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国际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郝丹梅[1](2020)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闻天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早年投身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经过五四时期先进思想的洗礼,张闻天在“五卅”运动的革命风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积极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和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生涯。延安时期是张闻天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时期。张闻天领导和参与党的各项重大工作实践,为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转变,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为这些历史贡献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思想来源、时代的实践需求和良好的个人条件。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实现全民族抗战的理论武器,是张闻天长期坚持理论学习和担任领导工作丰富经验积累的必然结果。张闻天的思想认识在经历遵义会议前的重要转变的基础上,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进一步反思,最终转变到以毛泽东为代表和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正确轨道上来。张闻天的思想转变为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张闻天在党内职务的变动促成了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心转变。遵义会议至六届六中全会前,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决定了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展开;六届六中全会后,张闻天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和干部教育处处长,因而这一阶段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以理论宣传和干部教育为中心来进行。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主要依托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等干部院校,借助《斗争》《解放》《共产党人》等报纸刊物,采用报告发言,利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马列经典着作、中级读物和辅助读物等教材文本为实践载体,在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下,运用说服教育、实践锻炼、自我批评等重要方法,形成了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内容,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心任务,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为主线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丰富内涵。延安时期张闻天不仅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理论,而且将其贯穿于党建工作、军队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文化运动、青年运动等诸多重要实践领域,为推进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科学性、务实性、前瞻性的理论特色。这一理论不仅在丰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充实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推进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而且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今天,在经济全球化越发深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国际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内背景下,立足新的时代要求,借鉴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从而为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刘雯炀[2](20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在整个社会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始得以阐发和使用的重要概念和术语,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运用和创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领导人民持续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历史实践表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判断准确,并能够随之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就能团结人民群众取得社会革命的伟大胜利。与之相反,往往就会遭受挫折和损失。深入研究“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问题,有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野,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问题的研究,进而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和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在逻辑。本文以社会主要矛盾为研究的核心主题,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主要研究时段,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为研究客体,试图探究社会主要矛盾在中国共产党人当中的接受、认知和运用的过程以及经验启示。本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引言主要论述了本研究选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属于研究的前提性问题。主要包括研究缘起与意义、研究现状与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一章,主要考察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从概念史的视野出发,依据古今中外的历史文献和思想论述,重点考察了“矛盾”“社会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等核心概念的历史由来和丰富内涵,以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相关概念有清晰的认知。从理论研究的视野出发,重点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类型、基本特性和理论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在为本研究奠定重要理论前提的同时,也为展开本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分析工具。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把握”的历史阶段。