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空皮肤医疗设备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马纪龙[1](2019)在《基于水转印方法的柔性PDMS皮肤电极制备及其心电监护》文中研究说明心电图是早期预防与诊断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监测方式。采集心电图所用的心电电极的性能是重中之重。根据传统医用Ag/AgCl电极的刺激皮肤,不适合长期佩戴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水转印方法的柔性PDMS皮肤电极,具有不刺激皮肤,成本低廉适合长期佩戴的特性。根据传统医用心电仪器的笨重性,高能耗性、昂贵性、高灵敏度等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BMD101芯片的心电采集电路,具有轻便,能耗低,灵敏度高的特点。本文重点研究了柔性PDMS衬底上金属膜褶皱和裂纹的改善方案以及便携式心电监护系统防水防摔的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旋涂以及卷筒卷取工艺制备了一种基于水转印方法的柔性PDMS皮肤电极和便携式防水防摔心电监护系统,并将其应用到智能心电监护当中。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1)对于心电电极制备中,金属膜上沉积PDMS之时存在皱褶与裂纹,降低了金属膜的导电性问题,在确定金属膜厚度的基础上,使用水转印纸和卷筒卷取工艺,通过显微镜观测以及万用表测量电阻,优化褶皱与裂纹,最终获得褶皱与裂纹数量与面积微小,且电阻仅有20 Ω左右的导电性极好的金属膜。(2)对于心电湿电极对皮肤产生刺激与导电胶蒸发,导致长时间使用心电信号质量急剧衰减的问题,在提高金属膜质量的同时,选用PDMS柔性衬底,通过优化PDMS层厚度等参数,获得测量结果精确的柔性基底微米尺度图形和可靠皮肤贴合的基于水转印工艺的皮肤电极,具有不需要导电胶,不刺激皮肤,且长时间使用心电信号无急剧衰减的特点。(3)针对传统医用心电监测系统笨重,昂贵怕水怕摔的缺点和PDMS极低的价格以及其优异的防水防摔特性,本文在基于水转印方法的柔性PDMS皮肤电极基础上使PDMS封装的方式,制备了一种轻便,成本低且防水防摔的心电监护系统。
凌福玉[2](2020)在《植入式谐振无线供能系统电磁-温度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使用有源植入式医疗设备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而有源植入式医疗设备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严重限制了其使用寿命,给患者带来了二次手术的伤痛。而有源植入式医疗设备在进行无线电能传输时,由于接收端外壳的存在,会产生涡流损耗,导致设备温度升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二次威胁。因此,研究有源植入式医疗设备在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电磁-温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植入式医疗设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二维瞬态等效模型,采用电磁-热-流固多场全耦合的分析方法,其中电磁热作为热源,考虑了热传导、对流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获取了温度、效率等随频率变化的一维、二维及三维图像及分布规律;在考虑温升的同时,进行了传输效率的检验,得出在不同谐振频率范围内温升与传输效率关系;同时,考虑到人体的安全性和传输效率的经济性,对现有的温度特性和传输效率进行优化设计。为了验证仿真的正确性,本文设计了温度特性实验。采用SHT30数字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检测,同时通过高精度FLIR T420热成像仪观察接收端外壳表面温度分布。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所提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植入式医疗设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提供计算依据,提高植入式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对植入式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论文有图43幅,表10个,参考文献77篇。
闫井夫[3](2008)在《肿瘤高效冷热治疗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改进传统低温手术的疗效,突破冷热治疗的瓶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集冷冻与高温治疗于一体的先进冷热刀设备的研制成功,以及纳米技术、红外热影像方法等的引入,传统低温手术的治疗模式有可能被打破。本文针对高效冷热治疗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进展:1.对冷热刀医疗设备进行了深入的性能实验研究,探究其工作特点和优势所在,可望为有关临床应用提供参考。2.首次提出了通过一次穿刺、灵活回拔实现多次冷热循环的高效肿瘤治疗方式。与以往多探针治疗模式相比,可以明显减轻多探针穿刺所带来的机械创伤,实现对复杂形体肿瘤的适形治疗。3.首次提出纳米冷冻手术的概念,建立了针对该治疗方式的微观理论模型,并通过实验论证了这种治疗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提出了采用隔热薄层的高安全性冷热治疗探针,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望为今后实施安全高效的肿瘤微创冷热治疗创造条件。5.首次将红外热像仪引入到临床低温手术疗效的辅助影像评估,并详细论述其潜在优势和可行性。6.首次将熵产分析用于定量评价低温手术活体损伤及手术效果,建立了相应的评估准则,为从宏观到微观角度研究低温或热损伤机制指出了新途径。
魏炳林,郭卫,马宗廉,李冬果,徐瑾[4](2000)在《真空皮肤医疗设备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于真空环境下的外伤皮肤 ,一方面减少了空气中病菌的感染机会 ,同时又加速了皮质细胞的生长。本文研制的设备使在控制区内的皮肤能处于由医生按真空度和时序而设定的精确范围之内。
