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踝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黄绍武[1](2021)在《加味海桐皮汤熏洗治疗“寒凝血虚型”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栋,谷福顺,王爱国[2](2021)在《“筋骨肉并重”原则治疗踝关节损伤理论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踝关节是下肢三大运动关节之一,运动过程中受到自身压力同时也受到地面反作用力,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也是运动损伤常见部位。近年来,踝关节损伤逐渐增多,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运动员及老年女性多见,症状见局部肿胀,青紫,疼痛,瘀血等,并可合并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严重者伴有踝关节韧带损伤,撕裂,甚至踝部骨折,脱位,且踝关节骨折在人体各关节骨折当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1-2]。但由于急性踝关节损伤失治、误治常可导致慢性踝关节损伤,
吴仲秋[3](2020)在《便携式高频超声联合固态耦合垫在部队基层官兵距腓前韧带损伤检测中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距腓前韧带损伤是部队基层官兵军事训练中较为常见的踝关节损伤。为了提高基层部队训练损伤检查能力,本研究探讨便携式高频超声联合新型固态耦合垫(GEL)对踝关节损伤检查的诊断效力,评估其对部队基层官兵踝关节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检测以及损伤程度诊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在部队野外驻训条件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因军事训练致踝关节损伤来我院就诊的部队官兵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踝关节肌骨彩超检查。所有受试者均依次接受三组超声检查即普通便携式高频超声联合常规耦合剂(常规组)、普通便携式高频超声联合固态耦合垫(固态组)和高档台式肌骨超声联合常规耦合剂(参照组),观察距腓前韧带的厚度、内部回声、纤维连续性、韧带周边软组织有无血肿、关节腔有无积液、韧带附着处骨质情况及运动时韧带的张力和活动度情况等,将三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纳入80名受试者中,男性70人(87.5%),女性10人(12.5%),平均年龄为26.8±5.4岁。采用高档台式肌骨超声进行检查,健侧韧带平均厚度为1.9±0.3 mm,患侧为3.8±0.9 mm。Ⅰ型损伤为58人(72.5%),Ⅱ型损伤为11人(13.75%),Ⅲ型损伤为11人(13.75%)。受试者受伤时间小于1周或者有Ⅱ型损伤,其患侧韧带厚度最大。以高档台式肌骨超声检测结果为评估标准,常规组测量距腓前韧带厚度偏离0.14±0.09 mm,固态组偏离0.04±0.05 mm,两者具有显着差异(P<0.001)。常规组测量距腓前韧带断端相距偏离0.25±0.07 mm,固态组偏离0.07±0.06 mm,两者具有显着差异(P<0.001)。以高档台式肌骨超声结合临床诊断、MRI、手术结果为标准,常规组中,Ⅰ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100%,Ⅱ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72.7%,Ⅲ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83.3%,总体符合率为94.0%,与标准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63),Spearman相关度rs=0.933,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值为0.856,P<0.001。对关节积液的判断,常规组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100%,约登指数为0.918,阴性似然比为0.082。在固态组中,Ⅰ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100%,Ⅱ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90.9%,Ⅲ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91.7%,总体符合率为97.6%,与标准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500),Spearman相关度rs=0.977,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Kappa值为0.944,P<0.001;对关节积液的判断,固态组灵敏度为95.9%,特异度为100%,约登指数为0.959,阴性似然比为0.041。【结论】相比使用常规耦合剂,便携式高频超声与固态耦合垫联合检查对踝关节距腓前韧带损伤检测及损伤程度判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高档台式肌骨超声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野外驻训条件下部队基层官兵踝关节损伤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李鹏[4](2020)在《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短肌腱移位方案),而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骨膜移位方案)。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主要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根据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比较: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调查和术后随访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都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分析对比,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调查以及术后随访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进行骨膜移位方案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让患者更快恢复正常。
