低复发率(RR=0.41,95%CI[0.32,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篇文献报告了有效率,结果提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能提高总有效率(RR=1.15,95%CI[1.06,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7篇文献报告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显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6.18,95%CI[-6.8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篇文献报告了尿Ig A,结果提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能提高尿Ig A水平(MD=0.31,95%CI[0.0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篇文献中报告了血清雌二醇,结果提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能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MD=1.10,95%CI[0.31,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能显着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尿Ig A和血清雌二醇的水平。研究二: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初步探讨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在3家中心开展该项研究,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对3家中心纳入病例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组给予柴芩通淋片(4片/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对照组为柴芩通淋片安慰剂(4片/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观察疗程为12周,治疗结束后至少随访12周,未复发患者尽量随访至患者再次尿路感染复发。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疾病疗效变化。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或Wilcoxon秩和检验,考虑中心效应时采用CMH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考虑中心和协变量时,采用协方差分析,若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将终点事件定义为复发,将出现终点事件的生存时间定义为自服药开始到再次复发所用的时间,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进行描述,采用Log-Rank、Breslow检验比较两组间生存率(相当于未复发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25.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中医单项症状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尿频、尿急、尿痛、小腹拘急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尿色黄赤、尿道灼热、腰痛、大便秘结、胸闷或胸胁胀痛、精神抑郁症状时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善太息症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X回归分析中显示年龄、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和抗生素使用强度(DDD)是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3.不同亚组进行COX分析:根据不同职业分为体力组和非体力组,结果显示非体力组β<0、HR值<1,说明服用柴芩通淋片的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患者复发风险下降,服用药物为保护性因素,能相对延缓复发事件的发生,使复发事件发生的风险能够降低54.2%;根据不同的年龄组别进行COX分析,可见年龄组≤45岁、45岁<年龄≤55岁、55岁<年龄≤60岁、60岁<年龄≤65岁之间的β值均<0、HR值均<1,说明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而言,服用柴芩通淋片为保护性因素,可适当的减少复发的风险,延缓复发的时间,其中60岁<年龄≤65岁的患者表现最为显着(β<0,HR<0.0001)。3.不同的亚组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病程≤5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20分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期间共发生不良事件8例,其中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5例,发生率为25%,试验组发生不良事件3例,发生率为16.67%,与本次药物无关,与患者基础疾病相关。在本试验中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相关安全性指标的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异常。研究结论: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对于中医症状相对来说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能够带来远期获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育龄、绝经期和绝经过渡期患者本病的复发风险,该药疗效确切,且在应用过程中,尚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窦豆[2](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陈姵璇[3](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广州和香港两地胃癌中医药诊疗用药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掘2012-2018年广州香港胃癌Ⅱ-Ⅳ期、主症、转移、治疗阶段、证型的理法方药数据,包括药频、归经、四气五味频次统计、治法及药方。方法: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中心住院及香港东华三院中医肿瘤科门诊合共1868条的胃癌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功能:复杂系统的熵聚类、互信息法、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及总结胃癌用药规律。结果:(一)用药频次统计结果依序:首10位:甘草>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鸡内金>白芍>莪术>白花蛇舌草>党参;归经:脾、胃、肝;四气:温>平>寒;五味:甘>苦>辛。(二)辨证施治总结:脾胃气虚夹湿,治法健脾化湿、益气生血,主方六君子汤或七味白术散或参苓白术散。胃阴虚证,治法滋养胃阴,主方沙参麦冬汤。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主方生脉散。痰阻气逆者,配以降气化痰,主方半夏汤类方。肝郁脾虚,治法疏肝理脾,主方四逆散。食积停滞证或寒热虚实错杂痞证,治法分别消食导滞及行气消痞,主方保和丸或枳实消痞丸。(三)主症辨证施治总结: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皆以佐消食导滞、降气化痰、软坚散结为法。水饮夹肠胃实热积滞证,宜峻下逐水,主方牵牛子散或葶苈大枣泻肺汤。吐血、便血,气逆血脱证及脾阳亏虚、脾不统血证型,分别配以降气收敛、化瘀止血及固摄止血,新方旋覆代赭合三炭贝母方或黄土汤+炭类药;阴虚血热证,治法凉血止血,主方二至丸。黄疸脾虚湿热瘀结证,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法,新方双芪茵陈四君子汤。(四)全胃切除与部分胃部切除手术后治法比较,前者扶正药多,益气养血健脾;后者伴用攻伐抗癌及疏肝柔肝药。(五)淋巴转移、围化疗期、放疗后治法总结:淋巴转移以温通经络、温中化浊。化疗中广州组以助食消积;香港组以芳香化湿、消积散阏、瘀;化疗后广州组以化痰散结,香港组以芳香理气、疏肝理气;化疗中断广州组用动物药、降气平喘药,香港组用理气导滞,化瘀通络药,两地用补肾滋血药;肢麻以养血祛风、化瘀通络药;放疗后香港组以养肝柔筋止痛药,皮炎以清热解毒、疏风止痒药。(六)肝转移多用养肝清肝药、化瘀止血药、软坚散结药、搜风通络药。腹腔转移广州组用宁心安神药,香港组用温阳利水药,两地用理气活血止痛药、补肾利水药;腹膜转移广州组用补肾壮腰药、芳香醒脾药。结论:(一)两地药频显示治法总括:健脾益气、理气化湿为主,消积化痰、软坚散结、平肝调肝为辅。广州组可见明显治法变化:早期多用攻邪药,晚期多用扶正药。香港组未见明显变化,治法以运脾健脾并举、醒脾消食。(二)全胃切除与部分胃部切除手术后治法比较,前者重于扶正;后者佐以攻伐。化疗中断两地重以补肾滋血。(三)淋巴、肝、腹腔、腹膜转移治法:淋巴转移以温中化浊法、温经通络。肝转移以养肝清肝、化瘀散结、搜风通络。腹腔转移广州组以宁心安神止痛、香港组腹腔转移用补肾温阳利水;腹膜转移广州组以补肾壮腰、芳香醒脾。