党的一大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进行了初次探索,但严重脱离了中国社会实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党的二大较为正确地把握到社会主要矛盾,并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国共两党之所以达成共同革命的战略目标,其重要基础就在于认识到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对象,并初步意识能否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关乎国民革命的成败。但也正是对主要矛盾转化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解决主要矛盾的核心力量——革命武装缺乏足够的领导力,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把握,既有成功的经验,更有惨重的教训。第三章,全面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突破”的历史阶段。以八七会议为标志,党开始认识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大众与以蒋介石为主要代表的新军阀的矛盾,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党的六大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问题,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六大基本路线的坚持和贯彻,使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革命新道路。而“左”倾领导者不断滋生严重错误,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对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做出了极为主观的脱离实际的判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局势,成功实现了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突破,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方针和策略,并在长期的抗日民主革命实践中形成和丰富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为领导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第四章,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历史阶段。第一,抗战胜利后迅速把握到人民大众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蒋介石政府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并依据形势变化采取针锋相对的政治策略和军事方针,推动人民民主革命不断向前发展。第二,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既能够理性看待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情况,又能够对未来新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科学的理论预测。第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既能够认识和解决工作实际存在的主要矛盾,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也能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趋势,成功实现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第五章,侧重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的凝练和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探索的有益经验集中为:全面分析国情及其变化是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基础,正确认识世情变化和时代特征是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条件,正确判断主次矛盾的关系是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关键所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这些历史经验,对其继续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重要启迪:综合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新变化,毫不动摇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认识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价值遵循,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全面提升分析和应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刘以心[3](2020)在《《大声周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声周刊》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共产党人掌握并公开出版发行的时事综合性刊物。是由中共地下党员车耀先和一批爱国进步青年主办。1937年1月17日在成都创刊,创刊过程“一波四折”,先后四次遭到查封,三次变更刊名,总计出版六十一期,后期发行上万份,共一百余万字,1938年8月23日遭到四川省党部无理查禁。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择《大声周刊》作为毕业论文的原因和意义,并且全方位的介绍《大声周刊》现有的研究状况。第二章为《大声周刊》概述,主要介绍了《大声周刊》的办刊背景、办刊宗旨、办刊过程、主要栏目、主要编辑和发行出版等内容。第三章为《大声周刊》主要内容概括,前期积极地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方针和政策,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又以巩固团结,抗战到底为指导方针来唤起民众。第四章对《大声周刊》的特点进行提炼,《大声周刊》特点鲜明,从作用上看,言语犀利,文章针对性强;从内容上看,文章贴近群众,关注面广,互动性强;从形式上看,文章形式多样,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第五章对《大声周刊》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大声周刊》在宣传党的思想、抗日救亡、巩固团结、爱国主义运动、扩大党的队伍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也积极地揭露和批判国民党政府压制人民的抗日运动和消极抗战、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它使人民群众认清了国民党政府的本质,同时它也扩大了党的影响力,提高了党的威望,奠定了党的群众基础,为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也推动了四川地区党的事业发展,带动了四川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声周刊》是在国统区出版发行的,它的出版意义重大,为其他报刊的出版发行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其刊载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积累的办刊经验对现在的刊物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兖芳芳[4](2019)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推动作用——以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双向互动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西安事变发生前,在共产国际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中共在吸取自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变其统战政策中的关门主义倾向,打开了联合国民党内爱国将领共同抗日的大门并逐渐提出了逼蒋抗日的方针。西安事变发生后,对蒋介石的处置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吸取共产国际建议,将蒋介石南京政府包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内,解除了内战危机,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逼蒋抗日政策的真正实现。
