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周彦[1](2021)在《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反思与重建 ——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近些年受到了关注,未来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今日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校场域中人与知识的关系在社会文化转型期也正在不断被重新定义,“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历史等人文课程教学实践时,就会发现,这些人文课程所应当培养出的人文精神,很多时候未能很好地实现。这与教学实践中表现出“过分注重知识的实用价值”等忽视人的自由理性的问题密切相关。在课程知识观层面可以将其归结为一个问题,即:科学课程知识观僭越于人文课程的问题。这是由于科学课程知识观的异化和人文课程知识观没有坚守自身独特属性所致。审视当下关于课程知识观的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是很多研究都在呼吁要从以确定性、权威性、还原性为特点的“现代课程知识观”转向以不确定性、情境性、建构性为特点的“后现代课程知识观”。这种笼统的转向论,由于忽略了课程知识观赖以建立的知识背景的差异,淡化了课程知识作为一种特定知识类型的属性,所以大多只停留在现代与后现代两种课程知识观横向比较的描述上,而较少从课程知识的内部属性进行剖析,因而遮蔽了僭越的问题。解决科学课程知识观对人文课程僭越的问题,首先要消除科学课程知识观自身的异化。审视科学的发展历程可知,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到近代自然科学,科学知识经历了从“求真”到“求力”的演化,对控制外部自然力量的过度追求,导致科学课程知识忽视了人内在的自由理性,恢复人的自由理性在科学课程知识观中的地位,是消除科学课程知识观异化的首要任务。解决科学课程知识观对人文课程僭越的问题,还需要人文课程知识观重新检视自身。这种检视要从逻辑前提的批判开始,要对人文课程知识观的本质观、理性观、客观性等立论基础加以批判,承认个体本质观的合法性,承认关系理性可以弥补个人理性之不及,还要摒弃符合论的客观性标准,如此才可以从课程教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人文课程知识自身的特性,也才能够在人文课程教学实践中,对教材、教师和教学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本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科学课程知识观对人文课程知识的僭越,其目的是为了展开课程知识观的一种研究进路,也可能对教学实践问题的改进有间接推动。因此,本研究主要遵循回顾——反思——重建的思路,具体讨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已有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在哲学知识论和课程知识观领域,研究思路呈现出怎样的大体走向。2.现实的课程与教学中,要厘清科学课程知识观僭越于人文课程的问题,既需要在科学课程知识观中恢复自由理性的地位,也需要人文课程知识观对自己有深入的反思和重新认识。3.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课程教学实践可以展开哪些新的面向,小学语文的文本课程研发可以有哪些有益的思路,语文教学可以有哪些改进等,在重建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一种融通科学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可能。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一)当代课程知识观研究成果显着,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一些问题,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加以区分,重视课程知识的育人属性,有益于认清科学课程知识观僭越于人文课程这一现实问题。(二)异化的科学课程知识观,使得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运用理性的自由权利,科学课程知识的学习被工具性的观念所主导,这是导致僭越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首先需要建立一种基于理性自由的科学课程知识观。(三)人文课程知识观要承认个体本质观。学习人文课程知识,人的意识方向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越接近个体本身,就越能够达到对“这个事物”的本质认识,获得一种个体性的意义和价值。这不同于科学课程知识的普遍本质观。(四)人文课程知识观要引入关系理性以弥补个人理性的不足。人文课程知识背后的个人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学习人文课程知识要在知识中见到人,理解人性,而不是仅仅占有知识。(五)人文课程知识的学习要建构起个体的自我精神世界,这种建构必定是与他人的共同建构,通过对人文课程知识的层次分析可以知晓,差异性是人文课程知识的意义之源,人文课程知识构筑的是一个包含了无限算子和关系结构的“多世界”,每个个体都是关系的交汇点,这种交汇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汇,他人和内在时间是交汇关系的重要体现,因而是理解人文课程知识的重要路径。(六)人文课程知识的客观性不能采用科学课程知识的符合论标准,而是在承认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寻求多样性之间的平衡。它不是依靠唯一性获得,而是依靠多样的解释来消除每种解释中所必然存留的主观霸权性,达到内部关系的整合融贯。人文课程知识有着丰富的意义层级,意义的恒常性是其客观性的重要体现。(七)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研发小学语文教材时,需要系统构建教材中的“他人世界”和“文化价值图景”,依据人文课程知识观可以在拼音、识字、古诗文等教材编写中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八)根据人文课程知识观的特点,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生动的个体,重视问题情境的教学价值,从生活世界中汲取教育智慧,并努力让学生个体的精神世界与社会公共思想积极对话,达到一种观念的连贯的境地。(九)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相融的,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是人文的一部分,两者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它们在面对超越者时都在寻求人的自由,在认知过程中,都依赖于身心一体的认知方式,都存在必然的无知,因而它们需要相互激发、相互借鉴和协同共进,才能达成求真的目的。本研究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了来自课程教学实践的深入检验,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还只停留在了理论思辨的层面,未能有更加切近实践的探讨与辨析,这也是未来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郑丹[2](2021)在《审视重建:“六艺之学”的演进与学校知识现代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魏同玉[3](2021)在《课堂教学中知识观的冲突与妥协 ——知识的存在意义究竟何在》文中指出
