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上海市“城市更新”中棚户区处理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林雪莹[1](2020)在《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快速城市化浪潮后,中国城市发展逐渐由增量开发模式转向存量开发,长期以来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的建设方式和管理体系逐步显示出不足的一面。这些过度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以一种强介入的方式吞噬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剥蚀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性,使得日常生活日渐疏远。以关注城市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为目的的有机更新、微更新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尤其是在存量规划时代,城市发展建设面对的是更为综合、更为复杂的现实问题——不同于新开发建设区和重新建设项目,诸多老城、老旧街区项目往往有着复杂的空间现状和社会问题,以及不同人群多样化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因此,由单一的物质空间改造转向更加关注社区营造、空间微更新、精细化管理、全民参与等新的城市更新来提升居住质量和环境品质,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在此形势下,日常都市主义对普通大众开放式的关注,使其在不经意间成为一种非正统的、自下而上进行的城市发展机制,被看作是一种对公共空间价值进行多维度思考的城市设计方法。而街巷作为日常公共生活最为活跃的场所之一,与城市多次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密不可分,但同时,又不乏人们作为使用者的自我意识在公共空间的中的作用和体现。以日常都市主义视角观察下的城市日常生活和街巷公共空间,虽然其中不乏诸如空间无效占用、环境脏乱差、管理难度增加等多种现状问题,但在看似杂乱、混沌、简陋的表象背后,也蕴含着充满民间智慧的经验性建造、高效性的场地使用、及时性的适用调整、目的明确的商业活动等多种旺盛的生长形式和严谨明确的内在生成逻辑,也折射出其背后空间使用者身体和精神的多方面需求与愿望。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和实际调研,从日常行为活动与空间变化入手,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作为研究范围,选取鲜鱼口片区和白塔寺片区展开具体调研,对其中的空间自发更新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空间自发更新的特征表现、现象分类、参与主体、自身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街巷中自发空间的介入对街巷空间布局和街区活力带来的改变。旨在通过空间自发更新的现实表象来探讨城市日常生活中人作为空间主体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活载体需满足使用者日常生活需求的使命性,来推动城市空间规划管理的弹性发展,促进城市生活及环境质量的有效提高。
付晓萌[2](2020)在《“大明宫遗址区”空间发展绩效评价及规划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与历史进程的时间载体,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开始由功能型向文化型转变,城市大遗址区面临着复兴区域经济、全面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责任。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城市大遗址区的关注较少,遗址区作为协调城市与遗址关系的重要区域,也是衔接城市过去与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区”是我国典型的城市遗址区,也是我国较早建设的遗址区并随着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而不断得到发展,当前规划北至永城路,南至环城北路,东至东二环,西至未央路以及星火路,面积19.16平方公里。遗址区的改造工作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现在的遗址区已经从贫穷落后的“道北棚户区”转变为协调发展的城市新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遗址区的空间演化依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当前西安市进入文化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文化特色彰显的遗址区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大明宫遗址区”的空间发展进行绩效评价,以期为未来“大明宫遗址区”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城市遗址区和空间发展绩效相关理论的梳理,明确了城市遗址区与空间绩效的基本内涵,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进展的研究为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规划提升策略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中,以“大明宫遗址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大明宫遗址区”的空间演化历程,并提出空间结构、形态、规模与方向等方面的演化特征。其次,按照目标导向的思路,构建了包含社会经济、空间形态、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生态环境与文化价值六个系统的“大明宫遗址区”空间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对“大明宫遗址区”空间发展绩效进行了单系统评价和综合评价,提出制约“大明宫遗址区”空间绩效的问题根源。最后针对空间绩效评价的结果,提出“大明宫遗址区”空间绩效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城市更新理论、城市触媒理论、地方理论与场景理论提出包括分类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区域空间整合与功能优化、优化区域空间产业发展、构建区域空间文化场景以及完善空间道路交通网络等空间规划提升路径,为正确引导遗址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何萌[3](2020)在《政府主导老旧小区改造的运作逻辑研究 ——以松江G60廊区改造政策执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6%,城镇化进入了“绣花般精细”的存量开发阶段。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早在2012年就提出要发展集约、智能、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随后一系列政策和试点地区的确立正式引导我国走上了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为了激活“存量”的潜在价值,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人的城镇化”、“存量开发”、“绿色宜居”等成为备受关注的城镇化亮点,新时代的时代特质又赋予政党统筹整合、规划引领的使命担当,由政府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成为“需要政府扶持的老城民生改造”类型范围内的典型样本。