宋小影[5](2020)在《基于整体理论的下肢动力链训练对改善踝关节损伤后步态异常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以“整体理论”为指导的下肢动力链训练在改善踝关节损伤后期步态功能方面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踝关节康复后期功能障碍探索更为完善的康复体系。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踝关节损伤后步态异常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采用“下肢动力链肌力训练+步态训练”,对照组采用“踝周肌力训练+步态训练”,每组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在开始治疗前、四周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VAS疼痛评定、AOFAS评分、步态分析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1)两组受试者各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P>0.05)。(2)两组治疗四周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皆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VAS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但治疗后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四周后的踝关节AOF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皆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虽然试验组较对照组踝关节AOFAS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试验组较对照组踝关节AOFAS评分增加幅度的差值更多,试验组评分增幅15.13分,进步率26%;对照组评分增幅7.61分,进步率1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步态分析数据中(1)步频评分:试验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治疗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步速评分:试验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步幅评分:试验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整体理论”为指导的下肢动力链训练可缓解踝关节损伤后期患者的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且改善程度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踝关节康复后期功能障碍步态功能方面的参考。
叶铭浩[6](2020)在《踝关节稳定性平衡控制训练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踝关节作为人体承受重量最大的关节,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人体最容易受伤的关节之一。其中影响踝关节受伤与否的重要因素是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控制。通过对踝关节肌群力量和平衡控制能力加以训练能够有效降低受训者的伤病发生几率。然而目前已有的日常训练使用的踝关节训练器具存在着一些功能有限、强度不足问题,难以满足实践中人们对强健踝关节功能的需求。本研究针对踝关节的平衡控制能力有关生理理论及解剖结构进行梳理,针对目前市场上踝关节平衡控制训练器所存在的训练效率低,对踝关节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期提出踝关节稳定性平衡控制训练器的创新设计概念。对现有的踝关节平衡控制训练器以及相关产品进行调研,分析、归纳和总结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根据健身器材设计方法等理论,对踝关节训练器进行初步设计,依据设计方案与草图构建草模,对草模进行穿戴行走等简单活动来调整模型的形态功能与结构。然后不断改良与修改产品模型,令产品对踝关节的针对性更强,训练效率更高,同时也更加安全。对设计后的样品,选取8名身体健康的大学生受试者,进行星状伸展测试以及本体感觉复位测试,测试过后进行为期4周的踝关节平衡控制训练,训练过程中穿戴踝关节稳定性平衡控制训练器。结束训练后再次进行测试,将前后的数据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星状伸展成绩显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本体感觉复位成绩有所提高,但未达到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实验证明本研究设计的踝关节稳定性平衡控制训练器在短时间内能够明显提高受训者的平衡控制能力。
王震[7](2020)在《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康复训练效果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定详细、准确的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康复训练计划,为WCBA(Women 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制定更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最终达到提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预防二次损伤的目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特点以及WCBA球员康复训练相关理论知识。主要采用实验法,选取河北英励篮球俱乐部20名符合实验条件的18岁-30岁之间的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WCBA球员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名受试者,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实验干预周期为12周的康复训练,并保持原来训练活动,且活动方式不固定。选取踝关节跖屈和背屈活动度测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MS中的(深蹲、跨栏步和弓步蹲)、膝和踝关节屈伸等速肌力和运动恢复能力等相关指标,最后通过SPSS20.0和Excel进行实验前后的数据统计与整理,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WCBA球员在经过康复训练2周和4周后VAS疼痛评分均显着低于常规治疗(P<0.01)。(2)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经过康复训练的运动能力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其中好转时间对比(P<0.05),基本恢复、恢复和完全恢复时间对比(P<0.01)。