高晔[4](2020)在《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的传播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紧密围绕课程知识传播这一研究对象,本文所指的课程知识是指纳入课程中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知识,是课程论探讨的对象。以教育学、传播学相关理论为依据,针对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运用状况,并根据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发展趋势,系统化地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的传播机制。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简要介绍互联网时代加强课程知识传播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其次,系统回顾和梳理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与课程知识传播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出关于国内外研究的述评。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从而为开展课程知识的传播机制研究铺垫了扎实的研究基础。一是关于互联网时代的课程知识传播类型的分析。论文的课程知识是课程论的探讨对象,课程知识的传播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活动。通过分析互联网与社会、互联网对课程知识的影响,提出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的传播影响主要有:互联网促进课程知识的共享,同时课程知识传播的方式更加的多元。二是探究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发展过程。论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个案考察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的传播过程及影响。互联网时代的课程知识人际传播,诸如学生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等即时通讯与老师或学生交流课程知识的相关问题可以极高地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课程知识的组织传播是以组织为单位的有纪律规范和组织保障实施的传播,其影响是组织内成员可以更好地共享课程知识。课程知识的大众传播如慕课等平台创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课程知识更好的走向共享。三是阐述了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运用现状。梳理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现实环境,得出在互联网时代引领下,内蒙古师范大学不断深化转型发展理念,不断鼓励各类新媒介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课程知识的人际传播(微信、电子邮件)课程知识的组织传播(学校官方网站、电子资源数据库)与课程知识的大众传播(网络课程、微博等)日渐成为学生获取课程知识的新型手段。四是分析课程知识的传播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发展存在的问题。即从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三种类型的课程知识传播的方式存在的问题。得出课程知识的人际传播中获取动力不足;课程知识的组织传播的利用率低,不益于课程知识的共享;课程知识的大众传播存在互动性不足以及学习效果甚微等诸多问题。五是提出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应对策略。主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趋势,指出要想完善课程知识传播机制与解决课程知识传播过程存在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学校层面,应该积极推行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还应该对学生展开培训,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在教师层面,教师应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和积累,培养自己与学生通过互联网等新型手段交流课程知识的路径方法。在学生层面,应该引导与监督学生学会利用各类移动终端来获取课程知识。通过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让课程知识得以实现更好的传播以及为其他学校课程知识传播的发展、为我国课程理论的发展贡献力量。
熊湘[5](2020)在《基于知识观变革的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研究 ——以小学数学教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知识观直接影响着教学课堂实践,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教师个人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知识观的提升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对教师知识观进行调查,研究现有教师培训课程对教师知识观发展的作用,调整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以探寻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培训对教师知识观进一步发展的作用,用新时代知识观引领教师发展。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教师知识观和新教师培训课程的相关研究,从知识观的分类、理论基础和历史流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不同时期的教师知识观受到知识观大背景的影响,当代教师应秉承符合信息时代的新知识观。通过大量阅读和整理,将知识观分为知识的本质观、价值观、习得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再结合教师教学实践,编制了问卷。为了解小学数学新教师的知识观状况,本研究选取了H省637位小学数学新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小学数学新教师知识观整体情况较好,在知识本质观上部分教师对知识的真理性和联系性认知有误;价值观上对知识的外显功能认同度较低;习得观方面年轻教师较为忽视生活知识;教学观上男教师和高学历的教师不太赞同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呈多元化势态。根据调查和实地考察,得出影响教师知识观形成的四个主要因素分别为教师知识背景、学校校园文化、不良教学习惯和教师在职培训。根据以上原因,结合现有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典型案例,对新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和实施方面提出了一些利于教师知识观发展的建议。新教师培训的课程目标设计应从新教师的职业需求入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正确知识观的引导;新教师培训的课程应为阶梯式课程,包含通识类、数学学科、教学艺术和教学评价课程;课程的实施可以分为三年,由国家或省市一级的承办,师范院校承接的院校集中培训、学校所在位置的区域联合培训以及学校内教师在岗培训。
范春利[6](2019)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指出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出台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创新日趋成为各领域追求的目标,创新教育的推进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创新教育的推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适应创新教育的知识观,因此,研究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这一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当前大学生知识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是否符合创新教育对知识观的要求,进而针对大学生知识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全文包括导论在内共分为5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过程与实施、创新之处和概念界定等几项内容。其中,贯穿全文的假设是:“创新教育的推动与大学生知识观存在根本上的联系,大学生形成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知识观是高校创新教育进一步推动的必要条件”。