魏嘉蓉[4](2021)在《四君子汤合加味连苏饮联合四联方案治疗Hp胃炎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加味连苏饮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根除情况,为四君子汤合加味连苏饮联合四联方案治疗脾虚湿热型Hp胃炎提供临床应用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共纳入2018年10月-2021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Hp相关胃炎,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热证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共计35例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有4例患者脱落,完成31例,其中慢性胃炎患者14例,萎缩性胃炎患者17例;对照组有5例患者脱落,完成30例,其中慢性胃炎患者为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15例。对照组予四联方案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10mgbid)、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300gbid)、阿莫西林胶囊(1gbid)、克拉霉素分散片(0.5gbid),治疗组在上述四联方案的基础上加服四君子汤合加味连苏饮口服,服用方法:每日1剂,每次200ml,早晚饭后2小时服用。两组患者药物治疗14天后停药30天,疗程结束后复查C13试验。观察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差异,年龄分布,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根除率及安全性。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p检测均呈阳性,治疗后,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年龄分布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效率相同,两者均为96.7%,治疗组证候疗效的愈显率(80.6%)>对照组证候疗效的愈显率(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积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显示:治疗组、对照组的差异明显,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复诊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次要症状积分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差异明显,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复诊的中医次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组内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差异明显,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复诊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组共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呕吐,腹泻,各1例,纳差2例,对照组共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便秘,腹泻,头晕,纳差各1例。上述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轻,未见肝肾功能、血常规异常,未再继续服药,因此设为脱落病例。研究结论:四君子汤合加味连苏饮联合四联方案治疗Hp胃炎脾虚湿热证,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优势,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杨晓婷[5](2020)在《利胆排石汤调节保胆取石术后炎症因子平衡及促进胆囊粘膜修复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对保胆术后患者(证属肝胆湿热型)血清中IL-4、IL-6、TNF-α及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住院病人中符合西医保胆取石条件及中医诊断标准中肝胆湿热型辨证标准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后,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除术后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外,不做其他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按疗程口服中药利胆排石汤,每日两次,早晚各1次,均于饭后半小时服用,一共持续三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2周后,停止口服药物2周,再开始下一疗程。随访观察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收集患者血样并以ELISA检测血清中IL-4、IL-6、TNF-α及EGF水平,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12周观察组血清中IL-6、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术后12周相较术前血清中IL-6、TNF-α浓度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2周观察组血清中IL-4、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术后12周相较术前血清中IL-4、EGF浓度均有所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2周观察组胆囊相对收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术后12周相较术前胆囊相对收缩率均有所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证实利胆排石汤能够有效调节血清IL-4、IL-6及TNF-α含量,通过提高抑炎因子IL-4的同时使促炎因子IL-6、TNF-α的浓度下降而实现维持炎症因子平衡的目的,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经验方利胆排石汤能够预防结石及一定程度溶石的可能机制之一;2.本实验证实通过测定血清中EGF含量的高低,有助于评价保胆术后患者的胆囊粘膜修复情况,可作为预测结石复发率的可参考指标之一,并且对于预防胆结石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品[6](2020)在《基于“火郁发之”研究“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疗效与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是常见的甲状腺炎症性疾病,按照疾病表现可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目前已证实SAT急性期治疗是本病的关键,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期。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学研究,对“火郁发之”理论进行系统溯源,再论述导师基于“火郁发之”理论采用“升阳清热”法治疗本病的理论依据和组方思想;其次通过临床观察,客观评价“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疗效及安全性;再次,应用Meta分析,验证高师提出的“升阳清热”法治疗SAT的疗效和安全性;最后,体外实验研究观察“升阳清热”法干预腺病毒致甲状腺滤泡上皮Nthy-roi3-1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阐释其治疗急性期SAT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1.“火郁发之”理论用于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治疗的理论研究1.1“火郁发之”理论溯源:将“火郁发之”文献进行深度挖掘,采用文献学、逻辑学的方法,对“火郁发之”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其内容包括“火”、“郁”、“发”各自的内涵,历代医家对“火郁发之”的认知以及“火郁发之”代表方剂分别进行阐述。1.2吾师高天舒教授运用“火郁发之”理论论治SAT思想传承:从定义、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阐释吾师高天舒教授对于SAT论治理念。论述基于“火郁发之”理论的中药复方瘿痛饮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理论基础和组方思想。2.“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临床疗效观察本课题采取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观察病例均为在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未经治疗的急性期SAT(热毒炽盛证)患者,本研究共纳入合格病例共计60人。结合诊断标准纳入患者,并符合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符合热毒炽盛证候。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强的松组和中药组。中药组采用具有“升阳清热”中药复方瘿痛饮,由导师高天舒教授自拟,具体组成如下:升麻、柴胡、僵蚕、薄荷、黄连、黄芩、牛蒡子、生甘草、桔梗、板蓝根、连翘、玄参、蝉蜕、姜黄,实验观察期为疗程均为4周,随访时间为12周。观察指标包括疼痛改善程度、疼痛缓解时间,退热时间,甲状腺肿大消退程度及时间、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率、中医证候改善率、甲状腺功能、血沉、SAT复发率、甲减发生率以及安全性指标、依从性指标和不良事件等。3.“升阳清热”法治疗SAT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数据库等七个数据库进行系统文献搜索,共得到243篇SAT文献,经剔除重复,综述、系统评价等文章以及筛除研究内容不符、设计不严谨等文献后,应用Meta分析对“升阳清热”法治疗SA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验证,指标包括总体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率、中医证候改善率、疼痛缓解程度及止痛时间、退热时间、甲状腺肿大消退程度及时间、心悸、烦躁易怒症状、甲状腺功能、血沉、不良反应、SAT复发率、甲减发生率及等指标。4.“升阳清热”法干预腺病毒致甲状腺滤泡上皮Nthy-roi3-1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的体外研究4.1制备含药血清:5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200±20g体重的Wistar大鼠(购于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许可证号:SCXK(辽)2010-000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强的松组),每组10只。受试方剂瘿痛饮,其中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分别按照正常成人的0.5、1.0、2.0倍剂量。经过换算,低剂量组药物浓度=0.33g/ml,中剂量组药物浓度=0.67g/ml,高剂量组药物浓度=1.32g/ml,每次灌胃剂量为1ml/100g,每日3次,连续灌胃7d。强的松组大鼠,按照成人10mg日三次正常剂量计算,将醋酸波尼松龙用0.9%Nacl溶解为0.156mg/ml浓度,每次灌胃剂量为1ml/100g,每日3次,连续灌胃7d。大鼠空白组大鼠则予生理盐水1ml/100g,每日3次,连续灌胃7d。