(3)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经过12周康复训练的FMS评分除实验后健侧弓步蹲和常规治疗对比差异性不显着(P>0.05),其他各项评分均有显着差异(P<0.05)。(4)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经过12周康复训练的踝关节跖屈和背屈活动度与常规治疗组对比差异性较为显着(P<0.01)。(5)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经过12周康复训练的膝、踝关节屈和伸肌力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6)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经过12周康复训练的踝关节发生二次损伤的人数为1人、1次二次损伤出现的为1人,常规治疗发生二次损伤的人数为4人、发生过1次二次损伤的为2人,2次二次损伤的为2人。研究结论:(1)本次实验研究成果阐释了12周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对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验证了对该人群进行12周系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降低踝关节疼痛评分、缩短运动能力恢复时间和提高踝关节肌力、活动度及功能的假设。(2)通过本研究解决了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防治效果差、二次损伤率较高、康复训练不系统等方面的问题。与前人研究相比,本研究针对WCBA球员进行更为详细的12周康复训练,并且在康复训练前后对实验对象客观的进行等速肌力评估,发现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相邻的膝关节肌力经过12周康复训练后也会同踝关节肌力一同提升。(3)研究中由于选取实验人群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WCBA球员,尚存在样本量过小因素,影响统计效应。对后续的研究会加长实验周期,选取更多的实验对象,减少影响因素。
贾梦洋[8](2020)在《基于有限元法和THUMS模型的踝关节损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踝关节损伤是法医学实践中常见的损伤类型,由于其解剖结构较为复杂,确定致伤方式和损伤机制是法医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高坠和交通事故是法医病理学实践中常见的导致踝关节损伤的原因。本研究应用数值计算模拟的方法重建摔跌和撞击情况下踝关节损伤响应过程,通过分析生物力学指标变化,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再现损伤的过程,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究踝关节损伤的主要机制和形态,从而加深对踝关节损伤机制的理解,辅助分析踝关节损伤的致伤方式和损伤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经过多方面验证的THUMS 4.0数字化人体模型,利用显式动力学分析系统LS-DYNA和前后处理模块LS-PrePost,加载不同的致伤条件,计算踝关节解剖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等生物力学指标,从而重建不同致伤条件下踝关节损伤在时间-空间-力之间的相互响应,最终以图像、动画和力学指标来反应不同致伤条件下踝关节损伤形态和损伤机制。结果:垂直体位高坠,若着地后踝关节呈自然姿势,可形成典型的胫、腓骨末端压缩性骨折。而最常见的损伤机制为胫骨与距骨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距骨撞击胫骨与腓骨末端形成踝关节内骨折。此外,当坠落高度较低,或足踝部内翻或跖屈等姿势角度较大时,足踝部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形成胫、腓骨中下段骨折,踝关节主要以广泛的韧带损伤为主要特点。与高坠所致踝关节损伤相比,撞击形成的踝关节损伤缺乏胫骨下段压缩性骨折。撞击形成踝关节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直接撞击形成撞击部位骨折和踝关节过度曲屈或翻转形成的踝关节韧带损伤和内踝或外踝撕脱性骨折,且撞击位置离踝关节越远对踝关节影响越小。在法医学实践中,根据踝关节骨折形态,再结合体表软组织损伤区分高坠和撞击形成的踝关节损伤并不困难。结论:利用人体有限元模型以及显示动力学分析方法,可以真实直观地再现踝关节损伤的过程,较准确地判断踝关节机械损伤的致伤方式和损伤机制,为解释法医学实践中踝关节损伤的成伤机制和致伤方式提供了参考。
李泽钿,董娟娟,蔡树鸿[9](2020)在《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共10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术,对照组患者给予短肌腱移位手术治疗。对比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愈合时间,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时间,观察组康复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行骨膜移位术,手术效率高,术后患者恢复时间较短,安全性高。
岑卓灏[10](2020)在《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定向越野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索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踝部等速肌力、躯干力量的影响,以期对定向越野运动员的训练和身体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名知情同意且有踝关节扭伤病史的定向越野运动员,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进行为期6周,每周3次,每次30min的踝关节稳定性训练,每次踝关节稳定性训练都是在进行常规训练后进行。对照组进行无特殊训练即常规训练(包括耐力跑训练、速度跑、核心力量训练等),不进行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在试验前后均进行踝关节不稳主观检测、踝部等速肌力、核心力量测试。采用Cumberland踝关节不稳量表对踝关节稳定性进行评分;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训练测试系统对等速肌力(踝部)进行测量;采用Torsoline测试仪器对核心部位躯干力量(在踝关节前、后屈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6个方向上)进行测试。