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带和热带草地系统的生产潜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邦,杨屹涵,左婵,顾峰雪,何洪林[1](202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厘定研究》文中认为总初级生产力(GPP)是生态系统植被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的能力表征,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区域生态安全。基于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2,应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遥感的叶面积指数数据产品(MCD15A2H),以强迫法构建了遥感数据驱动的模型新版本——CEVSA-RS;基于CEVSA-RS模拟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GPP时空变化的相对影响,从气候潜在总初级生产力(GPPCL)和现实总初级生产力(GPPRS)的大小和趋势两方面厘定了人类活动影响。2000至2017年全国平均潜在GPP(1016.36 gC m-2a-1)略高于对应现实GPP(962.85 gC m-2a-1),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长江以南大部、秦岭、太行山脉以东以及大兴安岭以东和长白山地区等森林植被覆盖区,现实GPP高于潜在GPP;而西部草地及灌丛等地区现实GPP低于潜在GPP。全国GPP呈显着增加趋势(P<0.05),其中现实GPP的增速(46.04 gC m-210a-1)高于潜在GPP的增速(41.46gC m-210a-1),人类活动影响促进GPP增长,主要体现在华南地区和华北平原等地;内蒙古东部、东北平原北部、青藏高原西部等地人类活动呈负面影响。人类活动影响大于气候影响的区域可达全国陆地面积的53%,其中西部生态相对脆弱的草地区人类活动仍为负面影响,这些地区以草定畜,发展草牧业和保护生态,仍然任重道远。
吕晓敏,周广胜[2](2021)在《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主要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性与风险预估研究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无法进行预估研究。以生态/农业气象的脆弱性和风险为切入点,从生态/农业的地理/种植分布、物候/生育期和生产力/产量等方面,综述了中国生态/农业气象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研究成果难以满足高质量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的需求,为此提出了未来拟重点开展的研究任务,即生态/农业气象承载力及其优化布局、生态/农业气象的灾变过程与调控机制、生态/农业变化的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估及其适应技术、高质量生态保护与粮食提质增效的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和定向调控研究,以推进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脆弱性与风险研究,为中国生态/农业气象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陈洋[3](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张萌[4](2021)在《内蒙古三种草原类型土壤中固氮菌群多样性分析及其分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草原自东向西横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具有广泛的地理代表性。然而关于内蒙古草地固氮微生物的群落分布特征及其与驱动因素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以内蒙古草原内草甸草原(XWQ),典型草原(MDMC),荒漠草原(SHTL)三种类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类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同时运用以nifH基因为靶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微生物培养技术,分析固氮基因丰度,固氮菌群多样性特征、群落组成以及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探讨影响非共生固氮微生物群落的关键因素。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类型草原的nifH基因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三种草地固氮功能基因(nifH)拷贝数以XWQ(5.78×105-6.84×105 copies g-1)、MDMC(1.59×105-2.94×105copies g-1)和SHTL(1.38×105-1.92×105copies g-1)顺序递减。而且草甸草原样品的固氮基因拷贝数显着高于其他两种草原样品。(2)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三种草原类型固氮菌群以α变形菌门(Alphaproteobacteria,48.18%-77.12%)为主要的类群,其中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34.10%-70.54%)为最优势属。其他优势固氮菌属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8.30%-13.63%)、Azohydromonas广泛固氮氢自养单胞菌(Azohydromonas,0.25%-19.83%)、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0.48%-1.95%)。XWQ的香农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着高于MDMC和SHTL(P<0.05),表明草甸草原的固氮群落多样性与另两种草原存在差异;三种草原类型固氮微生物的多样性分布具有区域特征,且在系统发育距离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3)三种草原类型固氮微生物基因丰度及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TN,氮磷比(N/P),SOC,年平均降雨量与nifH基因丰度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且呈线性相关关系。pH值和年平均气温与nifH基因丰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冗余分析表明SOC,N/P和pH值是影响固氮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4)对不同类型草原土壤固氮菌进行分离,共分离出63株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分离菌株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2%),厚壁菌门(Firmicutes,18%),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9%)以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4个门,40个属。其中具有nifH基因的菌株有14株,包括高通量测序中检测到的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和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本研究以nifH基因为标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定量PCR技术,结合纯培养技术,明确内蒙古三种草原类型土壤中固氮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草原类型-环境因子-固氮菌群组成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氮素输入过程和规律奠定了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内蒙古草地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菌种资源。