7d后处死大鼠,经腹主动脉采血,离心、灭活补体、过滤细菌后置于EP管中,密封保存于-80℃冰箱中。4.2培养细胞:正常人甲状腺滤泡上皮Nthy-roi3-1细胞购自上海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进行含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细胞培养箱(环境温度37℃、5%CO2、相对饱和湿度)下细胞培养,1:2传代。4.3腺病毒感染:随机将Nthy-roi3-1细胞分为2组,即空白组和模型组。将模型组腺病毒感染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强的松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按照分组组别将模型组、强的松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进行腺病毒感染。将各组Nthy-roi3-1细胞对应加用含药血清,其中空白组为正常大鼠血清+正常非腺病毒感染细胞;模型组为正常大鼠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强的松组为强的松含药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中药低剂量组为低剂量中药含药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中药中剂量组为中剂量中药含药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中药高剂量组为高剂量中药含药血清+腺病毒感染细胞。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的Caspase-1蛋白含量,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的细胞上清液T3、T4水平,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LDH,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IL-1β、IL-18水平,Western-blot测定细胞GSDMD-N、Caspase-1、NLRP-3、ELAVL-1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测定细胞Tg、TPO、Caspase-1、NLRP-3、ELAVL-1 m RNA表达,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细胞焦亡水平。结果:1.“火郁发之”理论用于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治疗的理论研究分别阐述了“火”、“郁”、“发”各自的概念涵义,并解释了“火郁”的成因和种类、“发之”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方法。分别比较各朝代对于“火郁发之”的理论认知,总结出“火郁发之”理论涵义由《内经》中五运六气“郁”、“发”到金元时期的发表出汗,到最终采用“因势利导”治疗火热性疾病的转变过程。从经方、验方的角度系统阐述“火郁发之”代表方剂和组方思想。最后以“火郁发之”理论为基础,深入传承吾师高天舒教授对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论治理论,并对自创中药复方瘿痛饮治疗本病的组方理论依据进行阐释。2.“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临床疗效观察2.1 VAS疼痛评分:治疗2周时,中药组改善VAS疼痛评分疗效优于强的松组(P=0.020<0.05);治疗4周时,中药组与强的松组两组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307>0.05)。2.2甲状腺肿大程度测定:分别于治疗前、2周、4周和16周对各组患者甲状腺肿大程度进行触诊,两组患者甲状腺肿大程度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小,且2周、4周时中药组与强的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P=0.281>0.05,4周:P=0.875>0.05);随诊观察第16周时,中药组甲状腺肿大程度明显小于强的松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2.3退热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中药组退热时间(5.90±2.81天)与强的松组(6.60±4.06天)相比无显着差异(P=0.375>0.05),中药组疼痛消失时间(6.87±2.35天)与强的松组(10.00±5.78天)相比明显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2.4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中药组(3.57±4.20)与强的松组(7.37±6.75)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均有显着降低(P=0.000<0.01,P=0.000<0.01),且中药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强的松组(P=0.009<0.01),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强的松组(P=0.026<0.05)。2.5甲状腺功能: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中药组与强的松组血清FT3、FT4均有明显下降,TSH明显升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3:P=0.774>0.05,FT4:P=0.264>0.05,TSH:P=0.186>0.05)。2.6血沉:治疗2周、4周时,中药组和强的松组ESR水平均成下降趋势,但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周:P=0.744>0.05,4周:P=0.526>0.05)。2.7复发率、甲减发生率:在第16周时,中药组治疗后无病例复发,强的松组有1例复发;中药组甲减发生2例(甲减发生率6.7%),强的松组发生3例(甲减发生率10%),就复发率和甲减发生率而言,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0.05,P=064>0.05)。2.8安全性指标:对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检测,结果除强的松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8.03±1.47^109/L)出现显着上升(正常范围内)外,两组其他指标均无异常。2.9不良事件及依从性指标:不良事件强的松组1例,中药组0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13>0.05)。依从性方面,中药组95.87±5.70(%),强的松组94.10±6.17(%),均>80%,经秩和检验分析后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0.05)3.“升阳清热”法治疗SAT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经严格筛查文献,排除不合格文献223篇,本研究共纳入20篇文献,累计1445例病例数。3.1“升阳清热”法可以提高SAT治疗总体有效率,显着提高证候有效率。在改善SAT症状方面,“升阳清热”法在改善颈前疼痛、缩短疼痛时间,缩小颈前肿大、减轻心悸、烦躁易怒等方面优于西药常规治疗;在退热时间,缩小甲状腺肿时间上与西药常规治疗相当。3.2检验指标方面,“升阳清热”法改善能够下调FT3,FT4指标,但目前仍需更多的临床临床观察佐证。“升阳清热”法在上调TSH、及下降ESR方面与西医常规治疗相当,但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后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3在不良反应、SAT复发率、甲减发生率等方面,“升阳清热”法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4.“升阳清热”法干预腺病毒致Nthy-roi3-1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的体外研究4.1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1:模型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而各中药组和强的松组荧光均有不同程度减弱。免疫荧光观察,造模后Caspase-1大量表达于细胞质中,各组实验药物能够不同程度下调Caspase-1表达水平。4.2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3、T4:模型组T3、T4与空白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提示造模后存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T3、T4水平均有不同水平的下调,其中中药中剂量、高剂量组、强的松组T3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着下调,但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T4水平变化,中药中剂量组(9.483±0.194ng/ml)、高剂量组(10.267±0.121ng/ml)、强的松组(10.233±0.258ng/ml)与模型组(26.033±0.258ng/ml)相比均有显着下调,且中药中剂量组T4水平与强的松组相比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4.3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LDH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死亡率显着增高,其他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细胞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下调,其中中药中剂量组(14.267±0.476%,P=0.000<0.01)和中药高剂量组细胞(14.700±0.623%,P=0.000<0.01))死亡率显着低于强的松组(18.983±0.69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 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18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IL-18水平显着升高。各实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IL-1β、IL-18水平均显着下调。其中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强的松组相比IL-1β(P=0.216>0.05)、IL-18水平(P=0.530>0.05),无统计学差异。