任烨[5](2019)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西安事变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西安事变问题所做的专题研究,笔者将从三个部分来探讨。第一部分,对中学历史教材大象版、岳麓版、人民版以及人教版四个版本中有关西安事变的叙述进行分析概括,首先是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叙述,其次是对西安事变解决过程的叙述,而后是对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叙述。第二部分,阐述西安事变目前的成果研究,这部分从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解决过程、历史作用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在原因中,笔者从张学良的个性和思想变化、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的矛盾冲突、中共与张学良、杨虎城的联合、东北爱国将领的作用、国内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五个方面阐述。在解决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中共、苏联、张学良和杨虎城、蒋介石、南京政府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宋美龄、宋子文以及孔祥熙等解决西安事变的方案以及社会舆论对解决西安事变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最后,笔者总结了西安事变对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中共确立合法地位,获得发展良机两个方面的历史作用。第三部分,分析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问题并提出建议。这一部分笔者先提出教材中西安事变叙述出现的问题,再分析编写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编写建议。在阐述编写问题上依然是从西安事变爆发原因、解决过程以及历史作用三个方面分析;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概括出教材编写的三个特点:教材编写的复杂性、教材内容的有限性、教材编写的滞后性。最后,笔者就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方面的建议,第一方面是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提出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及时吸收学术研究成果、注重历史过程,加强细节描述、合理安排历史事件的编写顺序、教材编写应重视西安事变的历史地位等;第二方面,从教师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了教师要关注学术动态,及时吸取学术成果以及结合课程标准,适当补充资料辅助学习的建议。
汪力[6](2019)在《尾崎秀实与中日战争时代的东亚》文中指出尾崎秀实(19011944)是近代东亚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从事革命的情报活动传奇经历和在中国研究领域先驱性的贡献一直以来都得到高度的评价。但是,他从1930年代中期开始的多彩的言论活动并没得到充分的清理,他参与佐尔格谍报团的谍报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对东亚时局的认识,他个人的思想发展与他参与日本政府的“新体制”活动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的分析。本论文以尾崎在1930年代中叶到1941年被捕为止发表的大量着作和评论为主要文献,并以同时代的其他思想着作与时事评论相参照,分析尾崎秀实对中国社会的理解以及对东亚时局变化的把握,并分析他参加“新体制”运动,赞成亚细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动因。导论部分对战后以来尾崎秀实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第一章围绕尾崎秀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社会论的思想史背景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了以往不受重视的尾崎与魏特夫及其“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间的深刻联系,并通过与中西功的中国社会论的对比,明确了尾崎“半殖民社会”论所蕴含的亚细亚主义的思想要素。第二章以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主要综合杂志所发表的各种评论为主要文献,考察了中日全面战争前夜日本知识分子中国认识的构造.这一时期出现了承认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意义的“中国统一化”理论和所谓左翼的中国论。但这些理论未能从根本上克服日本帝国主义的思想局限,从而未能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行思想抵抗。第三章分析了尾崎从193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发表事实评论到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为止的东亚时局认识。尾崎寄希望于民族危机下中国革命的进展,因而未能及时把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趋势。对东亚国际政治的力学结构的把握是尾崎时局认识的核心。第四章分析了尾崎从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到1938年底开始参加日本政府的政治活动为止的时局认识。尾崎从分析战争扩大的必然性开始,逐渐转向认为战争扩大可能带来日本社会和整个东亚社会的社会变革。因此他开始积极参加“新体制”运动,其言论的亲政府色彩也迅速增强。第五章讨论了19381939年间席卷日本思想界的所谓“东亚协同体”论的思想意义,指出这一理论是对中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所导致的日本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危机的一种回应,并指出其内在矛盾和失败的必然性。第六章分析了尾崎从1939年初到1941年被捕为止的时局认识。这一时期,日本利用傀儡政权进行的阴谋活动十分活跃,而国内也有兴起众多社会“革新”运动。尾崎寄希望于“东亚新秩序”和“新体制”能够实现日本社会的改革,而当这种希望幻灭之后,又寄希望于战争局势的进一步发展。结论将尾崎思想变化的过程置于20世界上半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和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历史背景中思考,指出了其思想悲剧的必然性和历史启示。20世纪在留下宝贵精神遗产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跨越国境的思想与运动的艰难。“具体的国际主义”仍然是有待今日思索的课题。