第二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创新教育的提出背景以及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与大学生知识观的关系,并分析整理得出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知识观特征。第三部分以创新教育背景下的应然知识观为依据设置问卷,调查大学生知识观实然状况。首先,编制问卷并发放,并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其次,分析大学生知识观各层面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分析大学生知识观对学生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影响情况及问题表征。第四部分对影响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行为的知识观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主要包括基础教育的惯性、高校课程与教学缺乏创新、大学生自身存在创新障碍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和科学知识范式的影响等方面。第五部分针对大学生知识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评价原则以及大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提出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策略。本论文主要对大学生知识观进行调查研究,事实上,创新教育的推动不仅需要探究大学生知识观的转变情况,还需对大学教师、大学师生互动教学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包含的师生知识观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任重道远,也将成为之后自己努力的方向。
陈韵之[7](2020)在《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下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颇受关注。但对于科普文应当传播什么科学知识,怎样呈现科学知识等关键问题,从历史角度加以研究尚不多见。考察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科普文的内容选择、表达形式及其演变,不仅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弥补价值,而且可以为完善今天语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选文、编写及教学提供历史经验参考。本研究以商务印书馆1902年以及1912年出版的两代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即1904年《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1912年《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为研究对象。选取原因是这两代教科书与壬寅-癸卯学制与壬子-癸丑学制,即清末民初的两次学制改革相呼应。总体上,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经历了从“救亡图存”的科学话语,到培养“新国民”的科学话语的转变。具体说来,从科普文传播的科学知识的选择角度看,《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重在传播功利主义的“实用”科学知识,是在“中体西用”的传统框架下,弥补“救亡图存”必需的实用科学知识;《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则明显是从培养“新国民”出发,重在传播有关于“人”的科学知识以及国家地理知识,指向国民身份认同。从科普文表达形式的角度看,《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倾向于通过叙述故事、人物对话、作者评论等方式,且带有长辈言传身教的传统人伦教化色彩;而《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科普文中,“长辈”叙述与“作者”评论减少,更倾向于通过客观的、书面的、严谨的说明性文字来阐述“科学”。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之所以会在科学知识传播及表达方式上出现上述变化,有多重原因,其中除教育宗旨演变、学制改革带来“国文”课程目标转变外,还有教科书编写者的知识结构与教育关怀、科普教育本土化策略、教育时空的转变等,都曾对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内容选择及表达方式产生影响。重温科普文的教育初心、内容选择及表达方式,可以为完善今天语文科普文的编选与教学提供三点历史经验参考:首先是立足大的时代需要,把握语文科普文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其次,科普文编写者应关注真实的儿童生活,选取新颖、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科普文本;最后教师可进行跨界、融合的教学活动,整合语文学科内外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创建新型科普文教育空间,发挥科普文的育人价值。
郭真真[8](2017)在《基于教师知识观转型的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将课堂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变成素养养成的过程,是每一位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学工作者必然要面临的问题。而即时评价作为指导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是学生跨越知识走向素养的桥梁,在促进学生习得素养、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素养的养成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但教师对知识的看法如何将影响课堂即时评价的功能是否有效发挥,从而影响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鉴于此,论文选择基于教师知识观转型的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从理论探究与实证调研两方面来探讨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的改善问题,即良好的知识观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课堂即时评价的弊病。论文分五部分,具体框架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依据与核心概念的界定,在对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做了具体阐述,最后简要说明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理论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深度剖析,厘清了当代教师知识观转型在知识本质观、知识价值观、知识获得观等方面的主要表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析了教师知识观转型对即时评价的影响机制,凸显教师知识观转型对课堂即时评价转变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理论研究。通过探究在知识观转型视角下当代课堂评价的总体价值走向,进一步对基于知识观转型视域的当代课堂即时评价在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评价语言、评价形式、评价标准等具体维度的应然状态作出了具体阐述。第四部分,实证研究。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对小学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现状进行了实践调研。根据课堂观察实录与师生访谈的调研结果,从认知状况与应用现状两个方面对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的现状作出基于教师知识观层面的质性描述分析,并进行了归因探析。第五部分,优化策略。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教师知识观转型的视角从环境、观念、技能三个层面提出了促使小学课堂即时评价优化的策略。