陈金[5](2021)在《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草原植被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察哈尔火山群(包括黄花沟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是蒙古高原南缘全新世唯一有过喷发的火山群,因其火山类型多样、地貌标志清晰、锥体保存尚好、火口基本完整,被誉为研究第四纪地壳深部结构的天然火山“博物馆”,也是探索火山区生物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想模型。本文选取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为研究区域,广泛收集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形状,并借助扩增子测序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交叉多学科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火山区植物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结构性状,阐明了土壤微生物对多因子火山环境扰动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玛珥式火山区植物群落以蓼属、蒲公英属和委陵菜属为优势植物,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原生植物群落以禾本科和豆科为优势植物。草甸草原区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显着高于玛珥式火山区(P<0.05),且具有更多数量的节点(114 vs.74)、边(349 vs.291)和模块(10 vs.8)。玛珥式火山区环境中,富集钠、钙重吸收代谢相关的微生物以及地衣腐生菌。主坐标分析(PCo A)显示,细菌群落的总变异量明显大于真菌群落(77.19%vs.46.07%)。土壤与植被双因子交互作用影响细菌和真菌核心微生物群之间的协作关系,其贡献率大于单因子。2)斯通博利式火山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低于典型草原区,小叶锦鸡儿、草木樨状黄耆和黄芩表现出火山区的适宜性。与斯通博利式火山区相比,典型草原区具有更高的细菌和真菌核心微生物有效富集比(分别为66%vs.34%和59%vs.41%),并且具有更高度模块化的网络(M:0.626 vs.0.296)、更简单的网络连接(avg K:4.374 vs.8.795;avg CC:0.337 vs.0.467)以及更强烈的种间竞争关系(P/N:1.89 vs.3.06)。火山区的细菌代谢活动显着改善,并富集了大量的丛枝菌根真菌;共检测出7个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关键类群(包括6个细菌和1个真菌)。土壤速效磷(S_AP)和碳氮比(S_C/N)分别是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构方程模型(SEM)显示,同一关键类群的功能因生境而别、且与不同环境变量间的关系不同。3)晚更新世火山以禾本科、葱属和猪毛菜属等为优势植物,全新世火山以葱属、蒿属、益母草属植物等为优势。全新世火山植物物种丰度、植被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着低于晚更新世火山区(P<0.05)。晚更新世火山土壤的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显着高于全新世火山区(P<0.05),但全新世火山土壤具有更复杂的微生物网络结构。第四纪火山土壤富含与土壤碳、氮和磷的代谢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类群(Nitrososphaera、Microvirga和Cladosporium等),是生物指示物种和通才簇,其中细菌群落具有更多的生物指示物种(17 vs.16)。火山土壤碳、氮和磷的改变驱动植被多样性变化及调控微生物的多功能性。4)降落堆和溅落堆的植被多样性没有显着差异(P>0.05),细叶葱、展枝唐松草和反枝苋主要分布于降落堆中,而蒲公英、牻牛儿苗、独行菜和繁缕分布于溅落堆中。降落堆中主要植物的株高、冠幅、单株鲜重以及地上生物量均显着高于溅落堆(P<0.05)。降落堆的微生物丰富度显着高于溅落堆(P<0.05),并富集丛枝菌根真菌是土壤真菌群落网络中的关键类群。溅落堆富含糖类和氨基酸代谢的微生物(P<0.05),且具有更复杂的种间关系。12个真菌核心群(降落堆和溅落堆分别含10个和2个)是微生物共现网络中的关键类群。地上植物生物量和土壤水分显着影响这两种火山锥体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而α多样性是微生物多功能性的最大积极贡献者(λ=0.786,P<0.001)。综上,察哈尔火山群的不同发育类型及年代序列的火山与周边草原区的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存在显着差异,火山活动改变了土壤基质驱动植物多样性变化和调控微生物的多功能性。本文研究为深入探索第四纪火山群的生物群落演变规律及火山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
吴孔佳[6](2021)在《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位于我国北方的内蒙古草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生态环境屏障,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全国的生态安全。随着新世纪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草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草畜不平衡、草地生产力下降,探索适合内蒙古草原的家庭牧场经营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以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区域,调查四个牧业旗(市)家庭牧场的具体经营情况,选取典型牧户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其经营模式的收支状况,从中选择出具有较好效益的经营模式;并在对锡林郭勒草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呼伦贝尔草原和阿鲁科尔沁旗草原两个研究区域进行横向比较,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经营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出最适合该类型草地的经营模式。通过研究发现:(1)2019年牧业四旗(市)家庭牧场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东珠穆沁旗地处草甸草原区域,天然草场面积大,产草量多,以传统畜牧业为主,经济收入最高;锡林浩特市、镶黄旗位于典型草原区域,交通条件便利,家庭牧场除畜牧业之外,还可以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业等其它产业来增加收入,整体收入处于较高水平;苏尼特左旗所属的荒漠草原区域天然草场生产力低下,饲草资源贫乏,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家庭牧场规模小,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最低。(2)在对牧业四旗(市)典型家庭牧场经营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东乌珠穆沁旗家庭牧场是季节性放牧+舍饲养殖的经营模式,锡林浩特市和镶黄旗是畜牧业+旅游业+奶制品销售的经营模式,苏尼特左旗是牧业+种植业+牧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经比较分析,认为锡林浩特市与镶黄旗的畜牧业+旅游业+奶制品销售的综合效益最好。(3)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阿鲁科尔沁旗草原三个地区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分析得出在草甸草原区域采用季节性放牧+舍饲养殖、典型草原区域采用畜牧业+旅游业+奶制品销售两种经营模式时,综合效益最好。
王佳[7](2021)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化乡村空间结构是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乡村空间进行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研究,是实现乡村发展空间优化实践的基础和支撑。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高山高原峡谷区之一,属于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土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甚至恶化,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土地质量退化,影响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使得长江上游区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为此,需要探索一条统筹兼顾减贫和建设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符合长江上游区实际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致富的双赢之路。