4.5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aspase-1、ELAVL-1、GSDMD-N、NLRP-3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aspase-1、ELAVL-1、GSDMD-N、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各实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在下调Caspase-1(P=0.019<0.05)、ELAVL-1(P=0.016<0.05)、GSDMD-N(P=0.011<0.05)、NLRP-3(P=0.006<0.01)蛋白表达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强的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6 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Tg、TPO、Caspase-1、NLRP-3、ELAVL-1 m RNA: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g、TPO、Caspase-1、NLRP-3、ELAVL-1 m RNA水平均显着增高,各实验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m 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中药中剂量组在下调Tg(P=0.000<0.01)、TPO(P=0.000<0.01)、Caspase-1(P=0.000<0.01)、ELAVL-1m RNA(P=0.000<0.01)、NLRP-3(P=0.000<0.01)转录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强的松组。4.7细胞Annexin V-FITC PI染色: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nnexin V(+)/PI(+)和Annexin V(+)/PI(-)细胞比例显着升高。各实验药物组Annexin V(+)/PI(+)和Annexin V(+)/PI(-)细胞比例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Annexin V(+)/PI(+)细胞比例均显着低于强的松组,但Annexin V(+)/PI(-)细胞比例与强的松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结论:1吾师高天舒教授基于“火郁法之”理论提出的“升阳清热”法是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行之有效且安全的治法。2“升阳清热”法能够改善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患者缓解疼痛、缩短发热时间、减轻甲状腺肿大程度、恢复甲状腺功能、控制炎症(血沉)反应,且甲减发生率和SAT复发率均较低。经过Meta分析验证,基于“火郁发之”理论下的“升阳清热”法是治疗SAT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3“升阳清热”法能够抑制腺病毒致Nthy-roi3-1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其机制主要与下调焦亡上游调控分子ELAVL1表达和转录水平,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下调Caspase-1活化水平、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表达和GSDMD-N的表达有关。
郑佩[7](2019)在《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及数据挖掘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利用理论研究、统计学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有关耳的中医古代文献和近40年中医药期刊治疗耳鸣的现代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并从中探讨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总结出临床中耳鸣的辨证论治及选方用药的规律性认识,对丰富与完善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内涵,特别是窍脏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1.运用理论研究方法,收集有关耳的中医历代文献,以脏腑、经络分别归类,并进行生理与病理方面的整理分析,从中探讨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基础。2.从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搜集近40年关于耳鸣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类文献,利用Excel软件和“R”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耳主要包括耳郭、耳轮、耳坠、耳门、耳孔等,具有司听主衡功能。生理上肾藏精,主宰耳窍生长发育,肾主水,输布耳窍津液,肾阴、肾阳温养耳窍,耳为肾之外窍,通过耳能够诊察肾脏盛衰;心藏神,主管耳窍听觉和平衡感,心主血脉,濡养耳脉,助其运行气血以维持耳窍功能,心肾精血互生,精神互用,以充养耳窍;脾胃化生气血,可上奉滋养耳脉,脾主运化,输送水谷精微于耳窍,调节耳窍津液平衡,脾主升,胃主降,升清降浊,保持耳窍清灵;肝主疏泄,调节耳窍气机,贯通于耳,肝藏血,补给耳脉血量,调节耳脉血流量,肝肾同源,精血互养,以濡养耳脉;肺开窍于鼻,耳鼻相通,肺主气,参与宗气生成,影响听觉,肺朝百脉主治节,统管耳窍气血,肺藏魄,主管耳灵(耳部感知觉)。病理上脏腑经络出现异常,皆能引起耳病。2.由药物频数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主要包括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证,主要药物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磁石、枸杞子、石菖蒲、菟丝子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肾、肝、心,药性偏温,药味以甘、苦为主;从肝论治耳鸣,主要包括肝火炽盛证、肝郁气滞证、肝风内动证,主要药物有柴胡、石菖蒲、黄芩、白芍、栀子、白术、龙胆、甘草、生地黄、当归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肝、心、脾,药性偏寒,药味以苦、甘为主;从脾论治耳鸣,主要包括脾气虚证、湿热壅脾证、脾阳虚证,主要药物有茯苓、白术、甘草、党参、黄芪、石菖蒲、升麻、柴胡、蔓荆子、葛根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脾、胃、肺,药性偏温,药味以甘、辛为主;从心论治耳鸣,主要包括心脉痹阻证、心火亢盛证、心阴血虚证,主要药物有川芎、当归、桃仁、红花、赤芍、甘草、生地黄、丹参、石菖蒲、柴胡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肝、心、脾,中药药性偏温,药味以甘、辛为主;从肺论治耳鸣,主要包括风热犯肺证、风寒犯肺证、痰热壅肺证,主要药物有甘草、石菖蒲、桔梗、路路通、荆芥、麻黄、连翘、金银花、菊花、薄荷等。药物归经侧重于肺、胃、心,中药药性偏温,药味以辛、苦为主。3.由关联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肾阴虚证二联用药20对,三联用药25组,肝肾阴虚证二联用药19对,三联用药15组,肾阳虚证二联用药19对,三联用药11组;从肝论治耳鸣,肝火炽盛证二联用药28对,三联用药19组,肝郁气滞证二联用药15对,三联用药9组,肝风内动证二联用药17对,三联用药13组;从脾论治耳鸣,脾气虚证二联用药20对,三联用药22组,湿热壅脾证二联用药14对,三联用药12组,脾阳虚证二联用药24对,三联用药24组;从心论治耳鸣,心脉痹阻证二联用药23对,三联用药28组,心火亢盛证二联用药16对,三联用药12组,心阴血虚证二联用药17对,三联用药17组;从肺论治耳鸣,风热犯肺证二联用药19对,三联用药16组,风寒犯肺证二联用药15对,三联用药14组,痰热壅肺证二联用药23对,三联用药13组。4.由聚类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肾阴虚证常用组合有4组,肝肾阴虚证常用组合有3组,肾阳虚证常用组合有5组;从肝论治耳鸣,肝火炽盛证常用组合有4组,肝郁气滞证常用组合有4组,肝风内动证常用组合有4组;从脾论治耳鸣,脾气虚证常用组合4组,湿热壅脾证常用组合有4组,脾阳虚证常用组合有5组;从心论治耳鸣,心脉痹阻证常用组合有4组,心火亢盛证常用组合有4组,心阴血虚证常用组合有4组;从肺论治耳鸣,风热犯肺证常用组合有3组,风寒犯肺证常用组合有3组,痰热壅肺证常用组合有4组。结论:1.理论研究表明,中医的耳不仅与肾、心关系密切,而且与其他脏腑也存有关联。肾藏精,主耳,为耳之开窍;心藏神、主血脉,为耳之寄窍;脾胃化生气血,营养耳窍;肝胆主疏泄,调节耳窍气机,疏通耳脉;肺藏魄、主气,朝百脉,奉养耳窍,从而完善了中医的耳与脏腑相关理论。2.由频数分析可知:从五脏论治耳鸣,首先要辨虚实,虚证多从肾、脾论治,主要包括肾阴虚、脾气虚等证,常用滋阴填精,补脾益气、通窍聪耳类药物;实证多从肝、心、肺论治,主要包括心脉痹阻、肝火炽盛、风热犯肺等证,常用活血化瘀、清肝泻火、疏风散热、通窍聪耳类药物,其中磁石、石菖蒲和路路通是耳鸣治疗中出现频次最多的通窍药。3.由关联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无论肾阴虚证还是肾阳虚证,用药组合皆以补肾填精、开窍养耳为基础,佐以行气活血、温阳利水、滋阴除蒸类药。从肝论治耳鸣,用药组合主要以清肝泻火、疏肝行气、平肝熄风、开窍通耳为主,佐以健脾养血、滋阴活血类药。从脾论治耳鸣,用药组合皆以补气健脾、通窍聪耳为基础,佐以升阳举陷、燥湿化痰、温阳利水类药。从心论治耳鸣,用药组合主要以活血化瘀、清心泻火、滋阴补血、通脉养耳为主,佐以行气、安神类药。从肺论治耳鸣,用药组合主要以疏风清热,散寒解表,清肺化痰、宣肺通窍为主,佐以健脾和胃类药。4.由聚类分析可知:从肾论治耳鸣,肾阴虚证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加减,肝肾阴虚证常用方剂为耳聋左慈丸和聪耳汤加减,肾阳虚证常用方剂为肾气丸和右归丸加减;从肝论治耳鸣,肝火炽盛证常用方剂为丹栀逍遥散和龙胆泻肝汤加减,肝郁气滞证常用方剂为逍遥散和柴胡疏肝散加减,肝风内动证常用方剂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天麻钩藤饮加减;从脾论治耳鸣,脾气虚证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和益气聪明汤加减,湿热壅脾证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和温胆汤加减,脾阳虚证常用方剂为苓桂术甘汤和实脾饮加减;从心论治耳鸣,心脉痹阻证常用方剂为通窍活血汤和血府逐瘀汤加减,心火亢盛证常用方剂为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和导赤散加减,心阴血虚证常用方剂为四物汤、天王补心丹和归脾丸加减;从肺论治耳鸣,风热犯肺证常用方剂为银翘散和蔓荆子散加减,风寒犯肺证常用方剂为三拗汤和荆防败毒散加减,痰热壅肺证常用方剂为清气化痰丸、麻杏石甘汤和二陈汤加减。