刘文华[9](2017)在《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用技术大学现已被纳入现代职教体系,并且政府鼓励数百所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但是,这数百所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目标的"型"应该是什么?可以说,这一系列问题是影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趋势的方向性问题,进而会影响其在现代职教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此,作者认为,这一类型教育的关键难点是课程问题,课程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价值和作用将大打折扣。基于这一动因,本论文以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为研究议题。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真实材料例证辅助相结合的文献处理方式,结合中国与境外、历史与现实的横向纵向交叉融合,尝试找到"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发展"的核心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起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着手,细挖其课程结构与内容,为支持其实施而提出应用技术本科课程发展的环境与支撑条件。本研究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理论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法四种。本论文的组织架构除第一章绪论外,主体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性质分析。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办学实体是由政府倡导不久的应用技术大学,在这一名称被官方认可并推广之前,学术界、实践界出现过多个称谓来指代这一教育类型。本文选取了流传最广的一个称谓:高职本科,进行发源追溯。高职本科这一在概念上具有本土浓厚色彩的教育类型,在国家开始倡导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而变得式微。而应用技术大学则是更具"舶来品"色彩,我国在举办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探索是从2010年之后,大致经历了酝酿期、探索期、明朗期三个阶段。不具备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属性的高等教育,都不能属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性质进行分析,是探讨其课程问题的重要基础,不同属性的教育决定了其课程的特征。第二部分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这是打破原来学科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也是借鉴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的重要举措,以使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所培养人才更贴近工作需要。从根本上看,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是工作任务导向课程理论的关键特征。为此,文章对这一类型教育本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现场工程师,进行了职业岗位特点分析,在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是其他人才类型所无法完全替代的。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有一套完整的步骤、方法、技术路线,需要企业专家、课程专家、专业教师等多个方面人员的积极参与。与工程人才和高职人才相比,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的层次、类型、标准三个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从根本上说,分析该类人才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是得出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重要课程内容。第三部分则论述了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知识论基础。学校教育课程的来源一方面来自现实实践,另一方面来自已有的知识系统。这部分主要选了两组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有直接关联的知识类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当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仍大幅沿用学科课程重视理论知识、科学知识的传统。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并不完全排斥学科知识,而是看其是以什么逻辑方式来组织这些内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要处理好这两对知识类型的关系。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应以工作任务导向筛选和组织知识。知识论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课程提出了一定的诉求与规定。第四部分分析了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组织、评价等的前提,也是基本依据。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有其特殊性,以培养"工程技术专业能力"为课程目标,而确定的步骤与路线仍以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为基本蓝本,专业教师是其课程目标确立的主体。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在具体陈述上包含三要素:活动、条件、结果。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表述从培养方向、使用规格、规范与要求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五部分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内容与组织,这是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当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其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生产实际发展等相脱节。应用技术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即是先设置并确定好该专业所要开设的课程科目,即课程体系,是在课程目标指导下,以前期专业调查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蓝本。单门课程内容的选择同样需根据课程目标,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选择单门课程的内容,开发建构或重构课程。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路径也是要依照特定步骤与要求,分阶段进行课程开发。第六部分论述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实施环境的构建。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等的设计能否真正落实、且落实得好,需要多种外部因素的支撑。这部分内容首先从政策环境入手分析,目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实施最大的障碍之一即是政策环境,这涉及了多种政策,如政策定位、专业设置政策、课程管理政策、校企合作政策等。其次还关注了教师的要素,倡导教师在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水平与能力。最后这部分还提出了实验实训的支撑条件,实践教学应在其课程体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我们应优化实践教学的环境,另外建议在实践教学中尝试推行现代学徒制。