尚江丽[5](2020)在《应用于医疗遥测系统的植入式天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入式无线医疗设备是生物医学领域发展史上一种新的诊疗模式,它伴随着微电子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生物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由于摆脱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降低了医疗成本和医疗时间,植入式无线医疗设备在个体医疗保健方面的市场需求非常强劲,而植入式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载体,是无线医疗设备中非常关键的器件之一。因此,研发具有高性能的植入式天线对未来无线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本论文在当前对植入式天线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小型化、宽频带、多频段、安全性与生物兼容性等需求,以进一步减小天线尺寸、提高天线稳定性、以及实现天线的高速数据传输为目的对植入式天线进行研究与设计。主要内容及贡献如下:(1)双频段植入式天线的小型化宽频带研究提出了一款具有宽频带特性的双频段植入式PIFA天线。通过在PIFA接地面的馈电点和短路引脚之间加载开口槽,激励出了新的谐振频点,然后利用相邻谐振频点合并形成宽频带技术,实现了PIFA在医疗植入通信服务(Medical Implant Communication Services,MICS)频段的宽频带特性;同时该方法延长了接地面上的电流路径,降低了工作频率,使天线实现了小型化。解决了植入式天线由于带宽较窄而对工作环境极其敏感的问题。结果显示,基于PIFA结构的双频段植入式天线的最终尺寸仅为49.5 mm3,在皮肤凝胶模型和猪肉组织中测试工业、科学和医疗(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ISM)频段的带宽分别为6.9%和13.9%,测试MICS频段的带宽分别为38%和50.7%,该天线实现了良好的工作性能。(2)胶囊天线的宽频带研究提出了一款带宽增强的胶囊IFA天线。通过在IFA接地面上加载开口槽延长接地面上的电流路径,使之与天线的工作波长相比拟,有效改善了IFA的阻抗匹配;当开口槽位于馈电点和短路引脚之间时,引入了新的谐振频点,然后利用相邻谐振频点合并形成宽频带技术,实现了IFA的宽频带特性。解决了胶囊天线由于需要在介电特性差异较大的消化道内工作极易发生频移的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基于蜿蜒“F”结构的胶囊IFA在中心频率为433 MHz的ISM频段的仿真带宽达到100%,在新鲜猪肉组织中的测量带宽也达到70.2%。与之前的文献相比,该天线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且增益相对于大多数已经发表的胶囊天线也比较满意。此外,针对植入式天线生物兼容性材料的选择,提出了对天线性能影响较小的参考方法。(3)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胶囊天线研究提出了一款基于简单对称双环结构的UWB胶囊天线。通过在馈电回路中心添加馈电贴片并改变馈电方向,有效展宽了天线的阻抗带宽;然后在短路环的中心引入LC负载(即短路贴片)并用高阻抗线与短路环连接,激励出了一个新的谐振频点,进一步展宽了低频段带宽,实现了胶囊环天线的UWB性能。为胶囊天线的高分辨率图像数据及其高速率传输需求提供了保障。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对称双环结构的胶囊天线在中心频率为2.45 GHz的ISM频段的测量带宽到124%,增益峰值也达到-12.6 d Bi。与之前的文献相比,该天线的带宽和增益等明显优于其他内壁胶囊天线,非常适合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无线内窥镜系统。
隋丹丹[6](2021)在《面向接触力检测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物联网与智能终端发展迅猛,为了更好地采集外界信息,柔性压力传感器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其具有轻薄便携、可获取不规则表面压力信息,被广泛的应用在机器人、智能穿戴、人机交互及智能蒙皮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技术上变革与突破。近些年,柔性压力传感器成为了大家的关注热点。虽然相关研究持续开展,但实现大面积、低成本、工艺简单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制备具有高灵敏、高柔韧、重复性好、成本低、结构简单以及可实现分布式测量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纤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传感监测技术,具有传输距离长、抗干扰和耐腐蚀程度比较强等优点。与电容式、电阻式等柔性压力传感器相比,使用光纤作为传感元,更容易实现大面积分布测量,且光纤的质量轻、柔韧性好,可以为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根据背向瑞利散射的光纤传感原理,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接触力检测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提出以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元,聚合物PDMS作为封装增敏材料,并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增敏结构,同时对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分析出了压力与光纤应变的关系。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的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选取最优的增敏结构。利用搭建的测试平台对不同结构、尺寸以及配比的PDMS封装的传感器进行相应的静态性能试验,得出在0~160k Pa压力范围内,光纤压力灵敏度最好是海绵结构,可达到4.06336με/k Pa,并且该结构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与重复性、较小的迟滞性,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探索传感器的应用,将制备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贴附于鼠标与鞋底,检测点击鼠标的力以及监测足底压力分布;自制水下模拟环境,检测水下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的监测接触力的大小与分布情况。本文制备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在智能穿戴、医疗检测以及水下弧形物体表面压力的监测等方面具有潜力。
解锋[7](2021)在《基于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制备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目前,数百万人依靠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医疗设备来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起搏器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在连接到穿过静脉系统以接触心肌组织的导线的血管外脉冲发生器的基本系统制备中缺乏创新性的发展。此外,基本的供电方法仍然高度依赖电池。许多与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气胸、导线故障和无效起搏,都与这种基本结构有关。除此之外,定期的电池更换手术是不可避免的,以确保充足的电力供应,这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健康风险。因此,开发无导线或无电池特性已成为未来心脏起搏器的主要焦点。