对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6周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踝关节不稳主观检测评分有明显提高,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踝关节不稳主观检测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等速肌力测试角速度为60°/s时,6周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后,试验组踝关节背屈肌群和跖屈肌群的峰力矩值,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背屈肌群和跖屈肌群的峰力矩值,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等速肌力测试中峰力矩值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等速肌力测试角速度为180°/s时,6周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后,试验组踝关节的背屈肌群和跖屈肌群的峰力矩值,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峰力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等速肌力测试中峰力矩值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6周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后,两组的前屈、后伸、右侧屈曲、左侧屈曲、右侧旋转、左侧旋转6个方向的核心部位躯干力量,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等速肌力测试中6个方向的核心部位躯干力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踝关节稳定性训练使定向越野运动员踝关节的稳定性明显提高。2.踝关节稳定性训练能够提高定向越野运动员踝部肌群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3.踝关节稳定性训练能够提高定向越野运动员的核心部位躯干力量。
二、踝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踝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3)便携式高频超声联合固态耦合垫在部队基层官兵距腓前韧带损伤检测中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肌骨高频超声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4)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比较 |
2.3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
2.4 对比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 |
3 讨论 |
(5)基于整体理论的下肢动力链训练对改善踝关节损伤后步态异常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现状 |
2.2 动力链理论 |
2.3 小结 |
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3.1 临床设计类型与原则 |
3.1.1 研究设计类型 |
3.1.2 样本量的估算 |
3.1.3 随机方法 |
3.1.4 对照选择 |
3.1.5 盲法的要求和设计 |
3.1.6 质量控制 |
3.1.7 异常情况处理 |
3.1.8 伦理学原则 |
3.2 研究对象 |
3.2.1 诊断及纳入标准 |
3.2.2 排除标准 |
3.2.3 剔除、脱落标准 |
3.2.4 中止标准 |
3.3 技术路线 |
3.4 治疗方案 |
3.4.1 传统训练方案 |
3.4.2 下肢动力链训练组具体方案 |
3.5 观察指标 |
3.5.1 一般项目 |
3.5.2 安全性指标 |
3.5.3 评定指标 |
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6.1 数据录入 |
3.6.2 分析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病例完成情况 |
4.2 一般临床基线分析 |
4.2.1 性别 |
4.2.2 年龄 |
4.2.3 病程 |
4.3 两组治疗前各变量基线状况分析 |
4.3.1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4.3.2 两组治疗前踝关节AOFAS评分比较 |
4.3.3 两组治疗前步态分析数据比较 |
4.4 VAS评分组内、组间比较 |
4.5 踝关节AOFAS评分组内、组间比较 |
4.5.1 治疗前后两组踝关节AOFAS评分组内比较 |
4.5.2 治疗后两组踝关节AOFAS评分组间比较 |
4.6 步态分析中步频、步速、步幅的组内、组间比较 |
5 讨论分析 |
5.1 研究结果分析 |
5.1.1 组内比较 |
5.1.2 组间比较 |
5.2 踝关节相关解剖 |
5.3 下肢关节及相关肌肉对踝关节功能状态的影响 |
5.4 下肢动力链训练对踝关节损伤后步态异常的影响的探讨 |
6 结论 |
7 存在不足与展望 |
7.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7.2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附件一:病例报告表 |
附件二:随机数字表 |
附录三:VAS疼痛评分表 |
附件四:踝-足AOFAS评分表 |
(6)踝关节稳定性平衡控制训练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踝关节的功能及损伤原因 |
1.1.2 踝关节平衡控制训练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章节框架及规划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踝关节训练及测试相关内容研究 |
2.1 踝关节基本组成及其运动特征 |
2.1.1 踝关节基本组成 |
2.1.2 踝关节运动方向 |
2.1.3 踝关节的稳定性 |
2.2 踝关节损伤及不稳分类研究 |
2.2.1 踝关节损伤研究 |
2.2.2 踝关节不稳分类 |
2.3 踝关节平衡控制与本体感觉研究 |
2.3.1 本体感觉概述 |
2.3.2 本体感觉的分类及功能 |
2.3.3 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预防踝关节损伤的相关研究 |
2.3.4 姿势稳定性研究 |
2.4 改善踝关节平衡控制方法研究 |
2.4.1 手术治疗 |
2.4.2 保守训练 |
2.4.3 平衡控制训练设备 |
2.5 踝关节平衡测试方法 |
第三章 踝关节稳定性平衡控制训练器设计策略研究 |
3.1 踝关节稳定性平衡控制训练器设计要求 |
3.1.1 踝关节运动特性分析 |
3.1.2 传统踝关节训练方式分析 |
3.2 健身器材设计原则 |
3.2.1 安全性原则 |
3.2.2 通用性原则 |
3.2.3 便捷性原则 |
3.2.4 娱乐性原则 |
3.3 训练器设计要素分析 |
3.3.1 功能要素分析 |