张博超[7](2019)在《西安事变之东北军、西北军研究》文中提出1936年西安事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事件的爆发是在中日两国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华民族对外的主要矛盾的背景下以及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最终激化导致的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由兵戈相向到联合抗日的重要转折点,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事变的后续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国共两党有着不同的措施方案,国内与国际不同舆论,对西安事变的初始反映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现实意义,因其立场不同和信息获得渠道的不同表现出巨大差异性。作为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与杨虎城及其二人所领导的东北军、西北军在整个西安事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以一个新的视角重点围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杨虎城及其他们统帅的东北军、西北军的命运走向做了梳理分析。张学良被南京政府没有期限的“严加管制”,失去自由直至晚年。杨虎城被南京政府所迫“听命辞职”、“出洋考察”,最终全家被秘密杀害。张学良、杨虎城统帅的军事力量即东北军、西北军更是在事变后几经磨难。东北军方面,军队内部矛盾日益激烈,高级将领叛离,国民党政府也多次在抗战过程中对东北军进行军事改编;西北军方面,由于始终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军事将领也存在叛变,加之事变后为了抗日需要听从国民政府调遣,以及解放战争期间军队起义。两支原本称雄一时的军队最终人员离散、番号不存,消解在历史之中。
胡智文[8](2018)在《西安事变前后国民政府应对西北“三位一体”的策略演变研究》文中提出西安事变前后国民政府为了应对中共、东北军、十七路军进行了一系列的策略调整。事变前的国民政府的策略起到了相应的作用,比如重创红军、成功打压十七路军和分化东北军,但是忽略了三方寻求新出路的决心,尤其是未能对张学良与中共之间的频繁联络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蒋介石忽视了张学良抗日保军的决心,在此期间虽然抓捕东北军、十七路军中的抗日进步分子并亲赴西安督战,但这些措施未能缓和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之间的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最终引发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政府首脑被扣押,国民政府及时应对国内外的各种压力,稳定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局势,将事变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各政要在私下奔走联络的过程中形成了主战派与主和派两派,主战派在正式会议上掌握了主动权,通过武力施压,表明了强硬态度;主和派在事变初期就主动与张学良、杨虎城对话,主动采取协调策略,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主战派与主和派虽然在解决西安事变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这也是国民政府解决西安事变的策略——用军事行动进行武力威慑的同时不放弃和平解决。两派都是基于营救蒋介石、维护政府威信这一出发点,共同参与国民政府的策略制定与调整。蒋介石在回到南京后,清楚地认识到需要调整以往的策略,在对“三位一体”的新的认识上处理陕甘善后事宜。蒋介石认为必须要瓦解“三位一体”,瓦解这个联合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实力最强大的东北军,通过会审扣押张学良并以张学良为质要求东北军服从国民政府善后方案;面对态度强硬甚至不惜一战的杨虎城,国民政府重点打击十七路军,并成功分化十七路军各部,迫使杨虎城妥协;中共未曾参与发动西安事变,因此国民政府采取孤立策略,尽力敷衍,让中共在国民政府处理善后事宜的过程中保持中立,国民政府也得以集中精力制定瓦解东北军、十七路军的针对性策略。国民政府的各项策略成功让东北军产生内讧,杨虎城也接受撤职的决定,“三位一体”就此瓦解,东北军东调、十七路军被撤销,随后两军被整编成为国民政府的抗日力量。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根绝赤祸之决议》,正式决定允许中国共产党在改制改编后加入国民政府统一领导,这体现了国民政府长久以来坚持“剿共”策略的调整,为国共联合抗日奠定合作基础。
蒋利珍[9](2018)在《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过程中让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在抗日剿共抗日立场上与蒋介石发生严重分歧,发动了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力谏蒋介石联共抗日,挽救民族危亡,蒋介石却严斥张学良、杨虎城的剿共立场,并加快了剿共进程,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就范。在意见如此对立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能从对立走向合作,置民族利益于首位,放下个人、党派、团体之间的私人利益,做出妥协与让步,对国共两党、抗日革命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影响。本文拟对让步的概念、类型、作用等要素进行界定分析,通过剖析西安事变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解析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让步合作的主客观原因。从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双方就促进事变和平解决所作出的具体让步之中,总结出西安事变中让步的特点,从而对西安事变过程中的让步特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最后从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做出的让步中总结出此次让步对民族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共两党发展的历史意义及对当代国际事务与政党关系处理的现实启示。
宋业臻[10](2017)在《从对抗到和解—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决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1936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进行,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从对抗走向和解,并最终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挽救民族危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由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并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步调整,最后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走向和解并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决策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受到多方面影响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决策行为机制特征也与这一时期的国共两党的各方面能力对比等结构性因素密不可分。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决策过程为研究对象,不仅揭示这一决策过程的变化与影响因素,而且归纳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决策行为机制的特征,并进一步剖析影响决策机制特征的结构性因素。
二、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国际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国际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张闻天研究成果的介绍 |
1.2.2 关于张闻天思想的研究述评 |