杨洋[10](2017)在《知识观转型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作为课程教育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从现代主义知识观转向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体现出社会从批判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及成果,更体现出人们更加系统的探讨了知识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崇尚更加灵活地多元化思维方式,它否定了知识的绝对性、普遍性、中立性,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异质性和价值型,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知识与教育的关系,而这也对当下教育观念、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课堂教学”属于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并非简单的“知识”和“教育”的叠加,而是“知识”和“教育”的有机组合。正是“知识”和“知识观转型”构成了现阶段课堂教育变化的土壤。本文即从这点出发,阐释知识观转型对现阶段课堂教学的影响,从传统知识观的弊病出发对知识观转型下课堂教学的新发展方向做出自己的阐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深化知识和教育关系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以知识观转型为背景,从知识、知识观、知识的焦点转变以及知识内容的“属人”化转变等方面阐释知识教育的相关理论;其次针对传统知识观下的教育存在的弊端,剖析知识观转型对知识教育的理论意义;最后从课堂知识内容、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和教育学自身对知识的思考四个方面阐释知识观转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发展方向。通过上述研究内容,本文得出了下列几条结论:第一,知识观转型推动了个人的发展和精神觉醒。在现代主义知识观背景下,人的存在及内在意义游离于知识之外;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反映人的生命精神,发挥了人的本体价值。第二,知识观转型使知识教育更具有完整性和多元化。知识观转型促进了知识教育的辩证认知,使知识教育的类型更加丰富,促进了知识教育的反思内省,还推动了受教育者形成多元化价值观。第三,传统的知识观下教育产生了诸多的弊病。课堂中思维模式的单向化,学生主体的人性培养也缺失;同时,教育对知识价值的解读偏差严重,而且以“灌输”替代“建构”的知识教育方式也存在问题。第四,在知识观转型下课堂教学新的发展方向。课堂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由事先预设转为不确定的动态化;教学应体现个体对学习的实践性反思,转向培养更为批判性、综合性的思维模式。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也应该从师生和谐关系入手,达到人性化、场景化、复杂化的共建;教育学自身建设也应该更加的包容与多元。
二、西方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反思与重建 ——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人文课程与教学没有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精神 |
(二)讨论课程知识观无法回避知识的属性差异 |
(三)个人的研究兴趣与经历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知识 |
(二)课程知识 |
(三)人文课程知识 |
(四)课程知识观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课程知识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课程知识观研究回顾 |
一、西方知识论研究 |
二、知识观的批判与转型研究 |
第二节 课程知识观研究反思 |
一、课程知识观研究的成绩 |
二、课程知识观研究的反思 |
第二章 人文课程与教学的迷失及课程知识观溯因 |
第一节 人文课程与教学迷失之表征 |
一、对确定性的迷恋 |
二、对正确结论的过度反叛 |
三、实用价值优先 |
四、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 |
五、过度追求效率 |
第二节 科学课程知识观异化之溯因 |
一、科学的童年:追求自由的内在性知识 |
二、数学改变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知识的属性 |
三、近代科学从“求真”到“求力” |
四、科学课程知识观的异化 |
第三节 基于“理性自由”的科学课程知识观 |
一、借助自然知识开拓自由人性是科学课程的首要任务 |
二、重构科学课程知识的指涉对象 |
三、从心智间的自由互动理解人的理性自由 |
四、对科学课程知识观的一个基本假定 |
第三章 人文课程知识观的重建(上)——前提批判 |
第一节 人文课程知识的本质观批判:寓于普遍性中的个体性 |
一、区分两种本质观 |
二、两种本质观决定了两种意识方向 |
三、人文课程知识的本质特性 |
第二节 人文课程知识的理性观批判:个人理性与关系理性并行 |
一、人文世界存在个人理性不及的领域 |
二、关系理性的特质 |
三、从关系理性的视角看 |
第三节 人文课程知识的客观性批判:意义的恒常性 |
一、对人文课程知识中人之属性的误解 |
二、对人文课程知识之意义属性的误解 |
三、对人文课程知识所属世界的误解 |
四、人文课程知识的客观性还在于“意义的恒常性” |
第四节 对人文课程知识观的一个基本假定 |
第四章 人文课程知识观的重建(下)——课程教学视角的阐释 |
第一节 人文课程知识的课程教学阐释 |
一、人文课程知识的多世界 |
二、人文课程知识的多层次 |
三、人文课程知识的多意性 |
第二节 理解人文课程知识的路径之一:关系理性视野中的自我与他人 |
一、自我是超越的、自由的、具有创造性的存在 |
二、从主体性迈向共同性 |
三、自我与他人在伦理关系之外的更优可能是审美关系 |
第三节 理解人文课程知识的路径之二:意义中的内在时间 |
一、当代性:生活之惑时时具有紧迫性 |
二、未来性:作为意义之源的美学图景 |
三、历史性:意义的消逝与夺回 |
第五章 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课程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教材理解 |
一、走出教材的“产品化”思维 |
二、作为他人世界的“故事” |
第二节 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教材编创实例 |
一、汉语拼音的编创 |
二、识字课文的编写 |
三、诗词故事的演绎 |
第三节 从人文课程知识观看语文教学——来自《论语》的启示 |
一、个体自身观念的连贯 |
二、学习团体内部观念的连贯 |
三、学习团体与社会观念的连贯 |
结语 从僭越走向融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4)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的传播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外课程知识的研究 |
2.国内外传播学的发展研究 |
3.课程与传播的关系研究 |
4.课程知识与传播机制的关系研究 |
5.国内外研究述评 |
6.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进程 |
(六)可行性和创新性 |
1.可行性 |
2.创新性 |
一、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类型的分析 |
(一)课程知识及课程知识传播的含义 |
1.课程知识的含义 |
2.课程知识传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及影响 |