如何正确认识“政府主导”在新时代的内涵价值、政府在主导改造政策执行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行为逻辑,以及如何避免政府主导的民生改造项目沦入“父爱主义”的桎梏,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运用城市更新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分析老旧小区改造中政府的主导性角色和其他主体的协商参与,并结合上海市松江区的58个旧街坊整体改造实践进行了实际案例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于2016年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G60科创走廊建设和旧区改造成为头两项关键试点工程,由于G60规划的“一廊九区”与松江老城的区位重叠,旧区改造也是科创增量、助力新老城区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松江区旧街坊整体改造的项目落地,尤其是对占全区一半任务量的Y街道具体改造实践的描述,分析旧街坊改造中的参与主体及各自的角色功能,检视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情境中的利益博弈与协调合作,总结出此类由政府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遵循的三大运作逻辑:自上而下的行政运作、协商参与的社会运作和党建引领的政治运作,这三大运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实际操作中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改造政策的执行。但是在不同的治理场域各自的角色不同:在“市--区--街镇”的科层体制下,政策传导、组织动员的过程中政治运作是核心;在街镇承担主要实施单位的权责分配下,行政运作发挥主要作用;在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场域中,社会运作占主体地位,但是政府的主导性角色贯穿始终,担当着资源配置、任务考核、矛盾协调、区域整合的“领导者”。需要指出,在我国社会治理转型和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政府主导”的内在价值也发生了改变,经历了“行政管控—放权自治—统筹整合”的演变过程,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是简单的强势回归,而是更加强调政党的整合引领功能,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是区别于政府全面管控的计划主义和父爱主义,在给予社会和市场空间的基础上强调发挥政府的整合动员作用,引导社会治理形成向心力和高效执行力的重要力量。当前促进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努力最根本在于基层治理实践,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这就对基层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运作、社会运作和政治运作都在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中面临着相应的逻辑困境,需要以行政运作嵌入政治运作、以政治运作吸纳社会运作,激活政党的“规划引领、统筹协调、整合动员”的主导性功能,才能发挥出政府主导改造政策执行的最大效用。
王海荣[4](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汤赟[5](2019)在《建德市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研究 ——基于城市更新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建设“美丽中国”写入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大目标;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是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具体实践,也是对历届省委提出的建设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的战略目标的继承和提升。建设美丽城镇,是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谋好城乡融合发展新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为了让城镇居民生活更美好。本文通过对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的研究,探讨在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理论和实际提出适合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力争有所突破,找到一条美丽城镇建设的新路径、新思路。在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梅城镇坚持规划引领,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再现千年古府新面貌”的总目标,明确了分年度的节点目标:一年推出一期新梅城、两年基本建成美丽城镇、五年再现“千年古府”新面貌,同时努力探索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的“梅城路径”。通过梅城镇当前建设状态进行调研发现,梅城镇已经开始注重环境提升、古城保护、产业转型等问题,全城镇16个核心区块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部分街道已经完成布局,仍有许多建设工程正在施工。在更新过程中,梅城镇建设依旧存在六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建设资金压力大,公共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差,古城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剧烈,规划思路僵化,美丽城镇建设管理力度不够,产业单一、企业低散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日本、德国等小城镇群建设案例出发分析了各国建设经验对于未来我国城镇升级建设的可行性,对梅城镇的开发给予建议与对策。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美丽城镇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在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基础上,推动产业发展拉动美丽城镇建设,并强调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最后,根据国内外经验和启示,提出了梅城镇的美丽城镇建设发展对策。梅城镇的发展应以人为中心,加强政府工作,完善产业结构,从规划、定位与现存问题出发制定对策。针对梅城镇的建设规划和现存问题,提出了寻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提升人居环境、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城乡功能一体规划、强化统分结合、强化产业支撑等六大发展策略。