1.2.3 关于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条件 |
2.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
2.1.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
2.1.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理论 |
2.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时代需求 |
2.2.1 实现全民族抗战时代任务的需求 |
2.2.2 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的需求 |
2.2.3 清除“左”右倾路线错误的需求 |
2.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形成的个人因素 |
2.3.1 扎实的理论功底 |
2.3.2 丰富的实践经验 |
3 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思想转变及其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发展 |
3.1 延安时期是张闻天个人思想转变的主要时期 |
3.1.1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思想的重要转变 |
3.1.2 延安整风运动是实现张闻天思想重大转变的关节点 |
3.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发展的两个侧重点 |
3.2.1 六届六中全会前聚焦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路线的确立 |
3.2.2 六届六中全会后集中于理论宣传和干部培养 |
4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重要载体 |
4.1 干部院校是集中有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 |
4.1.1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
4.1.2 陕北公学 |
4.1.3 延安马列学院 |
4.2 报纸刊物是进行广泛宣传、鼓动群众的锐利武器 |
4.2.1 《斗争》 |
4.2.2 《解放》 |
4.2.3 《共产党人》 |
4.3 报告发言是进行时政教育的主要形式 |
4.3.1 理论深刻、主题明确的会议报告 |
4.3.2 文本简短、观点鲜明的总结发言 |
4.4 教材文本是进行深入学习、系统教育的重要读本 |
4.4.1 编着《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 |
4.4.2 领导编译马列经典着作 |
4.4.3 指导中级读物与辅助读物的编辑出版 |
5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内涵 |
5.1 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是核心内容 |
5.1.1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 |
5.1.2 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
5.2 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是根本出发点 |
5.2.1 党的领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核心力量 |
5.2.2 民主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组织保障 |
5.2.3 教育引导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的重要方法 |
5.3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心任务 |
5.3.1 两条战线的斗争是主要武器 |
5.3.2 中国共产党与红军领导权的争取是核心要素 |
5.3.3 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重要方式 |
5.4 坚持路线和策略教育是主线 |
5.4.1 党的策略路线的宣传教育 |
5.4.2 革命前途的宣传动员 |
5.4.3 同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 |
6 延安时期张闻天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
6.1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6.1.1 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原则 |
6.1.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党性原则 |
6.1.3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原则 |
6.2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
6.2.1 说服教育的方法 |
6.2.2 实践锻炼的方法 |
6.2.3 自我批评的方法 |
7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实践运用 |
7.1 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1.1 培养能够统一理论与实际的干部 |
7.1.2 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
7.1.3 党组织机构的建立 |
7.1.4 党内民主建设 |
7.2 军队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2.1 取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
7.2.2 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大基本任务 |
7.2.3 强化政治教育,规范军队政治行为 |
7.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3.1 上层统一战线与下层统一战线的辩证关系 |
7.3.2 “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转变 |
7.3.3 抵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关门主义 |
7.3.4 批评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错误 |
7.4 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4.1 文化运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
7.4.2 肯定文化人与知识分子在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
7.4.3 重视文化人,培养文化人 |
7.4.4 正确指导文化团体,保障文化人利益诉求的实现 |
7.5 青年运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
7.5.1 青年团的改造与优化 |
7.5.2 青年救国组织的指导 |
7.5.3 青年理想观的培养 |
8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
8.1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主要特色 |
8.1.1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性 |
8.1.2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务实性 |
8.1.3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前瞻性 |
8.2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 |
8.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8.2.2 充实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宝库 |
8.2.3 推进了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