本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为指导,以地处长江上游贫困山区的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雪山乡为例,基于多次实地调研和已有调查及统计数据,对雪山乡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梳理和提炼了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主要战略任务;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这一评价方法,充分考虑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条件,建立了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研究区土地适宜性特点;在探讨的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的土地利用结构为核心,研究提出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方案及合理措施,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最后分析了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生态经济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雪山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仅为49.82%。从农用地来看,耕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5.23%,而且陡坡耕种现象非常严重,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偏低,仅为24.30%。从建设用地来看,总面积只有133.88公顷,占比1.01%,需要适当扩建。而未利用地中的荒山荒草地(其他草地和裸地)达6585.78公顷,约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1/2,亟待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由此进一步凝练了研究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了雪山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针为“二保三扩四加速”,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具体的战略目标。(2)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宜耕土地类、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草地类、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宜建设用地类、其他地类的评价结果,据此分析了土地适宜性特点。从评价结果来看,各土地适宜类的适宜等级偏低,以三等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6.28%。其中,以宜林土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57.71%,宜耕土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4.82%;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占比为15.36%,为农村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土地资源条件。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为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从限制因子来看,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是地形坡度、海拔高度和裸岩率。(3)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充分探讨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原理,研究制定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优化配置后的雪山乡耕地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4.75%,应重点实施“坡改梯”措施。经济林果产业用地规模达2044.93公顷,占比为15.36%,应按照高山峡谷区的立体气候特征,以高、中、低3个海拔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林地规模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57.71%,主要做法是政府致力于提高地面植被覆盖率而进行封山育林的管理以及对部分地区进行飞播种草。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1%,主要是加强草山建设与管理,提高草山质量和载畜能力。自然生态修复地占比为9.14%,总体上遵循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为先”的理念和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进行自然生态修复。建设用地规模为14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7%,应适当增加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4)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布局后,雪山乡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达到86.96%;生态用地比例提高到67.80%,单位面积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净提升7079.24元/公顷;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该乡书姑村委会50户典型脱贫户2018年和2020年特色产业种植纯收入分别占2018年和2020年家庭纯收入总数的20.94%和30.31%。全乡2020年末贫困发生率降为0.00%。
郑颖[8](2021)在《基于数值模拟的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水分平衡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陆地植被变化是LUCC的重要表征,其可通过改变植被覆盖度、地表反照率等生物地球物理属性,调节地表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进而对区域气候要素和水分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与气候变化敏感区,曾经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2000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该地区植被状况呈现明显好转、生态环境得到显着改善,已成为我国植被恢复和荒漠化逆转最为成功的案例。然而,大规模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生物地球物理调节效应以及对水分平衡的影响仍然缺乏定量评估,亟待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查明了植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区分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相对贡献;其次,采用数值模拟法,利用WRF-Noah陆-气耦合区域气候模式,定量评估了植被变化对气温、降水等关键气候要素的影响并阐明了其物理过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了植被变化对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最后,从极端土壤湿度变化的角度模拟了陆面蒸散改变对区域降水的影响潜力,并与外界水汽输送改变对降水的影响相比较,探讨了区域陆面过程(如蒸散)与大尺度大气过程(如外界水汽输送)对降水的相对重要性。本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深入理解当地气候变化的归因、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并制定适应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并有望充实和完善植被-气候关系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2001-2018年毛乌素沙地约有86%的区域植被生长季(5-9月)NDVI呈显着增长趋势(p<0.05),区域平均变化率为0.049 decade-1。植被状况的显着好转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其中,大部分区域人类活动的贡献率超过80%,而同期气候变化的贡献率通常不足20%。2.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使夏季地表生物地球物理属性发生强烈改变,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大幅增加,而地表反照率有所降低。模拟结果显示,响应于植被变化,夏季日均气温降低了0.13-0.32℃,并且夜间最低气温的降温幅度(0.15-0.47℃)明显大于白天最高气温(0.04-0.13℃),这种不对称降温效应导致气温日较差增加了0.1-0.37℃。