汤璇[6](2019)在《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存量规划的时代,城市空间的生态超载与生态退化趋势是目前城市发展与更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的城市更新理论与方法已经难以应对今天日益复杂而尖锐的都市生态问题,“生态都市主义”作为一种回应城市生态问题的理念因而被提出并逐渐受到重视。另一方面,设计竞赛作为先锋思想的试验田,汇聚了最前沿的理念、策略与手段,成为“生态都市主义”重要的设计实验与理念交流平台。因此,本文将通过近年来重要的“生态都市主义”设计竞赛,梳理并提炼其中的前沿思想与策略,以启示当前的城市更新实践。论文首先从时间维度梳理了近年生态都市主义竞赛理念的变化与关注点的转移,讨论了竞赛主题变化与相关理论及技术发展的相关性。其次,通过对竞赛中不同城市更新策略的归纳和分析,结合当下的未来城市研究理论,总结出四个具有时代性的城市空间更新趋向:从“全球化”到“本土化”,从“集中式”到“分布式”,从“传统式”到“信息化”,从“单一策略”到“整合重构”;并在此三种趋向的基础上归纳并演绎了三种创新性城市空间更新策略:“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相结合,“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相结合,“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相结合。最后,通过具体设计题目及方案的个案研究,对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进行具体性和实践性的探索。本文全面分析了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演绎出适应未来城市空间更新的创新型策略与方法,揭示了具有时代性的城市更新趋向及其主要特征,并通过设计应用探索了创新型城市空间更新的实践意义。希冀以上研究可以为存量时代的城市空间更新和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提供新思路。
杨肖[7](2019)在《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延安“三山两河”片区为例》文中指出经历了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诸多城市问题,如城市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城市空间肌理紊乱、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等。为了解决我国城市现阶段面临的普遍问题,实现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城市双修”理念应运而生。目前,“城市双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双修”的相关理念,比较了“城市双修”与已有城市更新的异同,明确了“城市双修”的内涵、意义与工作要点,确立了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分别进行分析的研究框架。并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系统地研究了“城市双修”视角下的城市旧区更新要素,以此构建城市旧区更新策略:从山体修复、水体治理、修复利用废弃用地、构建绿地系统等自然环境要素归纳开展“生态修复”的具体方法。从城市旧区的城市空间肌理、建筑界面、街道空间、公共空间等建成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修补”的实施建议。本文选择了地处三山相对、两河交汇,拥有明清、近现代多个时间梯度的文脉印记且面临旧城更新的延安市“三山两河”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项目实践,在对延安自然环境和城市建成环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三山两河”片区的自然环境要素和建成环境要素。并进一步,阐述了三山两河片区“城市双修”的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所提出的理念与设计方法,可为我国其他城市的“城市双修”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黄健[8](2019)在《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职能定位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更新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建筑和城市功能的再造,同时也是城市空间、城市制度等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我国的城市更新模式在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极大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政府筹措为主的“自上而下”模式、20世纪90年代吸引外资向市场化转型的模式,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PPP模式已在城市更新领域中逐步得到广泛的运用。但国内外关于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而随着PPP模式在未来城市更新中将被更多、更深入的运用,需要更多这方面的理论指导;此外,关于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研究也可能对其他模式下城市更新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在本人实际工作中,也有部分工作内容涉及到PPP模式的城市更新,在此背景下进行理论研究,既能将工作的切身感悟融入到研究中,又能将研究理论转化为成果,给实际工作带来更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介绍了城市更新的概念、演变及模式;第三部分主要对目前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剖析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通过墨尔本以及上海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经验分析,发现其共性特征,为国内其他地区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职能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五部分从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优化的原则出发,提出具体的内容方面的优化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优化路径。随着《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更加推动了PPP模式城市更新的项目发展,凭借着PPP项目带来的现金流、盈利能力等方面的优势,PPP模式的城市更新日益受到政府、企业社会资本的青睐。同时,政府职能由原来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逐步转变为在PPP模式城市更新中的协调职能、监督职能和创新职能,政府是城市更新中区域投资环境的营造者、是市场秩序的监管维护者,是招商引资活动的组织者,也是项目投资合作的主导者。同时,政府的经济职能中由干预微观经济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优化投资环境。政府也将加快转型,为企业、市场以及大众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服务。在实现运营主体的相关职能同时,也回归到监管主体,有效履行监管职能,对各类经济行为予以监管。明确PPP模式中政府职能定位及其实现途径可以提升政府在资本运作、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也助推其主动走向市场,与合作方实现“双赢”。
张超,袁兵,袁东山,刘远坚[9](2019)在《考现学及其在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文在城市更新日益备受重视的大背景下,针对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在系统介绍考现学的起源和特点的基础上,对考现学在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指出其可以在城市和街区规划、既有建筑和老旧小区改造设计等不同层面发挥价值和作用。