科研人员已经做出巨大努力来开发无电池医疗设备。最有希望的方法是直接将生物力学能量(如肌肉拉伸、心跳、血流和呼吸产生的气流)转化为电能。生物力学能量转换机制包括摩擦电、电磁感应、压电方法和静电等。压电方法因功率密度高、输出稳定性高和设备灵活性而更有希望用于可植入的无电池医疗设备。体内生物力学能量转换首先通过氧化锌纳米线膜的柔性压电换能器实现。柔性聚偏二氟乙烯用来开发可植入的压电换能器。另外基于压电陶瓷(锆钛酸铅)的换能器可以在大动物模型中实现0.1μA的体内电流输出。这提供了三个有希望从生物力学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证据,证明压电陶瓷的方法可以从内脏器官运动中产生大量电能。然而,商用心脏起搏器仍然不能使用植入式压电换能器来驱动。充足的电能是基于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驱动心脏起搏器的关键障碍,而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效率与制造、材料、结构设计、转换模式和植入位置等有关。无导线起搏器的开发涉及两种不同的方法:单部件和多部件系统。对于单部件系统,整个起搏器(电池、电子设备、刺激电极和传感器)被集成到一个植入心脏的小胶囊中。对于多部件系统,换能器放置在心腔内,胸外部分向换能器发射能量(超声波或无线电波)。心内膜能量转换不容易获得足够的能量。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将集成组件放置在心腔里来实现的,这极大地限制了设备的尺寸和重量,并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和风险,例如血栓、感染等危险以及对环境干扰的敏感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无电池和无导线心脏起搏策略。在猪心脏的收缩及舒张过程中,采用一种基于囊式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利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机械能,转换后的电能用来直接为商用起搏器供电,验证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电能供应是否充足。为避免导线穿过静脉系统,起搏器的探针通过穿刺心外膜以获得有效的起搏。因为基于心脏能量采集装置供电的无电池起搏器和心外膜直接接触,因此导线可被移除。本项目的研究可能为无电池及无导线起搏器和其他生物医学设备的开发、设计提供新的见解。目的1、设计和制备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并表征其输出电流的能力。将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浸提液与心肌细胞等共培养,检测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对细胞的毒性,明确其可行性。将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植入大鼠体内,考察其在体内的安全性。为下一步制备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奠定实验基础。2、设计和制备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能满足商业心脏起搏器供电要求并驱动心脏起搏。在体检测该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植入猪体内后,输出电流的能力。3、评估心脏能量采集装置体内外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方法1、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组装和封装:应用核/壳封装技术来封装器件。将PDMS涂层应用在压电换能器,利用聚对二甲苯-C膜作第二保护层,制备压电换能器,进而制作心脏能量采集装置。2、制备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大鼠在体验证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长期植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制备得到的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浸提液在体外与心肌细胞共培养,MTT实验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分析浸提液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增殖的速度。将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植入大鼠体内,在植入即刻、植入后1周,2周,4周,12周等,用CT平扫检查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在大鼠体内的位置,用心脏超声检查大鼠的心功能,并于12周末处置大鼠,提取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3、制备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把心脏搏动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给无电池心脏起搏器供能。4、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植入体内后,检测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电能转化能力。研究结果1、成功地利用核/壳封装技术封装器件制备了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2、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在体内外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细胞实验表明,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对心肌组织没有不良影响,对心肌细胞的正常增殖未产生明显影响。植入体内12周后,CT显示该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器件植入大鼠胸腔后对心功能有一定影响,对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无显着影响。对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进行了电学性能测试,我们制备的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在体外的电学性能为:测试平均电压约3.5 m V,平均电流约60 n A。在植入大鼠体内后,即刻测试平均电压约3.2 m V,即刻测试平均电流约54 n A。在体内1周后,测试平均电压约3.0 m V,平均电流约48 n A。在体内12周后,测试平均电压约2.1 m V,平均电流约31 n A。3、成功制备了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构建了基于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的自供能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压电能量采集器单元、起搏探针、脉冲发生器电路单元和外部封装单元组成。