8.3 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现实启示 |
8.3.1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
8.3.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 |
8.3.3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党的中心任务 |
8.3.4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整体性研究 |
(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演进研究 |
(三)关于毛泽东《矛盾论》中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研究 |
(四)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经验启示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思考 |
一、社会主要矛盾相关概念的历史考察 |
(一)矛盾 |
(二)社会矛盾 |
(三)社会基本矛盾 |
(四)社会主要矛盾 |
二、社会主要矛盾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结构类型 |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特性 |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价值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初步把握 |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初次探索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与世界的认识 |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初步分析 |
二、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与国共合作从酝酿到形成 |
(一)从一大到二大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转变 |
(二)国内外时局变化的新认识与国共合作从酝酿到形成 |
三、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变化与国民革命从兴起到失败 |
(一)从国民党一大到中共四大与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 |
(二)五卅运动的开展与党对反革命力量的认知提升 |
(三)党对主要矛盾转换的严重误判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
四、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要创新成果 |
(一)中国革命主题的初步确立 |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初步运用 |
(三)党对统战工作的初始探索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大突破 |
一、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
(一)八七会议前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与武装斗争的兴起 |
(二)党对社会矛盾的全面分析与六大路线的基本确认 |
(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重要进展与六大路线的坚持和推进 |
(四)社会矛盾变化的深入把握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
二、党对社会矛盾的综合考量与中国革命战略的逐步转变 |
(一)“左”倾领导者对主要矛盾的错误估量与中国革命的严重挫折 |
(二)党对社会矛盾变化的综合考量与北上抗日方针的逐步实现 |
(三)党对国内阶级变化的新认识与抗战统战工作的初步成效 |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成功突破与抗日民族民主方针的调整和坚持 |
(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形成与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完成 |
(二)中日民族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与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 |
(三)中日民族矛盾逐步解决与构建联合政府设想的提出 |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 |
一、抗战胜利前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逐步把握 |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准确把握 |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与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完成 |
二、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 |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重大战略转变与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入把握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综合分析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
三、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把握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把握与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逐步认识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贯彻 |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经验启示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经验 |
(一)全面分析国情及其变化是科学判断主要矛盾的现实基础 |
(二)正确认识世情变化和时代特征是科学判断主要矛盾的重要条件 |
(三)正确判断主次矛盾关系是科学把握主要矛盾转化的关键所在 |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把握主要矛盾的理论基础 |
(五)正确认识和判断主要矛盾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当代启示 |
(一)综合分析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新变化 |
(二)毫不动摇坚持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认识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价值遵循 |
(四)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内部矛盾 |
(五)全面提升分析和应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大声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难点 |
第2章《大声周刊》概述 |
2.1 办刊背景 |
2.1.1 国内形势的需要 |
2.1.2 四川民众关心时事的需要 |
2.1.3 车耀先的推动 |
2.2 办刊宗旨 |
2.3 办刊过程 |
2.4 主要栏目 |
2.5 主要编辑 |
2.6 发行出版 |
第3章《大声周刊》的主要内容 |
3.1 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和爱国主义运动 |
3.1.1 宣传西安事变真相 |
3.1.2 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
3.1.3 揭露国民党反共误国政策 |
3.2 动员一切力量和争取抗战胜利 |