戴维[10](2019)在《南昌市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棚户区改造项目属于居住条件较差的居住区的统称,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2005年辽宁省率先开始大规模棚户区改造,4年时间内改造了2910万平方米棚户区,让约71万户211万住在棚户区的老百姓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显着改善。2008年李克强就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大力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随后辽宁棚户区改造模式在全国推广,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将棚户区改造项目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并大规模推进实施。为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七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的通知》(建保【2012】190号)文件,紧接着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文件,要求全面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信贷、税费减免等各类政策支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规划水平,让更多住在棚户区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江西省政府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工作,为认真贯彻国务院25号文件和全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于2013年下发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3】22号)文件,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要求各县市加快棚户区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确保建设用地供应,做好拆迁安置补偿,优化规划空间布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南昌市根据国务院25号文件、七部委190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举全市之力大力推进棚户区项目,以达到城市更新目的。截至2018年8月底,南昌市共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13.27万户,改造面积2383万㎡,让八十万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本文以X棚户区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该项目为蓝本,对项目关键点的进度、成本进行分析,进而进行管理优化,希望对南昌市乃至江西省的棚户区改造有优化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工作步骤如下:首先,简单叙述了国内外棚户区改造相关研究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本文相关挣值法、项目进度管理和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内容。然后,对南昌市棚户区改造以及南昌市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以南昌市X棚户区改造项目为蓝本,进行了进度和成本管理现状介绍。最后,利用挣值法,对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了数据分析,将分析结果汇总成图表,针对问题进行管理优化建议。
二、关于上海市“城市更新”中棚户区处理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上海市“城市更新”中棚户区处理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及动机 |
1.2.1 城市存量开发模式下空间有机更新转型的新要求 |
1.2.2 首都核心区发展建设对街巷空间精细化的新使命 |
1.2.3 自上而下的发展建设与自下而上的公众需求的社会情势 |
1.2.4 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公共空间使用需求的实际表现——自发现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相关概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5.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趋势 |
1.6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难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日常都市主义下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研究基础 |
2.1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概况 |
2.1.1 北京老城范围界定 |
2.1.2 街巷公共空间的概念解析及范围界定 |
2.2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 |
2.2.1 元大都时期:街巷公共空间的雏形 |
2.2.2 明清时期:建筑群为中心的经典街巷空间 |
2.2.3 民国至解放前夕:局部节点的街巷公共空间 |
2.2.4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快速城市扩张下的大尺度街巷公共空间 |
2.2.5 改革开放-奥运前夕:街巷空间由大肆建设逐步衰落 |
2.2.6 存量规划时代:街巷空间的活力复苏与精细化更新 |
2.3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景观要素 |
2.3.1 街巷围护界域空间 |
2.3.2 街巷基面及过渡性空间 |
2.3.3 景观节点空间 |
2.3.4 设备设施空间 |
2.4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特征 |
2.4.1 空间属性的多维度交融 |
2.4.2 空间格局及尺度的多样化 |
2.4.3 空间类型及使用方式的多变性 |
2.4.4 空间功能的高度复合化 |
2.4.5 空间发展的立体化 |
2.4.6 空间“熵增加”的无序性 |
2.4.7 体验及评价的两极分化 |
2.5 从日常都市主义角度研究街巷公共空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5.1 人作为公共空间的本质与主体 |
2.5.2 空间参与者的身心需求对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塑造 |
2.6 日常生活与日常都市主义理论(Everyday Urbanism) |
2.6.1 日常生活 |
2.6.2 日常空间和日常都市主义理论(Everyday Urbanism) |
2.7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
2.7.1 城市针灸理论(Urban Acupuncture) |
2.7.2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Urban Organic Renewal) |
2.7.3 城市渐进式更新理论(Incremental Urbanism) |
2.7.4 城市微更新理论(Urban micro-renewal)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案例研究 |
3.1 案例分类的依据及类型 |
3.2 民间自发性的空间行为或实践活动 |
3.2.1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城市针灸”项目:自发行为启示下的的街巷活力重塑 |
3.2.2 案例启示及总结 |
3.3 专业团体或个人自发性的空间行为或实践活动 |