同时,植被恢复具有微弱的增湿效应,气温和比湿的联合响应使地面空气热含量减少了0.1-0.4 k J/kg,为当地夏季带来略微冷湿的气候环境条件。此外,植被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强度和频率的减少以及极端低温事件强度和频率的增加。植被恢复对日均气温产生的降温效应主要归因于蒸散的增加,而土壤热通量的昼夜循环减弱在最低气温变化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3.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引起区域夏季蒸散增加了0.17 mm day-1,增幅为8%,相当于整个沙地的夏季蒸散耗水量增加了约3.5×108 m3。但由于水汽增加未能引起明显的降水正反馈,同时蒸散冷却作用使大气趋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水汽增加可能对降水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植被恢复对区域降水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由于水分亏缺得不到降水反馈的补偿,使区域地表水分平衡被打破,导致0-200 cm深度的土壤湿度有所减少,且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超过表层。4.陆面蒸散变化对毛乌素沙地降水的影响潜力很小,当地降水变化主要受到外界水汽输送的支配。水汽通量辐合(MFC)高值时期的区域降水量比低值时期高出70%以上,同时中高强度降水(>10 mm day-1)有所增多。降水变化可分解为影响水汽供应能力的直接贡献以及影响降水效率的间接贡献。高MFC主要通过提高降水效率从而显着增加降水;土壤湿度改变引起的蒸散增加仅在MFC高值时期通过间接贡献对区域平均降水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这种效应相对较小,对降水的作用也不显着。综上所述,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导致的蒸散增加对区域夏季气温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当地气候变暖以及极端气温事件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变化却不足以促进区域降水的增加。该地区降水主要受到外界水汽输送变化的强烈影响,而陆面蒸散变化对降水的影响潜力很小,进一步说明即使区域陆面状况有较大程度的改变(如大规模植被恢复),由其引发的蒸散变化对降水产生的生物地球物理反馈可能也将十分有限。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植被覆盖增加造成的水分亏缺得不到降水反馈的补偿,反而造成土壤水分减少,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将不利于维持当前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因此,本研究建议未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应综合权衡植被-气候-水文之间的关系,植被建设要与当地气候和生态承载力相适应,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冶晓燕[9](2021)在《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文县尖山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森林覆盖率高,水热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大型真菌物种资源。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对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尖山设立9个样点进行野外调查并采集标本,共获得628份大型真菌标本,其中32份只鉴定到属;596份标本采用形态学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共鉴定出351个物种,子囊菌32种,担子菌319种,隶属于5纲,21目,61科,131属,其中包括甘肃新记录种134个。在此基础上参照真菌字典《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十版和全球真菌在线数据库(http://www.indexfungorum.org/)系统,对其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编目。区系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优势科有13个,分别为小脆柄菇科Psathyrellaceae、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蜡伞科Hygrophor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小菇科Mycen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光茸菌科Omphalotaceae,共含物种215种,占总种数的61.25%;优势属有22个,分别为粉褶菌属Entoloma、丝盖伞属Inocybe、湿伞属Hygrocybe、丝膜菌属Cortinarius、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小菇属Mycena、裸脚伞属Gymnopus、杯伞属Clitocybe、乳菇属Lactarius、马鞍菌属Helvella、田头菇属Agrocybe、鹅膏属Amanita、小鬼伞属Coprinellus、靴耳属Crepidotus、环柄菇属Lepiota、小皮伞属Marasmius、球盖菇属Stropharia、口蘑属Tricholoma、红菇属Russula、拟鬼伞属Coprinopsis、蜡伞属Laccaria、乳牛肝菌属Suillus,共含物种202种,占总种数的57.55%。地理区系组成分析显示,135个属分为5种分布型:1)世界广布属72个,占总属数的53.33%;2)北温带分布属45个,占总属数的33.33%;3)泛热带分布属13个,占总属数的9.63%;4)热带-亚热带分布属4个,占总属数的2.96%;5)中国特有属1个,占总属数的0.74%。该地区大型真菌地理区系组成复杂多样,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同时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分布特征,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泛热带、热带-亚热带成分。中国特有属的分布进一步证明了该地区重要的生态位置。资源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分布可食用菌59种,多为蘑菇科Agaric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等;药用菌15种,药食同源13种;该地区经济真菌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可观。同时还发现38种毒菌,包括有毒红菇Russula emetica、黄盖鹅膏Amanita subjunquillea、淡红鹅膏Amanita pallidorosea、簇生黄韧伞Hypholoma fasciculare等剧毒种。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部分大型真菌在西北地区的分布提供证据,使我国的大型真菌区系分布数据更为精确,同时能为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大型真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依据。
兰措卓玛[10](2021)在《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文中认为欧亚大陆史前跨大陆的物质传播和文化交流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尤其“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后,对沿线区域间交流路线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青藏高原是欧亚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同时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又是人类对高原环境适应的典型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早期交流路线的形成与演变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早期交流历史,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和模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研究均为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支持下的概念化路线,尚缺少精细化和具体化研究,导致对高原早期人类互动交流的详细演进过程认识十分有限。