3.3.2 人机要素分析 |
3.3.3 造型要素分析 |
3.3.4 材质要素分析 |
第四章 踝关节平衡控制训练器设计表达与实施 |
4.1 踝关节平衡控制训练器设计定位 |
4.2 踝关节平衡控制训练器方案设计 |
4.2.1 第一版模型设计 |
4.2.2 第二版模型设计 |
4.2.3 第三版模型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踝关节稳定性平衡控制训练器有效性测试实验 |
5.1 实验内容 |
5.2 实验对象与方法 |
5.2.1 实验对象 |
5.2.2 实验方法 |
5.3 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
5.5 总结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康复训练效果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2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流行病学现状 |
1.3 篮球运动项目特点与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
1.4 篮球运动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机制 |
1.5 女篮运动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治疗与康复研究现状 |
1.5.1 国外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治疗和康复现状 |
1.5.2 国内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治疗和康复现状 |
1.5.3 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治疗和康复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观察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实验对象基本信息对比结果 |
3.2 实验对象伤后即刻、伤后两周和伤后四周VAS评分统计结果 |
3.3 实验对象运动能力恢复时间统计结果 |
3.4 实验对象FMS得分统计结果 |
3.5 实验对象踝关节跖屈和背屈活动度统计结果 |
3.6 实验对象踝关节跖屈和背屈肌力和膝关节屈伸肌力统计结果 |
3.7 实验对象在实验后12 周踝关节外侧韧带二次损伤统计结果 |
4 讨论与分析 |
4.1 康复训练对WCBA球员伤后VAS评分影响分析 |
4.2 康复训练对WCBA球员运动能力恢复影响分析 |
4.3 康复训练对WCBA球员FMS功能动作筛查评分影响分析 |
4.4 康复训练对WCBA球员踝关节跖屈和背屈活动度影响分析 |
4.5 康复训练对WCBA球员踝关节、膝关节肌力影响分析 |
4.6 康复训练对实验后12周WCBA球员踝外侧韧带二次损伤的影响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基于有限元法和THUMS模型的踝关节损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踝关节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治疗所用时长 |
2.2 治疗有效率 |
3 讨论 |
(10)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定向越野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论文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依据 |
2.1 定向运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定向运动的过程分析及可能导致的损伤 |
2.3 跑步的步态周期 |
3 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踝关节研究 |
3.2 踝关节稳定性研究 |
3.3 踝关节不稳的危害 |
3.4 踝关节不稳的治疗 |
3.5 躯干核心力量与踝关节稳定性 |
3.6 总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策略及观察指标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指标 |
2.3 试验组及对照组 |
2.4 踝关节稳定性训练 |
2.5 指标检测 |
3 统计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5 统计分析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
5.3 核心部位躯干力量测试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1 踝关节不稳主观检测 |
1.2 等速肌力 |
1.3 核心部位躯干力量测试 |
1.4 结论 |
1.5 创新点 |
1.6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踝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海桐皮汤熏洗治疗“寒凝血虚型”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D]. 黄绍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筋骨肉并重”原则治疗踝关节损伤理论探究[J]. 王栋,谷福顺,王爱国. 湖北中医杂志, 2021(06)
- [3]便携式高频超声联合固态耦合垫在部队基层官兵距腓前韧带损伤检测中的可行性研究[D]. 吴仲秋. 福建医科大学, 2020(02)
- [4]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J]. 李鹏. 智慧健康, 2020(25)
- [5]基于整体理论的下肢动力链训练对改善踝关节损伤后步态异常的疗效观察[D]. 宋小影.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2)
- [6]踝关节稳定性平衡控制训练器设计研究[D]. 叶铭浩.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WCBA球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康复训练效果实验研究[D]. 王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有限元法和THUMS模型的踝关节损伤机制研究[D]. 贾梦洋. 苏州大学, 2020(03)
- [9]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 李泽钿,董娟娟,蔡树鸿. 智慧健康, 2020(10)
- [10]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定向越野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影响[D]. 岑卓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