3.3.1 印度苏特拉市街巷空间激活项目:微小尺度介入街巷公共空间活力复苏 |
3.3.2 案例启示及总结 |
3.4 鼓励全民/全过程参与的自发性空间更新 |
3.4.1 旧金山街巷空间更新项目:设计引导下的全民参与潜力空间的活力激发 |
3.4.2 停车-公园日(Parking Day) |
3.4.3 “车位微公园”计划(Parklets) |
3.4.4 “更好街道计划”(The Better Streets Plan) |
3.4.5 案例启示及总结 |
3.5 小结 |
第4章 老城日常生活与街巷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
4.1 北京老城日常生活与街巷公共空间初观察 |
4.1.1 初步的路上观察 |
4.1.2 北京老城街巷日常生活图景与自发现象 |
4.1.3 日常生活与街巷空间的关联 |
4.2 调研样本选择 |
4.2.1 北京老城内33片历史文化街区 |
4.2.2 首都功能核心区13片文化精华区 |
4.2.3 街巷环境空间评估 |
4.3 鲜鱼口片区:高度复合的城市空间样本 |
4.3.1 概况 |
4.3.2 区位及交通 |
4.3.3 历史沿革及空间演变 |
4.3.4 空间肌理及功能分布 |
4.3.5 建筑风貌及配套设施 |
4.3.6 街巷公共空间与日常活动 |
4.3.7 空间参与者及自发活动 |
4.3.8 小结 |
4.4 白塔寺片区:斑驳混杂的城市空间样本 |
4.4.1 概况 |
4.4.2 区位及交通 |
4.4.3 历史沿革及空间演变 |
4.4.4 空间肌理及功能分布 |
4.4.5 建筑风貌及配套设施 |
4.4.6 街巷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 |
4.4.7 空间参与者及自发活动 |
4.4.8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自发性更新现象的特征研究 |
5.1 不同更新模式与主体研究 |
5.1.1 政府主导的空间微更新 |
5.1.2 市场主导的空间微更新 |
5.1.3 民众自发的空间微更新 |
5.2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中各物质要素的景观空间特征 |
5.2.1 复杂多元的街巷公共空间结构与尺度 |
5.2.2 丰富多样的街巷公共空间形态 |
5.2.3 灵活多变的街巷公共空间功能 |
5.2.4 多面使用的街巷公共服务设施 |
5.2.5 .涟漪扩散的街心广场及绿地空间 |
5.3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中非物质要素(人)的群体特征 |
5.3.1 老年人 |
5.3.2 儿童 |
5.3.3 原住民 |
5.3.4 外来住户 |
5.3.5 管理者 |
5.3.6 游客 |
5.4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5.4.1 自发更新存在的合理性 |
5.4.2 自发更新目前存在的问题 |
5.5 自发更新对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景观实践的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常都市主义下的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构建策略 |
6.1 街巷公共空间景观构建的要素分类 |
6.2 街巷公共空间物质要素的景观构建策略 |
6.2.1 反对盲目开发,优先利用既有场地,挖掘潜力空间 |
6.2.2 室内公共空间的优化外延 |
6.2.3 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再认识 |
6.2.4 对自发性城市家具的认可与优化 |
6.2.5 合理利用木桶效应,改善或规避空间短板 |
6.2.6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形成空间活力网 |
6.2.7 空间碎片整理,营造连续性空间体验及感受 |
6.3 街巷公共空间非物质要素(人与地域文脉)的景观构建策略 |
6.3.1 建立沟通渠道,形成对话机制 |
6.3.2 建立社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
6.3.3 空间认养、艺术介入,多种方式共同营造可持续性空间 |
6.3.4 延续生活空间的场所精神,重塑空间场所认同感及归属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老城街巷空间是城市日常生活最直接的外部反映 |
7.1.2 日常都市主义视角观察下的公共空间具有自发性 |
7.1.3 空间自发更新为老城空间更新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研究对象 |
7.1.4 日常生活实践是公共空间建设的起点 |
7.2 论文不足之处 |
7.3 未来展望——是结束更是开始(Ending is Beginning)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近代北京开放公园与公共空间 |
附录二 北京老城10片历史文化街区路网结构 |
附录三 北京东西城常驻人口分布 |
附录四 片区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调研问卷 |
附录五 白塔寺片区多方会谈记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2)“大明宫遗址区”空间发展绩效评价及规划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明宫遗址区” |
2.1.2 空间绩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市更新理论 |
2.2.2 城市触媒理论 |
2.2.3 地方理论 |
2.2.4 场景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4 评述与启示 |
2.4.1 良好基础 |
2.4.2 不足之处 |
2.5 本章小结 |
3.“大明宫遗址区”空间演化分析 |
3.1 “大明宫遗址区”发展现状 |
3.1.1 社会经济现状 |
3.1.2 土地利用现状 |
3.1.3 文化遗产现状 |
3.1.4 道路交通现状 |
3.2 空间演化过程 |
3.2.1 遗址区形成阶段 |
3.2.2 遗址公园建设阶段 |
3.2.3 适应性开发阶段 |
3.3 空间演化特征 |
3.3.1 空间演化结构特征 |
3.3.2 空间演化形态特征 |
3.3.3 空间演化规模特征 |
3.3.4 空间演化方向特征 |
3.4 相关规划解析 |
3.4.1 规划定位 |
3.4.2 规划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大明宫遗址区”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4.1 绩效主体及期望分析 |
4.1.1 绩效评价主体确定 |
4.1.2 绩效主体问卷调研 |
4.1.3 期望目标内涵分析 |
4.2 评价体系的层次框架 |
4.2.1 指标体系基本准则 |
4.2.2 指标体系层次框架 |
4.3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 |
4.3.1 指标选取的原则与方法 |
4.3.2 指标的具体内容描述 |
4.4 指标体系的工作流程 |
4.4.1 指标标准化处理 |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3 空间绩效计算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大明宫遗址区”空间发展绩效评价 |
5.1 研究设定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设定 |
5.1.2 数据来源 |
5.2 单项指标对比分析 |
5.2.1 社会经济系统指标分析 |
5.2.2 空间形态系统指标分析 |
5.2.3 土地利用系统指标分析 |
5.2.4 交通组织系统指标分析 |
5.2.5 生态环境系统指标分析 |
5.2.6 文化价值系统指标分析 |
5.3 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
5.3.1 空间绩效综合计算 |
5.3.2 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大明宫遗址区”空间规划提升策略 |
6.1 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 |