王伟斌[8](2019)在《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郁证是以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一种中医疾病,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现代医学疾病。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情志类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传统中医药对于郁证的认识和治疗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且疗效明显。在中国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里,历代医家将自己的诊疗过程记录,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医案,其中也包括郁证的相关诊疗经验记载,中医医案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研究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为数据基础,以数据挖掘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郁证的辨治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现代临床郁证诊疗和中医医案研究提供借鉴。1.研究目的收集整理古代、现代郁证医案,构建结构化的古代郁证医案数据库、现代郁证医案数据库;分析挖掘郁证辨治规律,发现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变化,为现代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2.研究内容及方法(1)文献调研,确定疾病范围对10年内出版发表的相关教材、标准、专业书籍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现代郁证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等内容,确定疾病筛选范围。(2)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根据数据来源不同,结合古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文献特点,分别制定古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文献纳入、排除标准。(3)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利用文本识别软件对古代医案和现代医案文献进行文本化处理,筛选医案,利用医案拆分软件等对纳入的古代郁证医案、现代郁证医案,进行医案结构化;填充数据、清洗数据、术语规范化,医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处理主要参考《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古代汉语词典》《中医大辞典》等。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结构化的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4)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SPSS 22.0等软件对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分别进行数据挖掘,基于数理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分别对医案的病因、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信息进行分析,并解读结果。3.研究结果构建了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结构化郁证医案共2348案,共4079诊次。其中古代郁证医案364案,共461诊次;现代郁证医案1984案,共3618诊次。古代郁证发病患者多为20-49岁之间的中青年女性;发病原因多为情志因素,忧、思致病最多;常见症状以失眠最多。常用治法以化痰、疏肝、解郁健脾为主;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归脾汤(27次)、逍遥散(22次)、加味逍遥散(15次)等;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86次)、陈皮(115次)、甘草(113次)、人参(101次)、当归(98次)、白术(94次)、酸枣仁(80次)等;中药性味归经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术-茯苓、茯苓-甘草、茯苓-当归、白术-甘草等;常用核心方剂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其中明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人参(50次)、甘草(49次)、茯苓(49次)、当归(47次)、白术(45次)、黄芪(32次)、柴胡(28次)、栀子(26次)、酸枣仁(26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辛味、苦味,归脾经、肺经药物;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茯苓、白术-人参、当归-人参、甘草-人参等;核心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其中清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37次)、陈皮(89次)、茯神(68次)、白芍(67次)、甘草(64次)、郁金(63次)、牡丹皮(58次)、半夏(57次)、香附(55次)、酸枣仁(54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甘味、苦味、辛味,归肺经、脾经为主;常用中药组合有:陈皮-茯苓、茯苓-甘草、白术-茯苓、当归-茯苓等;核心处方以丹栀逍遥散合归脾汤为基础加减。现代郁证发病患者集中在20-59岁,多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的症状有:失眠、纳呆、心烦、抑郁、胸部胀闷、乏力、咽喉部异物感、神疲、心悸等;舌脉以舌红、苔黄、脉弦最为常见。常用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化痰、安神等;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逍遥散(278次)、半夏厚朴汤(162次)、甘麦大枣汤(147次)、归脾汤(104次)、温胆汤(92次)、柴胡疏肝散(91次)等;高频中药包括柴胡(1546次)、茯苓(1210次)、当归(1167次)、白芍(1109次)、郁金(1091次)、甘草(939次)、炙甘草(752次)、香附(624次)、大枣(614次)、川芎(605次)、制半夏(577次)、石菖蒲(576次)、陈皮(558次)、厚朴(553次)、炒酸枣仁(535次)等;药物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肝经、心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为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加减。现代郁证医案中肝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299次)、当归(240次)、白芍(226次)、郁金(220次)、香附(175次)、茯苓(154次)、炒酸枣仁(115次)、川芎(114次)、甘草(113次)等;核心处方以柴胡舒肝散为基础加减。气郁化火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350次)、郁金(266次)、白芍(262次)、当归(221次)、茯苓(184次)、石菖蒲(167次)、甘草(162次)、川芎(140次)、合欢皮(127次)等;核心处方以逍遥散合定志丹为基础加减。痰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茯苓(260次)、厚朴(210次)、甘草(175次)、柴胡(131次)、陈皮(129次)、郁金(128次)、半夏(122次)、桔梗(97次)等;核心处方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加减。心神失养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164次)、大枣(149次)、当归(143次)、甘草(114次)、白芍(108次)、郁金(107次)、炒酸枣仁(105次)、茯苓(103次)等;核心处方以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心脾两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77次)、柴胡(176次)、白芍(137次)、炙甘草(133次)、茯苓(131次)、黄芪(114次)、党参(101次)、郁金(95次)、白术(88次)等;核心处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心肾阴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06次)、柴胡(101次)、茯苓(78次)、白芍(68次)、郁金(65次)、炒酸枣仁(64次)、丹参(56次)、甘草(53次)、合欢皮(50次)、川芎(45次)、五味子(41次)、茯神(41次)、夜交藤(36次)、黄连(36次)、党参(31次)、黄芪(31次)、石菖蒲(29次)、山药(27次)、生地黄(27次)、熟地黄(25次)等;核心处方以天王补心丹合柴胡舒肝散加减。利用本研究所纳入的现代郁证医案训练的SVM分类模型,计算出郁证各证型诊断特征性症状;如肝气郁结证(嗳气,气短,胁胀等)、气郁化火证(大便干燥,口苦,易怒等)、痰气郁结证(咽喉部异物感,嗳气,胁胀等)、心神失养证(善忧好哭,胆怯,恐惧等)、心脾两虚证(嗳气,纳呆,入睡难等)的高权重症状,对于心肾阴虚证的高权重症状计算准确度较低。4.研究结论古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病因以情志因素为主,忧思致病最多;发病首先影响心神,肝脾受病明显;治疗重视肝脾,以健脾为主;明代郁证治疗以补脾、疏肝为主;清代郁证治疗以健脾、疏肝为主。现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发病涉及五脏,舌象脉象特征明显;治疗肝脾同治,重在疏肝,不忘安神。现代郁证的分型论治紧扣病机,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治疗原则,其中肝气郁结证辅以安神;气郁化火证辅以清热、养血、安神;痰气郁结证辅以健脾、化痰;心神失养证辅以养心、安神、健脾;心脾两虚证辅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心肾阴虚证辅以养血、滋阴、清热、安神。基于SVM的分析方法可以较好的发现郁证的症状-证型关系。古代和现代郁证患者均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现代郁证患者古代患者的年龄段增宽10岁。现代郁证医案的诊疗较古代更重视舌象。现代医家较古代医家在郁证辨证中,注重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按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将郁证分型论治,用药紧扣病机,更具有针对性。古今郁证治疗均注重调和肝脾、安神,但现代医家更重疏肝。