压电能量采集器为脉冲发生器电路提供电源,该脉冲发生器电路通过从心脏外部刺入的起搏探针对心肌组织产生有效的电刺激。4、评估了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体内换能能力我们评估了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在成年猪体内植入后可实现约30μA最大短路电流输出,高于同类型研究大约15倍之多。通过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驱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由心外膜刺激心肌组织,达到起搏的效果。研究结论本研究围绕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和植入动物的体内应用展开,提出利用压电换能器转换心跳动能为电能,探究能量釆集装置的输出特性,以及其在实现心脏起搏器自供能方面的表现,探究自供能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实现方法。具体结论如下:1、成功地采用核/壳封装技术封装器件制备了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且其表现出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2、在大鼠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工艺基础上,成功制备了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其对细胞和组织无明显生物毒性。3、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在成年猪体内植入可实现30μA最大电流输出。将输出电能接入摘除电池的商用心脏起搏器,通过获得的所需电脉冲信号验证了植入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釆集的心跳动能转化成电能后,是足以维持这种商用起搏器正常工作的,说明心脏能量采集技术在实现自供能心脏起搏器方面的可行性。4、通过植入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驱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自心外膜直接刺激心肌组织,以达到起搏效果,证明原位心外膜起搏策略的可行性,避免将器件或导线放置于心腔内,有望实现无导线起搏。
谭子婷[8](2021)在《界面改性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因其独特的柔性、延展性和低成本制造工艺,柔性电子器件在信息、医疗、能源和国防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柔性电子领域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已涌现出大批可商用产品。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电子显示器、印刷射频标签(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随着其快速发展,柔性电子器件涉及到的领域也进一步扩展,也必将涌现出更多的实用化产品,进而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对柔性电子器件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热点之一。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通常需要将功能材料制备在柔性的衬底表面,其制备工艺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界面工程。界面作为不同材料与相间的分界,其界面缺陷、界面应力以及界面的稳定性等决定着柔性电子器件的电学性能及工作稳定性。因此,探究界面对柔性电子器件性能影响的机理,进而开发合理的界面工程,对柔性电子器件的构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聚焦于柔性电子器件的界面。首先,通过有效简易的工艺调节界面理化性质或构筑合理的界面结构。然后,探究和优化界面改性工艺,开发有效的调控界面理化性质的策略,最终揭示界面理化性质对柔性电子器件性能的影响机理及构筑高性能的柔性电子器件。围绕上述关键点,本论文主要基于等离子体或化学修饰等处理手段,改性界面理化性质,调节材料界面的黏附性、形貌、表面能等,进而构筑柔性可穿戴器件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OFET)。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受犰狳背部带状鳞片和弹性皮肤交替排列结构启发,结合等离子体工艺特点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的理化性质,制备具有硬质硅氧层(SiOx)与弹性层交替的微折叠裂纹结构的PDMS衬底,基于此衬底制备高性能可拉伸电极。该可拉伸电极成功应用于肌肉电信号的探测以及应变传感器的制备。(2)借助PDMS膜的强透气性,在真空下,气态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双官能团分子能快速到达PDMS与PEDOT:PSS膜的界面处,并分别发生共价键合,成功高效地将大面积、图案化PEDOT:PSS膜转移至PDMS膜表面形成复合双层膜。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双层膜,分别被应用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和热控柔性致动器的制备。(3)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介电层表面进行改性,通过调控等离子体工艺,实现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介电层的表面能、表面基团、电荷分布的调控,从而改变有机半导体沉积的形貌,揭示界面理化性质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有效调制器件的开态电流、阈值电压和回滞等电学性能,进而实现兼备高迁移率和稳定性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构筑。