6.2 空间绩效的问题根源 |
6.3 空间绩效优化思路 |
6.3.1 优化的目标 |
6.3.2 优化的内容 |
6.4 空间规划提升策略 |
6.4.1 分类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
6.4.2 区域空间整合与功能优化 |
6.4.3 优化区域空间产业发展 |
6.4.4 构建区域空间文化场景 |
6.4.5 完善空间道路交通网络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大明宫遗址区”空间绩效评价调研问卷 |
随机访谈与问卷调查原始记录(部分) |
调研阶段统计表 |
致谢 |
(3)政府主导老旧小区改造的运作逻辑研究 ——以松江G60廊区改造政策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目标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政府主导老旧小区改造的松江实践 |
第一节 使命与特性:政府主导老旧小区改造之必要性 |
一、战略性规划需要政府承担主导角色 |
二、“公共性使命”促使政府维护旧区居民利益 |
三、老旧小区特性需要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改造 |
第二节 松江G60廊区旧街坊整体改造项目 |
一、G60科创走廊规划与老城的区位重叠 |
二、58个旧街坊整体改造概况与政策梳理 |
三、聚焦Y街道旧街坊改造工作 |
第三节 Y街道旧街坊整体改造实践 |
一、成立工作小组,总体协调旧街坊改造 |
二、对接社区,分阶段部署工作 |
三、整合资源,协调利益矛盾 |
四、验收评估,后续保障与总结 |
五、旧街坊改造实施的保障性因素 |
第四节 旧街坊整体改造政策执行分析的重要抓手 |
一、改造政策执行的层级性特征—行政运作 |
二、改造政策执行的多属性特征—社会运作 |
三、改造政策执行的引领性特征—政治运作 |
第三章 政府主导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执行的现实运作 |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行政运作 |
一、新时代唤醒“政府主导”的统筹引领价值 |
二、政府主导改造下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 |
三、压力型体制下改造的“运动式治理” |
第二节 协商参与的社会运作 |
一、政策执行前期的社区业主意愿表达 |
二、项目落地时的民众诉求与利益协调 |
三、后续维护中“居民-物业-实施单位”的博弈互动 |
第三节 党建引领的政治运作 |
一、新时代“党领导一切”的制度框架 |
二、区域化大党建凝聚“政策执行共同体” |
三、社区微观党建助力旧街坊整体改造 |
第四章 政府主导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执行的运作困境 |
第一节 行政运作中的现实执行偏差 |
一、效率理性支配下政策执行中的权力异化 |
二、偏离目标和轨道的运动式治理风险 |
三、政策执行有效性难以保障 |
第二节 社会运作中的选择性参与问题 |
一、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集体行动困境” |
二、大局意识和利己主义不同的站位考虑 |
三、标榜式和形式化的社区居民参与 |
第三节 政治运作中的顶层设计矛盾 |
一、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如何把握好“度” |
二、“规划式改造”与实施措施之间的现实张力 |
三、政策模糊性与基层社会风险积聚 |
第五章 政府主导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执行的逻辑出路 |
第一节 老旧小区改造需以行政运作嵌入政治运作 |
一、从“政绩导向”到“公共价值导向” |
二、从“层层下压”到“整合动员” |
三、从“执行梗阻”到“统筹协调” |
第二节 老旧小区改造需以政治运作吸纳社会运作 |
一、建立公众参与的政策执行体制 |
二、完善政策执行中的民意回应机制 |
三、发挥积极行动者的影响力和带头作用 |
第三节 以政治运作优化政府主导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执行 |
一、坚守“使命与责任”型政党建设 |
二、鼓励基层党建创新,因地制宜实施改造 |
三、发挥主导性功能促进公益性民生改造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方法 |
(二)比较研究方法 |
(三)文献分析方法 |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国家空间理论 |
(二)城市治理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建德市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研究 ——基于城市更新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城市更新概念 |
2.1.2 美丽城镇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本节小结 |
3 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现状 |
3.1 建德市概况 |
3.2 梅城镇简介 |
3.2.1 基本情况 |
3.2.2 梅城镇人文历史 |
3.3 建设现状 |
3.4 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主要做法 |
3.4.1 坚持规划引领,绘就美好蓝图 |
3.4.2 围绕六美共建,探索特色路径 |
3.4.3 注重城乡统筹,凝聚强大合力 |
4 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建设资金压力大 |
4.1.1 资金投入机制单一 |
4.1.2 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 |
4.2 公共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差 |
4.2.1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
4.2.2 人居环境有待提升 |
4.3 古城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剧烈 |
4.3.1 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思路不清 |
4.3.2 古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
4.4 规划思路僵化 |
4.4.1 开发建设缺乏有效指引 |
4.4.2 缺乏宏观规划认知 |
4.5 美丽城镇建设管理力度不够 |
4.5.1 考核机制过度 |
4.5.2 事前管控工作繁琐 |
4.6 产业单一,企业“低散乱” |
4.6.1 古城旅游资源挖掘不够 |
4.6.2 缺乏特色产业支撑 |
5 国内外美丽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
5.1 国内外美丽城镇建设经验 |
5.1.1 日本的美丽城镇建设经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
5.1.2 德国的城市更新经验:在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下 |
5.1.3 民和县官亭镇的美丽城镇建设经验:注重高站位规划 |
5.1.4 宁海梅林街道的美丽城镇建设经验:注重规划分期实施 |
5.2 国内外美丽城镇建设启示 |
5.2.1 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
5.2.2 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 |
5.2.3 政府对美丽城镇建设的合理指导和监督 |
5.2.4 产业发展对美丽城镇建设的推动作用 |
6 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的发展对策 |
6.1 打破常规,寻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
6.1.1 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 |