谢永贵[9](2018)在《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达原饮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达原饮为治疗温病邪伏膜原的经典处方,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有肯定的疗效,但是缺少深入的理论研究、临床总结,因此有必要对达原饮的临床应用及证治规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冀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提高疗效。方法:本课题用传统文献学方法,将达原饮相关论着、医案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方论总结。再利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和软件,将1986年至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达原饮文献进行筛选、整理,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频数统计方法和黄金分割法,从一般发病规律、核心脉症、用药规律等方面来分析、总结方证特点。最后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讨论,得出达原饮的证治规律。结果:(1)一般发病规律:达原饮使用最多的季节是夏季,无明显的地域差异,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各年龄段皆可发病,但以21-69岁为主。(2)核心脉症:达原饮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为发热、胸闷、纳差、疲乏、恶寒、恶心、头痛等7个症状;次要症状为口干、身重疼痛、腹胀、汗出、便秘、口苦、烦躁、头晕;舌红,苔厚腻或苔白厚如积粉;脉象以弦数、弦滑、滑数为常见。(3)原方用药规律:达原饮的主药是厚朴、草果、槟榔,其余药物的使用频率从大到小为黄芩、知母、甘草、白芍,临床使用时一般都用到原方的6味药物以上。(4)加味药物用药规律:达原饮的加味药物类型主要是解表药、化湿药、清热药、理气药、泄下药。主要加味药物是:柴胡、姜半夏、大黄、青蒿、陈皮、栀子、枳壳、苍术、茵陈、薏苡仁、葛根、连翘、藿香、茯苓、枳实等15味。(5)中医疾病谱:达原饮的主治病证是外感病证和脾胃肠病证,主治病种包括湿阻、痞满、外感发热、便秘等。(6)西医疾病谱:达原饮所治西医疾病以发热性、消化、呼吸疾病最为多见,西医主治疾病是不明原因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炎等。结论:达原饮原为治疗温疫邪伏膜原证而创制,也可以治疗病机为湿遏膜原、湿热阻滞胃肠证的疾病,包括湿阻、痞满、外感发热、便秘等。本文通过方论文献和临床数据两方面对达原饮方证进行研究,总结出达原饮的证治规律,扩宽了临床应用范围。达原饮在外感疾病及内伤杂病中均可应用,在把握病机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加味药物类型主要有解表药、化湿药、清热药、理气药、泄下药。
郑秀芬(TEH SIEW HOON)[10](2018)在《小柴胡汤方证与应用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药,为六经辨证中少阳病的代表方,也是治疗少阳病的基础方。小柴胡汤的临床范围极广,方证复杂多样,后世医家注家们对其论述很多,各有其独特见解而缺乏统一性。此外,《伤寒论》中记载小柴胡汤的加减变化也较多样,由其变化的类方记载也较多。而近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界对小柴胡汤的研究及新用探讨也有突破性的研究,对其应用多有扩展。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医文献中所报导的治疗验案,总结小柴胡汤的适应症与加减用药,通过系统整理,从中寻找出组方用药与随症加减变化规律,以发掘临证新思路,进一步扩大临床治疗范围,并促进加减规范指南的形成。方法:本研究设计,制定了统一性的纳入标准,包括发病日期、发病病程、用药疗程,小柴胡汤方药、加减药物及药物剂量等。搜集互联网上近11年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医家对小柴胡汤临床运用的验案符合纳入标准者,运用统计学计算机软件,分析各验案中所记录小柴胡汤方证的症状、用药、剂量等。使用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等分析方法,结合黄金分割定律,探讨小柴胡汤方证的病因病机、发病规律及总结其临床用药、加减规律以及常用量的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得出,咳嗽和感冒病例最多,而按内科分系,则肺系疾病的频次最高,脾胃、妇科、肝系排名在后,男科病历最少。汤证的主要症状为口苦和不欲饮食,主要舌质为舌红,而白苔和黄苔皆列为主要苔色。弦脉(包括含脉弦的复合脉)为主要脉象。505例病例中有100例少阳七大主症中只见其中一症者,目眩最少,不欲饮食最多。病程上,本次统计结果,小柴胡汤证的病程以2周以内和一年以上为两个高峰,而疗程主要为2周,用药15剂以内。方剂组成小柴胡汤的核心药物为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参,而生姜、大枣为主要药物。加味药物以清热药最多,补虚药次之,而解表、利水和理气药排名三、四和五。攻毒、涌吐和驱虫类的药物加味最少。而原方减味主要为原方去参枣姜的组合。在性别的统计上,小柴胡汤证多发生在女性。小柴胡汤证发病年龄以30-50岁为高峰,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季。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症状之间相互置信度者超过38.2者有口苦-咽干、口苦-胸胁苦满、口苦-苔黄、口苦-舌淡,不欲饮食-苔黄、不欲饮食-口苦、不欲饮食-咽干、不欲饮食-胸胁苦满、咽干-胸胁苦满、咽干-苔黄、咽干-舌淡、心烦-夜寐欠安、胸胁苦满-苔白胸胁苦满-舌淡,而其中口苦和咽干是关联度最大者。药味之间相互置信度者超过38.2者有及黄芩-半夏、黄芩-甘草、黄芩-参、黄芩-大枣、黄尊-生姜、半夏-甘草、半夏-参、半夏-大枣、半夏-生姜、甘草-参、甘草-大枣、甘草-生姜、参-大枣、参-生姜、大枣-生姜、茯茶-白术、当归-川芎、连翘-金银花及赤芍-丹皮。症与药之间相互置信度者超过38.2者有黄芩-口苦、半夏-不欲饮食、半夏-口苦、甘草-不欲饮食、甘草-口苦、参-不欲饮食、参-口苦、生姜-不欲饮食、生姜-口苦、生姜-胸胁苦满、大枣-不欲饮食、大枣-口苦、大枣-胸胁苦满及杏仁-咳嗽。各加味药与原方有许多不同的加减组合,其中茯苓、白芍、白术、陈皮、当归、川芎、枳壳、桂枝、厚朴、防风、泽泻、丹参、香附及石膏在应用时多与原方全方配伍,而桔梗、杏仁、大黄、赤芍、山栀、丹皮、金银花及苡仁则以原方去参枣姜为主。不同的药物组合主要关联症状不同,原方或原方加减,主要关联症状有口苦、不欲饮食、咽干及喜呕。原方去参枣姜主要关联症状有咽干及胸胁苦满。原方加茯苓主要关联症状为喜呕、胸胁苦满、心烦、咽干、夜寐欠安、不欲饮食及口苦。原方加白芍主要关联症状有心烦、胸胁苦满、口苦及不欲饮食。原方加白术主要关联症状有口苦、头晕、咽干、夜寐欠安、喜呕、不欲饮食及胸胁苦满。原方加当归主要关联症状见心烦、腹满痛及胸胁苦满。原方去参枣姜加桔梗主要关联症状有咽干、咳嗽、胸胁苦满及不欲饮食。原方去参枣姜加苡仁主要关联症状见疼痛及发热。原方加茯苓白术主要关联症状见喜呕、咽干、头晕、口苦、夜寐欠安,不欲饮食及胸胁苦满。原方加川芎当归主要关联症状见腹满痛、夜寐欠安、胸胁苦满、心烦及疼痛。结论:通过搜集各地区各医家应用小柴胡汤的报导,研究统计其组方用药,可以有效发现小柴胡汤方证的特点及其用药规律。本次统计结论:1.小柴胡汤证出现以女性为多,春季多见,30-50岁为高峰。2.小柴胡汤的疗程以2周以内和一年以上为两个高峰,但疗程则在2周,服用15剂以内者为多。3.其治疗病症主要是咳嗽,以肺系疾病为高发,且肺系疾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4.小柴胡汤证主要见症有口苦、不欲饮食、舌红、苔薄黄或白和脉弦(包括含脉弦的复合脉)。5.“但见一症”者,经统计可见少阳七大主症皆有应用的例子,以但见不欲饮食为最高频次,目眩为最小频次。6.加味药以清热类药最多而少配伍攻毒、涌吐和驱虫类药等驱邪类药。7.各主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支持度不大,提升值不高,提示各症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各主药之间存在关联,但提升值不高,提示各药之间加减配伍有一定灵活性。8.个别药物与主症关联支持度和置信度高,值得深入研究其关系。9.原方与加味药之间的不同加减组合,其所对应的关联症状不同,体现小柴胡汤加减的应用范围广泛,用药灵活。
二、加味黄芩膏临床应用114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味黄芩膏临床应用114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中药或联合西药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meta分析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二: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临床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RUTI的西医研究进展 |
2 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广州和香港两地胃癌中医药诊疗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和治疗 |
1.1.1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和研究发展 |
1.1.2 祖国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和研究治疗 |
1.1.3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的胃癌用药研究临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广州组、香港组和广州-香港组病例统计 |
2.1.1 研究设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分析软件及统计 |
2.1.5 处方录入与核对 |
2.1.6 病例研究分组 |
2.1.7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1.1 胃癌病例统计 |
3.1.2 胃癌部位分类、病理分类统计 |
3.1.3 胃癌各类转移病例数目 |
3.1.4 胃癌各类手术、化疗、放疗及其他药物治疗统计 |
3.1.5 胃癌症状及相关治疗病例数目 |
3.1.6 贫血及相关治疗病例数目 |
3.2 处方频次统计结果 |
3.2.1 胃癌、胃癌Ⅰ期至Ⅳ期处方频次、中药药味统计结果 |