邓江宇[9](2020)在《基于微纳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制作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可穿戴设备、仿生电子皮肤等领域逐渐被研究者开拓,使其高灵敏度传感器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而柔性传感器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传感器件认知。柔性压力传感器能够作用于弯曲表面甚至不规则表面,受到了国内外研究柔性传感领域的学者高度关注。目前,高灵敏度传感器仍然存在着因传感结构形变而导致电极断裂;高频使用后其金属层与柔性衬底粘附性差;其制作成本较高而限制了批量化制造等问题。因此本课题针对于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具有提高灵敏度的微结构柔性介电层制作;有机硅化合物表面改性的电极板制作以及最后的柔性传感结构的性能测试。(1)设计了一种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柔性材料的压力传感结构,它由上下平行柔性电极板和中间柔性介电层组成。通过化学腐蚀工艺对中间介电层进行微结构化,制备双面微结构化的介电层,提高灵敏度,减小响应时间和低质量检出。(2)探索了表面联合改性工艺对有机硅化合物衬底和金属薄膜粘附特性的影响,提高有机硅化合物衬底与金属材料的粘附性。使制备的柔性电极的可拉伸导电性能达到150%;并对柔性电极板进行了400次重复拉伸—回复—拉伸的实验操作,其柔性电极板的电阻值改变量仅有0.8Ω,证明所制备的柔性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3)对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有机硅化合物微结构柔性介电层,进行制作封装并对灵敏度以及可靠度等性能进行测试。该柔性压力传感器能够贴合于皮肤、鼠标等弯曲表面上进行工作。对其结构的测试分析中得到:在0~10 k Pa压力范围内表现出两个线性区域,灵敏度最高为0.6 k Pa-1,在400次弯曲操作后,传感器的性能几乎保持不变,响应曲线中没有出现性能明显下降或者严重偏移的情况。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有机硅化合物材料制作的微结构传感器能够兼顾高灵敏度和低检出这两大优势,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性能稳定性。基于此优良性能,探索了该传感结构在可穿戴设备、仿生电子皮肤等领域运用的可行性。为高灵敏度柔性传感器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刘雨晴[10](2020)在《多重响应柔性电子皮肤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触觉感知、高柔韧性、可拉伸性、自愈合能力等。皮肤触觉是人类对外界环境中力和温度的变化、物体的形状和纹理、以及其他物理、化学信号感知的重要途径。受人类皮肤的启发,一类可媲美、甚至超越皮肤触觉感知能力的柔性电子皮肤(E-skin)器件应运而生,在智能机器人、可穿戴医疗设备和人机交互领域展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近年来电子皮肤相关工作的总结和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外研究者们已经在该领域做出了很多开创性工作,基于不同的材料、器件结构和传感机制的电子皮肤被成功研制,并展现出了柔性、可拉伸性、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等独特优势。然而,面向实际应用,现有的电子皮肤在器件制备和功能拓展两个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一)材料方面,电子皮肤走向应用其制备材料更应兼顾制备成本、环保性、穿戴舒适性、生物兼容性等实际条件,这也是电子皮肤实用化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二)器件制备方面,多级微纳米复合结构的引入对器件性能提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制备微纳米多级结构通常涉及到复杂的制备工艺、严苛的实验条件和高昂的成本等问题。与成熟的硅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不同,各类柔性电子皮肤制备工艺不尽相同,欠缺专用的制备工艺仍然是限制其走向实用所面临的瓶颈。(三)器件性能方面,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还都集中于对器件单一性能的优化,例如提高灵敏度和线性度等,对多重信号进行区分响应的多功能电子皮肤的相关报道并不多,而仅靠单一信号传感的电子皮肤由于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十分受限。基于上述电子皮肤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本论文中我们主要在柔性材料选择、敏感材料物性调控、仿生多级微纳米复合结构制备以及电子皮肤的多重信号响应几个方面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制备了一系列柔性电子皮肤器件,实现了多重信号的高灵敏检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纸基多功能柔性电子皮肤从基底材料透气性和柔性等实际问题出发,我们分别选择了柔性拷贝纸和超薄的多孔擦镜纸为基底制备了两种电容式电子皮肤。前者以涂敷石墨作为电极,氧化石墨烯/纤维复合冻干泡沫作为弹性介电层,展现出了优异的压力传感性能,通过特殊的盘-环对电极结构设计,实现了对非接触式接近度的灵敏检测;后者以透气性良好的超薄多孔擦镜纸作为基底和介电层,通过掩膜蒸镀金电极阵列,制备了全纸基电子皮肤。除了可对压力和接近度进行高效检测外,擦镜纸的多孔性促进了物质的传递与交换,该电子皮肤还能实现对皮肤湿度的检测。同时纸基纤维表面的微纳米结构与蒸镀的金电极薄膜构成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可对人体汗液中的部分代谢物进行定性检测,实现真正的多重信号探测。2.基于仿生微纳结构的多功能电子皮肤自然界中的生物材料有着近乎完美的表面多级微纳结构,以自然材料表面结构作为模板是制备微纳结构化电子皮肤的一条捷径。我们分别以天然芦苇叶和节肢动物复眼表面多级微纳结构为模板,通过软光刻的方法制备具有仿生表面微纳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底,蒸镀金电极后制备了电容式电子皮肤传感器。仿生微纳结构的引入提升了传感器性能,同时也拓展了其应用范围,该类仿生电子皮肤不仅允许多重信号检测(包括压力、接近度、变形和三维受力信息),同时还可以作为SERS基底检测汗液中的代谢物,在人体健康检测等前沿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3.全石墨烯柔性MEMS器件从氧化石墨烯的可控光还原入手,初步探究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在柔性MEMS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首先,利用可控光还原技术加工氧化石墨烯薄膜,在其法向方向实现梯度还原,形成含氧官能团梯度,进而制备了对湿度敏感的石墨烯柔性MEMS执行器;随后,我们利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图案化还原,实现了平面和非平面基底石墨烯电路的程序化三维布线,用原位直写电路的加工方式解决了MEMS器件集成和装配问题;最后,我们利用上述氧化石墨烯图案化激光加工与选择性物性调控技术制备电阻、电容复合式全石墨烯MEMS传感器,展示了对压力、湿度等信号的敏感特性。
二、真空皮肤医疗设备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空皮肤医疗设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转印方法的柔性PDMS皮肤电极制备及其心电监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心电监测发展现状 |
1.3 心电监测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2 基于水转印方法的柔性PDMS皮肤电极 |
2.1 电极设计基础 |
2.2 电极材料与工艺 |
2.3 电极的实现 |