6.1.2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城镇建设 |
6.2 以人为本,提升人居环境 |
6.2.1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
6.2.2 丰富城镇社区文化生活 |
6.3 保护与开发,注重协调发展 |
6.3.1 明确保护与开发的思路 |
6.3.2 同步推进古城利用和新城建设 |
6.4 精准定位,注重城乡一体规划、城镇辐射功能 |
6.4.1 注重城乡一体规划 |
6.4.2 注重城镇功能辐射 |
6.5 统分结合,强化工作合力 |
6.5.1 大力整合美丽城镇建设力量 |
6.5.2 建立部门协调会商机制 |
6.6 强化产业,支撑美丽城镇建设 |
6.6.1 着力打造旅游产业 |
6.6.2 深入挖掘特色产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
1.1.1 全球生态超载和供需矛盾 |
1.1.2 中国“存量更新”的迷失与困惑 |
1.1.3 设计竞赛中的策略具有前瞻性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生态都市主义 |
1.2.2 设计竞赛 |
1.2.3 城市空间更新 |
1.3 研究现状 |
1.3.1 生态都市主义的研究 |
1.3.2 设计竞赛的研究 |
1.3.3 城市空间更新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基于生态都市主义的设计竞赛分析 |
2.1 生态都市主义理念详述 |
2.1.1 生态都市主义发展脉络 |
2.1.2 生态都市主义内容 |
2.2 设计竞赛的时代性内容 |
2.2.1 竞赛命题偏向对城市空间更新的讨论 |
2.2.2 竞赛方案以重构城市空间结构为切入点 |
2.2.3 竞赛方案注重对生态与信息特点利用 |
2.3 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城市空间更新策略发展趋向 |
2.3.1 从“全球化”到“本土化”趋向 |
2.3.2 从“集中式”到“分布式”趋向 |
2.3.3 从“传统式”到“信息化”趋向 |
2.3.4 从“单一策略”到“整合重构”趋向 |
第3章 设计竞赛中的生态都市空间更新策略 |
3.1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的设计策略 |
3.1.1 分布式组团社区策略 |
3.1.2 分布式生产模块策略 |
3.1.3 分布式办公模块策略 |
3.2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的设计策略 |
3.2.1 构建生态信息平台策略 |
3.2.2 生物合成与数据化策略 |
3.2.3 能源信息一体化策略 |
3.3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的设计策略 |
3.3.1 生态与信息循环利用策略 |
3.3.2 城市设施仿生建构策略 |
3.3.3 数字化生态改造策略 |
第4章 生态都市主义下城市空间更新竞赛策略的设计应用 |
4.1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公园都市设计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的设计概念 |
4.1.3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的设计策略应用 |
4.1.4 “组团分布”与“资源整合”结合的策略应用分析 |
4.2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定制森林设计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的设计概念 |
4.2.3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的设计策略应用 |
4.2.4 “资源生产”与“信息消费”结合的策略应用分析 |
4.3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响应式生态建构技术 |
4.3.1 响应式生态建构技术概况 |
4.3.2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的设计概念 |
4.3.3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的设计策略应用 |
4.3.4 “本土制造”与“信息全球化”结合的策略应用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5.3 本文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延安“三山两河”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城市旧区普遍现状 |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案例分析 |
2.1 城市更新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更新历程与理论研究 |
2.1.2 国内城市更新历程与理论研究 |
2.1.3 城市更新案例研究 |
2.2 “城市双修”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城市双修”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2.2 国内“城市双修”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2.3 “城市双修”与已有的城市更新异同 |
2.2.4 “城市双修”实践案例——以三亚为例 |
2.3 街道空间相关研究 |
2.3.1 街道的定义 |
2.3.2 国外街道演变历程和街道空间研究 |
2.3.3 国内街道演变历程和街道空间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系统构建 |
3.1 “城市双修”要素构成 |
3.2 “生态修复”要素 |
3.3 “城市修补”要素 |
3.3.1 城市空间格局和肌理 |
3.3.2 建筑界面 |
3.3.3 街道空间 |
3.3.4 公共开放空间 |
3.4 “生态修复”技术策略 |
3.4.1 山体修复 |
3.4.2 水体治理 |
3.4.3 修复废弃绿地 |
3.4.4 绿地系统的构建 |
3.5 “城市修补”策略 |
3.5.1 还原城市空间布局和肌理 |
3.5.2 建筑界面整治 |
3.5.3 街道空间环境建设 |
3.5.4 公共空间功能提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延安“三山两河”片区更新要素分析 |
4.1 延安城市背景 |
4.1.1 区位分析 |
4.1.2 历史沿革 |
4.1.3 城市格局 |
4.1.4 建筑概况 |
4.2 延安“三山两河”片区“城市双修”范围界定 |
4.2.1 “生态修复”实践范围 |
4.2.2 “城市修补”实践范围 |
4.3 延安“三山两河”片区“生态修复”要素与现状 |
4.3.1 “三山两河”片区在的核心地位 |
4.3.2 “三山两河”片区的生态与景观现状 |
4.4 延安“三山两河”片区“城市修补”要素与现状 |
4.4.1 “三山两河”片区空间格局和肌理 |
4.4.2 “三山两河”片区建筑界面概况 |
4.4.3 “三山两河”片区街道空间现状 |
4.4.4 “三山两河”片区公共空间现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延安“三山两河”片区更新策略研究 |
5.1 目标定位 |
5.1.1 上位规划解读 |
5.1.2 延安“城市双修”规划定位 |
5.2 “三山两河”片区“生态修复” |
5.2.1 山体的修复:望美山 |
5.2.2 两河的修复:亲清水 |
5.2.3 景观绿地的修复:靓绿地 |
5.3 “三山两河”片区“城市修补” |
5.3.1 复格局,理府城脉络,重塑山水格局 |
5.3.2 显特色,挖掘地域文化,整治建筑风貌 |
5.3.3 优品质,改善道路交通,提升环境品质 |
5.3.4 拓功能,适度更新功能,扩展公共空间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标目录 |
一、图目录 |
二、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8)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职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论文结构 |