1.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
2.互联网时代对课程知识传播的影响 |
(三)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主要类型 |
1.课程知识的人际传播 |
2.课程知识的组织传播 |
3.课程知识的大众传播 |
(四)互联网时代对课程知识传播的影响:从专享走向共享 |
1.互联网时代对课程知识人际传播的影响 |
2.互联网时代对课程知识组织传播的影响 |
3.互联网时代对课程知识大众传播的影响 |
二、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发展过程 |
(一)互联网技术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发展阶段 |
(二)课程知识人际传播的过程及影响 |
(三)课程知识组织传播的过程及影响 |
(四)课程知识大众传播的过程及影响 |
(五)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反思 |
三、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运用现状 |
(一)互联网时代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
(二)课程知识人际传播的运用状况 |
(三)课程知识组织传播的运用状况 |
(四)课程知识大众传播的运用状况 |
(五)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反思 |
四、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过程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知识的人际传播获取动力不足 |
(二)课程知识的组织传播的利用率低 |
(三)课程知识的大众传播互动性不足 |
(四)课程知识传播过程问题的反思 |
五、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传播的应对策略 |
(一)课程知识的人际传播问题的解决 |
(二)课程知识的组织传播问题的应对 |
(三)课程知识的大众传播问题的消解 |
(四)协调处理好三种传播类型的关系 |
结语:让课程知识走向共享 |
(一)研究结果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知识观变革的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研究 ——以小学数学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教师知识观变革概述 |
2.1 知识观变革概述 |
2.2 教师知识观变革考察 |
2.3 当代教师的知识观 |
第3章 新教师知识观的现状调查 |
3.1 研究设计 |
3.2 数据分析 |
3.3 归因分析 |
第4章 基于知识观的新教师培训课程诊断 |
4.1 当前新教师培训课程批判 |
4.2 分析与评价 |
第5章 基于知识观的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 |
5.1 新教师的职业需求:正确的知识观 |
5.2 新教师的培训课程:阶梯式课程 |
5.3 新教师的课程实施:多方联动 |
致谢 |
附录:小学数学新教师知识观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设计与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七)概念界定 |
一、创新教育与知识观的关系 |
(一)创新教育及其影响 |
(二)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观 |
1.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本质观 |
2.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类型观 |
3.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价值观 |
4.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习得观 |
二、S大学学生知识观的现状调查与初步分析 |
(一)大学生知识观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工具 |
4.调查实施 |
5.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大学生知识观的现状及问题 |
1.大学生各层面知识观现状分析 |
2.大学生知识观存在的问题 |
(三)大学生知识观对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影响分析 |
1.大学生各层面知识观对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影响情况 |
2.大学生学习行为缺乏创新的问题表征 |
三、影响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行为的知识观问题成因分析 |
(一)基础教育的惯性 |
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绝对真理观的形成 |
2.知识远离学生、客观外在于个体而存在 |
3.被动接收已有知识 |
(二)高校课程与教学缺乏创新 |
1.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 |
2.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以滞后的书本知识为主 |
3.教学方法仍以传授和灌输为主 |
4.评价体系围绕书本内容展开 |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创新障碍 |
1.大学生功利化的学习心态 |
2.大学生受学科领域的局限 |
3.学生创新心理障碍的存在 |
(四)校园文化氛围和科学知识范式的影响 |
1.应试校园文化氛围和娱乐性质课外活动 |
2.科学知识范式至上的意识影响 |
四、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的转变策略 |
(一)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转变学生的知识类型观与价值观 |
1.重视通识课程,重审知识价值 |
2.拓展专业课程,拓宽知识广度 |
3.加强实践环节,力求知识创新 |
(二)教学内容更新与活化,促进学生知识本质观变革 |
1.教材内容及时更新,形成开放知识体系 |
2.教材贴近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创新 |
(三)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扭转被动接受的知识习得观 |
1.教师是知识观念革新和引领者 |
2.教师需对教材内容加工处理而非照本宣科 |
3.教学方法从传授灌输转向引导创新 |
(四)转变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观 |
1.评价内容以知识创新和运用能力为主 |
2.评价形式应多样化,尊重差异鼓励创新 |
3.评价类型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知识的形成与创新 |
(五)重视大学生课外活动,促使创新知识观全面落实 |
1.开展课外学术活动,加强知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
2.组织校园创新大赛与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第一章 国文教科书中出现科普文的历史背景 |
一、输入科学,传播新知 |
二、科普文进入国文教科书的前奏 |
第二章 《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 |
一、《最新国文教科书》的诞生始末与概况 |
二、《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科普文的内容分析 |
三、《最新国文教科书》中科普文的表达形式及特征 |
第三章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科普文及变化 |
一、《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的编写始末与概况 |
二、《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科普文内容及变化 |
三、《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科普文表达形式及变化 |