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自然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植被、河流作为成本数据,与新石器-历史时期遗址点数据共同构成研究的数据源,以图作为理论基础,使用GIS工具,将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重建抽象成带权图(网络)上的路径搜索问题,并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使用最优路径重建旧石器-历史时期的交流路线。具体操作是使用Arc GIS(ESRI)软件中的本地Python地理处理工具执行脚本计算,使用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模型,重建旧石器时期路线;使用考古遗址点、聚落点构成的节点集,使用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重建新石器-青铜-历史时期路线;最后,结合古气候、考古证据、文献记载等多项证据从人类适应性角度分析其发展演变及驱动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旧石器时期重建路线约10万km,路线整体上从边缘向腹地扩张,从低海拔逐步向高海拔行进,经过延续的长线进入高原高海拔区间,而且通过短线在高海拔区间活动,活动范围遍布整个高原;新石器时期路线总路线长度约为16900km,共提取出15条主干路线,路线主要沿河湟谷地-澜沧江、长江流域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分布;青铜时期的总路线长度约为16300km,共提取出18条主干路线,在新石器时期路线的基础上,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西南部的路线整体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长度约为39700km,共提取出28条主干路线,东北区、东部区均出现了深入腹地的网络,尤其是腹地路线的出现和向西部延伸的路线以及东南部路线的复杂化,使得路线呈现复杂路网。该重建结果与考古证据印证的“彩陶之路”、粟黍农业传播路线、“玉石之路”、麦作-驯化羊、马-青铜冶金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与“丝绸之路”的联系、“羌中道”、“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高度重合,说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2)旧石器时期-历史时期的路线总体呈现随机-分散型、边缘-廊道型、边缘-腹地型、复杂-路网型的发展演变。末次冰盛期高原极端气候促进了技术革新,细石器技术的盛行使高原出现狩猎采集人群,路线呈现随机-分散是人类为适应高原狩猎活动的行为表现。新石器时期适宜的环境背景下,仰韶文化的粟黍农业种植技术在适宜该农业发展的区域传播扩散,这些分散的小型农业基地成为串联新石器路线的基础。青铜时期受制于恶劣的气候条件,粟作农业的种植受到挑战,但跨大陆麦类作物、驯化羊、马的传入,拓展了人类向高海拔种植农业和发展牧业的空间,导致重建路线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和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形成稳定的聚落,功能齐全且稳定的聚落为复杂路网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伴随着聚落间复杂的政治、贸易、文化互动,重建路线呈现复杂网络型。(3)重建路线完整呈现了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人类复杂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路线形成的最终结果,同时反映出的是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以及互动交流强度对高原的逐步适应过程。为了适应逐步升高的海拔从而控制走路的成本,早期人类会选择高原河谷作为通道,河谷内坡度较缓、海拔相对较低,植被相对较好,河流的补给充足,相对含氧量较高,这是人类为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做出的生物适应性行为。从生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高原的生业模式经历了旧石器时期的狩猎采集经济-新石器时期农业+狩猎采集经济并存-青铜时期农业+游牧经济全面发展-历史时期农牧业经济+商贸、政治、文化等互动交流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与旧石器时期人类表现出对高原资源的简单索取-发展至新石器时期对高原宜农区域的主动占据-青铜时期对高海拔区域的开拓-历史时期对高原全面开发利用的交流行为模式相对应;而生业和交流行为模式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路线形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出新石器时期分散的小型粟作农业区域首先串联起稳定的路线-青铜时期农、牧业混合交界带形成稳定路线-历史时期稳定的路线在聚落间形成的发展模式。从交流强度来看,新石器时期的交流互动是仰韶文化通过高原南部边缘对川西、云南等地的影响,并沿雅鲁藏布江与南亚的互动交流,发展至青铜时期由中亚-沿新疆-河西走廊至高原北缘的互动交流加强,历史时期则是南、北边缘的交流不断强化,伴随着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复杂的政治、文化互动,以及商业贸易的强有力刺激,内外部交流全面加强的结果。
二、温带和热带草地系统的生产潜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带和热带草地系统的生产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厘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1 遥感数据 |
1.2 气象数据 |
1.3 植被类型数据 |
1.4 土壤数据 |
1.5 模型验证数据 |
2 研究方法 |
2.1 模型发展及GPP计算 |
2.2 人类活动贡献率 |
2.3 相关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模型验证 |
3.2 多年平均GPP的空间格局 |
3.3 GPP年际变化趋势空间格局 |
3.4 各气候区GPP变化及影响因素 |
3.5 人类活动对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2)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生态气象的脆弱性与风险 |
1.1 生态气象脆弱性观测研究 |
1.2 生态气象风险预估 |
2 农业气象的脆弱性与风险 |
2.1 农业气象脆弱性观测研究 |
2.2 农业气象风险预估 |
3 研究展望 |
(3)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 能值的评定 |
3 饲用价值评价 |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
1 种植管理技术 |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
3 牛羊舍饲技术 |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4)内蒙古三种草原类型土壤中固氮菌群多样性分析及其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介导氮循环 |
1.2 固氮作用研究进展 |
1.2.1 固氮微生物 |
1.2.2 生物固氮作用 |
1.3 草原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
1.3.1 草地生态系统中非共生固氮的研究现状 |
1.3.2 影响土壤固氮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土壤理化因子及nifH基因的定量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土壤样品采集 |
2.2.2 土壤理化因子的测定 |
2.2.3 土壤样品总DNA提取 |
2.2.4 土壤中固氮基因nifH的 PCR扩增 |
2.2.5 nifH基因丰度的测定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3.2 草原土样品DNA提取结果 |
2.3.3 固氮微生物nifH基因片段PCR扩增电泳结果 |
2.3.4 草原土壤中固氮细菌nifH基因定量结果分析 |
2.3.5 nifH基因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6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nifH基因的草原土壤固氮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草原表层土壤样本nifH基因高通量测序 |
3.2.3 高通量下机数据分析 |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草原土壤中固氮功能微生物测序结果及深度分析 |
3.3.2 草原土壤样品自生固氮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3.3.3 草原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组成 |
3.3.4 属水平上的固氮群落丰度差异 |
3.3.5 草原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关系 |
3.3.6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草原可培养固氮微生物的分离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0 供试土壤 |