五、论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城市更新的概念、演变及模式 |
第一节 城市更新的概念、目的 |
一、城市更新的概念 |
二、城市更新的目的 |
第二节 城市更新的历史演变 |
一、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历史 |
二、国外城市更新的发展历史 |
第三节 城市更新的模式 |
一、政府主导型 |
二、开发商主导型 |
三、政府主导的融资模式 |
第二章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具体内容、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具体内容 |
一、宏观的职能定位 |
二、微观的职能定位 |
第二节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现状 |
一、高度重视“公私”合作的力量 |
二、利用公私合作完成公共任务的宗旨 |
第三节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问题表现 |
一、项目过程监管不适当 |
二、权责划分不清晰 |
三、公共政策不稳定 |
第四节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问题成因 |
一、政府认知不足、约束机制不健全 |
二、政府角色定位错误 |
三、某些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短期效果、缺乏长远规划 |
第三章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墨尔本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经验借鉴 |
一、墨尔本PPP模式城市更新的基本特征 |
二、墨尔本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上海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经验借鉴 |
一、上海PPP模式城市更新的基本特征 |
二、上海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经验借鉴 |
第四章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优化的原则、内容及路径 |
第一节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优化的原则 |
一、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 |
二、依法、规范、高效原则 |
第二节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内容优化 |
一、相关利益各方的协调者 |
二、经济行为的监督者 |
三、公共政策和机制的创新者 |
第三节 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职能定位的优化路径 |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 |
二、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
三、健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内容实施 |
四、健全规划评估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考现学及其在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 |
2 考现学 |
2.1 考现学的起源 |
2.2 考现学特点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 |
2.3 考现学的局限与突破 |
3 考现学在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探讨 |
4 结语 |
(10)南昌市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写作背景及意义 |
1.1.1 写作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棚户区改造的发展及研究概况 |
1.3 境外棚户区改造的发展及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挣值法的概念和内容 |
2.2 项目进度管理理论 |
2.3 项目成本管理理论 |
第3章 南昌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概述 |
3.1 南昌市棚户区改造概况 |
3.2 南昌市X棚户区改造项目概况 |
第4章 南昌市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现状 |
4.1 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现状 |
4.1.1 X棚户区改造项目阶段划分 |
4.1.2 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计划 |
4.1.3 X棚户区改造项目实际进度 |
4.2 X棚户区改造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
4.2.1 X棚户区改造项目成本构成分析 |
4.2.2 X棚户区改造项目分阶段成本计划 |
4.2.3 X棚户区改造项目实际成本 |
第5章 南昌市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和成本分析及优化 |
5.1 X棚户区改造项目挣值法分析 |
5.1.1 X棚户区改造项目挣值法三基本参数分析 |
5.1.2 X棚户区改造项目挣值法四指标分析 |
5.1.3 X棚户区改造项目监测点分析 |
5.2 进度与成本管理分析及优化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关于上海市“城市更新”中棚户区处理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D]. 林雪莹.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2]“大明宫遗址区”空间发展绩效评价及规划提升策略研究[D]. 付晓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政府主导老旧小区改造的运作逻辑研究 ——以松江G60廊区改造政策执行为例[D]. 何萌.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5]建德市梅城镇美丽城镇建设研究 ——基于城市更新的视角[D]. 汤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9(12)
- [6]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设计竞赛中的城市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汤璇. 天津大学, 2019(01)
- [7]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城市旧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延安“三山两河”片区为例[D]. 杨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PPP模式下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职能定位研究[D]. 黄健.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9]考现学及其在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初探[J]. 张超,袁兵,袁东山,刘远坚. 重庆建筑, 2019(05)
- [10]南昌市X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优化研究[D]. 戴维. 南昌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