第四章 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变化原因 |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
二、学制改革与国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
三、科普文章的发生——以商务教科书编写者的知识结构为例的探讨 |
四、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科学普及教育的本土化策略 |
五、教育时空的转换——从家庭、学塾到新式学校 |
结语 |
一、主要发现及学术意义 |
二、对于当前语文教科书科普文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教师知识观转型的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基于当前我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 |
2.基于新课程下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化的诉求 |
3.基于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现实境遇的深刻审思 |
(二)概念界定 |
1.教师知识观 |
2.课堂即时评价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概况 |
2.国内研究概况 |
3.已有研究的启示 |
(四)理论基础 |
1.当代知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教学交往理论 |
(五)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当代教师知识观转型对即时评价的影响探析 |
(一)当代教师知识观转型的主要表征 |
1.教师知识本质观的变革:由外在静态走向内在动态 |
2.教师知识价值观的重构:由单维独立走向多维互补 |
3.教师知识获得观的改观:由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建构 |
(二)教师知识观转型对即时评价的影响机制 |
1.外部影响机制:群体知识观环境对即时评价理念与行为的影响 |
2.内部影响机制:个体知识观转型对即时评价内部各要素的影响 |
三、教师知识观转型视域下课堂即时评价的发展趋向 |
(一)当代课堂评价的总体价值走向 |
1.聚焦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
2.凸显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
3.注重知识与素养的相融合 |
4.强调评价过程的协商合作 |
(二)当代课堂即时评价的具体走向 |
1.评价目的走向全面性、发展性 |
2.评价内容走向开放性、整合性 |
3.评价对象走向差异性、个体性 |
4.评价语言走向生成性、启发性 |
5.评价形式走向合作性、多元化 |
6.评价标准走向适用化、具体化 |
四、基于教师知识观视角的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的现状调研及归因 |
(一)研究思路与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样本 |
3.研究方法 |
4.研究工具 |
5.研究过程 |
(二)研究结果的呈现 |
1.小学教师关于即时评价的认知状况 |
2.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的应用现状描摹 |
(三)研究结果的归因 |
1.群体知识观环境的封闭化 |
2.传统个体观念的根深蒂固 |
3.教师操作技能的欠熟练化 |
五、基于教师知识观转型的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的优化策略 |
(一)群体知识观环境的重建:即时评价优化的前提 |
1.校内群体知识观环境的构建 |
2.校外群体知识观环境的筛选 |
(二)教师个体观念的转型:即时评价优化的核心 |
1.主动促进自身知识观的适时转型 |
2.及时纠正即时评价观的认识偏颇 |
(三)教师操作技能的提升:即时评价优化的条件 |
1.学会耐心倾听与理解 |
2.注重及时观察与判断 |
3.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9)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 |
二、课程模式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研究:时间维度 |
二、学术界对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界定 |
三、"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综述 |
四、"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内容结构 |
第二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溯源与属性分析 |
第一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之自发性质分析:高职本科 |
一、学术界对于"高职本科"的理论探索 |
二、"高职本科"的教育实践溯源 |
三、"高职本科"之定性分析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属性分析 |
一、"应用技术大学"称谓的由来 |
二、境外应用技术大学的起源、发展 |
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探索与历程 |
四、应用技术大学的实现方式 |
五、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属性下的课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 |
第一节 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之于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 |
一、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内涵解读 |
二、我国职业教育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的现状与问题 |
三、职业活动与职业能力分析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规定性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职业岗位特点分析 |
一、境外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职业岗位特点分析 |
二、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层次定位 |
三、现场工程师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的目标与特点 |
第三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能力分析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职业活动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二、应用技术本科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能力解析 |
三、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的职业活动与能力特征 |
四、职业能力分析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知识论基础 |
第一节 课程与知识 |
一、课程知识:课程研究的基本领域与问题 |
二、课程与知识的关系 |
三、知识的类型 |
四、课程知识的教育意义 |
第二节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
一、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仍以理论知识为主 |
二、实践知识的内涵 |
三、实践知识的特点 |
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关系 |
五、实践知识的内容 |
第三节 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 |
一、科学知识对其他类型知识的排挤 |
二、职业教育中的科学知识 |
三、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关系分析 |