3.2.2 胃癌和胃癌Ⅰ-Ⅳ期用药归经、四气频次及所占比重统计 |
3.2.3 胃癌Ⅰ-Ⅳ期药频 |
3.3 胃癌处方数据挖掘结果 |
3.3.1 胃癌Ⅰ-Ⅳ期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4 胃癌围手术期、围放化疗及使用靶向药期间的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4.1 全胃切除手术后、部分胃切除手术后的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4.2 化疗中及再化疗中、化疗后及再化疗后、化疗中断的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4.3 胃癌靶向药治疗中或治疗后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4.4 胃癌放疗后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5 胃癌淋巴转移、肝转移、腹腔及腹膜转移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5.1 胃癌淋巴转移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5.2 胃癌肝转移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5.3 胃癌腹腔转移、腹膜转移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 胃癌症状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1 胃癌恶心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2 胃癌呕吐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3 胃癌吞咽困难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4 胃癌腹水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5 胃癌下肢水肿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6 胃癌黄疸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7 胃癌吐血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8 胃癌便血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3.6.9 胃癌贫血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广州香港中药四气、胃癌Ⅰ-Ⅳ期、症状组及治疗组数据研究 |
4.1.1 广州香港使用中药四气及五味所占比重统计结果数据研究 |
4.1.2 胃癌症状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吐血、便血用药规律数据挖掘讨论 |
4.1.3 胃癌贫血新方用药规律数据分析治法 |
4.1.4 小结 |
4.1.5 广州香港两地胃癌Ⅰ-Ⅳ期用药规律数据挖掘讨论 |
4.1.6 胃癌香港组、胃癌Ⅰ-Ⅳ期香港组、胃癌全胃切除手术后的药频及用药模式数据可见处方数据发掘代表性药物 |
4.1.7 宏观小结胃癌Ⅰ期-Ⅳ期治法用药之变化:早期攻邪偏重,中晚期侧重扶正 |
4.1.8 胃癌胃切除手术后数据研究 |
4.1.9 胃癌胃切除手术后数据研究分析治法 |
4.1.10 胃癌淋巴转移、化疗中及再化疗中、化疗中断、化疗后、靶向药放疗后数据研究分析 |
4.1.11 胃癌危重症候腹水、下肢水肿、黄疸数据研究分析 |
4.1.12 胃癌肝转移、腹腔转移、腹膜转移治疗用药规律数据研究 |
4.2 广州香港中药四气、胃癌Ⅰ-Ⅳ期、症状组及治疗组研究讨论 |
4.2.1 胃癌病例统计结果临床研究讨论 |
4.2.2 讨论胃癌及胃癌症状用药数据挖掘结果研究 |
4.2.3 胃癌症状吐血、便血、贫血(现代医学诊断)用药规律数据挖掘讨论 |
4.2.4 广州香港两地胃癌Ⅰ-Ⅳ期治法讨论 |
4.2.5 胃癌Ⅰ期、全胃切除手术后及部分胃部切除手术后用药数据分析 |
4.2.6 胃癌Ⅱ-Ⅲ期、淋巴转移、围化疗、放疗及靶向药治疗数据分析讨论 |
4.2.7 胃癌危重症状腹水、下肢水肿、黄疸数据挖掘分析讨论 |
4.2.8 胃癌Ⅲ-Ⅳ期、腹腔转移、肝转移、腹膜转移数据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四君子汤合加味连苏饮联合四联方案治疗Hp胃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关于HP感染的研究进展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 |
1.3 HP的致病性 |
1.4 治疗进展 |
2. 祖国医学对于HP胃炎的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中医药治疗HP胃炎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及处理 |
1.6 剔除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药物 |
2.3 疗程 |
2.4 观察内容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中医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
2.7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Hp根除率比较(表6,图1) |
3.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表7,图2) |
3.3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表8,图3) |
3.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表9,图4) |
3.5 两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表10,图5,图6) |
3.6 两组患者中医次要症状积分比较(表11,图7,图8) |
3.7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单项比较 |
3.8 两组患者中医生存质量评分比较(表20,图25,图26) |
3.9 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 |
4. 研究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四君子汤合加味连苏饮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理论依据 |
2. 组方分析 |
2.1 处方组成及方药配伍 |
2.2 单味药的药理研究分析 |
3. 本研究的意义 |
4.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英文对照表 |
(5)利胆排石汤调节保胆取石术后炎症因子平衡及促进胆囊粘膜修复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胆石症的综述 |
1.1 胆及胆石症的中医定义 |
1.2 胆石症的病因病机 |
1.3 祖国医学对胆石症治则治法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胆结石的认识 |
2.1 胆结石的发病率 |
2.2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 |
2.3 胆结石的诊断 |
2.4 胆结石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保胆取石手术的病例选择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所需设备 |
3 临床实验 |
3.1 手术方式 |
3.2 服药方式 |
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1 胆囊相对收缩率 |
4.2 IL-4、IL-6、TNF-α及EGF的检测 |
4.3 随访 |
4.4 数据处理 |
5 实验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利胆排石汤方药分析 |
2 IL-4、IL-6、TNF-α与胆结石 |
3 胆囊粘膜与胆结石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火郁发之”研究“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疗效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火郁发之”理论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的理论渊源 |
1.火郁发之理论的内涵释义 |
2.“火郁发之”理论源流 |
3.“火郁发之”代表方剂与临床应用 |
4.高天舒教授运用“火郁发之”理论用“升阳清热”法治疗急性期 SAT 的临床思路 |
论文二 “升阳清热”法干预热毒炽盛证急性期 SAT临床疗效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升阳清热”法治疗SAT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四“升阳清热”法干预腺病毒致甲状腺滤泡上皮Nthy-roi3-1 细胞感染的焦亡过程的体外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用药日记 |
附录二 病例报告表 |
综述一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亚急性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及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耳窍疾患与系统性疾病关联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耳的认识 |
1.1 耳的结构 |
1.2 耳的生理功能 |
2 耳与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
2.1 耳与肾的关系 |
2.2 耳与心的关系 |
2.3 耳与肝胆的关系 |
2.4 耳与脾胃的关系 |
2.5 耳与肺的关系 |
3 耳与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 |
3.1 耳与肾、膀胱经脉的关系 |
3.2 耳与心、小肠经脉的关系 |
3.3 耳与肝、胆经脉的关系 |
3.4 耳与脾、胃经脉的关系 |
3.5 耳与肺、大肠经脉的关系 |
3.6 耳与心包、三焦经脉的关系 |
第二部分 从五脏论治耳鸣的数据挖掘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数据规范化 |
1.5 建立数据库 |
1.6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从肾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2.2 从肝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2.3 从脾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2.4 从心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2.5 从肺论治耳鸣方药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3 讨论 |