4.2.1 培养基 |
4.2.2 土壤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
4.2.3 不同草原土壤分离菌株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4.2.4 分离菌株固氮基因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样品中可培养细菌菌落数 |
4.3.2 分离菌株16S rRNA PCR扩增结果 |
4.3.3 基于16S rRNA基因的分离菌株组成 |
4.3.4 不同草原土壤中分离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
4.3.5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草原植被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生态系统 |
1.2.2 火山生态系统 |
1.2.3 生物多样性 |
1.2.4 生态因子 |
1.2.5 土壤微生物组 |
1.2.6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察哈尔火山群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特征 |
2.1.3 气候 |
2.1.4 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黄花沟火山群样点设计 |
2.2.2 乌兰哈达火山群样点设计 |
2.2.3 植被调查 |
2.2.4 土壤调查 |
2.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玛珥式火山区与高山(寒)草甸草原生物群落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 |
3.2.2 植被采集和土壤取样 |
3.2.3 DNA提取、PCR扩增和Illumina测序 |
3.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高山(寒)草甸草原与玛珥式火山的植被差异 |
3.3.2 高山(寒)草甸草原与玛珥式火山的微生物多样性 |
3.3.3 微生物分类群和种系型的分布 |
3.3.4 玛珥式火山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核心微生物群分子生态网络 |
3.3.5 玛珥式火山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功能组成特性差异 |
3.3.6 玛珥式火山和高山(寒)草甸草原的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关系 |
3.4 讨论 |
3.4.1 玛珥式火山扰动影响生物群落结构 |
3.4.2 微生物群落对玛珥式火山扰动的响应 |
3.4.3 玛珥式火山扰动影响微生物群落功能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与典型草原生物群落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地说明 |
4.2.2 样品采集 |
4.2.3 土壤理化参数 |
4.2.4 土壤微生物群落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植物群落组成 |
4.3.2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
4.3.3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微生物群落潜在功能 |
4.3.4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微生物共现网络 |
4.3.5 土壤核心微生物群的关键潜在驱动因素 |
4.3.6 关键潜在驱动因素和关键类群之间的联系 |
4.4 讨论 |
4.4.1 斯通博利式火山活动的扰动距离 |
4.4.2 斯通博利式火山区与典型草原区的群落差异 |
4.4.3 影响两种类型样地的关键潜在驱动因素 |
4.4.4 关键潜在驱动因素与关键类群之间的内在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发育阶段第四纪火山土壤的生物群落差异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区描述和样地选择 |
5.2.2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 |
5.2.3 Illumina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植物群落多样性 |
5.3.2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5.3.3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 |
5.3.4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预测 |
5.3.5 全新世火山和晚更新世火山的微生物群落网络模式 |
5.3.6 植物因子、土壤因子与核心微生物群的关系 |
5.3.7 土壤碳、氮、磷对微生物群落和植被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全新世火山与晚更新世火山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差异 |
5.4.2 不同时期火山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的潜在原因 |
5.5 小结 |
第六章 火山锥体类型对生物群落的差异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域和样地描述 |
6.2.2 土壤取样、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 |
6.2.3 土壤DNA提取、PCR分析和高通量测序 |
6.2.4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植被组成 |
6.3.2 高通量测序下的微生物概况 |
6.3.3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系统发育关系 |
6.3.4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微生物群落功能组成概况 |
6.3.5 降落堆和溅落堆的细菌和真菌共现关系 |
6.3.6 植物因子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内在关联 |
6.3.7 关键环境参数影响微生物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机制 |
6.4 讨论 |
6.4.1 不同类型火山锥的生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与功能 |
6.4.2 不同类型火山锥中真菌和细菌群落的响应差异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7.2.1 创新 |
7.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课题来源 |
(6)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草畜平衡 |
1.3.2 经营模式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锡林郭勒草原概况 |
2.2 锡林郭勒草原牧业四旗(市)概况 |
2.3 呼伦贝尔草原概况 |
2.4 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概况 |
第三章 锡林郭勒草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分析 |
3.1 锡林郭勒盟畜牧业发展现状 |
3.2 锡林郭勒草原家庭牧场经营分析 |
3.2.1 经营收入分析 |
3.2.2 经营支出分析 |
3.2.3 经营收益分析 |
3.2.4 经营收支特征 |
3.3 锡林郭勒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 |
3.3.1 草甸草原:季节性放牧+舍饲养殖的经营模式 |
3.3.2 典型草原:畜牧业+旅游业+奶制品销售的经营模式 |
3.3.3 荒漠草原:牧业+种植业+牧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 |
3.3.4 牧业四旗(市)典型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三个草原区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对比分析 |
4.1 基本概况对比 |
4.1.1 自然地理概况对比 |
4.1.2 社会经济概况对比 |
4.2 内蒙古三个草原区域家庭牧场现有经营模式 |
4.2.1 锡林郭勒草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 |
4.2.2 呼伦贝尔草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 |
4.2.3 阿鲁科尔沁旗草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 |
4.3 三个草原区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对比 |
4.3.1 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