3.2.1 为实现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而斗争 |
3.2.2 为争取人民抗日民主权利而斗争 |
3.2.3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辩证唯物主义 |
3.3 报道国内社会现状 |
3.3.1 抗日战场的真实情况 |
3.3.2 抗日战场大后方的真实情况 |
3.4 介绍国际各国形势 |
第4章《大声周刊》的特点 |
4.1 主题明确,具有针对性 |
4.2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4.3 积极的为党发声 |
第5章《大声周刊》的历史影响 |
5.1 推动了四川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
5.2 提高了共产党在四川地区的影响力 |
5.3 推动了四川地区报刊业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西安事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西安事变在中国现代史上地位非常重要 |
(二) 有关西安事变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
(三) 高中历史教材中关于西安事变的论述存在不少问题 |
二、研究现状以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现状 |
(二) 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西安事变 |
第一节 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 |
一、岳麓版教材的观点 |
二、人民版教材的观点 |
三、大象版教材的观点 |
第二节 西安事变解决的过程 |
一、岳麓版教材的叙述 |
二、大象版教材的叙述 |
三、人民版教材的叙述 |
第三节 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
一、岳麓版教材的总结 |
二、大象版教材的总结 |
三、人民版教材的总结 |
四、人教版教材的总结 |
第二章 学术界关于西安事变的研究成果 |
第一节 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 |
一、张学良的个性和思想变化 |
二、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的矛盾冲突 |
三、中共与张学良、杨虎城的联合 |
四、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
五、东北爱国将领的作用 |
第二节 西安事变解决的过程 |
一、中共的解决方案 |
二、苏联和共产国际的解决方案 |
三、张学良、杨虎城的解决方案 |
四、蒋介石的解决方案 |
五、南京政府的解决方案 |
六、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解决方案 |
七、社会舆论的推动 |
第三节 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
一、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二、中共确立合法地位,获得发展良机 |
第三章 高中历史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高中历史教材存在的问题 |
二、高中历史教材所出问题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对高中历史教材编写及教学的建议 |
一、对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建议 |
二、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尾崎秀实与中日战争时代的东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尾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本论文的课题与方法 |
第一章 尾崎秀实的中国社会论与东亚的马克思主义 |
第一节 “社会性质”与东亚 |
第二节 “封建”与“亚细亚的停滞” |
第三节 “半殖民地”与“统一化论战” |
小结 |
第二章 西安事变与日本知识分子的东亚时局认识 |
第一节 蒋介石的生死与围绕中国前途的争论 |
第二节 “防共”话语及其批判 |
第三节 “中国统一化论”的流行及其批判 |
小结 |
第三章 尾崎秀实论中日全面战争前夜的东亚局势(1934.10─1937.6) |
第一节 “协调政策”的困境(1934.10──1935.11) |
第二节 走向“防共外交”(1935.12──1936.12) |
第三节 “东亚的战争危机”(1937.1──1937.7) |
小结 |
第四章 尾崎秀实论中日全面战争(1937.7─1938.12) |
第一节 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与扩大(1937.7──1937.10) |
第二节 走向“长期抗战”(1937.11──1938.5) |
第三节 尾崎秀实的“方向转换”(1938.6──1938.12) |
小结 |
第五章 “东亚协同体论”与日本帝国的话语秩序 |
第一节 “帝国话语”的结构与危机 |
第二节 蜡山政道:“近代”的再编 |
第三节 三木清:“近代的超克”的形成 |
第四节 尾崎秀实:“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 |
小结 |
第六章 尾崎秀实论太平洋战争前的东亚局势(1939.1──1941.10) |
第一节 “东亚协同体”论的曲折(1939.1~1940.1) |
第二节 “新体制”与“南进论”(1940.2~1941.1) |
第三节 日美开战前夜(1941.2~1941.10)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西安事变之东北军、西北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史论结合的方法 |
1.3.3 归纳总结法 |
1.4 拟解决的重点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西安事变的国内背景 |
2.1 西安事变前的国内局势 |
2.1.1 错综复杂的西北政局 |
2.1.2 转移至关内的东北军 |
2.1.3 扩张受阻的西北军 |
2.2 西安事变前中国共产党与张学良、杨虎城的接触与合作 |
2.2.1 中国共产党与张学良的相互接触 |
2.2.2 中国共产党与杨虎城的重新合作 |
2.2.3 “三位一体”局面的形成 |
2.3 从“劝谏”到“兵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安事变后的国内外动态 |
3.1 西安事变后密切相关三方的举动 |
3.1.1 张学良、杨虎城兵谏后的维稳措施 |
3.1.2 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的应对 |
3.1.3 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安事变的后续应变 |
3.2 国内舆论与国际反应 |
3.2.1 众说纷纭的国内舆论 |
3.2.2 莫衷一是的国际社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东北军与西北军 |
4.1 国民党当局对张学良、杨虎城的迫害 |
4.1.1 对张学良没有期限的“严加管制” |
4.1.2 对杨虎城从“听命辞职”到秘密杀害 |
4.2 东北军与西北军的发展状况 |
4.2.1 东北军从改编瓦解到最终名实皆亡 |
4.2.2 西北军从番号不存到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
4.3 东北军瓦解最终名实皆亡的原因 |
4.3.1 东北军内部日益激烈的派系斗争 |
4.3.2 高级将领叛离导致的军队力量削弱 |
4.3.3 军事改编下的政治阴谋 |
4.4 西北军番号不存至最终起义的原因 |
4.4.1 内部缺乏强有力的核心领导集团 |
4.4.2 杨虎城个人爱国主义情怀影响西北军 |
4.4.3 西北军高级将领的叛离削弱了西北军的实力 |
4.4.4 中国共产党积极接触西北军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8)西安事变前后国民政府应对西北“三位一体”的策略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与西北三方的历史关系和策略 |
第一节 与中共的关系 |
第二节 与十七路军的关系 |
第三节 与东北军的关系 |
第二章 西安事变前国民政府对“三位一体”的认识和策略 |
第一节 国民政府获取的最初情报 |
一、西北大联合形成期间的情报 |
二、抗日同志会与“活路”事件的情报 |
第二节 国民政府针对“三位一体”相关情报的应对策略 |
一、初闻情报与应对 |
二、蒋介石对艳晚事件的处理策略及矛盾激化后的应对 |