3.1 常用药物的讨论 |
3.2 药物归经、药性及药味的讨论 |
3.3 处方中药物的关联分析结果的讨论 |
3.4 处方中药物的聚类关系结果的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1.1 古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2 现代医案数据来源 |
3.1.3 文献调研 |
3.1.4 数据检索 |
3.2 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
3.2.1 现代医案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2.2 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
3.3.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
3.4. 数据规范 |
3.4.1 古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4.2 现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
3.5 数据挖掘方法及工具 |
3.5.1 数据挖掘方法 |
3.5.2. 数据挖掘工具 |
4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
4.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构建结果 |
4.1.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情况 |
4.1.2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功能 |
4.2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2.1 古代(明、清)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2.1.1 医案数据概况 |
4.2.1.2 患者一般情况 |
4.2.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2.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2 明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2.1 医案数据概况 |
4.2.2.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2.3 清代医案分析结果 |
4.2.3.1 医案数据情况 |
4.2.3.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 现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1 现代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
4.3.1.1 医案数据情况 |
4.3.1.2 患者一般情况 |
4.3.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
4.3.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
4.3.2 现代医案分型治疗分析结果 |
4.3.2.1 肝气郁结证 |
4.3.2.2 气郁化火证 |
4.3.2.3 痰气郁结证 |
4.3.2.4 心神失养证 |
4.3.2.5 心脾两虚证 |
4.3.2.6 心肾阴虚证 |
4.3.3 症状-证型关系分析结果 |
4.3.3.1 各证型医案数据情况 |
4.3.3.2 症状-证型权重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郁证医案数据库构建探讨 |
5.2 古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3 现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
5.4 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对比探讨 |
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达原饮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方论概述 |
1 达原饮的制方渊源 |
2 达原饮的组成与方解 |
3 达原饮的证治与加减 |
4 达原饮类方 |
5 达原饮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方剂选择标准 |
3 病证(疾病)统计 |
4 脉症归类 |
5 达原饮汤原方药物名称规范 |
6 数据处理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患者基本情况统计 |
2 达原饮的核心脉症 |
3 药物使用规律 |
4 中医疾病谱 |
5 西医疾病谱 |
6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验案举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小柴胡汤方证与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1. 小柴胡汤方证研究的必要性 |
2. 小柴胡汤方证的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 |
1.1 呼吸系统临床观察报导 |
1.2 消化系统临床观察报导 |
1.3 泌尿系统临床观察报导 |
1.4 心脑循环系统临床观察报导 |
1.5 妇科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
1.6 儿科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
1.7 皮肤外科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
1.8 五官科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
1.9 免疫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
1.10 精神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
1.11 肿瘤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
1.12 内分泌系统疾病 |
2. 小柴胡汤证的方证研究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1. 统计研究 |
1.1 频次频率统计 |
1.2 黄金分割法 |
1.3 统计关联分析 |
2. 资料采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病例 |
2.3 资料来源 |
2.4 资料统计 |
资料检索与分析流程图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诊断 |
2. 症状与体征分析 |
2.1 症状与体征的分类统计 |
2.2 症状与体征的统计分析 |
3. 病程疗程分析 |
3.1 病程 |
3.2 疗程 |
4. 药物统计 |
4.1 药物加减统计分析 |
4.2 药量统计分析 |
5. 性别 |
6. 年龄 |
7. 发病季节 |
8. 关联分析 |
8.1 症与症之间的关联分析 |
8.2 药味之间的关联分析 |
8.3 药物与症状之间的关联统计 |
8.4 加味药物与原方七味药的关系统计 |
第五部分 讨论 |
5.1 少阳生理的探讨 |
5.2 少阳病理的探讨 |
5.3 小柴胡汤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探讨 |
5.3.1 小柴胡汤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
5.3.2 小柴胡汤在脾系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
5.3.3 小柴胡汤在杂病中的应用探讨 |
5.3.4 小柴胡汤在肝系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
5.3.5 小柴胡汤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
5.3.6 小柴胡汤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
5.3.7 小柴胡汤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
5.4 小柴胡汤证的症状探讨 |
5.4.1 小柴胡汤证的症状统计分析 |
5.4.2 小柴胡汤“但见一症”的统计分析 |
5.5 小柴胡汤证的病程与疗程探讨 |
5.6 小柴胡汤用药规律与药症关系的探讨 |
5.6.1 小柴胡汤原方药物加减的统计分析 |
5.6.2 小柴胡汤原方药物加减与症状的关联统计分析 |
5.7 本次统计分析与过去类似研究的对比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加味黄芩膏临床应用114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芩通淋片治疗肝郁气滞、下焦湿热型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D]. 王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广州和香港两地胃癌中医药诊疗用药规律[D]. 陈姵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四君子汤合加味连苏饮联合四联方案治疗Hp胃炎疗效观察[D]. 魏嘉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利胆排石汤调节保胆取石术后炎症因子平衡及促进胆囊粘膜修复的临床对照研究[D]. 杨晓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基于“火郁发之”研究“升阳清热”法治疗热毒炽盛型急性期SAT的疗效与机制[D]. 李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耳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及数据挖掘研究[D]. 郑佩.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D]. 王伟斌.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9]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达原饮证治规律研究[D]. 谢永贵.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小柴胡汤方证与应用规律研究[D]. 郑秀芬(TEH SIEW HOO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