4.3.2 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
4.3.3 内蒙古三个草原区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的效益比较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20年11月牧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7)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基础理论 |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自然条件 |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任务 |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点 |
一、地形坡度大,以陡坡地为主 |
二、海拔高差大,以高海拔土地为主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
一、土地利用现状 |
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
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
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
一、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 |
二、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
三、土地利用的战略方针 |
四、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
第四章 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 |
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基本原则、内容与评价系统 |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一、宜耕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二、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三、宜林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四、宜牧草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五、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六、宜建设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一、评价单元的选择 |
二、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 |
三、参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结果值 |
四、基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四节 评价结果分析 |
一、评价结果 |
二、土地适宜性特点分析 |
第五章 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 |
第一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基本原理 |
一、遵循生态规律,根据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各业用地布局,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二、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最佳综合效益 |
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和国家发展战略,兼顾减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双重目标,建立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
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总体方案 |
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特点分析 |
第三节 各类用地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一、耕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二、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三、林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四、牧草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五、自然生态修复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六、建设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七、其他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第四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效应分析 |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
二、生态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将显着提高 |
三、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未来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8)基于数值模拟的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水分平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1 植被变化影响气候的过程和机制 |
1.2.2 植被变化影响气候的研究方法 |
1.2.3 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1.2.4 植被变化对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 |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WRF模式及数据介绍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条件 |
2.1.5 植被 |
2.1.6 土壤 |
2.2 WRF模式介绍 |
2.2.1 模式简介 |
2.2.2 动力学框架 |
2.2.3 物理模块 |
2.3 数据介绍 |
2.3.1 WRF模式输入数据 |
2.3.2 遥感数据 |
2.3.3 气象观测数据 |
第三章 2001-2018 年毛乌素沙地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植被NDVI变化特征分析 |
3.2.3 相关性分析 |
3.2.4 多元回归残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生长季NDVI的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化特征 |
3.3.2 生长季NDVI变化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 |
3.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长季NDVI变化的相对贡献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温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WRF模式配置及物理参数化方案 |
4.2.2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
4.2.3 WRF模式输入数据预处理 |
4.2.4 模式验证 |
4.2.5 植被变化对气温的影响评估 |
4.2.6 极端气温指数 |
4.2.7 地表能量平衡 |
4.2.8 地面空气热含量 |
4.3 结果分析 |
4.3.1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夏季地表生物物理参数的变化 |
4.3.2 气温模拟结果验证 |
4.3.3 植被恢复对2-m气温的影响 |
4.3.4 植被恢复对极端气温的影响 |
4.3.5 植被恢复对地表能量收支的影响 |
4.3.6 植被恢复对湿度和地面空气热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WRF模式的适用性 |
4.4.2 植被恢复引发的区域降温效应 |
4.4.3 植被恢复对极端气温的影响 |
4.4.4 植被恢复引起降温效应的物理机制 |
4.4.5 植被恢复对湿度和地面空气热含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降水以及水分平衡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