2.4 电极的性能测试 |
3 基于水转印方法的柔性PDMS心电监护系统实现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前置滤波电路设计 |
3.3 人体静电防护 |
3.4 BMD101芯片电路 |
3.5 HC-06蓝牙模块 |
3.6 电源电路设计 |
3.7 PDMS封装 |
3.8 心电监护系统测试 |
3.9 移动终端测试 |
4 系统总体测试 |
4.1 模块稳定性测试 |
4.2 心率差值测试实验 |
4.3 系统心率诊断试验 |
4.4 系统防摔测试 |
4.5 系统防水性测试 |
4.6 系统功耗与软件兼容性测试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植入式谐振无线供能系统电磁-温度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植入式医疗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有源植入系统温度场数值计算原理 |
2.1 控制方程 |
2.2 温度场数值计算 |
2.3 有源植入式医疗设备温升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仿真结果分析与优化 |
3.1 等效电路模型 |
3.2 场路耦合模型 |
3.3 多场耦合仿真等效模型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5 优化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实验平台构建与实验验证 |
4.1 试验系统搭建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肿瘤高效冷热治疗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冷冻治疗的研究现状 |
§1-2-1 冷冻治疗的损伤机制 |
§1-2-2 冷冻治疗的监测技术 |
§1-2-3 冷冻治疗设备 |
§1-2-4 复合式冷冻治疗 |
§1-2-5 冷冻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3 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冷热刀医疗设备性能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冷热刀医疗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
§2-3 微创冷热刀体外实验研究 |
§2-4 微创冷热刀在体动物实验研究 |
§2-4-1 微创冷热刀在活体白兔中的实验研究 |
§2-4-2 微创冷热刀在活体家猪中的实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冷热刀的肿瘤适形治疗问题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枚探针一次穿刺多次冷冻治疗模式的实验研究 |
§3-2-1 明胶体模模拟实验 |
§3-2-2 离体组织模拟实验 |
§3-3单枚探针一次穿刺多次冷冻治疗模式的理论研究 |
§3-3-1 模型和算法 |
§3-3-2 计算结果 |
§3-3-2-1 数值算法的校验 |
§3-3-2-2 离体组织中的计算结果 |
§3-3-2-3 在体组织中的计算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纳米功能溶液的冷热疗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纳米冷冻外科手术的潜在优势 |
§4-2-1 强化或削弱目标组织的冷冻效果 |
§4-2-2 强化冰晶生长并提升冷冻杀伤率 |
§4-2-3 有助于肿瘤适形治疗 |
§4-2-4 提升医学成像分辨率 |
§4-3 纳米冷冻外科手术的相关机理实验 |
§4-3-1 冷冻效果对比实验 |
§4-3-2 肿瘤适形治疗相关实验 |
§4-4 纳米冷冻外科手术的相关理论研究 |
§4-4-1 纳米颗粒在冷冻过程中对细胞成核速率的影响 |
§4-4-2 纳米颗粒在冷冻过程中对细胞水分传输的影响 |
§4-4-3 纳米颗粒在冷热复合式治疗中对组织温度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温手术中的冷热联合保护问题研究 |
§5-1 引言 |
§5-2 添加隔热套管的实验研究 |
§5-3 添加隔热套管的理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红外热像仪对低温手术进行评估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原理阐述 |
§6-3 红外热像仪对在体动物进行术后评估的实验研究 |
§6-4 红外热像仪临床实验研究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定量刻画生物组织冷冻损伤程度的热力学熵产理论 |
§7-1 引言 |
§7-2 宏观尺度下组织模型 |
§7-2-1 组织传热模型 |
§7-2-2 不可逆热力学模型 |
§7-2-3 结果和讨论 |
§7-3 微观尺度下单细胞模型 |
§7-3-1 细胞传热模型 |
§7-3-2 细胞内水分传输模型 |
§7-3-3 Mazur扩展模型 |
§7-3-4 不可逆热力学模型 |
§7-3-5 结果和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受奖励 |
致谢 |
(5)应用于医疗遥测系统的植入式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植入式天线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植入式天线的小型化 |
1.2.2 植入式天线的多频段 |
1.2.3 植入式天线的宽频带 |
1.2.4 植入式天线的安全性和生物兼容性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 |
1.3.1 本文创新点 |
1.3.2 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植入式天线的基本理论 |
2.1 电磁波在有耗媒质中的传播 |
2.2 人体组织的电磁特性及相关电参数 |
2.3 电小天线 |
2.3.1 电小天线的输入阻抗 |
2.3.2 电小天线的辐射品质因数 |
2.4 植入式天线在人体组织中的设计及测试 |
2.4.1 人体组织的仿真模型 |
2.4.2 植入式天线的测试方法 |
2.4.3 植入式天线的安全性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频段植入式天线的小型化宽频带研究 |
3.1 引言 |
3.2 双频段植入式天线的小型化宽频带设计 |
3.2.1 PIFA的结构 |
3.2.2 双频段小型化宽频带天线设计 |
3.2.3 天线的小型化宽频带工作原理 |
3.3 双频段植入式天线的性能分析 |
3.3.1 天线对人体组织介电特性的敏感性分析 |
3.3.2 多层人体组织对天线的影响 |
3.3.3 同轴电缆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
3.3.4 安全性评估 |
3.3.5 生物兼容性研究 |
3.4 双频段植入式天线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囊天线的宽频带研究 |
4.1 引言 |
4.2 胶囊天线的宽频带设计 |
4.2.1 宽频带胶囊天线设计 |
4.2.2 天线的宽频带工作原理 |
4.3 宽频带胶囊天线的性能分析 |
4.3.1 胶囊半径对天线的影响 |
4.3.2 天线稳定性及安全性评估 |