四、技术知识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规定性分析 |
第四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知识 |
一、应用技术本科课程知识的应然形态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对几种知识形态关系的处理 |
三、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知识的调整方向 |
四、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施行工作任务导向课程:意在整合技术实践知识与技术理论知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 |
第一节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涵义、类型与特殊性 |
一、课程目标的涵义 |
二、课程目标的类型 |
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基本阐释 |
一、工作任务导向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技术实践能力 |
二、确立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依据 |
三、以培养"工程技术专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之总成 |
第三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 |
一、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呈现形式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确立 |
三、应用技术本科课程目标的表达 |
第四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目标构建例举 |
一、某校"动画"专业课程目标的构建 |
二、某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目标的构建 |
三、某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图形交流与空间分析》单门课程目标 |
四、案例结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与组织 |
第一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存在的问题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及其选择的解读 |
二、当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开发、选择存在的问题 |
三、应用技术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及组织问题的原则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科目的选择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单门课程的内容选择 |
第三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 |
一、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的组织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单门课程内容的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实施环境的构建 |
第一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政策环境 |
一、政策定位 |
二、专业设置政策 |
三、课程管理政策 |
四、校企合作政策 |
五、教育评估政策 |
第二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教师 |
一、明确教师作为应用技术本科课程建设的主体 |
二、应用技术本科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的实验实训 |
一、突出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
二、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
三、尝试推行"现代学徒制"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知识观转型对课堂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
一、知识与知识观 |
(一)知识的概念 |
(二)知识观的概念 |
(三)课堂教学的概念 |
二、知识观的演进轨迹与知识的主观化倾向 |
(一)知识意义的焦点转变 |
(二)知识内容的“属人”化转变 |
第二章 知识观转型背景下的知识教育透析 |
一、传统知识观下的知识教育的弊端 |
(一)课堂中思维模式单向化 |
(二)知识教育主体的人性缺失 |
(三)教育对知识价值的解读偏差 |
(四)知识教育方式的偏差 |
二、知识观转型对知识教育的意义 |
(一)知识观转型促进知识教育的辩证认知 |
(二)知识观转型促进知识教育的类型丰富 |
(三)知识观转型促进知识教育的反思内省 |
(四)知识观转型促进受教育者价值观多元化 |
第三章 知识观转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
一、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转变 |
(一)凸显以人为本的知识建构 |
(二)活化课堂教学内容 |
二、课堂教学培养目标的转变 |
(一)让学生回归人的精神自由 |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创生意识 |
三、课堂教学过程的转变 |
(一)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偶发性 |
(二)倡导师生公平互学关系 |
四、强化教育学关于“知识”的思考 |
(一)注重教育学生态有机性 |
(二)教育学意义的动态化建构 |
结语 |
一、避免课堂教学对多元知识观的误读 |
二、避免后现代知识观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型权威 |
三、树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并存的共识性知识观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西方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反思与重建 ——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程为例[D]. 周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审视重建:“六艺之学”的演进与学校知识现代转型[D]. 郑丹. 江南大学, 2021
- [3]课堂教学中知识观的冲突与妥协 ——知识的存在意义究竟何在[D]. 魏同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互联网时代课程知识的传播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个案[D]. 高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基于知识观变革的新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研究 ——以小学数学教师为例[D]. 熊湘. 长江大学, 2020(02)
- [6]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范春利. 渤海大学, 2019(12)
- [7]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中的科普文研究[D]. 陈韵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基于教师知识观转型的小学课堂即时评价研究[D]. 郭真真. 渤海大学, 2017(08)
- [9]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 刘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知识观转型对课堂教学的启示[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4)