5.2.2 模式验证 |
5.3 结果分析 |
5.3.1 降水模拟结果验证 |
5.3.2 植被恢复对日均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 |
5.3.3 植被恢复对降水以及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 |
5.3.4 植被恢复对大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
5.3.5 植被恢复对低层环流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植被恢复对降水的影响 |
5.4.2 植被恢复影响降水的物理机制 |
5.4.3 植被恢复对区域水分平衡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毛乌素沙地陆面蒸散与水汽输送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WRF模式配置 |
6.2.2 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
6.2.3 不同过程影响降水的贡献方式 |
6.3 结果分析 |
6.3.1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对降水量和低层环流的影响 |
6.3.2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对降水频率及强度的影响 |
6.3.3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影响降水的贡献方式 |
6.4 讨论 |
6.4.1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对区域降水的影响 |
6.4.2 土壤湿度和水汽通量辐合影响降水的贡献方式与机制 |
6.4.3 陆面特征改变对区域降水以及水分平衡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不足与展望 |
7.2.1 特色与创新 |
7.2.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选题来源 |
(9)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 |
1.1.1 生物多样性概述 |
1.1.2 大型真菌多样性概述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地概况 |
1.2.1 地理位置 |
1.2.2 气候类型 |
1.2.3 自然资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地设置 |
2.2 研究材料 |
2.2.1 标本采集 |
2.2.2 标本整理 |
2.2.3 标本记录 |
2.2.4 标本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调查法 |
2.3.2 形态学鉴定 |
2.3.3 分子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1 调查结果 |
3.1.2 多样性编目 |
3.2 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分析 |
3.2.1 优势科属分析 |
3.2.2 地理成分分析 |
3.3 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评价 |
3.3.1 食用菌资源 |
3.3.2 药用菌资源 |
3.3.3 毒菌资源 |
4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1.1 物种多样性研究 |
4.1.2 区系多样性研究 |
4.1.3 资源现状评价 |
4.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文县主要食用菌 |
附录 B 文县主要药用菌 |
附录 C 文县常见毒菌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旧石器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2 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3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交流 |
1.2.4 人类与文化交流路线的研究方法综述 |
1.2.5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历史文化概况及阶段划分 |
2.1.3 现代交通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模型构建 |
2.3.1 构建最低成本(W) |
2.3.2 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联通模型(E) |
2.3.3 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E)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交流路线的重建结果 |
3.1 旧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1.1 基于NDVI权重的重建结果 |
3.1.2 基于NPP权重的重建结果 |
3.1.3 基于坡度权重的重建结果 |
3.2 新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2.1 东北路线区 |
3.2.2 东部路线区 |
3.2.3 东南路线区 |
3.2.4 西南路线区 |
3.3 青铜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3.1 东北路线区 |
3.3.2 东部路线区 |
3.3.3 东南路线区 |
3.3.4 西南路线区 |
3.4 历史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
3.4.1 东北路线区 |
3.4.2 东部路线区 |
3.4.3 东南路线区 |
3.4.4 西南路线区 |
3.4.5 腹地路线区 |
第四章 重建路线的演变过程 |
4.1 旧石器时期-随机分散型 |
4.2 新石器时期-边缘廊道型 |
4.3 青铜时期-边缘腹地型 |
4.4 历史时期-复杂网络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演化与人类适应关系 |
5.1 地理环境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坡度 |
5.1.3 植被 |
5.1.4 河流 |
5.2 环境演变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3 生业模式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3.1 狩猎采集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3.2 农业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3.3 农牧业并重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
5.4 交流强化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5 聚落-战争因素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温带和热带草地系统的生产潜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厘定研究[J]. 王军邦,杨屹涵,左婵,顾峰雪,何洪林. 生态学报, 2021(18)
- [2]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进展[J]. 吕晓敏,周广胜.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3)
- [3]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内蒙古三种草原类型土壤中固氮菌群多样性分析及其分离鉴定[D]. 张萌.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草原植被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D]. 陈金. 内蒙古大学, 2021
- [6]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经营模式研究[D]. 吴孔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7]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D]. 王佳.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基于数值模拟的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和水分平衡影响研究[D]. 郑颖. 内蒙古大学, 2021
- [9]文县尖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D]. 冶晓燕.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10]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D]. 兰措卓玛.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