4.3.3 生物兼容性研究 |
4.4 宽频带胶囊天线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UWB胶囊天线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对称双环结构的UWB胶囊天线设计 |
5.2.1 UWB胶囊天线的设计 |
5.2.2 UWB胶囊天线的工作原理 |
5.3 UWB胶囊天线的性能分析 |
5.3.1 不同仿真模型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
5.3.2 不同消化器官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
5.3.3 生物兼容性研究 |
5.4 UWB胶囊天线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面向接触力检测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柔性压力传感器概述 |
1.2.1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分类 |
1.2.2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基本性能 |
1.2.3 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
1.3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2.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工作机理 |
2.1 传感光纤结构及物理参数 |
2.2 柔性光纤压力敏感机理 |
2.2.1 光纤受力分析 |
2.2.2 封装后的光纤传感器受力分析 |
2.3 OFDR传感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设计 |
3.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 |
3.1.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原则 |
3.1.2 弹性材料的选择 |
3.1.3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2 PDMS的弹性模量测试 |
3.3 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 |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加载 |
3.3.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备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 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流程 |
4.2.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制作 |
4.2.2 传感器的实物及微观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5.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测试及分析 |
5.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系统 |
5.1.1 柔性光纤压力测试系统 |
5.1.2 传感器性能测试方法 |
5.2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5.2.1 不同结构的传感器对灵敏度的影响 |
5.2.2 不同厚度的传感器对灵敏度的影响 |
5.2.3 不同宽度的传感器对灵敏度的影响 |
5.2.4 不同配比的传感器对灵敏度的影响 |
5.2.5 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及尺寸的确定 |
5.3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性能试验研究 |
5.3.1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重复性与迟滞性 |
5.3.2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抗电磁干扰 |
5.4 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应用 |
5.4.1 手指点击力测试 |
5.4.2 足底压力测量 |
5.4.3 水下压力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制备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背景 |
课题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仪器及耗材来源 |
(二)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设计 |
(三)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 |
三、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大鼠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仪器及耗材来源 |
(二)体外实验 |
(三)体内实验 |
三、结果 |
(一)体外细胞实验 |
(二)体内实验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仪器及耗材来源 |
(二)基于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的自供能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系统设计 |
(三)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制备 |
三、结果 |
(一)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体外测试平台搭建 |
(二)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开路输出特性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猪用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一)材料、仪器及耗材来源 |
(二)体外细胞实验 |
(三)体内实验 |
三、结果 |
(一)体外细胞实验 |
(二)心脏能量采集装置体内输出特性 |
(三)自供能心脏起搏器实验验证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一心脏起搏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心脏能量采集装置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8)界面改性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柔性电子的研究现状 |
1.2.1 柔性电子的发展简史 |
1.2.2 柔性电子器件的应用 |
1.2.3 制备柔性电子器件的材料 |
1.2.4 柔性电子领域发展的趋势及展望 |