三、1936年10月后蒋介石对张杨消极“剿共”的应对策略 |
第三章 西安事变爆发时国民政府应对“三位一体”的策略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各方人物的反应和串联 |
一、“讨伐派”的反应和私下协商 |
二、“主和派”的私下反应和协商 |
三、地方实力派的态度 |
四、汪精卫派别的态度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内部的决策讨论 |
第三节 国民政府对“三位一体”的沟通和应对策略 |
一、与“三位一体”的最初沟通 |
二、和平派协调策略的执行 |
三、讨伐派军事策略的执行 |
第四章 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对“三位一体”的策略调整 |
第一节 蒋介石针对西安事变的心路历程和反应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三位一体”的决策和应对策略 |
一、国民政府对张学良、东北军处置的决策 |
二、对杨虎城、第十七路军的处置决策 |
三、对中共处置的决策 |
四、以军事压迫力促政治解决 |
第三节 国民政府对“三位一体”的善后处置 |
一、对中共的善后处置 |
二、对东北军的善后处置 |
三、对十七路军的善后处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过程中让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让步要素分析 |
第一节 让步的内涵 |
一、让步的概念 |
二、让步的类型 |
第二节 让步的作用 |
一、通过让步为以后的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
二、通过让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
三、通过让步实现双方共同的利益 |
第二章 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让步的必然性 |
第一节 让步的国际因素 |
一、日本要灭亡中国 |
二、英国、美国支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
第二节 让步的国内因素 |
一、联共抗日是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事变初衷 |
二、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情绪 |
三、中共提出和平解决方针 |
四、国民党内部各地方实力派倡导政治解决 |
第三章 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让步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张学良、杨虎城向蒋介石做的让步 |
一、张学良杨虎城在协议签字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
二、张学良杨虎城在放蒋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
第二节 蒋介石向张学良、杨虎城做出的让步 |
一、蒋介石在联共问题上做出的让步 |
二、蒋介石在处理张学良问题上做出的让步 |
第四章 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让步的主要特点 |
第一节 让步的紧迫性 |
一、造就让步紧迫性的外部原因 |
二、造就让步紧迫性的内部原因 |
第二节 让步的国际性 |
一、英美与让步的国际性产生 |
二、苏联与让步的国际性产生 |
第三节 让步的被动性 |
一、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让步的被动性 |
二、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让步的被动性 |
第五章 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过程中让步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西安事变中让步的历史意义 |
一、西安事变中的让步促成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 |
二、国共两党通过让步合作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
第二节 西安事变中让步的现实启示 |
一、要高度重视让步的“度” |
二、要把让步与斗争有机结合起来 |
三、要正确处理新时代政党之间的让步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从对抗到和解—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决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概要与创新要点 |
一、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 |
(一)“保卫苏联”、“下层统一战线”方针 |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 |
(三)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原因分析 |
二、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政策变化与西安事变的发生 |
(一)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政策演变 |
(二)形成“逼蒋抗日”政策的原因分析 |
(三)西安事变的发生 |
三、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决策过程 |
(一)中国共产党对于西安事变的处置 |
(二)西安事变的处置中的政策变化原因分析 |
(三)国共合作的最终实现 |
(四)中国共产党政策变化原因分析与“二二事变”发生 |
四、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决策行为机制历史社会学理论分析 |
(一)国共两党意识形态凝聚力比较分析 |
(二)国共两党控制力比较分析 |
(三)国共两党总体优势比较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的国际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张闻天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D]. 郝丹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研究[D]. 刘雯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大声周刊》研究[D]. 刘以心. 湘潭大学, 2020(02)
- [4]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推动作用——以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双向互动为视角[J]. 兖芳芳. 苏区研究, 2019(05)
- [5]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西安事变问题研究[D]. 任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尾崎秀实与中日战争时代的东亚[D]. 汪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7]西安事变之东北军、西北军研究[D]. 张博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7)
- [8]西安事变前后国民政府应对西北“三位一体”的策略演变研究[D]. 胡智文.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9]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在西安事变过程中让步问题研究[D]. 蒋利珍.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10]从对抗到和解—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决策过程研究[D]. 宋业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7(11)
标签:西安事变论文; 张学良论文; 杨虎城论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文; 延安时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