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长江三峡行(论文文献综述)
武文笑[1](2022)在《1949年后老一辈革命家这样过春节(上)》文中提出新春佳节往往意味着放假休闲、合家团聚,可对于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说,却大多意味着不停地忙碌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竭智尽心运筹帷幄领导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和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日理万机外出视察慰问、开会、处理党务国事等,永远是他们过春节的主基调,很少能休息下来。他们多是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兢兢业业、殚精竭虑、昼夜操劳中度过春节的。
李林[2](2021)在《零距离见证三峡梦圆》文中研究表明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奋斗者"号逐梦深蓝、嫦娥五号上天揽月、"九章"量子计算机领跑全球……在追梦圆梦的征程上,中华儿女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留下了坚实脚印。在攻坚克难中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凝聚起"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信心和底气。我有幸亲历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见证百年圆梦,记忆犹新!
武菲[3](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张帆[4](2014)在《荆楚大地的回忆——邓小平在湖北》文中研究指明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多次来到湖北。无论是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下,还是解放战争的炮火声中,许多历史关头,荆楚大地都留下他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他特别关注湖北的经济建设,先后多次视察武钢、二汽、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和丹江口水利枢纽。特别是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他南巡的第一站就是湖北。他在这次视察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神州大地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也给湖北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给6000万湖北人民带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在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深深的思念之情,纪念这位人民领袖,历史伟人。
魏廷琤,刘荣刚[5](2012)在《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二)》文中提出邓小平三峡之行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华中地区甚至全国缺电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1979年,当葛洲坝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后,水电部又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建三峡工程的报告,建议尽早决策。由于当时正处
魏廷琤[6](2009)在《三峡工程的提出和决策》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在筹划建设三峡工程,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亲自过问过这件事。邓小平、江泽民也都到长江三峡考察过。尽管三峡工程的决策道路是曲折的,但今天办成了。我
魏廷琤[7](2006)在《陪三代中央领导视察三峡》文中指出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三峡工程从筹划到开工建设,历经半个多世纪。在50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与长江治理、开发打交道,先后担任
童怀平,李关成[8](2005)在《邓小平八次南巡记(上)》文中研究指明第一次:复出前夕巡南国1、邓小平朗声笑道:到了樟树,当然是喝你们自己的四特!在樟树市政府招待所,还保存着一张弥足珍贵的发票存根,上面写道:邓小平等两人,交来伙食费0.64元,粮票6两。1972年11月12日,初冬的一个星期天。天刚蒙蒙亮,一辆灰色的“伏尔加”驶出原福州军区
宋辉[9](2005)在《畅行新三峡 走进新时代——’05中国戏剧家新三峡行艺术研展交流活动文论选辑》文中认为05春夏之交,中国戏剧家"新三峡行"艺术研展交流活动在湖北三峡隆重开展。5月29目晚和30日先后举行了盛大的"中行·三峡·京剧名家联谊晚会"和"艺术与时代"演唱艺术研讨会。与会的众多戏剧艺术名家和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剧协等有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作了富有理论含量的发言。现辑录选载于兹,不仅作为历史的印记,更可望对戏剧的现实运行提供有益的启示。
李兵[10](2004)在《邓小平长江三峡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邓小平站在甲板上,望着滔滔江水陷入沉思: “究竟要不要修三峡水利工程?” 1980年7月11日早晨,邓小平乘专列从成都抵达赤日炎炎的“火炉”重庆。晚9时,他乘“东方红”32号轮船由重庆朝天门码头出发,顺江而下。 路上,陪同人员时而指点两
二、邓小平长江三峡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长江三峡行(论文提纲范文)
(1)1949年后老一辈革命家这样过春节(上)(论文提纲范文)
毛泽东:开大会为重提倡集体过年,家里年夜饭多是剩菜便饭 |
周恩来:国计民生系于心,忙碌外交度新春 |
刘少奇:废寝忘食治国安邦,深入基层与民同乐 |
(2)零距离见证三峡梦圆(论文提纲范文)
肇始于孙中山先生的三峡梦 |
零距离见证三峡百年梦圆 |
(3)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二)(论文提纲范文)
邓小平三峡之行 |
150米方案的提出与审查 |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中央的决心和人大的通过 |
四、邓小平长江三峡行(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年后老一辈革命家这样过春节(上)[J]. 武文笑. 党史文汇, 2022(01)
- [2]零距离见证三峡梦圆[J]. 李林. 湖北文史, 2021(02)
- [3]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4]荆楚大地的回忆——邓小平在湖北[J]. 张帆. 湖北文史, 2014(01)
- [5]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二)[J]. 魏廷琤,刘荣刚. 百年潮, 2012(04)
- [6]三峡工程的提出和决策[J]. 魏廷琤. 百年潮, 2009(11)
- [7]陪三代中央领导视察三峡[J]. 魏廷琤. 百年潮, 2006(02)
- [8]邓小平八次南巡记(上)[J]. 童怀平,李关成. 时代文学, 2005(03)
- [9]畅行新三峡 走进新时代——’05中国戏剧家新三峡行艺术研展交流活动文论选辑[J]. 宋辉. 戏剧之家, 2005(03)
- [10]邓小平长江三峡行[J]. 李兵. 武汉文史资料, 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