1.2.5 柔性电子器件关键技术与难点 |
1.3 器件界面改性 |
1.3.1 界面改性辅助柔性化结构构建 |
1.3.2 界面物化性质改性调制器件性能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裂纹式-PDMS膜制备可拉伸电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可拉伸电极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EDOT:PSS高效转移以制备柔性器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柔性压力传感器 |
3.5 热控柔性致动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等离子体技术调控OFET介电层表面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基于微纳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制作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柔性压力传感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微结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2.1 电容式压力传感结构的理论模型构建 |
2.2 传感器柔性基底的选择 |
2.3 微结构的力学特性仿真及模型设计 |
2.4 小结 |
3.柔性类锥体阵列结构的制备 |
3.1 实验设备及试剂的准备 |
3.2 锥体阵列结构模板制作工艺 |
3.3 柔性电极的制作及分析 |
3.3.1 柔性金属电极表面亲水性处理 |
3.3.2 电极的初始阻值测试 |
3.3.3 可拉伸电学性能测试 |
3.3.4 重复性能测试 |
3.4 小结 |
4.基于柔性类锥体阵列结构的压力传感效应测试 |
4.1 柔性压力传感单元效应测试 |
4.1.1 柔性压力传感单元的灵敏度测试 |
4.1.2 柔性压力传感单元的低压检出性及瞬时响应特性 |
4.1.3 柔性压力传感单元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复性测试 |
4.2 柔性压力传感单元的应用环境探索 |
4.2.1 柔性压力传感单元在机械式按压的信息获取 |
4.2.2 柔性压力传感单元对人体活动关节的信息检测 |
4.2.3 柔性压力传感单元对非接触物体的信息获取 |
4.3 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多重响应柔性电子皮肤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子皮肤的研究概况 |
1.2 电子皮肤的传感机制 |
1.2.1 压阻式电子皮肤 |
1.2.2 电容式电子皮肤 |
1.2.3 压电式电子皮肤 |
1.2.4 其他电子皮肤 |
1.3 电子皮肤的多重响应 |
1.3.1 力学信号检测 |
1.3.2 温度检测 |
1.3.3 生物和化学物质检测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的选题依据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纸基多功能柔性电子皮肤 |
2.1 引言 |
2.2 基于图案化石墨电极的柔性电容式传感器 |
2.2.1 基于图案化石墨电极的电容式传感器的制备与组装 |
2.2.2 器件的结构与材料特性表征 |
2.2.3 传感器的双重响应原理 |
2.2.4 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测试 |
2.2.5 传感器的潜在应用 |
2.3 高透气性多孔纸基电子皮肤 |
2.3.1 高透气性多孔纸基电子皮肤的制备 |
2.3.2 透气性纸基电子皮肤的器件结构与形貌表征 |
2.3.3 透气性纸基电子皮肤的多重信号响应 |
2.3.4 透气性纸基电子皮肤的潜在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仿生微纳结构的多功能电子皮肤 |
3.1 引言 |
3.2 仿芦苇叶表面微纳复合结构的电子皮肤 |
3.2.1 仿生电子皮肤的设计与制备 |
3.2.2 仿生电子皮肤的多重传感机制 |
3.2.3 仿生电子皮肤的性能测试 |
3.2.4 仿生电子皮肤对人体生理信号的检测 |
3.3 仿昆虫复眼结构的三维电容式传感器 |
3.3.1 仿复眼三维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
3.3.2 仿复眼三维传感器的形貌表征 |
3.3.3 仿复眼三维传感器的传感原理与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石墨烯柔性MEMS器件 |
4.1 引言 |
4.2 氧化石墨烯的可控光还原方法 |
4.3 梯度还原石墨烯柔性执行器 |
4.3.1 梯度还原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
4.3.2 梯度还原石墨烯薄膜的表征 |
4.3.3 梯度石墨烯薄膜的湿度响应特性 |
4.3.4 湿度响应的石墨烯柔性执行器 |
4.4 激光诱导石墨烯电路的三维布线 |
4.4.1 飞秒激光直写制备图案化石墨烯电路 |
4.4.2 激光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4.4.3 基于三维非平面衬底的激光诱导石墨烯布线 |
4.5 全石墨烯电阻/电容复合式传感器 |
4.5.1 全石墨烯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
4.5.2 全石墨烯传感器的形貌和材料表征 |
4.5.3 全石墨烯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真空皮肤医疗设备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转印方法的柔性PDMS皮肤电极制备及其心电监护[D]. 马纪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2]植入式谐振无线供能系统电磁-温度场特性研究[D]. 凌福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3]肿瘤高效冷热治疗机理的研究[D]. 闫井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008(10)
- [4]真空皮肤医疗设备的研制[J]. 魏炳林,郭卫,马宗廉,李冬果,徐瑾. 医疗设备信息, 2000(06)
- [5]应用于医疗遥测系统的植入式天线研究[D]. 尚江丽. 南京邮电大学, 2020
- [6]面向接触力检测的柔性光纤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研究[D]. 隋丹丹. 中北大学, 2021(09)
- [7]基于压电换能器的心脏能量采集装置制备与实验研究[D]. 解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8]界面改性在柔性器件中的应用[D]. 谭子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基于微纳结构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制作及其应用研究[D]. 邓江宇. 中北大学, 2020(02)
- [10]多重响应柔性电子皮肤的研制[D]. 刘雨晴.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